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0:21:21

协同创新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篇1

(一)国外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协同理论创始人Haken将协同定义为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合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各组成部分所不存在的新质的构造与特性。自然界的协同与管理学上的协同在深层次上有很强的相似性,许多学者逐步把自然界的协同理念运用于管理学科。学者Ansoff在研究公司的多元化问题时提出战略协同,第一次将协同的理念运用于管理学。随后,Hiroyukiltami将Ansoff的协同理念细分为互补和协同效应。VeronicaSer-rano在协同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即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系统性的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PeterGloor则着重指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主体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

(二)国内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国内协同创新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企业内部为研究重点的协同创新。郭斌等从系统、组合的视角出发,在对企业组合创新的研究中发现,组合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受组织和技术因素制约的系统性协同创新行为,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陈劲等通过研究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过程,提出企业要进行有效的协同创新管理,就必须以协同创新功能为主线、以因子系统联系为基础建立全面、系统的协同创新管理架构。第二阶段为产业集群方面的协同创新。许箫迪、王子龙基于战略联盟行为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建立了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了确立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目标前提,价值基础及终止条件。万幼清、邓明然基于知识视角对影响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模型,认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拥有的知识类型也不同,说明产业集群能够充分发挥企业间各方的知识基础优势,极大提高了协同创新绩效。第三阶段为基于产学研视角的协同创新。何郁冰探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认为“战略—知识—组织”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是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的基础、核心和保证。许振洲等从知识流动视角出发,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形成三个递进演化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运行的内在机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协同特征,初步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理论框架。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协同创新

对于产学研中形成的战略联盟,政府部门给出了概念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对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理解:联盟是各创新主体之间以解决重大需求为纽带的协同合作的同盟,该形式与合同、协议等短期合作不同,与兼并及收购有很大区别;联盟强调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之间协同合作,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企业或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目标,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形式;联盟是联盟成员以独立法人的身份依法建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协同合作关系,而不是基于某个产学研项目而建立的临时、短期的一般性的合作关系。然而,战略联盟与协同创新并不是简单组合就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只有当大学、研究机构向联盟及其各创新主体之间创新要素系统性的整合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形成联盟各创新要素多边协同和合作创新。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其本质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它通过联盟内部各创新要素之间以及各创新要素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竞争合作、相互依赖促进,驱使联盟内创新资源在协同合作、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而得到动态持续的协同发展。以系统的视角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理就是联盟协同创新各主体、各组织内外部的合作方式与彼此关系的总和。包括各组成主体,以及系统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关系的总和。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理

(一)协同创新体制

协同创新体制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结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本质与“2011计划”的实质内容可见当前主要的体制为:政府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自主协同合作体制。在这一体制中,企业是协同创新的需求方及投入方。企业虽具有资金、设备、营销和市场经验等能力优势,但却缺少基础性原理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Lee认为,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是获取互补性研究成果、进入新技术领域及开发新产品。每个联盟都是因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针对创新任务而开展,创新物质资源的投入和创新活动的组织,主要来自企业的组织。高校及科研机构是协同创新的智力提供者。其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和专业人才储备能很好地弥补企业在此方面的劣势,而企业也能为其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实用性研究指导。因此,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传统的技术转移路径正在发生改变,高校及科研机构已不再是由企业筛选技术、选择合作被动参与方。根据“2011计划”精神,“高校主动协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应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亮点”。政府起推动、引导作用。政府推动是政府根据国家或地方重大需求,通过行政和政策手段引导各主体根据实际紧密协同,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方式,积极推动体制改革,踊跃参与协同创新。对我国而言,政府的推动及引导作用越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共享资源越多,参与程序越深,互补性越强。另外,从西方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看,风险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研究认为风险投资是战略联盟运行达到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然而,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随着我国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也将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一体制中,核心关键要具备六个要素。

(1)需求牵引。即联盟成立的根本原因,联盟服务于谁或者什么重大需求,目的要很明确。

(2)问题导向。需求中存在什么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靠某一组织无法完成。

(3)任务驱动。各创新主体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各创新主体之间以系统方式有逻辑地整合,实现多边的协同。

(4)要素整合。为解决任务而集合相关的要素。

(5)机制创新。要建立为解决任务而协同的机制,无固定的常规模式,根据实际需要而制定。

(6)实效突出。不以传统的科技评价模式来进行评价,而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原需求的成效来客观评价。

(二)协同创新的机制

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主体、各组织的内部合作方式与要素关系的总和。它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应遵循三大原则。

1.知识在知识场中扩散的动机和动力最大化原则

联盟协同创新的本质是基于合作的知识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视为知识在其中扩散的知识场,动机和动力是影响知识在知识场内扩散的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其中动机决定知识扩散的目标,动力则决定知识扩散的速度和程度。显然,当知识扩散的动机和动力最大时,知识创新绩效最大化。在动力中有一项重要的因素是以知识为主的资源互补性最大化因素。显而易见,战略联盟形成原因之一是基于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主体之间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程度越高,其他主体与之结成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越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体之间资源属性类型互异,表明各主体之间更能形成资源互补的优势,更大地提高协同创新的绩效,这表明联盟主体之间的知识互补是联盟协同创新的基础。

2.技术转移梯度最小与创新能力差距适度化原则

知识创新在创新主体之间扩散,必须在一定知识位势区间内的高低知识位势主体之间进行,但位势差距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知识流动的强弱程度。如果差距太大,低位势可能不会向高位势学习,高位势也没有向低位势进行知识扩散的动力与动机。当联盟的知识转移能力较弱或知识难度太高时,知识转移在联盟中很难产生很大的协同创新效应。这其中就涉及到技术转移梯度的问题,即不同协同主体之间技术水平的相差程度。根据研究,技术成果总是沿着技术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的,技术转移梯度越小,则通过协同创新达成技术转移的几率越大。同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差距需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在一个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中,即使整个联盟的协同利益呈正向增长,但在联盟的某一或少数主体的知识或技术创新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协同主体,则该成员将会重新寻找得以使其自身利益更大化的战略联盟。创新能力差距化适度原则从另一角度看,也是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相适应原则,即知识的转移需要落地才能产生实际效益,否则只能成为摆设。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不能很好为市场所用的重要原因。

3.个体成本收益率最大化原则

所有联盟建立的最直接市场因素均是为了寻求成本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各创新主体通过联盟合作可稳定运营成本,进而减少收益成本,降低支付费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参与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的前提是单个主体参与所得的收益大于参与所付出的成本,而且参与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率高于单个主体行动的成本收益率。如果一项活动对于战略联盟能产生足够的协同利益,而对于其中某个个体产生的成本太高,或者成本收益率太低,那么这个个体也不可能采取行动。

四、结语与展望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篇2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积累人力资本、提高科技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国内绕高校科技能力的指标体系、效率评价、人才培养等展开研究。Chenetal(2013)研究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Fuetal.(2012)研究了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培养与提升。Hausman(2012)研究了高校科技创能力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李瑛、崔宇威(2011)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以及政府拨款在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对效率没有影响。孙燕等(2011)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应该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中的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刘永等(2012)分析了大学科技园在高校科技创新链中的角色定位和关键要素,探讨了动力激活的措施和方法。隋秀芝、李炜(2013)认为在提升高校科研能力的过程中应逐步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的共享管理和跨越。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到,尽管不少学者研究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问题,但是,这些成果存在的不足较为明显:在研究视角上,已有研究忽略了政产学研用间的协同创新;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较少涉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机制、协同流程和协同方式等;在研究结论上,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数据资料和统计口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部分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协同创新视角,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分解与分析,重点建立省内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系统及其协同创新机制,分析不同范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2.1实证结果

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国家数据(NationalData)为基础,利用DEAP2.1进行我国2003~2011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考虑到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选择了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单位: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单位:万元)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单位:万人)为投入量,选择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单位:项)、技术市场成交额(单位:亿元)和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单位:人)。由于2011年教育性财政经费没有数据,因此,利用插值法得到了2011年各个省份教育性财政经费。另外,没有统计西藏自治区技术市场成交额,因此,本文只评价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单位2003~2011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2.2结果分析

从整体上,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位次由2003年第22位上升到2011年第19位,可以说,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一方面,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关。近些年,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科技研发体制机制建设,先后制定了“十一五”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等重要文件。另一方面,这些成绩与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采取多种举措支持高校加强产学研密不可分。近些年,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构建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社共赢”科技创新模式,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高校百名优秀应用人才支持计划”等,积极鼓励高校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环境,注重培养和大力引进重要学术带头人,带动相关学科实现超越发展。同时,河北省高等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科研院所展开互补互助,不仅为后者提供了大批厚基础、高素质、宽视野、强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而且发挥了自身在知识技术向市场和社会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科技与生产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从个体看,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位次从2003年至2011年依次是第22位、第22位、第25位、第20位、第22位、第22位、第17位、第21位和第19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依次为86.2%、82.3%、80.5%、88.1%、90.1%、86.4%、89.5%、86.6%和62.8%。从结果不难看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基本处于较后的位置,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和国内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亟需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影响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有: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并存。《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显示,2011年河北省教育经费投入652.11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8.43%,仅比2010年多0.09个百分点,但比2009年低了0.28个百分点。二是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与科技创新绩效偏低并存。《河北省经济年鉴》(2012)显示,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发表科技论文共42142篇,仅比2010年增加了4.25%,比2005年增加了13.1%,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出版科技著作933种,仅比2010年增加了1.74%,比2005年降低了10.34%,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R&D人员全时当量为7716.4人/年,仅比2010年增加了4.44%,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实验发展的资金为5204万元,比2010年减少了19.76万元。三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政产学研渠道不畅并存。虽然这些年河北省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不过,目前来说,河北省政产学研结合不紧凑,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较难以转化或者产业化率不高,这些问题与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影响了创新型河北建设和和谐河北建设。四是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比例较低与协同创新机制缺位并存。从统计资料显示,无论是在校学生(包括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还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等,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比例较低,另外,在高校科技创新能提升的过程中,一些协同创新机制缺位,影响了河北省区域科技创新绩效水平,亟需构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

