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通信十篇

时间:2023-04-07 11:39:07

协同通信

协同通信篇1

关键词:近场通信设备;协同;中继;通信方法

近场通信设备主要采用P2P的通讯方式,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中继通信技术和协同通信技术在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继站作为一个传输节点,可以起到桥接源节点的作用,从而克服信道衰落问题,扩大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系统技术则能够使系统开销得到平衡,合理利用信道资源,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在消除干扰、多点调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1近场通信设备简介

近场通信技术(NFC)是一种新型半双工通信技术,与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技术相比,NFC的可靠性更高,而且通信方便快捷,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等优点。目前近场通信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身份认证等领域,并逐渐开始在智能手机中得到应用。近场通信设备具有三种工作模式,一是读写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近场通讯设备相当于读卡器,对NFC标签进行读写操作。二是卡模式,即自身相当于NFC标签,被执行读写操作。三是点对点(P2P)通信模式,支持两台设备进行相互通信。在NFC论坛中制定了NFC技术的标准规范,其中,NFC数据交换格式(NDEF)中明确规定了采用NFC技术进行通信时的数据封装格式,在简单NDEF交换协议中还规定了NFC设备在P2P通信模式下两台设备通信的规范。此外,还有读卡器通信的专属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命令,可以以此对读卡器操作命令[1]。

2协同技术与中继技术

(1)中继技术。中继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信道多径衰落问题,无线信道衰落具有随机性,如果正在使用的通信信道处于衰落状态,将对无线通信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这是就需要通过中级节点获得信号增益。可以利用无线信道路径的独立性进行分集和服用增益,通过预编码操作增加系统容量,降低误码率和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中继通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2]。图1中继通信示意图(2)协同技术。协同通信技术的发展起源于中继信道,通过中继节点的使用提升通信系统性能,实现大容量高速率通信。可以在不增加频率资源和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通信效率,使无线通信更加可靠。协同技术的时分双工技术主要是利用信道互易原理,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信道开销,通过随发送端进行预编码反馈,提升通信性能[3]。

3协同中继通信方法在近场通信设备中的应用

3.1MIMO中继协同传输

中继通信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放大转发(AF)、解码转发(DF)和压缩转发(CF)三种类型,其除主要区别是信号处理方式的不同。AF中继系统中的中继节点只对通信信号进行放大和转发。DF中继系统的中继节点首先对信号进行解码,然后重新编码再发送给目标节点。CF中继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发给目标节点。目前在中继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AF模式,其特点是复杂度低、信息传输时延低。MIMO技术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协同中继传输的频谱效率,一般可分为单中继系统和多中继系统,单中继多用户MIMO系统如图2所示[4]。目前MIMO中继系统在近场通信设备中的应用主要的研究问题是收发机传输策略,即通过源节点、中继节点预编码矩阵和目标节点的接受矩阵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从而满足用户对近场通信设备的通信要求。MIMO中继的预编码优化准则主要由最小均方误差、最大信干燥比、以及最大容量准则等。

3.2中继资源的高能效管理

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无线网络的资源能耗面临着严峻挑战,早在2007年通信行业的耗电量就超过了200亿千瓦。无线通信的能源消耗还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提升,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必须实现对中继资源的高能效管理。无线通信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基站的电能消耗,其中无线接入部分能耗占50%,功放能耗占50%~80%。因此,必须提高无线通信的能量使用效率,尤其是降低无线接入能耗。中继协同由于可以极大缩短通信距离,提高传输信噪比,而且发射功率较小,所以成为绿色通信网络建设的优先选择。目前高能效中继资源管理是绿色信道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单相中继系统的高效能中继资源管理,相比于单相中继网络,双向中继能充分利用中继节点协作在两个时隙内完成信息交换,从而提高网络频谱效率[5]。

3.3信息与能量的协同传输

能耗已经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从节能环保角度还是降低通信成本角度,近场通信设备的无线铜线传输都要充分考虑无线通信的能耗问题。从用户角度来看,目前智能手机的应用功能不断丰富,同时也增加了设备能耗,从而减少了使用时间,对用户体验产生严重影响。基于高能效的无线侧接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通信系统能耗,满足用户的持久通信需求。目前基于能量收集的通信技术也是绿色通信建设的研究热点,其主要理念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无线电磁波转化为电能,延长网络运行时间。由此产生了一种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SWIPT)的新技术,即将无线信号同时作为信息与能量的媒介,使二者在无线信道下共同传输。这些新的中继协同技术在近场通信设备中的应用可以极大提高近场通信设备的信息传输质量和信息传输效率,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4结语

总而言之,近场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与新型中继协同技术结合可以使近场通信设备的性能和通信质量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广平.无线协同通信中继策略和资源分配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曹耘瑕.无线协同通信中继协议与中继选择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李金.协同通信系统中能量优化的中继选择算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

[4]李为.无线协同通信资源分配和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

协同通信篇2

 

0 引 言

 

关于信号中继转发的最初原型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Van在文献[1]中首次提出了三终端信道并推导了该信道容量的上下界,Cover在文献[2]中对Van的工作进行了拓展,从信息论的角度证明了离散无记忆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中继信道容量大于直传信道容量。然而将协同通信视作一种分集技术而被明确提出是在21世纪初[3?4],文献[3]中,Laneman等首次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协同传输的概念,并给出了目前最常用的两种中继方式即放大转发(Amplify and Forward,AF)和解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DF),该文还给出了几种增强型的中继方式,例如自适应中继和增强性中继等。在同一时期Hunter也提出了一种相似协同分集协议 [4],在该模型中中继不仅能转发源节点信息也可以发送自己的信息。此后,协同通信技术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很多研究成果也被陆续发表[5?10],然而所有的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全向天线,定向天线因其能把能量更集中的发送到需要通信的方向上,从而可以减少对非通信方向上的信号干扰,增加信道的空间复用率,提高信道容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有很多学者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1?13],文献[14]提出了完整的使用定向天线的通信系统。尽管关于定向天线和协同通信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将两项技术结合起来研究至今鲜有文献涉及。

 

本文对定向协同通信技术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考虑单个中继条件下的定向DF(Directional Decode and Forward,DDF)协同通信系统,并假定通信方式是TDMA形式。首先给出了DDF协同通信系统的具体模型及其通信过程;然后详细推导各种DDF系统的闭式中断概率及近似中断概率;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DDF协同通信系统中断性能。

 

1 DDF协同通信系统模型

 

整个通信方式分两个阶段:源节点分别给中继、目的节点发送信息;中继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译码,然后重新发送给目的节点。

 

与传统的协同通信不同的是,由于波束成型后信号能量只能覆盖一定的空间角度,假设从源节点到中继节点及目的节点的角度[α,]大于波束成型角度,那么源节点就需要用2个时隙分别给中继和目的节点发送消息,即多消耗了1个通信时隙,如图1所示。本文的结论均在这种情形下获得。

 

定向天线模型:

 

[Pr=PtGtGrKrν] (1)

 

式中:[Pt]为发射功率;[Gt]为发送端的定向天线增益;[Gr]为接收端定向天线接收增益;[K]为一个关于大气吸收,欧姆损耗等的常数,而[ν]是路径衰弱因子,一般取[15][2≤ν≤4]。其与全向天线相比,仅仅是分子部分多了两个定向增益的乘积。本文研究的是对称信道,即不考虑大尺度衰弱,仅将信道建模成瑞利平坦衰落信道。分别用[Gs,][Gr,][Gd]表示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定向天线增益。设接收到的信号为 [ys,d,][ys,r]分别表示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从源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则其可以表示成:

 

[ys,d=P1GsGdhs,dx+ns,d] (2)

 

[ys,r=P1GsGrhs,rx+ns,r] (3)

 

式中:[x]为发送的信号符号;[ns,d,][ns,r]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方差为[N0;][hs,d,][hs,r]为信道系数,是服从零均方且方差为[δ2s,d]和[δ2s,r]的高斯分布随机变量。

 

中继将处理后的源信号转发给目的节点,目的节点收到的信号为:

 

[yr,d=hr,dGsGdq(ys,r)+nr,d] (4)

 

式中:函数[q(?)]表示中继对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处理方式。解码转发主要包括固定解码转发和自适应解码转发,主要区别为是否包含一个检测机制,即是否根据中继解码错误与否决定转发与否。

 

2 DDF协同通信协议

 

2.1 固定DDF协同通信方式

 

所谓固定即中继节点按确定的方式转发所接收到的信号,不存在反馈或者其他自适应的处理。采用定向固定解码转发方式时,不管中继解码正确与否,信号都将被转发给目的节点。当译码错误时,转发信号就变得没有意义。因此该方式系统的性能被源到中继和源到目的中最差的路径所限制,设[λ=P2P1,] 其传输的互信息可以表示成:

