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十篇

时间:2023-03-16 00:18:16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篇1

2、制作下列图片红色标记的表格。

3、SYD函数的语法表达式:SYD(cost,salvage,life,per), cost:固定资产原值,salvage:净残值,life:预计使用年限 ,参数per为期间。在第一年的折旧额单元格输入公式,最后点击回车键,得出结果。

4、把光标放在单元格E21右下角,等光标变成黑色十字架时,双击右键填充。这时其他的年折旧额就会自动得出结果。

5、在单元格D29输入公式:=sum(E21:E28),最后点击回车键。

固定资产折旧篇2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折旧政策

一、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影响

(一)折旧有利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对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至关重要。而折旧表现为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固定成本,但这种成本的发生不支付现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金流出,成为非付现成本。当固定资产折旧从企业经营收入中得到补偿之后,引起现金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把固定资产的价值在有限的使用期内转化为货币资金的一种形式。在一定时期内,折旧越多,企业可自由支配的现金越多,这样,越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二)折旧带来税盾效应

固定资产折旧作为非付现成本从营业收入中扣除,降低了企业的税前利润,从而减少了企业应纳所得税,因此有着税盾效应。尽管折旧本身并不是真正的现金流出,但折旧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折旧税盾的大小,进而影响企业的净现金流量。当期计提的折旧额越大,折旧税盾就越大,应纳所得税额就越小,营业现金流量就越大。正确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影响到企业的应税所得及应纳所得税。

二、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保证折旧计提的准确性

由于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分属不同部门,而这很容易导致两者相脱节,造成固定资产核算不完全或多计提折旧,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工作人员的反应速度以及工作效率,保证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及时、准确、合理,使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及利润核算更加真实可信,进而确保了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要符合法律规定

1.固定资产的计提基数和计提范围要符合法律规定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以历史成本记账原则,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以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固定资产价值一经确定,改变弹性很小,企业不得任意增减其价值进而非法调控利润。但是,相对于会计准则规定,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有所减小。因此,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缴纳所得税时,还要进行纳税调整,符合税法的规定,做到会计折旧政策与税法折旧政策的统一。

2.折旧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法律规定

会计准则与税法相比赋予净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较大的弹性空间。但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加速折旧法的使用规定比较严格,范围相对会计准则狭窄一些。由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按照年限平均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而且折旧率相对固定,计算简单方便,企业一般选择年限平均法。但是,由于加速折旧法有延期纳税的优势,一些企业就容易滥用加速折旧法。但加速折旧法的使用条件有严格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拥有能够采用加速折旧法的设备,如果盲目滥用,纳税时还需进行纳税调整,增加会计工作量。

(三)注意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目前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一般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依据,即以现在时点计算未来应摊入生产成本或费用的金额,计提的折旧忽视了货币时间价值,基本上只是历史成本的收回。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一般情况下是既定的,如果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企业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累计折旧摊销的总额是固定的,看起来对企业的税负以及整体利润水平影响不大。如果考虑了资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企业会因为估计的折旧年限、选择的折旧方法不同,进而承担不同的税负,获取不同的收益。

三、对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进一步思考

(一)会计折旧政策与税法折旧政策的合理性差异分析

现行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自行选择是否采用加速折旧法,是因为从企业自身出发,考虑到加速折旧法更符合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具有加快固定资产价值回收,促进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分散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经营实力的优点,因此允许自行选择使用方法。而税法限制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是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方面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提高折旧率,势必增加企业成本费用,减少利润,缴纳所得税减少。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整体经济不发达,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财政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国家还无法做到更多的让利于企业。

税法限制加速折旧法的使用,企业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再加上年限平均法计算简单方便,固定资产折旧率先对稳定,使企业短期内利润较高,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同时企业盈利越多,缴纳所得税越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因此,目前状况下,我国税法限制加速折旧与会计准则允许采用的差异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既不违反会计折旧政策又符合了税法的规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企业自身制度的不断完善,二者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达到最终政策的统一。

(二)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做到全局性考虑

在符合法律条件下,企业必须从全局出发,以整体利益为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些企业却只着眼于税负最轻,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纳税额的减少并非等额地带来资本总收益的增加,当税负降低而引起企业价值减少时,结果是与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背道而驰。在计提折旧时,如果仅仅以税负最小为标准来进行折旧方法的选择、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的估计,而未做到全局性把握有可能引起企业价值减少,本末倒置,百害而无一利。企业应该把用加速折旧获得的时间价值与非加速折旧取得减免税利益进行比较,从企业全局出发,做出方法的选择,以保证税后利益最大化。

企业应在符合固定资产折旧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认识到会计折旧政策与税法折旧政策存在差异的合理性。从全局出发,以企业整体利益为标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统筹安排,选择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效进行,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能力,扩大生产规模,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英.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财会通讯(综合),2010(07).