3构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

为了进一步增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和和谐河北建设,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本文在冯锋、汪良兵(2011)的基础上,从协同创新的视角,考虑到系统内外协同机制的异质性,构建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存在两个层面:省外层面和省内层面。在省外层面,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政治需求协同是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需要与国家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政治需求、各个省份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政治需求协同发展。资源配置协同是指河北省需要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地方科教发展协调起来,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和谐氛围。国际竞争协同是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应该与国际竞争协同发展,充分认识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纷纷深度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争取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状况,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持续发展协同是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需要与社会、资源、环境、人文等协同发展,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省内层面,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发展、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从图1还可以看出,在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中,不仅省内外协同机制不同,而且协同机制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省外层面,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对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外在约束和外部动力,省内层面产生的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发展、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则对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内部诱导和内在动力。在省内层面,各市出台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具体见萌芽状态。椭圆中图形越混乱越无序,越说明地方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措施与目的越不规范越不统一越不一致,越说明了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从图中3个阶段可以看出,随着政治需求协同机制、社会需求协同机制、共性需求机制和个性需求协同机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河北省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发展和跨越式提升,增强河北省综合竞争力,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4结论及措施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前提,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围绕某学科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堂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共同拟订指导计划,依据教师各自专长,共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多数普通高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主要是本学科教师,很少组建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而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仅凭自己阅读资料很难深刻理解,亟须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帮助。明确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内在机理,构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整合、优化与提升内部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分别负责组织、培训和指导本学院(系部)学生参加各级别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系部)之间往往很难共享培训和指导资源,比如竞赛场地、培训资料等。借助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机,每个学院(系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内部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共享、整合和优化,提升内部资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正是那些善于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学科界限的教学的机构”[1]。因此,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者,都能完善自己原有的创新素质结构,获得新的创新技能。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在填补学科微观化后空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传统学科群为基础,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理念、方法、技术、理论和范式等内容。根据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学科结构,并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3]。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亦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不断探索知识前沿问题。

(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需要:践行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

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进一步加强 对其他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共同交流,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有机整合,指导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4]学生时刻感受着跨学科教师教学合作创新的精神,并不断地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施建议

(一)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

1.提升观念意识,重视协同指导的意义。建立校级指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委员,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只有校长、院长(系部)、教务处长和教研室主任等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协同指导的教育价值。

2.组建教师团队,建立协同指导机制。校级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教师团队: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确定团队负责人;评估协同指导过程中各位教师的表现,按照相应的办法给予奖惩;监督协同指导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提供场地设施和安排课程等,保障协同指导机制的正常运转。

3.完善激励措施。协同指导的过程伴随着协同代价[5],即“人与人在价值互动中为了实现协作所费的时间,包括组织时间、协调的时间、激励的时间、沟通的时间等”。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往往仅能驱动少部分教师协同指导的内在动机,多数跨学科教师更加在意协同代价的补偿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激励措施必须完善并且奖励力度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相关激励措施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和细致,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激励力度,要让参与协同指导的教师获得有尊严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二)全员参与:探索协同指导的路径与方法

1.协同开设培训课程。协同开设一门课程,讲授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如何分析和解答同一个问题。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几乎每一年的竞赛题目都包含着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2012年“机器人避障问题”,2013年“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显然,在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时,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至少应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种赛前的培训工作。当然,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对上述数学建模问题也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也可以吸纳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学生在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复杂差异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6]。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应当围绕某一项或几项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协同式的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衔接课程,讲授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协同指导创新项目。高校普遍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包括校、省市和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类科技创新项目一般允许有两位指导教师,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指导对象是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团队。围绕同一创新项目,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指导教师展示和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入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创新项目。这是一个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协同组织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也是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效果的重要检验平台。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这些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协同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国内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外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三)明确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在促进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协同指导工作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师生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违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要强化赛前的指导工作,杜绝教师在赛中的违规指导。一般地,竞赛都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在竞赛期间针对竞赛试题给予学生帮助,只能做一些组织性的工作。指导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竞赛成绩而违反学术道德。

作者:贾金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127.

[2]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07.

[3]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64.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应用技术高校;教育扶贫;区域产业;专业集群

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高校要紧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整合专业设置,建设全覆盖的校企合作特色专业集群。[1]这表明国家将专业集群作为应用技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典反贫困理论中的“人力资本”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共同阐释了教育扶贫与区域产业相互融通的路径———培养“有志”且“有智”人才。应用技术高校应贯彻党的教育扶贫方针,依据区域产业集群和行业领域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构建专业集群办学模式,丰富专业集群办学内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本文涉及的一些概念界定

(一)应用技术高校。本文所指的应用技术高校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而形成的高校。应用技术高校面向区域和行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其所培养的人才既能掌握现代社会生产、建设与服务一线从事管理和操作的各种高级技能,还具有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2](二)教育扶贫。指出,扶贫必扶智。[3]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就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教育扶贫旨在提高人的素质,激发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主观2018年第8期LNGZXBVol.20,No.8能动性。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54所高校率先提出高校开展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民众技能培训和基层干部培训等为内容的《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4](三)专业集群专业集群的概念已逐步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但相关文献较少。部分学者仍以专业群的概念定义专业集群。为近一步扩大应用技术高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范围,有针对性地提高培养质量,有学者提出了“校际专业集群”的概念:以一所或几所应用技术高校的特色专业群为核心,聚集区域内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形成跨组织的更大的专业群。该概念阐明了专业集群的内涵。

二、西安思源学院专业集群建设实施路径

西安思源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技术高校。学校依据区域产业有针对性地建设专业集群,对革命老区延安市米脂县,以及安康市平利县仁溪沟村进行教育扶贫,全力投入陕西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中。学校利用陕西特有的资源优势,加强服务区域的能力,提高对地方的贡献度,不断完善专业集群服务产业群的机制,逐步形成了专业集群办学优势。(一)对接教育扶贫与区域产业精准设置专业集群。作为白鹿原大学城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西安思源学院积极参与到陕西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中来,学校结合扶贫攻坚要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精准设置专业集群。1.主动对接群众脱贫致富需要。陕西有三个国家连片特困区,56个重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占全省所有县区的55%以上[5],其中陕北革命老区的榆林市米脂县、安康市平利县更是深度贫困地区。区域内群众脱贫致富是区域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的核心任务。精准对接群众脱贫致富,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培养区域人民群众创业意识,增强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是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服务区域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学校依据产教深度融合的思想,系统全面地精准设置专业集群。围绕贫困地区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将护理学、护理、康复治疗、社会学等关联专业设置为康复医疗与社区服务专业集群;围绕贫困地区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关联专业设置为现代教师与教育专业集群;围绕贫困地区基础建设的需求,将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软件设计等关联专业设置为城乡发展与基础设施专业集群;围绕贫困地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将旅游管理、文物修复与维护、影视创作与传媒、书法学等相关专业设置为旅游与文化产业专业集群;围绕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特色手工品,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数字媒体艺术、广告设计与制作、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设置为公共服务与管理专业集群等。2.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国家关于陕西贫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战略是:未来5到10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全面实现小康水平。[6]西安思源学院主动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遴选、鼓励与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专业构建专业集群,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专业集群为平台,提升学校学科专业的培养能力与水平,围绕扶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的各类专门型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人才短缺难题,全力服务扶贫攻坚与国家发展战略。陕西大部分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需进一步提升,一些企业能耗高、污染大,产业之间耦合度低,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严重,差异化发展未形成格局。学校在专业集群建设时,精准链接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开发特色产品,协同攻克技术难关,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相对优势和竞争力,力争使产业集群以更高水平反哺教学。(二)构建专业集群发展机制。1.构建专业集群协同管理机制。建设专业集群要构建良好的协同管理机制,要处理好学校与行业企业,学校与学校,校内各专业群之间互相交错的复杂关系。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机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应用技术高校专业集群的内核,学校应和行业企业建立基于专业集群的合作机制。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集群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委员会和理事会紧密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动态,指导学校动态调整专业集群和专业。建立科学的专业集群评价体系,改良、淘汰背离区域发展的老旧专业。在校内建立专业集群管理机构,协同处理围绕专业集群而衍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共享、实习实践等相关问题。2.构建专业集群资源协同配置机制。创新专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最大限度使用资源。根据行业领域的特点,依据专业集群的区域和服务面向配置教学资源。对于专业集群中场地、基础实验室、基础实习实训平台等可共享的教学资源,统筹规划,统一调度,统一使用,统一管理,打破单位界限。譬如,汽车工程、汽车检测与维护、交通运营与管理、空中乘务,属于不同学校的专业,但在专业集群上属于交通运输专业集群,因此,校际合作,资源共享,将四个专业划归交通运输专业集群。旅游管理、文物修复与维护、影视创作与传媒和书法学分属两个不同的二级学院,但在专业维度上归属旅游与文化产业专业集群。深化产学研合作,学校应主动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协同发展,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通过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方式,加强合作,拓展关系,与地方和行业无缝链接,建设认知实习、课程实习、就业实习基地,促进专业集群建设。我校发挥地域优势,与著名作家陈忠实及黄土派作家协同创建白鹿书院、陈忠实文学馆、黄土派作家工作室、任宝林书画院,与白鹿仓、白鹿原影视城等密切相关,为旅游与文化产业专业集群提供共享实习实训基地。3.构建专业集群师资协同培养机制。以“降低储备率,提高利用率”为原则协同培养专业集群师资队伍。在专业集群内部重点发展优势专业师资,使各专业师资之间既高度关联又各有特色和优势。在专业集群内部根据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行业实践背景等优化教师队伍,教师应承担两到三门专业课程,其中至少一门是群内的其他课程。通过校际合作协同提升教师应用型研究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协同提升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面向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等充实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能力与水平。我校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帮扶协议,教师一对一参与交大导师团队的课题研讨、论文写作等,提高教师应用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每年选派50人,4年以来累计培养教师200余名。《西安思源学院教师暑期行业实践暂行办法》以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提升行业实践能力,政策实施以来累计派出教师300余人。我校实行校外导师制,聘用行业企业精英资源,充实专业集群师资,截至目前共聘用100余人。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为专业集群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总之,西安思源学院结合教育扶贫与区域产业的需要,通过协同发展构建了康复医疗与社区服务、现代教师与教育、城乡发展与基础设施、旅游与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与管理等五大专业集群。学校以构建专业集群为契机,系统、科学地优化新兴专业,改造、淘汰老旧专业,提升专业集群服务社会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形成了学校专业集群服务教育扶贫与区域产业、教育扶贫与区域产业反哺学校专业集群的良好局面,进一步确定了学校不可替代的办学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3)[2018-06-25].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付世秋.应用技术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实证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4):84-86.

