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1:49:38

协同机制

协同机制范文篇1

1校企协同机制在软件类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高校的软件实践教学目前也使用项目驱动,但教学采用的软件项目相比于企业项目有很大的局限性。部分软件项目只是实现单一功能的模块,部分软件项目跟不上新的开发技术。引入校企协同机制,有计划的将企业实践和常规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1]。校企协同机制中,企业以自身的优势介入常规教学:1.企业对市场更加了解。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学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和修改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式,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2]。2.企业能够提供丰富的软件项目资源。学校可以使用企业的真实项目或者已经开发过的商用项目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商用项目中学习到更加实用的开发经验和管理经验。3.企业有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实践项目中引入企业的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能够锻炼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专业技能和职业水平,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4.企业有丰富的就业资源。实践课程体系首先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就业后的适应能力。通过企业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接触到更多的就业企业,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提前让学生学习到就业技巧。

2目前校企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

实施教育改革以来,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校企合作,但是从整体看各个层面的政策并不完善,对于一些具体操作的细节也缺乏相关制度的规范和指导,存在许多权利和义务的缺陷。

2.2企业积极性不高

第一,传统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需要企业派出工程师赴学校参与教学;或者,让学生进入企业开发部门进行学习;这两种模式下,企业都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并且,软件类的学生在开始参与学习的3到4个月时间内,没有办法协助企业进行开发,不能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第二,校企协作过程中,与企业发生合作的实体一般都是学校下属的二级学院,但是二级学院不具备法人资质,与企业协同时没办法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而且,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校企协同项目没有办法开展。所以,企业对传统的校企协同兴趣不是很高。

2.3评价和考核机制不同

校企协同时,涉及到许多的评价和考核操作。但是学校和企业的评价机制和考核体系有很大的区别。在合作过程中,企业更加看重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开发能力较强、项目管理能力较强的教师得分会比较高。而学校更加看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教师如果投入大部分时间进行项目开发,就无法保证教学和科研质量,不能完成学校考核;如果投入主要精力进行教学和科研,又无法很好地完成项目开发。而且,学校和企业在经费使用、考勤管理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机制,导致项目合作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协同。

3巢湖学院校企协同机制的构建

目前校企协同机制中存在上面描述的三大问题:制度不完善、企业积极性不高、评价和考核机制不同,这几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校企协同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各个学校都开展了新式校企协同机制的研究,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这三大问题。巢湖学院也开始了新模式的研究和试运行,准备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校企协同的效率:1.明确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2.统筹安排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3.组建以实践为到导向的校企教学团队,4.完善校企协同的合作机制[3]。目前,巢湖学院在软件类实践教学方面走在安徽省内二本院校的前列,与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开展了校企协同合作。传统的校企协同机制从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开展双能型教师培训、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等几个方面开展。传统的协同机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软件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及经费保障及实施平台,大部分协同合作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4]。巢湖学院自2007年开始与嘉兴IBM开展校企协同合作,先后与科大讯飞、中软国际、南京橙红、苏州欧索等知名企业合作,在校企协同合作上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与2016年正式建成校企协同软件创新中心,中心目前有40个javaweb开发工位、40个Android开发工位、30个iOS开发工位,并且具备项目联合开发、学生联合培养等多项功能。信息工程学院以中心为载体,制定了更加灵活的校企协同机制。

3.1一体式的校企协同框架

参与协同的企业只需要与巢湖学院签署一份合作框架协议,便可以在中心开展各类协同工作。在传统的协同过程中合作企业需要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专业共建、项目协同开发、外聘教师教学等子项目签订不同的协议。一体式的合作协议大大简化了合作流程,提高了合作的效率和合作的广度及深度。在一体式的框架协议下,学校可以选择优质的企业资源快速开展协同合作。

3.2灵活的协同教学组织机制

校企协同的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实施对象。传统的协作模式中,需要临时从不同专业和班级中选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学。但是,不同班级的学生上课时间各不相同,很难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巢湖学院以创新中心为平台,在合作开启之前,已经对学生进行选拔及分组。将不同班级及专业的学生按照不同的兴趣分成了5个项目小组。企业只需要与中心进行对接,由中心统负责学生的教学及日常管理。

3.3集中高效的协同项目管理体系

目前,校企协同工作都依托各类集合或个人教科研项目开展。传统的协同机制中,都是以单个项目与企业进行协同,协作过程有很大的局限性。新的模式下,创新中心提前开展与企业的相关合作,并且将合作的企业建立一个企业资源库,将学院的各类教科研项目建立项目库,将相应的项目纳入到合作的不同阶段中开展。例如,目前创新中心与苏州风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项目联合开发。在项目需求分析阶段,将学院的教师培训项目加入其中,为协同实践教学培养双能型教师;在项目概要设计阶段,将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入其中,利用学校平台开展学生的校内实践课程教学;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将学生的课外实践项目加入其中,提供充足的学生课外实践学时。

3.4清晰的校企分工

传统的协同工作中,只是制定了教师联合培养、专业共建、卓越工程培养等项目。并没有明确学校和企业在项目中需要具体完成的内容。新的模式将实施过程中双方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细分。具体分工如表1所示:3.5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在教师方面:a.项目开发考核。对教师项目开发的能力进行考核,适当的引入企业项目考核机制,对文档编写的规范程度、项目开发的进度等进行考核;b.教师培训考核。教师必须参与一定的专业项目培训,将培训内容及培训时间纳入考核机制;c.学生指导考核。教师必须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完成一定的实践教学学时,按照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对教师进行考核;d.横向项目考核。教师必须参与或引入一定数量的横向项目,按照项目金额进行考核。在学生方面:a.学习时间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在项目中参与的有效时间进行考核。b.自主学习能力考核。在学生参与项目期间,指导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考核。c.项目辅助考核。在中心期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将会参与项目开发辅助。在项目进程中,对参与的学生进行考核。

作者:曹骞 程军 单位:巢湖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健.基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45):112-112.

[2]陈麦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新课程:下,2013,(5):111.

协同机制范文篇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系统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来看,目前还不能说形成了稳定的金融监管系统,该系统还处于一个混沌状态,我们把这看作是一个过渡阶段。混沌状态初始阶段的组织结构是混乱无序的,但我国金融监管系统又不是完全混乱的,所以可以判断我国金融监管正处于一个从混沌到有序的过渡阶段。系统的子系统间各种耦合的可能性比较高,而且这些局部耦合所形成的涨落不断冲击着系统,由于系统的无序和混乱,使得涨落相对变大。比如1992年证监会的成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以及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是证券监管子系统、保险监管子系统和银行监管子系统的重要事件和时点。这些事件必然带来调整成本和变迁成本的增加,监管子系统如果因为受到冲击而远离原先的平衡状态,意味着金融监管系统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又比如,2004年6月28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签署了《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建立起由这三方共同参与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从此,我国初步形成了金融监管协同机制,这是我国金融监管一个重要的事件。遗憾的是,该机制没有对我国金融监管当局产生重要影响,在其后的几年也没有发挥大的作用。而且,我国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这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协同学应用于金融监管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协同学研究对象一定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且该系统具有如下的特征:首先,是开放的复杂系统,并且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状态;其次,当某一参量增长到达一定阀值时,原定态失稳,出现临界状态,进而出现新的定态;最后,新的定态相对于旧的定态更为有序,是无序到有序的突变,新的有序结构靠能量流和物质流来维持。如上所述,协同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该对象是非平衡开放系统中的自组织及形成的有序结构。金融监管理论属于社会学领域的范畴,该学科是否适用于自然科学中的新兴学科协同学,是否具有将协同学引入金融协同监管研究的可行性?这个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前提,也是引入协同学研究金融监管之前必须论证的。以下分析将表明,协同学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金融监管的研究中,金融监管理论的许多内容也可以用协同学的语言加以解释。第一,金融监管系统是复杂系统。金融监管具有复杂系统所应有的特征。复杂系统具有突现性、不确定性、非线性、不可预测等特征,是基于子系统局部信息而联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的主体系统。金融监管虽然是经济管理领域的问题,但从实践来看,金融监管跟许多自图1我国“一行三会”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然和社会问题一样,纷繁复杂,牵涉面广,金融监管涉及政府宏观监管、行业监管自律、社会监督和机构内部监管等四个层次,每个层次下又包括多个层次,金融监管体系非常庞大。协同学在经济社会问题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因此,运用协同学来探讨金融监管协同机制,也是一个新的视角。第二,金融监管系统是开放系统。协同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开放系统。金融监管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在:首先,金融监管系统与外界紧密关联,金融监管系统自建立以来,就与外界时刻保持着信息、技术、经验的交换,特别是信息的交换。比如,在实施金融监管过程中,监管机构会时刻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搜集外部经济环境的各种信息,通过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其次,金融监管系统具有关联性、一般性、整体性、层次性等开放系统所应具备的特征。最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特别是发生经济波动或金融危机时,金融监管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冲击,甚至有可能被一种新的或完全不同的状态所替代。金融监管实践充分说明了金融监管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调整的系统。可见,金融监管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是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远离平衡态的一个开放系统。第三,金融监管是有序的自组织行为。金融监管是一种集体行为,是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协同工作的结果。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组织包括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这四个机构下设各个部门分管各自金融监管工作。各级监管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而协同学研究的是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自组织的系统行为。基于此,金融监管理论可以用协同学来方法来研究。综上所述,金融监管系统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将协同学运用于金融监管的研究是可行的。