固定资产折旧篇3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生损耗,其价值随之逐渐转移到有关产品的成本费用中去,并从产品的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转移,就成为折旧。折旧作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税收挡板”的效用。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相等的,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常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线法

直线法是按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工作时数和工作量)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只要固定资产在使用,则其起初账面净值就会一直存在,不可能完全冲销,为此,应在固定资产折旧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差额平均摊销,使最后一年的账面净值与预计残值相等。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二、不同影响因素下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

(一)基于不同税制的纳税筹划

一般来说,在比例税制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税税率不变,则宜选择加速折旧法对企业较为有利。这主要是因为采用加速折旧法,使得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旧较多,而在后面的年份则提取的折旧较少,这样就可以使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相当于企业在开始年份内取得了一笔国家无息贷款。

但是,折旧的纳税筹划不一定全部使用加速折旧方法。一般情况是认为在比例税率下,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较为有利,这可以使纳税人在早期计入更多的折旧额,可以取得资金的时间价值。由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使用比例税率,那么我国企业进行折旧的税收筹划就是尽可能地使用加速折旧;而在累进税制下,过高的利润额,会引起过高部分所对应的税率偏高,从而会使企业税负也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则适宜采用平均年限法,可以使企业的利润避免忽高忽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企业的纳税。

(二)基于资金时间价值的纳税筹划

从账面上看,在固定资产价值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和不同折旧年限,提取的折旧总额是一致的。但是,资金受时间价值的影响,折旧方法不同,企业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和税负水平也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同一单位资金的价值含量是不等的。企业在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时,需要采用动态的分析方法,先将企业在折旧年限内提取的折旧按当时资本市场的利率折现后,计算出现值总和及税收抵税额现值总和,再将二者进行比较,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选择能给企业带来最大折旧抵税现值的折旧方法。

从应纳税额的现值来看,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税额最少,年数总和法次之,而运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时,税额最多。所以采用加速折旧法比直线法能获得更大的时间价值。

(三)基于折旧年限的纳税筹划

新的会计制度及税法,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只要求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只要是“合理的”即可。这样企业便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此来达到节税及其他理财目的。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创办初期且享有减免税优惠待遇时,企业可以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将计提的折旧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计入成本,从而获得节税的好处。而对一般性企业,即: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且未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企业来说,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利润后移,从而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

(四)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进行的纳税筹划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对企业拥有的资产实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快投资收回速度,将收回的价值补偿用于再投资,减少物价水平上升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税收挡板”效应减缓税收支付现金流出量,从而使企业在物价上涨前期拥有较多的现金流量进行投资。可见,通货膨胀的存在对企业并非总是不利的,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选择有效地利用通货膨胀,使企业获得“节税”效应。相反,如果预计物价将持续下降,则应采用直线法折旧,这时候可以保证紧缩时期企业税收负担的平均,相对于加速折旧,折旧年限在紧缩后期的税收负担较低,税后利益较大,可以利用其货币价值较高的购买力进行投资更新。

(五)巧用固定资产修理支出与改良支出进行纳税筹划

目前税法规定,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而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因此,从纳税待遇上来看,修理支出更能节税,不仅能节约所得税,而且能节约增值税。因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用于固定资产的支出不能抵扣其进项税,因而用于固定资产改良的外购商品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而用于固定资产修理的则可以抵扣。企业在这种税制下应尽量考虑修理支出,而不是改良支出。

(六)考虑企业各年收益分布情况进行纳税筹划

在比例税制环境下,如果未来税率不变且企业各年的收益较均衡,则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对企业节税较有利:如果是在累进税制环境下,企业的收益早期高、晚期低并有降低趋势的话,则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给企业带来的筹划收益额会更大,这是因为加速折旧方法早期提取的折旧额大,晚期提取的折旧额小,刚好与企业早期利润高、晚期利润低成比例配合;使企业各年的收益均衡分布,可以避免因企业某一期收益过高给企业带来的高税赋。

三、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纳税筹划的注意事项

(一)我国税法限定政策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我国税法对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有严格的限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为直线法,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状态的机器设备,确需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须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方可实行。