[3]人民网.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EB/OL].(2016-01-03)[2018-06-25].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03/c1001-28006150.html.

[4]中国经济网.中国54所高校共商教育助力扶贫攻坚[EB/OL].(2016-01-22)[2018-06-25].www.ce.cn/xwzx/gnsz/gdxw/201601/22/t20160122_8496504.shtml.

[5]唐泽斌.决战脱贫攻坚共奔全面小康[J].世纪行,2016(3):33-35.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政府;作用

一、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就是在一定区域.由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等创新要素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旨在通过创新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

区域创新系统强调的是把整个区域看作是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有机的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我们必须认清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确保政府科学实施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着力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保护性政策、协调性政策等.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以维持区域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

1.国外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逐渐开始发挥着建立、维持并且发展一个稳定、开放、富有活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宏观经济体系的作用,并使之成为良好的创新环境,使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参与要素之间都能够紧密互动。因此,各地区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为本地的创新活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美国政府致力于修正和完善有关企业创新的相关事宜.力图通过法律的健全来严格规范创新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各大小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某些行业给予相应保护、将一些高新军事技术转向普通民用技术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硅谷的发展.另外还在法律、税收、政府采购方面进行了有利于高科技和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应调整。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研发投人和相关政策促进硅谷技术发展。硅谷所在的加州有明确的科技政策,如鼓励政府内部和政府外部的研究发展工作。设立科学技术办公室,鼓励发展教育尤其是技术教育,设立“四城市计划”等与地方政府机构间的联系机制以及直接的金钱资助等。为体现机会均等,扶持中小企业,美国联邦政府采购局内还专门设有小企业采购代表处。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向中小企业的采购。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措施使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企业、研发机构、金融机构与系统外的国际产业进行转移。技术、知识和信息流在这个创新网络中扩散、细化、专业化、再集聚,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与创新能力。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在2O世纪60年代就把“技术立国”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并于1995年公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成为日本科技政策的基本法律。日本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进和吸收,政府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其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地域振兴政策和对研究开发据点整治政策极大促进了日本的技术整体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此外。日本还十分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有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联系。大学、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联合创新项目人和资源培育.还衍生出不少创新企业参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企业为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产业化,两者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共享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流动,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生产力。欧盟的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区域创新文化的发展。各政府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促进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鼓励在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欧盟建立培训与创新论坛,以促进信息和经验交流.并继续落实教育与培训白皮书,促进欧洲各学校的联系。欧盟还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制度创新.并对区域创新系统内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都进行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通过实施“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计划,在青年一代中推广、普及知识并使其掌握传播知识的技术。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欧盟要求各国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人员、公共项目与各类基金的管理人员进行有关创新的培训,增强其创新意识:努力促进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在创新方面的经验交流。

2.区域创新系统中我国各级政府应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应发挥的作用:

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区域创新系统各行为主体自身利益不能达到一致时.最好的手段是用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予以规范、协调。法律、政策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规范性的特征.是政府规范和调节各行为主体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保护区域创新系统内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规范区域经济、市场活动起到了监督管理的作用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核心问题国家应开通“知识产权服务热线”.并要求各级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为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和咨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法》等政策法规,国家还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尤其缺少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各种中小企业的特别法。因此。应建立、健全促进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包括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等。为鼓励创办新企业提高创新项目的资助效率。减轻企业的负担。各级政府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分析现有法规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简化创办企业的企业申请资助手续.推广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信息与咨询综合服务:在立法上。组织专家研究和提出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现行法律法规的建议.以解决由于目前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和各种问题。

(2)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区域刨新系统的核心在于政府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区域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普遍的、持续的、富有效率的实现创新,从而推动本地区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区域竞争力在促进创新体系的进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地方公共政策。配合并促进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影响或改变区域内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引导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重大创新性项目和课题,通过资金投入来引导智力资源之间的有机组合。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共同完成创新.以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地方政府出于区域建设、区域创新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大的项目和课题.并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共同承担、共同完成,促进区域特色的形成;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推动以区域创新中介组织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中介组织的建设,包括技术转化机构、工程中心、技术咨询和技术诊断组织等,就是使之成为连接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在现实生产力中发挥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

(3)加强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引导。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其运行的速度、方向和效率主要取决于创新主体的力量.但是政府的某些合理干预行动也的确能有效地推进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激发创新主体的动力.使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活力。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转换职能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对区域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并维护和优化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通过调控、监管、服务等措施力求区域创新系统高效能运行。引导区域创新活动,首先政府应制定外资全方位进入的引资政策。构造有利于外商发展的制度。以吸引外资进入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政府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或者根据制定的发展规划目标.对区域内的创新活动给予积极鼓励和引导,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从目前实践中看,政府在制定战略规划、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完善创新支持体系、实施产业技术攻关以及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承担起组织发动和系统整合等重要角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区域创新系统各组成部分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主导区域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应按照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行政向经济、法律手段转变的原则,通过宏观调控、创造条件、环境以及提供服务等多种方式扶持、引导创新。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新常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放缓,世界各国都在力图寻求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2009年美国提出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可能遭受的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1],称之为“新常态”。这一表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任何一个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也都在迈向新常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与旧常态相比,新常态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也是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动力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贯穿全局的大逻辑。

一、科技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纵观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也都是经济强国。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常态,主要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适度调整了发展模式,如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等,长期累积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得产业创新能力很强。因此,这些国家能在危机之后转危为安,实现恢复性增长。而一些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国家,依赖石油开采发展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经历经济衰退之后,很难实现经济再增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表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关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虽然我国的GDP增长率逐年下滑,但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26%[2],中国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与近年来持续的科技创新密不可分,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13年、201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分别为2.08%、2.1%,而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陕西等省份的研发投入强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可见,研发投入强科技创新能力就强,经济发展就快,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常态是对国家发展趋势的新认识,是对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之下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成为世界强国的正确选择。而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增长动力的变化,都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因此,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也为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提供了动力。

二、新常态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3]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新形势,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动力的转换、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技创新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创新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而科技创新是动力转换的起点、源头,以科技创新发明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形成新产业,推动新市场。同时,科技创新要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的方向转变,要引导社会有效资本投入到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推动装备、技术、标准等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当中,以科技创新推动消费、投资、出口,最终完成动力转换。因此,科技创新要适应新常态,要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快速而稳健、精准而全面地发挥推动作用,以科技创新抢占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历史的发展证明,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创新都使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开拓了发展的新空间。人类共经历了五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重大的科技创新,蒸汽机使人类告别了手工时代,进入机器时代;电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自动化时代;而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步入了信息网络时代,每一项科学技术都极大地扩展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目前,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要培育发展新动力,进而开拓发展新空间。“十三五”时期,要着力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网络经济空间和蓝色经济空间,而任何一个新空间的开辟与发展都要以科技创新来推动和支撑。因此,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化,发展新空间的扩展都需要先进技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三、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面临的新挑战

新常态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带来了机遇,但也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使得科技创新面临更多的挑战。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中的现实困境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科技创新理念缺失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各地都相继制定、调整了创新驱动发展以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创新体系,并且部分地区和企业在经济整体下行的形势下,科技创新显示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从整体来说,在新常态下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理解不够,存在认识上的困境。一方面,没有厘清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在思想上对科技创新能否真正驱动经济发展以及如何驱动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到位。究其根源,与我国创新的传统、创新的积淀以及长期形成的创新氛围和环境密不可分。历史的发展表明,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强的国家都是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或者创新能力强的国家,都有着良好的创新传统,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一直影响着这些国家。政府重视创新,鼓励创新,制定相关的科技法规、政策来支持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并且政策措施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政府的支持使得民众有着较高的创新热情,特别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教育设施培养了大批创造力极强的人才,无论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对科技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崇尚创新、引领创新成为国家延续与发展的命脉。因此,在发展的任何时期,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很容易形成共识。与此相比,我国虽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但近代科学没有在我国诞生,长期以来注重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精神的培育。因此形成了重实用轻理论、重技术轻科学的局面。虽然20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特别是一些资源型省份,长期依赖煤炭等自然资源,为了高GDP而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形成了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完全改变传统,形成正确的发展理念,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作用机理等。另一方面,没有厘清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与投资、资本驱动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时,投资、资本如何有效发挥驱动作用。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思维创新等,而科技创新是创新的关键,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因此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但实践中,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水平存在差异,其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同。因此新常态下,改变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就要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以偏概全盲目的“一刀切”。对于必须依靠资源发展的省份,还要发挥资源的驱动作用,逐渐将科技创新融入产业链中,循序渐进实现产业创新。对于一些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需要改善城市公共产品的地区,还要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发展。因此,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是脱离实际盲目发展高科技、新型产业,也不是全盘否定资源、投资驱动,而是要将科技发展、创新驱动逐步融入到各地的发展实践中,使科技创新的作用最大化。

(二)科技创新投入欠缺

科技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科技研发投入占全社会GDP总额的1%时,国家只能使用技术;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总额的1%到2%时,具备技术发明的条件;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总额大于2%时,才具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竞争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研发投入的总额逐年增加。有关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增长超过百倍,目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总额的2.1%,科研投入总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得科技创新的实力显著提高。但投入总额依然不够,投入比例不均匀。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设立了不同级别、类型的科技创新基金,但对于我国众多的大中小微型企业,无论是金融、税收还是资金、政策支持都非常有限,很多中小微企业得不到支持。部分小微型企业认为各类基金的申报、审批程序复杂,即使需要支持也不参与竞争。同时,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各省份、区域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投入较多,而其他区域投入较少,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较多,经济发展较慢的区域,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也较少。