 

[IDF=13minlog(1+SNRhs,r2GsGr),log(1+SNRhs,d2GsGd+λSNRhr,d2GrGd)]

 

式中[SNR=P1N0,][13]是因为整个过程用了3个时隙,需要min的操作是因为只有这两个链路都正确解码,目的节点才正确解码。

 

在给定的频谱效率[R]的条件下,[PIDF

[minhs,r2GsGr,hs,d2GsGd+λhr,d2GrGd<23R-1SNR] (6)

 

令[SNRhs,d2GsGd,][SNRhs,r2GsGr,][SNRhr,d2GrGd]分别为[X0,X1,X2,] [1SNRδ2s,dGsGd,][1SNRδ2s,rGsGr,][1SNRδ2r,dGrGd]分别为[L0,L1,L2,23R-1SNR为m。] 则其中断概率可以表示为:  [PIDF

将上式展开,得到精确的中断概率如下:

 

[PIDF

而根据文献[3]可以得到,在较高信噪比条件下,定向固定译码转发中断概率为:

 

[PIDF

从式(7)可知,固定DDF协同通信只获得了1阶分集增益,对系统性能的提升没有本质的贡献,特别是当源到目的信道不是很差的情况下,源发送给目的的信号大多可以被正确解码,中继的转发变得没有意义。为了有效利用信道资源,应使用自适应DDF协作方式。

 

2.2 选择DDF协同通信方式

 

在选择性DDF通信中,中继是否将解码后的信号转发给目的节点是有条件的,只有当接收到的信噪比超过一定门限时,才有这个过程,否则源节点重发两次信号给目的节点。其互信息可以表示成:

 

[ISDF=13log1+X0,X1

因此中断概率:

 

[PISDF

得到闭式表达式如下:

 

[PISDF

而根据文献[3]当信噪比较大时,可以得到中断概率近似为:

 

[P[ISDF

式中[3R]中的因子3是因为协同过程占用3个通信时隙。从上式可知中断概率正比于[SNR-2],因而获得的分集增益为2。

 

2.3 反馈DDF通信方式

 

在反馈式DDF通信中,目的节点到中继节点间存在一个反馈信道。如果目的端能够正确解码来自源节点的信息,则会中继节点发送一个反馈信号,中继便不用进行信号转发,通信过程结束。否则源节点将向中继发送信号,中继按固定DDF方式给目的节点转发信号。如果目的节点能正确解码,频谱效率为 [R],否则效率为[13R]。

 

因此互信息可以表示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中断概率正比于[SNR-2],因此获得了2阶的分集增益。而且频谱效率明显优于选择性DDF通信。

 

4 数值仿真与分析

 

设定向增益为14.5 dB,[δ2s,r]=[δ2r,d]=1,[δ2s,d=0.5,][R=]1 bps/Hz,[λ=1。]仿真对比基于定向天线的各协同通信方式的精确中断概率与近似中断概率,结果如图2~图4所示。

 

从图2~图4可知,在较大信噪比条件下,精确的中断概率和近似中断概率几乎重合,因此可以用近似中断概率代替精确中断进行相关分析以简化分析过程。

 

设定向增益为14.5 dB,[δ2s,r]=[δ2r,d]=1,[δ2s,d=0.5,][R=]1 bps/Hz,[λ=1。]仿真对比各协同通信方式中断概率与信噪比的关系,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直传,定向直传以及固定DDF的中断概率随信噪比的下降速度一致,因此他们的分集增益是一致的,即为1阶,而选择DDF与反馈DDF分集增益一致,即为2阶;由于定向增益的引入,使能量更有效地被利用,因此定向通信方式中断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式;固定DDF性能反不如定向直传,这是因为其内在存在频谱利用低的因素:即便译码错误也需要占用时隙进行无效的转发;选择DDF和反馈DDF能有效解决固定DDF所存在的问题,反馈 DDF虽然性能更优,但需要额外的信道。

 

从图6可知,随着频谱效率的增加,各方式的中断概率均不断恶化,其中选择DDF恶化速度最快,反馈DDF次之。因为不管选择DDF还是反馈 DDF,在获得分集增益的同时,需要更多的通信时隙,从而损耗了频谱效率。特别是选择DDF,如果信噪比在门限以下,中继不工作,从而浪费了2个通信时隙;而反馈DDF在源节点能直接译码时不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隙进行中继过程,因此相对节约了频谱资源。在足够高的[R]时,直传系统反而比协同系统更有效。

 

5 结 语

 

本文结合了定向天线技术和协同通信技术,主要研究了单个中继节点条件下的DDF协同通信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DDF方式的其中断概率,其中选择DDF与反馈DDF在大信噪比情况下可以获得了满分分集增益。各方式的中断概率随着频谱效率的增加均不断恶化,其中选择DDF恶化速度最快,反馈 DDF次之,在频谱效率足够高时,直传系统反而比协同系统更有效,这个文献[3]中的结果是一致。

 

传统的协同通信系统均采用全向天线,而定向天线由于其在特定方向上可以提供通信增益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因而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在军事应用领域,定向天线在提供增益的同时,提高了军事通信的隐蔽性,已成为了新一代战斗机实现通信隐身技术关键组成部分。定向天线的协同通信技术在提供系统分集增益的同时可以增加信道容量,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抑制系统的噪声敏感度,增强系统隐身性能,因而必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协同通信篇3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为简化甲方的缴费手续,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公正公开的原则,就甲方以同城特约委托收款方式缴纳移动通信费用的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授权乙方通过甲方的开户银行采取同城特约委托收款方式缴纳移动通信费用。

二、甲方同意采取同城特约委托收款方式支付移动通信费用的用户为:

单位名称:_________

用户名称:_________ 用户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用户号码:_________

注:单位为个人付费时需提供个人用户身份证件

三、乙方每月通过银行以约定方式向甲方收取上述号码产生的上一个月的移动通信费用。若甲方帐户余额不足,将导致银行无法划拨整笔应缴款项。

四、甲方应确保其在本协议项下登记的开户行账户真实有效,并已授权甲方的开户行通过同城特约委托收款方式或小额支付系统的定期借记业务支付移动通信费用;甲方在承付期内应确保其账户有足额款项用以划拨应缴移动通信费用。因甲方提供的开户行账号、手机号码等信息有误,或者因账户余额不足、销户、冻结、未授权等甲方原因致使托收失败、托收错误从而导致欠费的,由甲方负责;甲方应到乙方的营业前台,使用现金缴费方式补缴欠费。乙方有权追缴甲方未缴款项、停止通信服务,并每日按甲方所欠费用的0.3%收取违约金。

五、非甲、乙双方过失(如银行系统的客户资料录入工作延误等)造成托收失败的,乙方应协调双方开户银行尽快完成结算处理,甲方应协助乙方使用其他缴费方式缴纳移动通信费用。

六、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在甲方未办理银行托收业务取消手续前,本协议有效。本协议书壹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双方开户银行各执壹份。

甲方户名:_________

开户行名称:_________

开户行行号:_________

银行账号:_________

甲方单位财务章:_________

甲方经办人:_________

经办人身份证号:_________

甲方联系电话:_________

甲方通信地址:_________

甲方(签章):_________乙方(签章):_________

协同通信篇4

西门子的 Life W ork s 远景便是针对未来通信的需求和趋势而提出的战略远景,目标是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中创建无障碍、无界限的通信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够访问所需要的人员、信息与应用软件,无论身在何处、使用何种设备或网络。

通信无界限解决方案基于七大技术准则,即统一通信、开放的基于 IT 的通信、固定移动融合、业务流程整合、丰富的用户体验、自由的安装选择、业务持续性和完整性。整套战略理念的重心是统一通信,无论是实时应用(如语音、视频或即时信息),还是非实时应用(如语音邮件、电子邮件或传真),均可集成为统一而简易的用户体验。

为了可以最大程度利用企业的现有 IT 架构,优化投资回报率,西门子无界限通信解决方案使用开放性的标准和界面,可无缝集成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中,以确保整个信息流通生态系统中的高度开放性。因此,许多方案都支持多个厂商设备之间的互通性,溟以及面向服务架构(SOA ) 的应用,从而按需支持不同企业的个性业务模式,使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

协同通信篇5

关键词 跨系统 协同信息服务 服务组织

分类号 G20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用户能够依赖网络进行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和协作。复杂任务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数据、知识信息的支撑,而这些知识信息散布在分布式的网络系统中,任何一个信息服务机构或系统只是其中一个节点,没有一个信息服务系统具有足够的数据、知识和能力来解决全局复杂问题,整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多个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交互、协调和协作,协同服务范围已经由系统内部的协同扩展到系统间的协同。跨系统协同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服务形式、内容、模式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新定位,通过信息交互在多个合作者之间提供一个资源和服务的优化处理方式,使个体不能解决的任务得以完成,并产生大于个体单独处理总和的效益。

