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十篇

时间:2023-04-11 15:31:46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篇1

创新研究专家会告诉你,它来自协同。他们理解协同如何起作用,也积极地培养协同。他们很多人一直都在培养第3选择。相反,平庸的公司对新思想抱有深深的疑虑。他们厌恶颠覆,处在一个两种选择的“我们对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将颠覆性技术视为威胁。与此同时,拥有第3选择思维的公司欢迎这种颠覆。他们在维持现有事业成功的同时,乐于接受来自于外部多种多样的新想法。他们发展出双重人格,既能促进现在,又能开发未来。

真正的创新取决于协同,而协同需要多样性。看待事物完全一致的两个人不能协同。对他们来说,1加1等于2。但是看待问题不一样的两个人能够协同,而且对他们来说,1加1能够等于3或者10甚至1 000。因此,创新型的公司故意把员工分成有多样化优势的团队。互补型团队能够扬长避短,团队成员相互完善。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创造第3选择。

微软前首席技术官内森?梅尔沃德创建的高智公司团队是一个了不起的互补型团队。他把背景迥异的人聚在一起,让他们“为了乐趣和利益”共同努力来解决重要问题。如何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接种疫苗以挽救千百万人的生命就是其中之一。

疫苗必须一直冷藏,否则就会变质失效。即使在温热的条件下暴露几分钟,也会毁掉一批疫苗,导致无法挽救生命,数百万美元因此而浪费。在发达国家,因为有冰箱和稳定的电源供给,这种情况很容易避免;但在发展中国家,这却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梅尔沃德在华盛顿召集了一个特别小组,召集了自动售货机、咖啡售卖机以及自动武器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发明看起来像一个巨型热水瓶,里面是另外一个保管疫苗的瓶子,在两个瓶子之间装有液氮。为了冷藏疫苗,不能打开瓶子,因此要用一个闸柄来弹出一小瓶疫苗,就像自动售货机弹出一罐苏打水那样。为了保持密闭性,不让温热空气进来,这个装置采用了AK–47冲锋枪的弹药盒的工作原理。这个成本低廉的精妙装置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冷藏疫苗6个月——这挽救了数百万患有衰竭性疾病的人。

乐高积木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家丹麦玩具制造商被誉为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公司。乐高重视它的数百万客户,将其视为互助型团队的积极组成部分。

如果客户秘密黑入你们公司的电脑,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报警?当乐高遇到这种情况,惊愕之后自问“客户为什么要这样做?”公司尝试与侵入者进行沟通,结果是,这些“黑客”其实是乐高的粉丝,他们侵入公司的库存系统,为的是订购一些通常打包出售的散件。乐高社区开发部总监托玛?阿斯卡尔德森回忆说:“我们意识到,在社区之外有很多人才和高端技能。是的,他们在摆弄我们的产品,但他们也在改善它们。所以我们基本上默许了用户来黑。”于是,乐高开发出软件,允许粉丝参与乐高的新设计,并且鼓励他们将设计与其他用户分享。这一回应催生了成千上万个乐高公司从来没开发过的新产品思路。

二维的循规蹈矩的思维将会在一念间扼杀这个巨大的商业机遇。但是第3选择思维模式取得了成功,全新的商业模式由此诞生。像乐高一样,伟大的公司从自己的用户中寻找协同。

《第3选择》

作者:【美】 史蒂芬·柯维

协同创新篇2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但由于高校自身资源的欠缺,致使社会服务的功能不强,特别是运用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有待提高。

在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庆典上,胡总书记提出了“协同创新”概念与思想,为高校未来持续、高效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导向、思路与契机。协同创新也是高校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机遇与挑战。高校要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把握机会,加强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与影响力。

一、协同创新的特点

(一)共享性

协同创新系统中,共享性是其中较为显著的特点。系统中的资源,无论是场地、设施和设备等硬件资源,还是技术、服务、数据和信息等软件资源,均具有共享共用的特点;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均具备互通共享的特点;无论是前期的投入、中期的协同合作过程还是后期的产出的成果、产品及效益,均具备配共建共享的特点。共享性贯穿协同创新系统的始末与过程;同时涵盖协同创新系统的各个资源与要素。没有共享就没有协同。失去共享的协同是伪协同;缺乏共享的协同创新效率将大打折扣,效果甚至差于单独的创新活动。

(二)高效性

协同创新系统中,不但要实现协同各方的小目标,还要共同实现整体的目标,追求整体目标的最大化效益与效率。通过软硬件技术设备的共享,不但减少经费投入,而且减少技术设备的重复投入,提升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分工合作,联合协同,有利于聚合优势力量进行产品与技术攻坚,提升协同创新成果的水平与成效;通过知识、技术、信息的共享,相互学习、相互协作,有利于提升各方的科研实力,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效果。协同创新只要形成良性的协同合作架构与体系,不但能从投入上减少开支,更能从结果上提升质量和效率。

(三)互补性

协同创新过程中,在信息、人才、设备、设施、资金等资源全面共享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互通。协同个体为对方传送优势资源的同时,不断吸收对方的优势资源,取长补短,弥补与完善自身的缺陷与不足,逐步增强自身实力与竞争力。各个协同主体存在着天然异质性,协同主体均需要借助对方的领域优势,强强联合,提升整体竞争性,达成协同项目的最优化。随着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协同平台中人、才、物等各项资源的无缝流通与融合,有利于包括高校在内的协同各方内部与外部的人才、资源与资金的整合与优化,相互补充;也有利于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企业员工等协同个体在知识、技术与信息等方面的互补与借鉴。

(四)协作性

各个协同主体由于各自隶属于不同的系统,外部环境、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各自独立,互不相容,甚至相互排斥。要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应,必须强调协同各方的协作性。需要根据协同各方的条件与特点,设计、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变无序为有序,封闭为开放,分割为统一,达到知识、技术、信息、设备、人才与资金等所有资源全方位的互通共享,最优化配置,物尽其才、人尽其才。协作性体现在目标的共同性,设计的一致性,行为的统一性,资源的共享性,信息的互通性。协同创新活动的协作过程为:确定共同的目标任务,规划设计创新项目计划与方案,分工协调创新项目的实施;通过信息的无缝恰接,资源的共享共用、有机融合,有序推进创新项目的开展。

二、高校协同创新的类型

(一)“点”的类型

高校以知识、资源、技术等创新为切入点,构建互惠互利的协同创新架构。以项目、协议和契约等方式明确协作各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分工和收益等,建立高校与企业点对点的协同关系。高校制定配套的协同创新制度与机制,引导和规范协同创新的活动与行为,促进协同创新活动的良序发展。适用于教师个体及科研团队与企业间的自主协同。该类型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灵活的商业嗅觉,提出准确的创新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能力,保证创新需求的实现与创新成果的开发,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与效益;消除企业研发与高校捕捉市场的短板,建立市场与研发的桥梁,有效提升成果的应用性与产品的创新性。该类型具有自发性、灵活性、自适应性等特点,高校能够自主提出协作需求与对象,灵活调整协同目标、任务、步调和分工,自动适应市场需求c运用。常见的类型为:专利/技术转让,联合开发、调研咨询、技术入股等协同合作方式。

(二)“面”的类型

高校与各个协同主体在共同认可的协同框架指导下,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提供综合性的协同创新服务与功能。平台具备独立运行的功能,以单独的机构与组织的形式执行协同创新任务,协调平台的各种协同创新活动,促进平台的协同创新分支组织与机构的生成、发展与壮大;平台具备完整的管理与组织架构,完善的运行体制与机制,能够为各种类型的协同创新活动提供全程的跟踪支持与服务;平台具备沟通连接的功能,建立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的高效联系与通道,完成研发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对接;平台具备软服务能力,能够解读协同创新的各项政策与措施,熟知项目、专利与成果申报的规范、要求与流程,为协同创新的具体细节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咨询服务;平台具备对接资本与市场的功能,能够为整体或单个协同创新项目引进、融入资金,能够快速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转化为应用性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平台具备充足的资源与资金,能够对新技术的扶持、新企业的孵化、新专利的推广进行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与协调性等特点,能够支持综合性的大型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也能够服务单一性的小型协同创新项目的发展;能够为复杂的协同创新活动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也能够为协同创新活动中具体的实践性难题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咨询;能够衔接平台外部的政府、企事业等机构的协同创新业务;也能够梳理平台内部协同成员的角色与关系,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转。常见的协同创新类型有:科技园、孵化园、工业园、创业园与研发中心等。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三)“群”的类型

