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十篇

时间:2023-03-25 18:15:07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篇1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自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一直并将永远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从“灌输式”“压迫式”教学模式到“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再到当前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如今,互动式教学模式似乎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那么,究竟什么是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哪些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积极主动准确地操作此模式呢?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

现代教学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设疑、质疑、解疑的能力,而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反过来又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此即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1 ]

可见,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代社会人文思潮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与提高的过程。它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度,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体验与建构所学知识;同时,教师的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反馈、不断修正、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 2 ]

1、教学系统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学生和课程等形成了“人、人与物”之间的特殊结构,既不同于自然界和机器的“物、物”结构,也不同于政治等社会活动中“人、人”结构,更不同于生产等社会活动中“人、物”结构。在万事万物之中,人是最具有变化性的。作为教学要素中的教师和学生,均是最具有变化性的。所以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教学系统中的“双主体”,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应当是教授(教师的活动)最优化与学习(学生的活动)最优化的有机统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能动性的过程。

2、交往教学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有目的的交往活动,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主体关系。在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动性、自觉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

3、从文化生态的观点来看,教育过程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毕业论文范文。在教育、学校、教室这个“文化生态”体系中,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立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的品质。而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合作、双向的,并非有任何倾斜的。

4、以主体教育理论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从多方面整体的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他们的主体性素质发展水平,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强调师生互动、民主和谐,充分激活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性。

5、合作学习理论认为,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和谐统一,促进师生素质的共同全面提高。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1、互动性。互动性是互动式教学模式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互为客体,互为依存,互相促进,达到自主、互动的境界,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的强制与约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要求。

3、创造性。在互动式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时刻体现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 ]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依据现代教学理论而设计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之间共同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模式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一定要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支配空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体验和建构知识体系。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探索新知识、获取好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锻炼他们的创造力与独立学习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 ]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由于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与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的同时,必然有助于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

五、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 ]

第一、师生的课前准备

从教师的层面看,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计划。而且,在设计时,教师应主动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怎样才能设计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计划。必要时,甚至可以考虑让部分学生代表参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备课。

从学生的层面看,学生预习是为学习新知识作积极的准备,更是保证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当学生对老师即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的知识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学生的互动热情才会被真正唤起来,师生互动的效果也才会更佳。反之,如果学生预习不充分,甚至不进行预习,对教学内容不熟悉,那么,上课时就难以积极主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

第二、师生的课内互动

这是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最本质的要求之处。

一方面,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指导和点评。在师生互动、共同营造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准备的讲解和设问,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互动式教学模式,并敢于反问,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毕业论文范文。

这里特别要注意教师点评。我们知道,当学生积极地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意见之后,都渴望能及时从教师那里得到明确的评价,因此,教师的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保证师生教学的全面互动特别是学生互动激情的延续都有着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教师的点评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来概括:明、当、激、解。明即要鲜明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即要用简练的语言恰当地点评,激即教师的点评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发言,解即这种点评要有利于帮助观点错误的学生理清楚问题的思路。

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认真探求,大胆质疑。教师的主动是为了学生的主动,而学生的主动又将反过来促进教师的主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获取新知识的决定因素,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就将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将大大折扣。同时,学生还要大胆质疑,敢干提问题。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这就告诉我们,能够提出问题就等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第三、师生的课后反思

温故而知新——课后的师生反思是巩固课堂互动教学成果的重要保障。课后的反思既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完善,又能促进学生归纳分析能力的发展;既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又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总之,互动式教学模式为高校课堂教育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只要我们全面深入推行、实践着互动式教学模式,就必然能够为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安宇.试论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0,6.

[2]杜志刚.“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Z]. http://www.jingchuanedu.com/,2005,2.

[3][4]刘杼、邓新跃.互动式教学模式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J]. 大学时代(B版), 2006,11.

