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诗十篇

时间:2023-03-23 16:42:49

描写月亮的诗

描写月亮的诗篇1

月的成语 :

日月丽天、日月重光、月满则亏、成年累月、岁月不居、

月夜花朝、秋月寒江、华星秋月、吟风弄月、十冬腊月、

步月登云、花辰月夕、日月无光、日就月将、日异月殊、

年深月久、月晕而风、朗月清风、月夕花朝、面如满月、

花朝月夕、风光月霁、清风朗月、霁月光风、调风弄月、

日堙月塞、月下花前、五黄六月、雪月风花、岁月峥嵘

月的诗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明月楼高休独倚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宋·范仲淹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唐·王维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宋·翁卷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沁园春·长沙》 现代·毛泽东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唐·王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唐·杜牧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难》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 唐·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望洞庭》 唐·刘禹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村居》 清·高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 唐·李商隐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先秦·屈原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忆江南词三首》 唐·白居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张继

关于月亮的优美句子

1、淡雅如雾的月光里,一棵苍天大树在沙沙作响。矮树丛盛开的雪白小花在折射着那柔和的光辉。

2、最后,终于跳出了群山,升上了天空。由杏黄变得皎洁柔和了。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地上,整个山村像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银纱。

3、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4、月亮依然残缺着悬挂在浦东的夜空,颜色已渐渐苍白了。月光照在水面上亮晶晶的,黄浦江的昏水在夜中也好像变成了青色一般。

5、十五的月亮很美,好像蒙上一层白纱朦朦胧胧,远远的看月亮像个白玉盘,冰清玉洁,胶洁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为大地换上了一件银装,只是不知嫦娥自己独身一人会不会伤心,月亮上。你如果仔细看,还可以看见一棵桂树,旁边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吴刚。

6、在那深蓝色的夜空中,出现了一丝皎洁的光芒,淡淡的,亮亮的,洁白无瑕,那就是月亮,我最喜欢的月亮。是它,照亮了深蓝色的夜空,是它,让我的心中燃起了希望。

7、我沐浴着月光,漫步在白色的世界里。一片浮云,又给美丽的月亮蒙上了薄薄的轻纱,月光又给地上的万物罩上了朦胧的光影,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神秘。月儿渐渐逃出了轻纱儿的束 缚,重新把微光洒向大地,那月光多么轻柔,好似芭蕾舞演员,轻飘飘的。夹杂着小草的清香,飞向每个人的心里……

8、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浅,若有若无。不像晚霞那样浓艳,因而更显得素雅,没有夕照那样灿烂,只给你点淡淡的喜悦,一点淡淡的哀愁。

9、月亮出海了,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10、月亮妹妹还挺害羞的:来之前,她先躲在晚霞朝晖后面,瞅见太阳哥哥快回家了,才带上云儿织的纱布,踩着云梯徐徐走来。就是给人看见了,她还是会放“烟幕弹”,让自己的身影变得隐约不清。

11、皓月像银盘一般高悬在万里无云的碧空里,带着一丝寒意的月光把秋江照得闪闪发光,坐在一叶扁舟之上,看天,天上光华灿烂,看水,碧空皓月俱收一江之中,正是那种“月光如水水明天”的意境。

12、月亮是悲伤的。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寂静的夜里,她是孤单的,没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没有任何一点点人声的热闹,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无边的寂寥。她还有什么法子呢?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洒在了环宇,自己为自己解闷,制造一些阳阳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她最殷实的欣慰了。

13、曾经照过汨罗江边徘徊彷徨的三闾大夫的月亮,曾经照过大漠雄关的月亮,曾经照过六朝繁华的秦淮河的月亮,曾经温暖过历代无数游子心头的月亮,曾经让张若虚因一首《春江花月夜》。

1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5、天上的云渐渐的消失了,天空的颜色变得更深了。忽然,我在一朵蓝云后面发现了一个发光的东西,啊!那就是月亮,她真像一个淘气的小宝宝,竟然躲起来了,我看见它从云的后面一蹦一跳跑出来,那套气的样子,真好笑。它走出来,站在星星的旁边,跟星星跳舞呢!今夜的月亮真圆,像个淘气的娃娃,胖胖的,穿着一身透明的光衣。

16、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它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村庄、山川、田野,好像一座逼真的玉雕,庄严而美丽。

