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管理模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23:54:07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1

1.1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法制建设现状

目前京津冀三地共同遵守的铁路安全管理相关法规为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新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对铁路行业的建设质量安全、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配套的《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办法》、《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和《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四个配套部门规章同步施行,与《中国铁路法》、《安全生产法》共同组成了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法制体系。这样的法律体系是覆盖全国的,当然也覆盖京津冀全域。2014年12月1日生效的《河北省铁路安全管理规定》,代表了河北省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的省内要求,除对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的25条内容进行细化外,还根据铁路发展与河北省实际情况,在横向上强调了公安、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10个政府部门的联防管理职责,在纵向上建立了省、市、县、乡、村逐级护路联防管理机制,同时对相关技术标准、权责划分做出了规定。北京、天津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主要依据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而代表天津市铁路安全管理专门法规只有2004年修订的《天津市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法》,对铁道口安全的管理。北京市的铁路安全专门法规则只有1998年的《北京市维护铁路道通安全暂行办法》。从法制建设方面,河北的铁路安全管理法规相对完善,而北京、天津则相对弱化。

1.2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机构现状

铁路管理机构的职能之一便是铁路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直接关系铁路安全管理的效能。在我国将铁路分为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之后还有合资铁路和企业专用线。国家铁路在2013年大部制改革之前由政企合一的铁道部管理;大部制改革之后,产生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两个机构分别负责铁路管理的企业职能和政府职能。地方铁路主要是本省或者几个省地方财政出资建立的铁路,在管理方式上在之前主要由政企合一的地方铁路管理局来负责,在后来的发展中不少地方铁路管理局转型将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剥离。合资铁路则主要由各个路局代管,企业专用线则由各个企业自行管理,地方政府监管。目前河北省的地方铁路的政府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铁路管理局,同时河北省发改委下辖的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监管二处下辖的河北省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分别对河北省地方铁路的规划与安全行使一定的监管职能,因此总的来说河北省地方铁路的管理特征是政企分离、多头管理。天津市的地方铁路的规划、货物运输、施工建设主要由天津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是由天津市地方铁路管理局转型而来。在政府管理方面,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的轨道交通管理处主要负责地铁、轻轨的管理,而对天津市地方铁路的管理却很少涉及,体现出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缺失。北京市基本没有地方铁路,而主要有企业专用线,在管理上既无类似于天津铁路集团的投资建设主体,也没有类似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的政府管理部门,是一种双重缺失的特征。

2发达国家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2.1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美国的铁路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通过法律来规范和引导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概括而言,美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是以“双层”法律规制为特征。美国的铁路安全法律体系,由美国国会颁布的国家层面法律和交通运输部及所属机构颁布的行业层面的规章和规则组成。美国的铁路安全管理立法主要管理:铁路安全、铁路风险、铁路设备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铁路事故应急处理、铁路事故调查处理、人员安全、道口安全和其他。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及京津冀三地的铁路安全管理规定,基本涵盖了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立法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却没有明显的涉及

2.2日本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日本铁路安全管理机构有两类: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按照企业守法、政府执法监察来实行铁路安全管理。在日本,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有负责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体制评价及监督的大臣官房、负责安全分析的综合政策局、负责事故原因分析和设备监督管理的铁道局、地方运输局和负责事故调查的运输安全委员会。日本的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两个部分:主管安全工作的主管和安全推进委员会。日本的铁路安全管理实现了政府监督与企业管理的对接,政府不仅可以对企业的安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安全主管的任免进行管理,同时还会对企业的现场派驻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监督。政府安全监督和企业安全管理相统一配合的制度值得借鉴。

2.3欧盟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欧盟的共同运输政策旨在消除各种限制,协调各国的运输。欧盟的《铁路安全指令》为欧盟各国的铁路统一及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法律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管理模式。铁路安全的法律层面主要以《铁路安全指令》为主,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约定了共同的安全目标、安全方法、安全指标和安全体系。并且实行了安全认证制度———分别对铁路基础设施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颁发安全认证证书。安全证书的认证包含了成员国自身对企业的认证和他国对本国企业的认证。在组织层面,欧盟形成了以欧洲铁路机构为核心的包含众多其他机构的组织:欧盟颁布《铁路安全指令》指导欧盟各国;欧洲铁路机构安全工作组指导安全指令的贯彻执行,并且颁布配套指南和指导性文件;各个成员国颁布本国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引入《铁路安全指令》的核心内容;安全监管当局和事故调查机构各自履行安全管理框架内职责;独立的安全评估机构提供提供独立、专业的安全评估和审核;行业协会则引领欧洲铁路行业健康安全发展。欧盟的统一法规和完善组织值得借鉴。

3京津冀铁路协同管理模式设计

3.1构建职能集中且协调配合的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组织机构

铁路安全一体化是为铁路一体化服务的,因此首先要理顺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的组织机构。按照大部制改革中政企分离的要求,将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地方铁路(包括合资铁路和企业专用线)的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明确、剥离,并按照中央政府关于政府职能转移、下放、整合、加强的要求对政府职能部分进行集中,明确管理主体、提高规制效率。基于1.2中分析的三省市的管理机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河北省合并相应机构及职能。在职能的优化整合方面,《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了解决职责交叉、分散问题三条基本原则: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机构;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提高效能。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及提升政府规制效率的需要,将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辖的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监管二处下辖的河北省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并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统一管理,将河北省铁路管理局作为代表河北省铁路政府管理的主责部门。二是,建议京津设立对应机构及职能。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北京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下设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级别对等、职能相似的管理机构,可分别叫天津市铁路管理局和北京市铁路管理局。至于企业职能,天津市无需新增,北京市则按需求自由设定。可在有建设需求时,成立地方铁路投资公司。三是,建议构建协调京津冀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的政府管理机构。大部制改革之后,铁道部政企分离,政府职能部分主要由国家铁路局负责,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区域的国家铁路由铁路总公司下设的北京铁路局负责企业运营管理,对应的政府职能由安全监察司下设的北京铁路督察处负责管理。那么企业层面则以北京铁路局为主,以各个地方铁路、企业为辅。

3.2建立评价与监督并重的京津冀铁路安全一体化法规体系

不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盟的铁路改革与安全管理,都是以立法作为基础,通过立法来保障安全管理的强制性实施。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中,各个省份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京津冀三个省市以生效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为基本范本,结合三个省市的地方铁路的特点,制定涉及三个省市的地方铁路条例。在实施上,欧盟的铁路安全指令可以在各个国家顺利实施,那么中国的三个省市形成统一的地方铁路条例也并非不可操作。有了统一的安全管理条例,就可以为京津冀安全一体化奠定法律基础。国家铁路主要由国家铁路局来派驻监管。而地方铁路则依靠各省市铁路管理局来监管。通过借鉴美国强化风险管理、日本全面深度监管、欧盟同一法律基础等特征,在三省市立法上,建议对地方铁路的管理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的主管应由企业副总经理级人员担任,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须报各省市铁路管理局审查并备案,安全主管人选须报铁路管理局备案,但铁路管理局对企业安全主管的人选没有干涉的权利。二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向注册地铁路管理局提交《企业铁路运输年度安全风险报告》,铁路管理局每年必须结合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及现场检查情况,对铁路企业的风险进行测评,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铁路管理局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对管辖地企业现场进行监察,对现场的设施、人员、车辆等情况进行监察。四是,事故处理以事故发生地的铁路管理局为主,以运输企业注册地的铁路管理局为辅。

3.3京津冀铁路安全协同管理模式

总结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一体化,以评价与监管并重的一体化法规为基础,以职能集中、协调配合的组织机构为实现形式,通过通过风险评价、制度建设监督、现场督察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从京津冀铁路一体化安全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维度进行监管,形成了闭环的京津冀安全管理一体化政府管理新模式,

4京津冀铁路安全协同管理模式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

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确定评价指标铁路安全政府管理新模式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社会公平。政府的安全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对企业的规制。安全管理模式能否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能否对不同地区的企业一视同仁,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二是,规制效率。安全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过于繁杂的程序与规章约束反而限制了铁路行业的发展,因此能否保证规制效率是新模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三是,安全提升。安全管理模式必须能够切实的使铁路的安全得到切实的提升,因此安全提升是最根本的目标。四是,还需要考虑实施难度的问题,能够顺利实施是方案可行的最基本目标。

5结论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2

关键词 项目管理;业务协同框架;即时消息机制;管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企业业务活动的开展多以项目为基本单元进行组织管理和实施运行,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项目主管往往会面临如何优化项目沟通管理,以合理调配资源、分配项目任务并控制进度和实时跟踪项目进展,达到良好的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成本管理。这些问题都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学科的兴起和逐步成熟,其理论和技术已经影响到产品研发、生产活动、经营管理等方面,企业提出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采购和合同等进行高度协调和有效控制的更高要求,项目管理业务协同信息平台已广为企业所重视,成为企业实施高效、成功的项目管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2