[5]安晓杰、保艳梅.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教学模式篇2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社会客观条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大量普及和应用, 网络教学开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 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和学生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方式

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社会客观条件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 职称论文投稿 职称

【正文】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社会客观条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大量普及和应用, 网络教学开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 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将网络技术运用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机械制图》教学, 可促进《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 扩大课堂知识容量,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一、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比较传统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走的是一条“授—受”的路线。由于教学安排严密有序、整齐划一, 很难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所以, 教师一言堂、满堂灌, 学生死记硬背成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网络教学是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以及师生远程互动来实现学习目标的现代化教学形式。网络教学是开放式的, 学生主动性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它的实质是个别教学。在符合总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 课程和进度允许因人而异, 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 可以反复学习、重点学习; 学生通过查找、探究的学习过程, 能够提高认知和思辩能力,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在目前尚未达到远程教育普及的情况下, 现在部分学校已配备了功能齐全的计算机网络教室, 网络教学使得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灵活、有效。学校内部课堂教学的网络化及网络教学系统的开通, 也能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效率。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网络化的优势《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 它比较注重于形象思维。三维空间概念的建立在《机械制图》学习中非常关键。在机械制图教学中, 图形的分析与讲解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在传统教学方式中,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就必须在课堂上用大量板书并辅助以模型挂图进行讲解、分析, 并在课后布置学生完成较多的作图练习, 进行知识巩固, 且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绘图技能技巧, 还要增加一定数量的绘图课指导学生进行图板练习,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 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 学习比较被动。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的空间思维建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两极分化及其严重。1. 网络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 集中优秀课件, 优化课堂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方式已经比较普遍。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 多媒体课件制作一般图形容量较大, 需使用多种图形软件制作完成,每个课件制作时间长, 且教学时灵活性较差。在教学中, 计算机系统不仅能将已有的大量的信息资料作为教学素材储存起来(如必要的课堂教学图片、例题及学生课堂练习题、课后的作业题、部分课件积件、录象和VCD 教学片段等) , 而且调用资料方便。另外由于多媒体课件、录象和VCD 教学片段、图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不同的功能, 独立的、适时适度播放或打开直接参与教学, 所以许多部分无需做在课堂教学的主课件内, 缩短了课件制作的时间, 提高了课件制作的效率。教学内容能根据上课的实际效果进行调整, 使用灵活, 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去。根据现有的教学体系, 网络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 集中优秀课件, 优化课堂教学。2. 网络最广泛的利用课余的时间、地域, 单独地进行课程的再学习教学效率的提高, 不仅在于课堂教学, 而且包括课前、课后学生的预复习和学生的自学, 网络教学最广泛的利用了学生课余的时间、地域,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再学习潜力。这种模式是由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 编制成相关文件, 存放在W eb 服务器上, 学生通过浏览这些页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 便以电子邮件或主题讨论等其他方式向教师和同学请教, 教师和其它同学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参与讨论, 再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特别是《机械制图》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空间想象能力差异很大, 要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就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及工具强化感性认识, IN T 网有强大的功能, 网络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切实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贯彻到整个《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去。

【文章来源】/article/35/665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教学模式篇3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概念 结构 功能

教学中经常用到教学模式这一概念。那么,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呢?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个浅近的分析,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着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

(一)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会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概念获得模式和先行组织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而情境陶冶模式的理论依据则是人的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理智与情感活动在认知中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三)操作程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四)实现条件

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目前,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有不少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三、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功能

(一)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指向性

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评价最好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

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时间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一般情况下,教学模式并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或教学思想提出来的,而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又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因此教学模式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水平联系,受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制约。因此这种稳定性又是相对的。

5.灵活性

作为非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现某种理论或思想,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具体在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定论。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每堂课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恰当地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秉德 .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从立新.课程论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教学模式篇4