17、抬头望去,高高悬挂在中天的,是海边特有的明亮硕大的中秋月。她圆润,安详,静静地放射着柔和的光芒,如同一位美丽恩慈的父亲。海波摇荡不息,载着清澈绮丽的月光,欣欣然向岸边涌来,发出低低的、耳语般的潮音。无限静穆中,似乎听得见故乡人民每一个胸腔里心声,每一个脑海中的潮音……

18、夜晚,月亮出来了,洒下一片片皎洁的月光,让孩子们在月光下尽情的玩耍。小草、小花和小鸟都睡着了,它们是在月光的轻轻的抚摸下睡着了。只有风把月光洒在每一处、每一个角落,为我们照亮了脚下的路。

描写月亮的诗篇2

【关键词】李白;月;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诗人将心中之“意”诉诸外在之“物”的结果。在诗歌中,意象是最基本的审美单位,它们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并且饱含着无限情思,皆着诗人之色彩。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典型的传统意象之一,是思乡、怀人的凭借,在诗仙李白的笔下,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摇曳生姿。据《全唐诗》【1】统计, 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月亮的有400多首,仅“月”这个意象就出现了336次。在李白的诗中,月亮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他们同样孤独,同样高洁,人格化的月亮与诗人的心灵世界相契合,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和情感内涵。

第一,月宣泄了李白无限的苦闷、失落与悲愁。诗人一生曾被赏识、又弃官、流放、漂泊,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他坎坷一生的经历相符。“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饮尽三杯浊酒,拔剑对着秋月挥舞,高声吟咏,泣涕涟涟。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激愤苦闷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此诗写于李白被流放时期,一腔热血遭到打击后,诗人借纯洁干净的月亮控诉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一)》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诗人举起酒杯邀明月共饮,低头看到三个身影。月亮不知道畅饮的乐趣,只有影子陪在他身边。他在政治失意后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忧愁。诗中描写了诗人自身、影子和月亮,看似把寂寞环境描写的十分热闹,实则将这份寂寞渲染的更加深刻。刘大杰认为李白“在诗歌的语言上,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绮丽的光辉,形成明朗透彻的个性”。【2】清新明朗的语言风格,使李白诗歌中的月在宣泄孤独失落的感情时别具一格。

第二,月代表了诗人执着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归宿。《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这样写道:“他厌恶现实的鄙俗,反抗封建传统的一切束缚。他把孔、孟那一般人,看作是礼教的奴隶”,“他这种排圣贤,反封建,鄙权贵,轻礼教的思想,贯通他的全部作品”。【2】李白不仅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又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理想抱负。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李白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他豪迈伟岸性格的体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充满豪情壮志,想要腾空而上,摘取皎洁的明月。这正是其远大志向的生动反映与真实写照。“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不慕虚名。其次,明月象征了诗人的高洁品质。月亮本身就是纯洁明净的,李白借对月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他在《江上吟》中写道,“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当繁华逝去,唯有屈原之精神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在诗中,他毫不吝啬地赞扬了屈原的高洁品质,当然这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第三,李白诗中的月寄托了无尽的思乡和怀人的情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凄凉寂静的长安夜城,沉浸在漫漫的月色中,家家户户捣衣的声音清晰入耳。风呼呼的肆虐,却吹不尽家人对远戍玉门关亲人的无尽思念。什么时候才能打败胡人,使我的丈夫远离战场,回到家乡来呢?这是李白边塞诗《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月和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片”与“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此句情景交融,寄托了妻子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和期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望着深邃天空清晰的明月,我把满满的愁绪托付给它,希望这种感情能随风陪伴着你。这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月与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李白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月,使之同样具有感情,即人格化,浑然天成。

第四,李白诗中的月也包含着哲学思考。《把酒问月》中“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叹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二句造语极具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两句在前两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分说,后两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初读《古朗月行》时,觉得它表达的是作者年少时对明月的认识和幻想。但是深入去解析时,却读出了一丝理趣,那是一种深层的潜在的具有超越性的生存之理。诗中对过去的月亮的描写是“白玉盘”和“瑶台镜”,这些是美好的意象。而如今的月亮却“蚀圆影”和“夜已残”。这鲜明的对比,写出的是过去月亮和现在月亮的对立和矛盾。这种深刻的哲学思想折射的是生存的悲剧,体现作者的悲哀和抑郁之情。就像蓝冰所说的“这是对诗中潜在生命哲理的认同。”【3】