为了聚集科研人才、攻关科研难题、共享资源资金、占据市场先机,集成领域、行业与区域的人才、资源与资金,高校与各个协同主体以联盟的形式建立协同创新集群,以提升行业与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整体水平的大幅增长。

集群能够将行业和产业相关联、相类似与相互补的协同各方(包括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集团)的资源进行汇集与集成,有利于大面积的、深层次的资源共享与整合,提升大资源、大数据的使用效率,大幅消减开发与生产成本,提升研发与生产的边际效应;集群能够实现协同各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有利于提升核心创新力与竞争力,达到领先乃至引领行业与产业发展的效果;集群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优化与配置,将分散的、大规模的人、财与物力资源聚拢起来,实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使用,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利于减少资源的重复消耗,产生规模化效应;集群能够建立更为科学的协同架构,合理设计协同目标,汇聚中坚力量,攻关重大课题与实践难题,获取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集群能够将连接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打通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通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利于缩短技术转化周期,提升成果的转化效率。集群具有汇聚性、巨量性与引领性等特点,集群能够将众多庞大的人才、资金、资源等汇聚起来,保障人、才、物力的充足投入,为协同创新活动夯实基础;集群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是巨量的,成本投入、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也是巨量的,同时其存在的风险与隐患因素也是巨量的;集群自成立之时起,始终坚持引领性的目标,其协同创新的成果也应能引领行业、产业或区域的潮流。常见的类型有:产业联盟、行业联盟、网络联盟、区域性协同创新中心。

三、高校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

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活动与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协同创新活动的深入与拓展,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广度、深度与层次逐步提升,积累的经验与方法愈加丰富与熟练。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及促进高校协同创新活动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从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实践中梳理和总结出以下三种协同创新模式,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借鉴。

(一)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

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高校创建协同创新架构,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主导整个协同创新活动的方向、内容与过程。如图1所示,高校位于协同创新体系的中心节点,其它协同各方位于各个分节点中,形成星型的协同创新结构。

该模式中,高校占据主动性,是整个协同创新活动的主体与主导者。高校协同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协同创新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在该模式中,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还有重新建构与自身体制与机制完全差异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方式,以适应该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

该模式中,高校首先拥有行业领先性的技术与成果;具有丰富的成果转化经验积累,包括专利的申请、成果推广、成果应用等;良好的市场对接能力,先知先觉,预先感知市场的需求,作出正确性的市场预判;良好的市场运作能力,既能够获取充足的投资资金,也能够获得丰厚的市场利润;该模式中,高校扮演桥梁纽带的作用,连接政府、企业、市场及其它科研机构,并将协同各方有机连接起来,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因此,该平台有必要从高校的原有体系中独立出来,以企业的架构、市场的运作,开展独立运营。平台以董事会的形式邀请协同各方参与管理,共同商议决策协同创新的方向、目标及行动等,共同指导、评估、监测及调节各项协同创新活动,有序、有效地推进协同创新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星型的协同创新模式中,高校是协同创新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协同创新平台由高校自主构建。高校主导规划协同创新活动的目标任务与发展方向;建立协同创新的组织架构与机制体制;引入政府与市场资源,拓宽协同创新资源的来源渠道;制订资源共享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汇聚各类人才,组建研发团队、管理团队与市场团队等相关运行团队;制定协同各方准入规则并指导与协调各方开展活动;转化协同创新成果,宣传及推广协同创新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制定成果与业绩分享方案,合理分配协同创新的效益与收益。

在该模式中,高校对内要理顺科研团队的协同关系,凝练科研方向,瞄准科研目标,集中优势力量攻关科研难题,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对外要联系政府部门,获取项目资助、资金扶持与优惠政策等;对接合作企业,协调任务分工及利益分配,促进双方的合作共赢;加强与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与实效。

(二)协助型协同创新模式

协助型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高校在协同创新活动中作为参与者加入协同创新活动,以股份制或合同、协议等方式保障高校分享协同创新的成果与权利,同时承担协同义务与责任。如图2所示。

高校位于星形协同创新活动的分节点上,依据协同创新主体的统筹与布局,协助协同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协同创新总体任务中的子任务;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地位与其所承担子任务与所创造的创新价值正比,子任务越重要与价值越大,其获得的协同创新的收益也就越高。

该模式中,高校协同任务较为单纯。只需整合内部的科研人才与团队,集中主要精力与汇聚优势力量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协同活动的整体规划、资源与资金的配置、f调组织,联系沟通等繁杂的事务将交由协同主体负责。因而,在这种模式中,高校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研发优势,根据自身的学科特长与优势领域,开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与产品,以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与行业产业发展需要。但是,由于高校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属于从属地位,其在该模式中所占有与获得的资源比例相对于主导型模式要低。

在该模式中,高校虽然未能全程管理与指导协同创新活动,但可以为协同创新活动提出咨询建议与意见,参与协同创新的重大决策。根据合同、协议或约定行使自身的权利,分享协同创新的成果与效益。

高校只要具备协同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技术或人才,才能获得协同创新活动的准入条件。高校需要凝练学科方向,聚焦研究前沿,锻造科研团队,开发高水平、领先性的创新成果与产品,才能提升协同创新中的地位与价值,获取更多的协同效益。

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寻找并加入优秀的协同创新平台,以获得更优的研究与创新资源;高校需要注重应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实际需求;高校需要遴选优秀科研人才,组建高质量的研发团队,高效完成协同创新的目标任务;高校需要因地制宜,出台合适的激励制度与措施,激发协同创新团队与人员的创新激情与动机;并适当减少创新人员的教学工作量及科研要求,为创新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精力;高校需要关注科技发展前沿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调整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找准关键性技术,寻求技术的突破口,攻克技术难关;高校需要找准尖端技术与市场发展的衔接点,运用高新技术升级产品,保持产品的竞争优势。

协助型协同创新模式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简约方式。在该模式中,减轻高校对外的繁杂事物的负担,让高校回归到自身优势项目――研发中。高校只需要根据协同任务,集中精力、汇聚力量,设计开发出高水平的成果,以成果的质量促进协同创新的发展。

(三)链条型协同创新模式

链条型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高校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加入到完整的行业与产业的链条中,形成协同创新的链条模式。如图3所示。

高校具有研发的优势,能够推动技术的发展与成品的升级。技术的提升与产品的更替是行业与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力。高校能够满足行业与产业的这一需求,这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在链条型模式中,高校以独立节点的方式,切入到行业或产业的链条中,与某一企业或公司发生联系,为企业与公司的管理咨询、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等业务提供支持。

高校具备研发能力、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专利成果等是加入链条型协同创新的基本要件。行业与产业也需要高校应用型的人才、科技与成果等,这些是企业与公司获得市场利润的基础。高校的优势在于人才、技术与成果的领先性、实用性与创新性。高校的这些特点能变现为行业与产业的实际收益,帮助企业或公司占领市场先机,实现利润最大化。

链条型的协同创新模式追求创新的实效性,能够促进高校成果的快速转化,并迅速获得效益与回报。效益的大小与成果的技术含量与创新程度相关,取决于成果所产生的市场效应。该模式中,高校更加接近市场,直观感受市场需求,更能促进高校反思与改进自身技术,提升服务社会的功能。该模式要求高校具备更灵敏的市场嗅觉,与更迅捷的市场反应,能够针对市场的最新潮流与动向作出研发与技术调整,迎合市场需求。而这个能力恰是高校所欠缺的。成果具有时效性,成熟的成果如不及时推向市场,很快就会被新产品所替代而失去价值。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与快速反应也是高校的短板之一。

高校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与变化,设计开发的产品满足市场的当前与潜在的需求;高校需要注重成果的应用性与实用性,能够适用于目标用户;高校需要注重成果的领先性与创新性,能够满足市场的不断更新的使用要求;高校需要找准协同伙伴,能够迅速推广创新成果,及时实现成果的价值;高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协议与条款,确定协同创新的内容与要求,最大化兑现成果的价值与效益。高校需要协调好协同任务与教学科研的关系,协调分配好任务、约束与业绩等要素,做到教学、科研与协同创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在该模式中,高校更加贴近市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高校除了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关注市场的当前与未来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协调好协同创新与教学科研任务的关系。

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C构、行业企业等众多协同主体。而各个协同主体的组织架构与体制机制又千差万别;加之,协同环境千变万化,协同结构各式各样,协同类型多种多样,更加增加了协同创新的复杂程度、多变性与多样性。高校作为参与协同创新的一个主体,成为当今协同创新的主要力量,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各个高校参与的方式、方法与途径等也多样化,成效各有长短。因此,各个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优势与特色,设计科学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方式,实现协同创新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依据所选择的协同创新模式,制定的制度与机制,汇聚科研人才,锻造科研团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协同创新活动的发展与深化。

参考文献:

[1]宁滨.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2014-04-19.