【关键词】对岗施教;教学组织模式;工学结合;多学段

一、“对岗施教”教学模式的提出

“对岗施教”教学模式是基本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相适应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对岗施教”顾名思义,就是要将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知道相关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所需技能和知识。因此,实施对岗施教,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即事先要构建出职业化课程体系并开发出相关的职业化课程,然后按教学规律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对岗施教相适应的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组织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模式既包括对教学物质条件的组织,如安排教学场所、准备教学材料;也包括对师生活动的组织,如教学方法的运用、师生交流的形式、教学活动的程序等。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重视师生之间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对教学物质的组织如教学场所的选择、教学空间的转换不太重视,因此在这种教学组织模式下,教学空间只是教室与实训室两点一线、教学载体如教材主要是学科式教学资料、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师生之间的交流只是简单的提问,这样的方式在职业教育中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方式和进程,更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实施对岗施教教学模式的必要条件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实现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就是要求毕业生能适应相关岗位和岗位群,并具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把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的关键问题是要按照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以培养出相应适应各岗位的不同级别技能人才,即“对岗施教”。实施对岗施教,其必要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物质条件的组织上必须要有一套课程体现专业对应的核心能力与岗位技能要求;教学空间上不再局限于校内,还应包括实训单位;二是教学内容要以工作岗位的业务流程为主线,将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用知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通过适当的教学组织模式去完成教学、实训、实习环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三是正确地选择与运用适当的教学组织模式。

(二)教学组织模式的选择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学组织模式不断地创新与实施,为各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目前常见的教学组织模式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多学段分级式,虽然上述教学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相混淆,但并不影响各职业院校在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上的探索。实施“对岗施教”,需要从职业认知规律入手,因此在教学空间上要进行转换,即工学交替;在教学资源准备上,必须有与专业岗位相对应的教材(工作过程系统化教程),因此教学组织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及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会结合使用;整体教学过程还应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呈螺旋形上升即分层递进。因此,本人认为,实施对岗施教,应选择“多学段,分级式”教学组织模式。教高[2010]8号文要求骨干院校建设要“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高职院校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改革。这些纲领性文件都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

“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其表现形式不一,更多地表现为教学组织的形式为多学段,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进行分级、分层管理,因此可以概括为“多学段、分级式”教学组织模式。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多学段的实施是要为工学交替的组织提供空间条件;分级式要体现的是学生职业能力递进、职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实施“对岗施教”模式下“多学段、分级式”教学组织模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地进行多学段的划分

“多学段”通俗地讲就是将传统的每学年两学期或三个年度共六学期(包括寒暑假)合理科学地确定为多个学段,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实施教学组织形式上时间的划分,其核心是有效地实施工学交替。多学段的划分不是随意的,其原则是是根据专业特点、职业岗位特点及企业要求,对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多学段划分后,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整教学进程、做好校内外教学方案、安排好校外兼职教师等工作,目的就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我校建筑专业实施“八学期、三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大一、大二每学年设置三个学期,大三设置两学期,实施工学交替,依据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按基本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三阶段能力递进组织教学;园林技术专业实行5个学段,分段组织教学与生产实训;会计专业实施“五学段五层能力递进”教学组织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汽车维修企业3、4月销售和维修的淡季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在汽车维修企业7、8月维修旺季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实施三学段基本技能、三学段专业技能、两学段综合技能的递进式交替学习和工作,实现“三级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旅游专业很好地贴近行业,采取“淡进旺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与之配套的多学段教学组织模式,很好地适应了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正确地组织工学交替的教学

在“对岗施教”模式下,多学段的划分解决了教学时间上的划分,工学交替则需要解决的是教学空间的问题。一般说来,多学段的划分也是为能做到“工学交替”提供条件。这里的“工”和“学”应该是广义概念,既包括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的教学,更主要是指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教学。正确地组织工学交替,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学生顶岗与单位用工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与单位员工培训之间的关系、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兼职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有些学校在处理工学交替方式上,学生成了企业临时工,上岗培训代替了课程学习,学校的管理成了“放羊”,兼职教师也失去了应有责任和作用。因此正确地组织工学交替将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否则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

“对岗施教”模式下教学组织模式在高职教育中还将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实现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结合各院校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专业特点等情况逐渐开展,理实结合;需要清楚地认识变革可能带来的挑战与影响,切实做好调研与组织工作,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使“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改革能平稳地达到预期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张诺,张文秀.高职院校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8)

教学模式篇5

    一、现行幼儿教育学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学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主要的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目标发生偏离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其关注的是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如今,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压力也不断增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具有实践能力,是否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工作岗位,却没有充分的考虑。正是教学目标的偏离,使得很多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却无法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很多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便手忙脚乱,这不仅对学生本身的综合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幼儿教育的缺失。