金融监管系统协同机制的构建

本文认为,金融协同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监管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对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进行监督与管理。用协同学的语言来表述,金融协同监管系统可定义为q=(q1,q2,……,qn),其中,qi代表衡量金融监管系统状态的变量,金融监管系统内各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在金融协同监管的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我国金融监管系统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构成,该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之间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关联,金融监管系统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四大子系统的关系,并依据四个子系统的变化方向和程度调整资源之间的配置关系,从而保证金融监管效应输出的最大化(如图1所示)。金融监管系统协同机制是在不断适应和优化过程中动态运行的,系统既有自我修复功能,又能通过与外部流通达到内外协同,系统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能实现良性耦合。图2显示了我国金融监管系统协同机制的形成:金融监管子系统在感知外部环境的刺激a后,经过初步的信息筛选和分析后进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各金融监管子系统之间构成了相互耦合的关系b。但这种耦合方式并非由子系统所决定,而是各自将信息传递至金融监管系统,通过系统处理信息后做出反应。金融监管系统结合内外部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过综合考虑与平衡后,一方面将修正后的信息d传递至各监管子系统,另一方面输出金融监管效应e。各金融监管子系统依据金融监管传递的指令调整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b',实现了金融监管的动态优化,保证了金融监管系统能够适时调整监管手段。

协同机制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规划;协同机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资金流动和资金链的畅通,才能保障企业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必须要重视财务规划和战略的制定,并构建协同机制。但当下许多企业在财务规划和战略协同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没有财务规划和战略协同机制的理念、协同机制构建不完全等,这样会导致企业的损失更加巨大,使得企业的使用效率偏低。只有建设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才能将企业的各项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保障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本文将企业财务规划和战略协同机制进行构建,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理论概述

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财务活动制定出相应的目的和发展方向,并在理论角度上开展财务管理。因而,财务规划与战略是站在企业价值链的角度上对企业的各个环节开展财务规划与配置的过程。可以说,财务规划与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资源配置的模式和取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协同理论是由德国赫尔曼•哈肯提出,其认为不管在哪一种系统,每一种协同之间都会相互调节,促使具有差异性的子系统能够协同运作,最终能维持一种稳定、有秩序的结构。而首次将协同理论引进管理学的是伊戈尔•安索夫,站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要求能够将企业中具有差异性业务进行联合,进而能够让企业站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将协同理论赋予了经济含义。根据企业的财务特点,财务规划与战略需要和协同理论相结合,这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企业的财务规划与战略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调一致。二是企业的财务规划与战略能够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匹配。而且,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调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边界拓展,实现互补和协同效应。

二、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建立策略

(一)提高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建立执行力。提升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建设执行力。企业的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的确立需要有较强的执行力才能够实现,在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建立以及实施的过程中,要将企业中的各项机制、资源进行有效调动,进而实现协同机制的有效建设。若要将这样的执行力落到实处,财务负责人要最先发起和掌握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建立的具体方向,进一步带动整个企业完成协同机制的确立。提升财务企业规划与战略协同的机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建设和选择正确的财务组织;二是做好财务规划。在做好财务规划之后,要能够对财务活动的过程进行控制,并加强业绩管理;三是进行风险防范,有效保障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机制建设成功,同时坚持成本与效益原则。由于企业的财务活动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企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机制的过程中应确保其能够覆盖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不断扩大,所涉及到的机构、组织以及人员也相当多,这导致了建设企业财务规划与协同机制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都相对校高,但是也存在花费了巨大的成本和代价建设的协同机制效益不高的现象。因而,企业在建设协同机制的过程中应站在成本效益的角度上出发,在事前就做好谋划和设计,并对此进行可行性分析,将成本压到最低。(二)完善参与机制。企业在制定财务规划与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有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到其中,而且要让利益相关者明晰,企业财务与战略协调机制建设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企业本身是一个的整体,因此必须要所有的人都参与到机制建设之中。在财务规划与战略制定完成后,告知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让财务规划与战略能够影响到每一个利益相关者,促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围绕着财务规划与财务战略开展营销、生产等各项活动,促使不同环节能够协调运转。(三)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由于协同机制的运转最大程度上依旧是依赖于人的运作,因此必须要以人为本,将相应的财务规划与战略协调行为进行优化。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对企业员工给予精神激励,尽可能挖掘企业员工的潜能,保障企业能够朝前发展,不断进步,同时制定约束机制。企业要想完整建立财务规划和战略协同机制,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考核、核查机制,并且还要确立责任制,明确员工所承担的具体责任,保障协调机制能够高效的运转。另外,还要引进和选拔能够制定财务规划与战略协调机制的人才,通过多次培训使得人才能够符合企业协调机制的运作,促使企业不断发展。(四)建立预算和预警机制。企业在开展财务规划与战略协同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预算机制,保证在建立协同机制的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本,减少可能存在的不必要支出和成本,监督整个协同机制的运作过程。而预警机制的建立则是对协同机制可能出现的纰漏、问题以及失误进行有效监测,让企业能够及时作出反馈,并对此进行调整,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和有效实现企业的财务规划与战略,同时也为下一年企业开展财务规划和战略协同机制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语

协同机制范文篇4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IT企业的行为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企业之间的非一体化在有序地发展起来,即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更加深化了。企业间的交易关系随着日益发展的外包、联盟和特许经营等方式的出现,更加复杂了。以虚拟企业为名的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实现了以快速响应客户需要为目的的跨地区企业之间灵敏生产方式的合作。企业融合的出现,通过推动市场结构演进和改变企业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集中表现为IT企业的企业市场边界模糊和产业组织不断地演化,观其本质,其实就是市场的自组织代替了企业的组织,跨企业紧密协调的融合代替了企业实体意义上的一体化,纵横交错的企业融合代替了日益增大的单个企业。

MichaelE.Porter(1983)回顾了公司战略与产业组织发展中的教训,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的融合与协同效应。C.CarlPegels与YongⅡSong(2000)分析了竞争企业间的融合与非融合互动。张国军(2001)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建构与其战略协同的关系进行研究。王成银(2002)研究了企业竞争与合作的融合,说明了融合的必要性。孙国强(2003)利用系统科学理论讨论了网络组织与协同效应。陶长琪(2006)研究了包括IT企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组织模式。王谦、张子刚(2003)从并购企业双方战略协同与资源协同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并购能否建立协同机制进行了分析。嘭正银、何晓峥(2007)通过对企业网络组织协同竞争研究脉络的梳理建立了协同竞争研究的评析架构。陶长琪等(2007)通过建立信息产业组织演变的协同度模型,研究了企业绩效和企业融合之间的协同关系。馀晔、陶长琪(2007)研究了两个寡头IT企业在同时进入和序贯进入情形下的技术溢出与技术研发机理。由于研究融合条件下的IT企业演变大多主要基于产业融合方面,而直接研究企业融合方面非常少,使得对于IT企业组织演变的研究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本文在企业融合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学理论中协同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剖析融合条件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以弥补IT企业组织演变研究领域中不足。

二、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识别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演变领域中最具有依据和说服力的理论,“自组织”是指在没有外界干预下,仅仅只有控制参量的变化,通过子系统间的合作,能够形成宏观有序的机构的现象。根据该理论,IT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它还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当满足外界输入达到一定阀值时。系统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推动系统走向远离平衡态,在随机涨落作用下形成新的、更加有序的结构,即系统向更高层次演进。

自组织理论认为,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前提条件和动因。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有序结构的根本条件,远离平衡态是组织系统演变的必要条件,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内在条件。