(三)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

新常态最鲜明的特征是经济增长由原来的高速降为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减缓使得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科学研究不够,影响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是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及成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获取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创新模式。科技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科技研发,科技研发主要分为基础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而基础研究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我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相对较弱,经济新常态下更为突出。从基础研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来看,从事基础研究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基础研究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六七年甚至更长。因此,从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来看,一个企业的生存活跃期大约为6~7年,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好,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而且科技创新能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而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减速,企业利润不足,多数企业只能维持现状,甚至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经营,更不愿意从事基础研究,使得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从基础研究的人员来看,我国虽然科研人员总量排名世界首位,但真正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并不多,优秀的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更少。多数科研人员更愿意从事应用型研究,使得基础研究的科研团队建设面临更大困境,制约了我国的基础研究。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科研投入稳步增加,但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仍然是基础研究薄弱的主要制约因素。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4.7%,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国际上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所占的比例为15%~25%,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而使得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

(四)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顺

一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科研与市场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不畅通,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所面临的困境。首先,科研成果的“供”与产业市场的“需”脱节。从国家、各级政府层面看,设计大量的科研计划,课题、基金、项目等成为主体。科研人员出现“课题潮”、“基金热”,大部分成果是论文、研究报告、书籍,而且很多成果是理论的堆砌,并未经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导致了成果缺乏实用性,无法与产业对接,使得大量科研成果无法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其次,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区域不均。科研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成果的研究到现实生产力需要不同的机构、人员介入,因此传统的成果转化途径使得大量科研成果无法快速、有效的转化。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重视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从开放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到国家高新技术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但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区域,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以及一些资源型地区由于科技发展的底子薄,其平台建设依然不足,科技信息孤岛、信息滞后的现象严重。最后,科研成果转化的环境氛围不优。科研院所的评价体系不当,数量、课题、基金、项目等的申报结项在各类评奖、晋升职称中占有很大分值,多数科研工作者处于“跑项目、发论文”的状态,再加之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科研人员不主动、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形成了“重科研、轻转化”的局面。

(五)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短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才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总量持续上升,2014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占到世界研发总量的25.3%,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研发人员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仅为17%[6]。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从人均产出效率来看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凸现,而高端人才缺乏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013年我国劳动力效率排在全球第34名,高等教育的质量仅排在第70名[5],2015年我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为第28位,在科技含量较高的IT业中,我国IT跨国服务总收入中有65%来源于附加值较低的日本市场,高附加值的跨国服务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0%,而邻国印度的这一比例为75%[4]。可以看出,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同时,科技创新高端人才也出现了地域分布不均的现象,人才过多地集中在了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以IT产业为例,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和浙江五省份的IT人力资本占总量的45%,近80%的IT人才分布于华东、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可以看出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严重匮乏。而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的分布不均将会严重制约区域创新活动的展开。

四、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提供了支撑。但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看,还存在着理念、政策、人才、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理念意识,真正将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一)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科技创新

社会的不断发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推进需要凝聚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共识。新常态下,特别是面对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形势下,更要以精神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整合全社会力量以推动科技创新。从政府的角度看,首先,要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树立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科技创新不仅是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也包括了科技成果最终走向市场,赢得利润,这就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周期较长,不能立竿见影。因此,一个区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是简单地建实验室、要项目,而是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摒弃传统的以资本、资源驱动经济发展的观念,从长远考虑,真正树立起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其次,要加大舆论宣传,努力营造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舆论宣传不是简单的写标语、做报告,而是要将科技创新内化于心。政府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推动者的角色,拓宽宣传渠道,不仅要利用好电视、报刊、杂志、广播、户外广告等传统宣传媒体,更要利用好互联网、图书馆、科技馆、大讲坛、博物馆等渠道,抓住民众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宣传教育,使民众形成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源动力的认识。从企业的角度看,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成为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先行者。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是要强化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决策层要形成科技创新促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管理层要将科技创新贯彻于项目、方案中,通过实际的工作让员工认识到科技创新关乎每一个人的发展。因此,新常态下,更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基础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原动力

基础研究关系到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实力。以美国为例,据统计,美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从1953年的8.9%提高到了2004年的18.7%,至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19.0%[6]。奥巴马上台以后表示,要在未来逐渐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因此,美国重视基础研究是美国自第五次科技革命以来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经济强国的重要原因。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也都重视基础研究,如瑞士、法国、意大利和捷克等国,基础研究占科技研发(R&D)投入的比例也都达到25%以上,澳大利亚、奥地利、韩国、丹麦等国近年也都在17%到20%之间。与发达国家、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研究薄弱,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投入比例较低,2013年、2014年均为4.7%[7]。因此,重视基础研究,加大投入力度势在必行。首先,将立足国家长远发展作为基本准则。加强基础研究,要以长远的眼光,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战略部署。在世界重大科学前沿领域与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领域,要体现国家意志,着眼提升未来国家竞争力,明确目标,进行前瞻性、战略性部署,抢占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其次,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比例。基础研究相对于应用研究而言周期长、投入经费多,面对经济新常态,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大基础研究的政府投入;同时,大中型企业在不影响企业发展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投入比例,特别是一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以影响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团队建设。要培养一批长期服务于国家、企业的稳定的基础研究队伍,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都要积极营造宽容失败、鼓励科学探索的基础研究环境。

(三)完善体制机制,加速成果转化

2016年3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正式出台,提出了更多具体的成果转化措施。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如何有效结合都是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价值,也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新常态下,还要不断地深化改革,完善科技、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厘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供方”、“需方”以及“中间方”的对接问题,以推动成果转化。首先,政府要有实干精神,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政府是成果转化的管理者和指挥者,但长期以来政府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不能紧跟科技发展的形势,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虽然在每年的发展报告、公告中都有科技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重点。因此,从政府来看,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市场、企业、科研院所展开调研,真正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研发,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其次,高校、科研院所要改变现有的评价机制。目前,多数高校、科研院所的职称评价体系都是以论文、课题为主,多数科研人员专注于、课题申报。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大成果转化类科研项目的评分比重,鼓励、引导科研人员走向国际、国内市场,以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落地为标准,真正达到科研和经济有效互动。其次,大力推动企业成为成果转化的主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企业,要继续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就要改变原有的考核体系,将单纯的利润考核扩展为利润和研发投入与转化率考核,并以制度的形式层层落实,将科技成果转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大量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各地都相继出台了扶持、鼓励政策,但要以更加详细的制度措施使之落到实处,从准入门槛、经营情况等各方面规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最后,运用“互联网+”打造成果转化平台。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成果转化的滞后性已经不能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建立专业的“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网络服务平台”,打通“供”、“需”双方的通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四)协调政府与市场,为众创提供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众创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而环境和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政府和市场,只有政府和市场共同担负起职责,才能激发社会活力。从政府的角度讲,主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政府要加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宏观引导、指导,为众创搭建平台,地方政府要尽快完善政策法规,为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政府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如降低创新创业准入门槛、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给予适当财政补贴。从市场的角度讲,科技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将会发挥更大作用,要重点发展技术开发和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为众创提供强有力支撑。在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的同时,要厘清二者的职责,做到政府、市场各司其职,不越位又无管理盲区,以共同服务和共同管理来推动众创。

(五)调动人才积极性,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科技创新,人才是根本。新常态下,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离不开人才的支撑。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8]。从这样的分析可以看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激励人才成长的基础,也就是物质需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而精神需求是建立在基本需求之上。人才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储备。从发达国家来看,这些国家集聚了世界上优秀的科研人才,不仅在于引进吸收了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更主要是培养了大批本土的创新人才,先进的培养理念、发达的教育体系、完备的人才政策,都充分调动了科技人才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新常态下,人才更多的是需要被尊重与自我实现,因此,要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就要以充分实现人才的被尊重与自我实现为依据,着力做好培养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引进高精尖人才三方面的工作。从政府层面看,要强化人才理念。政府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经济要发展,人才为第一,教育为根本”,要重视本地、本土人才的培养,从培养人的创造力、创新力为出发点,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为未来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对于特别缺乏的高精尖人才,要大力引进,但引进人才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与当地实际的产业规模相匹配。要打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制度,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从企业层面看,新常态下,要加强科研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用好现有人才,不仅关心人才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精神需求,要宽容失败,摒弃不合理的科研、生产考核,营造宽松而又严谨的创新氛围,变科研压力为创新动力,将以物质留人转化为以感情留人,真正培养起人才与企业共发展的责任感和荣辱感,以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作者:芦苇 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王松奇.“新常态”源流考[J].银行家,2014(9).

[2]萃华.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N].经济日报,2015-09-21(0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陈劲.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张璐晶,胡跃.复苏的经济———世界经济论坛授权本刊《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3(35).

[6]刘云,等.美国基础研究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配置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基础科学,2013(3).

协同创新论文范文篇7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全球范围内的艺术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改革。面对越来越高的人才需求,我国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给予了艺术院校很多优惠政策,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促使艺术设计教学向着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

一、艺术设计学科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艺术设计教学虽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艺术设计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够科学。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对于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基础。但如今,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学科设置方面,存在专业公共课与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设计安排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艺术专业课的设置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文化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的掌握,造成知识结构的不平衡,还会影响到自身知识、技能以及创新思维的拓展能力,容易形成固定、僵化的学习模式。第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过分重视,缺乏对学生的知识理论和手绘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如果艺术类学生在进行设计时,过多使用绘图软件,并大量使用已有素材展开设计,则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思维模式的发散和创新,学生也很难感受到亲自动手绘制设计图中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过于依赖电子设备进行的设计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作品整体设计效果,普遍存在作品僵硬、单调、枯燥、肤浅等缺点。除此之外,由于电子设备可以帮助设计专业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绘制工作,但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不去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从而导致设计的作品缺乏情感和内涵。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更加重视实践研究,忽视对设计理论的深度思考,导致教学学术氛围不够浓厚。部分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行为时,仅仅是要求学生根据传统的教学素材开展设计,没有注意到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进而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难以发挥在校所学的技能。