    2.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学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仍然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活动以课堂集体活动居多,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获得充分跟的展现,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对知识进行反复的记忆和联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处在主宰的地位,而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仅存的对世界的好奇和幻想也将被磨灭,最终成为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优点

    开放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的设计方面,也体现出更多的多元性与开放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以此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在于开放,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相比,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的开放。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开放式教学模式遵循的是构建主义理论,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2.教学内容的开放。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教材只是诸多学习内容的一种,而教学内容可以从课堂向课外逐渐的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

    3.教学目标的开放。开放式教学模式关注的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记住固定的答案,提倡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4.教学空间的开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不被教师所局限,其可以通过各种远程手段,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甚至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开拓学生的视野。

    5.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以分数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而是通过全面的、综合的教学评价目标对学生进行考核。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幼儿教育学的引入

    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幼儿教育学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体现:

    1.规定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规定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并且结合实践用案例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在幼儿教育学中有一节内容是“幼儿教育原则”,针对这一章节,我们给学生设置一个规定型学习任务,“结合真实案例说明幼儿教育原则的重要性”。而通过这一任务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比我们想象中有着更为广阔的思维,他们以“给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将幼儿的需求放在首位”等为题的案例总结,语言简练,内容却很丰富,虽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但是通过这种规定型的任务模式,已经能够看到学生在开放式思维方面的巨大潜力。

    2.主题型开放式教学模式

    主题型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对规定型教学模式的一种发展和完善,如在幼儿教育学中的“幼儿园游戏”这一章节为例,首先需要对游戏进行分析,根据幼儿园游戏的特性,对于游戏活动进行设计,同时要考虑游戏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等等;其次,要提出教学目标,根据教师的要求由学生进行游戏的设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最后,在班级内将学生设计的游戏进行分组实施,由一组学生开展游戏,其他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总结相关的意见之后,再进行一次展示。这种主题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创造更加活跃的课堂和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自主型开放式教学模式

    自主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范围更大,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幼儿园进行真正的自主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如我们规定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周,由教师先确定课题研究的大方向,如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园环境的建设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带领进入到幼儿园中。在研究阶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组织和指导,包括研究途径、方法的指导等,以此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课题研究。研究活动结束之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整理,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

教学模式篇6

笔者于2012年下半年,在六年级全面铺开为期一个学期的Scratch实验教学,并致力于基于Scratch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基于应用软件教学模式的任务串联法展开Scratch教学和采用如LOGO等少儿编程语言的教学方式展开Scratch教学,其教学效果并不佳。看来,需要选择更加贴近学生创作思维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借县小学信息技术团队赛课活动机会,笔者决定开展以新浪博客为载体,借助团队力量,对Scratch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教学进度,选择Scratch第八课《不停息的线条》作为课题,由团队中的黄莹莹老师承担开课任务。

案例展示说明

通过黄莹莹老师的两次试教,两次小组讨论,团队最终确定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范例研习,探究发现

师生互动,反馈交流

自由创作,搭建脚本

展示作品,创意无限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流程描述: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3分钟)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Scratch制作“走迷宫”小游戏、“神奇的万花筒”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和创编故事。那你们会让小猫画画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作品,它的名字叫“不停息的线条”,它能让小猫在舞台中自由地画画(如图1)。

2.范例研习,探究发现(10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第8课《不停息的线条》”作品,尝试着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探究如下三个问题:

哪些指令能让小猫跟随鼠标指针?

哪些指令能让小猫画出线条?

单击不同的色块,如何实现将小猫画出来的线条改成相应的颜色?