1开放性。IT企业组织系统不仅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而且它自身与技术革新、市场需求以及政府行为等环境保持着高度开放,因此,IT企业组织系统是能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

2远离平衡态。IT企业系统受信息网络化、政府政策行为等外界的干扰和企业融合的发展、高市场集中度、技术创新等内部的涨落作用逐渐远离平衡态时,随时间的推移,当系统越过临界点进入不稳定时,涨落的作用就能导致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跨越到新的稳定状态,从而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

3非线性。IT企业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它所表现出的技术含量以及网络效应,使得其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如经济效益与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所呈现出的强非线性关系,企业融合之间所产生的“1+1>2”的整体效应等一些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IT企业行为主要表现为兼并、收购、合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即外包、联盟、特许经营、虚拟企业和企业集群等形式,这些行为关系则集中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不断加深。然而对于企业融合的涵义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认为企业融合的概念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企业扩张行为方式,并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设施,协调企业各部门,使之互相融合,真正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广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组织理论的协同学中,存在“协同”这一核心概念,它是指为了实现系统的自组织,在各子系统之间形成的相互协作关系。由此,通过对两者进行比照发现,“企业融合”与“协同”功效存在着一致性,然而它们又各不相同,企业融合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解释,而协同则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解释,即前者针对企业而言,后者针对系统而言。

通过上文对IT企业组织系统的耗散结构以及企业融合和协同的关系分析表明,不仅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而且企业融合也将推动着系统协同发展。因此,下文将从自组织过程中协同机制和协同竞争机制进行分析,借此来研究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过程。

三、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机制分析

自组织理论,尤其是协同学理论,以探寻结构有序演化规律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关注的是原有状态的丧失和新的有序状态的形成,它是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核心机制之一。协同机制是指在IT企业组织系统处于变革或临界状态下,通过协同方式使得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的内在机理。我们认为企业融合是协同机制的实现形式,因此,本文将利用企业融合的思想,借鉴潘开灵关于管理协同机制分析的架构与思路,并加以合理的修改,分别从协同形成机制和协同实现机制对IT企业组织演变的协同机制进行分析。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形成机制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素不仅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主体,它的目标不仅将决定了企业的行为,还将影响到产业组织的变化。注意到它们的相互关系,笔者在分析IT企业组织的协同机制如何形成时,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考察。

1环境。随着知识扩张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逐步取代体力工人成为中坚力量,企业从依赖场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这样的硬资源为主转向依赖知识、智能、信息和技术这样的软资源为主,导致企业的运作从看边界趋于无边界;其二,企业在经营和交易中产生“外部效应”,这将会为其它企业提供便利或收益;其三;技术革新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生产成本函数和市场的需求特征;其四,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管制的放松,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其五,信息网络化改变了经济与社会以往的运行方式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其六,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必然导致企业之间的分工联网。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协同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要素。要素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人力、生产资料、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T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和垄断经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低效经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获得竞争优势,IT企业通过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运转顺畅,还能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整体效应。

3目标。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对IT企业而言,它们大都具有垄断性质,以往通过垄断来获得高额的利润和市场分额,随着环境的变化,高成本和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显现出极大的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保持或扩大占有市场份额作为目标。考虑到研发方面所存在的巨大风险,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促使企业间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协同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

由上可以得出,环境变化是协同形成的根本性因素,要素是协同形成的条件性因素,企业目标是协同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环境和要素共同作用企业目标,才能产生协同合作,完成协同形成机制。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实现机制当协同形成机制完成时,IT企业之间的关联将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行为,即自发地进行协调一致的、集体的规则运动,这将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协同行为主要包括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这两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这种自发性协调一致的协同行为通过企业融合得以实现。一方面,整合了物质、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改善成本结构,增强核心技术和提高业务能力等。另一方面,使得技术在不同类型产业和企业间扩散和创新,实现融合创新。不仅如此,它还将企业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复制和扩张中化为自身价值。就协同实现机制的过程而言,具体如下:

1“控制参量”导致系统发生质的变化。

赫尔曼·哈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协同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参量做出全局性的变化,在自组织的作用下,让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宏观调控是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过程中的控制参量,它包括经济杠杆、产业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当今,信息产业作为大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各国纷纷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有序的快速发展,其中许多高投资、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大都是国家投资兴办的,政府在组织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通过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控,例如财政投入、技术支持、增加研发费投入、产业保护、价格限制等,这一些系列措施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直接影响着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进程。

2“序参量”引起系统的涨落。

当系统具备产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和协同形成机制后,还必须通过涨落才能达到有序状态,而序参量才是引起涨落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序参量是剖析自组织现象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IT企业组织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它也存在两种序参量,即快驰豫参量和慢驰豫参量。㈣快驰豫参量是阻碍it企业组织演变的参量,它具体包括:旧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落后的技术、过度竞争、市场内部化等参量。而慢驰豫参量则是IT企业组织系统有序度的参量,它是决定IT企业组织演变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下文将重点分析慢驰豫参量,在没特指的情况下,序参量即指慢驰豫参量。在企业融合的协同合作过程中将产生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序参量,我们认为,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序参量是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

(1)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作为序参量的理由:其一,使企业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其二,有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其三,利于模块化的形成,从而改变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企业集群,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改变市场绩效。其五,推动着企业融合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企业市场边界和IT企业边界的模糊。

(2)内部市场化。企业融合加深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市场进入企业”落到了实处,企业由市场内部化转向内部市场化,市场机制代替企业组织。内部市场化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组织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二,打破内部市场化所形成的垄断局面,从而改变了市场结构;其三,企业的内部市场化代替市场内部化的组织变革,会进一步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形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其五,内部市场化同样也有利于推动企业融合的发展,改变企业的组织安排。

(3)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会对IT企业组织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一,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网络化经营;其二,改进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获得传播信息的新途径;其三,特别是在软件行业,企业可以凭借信息网络化的优势来发展壮大自己,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四,降低交易成本,丰富了企业参与市场的方式,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而改变了市场行为;其五,扩大了资源配置的范围,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由上可知,信息网络化能使整个IT企业动态、有机地协调企业在产业组织演变过程中的行为。

(4)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了技术水平,节约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其二,改造了技术路线,丰富了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和需求特征,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三,提升了进入壁垒,限制新企业的进入,有利于形成技术垄断,从而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推动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而对IT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创新对企业组织的作用尤为明显,它能提高处理、加工和传递的能力,改善企业的管理体系,调整生产或服务供应的过程,增强IT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融合。因此,技术创新是IT企业演变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3“涨落”实现系统达到有序状态。

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参量相对于宏观平均状态所发生的偏离或波动。它是形成有序结构和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条件。“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是涨落原理的基本观点,TT企业组织系统必定存在着涨落,控制参量的变化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当达到阀值后,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序参量<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的微小涨落可能通过协同效应而迅速放大,促使产生整体上的巨涨落,使产业组织系统完成跨越式跳跃,从而导致IT企业组织的演变,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4“支配机制”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

支配机制是指系统在变革或不稳定阶段,其各子系统或要素由于协同合作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反过来又支配各个子系统或要素按它的“命令”合作行动。企业融合的协同作用创造了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这四个序参量,这些序参量又反过来支配企业的协同合作,在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时,通过涨落和非线性的作用形成的关联放大效应,从而使整个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导致IT企业组织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5“反馈机制”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

反馈机制是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的机制。在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IT企业组织系统将由无序状态转向新的有序状态,产生新的结构,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就是协同所产生的结果,它是否与所期望的协同效应一致,必须利用反馈机制来验证,通过协同所产生的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反馈结论。如果结果和期望值相一致,说明系统实现了协同效应。反之,则没实现协同效应,这样系统就需对企业进行协调,重新配置资源,经过循环反馈,产生新的支配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最终实现协同效应。

四、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分析

协同竞争机制是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另一核心机制,它是协同机制的有益补充。真体来说,是指在系统内诸多子系统或要素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参与竞争时,协同与竞争矛盾双方所表现出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内在机制。一方面,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企业融合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又是产业组织系统内的子系统或要素。因此,下文将通过对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进行分析,来说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当两个企业在某些活动中合作,而又在其他活动中相互竞争时,所呈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协同竞争。BaITy和Adam教授认为,博弈论具有将合作与竞争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的能力,并首次提出合作竞争(co-opetition)这一表述,通过博弈论来描述包含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基于此,下文将对协同竞争机制中协同与竞争的关系展开博弈分析。在文中将协同分为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两种类型,为了简化分析的复杂性,战略协同仅考虑价格协同,将从价格和资源两方面展开协同竞争分析。

