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十篇

时间:2023-03-16 21:44:02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体系建设 技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23-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负荷日趋加重,环保压力不竭增添。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加强环境监测自然势在必行。所谓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准确的、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前提下,做好环境监测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滞后

1991年,为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我国环保局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等三项质量管理制度,对环保机构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职责、管理过程的监测内容做了相关规定,同时,各级监测站还先后出台了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仪器设备管理和视野和数据审核等具体的规章制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但是,由于环境监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监测领域的不断拓展,质量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发展不够及时,远远落后与时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1.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环保局大力开展优质实验室评比活动,很多监测站都通过了计量认真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极大地推动了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设。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一些上级主管部门对质量管理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认识不够,对监测工作施加不正当的行政干预。

二是没有科学统一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三是仍然存在建立体系和执行体系两种方式,使质量体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1.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素质欠缺

环境监测人员水平的不足是制约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环境监测部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大多存在技术水平较低,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多数的管理人员是由实验室人员或现场监测人员直接转岗而来,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的培训,业务水平和素养相对欠缺。环境监测部门是技术部门,需要全面的综合的专业的人才,而综合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1.4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落后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落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资金投入不足,有很多需要更新的仪器和设备无法及时到位,监测技术也就无法更新。

二是与监测工作关系紧密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较为落后,导致很多监测方法由于缺少必要的质控措施而无法准确监测到污染情况,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水平的落后,一些工业园区的污染指数已经超过了总量的控制指标警戒线,却没有被监测出来,导致当地环境极度恶化。

另外,由于环境监测的应急设备的缺少,很多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一旦有环境事故发生,事态就很难平复。

2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建议

2.1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

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质量的关键。

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能够促进质量管理的协调和整合,能够促进经济效率和实现资源分配。

一是要尽快完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等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明确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责,使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建立定量考核、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抽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方法。

二是完善监督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活动,促进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是建立适合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模式。尤其要注意融入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测的理念。

2.2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精准、可靠和完整的根本。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要运用技术文件,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质量记录等形式,对所有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各个环节加以系统的协调的控制,对各个部门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应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原始记录、分析监测、处理数据、撰写报告等各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二是开展监测部门内部的审核与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有效进行。

2.3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环境监测人员。一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整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三是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在人才考核制度中,尤其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2

一、切实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减排工作,确保年度任务的完成

一是通过工程减排项目的落实、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的建设等三大措施,落实减排任务,确保20*年度化学需氧量削减0.67%,二氧化硫削减1.97%工作目标的完成。(责任科室:总量办)

二是明确职责,采取统计、监测、考核三个办法,加强对各县(市、区)和相关企业减排项目的监管,促进减排工作落实到位。(责任科室:污染控制科、监察支队、监测站)

三是运用预警通报、区域限批、一票否决三大手段,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监管,督促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能的部门和污染源单位加强监管,履行环保职责,落实减排措施,确保环境安全。(责任科室:总量办、监督管理科、监察支队)

二、切实加强科学指导,全力做好污染源普查、重点环境规划工作

一是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筹划,周密部署,广泛宣传动员,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力争20*年8月底前完成普查,年底前完成数据处理工作。(责任科室:普查办、规划法规科)

二是指导协调、科学谋划环境功能区划分,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有关法律制度,按环境功能区划,合理布局,为环境监管提供科学依据。(责任科室:规划法规科、监督管理科、环科所)

三是完成乡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规划工作,为做好水源保护奠定基础。(责任科室:污染控制科、监测站)

三、切实加强环境监管,大力推动环保治理达标工程

一是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企业和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监管,突出抓好造纸、矿山、纺织、印染、电镀等行业的监管,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现场检查,促进企业达标排放。在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监管上,要进一步巩固禁建区治理成果,扩大非禁建区治理面,为2009年基本完成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打下基础。(责任科室:监督管理科、污染控制科、监察支队)

二是加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监管,促进工业园区建设项目落实环保“三同时”。(责任科室:监督管理科、污染控制科)

三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治理监管,全面整治一、二级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确保饮用水安全。(责任科室:污染控制科、监察支队、监测站)