[2]陈明学,陈洪.高校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刍议[J].江苏高教,2014(1).

[3]王章豹,韩依洲,洪天求.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

[4]张海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5]徐魁鸿.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特征及运行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5(13).

[6]何丽君.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多维考察[J].教育评论,2014(10).

[7]刘培军.高校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的过程、特点及实现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4(6).

[8]吴琨,殷梦丹,赵顺龙.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6(4).

[9]蓝晓霞.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4).

[10]杨忠泰.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基本模式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21).

[11]张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

[12]党倩娜.欧盟地区协同创新模式、特点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5(10).

[13]卜琳华,安实,付强.基于高等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

[14]庞海燕.我国高校深化协同创新工作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5(5).

[15]颜军梅.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

[16]刘小斌,罗建强,韩玉启.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

[17]解学梅,刘丝雨.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管理科学,2015(2).

协同创新篇3

企业间协同创新研究张旭梅等[7]提出了供应链企业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协同创新的内涵和运作过程,针对企业间实现协同创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策略;张哲[8]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等,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力系统、博弈过程、绩效评价与协同度评价进行了综合研究;张波[9]分析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从以上综述可知,目前我国对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研究较多,属于微观层面;对于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即中观层面的协同创新研究较少,而对于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协同创新的研究更鲜见发表。随着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已经由资源依赖转向了自主创新,由单纯的企业治理转向了产业链的集聚发展。基于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建设以及制造业所存在的劳动效率低、产业链条长、协同创新弱的特点,本文对制造产业链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创新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以宝钢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协同创新问题

(1)创新意识协同问题。在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间客观上存在着创新意识的差异性或者不协同性,即不同企业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影响到整个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集成效应,势必也影响到产业链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效应。

(2)技术协同创新问题。制造业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预防污染工艺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协同创新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期,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较弱,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来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由于技术壁垒,技术引进成本较高,技术模仿空间非常有限,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程度和能力的不协同;二是产业链的关联性对企业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协同运行是客观要求,单个企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突破难以有效改善整个产业链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状况,只有相关配套技术的协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集成效应。

(3)创新协同投入问题。第一,经费协同投入。技术协同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技术研发经费的协同投入。但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金融扶持力度、风险投资、创新意识、机制建设等;第二,人力协同投入。创新协同投入的另一保障是人力资本的协同投入,如均衡的企业科技人员比重、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专业人才体系构建等。

(4)制度建设协同问题。制度建设协同即是建设配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我国虽然已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但配套制度建设仍不完善,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加以解决:第一,完善合作机制。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3个主体之间尚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制度和机制,管理机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政策等都不尽完善,导致相互间难以沟通和协同,最终出现难以实现集成效应。因此,完善合作机制至关重要。第二,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我国制造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大量的民营企业、私有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是有差异的,需要建立配套、健全的机制来实现对协同创新的激励。第三,落实科技创新政策。目前,尽管我国初步形成了人才激励、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但是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仍然不够到位,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撑保障作用不够有力,影响了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进程。因此,首要的问题保证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

协同创新对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策

1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下,制造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产业链上企业的内外部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系统,形成产业链企业之间,企业家、科技人员与政府之间相互促进,以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并促进产业链技术创新发展,实现整条产业链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前提下协同发展。协同创新对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创新意识,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发展。针对产业链上企业创新意识存在差异的现象,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可以通过具有较高创新意识的企业来激发其它企业的创新潜能,使整条产业链的创新意识达到同等水平,以推动和优化产业链上创新要素的组合与集成,促进产业链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2)促进企业间的创新互动。随着制造业对清洁生产、废物再生利用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要求日益增高,新技术的研发不断复杂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可以解决这一背景给单个企业带来的创新困难。协同创新可以促进产业链配套技术的发展,在企业间进行知识交换,有利于产业链技术体系的形成。此外,产业链中某些企业可能会存在创新能力闲置或者创新资源相对剩余的状况,协同创新可以将各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运用,实现资源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实现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

(3)降低产品创新风险和成本,缩短产品创新周期,节约能源资源。产业链协同创新缩短了信息的反馈时间,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有助于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成功速度。并且,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成功的激励来提高产品创新中产品设计研发、设备与工艺开发、技术研发的速度,使得企业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协同创新对策产业链企业间的循环经济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因此,只有在战略目标、创新平台、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绩效评价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才能够确保协同创新的顺利实施。

(1)确立以协同创新为中心的战略目标。要在产业链上实施协同创新,各企业就必须以协同创新为中心,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益为战略目标,并依据这个目标来指导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共创企业绿色创新文化。只有当产业链中所有企业都朝着这一战略目标发展时,才能使所有企业都以产业链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统一目标,避免因争夺各自利益而损害产业链整体利益的现象发生,使得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都从协同创新中获得长远利益。

(2)构建高效的循环经济发展协同创新平台。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是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这对于新形势下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尤其重要。在平台上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连接整个产业链,实现整条链上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传递,运用各种软件来协助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并且可以将各企业人员的创新想法进行实时共享和共同研讨。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能够消除信息不对称、传递失真和反馈延迟等现象,便于企业间更好地交流与协作,从而使得协同创新工作流程更加顺畅。#p#分页标题#e#

(3)提高企业自身的学习和研发能力,成立跨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团队。提高产业链企业自身的学习和研发能力,可以更好地实施产业链循环经济协同创新战略。企业的自学习和研发能力越强,从协同创新中能够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就越强。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加快技术知识的积累,提高技术知识的使用率,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以提高学习和研发能力。进一步来看,条件具备时有必要成立跨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团队。使得在协同创新的不同阶段,工作团队能够在协同创新平台上更加有效地开展原材料、零部件、新产品、市场计划和需求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活动,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创新需求,对团队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更替[11],保障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

(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产业链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要求知识、技术和工艺过程的高度集成化和协同化。因此,首先要具体分析各企业的利益要求,设计适应于各种企业的配套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体系,以及协同创新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此外,还应建立约束机制,将在协同创新中表现差、效率低、贡献小的企业淘汰出局,以提高产业链整体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活力。产业链企业对于利益难免有着不同的考量,来自不同企业的合作人员也难免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故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分歧和冲突,影响协同方案的确定,阻碍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在企业间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例如,专门成立一个协同创新协调工作小组,协调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保证企业间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进。

(5)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科学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很好地反映产业链上成员企业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贡献,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不仅可为创新成果分配提供主要依据,保证成果的合理分配,也可为改进协同创新实施过程提供参考,对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宝钢集团及其产业链协同创新案例分析

宝钢集团兴建于1978年,1985年投产,总部位于上海。2000年创立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又分别与新疆八一钢厂、广钢、韶钢、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进行重组,形成了跨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机构、子公司、联盟企业众多。目前,宝钢规模已位居全球钢铁企业第三位。宝钢以钢铁业为主业,主业产业链较长,从矿山开采到生产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钢铁精品,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和特钢三大产品系列,并大力拓展了与主业配套的其它产业,如物流业、煤化工业、工程技术服务业和金融投资业,形成了五大业务板块。从制造产业链来看,宝钢主要处于制造业的上、中游,与下游的汽车、家电等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以宝钢为核心的产业链属于重化工业,是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企业集群。显然,宝钢是研究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协同创新的典型对象。

1宝钢作为供应商的“先期介入”协同创新模式作为下游各汽车、家电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宝钢深刻地意识到,只有高度重视且满足用户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市场;只有与客户达到协同状态,才能最快、最直接地满足客户需求;只有与客户合作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开发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创新的灵活性。在下游汽车制造商新产品开发初期,宝钢集团的用户技术研究中心便开展“先期介入”工作,将本属于售后服务的工作内容转变为售前服务,建立起与用户协同的产品创新链,以最大程度满足用户新产品研发需要。同时,参与到制造商新车型的设计、制造和选材、零件模具的调模试冲、工艺参数制定等工作中,根据制造商的各类需求,加快自身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例如,一汽大众公司生产的CA1092系列载重车,一直有着重量重、成本高、油耗多的缺点,在用户进行选材优化时,宝钢与该公司联合攻关,不仅降低了材料消耗和汽车重量,还达到了减少油耗和废气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又如,新飞冰箱制造商在使用宝钢钢板的过程中一直有着涂装效果不佳的困扰。宝钢集团用户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验室分析、模拟试验研究[10],找出了症结,并帮助制造商对磷化工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宝钢钢板用于新飞冰箱侧板的磷化问题,使其质量水平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小天鹅洗衣机制造商也有着宝钢电镀锌板的涂装问题,宝钢对所存在问题的电镀锌板进行了模拟试验分析,帮助小天鹅调整其处理工艺来改善预处理质量,使得问题锌板数量减少到10%以下。同时,宝钢通过质量研究还附带解决了该产品的其它问题,并对该产品的使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实现了企业间的协同发展。