项目管理协同性 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甚至超越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协同是指涉及到特定的目标或成果的两人或者多人之间正在进行的交互。这个成果可以是一个项目、一个过程,甚至仅仅只是一个行为。

2.1

项目管理协同过程

项目管理过程一般分为项目立项、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结束四个阶段。项目管理过程就是项目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交互协同的过程。

l

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阶段是项目筹备组在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多次评审,从初步可行性报告到详细可行性报告通过后,形成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相关部门可能有多个,且审批有一定顺序,所以需多次提交;相交部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批,这期间项目建议书可能进行多次修改;直至各相关部门审批通过,项目建议书与部门审批文档一起提交领导审批,如果被否决,则项目立项终止,项目建议书失效;如果被批准,则进入项目规划阶段。

l

项目规划

在这一阶段中,人们首先要为已经决策要实施的项目编制各种各样的计划方案(针对整个项目的工期计划、成本计划、质量计划、资源计划和集成计划、成本预算、计划应急措施等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项目设计工作,拟定、编制和修订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的工作目标,以全面设计和界定项目,以及项目各阶段所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有关项目产出物的全面要求和规定。

l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按计划执行,同时进行各种各样控制过程,以保证项目实施的结果与项目设计、计划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执行过程包括:组织和协调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组织和协调各项任务与工作,激励项目团队完成既定的工作计划,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控制过程包括:制定标准、监督和测量项目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差异和问题、采取纠偏措施等管理工作和活动,以保障项目目标得以实现,防止偏差积累而造成项目失败。

l

项目结束

项目结束阶段就是项目的完工与交付阶段,要对照项目定义和决策阶段提出的项目目标和项目计划与设计阶段所提出的各种项目要求,首先由项目团队全面检验项目的整个工作和项目的产出物,然后由项目团队向项目的业主或用户进行验收和移交工作,直至项目的业主或用户最终接受了项目的整个工作和工作结果,项目才算最终结束。

2.2

项目管理协同活动

项目管理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流程。项目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多个项目成员之间的协同活动。一个项目管理至少存在项目风险承担者和任务执行者之间的协同。实际上,还会有多个角色参与活动,例如,项目发起人、项目审批者、项目风险承担者、项目管理者、项目审核评估者等。整个项目管理协同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管理协同活动过程示意图

项目管理的协同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申请审批:项目管理从项目立项阶段到项目终止阶段有许多环节需要申请和审批活动。申请者向审批者提出一项申请,审批者对所申请的内容进行批复。如果还需要继续审批,则转交相关审批者审批;如果审批结束,则将审批结果反馈到申请者处。

任务分配:项目风险承担者对项目进行阶段性里程碑划分并将整个项目划分成一系列子任务,然后将这些子任务分派到项目的各个任务执行者手中。任务执行者收到分配的任务后,对任务进行确认接受,如果认为任务分配不合理,则向任务分配者提出重新分配或者更改任务的申请。任务分配者收到任务执行者的确认信息后,对该任务进行重新分配、确认分配等操作。

进度跟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执行者可以将任务执行中的问题、需要的资源、结果等及时向风险承担者反映;风险承担者既可以向项目管理者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可以针对任务执行者提供的任务状态反映对项目做相应的调整,如更改项目(任务)执行周期、重新分配或调整任务等;项目管理者可以分析各种项目进展报告,及时与风险承担人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信息交流: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许多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在项目成员中的交流或传送,也是一种协同活动。最常见的是项目文档的传送和各种消息的传递。

协同:项目团队能够在协同工作区中建立并各类项目信息。通过协同文档夹,项目成员可以组织那些需要和其它成员共享的项目信息。在协同工作区中,项目成员能够进行签入、签出和文档级控制来确保用户使用的是“正确”的信息共享版本。

会议讨论:项目成员通过在线会议进行项目相关问题、技术以及经验的交流和讨论,实时获取交换团队相关的意见、记录或评论。

3

项目管理协同信息机制 协同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项目管理就是协调或组织多个个体共同一致完成某一项目的过程。基于协同的项目管理除了项目管理本身的要素之外,主要在于项目团队成员的联系、沟通和协同,因此实现项目管理协同的主要机制有:即时消息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任务监控机制、智能机制。

l

共享与传输机制

信息共享是项目管理协同过程中非常有效的分享信息的方式,它能够以近乎实时的方式向员工提供当前的项目信息。共享与传输机制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传输控制(并发、同步、异步)。

l

任务监控机制

任务监控就是不断进行项目进度信息的采集、分析并反馈到项目相关成员处进行相应的处理。项目负责人通过对任务进度调整、任务查询等手段即时了解项目的任务状态和执行人的状态。

l

智能机制

智能机制就是指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程序,在某种调度安排下,负责在无需人直接操作时的信息收集或提供某些服务,以此来提供有效的业务协同支持,从而协同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和合作目标。

l

即时消息机制

即时消息机制在项目管理协同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证项目团队时实进行交流或沟通的重要机制。在这些交流手段中,一般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交流方式是不是实时反馈的,一是交流的内容是否可持久化。基于网络的即时消息通讯能较好满足这两方面要求,因此可将它作为项目管理协同过程中重要的交流手段。

由于即时消息机制是保证项目团队进行时实交流或沟通的重要机制,下面针对即时消息机制的传递模式、传输协议以及消息处理框架进行详细阐述。

3.1

消息传递模式

即时消息传递主要有两种模式:对等模式(PEER TO PEER)和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由用户向服务器提出消息交换请求,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双向传输通道。客户端产生命令并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生成应答传送给客户端作为响应。当有即时消息需要传送给客户端时,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一个单向传输通道,向客户端发送消息通知,客户端根据通知进行相应的处理。对等模式(PEER TO PEER)的工作原理:消息发送方向消息接收方发送会话请求,经过双方协商,建立双向传输通道,进行消息传递。

在项目管理协同管理过程中,为了增加发送消息的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即时性,服务器需要记录消息发送记录,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端/服务器的消息传递模式来支撑项目管理协同应用,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即时消息工作原理

3.2

消息交换协议BNF描述 一个即时消息系统的实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消息交换协议的设计;一是消息协议的实现即消息处理框架,消息交换协议BNF描述如下:

< 消息> ::=[:]< 参数>

< 前缀> ::=&|

< 命令> :: = {}| < 数字>

< 参数> ::= [′:′]

< 服务器名称> ::=

< 主机名称> ::=

< 会议室名称> ::= {}

< 用户昵称> ::= {}

< 空格> ::= ′′{′′}

< 变参> ::=

< 字符> ::= ′a′…′z′| ′A′… ′Z′

< 数字> ::= ′0′… ′9′

< 非空字符> ::=

< 回车> ::=

< 换行> ::=

根据协议格式,在系统应用中从客户端发送消息实例的协议格式为:SENDMSG # < 会议室名称>|< 用户帐号>< 消息内容> ,表示消息是发给某一个具体的用户还是发给一个会议室。如果客户端接收到一条消息,它有如下的协议格式:&< 会议室名称>|< 用户昵称> SENDMSG # < 会议室名称>|< 用户昵称>< 消息内容>。第一部分表示消息是从哪里发出的,是用户发出的,还是服务器发出的消息,第二部分是命令字符串,第三部分表示消息是发给会议室的还是只发给某一具体用户的。

3.3

消息处理框架 消息处理框架主要定义消息服务器对消息的接收、分析处理和发送。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多个用户同时发送消息的情况,增加了服务器处理消息的负担,容易造成消息阻塞。为了提高服务器的负载性能,利用多线程技术将处理消息过程设计为接收线程池、分析线程池、发送线程池三个线程缓冲器,避免由于某部分阻塞导致程序挂起的情况。三个缓冲器工作方式如图3:

图3 消息缓冲原理图

4

项目管理协同应用模型 协同项目管理是基于即时消息传递和共享项目信息的协同方式。项目管理协同主要分消息协同和文件协同两种模式,它们各自处理过程为:

消息协同模式:用户向消息服务器发送消息,消息服务器收到消息后进行解析,如果是传送给其它用户的信息,则转发消息;如果是业务操作消息,则交由业务器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储到信息存储器。

文件协同模式(即文件共享与传输模式):用户向消息服务器发送文件操作命令,消息服务器收到消息后对操作命令进行解析,并将结果交给文件控制器进行处理。如果是传送文件操作,由消息服务器向接收用户发送接收文件消息,等待用户接收文件;如果是访问文件操作,由文件控制器向用户传送需要访问的文件。

在本文讨论的协同项目管理采用消息协同模式和文件协同模式的混合模式,其协同应用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协同应用模型

5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跨企业、跨地区的项目管理提出了实时通讯、协同工作、信息共享等新的要求,传统的项目管理不能充分适应这些挑战。本文首先讨论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协同过程以及在这些协同过程中的协同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协同项目管理的实现机制,最后提出协同项目管理的协同模型,可以应用于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企业的项目管理提供强有力和安全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Jack Gido,James P.Clements etc.Successful Project Management.1999.6

[2] Ravi Sandhu etc.A Proposed Standard for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2000

[3] 刘鲁.CSCW中任务分类和系统架构模型[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6.6(1):52-56.