1 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内涵

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指不同信息服务系统之间,运用技术手段,通过互动(Interac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等方式,协调进行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过程。协同服务的实现,需要着重于以下问题的解决:

・知识创新导向。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支持知识创新(包括学习性的知识架构和研究性的知识创新),其实质是合作进行知识创新信息保障的过程。

・跨组织机构的合作。就组织和管理体制而言,由于信息服务系统具有按照组织体制确立基本格局的特点,因而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需要具有不同组织隶属关系的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业务整合和资源共享。

・异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信息服务系统作为一种开放系统,进行开放式的运行和系统间互联是必要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关键在于,不同信息服务系统之间能否确立一种有效的协作机制和交互机制,以达到数据和服务共享目的。

・多要素的服务聚合。跨系统的协同服务将突破服务机构固有形态的限制,协同的内容应不局限于文献信息资源本身,而是将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机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技术、信息基础设施聚合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这是信息社会化共享和信息服务体系整体化发展的体现,是多网络、多系统面向服务对象的融合。

信息传播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与扩散的效率,拓宽了基于网络的协同信息服务的视角。网络环境下,虚拟服务形式已得到迅速发展,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完全可以在网络支撑下实现虚拟联合,按虚拟服务融合机制,建立协同服务联盟,实现一定规则下的服务内容、形式、功能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以重构面向用户的知识信息服务。

2 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目标选择

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具有三个层次的战略目标:

・从宏观上看,为适应信息服务支撑国家创新任务的要求,需构建基于知识联网的协同信息服务系统。知识联网是将多个系统进行网络联结,通过对各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形成合作一协调管理机制,目的是实现多个信息服务系统的联动。这种联网应是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因此需要改变原有的专业信息网络服务关系,实现包括科技、经济、文化、教育信息网络服务在内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的互通和行业信息服务之间的互通,即实现面向国家创新的多网融合,通过建立服务系统间良好的依赖和协作关系,构建协调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

・从中观层来看,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目标是针对具体领域或机构,基于面向服务的开放架构,通过内部信息系统的有机组织和揭示以及外部资源服务系统的发现、融合、集成和嵌入,创建一个能够发现、管理、保存和共享机构内外学术资源、交流手段的整体化信息服务环境。

・从微观上看,对于用户而言,通过跨系统协同服务满足全方位信息需求,享用一站式的全程服务。将用户个人资源系统包含在内,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交互式协同服务空间,实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微观层次的资源和服务整合系统,建立基于用户体验的可用、互通、可塑的协同服务系统。把协作和无缝链接技术作为一项工作内容,为用户构建一个无缝、关联的信息服务空间。

3 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构成要素

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是由多个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的动态系统,每个信息服务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治实体,包含信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用户等基本要素。我们将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系统概括为由协同对象、协同内容和协同服务的环境组成的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

3,1协同对象

协同对象也称协同主体,即参与协同的个体,它可以是个人(服务人员或用户)、组织(服务机构)、系统(或子系统)、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等,所有的主体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目标、任务、资源以及活动机制。协同服务的个体因为某种关系(如友谊、信任、咨询、工作流等)形成了某种有效的联动。

所有的协同现象或协同效应都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参与,跨系统协同服务的推进不再仅仅依靠单一机构、单个人或者单一系统的努力,而是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系统合作联合。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系统等)、档案馆、博物馆、行业信息服务机构、数据服务商、网络搜索引擎、E-learning系统等均为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不同子系统。信息服务者及其用户群又构成信息服务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同服务的对象如图2所示:

协同是多层面的,可以分解为不同层次和角度。从宏观的战略协同角度出发,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可划分为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协同和信息服务机构与第三方协同两种协同范式。图3展示了欧洲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进行的欧洲范围内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协同,按照内容层次、地区层次、国家层次、欧洲层次的整合和协作。欧洲数字图书馆实行分阶段逐级推动的原则,首先在欧洲48个国家图书馆进行了资源和服务的整合,然后逐步吸纳更多的信息服务机构广泛参与。

信息服务机构与第三方系统的协同是指信息服务机构和教学、研究机构等社会其他机构存在广泛的协同服务。具体而言,指信息检索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E-learning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竞争情报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等各种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共同构成面向知识创新的复杂生态系统,提升知识创

新的协同保障能力。此类型协同要求信息服务系统具有面向外界的服务能力。

图4展示了英澳联合开发的综合大型开放式教育信息生态系统E-infrastructure,其中,学习和研究服务、IT服务、图书馆服务、管理服务等信息系统基于安全工作流管理,共同构成支持用户教育和研究活动的跨系统协同服务系统。信息服务机构与第三方系统的系统要求以用户知识创新活动为中心,根据用户需求、知识的应用环境,对知识内容和结构进行描述、链接,组织和融合多个信息服务系统。

以下通过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来说明多个信息服务系统如何协同工作,其协同对象如图5所示:

哥伦比亚大学采用“教学新媒体+资源营销+知识产权+图书馆”的模式,哥伦比亚新媒体教学和学习中心(CCNMTL)、数字知识行动(DKV)、哥伦比亚电子出版计划(EPIC)、版权咨询办公室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立的、重构后的信息服务机构,来支持大学的研究和教学使命。图书馆与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等协作,共同探索可以用于支持教学和学习的新技术和数字资源,尤其是和大学课程管理系统相关的技术与资源。同时,通过各种层次的图书馆服务联盟,整合BorrowDirect、RECAP和RAPID(畅通的期刊文章传送)等馆际借阅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协作。近年来,随着资源整合与跨库检索(如MetaLib/SFX)等技术的应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积极与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合作,帮助用户通过GoogleScholar与Open WoddCat获取哥伦比亚馆藏。对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对其他研究型图书馆馆藏的有效访问,呈现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搜索引擎、专业索引和内容管理器的趋势。

从微观系统协同角度出发,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的协同对象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技术协同、语义协同、数据协同等。Paul Miller认为协同要从系统和用户两个方面来认识,从系统方面是指系统或部件之间无需特别要求可以进行信息和服务互换和使用互换信息;从用户的角度,协同是用户以一站式的方式搜索和检索信息的能力。

3,2协同内容

协同内容即协同的客体、协同主体之间可以存在一种或者多种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考虑其中的一种相互作用或者同时考虑某几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不同的协同目标和内容。

从宏观战略协同的角度出发,为了识别协同内容,学者们研究出了许多分析框架。Porter M利用价值链分析法,通过对价值链中每一种业务行为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将不同业务之间的关联划分为有形关联、无形关联和竞争性关联等三种类型。Santhanam和Kypari-sis将信息系统的关联性分为3类:资源相关性、收益相关性、技术相关性。

从业务单元分析,信息服务系统之间可分为有形协同、无形协同和竞争性协同。三种类型的协同都会对协同服务产生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并不互相排斥。

・有形协同。通过那些具有实体形态,在信息服务系统运行中发挥可见作用的,经过接触可以感觉到、容易识别与评价的具体资源进行的关联协同。主要有:人员(包括用户、员工、管理者、其他与图书馆有关联的外部)、仪器与设备、信息资源、资金等。不同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有形关联,实现联机编目、合作采购,进行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开展协作信息服务项目。

・无形协同。指以知识形态存在的,如信息服务人员的智力状况、技术水平、决策方法和管理水平等,虽然不易看到,但却在信息服务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无形资源的关联协同。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如组织结构、信誉、公共关系、知识产权、业务流程等)、体制资源(如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无形协同涉及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管理技巧的传播,尽管有些业务之间没有业务活动可以共享,但其基本的运行要素却可能相似,如用户类型、服务业务的流程等,无形关联通过基本技巧和技能的传播产生协作优势。

・竞争协同。竞争协同源于多个实际或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存在,是基于多点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关联,包括竞争状态下的合作、竞争者之间进行优势互补。竞争关联常常与有形关联和无形关联并存。

由于信息服务系统之间存在多种协同要素,可进行多种方式的协同要素组合,如服务产品市场组合、资源组合、用户组合和技术组合或这些组合的联合运用,如图6所示:

基于不同要素整合配置,可以使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考察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并在与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对比中发现自己应当改进的地方。

从微观的协同信息服务实施的角度出发,协同内容包括三方面的合作:

・技术协同――查询和检索协议,软件、服务组合技术等。

・数据协同――元数据格式、编目规则、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等。

・组织协同――质量选择标准和范围政策;知识产权、支付方式和认证等。

对用户而言,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意味着它的用户可使用单一、统一的界面访问多个信息服务,实现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在用户和信息服务系统的交互过程中形成一个“整体环境”,用户浏览、检索、身份认证、全文获取和电子交易等过程是在同这个“整体信息环境”交互,而不是分别在多个不同服务系统间反复登录和退出。因此,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跨系统的服务整合和异构系统互操作,推动面向用户的一站式协同服务实现。