李白心中的月是苦闷,是忧愁;是理想追求是精神归宿;是思乡是怀人;是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位“盛唐之音”孕育出来的伟大诗人,将夜空中的皓月引为人生知己,可谓因月而生,又因月而死,与月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他对月亮的描写,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不愧为一代诗仙。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描写月亮的诗篇3

一、恋人之间的相思情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可以看到,借月抒情的诗词是非常多的。其取材也丰富多样,有的是送别,有的是闺情,还有的是乡思,这些都是月亮诗的主要选题。不过在这些主题当中,爱情诗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成就颇高。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首闺情诗,表达的是思妇对远游在外的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开头主要描写的是景物,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环境内。每当夜深人静,皓月当空,月光穿越罗帐铺满床的时候,她独自一人,守着诺大的空帏,倍感凄凉孤独。所以,皎洁的月光在此就变为一种诱发物,诱发其压抑于心的无限愁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形象地表现了思妇的相思行为。月亮引发了思妇心中埋藏的思念,所以异常烦躁,不想看见月亮,以免再次诱发相思与苦恼。但是卷起帘子,月影依然如旧,于是只能不断地拂去月亮投射在捣衣砧上的朦胧影子,可是不管如何努力它依旧在那里。无尽的相思之情,却得不到排遣。

二、乡愁和离情

古代诗词中,很多诗人都会将望月思乡作为写作主题。月亮是诗人心中浓浓乡愁最有力以及最好的见证,诗人将想念亲人以及故乡的浓浓情感,寄托在明月之上,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远走他乡漂泊在外的人,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总希望再见家园,于是只好远眺,希望能够看见故乡。所以这个时候的月亮已经扮演着游子和亲人之间的中介,他们的视线可以在月亮上实现相交,减少了人们心理感觉上的地理差距。虽然身在天涯海角,但是亲人朋友相互之间都有美好的愿望,都渴求“千里共婵娟”。一个普通的自然物,通过诗人的加工,成了传达人们离别之情的载体。

三、文人的失意情怀

文人墨客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怀才不遇、落寞孤寂、仕途不顺,不断承受着痛苦,因而也往往钟情于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之上,在失意文人的眼中,月亮是孤月,冷月或者是寒月。杜甫就曾在《月》一诗中这样描述月亮:“斟酌娥寡,天寒奈九秋。”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描写,来表达自身寂寞凄惨的晚年光景。孤身居住于月宫的嫦娥,由于不能承受无边的孤寂凄凉,只好自斟自酌,以勉强打发秋水一般孤独的日子。而诗人年老,独自一人漂泊西南,有家难归,这多么像月宫嫦娥的生活情境。

四、对人生及永恒的哲思

月亮高高挂在夜空,它激发了人们浩渺如烟的宇宙意识以及遥远悠长的历史意识,促使人类生出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哲人式愿望,它不断启发人类对宇宙进行思索。正是在人们这样的心态下,明月意象成为了永恒不变的象征。

诗人身处月光中就会生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思古情感,这时候的月亮就化作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张若虚曾经在《春江花月夜》中这样描述月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朦胧的月光中,诗人神思飞跃,他由人生联想到月亮,寻求着浩瀚无际的宇宙奥秘以及人生哲理。人的生命在月亮面前显得那么短暂易逝,可是从人类总体来看,又是永久存在的,一代又一代绵延不息,正因如此,年年相似的月亮得以与代代无穷的人类实现共存。

五、对时空意象的表达

月亮不仅仅是短暂易逝的人生的对照,更是历史长河的永恒参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王昌龄《出塞》)该诗开始主要描述景物。“秦时明月汉时关”,皎洁的月亮高挂天际,万里关塞一览无余,把边关的寂静寥廓以及景物的萧条表达得淋漓尽致。将“秦汉时”放置在“月”以及“关”之前进行修饰,提升了诗词的意境,而我们也彷佛回到了遥远的时代,引发出人们无限的思考:自从秦汉开始边防战争就一直没有断过,直到今天,拖得如此之长。这是诗人站在时间的角度对边塞悠久的描述。“今年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世事不断变迁,旧人早已老去,只有月亮依旧,世世代代依然,它静默地注视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而月光有没有由于哀伤而更加阴寒呢?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和《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则是利用月亮意象感今怀昔,感叹历史的荣辱兴衰。