2宝钢作为制造商的“联动反应”协同创新模式宝钢集团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集团内部各企业部门间的协同,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集团的创新能力。作为钢铁行业的核心制造商,宝钢集团内部形成了“联动反应”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冶金方面。宝钢始终坚持在冶金工艺、装备自主化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成套引进—点菜式引进—自主集成—自主创新”4个阶段。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工厂设计及设备供应主要依靠国外厂商,到逐渐加大装备的国产化比例,推进合作制造;从采用点菜式引进,到扩大合作制造和分交比例,再到部分项目实现由宝钢自主承担设计、制造和质量保证。宝钢在30多年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型冶金工厂建设的经验,形成由宝钢股份、宝钢工程、宝信软件、宝菱重工、一重等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团队内部开展紧密合作,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研发范围涵盖产品大纲、工艺方案、装备设计、制造、调试以及功能考核、产品验证的全过程。在团队合作下,宝钢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酸轧机组、热镀(铝)锌机组、硅钢机组、彩涂机组、国内第一条不锈钢与碳钢混轧的五机架冷连轧机组;宝钢在铁水预处理、RH/LF精炼、滚筒法渣处理、全氢罩式退火炉、在线标记装置、在线表面检测等装备技术方面已经形成系列化产品,并已成功实现对外输出。同时,宝钢积极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践行环境经营方针,形成了炼钢及冷轧的除尘、废水处理、烧结烟气脱硫、高炉及COREX炉水渣立磨装备技术等节能环保特色技术。#p#分页标题#e#

(2)钢结构产业方面。鉴于钢铁企业“高产能、高成本、低利润”的特点,以及钢结构“自重轻、节能环保好”的优势,钢结构产业逐步成为钢铁企业拓展经营方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宝钢集团旗下的上海宝钢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宝钢钢构有限公司、上海大通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宝成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与上海宝产轻型房屋有限公司、上海宝产三和门业有限公司这两家建筑配套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合作,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定位钢结构高端产品,构建出了较为完整的钢结构产业体系,形成了多个系列产品结构,并参与建设了较多钢结构建筑,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上海Fl国际赛车场、上海东方明珠、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美国洛杉矶升降机、英国温布利大球场、日本相马电厂等。通过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宝钢已形成了“建筑结构用钢+钢结构加工制造+安装”的产业链一体化运作模式,拓展了宝钢钢材的用途,使宝钢钢材成为我国重要工程用材之一,实现了宝钢集团由单纯的钢材供应到钢结构加工的产业链联动反应。

(3)余热资源方面。日益紧张的能源供应问题和环境容量限制的双重负荷,给宝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因此,宝钢集团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一直都予以高度重视。各钢铁厂自建厂以来,都在持续改善余热资源回收装置,力图提高其回收利用率,以实现节能的目标。通过各企业的长期实践和信息的整合,宝钢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自身的全过程系统能源管理方式,与此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成套余热回收技术,如烧结余热回收和干熄焦技术。2010年,宝钢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管理、技术和人力等各方面资源,建立了一个为集团节能环保、资源管理提业化平台,主营节能环保解决方案的节能服务公司[10]。在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方面,宝钢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交流,联合研发生产出了低温余热回收发电装置,并且根据企业使用烧结余热过程中的经验,提供了一套余热循环及利用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拉近了我国钢铁业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

3宝钢作为客户的“逆向传递”协同创新模式宝钢集团作为我国钢铁企业龙头,拥有众多供应商,本着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宗旨,通过“逆向传递”方式,向上游供应商传递环境管理要求,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应对循环经济发展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观念协同方面。宝钢与部分供应商签订了共建绿色产业链的倡议书,倡议双方在降低环境负荷方面共同努力,进行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共同推进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在原料运输船舶的选择上,宝钢优先选择节能型新船,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这一举措也大大刺激了船舶制造业的产品创新。

协同创新篇4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作为军队院校,应当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强军,本文首先分析了军队院校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状,之后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激励人才三个角度提出建议,最后从我校现状出发探讨了开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军队院校;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也是主席科技思想的内涵和实质。军队院校肩负着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创新的重任,随着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发展,国家尖端武器装备发展策略由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移,在面临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这一新课题时,应充分发挥人才、科研优势,主动融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军队院校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状

(1)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有待完善。2013年主席视察我校时指出“要搞好科研力量和资源整合,健全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协同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各方面优势,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对军队院校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在军委、总部的领导下,军队院校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军地协调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军队和地方都没有专职部门,负责统一组织,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各方合作。

(2)相应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针对我国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方面仍没有系统的法规条例,已有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健全,无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现有技术市场对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缺乏权威性,监管力度还不够,技术价值难以得到公平体现,军民技术交易也难以通过市场实现,成果转化率偏低。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从制度机制上加以解决。

(3)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目前,军队针对院校科研人员的有效激励措施还没有完善,军队科技成果转化规定还未正式颁布,在激发军队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方面还存在机制。国家已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出贡献的人员的报酬不得少于收益的20%,上不封顶,近两年来多个省市(如北京、湖北等)出台的相关规定中该比例甚至超过70%,相比而言军队院校激励人才的有效措施还很有限。

2推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

(1)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体制。设立总部层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领导机制,统一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权责对称、运转顺畅、激励有效、惩罚有力的运行机制,提升科技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提高融合式发展的运行效率。通过总部机关协调建立完善军队单位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利补偿等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军地双方在国家一些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重点突破,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协同创新、深度融合。

(2)推进军队院校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制度建设。建议面向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重点领域,依托军队院校现有基础,对照国家“2011计划”,建立一批军队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汇聚军内外优质资源,突破制约军队院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充分激发全军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力。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的有益经验,通过总部机关协调,搭建公平公正的技术交易平台,培育构建良好技术市场环境,让更多军队院校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

(3)完善人才激励制度、确立军队院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主体地位。军队院校从事着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研究,承担着大量“市场失灵”领域中长线研发任务和特色技术研究,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重要领域。作为军队单位中的特殊团队,军队院校有别于作战部队,两者所担负的使命任务各有特点,军队院校的战斗力表现形式包括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我们应当健全军队院校人才激励机制,给予军队院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军队院校人才和科研优势,将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充分转化,为武器装备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以我校为例探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具体措施

我校近年来不断探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道路,目前在国家“2011”计划、与地方政府合作、与优势企业军工集团协同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充分发挥学校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国家“2011计划”的实施。我校以国家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着眼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重大战略需求,以培育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抓手,不断探索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健全完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协调发展的科研体系,促进面向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学科与科研相结合的持续创新。2012年,根据国家“2011计划”有关政策精神,我校迅速制定了《关于实施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培育组建了高性能计算、先进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4个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从人才培养、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等8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协同创新的具体意见。2014年高性能计算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教育部认定,成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军队院校牵头的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卫星导航定位协同创新中心”、“快速响应空间系统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功率光纤激光协同创新中心”为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我校参与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信息感知技术”成为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成为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

(2)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我校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企业集团的政策、资金等优势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湖南省、广东省、广州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吕梁市等地方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了全方面多领域合作。与湖南省建立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积极参与论证湖南省军民结合卫星应用产业园建设,促进湖南省区域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共建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天津中心、广州中心。与吕梁市成立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促进科技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有效结合,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充分发挥优势企业的资金和市场优势,不断加强学校与优势企业的互补合作。联合地方优势企业共同成立了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其中3个已升级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成为我校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推进军民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我校与北控集团合作,积极推进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实现工程化、产业化,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示范线已在北京启动建设;与湖南时代新材、南车集团合作,共同开展风力发电叶片、列车头罩模具、桥梁快速修复、输电电缆线芯等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与一汽集团合作研发的HQ3自主车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完成了“长沙-武汉”全程286千米的自主驾驶试验。

参考文献:

[1]刘文霞,宋琳.科学技术元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284).