3,3跨系统协同服务环境

协同环境是跨系统协同服务的必要条件,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与周围的联系而孤立存在和发展。协同环境如何,对于协同服务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要求协同服务的实施人员及其决策人员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及特点来进行,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不仅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手段来进行协同,而且要考虑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方法、手段进行协同。广义的协同服务环境包括人文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见图7)。对于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而言,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人员因素(包括人员的结构、技术素质)、技术因素(包括技术的经济因素、维护成本等)、政策法规因素等。

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信息共享国家战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Information Sharing,NSIS)中阐述了发展跨部门、跨系统信息服务共享环境建设,包括以下内容:①政策,需要制定一个对跨系统信息的访问与共享能起实质作用的政策,避免各自为政;②程序(体系),在指导特定领域的信息服务时,需要一个单一的程序(体系)来处理信息优先权的问题;③纲领,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共享需要一个统一的集成的纲领;④系统,目前的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合作往往是系统对系统,或者是应用对应用,而不是通过方法对方法(“Many-to-many”Approaches)来交换数据;⑤构架,就单个机构来说,面临着是否把业务流程重组,解决跨组织的信息服务共享与访问难题;⑥标准,创建跨系统信息共享的标准需要多年的努力,它需要根据需求不断地调整与融合。基于以上内容,NISIS提出了跨系统信息共享环境(Information sharing environment,ISE)的技术架构,见图8。

协同通信篇6

一个月后在中国举行的K软件厂商的开发者大会要举行,作为产品部门团队的一员,在中国的张小姐最近一直在忙碌,因为她的老板要在会议上做一个关于新产品的演讲,她需要准备材料和演示环境。这不,她刚通过邮件和视频会议给远在美国的老板david做了沟通;马上要和美国总部产品部门的Tim沟通以便拿到一些最新的产品资料,还要尽快安排亚太新加坡的开发团队的Will-iam准备演示环境。

另外,还要联系一下外包公司的李先生,询问最新一版的本地化程序是否可以通过测试按期交付;因为演示涉及到一些软硬件环境搭建,她需要和中国公司资源中心的王小姐申请设备和软件。

更重要的是,关于开发者大会她们团队的花费预算申请她需要尽快通过美国的财务部门经理Anna的批准,以便尽快启动工作。

从以上张小姐的工作,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前只用一两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很多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角色的人来共同完成,几乎每项工作的完成都是许多人智慧的共同结晶,因此协同工作在当今社会变得日益重要。

在协同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整个工作的效率。为此。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概念在1984年由MIT的Irene Greif和DEC的Paul Cashman提出来。但是CSCW并没有对于研究学科的含义、研究范畴等给出严格和清晰定义。

软件协同包括了对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人与业务之间、业务与业务之间、人、组织、目标之间的协同,其中也包括人与机器之间、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同数据资源之间、不同架构、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不同地域应用情境之间的协同。

协同软件技术有哪些?

首先,协同系统从本质上讲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使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人能够一起工作,并且感觉不到地理位置上的差异。由于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相互传递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信息,所以协同系统首先应该是一种分布式的多媒体系统,它能提供信息的交互式服务。但是协同系统又与现在出现的一些多媒体系统,例如视频点播、过程学习等存在着差异。

在视频点播这样的多媒体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的信息量不同,从用户到信息源的信息量小,从信息源到用户的信息量大。因此这是一种不对称的交互方式。协同系统不同,它要求信息在各个成员之间的传递是对等的,因此是一种对称的交互方式。

其次,从技术的角度上讲,应该研究传输协议、开放平台、多媒体技术、群组工作模型以及交互环境。

一个标准的CSCW协同系统可以划分成一个四层模型。

第一层为“开放系统互连环境”,提供开放的通信支持环境,保证协同工作过程中有效的信息交流。

第二层为“协同工作支撑平台”,解决协同工作所需的主要机制和工具。如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控制、群体成员管理,基本工具包括电子邮件、会议系统、协同写作和讨论系统、工作流系统等。

第三层为“协同工作应用接口”,在这一层中需要提供协同应用的编程接口API、人机接口HCI和人际接口IPI,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接口向应用系统提供第二层的功能,使上层的应用系统与下层的支撑平台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提供有效、灵活、方便的人机交互接口;以及在协同工作环境下协作各方交互关系、规则和策略等。

第四层为“各种CSCW应用系统”,针对各种协同工作应用领域,提供所需的协作支持工具的剪裁。我们可以通过CSCW矩阵来看一下协同软件技术。通过协同的时间和地点是否相同,协同技术可以分为同时/同地、同时/异地、异时/同地、异时/异地四个象限的技术。

软件协同技术包括业务层面人与人协同工作本质的交流、互动技术也即我们常说的统一通信技术、信息协同,人与组织业务之间的角色协同技术、流程协同技术,人与机器之间的UI技术;以及软件与硬件之间如何实现高效的性能优化技术即计算协同技术,软件与其它软件协同的数据及应用整合技术。

其中角色是协同的主体,没有角色就没有协同而言;信息是协同的内容,流程、计算、统一通信、数据及应用整合技术等是实现协同的主要手段、方法和过程。

角色协同技术主要包括角色感知、角色的关系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角色可以认为是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发送信息的抽象对象,是责任和权利的统一体。

其中责任规定了角色的行为规范和约束。角色是某一类对象结构、性质、行为、职能等方面所共有的特征集合。它具有目标、能力、责任(obligation)、许可、约束和协议等对象多方面本质特征的综合反映,能够作为事物分类的合理标准。

流程的活动是由各种参与者完成的。就参与者和角色的关系而言,角色的概念是根据参与者的技能、能力等要素,把参与者分组抽象而来的。一个参与者可能担任多种角色。协同技术通过用户/角色/权限的映射机制,实现角色的协同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

常见的访问控制方式有:自主访问控制(DAC)和强制访问控制(MAC)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提供了更为安全的角色权限模型。使用RBAC,可以在划分更精细的级别上强制执行安全策略。

信息如何

信息协同包括数据信息交换与信息,信息检索、信息集成与共享技术。信息交换是信息协同的基础,也是所有协同工作的基础。

数据交换指数据在不同的信息实体之间交互的过程。数据交换的目的是屏蔽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的业务系统在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数据源方面的差异,为企业提供一个通用的数据交换平台。

信息交换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不同应用系统间透明的信息交换,但是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数据的存储、表示方式可能完全不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数据的统一表示方式,XML标准的出现,使基于统一的规范格式的信息交换系统在实现技术上已经成为可能。

所以交换技术主要指数据和企业应用的整合技术(EAI),包括常用的接口技术整合、流行的Webservice(XML)交换技术、基于SOA的ESB总线适配器技术等。

信息指信息的所有者以一定的方式提供自己的全部或一部分信息,以供其他用户访问使用的行为。根据信息的不同方式,Web信息分成自主和两类。

协同通信篇7

2012年12月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其服务区域覆盖了我国全境、西太平洋及南海广大海域。北斗系统所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双向报文通信,作用距离能够跨越北斗系统的整个服务区域。同时,北斗短报文通信作为一种可靠的远程数据传输手段,目前在通信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8]。

为此,本文提出利用北斗短报文远程通信手段增加基线长度,提高协同定位精度的舰载被动传感器测向交叉定位方案。本文在简单介绍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依据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技术指标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从系统设计、工作流程、通信协议和差错控制四个方面对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 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

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测向交叉定位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1 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

(1) 建立通信

发起方发送建立通信申请报文,其主要内容为发起方通信地址、时间信息和发起方位置信息。协同方接收后结合自己位置解算发起方方位距离,并准备发回响应报文。协同方发送建立通信响应报文,其内容包括时间信息和协同方位置信息,发起方接收后结合自己位置解算协同方方位距离,并确认双方通信建立完毕。

(2) 确定定位目标

发起方发送协同定位申请报文,其中包含了时间信息、发起方位置信息、协同探测目标批号、目标辐射源载频、脉宽、重复频率信息,协同方接收后确认协同定位目标,准备开始协同定位。

(3) 解算目标位置

现有文献介绍比较多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法是先计算出定位误差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初始值,再利用迭代法得到目标位置的最优估计[9?10]。因此,协同方需发送协同定位报文,将时间信息、协同探测目标批号、目标方位、协同方位置信息提供给发起方。发起方接收后解算出定位误差最小二乘估计的初始值,并返回一个包含已完成迭代运算次数的响应报文,初始值设为0。协同方根据响应报文继续向发起方发送目标方位信息直到迭代运算次数满足要求后停止发送协同定位报文,协同定位结束。

