金融脱媒十篇

时间:2023-03-19 07:27:16

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篇1

何谓金融脱媒

传统上,金融市场是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银行作为资金的供应方与资金的需求方之间的媒介,从而实现社会的闲散资金向实体经济的转移,而银行本身就是依靠存贷利差而生存。而金融脱媒,就是指资金的供应方,不再通过银行中介,而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金融脱媒,导致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角色和盈利模式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交易对手转变为经纪人,从利差收入转变成收费收入。

1979年1月美国圣路易斯联储局的一份研究报告记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美国的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一旦高于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时,银行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随着货币市场的发展以及各类资本市场工具的创新,银行的存款大量流失,出现了所谓“脱媒”的现象。

可见,金融脱媒的出现是与货币市场相伴而生的。而三十多年来,金融脱媒成为全球性的现象,更是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根本而言,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取代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实质上是体现了从银行主导的经济向市场主导的经济的转型。

金融脱媒会带来怎样的社会融资结构变局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金融脱媒对社会融资结构带来的深刻变化。一方面,社会的融资体系趋向市场化,也就是说非金融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另一方面,居民户的金融资产构成中,传统的银行存款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持有的资本市场工具越来越多。

我们以加拿大为例,来观察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加拿大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外部融资构成中,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80 年代的约60%,下降至目前的40%左右;债券融资的比重从15%上升至25%;权益融资从25%上升至35%。我们再以美国为例,来观察居民户的金融资产构成变化:存款占住户部门金融资产比例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约25%下降至15%左右,而权益资产(股票和基金)和保险资产(含养老金资产)在家庭户部门金融资产中占比的大幅上升。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从三十年的视角观察,可以确认金融脱媒的趋势性变化,但各项比率的此消彼长并不是直线式的。一般来说,当经济陷入衰退、股票市场下跌、通货紧缩出现时,企业无法在资本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占比就会反弹;同样,居民户的资产构成中,银行存款占比也会上升;反之亦然。

中国金融脱媒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脱媒的程度,与欧美发展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尽管如此,过去十年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脱媒的现象已呈加快之势。从社会融资结构看,人民币贷款占比大幅回落。2002年到2011年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 万亿元扩大到12.83 万亿元,年均增长22.9%。而这期间,间接融资(人民币贷款)占比从91.9%下降至58.2%;直接融资发展迅速,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4.9%上升至14.0%。

从家庭户金融资产的构成看,银行存款占比下降,而居民在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上的投资占比进一步增加,逐渐形成了银行负债端的金融脱媒。据统计,2010 年末,我国住户部门金融资产达到49.5 万亿;其中,存款占比63.8%,比2004 年末下降8 个百分点;而证券、基金占比14.4%,比2004 年末上升4.2 个百分点。

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在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要提高至15%以上。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个进取的目标,仍然具有浓厚的银行贷款主导社会融资的色彩。不过,我相信直接融资的比重将达到20%的水平,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行业的构成将更趋合理。

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现代的货币政策理论,受弗里德曼的影响颇深。我们这里略去累赘的叙述,简单而言,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的根基,它是建立在货币流通速度(V=GDP/M2)的稳定和可预测性基础上,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主张。

然而,金融脱媒与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对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脱媒和金融创新使得各国对广义货币(特别是M2)的相关定义和统计口径变得混乱不堪,货币供应量的准确计量变得几乎不可能。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金融脱媒使得基于银行存款的货币存在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银行“脱媒”出来的资金以全新的面目出现,超出了传统货币指标的统计范围。正因为如此,近来一些国内学者总是拿中国的M2 与美国的M2 进行比较,其荒谬无异于“关公战秦琼”!

金融脱媒的结果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流通速度不再稳定,货币供应量指标也无法得到准确计量,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确定。弗里德曼提出了“单一货币规则”失去了神奇的效力。1993 年7 月22 日,美联储宣布放弃货币供应量这一中间货币政策目标,转而根据利率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表明金融深化过程中金融脱媒对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重大的挑战。尤其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得资金在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突破了原有的限制,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加大了政策调控的难度。从全球趋势看,随着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推进,各国的货币政策将逐渐从数量型(货币供应量)调控向价格型(利率水平)调控转型。

从我国过去十年的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看,我国的金融脱媒正在逐步深化,对货币政策指标的冲击尤为明显。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2、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实际值在绝大多数年份均超过年度目标值,且M2 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关系基本趋同。但情况在2011年发生了变化,该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47 万亿,超过年初7 万亿的年度目标值;然而,同期M2 实际增速为13.6%,低于年初16%的年度目标值。央行在2011年10月调整扩大了M2 的统计口径,使得M2 增速得以小幅提升。M2 的增长放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脱媒使得银行存款增速的下降。

金融脱媒篇2

【关键词】金融脱媒;金融体系;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政策的导向、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也显现出来,并有不断壮大的趋势。金融脱媒的发展,暴露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些弊端,如商业银行业务单一、综合风险防范能力弱,金融市场不够活跃、效率低等,与此同时,也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金融脱媒在我国的现实表现

(一)银行业务格局变化

由于在金融脱媒下,大量资金流出银行机构,而在其体外循环,造成银行的业务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具体体现在银行传统业务的规模和结构两方面。

1.银行传统存贷业务萎缩

吸储放贷一直以来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但是随着脱媒的到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从数量上呈现缩减趋势。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脱媒,都会出现存贷款总量增幅下降的情况,只是下降的幅度会依不同国情和经济背景而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银行的存贷差会趋于扩大化,相应地,存贷比将会不断下降。这种表现源于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增幅同时下降的过程中,贷款增幅多低于存款增幅的原因;在同期中,贷款总量往往少于存款总量。可以说,脱媒的出现,引发银行资金来源上的缩减的同时,也在银行资金运用方面造成制约,使其产生融资压力、盈余下降。总体上来看,资金向银行体外偏移的过程,造成了企业和个人在银行机构中的存贷资金占其可支配资金比例的下降。

2.银行存款短期化、贷款长期化

金融脱媒带给商业银行的不仅是存贷款数量上的变化,还对其存贷款的资金结构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为:存款短期化和贷款长期化。由于脱媒程度的加深与资本市场的繁荣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脱媒背景下,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快速发展,必然影响到具有相同受众业务的银行机构。市场中更低的投资成本,或者更为丰厚的收获,使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的选择其他投资方式,而非银行。为了更少的损失利息,降低再投资成本,人们逐渐选择减少年数较多的定期存款,而转向活期储蓄存款和更多的个人理财投资。而企业在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券等多种金融创新产品的带动下,也会将其资金分散投资于金融市场上,这就造成了银行中部分长期沉淀的资金被分流到资本市场,而使其长期资金来源减少。银行在金融脱媒深化之下,出现负债短期化、资产长期化的趋势。这种资金结构的不匹配,将会给银行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二)直接融资规模扩张

从银行外部,金融脱媒的另一方来看,资本市场中出现的种种迹象也是脱媒作用的现实表现,最为直观的表征就是直接融资的壮大。从股票市场的开创,债券和基金市场的兴起,便为资金流入直接融资渠道架设好长远发展的桥梁,为金融脱媒不断演进提供了现实条件。正因如此,企业融资渠道趋于多元化,居民投资理念不断深化,市场融资工具层出不穷,这些都促进了直接融资在金融脱媒的催化下的加速发展。在各国中,金融脱媒程度较高,则其直接融资体系较为发达,规模较大;金融脱媒程度较低,则其直接融资途径和工具都会相对较少,规模较小。

二、金融脱媒的成因分析

我国金融脱媒的产生有其政策因素、技术因素,以及企业和居民选择的多样性原因。但由于各国的背景不同,我国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有它自己的特点。

(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金融体制1978年以前属于大一统的单一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唯一的银行承担着各种职能。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促使中央银行体系的形成和职能不断加强,促进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完善我国金融体制,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区商业银行以及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银行金融机构也纷纷建立,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增加,降低了银行利润。但是,金融脱媒在我国当前尚属于合理现象,促使银行有内在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来提高经营的效率,较多的考虑资金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受到政府及一些经济学家的支持。

目前,在政府支持下的脱媒表现在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上。为克服我国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比例过大而产生的诸多弊端,央行出台的短期融资券,其发行完全是市场化操作,不需要任何人审批,它的备案发行方式,发行规模的余额管理,期限的上限管理以及利率的市场化等种种优势与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出现下滑局面形成鲜明对比。自2005年5月接国泰君安证券之后,华能国际、中铝等五家公司首次发行短期融资券109亿元。而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企业宣布将要发行融资券,有些企业融资规模还很大,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迅猛。