[4] 于庆等.面向企业的CSCW系统及其应用.2000.8(6)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 协同实训 岗位协同 专业协同

协同实训模式是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采用协同实训模式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与时俱进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应对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客观事实,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一、协同实训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

近年来,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制约经管类专业发展的“瓶颈”。在专业教学计划上,没有系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成效的评价上,也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方案。企业对经管类专业的人才要求是学习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并具备较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而我们现有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

在众多的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全面协同,打破原来单纯地以各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协同和专业协同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够紧密地与生活和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因此,提出一套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彼此渗透、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协同实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成为迫不及待的重要课题。

二、协同实训模式的基本构成

“协同实训”包括同一专业的不同岗位间的协同实训和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实训协同实训之“协同”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岗位协同

岗位协同主要解决角色模拟的问题。职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是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育的鲜明特色,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不能体现“岗位”。为此,实训教学的岗位协同,首先要明确参训学生的业务岗位,做到“一人一岗,各司其职”,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其次要协调好不同岗位间的业务关系,使学生通过实训掌握不同业务岗位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的原理。为了使学生尽可能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必须实行定期轮岗实训。多角色协同实训以学生小组为中心,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探讨学习氛围。

2.专业协同

专业协同主要解决不同专业间的实训协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扩大(或广义)的岗位协同。专业是为了满足教学的要求而人为划分的,而事实上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业务联系。因此,不同专业的协同实训与同一专业不同岗位的协同实训,具有相同的必要性。为此,经管类专业尽可能按功能组建综合实验室,而不主张按专业尤其是按专业课程组建实验室。采取多专业联动、专业内协同的方式,构建“实验、实训、实践”为重点“三位一体”的团队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三、协同实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指导思想

协同实训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整体优化原则,依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构建了以岗位和专业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是通过搭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平台、采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该体系的设计目标是打破现有的“学科型”体系,建立经管类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的框架,提出实施举要,制定保障机制。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最终实现“以学办产、以产辅学、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良好发展局面。对学生而言,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对教师而言,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对专业本身而言,优化学科建设,改善实用性较差等缺陷。

2.岗位协同的三种方法

岗位协同是基于一种行为引导的教学观,即:实践问题导入理论知识点介绍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这一过程模式,提出了实训的三种特色教学方法:

(1)基于项目的教学:以从现场收集的综合实训模块为目标,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有针对性选择与项目生产岗位相关的学习模块。(2)基于讲练结合的课堂讨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3)基于分层次递进实训的教学:通过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实训,全方位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建成完全开放式的、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实践环境。在模拟实训中,一种设计思路是每个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实训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目的是熟悉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但这种设计思想也有缺憾。企业中的各项经济事项是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且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运行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协同合作下完成的。不同的角色定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有着特定的工作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实训者的综合实践能力,真实模拟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运行过程,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

3.专业协同的方法

以辽东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现有四个经管类专业为例,首先,立足现有的工商企业管理、营销与策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四个专业,设置四个专业实践课程互认学分的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依靠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以综合实训课程、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业大赛为载体,实施多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跨专业构建创业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联动工程、计算机、广告设计等其他专业参与开展创业项目策划、企业形象设计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创业能力;其次,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入手,突出了实践教学内容,在2008版的教学计划中设置适当创新学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既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又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必要的实践(实验、实训)内容,使两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执行的教学计划中,我们设计了以创新、实践为重点的全新课程体系,并设置“创新学分”,着重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邱晓文.浅谈高职教育中“双实训空间环境”模式的组织与运作[J].商情,2009.

[2]曾宪达.管理类教学的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

[3]张改娥.案例教学初探[J].承认高教学刊,2004.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4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协同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22-03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当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时,就应该主动结合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寻求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平衡,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一、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工商管理教育迄今已有长足发展,但很多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却日益显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足。

1.重理论,轻实践。应当说,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都很注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但在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中,实训实践环节明显不足。个别学校是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中根本没有涉及实践教学环节,更多的学校是培养方案中突出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和时数等,但实施中,教师热情不高,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成了纸上谈兵。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双师型素质教师的缺乏等因素造成,但随着条件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战术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手段已显得尤为关键。

2.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散孤立,缺少系统协同性。现实中,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只是在学校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在某些课程的某些环节展开零散实践教学,或至多组织学生去个别实习基地简单的参观,缺少系统性思考,没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效果也差强人意。对实践教学的结果也没有一个可执行的检验机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综合性强,联系的学科和产业较多,涉及经济、法律、人文多个学科,内容包括采购、生产、营销、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处理等环节。因而工商管理知识及其相应的实践环节就不应是分散和彼此孤立的,而应是系统协同的。

3.实践教学模式单调、实践能力培养层次低。当前各高校都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有的高校花巨资建设了包括软件模拟和实物仿真的较完备的工商管理实验室,但却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的荒疏现象。要么是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没有得到深入开发利用,实习基地也仅限于挂挂牌,偶尔参参观;要么是少数课程进行孤立的实验室观摩和简单流程操作及软件操作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少,导致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层次低,缺乏系统性。很显然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开拓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需要深入开发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多实践教学模式的协调应用。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类型

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经验总结表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1.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是交互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探测性教学法,一般是由教师提供源于实际的案例素材,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分析方法,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进行分享交流。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工商管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模式。案例搜集和撰写是案例实践教学开展的关键。除了与课程同步的案例实践教学外,各级各类管理类大赛也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形式,这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2.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是组织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的参观、调研、现场授课、控制型实习和顶岗实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基于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历史基础,以及专业特点。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多赢,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运作的流程和制度,为今后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3.实验(训)室实践教学模式。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常用模式,它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实验室,通过课程实验获取相应知识,培养学生在模拟或仿真环节下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模式是以软硬件实验设备为支撑,对实验目标、方案、指导教师资格、教学过程监控、设备更新都有明确的要求,以确保实验活动的有序进行。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模式。毕业实习属于学生毕业前的入职实习。学生一般在工商企业的有关部门从事实际工作,有的为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能力,是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实现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有效过度,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收集素材。毕业论文实践一般是针对毕业实习中的课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通过选题、资料收集、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撰写论文等过程,将实践问题理论化,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教学模式。撰写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答辩,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的思路和实践

前述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那么怎样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流程中协同应用这些实践教学模式?多实践教学模式应遵循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的目标,即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规格,使之细化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技能目标,进而整合相应的课程与之配套,在这个基础上,突出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体系,具体来说,可从专业认知—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几方面逐步递进。于此同时,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和系统论相结合的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以社会需求为指针,学生为主体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在工商管理管理专业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中,有如下具体思路、做法和实践。

1.具体思路和做法。①对新生开展专业认知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专业认识实习(或实践),具体方式主要是设置简单的实践活动,如企业参观、市场调查或社会调查活动。这样的课程应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②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资源的投资建设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各类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学校实验室资源和实习基地资源的闲置荒疏问题就在于开发利用不够上。对此,学校应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一方面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开发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之间开展实践教学的互动协作和支持,另一方面着力降低实践教学资源使用中的交易成本,增强其开放性。③针对各类课程开展单项实训。单项实训不仅增进了对课程知识原理的理解,更从基本元素上积累了培养实践能力。单项实训应该协同应用案例分析、实验室实验和实习基地实践等教学模式,挑选最优的模式和模式组合。案例分析的素材除了教师精心挑选准备和学生调研编写外,还可请有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或历届校友提供案例资料,或请他们现身说法。④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参加企业项目,展开综合性实践教学。教师有机会参与商业实践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结合专业特点,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到企业的项目中来,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和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将课堂所学与实践业务结合起来,整合多门课程资源,加之了解各行业、各发展阶段企业的特点,也进一步弥补了工商管理类诸多课程体系针对成熟企业设置而与学校培养目标不一致的缺陷,特别是本科工商管理类学生由于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不足,对很多管理经典的理解还很抽象,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对管理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理解。⑤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为提升,展开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实践环节,这是对学生4年来学习的总结,也是学生将专业系统知识在具体的实习工作中首次独立验证,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和再认识的过程,落实得好,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将上一个台阶。这一实践环节教师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毕业论文选题应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导向与特色,制定和选择切合企业实际富有挑战性的选题。二是启发应用前期所学理论知识,以及各项实践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开展论文的研究和写作。保证前后实践教学的协调连贯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升华。