描写月亮的诗篇4

月亮赋予诗人以灵感,诗人为月亮添光辉。多少诗人写下了优美的咏月诗篇,这尤其反映在对“月亮”的不同称谓中,如唐韦庄称月亮为“月宫”,在《贵宫子》诗中写道:“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高适命月亮为“月魂”,在《塞下曲》中吟道:“日轮驻霜月,月魂悬雕弓”;杜甫给月亮冠以“月窟”之名,诗曰:“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清丽柔和的月亮,引来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也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因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于是诗人称月亮为“银兔”、“兔影”,如隋炀帝的《望南诗》诗:“清露冷侵银兔影,西风吹落桂花枝”,卢照邻的《江中望月》诗:“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又传说嫦娥奔月后变成一只蟾蜍,于是诗人又将月亮喻为“蟾”、“蟾蜍”等,如司马光的《伫月亭》诗:“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李白的《初月》诗:“玉蟾离海上,月露湿花时”。诗人还借助月亮中有吴刚伐桂的传说,将月亮与桂花联系在一起,沈称在《登台望秋月》中称月亮为“桂宫”,诗云:“桂宫袅袅落桂枝,早寒凄凄凝白露”;王维名月亮为“桂魂”,他在《秋夜曲》诗中写道:“桂魂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明月之美,不仅为人们所赞赏,更是诗人吟咏的题材,每每流淌于诗人的笔端,或托月言志,或赏月写景,或借月抒情。唐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图,呈现出休闲恬淡的境界。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意气豪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充满着哲理。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气势磅礴,开创了咏月诗的新意境。

“八月中秋月正圆,平分秋色一轮满”。崇尚团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说文》释:“圆,全也”。中秋节民间最看重的就是团圆,诗人更是不惜笔墨,低吟浅唱,歌咏不绝。殷文圭的《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寥寥数语,道出了中秋团圆的愿望。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明月光团圆”,宛如一幅清新的画卷,勾起了人们对月圆人团圆的向往。苏舜钦的《和解生中秋月》诗:“银塘通夜白,金饼隔林明。”诗人将中称圆月比作“金饼”,别有一番情趣;苏辙视中秋圆月为“金丸”,他在《中秋见月寄子瞻》中吟道:“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蟠”。苏轼直呼圆月为“玉盘”:“幕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孔平仲在《玩月》诗中则将圆月比拟为“冰镜”,诗云:“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轮皓如昼,得意是中秋”。中秋的不少风情都与月亮连在一起,祭月、赏月、玩月、踏月……可谓风情各异,有的还屡见于诗中。吃月饼是中秋节习俗之一,坡吟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苏州石湖景色迷人,每逢中秋之夜,当地素有“石湖看串月”的风俗,清代诗人蔡云曾为此吟道:“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胜看串月,几个醉倚望河亭。”中秋时节,正值桂花飘香,一些地方有踏月赏桂的节俗,周瘦鸥的“踏月归来香汗湿,红闺无奈木樨蒸。”就道出了月下赏桂的特有心境。

描写月亮的诗篇5

基本答题格式:

写了什么内容;写出了什么样的特点;运用什么技巧;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从四大块入手)

总体要求:

(1)基本描述——靠船下篙

(2)手法定位——名词术语

(3)效果作用——主旨情感

例题示讲:

虞美人(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写作者面对美景怀念往昔帝王生活。

把握技巧(用什么方法):用了设问、比喻手法。

把握感情(抒什么感情):抒发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高考诗歌鉴赏各类型答题格式如下。

1.意象分析——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请说说你对“天地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的理解。

答案示例:(表层含义)天地之间一只孤单的沙鸥。(深层含义)以沙鸥自喻,既是杜甫一生的形象概括,也是他孤独心情的真实写照。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4年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联用了“片云”、“孤月”两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示例:(表层含义)“片云”“孤月”,孤单的云和月,意境凄凉,(深层含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2.品味关键词:(含义)+描述+表达作用。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示例:①(含义)+描述:“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表达作用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倚东风。

笙歌吹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始觉春空”是全词表情达意的关键句子,请简要谈谈对“春空”二字的理解。

答案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含义)+描述“春空”二字本指群芳落尽,杨花飘飞,风不停息的单调虚空的景象;表达作用在此“春空”的背后实指“情空”,即写出了笙歌消歇,游人离去后的清寂。