协同创新篇5

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煤炭和非传统油气及生物质资源却非常丰富。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实现“石油替代”,从而改善污染现状,成为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2012年8月13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组建的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上海成立并启动运行。中心主任辛忠介绍,选定这一方向经过了多次讨论研究,既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辛忠介绍,中心成立于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中,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第一步,旨在汇聚创新要素,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形成跨单位、跨系统、人才有序流动、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管理与运行机制,建成国际一流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辐射平台。

中心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将以非石油原料替代石油生产大宗化学品为战略目标,在以天然气、煤、生物质等非传统原料生产大宗化学品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工作。

多年发展,华东理工在化工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成果,其化学工程学科也跻身全球前列,且在多年前就与协同高校、企业等建立了人才培养、交流和研究的合作关系。种种积累,为华东理工在中心筹备、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领导、组织、协调作用打下基础。而中心的建立也促进了华东理工在学科、人才和科研上的三位一体发展,必将为其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更重要的,协同中心最大化整合了国内石化行业的优势资源,建立了战略联盟,有利于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有利于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有利于实现领域内关键、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辛忠强调,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在已经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协同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科学研究方面,协同中心围绕技术路线图,已经建立了合成气与碳一化工、合成气天然气净化与分离、烯烃芳烃、高性能合成材料、生物基化学品、大型化工过程装备设计及系统集成优化等六大平台,构成了完整的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协同创新篇6

一、协同创新理论指导下的高校科研管理

(一)协同创新理论

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系统地提出协同理论,他指出协同是在一定外部能量流、物质流的条件下,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序参量”,促使不同要素结合而自信演化,并在宏观尺度上不断发展为更有序的结构。[1]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协同论的三个重要思想:协同效应、支配原理(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2]。“2011计划”倡导的协同创新遵守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跨部门、跨组织的创新行为,属于宏观层次的协同创新,在各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高校、企业、政府等部门和机构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发挥各自能力,协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创新活动。其实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结合与互动,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二)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研究进展

我国对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协同创新探索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常是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和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方的两方面合作,从而形成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系统。产学研模式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改善。2007年,李应博的文章《协同创新服务视角下的中国大学创新能力转移》首次把协同创新的概念引入高校基础研究的管理[3]。2008年,赵连根以上海浦东区为例,在《构建浦东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架构和运作模式[4]。之后两年,陆续有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章被发表。到“2011计划”的启动,掀起了学界对于高校科研管理协同创新的研究热潮,研究成果涵盖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有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科研管理的协同创新的理论和经验介绍、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有效机制和驱动力、高校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实践等。虽然与高校科研相关的协同创新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操作层面上看,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高校的“协同创新”机制的运作———这方面相关的研究却非常少。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对于协同创新的支持和推行,其实践经验多沿袭自“产学研”模式,视野多局限在对于学校科学研究单个职能的分析、解构,并以此制定出实现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和一系列方法,这与目前提倡的国家高度的协同创新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讨论在目前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智能转变和策略调整。

二、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应变策略

“2011计划”倡导协同创新,提出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其对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被放置于更大的范围内,科研管理不仅是对学校内部更承担了对外的管理职能,高校目前的科研管理面临着更多挑战。

(一)科研管理战略创新

目前,我国的高校科研活动普遍受到重视,科研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甚至校内各种资源的分配都在向科研工作倾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申请各种级别的基金项目和课题。这种情况下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对于科研的过度追求,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减缩,背离了高校教育为本的初衷;科研在各个学科全面铺展没有重点,无法形成核心的竞争力,却又浪费大量资源;对于产学研模式的沿袭,使得工程技术类可实现与企业横向合作的科研领域受到更大的关注,而一些基础研究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研究受到冷落;对于基金项目和课题数量的功利性追求,导致科研力量在短期内集中于热点课题的研究,而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就“2011计划”提出的四种创新类型来看,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大型骨干企业、当地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或企业化基地被置于同等的地位,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的高校甚至会成为协同创新的主力军,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首先需摆脱产学研的影子,从战略上实现创新。1.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战略。高等学校最初始的职能是教学,科研工作始终伴随着教学工作并进。就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教学工作领域的受众面学生,不仅仅是创新的孕育土壤,也是文化传承创新成果的最终受益人,教学工作更是培养新生科研力量的最好途径。高校过度追求科研,短期内可能会带来很多成果,但如果在教学工作上有所偏废,从长远看会失去科研工作的孕育环境,得不偿失。因此,科研与教学在战略上须被提升到同等的高度,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可以从资源的分配政策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等保障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战略。2.科研管理的分层定位策略。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其领域、方向、深度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的,而高校自身在各个领域的科研能力不尽相同,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角色也会因自身科研能力的不同处于不同的层次和位置,因此对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可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优势采取分层定位的策略。面向行业发展方面,首先加大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学校的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来培养核心团队,有计划地迎合区域行业的发展方向。甚至通过科研精英的培养带动行业发展前沿,实现科研与行业发展的相互推动。单人和小部分科研力量的主观进取在小范围内获得一定的成果是可行的,但是无法产生规模效应,更不可能实现2011计划提出的高至国家战略的成果。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可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基于既得的精品科研成果,以点带面发展精品科研团队,不仅为学校培养精品课程和专业,也是实现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面向科学前沿发展的有效途径。3.科研管理政策的系统化和可持续化策略。协同创新背景下,要求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高校与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等的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其在研究领域的面上和研究深度上要求高校科研管理政策实现新的创新。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社科研究等不同领域的科研活动特点,依据与其它科研部门单位合作的深度、广度来制定分层细致的资源分配政策。在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领域,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参与。社科领域的研究与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文化传承的成果也许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来实现的,因此,在社科领域的科研管理上,科研管理政策的制定需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不断培植学术新力量,避免出现断层。难在短期产生经济效益的领域,可通过政策的倾斜拉动社会和政府的力量来支持文化科研和产业的发展。

(二)科研管理的组织创新

“2011计划”倡导的协同创新活动,对于项目的经费支持属于教育科目,由高校而不是其他创新主体作为项目申报主体。显然,高校是协同创新政策支持的主要责任主体,其在协同创新的活动内容中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但同时,高校的科研创新应融入具备不同核心竞争力的多个主体,通过参与联盟的模式进行重大创新问题的攻关研究与开发,与其它主体直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满意的协同效应。显然高校科研活动的主体、内容、范围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将必然导致高校科研管理智能、流程的转变,协同创新背景下,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须实现组织上的创新来适应协同创新的需求。1.构建以科研活动为主体的科研管理组织模式创新。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流程是根据科研项目申请的行政审批流程建立起来的一套制度,其弊端在于视制度和流程为重点,忽视了科研活动本身的需求。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科研活动,科研管理的工作在层次上又没有细分,没有侧重点。因此,需要重塑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创建以科研活动为主体的科研管理模式,对于不同科研领域、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科研活动建立不同的办事通道,同时弱化与人事、财务等牵扯的事务处理,使得这部分职能归入部门与部门间的交涉,而不是科研活动主体与每个部门去交涉,以此来提高行政效率。2.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流程创新。所谓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流程创新,是指打破原有的基于科研项目申请、审批等行政化流程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创建以协同创新科研活动为核心的管理流程。在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这四种领域的科研活动,产生的各种事务性活动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需要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这几个不同领域的科研,组织建立相应的事务处理部门,来承担各种职能:国家科研政策环境的导向和市场需求信息把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之间的事务交涉,对科研资源和资金的分配管理等。

(三)激励机制创新

有些高校为方便管理,对于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采用同样的指标评价体系,简单以论文和科研项目数量来衡量科研水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定科研人员的职称,这种简单机械的激励机制导致高层次科研成果都以论文、专利证书的形式停留在纸张上,无法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5]。根据协同论的支配原理,序参量决定了系统的发展方向,好的序参量引导系统向系统设计者预计的方向发展,实现系统目标。因此,如何找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主导参数是研究协同作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科研管理对于合理激励机制的制定,便是为系统创造条件,加强优势序参量的一个手段。协同创新背景下,不能让高校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论文里、专利证书上,而是要走出去,参与到符合社会与市场环境需求的科研活动中,科研成果要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因此,高校对于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也需作出相应的调整。1.科研岗位的设置。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对于科研活动的推崇,绝不是以牺牲教学为前提的,贯彻好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战略,可以从岗位设置上入手。如针对教师工作内容的不同,设置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并重岗,根据不同岗位的设定,制定不同的升职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自行选择竞争上岗。这样既保障了学校的基本教育职能,也激励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发挥特长。2.激励政策创新。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需根据不同领域的不同科研活动来制定。如面向科学前沿领域,制定激励政策奖励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论文。面向文化传承的创新领域,可纳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来制定激励策略。面向行业产业的科研,依据以科研活动为中心的产业效益来衡量科研成果。面向区域发展的科研活动,可借助政府的目标规划和制定来评定科研成果。