所以,企业应在合乎税法规定的前提下,选择能给自身带来最大抵税现值的折旧方法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二)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会对一些特定地区、特定行业和企业给予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利用折旧进行纳税筹划时,还要充分结合这些优惠政策。

1.税收减免期不宜加速折旧

某公司2001年—2005年每年不提折旧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万元,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01年、2002年为免税期。如果采用平均年限法,每年的折旧额为40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折旧额分别为800万元、480万元、288万元、216万元、216万元。

采用平均年限法,5年的实际税负总额=(6000-400×3)×33%=1584(万元),平均每年负担1584/5=316.8万元;

采取加速折旧法,5年的实际税负总额=(6000-288-216-216)×33%=1742.4(万元),平均每年负担1742.4/5=348.48万元。

可以看出,加速折旧比平均年限法折旧平均每年增加税负31.68万元,增加税负总额158.4万元。所以,在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这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递延缴纳税款。但若企业处于税收减免优惠期间,加速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是负的,不仅不能少缴税,反而会多缴税。

2.加速折旧需考虑5年补亏期

固定资产折旧篇4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七条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税务处理上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房屋、建筑物,为20年;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电子设备,为3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不论是按会计准则还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进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均为如下: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营业费用—折旧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XX

例:甲公司有一台办公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 年,预计残值率为5%,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为25%。

会计处理如下(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应计提的折旧额= (600,000-240,000-144,000-600000*5%)/2=49800(元)

会计分录(略)

税务处理如下(直线法):

年折旧率=1/5=20%

第一至五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600,000-600,000*5%)*20%=114,000(元)

会计分录(略)

因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所采用的折旧方法不一致,从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期末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进行纳税调整。

第一年:

按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600,000-240,000=360,000(元)

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 元)600,000-114,000=486,000(

差异=360,000-486,000= -126,000(元)〔即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调减当期成本费用126000元,则利润增加126000元。

需补交企业所得税为=126,000*25%=31500(元)

因此差异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入账。

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1,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1,500

第二至五年:同理 (略)

注:如果企业为小型企业,为了避免与税法规定的冲突和期末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调整的麻烦,一般会按税法的规定进行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的处理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月末不在进行会计处理

等固定资产报废或清理时再做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提够折旧后分录处理怎么做?

05年4月购固定资产3800元,年限5年,月折旧61.4元,3%的残值116元,10年4月到期怎么处理?

购时,借:固定资产3800 贷:银行存款3800

提5年折旧(05年5月~10年4月=5年),借:管理费用3684 贷:累计折旧3684

5年折旧提号后继续使用该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116? 借:累计折旧3684 贷:固定资产 3800

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年终时再怎么处理(固定资产清理转哪里?)?

提足折旧 还在继续使用 不做任何账务处理

在处置该固定资产时 就是报废或出售时 才做账务处理

借;

固定资产清理116

累计折旧3684

贷;

固定资产3800

不作账务处理

处理时

借 固定资产清理116

固定资产折旧篇5

关键词: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折旧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的出现飞速发展的过程,加入世贸组织更体现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准,也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纳税筹划成为各企业在扩充市场份额,在这种背景和前提的影响之下,加快技术更新之后的另一条整体提高企业效益的途径。并且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更是将其在企业运行中不断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之中,成为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把企业在固定资产预算过程中的各种手段和后期计算的方式都进行分类,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通过后期直线计算来进行固定资产的成本控制。这种财务管理方法同直线法计提折旧相比,有着各种先天性优势,加速折旧法符合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减损过程。是在企业和单位进行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使用效率较高,而且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也是比其他各种运算方式少,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企业加速折旧方法来计算当前企业固定资产已成为当前企业运行中的主要手段,这种计算方式是通过各种固定资产来进行企业收入与费用配对的方式。同时,加速折旧法也更多地考虑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这样有利于企业在当前的运行中实现其效益的提高手段和避免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给企业造成影响。

一、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

1.加速折旧法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

在当前加速折旧法使用的过程中,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影响过程有:①假设企业每年发生营业收入以及除固定资产折旧以外的营业费用保持不变,通过使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避免企业在计算过程中的差额,增加企业的计算效益,在折旧的过程中要采用企业每年会计利润来进行计算,是通过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计算的方法,这样利于利润的稳定性。企业的会计利润会呈现出前低后高的状况。②在不考虑税负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经济业务处于萎缩阶段,其在计算的过程中会计利润会随着实践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形之下,如何进行加速折旧法计算是当前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思考前提。为了使会计利润平滑,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反之,在企业成长极端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应当使用直线法来进行计算。③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除去计提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计算方法是相扑想成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过程,当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如果前期累计折旧计提的金额较少,使得固定资产在计算的过程中其出现的金额误差加大,使的企业出现各种不利的因素。那么在计算的过程中会计提成较多会产生减值的损失过程,相反也是同样的道理。资产减值损失同固定资产折旧不同,不能按期摊销,在这种过程中采用直线计算法对企业造成的损益是较大的,会给企业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造成影响,更会对企业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2.加速折旧法对企业递延所得税核算的影响