1基本模型假设1: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且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假设2:在产品市场上存在两家企业A和B,分别生产具有外观和消费者偏好差异的替代性产品;假设3:由于资源(例如,技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单位成本降低,因此,资源也与单位成本呈反比关系;假设4:由于资源(例如,信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销售量的递增,因此,资源与销售量呈正比关系。

从结果可以看出,既采取价格协同又采取资源协同对企业利润额的影响取决于它们各自。a、b、λ、α、β系数以及资源量K和协商价格PAB,这也是由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对方企业的共享资源和协商价格共同决定。

3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从以上对企业的价格协同和资源协同分析,不难发现,企业在协同的过程中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企业A和B进行协同竞争主要围绕价格和共享资源展开的。

当企业双方能够通过协商来制定对彼此都有利的销售价格时,将由“不合作”转化为“价格协同”或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a、b、λ、α、β系数将发生变化,旧的协商价格已不再满足企业双方都获利,因此,企业双方必须对协商价格进行调整。若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继续采取价格协同;若不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将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资源协同”。

当企业双方共享自身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时,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相对固定销售价格而言,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都将增加,企业双方将由“不合作”转化为“资源协同”,或者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一方面,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鉴于资源的度量和使用效率以及价格对利润的影响,企业双方将很难判别对方企业如何调整了其共享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协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使得企业的销售价格有下降的可能性,若企业双方未采取协商价格,由于企业A和B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将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价格竞争,以占领市场份额。这两方面将促使企业双方在保持资源协同的同时,不断地对共享资源进行调整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就形成了协同竞争重复博弈。另外,企业双方为了维持资源协同关系,它们对共享资源的调整一定会限定在一个范围,否则会破坏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企业双方将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协同”,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机制运作协同竞争机制运作是以竞争为基础,在协同与竞争的作用中优化自身的有序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协同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竞争导致协同。系统在临界点时的无序竞争,它造成了非平衡现象和系统发展演进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分散性,导致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的发生非线性作用,从而产生协同。另一方面,协同引导竞争。当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时,系统各要素会进行耦合和互补,利用协同的放大功效在整个系统内把效应扩大,它造成了系统内部事物之间发展的确定性、整体性与目的性的因素,使有序竞争在既定的方向、趋势上发展,通过开辟新的方式、途径及状态的可能空间,从而优化新的有序结构。

协同竞争机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从自组织角度看,它与协同机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系统有序化的出现,还有利于系统向高级的有序化程度发展。从产业角度看,它能提高IT企业专业化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有利于分散风险,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五、结束语

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

第一阶段,耗散结构阶段。这一开始阶段,使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即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

第二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协同形成机制、协同实现机制、协同支配机制和协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协同机制,通过协同方式使得IT企业组织系统内各企业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协同机制范文篇5

关键词:煤矿;应急管理;协同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煤炭行业进行全面的改进工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也给煤炭的应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由于煤矿开采一直朝深部延伸的原因,尽管在开采量上越来越大,但是发生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因此,若想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就一定要加强煤矿安全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和能力。

1应急管理系统分析

对于煤矿行业来讲,其应急管理工作非常的繁杂,想对煤矿的应急管理做出更加细致的研究,采用霍尔三维系统工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工具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专家所提出的,并且随后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现在这套系统已经在风险管理以及物流方面获得足够的青睐。时间维、知识维是这套系统的主要维度。而相关专家在经过对这套系统进行理论研究之后,在融合进煤矿的实情,总结出了煤矿应急管理的结构模型。

1.1时间维

应急准备、恢复以及响应是构成时间维的主要部分,而且各部分工作之间都有很强的联系性,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每一个部分也都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

1.2逻辑性

这方面主要是想让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并且要求各种工作之间必须要做好相互配合以及合理的安排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工作顺序。

1.3知识维

这方面主要是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帮助他们顺利的做好应急管理。而环境科学、法律以及管理方面是知识维主要提供的知识。

2存在的问题

2.1组织指挥系统不完善

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应该将组织指挥系统当作应急管理的核心核心部分,在应急管理中,所需要管理的部门包括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消防部门等。而目前,这些部门还未能够进行协同工作,因此很难体现出本身所具备的互补功能,从而在做应急决策的时候,所体现出的能力并不是很高,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错误,最终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

2.2运作机制效率不高

尽管已经创建了应急管理平台,不过这套平台在信息的整合以及传输方面的工作能力依然不是很强,这样就造成了各个部门无法取得及时的联系,从而对指挥人员做出决策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也让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下降了不少。而且在应急管理系统中,并没有创建相关的响应以及警报机制,有的即便是创建了,在对相应进行分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导致出现事故,完全不懂得该如何动用哪个响应,或者什么时候应该进行升级工作。

3提升对策

3.1加强各部门“协同作战”的能力

创建各部门“协同作战”的机制。而在进行创建期间,各个部门要多进行交流,以此来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程度,同时通过交流,也能从对方那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以及取得资源的共享。而以上的这些方面,都能为加强“协同作战”的能力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3.2提高信息分享水平

创建应急管理平台的好处在于,首先,可以增强信息整合以及传输的能力,从而为出现事故以后,能够及时地采取管理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让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在出现需要马上进行决策的应急事件时能够发挥出群策群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根据平时的系统维护情况,来加强解决应急问题的能力。

3.3应急资源要布置的具有科学

要在煤矿企业的整个省区建立起完善的煤矿资源网,然后在通过国家救援力量的协助,来做好煤矿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进而创建出一个具有科学化布局的应急救援物质储备体系。从而在事故发生以后,能够有充足的救援物质来进行救援。

3.4体现出应急预案的作用

若想体现出这方面的作用,第一就是要创建完善的预案数据库,以便增强各地区煤矿企业的沟通,而只有这样,预案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价值。而且还要采用桌面推演方式让应急预案变得更加合理,以此来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建应急预案,能够在出现应急状况的时候获得更多的解决办法,从而降低了煤矿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了解到,由于我国的煤矿在开采方式上较为烦琐,导致发生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因此,增强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和能力,能够让各部门之间发挥出“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也能尽量地减少煤矿事故的出现概率。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索,从而研究出更为完善的增强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和能力的方案,从而让我国的煤矿管理能力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朱远清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戚宏亮,宁云才.煤矿安全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和能力研究[J].煤炭技术,2014,33(12):182-184.

协同机制范文篇6

关键词:融合;IT企业;自组织;协同机制

一、引言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IT企业的行为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企业之间的非一体化在有序地发展起来,即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更加深化了。企业间的交易关系随着日益发展的外包、联盟和特许经营等方式的出现,更加复杂了。以虚拟企业为名的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实现了以快速响应客户需要为目的的跨地区企业之间灵敏生产方式的合作。企业融合的出现,通过推动市场结构演进和改变企业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集中表现为IT企业的企业市场边界模糊和产业组织不断地演化,观其本质,其实就是市场的自组织代替了企业的组织,跨企业紧密协调的融合代替了企业实体意义上的一体化,纵横交错的企业融合代替了日益增大的单个企业。

MichaelE.Porter(1983)回顾了公司战略与产业组织发展中的教训,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的融合与协同效应。C.CarlPegels与YongⅡSong(2000)分析了竞争企业间的融合与非融合互动。张国军(2001)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建构与其战略协同的关系进行研究。王成银(2002)研究了企业竞争与合作的融合,说明了融合的必要性。孙国强(2003)利用系统科学理论讨论了网络组织与协同效应。陶长琪(2006)研究了包括IT企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组织模式。王谦、张子刚(2003)从并购企业双方战略协同与资源协同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并购能否建立协同机制进行了分析。嘭正银、何晓峥(2007)通过对企业网络组织协同竞争研究脉络的梳理建立了协同竞争研究的评析架构。㈣陶长琪等(2007)通过建立信息产业组织演变的协同度模型,研究了企业绩效和企业融合之间的协同关系。馀晔、陶长琪(2007)研究了两个寡头IT企业在同时进入和序贯进入情形下的技术溢出与技术研发机理。由于研究融合条件下的IT企业演变大多主要基于产业融合方面,而直接研究企业融合方面非常少,使得对于IT企业组织演变的研究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本文在企业融合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学理论中协同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剖析融合条件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以弥补IT企业组织演变研究领域中不足。