(四)适应交叉学科发展的管理创新和人才协调机制创新

协同创新篇7

【关键词】跨学科;大学生团队;创新;治理对策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创新机制是团队的个体因素在已有的情景环境下,基于知识共享的互动交流进而作用于客体因素,从而促进资源的整合、已有知识的突破、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及团队文化的塑造和进步,最终实现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效率创新机制的形成。以下将对这个创新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1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现状

1.1创新要素分散,缺乏有机整合

在协同创新机制当中,创新要素是机制作用的最基础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包括跨学科的人才、协同创新的“社区文化”和联系纽带、支持协同创新的有形资源、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以及目前的发展纵深等等。这些直接或者间接要素都是影响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重要因子,然而这些因素大多都是独立存在,缺乏系统有效的整合,很多的资源利用率极低甚至遭到了大量浪费,使得创新要素丧失了本有的活力。

1.2创新壁垒较多,限制创新发展

大量的创新壁垒存在于创新要素之间,例如,文化认同差异、学科交叉复杂、共同价值认可不统一、人财物资源的不协调、信息流的不畅通以及其他时空要素造成的不可抗因素等都阻碍了各个要素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要素反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机制运作的效率,从而抑制了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堆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1.3低共享低创新现象普遍存在

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知识共享,然而此种知识共享在大学生创新团队尤其是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发生的频率以及深度目前仍然较为尴尬,极易出现个人各自负责单一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这就导致了主体创新行为发生的准备条件的缺乏,抑制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创新度低以及创新面较为单一的现状。

2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

2.1协同创新的要素分析

协同创新的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以及情景要素。主体要素包括大学生的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动机等。创新意愿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创新意愿强的大学生更加希望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激励,自我效能的作用力影响更大,从而更容易刺激学生发生创新行为;创新能力决定了创新成果的高度,创新能力包括横向创新能力和纵向创新能力,横向能力即指在宽领域多层次实现多学科的整合创新,纵向能力即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以多种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实践工具深入发展,实现该领域的深层次突破;创新动机则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持久性,创新动机本身具有阶段性,为了某一特定短期目标而开展的创新可能会使得创新的持续时间较短,然而具有长期性质诸如自我价值认可或理想抱负的实现等动机则会让创新行为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客体要素包括创新客体的复杂程度、收益性以及创新技术的易用性等。创新客体的复杂度决定了进行创新行为所要付出的必要成本,创新客体越复杂需要的资源支持越多,从事相关创新研究的团队数量相应会缩减。创新成果本身所具有的收益性以及实现的价值决定了创新主体发生创新行为的意愿以及资源的支持力度,可预见的收益性越高则创新的支撑资源就会越到位,创新意愿亦会越强烈;创新技术使用的难易程度又影响了创新行为开展的进度以及创新主体的数量规模,创新技术越难应用或者缺乏便捷性,则创新行为的开展将更具挑战性。情景要素包括创新的文化氛围、团队结构以及激励制度等。团队成员的创新氛围(低沉的氛围和活跃的氛围)和内部结构(包括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结构)以及激励制度(团队内部激励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外部激励)构成了创新主体对客体实施创新行为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2.2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协同创新机制是由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三个部分构成的,然而创新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三种要素形而上学机械式的简单叠加,他们需要系统地整合,相辅相成,互相配合。通过现有文献成果的整理以及半结构的访谈调查,笔者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分为三个阶段,即协同创新行为的发生阶段、跨学科大学生团队创新机制运作阶段以及协同创新运作模式和运作优势的固化阶段。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循环往复,不断实现创新机制的更新与升级。第一阶段需要主体因素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以及受刺激于外部的激励而开展;第二阶段更加依赖与情境因素的维系以及受到客体因素的极大影响;第三阶段则在于前两个阶段各个因素进行不断的磨合与反应,将潜移默化形成的创新体系沉淀与保留,进行反思与改进并重新进入第一阶段开始新的体系更正与完善的进程。

3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治理对策

分析,我们应该从创新机制的各个要素主体出发,渗透作用与协同创新机制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以下三项促进跨学科团队创新机制的高效运作。

3.1文化氛围的构造

文化无论对科技新还是人文创新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因此从高校层面,应该培育尊重创新的文化理念,塑造创新人才的文化形象,养成处处创新的文化习惯,达成创新是根本的文化共识,形成创新光荣的文化气质。从跨学科的大学生团队层面,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养成创新竞争的意识,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形成整体的创新意识,最终将意识形态的创新信念装变为创新的不竭动力。

3.2团队结构的调整

团队结构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创新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跨学科的大学生团队,不仅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差异,个体性格的差异显现的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在此阶段个性张扬最为彻底)。因此在团队内部,应该基于团队所研究的项目课题的特点,选择所需要的具备相应知识结构并且能够激发团队活力利于构造创新氛围的团队成员,并且可以据此作出相应的利好调整。

3.3制度设计的保障

协同创新篇8

作者简介:潘启亮,暨南大学社科处助理研究员;黄黎露,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主任科员。(广州/510630)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的提升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WYXM-00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高校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创新成为学术界研究内容,同时在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多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协调问题,并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索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协同创新;利益协调;共生理论

一、引言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借助不同生产要素组合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因此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不同要素或资源所有者之间的融合。因此高效的创新建立在不同要素主体协同之上,是一个协同系统。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之后,协同创新引起了高校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极大关注。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启动实施“2011计划”,提出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校和高校、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以及高校和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

我们认为,要实现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不同个体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协调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存在的多元利益冲突问题,然后介绍共生理论,最后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索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方法,以期有效地推进协同创新的发展。

二、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随着外部环境竞争的加剧,无论是高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竞争的实质已成为其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进行知识创新的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单靠自身力量已很难获得知识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来推进知识创新全过程,协同创新活动在这种矛盾局面中产生。[1]然而,协同创新中各方的关系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2],由此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问题,如各方目标定位偏差、研究方法的选取矛盾、合作成果及产权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等问题。在参与协同创新活动时,合作契约虽然可以限制各类冲突的发生,但是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因此在合作中可能无法控制创新活动的进行,使创新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与自主创新相比,协同创新的利益冲突将主要集中在知识逃逸、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等方面。

知识逃逸是指协同一方知识在创新过程中,因为将知识共享给其它方而造成自身知识流失,并且未能获得足够经济补偿的现象,而目前各界对知识定价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因此在实际操作上存在诸多困难,从而导致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层出不穷。经济活动一般具有不确定性,即具有一定风险。协同创新过程也不例外,知识创新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失败。因此风险承担是协同创新中产生利益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进行利益协调时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协同创新的目的是通过获取协同链的创新资源,进而从中获利。收益分配作为参加协同创新的预期,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资源投入、合作组织的长短期利益等因素,因此在协同创新的不同阶段,均有可能出现各种利益纠纷。

由于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和意见分歧,因而容易引发各种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归纳起来主要有目标冲突、过程冲突和关系冲突。其中,目标冲突是指成员间由于所处的角色和自身需求不同,从而对协同创新目标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的冲突;过程冲突是指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对如何完成预期任务所产生的与组织成员之间的责权利相关的意见分歧,例如资源的投放、市场的定位、研究方法的制定等,由于各成员的文化、自身定位和资源上的差异,难免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产生分歧;关系冲突是指成员之间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导致的各企业之间情感与信任方面的紧张与摩擦,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冲突,因此需要通过沟通消除误会。具体而言,这些利益冲突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1.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目标冲突。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成员追求的目标不尽一致,高校注重产出科研成果,企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注重GDP增长,这容易导致各协同单位各说各话,对自己有利的就积极参与和推动,对自己无利的则消极对待,甚至产生内耗。

2.高校协同创新活动利益分配冲突。即使是协同创新中心,也有“牵头者”和“协同者”的区别,但现有的利益分配机制,往往只重牵头者而忽略协同者,甚至利益分配由牵头者决定,极易形成有损于协同方的现象,极易诱发协作各方的矛盾和分歧,容易导致协同创新难以持续或强强联合的平衡被打破的局面。

3.高校协同创新活动考核体系弊端。现在不少高校在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导师遴选时,只认可项目负责人或成果第一作者,对参与者或一概不计,或只承认前几名,结果是每人都要当主角,都不愿意做协同者。

4.高校间协同创新活动竞争冲突。目前高校教师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对政府需求、对企业需求考虑不多,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关系而非协同关系,从而不利于发挥高校整体的协同关系,进而阻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应该说,在各高校的科研实力均明显增强,国家急需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时候,教育部提出的“2011计划”正当其时,现在各高校也热情高涨,纷纷为成立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各类前期工作,但国内外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实践都证明,协调多元利益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协同创新也只能是高调开场,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要推动我国高校的协同创新,需要协调多元利益。