本环节,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会针对性地选择一两名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学生探究的全过程,并在团队博客中进行详细记录。根据大家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探究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观察范例中的脚本,另外打开一个Scratch界面,模仿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指令,仔细观察,如果指令中有文本框,可以输入数字,不断地修改文本框中的数字,观察其变化。

第二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观察范例中的脚本,通过对脚本中指令的拖曳、删除、再重组的方式,观察其变化。偶尔打开教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边观察范例中的脚本,边思考老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想办法去解决。

第三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打开教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针对问题,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三个问题。

学生探究过程千奇百怪,上面所罗列的三种情况是最普遍的,个别情况不再罗列。

3.师生互动,反馈交流(5分钟)

本环节教师针对环节二中的三个问题,与学生共同研讨,通过学生的上台操作演示,全部学生的共同回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通过本环节的反馈,为环节四的“自由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自由创作,搭建脚本(20~25分钟)

在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四个问题:

你准备选择一个什么角色来画线条?

你打算画几种颜色供角色选择?

你能添加橡皮功能吗?

利用画笔类中的指令,你还能为自己的作品添加其他功能吗?

带着这四个问题,学生进入创作环节,教师给出温馨提示:

完成作品的同学把作品提交到学生端的共享文件夹“第8课《不停息的线条》”中。

如果你已制作完成,可以通过学生端的共享文件夹,下载别的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

如果你已制作完成,还可以轻轻地离开位置当小老师,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同学(如图2、图3)。

5.展示作品,创意无限(3分钟)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把作品提交到共享文件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如下页图4、图5),看谁的作品最精彩,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给同学们的作品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

老师也做了一个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如下页图6),有没有觉得它有点像我们的画图软件?除了可以设计画图软件外,我们还可以通过Scratch设计一些小工具软件,如设计一个计时器,在特定的时间时,设置响铃提醒;设计一个节拍器,让用户看着屏幕上闪烁的节奏,跟着节拍律动等。只要有好的创意,就可以试着在Scratch中试着做一做,Scratch有很多的功能等待我们去挖掘呢。

为了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创作时间,我们通过提交作品,让学生自发地欣赏他人作品等多种渠道展示学生作品,而减少师生一起评价作品的时间。本环节我们一般会选择1~2个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课后教师再对学生作品进行一次整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后面的课时中进行反馈。

Scratch教学模式研究

以上所呈现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通过两次试教,大家共同研讨,最终呈现出来让大家觉得比较满意的一个教学流程。

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在整个研讨过程中,不受常规应用软件教学模式的束缚,把关注点从关注“老师的教”,移到“学生的学”,通过对大家所记录材料的整理,我们发现:

学生的探究需要有针对性,面对一个全新的范例,教师课前需要做足工作。针对之前所学各范例,再结合具体的学情,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等,从而有的放矢地确定研讨问题。

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探究,显得很重要。

给足学生创作的时间,尽量不打扰学生。

Scratch采用的是“搭积木”方式编写脚本,学生无需记忆代码。所以,无需采用如LOGO语言教学那样(先讲解指令,再进行创作),Scratch教学中直接让学生在创作作品中掌握指令的使用,是最佳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 学生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15-0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提出“以人为本,全人教育”为核心理念,而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契合并实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杜郎口中学的师生们创造了“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成果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种独具创新的教学模式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课堂上师生讲与听的角色,由老师负责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索取过程中,从而形成学习过程的互帮互助,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和高效率课堂。

然而,这种大胆创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个体实践和总结提炼之后所形成的经验介绍,对于我们身处基层教育一线的专任教师,需要得更多的是从中找到另一个在此创新方法下的具有我们学校特色,符合我们学生实际的个性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从课堂的两大主体方面来分析。

首先,作为传统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是非常明确,也非常重要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时我们脑海中闪现的画面就是老师手拿书本口中念念有词,学生埋头看书,耳朵竖起认真听讲。但其实这种流传千年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庞大知识体系的渴求了。那么这个时候,作为课堂中的主宰者,也是大海航行的掌舵者,需要及时调整线路,改变方式策略。既然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广,涉及的知识面广,面对的各种环境刺激多,又很有表现的欲望,那么我们就需要针对当代学生的如此特点,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能再当一个滔滔不绝,纯理论讲授型的“闷葫芦”老师,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都集中到课堂学习的知识任务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利用学生的自主思维模式,教师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刻提醒或是推波助澜一把,学生就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再回过头巩固所学知识点就会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趣和更多的学习热情。