(二)金融技术发展带来的脱媒

金融中介存在的优势主要在于能为客户提供便利和收益,并能解决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但是金融技术的发展使银行这方面的优势减弱,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正在分享银行的利润,使银行业形成脱媒。

此外,电子支付系统的普及,信用卡、借记卡数量的增加减少了商业银行存款的供给,导致“借短贷长”的银行传统业务下降。一些大型的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直接成立自己的财务公司,更是节省了一大笔交易成本,这些都导致了金融脱媒。

(三)企业借款来源以及资金运用的多样化

企业以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的信贷计划,贷款多少很难调整。随着金融体系逐渐发展完善,银行的优质客户(一般是大型企业)在资金筹集上有了更多的自。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趋势下,逐渐脱离银行,到成本更低、收益更高、效率更高的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资本市场上国债、国家投资债、投资公司债、金融机构内债券、企业债、股票、大额存单等金融资产不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储蓄分流。

在企业资金的运用上,企业以往较多的是存入银行,但是随着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以及企业的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加,银行对企业存款的吸引力减少,企业资金于是开始转入金融市场以规避利率或汇率风险。

另外,企业由于利润的增长用于再投资的自有资金相应增加也是我国脱媒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从2002年四季度至今,中国经济一直在高位运行,与此同时企业的利润也在大幅度增长,企业所投资项目中自有资金占比也不断增加。这种可喜的变化自然也会造成银行在资金运用上的出路变化。

(四)居民理财观念的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把储蓄作为闲置资金的唯一出路,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使其增值。如今,人们除了运用银行的服务外,自己已参与到资金的运用上来。尤其是电子金融的到来,这一服务方式的特点使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信息(包括价格、品质、供求等)将更加充分,从而消费者的主动性和消费的自将会增强,他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将会大大减弱。如投资者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取市场信息,也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易和查询,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资金投入买卖股票、债券或购买基金信托产品上。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其金融投资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也使得直接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脱媒之势趋于明显。

三、金融脱媒下我国金融体系完善之建议

(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1.加强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

我国金融体系正经历着银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变化趋势。而金融脱媒现象正是这一趋势的必然产物。金融脱媒的出现使我国商业银行固有的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但同时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也面临许多发展的机遇。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不失时机的把握住机遇,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以求得更大的发展。为更好地完成商业银行战略调整,我国应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变革。通过股份制改造和资产的证券化,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和责权利清晰平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是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寻求新的盈利点,扩大非利息收入。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核心地位虽然尚未发生本质的变化,但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适时做出功能调整。充分开发银行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功能,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在完善结算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中介支付、、托管、承兑等表外业务,寻求新的利润点。

三是建立风险流动和释放机制。在完善传统业务风险过滤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资产证券化,以形成风险的流动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开展优质信贷资产的证券化,除了能保证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外,最重要的在于使未来不确定性得到充分流动,从而寻求一条市场化的风险释放机制,以实现风险的转移。

四是加强与非金融机构业务的交叉渗透,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面对金融脱媒,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通过组织创新,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并购,以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业务向投资银行等方面扩展,趋向于混业经营。通过组织创新,扩大业务范围,增强金融功能,有效摆脱由脱媒引致的困境。我国商业银行同样也应主动应对脱媒,积极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强化银行的综合服务功能。

2.鼓励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的金融机构能充分有效地满足各类经济部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实现金融机构之间的充分竞争,同时能够迫使金融机构提高效率,改善服务。金融机构多元化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优化资源效率,对国民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为便利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金融机构的市场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宏观环境。具体而言,应包括:

(1)建立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

金融机构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难免产生优胜劣汰。同时,金融是一个特别的行业,机构的退出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很不完善,往往只进不退,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法律规范,政府在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时也面临着较大的道德风险。因此,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对各类机构、各类资本的放开,建立规范的金融机构退出制度就显得很迫切。

(2)审慎金融监管,逐步放开管制

审慎性监管的实质就是在实施审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客观真实的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与负债价值,资产风险与资产收益,经营收入与支出,财务盈亏与资产净值,进而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作出客观全面的判断和评价,以便及时加以预警和控制,防止金融风险的聚集和蔓延。审慎性监管与管制不同,它对金融机构的要求是一种规范性的品质管理,以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竞争为目的,金融机构具有充分的业务自决权。我国应该尽快使金融监管政策非行政化,取消行政命令式的监管方法,逐步给予金融机构自由定价权和业务创新自由权。

(二)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步伐

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转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金融体制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己经逐渐建立了一个由货币市场、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体系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一是金融市场规模较小,交易不活跃,市场流动性不强,效率低;二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严重;三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失调。在我国传统金融体系框架下,金融体系并不能有效的整合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银行体系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此,建设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股票市场信息透明度

中国资本市场自创建之后就一直处于功能缺失的状态。正是这种功能缺失才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无法起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应有的作用。功能缺失状态的纠正将成为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第一要务。从理论上说,改变了股票市场信息反映和资源、风险配置的因素,我国的股票市场将会实现有效反映上市公司信息,有效实现上市公司资产优质、有效扭转投机为投资的市场理念;股票市场也将会实现资源和风险的合理配置,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原则。将静态的风险动态化解,将聚集的风险分散化解将成为我国股票市场配置资源风险的表现形式。

2.平衡债券市场发行主体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缺陷之一就是债券发行主体单一,国债、金融债与企业债发行规模不平衡,非金融企业层面的融资主体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形式获得融资的渠道并不畅通。

除此之外,还存在企业债券发行品种单一、有关企业债券的法律法规陈旧落后、企业债券的流动性不足、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可信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在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的债券市场,需要从根本上变革债券市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实现市场结构多元化、债券品种多样化为特征的有效债券市场形态。

3.协调发展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协调发展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要求和目标之一。尤其是金融脱媒以来,资金从货币市场的大量外流,暴露出了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缺陷。市场流动性不足,参与主体限制较多,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和品种有限等多种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货币市场的发展,成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协调均衡发展的桎梏。具体来说,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丰富货币市场工具

鼓励资产优质、信誉良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众多信托、财务公司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并且在证券公司与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基础上,将证券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现货与回购交易链接,并对回购协议予以进一步规范,并对此种交易方式强化制度约束,控制风险,以增强货币市场的宽度,吸引更多的货币市场参与者和资金的介入。

(2)增加进入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上,参与者并非仅仅是为了资产流动性管理之需,而是越来越倾向于获取货币市场的收益。我国也应当适当放松管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允许更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发行与使用各种货币工具,允许更多的公众个人与机构进入货币市场,通过对货币交易工具的投资,满足各自需求。

(3)大力进行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货币市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创新,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展己经验证了货币市场金融创新的意义。但是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仍然仅仅处在向成熟市场迈进的初始阶段。基于历史上制度、法律法规的限制和参与主体等的特殊原因,货币市场的产品创新仍然处在开始阶段。大力进行货币市场的产品创新,将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金融脱媒在推动金融开放、自由化的同时,金融危机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溢出效应也被放大。作为金融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尤其应当注意。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经济系统的重要前提条件。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状况都存在诸多不利于我国金融稳定的因素,这对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地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我们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作出努力:

1.推动政府监管模式由机构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

金融监管模式,一般是指金融监管体制的模式,是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金融活动施加影响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结构的综合,其核心内容是金融监管机构的组织安排和运作。但由于混业经营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的内在联系,单纯依照机构监管或是功能监管来设计金融监管体制都存在不足之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实践应维持分业监管格局不变,通过新设机构或牵头监管的方式,增强不同监管机构的协调性,解决传统分业监管存在的监管漏洞;成立综合性的监管机构,由分业监管模式转变为完全统一或部分统一的监管模式,以适应混业经营的监管需求,并避免单纯功能监管在整体监管方面的缺陷。

2.大力推动金融监管的市场化进程

在我国金融监管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无论是政府监管制度的变迁,还是市场力量的培养,都存在大量的障碍和困难,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加以解决。金融监管的市场化取向改革需要处理好与经济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开放的外在逻辑关系。只有市场力量有了较好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审慎监管对控制性监管的替代,所以,既要给市场发展适度的空间,又要避免对薄弱市场力量的过分依赖,两者之间应互相促进,以实现政府监管制度的优化和市场约束力量的强化,逐渐形成市场力量为主导的监管格局,以提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艺龙.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经营转型和管理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1(35).