二、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机理识别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演变领域中最具有依据和说服力的理论,“自组织”是指在没有外界干预下,仅仅只有控制参量的变化,通过子系统间的合作,能够形成宏观有序的机构的现象。根据该理论,IT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它还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当满足外界输入达到一定阀值时。系统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推动系统走向远离平衡态,在随机涨落作用下形成新的、更加有序的结构,即系统向更高层次演进。

自组织理论认为,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前提条件和动因。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有序结构的根本条件,远离平衡态是组织系统演变的必要条件,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内在条件。

1开放性。IT企业组织系统不仅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而且它自身与技术革新、市场需求以及政府行为等环境保持着高度开放,因此,IT企业组织系统是能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

2远离平衡态。IT企业系统受信息网络化、政府政策行为等外界的干扰和企业融合的发展、高市场集中度、技术创新等内部的涨落作用逐渐远离平衡态时,随时间的推移,当系统越过临界点进入不稳定时,涨落的作用就能导致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跨越到新的稳定状态,从而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

3非线性。IT企业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它所表现出的技术含量以及网络效应,使得其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如经济效益与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所呈现出的强非线性关系,企业融合之间所产生的“1+1>2”的整体效应等一些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IT企业行为主要表现为兼并、收购、合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即外包、联盟、特许经营、虚拟企业和企业集群等形式,这些行为关系则集中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不断加深。然而对于企业融合的涵义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认为企业融合的概念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企业扩张行为方式,并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设施,协调企业各部门,使之互相融合,真正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广义的企业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组织理论的协同学中,存在“协同”这一核心概念,它是指为了实现系统的自组织,在各子系统之间形成的相互协作关系。由此,通过对两者进行比照发现,“企业融合”与“协同”功效存在着一致性,然而它们又各不相同,企业融合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解释,而协同则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解释,即前者针对企业而言,后者针对系统而言。

通过上文对IT企业组织系统的耗散结构以及企业融合和协同的关系分析表明,不仅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而且企业融合也将推动着系统协同发展。因此,下文将从自组织过程中协同机制和协同竞争机制进行分析,借此来研究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过程。

三、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机制分析

自组织理论,尤其是协同学理论,以探寻结构有序演化规律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关注的是原有状态的丧失和新的有序状态的形成,它是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核心机制之一。协同机制是指在IT企业组织系统处于变革或临界状态下,通过协同方式使得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的内在机理。我们认为企业融合是协同机制的实现形式,因此,本文将利用企业融合的思想,借鉴潘开灵关于管理协同机制分析的架构与思路,并加以合理的修改,分别从协同形成机制和协同实现机制对IT企业组织演变的协同机制进行分析,具体运作如图1所示: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形成机制

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素不仅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主体,它的目标不仅将决定了企业的行为,还将影响到产业组织的变化。注意到它们的相互关系,笔者在分析IT企业组织的协同机制如何形成时,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考察。1环境。随着知识扩张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逐步取代体力工人成为中坚力量,企业从依赖场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这样的硬资源为主转向依赖知识、智能、信息和技术这样的软资源为主,导致企业的运作从看边界趋于无边界;其二,企业在经营和交易中产生“外部效应”,这将会为其它企业提供便利或收益;其三;技术革新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生产成本函数和市场的需求特征;其四,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管制的放松,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其五,信息网络化改变了经济与社会以往的运行方式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其六,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必然导致企业之间的分工联网。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协同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要素。要素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人力、生产资料、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T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和垄断经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低效经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获得竞争优势,IT企业通过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运转顺畅,还能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整体效应。

3目标。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对IT企业而言,它们大都具有垄断性质,以往通过垄断来获得高额的利润和市场分额,随着环境的变化,高成本和低效率的运作模式显现出极大的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保持或扩大占有市场份额作为目标。考虑到研发方面所存在的巨大风险,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促使企业间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协同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

由上可以得出,环境变化是协同形成的根本性因素,要素是协同形成的条件性因素,企业目标是协同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环境和要素共同作用企业目标,才能产生协同合作,完成协同形成机制。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实现机制

当协同形成机制完成时,IT企业之间的关联将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行为,即自发地进行协调一致的、集体的规则运动,这将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协同行为主要包括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这两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或行为方式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这种自发性协调一致的协同行为通过企业融合得以实现。一方面,整合了物质、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改善成本结构,增强核心技术和提高业务能力等。另一方面,使得技术在不同类型产业和企业间扩散和创新,实现融合创新。不仅如此,它还将企业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复制和扩张中化为自身价值。就协同实现机制的过程而言,具体如下:

1“控制参量”导致系统发生质的变化。

赫尔曼·哈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协同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参量做出全局性的变化,在自组织的作用下,让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宏观调控是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过程中的控制参量,它包括经济杠杆、产业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当今,信息产业作为大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各国纷纷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有序的快速发展,其中许多高投资、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大都是国家投资兴办的,政府在组织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通过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控,例如财政投入、技术支持、增加研发费投入、产业保护、价格限制等,这一些系列措施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直接影响着IT企业组织演变的进程。

2“序参量”引起系统的涨落。

当系统具备产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和协同形成机制后,还必须通过涨落才能达到有序状态,而序参量才是引起涨落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序参量是剖析自组织现象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IT企业组织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它也存在两种序参量,即快驰豫参量和慢驰豫参量。㈣快驰豫参量是阻碍it企业组织演变的参量,它具体包括:旧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落后的技术、过度竞争、市场内部化等参量。而慢驰豫参量则是IT企业组织系统有序度的参量,它是决定IT企业组织演变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下文将重点分析慢驰豫参量,在没特指的情况下,序参量即指慢驰豫参量。在企业融合的协同合作过程中将产生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序参量,我们认为,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序参量是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

(1)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作为序参量的理由:其一,使企业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其二,有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其三,利于模块化的形成,从而改变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企业集群,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改变市场绩效。其五,推动着企业融合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企业市场边界和IT企业边界的模糊。

(2)内部市场化。企业融合加深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市场进入企业”落到了实处,企业由市场内部化转向内部市场化,市场机制代替企业组织。内部市场化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组织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二,打破内部市场化所形成的垄断局面,从而改变了市场结构;其三,企业的内部市场化代替市场内部化的组织变革,会进一步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形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其五,内部市场化同样也有利于推动企业融合的发展,改变企业的组织安排。

(3)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会对IT企业组织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一,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网络化经营;其二,改进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获得传播信息的新途径;其三,特别是在软件行业,企业可以凭借信息网络化的优势来发展壮大自己,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四,降低交易成本,丰富了企业参与市场的方式,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而改变了市场行为;其五,扩大了资源配置的范围,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由上可知,信息网络化能使整个IT企业动态、有机地协调企业在产业组织演变过程中的行为。

(4)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序参量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了技术水平,节约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其二,改造了技术路线,丰富了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改变了产品的消费特征和需求特征,从而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其三,提升了进入壁垒,限制新企业的进入,有利于形成技术垄断,从而影响市场行为;其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结构效率,推动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了市场绩效。而对IT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创新对企业组织的作用尤为明显,它能提高处理、加工和传递的能力,改善企业的管理体系,调整生产或服务供应的过程,增强IT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融合。因此,技术创新是IT企业演变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3“涨落”实现系统达到有序状态。

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参量相对于宏观平均状态所发生的偏离或波动。它是形成有序结构和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条件。“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是涨落原理的基本观点,TT企业组织系统必定存在着涨落,控制参量的变化将导致系统的非平衡状态,当达到阀值后,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序参量<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的微小涨落可能通过协同效应而迅速放大,促使产生整体上的巨涨落,使产业组织系统完成跨越式跳跃,从而导致IT企业组织的演变,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4“支配机制”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

支配机制是指系统在变革或不稳定阶段,其各子系统或要素由于协同合作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反过来又支配各个子系统或要素按它的“命令”合作行动。企业融合的协同作用创造了专业化分工、内部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技术创新这四个序参量,这些序参量又反过来支配企业的协同合作,在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时,通过涨落和非线性的作用形成的关联放大效应,从而使整个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整体功能效应,导致IT企业组织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5“反馈机制”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

反馈机制是对系统协同所实现整体功能效应的结果进行判别的机制。在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IT企业组织系统将由无序状态转向新的有序状态,产生新的结构,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就是协同所产生的结果,它是否与所期望的协同效应一致,必须利用反馈机制来验证,通过协同所产生的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反馈结论。如果结果和期望值相一致,说明系统实现了协同效应。反之,则没实现协同效应,这样系统就需对企业进行协调,重新配置资源,经过循环反馈,产生新的支配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最终实现协同效应。