以上就是所谓的“翻转课堂、颠倒主次”,其实只是我们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让教师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一些变化。而为了顺应这些变化其实也就是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前可能只需要老师掌握该门课的书本知识点并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听,辅导学生顺利通过课程考试就行,但是,现在我们既然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就得让教师的角色更丰富,更全面,既要保留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核心功能,又要增加诸如学生讨论小组展示表演的领导者、驾驭课堂、调节进度、活跃氛围的主持人、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等百变的角色。这也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体制下对老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高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同时,稳扎稳打巩固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适应教学课堂模式改革创新之举。

另外,作为课堂的另一主角,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学校课堂,是为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提供的中间平台和场所。那么,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我们都把在学校接受知识称为学生的“天职”,目的也是想告诉我们的孩子,在青少年阶段学习也是需要主动性的。然而,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特点和对学习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就如同我们传统观念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给出的等级之分一样,也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优生和差生,其实这是因为老师还没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其实现在的学生,如果单凭考试成绩或是学习上的表现来区分好坏那就容易犯错,因为教育本身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的优秀的人才,如果学生入学就是优秀的那就不需要我们老师过多的工作了,所以其实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帮助学生改掉不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以后独立走上社会发展之路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教育者,不怕学生有缺点,不怕学生不听话,也不怕学生学习上有弱点,只要我们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找到学生的特点再施以有效的教育方法就能达到转变和引导学生良性发展的目的也正好切合了教育工作的意义。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抱怨学生难教难管的时间转换到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事情上。现在的学生都是有想法,有个性,爱表现,想成功,夺焦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群体。即便在某些老师看来他们可能在课堂上表现随意,对书本内容不闻不问,对老师的讲授不理不睬,但如果你多花点时间跟学生沟通你会发现他们却能对课堂上的东西评头论足,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所以要想在课堂上转变学生“逆来顺受”的角色,完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索取知识的过程,就需要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做到能提问,有提问,会提问、多提问和自问自答的变化过程。真正发挥学生本身在知识海洋中主动探索的作用,老师从旁协助,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知识。

这种最新的师生课堂互动配合模式就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可以在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的实际需求,让教师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更好地发挥课堂的魅力;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可以在保证学生学习天职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下,主动寻求探索知识的过程,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吕金伟.试论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多视角解读与反思[EB/OL].http:///.

[2] 李雪.新课改背景下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1(1):95-96.

教学模式篇8

关键词:管乐教学新模式

近十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校器乐(长号)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器乐教师,在给中小学生上器乐课时,都不同程度地照搬了高校器乐教学的模式,即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教师教、学生学,口传心授。这一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意识。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有一种适应中小学管乐教学的新模式出现,以下是笔者对如何建立中小学管乐教学新模式的设想。

管乐教学新模式的主导思想

建立管乐教学新模式的主导思想就是要重视管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管乐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丰富的审美情感和较强的鉴赏能力,学会鉴别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并且使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和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来激发自己的音乐想象力。

管乐教学新模式的教学任务

.促进德育教育

在管乐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促进德育教育。学习管乐器不但需要有很好的音乐天赋,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因此,学习管乐器的学生必须具备勤奋好学、埋头苦练的劲头,通过管乐的教学能够达到促进德育教育的目的。

.促进专业发展

在专业发展方面,管乐教育在我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中小学管乐教学领域。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换一个角度看,目前的落后,就会导致将来在此领域里,会有更大的专业发展空间,建立管乐教学新模式就是顺应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管乐教育能够达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

3.促进交流

近些年来,凡是在各种运动会、音乐节等大型活动中,都曾有过管乐队的身影。在一些中小学,无论是艺术节、校庆,还是升旗仪式、接待来宾,也都是管乐队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这些都证明,管乐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4.促进升学率的提高

目前管乐教育已具雏形,学习管乐的热潮方兴未艾,所以管乐器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得分一直较高,在升学考试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建立管乐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正规的管乐教育,能够达到提高升学率的目的。

管乐教学新模式的方法

管乐器的学习和其他学习一样,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如循序渐进的规律、理论联系实践的规律等。