[2]涂晓兵.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路径选择[J].经济管理,2011(06).

[3]杨玉敬.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与成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06).

[4]唐黎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2(04).

[5]牟艳艳.金融脱媒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5).

[6]彭阳,王燕.我国金融脱媒度量问题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4).

金融脱媒篇3

2006年5月21日,由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主办的“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讨会”暨第二届股份制商业银行研究论坛在上海召开,交通银行副行长李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刘鹏、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祥玉、办公室副主任李义奇、《金融时报》理论部主任刘文林、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连平、中信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刘志强、招商银行研究部副总经理葛兆强、广东发展银行规划与管理部副总经理洪文健、兴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郑常美、中国光大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王廷科、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副经理朱国晓、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陈耀琪、深圳发展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叶静、恒丰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刘金平、浙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杨立新、渤海银行综合部总经理李忠元以及各行的研究人员代表出席了会议并作发言。来自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理论部和中国金融杂志社等媒体的记者参加了会议。

会上,交通银行李军副行长致开幕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唐旭局长做了题为“多层次金融市场与金融脱媒”的主题发言。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祥玉代表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张君作了题为“加强行业协作,推进经营转型”的主题报告。会议就金融脱媒的含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脱媒的现状、金融脱媒在中国的表现及其成因和未来发展趋势、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金融脱媒的含义

一种观点认为,金融脱媒狭义指存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存款利率水平之上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广义指不仅是存款资金流向高息资产,而且指资金使用方不再经过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的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脱媒又可称为“非中介化”,是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一种意见认为,作为一种趋势的金融脱媒的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随着现代社会金融制度快速发展不断完善,整个社会信用发展到更高阶段并从提供间接融资手段的货币市场中分化出提供直接融资手段的资本市场后,传统意义上银行的媒介作用正日益淡化,银行只在传统信贷业务、贸易融资等领域才有鲜明的体现。

二、关于金融脱媒在中国的表现特征

会议一致认为: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发展趋势已经确立。虽然债券、股票发行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后经历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近年来,直接融资占整个融资的比重明显走低,直接融资的发展并没有往前,而是倒退。目前,股票、债券市场的制度性变革方向已趋完成,制度性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因此,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发展趋势已经形成。

中国金融脱媒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银行公司客户群体的质量趋于下降,对银行业的公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随着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企业资金调配能力加强,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造成了大企业客户的流失和优质贷款被替换,直接导致了贷款利息收入的下降。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体制转轨时期金融脱媒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一是需求脱媒强于供给脱媒。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在资金运用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中存款占绝对比重,而且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二是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在下降,而居民依然保持着与银行较为紧密的关系。三是短期需求脱媒强于长期需求脱媒。从资金需求期限的角度看,我国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下降,中长期贷款上升。从增长速度看,中长期贷款的增幅和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短期贷款。四是长期供给脱媒强于短期供给脱媒。居民储蓄存款短期化现象,反映了我国居民储蓄资金“交易性”较强而“投资性”较弱的特征,反映了社会资金供给一定程度上的银行脱媒态势,也反映了我国储蓄资金利率结构的非均衡格局。五是行政性脱媒强于市场性脱媒。由于处于转轨期,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经济主体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我国现阶段的金融脱媒更多地呈现出央行主导的特征。

三、关于美国金融脱媒的演变趋势和中美金融脱媒的比较

与会代表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商业银行由于受到金融自由化和“脱媒化”的影响,经营状况恶化,利润大幅度下滑,全行业亏损严重,破产银行和问题银行的数量急剧增加。在经历了这次经营危机以后,美国商业银行从90年代开始实行全面的改革。通过发展战略的调整、新经营理念的引入和新管理方法的采用,在调整业务、改革机构和改善经营状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到90年代中后期,在金融“脱媒”深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美国银行业恢复了竞争能力,彻底扭转了经营困境,实现了又一次的辉煌。

在此期间,美国商业银行采取的主要经营策略有:一是完善自身管理体制与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推进上市与股权分散化,银行建立起了稳定的资本补足机制,很好地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二是调整业务构成,积极开拓创新金融产品,实行多样化、多角化的业务经营战略。三是改变盈利模式。随着利差收入空间的减小和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美国商业的利润来源也相应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非利息收入比重上升。商业银行的传统非利息业务有信托业务、信用证业务等,近年来又扩展到金融衍生商品业务、债券管理业务、私募债券中介业务、企业并购中介业务等原本属于投资银行的业务。

一种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更多地体现为单向脱媒,而美国银行业则面临双向脱媒的压力。在负债方面,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显著的借方脱媒趋势。在资产方面,“垃圾”债券和商业票据等高流动性货币市场工具成为银行短期贷款的替代产品,此外,各类财务公司如各大汽车财务公司也成为银行贷款市场上的有力竞争对手。从我国银行业的脱媒现象来看,由于前一时期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可供大众投资者选择的投资品种仍然比较稀缺,同时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改革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储蓄仍然是居民的首选。因此,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金融脱媒,借方的非中介化程度仍比较低,更多地是体现在贷方的非中介化,即资产方面的脱媒。这种单向脱媒,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在银行存贷差的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具有多阶段叠加的特性,而美国银行业则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脱媒冲击。美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最初主要是受资本市场发展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增长的影响,这可以视作第一波和第二波的金融脱媒过程。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开始面临新一波金融脱媒的挑战。同美国银行业金融脱媒相比,我国银行的脱媒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在面临着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市场发展等第一、二波脱媒冲击的同时,我国银行业也进入了网络时代,必须同时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新一波脱媒影响。因此,同美国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必须要同时应对多阶段叠加的金融脱媒。

一种意见认为,我国金融脱媒的态势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推进,不同于美国金融脱媒的负债先行。中国从去年的短期融资券、债券市场到今年的股票市场发展,似乎是先从资产业务推进,但最近几个月随着股市回暖,储蓄分流的趋势明显。所以,中国的金融脱媒将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推进。

四、关于我国金融脱媒的成因

与会者认为,一是政府的积极推动是金融脱媒的直接动因。金融脱媒是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政府主导下的直接融资的发展是金融脱媒的直接动力。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所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其最终目标是推动金融脱媒和金融非中介化,分散目前大大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

二是股票市场发展进入重大转折期。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纵深推进,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制约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制度瓶颈制约正在得以逐渐缓解,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发展机遇,股市的融资功能将得以不断强化,进而对银行间接融资构成巨大压力。

三是国外各大基金、财团的资金大量涌入中国,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已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四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脱媒的深化。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银行现有的以批发性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零售业务收入与非利差收入的比重将逐步得以提升,银行对大企业的资金供给动力将逐步弱化,比重将逐步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现有的存款定价体系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单纯“被动负债”模式和“存款立行”方针显然要发生根本性转变,存款成本意识和存款效益观念的显著增强将有效约束银行存款的增长幅度。

五、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是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

二是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和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三是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帐户与商业银行存款帐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

四是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的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五是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金融脱媒的发展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一是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的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资产业务的结构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

二是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市场风险将日益突出,且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三是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有“总量效应”、“价格效应”和“成本效应”三种。相比较而言,金融脱媒对中小银行盈利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大型银行更大一些。这首先是由于,一般来说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较高,在向大型、优质客户提供为优惠的贷款利率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其次是因为中小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规模经济特征不如大型银行显著。

四是脱媒背景下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随着股票市场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优质大型企业得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开始逐渐被直接融资所替换,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少。

六、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对策

一是要解决理念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的高管层和中层的经营理念还比较传统,对金融脱媒的新变化,理念上尚未迅速转变和完全接受。因此“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进行经营理念的创新,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以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

二是要解决实质性的体制和机制问题。金融创新产品固然重要,但产品需要相应的部门和激励机制推进,需要人来设计。所以商业银行应对策略中两个关键、实在的因素是人和部门。商业银行应实施经营体制的创新,从以部门银行为主向流程银行转型。要实施组织架构的创新,稳步推进垂直的运作方式,实现高效运营服务与有机管理风险的统一;要实施经营模式的创新,整合经营平台,发挥协同效应,节约交易成本,分散经营风险;要迅速适应证券市场变化,带动全行人力资源机构转变,大量引进资本市场人才是必由之径;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行政级别导向型向战略导向、业绩导向和技术导向型的转型。

三是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经营模式转型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降低资金依赖型业务的比重。客户结构调整方面,要大力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对大型客户逐步从单纯的存、贷和结算业务,过渡到为其直接融资提供银行服务的综合业务经营上。