3.鉴赏重要诗句:表象(解释、描述诗句)+深层含义+(手法、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天津卷)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案示例:表象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深层含义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作用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4.体味主旨情感:通过某景、物、人、事,运用某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阅读古诗,回答文后问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而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染”,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看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

5.分析表现手法:是什么(手法)+为什么(描摹)+怎么样(作用)。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描写月亮的诗篇6

中国古诗中写到月亮的,不计其数。我想,没有人能把古人吟月的诗统计完全。我写过《李白和月亮》,那只是冰山一角,也许可以续写很多诗人吟咏月亮的专题文章。月亮出现在中国人的诗中,决不是单纯的写景,有人望月思乡,有人咏月抒情,有人借月讽喻,有人。。。。。。 有的时候,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际遇,诗人笔下的月光便有不同的涵义。在《诗经》中,便已出现写月亮的诗句:“月出皎洁兮,佼人撩兮。”3千年来,一代一代诗人用绮丽想象和斑斓文笔,把月亮写的千姿百态,展示了中国人的浪漫和想象力。

在古诗中月亮有很多别称,比如‘夜光“(屈原: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故兔”(李白:阳乌未出谷,故兔半藏身。)“玉轮”(李贺:玉轮轧露湿团光。)“玉兔”(辛弃疾:著一登楼瞻玉兔,何人张暮遮银厥。)这些月亮的别称,有些只是留存在古诗中,能引起现在人的联想,有的至尽仍在被用,比如”婵娟“”玉兔“。

吟咏月亮的诗篇多如繁星,但是深想一下能被世人一代一代的流传,成为有生命的文字的,还是有限的。写景的吟月诗句,写的清净阔大,意境深远的有很多,可是我认为最好的应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中描绘的另人神往。

一个外国的评论家,在读了中国的月诗后,都赞不绝口。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帮我评评。

描写月亮的诗篇7

一、知背景,明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琵琶行》这首叙事诗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元和年间,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用熟稔的艺术技巧,将感同身受的人民疾苦,谱成了一曲苍凉哀婉的琵琶歌行。《琵琶行》中那一轮明月就是有雨果眼征的东西。因此,可以将《琵琶行》的授课切入点定位为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月亮这一意象,通过明月串联全诗,达成教学目标。在品读涵泳诗歌的同时,抓住意象“月”这一暗线,从内容和形式上初步感知诗歌主旨;通过对“月”这一语言艺术形象的分析,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体味人物心理。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从唐朝、从浔阳江头循秋风、踏寒月而来,凝成司马清泪悬在我们的腮边,滑过面庞,滴入心中,让我们深味着人生。于是,不幸者的身边有了更多同情者的泪水、温暖的双手、真诚的安慰和无私的帮助。因为有一曲琴音携着荻花的微润,在我们心中共鸣。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整首诗围绕人、船、月、江水来勾画诗人与琵琶女奇遇的环境,通过环境描绘意境,其实所有的描绘都是诗人心境的投射。纵观全诗,诗人匠心独具地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身上,以及船、江水这些可以感知的意象上,对于明月而言也只是水中的模糊影像。诗人没有举头赏月,可是月亮却纵贯全诗。所以,明月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诗心。

三、胸藏明月,沿波讨源

1.拓展思维,增长见识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学上的不朽的图画”。李白让整个长安披上月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让月色为江流着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桃源行》里有松树,有房子,但不够,再添一个月亮才全盘美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

2.惜月之情,范例佐证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诗人张泌甚至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个纯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在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童年、故乡、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3.培养审美,领悟“语感”

中国儿童都会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杜甫的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我们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使月亮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中国人,对“月亮”这个词才有那么丰富的“语感”。

四、长诗短读,分句探讨诗中意

《琵琶行》中最好的诗句就是含有月亮的,读懂挖掘其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该诗。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含有月的诗句就不会断章取义。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整首诗中有五个含有月亮的诗句,摒弃音乐的描写,赏析无声的明月也意味深长。

1.初见月,定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两句诗出现在全诗的开头部分,该诗开头部分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在秋天的夜里,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虽有酒,却无丝竹歌乐助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这样的场景下,主客双方的凄楚情绪可想而知,故而诗人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将离别的悲伤感情表达到了极致。眼看情感表达已进入高潮,正要无话可说,就在此时诗人却巧妙地转换了角度,推出“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诗。即将分别时,一弯冷清的月亮倒映在茫茫大江上,多么幽冷、孤寂,水中的这一弯清月可以说包含了主客双方分别时的所有情绪,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联系,用月叙写了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惨。