随着各种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在发展中各种税务的不断变化,其在折旧计算过程中的影响也是非常多的,其主要的计算过程有:①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变化快的各个企业进行计算方面的影响过程。如各种电子企业和先进的机械企业。②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项目的关键设备,由于这些企业在运行的过程,其设备主要运行中各种容易出现故障和自然因素的地带,因此其设备的质量问题必须得到保障。

3.企业折旧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当前社会飞速发展中,企业运营过程中各种财务运营加快,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意识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计算方式,是增加企业成本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在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①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年限和当前计算方法之间的这就过程,避免由于年限和计算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影响过程。②如果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那么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各种手段愈合直线法来进行计算,算出其折旧金额,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在剩余年限内改为直线法来计算。

二、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 加速折旧法对企业纳税时间的影响

当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加速折旧法在我国的应用中一般都是通过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通过改变企业的计算方式来增加企业成本。并不会对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计提折旧的总数产生任何影响,使得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固定资产计算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没办法起到其应有的效果。但由于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不管在任何年代任何阶段,发展企业效率和通过各种计算方式来控制企业所得税是最有效的方法。降低税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中的主要因素。虽然,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后期,由于计提折旧的金额减少,会增加企业的税前利润,但是其在税务处理过程中无形的增加了企业税务,企业推迟了纳税时间,相当于政府向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因此在当前的计算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税前加速折旧法的使用,避免由于计算的额不当产生企业的税务。

2.加速折旧法对企业其他税收优惠的影响

加速折旧法会使企业各期的会计利润平移,因此企业在使用加速折旧法时,除去考虑加速折旧法带来的纳税时间推后的利益外,还应当综合考虑企业享有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作出全面的判断。

固定资产折旧篇6

关键词:折旧;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合计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问题

过去,会计制度遵循固定资产存在物资损耗不存在或较少存在精神损耗的思想,除了房屋、建筑物以外,要求固定资产只有在使用的情况下计提折旧,不使用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以,旧会计制度要求闲置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除了“已经提足折旧仍在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包括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另外,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现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房屋、建筑物,按新会计准则在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后仍然按照实际成本计量,而不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也应计提折旧,即计提投资性房地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计算问题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尤其是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年限是以“实际经历年限”为准,而不是企业“会计年度”的年限,且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考虑在内。即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是在当年3月份,固定资产折旧第一年的时间不是4月至12月,而是4月至次年3月。

【例1】2001年3月份,企业增加固定资产一项,原价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年数合计法计提各年固定资产折旧如下:

第一年,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折旧额:(100-10)×5/15=30(万元)

第二年,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折旧额:(100-10)×4/15=24(万元)

第三年,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折旧额:(100—10)×3/15=18(万元)

第四年,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折旧额:(100—10)×2/15=12(万元)

第五年,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折旧额:(100—10)×1/15=6(万元)

三、固定资产折旧因素调整后的折旧计算问题

固定资产的折旧因素,包括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除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属于会计政策外,其余一律作为会计估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基数的变更一律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上述因素变更后按未来适用法计提折旧。

【例2】2000年12月份,企业增加固定资产一项,原价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至2004年年末,由于新技术发展等原因,需要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做出修正,修正后该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

企业对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后的处理方式如下: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也不计算累计影响数。变更日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改按新的估计计提折旧。

按原估计,每年折旧额为(100-10)÷5=18万元,已经折旧4年,共计72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100万元-72万元=28万元,则第5年相关科目的期初余额如下:

固定资产100万元

减:累计折旧72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8万元

改变预计使用年限后,2005年起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13万元[(28-2)÷2]。2005年不必对以前年度已经计提折旧进行调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计算确定年折旧费用,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130000

贷:累计折旧 130000

四、计提减值后固定资产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问题

固定资产除了存在正常的损耗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外,还存在固定资产在经营中所需的现金支出远远高于最初的预算、固定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固定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和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下降,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等情况,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上述情况均应判断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后固定资产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即按未来适用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例3】2007年6月10日,某上市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支付价款和相关税费总计1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因出现减值迹象,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5万元,处置费用为13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35万元。假定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不变。2009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多少万元?