要想建立管乐教学的新模式,就要建立起集体授课与单一授课相结合的综合授课方式,要以课堂学习和乐队合奏练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做到同一程度授课与多层次授课相结合。

(一)个人专业水平的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是学习管乐器演奏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做到方法正确、认真练习。其具体内容包括姿势、口型、气息、发音、长音、节奏、音阶等方面的练习。在这个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应该采取课堂式集体教学方式,要在理论上把姿势、口型、气息等问题讲清楚,使学生做到胸有成竹、心无疑虑。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练习曲的吹奏。另外,让学生练习一些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的乐曲,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表达音乐思想的能力。

(二)乐队合作训练

管乐教学的合奏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学习管乐的一种最有效的辅助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奏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管乐合奏的训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组建乐队

首先,把具有一定的管乐演奏能力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组建一支声部健全的管乐队。

组织机构如下: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编写合奏曲目,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从简到繁。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有器乐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在配器等理论方面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3.按计划定时训练,在训练中可以采用分声部练习、慢速合奏、正式合奏等不同的方法,要纪律严明、奖惩有据,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

4.定期组织演出活动,提高演奏水平、训练表演形象、积累演出经验。

管乐教学所需要的教材

目前我国的管乐器教材品种繁多,我们要科学谨慎地选择授课教材,这不仅是管乐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今后学生在专业能力上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经过我们的精挑细选,提供以下教材做参考:

综上所述,这种中小学的管乐教学新模式应当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广泛实行,也应当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器乐表演学生和管乐队,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鞠传海.管乐器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俞先明.吹奏乐中国作品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俞先明.吹奏乐外国作品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郑路.管乐合奏曲集(世界名曲集).中国青年出版社

教学模式篇9

一、“先学后教”的起源

“九五”课题时,余文森教授提出“先学后教、高效课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老师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常州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实验”,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都是先学后教,提倡学生自学的教学.江苏洋思中学在整个学校、各门学科都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称为“洋思经验”或“洋思现象”.

二、“先学后教”的界定

“先学后教”:学字在先,教字在后,是学生先自学,教师再讲解;是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而是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目标先主动自学;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学情况进行点拨疑惑、规范表达、纠正错误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先学后教”的优点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不是注重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注重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质上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一)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原则

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先学后教”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自学看书检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做对了,智力得以优先发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做错了,在师生共同合作下,也能掌握所学知识.这是符合实际的、准确的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全面发展.

(二)体现面向全体、培优补差原则

“先学后教”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通过先自学,优等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学得更扎实,能力水平得到充分发挥,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自学环节,教师并没有放任后进生,而是有足够的时间给后进生予关注,并进行个别辅导,使之更利于掌握基础知识,缩短与优等生的差距.

(三)体现减轻负担、解放思想原则

“先学后教”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口干舌燥、汗流浃背的“先教”,而是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导学目标先自学再进行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后教”.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作业堂堂清,避免了课外大量的题海战术,有效减轻了师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四)体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原则

“先学后教”使师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教师要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要经历一次头脑的风暴,更新理念,学习相关理论和成功经验,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实践和探索.学生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养成了独立性、创造性、责任感、互助合作、勇于质疑等优良素质,为其后续学习和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先学后教”的具体实施过程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出示目标”环节“学生自学”环节“教师点拨”环节“知识延伸”环节,即每节课教师先出示导学目标,以引导学生依据导学目标的要求进行“自学”,然后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点拨”,最后依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知识延伸”.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第28页“1.4.1有理数的乘法”为例,谈谈我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课前:

教师制作课件,包括导学目标、检测题目、点拨易错、知识延伸等内容.

上课:

(一)出示目标

教师展示导学目标:1.理解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如何确定;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掌握有理数的倒数的概念.

(导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情况,为指导学生自学而提出的目标,是学生自学的线索、方向.它的设计既要体现课本的知识,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于七年级新生,目标应简单、具体、详细;于八、九年级学生,目标应具有操作性、深层性、思考性.)

(二)学生自学

学生依据导学目标,用15分钟,自学课本P28-30知识,完成课本P30练习题.