四是加强金融产品和管理方法的创新。要实现从浅层创新、孤立创新向依托证券市场开展组合创新、交叉创新、合作创新和深度创新转型。从被动式的资产负债管理向主动式的资产负债管理转型,从以定性为主的风险管理向定性、定量并重的风险管理转型。

五是推进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必须向全能化经营道路发展,立足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可通过以下途径推进综合经营:大力发展现有金融混业业务;积极实践创新的综合经营业务;构建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培育和加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功能;加快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进程;选择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进行综合经营试点。

六是打造强大的银行资金链,缓解借方非中介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探索通过发行金融债等进行主动负债,通过开发理财产品、投资性避险性产品、年金管理产品来实施产品型负债,通过发行次级债务、资产证券化等获得资本性资金来源。但是,还需要通过金融创新不断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金融脱媒篇4

一、金融脱媒发展现状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发生于欧美,成为全球性的长期趋势。其发生主要是市场环境改变和政策制度改变这两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一方面严重的通货膨胀,市场利率飙升,而银行业仍受有关当局严格的利率管制,银行存款实际收益率呈现负值,导致证券市场分流银行存款,进而分流银行信贷资产;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发展,政策出现松动,金融混业经营缓缓启动。

作为一种趋势的金融脱媒,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我国金融数据显示,银行信贷增长呈现低迷状态。2006年2~6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在12%~13.5%之间徘徊,银行的信贷增长呈现低迷状态;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却呈现渐升趋势,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28.8%,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这种现象说明中国金融脱媒正在逐步深化。具体来讲,我国金融脱媒受以下四个方面影响。一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将推动金融脱媒发展。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将逐渐消除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有助于资金供求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摆脱高度依赖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的局面,促进直接金融的发展。其次,经济市场化的深化,会导致市场主体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单一信贷业务已无法满足这些新兴的多样化需求,这也为富有活力的直接金融机构提供了市场空间。另外,经济的市场化必将使经济的波动性更加显著,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市场参与主体更希望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金融工具,这是纯粹的间接融资所无法满足的。二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直接融资迅速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这一进程中,直接融资可以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地满足新兴产业和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三是政府推动的制度性变革将加快金融脱媒的进程。“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货币市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实施金融市场制度改革,其中包括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鼓励大型优质企业国内上市、改革发行和交易制度、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形成价格发展与风险管理并举的直接融资产品结构等。这种政府推动的变革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脱媒的进程。四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到金融脱煤现象。自我国汇率体制改革之后,人民币开始小幅升值,并且还有升值空间,这带动了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价值上升,客观上也导致了我国金融脱煤现象的深化。

二、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金融脱媒现象的不断深化发展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特别是对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一是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资产业务的结构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从负债的角度看,证券市场日益完善,证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人们的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对银行的存款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虽然其中大部分资金会以各种形式回流到银行系统,但由于现金漏损率增加,加上由于贷款需求降低使银行派生存款能力的减弱,商业银行存款总量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将损失一部分优质贷款客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大型优质企业可以更多地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进行融资,这将使这部分企业对商业银行信贷的依存度下降。同时,质地优良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得到创业板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由于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没有盈利要求,只要求企业有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对企业上市的最低市值规定也较低。直接融资对银行贷款存在着明显的替代性,融资成本低、融资迅速对很多大中型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使银行的客户资源进一步萎缩。

三是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小企业在未来银行信贷业务中比重的逐渐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如何管理是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课题。另外,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也将呈现出短期化的趋势。这将使商业银行主要依靠短期资金来源支持长期贷款发展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控制流动性风险。此外,伴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对市场风险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贷款的利差收入。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利差变小,影响营利能力。此外,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都会对商业银行的要营利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是在传统信贷业务被直接融资所替代的同时,金融脱媒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资产业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加大对债券及各种结构性产品的投入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资产营利能力。通过为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信息咨询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这些都将改变商业银行依赖传统存贷业务的经营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转型。

二是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三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合作的可能。商业银行在机构网络、客户资源和支付清算上有优势,而非银行金融市场更擅长专业化运作。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可行的选择。

四、面临金融脱媒机遇和挑战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策略

如果商业银行不能主动趋势,金融脱媒的深化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如果商业银行应对得宜,外在条件也允许,商业银行也可能转变成为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其非利息收入占比会大幅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幅提高,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关键是从现状和优劣势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或创造内部优势和外部环境机会,避开自身的劣势,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把这种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金融脱媒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长期趋势,商业银行应该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在新的环境下积极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在经营理念上,商业银行要改变过去忽视直接融资市场的观念,建立从单纯重视信贷市场到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并重的理念,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巩固间接融资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参与直接融资市场的投资,发展与直接融资相关业务,强化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金融脱媒篇5

然而7月至今,债市回调整理,也让投资界对债市的投资空间产生较多争论。当下,债券基金是否可以投资,债券市场回报是否能像上半年一样好也成为投资者的疑虑。为什么中国债市将迎来大发展机遇?未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8月中旬,《投资者报》就上述问题在易方达债券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专访了易方达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马骏。

“金融脱媒”已不可逆转

为什么中国债市将迎来大发展机遇?这一问题在马骏看来,深层次原因在于“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金融脱媒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很多更加市场化的创新产品应运而生。

马骏强调,“金融脱媒”已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将推动民间资金“绕开”存贷款,对债券类资产的收益、对债券融资方式会产生极大需求。

在他看来,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金融脱媒是我国经济发展、放松管制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混业经营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带来的金融深化也会导致金融脱媒。”

本报注意到,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始至今,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1年底,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位列全球第四,目前债券托管量接近21万亿,占GDP的比重接近50%。其中信用债市场规模达5.1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10.6%,占GDP的比例也达到了12%左右。

不过,马骏指出,将上述数据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债券市场无论是规模总量、在整个经济体中的比重,还是提供直接融资的数量和方式,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未来债券市场可能发生大扩容的空间。

截至2011年底,全球债券市场规模约10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2%、总规模达36.4万亿美元,而包含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仅占11%。

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

如何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构建中国自己的债券市场体系?马骏认为,资本市场发展有他的路径依赖,美国当年在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脱媒中的金融创新,会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一些启迪。

他指出,首先需要一个有效的公司债市场。“发展公司债市场有诸多好处,可以使经济不再只依赖于银行来承担风险,使企业融资风险更加稳定,使决策者/评级机构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更加注意。中国的公司债与成熟市场相比还只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除公司债外,美国市场金融脱媒进程的另一个启示是:货币市场基金将极大受益于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

此外马骏也看到,金融脱媒将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给债券市场带来更多投资机会。现今,在中国市场金融脱媒的大环境下,银行系统产生了将资产转移到表外的趋势。2012年8月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非金融企业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现金流支持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马骏指出,资产证券化的制度框架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市场过去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给出的启示是——政府在推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机制,政府应在会计制度、税收、法律框架等方面推动建立完整的体系。

马骏同时提及美国国债期货市场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启迪。“国债期货对于整个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推出时机要进行分析,国债期货等衍生产品的推出一定要在融资环境方面有更好的支持,这样才能吸引不同需求的投资人进入这个市场。”

他强调,如果没有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制度性的安排或杠杆的有效提升,目前国债期货的衍生产品市场本质上是鼓励投资者放大风险,让单边投资者通过衍生产品放大杠杆赌单边行情,“可以想象它的发展空间是相对有限的,而这个进步需要提供流动性的银行改变他的行为方式。”

下半年债基预期仍可正收益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金融脱媒大势所趋,社会直接融资需求旺盛,债券市场制度创新持续推进,债券市场将迎来发展的大机遇。但目前市场发展不平衡、缺乏多层次多种类的债券投资标的、风险定价的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等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债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各方机构普遍期待以‘创新’推动发展。”

马骏向《投资者报》提示,一个真正的创新产品需要经过复杂且周全的设计,要思考的方面很多,包括市场基础条件具备不具备、债券非交易过户问题、非担保交收的跨市场交易和非交易清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都没想过,就盲目去推一个产品很可能失败。”

金融脱媒篇6

关键词:货币基金;金融创新;美国;存款脱媒;余额宝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12-0014-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12.03

2003年我国推出首只货币基金后,货币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以来,随着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货币基金的便利性和收益性大幅提升,导致银行存款搬家现象加剧,成为影响我国银行存款脱媒的主要形式[1]。