四是加强对环评市场监管,严格环评文件审批,确保环评行为规范、客观、公正。(责任科室:监督管理科、环科所)

四、切实增强宗旨意识,着力关注民生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一是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娱乐场所、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扰民等危害群众环境权益的问题。(责任科室:监察支队、110办)

二是协调配合城市建设、公用事业、交警、公安等部门解决污水、垃圾、汽车尾气、社会噪声等污染问题。(责任科室:监督管理科、污染控制科、监察支队、110办、监测站)

三是认真办理人大、政协提案、建议和上级领导关于群众环境批办件。(责任科室:有关科、室、队、站、所)

五、切实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提升环境监察能力,不断改善和改进监察手段和方法,提高环境监察有效性,扩大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面,规范排污费征、管、用。(责任科室:监察支队)

二是提升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高对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和污染物实时监测能力,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为环境监管、经济社会发展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责任科室:监测站)

三是提升环保宣教能力,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教活动,制作宣传精品,满足群众的要求,切实发挥环境宣传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责任科室:宣教中心)

六、切实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树立环保队伍良好新形象

一是健全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机关各项工作的运作,努力提高机关工作整体效能。(责任科室:办公室、监察室)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江苏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事关环境监测整体信誉和权威性,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

面对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决策的需求;面对公众对生存环境知情权的需要;面对国家事业单位改革和开放的环境监测市场,研究我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工作体系,改革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势在必行。

1.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背景

随着国外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引进,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同时起步。一九八三年第一次全国监测质控会议,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监测开始向重视质量、实行质量管理的阶段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实验室分析质量技术为主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力开展优质实验室评比,以抓重点带全面的工作方法,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机构与职责、工作内容、经费保障以及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考核工作做了明确规定;2007年9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并明确了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首次正式提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理念;2009年环境保护部组织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三年行动计划,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及各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成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重大举措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从水质、土壤监测分析质量控制扩展到空气监测质量控制、酸雨普查质量控制、环评现状监测质量控制、分包方实验室质量控制、现场质量控制和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控制等各领域,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基本完善,环境监测行为不断规范,环境质量状况得到有效监督。

2.江苏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根据国家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我省公布了《江苏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江苏省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实施细则》等制度,通过组织上岗证考核、质量管理技术培训、质量管理检查和对体系文件的不断修订,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体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省相继制订了《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实施细则》、《江苏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地表水)质量保证实施细则》、《江苏省环境水质(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加大对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抽查和自运行管理,并在全国率先建成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覆盖面最广的现代自动监测体系之一。水质自动站在数据、质量、单位面积拥有量和监测数据有效利用率等方面稳居全国首位,在国家总量减排绩效评估、流域环境治理绩效评估、太湖蓝藻监测预警、流域水污染预警、流域水污染事故处置、生态补偿核算、流域断面目标考核和国家重大水专项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空气自动站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级以上城市全覆盖,是我国第一个在网上实时省域范围内县级以上城市空气日报、预报的省份,在说清环境质量、预测预警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环境质量目标考核、区域环境质量公报和各项创建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2008年底由江苏省环保厅、省级机关工委、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总工会联合主办,举办首届“江苏省环境监测技术竞赛”,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历年大比武活动中的创新之举;2009年首次实现上岗证理论考试机考,在全国成为创新典范;2010年江苏代表队在全国首届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中获得了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和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我省的国控污染源质控抽测工作覆盖了全省所有的13个省辖市,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通过自身建设、优质实验室创建、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及标准化站建设等工作,已形成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体系。2011年,江苏省各级环保部门按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的总体部署和具体目标,积极探索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在环保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考评中获得优秀。

3.江苏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工作从技术手段到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增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的监测数据、我们的“产品”并没有完全建立起应有的公信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4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河流交接断面的水质监测和保护管理。

本办法所称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以下简称河流交接断面),是指依照本办法设置的,用于实施水质监测并明确保护管理责任的河流交接点位。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河流的干流和主要支流,应当设置河流交接断面。

设置河流交接断面,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依据河流的自然特征;

(二)便于划分责任;