2 北斗短报文应用于测向交叉定位的可行性

分析

将北斗短报文通信作为协同定位信息传输手段,应用于测向交叉定位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 数据量

北斗短报文通信采用ASCII编码,每次的内容长度不超过200 B。根据前面对各种协同报文内容的分析,北斗信道的通信数据量完全可以满足测向交叉定位协同信息交换的要求。

(2) 数据率

本文提出的基于北斗信道的测向交叉定位是以海上目标作为探测对象,运动速度较慢。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服务频度根据用户等级区分为1 s,10 s,30 s,60 s,通信服务响应时间在1 s左右[5]。选用较高等级的用户卡完全能够满足被动传感器对目标快速连续跟踪定位的要求。

(3) 通信距离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覆盖范围内都可以进行北斗短报文通信。目前已建成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区域涵盖了我国及周边地区,且北斗短报文通信不存在盲区,因此其作用距离几乎不受限制。

(4) 可靠性与安全性

北斗短报文通信采用扩频通信传输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噪音、抗多路径衰减能力。由于其频谱密度较低,因此还具有隐蔽性和低的截获概率。北斗终端根据SIM卡生成的惟一扩频码将短报文通信上行数据发送到卫星,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则将短报文通信下行数据送到用户终端后通过SIM卡进行解密,从而实现了保密通信[6]。

3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案

3.1 系统设计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案主要是采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替换原有的协同定位信息传输手段。在每个协同定位单元在增设一个北斗用户机的基础上,再加载一台PC机作为协同信息处理设备。北斗用户机负责提供舰艇位置信息和建立北斗短报文通信;被动传感器负责目标辐射源探测和识别;PC机负责对北斗用户机进行通信控制,获取协同定位舰艇相对态势和解算协同定位目标位置。总体设计方案原理如图2所示。

3.2 工作流程

北斗用户机、PC机和被动传感器开机后,PC机自动接收被动传感器探测到的目标辐射特征信息和识别信息,同时控制北斗用户机依次向各协同舰艇发送含有本舰位置信息的短报文,并自动接收其他舰艇发送的位置信息,形成态势图。操作员在PC机的目标辐射源列表中选定目标后,再选择与本舰和目标构成较佳的相对位置关系(等腰三角形)的舰艇进行协同定位。PC机控制北斗用户机与协同舰艇建立通信后,按照图1所示的测向交叉定位工作流程生成协同报文与协同定位舰艇进行信息交换,最终完成目标位置的解算。得到的目标位置可以通过Socket通信传回被动传感器,由被动传感器发送到作战信息网络,为指挥决策和武器使用提供目标指示。

图2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案原理图

3.3 通信协议

本文用串口通信将北斗用户机与PC机连接起来, 其通信协议的各种功能是通过指令方式实现的。北斗用户机的指令可以分为定位类、通信类、查询类、授时类和状态类等。通过这些指令,PC机可以自动接收北斗用户机上报的本舰舰位、时间校准信息,及其从协同舰收到的协同报文;也可以实现控制北斗用户机与指定协同舰建立通信,改变北斗用户机工作参数等功能。

PC机向北斗用户机发送的指令信息格式如图3所示。

图3 PC机向北斗用户机发送的指令信息格式

指令信息各个区段意义见表1。

命令码用来标示指令信息类型,具体类型见表2。

3.4 差错控制

北斗短报文通信有时会出现信息丢失或出错的现象[9],而北斗用户机本身不具有差错控制的能力,因此只能在PC机的串口通信软件设计中引入相应的差错检测和纠正机制。报文丢失可以通过发送响应报文进行检测;报文内容出错可以通过校验码检测。丢失或出错的报文可以通过相应的报文重发控制机制由发送方进行补发。报文重传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报文重传控制流程

协同定位方在接收到一个协同报文后应立即向报文发送方发送一个响应报文,如果对方在发送报文后的规定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报文,应当重发报文。这里通过设定重发次数上限有关。

假设协同双方北斗终端的通信服务时间间隔相同,则报文最大往返时间[Tb]可以按下式得到:

[Tb=Tr+Tf×2]

4 结 语

本文针对目前舰载被动传感器进行测向交叉定位时基线长度较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测向交叉定位工作原理和北斗短报文通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向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区域服务,未来其服务区域将覆盖全球。采用北斗短报文通信作为协同信息传输手段,将使被动探测装备的测向交叉定位摆脱通信作用距离和通信服务区域的限制。另外,普通北斗终端只能实现点对点的报文通信,而北斗指挥机具有短报文通播功能,利用北斗指挥机实现两台以上被动传感器同时进行测向交叉定位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因此,北斗短报文通信在多被动传感器测向交叉定位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仲康,周一宇,何黎星.单多基地有源无源定位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2] 胡来招.无源定位[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协同通信篇8

关键词:协同商务;信息系统;协同

1企业间信息系统

企业间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IOIS)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嵌入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之内,能够支持或者赋能企业间关系、交易和合作的信息系统。IOIS可以跨国界、跨地区、跨企业对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同时它又能利用其独特的功能创造新的经营模式((BusinessModel)、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企业间合作、协调方式,甚至改变竞争规则。IOIS己经成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和电子化企业中最重要的要素,正快速成为企业竞争成功的基本资源。

根据IOIS是用来支持价值系统中企业之间垂直的买方-供应商关系,还是作为执行共同价值活动的企业之间的水平连接,可以将IOIS分为垂直型IOIS和水平型IOIS。垂直型IOIS是由互补的、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组成,它们不仅所执行的活动不同,而且各自的议价能力也不同;水平型IOIS不仅支持同一个产业内竞争者之间合作,而且可能也跨越不同的产业。

2协同商务

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commerce,简称cc),它被誉为下一代的电子商务系统,其基本思想最早是由GartnerGroup在1999年提出的,GartnerGroup对协同商务的定义是:将具有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主要是通过对与整个商业周期中的信息进行共享,实现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企业本身的活力能力,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的整合,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以及提供获利能力。

就协同商务概念而言,企业信息化建设目的不仅是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也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实行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的一系列链接。“协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有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以及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另一层是指企业内外资源的协同,也即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协同商务本质就是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和知识的传播,协同强调的是整体的组合效能大于个体的功能,而没有对整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之和的原因进行严格区分。

3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

3.1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的特征

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所要求的是在系统的层面上协同沟通,达到企业间资源共享。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现代网络技术与Internet的广泛运用。企业间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其信息系统的协同离不开Internet的运用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

(2)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交互性。要构建企业间的协同信息空间,离不开协同双方信息的交换、由此形成双方的互动和反馈,由此最终形成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

(3)各企业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在进行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合作之后,企业内部商业机密有信息泄漏的可能,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协同工作构造协同环境的同时,仍会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4)企业间数据标准的一致性。数据实时交换,意味着企业间要能达成协议,彼此之间使用共同标准和格式的数据。

3.2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的难点及不足

(1)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要在信息系统之间达成协同,需要不同企业间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某种协议或其他技术手段连接,共同工作。然而大多数企业都在考虑协同应用之前就有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要求协同的信息系统绝大多数都是由不同的软件公司开发的,这造成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异构性,这就为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解决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异构性,保证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成为当前企业信息系统跨边界协作的一大难点。

(2)信息系统协同的安全问题。

信息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企业间协同化的信息系统要求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更加为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增加了隐患,具体来看,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隐患: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泄漏;使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于更易遭受黑客及病毒的攻击;企业内信息系统对外部协同系统的依赖性,使企业内信息系统运行时稳定性下降。

(3)信息系统协同的数据存储和格式问题。

大多数的企业间的业务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是分散而非集成的,不同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之间存在没有统一定义的数据格式、测量单位差异等问题。

4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

协同商务的核心是各有关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并进行相关信息的共享。作为协同商务在企业信息系统的方案,协同信息系统实施策略应该是实现与协同伙伴的信息系统协同,以系统的整体应用为核心,将企业内外部的所有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它一方面需要的是各个信息系统之间能够互相访问,对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能够集中统一的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在完成信息系统的集成后,同时增加信息系统的透明度,使企业之间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协同,从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到最终的客户服务,都需要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达成企业间战略合作的口的,整个价值链网达到价值最优、资源配置最佳,由此带来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上升。

协同商务环境中有其成熟的理论支撑和全面的技术支持,它能够克服不少在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过程中的不足。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是解决协同过程中所产生矛盾的有效方法,是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有效途径。

(1)通过协同商务在企业间建立的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将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有效的链接。

(2)协同商务平台的集成入侵检测功能和协同商务基于权限的设定方式,提供各企业的登陆、安全认证和授权,完成企业身份的授权、审查和管理,以确保数据交换的安全,让所有企业的认证统一在同一个模块下完成并接受用户的查询条件。