一、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对存款脱媒的作用模式

货币基金金融创新下的存款脱媒并不意味着资金彻底绕开银行在其体外运转,而是在银行内部以同业存款的方式进入银行表内资产[2]。对于银行客户而言,其传统的存款渠道是通过银行经营网点直接存入银行,以普通存款的方式进入银行表内资产。在余额宝等创新型货币基金方式下,银行客户通过购买货币基金的方式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基金管理公司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进入银行表内资产。银行客户通过货币基金实现了资金在银行内部以非普通存款形式的流转,导致了银行存款的脱媒。

二、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导致存款脱媒的动因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拥有传统的银行存款所不具备的优势,投资者理财意识的增强、银行理财投资门槛的限制以及投资期限内不可赎回的产品设计,导致货币基金替代储蓄存款的功能逐渐强化。

(一)收益性动因

收益性是存款脱媒的最核心动因[3]。以余额宝为代表货币基金可以凭借资金规模优势,以较高的协议利率将资金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协议存款与普通的一般存款相比,利率要高很多,这就保证了购买货币基金的投资者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2014年上半年,余额宝年化收益率达到5.4%,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4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1.6倍,略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见表1)。因此,收益的差距导致银行存款发生搬家现象。

(二)便利性动因

便利性是指金融产品是否具有良好的支付功能。随着互联网和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支付越来越便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不仅提供理财功能外,还整合了各种功能和消费类现金管理,资金闲置的时候可以获得投资收益,需要使用资金时候可以用于各种日常支付,为客户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其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功能的多样化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银行存款,成为存款脱媒的重要动因。银行存款仅具有现金管理、理财等单一的功能,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集合了银行存款的多种功能,实现了交易、消费、理财的便利性(见表1)。

(三)流动性动因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相对于银行存款而言,规定金额内的货币基金资金可以提前赎回,当日到账,实现了“现金管理”的功能。同时货币基金在流动性上拥有监管红利,2011年证监会基金部的[2011]41号通知规定“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有存款期限、但根据协议可提前支取且没有利息损失的银行存款,不属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基金字[2005]190号)第三条规定的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可提前支取且没有罚息的银行协议存款,保证了其流动性的实现。余额宝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最强,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都有期限限制(见表1)。

综合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性、便利性、流动性因素,其具有收益较高、使用便利和流动性好的优势,这是导致目前我国存款脱媒加剧的主要因素。

三、从美国经验看货币基金对存款脱媒的影响

(一)货币市场利率高企带来货币基金快速发展

从美国货币基金的发展历程看,其扩张规模、产品创新程度、资金流向与货币市场和银行存款间的利率差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见图1),即货币市场利率越高,利率差越大,货币基金的规模也就越大,产品创新的活跃度也就越高,资金从银行流向货币市场的速度也就越快[4]。

1.货币基金创设阶段(1970―1973)。1970年,美国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在5%左右,美国进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90天以内、10万美元以上大额可转让存单(CDs)利率限制。美国储蓄基金公司通过购买30万美元的高利率CDs并以1000美元为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而创设了美国首只货币基金。

2.现金管理功能创新阶段(1974―1977)。1973―1974年,货币市场利率高企,利率差达到6%左右,推动货币基金“类现金”功能创新。1974年,美国富达集团推出的“富达日收益信托”,单位净值始终维持在1美元,收益每日结转,赎回采取T+0的交易方式,并可在基金账户净值内填写支票进行支付。

3.消费支付功能完善阶段(1978―1989)。1978―1982年,美国连续几年的通货膨胀导致市场利率大幅提高,货币市场利率达到16%,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仍然受到管制,使得利率差进一步扩大。美国货币基金规模从1977年末的56亿美元迅速扩张到1982年的1970亿美元,规模扩大35倍。同时基金份额可通过支票或关联银行卡直接消费支付功能得到完善。

4.规模快速扩张阶段(1990―2008)。1994―2008年,美国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间的利率差长期稳定在2%左右,较高的利差刺激投资者将银行存款转化为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存款脱媒加剧。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在2008年达到3.8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

5.规模快速下滑阶段(2008―至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实施零利率货币政策,导致美国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间利率持平,利率差消失,货币基金规模迅速下降,2013年下降到2.5万亿美元。

(二)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

从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变化看,其资产规模与银行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即银行活期存款不断脱媒转化为货币基金[5]。由图2可知,美国银行企业及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从1973年的45%左右缓慢下降到40%;随着货币基金的不断发展,占比迅速下降到1982年的25%;到2007年达到7%的历史低值,货币基金替代效应明显。从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来看,在1970―1986年存款利率市场化阶段,美国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从1973年的0.1%迅速上升至1986年的63%;在完成利率市场化后,美国货币基金对活期存款的替代速度逐步放缓但并未停止,1989年末货币基金规模首次超过活期存款;90年代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提高和货币基金的金融创新,货币基金对活期存款的替代又大幅提高,2007年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达到9.9倍的峰值;2008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货币基金的替代效应快速回落。

(三)从零售型货币基金向机构型货币基金扩展

美国货币基金创设之初主要是针对个人投资者,依靠现金管理功能和较高的收益吸引个人存款,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零售型货币基金。随着80年代初美国零售型货币基金T+0交易的逐渐完善,支付功能的多样化,已经几乎可以替代银行个人活期存款。随着货币基金规模的扩张,货币基金已经不满足于只是针对个人存款,通过提升专业现金管理能力,在80年代中期将投资对象扩展到企业存款,发展机构型货币基金。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作为专业的现金管理工具被企业普遍运用而对企业活期存款造成冲击。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相比零售型基金投资门槛更高、相应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主要作为机构投资者现金管理工具而存在。美联储数据显示,2000年后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总资产首次超过零售型货币基金,同期美国非金融企业持有的货币基金资产总额高于其银行存款的一半。机构型货币基金的发展,加剧了企业存款的脱媒,银行面临着个人和企业存款的双重流失。

四、美国货币基金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一)我国货币基金规模扩张与功能创新加速

随着我国货币基金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模扩张和功能创新加速,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与股票市场走势的反向关系正在淡化,和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的正相关度越来越高;产品功能上,已经改变了作为股市避险工具的单纯角色,具有理财、支付、消费等多种功能;资金来源上,以股票市场投资性资金为主转换为以银行储蓄性资金为主[6]。

我国的货币基金目前正经历着美国货币基金相似的发展路径。我国货币基金设立的最初定位是“资本市场现金管理工具”,作为规避资本市场风险的手段[7]。2003年12月,华安基金推出中国首只货币基金。2004―2011年,我国货币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现金管理工具平稳发展,其资金规模的变化与资本市场的走势紧密相关。2006―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出现持续大幅上涨,在证券市场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投资性资金赎回货币基金纷纷买入股票,货币基金的资金规模较2005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总规模不足1000亿元。2012年到现在,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和货币基金产品创新的加速,货币基金的功能角色发生重大变化,资金规模和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的正相关度越来越高,储蓄存款替代功能强化[8]。随着投资者理财意识的加强,首先带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但因银行理财高投资门槛及不可提前赎回的设计缺陷,2012年中小储户逐渐将理财工具转移到低风险高流动性的货币基金。从2012年10月货币基金实施T+0的交易方式,到2013年6月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利率差长期保持在2%以上,加之创新型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产品的出现,货币基金完善了理财、支付、消费等多种功能的整合,在收益性、便利性和流动性具备了银行存款不可比拟的优势,导致货币基金规模大幅提升,银行存款资金大规模流向货币基金(见图3)。截至2014年6月,我国货币基金规模达到1.59万亿元。

(二)我国活期存款占比未来将加速式下滑

目前,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与美国1974―1978年的市场环境相似(见表2),都处于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初期,货币市场利率较高,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保持高位,货币基金创新活跃度高,股票市场相对低迷。美国银行业1978―1982年存款快速脱媒化的历史路径对我国未来存款结构的演变有一定借鉴意义。

从美国银行企业及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看,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以及货币基金的不断创新,1978―1982年4年间,活期存款占比从40%迅速下降到25%左右,货币基金替代活期存款效应明显。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完成后,1985―1997年活期存款占比保持在20%左右。我国目前活期存款占比在45%左右,2012―2013年下降了5%左右。根据美国存款脱媒的历史路径,我国活期存款占比可能加速下滑,以美国下降15%幅度来测算的话,未来几年我国的活期存款占比有可能下滑到30%左右,形成存款脱媒加速的趋势。