分析:上述固定资产折旧时间为2007年7月,2007年6月当月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即2007年按半年计提固定资产。2007年至2008年年底累计计提折旧额为(100-8)÷10×1.5=13.8万元;2008年年底,固定资产可回收净值有: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42万元和现金流量现值35万元。按规定选取较高者42万元(55万元-13万元)。所以,企业计提减值后固定资产折旧额如下:[100-13.8-(100-13.8-42)-8]÷8.5=4(万元)。

因此,2009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4万元。

五、加速折旧法并不加速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习惯上,人们一般把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计称为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的特点就是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多计提折旧,使用后期少计提折旧,从而减少固定资产使用风险,加速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回收,促进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

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加速折旧法本身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规定相同的折旧年限情况下,应提折旧总额相同,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折旧总额相等。也就是说,与平均年限法相比,其实加速折旧法并不加速。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可以从以下案例可以一目了然。

【例4】2000年12月份,企业增加固定资产一项,原价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分别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计提5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现将三种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数额列表如下:

从表1可知,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数额在固定资产使用期满的情况下累计折旧数额相等。只是在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情况下,加速折旧法相比平均年限法能够收回更多的投资,能够减少企业损失。但如果固定资产能够按期甚至超龄使用,不考虑货币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三种方法基本没有差别。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折旧篇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四种。但这四种方法都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物价变动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导致企业会计报表失真。一方面,由于资产是以历史成本计价,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物价变动的情形下,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固定资产净额是低估的金额,未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产品成本中所计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都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由于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高估了企业收益。因此,损益表亦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也不符合收入和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二是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更新,从而削弱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按历史成本计提的折旧费,小于更新固定资产实际需要的资金。因而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重置,固定资产得不到实物上的补偿,从而必然会使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萎缩,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不断削弱。

三是不能正确反映企业产权资本的维护情况,从而侵蚀业主或股东资本。获取收益是企业业主或股东投资的惟一目的,保证资本维护是业主或股东获得收益的必要前提条件。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物价变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必然低于报告期现时市价,结果形成少计费用和虚增收益以及按虚增的收益额交纳所得税和支付股利,最后,会形成虚盈实亏的情况,从而使企业业主或股东的产权资本受到减损。

四是不能有效引导投资或经营决策,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决策的严重失误。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制定投资和信贷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会计报表的主要目标。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物价变动的影响,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所反映的数据都不够准确,投资人和债权人据以制定投资和信贷决策,必然导致失误。在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降低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错误的评价或制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

二、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的构建

美国会计学(AAA)认为,固定资产最理想的计价基准是反映其未来收益潜力的折现现金收入,其计量结果可以用以反映固定资产在任何一个时点的价值。为了能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更为准确的计量和折旧,必须引入固定资产动态折旧的概念。工作量法下对于折旧总额的分配标准是固定资产的工作总量,而每一个折旧周期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也就难以确定,难以建立动态的折旧模型。年限平均法下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的构建,由于年限平均法下各年提取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相等,所以年限平均法下各年提取的折旧额的复利终值之和为各年折旧额的年金终值。

C(s/p,r,n)-M=D0(1+r)n-1+D0(1+r)n-2+……+D0

C(s/p,r,n)-M=D0(s/A,r,n)

D0=■

其中:C是固定资产原值;M是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D0是每期的折旧额;(s/p,r,n)是复利终值系数;(s/A,r,n)是年金终值系数;r是折现率,r=i+f+i×f,i为市场利率,f为物价变动系数;n为折旧年限。

一是年数总和法下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的构建。用年数总和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各期的折旧基数始终保持不变,而各期的折旧率是以2/n(n+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引入过渡性变量D,其余的参数和年限平均法下的相同。

C(s/p,r,n)-M=D■(1+r)n-1+D0■(1+r)n-2+……+D0■(1+r)0

=■[n(1+r)n-1+(n-1)(1+r)n-2+……+2(1+r)+1]

=■

D=■n(n+1)r2

所以各期的折旧额依次为:

D1=■;D2=■;……;Dn=■

二是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的构建。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对于前(n-2)期,后一期的折旧基数是前一折旧后固定资产的余额,折旧基数是以(1-k)为公比依次递减的等比数列,而折旧率始终保持不变,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引入过渡性变量D,其中:C是固定资产原值;M是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k为年折旧率;(s/A,r,n)是年金终值系数;r是折现率,r=i+f+i*f,i为市场利率,f为物价变动系数;n为折旧年限。