(三)充分反映水质状况;

(四)有利于水质监测。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根据环境保护规划、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和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河流水质保护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上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控制目标。

沿海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入海河流的水质监测和保护,确保入海河流水质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关功能区标准。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流水质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的具体工作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监测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水利、农业、渔业、经贸、国土资源、电力、卫生、建设、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河流水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纳入环境保护和生态省建设年度考核范围。年度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年度考核的具体办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河流交接断面的设置、变更或者取消,由相邻各方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该相邻各方的人民政府协商决定。

跨县(市、区)河流交接断面的设置、变更或者取消,设区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状况、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分别制定跨设区的市、县级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并监督实施,同时向社会公告。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河流交接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应当报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涉及饮用水功能的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交接断面水质控制目标,还应当报省建设、水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工作需要,组织建设水环境自动监测站,并对其运行维护和质量控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建设、运行维护、质量控制和信息传输的具体规范,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

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损毁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的设施、设备。

第十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环境自动监测站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比对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监测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委托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单位承担。

水环境自动监测站在正常运行时的水质监测结果,作为确定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状况的依据。

第十一条尚不具备水环境自动监测条件的河流交接断面,由相邻的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联合监测。联合监测技术规范及监测结果认定的具体办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环境监测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河流交接断面的水质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客观真实。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报告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河流交接断面相邻各方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跨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状况。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编制可能对河流交接断面水质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的专项规划,应当包括河流交接断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并征求河流交接断面相邻的人民政府的意见;在报送审批的规划草案中应当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征求意见的情况作出说明。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可能对河流交接断面水质造成不良环境影响,且相邻的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由争议双方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河流交接断面水质未达到控制目标的,责任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削减超标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表,重新核定相关排污单位的排污总量指标,直至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控制目标;在尚未达到控制目标前,该责任区内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河流交接断面相邻各方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相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停止审批、核准在该责任区内增加超标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第十七条河流交接断面因不可抗力等自然原因达不到控制目标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辖区内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排污单位采取限产、限排等措施,确保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控制目标的要求。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辖区内畜禽水产养殖、化肥农药使用等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并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河道保洁工作。

第十九条因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河流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个人和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以及相关人民政府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告,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区域的人民政府。

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或者切断污染源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危害的扩大。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承担用于处理污染事故产生的费用。

第二十条因河流上游地区污染造成下游地区水质达不到控制目标且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因上游地区水污染事故造成下游地区损失的,由上游地区负有责任的人民政府和有关责任单位依法承担赔偿或者补偿责任。

第二十一条以河流中心线为行政区划界限的共有河段水质保护工作,由共有河段相邻各方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共有河段水质控制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由共有河段相邻各方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该相邻各方的人民政府制定,并由该相邻各方的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本办法规定制定河流交接断面水质控制目标、水质保护具体实施方案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不及时报告监测结果,不定期公布水质状况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编制规划不征求相邻的人民政府意见或者对意见不作说明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审批、核准建设项目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因工作失误、防治不力,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按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或者处置不当,造成事故危害扩大的;

(七)其他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的情形。

第二十三条环境监测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技术规范进行监测,拒报、谎报或者二次以上不按照规定的时限报告监测结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5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环境统计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考核是基于工业源和生活源排放量的总和。

第三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制度包括年报、半年报和季报。

年报主要统计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调查对象为列入上年环境统计数据库重点调查单位及本年度新增重点调查单位。重点调查单位和非重点调查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据本办法第六、七条规定进行统计。为增强数据的时效性,各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于当年12月31日前上报年报快报数据。快报数据应按照本办法要求进行核算,核算结果与核算技术报告、核算主要参数以及相关支撑材料一并上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下发

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对各地数据进行初步审核,并将初步核算结果通报各地。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年报数据进行汇总和审核,于次年2月底前将年报数据库和年度统计技术报告一并上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结合国家初步核算结果,对各地上报的年报数据进行复核。

半年报主要统计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调查范围、对象和方法同年报,报告期为1—6月。各地于当年7月20日前上报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