2.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的尝试。①强化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为了强化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学院层面拟成立了实验中心,设有专门的实验中心主任,调配管理实验室资源。各实验室配备了正副实验室主任。这样一来专业的很大比例的专任教师作为管理者都直接卷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不仅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实践教学开出率大大提高,而且很多教师还积极开设独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供学生选修,还自发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训练。②充分发挥专业学生组织的作用,师生协同搞好实践教学,过去,学生对于个别课程的单项实训中的过过流程,填填表单的模式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现在学院拟成立了专业学生组织“工商管理部”,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团队的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组织发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假期专业社会实践、企业参观调研、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地区和全国性工商管理大赛等,学生们热情高涨。学生专业组织还成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好帮手,由于他们的积极参与,教师整合应用多实践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降低很多,如学生组织可以参与到跨实验室的资源整合,以及实习基地的协调沟通等工作。

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成效逐步显现。源于组织和制度的革新,所有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现在思想意识层面被确立下来,重实践教学的氛围开始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各实验教师的调研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企业调研,创作出实践性、应用性强,技术含量较高的作品,受到了实习基地企业的重视和好评。在ERP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均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谷再秋.基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3).

[2]石蕊.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5

关键词: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1-0052-0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继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在若干区域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及治理模式,建设了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园等特别经济区域。本文将这些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经济功能区”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这些经济功能区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治理模式的选择。

本文在分析经济功能区现有几种治理模式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协同治理模式是破解我国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选择困境的必要途径。

一、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功能区

关于经济功能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都没有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定义。我国政府继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经济特区以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一些沿海地区设立了一批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设立大量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别经济区域,并在这些特别经济区域内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等),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及治理模式。本文将这些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经济功能区”,并将重点研究部级和省级经济功能区。

有学者按照经济功能区的功能和目标,将经济功能区划分为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和复合型经济功能区

[1]。单一型经济功能区的地域范围比较明确,经济目标比较专一。依此标准划分,我国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所谓复合型经济功能区,指在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划或地域范围内,包含了多个单一型经济功能区。依此标准划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属于比较典型的复合型经济功能区。本文主要研究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兼顾复合型经济功能区。

(二)治理模式

“治理”(Governance)一词源自国外,最初被应用于企业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治理理论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公共治理理论传入我国。学界和政界结合我国实践,对治理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吸收和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p.3)。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3]。

本文所称的治理模式,指为实现治理目标而构建的一系列安排。经济功能区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治理主体体系、治理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等内容。

(三)协同治理模式

治理理论包含了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协商。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包含了“协同”的意思。但本文使用的“协同治理”主要借鉴了国内外诸如“协同政府”(Joinedup Government,JUG)、“整体政府”(WholeofGovernment,WOG)、“整体性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网络化治理”(Governing by Network)等理论研究和政府改革实践,有其特定的含义。本文所使用的“协同治理”强调以下三点。(1)协同治理的主体体系是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除政府外,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等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过程,构成一个多元合作网络。在这个多元合作网络中,政府仍是主导力量,有能力引导和控制整个网络。(2)协同治理的规则体系是国家法律引导下的多元规则体系。在协同治理状态下,国家的法律、社会组织自身的规则与社会共识等共同约束各个主体的行为,但国家的法律仍是各个主体所共同遵守的最高准则,引导和规范各种规则。(3)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是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在协同治理状态下,政府的政治、行政和法律等行为仍是治理社会的主导性方式。在这个前提下,政府和其他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合作等方式同时被广泛应用。

二、现有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的优势与问题辨析

关于我国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的类型划分,国内有很多种观点。本文依照主要治理主体的不同,将其划分为领导小组模式、管委会模式、建制政府模式和企业型模式四种类型。

(一)领导小组模式

1.领导小组模式的构成。领导小组模式一般应用于经济功能区创建之初。在经济功能区创建之初,由主管该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成立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由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一般是副书记和行政副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首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是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构,下设办事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较小,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仍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承担。

2.领导小组模式的优势。(1)较好地利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的权威,推进经济功能区建设的力度较大。(2)行政成本较低。由于领导小组属于临时性机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均为兼职,不增加编制。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较小,占用编制较少,所需经费也比较少。

3.领导小组模式存在的问题。(1)法律权威有限。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毕竟属于临时性机构,其权威一方面来自地方党委和政府授予,另一方面来自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个人的权威。由于领导小组权威并非来自正式法律或法规授予,法律权威有限。(2)运行效率堪忧。由于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仍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承担,加之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法律权威有限,这种治理模式的运行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二)管委会模式

1.管委会模式的构成。

从很多经济功能区的发展历程看,初期一般实行领导小组模式,待经济功能区初具规模后,多数经济功能区会转向管委会模式。

在管委会模式之下,一般由主管该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成立经济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作为该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在管委会之下,设立若干委、办、局,作为管委会的办事机构。

在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之外,一般会成立一个经济开发总公司,具体从事经济开发和建设等方面的事务。因此,也有人将此种治理模式称为“管委会+公司模式”。目前多数经济功能区的经济开发总公司尽管在组织上独立于管委会之外,但事实上不仅在政治上接受管委会的领导和监督,在具体业务上往往也受到管委会的直接影响,管委会仍是经济功能区内最主要的治理主体。因此,本文将此种治理模式称为“管委会模式”。

2.管委会模式初期显现的优势。

在管委会模式建立初期,其主要优势有以下三个方面。(1)为经济功能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机构,将经济功能区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而这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其实很多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整体上处于计划经济的情况下,这种治理模式无疑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合理性。(2)行政成本相对低。相对于很多同一级别的地方政府而言,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实行“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下设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都比较少,行政成本较低。有的学者调研结果表明,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初期机构数量一般约为同级地方政府的1/4~1/10左右,编制和实有工作人员仅为同级地方政府平均数的1/10左右[4]。(3)行政效率较高。由于经济功能区的行政管理机构、经济管理机构和经济开发总公司等机构比较完备,自成一体,与主管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邻近行政区政府关联较少,政策执行往往比较顺畅,行政效率较高。

3.管委会模式逐渐消失的优势。

在经济功能区建立管委会模式初期,其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但随着经济功能区内外环境的变化,管委会模式的一些优势在逐渐消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与普通地方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能力上出现一定的趋同化。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设立之初,相对于一般地方政府而言,更能适应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般地方政府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也逐渐提高,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这方面的优势逐渐淡化。(2)行政成本低和行政效率高的优势逐渐弱化。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工商、税务、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了垂直管理。这些部门往往也在经济功能区设立派出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数量,增大了行政成本;而这些垂直管理机构的设立,改变了原来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相对自成一体的局面,增大了“条块”协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

4.管委会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其法律权威。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批部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算起,一些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直到今天,在我国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中,均没有对经济功能区及其管理机构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经济功能区及其管理机构的设定与职能等事项主要依照一些省级地方性法规,法理权威明显不足。经济功能区管委会的日常运行经常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2)存在一定程度的政企不分。如前文所言,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与经济开发总公司关系十分紧密,与我国整体政企分开的局面并不合拍。(3)难以应对经济功能区内日渐增长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在经济功能区设立之初,辖区内常住人口较少,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有限。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经济功能区事实上已经发展为新兴城区,常住人口日渐增加,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提高。然而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下设的相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往往比较少,难以满足辖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渐提高的需求。

(三)建制政府模式

1.建制政府模式的构成。

为了解决管委会模式存在的问题,很多主管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建立“建制政府模式”,即将经济功能区与所依托的行政区②合并,将新的区域变成兼具经济功能区和普通行政区双重属性的区域。相应地,在新的区域内设立人大、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等政权机构。这种特殊区域的人民政府也就同时兼具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两种角色。从我国经济功能区发展历史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的合并,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与虎丘区的合并,以及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成立建制政府等,都属于此种情况。

2.建制政府模式的优势。(1)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管委会模式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而建制政府模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并后,新的区域内按照法定程序建立起完整的政府机构,由新的政府机构承担经济功能区治理,较好地解决了原来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2)能够解决经济功能区内日渐增长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经济功能区成立建制政府后,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完备,能够满足辖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渐提高的需求。

由于建制政府模式能够解决管委会模式带来的很多问题,因此成为很多研究者所肯定的模式,将其作为成熟的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5](p.94)。然而,建制政府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建制政府模式存在的问题。