三、基于共生理论的协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探索(一)共生理论

“共生”原是生物学专业术语,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生物的共生现象可以简单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叫做偏害共生;第二类叫做偏利共生;第三类叫做互利共生。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共生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同样存在于社会科学系统和领域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被广泛借用到社会科学领域。

上世纪80年代,基于共生思想的日本企业的分包制生产模式曾经推动日本制造业的快速成长,带动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后来被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所学习。韩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日本模式,宣扬企业之间要从竞争走向共生,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从而有了韩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成长。而美国硅谷成功的关键在于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乃至政府等形成了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使来自全球各地的创新创业者到此能够以较低的创新成本,获取较高的创新价值。

同时,社会科学领域“共生理论”框架也已经基本形成。袁纯清(1998)和吴飞驰(2002)将生物学中的共生现象拓展为经济学中的“共生理论”,建立了经济学领域共生分析的理论框架。[3][4]袁纯清(1998)最早借鉴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运用数理分析,构建了经济学分析的“共生理论”框架:以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描述共生的本质,以共生密度、共生界面、共生组织模式(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共生行为模式(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分析共生关系状态。[5]他也应用共生理论对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和印度的小型经济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来,袁纯清(2002)又将共生理论引入金融领域,研究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他在共生分析中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共生的本质是协同与合作分工,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利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将给人们提供一种对于自然、社会现象认识的新的境界、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6]

(二)协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探索

根据教育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协同创新需要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但国内外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实践都证明,协调多元利益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协同创新也只能高调开场,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要推动我国协同创新的发展,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套和落实。本文认为,共生理论与协同创新的内在联系是两者相结合的根本原因,其实质是协同创新所应遵循的理念,这些利益协调机制都可以通过共生理论来予以解决。

1.协同创新共生系统的构建

根据袁纯清构建的 “共生理论”框架[7],本文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探索协同创新共生系统的构建,以期更好地解决多元利益协调机制问题。

(1)共生单元选择

高校协同创新项目中,在关注评判共生单元选择质量好坏的因素-研发实力的同时,也应着重考虑企业文化的相容性,比如说共同的战略目标、相似的管理方式,如果企业文化融合恰当,那么成员间会向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从而减少矛盾的发生,促进协同创新活动良好的发展;相反,如果联盟内出现明显的文化冲突时,比如企业价值观和工作方式格格不入,各方都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会导致协同创新活动的不稳定,乃至破裂与失败。因此,企业文化的相容性在构成组织间共生关系中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在组建时一定要考虑选择具有相似价值观和战略目标的成员,增加员工之间的磨合,为协同创新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

(2)共生模式选择

相对于偏害共生和偏利共生,协同创新组织运行的理想模式是互利共生模式。在互利共生模式下运行的协同创新容易产生共生能量,且存在双向的利益交流机制。也可以将既得的利益在成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这种既利己又利他的共生模式是协同创新得以存在的客观要求。

首先,各成员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8]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是针对两国贸易关系提出来的,后来拓展到其他方面的应用。本文认为协同创新活动在比较优势的原则上构建,整合优势资源,可以使各个成员扬长避短,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寻求一种共生关系,以便获取共生效益。

其次,各成员要遵循互利的原则。从前可知,共生可泛指在一定环境中具有有机联系的同一类型的不同对象之间、不同类型的对象之间相互承认、利益互惠的共存关系,他们彼此形成一个共生体,结构元素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可以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合作组织共同前进,使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

(3)共生环境的构建

目前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国内进行技术创新,在政策和经费投入上大力支持,鼓励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组建“产学研结合”等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活动来进行技术合作创新,对协同创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的是正向作用。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协同创新活动所处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完善的一面,制约了协同创新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劳动力市场、相关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和信息不充分等方面。

本文认为,在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尤为关键。我国政府应加强宏观层面的政策指导和协调,设立相关的国家机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劳动力市场和相关法制建设,为协同创新的有机运行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另外,建立广泛的信息交流制度,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从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协同创新活动的社会经济环境。

2.协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协同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因此相关成员之间的信任、有效沟通以及有效的调解对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首先应建立信任机制,抑制个别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成员间协同的有效性,比如建立健全信任评估审核体系等措施。其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比如搭建平等的沟通平台等措施,通过对相关成员的协调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协同知识创新,同时在利益冲突出现时,也应尽最大努力去沟通协调,减少对于协同创新活动的损失。最后也需要建立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当冲突出现时选择恰当的协调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解,保障创新活动不因个别成员间的利益冲突而停滞不前。

四、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多元模式的构建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活动中,在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模式中,应突破单一模式的限制,通过各种灵活的模式探索更加适合自身特点的合作模式。其中,根据主导成员的不同可以分为高校主导型模式、科研院所主导型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模式等类型。[9]各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例如政府主导型在涉及公共项目和高额研究经费的情况下占有优势,企业主导型在市场定位和市场投放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合作中可以根据项目和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应协同创新的多元化模式,更好的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

五、总结

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不同要素或资源所有者之间的融合。因此高效的创新建立在不同主体协同之上,是一个协同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协同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即利益协调机制问题,进而探讨了共生理论,最后通过共生理论视角,从协同创新共生系统的构建、协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和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多元模式的构建三个方面,探索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方法,以期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真正有效地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炜,徐升华.协同知识创新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9, 28(9):131-134.

[2]黄利萍,李朝明.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8):115-118.

[3]张坚.企业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3):167-169.

[4]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8.

[5]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9.

[6]何卫平.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发展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8).

[7]郎春雷,刘志迎.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共生经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3(5).

协同创新篇9

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念中,我们将体育课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核心工作并将大部分时间、精力及物资都集中在这,而忽视了对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关注,最终导致学校体育结构性失衡,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作用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导致学校体育的作用发挥不够。所以,如何充分挖掘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潜力,使其与体育教学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学校体育发挥最大的功效,真正为学生现在及将来的身心健康负责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想要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运动竞赛之间寻找一种协调、创新的机制,让其均衡发展,发挥系统功效,促进学校体育快速、健康发展。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体育课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体育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已成为直面人的生命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1.2 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内,运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活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课余体育竞赛

学校的课余体育竞赛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旨在丰富课余文化体育生活,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包括班级赛、年级赛、校级赛、校际赛、各类选拔赛,以及参加地区和全国性比赛等。这些都是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

2 高校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课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吴晓阳的研究显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管理模式呈多元化状态,分层教学尚未大范围实施。发现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实施范围不广泛、分层方法欠佳、考核方法不完善、学生心理有负面影响、教学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兰自力等人的研究显示: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的高校,情况各不相同。一些学校全面开展“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一部分高校在一年级开设的是常规的体育基础课,在二年级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还有一部分学校,在大三、大四开设“三自主”教学形式选项课(大多为非限定性选修课)。在组织形式上,一些高校打破原有院系、班级建制,组成体育课堂;还有一些高校打破原有院系、年级、班级建制,组合新的体育课堂。调查发现,在自主选课 中,学生真正自主的大多数只能是在选择教师和项目这两方面。由于高校体育资源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在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方面,目前学生的自由度还较小。

吴润平的研究显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以人为本,实行师生互选。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个性发展,课程类型齐全。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多样。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困境:亟须建设教学梯队;急需优化评 价体系;亟待补充教学硬件;急需固化质量成果。

石磊和刘晓的研究显示: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场地设施严重不足;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匮乏;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学生的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和体质健康的提高,是体育课堂教学远不能达到的,只有把体育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集教、学、练、赛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2.2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游茂林和刘良辉的研究显示:我国中部地区普通高校82.1%的大学生冬季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虽然增强体质是他们首位锻炼动机,但是受气候恶劣、场地不足、学习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活动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雪地活动最受欢迎,与朋友结伴是主要活动形式。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难于开展的原因主要有学校主管部门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实践做起来轻视,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对课外体育锻炼没有严格的管理规定。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被其他课程占用。教师由于工酬矛盾不能很好地进行课外指导和管理。学业负担重和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

李晓武的研究显示:高校课外体育中存在教师指导、社团管理、学生自主、校际合作相结合的组织管理体系部分断裂的情况。班级体育活动异化为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场馆成本维持异化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屏障;课内外教学的一体化体系部分断裂;理论技术相结合异化为理论空白、技术含量低下的肢体活动;晨练异化为到场点名;内在动力异化为外在压力。

2.3 课余体育竞赛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李首一等人的研究显示:高校的课余体育竞赛普遍以“精英式”的形式出现。竞赛场上几乎就那么几十名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被冷落,没有施展的场所。多数学校没有适合身体素质要求一般、参加人数多的集体娱乐项目等。在学校体育竞赛中存在着较大比例的制度不健全、组织松散、教师临场裁判不到位等情况。几乎没有一所大学制定了完善的俱乐部体育及校内体育竞赛管理规则制度。