2.月无言,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琵琶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似喜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如他在写《琵琶行》之前,还写过一首《夜闻歌者》,诗云:“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清冷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3.未见月,话凄凉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月升月落,月缺月圆,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是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的,因而月光还是有生命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琵琶女的曲折命运,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好时光像流水一样很快的溜走了,她的青春与浮华在春风秋月的流逝中被淹没。随着琵琶女的年老色衰,贵族子弟已经不再上门了,仅有的几个亲戚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款过时的服饰,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4.江水月,人心寒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是描写琵琶女在江边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场景,身为商人的丈夫一去无消息,只留琵琶女一人在家中孤独地等待,她只好来到江边,希望能迎接到丈夫,遗憾的是,只是“守空船”,一轮清寒之月又照射在水中,愈发凄冷,正如琵琶女那凄伤的心境。可以说,江水寒,人心更寒。

5.秋月夜,愁断肠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发了诗人的共鸣,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诗人为琵琶女的不幸而落泪,也为自己的遭遇而伤怀。白居易被贬浔阳,浔阳地势荒僻,环境恶劣,卧病悲切,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说他被贬浔阳,闲适独酌,快意自在,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

其实,诗人不是诗意地栖居在浔阳,并不是表达远离喧嚣的惬意,而是一种无奈,一种哀怨。政治上的打击让诗人悲哀苦闷,面对着春江花月,良辰美景,诗人借酒浇愁,希望用酒把断肠裂肺的伤痛压到心底去。烈酒灼烧他的胸膛,他的胸中有难酬的壮志。此时,月亮把一个不得志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辛酸表露无遗。而月亮“反衬了诗人遭贬的孤寂悲愤”。

描写月亮的诗篇8

金所军

光线穿过玻璃

打在一片黑影上

黑影就没了

光线穿过空气

照亮一些浮尘

浮尘在上升

光线穿过树林

落在一只鸟的翅膀上

鸟翅扇动了一下

光线穿过村庄

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

村庄还是过去的样子

光线穿过命运

晃了眼睛

心情豁然开朗

(选自《新诗刊》)

金所军,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他是现代诗坛一位勤奋、扎实、活跃的青年诗人。他的诗作饱含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语言优美灵动,感情真挚丰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光线》是一首短诗,描写的对象是一束光线,然而就是这种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诗人的笔下却熠熠生辉,让人看到后有种特别的感受,获得一种顿悟。

首先让我们看第一节:光线穿过玻璃/打在一片黑影上/黑影就没了。作者用近乎直白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物图,而且可以说这幅图画是我们相当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光线”和“黑影”是两种明暗对比度非常强烈的事物,而且通过媒介“玻璃”将二者联系起来,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外面广大世界的阳光,穿透玻璃的阻隔,驱走了封闭狭小空间的黑暗,其中的意味让人遐思。

诗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描绘了浮尘图和飞鸟图,相较于第一幅图画来说,这两幅图中的“浮尘在上升”,“鸟翅扇动了一下”具有鲜明的动态感,因而也就更显生动、空灵、诗意,让人浮想联翩:光明对某些事物、某些生命状态的有意义或无意义――对于浮尘而言,光线只是让它的上升得到显示。

从诗歌的第四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乡土气息,“村庄”在“光线”的照耀下,“还是过去的样子”,小巷依然,村庄依然。这个意境让人想起刘欢演唱的流行歌曲《弯弯的月亮》中的一句:我的心为什么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如果说诗歌的前四节都是写实的话,那么第五节就上升到比较虚的层面而使本诗有了些哲理的意味。因此,这一节可谓是整首诗的灵魂之所在。从“光线”“穿过”一些实物意象,比如“玻璃”、“空气”、“树林”、“村庄”,到“穿过命运”这样的虚物意象的转折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写作技法上的独具匠心。可以这么说,这首诗的主题也因前面的铺垫而显得格外凸显、醒目:“光明”对一个人灵魂的唤醒,对一个人眼界的开阔提升。让人确实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让我们可以联想到现代文明、外来文明对民智的开启,对一个封闭社会的唤醒、冲击、引导等等。