(学生自学指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做记号,看例题,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思考、发现疑难等.自学时间一般为5-15分钟.于简单易学的教学内容,自学时间宜长;于基础好的学生,自学时间宜长;于难度大、综合、抽象的教学内容,自学时间宜短;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自学时间宜短.)

(三)教师点拨

1.检测自学情况

(1)学生自学完后,教师出示检测题,学生口答:

教学模式篇10

[摘 要]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媒介,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和人与情境间的全面交流和集体学习。该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注意案例素材的积累、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且辅助各种现代教学设备,采取课堂讲授、启发思考、提问回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 互动 互动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互动”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其实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互动”的概念被引入课堂。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如何教”,是一种“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互动式教学模式(Interaction)是目前西方普遍采用和推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同时亦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以便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互动式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全面交流和集体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以教材、教学课件等为媒介,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目标的三者互动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征:

全面的互动。它包括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以及人境的互动。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向学生提问、共同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强化师生交流;教师通过案例引导、问题提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集体学习、分工合作等,推动学生间信息和知识的流动,鼓励学生间的互动学习;除了基本教材、讲义外,教师通过引入补充资料、视频文件、教学卡片等多种教学材料和器材,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推动人与物、情景的互动。

开放的互动。它是灵活多样的,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是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互动为原则,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的,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与考试相结合,监测与督导相结合,把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为“教师学生轮流讲,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知识和现实实践的有效结合,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的互动。它的教学手段是综合的、多样的、灵活的,凡是能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方式和手段都可以适当利用。可以通过传统的口授和板书,也可以通过现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以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可以适当进行实验教学、室外教学、网络讨论、模拟大赛等。通过多种教学中介和教学手段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

阶段的互动。它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引导阶段,由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思考和提问为辅,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前沿动态、基础应用,激发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是交流阶段,在基础知识和相关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发现问题(或者教师结合学生兴趣和意见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方式查阅资料、反复思考、集体讨论,再通过讲课、演讲、辩论、作业、模拟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最后是应用阶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运用课堂知识观察生活,分析现实,解决问题和反思,促使学生在实践和反思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而巩固课堂知识。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要求

互动是教学模式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考,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行互动式教学有以下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还应该熟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能够丰富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兴趣的相关素材和案例资料。课前,教师需要根据讲授内容及其特点,对课堂需要讲的内容、方式等进行设计和“彩排”,并对课堂需要的材料、道具等做好准备,如需要播放的视频文件,角色扮演需要的卡片、纸条等道具,课堂练习需要的材料等。

其次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案例素材的积累。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引入的案例是否合适就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教师不能仅仅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而应该在日常的阅读、研究以及生活中有目的的去搜寻和积累,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案例进行现场修改或演绎。

再次,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讲课不同于舞台表演,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需要与学生这群没有事先排练的演员进行现场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掌控教学进程,调动课堂气氛。教师通过巧妙提问,适时讲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在课堂沉闷时讲几句纯粹为消除学生疲劳或引发学生注意的小笑话,或者在学生交头接耳时故意停止讲课以施加压力等来活跃课堂气氛。

最后要求具有完善的现代教学设备。互动式教学不仅仅是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还是人境(或人物)的互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为互动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是互动式教学不可缺少的。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启发思考、提问回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在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实际应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人与情境之间的互动。

课堂讲授要求摈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可以由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提出关键问题,或者提前下发相关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主动思考。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可以分组完成,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率先阐述预习所得,并可提出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讨论结果,着重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或者采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完成。讲授过程也要综合利用提问回答、启迪思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教师充分驾驭课堂进程,保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思考问题,吸取知识。课程结束前,可以让学生对课前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分组讨论课堂所得,加深印象。

除了传统的“教材+板书”的教学方式外,可采取多元化教学工具。如介绍案例时可采取发放案例材料、PPT演示、视频文件演示等方式;集体讨论除课堂讨论外,课下还可以通过QQ、邮件、面谈、电话等方式,每个小组可分别建QQ群或讨论组,实施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高垣麻由美: 教学研究的前哨[M].京都:北大路书房,2005:124、56

[2] 何浩峰:简论课堂互动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 20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