3 高校体育协同创新的对策

3.1 争取管理部门政策上的支持

高校体育改革需要校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只有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我们的体育改革才能放开手脚。首先,他们的观念首先要转变,从以体育课为重心的观念中转变出来,把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竞赛放在和体育课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体育管理的相关权利要适当下放,比如竞赛活动的审批权可以下放到各院系。体育课调课时间和地点的审批权也可下放到各院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体育课“三自主”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最后,校领导要是能亲身参与到学校体育的具体改革事宜中则更好,他们的积极加入将极大地调动老师们的参与热情,以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更好地将学校体育办好。

3.2 加大学校场地设施的建设

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开展的基础条件,无论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是课余训练及竞赛都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如果学校的场地设施有限,就会出现争抢场地的局面,以前我们的场地主要服务与体育教学,很多想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经常找不到合适的体育场地,他们的积极性逐渐的降低,最后对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课余竞赛更是很难与体育课争抢体育场地。种种原因导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竞赛的发展受阻。因此,若想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的大力发展,学校必须提供足够的场地设施,让学生想锻炼时就有场地,想比赛是就能较容易的找到合适的体育场地。

3.3 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机制

学校体育的管理应逐渐由人治转换到法制的轨道上来,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保证学生能够参加足够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比如将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竞赛的参与程度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部分,制定不同项目参与情况的详细分值比例。学校可以规定在校生每天必须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这个体育锻炼可以是体育课、可以是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是体育比赛。只要保证每天都能有一个小时的锻炼即可。长此以往,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课余体育比赛才能够成为一体,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总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来选择自己参与学校体育的方式,学校及体育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才能够逐渐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就真的能体现出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3.4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

制定制度是一方面,执行制度又是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够落到实处,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正确记录学生所参加的各类课外体育活动和所进行的各类体育比赛,将其参加量合理地转化成课时或分值,连同体育课一起来衡量学生最终的任务完成情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注意发展体育骨干分子,通过他们的协助来共同监督学生的体育活动。另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成立体育俱乐部,通过体育俱乐部的自我管理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3.5 学校体育管理上要注意区别对待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别的,这些差别表现在他们之间有不同的性别、个性、爱好、年级、自身素质以及家庭条件等等。所以我们在对他们的管理上也应有所差别,首先是体育课的达标要求就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应设定不同的目标,在目标设定上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体育比赛的要求上也要不同,以往的学校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现在我们要制造各类不同层级的体育比赛,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只要你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比赛当中,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算做完成一定的竞赛任务。只有这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3.6 践行“互联网+体育”的新观念

学校应该创建网络辅助平台,通过互联网来记录和公布学校体育开展的详细情况及学生体育锻炼的完成情况。首先,这个平台应及时学校体育三个主要方面开展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各级各类体育比赛的基本情况,以便各院系及学生本人能够及时了解学校体育开展的情况,如体育社团及俱乐部的基本情况,体育比赛的时间及地点情况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及可能性。其次,学生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应该及时登录到这个网络平台上,一方面能够加强自我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他人监督的作用。第三,学校体育场地的使用情况要及时公布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能够根据场地使用情况来决定参与哪类体育活动。

3.7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机构

改革后的学下体育管理模式越来越繁杂,因此需要我们建立更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组织机构,在原来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基础上,根据新增的任务安排来相应地增减组织机构,并配备专业的体育管理人员,以此来保证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服务和管理人员需要增加,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人员需要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和记录人员需要增加等等。

协同创新篇10

关键词:模式;协同机制;社会需求;培养目标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

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协同学”的概念,认为世界的统一既在于它们微观构成的单一性,也遵从其宏观结构规律的普适性。1987年,哈肯经过不断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协同学”的双重含义。他认为,物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着‘协同工作’机制,即‘自组织’的协作运行机制。此理论提出了科学的方法,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既要充分的发挥高校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加强校企合作,借助政府的引导扶持四者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合作,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二、协同机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政府引导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到全面小康社会于2020年全面建成,是我国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各个环节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因此政府在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发展的过程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作为协同机制的引导者,充分履行其公共职能,通过政府统筹———项目推进———创业指导三个环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融资政策支持,从而促进各行业、部门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关注;通过整合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完备的工作机制、创业机会、创业培训与服务完善服务体系。

(二)企业加强人才招纳环节,保障创新工作的需求

企业作为协同机制的重要环节,在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支持与保障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借助项目驱动大学生创业发展,以任务型项目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就业环境中来,既可以采取成果转让、股权分配等方式将企业项目与大学生科研项目相结合,两者之间共享资金与技术资源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成果转化的速度;又可以开设校企孵化基地,吸引有志之士参与到项目发展中来,逐步完善上游、中游、下游三维一体的孵化体系的构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活率,降低创业成本与风险。

(三)学校增设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核心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创业培训、资金提供等多项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应正确的认识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教育与实践中体现出来。首先,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做出完整规划,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放在同等地位,通过对两者的优化整合,推动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可行性;其次,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与学校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的构建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最后在课程设置上创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课程体系,引进或培养一批高素质道德师资队伍,就业指导专家,积极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来。在课外实践中搭建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与创业机会,既可以采取创业竞赛制度推动学生参与,也可以打造创业导师系统,将成功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引进到导师体统中,通过双向选择的导师制度,为创业项目找到合适的创业者,为创业者找到合适的引导者和创业项目、创业团队。以宁波大学为例,通过创建双导师计划,将校内创业导师与校外企业家导师结合的制度,实现创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的无缝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四)学生加强自身素质能力提高,积极参与创业活动

如果说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分主客体的话,那么学生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或者说大学生作为系统机制中的核心子系统,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都是在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归根结底需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因此在协同机制中,大学生必须活起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与道德教育、创新教育中去,树立起科学的可持续的创业观,为未来创业或就业道路坚定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保证自身的实践意识与能力,不能将所有的知识构建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积极的参与各类适合自己的创业大赛和创业项目,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项目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享受协同机制为自己提供的各项便利的同时更要发挥好自己的主体作用。

三、从高校三点教育模式分析协同机制

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四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在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下面就学校在协同机制下对于人才的培养、平台的搭建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索。

(一)找准切入点,抓住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并不意味着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去创业,都去开公司,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分析,对学生的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思维训练和实践教学考察学生是否真的适合创业,适合什么类型的创业,明确切入点,抓住契机才是关键。其中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指导,在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充分扎实的创业知识、专业知识,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面向本科生提供创业教育、BAB创业基础等必修课程,将基本课程、专业教育的内容组成选必修与选修结合的教育体系,以沙盘培训为主要途径,培养不断夯实自身的创业理论基础;其次,强化科研训练,学校通过国家产业布局和学校专业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甚至可以覆盖名校实现科研考核的规定动作;最后,强化实践体验,高校以合理的手段与途径,加强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感受或喜悦度,增强学生对于创业课程的粘性,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开展小型微型创业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从而使广大学生群体获得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稳定着力点,整合资源构建良好创业环境

其实学校作为政府、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真正能够将四个子系统整合起来的部分,是黏合四个系统之间关系的强力胶。由此可见,学校在整个协同机制中,要从高处着眼,把握全局,有效的整合校内优质资源,把握好各级政府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格局,关注各大企业对于市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合适的创业方向。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直接拿到投资的属于小众群体,更多的人仍然是处于缺资金、缺资源的尴尬境地,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保障机制,落实政府提供的创业政策,将资金扶持和专业服务,风险评估等内容进行分担,整合政府与企业的扶持机制,在校内外实施项目考核和项目管理,帮助大学生团队进行项目运营。加大校企联合的力度,打破常规,鼓励教师带动大学生尝试通过项目转化、专利成果转化等多种形式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

(三)抓住突破点,切实推动大学生实践工作的进行

大学生创业其实是一种市场环境需求与大学生创业需求的相互作用过程,学校作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地,更应该注重项目实施主体的情况,提高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政府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大学生科技节、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向外界展示大学生创业已然完成理论储备、实践储备的过程。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该校注重孵化、转化、加速三者之间的匹配,通过构建创业孵化园、南理工大学生创业园、南京紫金常春藤大学生创业园三位一体的时间平台,三者之间层层推动,层层结合完成多个项目孵化、企业创立,抓住创业突破点,切实推动了大学生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是推动校政协同、校企协同、产学一体的大学生创业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企业的创业指导、孵化器建立,学校资源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稳定、有效、长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孟凡婷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袁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03).

[2]赵良君,孟赵,郑铮.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