第一年的折旧额:Dk

第二年的折旧额:Dk(1-k)

第三年的折旧额:Dk(1-k)2

……

第(n-2)年的折旧额:Dk(1-k)n-3

第(n-1)年的折旧额=第n年的折旧额

=[D-Dk-Dk(1-k)-Dk(1-k)2-…-Dk(1-k)n-3-M]/2

=■

Dk(1-k)n-1+Dk(1-k)(1+r)n-2+Dk(1-k)2(1+r)n-3+…+Dk(1-k)n-3(1+r)2+■(1+r)+■

=■+■(2+r)

=C(s/p,r,n)-M

D=■

所以各期的折旧额依次为:

D1=Dk;D2=Dk(1-k);…;Dn-2=Dk(1-k)n-3;Dn-1=Dn=■

三、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的应用

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0000元,在设备的使用年限内假设市场利率为2%,通货膨胀率为4%,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0元,折现率r=2%+4%+2%×4%=6.08%,假设折现率r近似等于6%,具体如表1所示:

固定资产通常占企业整个资产的很大比重,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通常是资本密集型企业,例如,钢铁、航空、汽车、石油等,其固定资产大约占全部资产的75%左右。有必要运用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上面的例子可以验证,不管是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还是双倍余额递减法,采用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计算出来的各期固定资产折旧额,其终值之和都等于固定资产原值的终值与预计净残值之差。相对于现有的静态折旧方法,动态折旧才可以使固定资产的内在价值得到补偿;企业的实物资本得到有效的维护;会计报表更为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再生产能力。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规定,已提足折旧但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但是,应用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时,各期的折旧额之和将会大于固定资产的原值,如果确认为未实现的资产置存收益,将会违背现有的会计准则。为了避免和现有准则发生冲突,在应用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时,可将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科目,会计分录作如下处理:借记“相关费用类科目”,贷记“累计折旧”、“资本公积”。将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时每期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费用类科目,这样可以使每期折旧额和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相配比,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同时可避免虚增账面利润,企业资本以税收、股利分配的形式被不断侵蚀。将按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法折旧时每期折旧额计入累计折旧科目,从而使累计折旧科目的折旧总额等于固定资产的原值,符合现有准则的规定;将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时每期折旧额超过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法下每期折旧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科目,可以弥补因采用现行折旧方式而造成企业资本和固定资产更新资金的流失,保证固定资产的实物更新。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折旧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分析

固定资产可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应以折旧的形式逐期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构成企业的经营成本,这部分随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渐转移掉的价值即为固定资产的折旧。为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同时实现期间收入费用的正确匹配,企业必须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计提折旧,因而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按规定的方法对应计提的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应当在其使用年限内系统、合理地摊销。为了保证合理、正确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首先要了解影响折旧的因素。一般而言,影响计提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的原值或重置价值?。因为折旧是固定资产原值的损耗和转移,所以固定资产的原值是计提折旧的基数,即企业对任意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总额,一般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原值。

     2、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也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指固定资产的预计经济服务寿命。?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时.要考虑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务产量、有形损耗、无形损耗以及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类似的限制等因素。预计使用年限估计的准确与否是影响每期折旧额的高低的重要因素。

     3、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清理过程中预计发生的清理费用后的数额。按世界各国的会计惯例,大多是按固定资产原值的百分比(一般不超过10%)来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的差额才是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因此,预计净残值估计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每期折旧额的高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各期利润计算的准确性。

     4、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指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在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不同的折旧方法,决定了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折旧金额的不同,从而影响各会计期间利润的计算。?但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所计提的折旧总额不变。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方法是经国家确认的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应遵循的规则,通常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一类是加速折旧法。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改革了单一的折旧方法,增加了加速折旧法,允许企业多种折旧方法并存。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驶里程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递减法、年金法和偿债基金法等。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以下对几种常见折旧法进行分析。

     1?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折旧额均衡地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2)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3)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5)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地预计的。

     2 工作量法。是指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所提供的工作量为基础来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以每一单位工作量耗费的固定资产价值相等为前提。实际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规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工作量法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缺点: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未考虑维修费用的递增因素;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3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前提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至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平均值作为年折旧额处理。

     4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三 改进固定资产折旧的建议?