(3)协同服务中心用于记录协作企业间的共享的数据,并提供数据格式的转换和统一。企业需要将共享数据上传到协同服务中心,同时企业也需要从协同服务中心获取其他企业所共享的数据,即企业间信息交流传递要在协同服务中心进行信息交互,联合信息采集、查询结果集成也要在此功能模块中进行处理,为企业产品的协同开发提供公共的工作空间。

参考文献

协同通信篇9

[局域网;通信协议;TCP/IP

不同的网络协议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每一种协议都有它所主要依靠的操作系统和工作环境。在一个网络上运行得很好的通信协议,在另一个看起来很相似的网络上可能完全不适合。因此,组建网络时通信协议的选择尤为重要。

无论是几台机器组成的Windows95/98对等网,还是规模较大的WindowsNT、Novell或Unix/Xenix局域网,凡是亲自组建或管理过网络的人,都碰到过如何选择和配置网络通信协议的新问题。由于许多用户对网络中的协议及其功能特征不是很清楚,所以在组网中经常选用了不符合自身网络特征的通信协议。其结果就造成了网络无法接通,或者是速度太慢,工作不稳定等现象而影响了网络的可靠性。下面我就分析一下各个协议的特征和性能借以说明我配置协议的理论和立场。

一、通信协议

组建网络时,必须选择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使得用户之间能够相互进行“交流”。协议(Protocol)是网络设备用来通信的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彼此都能听得懂的公用语言。有关网络中的协议可以概括为两类摘要:“内部协议”和“外部协议”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内部协议

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网络通信制定了一个标准模式,称为OSI/RM(OpenSystemInterconnect/Reference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体系结构。该结构共分七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中,任何一个网络设备的上下层之间都有其特定的协议形式,同时两个设备(如工作站和服务器)的同层之间也有其使用的协议约定。在这里,我们将这种上下层之间和同层之间的协议全部定义为“内部协议”。内部协议在组网中一般很少涉及到,它主要提供给网络开发人员使用。假如你只是为了组建一个网络,可不去理会内部协议。

2.外部协议

外部协议即我们组网时所必须选择的协议。由于它直接负责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所以通常称为网络通信协议。自从网络问世以来,有许多公司投入到了通信协议的开发中,如IBM、Banyan、Novell、Microsoft等。每家公司开发的协议,最初一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网络通信,但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不同网络之间进行互联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通信协议就成为解决网络之间互联的关键技术。就像使用不同母语的人和人之间需要一种通用语言才能交谈一样,网络之间的通信也需要一种通用语言,这种通用语言就是通信协议。目前,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外部协议)主要有NetBEUI、IPX/SPX及其兼容协议和TCP/IP三类。

3.选择网络通信协议的原则

我们在选择通信协议时一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摘要:

一、所选协议要和网络结构和功能相一致。如你的网络存在多个网段或要通过路由器相连时,就不能使用不具备路由和跨网段操作功能的NetBEUI协议,而必须选择IPX/SPX或TCP/IP等协议。另外,假如你的网络规模较小,同时只是为了简单的文件和设备的共享,这时你最关心的就是网络速度,所以在选择协议时应选择占用内存小和带宽利用率高的协议,如NetBEUI。当你的网络规模较大,且网络结构复杂时,应选择可管理性和可扩充性较好的协议,如TCP/IP。

二、除非凡情况外,一个网络尽量只选择一种通信协议。现实中许多人的做法是一次选择多个协议,或选择系统所提供的所有协议,其实这样做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每个协议都要占用计算机的内存,选择的协议越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就越多。一方面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另一方面不利于网络的管理。事实上一个网络中一般一种通信协议就可以满足需要。

三、注重协议的版本。每个协议都有它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因而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的协议都有它最为合适的网络环境。从整体来看,高版本协议的功能和性能要比低版本好。所以在选择时,在满足网络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高版本的通信协议。

四、协议的一致性。假如要让两台实现互联的计算机间进行对话,它们两者使用的通信协议必须相同。否则中间还需要一个“翻译”进行不同协议的转换,这样不仅影响通信速度,同时也不利于网络的平安和稳定运行。

二、局域网中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

BEUI协议

NetBEUI通信协议的特征。NetBEUI(NetBIOSExtendedUserInterface,用户扩展接口)由IBM于1985年开发完成,它是一种体积小、效率高、速度快的通信协议。NetBEUI也是微软最钟爱的一种通信协议,所以它被称为微软所有产品中通信协议的“母语”。微软在其早期产品,如DOS、LANManager、Windows3.x和WindowsforWorkgroup中主要选择NetBEUI作为自己的通信协议。在微软如今的主流产品,如Windows95/98和WindowsNT中,NetBEUI已成为其固有的缺省协议。有人将WinNT定位为低端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这和微软的产品过于依靠NetBEUI有直接的关系。NetBEUI是专门为几台到百余台PC所组成的单网段部门级小型局域网而设计的,它不具有跨网段工作的功能,即NetBEUI不具备路由功能。假如你在一个服务器上安装了多块网卡,或要采用路由器等设备进行两个局域网的互联时,将不能使用NetBEUI通信协议。否则,和不同网卡(每一块网卡连接一个网段)相连的设备之间,以及不同的局域网之间将无法进行通信。

虽然NetBEUI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也具有其他协议所不具备的优点。在三种通信协议中,NetBEUI占用内存最少,在网络中基本不需要任何配置。尤其在微软产品几乎独占PC操作系统的今天,它很适合于广大的网络初学者使用。

NetBEUI和NetBIOS之间的关系。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NetBEUI中包含一个网络接口标准NetBIOS。NetBIOS(NetworkBasicInput/OutputSystem,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IBM在1983年开发的一套用于实现PC间相互通信的标准,其目的是开发一种仅仅在小型局域网上使用的通信规范。该网络由PC组成,最大用户数不超过30个,其特征是突出一个“小”字。后来,IBM发现NetBIOS存在的许多缺陷,所以于1985年对其进行了改进,推出了NetBEUI通信协议。随即,微软将NetBEUI作为其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系统的基本通信协议,并进一步进行了扩充和完善。最有代表性的是在NetBEUI中增加了叫做SMB(ServerMessageBlocks,服务器消息块)的组成部分,以降低网络的通信堵塞。为此,有时将NetBEUI协议也称为“SMB协议”。

人们常将NetBIOS和NetBEUI混淆起来,其实NetBIOS只能算是一个网络应用程序的接口规范,是NetBEUI的基础,它不具有严格的通信协议功能。而NetBEUI是建立在NetBIOS基础之上的一个网络传输协议。

2.IPX/SPX及其兼容协议

IPX/SPX通信协议的特征。IPX/SPX(InternetworkPacketeXchange/SequencesPacketeXchange,网际包交换/顺序包交换)是Novell公司的通信协议集。和NetBEUI的明显区别是,IPX/SPX显得比较庞大,在复杂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为,IPX/SPX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了多网段的新问题,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适合于大型网络使用。当用户端接入NetWare服务器时,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是最好的选择。但在非Novell网络环境中,一般不使用IPX/SPX。尤其在WindowsNT网络和由Windows95/98组成的对等网中,无法直接使用IPX/SPX通信协议。

IPX/SPX协议的工作方式。IPX/SPX及其兼容协议不需要任何配置,它可通过“网络地址”来识别自己的身份。Novell网络中的网络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摘要:标明物理网段的“网络ID”和标明非凡设备的“节点ID”。其中网络ID集中在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节点ID即为每个网卡的ID号(网卡卡号)。所有的网络ID和节点ID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内部IPX地址”。正是由于网络地址的唯一性,才使IPX/SPX具有较强的路由功能。

在IPX/SPX协议中,IPX是NetWare最底层的协议,它只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移动,并不保证数据是否传输成功,也不提供纠错服务。IPX在负责数据传送时,假如接收节点在同一网段内,就直接按该节点的ID将数据传给它;假如接收节点是远程的(不在同一网段内,或位于不同的局域网中),数据将交给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的网络ID,继续数据的下一步传输。SPX在整个协议中负责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无差错处理,所以我们将IPX/SPX也叫做“Novell的协议集”。

NWLink通信协议。WindowsNT中提供了两个IPX/SPX的兼容协议摘要:“NWLinkSPX/SPX兼容协议”和“NWLinkNetBIOS”,两者统称为“NWLink通信协议”。NWLink协议是Novell公司IPX/SPX协议在微软网络中的实现,它在继续IPX/SPX协议优点的同时,更适应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WindowsNT网络和Windows95/98的用户,可以利用NWLink协议获得NetWare服务器的服务。假如你的网络从Novell环境转向微软平台,或两种平台共存时,NWLink通信协议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在使用NWLink协议时,其中“NWLinkIPX/SPX兼容协议”类似于Windows95/98中的“IPX/SPX兼容协议”,它只能作为客户端的协议实现对NetWare服务器的访问,离开了NetWare服务器,此兼容协议将失去功能;而“NWLinkNetBIOS”协议不但可在NetWare服务器和WindowsNT之间传递信息,而且能够用于WindowsNT、Windows95/98相互之间任意通信。