四、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分析

协同竞争机制是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另一核心机制,它是协同机制的有益补充。真体来说,是指在系统内诸多子系统或要素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参与竞争时,协同与竞争矛盾双方所表现出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内在机制。一方面,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企业融合下的IT企业组织演变的自组织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又是产业组织系统内的子系统或要素。因此,下文将通过对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进行分析,来说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自组织的协同竞争机制。

(一)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

当两个企业在某些活动中合作,而又在其他活动中相互竞争时,所呈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协同竞争。BaITy和Adam教授认为,博弈论具有将合作与竞争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的能力,并首次提出合作竞争(co-opetition)这一表述,通过博弈论来描述包含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基于此,下文将对协同竞争机制中协同与竞争的关系展开博弈分析。在文中将协同分为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两种类型,为了简化分析的复杂性,战略协同仅考虑价格协同,将从价格和资源两方面展开协同竞争分析。

1基本模型

假设1: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且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假设2:在产品市场上存在两家企业A和B,分别生产具有外观和消费者偏好差异的替代性产品;假设3:由于资源(例如,技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单位成本降低,因此,资源也与单位成本呈反比关系;假设4:由于资源(例如,信息等)的增加,将导致企业销售量的递增,因此,资源与销售量呈正比关系。

从结果可以看出,既采取价格协同又采取资源协同对企业利润额的影响取决于它们各自。a、b、λ、α、β系数以及资源量K和协商价格PAB,这也是由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对方企业的共享资源和协商价格共同决定。

3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博弈分析

从以上对企业的价格协同和资源协同分析,不难发现,企业在协同的过程中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企业A和B进行协同竞争主要围绕价格和共享资源展开的。为了解析协同竞争的全过程,笔者通过绘制过程图来阐述,如下图2:

当企业双方能够通过协商来制定对彼此都有利的销售价格时,将由“不合作”转化为“价格协同”或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a、b、λ、α、β系数将发生变化,旧的协商价格已不再满足企业双方都获利,因此,企业双方必须对协商价格进行调整。若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继续采取价格协同;若不存在新的协商价格,则企业双方将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资源协同”。HTtP//:

当企业双方共享自身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时,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相对固定销售价格而言,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都将增加,企业双方将由“不合作”转化为“资源协同”,或者由“价格协同”转化为“价格资源协同”。一方面,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鉴于资源的度量和使用效率以及价格对利润的影响,企业双方将很难判别对方企业如何调整了其共享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协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使得企业的销售价格有下降的可能性,若企业双方未采取协商价格,由于企业A和B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将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价格竞争,以占领市场份额。这两方面将促使企业双方在保持资源协同的同时,不断地对共享资源进行调整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就形成了协同竞争重复博弈。另外,企业双方为了维持资源协同关系,它们对共享资源的调整一定会限定在一个范围,否则会破坏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企业双方将由“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价格协同”,或“价格资源协同”转化为“不合作”。

(二)IT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竞争机制运作

协同竞争机制运作是以竞争为基础,在协同与竞争的作用中优化自身的有序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协同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竞争导致协同。系统在临界点时的无序竞争,它造成了非平衡现象和系统发展演进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分散性,导致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的发生非线性作用,从而产生协同。另一方面,协同引导竞争。当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时,系统各要素会进行耦合和互补,利用协同的放大功效在整个系统内把效应扩大,它造成了系统内部事物之间发展的确定性、整体性与目的性的因素,使有序竞争在既定的方向、趋势上发展,通过开辟新的方式、途径及状态的可能空间,从而优化新的有序结构。

协同竞争机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从自组织角度看,它与协同机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系统有序化的出现,还有利于系统向高级的有序化程度发展。从产业角度看,它能提高IT企业专业化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有利于分散风险,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五、结束语

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该过程可以通过图3来描述。

第一阶段,耗散结构阶段。这一开始阶段,使IT企业组织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的三个基础条件,即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

第二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协同形成机制、协同实现机制、协同支配机制和协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协同机制,通过协同方式使得IT企业组织系统内各企业或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支配整个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

协同机制范文篇7

关键词:模式;协同机制;社会需求;培养目标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

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协同学”的概念,认为世界的统一既在于它们微观构成的单一性,也遵从其宏观结构规律的普适性。1987年,哈肯经过不断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协同学”的双重含义。他认为,物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着‘协同工作’机制,即‘自组织’的协作运行机制。此理论提出了科学的方法,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既要充分的发挥高校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加强校企合作,借助政府的引导扶持四者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合作,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二、协同机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政府引导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到全面小康社会于2020年全面建成,是我国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各个环节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因此政府在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发展的过程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作为协同机制的引导者,充分履行其公共职能,通过政府统筹———项目推进———创业指导三个环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融资政策支持,从而促进各行业、部门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关注;通过整合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完备的工作机制、创业机会、创业培训与服务完善服务体系。

(二)企业加强人才招纳环节,保障创新工作的需求

企业作为协同机制的重要环节,在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支持与保障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借助项目驱动大学生创业发展,以任务型项目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就业环境中来,既可以采取成果转让、股权分配等方式将企业项目与大学生科研项目相结合,两者之间共享资金与技术资源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成果转化的速度;又可以开设校企孵化基地,吸引有志之士参与到项目发展中来,逐步完善上游、中游、下游三维一体的孵化体系的构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活率,降低创业成本与风险。

(三)学校增设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核心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创业培训、资金提供等多项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应正确的认识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教育与实践中体现出来。首先,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做出完整规划,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放在同等地位,通过对两者的优化整合,推动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可行性;其次,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与学校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的构建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最后在课程设置上创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课程体系,引进或培养一批高素质道德师资队伍,就业指导专家,积极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来。在课外实践中搭建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与创业机会,既可以采取创业竞赛制度推动学生参与,也可以打造创业导师系统,将成功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引进到导师体统中,通过双向选择的导师制度,为创业项目找到合适的创业者,为创业者找到合适的引导者和创业项目、创业团队。以宁波大学为例,通过创建双导师计划,将校内创业导师与校外企业家导师结合的制度,实现创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的无缝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四)学生加强自身素质能力提高,积极参与创业活动

如果说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分主客体的话,那么学生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或者说大学生作为系统机制中的核心子系统,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都是在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归根结底需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因此在协同机制中,大学生必须活起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与道德教育、创新教育中去,树立起科学的可持续的创业观,为未来创业或就业道路坚定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保证自身的实践意识与能力,不能将所有的知识构建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积极的参与各类适合自己的创业大赛和创业项目,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项目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享受协同机制为自己提供的各项便利的同时更要发挥好自己的主体作用。

三、从高校三点教育模式分析协同机制

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四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在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下面就学校在协同机制下对于人才的培养、平台的搭建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索。

(一)找准切入点,抓住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并不意味着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去创业,都去开公司,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分析,对学生的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思维训练和实践教学考察学生是否真的适合创业,适合什么类型的创业,明确切入点,抓住契机才是关键。其中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指导,在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充分扎实的创业知识、专业知识,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面向本科生提供创业教育、BAB创业基础等必修课程,将基本课程、专业教育的内容组成选必修与选修结合的教育体系,以沙盘培训为主要途径,培养不断夯实自身的创业理论基础;其次,强化科研训练,学校通过国家产业布局和学校专业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甚至可以覆盖名校实现科研考核的规定动作;最后,强化实践体验,高校以合理的手段与途径,加强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感受或喜悦度,增强学生对于创业课程的粘性,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开展小型微型创业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从而使广大学生群体获得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稳定着力点,整合资源构建良好创业环境

其实学校作为政府、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真正能够将四个子系统整合起来的部分,是黏合四个系统之间关系的强力胶。由此可见,学校在整个协同机制中,要从高处着眼,把握全局,有效的整合校内优质资源,把握好各级政府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格局,关注各大企业对于市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合适的创业方向。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直接拿到投资的属于小众群体,更多的人仍然是处于缺资金、缺资源的尴尬境地,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保障机制,落实政府提供的创业政策,将资金扶持和专业服务,风险评估等内容进行分担,整合政府与企业的扶持机制,在校内外实施项目考核和项目管理,帮助大学生团队进行项目运营。加大校企联合的力度,打破常规,鼓励教师带动大学生尝试通过项目转化、专利成果转化等多种形式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

(三)抓住突破点,切实推动大学生实践工作的进行

大学生创业其实是一种市场环境需求与大学生创业需求的相互作用过程,学校作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地,更应该注重项目实施主体的情况,提高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政府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大学生科技节、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向外界展示大学生创业已然完成理论储备、实践储备的过程。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该校注重孵化、转化、加速三者之间的匹配,通过构建创业孵化园、南理工大学生创业园、南京紫金常春藤大学生创业园三位一体的时间平台,三者之间层层推动,层层结合完成多个项目孵化、企业创立,抓住创业突破点,切实推动了大学生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是推动校政协同、校企协同、产学一体的大学生创业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企业的创业指导、孵化器建立,学校资源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稳定、有效、长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孟凡婷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袁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03).