固定资产折旧篇9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在利用过程中耗费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并不是未来计算固定资产的净值,而是一个持续的成本分配过程。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包括: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其公式是:

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

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也是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经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又分为折旧率稳定时折旧额随年数增加而减少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固定资产折旧额随使用寿命的减少而减少的年数总和法。

二、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影响

1、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实际上是持续的成本分配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减少了企业的应纳税额。四种折旧方法对企业纳税的不同影响是:

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总额大致相同,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税额最少,年数总和法次之,年限平均法计算出的税额最多。对企业而言,加速折旧法无疑是优先要选择的。

2、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在年限平均法下,利润额逐年递减,可以看出忽略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每年计提的折旧额相同,导致企业评价利润不客观。工作量法下,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根据实际工作量确定的,计提方式是利润表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的变动而变动,计算的结果比较接近固定资产实际折旧量。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出现波动,是因为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提了折旧,后期提的折旧较少,企业利润高。年数总和法下计提折旧依次递减,因为固定资产越到使用后期所需的维修费用越多,从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少,这种计提方法使得利润表的变化趋势比较趋近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使用者从报表中也能对企业的运营情况有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企业当期计提的折旧越多,企业当期的费用越多,使得企业当期的利润越低;企业当期计提的折旧越少,企业当期的费用越少,进而企业当期的利润越高。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固定资产本身也会有磨损和损耗,随着时间推移,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逐年降低,随之而来修理费用逐年增加。

3、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管理者、股权投资者、债权人都特别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直线法下,例如年限平均法,每年的折旧额没有变化;工作量法,折旧额并没有太大的浮动,而加速折旧法下,比如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逐年递减,年数总和法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企业在前期提取的折旧多,增大了前期的折旧费用,从而使得前期利润少,企业缴纳的税额相比其他折旧方法少,为企业延长了缴纳税款的时间,无形当中给企业提供了一笔额外资金,可以投资其他收益项目或者扩大企业规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加速折旧法的采用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既可以用来偿还债款,又可以拿来投资其他项目。对企业而言,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极好的选择。

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

1、收入费用不配比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存在,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实际价值,造成固定资产折旧不准确,导致企业的收入与费用不配比。在计算费用时,折旧费用的计算是依据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因素,致使会计信息不真实。

2、会计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的不一致

税法中规定:房屋及建筑物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火车、飞机、轮船、机械和其他设备最低年限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年限为5年,电子设备最低年限为3年;但企业会计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通常情况下不一致,需要调整到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来计提折旧。

四、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建议

1、固定资产价值较高的大型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

对于季节性较为明显的固定资产,比如大型施工机械、大型机器设备以及运输单位或其他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等,工作量往往不稳定,每期的折旧额与实际工作量成比例关系。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因而对这些固定资产采用工作量法比较合理。

2、固定资产价值较少的小型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

对于小规模企业,固定资产少、价值低,计提的折旧额少,因而无论采用哪?N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利润和应纳税额影响很小。这类小规模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选择年限平均法。

3、盈利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

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是将企业划分为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所谓盈利企业是指企业所有的成本、费用及损失低于收入总额的企业。加速折旧法有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前期加速得到补偿,使得后期固定资产创造的价值降低的同时计提的折旧减少,不仅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而且避免了后期利润过低的现象。盈利企业通常采用最低年限来计提折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4、亏损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

亏损企业应该运用平均年限法减少企业的当期折旧,使企业的折旧费用后移,不仅可以使企业享受最大限度减免税额,还可以为企业后期的利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企业利润。

固定资产折旧篇10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简述

(一)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具备几个明显的特征:(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随着该资产的使用寿命而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每年进行分摊的一种计提方法,同时固定资产反映了各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转移。

(三)影响固定资产的因素。(1)原始价值是固定资产计取得时的初试价值,是计算折旧的基础。(2)预计净残值是在固定资产寿命终结时所残留的各种物品的残余价值。(3)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资产预计的经济使用年限。

二、几种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年限平均法。限平均法又为直线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而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不考虑其他未知因素对固定资产的影响,因此资产的损毁只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年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或为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始价值×100%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原始价值×年折旧率。在平时的计算中,因使用折旧率更加方便,因此使用折旧率来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工作量的基础上计算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工作量法与直线法很相似,只是将工作量将预计使用年数替换,加大对工作量的运用。企业的货运客车、大型的机械设备因其工作量大,故使用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率)÷预计工作量总额