二、设计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整体思路

在艺术类专业院校中,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措施,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创新是一切发展不竭的源泉,特别是艺术类专业院校,更需要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满足社会和时展的需求。艺术设计具有自身的教学规律,在规范制度的同时,还要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具体思路如下:首先,以学校的制度性约束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对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科学规划。在制度规范阶段,必须保证制度具有可实施性,管理者需要具有战略眼光,从宏观上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规划。艺术院校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需要充分体现出全局观,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突出学科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对课程的整体规划需科学有效。制定教学计划时,还要注意到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交叉性。针对不同环节的教学活动,比如说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还需要管理者进行妥善安排,层层递进。其次,以教师的自主性设计为教学主导,将理论知识、手绘训练与电子设备辅助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何种讲解方式、课程怎么设置、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都是教师的职责,艺术设计院校需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和空间去开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在充分完成理论部分教学内容与基础手绘训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不同的学生对艺术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对教学方式做到充足把握,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性,所有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学校制定制度只是起到约束性和服务性的作用。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能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如果最终达到了制定的教学目标,那么说明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是可行的,具有实用价值;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需要对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查找,并提出解决办法。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从教师层面入手,推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时代的不断发展变革对现代设计艺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院校只有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技术能力、科学精神以及艺术创造力的高素质学生,才能满足社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是设计艺术实践所需,也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必要手段。教育体系只有不断进行反思和完善,才能促使设计艺术教学更加科学完善。对于设计艺术专业教师来讲,如何保证设计人才和设计教育质量的提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设计教学思路上的变革。在改革阶段,教师有必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结合以往设计专业教学经验,从而找寻出更加利于提升设计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加强基本功,还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调整授课方式方法,以求与学生达到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和谐师生关系。其次,从观念到行为上的转型。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艺术教师必须尽快完成转型工作,由传统的单一式、传教式教学方式,逐渐向引导、监督和协调的方式上转变。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需要对出现的问题提高重视程度,并及时进行解决。例如,是力求创新还是沿用传统,是西为中用还是立足本土,是强化商业性还是推崇艺术性等问题。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很多设计人员比较熟悉的传统设计技巧正在被科学技术所取代。因此在当下的艺术设计教学中,还需要科学选择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艺术专业教育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由以往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逐渐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倾斜,更加重视和挖掘人的感知性、情感性以及体验性。在传统的设计艺术教学中,长时间备受关注的以手绘为主的技术训练方式,正在被放置于一个更加合适的位置。在转型阶段,需要对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行全面的调整。理念的转变没有硬性的标准,而是需要教师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自主创新,从而保证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取得良好效果。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裁判者,而逐渐向教学引导者转变;也不再是教学旁观者,而逐渐成为教学参与者,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学改革提供的是一个入口,并非答案。改革更加强调个体的学习体验,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思路是否明确清晰,是教学改革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需要承认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局限性,有所长有所短。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利用教师自身的长处辅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尽量避免因教师个人的局限而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出现。

(二)构建“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院校需要与具有实力的广告公司或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战略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习基地。在解决艺术设计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又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可以与优秀的广告公司进行接触,了解市场动态情况,这有利于在毕业之后迅速融入社会中,缩短适应时间。此外,艺术设计院校也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到学校进行授课,主要是考虑到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院校中能力出众的教师,也可以开设设计工作室,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实践活动,同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构建实践教学与竞赛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市场竞赛项目。院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广告或者创意大赛,通过参与竞赛活动,市场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直接和评判,直观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而奖励制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作热情。其次,可以在教师主导下构建完整的、仿真的项目结构。通过构建真实的项目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充分结合竞赛项目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对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进行延伸和拓展,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开放性和实用性原则。

四、结语

随着国家对艺术设计专业逐渐提升重视程度,市场对设计人才需求的持续加大,艺术院校必须对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重视,并采取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同时还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落实相关改革措施,保证艺术设计教育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最终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能够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水平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作者:陶涛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宇,代红阳.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

[2]陆亚男,魏越.关于设计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8).

[3]袁禹慧.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舞台,2013(1).

第二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

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立足西北地区,面向室内设计行业,以实践性教学为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带领学生到项目现场观摩,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观看与实际动手操作,掌握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间距接触。

2项目化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实施

2.1设计教学环节

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充分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去完成任务目标,为了目标的完成,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授课学时为6课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现场学生具体模拟、操作以及教师的讲解,理论应用于实践,做到从“做中学,学中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通过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实施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好了之后,就是教学过程的实施,其在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直接体现了教学过程实施的效果,下面以具体的实例进行阐述。

2.2.1明确教学任务,设置情景教学

情景设置。全班同学以学号为顺序分为四组,每组5位成员,分别是:一名项目经理,一名设计人员;两名设计助理,一名工长组成一个设计团队。其中,教师作为甲方(客户)配合学生进行现场模拟。现项目经理接到一份室内设计的订单,内容是:有一对中年夫妇,在西安市某区、某路段买了一套单元房(第二套),面积为130㎡,家庭成员为:夫妇双方,一名1.5岁幼儿,两位老人。夫妇为工薪阶层,两位老人退休在家看孩子。设计要求。能够充分表达客户的意图,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室内设计的风格(结构处理、造型特征、色彩的搭配、材质的选择等);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体现出设计创新,表达个性特征。

2.2.2图片、视频观摩

教师通过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中,穿插引入其中的重点知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教师做详细的讲解。在此,学生可以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流程,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开阔了视野。

2.2.3方案设计

根据情景设置中的任务要求,每个小组(设计团队)来完成室内设计方案。每个团队的项目经理召开小组会议,向小组成员讲述项目任务和客户的要求,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主要就风格形式、造型元素、背景墙的设计、照明设置、结构处理以及序列、人流动线等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一致看法,由设计人员完成设计。最后,由项目经理审核,并将初步的设计方案交给客户(教师),由客户提出修改意见,各小组设计人员再进行修改,最终形成设计方案图后进行刻盘保存,交客户(教师)进行竞标评选。竞标选中的设计图由设计人员负责向工长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以地面、墙面及顶面施工图纸),主要是照明的位置、结构尺寸、造型要素、结构衔接和细部详图等内容,设计人员还要到施工场地进行指导,向施工技术人员解释图纸中的相关问题,并根据工程进展状况进行现场指导与配合,及时解决施工人员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设计调整和修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多次与客户进行沟通,并且教师这个环节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场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适当进行引导。

2.2.4设计方案评价

接下来是到竞选评比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组的设计人员协助项目经理对本公司的设计方案进行阐述,主要是设计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等,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设计人员就具体的设计细节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做详细回答。最后,每组相互评价,各组对设计方案做进一步的修改,产生最优的设计方案。教师在各组阐述和互评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各组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明白各自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应该怎样进行解决。学生通过互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每个项目的完成而得到不断的提高。

2.3课堂效果展示

自从课堂上引入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与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实践论证理论,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通过项目的完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理解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道理,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相结合,能够使得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的很大的提高。另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很多学生能积极参与学院或高校组织的相关竞赛,并且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到企业或设计公司兼职,参与了很多项目方案设计,与此同时,我们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公司能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升。总之,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作者:孙万香 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正永.浅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大众科技,2009(03):152.

[2]朱红雨.高职项目化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1(11):29-30.

[3]金彦平.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的教与学[J].考试周刊,2012(07),179

[4]宋丽.对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研究与探讨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3(24):163.

第三篇: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超过以往任何时期。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虽然连年扩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暴露了诸多的问题,本文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近些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加大了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一)办学条件不够完善。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连年增加,但许多院校在扩招后软硬件建设并没有跟上,特别是在一些民办学校,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缺少优秀的教师资源。专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虽然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一些校内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过多,对课程的理解比较肤浅、实践能力有限,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三)课程体系缺少创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更符合社会审美的需要。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也要在这种革新中不断发展,才能够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1]目前高校课程体系还是沿袭原有的课程体系,很难跟得上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步伐。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意义

“工作室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院的每一门课程都需要一名技术教师和一名艺术教师共同执教,使学生能够在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得到双重的影响。[2]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深受各国推崇。

(一)促进了校企的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下,高校与企业可以相互交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企业可以派高级技术人才进入高校,承担学生的技术培养工作,并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二)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工作室模式下,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搞好学科建设。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高校教师也可以进入企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促进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首先,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高校能够建立起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学生可以直接面向市场,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学习,变被动为主动。[3]其次,在工作室模式下,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也有很大的改变,教科书、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只作为一种参考,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更为灵活,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未来岗位的要求更为了解,实现了知识的全方位拓展。

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一般情况下,学校提供教学场所和设备,企业则提供实习基地和行业技术指导,二者有明确的分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企业要与学校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企业的硬件资源,让学生能够较早地接触一线设备和行业资源,扩大学生的实践平台。

(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课程内容要跟随行业需求,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其次,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开放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工作室的运作管理。高校需要选择专业的人员来负责工作室管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计划中也需要体现工作室的特点,把理论知识与真实的案例结合起来。工作室管理者、教师、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对工作室的工作进行考核,了解工作室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四)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工作室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工作室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是否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为中心,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与社会实践接轨。总之,工作室教学模式把学校与企业、社会联系到一起,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其更加完善,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者:周师羽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静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大舞台,2015(11).

[2]张鹏.关于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思考[J].大舞台,2013(05).

[3]孙丽.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

第四篇: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创新教学思维探讨

摘要:文章中对我国部分地方性院校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考试以及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作了的一定的分析与阐述,重点论述了针对问题与不良现象,利用创新思维改革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艺术设计;问题;创新思维;教学

一、部分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招考中出现的问题

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但部分地方性院校受快速发展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影响了专业的招考方式与模式。如部分地方高校设置考试题目时多年一成不变,题目类型偏窄,诸如静物默写、人物头像默写或石膏写生等,致使出题方式明显模式化,这必然造成指导学生培训时的针对性,而忽视艺术训练的本质规律。加之应试的时限性,很多学生集中于个别城市所办学习班的集中训练。由于短期内需完成培训任务,使教师寻找捷径应付考试,学生长期接受集训式快餐训练,造成学生对物象的理解表象化、概念化,模式化。教师对造型训练进行提炼和概念化处理,使处于启蒙阶段的学生受到了不良影。学生在其训练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特有的角度去理解绘画艺术,机械的完成着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另外,也有部分地方院校过于追求办学规模,对艺术生招生无底线降低录取分,使很多原本缺乏艺术兴趣的考生进入艺术专业学习,导致整体生源艺术素质和艺术禀赋偏低,学生学习专业过程中缺少热情和兴趣,学习的盲从性与依赖性增加,缺乏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部分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1.模仿式现象教学风格相互模仿,教学方法趋于雷同,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没有传统艺术教育精粹的个体与个体间的讨论与互动,完全理论性的阐述与讲授。由于教师自身修养的局限性,对深层次理论缺乏实践体验,所以表述过程单调乏味,趋于程式化的语言,无法使学生对艺术的真谛有切身的理解和感悟。