3.TCP/IP协议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目前最常用到的一种通信协议,它是计算机世界里的一个通用协议。在局域网中,TCP/IP最早出现在Unix系统中,现在几乎所有的厂商和操作系统都开始支持它。同时,TCP/IP也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

TCP/IP通信协议的特征。TCP/IP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几乎可连接所有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但其灵活性也为它的使用带来了许多不便,在使用NetBEUI和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时都不需要进行配置,而TCP/IP协议在使用时首先要进行复杂的设置。每个节点至少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和一个“主机名”。如此复杂的设置,对于一些初识网络的用户来说的确带来了不便。不过,在WindowsNT中提供了一个称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工具,它可自动为客户机分配连入网络时所需的信息,减轻了联网工作上的负担,并避免了出错。当然,DHCP所拥有的功能必须要有DHCP服务器才能实现。

同IPX/SPX及其兼容协议一样,TCP/IP也是一种可路由的协议。但是,两者存在着一些差别。TCP/IP的地址是分级的,这使得它很轻易确定并找到网上的用户,同时也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当需要时,运行TCP/IP协议的服务器(如WindowsNT服务器)还可以被配置成TCP/IP路由器。和TCP/IP不同的是,IPX/SPX协议中的IPX使用的是一种广播协议,它经常出现广播包堵塞,所以无法获得最佳的网络带宽。

Windows95/98中的TCP/IP协议。Windows95/98的用户不但可以使用TCP/IP组建对等网,而且可以方便地接入其它的服务器。值得注重的是,假如Windows95/98工作站只安装了TCP/IP协议,它是不能直接加入WindowsNT域的。虽然该工作站可通过运行在WindowsNT服务器上的服务器(如ProxyServer)来访问Internet,但却不能通过它登录WindowsNT服务器的域。假如要让只安装TCP/IP协议的Windows95/98用户加入到WindowsNT域,还必须在Windows95/98上安装NetBEUI协议。

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配置。在提到TCP/IP协议时,有许多用户便被其复杂的描述和配置所困扰,而不敢放心地去使用。其实就局域网用户来说,只要你把握了一些有关TCP/IP方面的知识,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IP地址基础知识。前面在谈到IPX/SPX协议时就已知道,IPX的地址由“网络ID”(NetWorkID)和“节点ID”(NodeID)两部分组成,IPX/SPX协议是靠IPX地址来进行网上用户的识别的。同样,TCP/IP协议也是靠自己的IP地址来识别在网上的位置和身份的,IP地址同样由“网络ID”和“节点ID”(或称HOSTID,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IP地址用32位(bit)二进制数组成,每8位(1个字节)为一个段(Segment),共4段(Segment1~Segment4),段和段之间用“.”号隔开。为了便于应用,IP地址在实际使用时并不直接用二进制,而是用大家熟悉的十进制数表示,如192.168.0.1等。IP地址的完整组成摘要:“网络ID”和“节点ID”都包含在32位二进制数中。目前,IP地址主要分为A、B、C三类(除此之外,还存在D和E两类地址,现在局域网中这两类地址基本不用,故本文暂且不涉及),A类用于大型网络,B类用于中型网络,C类一般用于局域网等小型网络中。其中,A类地址中的最前面一段Segment1用来表示“网络ID”,且Segment1的8位二进制数中的第一位必须是“0”。其余3段表示“节点ID”;B类地址中,前两段用来表示“网络ID”,且Segment1的8位二进制数中的前二位必须是“10”。后两段用来表示“节点ID”;在C类地址中,前三段表示“网络ID”,且Segment1的8位二进制数中的前三位必须是“110”。最后一段Segment4用来表示“节点ID”。

值得一提的是,IP地址中的所有“网络ID”都要向一个名为InterNIC(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r,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而“节点ID”可以自由分配。目前可供使用的IP地址只有C类,A类和B类的资源均已用尽。不过在选用IP地址时,总的原则是摘要:网络中每个设备的IP地址必须唯一,在不同的设备上不答应出现相同的IP地址。表1列出了IP地址中的“网络ID”的有关属性,“节点ID”在互不重复的情况下由用户自由分配。其实,将IP地址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满足网络的互联。假如你的网络是一个封闭式的网络,只要在保证每个设备的IP地址唯一的前提下,三类地址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直接使用(为以防万一,你还是老老实实地使用C类IP地址为好)。

子网掩码。对IP地址的解释称之为子网掩码。从名称可以看出,子网掩码是用于对子网的管理,主要是在多网段环境中对IP地址中的“网络ID”进行扩展。举个例子来说明摘要:例如某个节点的IP地址为192.168.0.1,它是一个C类网。其中前面三段共24位用来表示“网络ID”,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而最后一段共8位可以作为“节点ID”自由分配。但是,假如公司的局域网是分段管理的,或者该网络是由多个局域网互联而成,是否要给每个网段或每个局域网都申请分配一个“网络ID”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此时,我们可以使用子网掩码的功能,将其中一个或几个节点的IP地址全部充当成“网络ID”来使用,用来扩展“网络ID”不足的困难。

当我们将某一节点的IP地址如192.168.0.1已设置成一个“网络ID”时,网络上的其它设备又怎样知道它是一个“网络ID”,而不是一个节点IP地址呢?这就要靠子网掩码来告知。子网掩码是这样做的摘要:假如某一位的二进制数是“1”,它就知道是“网络ID”的一部分;假如是“0”便认作是“节点ID”的一部分。如将192.168.0.1当做“网络ID”时,其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1,对应的十进制数表示为255.255.255.1。否则它的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对应的十进制数表示应为255.255.255.0。有了子网掩码,便可方便地实现用户跨网段或跨网络操作。不过,为了让子网掩码能够正常工作,同一子网中的所有设备都必须支持子网掩码,且子网掩码相同。表2列出了A、B、C三类网络的缺省子网掩码。

网关。网关(Gateway)是用来连接异种网络的设置。它充当了一个翻译的身份,负责对不同的通信协议进行翻译,使运行不同协议的两种网络之间可以实现相互通信。如运行TCP/IP协议的WindowsNT用户要访问运行IPX/SPX协议的Novell网络资源时,则必须由网关作为中介。假如两个运行TCP/IP协议的网络之间进行互联,则可以使用WindowsNT所提供的“默认网关”(DefaultGateway)来完成。网关的地址该如何分配呢?可举一个例子往返答摘要:假如A网络的用户要访问B网络上的资源,必须在A网络中设置一个网关,该网关的地址应为B网络的“网络ID”(一般可理解为B网络服务器的IP地址)。当A网络的用户同时还要访问C网络的资源时又该怎么呢?你只需将C网络的“网络ID”添加到A网络的网关中即可。依次类推……网关连多少个网络,就拥有多少个IP地址。

主机名。网络中唯一能够代表用户或设备身份的只有IP地址。但一般情况下,众多的IP地址不轻易记忆,操作起来也不方便。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给予每个用户或设备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如“WANGQUN”。至于在网络中用到“WANGQUN”时,怎样知道其对应的IP地址呢?这完全由操作系统自己完成,我们大可不必考虑。

三、通信协议的安装、设置和测试

局域网中的一些协议,在安装操作系统时会自动安装。如在安装WindowsNT或Windows95/98时,系统会自动安装NetBEUI通信协议。在安装NetWare时,系统会自动安装IPX/SPX通信协议。其中三种协议中,NetBEUI和IPX/SPX在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就可以直接使用,但TCP/IP要经过必要的设置。所以下文主要以WindowsNT环境下的TCP/IP协议为主,介绍其安装、设置和测试方法,其他操作系统中协议的有关操作和WindowsNT基本相同,甚至更为简单。

TCP/IP通信协议的安装。在WindowsNT中,假如未安装有TCP/IP通信协议,可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将出现“网络”对话框,选择对话框中的“协议/添加”,选取其中的TCP/IP协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会询问你是否要进行“DHCP服务器”的设置?假如你的IP地址是固定的(一般是这样),可选择“否”。随后,系统开始从安装盘中复制所需的文件。

TCP/IP通信协议的设置。在“网络”对话框中选择已安装的TCP/IP协议,打开其“属性”,在指定的位置输入已分配好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假如该用户还要访问其它WidnowsNT网络的资源,还可以在“默认网关”处输入网关的地址。