[2]赵良君,孟赵,郑铮.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5(16).

协同机制范文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校企合作;责任共担机制;长效管理机制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这要求与行业、企业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1]。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的创新模式。但不同院校、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合作培养过程中,如何突破校校藩篱、校企隔阂,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优势,形成协同合力,已成为多方深度合作的瓶颈,亟须探索合作机制和实践模式。

二、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从自身的办学定位出发,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在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学院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企业、行业需求的适宜性的一种办学模式[2]。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关注产业发展与趋势,不同于与把学科作为出发点的逻辑,需要建立学校内与学校外深层次的互动。此外,高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细分领域专业师资等方面缺乏,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就在于行动和实践,有适合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过程的协同,规范培养过程,是多方合作协同培养的基本要素。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作为服务地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本科层次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2.5+1+0.5”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由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发起,联合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及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学生在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学习2.5年,在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学习1年,最后的0.5年在企业完成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三、校校企协同育人责任共担机制构建分析

校校企合作的核心在于将行业、企业、院校等校企合作相关主体链接在一起,建立深度合作、相互协作、多方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多主体合作形成合力的人才培养,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各主体密切配合、责任共担,并建立促进各主体发挥作用的润滑剂式的长效管理机制。(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层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作为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责任主体之一,应注重内涵式发展,发挥主体功能,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校校企合作机制的达成及良好运行。作为发起的应用型本科学校,须建立院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做好合作的主导工作和校内外协调工作。其一,主动邀请合作各方,梳理各自的优势资源和合作目标、各方的责任,确立合作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相关合作机制。其二,以合作项目学生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明确项目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合作主体的优势,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对接,尤其是嵌入式课程的模块设置和目标达成。其三,提供多方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引导合作主体作用发挥,构建合作院校、合作企业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委派专业教师进入合作单位挂职锻炼,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推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保障合作渠道畅通。(二)合作院校层面。。校校合作旨在发挥各高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优质资源,如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作为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责任主体之一,在机械行业具有很高知名度,细分轴承专业在行业中的认同度高。在合作中,打破专业相对固化的形态,进入专放状态。一是开放课程,共同设立少而精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合作学生开放学习。二是开放包括课堂外、校外实践环节,与其他专业环节互动、借鉴,从而实质性推进人才培养进程。三是作为合作院校,做好接收联合培养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保障联合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质量。(三)企业层面。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推进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办学模式的深入发展,合作企业应做到积极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课程开发,将企业的需求与学院人才培养进行无缝对接,大大缩减企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周期,从而解决企业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此外,企业与本地高校实行人才定向培养,很大程度上解决因区域经济差异而导致的员工流动性过大的问题。企业已经从责怪学校培养的人不好用逐步走向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企业在联合培养学生的选择、培养经费的投入、培养过程的参与等方面,应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从项目合作之初,将企业文化引入人才培养过程。此外,合作企业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实践基地,资深高级工程师到企业授课,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引进课堂,与学校教师联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科研创新工作,推进产学研项目式合作,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多主体协同育人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首先,发起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在学校内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构建由一线教师、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参与的工作小组,发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联合培养项目。其次,在多方合作中,各单位应做到积极参与联合培养人才目标制订,制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2.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的过程中,规划好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专业实践训练模块。(二)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院校和企业达成合作共识后,将合作细则以合同形式固化,要求各合作方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合作各方责任与权利,促进合作各方步调一致,形成合力。企业承担学生联合培养费用,提供实践基地,并通过项目合作助推深度合作,关注联合培养学生的成长。发起院校负责培养方案修订和合作方案设计,选拔优秀学生参与项目,跟踪学生培养全过程。合作高校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细分专业模块化课程,并为联合培养学生提供学习场地和生活便利。(三)协同育人,长效管理。好的协同育人方案,要发挥多方优势,离不开良好的长效管理机制。除了规则和制度设计以外,在实施过程中,协同育人工作小组按规则办事和执行制度,要做好学生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联合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协同,促进各环节的顺利推进,理顺各方关系。协同育人过程中,学生思想、学业、生活上都需要有老师跟踪关心和指导,遇到问题有及时反馈渠道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促进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成长途径,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是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校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多方合作办学模式,构建多方责任共担机制,明确合作方权利和义务。通过顶层设计,做好责任到位,促进形成长效合作的协同育人管理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37(4):5-8.

协同机制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协同机制;大学生创业;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

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在2014—2017年,全国范围内都应该引领大学生创业走向一个崭新的高度,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将创新教育引入到自身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对毕业生开展适当的创业培训,将创业创新教学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这说明了国家已经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1高校协同机制的理念和应用

高校协同机制一般是指教育部提出的高校和政府进行协同创新的概念,是属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协同机制的目标中,应该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种企业和政府机关的合作,从而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高校创业协作模式。一般来说,高校创业教育和政府机关的协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必要性。一是,高校和政府机关的协作有利于整合大学生在校园里所接受到的各种教育和能力,使其向更加有利于就业实际应用的方向发展。高校和政府机关的创业写作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和社会上的一些资源创造出一些在学校难以实现的成果。二是,在高校中进行的创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和毕业之后高校学生所要面对的创业问题有着不同的情况,和政府机关的协作发展可以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认识社会创业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在真正的创业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有更加充分的准备。政府机关和高校的协同机制开展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政策用于开展相关的创业支持活动,比如政府和高校之间的主动合作和人才引流,政府转变服务职能的发展方式,制定各种各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这些都是高校和政府实现协作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和政府协作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我们的协作模式和写作经验会有进一步的提高,会逐渐减少与世界先进模式的差距。

2目前高校协同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机制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虽然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发展就业教育的重点之一,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尚且出于试水阶段,创业教育的很多地方都不完善,没有一个良好的师资体系和完善的教学目标,所以创业教育还没有实现其普遍性。

2.2一些创业支持机制难以得到落实

在高校与政府协同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性的优惠中,有一些和金融相关的政策往往很难得到实施,究其原因是金融方面的政策可能涉及当地的一些利益,比如小额贷款的资质审核就相当严格,从某方面来说,这保障了创业的质量,但是对某些在校生来说却成为了创业难以得到发展的阻碍,针对在校生的创业支持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包括一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支持政策在内的优惠都无法包括在校的创业大学生,在校创业的资源支持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2.3目前关于创业的培训与大学生的专业衔接不紧密

针对大学生的相关创业需求,政府开展了一定的培训课程作为衔接和创业的教育。但是这些教育往往都和大学生真正的创业需求关系比较小,学生对这方面的需求旺盛,但是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在这方面的对接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高校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社会经验,政府开设的课程又无法和大学生真正结合,在这种时候一般需要一个完善的创业模拟平台来将相关的经验和知识统筹到一个模拟创业的平台之上,凭借这个平台的特点进行演练,从而尽量避免在创业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政策的缺失,也正说明了创业在我国的高校当中还没有真正成为一种文化,只有当我国的各种创业机制完善之后,这种创业相关的文化才算是真正形成。

3创新性的高校协同机制在当前形势下的具体优化策略

3.1针对当前高校协同机制出现的问题

进行机制的相关优化优秀的高校协同机制要以政府作为联通各个机构的基本点,以高校的创业教育为核心,将各大企业和研究所的资源进行整合统筹,政府发挥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地完善大学生创业的各种政策支持,帮助大学生筛选合适的创业项目,尽可能地降低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成本,在大学生创业途中给予支持,引导其他机构参与,逐渐形成各机构之间相互配合,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完善体系。

3.2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支持

在大学生创业遇到的相关问题当中,最大的就是资金筹措方面的问题,由于大学生本身缺少相关的财政能力,所以需要政府在高校和社会组织之间搭桥牵线,设立专项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或者为大学生在校创业提供各种便利和条件,放宽小额贷款担保的相关要求等,甚至政府可以仿效国外对创业的做法,设立大学生创业债券,以股权或者债券的方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的资金。另外,在金融支持方面政府可以引导一些成功的创业团队对大学的创业进行一定的支持,还可以引导天使投资人或者众筹基金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相关投资。