(三)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和利差的收窄

货币基金的发展带来了存款成本上升和银行利润下降的趋势[9]。2014年6月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1.59万亿,与51.2万亿的居民存款、117.2万亿的全部存款总额相比,为居民存款余额的3.08%和全部存款余额的1.34%。货币基金规模从2013年末的7475亿元增加到2014年6月末的1.59万亿,增加了8400亿元。2013年末我国居民存款为47.12万亿,假设货币基金增加部分全部来自银行存款的脱媒转移,那么大约有1.78%的银行存款转化为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最终以银行协议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更高利率的形式回流银行,直接导致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和利差的收窄。根据中信建投证券相关报告的测算,余额宝规模达到1万亿元,银行付息负债成本率提高2.5%。这部分资金成本从原来的平均2.5%的利率提升至5%左右的协议存款利率,银行的利差缩小了2%左右,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在1.7%左右。目前,我国货币基金主要吸引个人存款,对于银行存款的冲击还是有限。随着货币基金产品创新的推进,未来推出类似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作为企业客户专业现金管理工具,将会对企业活期存款带来存款脱媒问题。

(四)我国银行的应对策略

面临存款脱媒问题,美国银行不断采取措施进行业务创新,缓解银行存款搬家现象。比如推出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等存款账户创新规避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托管和代销货币基金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发起设立货币基金参与运作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了银行的收益率。目前,在存款利率上限仍未放开、银行存款利率低于市场化利率的背景下,我国银行面对货币基金创新带来的存款脱媒问题,目前可以采取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两种策略来应对(见表3)[10]。

金融脱媒篇7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trend is also expanding. Financing is transforming between indirect and direct finance, accompanied by a series of problems faced by commercial bank on its management as the main medium of indirect finance. This paper mad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for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analyzed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trend on commercial banks in Jiangsu,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su commercial bank.

关键词: 金融脱媒;江苏;商业银行;战略

Key words: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Jiangsu;commercial bank;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187-02

0 引言

金融脱媒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近年来,随着我国信贷的逐渐增长和居民储蓄率的逐渐下降,金融脱媒问题更加突出。为适应金融领域的这一变化趋势,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以进一步提高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加竞争优势。

1 金融脱媒简介

D.D.Hester(1969)最早提出了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的概念,他将金融脱媒定义为资产不经过银行直接和市场进行配置的现象。金融脱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脱媒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条件下,当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以支付的利率水平时,居民存款会从存款机构大量流入货币市场。而广义的金融脱媒还包括资金的使用方在不经过金融中介的情况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的行为。

从我国目前金融发展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着以下三个层次的金融脱媒:一是银行资产方的脱媒;二是二是银行负债方的脱媒;三是技术脱媒。本文就江苏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脱媒进行分析和研究。

2 金融脱媒对江苏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金融脱媒对江苏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影响

2.1.1 江苏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下降(见图1江苏金融机构存款表,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从图1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尽管整体存款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存款的增速处于持续下滑状态。导致下滑的原因除了与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外,金融脱媒现象不可否认。在各项存款中,个人和单位的存款增长最为缓慢,甚至有个别月份呈下降趋势。这显示了居民和企业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展,资金流动性较强。

2.1.2 江苏商业银行贷款下降(见图2江苏金融机构贷款表,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在图2中,江苏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幅度总体缓慢,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个人贷款增长尤其缓慢。中长期贷款虽然仍占贷款总额的较大比重,但许多已经被其他的金融机构所取代,包括自有资金、FDI、股票、债券融资等,这表明金融脱媒正在进一步深化。

2.1.3 居民金融资产配置多元化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发展成熟,居民的投资结构也日益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居民的金融工具逐渐丰富起来,既有存款、股票,又有债券、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居民的存款比例逐渐下降,活期存款占储蓄存款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30.27%上升为2010年的41.18%。而定期存款占储蓄存款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69.73%下降为2010年的58.82%。这种变化说明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居民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其他理财产品,储蓄存款被大量分流。

2.2 技术脱媒对江苏商业银行的影响

① 技术脱媒使得资金逐渐脱离银行体系,转而通过第三方支付体系进行支付清算,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商业银行的业务,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银行的贷款增速降低,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经济效益。

②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对象逐渐由信用级别高、信用风险低的大中型企业转向信用级别较低、信用风险较高的中小型企业,这就进一步加大了银行的金融风险,需要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③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股票及债券市场的发展成熟,使得优质企业逐渐开始选择其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对银行的依赖度逐步降低。而这些本来都是商业银行原本的业务领域被瓜分了,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第三方支付开展位于全国前列,所以金融脱媒对江苏商业银行的影响巨大。

3 江苏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

3.1 银行业务转型为多品种业务,一方面在经营手段上,继续巩固原有的业务;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拓宽业务领域,开展证券、信托、投资、房地产、信息咨询和代保管等新兴高效业务。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

3.2 加快发展核心业务

①寻找战略伙伴。本文所指的战略合作伙伴主要是非银行的投资者,其实就是金融脱媒的活跃方,在合作过程中根据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有意就共同发展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展开紧密合作,合作范围包括开展移动支付、移动银行卡转账、移动转账业务等形式。

②加大交叉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进程的有效途径。从发达国家的业行业发展进程来看,金融脱媒的出现势必会推动银行业传统功能的转变,商业银行逐渐向混合经营和全能服务的方向发展。江苏商业银行通过与金融行业的其他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市场,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经济效益。

3.3 借鉴国内经验,发展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虽然不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范围,但它具有成本低、风险低、收益高的优势,能有效帮助银行业应对金融风险,实现战略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所占比例虽然有了大幅提高,但总体来看,其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且增速缓慢。江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不到20%。因此,江苏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挖掘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结合客户需求,加快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推动商业银行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璐.金融脱媒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

[2]冷霜.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战略[J].特区经济,2007,2:69-70.

[3]冯晋,齐中英.中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金融脱媒篇8

关键词:脱媒;商业银行;相关性;多元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1-0025-0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融资渠道不断增加,与银行存款和贷款相比,直接投资或直接融资在成本与收益方面更占有优势,商业银行在此发展进程中,其“金融中介”的地位被逐渐削弱,一个新的概念“脱媒”便应运而生。

一、我国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现状

1.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金融脱媒现象不断深化的结果是进入资本市场的资本比例越来越多,而商业银行的储蓄和贷款的比例不断下降,这会影响其盈利水平甚至会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1999~2004年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在6年时间里占比下降了8.85%,外汇上升了8.1%,有价证券投资上升了1.7%,仅2003~2004年短短1年时间里,新增存款少增4668.7亿元,新增贷款少增9335亿元。金融脱媒后商业银行应如何面对挑战?这个问题受到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

2.商业银行针对脱媒的经营对策研究

脱媒对商业银行造成影响的同时,许多学者对脱媒不断深化后商业银行的对策也进行了研究。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的宋方指出,我国脱媒表现为资产方面的“单向脱媒”,即由于教育、医疗和养老压力仍长期存在,存款比例减少的程度还比较低,脱媒更多地表现在贷款非中介化。他认为,银行要减少对于传统业务的依赖,创造新的盈利模式,形成鼓励创新的内部环境和氛围,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国家产业政策的跟踪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增强服务能力。

3.数据选取和模型假设

为了研究在金融脱媒的影响下,商业银行是否应该进行多元化运作来改善自身的盈利状况,降低流动性风险,本文选取了18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通过分析1995~2005年11年间每家银行的损益表,计算出历年整个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Y),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衡量银行多元化程度。通过分析1995~2005年全国的资金流量表,计算出全国非金融机构(住户、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银行贷款融资占总融资量的比重(X1)以及银行存款占金融类总资金运用的比重(X2),作为解释变量,衡量金融脱媒的程度。可以建立以下计量经济模型: Y=β1X1+β2X2+ε

由表1可以看出,1995~2005年以来,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先大致趋于平稳,2000年后开始有上升趋势,表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日益扩大。由表2和表3可以发现,贷款融资比重有不断下降趋势,2003年下降到最低。存款比重呈现上下波动趋势,2003年最低。这表明资产方面的脱媒逐渐深化,而负债方面的脱媒呈现上下波动的情况。

针对以上模型和相关数据,可以做出以下假设:由于金融脱媒表现为非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在融资总量中的比例不断下降,而贷款业务又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于贷款比重的下降,银行应该会选择进行多元化经营,更多地进行中间业务的操作,以获得传统业务以外的收益,因此:

假设1:贷款融资占融资总量的比重与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扩大呈负相关。

另外,金融脱媒还表现在非金融机构通过银行存款的资金占金融类投资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会导致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数量不断下降,同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会急剧上升,因此,为了防止因为流动性风险而出现危机,商业银行应该会把业务进一步分散,即进行多元化经营,以达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因此:

假设2:存款占金融类资金运用总量的比重与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扩大呈负相关。

4.相关性研究

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从表4的分析结果中可以发现,整个模型整体线形拟合较为显著(F值在10%的水平下显著),DW检验值接近2,排除了模型的序列相关性,怀特检验值(P=0.7686)拒绝存在异方差的假设,但是调整后的R2仅为0.3598,说明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有限,表明银行多元化程度还受到其他因素制约。

从回归系数来看, X1的T检验值在5%的水平下显著,由于系数为负值,表明贷款融资占融资总量比重X1与银行多元化程度(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Y)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贷款融资比例下降1%,银行多元化的程度将会扩大0.19%,这与假设1相符合。X2的T检验值在10%的水平下显著,由于系数为正值,表明存款额占金融类总资金运用比重和银行的多元化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存款比重下降1%,银行多元化程度将会下降0.15%,这与假设2不相符,产生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国脱媒的表现大部分还是集中在贷款融资的比例减少,而存款的比例减少的程度并不明显,以至于银行多元化经营和存款比例呈正相关的结果,这正好也佐证了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的宋方的“单向脱媒”的研究结论。

二、实证结论分析

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第一,从1995~2005年以来,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收入比重从平缓变为稳步上升,表明银行多元化经营有扩大化的趋势。第二,非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占总融资的比重有下降趋势;存款占金融类总资金运用的比重从平稳发展变成上下波动趋势,表明资产方面的脱媒已经出现并且正逐步扩大,而存款方面的脱媒仍不明显。根据模型的相关性分析可得出:第三,贷款融资占总融资比重与商业银行多元化程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表明银行在资产业务非中介化情况下,能够积极地扩大多元化的经营,获得多渠道的利润。第四,存款量占总金融资金运用比重与银行多元化程度呈现正相关,出现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我国金融脱媒主要表现在融资的变化而非存款的变化,这验证了其他学者的“单向脱媒”的结论。

三、对策建议

1.政府应更关注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并对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多元化的经营策略进行更多的监控,以防由于金融脱媒的进一步深入导致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在适当的时候,对银行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2.商业银行应建立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内部的存贷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增加中间业务的发展,利用多元化来分散可能出现的风险,其别是脱媒对于存款带来的影响,防止存款的比重下降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

3.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经营创新,开发一些新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把传统业务存贷和新的投融资业务相结合,以至于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加客户量和信誉度。积极发掘新的优质客户,与其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以降低由于优良客户的流失导致的不良资产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唐旭.金融脱媒与多层次金融市场[J].新金融增刊,2001.

[2] Reinhard H. Schmidt, Andreas Hackethal, & Marcel Tyrell (1999), Disintermediation and the Role of Banks in Europe: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Vol.8, pp3667.

[3] 韩莹.试析金融脱媒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J].新疆财经,2007,(01).

金融脱媒篇9

摘 要:长期以来,存款一直是银行业的生命线。在资金成本不变,资金供不应求的背景下,高息差带来且必然带来高盈利。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未来民营银行的将会大量出现,激烈的竞争会使传统高息差逐步压缩,同时,随着网络金融、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不断发展,未来大量的资金将会绕开银行这个媒介,在资金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进行体外循环,进而造成“金融脱媒”的现象。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金融脱媒是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将来我国银行业必然面临金融脱媒所带来的更为剧烈的冲击。未来如何应对金融脱媒现象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试图通过分析我国金融市场条件下,金融脱媒的环境及特征(characteristics)、对我国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influence)及我国银行业的应对措施(measures)即采用CIM分析框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脱媒;盈利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12002

2004年我国经济出现一个怪现象,在货币信贷投放量下降6500亿元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仍然较往年增加,货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经济增长的所需的货币资金从何而来?原来,大量的货币资金并没经过银行体系,而是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由供应方转移到了资金使用者手中,发达国家称之为“金融脱媒”现象。应该说,金融脱媒现象是我国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政府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产生的时代背景

导致我国金融脱媒现象不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从投资者的角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手中持有的货币资金越来越多,客观上需要寻找恰当的投资渠道。另外,在我国长期利率管制的条件下,银行业存款利率是由政府制定,存款利率水平较低,甚至难以抵抗通货膨胀,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居民迫切需要寻找除存款外的较为稳妥的投资渠道。其二,从资金需求者的角度,企业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由人民银行确定,这样企业的融资成本被锁定在一个区间内,银行业的利润由利差决定,在信贷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情况下,银行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国有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等相对安全的领域,出于降低融资成本及经营周转需要的需要,客观上需求拓宽融资渠道。其三,从政府角度,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创新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扩大市场直接融资,我国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股票、基金及债券市场,这些融资渠道一方面为居民手中存款找到了相应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又为资金需求方找到了相对廉价的资金,在资金需求和供给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造成资金脱离银行体外循环,形成金融脱媒。最后,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政府稳步推进金融深化,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应运而生,比如P2P网络贷款公司的发展,通过网络直接将资金需求和供应方联系起来,既能满足资金供应方资产增值的需求,又能满足资金需求者,寻找资金的需要。余额宝是最新创新金融工具,将货币基金转化为一种网络产品,在客户申购和赎回之间创立更为便捷的投融资渠道,收益率是银行活期利率的十几倍,同时货币基金本身的低风险性也能保证盈利,余额宝一经推出,即受到热烈追捧,截至2013年11月14日,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即余额宝)的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全球货币基金中排名51位。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针对银行理财、风险投资基金的金融创新产品也会不断涌现,未来资产证券化将会成为一种趋势,这些都对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形成巨大冲击,引起的金融脱媒现象也是空前的。这迫切需要我国银行业提前布局,转变利润增长模式,应对挑战。

2 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基本特征

2.1 伴随金融市场化稳步推进

自1993年中国确立了利率市场化的政策目标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呈现加速趋势。尤其入世后,每1-2年就会推出一项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措施。2013年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预计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我国将会完全放开存款利率限制。另一方面继今年6月20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探索设立民营银行”后,中国国务院办公厅7月正式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当前银行业利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我国银行数量将会出现一个大量增长的历史进程。这将进一步挤压银行利润,存贷款利差将会进一步缩小。这将迫使银行从经营对象从大中型企业转向中小型客户,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提出挑战。

2.2 我国银行盈利结构主要依靠传统存贷差业务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利息收入仍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公布的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75%以上,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只占20%左右。这和国际上的先进银行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以渣打银行为例,传统的信贷业务始终维持在8%以下,利润主要来自于交易银行、全球市场等业务。在这些银行的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也即普遍意义上的中间业务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国外,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从品种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主要以技术含量较低的结算类、汇兑类业务为主,业务新品种少,份额小,无法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国外银行存在很大差距。

2.3 金融创新处于初级阶段,但创新思维活跃,大量创新工具将随着放松金融管制不断涌现

组织方面,我国建立了包含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证券经营机构、保险机构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方面,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银行与企业间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与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等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在金融技术方面,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技术上实现了与国际对接。可以说,我国金融创新已经具备外在条件并全方位展开。通过这些创新可以增强我国金融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了金融企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2.4 居民金融资产存款占据主导地位,但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占比中,存款占据主导地位,但持有资产种类正日趋多样化,未来金融脱媒存在较大的空间,从而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也会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以来我国存款增量连续下降,存款加速流出银行体系。2010年全年,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2.03万亿元,同比少增1.04万亿元;2011年1至10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88万亿元,同比少增2.61万亿元。 金融脱媒正在加速。通过深入分析,存款主要流向以下几个领域。

(1)向银行表外理财产品。根据普益理财统计,2008年至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分别为2.6万亿、5万亿和7.05万亿元。

(2)民间借贷。在信贷资源紧缺、资金面紧张的形势下,民间借贷2011年以来格外火爆对资金形成了分流。

(3)其他金融资产如国债、企业债券、基金公司等。

此外,信托、艺术品、收藏品也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2.5 我国银行业正加速脱媒

据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投放人民币贷款增加6.72万亿元,只占当期社会融资总量11.73万亿元的573%,而同期,信托贷款、企业债券的占比则累计增加了98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债券发行量达97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20.5%。以影子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的大发展为代表,中国融资供给正加速脱媒。当前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同比增速已经从2009年的45%下滑到15%左右。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型银行,已经感受到了金融脱媒的压力。