2.教科书依赖现象教师年轻化,缺乏实践经验,不敢逾越教科书大致范围,语言缺乏生动性,内容干巴,过分条理化,没有深刻性,更没有感染力,致使课堂氛围刻板,学生感觉疲乏。由于部分教材未及时更新新的知识内容,教师又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与体验,造成所授知识的成旧和过时,不能跟进时代的步伐。

3.课件复读现象教师在课堂中仅利用出版社发行或网上的课件进行教学,这类教学课件虽具有普遍性,但缺乏针对性,学生通过这种课堂学习只能认识一般的普遍性问题,对实际的设计,尤其是区域性特点较强的案例找不到解决方法和指导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依赖性,甚至有些教师在放课件过程中只关注课件的播放,而不注意学生的理解进度和消化程度,造成了知识累积的消化不良,忽视了课堂的节奏把握和重点的分析与讨论。

4.模式化实训现象教师利用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导教学,形成了一整套模式化的实训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缺乏具体的个性化引导,只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训练,在示范过程中利用模式化、概念化、步骤化的训练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个人的风格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艺术品味以及艺术风格的形成。

三、正视问题,改良现象,创造性、灵活性地进行艺术设计教学

针对目前部分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应考的问题,应采取双向的制度与培训方式的改革。一是招生考试制度对艺术设计考生的考察范围适度放宽,在侧重考量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与基本功外,增加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促使各类学校、培训机构教师在培养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另外,部分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在其现有的办学条件基础上,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利用创造性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

1.营造教学的自由环境,充分释放学生各自的个性潜能。摒弃过份的理论讲述、原则性的讨论、模式化的确立,多作理论的比较、多元化的观点分析、艺术作品风格的讨论,形成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过分指导、束缚、控制的环境中,思维难以摆脱禁锢下的僵化,奇迹难以发生。人的潜能,惟有在身心无比和谐、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才能发挥至最佳水平。法国钟表制作大师布克即为很好的例证。当年布克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而锒铛入狱,在失去自由的囚禁期间,无论如何都制作不出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之前在自家作坊时,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都能轻松造出。直至越狱逃跑后,过上虽环境依旧艰苦但自由的生活时,布克制造钟表的卓越水准,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真正影响钟表精确度的不是环境的艰苦,而是自由环境下身心的轻松自由度。

2.课堂中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不强加式的进行审美倾向的灌输,使学生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进行作业的练习与作品的设计,充分展示学生各自的认识角度与表现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元素与联想形式去完成设计作品。过度压力使人产生过分紧张,而教育,在过分紧张中难以达到预见成效。学生在紧张之下会失去安定感,在这种心理失衡的状态下,学生的心灵与思维无形之中会形成自我束缚与收缩,从而没有了主动发展。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学生的心不被压力、紧张、固有观念所牵系,不被目的、概念、规则所裹挟。当轻松敞开心灵直接接触事物时,才能发现事物的规律,才能感悟到真实、永恒、不受限制的东西。

3.充分主张学生在了解每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前提下,进行边缘学科以及各种不同艺术样式表样形式的探索与关联性研究,不规范作业批改的所谓原则性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艺术样式,针对性的进行评价与分析,鼓励学生作创造性的设计方案训练。规避学生因造型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问题,另辟蹊径,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元素利用的灵活思维方法。

4.进行不同学科的、不同规律的、各个时期的各种教学方式的归纳与总结,对不同的科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的方式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检验,其优点和长处值得我们很好的探讨与研究。如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序渐进等。人具有不同的天资与性格差异,应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成才不能拔苗助长,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些传统、经典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借鉴。

5.借鉴创新思维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

(1)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由一元基点为基础,通过横向联想、纵向联想把相关事物与概念串成一个有效整体的思维模式。例如,西瓜这一形象可以联想到蓝球,把它分成两半进行镂空又可联想到瓷碗,由西瓜皮上的纹理可以联想到斑马,也可以从西瓜的纹理联想到海带,又可以由海带联想到海洋,这便是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式。运用到教学中,便可以把很多难以解释的概念式理论,用发散性的方式,从事物的各个层面寻找到既生动而又便于理解的诠释方法。如谈构图问题,我们可以用中国围棋的布局来进行讨论,可以用线与面的分割来加以分析,可以用中国汉字的结构来加深理解,可以用语言的轻重缓急阐述构图的节奏性以及轻重的层次性。再如,讨论色彩的色调问题,可以用舞台灯光的不同明暗效果以及不同的光照度来解释,也可以用音乐感进行切入。高明度调的运用可以是西方歌剧中的咏叹调,明度高,对比大;也可以是中国京剧中高吭的京韵曲调,强烈的音符,造成强烈的对比。而低明度调,可以运用低沉的中提琴音响加以解释,沉闷、忧郁;也可以运用中国器乐中的打击乐,浑重的鼓点声予以比较。

(2)收敛性思维

收敛性思维是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广泛联想之后,对所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紧扣主题的连线穿引后归结回原点,寻找解决问题最合理方法的思维方式。这一方式运用到教学上便是:教师在进行大量的旁征博引,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大量的相关信息比较之后,用最可取、恰当、明确的元素来诠释和解决问题。如大自然的重复结构有无数种,树叶、鱼鳞、蜂巣、人体细胞等,都属于平面构成中的重复形态,但归根结底,它是骨骼结构的相似存在排列形式而已。那么,艺术设计中的诸如排版问题、标志设计的组合问题、摄影寻找生动素材处理构图问题等,都离不开构成中的骨骼形态。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充分把握和充分理解各种不同构成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充分联想,寻找相关联的元素,最终把相关构成方式提炼出最本质的语言与形式,回归到原点,使学生理解的概念充满了内涵和厚实感。

(3)组合性思维

组合型思维的方式是把两三个以上的事物结构打碎,然后将其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的事物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用这种重组法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训练。如图形创意中,图形元素与符号、数字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元素图案,又如包豪斯时期设计的甲壳虫车,便是利用这一思维的典型作品。设计者把甲壳虫的形态元素运用于大部分车身,形成了新奇的设计外形,深受人们的喜爱。再如毕加索首次利用自行车的龙头和座位,诞生了第一个象征牛头的装置艺术作品,建立了新的审美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拘一格,充分发掘学生的能动性,切实利用周边的事物和材质以及所学的各关联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后,尽可能寻找各科不同知识、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材质、不同事物之间的连接点,组合成新的设计形态和设计作品。

(4)逆向性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便是利用事物的正面推导出该事物的反面或侧面,利用不同的侧面与反面折引出事物的不同层次,立体的反映事物的矛盾状态,从而更好的揭示其本质,以便抓住主要矛盾。从哲学视角出发,只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其它次要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事物的矛盾性,让学生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学会分析主要矛盾所在,在逆向思维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例如,平面设计作品中,福田繁雄便是利用矛盾空间法设计出很多优秀作品,最著名的war(战争)便是反向思维应运的典型作品,作品中浅黄色的背景,黑色的炮管,射出一枚反向弹头,来说明一极其深刻的道理,即制造战争者必被战争所毁。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事物的矛盾和概念的矛盾来完成设计理论的阐述,引导学生在事物的正反面以及事物的不同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元素和方法。

四、结语

总之,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应依据各自院校师资力量的不同,因时因地制定出各自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强求统一的评介体系,但强求设计作品最终艺术风格以及设计的实用性和感染力。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使用不同的定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使学生在没有任何枷锁与压力的环境中,释放创造力。教育,必须脱离固有模式的桎酷与束缚,在自由中产生。惟有自由状态下的人,才有用生命去感悟的闲暇,感受创造的快乐,感动于创造的成果,领悟自以为有价值的生命质感。惟有此时,灵感在跳跃,思维在飞扬,创造潜能在潜滋暗长。

作者:谢玲玲 单位:宜春学院

参与文献: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第六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改革

1了解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艺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全能型设计人才的前期教育,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仅是设计人员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更是形成基本素质、培养艺术修养的关键。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素描写实、色彩调配、创新思维、形态写生、点线面的基本运用等等。设置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目标有三大步:第一,掌握基本理论。通过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加深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造型语言能力和创意能力等。第二,训练基本素质。一个优秀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艺术修养。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创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基本素质的训练与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充沛的情感表达力都是在这个基础阶段培养出来的。第三,培养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技能不同于技巧,技巧是技能的升华,是基本技能运用的集中体现。换句话说,只有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设计人员才能运用不同的技巧进行艺术创造。

2掌握目前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21世纪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时代。科技、知识发展迅速,企业合作与发展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各个行业的竞争也愈发地激烈了。在全新的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当前的教育模式出现了与时代不相符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盲目加课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各大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打造出“金牌”专业,“野心”也变得越来越大,引入了许多新的课程,意在增大学生的知识层面。殊不知,这样盲目加课的做法,不仅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还给学生增大了压力,产生混乱感。第二,部分教师专业水平差,学生难以掌握知识。艺术设计基础与语文数学的基础知识不同的是,艺术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它的很多理论都晦涩难懂,并且不符合逻辑,常用情绪化的方式表述概念,按照常人的思维很难理解透彻,例如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梵高的绘图理论等,本身这些内容学起来就比较困难了,但是由于老师的专业水平不高,理解层面不深,无法帮助学生们从多方面理解和运用这些内容,学生的知识体系模糊不完整,整体的学习水平也不高。

3探究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目前,许多学校打着“教育改革”的旗号,最终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因为他们忽视了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课程设置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基础,对培养优秀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于基础课程的改革,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第一,提高对于基础课程的重视度,培养学生勤奋的学习态度。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设计也是一样,它是一项技艺性非常强的专业,对基本功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力度,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不能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失责。同时,要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目前的学生大部分为90后,他们物质条件优越,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从而也滋生了他们懒惰、虚荣的心理,教师们要告诉学生,要想让自己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必须摆脱浮躁虚荣的心态,抛去繁荣世界的诱惑,勤加练习才可以。第二,规划课程遵守设置原则,形成开放式教育系统。我们要本着“适应、实用、结构、综合、发展”的原则进行基础课程的设置,我们既要保证所涉及知识层面的广泛度,又要注重基本知识的全面掌握,所以我们要调整课程节奏,把握课堂时间,做到收放自如,同时要掌握好不同课程间的衔接性,把所有的知识串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灵活的教育模式,这样学生们就会产生一种连贯性,也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第三,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们不能再采取之前传统单一的灌输模式,而是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的想法,采用多媒体、趣味游戏、小型辩论会等方式加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刺激学生的热情和创意。基础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从而正确地、全面地理解艺术的本源和价值。在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要加大基础内容的学习力度,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从基础学习阶段开始逐步培养一个优秀设计人员该有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切不可盲目追求课堂新意而扭曲了课堂的本质,使课堂教育失去了意义。