(1)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往往陷入角色冲突中。在建制政府模式下,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一,政府机构兼具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和普通地方政府双重角色。然而,这两种角色的角色期望是不完全相同的。作为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推进经济发展,从事经济、社会、行政体制改革试验等,其灵活性较大。而作为普通地方政府,不仅具有推进经济发展职能,也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而且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日渐被重视。面对两种角色,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角色认知和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陷入难以选择的困境。(2)难以解决“体制回归”问题。

经济功能区“体制回归”问题大体描述的是经济功能区特有的治理模式与普通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趋同问题[6]。在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作为相对封闭的区域,可以实行与普通行政区不同的治理模式。而多年来经济功能区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身的特殊性。当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一、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一以后,经济功能区的政府机构在角色定位、机构设置、职能履行、行为模式等方面要严格遵守现行法律,其原有的灵活、高效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3)仍无法有效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前面分析了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与经济开发总公司关系紧密,存在一定政企不分问题。当经济功能区成立建制政府后,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取代了管委会,其与经济开发总公司的紧密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仍存在一定政企不分问题。

(四)企业型模式

1.企业型模式的构成。

所谓企业型模式是指在经济功能区内不成立管委会等政府机构,而由一个主导性的企业牵头经济功能区的建设、开发,并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这种治理模式在国外很常见,但从我国经济功能区发展实践来看,实行企业型治理模式的经济功能区并不多见。早期的有深圳蛇口工业区,后来有上海漕河泾微电子高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等。

2.企业型模式的优势。

企业型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发挥市场力量。由于治理主体是企业,受政府干预较少,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建设能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因而此类开发区也实现了较快发展。

3.企业型模式存在的问题。

(1)负责运营经济功能区的企业缺少法律权威。由于企业不是政府机构,不具有强制力。当经济功能区运营过程中出现利益纠纷等问题时,企业只能通过协商、司法诉讼等方式解决,效率较低。(2)存在另一种形式的政企不分。前面讲的政企不分主要是政府过多干涉企业,而此处的政企不分是指企业事实上行使了政府职能。以宁波大榭开发区为例,负责运营开发区的中信大榭开发公司不仅要牵头开发区开发建设,还行使对开发区内企业的管理职能,还要统筹修建学校、医院、休闲娱乐场所等公共项目,事实上起到了政府的作用[7]。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几种常见的治理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问题,都无法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经济功能区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

三、破解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

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本文将未来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称为协同治理模式。

(一)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的构成

1.主体体系: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

除少数实行企业型治理模式的经济功能区外,目前国内多数经济功能区的治理主体主要是各种形式的政府机构。经济功能区内其他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管理的对象,而非治理主体。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的治理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机构,也不是奥斯特罗姆所主张的各种主体地位平等的“多中心治理”,更不是罗西瑙所主张的“没有政府的治理”,而是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

在这个合作网络中,各种治理主体具有如下地位和作用。(1)政府机构。经济功能区的政府机构(其具体组织形式见下文)仍是经济功能区内最主要的治理主体,是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最主要的引导者,是公民与社会组织意见诉求的征集者、正式决策的制定者和主要执行者、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发起者和协调者、治理主体间争议的仲裁者。(2)企业。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企业不仅是微观经济的运营者,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理主体。企业将是经济功能区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3)高校与科研机构。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三十多年的发展看,与国外很多代表性的经济功能区相比,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经济功能区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经济功能区多建在原来城区之外的农村地区,经济功能区内高校与科研机构较少,而经济功能区外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与经济功能区利益相关度较低,参与经济功能区治理较少。经济功能区内外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也应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不仅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更重要的角色是政府决策的“外脑”,是决策草案的重要设计论证者。(4)社会中介组织。我国所使用的“社会中介组织”,与国外的第三部门(Third Sector)、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等概念大体相近,是指介于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发挥沟通、服务、咨询、调节等作用的各类社会组织[8](p.346)。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外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将是重要的治理主体,它们不仅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还将是市场运行的监管者、行业准入的审批者和社会矛盾冲突的调节者等。(5)公民。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三十多年的发展看,经济功能区内公民发挥的作用也相对有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经济功能区建设初期辖区内常住居民较少,公民对于经济功能区运行的利益诉求比较少。然而,目前很多经济功能区已经发展成为新城区,辖区内常住人口日渐增多,利益诉求日益增加。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公民也将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是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参与者,也是经济功能区发展的重要受益者。

2.规则体系:法律规范下的多元规则体系。

目前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体系主要是由国家法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一些规范性文件构成。而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直接相关的规则主要是关于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性法规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国家法律层面关于经济功能区的规定尚处于空白状态。

未来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体系,应该是一个国家法律规范下的多元规则体系。这个规则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政府规则。在政府规则中,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相关的法律处于最高地位,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相关的国务院法规和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处于中间层次,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规范性文件处于最低层次。(2)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主要是指经济功能区其他治理主体(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组织等)涉及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3)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指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与其他治理主体在协商基础上达成的共识。社会共识不一定是成文的文件,但被政府机构与其他治理主体共同遵守。

3.运行机制: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机制。

目前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政府机构对其他主体的强制性管理与其他治理主体的自律。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运行机制是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具体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政府的强制行为。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公共事务进行强制性治理仍是重要的治理手段。(2)政府的非强制行为。除强制行为外,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以利益、道德等为诱导,通过指导、签订合同、奖励、协商、谈判等方式,促使其他社会主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3)政府引导下的协同参与。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通过强制约束或非强制诱导,引导经济功能区内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等共同参与经济功能区治理,实现协同运行。

(二)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途径

1.国家立法的引导。

前面多次谈到,目前我国关于经济功能区的法律规定尚属空白。构建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迫切需要国家立法的引导。我国需要出台一部专门的《经济功能区法》(建议名称),在该法律中对经济功能区的审批主体、审批程序、设立标准、管理机构、退出机制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有必要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增加有关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等内容的条款,明确赋予其相应的法律地位。通过国家立法的引导,明确规定经济功能区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区,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验区,允许经济功能区先行先试最新的改革设想。

2.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的重组。

考虑到未来经济功能区内常住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公民利益诉求将会进一步增加,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愿望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经济功能区内有必要设立人大和政协机关,并由人大选举经济功能区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一思路貌似是目前建制政府模式的延续,但该政府机构组织形式并不等同于现有建制政府模式的翻版。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应允许经济功能区设置与普通行政区不同的政府机构,保证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精简、高效。

3.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的扩大。

未来经济功能区的协同治理,既是政府的治理,又是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组织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未来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大、政协等协商和对话平台的作用,并开拓各种座谈会、听证会等新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实现政府对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组织的引导,促进社会共识的实现,实现协同治理。

四、结 语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着眼,经济功能区治理是我国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改进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对于提高整体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蓬勃发展的各级各类经济功能区,不应只满足于将其定位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区,还应将其定位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验区。我国经济功能区数量众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应该说本文所设计的协同治理模式具有前瞻性,其实现需要很多配套条件,但改革过程应该是一个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此,有必要在谨慎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功能区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试点单位进行实验,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适时调整改革方案,逐步推广。通过治理模式的改进,经济功能区将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①目前国内多数研究成果将各类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开发区”。考虑到特别经济区域名称、性质等方面的多样性,本文不再使用“开发区”来统称各类特别经济区域,而使用“经济功能区”这一名称。

②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空间分布看,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行政区包含经济功能区。即经济功能区范围位于某一个行政区内。(2)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范围一致。(3)经济功能区存在于若干行政区内。(4)经济功能区包含行政区。一些复合型经济功能区往往面积较大,包含了若干行政区。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在2010年成立建制政府前,包含了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的全部和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

参考文献:

[1]惠冰.复合型经济功能区管理体制创新构想――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俞可平.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本质[J].理论导报,2014,(4).

[4]周家新,郭卫民,刘为民.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0,(5).

[5]杨文彬.论中国的“准市辖区”[C]∥刘邦凡.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秦皇岛:燕山大学出版社,2013.