描写月亮的诗篇9

关键词:《西厢记》 环境描写 作用

金圣叹在《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点评《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惊艳》中曾提出了烘云托月说:“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于云也。意不在于云者,意固在于月也。” “烘云托月”不应只局限于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烘托,也可指次要因素对主要因素映衬。《西厢记》中就常以环境的描写来映衬人物感情,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西厢记》中的环境描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厢记》中的爱情发生在寺庙中,王实甫细致地描绘出普救寺的具体环境,把普救寺理想化,将它写成一个富有诗意的胜境。它“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正如莺莺之语,“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正是一段千年称颂的风流韵事发生的绝佳圣地。同样是普救寺,随着情节的发展又会有不同的描写。在《惊艳》一折中,张生初见莺莺,又目送其飘然而去,心中无限惆怅,深深嗟叹“[柳叶儿]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过人头的院墙看似直上云霄,满园春色竟被一扇门隔阻。先前的“幽雅清爽”都已被无尽的遗憾所替代,皆因莺莺的离去带走了满园的春色,对于佛门清境早已无心观赏。后来张生当即决定留在寺中。此时的张生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憧憬,寺庙在他的眼中又变得多姿多彩。“ [赚煞] 近庭轩,花柳争妍,日午当庭塔影圆。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而张生的唱词中将寺庙比作桃花源,写尽张生心中向往,寂静僧房又何妨?有莺莺在此,便胜人间仙境。真是句句写景。所以李渔说:“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写景而不及中情者,“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西厢记》中对于寺庙的描写就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在中国古代,后花园是贵族少女惟一可以涉足的户外之地,与真正的外部世界有一墙之隔。后花园中的崔莺莺就是一个深切体会到封建礼教束缚的贵族小姐。而在张生的眼里,后花园的景致清丽秀雅,又充满着变化。等玉人出现时:“[越调][斗鹌鹑]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浩瀚的天际无半点尘埃,“月色横空”洒下光阴朦胧。这满眼的美景是这般的诗情画意。相见时:“[小桃红]夜深香霭散空庭,帘幕东风静。……剔团栾明月如悬镜,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花香人气两相交杂使得月夜充满了美好的气息。离去时:“[幺篇]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玉人一去,花园中一切景致就显得空荡而冷清,毫无留恋的意义。真是景中有情,人与景已完全融为一体。《酬简》中则应以这两段为妙。“[仙吕][点绛唇]伫立闲阶,夜深香霭、横金界。”“[混江龙]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僧居禅室,鸦噪庭槐。风弄竹声、则道似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彩云何在”此四字写出张生通身出神,即人物全身心陷入其中的那种特定精神状态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显现。“月明如水”,天上不见下来也。“僧居禅室”,静又不是也;“鸦噪庭槐”,动又不是也。皆写张生焦急等待之情。“彩云何在”是欲莺莺从天而降,而眼前却是“月明如水”,一片清冷,一片寂寥,天上不见下来也。于是张生无奈,只好再从云端返回地面,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然而,四下里尽管宁静异常,张生的心境却无法平静。 “风弄竹声”,“月移花影”,自然环境中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刺激着他的视觉,张生开始用幻觉欺骗自己,以为莺莺会从天而降。这两段对夜深人静时张生亟盼莺莺出现而产生的奇思妙想描写极为细致。

在《西厢记》中,对月亮的描写也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在《酬韵》一折中。末一上场便说道:“闲寻方丈高僧语,闷对西厢皓月吟。”在唱词中,月亮更是不时地出现,“[越调][斗鹌鹑]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小桃红]中也有“剔团栾明月如悬镜”。在这样素淡而空明的色彩中,柔婉而朗丽的月夜里,吟出了有名的《月夜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以明月作为背景,尽抒相思,迅速的拉近了两人心灵上的距离。在我看来,二人的“惺惺相惜”,月亮是功不可没的。

月亮在文人眼里是高洁也是孤寂的象征。封建时代青春女性身形被幽禁,个性被压抑,于是在“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惆怅悲怨的生活处境中产生了被窒息感和痛苦感。相国小姐崔莺莺生活在富足,但家教甚严的家庭中。在别人眼里,她的生活有说不尽的美好,辉煌富丽,尊贵荣光,但实际上,在这表象掩盖下的却是青春被扼杀,自由被禁锢,感情被窒息,以及在这种枯寂、无望中等待生命日渐萎缩的悲怆。面对明月,自然会顾影自怜,在感情上与嫦娥便有了相通之处,崔莺莺在听到张生吟出的《月夜诗》时,会情不自禁地对自身遭遇感到深深的悲伤,同时又对有人理解她心情觉得感动和欣慰,于是情感上对张生也就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这也成为二人美好爱情的坚实基础。