TCP/IP通信协议的测试。当TCP/IP协议安装并设置结束后,为了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测试。笔者建议大家使用系统自带的工具程序摘要:PING.EXE,该工具可以检查任何一个用户是否和同一网段的其他用户连通,是否和其他网段的用户连接正常,同时还能检查出自己的IP地址是否和其他用户的IP地址发生冲突。假如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0.1,如要测试你的机器是否和服务器接通时,只需切换到DOS提示符下,并键入命令“PING192.168.0.1”即可。假如出现类似于“Replyfrom192.168.0.1……”的回应,说明TCP/IP协议工作正常;假如显示类似于“Requesttimedout”的信息,说明双方的TCP/IP协议的设置可能有错,或网络的其它连接(如网卡、HUB或连线等)有新问题,还需进一步检查。

协同通信篇10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通信协议

  0 引言  

  本文就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选择网络通信协议的原则、tcp/ip通信协议的安装、设置和测试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网络通信协议

目前,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有:netbeui协议、ipx/spx兼容协议和tcp/ip协议。

1.1 netbeui协议 ①netbeui是一种体积小、效率高、速度快的通信协议。在微软如今的主流产品,在windows和windows nt中,netbeui已成为其固有的缺省协议。netbeui是专门为几台到百余台pc所组成的单网段部门级小型局域网而设计的。②netbeui中包含一个网络接口标准netbios。netbios是ibm用于实现pc间相互通信的标准,是一种在小型局域网上使用的通信规范。该网络由pc组成,最大用户数不超过30个。

1.2 ipx/spx及其兼容协议 ①ipx/spx是novell公司的通信协议集。与netbeui的明显区别是,ipx/spx显得比较庞大,在复杂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为,ipx/spx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了多网段的问题,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适合于大型网络使用。②ipx/spx及其兼容协议不需要任何配置,它可通过“网络地址”来识别自己的身份。novell网络中的网络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标明物理网段的“网络id”和标明特殊设备的“节点id”。其中网络id集中在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节点id即为每个网卡的id号。所有的网络id和节点id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内部ipx地址”。正是由于网络地址的唯一性,才使ipx/spx具有较强的路由功能。在ipx/spx协议中,ipx是netware最底层的协议,它只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移动,并不保证数据是否传输成功,也不提供纠错服务。ipx在负责数据传送时,如果接收节点在同一网段内,就直接按该节点的id将数据传给它;如果接收节点是远程的,数据将交给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的网络id,继续数据的下一步传输。spx在整个协议中负责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无差错处理,ipx/spx也叫做“novell的协议集”。③nwlink通信协议。windows nt中提供了两个ipx/spx的兼容协议:“nwlink spx/spx兼容协议”和“nwlink netbios”,两者统称为“nwlink通信协议”。nwlink协议是novell公司ipx/spx协议在微软网络中的实现,它在继承ipx/spx协议优点的同时,更适应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windows nt网络和windows的用户,可以利用nwlink协议获得netware服务器的服务。从novell环境转向微软平台,或两种平台共存时,nwlink通信协议是最好的选择。

1.3 tcp/ip协议 tcp/ip是目前最常用到的一种通信协议,它是计算机世界里的一个通用协议。在局域网中,tcp/ip最早出现在unix系统中,现在几乎所有的厂商和操作系统都开始支持它。同时,tcp/ip也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①tcp/ip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几乎可连接所有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但其灵活性也为它的使用带来了许多不便,在使用netbeui和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时都不需要进行配置,而tcp/ip协议在使用时首先要进行复杂的设置。每个节点至少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和一个“主机名”。在windows nt中提供了一个称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工具,它可自动为客户机分配连入网络时所需的信息,减轻了联网工作上的负担,并避免了出错。同ipx/spx及其兼容协议一样,tcp/ip也是一种可路由的协议。tcp/ip的地址是分级的,这使得它很容易确定并找到网上的用户,同时也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当需要时,运行tcp/ip协议的服务器(如windows nt服务器)还可以被配置成tcp/ip路由器。与tcp/ip不同的是,ipx/spx协议中的ipx使用的是一种广播协议,它经常出现广播包堵塞,所以无法获得最佳的网络带宽。②windows中的tcp/ip协议。windows的用户不但可以使用tcp/ip组建对等网,而且可以方便地接入其它的服务器。如果windows工作站只安装了tcp/ip协议,它是不能直接加入windows nt域的。虽然该工作站可通过运行在windows nt服务器上的服务器(如proxy server)来访问internet,但却不能通过它登录windows nt服务器的域。要让只安装tcp/ip协议的windows用户加入到windows nt域,还必须在windows上安装netbeui协议。

③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配置。只要掌握了一些有关tcp/ip方面的知识,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④ip地址。tcp/ip协议也是靠自己的ip地址来识别在网上的位置和身份的,ip地址同样由“网络id”和“节点id”(或称host id,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ip地址用32位(bit)二进制数组成,每8位(1个字节)为一个段(segment),共4段(segment1~segment4),段与段之间用“,”号隔开。为了便于应用,ip地址在实际使用时并不直接用二进制,而是用大家熟悉的十进制数表示,如192.168.0.1等。在选用ip地址时,总的原则是:网络中每个设备的ip地址必须唯一,在不同的设备上不允许出现相同的ip地址。⑤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用于对子网的管理,主要是在多网段环境中对ip地址中的“网络id”进行扩展。例如某个节点的ip地址为192.168.0.1,它是一个c类网。其中前面三段共24位用来表示“网络id”;而最后一段共8位可以作为“节点id”自由分配。⑥网关。网关(gateway)是用来连接异种网络的设置。它充当了一个翻译的身份,负责对不同的通信协议进行翻译,使运行不同协议的两种网络之间可以实现相互通信。如运行tcp/ip协议的windows nt用户要访问运行ipx/spx协议的novell网络资源时,则必须由网关作为中介。如果两个运行tcp/ip协议的网络之间进行互联,则可以使用windows nt所提供的“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来完成。⑦主机名。网络中唯一能够代表用户或设备身份的只有ip地址。但一般情况下,众多的ip地址不容易记忆,操作起来也不方便。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给予每个用户或设备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如“haoyun”。

2 选择网络通信协议的原则

2.1 所选协议要与网络结构和功能相一致。如你的网络存在多个网段或要通过路由器相连时,就不能使用不具备路由和跨网段操作功能的netbeui协议,而必须选择ipx/spx或tcp/ip等协议。另外,如果你的网络规模较小,同时只是为了简单的文件和设备的共享,这时你最关心的就是网络速度,所以在选择协议时应选择占用内存小和带宽利用率高的协议,如netbeui。当你的网络规模较大,且网络结构复杂时,应选择可管理性和可扩充性较好的协议,如tcp/ip。

2.2 除特殊情况外,一个网络尽量只选择一种通信协议。现实中许多人的做法是一次选择多个协议,或选择系统所提供的所有协议,其实这样做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每个协议都要占用计算机的内存,选择的协议越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就越多。一方面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另一方面不利于网络的管理。事实上一个网络中一般一种通信协议就可以满足需要。

2.3 注意协议的版本。每个协议都有它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因而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的协议都有它最为合适的网络环境。从整体来看,高版本协议的功能和性能要比低版本好。所以在选择时,在满足网络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高版本的通信协议。

2.4 协议的一致性。如果要让两台实现互联的计算机间进行对话,它们两者使用的通信协议必须相同。否则中间还需要一个“翻译”进行不同协议的转换,这样不仅影响通信速度,同时也不利于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tcp/ip通信协议的安装、设置和测试 

局域网中的一些通信协议,在安装操作系统时会自动安装netbeui通信协议;在安装netware时,系统会自动安装ipx/spx通信协议。在3种协议中,netbeui和ipx/spx在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就可以直接使用,但tcp/ip要经过必要的设置。下面是windows nt环境下的tcp/ip协议的安装、设置和测试方法。①tcp/ip通信协议的安装:在windows nt中,如果未安装有tcp/ip通信协议,可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出现“网络”对话框后,选择对话框中的“协议/添加”命令,选取其中的tcp/ip协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会询问你是否要进行“dhcp服务器”的设置。如果你的ip地址是固定的,可选择“否”。随后,系统开始从安装盘中复制所需的文件。②tcp/ip通信协议的设置:在“网络”对话框中选择已安装的tcp/ip协议,打开其“属性”,在指定的位置输入已分配好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该用户还要访问其他windows nt网络的资源,还可以在“默认网关”处输入网关的地址。③tcp/ip通信协议的测试:当tcp/ip协议安装并设置结束后,为了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测试。笔者建议大家使用系统自带的工具程序ping.exe,该工具可以检查出任何一个用户是否与同一网段的其他用户连通,是否与其他网段的用户正常连接,同时还能检查出自己的ip地址是否与其他用户的ip地址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