[6]王卉青,牛玉兵.论政区合一型开发区管理模式的体制回归风险与应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1).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6

[关键词]管理模式;制造资源要素;成熟度

管理模式是管理科学中一个经典而富有挑战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当前,面对全球竞争、动态市场和技术创新等诸多挑战,管理模式又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这些研究却处在一个各自为阵的阶段,导致人们对管理模式概念界定不清,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为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管理模式有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型制造环境下管理模式理论体系的新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成组技术(GT)、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准时生产制(JIT)等[1],以及80年代后期的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等管理模式的研究重点在于技术应用[2],以及管理形式与方法的创新上,都是将人、技术和组织看作是构成管理模式的三大制造资源,这容易使企业进入制造技术决策论的误区。实际上,在新型制造系统中,仅仅考虑人、技术和组织这三大制造资源要素是不够的,另外还要考虑信息资源以及更深层次、更广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非技术性资源。针对这种现象,国内许多学者对管理模式的概念作了界定[3],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关于管理模式的定义也有多种描述,从而导致人们对管理模式界定不清;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研究都没有从更深层次去把握管理模式的本质特性及其形成机理,没有考虑新型制造环境下企业制造资源要素的集成方式及其对管理模式的限制和影响。

(一)管理模式概念的重新界定

企业的制造资源要素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资源要素角度来看,企业内、外各种资源都应纳入管理范畴,即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而且还包括企业外部对企业制造过程产生限制或影响的各种资源。从管理要素角度看,在传统的管理活动中,人、财、物是基本资源要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基本要素的性质不断演化更新的同时,还有各种新的资源要素大量涌现,并且各种资源要素的重要性权重也相继发生转变,资源管理要素的范围更加广泛。

上述制造资源要素除了具有目的性、主体行为性、非线性、整体性、互补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动态可变性、协同性、创新性等新特征[4]。我们将企业的各种制造资源要素通过集成形成的统一体称为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不仅反映了集成要素之间物质、信息的交换关系,也反映了集成要素之间能量的互换关系。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管理模式的支撑基础,它决定着管理模式的基本特性与形态、应用层次及范围。这是管理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石和逻辑出发点,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管理模式的本质,从而为构建管理模式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管理模式的生成方式分析

制造资源要素的特征决定了其集成方式是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与企业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

在新型制造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重点已经从技术层面转变到管理层面,依照制造资源要素的主体行为选择管理模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1.互补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互补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指各资源要素之间以功能互补为基础形成集合体,并由此形成管理模式。当某一资源要素的优势(或劣势)恰恰是另一资源要素的劣势(或优势),双方集成可实现优势互补。如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目的的企业与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等),企业为了增加优势通过兼并形成的企业集团或合资经营企业,企业为了利用外部资源实施的业务外包或动态联盟等形式都是以互补行为为基础而形成的管理模式。

2.互惠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互惠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指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资源要素的功能,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供给与需求为主要方式,建立管理模式。这种形式主要有: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网络协作关系、供应链关系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在互惠型模式中,由于各种制造资源的性质不同以及管理行为主体拥有信息量的差异,有可能会导致互惠型模式出现两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即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对称型能真正实现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因而是一种稳定的合作模式,而非对称型则是一种不稳定的合作模式。

3.协同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协同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指为了改善各资源要素的功能,经过聚合重组,形成相互交流、浑然一体、协同一致的整体性集成功能,以实现管理集成体功能倍增和突变。在协同型模式中,各制造资源要素所表现出的特征与要素体系的整体特征一致。例如,以节拍和工序同期化形成的流水生产机制,就是一种最典型的、高度协同的生产运作方式。其中,各加工设备所表现出的特征已不再是其本身的特征,而是流水线的整体特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90年代后出现的最具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它是对传统流水生产和单件生产方式的综合集成,既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同时又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另外,还有企业重组、流程再造等都是这一模式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的体现。

由此可见,管理模式与企业制造资源要素的集成方式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制造资源要素的每一种集成形式下,都会有几种可供选择的管理模式或制造技术。制造资源要素的不同集成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由此可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同问题。

三、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评价方法创新

(一)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的评价方法选择

由于管理模式是对企业的人员、技术、组织、信息、文化、环境等制造资源要素的智力生产过程,与员工的工作过程、软件的实施过程一样,管理模式的实施也可以通过成熟的实施过程,可验证的努力而得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因此,可以将已有的成熟度理论与方法移植到管理模式成熟度的分析与评价之中。加快管理模式成熟度相关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展SW-CMM的应用领域,弥补管理模式成熟度理论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奠定每个管理模式级别下持续改进的基准面,进而优化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神经网络——企业管理模式。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7

关键词:政府部门 协作机制 战略性机制 诊断性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公共需求日益多元化,公共问题日益复杂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组织或者行政部门仅靠整合自身内部资源,不足以有效应对复杂的公共问题,因此政府间部门协作日益成为政府治理的新方式,而如何构建部门间的协作机制也成为亟待解决的行政问题。

近年来,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攀升,并对政府间部门协作应该建立怎样的机制进行了诸多探讨。那么,国内外学者到底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探讨的?现有的研究成果有哪些?而研究的不足之处又是什么?本文根据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对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考察,把学者们的不同主张,归纳为四大机制:管理性机制、沟通性机制、战略性机制和诊断性机制。

一、政府部门间协作的管理性机制

尤金 ・ 巴赫达(Eugene Bardach)用动态的视角,分析了政府部门间协作机制,并将其分解为两个次级过程:梯级平台建设(platforming)和势头建设(momentum building)。他认为要实现协作的良性运行,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协作能力,也需要在目标、资源等方面达成共识。瑞英(Ring)把政府间协作看成是一个过程,并按时间顺序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谈判阶段、承诺阶段、实施阶段及评估阶段。阿格拉诺夫和麦奎尔在归纳协作活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取代传统公共行政的POSCORD 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四个阶段,即激活(activation)、定位(framing)、动员(mobilizing)、综合(synthesizing),这种观点较具代表性。国内的学者也对协作过程或协作程序进行了探讨,如徐艳晴、周志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具体实践,探讨了我国部门间协作的程序性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和完善这种程序性机制。吕志奎、孟庆国认为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需要发展互动的、协作性和整体化的管理机制,促使政府各部门协同工作,使各部门实现功能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种稀缺资源。朱玉知认为,部门间协作关系的确定是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在协作过程中,需要明确与哪些部门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焦点在协作过程、协作能力和绩效管理等方面。此类研究虽然较多,但是比较散乱,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

部分学者认为协作能力是政府部门间协作能持续运行的重要条件,对部门间协作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埃莫森(Emerson)提出了一个由五种能力构成的协作能力框架,分别是:领导和管理能力;过程能力;分析能力;知识管理能力;职业问责能力。尤金 ・ 巴达赫认为构建部门间协作能力,不仅要有现代的管理理念、人才、具有目的性的人才、能激励人才并让其担负领导责任的能力,还有相互信任等。SUSAN PAGE HOCEVAR强调要保障部门间协作的运行,需要拥有一定的协作能力,他强调横向机制是协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横向机制具体是指社会资本,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的工具和技术,并且其表示对协作成员的奖励和激励也是提高跨部门协作能力,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建议建立和完善奖励和激励制度。

此外,还有些学者从绩效管理的视角,来审视政府部门间协作机制,他们多聚焦于建立激励机制和完善权责体系。如朱玉知主张建立一个跨部门合作的激励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对各部门间的协作进行激励,对各部门参与的协作体系进行有效的管理。孙迎春总结国外的部门间协作理论和实践,从政策执行层面来探讨部门间协作机制,提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在绩效评估中,不仅关注单个组织自身的目标完成情况,还关注协作组织整体的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对其他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李海峰认为加拿大政府部门间协作管理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协作机构的管理水平,他建议可通过设立共同监督小组和绩效小组,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

二、政府部门间协作的沟通性机制

根据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多数学者对部门间协作机制的构建,有共同点,即强调信息、沟通的重要性,主张建立一系列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如孙迎春认为部门间的协作需要做到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程度越高,部门间协作的水平越高,单个部门获得的效益越大。徐艳晴、周志忍提出在我国政部门间协作中,信息孤岛现象仍存在,对跨部门协作的实践,造成严重的后果。李莹立足于我国的海事管理现状,突出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性,提出建立网络资源共享的平台和确保各部门通讯设备的兼容性,以完善我国的海事管理的跨部门协作机制。王玉明、邓卫文提出建立环境管理部门间协作机制,需要完善信息系统,并保证环境信息的及时、全面和准确,促进环境信息共享。朱玉知也强调建立相通的信息系统,打破单个部门的限制,促进政府各部门各层级纵向和横向的有效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要建立政府部门间协作的沟通性机制,除了重视信息互通的重要性,还需要确立传播信息的组织载体,需要明确协作主体间的伙伴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述和研究。蔡英辉、申爱华从我国中央部委间的关系来探讨部门间协作机制,他们不仅强调信息闭塞是影响部委间协作的重要原因,还强调打破层级限制,建立各部委间的伙伴关系,通过平等沟通、制度兼容等来推进各部门间的协作进程。朱玉知认为部门间协作关系的确定是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在协作过程中,需要明确与哪些部门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孙迎春把跨部门协作机制分为等级制和协商制两种。其中,等级制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沟通具有强制色彩;而协商制则是在尊重对方意见的基础上,交换信息、共同决策,而不是等级命令。

三、政府部门间协作的战略性机制

协作战略是具有前瞻性的,对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因此,战略性机制是政府部门间协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术界对政府部门间协作机制的建立,确实不乏战略性的审视和思考。