作者:刘烨 单位: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2]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吴寒.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工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

[4]夏艳萍.甘肃省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第七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主题在项目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调研大型装饰企业,参考其设计方案和设计流程,笔者发现,项目投标策划书在项目投标中举足轻重。一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并不是单纯地以设计图纸效果为主,更多的是对项目的整体策划。在投标过程中,各家投标企业都会尽可能地拿出最优秀的项目设计策划书。以酒店设计为例,项目设计策划书包括考察项目的建筑及周边环境、酒店管理品牌、提出设计主题,确定设计风格和推演设计元素、造型、色彩,最后才提出设计方案。在竞标方案的讲述过程中,也不是直接讲述方案的设计图纸,而是将方案设计冠以明确的主题,从主题延伸出设计的风格、元素、色彩,讲述这些风格、元素、色彩如何运用在方案设计中,最后引出完整的设计方案。方案汇报更多时候就像一场小型的演讲,配以优美的图片和多媒体展示手法,如同讲述一段故事,将项目设计娓娓道来。相比以往“看图说话”的竞标方式,这样的方案讲述更能抓住投资方的心。这就要求设计团队在项目设计中不能只盯着设计图,更应着眼于项目整体策划。多数企业较为看重毕业生的绘图能力,毕业生若想有更好的发展,对项目整体把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不能局限在“看图说话”的阶段。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实践课程,应该与实践相结合,与市场的需求接轨,学习企业的设计经验、工作流程。高校只有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每年都有针对毕业设计的竞赛。不仅有很多高水平的论文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少高校进行了实践方面的探索。专业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也经常探讨如何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更像专业课程的重复,最后加以总结。这种毕业设计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学生拿到项目建筑蓝图就开始规划平立面,缺乏对方案设计的整体把握能力,最后呈现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面对设计任务无从下手、设计的目标不强、主题不明确、设计形式单一、缺乏创意,这些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面对毕业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这影响了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毕业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后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整体的方案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最后的方案的设计效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学到了什么,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多少基础。如果只延续原来的专业课学习方法,那么毕业设计就变成了专业课程的重复,无法体现培养学生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要求。

三、基于主题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将主题引入毕业设计。这里所说的“主题”是指一种设计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设计项目进行大量的前期资料的收集,对建筑本体及其地理位置作详尽的考察,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主题,从所提出的设计主题推演出可以运用在项目设计中的风格、元素、色彩等,最后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将这些元素、色彩合理运用的过程。在这里,主题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设计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前期资料收集,方案概念的提出,主题归纳,设计元素、色彩、造型的提取和运用,最终产生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一些设计作品每个空间看起来都不同,没有延续性,这就是没有在设计中运用主题造成的。如果将设计主题延伸到每个空间的设计中,最终形成的方案就会是完整的、具有延续性的方案。

1.教学改革思路

本次教学改革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改革,将主题引入毕业设计,让学生掌握“项目调研—资料收集—项目分析—提出主题—归纳元素、造型、色彩—方案设计—方案修改—最终方案定稿与展示”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主题应由学生提出,而不是教师拟定。主题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积累、整合知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毕业设计中运用主题的初衷是向企业取经,将企业做项目设计的经验引入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让学生学习企业在项目设计中的做法和流程,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就业。

2.教学改革关键

本次教学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1)主题的提出主题的提出是关键之一,是在对前期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主题、归纳元素和色彩的过程,是设计中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激发设计灵感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营造探寻设计灵感的气氛,针对每名学生的想法提出参考意见。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和集体交流进行设计主题的探索。(2)主题的表现如何将提取出的元素、色彩运用在设计中,体现设计主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这一过程是将所提取的设计元素从空间、造型、色彩、照明、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研究的过程。可以采用师生互动交流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活跃设计气氛,最终形成能够体现主题的、有创意的、可行的设计方案。

3.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我们采用的案例是本次教学改革中的优秀学生案例。学生将主题贯穿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主题的深度把握和创造性运用,设计出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设计作品。(1)项目前期调研本次毕业设计给出的项目设计建筑为真实案例,是苏州市某科技园一层楼面。学生以真实的建筑为毕业设计的建筑载体,对项目所在地作实地考察和调研。考察内容包括:建筑选址及周边环境,建筑朝向、楼层及建筑本体,内部空间结构,等等。要求学生列出相关数据,进行建筑分析,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作SketchUp模型,分析建筑内部结构和建筑的优缺点。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做办公空间设计,学生围绕办公空间展开了相关资料的收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确定所设计的办公空间类型,并且为办公空间命名,即所设计的公司的名称(可以是虚构的公司,也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公司)。针对确定的公司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公司的产品、特色、部门结构、运营模式等,收集相关资料为后期的设计作准备。前期资料的收集是设计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后期项目设计都建立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实际项目设计中,前期策划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只为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规划合理而舒适的空间。以办公空间为例,优秀的设计不仅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公司的运营能力。设计师要想客户所想,客户没想到的也要替客户想到,这才是优秀的设计师。(2)主题的提出主题的提出是设计的重点,也是贯穿设计始终的灵魂。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学生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头脑风暴,针对每名学生想实施的办公空间设计进行发散性思维讨论。如,某学生的办公空间名为“ODC创意广告工作室”,学生针对这个公司的运营性质、产品特色、品牌LOGO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和联想。学生联想到跳跃的色彩、origin、装饰主义、风格派等,最后确定主题为“印象•蒙德里安”,从蒙德里安的一系列绘画出发,将其色彩与结构运用在后期设计中。本次教学改革针对设计课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集体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设计主题。(3)元素、色彩、材质的归纳与选择提出主题后要将主题落实,即运用在设计中。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针对各自的设计主题再次进行资料收集和发散性思维讨论,归纳出可以运用在设计中的设计元素、色彩和材质。如,某学生确立设计主题为“印象•蒙德里安”后,查阅了大量蒙德里安的相关资料,包括蒙德里安的生平介绍、绘画风格、代表作品等。如,从《红、黄、蓝的构成》寻找设计灵感,在设计中可以运用大面积的白色穿插红色、黄色、蓝色以丰富空间色彩,设计元素以几何图案为主,材质可以选择彩色玻璃、烤漆等。在这一过程中,对主题的再分析、再讨论是非常关键的,如何从选定的主题中推演出可以在设计中运用的元素、色彩、材质是设计主题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4)方案设计与最终展示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方案策划、主题提出、元素色彩材质的归纳,才可以真正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方案设计就变得简单而顺理成章。在整体布局和每个空间的设计中运用前期归纳出的元素、色彩、材质,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有延续性的设计方案。如,某学生在方案设计中将蒙德里安的几何构成图案运用在平面布局、地面材质拼花、隔断装饰、玻璃隔墙等处,将红、黄、蓝色彩穿插于立面装饰中,通过虚与实的材质对比营造空间环境,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设计主题。

4.问题与解决方法

本次教学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师生精诚合作,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本次教学改革得以成功。(1)主题的选取在主题提出环节,学生兴致很高,讨论非常热烈,针对每个主题提出了很多想法,最终使用哪个主题需要设计者本人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从旁引导,避免学生因选择难以转化为实际的主题而导致后期设计无法深入。(2)主题的转化如何将主题转化为实际的设计元素、色彩、材质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一些学生选定主题后发现很难将主题转化为实际的元素、色彩、材质。这有主题选择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设计能力不足的原因。这一阶段需要指导教师耐心辅导,帮助学生找到主题转化的方法。

四、结语

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得到了相关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通过本次课题设计,学生深入了解项目设计的流程,学会了前期策划的方法和将主题贯穿设计的始终,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设计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进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芳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女仙,陈薇薇.主题教学法在展示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家具与室内设计,2011(6).

[2]梁跃芝,李赐生.基于专题设计的主题设计教学法研究.家具与室内设计,2012(11).

[3]梅文兵,李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1(11).

第八篇: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永州地域文化简述

笔者所在的湖南科技学院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永州又名零陵,《史记?五帝本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由于地处湘江和潇水汇流之处,所以自古又称“潇湘”,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及两千多年的建制历史,是一个历史遗存非常丰富的地区。永州境内有“永州八景”、柳子庙、宁远九嶷山-舜帝陵、祁阳浯溪碑林、双牌阳明山、东安舜皇山等著名景点,是黄盖、怀素、周敦颐、何绍基、李达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也是柳宗元、欧阳修、陆游、徐霞客笔下描绘的神奇地方。永州文化底蕴深厚,比较有特点和知名度的虞舜文化、柳宗元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瑶文化、潇湘(零陵)文化,这些文化共同构建了永州灿烂的地域文化宝库。得益于永州厚重的人文历史资源,学校对永州地域文化的发掘研究倾注了大量精力,先后建立了柳宗元研究所、舜文化研究所、濂溪研究所、女书暨瑶文化研究所、永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等研究机构,大力推进地方文化发掘和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2永州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相结合

我们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及其依附载体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设计思想和意味,正如人类发明了各种工具和器物一样,这就构成了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共同基础。永州地域文化是这一地区自然与人文风貌的文化现象,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本土特征,如果将其与艺术设计教育相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内容的结合。正如前文所述,永州地域文化是在历朝历代千百年的变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这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在与艺术设计及其教育相结合的时候必须进行文化内容的归纳和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二是形式的结合。永州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会依附于这样或那样的载体进行体现和传承,这些载体也都有其时代性。在与艺术设计及其教育相结合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新的形式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当前大众的审美需求。

3基于永州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近些年来,学校不仅在永州地域文化的发掘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学科的作用,积极推动艺术设计及其教育与永州地域文化的结合,使其服务于地方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3.1构建教学改革平台,打造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创新基地