《西厢记》《哭宴》中的送别之景成为代代传诵的经典。离情别绪是戏剧中最感人的因素,环境的渲染也功不可没。夫人一上场便交代“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宴席。”长亭送别是古人常见的一种情景。在历代的诗词作品中都有很多长亭送别的场景,李白的《菩萨蛮》中也写道:“何处是回程,长亭更短亭。”王实甫将莺莺与张生的分离安排在长亭,一来长亭送别的情景很常见,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与读者曾有的离别之情产生共鸣,再就是长亭一般地处偏僻,景物凄迷,更容易渲染出主人公离别的惆怅。晓来谁染霜林醉”说明长亭地处郊外,山林之下,片片红叶就好比离人的血泪飘飞。长亭这一典型环境的描写使《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达到了高潮,描绘出了一幅感人的画面。(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 (清)金圣叹批评 傅晓航校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6

[2] 郭瑞《金圣叹小说理论与戏剧理论》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3.11

描写月亮的诗篇10

关键词: 诗词 小学科学教学 提高兴趣 创设情境 降低难度

科学课的内容广泛,涉及众多知识领域,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其中还有很多对学生来说理解是有困难的。尽管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先进,教学设备也日益先进,教学方法更是不断完善,电影、电视、计算机等音像制品和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但是教师不可能每堂课都运用这些教学手段,很多时候教师还得凭教学语言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多斟酌,除应该具备科学性、教育性、情感性、启发性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诗词以其语言精练、内涵深刻、意境高远等特点而盛行于世。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诗词不仅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而且一些作品中还包含一定的科学知识。新课程倡导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如果科学教师在课堂上能适当运用这些富含科学知识的诗词,不但学生爱听,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增彩添色,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能让科学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形象地被理解和记忆,使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热爱科学。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科学课的课堂中大胆将诗词与所教内容结合起来,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引入诗词,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在教学中适时引入诗词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

一般来说,在新课开始时,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处于下课游戏的兴奋中。这时教师要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如教学“空气”时用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入课题,说明由于我们长期处于空气中,而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让学生愉快主动地探究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又如讲“光源”时,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光源的定义,之后让学生分析“月亮是不是光源”。由于刚上课不久,大部分学生还沉浸在下课的兴奋中,很少积极思考,这时不妨提问“月亮是不是光源”,先让学生背诵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顿时学生欢呼雀跃、声音响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学生背诵时思绪高涨,不禁要问:“科学课上老师叫我们背唐诗干吗?”原来老师是想问“明月是不是光源”,立刻学生的注意力被唤醒,听课兴趣也被激发出来,引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开端。

二、引入诗词,创设学习情境

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学情境是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好诱因。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诗词为学生创设科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边听边看,边学边思,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如教学“月相”后,引入白居易的名作《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学生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进入优美的情境。这时,一轮圆圆的月亮出现了,学生马上发现这个月相与诗句描写的景象格格不入,指出应该是弯弯的蛾眉月,因为诗中描写的是“九月初三”,月亮应该“似弓”。这样,将所学知识很好地巩固。

再如学完“重力”之后,不妨让学生思考,如果生活中没有重力,那么诗人李白会不会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美佳句?

三、引入诗词,降低理解难度

科学教学中,有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若引入诗词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把一些结论用诗词加以概括,既可以降低难度,又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科学既有趣又省时。

如教学完“参照物”的概念后,可以引入唐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轻舟以什么为参照物?在描述地球自转这一现象时,我们可以用同志的两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形象地把地球在太空中自转的情景描写了出来,诗里描写的每日八万里的速度与地球赤道的自转速度非常吻合。诗仙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描述出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地表及江河、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返回地面,从这个意义来讲,“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诗词写得既通俗易懂,又包含丰富的科学知识,降低理解知识的难度,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

文质兼美的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从中我们不但可以发掘出中华民族深远灿烂的文化,而且可以探索出无限神奇的科学奥秘。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诗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科学知识和文学修养同时得到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红梅.唐诗中的光学和力学知识[J].物理教学探讨,2009(4):55.

[2]骆红梅.例谈唐诗中的物理知识[J].物理教学探讨,2008(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