罗伯特 ・ 阿格拉诺夫(Robert Agranoff)和迈克尔 ・麦圭尔(Michael Mcquire)基于美国公共管理实践,建立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模型。他们基于美国地方政府的战略协作,用两个变量来构建协作性管理模式:一是城市协作性活动的水平,二是此活动作为城市治理战略的程度。在这两个维度下,将城市间的协作模式划分为六种:1.基于辖区的管理模型;2.节制模型;3.自上而下模型;4.接受捐赠模型;5.保守模型;6.满足模型。周志忍、蒋敏娟结合中国的国情,从战略角度归总了目前我国特色的政府跨部门协作模式分别是:1.以权威为依托的等级制纵向协同模式;2.以 “部际联席会议”为代表的横向协同模式;3.是围绕专项任务开展的条块间横向协同模式。吕志奎,孟庆国从战略层面分析和预测,协作性公共管理将会是超越新公共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方向,他们从五个方面来论述部门间协作的五个基本维度:分别是价值层面的共识、协作性网络和组织的建立、协同工作方式的确立、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方式(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联合咨询上)以及公共责任和动机。孙迎春认为部门间协作机制也就是实现各主体间的协同战略。他在总结国外政府间部门协作实践的基础上,从宏观战略层面来探讨政府间协作机制,并把政府间部门战略协作归纳为两种组织形式:政府内部高层协同机构与政府宏观政策研究机构,通过把政府智慧和学术专家相结合,建立部门间协作的战略性机制,以提升部门间协作的决策能力和战略思考。

学术界对部门间协作战略性机制的论述,体现在价值追求、决策共识层面。如秦长江、胡伟认为,要实现由新公共管理向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变革,需要进行价值追求的调试,转变行政理念,注重公共价值,通过协作各方共识的达成,处理公共问题。刘亚平在探讨部门间协作的协作关系时,提到部门间的协作, 要求参与协作成员拥有整体战略观, 并能够基于这一整体,形成和实现共同的目标。他强调了在部门间协作过程中,构建战略性机制的重要性。王洛忠、秦颖从危机治理角度,对我国部门间协作机制的困境进行探讨,认为中国文化特有的“内外有别”信任体系、中庸之道以及封闭性和排他性,不利于部门间的协作,应树立多元共治的理念,培育信任的组织文化,从战略视角,依据我国特色的文化背景,建立部门间协作机制的文化保障。

四、政府部门间协作的诊断性机制

很多学者立足于我国政府部门间协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政府部门间协作的诊断性机制。就已有文献来看,周志忍、朱玉知、孙迎春、蒋敏娟、徐艳晴、王洛忠、秦颖等均对跨部门协作的诊断性机制进行过探讨。

周志忍、蒋敏娟建立了一个诊断框架,用来分析中国政府部门间协作的现状,并深层分析了部门间协作失灵产生的现象和原因,强调完善体制层面的不足,弥补技术层面的缺陷,运用结构性和程序性多重机制,其理论具有代表性,为今后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思考,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徐艳晴、周志忍立足于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现状,建立了一个部门间协作框架,分别从协同需求、部门间协作的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三方面来分析我国水环境境治理中部门间协作的不足,并提出一些诊断性建议。蒋敏娟从中国部门间的协作现状出发,揭示了中国特色的政府间协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政府间协作机制的诊断性策略。李莹揭示了我国海事管理部门间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海事发达国家部门间协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建立和完善海事管理政府部门间协作机制的建议,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成立领导协调机构、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孙迎春依据澳大利亚整体政府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来探讨政府部门间协作机制,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朱玉知描述了我国“多个监管部门却管不了一根豆芽”的现实困境,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来分析我国政府部门间存在的协作难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部门间协作机制。孙迎春总结国外政府部门间协作经验,提出部门间协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分别从宏观战略与政策层面、政策制定层面和政策执行层面解释了政府跨部门协作的运行机制,指出在不同的层面,部门间协作的方式不同,运行机制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王洛忠、秦颖站在公共危机治理的角度,从文化因素、组织因素、制度因素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政府部门间协作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部门间协作机制的路径,包括培育协作信任的组织文化、设立专门协作机构、实现目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信息平台和实行协作问责等。赵成福在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对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部门间协作的困境进行诊断,认为信任缺失、网络失范、规范缺失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张提升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团体层面的社会资本(如健全协作体系或协作平台)和建立信任社会。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和归纳,本文认为目前学术界对政府部门间机制的构建研究较丰富,但有些方面仍缺乏系统性研究和深度分析。本文认为,目前学术界对政府部门间协作机制构建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第一,学术界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理论层面的探讨,尤其在针对建立管理型机制、沟通性机制有较多的研究和论述,且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看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国内学术界在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去探讨部门间协作机制的构建,特别体现在诊断性机制上,多立足于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做宏观分析和探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间协作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部门间协作机制静态的研究较多,动态的研究较少,把协作当成是动态的管理过程并系统地从实践的角度去分析的研究比较欠缺;第二,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较少。目前学术界立足于国家层面、整体层面对部门间协作机制的研究较多,大而宽泛,而专注于某些微观实践去探讨部门间协作机制的研究较少;第三,管理层面的研究多,战略层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学术界从管理层面对部门间协作的研究相对较多,且比较散乱,而站在战略高度去审视政府部门间机制建构的研究很少,对协作的价值共识、理念、普适性模式等层面的深层研究匮乏,且缺乏代表性理论。

参考文献:

[1] [美]尤金・巴达赫.跨部门合作――管理“巧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7.

[2] 周志忍,蒋敏娟.中国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探析――一个叙事与诊断框架[J].公共行政评论,2010(1):94- 97.

[3] 孙迎春.国外政府跨部门合作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7):104.

[4] 蒋敏娟.法治视野下的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5(8):37- 41.

[5] 徐艳晴,周志忍.水环境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探析――分析框架与未来研究方向[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6):110- 115.

[6] 吕志奎,孟庆国.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J].学术研究,2010(12):36.

[7] 刘亚平.协作性公共管理:现状与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79.

[8] 王洛忠,秦颖.公共危机治理的跨部门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 双月刊),2012(5):122- 123.

[9] 李莹.中国海事管理部门协作机制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10(6):39- 42.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8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护患协同合作;护理质量;满意度

Effect of Cooperative Mode o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HONG Hui-ge,YE Xin-xin

(Department of Nursing ,Kizilsu Kirgiz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Kizilsu 845350,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operative mode on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220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3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control group was implement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while observational group by the collaborative mode,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ResultsThe nursing indicators(basic nursing, postoperative nursing, ward management, coverage rate of education, nursing documents)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which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Under the cooperative mod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about the nursing work were higher than that by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P < 0.05,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The collaborative mode not only meet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patients' demands, builds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ctors,patients and nurses,but also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Key words:Nursing management; Cooperative mode;Nursing quality;Satisfaction degree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临床护理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为患者提供实惠、方便、有效、安全的护理服务已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要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就应当提高护理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临床护理、治疗质量,寻求一种医护患三者协同合作的有效护理模式。为探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自2013年1月开始在临床护理中引入了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其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关节科、创伤科、脊柱科、老年科开展了医护患合作模式。自实行医护患合作模式,科室在患者满意度、医护合作程度、护患密切程度及护士自我价值感等方面明显提升。

1.2方法

1.2.1召开专题会议护理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学习、领会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1.2.2建立合作模式建立沟通联系薄,内容包括:患者发生病情变化、采取措施,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情况、由特殊病情变化患者等;时间要求;评价标准等。①加强医生与护士间的合作。护理人员与医生一同进行医疗查房,及时将护理、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各种检查结果反馈给医生。在病例讨论中,护理人员同医生一起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病情变化、护理需求进行评价、讨论,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治疗方案,让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的针对性、个体化性质更强,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②加强护士与患者间的合作。护理人员要专业、耐心地向患者说明积极参与护理的有益影响,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自我护理的可行性、重要性,逐步摆脱依赖性护理,实现自我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通过运用循环护理法(教育-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让患者逐步了解护理方案,并主动执行自我护理,使自我管理质量得以提升。③加强护士与护士间的合作。对于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要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配合,构建起分层管理体制。在综合评价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等的基础上,开展分层管理,制定并实施护理APN连续、弹性排班制度。

1.3效果评价以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为标准,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术后护理、病房管理、宣教覆盖率、护理文书填写5大项,每项满分100分。对实施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前后的38名医生、66名护士、220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组间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分别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在P

2结果

2.1护理质量两种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质量对比,见表1。实施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后的各项护理指标(基础护理、术后护理、病房管理、宣教覆盖率、护理文书填写)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

2.2护理满意度两种护理模式下,医护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见表2。表2显示,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下,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护理模式,P

3讨论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实施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后的各项护理指标(基础护理、术后护理、病房管理、宣教覆盖率、护理文书填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下,以护理人员为纽带,使患者与医生的联系更加紧密[5]。护理人员参与病例讨论和医疗查房,有助于护理人员、医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评价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从而能及时地调整护理、治疗方案,使方案更具针对性、个体性,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为加强护士与护士间的合作,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了分层管理,严格落实护理APN排班制,其让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也给予了护士更多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使健康宣教时间得到了保证,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宣教,使二级预防效果大为提高[6]。另外,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运用循环护理法(教育-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让患者逐渐熟悉护理流程,并主动参与护理,通过加强护士与医生间的合作,护士与医生沟通频率、深度增加,有助于医生掌握更多的患者信息,以便动态了解治疗方案落实情况,也让护理、治疗方案受到了多方检查、监督,有助于保障护理及治疗安全,同时也能提高医生与护士间的相互信任度[7]。

总之,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改善医护患三者的关系,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提升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地护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彭小苑,欧阳艳菲.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1):52-53.