3 金融脱媒条件下,我国银行业应对措施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未来金融脱媒必然会对我国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提出挑战,我国银行业应该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拓展全球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不仅为投资我国的企业提供支持,而且帮助我国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在企业贸易和投资往来中不断获益。应该奉行“跟随客户”战略,把对国内企业和居民的服务延伸到境外市场,并以此防止客户流失并争取到更多客户。环球市场部的业务主要涉及外汇、利率及信用产品、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产品的交易和买卖、资本市场、企业融资以及渣打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等方面。类似于中资银行企业银行中的投行及国际业务部门,主要是资本和资金业务,它的业务增长和外汇、债券市场的发展等。另一方面通过全球化的发展可以拓展业务至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的地区,通过利用传统业务方面的优势,开拓市场,获取利润。

3.2 调整客户结构,加强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着力提高中小企业信贷占比

金融脱媒必然伴随着居民资产的证券化,资本市场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运营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将回流至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交易越兴旺,资本市场发展越快,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越迅速,同业存款、企业大额存款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如果同这些客户维持好合作关系就可以促进资金回流入银行体系,从而抵消金融脱媒造成的影响。

另外,伴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一些有实力信誉好的大企业将会更多采用企业债等灵活的融资渠道,因此银行面对的这些客户业务规模将会缩小,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因为融资渠道相对狭小,仍然会将银行作为最重要的融资渠道,未来如果能在中小企业市场有所作为,一方面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业把控风险的能力,回归银行业本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利润率。

3.3 成立产品创新团队,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尽快开发拓展类“余额宝”、大额可转让存单等金融产品,依靠银行的信誉为支持,抢占市场的同时,促进资金回流。以P2P和O2O模式的迅速发展为契机,拓展相关产品,紧紧围绕客户,以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在互联网发展中抢占先机,促进客户资金的回流。

另外,可通过发放股票质押贷款、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等方式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提供资金,积极支持直接金融市场的发展。

3.4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格局和新的发展方式要求银行要以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技术,不断支撑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控、补偿等方面不断创新,全面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有效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负面影响。

3.5 推进综合化经营

商业银行必须向全面经营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现有金融混业业务;积极实践创新的综合经营业务;构建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培育和加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功能;加快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进程;选择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进行综合经营试点。

最后,银行业还可以依旧通过发行金融债、次级债等拓宽筹资渠道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带来的压力,总而言之金融脱媒的深化将带动直接金融市场的繁荣,面对这种新兴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应该抓住机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通过中间业务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金融脱媒篇10

作者简介:陆岷峰,男,高级会计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任亚军,男,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

施勇,男,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

摘 要: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金融脱媒态势日益显现。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重塑经营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以上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对策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金融脱媒态势日益显现。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重塑经营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金融脱媒的现状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制度性变革方向已趋完成,制度性问题基本得以解决,资金的结构发生变化,直接融资逐渐上升,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比重下降,银行的媒介作用趋于萎缩。

1、银行利差收入仍占主要地位,但比重逐年下降。

截至2007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11万亿元,比2006年底增加5.31万亿元,受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交易旺盛的影响,增长速度比上年降低0.7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27.77万亿元,比2006年底增加3.94万亿元,同比增长16.56%,增幅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除2007年受宏观经济偏热的影响,贷存比有所上升外,其余各年整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03年-2007年分别为77%、74%、69%、68%和69%(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各行的存贷款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其绝对值却仍然巨大。

2006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前利润3379亿元。其中,主要商业银行税前利润2409亿元,比2005年增加559亿元,增长30.2%,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净回报率和股本净回报率平均达到O.9%和14.9%。主要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进一步发生积极变化,中间业务收入不断提高,2003-2006年占比分别为14.7%、14.9%、17.2%和17.5%。

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4467亿元;资本利润率167%,资产利润率0.9%。从结构来看,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收入是收入构成的三个主要部分。

2、商业银行存贷款资产在全部资产的比例中呈下降趋势。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多样化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储蓄分流不断加快,在社会信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中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金融脱媒”的严峻挑战。

2005年四大国有银行债券资产从2004年的27704.16亿元上涨到38176.19亿元,净增10472.03亿元。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占比下降了8.85%,外汇占款上升了8.1%,有价证券投资上升了1.70%;仅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新增存款少增4668.7亿元,新增贷款少增9335亿元。

根据2005年《中国金融年鉴》的统计,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基金业共有216只基金披露净值,其合计保有4652.83亿份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总和为4628.82亿元。与2004年相比总规模同比增长43.85%。

到20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差与贷款余额之比已经攀升到47.28%,而这个数据在1997年的时候只有9%左右。商业银行持有的证券中,央行票据占了大部分。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的债券发行量为41791亿元,其中央行票据为27462亿元,占比接近60%。这些都是“金融脱媒”在中国银行业的具体表现。

3、股票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股市的融资功能在不断强化,进而对银行间接融资构成巨大压力。股票市场的活跃分流了国内储蓄存款余额,银行存款增速快速下滑。股票市场给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便利,部分取代了银行贷款。企业债的发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也造成了影响。截至2007年6月末,共有127家企业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合计发行面额为1534.8亿元,同比增长6.06%。可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4、影响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总量和结构。

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立,金融的不断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尤其是公司业务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降低了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近年来,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形成强烈冲击。融资券的发行实施备案制,其准入和发行比银行贷款快,融资成本低,对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资本市场和直接的实业投资更受企业欢迎,这种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5、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

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银行公司客户群体的质量趋于下降,对银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资产业务的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资产业务的结构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随着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企业资金调配能力加强,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二、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转变经营理念。

针对金融脱媒的新变化,商业银行应进行经营理念的创新,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同时由融资功能为主转变为服务功能为主。一是调整业务营销策略,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解决客户的现实需要,核心是为特定的客户群体量身定做金融产品。二是加快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创新,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投资和中间业务,增强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压缩信贷资产的占比,提高国债等资产的占比。四是要争取更多的金融市场经营许可权,加快发展非商业银行业务,抢占市场先机。通过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把债券投资作为优

化资产配置、进行流动性管理、拓展业务收入来源的重要手段,开辟新的业务空间和盈利增长点。

2、提高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能力。

传统的商业银行产品仅仅注重收益,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客户需要高效性、多元化、交叉性、深层次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直接融资市场的投资,发展与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进行金融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为客户提供跨市场、跨行业的个性化、功能化、高附加值化、自动化一揽子新型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强化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要实现从浅层创新、孤立创新向依托证券市场开展组合创新、交叉创新、合作创新和深度创新转型。

3、转变业务重心。

第一要发展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优势与规模优势,实现平台移植与功能转型,培养核心竞争力,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分一杯羹。第二要积极发展支付结算业务。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第三要发展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业务。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4、转变业务结构。

(1)全面开展理财业务。必须利用银行和企业、个人等客户的密切联系,积极开展评估业务、商情调查、资信评估、会计、财务分析、业务中介、国际咨询等业务。一是把办理房地产评估业务与房地产信贷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企业办理企业资产评估业务,使咨询评估业务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二是开展理财市场的深入研究,将存贷款、、结算和信息咨询等业务品种进行组合,并根据客户的理财需求定做综合性、高效性的业务品种。三是开展企业财务顾问业务。通过为企业提供经济、金融情报,为企业筹资活动提供咨询,帮助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帮助企业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培训财务管理人员。(2)大力拓展结算类业务。大力发展汇兑、支票、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传统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积极稳妥地改善和创新结算业务种类。(3)全面推进业务。主要是在发展代收、代付、代保管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在非银行融资的领域寻求新的业务来源,拓宽范围。(4)稳健地发展担保业务。积极发展投标担保、质量担保和预付款担保,慎重开办监督付款、保证付款等担保业务,同时发展信用证担保业务。

5、转变负债方式和资产形式。

随着一些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和融资成本的逐步降低,直接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的中小型企业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这种由金融脱媒而引起的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转变将使商业银行贷款向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集中,而资产证券化则为这种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资产证券化出售贷款组合中占比相对较高的行业贷款和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同时在资本市场上购入同业竞争激烈、进入难度较大的低风险行业资产,可以用较低的投入完成信贷资产在特定行业的布局调整,优化行业投入结构和客户结构。金融脱媒会扩大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而资产证券化可以较好地化解这一矛盾,成为商业银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有效工具。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出售一部分期限较长的资产,换取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可以改善商业银行运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发展的状况,快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期限错配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金融脱媒”对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当代经济2006/04

[2]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金融2006/14

[3]体制转轨期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变革中国金融2006/14

[4]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策略中国金融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