3.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训基地

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训基地应该是由高校和政府共同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一般都建立在郊区或者距离市区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所以在校大学生的相关创业实践并不方便,也就是说要建立适合于高校在校生的创业孵化基地,学校和政府的相关部门展开合作,可以让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甚至在高校内部建立小型的创业孵化基地。如很多大学现在都设立了创业学院,这就有利于在校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

3.4进行创业培训

开展创业培训,要求政府和高校进行协调,从政府方面看,需要将现金的创业培训资源引进到高校中,从高校方面看,将高校中有关管理的理论与社会相融合,两者相辅相成。现阶段创业培训体系主要存在于各级政府中,政府进行创业培训能更好地将培训资源进行整合。高校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政府的创业培训体系投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培养一批有才能、有潜质的学生,指导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实现“产学创”一体化发展。

3.5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咨询平台

现阶段有关创业实践服务咨询平台的创新思想,主要是由英美等国成立的“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国内的政府也可以借鉴英美的模式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咨询平台。服务咨询平台首先需要将一些企业家与创业家聘请进来担任咨询与帮扶顾问,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为创业的大学生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借鉴英美模式的同时,也需要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生态创业系统,给创业者提供资源、阳光政策以及营养,在降低创业成本与风险的过程中,提高创业者的积极性。

4结语

高校协同机制推动着社会、政府与高校三方面的发展,逐渐培养了一部分有才能与潜力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实践者,上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协同机制的影响,只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方面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创业者自己去进行实践,开拓未来之路。

作者:史丰荣 姜明国 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莉.基于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5(1):15-19.

协同机制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四位一体”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要求大力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具活力和潜质的社会发展生力军,肩负着提高全民创新意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在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运用协同理论将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更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大学生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带头人和高素质企业家。

一、“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理论基础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勋科学家赫尔曼•哈肯最早提出了“协同学”的概念,为协同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哈肯认为世界的统一既在于它们微观构成的单一性,也遵从其宏观结构规律的普适性。一方面,系统内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序参量的产生;另一方面,序参量的出现与存在,反过来又支配或调控着这些子系统的协同作用,由此促成了系统有序结构的产生与形成,即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得以发生。经过不断探索,哈肯又对协同理论有了新的认识。1987年,哈肯应邀到上海机械学院讲学,提出了协同学的双重含义,认为协同学不仅指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运作,还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学科之间的协作、碰撞,进而产生新的学科思维。也就是说“物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着‘协同工作’机制,即‘自组织’的协作运行机制”。可见,协同学明确了正确的思维方向,阐明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科学方法,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协同理论在“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方协作,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是“四位一体”的组成部分。其中,政府、企业、高校都有责任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服务和支持,而要使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大学生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努力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根据哈肯的协同理论,从微观角度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产生与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等序参量的协作。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等序参量会根据实际状况发生“自组织”现象,不断促进这一子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从宏观角度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多个部门或行业相互协调和发展,共同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同时也会根据实际状况“自组织”地协作运行,最大限度地推动大学生创业。

二、“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其中:政府切实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牵动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和高校呼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场地等各方面支持;大学生发挥其教育主体功能,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四者之间相互协同,共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一)政府:牵动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是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为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储备最关键的人力资源。为此,政府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者,应切实履行其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力度制定、落实相关创业政策,通过政府统筹、政策引导、项目推进、创业指导服务等,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动和引领作用,搭建创业平台,有效促进各职能部门、各行业共同关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逐步完善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首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开展合作,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培训和服务。同时,整合教育系统相关资源,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和指导。其次,完善相关政策。政府要制定出台涵盖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并将优惠政策写进各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规定中,使创业工作有法可依。再次,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等,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扶持创业项目。最后,构建孵化体系。建设省、市、区(县)、社区、高校多级创业孵化体系,为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提供项目融资、财务服务、信息服务、导师指导、培训实训、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扶持与服务,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企业:保障支持创新创业工作

企业在“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支持作用。它主要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方式来指导高校的科研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向。一方面可以把企业需要解决的项目作为驱动,以任务的方式,通过成果转让、股权分配等激励机制,把企业的需求融入大学的科研和教学中。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利用其自身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资源,走进校园,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举办创业讲座,建立模拟演练基地、创业实习基地,为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场地、经验支持和创业指导等,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业,高校及大学生们也都在积极行动,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而且很多大学生并不适合一毕业就创业,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可先到相关企业锻炼学习后再进行创业。为此,企业可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相关实习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为他们的创业实践奠定基础,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

(三)高校: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高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承担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教育和引导作用。首先,高校应转变教育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助推器。自学生入学之日起,就将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己任,不但在专业知识方面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同时,将德育教育贯穿始终,为学生们的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次,整合力量,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学科建设,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和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完善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再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教育手段新、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引导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水平。最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如举办创业报告会、创业论坛、创业模拟训练、创业素质拓展、创业计划大赛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客体,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在政府、企业、高校均为其创新创业提供服务、支持的同时,大学生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扎实掌握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政府、企业和学校的指导和引导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一方面认真学好专业技能,结合专业教育、德育教育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为正确选择创业道路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参加课程教学及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参加学校、区(县)、市、省乃至国家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训练项目,结合自身的专业、身边的资源、合适的项目进行创业实践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成功创业的大学生还可将有效信息反馈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为其提供借鉴,从而有效构建“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看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政府是主导,发挥着牵动引领作用,应充分履行其公共服务的职能,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企业是保障,发挥着支持作用,有责任指引高校的科研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向;高校是基础,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应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和自身的各方面资源,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是核心,需发挥主体作用,在接受政府、企业、高校的创业指导服务的同时,更需强大自身,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三、“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对策

协同理论不但强调各序参量的微观协同,更强调由序参量所构成的各部分协同。根据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围绕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序参量,可以构建高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协同机制子类。

(一)运行与保障机制:政府与企业的协同

运行与保障机制是“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基础,主要强调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有国家的政策导向、政府的牵动引领,这是确保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需要企业适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场地、经验和创业指导等支持,这是大学生顺利创业的保障。一方面通过政府对创业政策的顶层设计,聚焦国家发展目标,科学高效配置各种资源,制定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同时,要鼓励企业积极提供创业支持。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开展合作,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基地”“青年创业见习基地”等,通过创业项目孵化、信息咨询、基金扶持、财务支持、融资信贷、培训实训、创业指导、法律援助等一系列服务,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支持。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事迹,深化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解,调动企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派出优秀人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担任兼职创新创业课教师,并提供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做学生们的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培训和服务。政府与企业的协同能够使运行与保障机制有效建立起来,并推动“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可持续发展。

(二)参与与激励机制:高校与大学生的协同

一方面高校要通过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开展全校范围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摆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并纳入改革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同时,呼吁全校教职员工积极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交流、学习,形成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巩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积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的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实践训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学习知名企业家或行业领域内成功者的创业经验,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应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等,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为有创业意向的在校生提供资金、场地等服务,帮助他们进行创业实践。同时,高校还应建立清晰透明的奖励机制,在学分评定、奖学金评定和各类先进的评选上对积极创业,并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倾斜、给予奖励,激发学生们的创业兴趣和创业热情,并通过分享创业者的经验,让其成为其他学生的创业榜样。高校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单位,其创新创业教育应建立完备的参与与激励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与国家的政策导向一致,以企业的需求为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评估与反馈机制:“四位一体”的协同

畅通有效的信息交流是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实现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协同。评估与反馈机制主要包括以政府主管部门每年度对企业参加创业扶持情况和各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情况进行评估与反馈,企业对其所参与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情况、所指导的大学生创业实践表现的评估与反馈,高校对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及参加创业实践情况、对企业给予的创业支持情况进行评估与反馈,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估与反馈以及企业、高校、大学生对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公共服务的评估与反馈等,这些评估与反馈工作能够使四者之间相互沟通,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必须确保反馈信息真实可靠,不能弄虚作假。否则,无法建立“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

总之,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任重而道远。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共同协作才能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实施。只要我们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理顺四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与保障机制、参与与激励机制、评估与反馈机制,就能实现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彼此协同,使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迈开新步伐,踏上新台阶。

作者:胡忠英 单位:辽宁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郭志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叶峻.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8.

[3]袁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3).

[4]赵良君,孟赵,郑铮.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