[2]牟建容,夏敏,鲁莉,等.三方协同管理对心内科老年高危跌倒病人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21):1982-1983.

[3]沈丽.协同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51-52.

[4]刘昭君,殷积彬,潜艳,等.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3):23-25.

[5]李舒文.浅谈协同护理在肾内科科室护理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5):436-436.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9

目前,关于教研协作体的研究有:东北三省十二校建立 “教学模式与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协作体;江苏省海门市建立“教育在线论坛——海门新教育共同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启用“联合实验协作体”;湖北省松滋市建立 “松滋东区教研协作体”;南宁建立“城乡初中共同体”,苏州建立“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等等。

我市的“科研协作体”是借鉴了以上协作体的组建形式和发展思路,以教师小课题为载体,将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作为基础,取得了直接的、原生态的教师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研发出了更严密、科学的科研课题管理模式,发挥科研研训员的指导和辅助优势,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创新性,全面铺展“科研进课堂”的工作目标。

构建科研协作体的工作目标是:一是实施有效的课题管理模式,二是搭建课题经验交流平台,三是建立一支具备指导、管理、研究能力的科研队伍。

在组建协作体的初期科研所研训员分成两组,一组到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调研,针对学校以往的研究经验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理和全面分析,第二组对“十五”以来的课题进行整理统计,经市专家组论证研究,建立研究内容不同的协作体,例如:学困生转化研究的协作体、学科课堂中学生小组合作研究的协作体、小学语文阅读研究的协作体、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协作体、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协作体及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协作体等,同时研究确立各个协作体的课题研究的方向与目标。中期根据学校实际为协作体学校的课题研究搭建研究的平台,实施科学的教师科研课题管理模式;在协作体开展研究的末期,总结分析,提炼经验,树立典型,以教师的课题研究为点,带动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的教师课题研究工作。

通过几年不断的研究、实施与总结,在不同的协作体组建过程中,我市总结出了科研课题管理比较有效的办法,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1、对课题分类管理,严把课题入口关;2、依据课题分类结果,组建课题研究协作体;3、各协作体针对各自研究专题开展深入研究,组织各种研究活动。

科研协作体采用了举办研讨会、课例展示会、座谈会、培训学习、资源交换等方式实现扩大研究成果,增强交流意识的目的;通过课题专题博客群实时监督课题专题博客的研究进展情况,及时对教师的研究过程给予指导,督促教师将研究的成果上传至博客;建立专门的科研网站、科研QQ群形成学术指导和研究氛围,实现科研协作体的构建目标。在各项活动中各个协作体的成员累计了大量优秀的论文,课例,研究报告,成果集等,教师用文本或博客的形式展示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协作体在构建、实施和总结表彰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有效的步骤开展工作。

一是协作体广泛开展调研。

二是制定《科研协作体章程》。

三是集中召开各协作体开题会。

四是组织召开协作体课题培训会。

五是组建教师小课题的专题博客群。

六是组织进行协作体课题说方案大赛。

七是举办协作体课题优质课大赛。

八是组织召开协作体科研成果展示会。

九是协作体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研讨会活动等。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我市初步构建起了对科研课题“三个引领”的宏观管理策略,第一层次引领课堂融入科研,第二层次引领教师锻造典型,第三层次引领学校构建特色。借助科研管理实体——科研协作体的构建模式,加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管理,让教师小课题研究真正能走进课堂实践。科研管理的宏观策略和课题管理实体的搭建,使得本溪市的教育科研工作在宏观引领、协作管理、实践研究上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

一、我市在四个方面形成了有效地科研管理模式:“触底”式的科研管理模式、“协作”式的课题研究模式、“小交流”式的成果推广模式、“亲历”式的科研实践模式。

二、对教师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多途径、多角度的反馈与解决,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问题经两条途径获得解答:一是通过QQ群、博客群;二是通过科研所调研上达科研所。

2、教师交流经三条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学校科研室达到校内交流;二是通过协作体达到几个学校的校际交流;三是通过科研网、博客群、QQ群达到全市交流。

3、教师队伍经三条途径建设:一是学校科研室;二是县区科研室;三是科研所

4、教师成果经四条途径推广:一是通过协作体;二是通过科研网、博客群;三是通过现场会研讨会;四是省市优秀成果优秀教师评选。

三、实现了优秀科研研训员队伍、协作体教师研究队伍及优秀科研典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在不断的完善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总结经验和组织实践过程中,我市探究出了《构建协作体的五种有效方法》;提炼出了《有效科研课题管理的四种模式》;探索出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办法》;总结出了《建设科研队伍的有效方法》,并以研究课题的形式申报了省级课题《以科研协作体为依托,构建科研管理模式的研究》,现已结题。

五、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在协作体的构建中得到了不断提升,总结提炼出了大量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论文,其中《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等学术于《辽宁教育》《中小学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论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等获得省市级的学术成果一等奖。

六、搭建成熟的网络交流平台有:本溪科研网、本溪科研人QQ群、本溪科研人博客群。

我市下一步科研工作设想:

(一)发挥研训员的研究特色与优势

由研训员组建小课题与小课题的协作体,组建市级课题与市级课题的协作体;发挥研训员的学科优势,自选协作体参与研究;参与几个不同的小课题的研究;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并坚持开展研究培训。

(二)发挥学校特色优势:

借助特色学校的发展优势,带动薄弱偏远学校的特色研究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篇10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three section typ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and points out its main problems. Based on this point, the paper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detail recent years domestic colleg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mplementation "concerted type", recruiting by departments and multi-cultivation, module type and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type, the four types has their own features innova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s. The authors holds that these four types of innovatio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could compensate the shor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ode to meet economic development's demand for individulized, diversified and multi-standard moder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alents.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business management;talent cultivation;mode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008-02

1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我国大学实施的是国家计划体制,学生进入大学需要经过“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高考,可谓“一卷定终身”。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工商管理专业的录取生和其他专业的录取生并没有区别,培养过程则按年级、系、专业、班进行组织,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三段式”教育,实行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整体上处于大统一的状态。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主要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而未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同时教育实行“严进宽出”,不但导致“千人一面”的后果,而且整体素质不高且趋同化严重,与市场需求错位,就要困难,十分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2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空泛,缺乏针对性;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选择上哦自主性弱和灵活性差;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途径较为单一;④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⑤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力的培养;⑥考核办法单一,不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

3改革与探索新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3.1 “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加拿大“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为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据协同论的思想形成的。“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求协同发展,并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倡人才培养“全方面,全过程,以人为本,全员参加”。所谓“全方面”就是围绕着不同的工商人才培养层次目标,从知识、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三个方面,将专业教育和学生管理紧密结合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全过程”,就是把专业指导贯穿到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培养人才全过程当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全员参加”就是党政工团联合,全体师生紧密协同,一起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3.2 “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各高校“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借鉴美国“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任选课程比例协调”的人才培养思想。“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各高校按系招生,前期培养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实行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以恰当的比例融合于一体的通识教育,后期则是在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更加明确的基础上,完全按照自愿原则重新进行专业划分,使学生的自我认识、专业认识和社会需求认识相协调,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确定自己家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

3.3 “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工商管理专业细分为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模块,学生在学习其他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等选择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不专和专业纵深方向知识钻研不够深入的缺陷,充分融合了现有的“复合型”和“专有型”教育的优势。学生既有较为宽厚的基础和较为全面的管理视野,又具有在工商管理某些领域较为深厚的造诣,形成以能力型和创新型为主导的知识结构,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3.4 “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多边合作的产教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积极为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专业实际环境,帮助其全面理解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把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上。在该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达成协议,以学生与用人单位雇佣劳动关系为主,学校协调配合,既根据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学校设置相关专业,选拔、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根据协议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相应的岗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