永州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及其教育相结合的理念要落到实处,最好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基于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创新基地。这一基地正是依托学校已有的省级“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而建立。该训练中心是湖南省教育厅设立的“2012年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是在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原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及艺术教学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而来。为了构建和突出永州地域文化的特点,我们新建了永州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实验室、名作陈列与临摹实验室、大学生科研项目创新实验室、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和学生创新训练场所。在课程设置和内容设置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永州地域文化方面的绘画创作和专题设计,例如在美术学专业中开展“永州印象”主题的绘画创作,通过国画、油画、水彩和版画的形式描绘永州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在产品设计专业中开展永州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项目,通过设计和开发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来推动永州地域文化的传播。

3.2加强产学有机结合,构建服务地方社会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加强产学的有机结合,积极构建服务地方社会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的突出特点就是将永州地域文化纳入到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中来。我们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在永州本地进行实践的机会,使其提升专业技术应用技能的同时,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发掘他们潜在艺术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我们提出了“艺术服务地方”和“设计服务地方”的口号,充分发挥学校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探索服务地方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借助永州市建设“零陵古城”的发展契机,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师纷纷参与到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设计实践工作中来。其中表现突出的是环境设计系的姚辉老师,多年来,他一直痴迷于如何利用富于永州地域文化的环境设计来实现古城新貌。地方政府提出建设“零陵古城”的发展目标之后,以朱洪军、曹先兵、老铁(原名邓善华)为代表的当地艺术家纷纷涌向柳子古街创建自己的私人艺术工作室,而擅长“三旧改造”的姚辉,则应艺术家们的邀约,成了担纲打造古街艺术家工作室的第一人,并最终凭借“拙堂”和“烟波草堂”的改造实践,用艺术家的眼光和手法,赋予了柳子古街别样的风致和情怀。在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活动主要包括利用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平台例如省级和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等进行,大部分项目都注重突出永州地域文化特色,服务永州地方经济,例如多年来我们一直指导学生利用永州的竹资源和竹文化进行创新设计和研究;同时也包括利用国内外各大赛事进行设计创新和实践;此外,通过学生自主创业服务永州地方经济,例如由我院学生创办的设计工作室每年都承接大量本地的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的设计业务。

3.3推动地域文化研究,树立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研究品牌

近年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创新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地方特色”来进行,通过推动永州地域文化的艺术视角研究,树立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研究品牌。女书文化是永州地域文化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利用女书文化进行艺术创新设计和研究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学院以“江永女书”这一永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立项了2项教育部和4项省级科研课题,其他的多项省级科研课题也以永州的其他地域文化为研究内容,形成了我校独有的“女书艺术研究和设计”品牌。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陈彦卿副教授,她主持的《女书的艺术传承与设计应用研究》获得了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她设计的《女书•印象》成功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大展,是永州市迄今为止获得该项大展入选的首件艺术设计作品,此外,她还积极进行女书首饰的设计研究,多项设计作品发表于《包装工程》等核心期刊。此外,为了配合永州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从专业特色出发新建了“永州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实验室”,着手设计和开发具有永州历史人文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并推广。

4结语

综上所述,湖南科技学院一直坚持艺术设计服务于地方发展的原则,将永州地域文化资源与艺术设计及其教育紧密联系,通过多种形式直接服务于永州社会发展,使“永州地域文化设计”成果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创造文化价值、产品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作者:柏小剑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段红波.地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2(4).

[2]廖霞.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究—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J].艺术教育研究,2012(15).

[3]于福燕.地域文化资源影响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再探讨[J].艺术教育,2015(5).

第九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现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学科。它以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指导,旨在创造生态循环的人类理想环境,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装饰装修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对人类生存环境整体性设计的学科。

一、学科概述

北京地区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包括艺术类院校、综合型院校、行业型院校等,其中以艺术类院校居多。笔者通过对北京地区院校的设计专业调研得知,我国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在现今社会发展条件下,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变大。到目前为止,北京地区的100多所院校中,有近30所院校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中包括本科院校近20所,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近10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热门专业。近年来,社会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与日剧增,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量也逐年上升。各院校需要顺应时展,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由此可见,各院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建立合理而又具有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并探索出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教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考验。从上述问题出发,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例,对其学科的培养特色进行探讨,以期使读者深入思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未来发展。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于1999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立,最早名为家具与室内设计专业。在2000年前后,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北京林业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对于北京市多数院校而言,设立时间是较早的。2012年,北京林业大学成立艺术设计学院,将校内艺术门类的相关专业和学科进行优化整合,由原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工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和信息学院的动画系合并而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新的学院中成为重要的设计专业之一,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高度理论水平、综合实践技能和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本着开放性、实践性的原则,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与办学特色,设定了合理而又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该学科的教师队伍精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求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历,拥有突出的研究成果,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2012年以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60人左右,每年在校生数量约达240人。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装饰陈设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的市场开发、方案规划、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设计施工组织与监理、工艺研发、艺术装饰、艺术品创作等工作,同时也可在设计管理或教学科研等工作单位就业。

二、学科特色

通过对北京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调研得知,该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在景观公司、地产公司、室内装饰装修公司、国家事业单位工作。并且,该学科的毕业就业率较高。但是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依然存在学生在毕业初期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毕业后所选择的就业方向较为集中,导致就业单位的需求比较饱和。二是就业单位更倾向于选择特色化的人才。现阶段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课程体系的设置较为雷同,因此学生具有的专业与实践能力较为相似。这促使教育者必须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秉承培养特色人才的目标,充分发挥行业性大学的优势,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相关学科交叉互相渗透,对学生综合性与创新性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重视与家具设计学科的联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家具史、家具制图、家具造型设计、家具制造工艺等与家具专业相关的课程。北京林业大学的家具专业具有行业优势,家具专业与环境设计中的室内设计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家具造型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与家具设计和制造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在将其与室内设计相结合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家具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室内设计的理解。同时,学生能够对自身专业获得新的认识,并在日后的课程学习中加以整合运用,形成新的设计思维。在家具制造工艺课程的实践环节中,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去家具制造厂、木材制造厂等地进行参观与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家具制作材料有初步的认识。北京林业大学的林木资源丰富,木材的知识体系较为完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木材厂实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各类木材的习性与使用获得一定了解,这有助于他们在专业设计时对木材进行合理运用,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创新设计。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家具专业的学科交叉,能够突破单一学科自身的局限性,为专业的深入性学习创造纵向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二)重视与园林类学科的联系

北京林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完整体系的学校,并且在环境、资源和生态等基础专业的研究领域中都是国内较为领先的。北京林业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园林类专业关系密切,如风景园林、园林植物、生态学与观赏园艺等学科。环境艺术专业在景观设计方面依托学校丰富的园林学科知识,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本专业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有相当多的机会涉及到植物、环境、园艺等领域,这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利于其未来进行创新设计。例如,园林学院设立的“园林讲堂”活动,该活动邀请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旅游管理等学科的优秀学者来校做讲座,并向各专业学生开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此方面受益匪浅。

(三)重视特色课程的发展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另外,对于特色化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对此,重视对特色课程的发展是培养特色化人才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教学体系中特色课程的开发较为重视,例如开设了微景观设计课程。微景观设计是采用小尺度的作品,呈现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知识的运用,将前期想法表现在实物作品中。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在校时期的课程作业多数都停留在方案层面,对作品实物的呈现较少。然而,当代设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设计方案能够转变为可见的实物。微景观制作采用较为便捷的方式,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是集理性与感性并重的设计方式。同时微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并对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呈现效果。该课程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创意,挖掘学生个性。对于该课程的设置,环境艺术设计系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的课时量、对课程展览进行补贴等。

(四)重视实验教学环节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此,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专业对学生开设了专业画室、综合材料实验室等。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依托实验中心,对实验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加设多种注重实践的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设计方案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艺术设计学院的实验中心不仅能够保障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以及研究需求,还面向周边学校、社会企业开放。除课程系统设置外,环境艺术设计系开展各种讲座与论坛活动,目的是多层次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与空间,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将总体教学体系与学校特色相结合,致力于成为专业性强、特色鲜明、富有创新性的学科教学体系。该学科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旨在培养具有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复合应用型设计人才。结语时代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站在行业前端,与时俱进。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北京各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应在学科建设中不断尝试新的方式,充分考虑院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专业定位,建立具有自身特色与时代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同时,应探索出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教学规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永葆生机。

作者:宋爽 刘冠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密金,程亚鹏.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艺术设计,2015.

[2]赵卫东.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霍珺,韩荣.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分析[J].山西建筑,2009.

[4]郭剑琴,张彬.探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新思路[J].艺术科技,2012(2).

[5]杨韶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创新论[J].美术教育研究,2012(7).

[6]邱裕.谈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11(6).

第十篇:艺术设计专业校企互动教学模式分析

一、新时期,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由于课堂知识和企业所需要的内容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一些机器、参数的了解,仅仅靠假想来学习。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经费,购进一些设备,也难以应对时刻变化着的市场需求。学生毕业需要与岗位对接,企业同时又需要可以直接“上岗”的“熟手”,那么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就应运而生了,学生在校企可以直接学习到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在德国,以教学工厂的模式培训人才,从简单的模拟到自己设计创造,以及企业的工作环境,完全在设计实训室展现,并将两者紧密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企业真实的学习环境,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确保课程和企业紧密结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指导,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孤立存在,与公司企业脱轨的教学是不能达到真正的能力训练目的的。但是,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以“育人”为前提,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中心,培养德、学、能兼具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形态的转变。现在高校不仅有企业课堂、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还有以完全实践为主的课堂。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行业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本着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合理确定基础课教学的比例,完善基础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建设,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融入课程体系。

二、建设满足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需要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立,使艺术设计人才与企业对接更紧密。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学习主体也转为学生,即自己亲身实践,动手去做,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建立相应的实训工作室。

(一)大型绘图实训室:学生在自由的操作空间内完成自己的项目设计。专业绘图工作室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开拓了更为宽广的设计思维,学生将公司企业的设计课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设计。

(二)模型制作实训室:软件课程开设对于开拓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诱发设计灵感构思都是相当必要的。该实训室备有工作台,多种工具,材质样板,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

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校企互动发展,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