年折旧额=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单位折旧额

(三)加速折旧法。(1)双倍余额递减法。该方法是在没有减去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双倍的直线法的折旧率与该固定资产每年的账面净值计算出的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该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双倍余额递减法虽然折旧率不变,但所计算的折旧的基数逐渐减少,所以相应的折旧额也就随时改变并递减。(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逐渐减小的预计使用年数与年数总和的商作为每年的折旧率,与固定资产的价值的乘积得出折旧额的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从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年数总和法折旧率与年数大小成反比即随着使用年数而逐渐减小,而且所要计提的基数不变,从而最终实现了加速折旧。

各种折旧法的实际比较:某生产设施原价为50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则其每年的折旧额分别是多少(用各种折旧方法分别计算)

直线法:每年的折旧为(5000-1000)÷5=800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5×100%=40%

折旧额:第1年5000×40%=2000 ;第2年(5000-2000)×

40%=1200; 第3年(5000-2000-1200)×40%=720;第4、5年

(5000-2000-1200-720)÷2=540

年数总和法:第1年 (5000-1000)×5÷15=1333;第2年(5000-1000)×4÷15=1067; 第3年(5000-1000)×3÷15=800; 第4年(5000-1000)×215=533;第5年(5000-1000)÷15=266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直线法与加速折旧法在本质上的不同,直线法呈现水平直线型,而双倍余额法跟年数总和法均为递减趋势,突出的加速折旧的现象。

三、几种固定资产方法的特征及比较

(一)年限平均法:在简便易懂的优点下同样也有很多的缺点,因为年限平均法只注重平均计提折旧,所以该方法对折旧所使用的时间很看重而不注意固定资产使用时的磨损使用的情况,而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必定会经历修理、变旧等实际情况的产生,每年的折旧也必不相同,但年限平均法因为每年所提折旧相同,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所以计提出的折旧并不准确可行。

(二)工作量法:因为工作量法与年限平均法很相似,所以其也具有年限平均法的操作简单、易理解的优点,但工作量法的计算与工作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工作量并不是具体的数值,它是人们估计测量而得出的,其中会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这种折旧方法为加速折旧法,其有别于年限平均法跟工作量法的平均计算,因为该方法在计算折旧时计算基数随着计算次数的增加逐渐变小,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在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减小,使得前期多计提折旧,后期少计提折旧,这就较符合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则,较能体现折旧规律,所以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来说是在资产折旧方面是合理的。

(四)年数总和法:此方法也是加速折旧的一种,也具有早多提折旧,后少提折旧的特点,因此对于加速折旧法,虽然计算方法并没有其他两种方法简单、便捷,但其所计提的折旧能很好的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关系,并能降低无形的资产的消耗的优点使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的更准确。

四、固定资产折旧及折旧方法对于利润的影响

企业的成本与费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利润,又因为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会计入各种费用之中。因此我们企业在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的同时,也就选择了不同的利润。

五、固定资产折旧及方法对于企业纳税的影响

企业纳税是企业计算利润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税法制度有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比例税率是不管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利用同一种税率计算企业税额的一种方法,比例税率因为税率不会改变,所以使用加速折旧法能够在前段时间计提的折旧金额会比后段时间多。从而形成了前期折旧多,使得利润变少,纳税额也就随之变小小,而后期折旧少,利润变多的情况下纳税随之变多的现象,虽然纳税额并没有变化多少,但在纳税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起到延期纳税的目的及作用,这多很多纳税额不能及时缴付的企业有一定的好处。

以上文中所述的例子,假设第1年至第5年的利润分别为3000万元、2800万元、2500万元、2600万元、25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则我们可以得出

直线法:纳税额为(3000-800)×33%+(2800-800)×33%+(2500-800)×33%+(2600-800)×33%+(2500-800)×33%=3168

双倍余额递减法:纳税额为(3000-2000)×33%+(3000-1200)×33%+(3000-720)×33%+(3000-540)×33%+(3000-540)×33%=3300

年数总和法:(3000-1333)×33%+(3000-1067)×33%+(3000-800)×33%+(3000-533)×33%+(3000-266)×33%

=3633.3

我们可以看出直线法每年纳税额保持水平,而其他方法则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累进税率的税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税基成正比,通常企业会在此种情况下选择年限平均法,这是因为在税率发生变化情况下,年限平均法有效的将折旧均匀的分配到每一年,从而使纳税金额较平均,但是使用加速折旧法会使在后期利润高的情况下税率高使得纳税额过于集中,纳税负担过重,导致企业有可能出现逃税、漏税等违法乱纪的现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