季报主要统计上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为总量减排统计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环境数据支持,调查范围为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排放量,其它做整体估算。报告期为1个季度,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上报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第二季度季报可由半年报替代)。

第四条统计调查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完成。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重点调查单位发表调查和非重点调查单位比率估算;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非农人口数(或城镇常住人口数,以2005年环境统计口径为准)、燃料煤消耗量等社会统计数据测算。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数据逐级审核汇总后上报。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重点调查单位,是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本地区(以县级为基本单位)排污总量(指该地区排污申报登记中全部工业企业排放量)85%以上的工业企业单位。重点调查单位的筛选工作应在排污申报登记数据变化的基础上逐年进行。

重点调查单位统计范围每年动态调整1次,剔除关停企业,纳入新增企业,凡造成事实排污超过1个月以上的企业均应纳入统计范围。筛选出的重点调查单位及其排放量应与上年对照比较,分析增减单位及其排放量变化情况,并作适当调整,保证重点调查数据能够反映本地排污情况的总体趋势。

第六条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可采用监测数据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

监测数据法:重点调查单位原则上都应采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污量(省、市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应及时反馈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当年关停企业按其当年实际排污天数计算排污量。凡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须由市级以上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质量控制要求标定)并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的单位,采用实时监测数据的汇总数作为排污量数据。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采用实测法计算全年排放量时,至少需要4次监测数据。

物料衡算法:主要适用于电力、热

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测算。测算公式为:燃料燃烧SO2排放量=燃料煤消费量×含硫率×0.8×2×(1-脱硫率)

排放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造纸、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排污量的估算。

以上三种方法优先使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放量。若无监测数据或者监测频次不足,可根据上述适用范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选用物料衡算法,钢铁、化工、造纸、建材、有色金属、纺织等行业选用排放系数法。监测数据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必须与物料衡算法或者排放系数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相互对照验证,对两种方法得出的排放量差距较大的,需分析原因。对无法解释的,按照“取大数”的原则确定污染物的排放量。

第七条非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方法。将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总量作为估算的对比基数,采取“比率估算”的方法,即按重点调查单位排污总量变化的趋势(指与上年相比,排污量增加或减少的比例),等比或将比率略作调整,估算出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

第八条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方法。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城镇常住人口数×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产生系数-城镇污水处理厂去除的生活化学需氧量

其中,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产生系数应与上一年度的产生系数保持一致。

生活及其它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及其它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及其它煤炭消费量×含硫率×0.8×2

第九条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主要由《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环境统计技术规定》、《全国环境统计审核办法》等系列文件组成。在数据上报前,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污染状况,对数据进行审核,并建立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一厂一档材料。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级环境统计数据负责,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结果认真复核重点调查单位报表填报数据。

第十条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抓整治促减排取得的实际效果,各地在上报年度统计数据库和统计技术报告的同时,结合“三量”台账,将未纳入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简称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信息一并报送。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信息包括该企业当年和上一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水(废气)排放量、

年均监测数据、所采取整治措施和治理设施投运时间等内容。各地要结合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统计口径外工业企业各类基础材料归档工作。

第十一条按照附件规定的排放强度法和国家环保总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环发〔*〕183号)对主要污染物减排数据进行核算。

第十二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地年报快报进行核算时,各地应提供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核算报告、核算主要参数和主要支撑材料。

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核算报告包括增量、削减量、削减率核算结果,并附削减项目清单以及具体整治措施的说明。

核算主要参数为当年GDP增长率,非农(城镇)人口数和增长率,火电和非电用煤量及增长率等。

COD削减核算主要支撑材料:

污水处理厂。当年和上一年投运的污水处理厂COD削减的,需提供建设部门关于具体投运日期、设计处理能力、实际处理水量的证明,以及环境监测机构关于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浓度的年度监测报告和在线监测数据等;现有污水处理厂COD削减的,需分别提供建设部门出具的当年和上一年实际污水处理量的证明,环境监测机构当年和上一年进出水浓度监测报告以及在线监测数据,增加污水处理量的,必须提供增加污水处理量的有效证明(如污水处理厂进水计量泵的流量记录台账或在线记录,新建管网、泵站的验收材料等依据),出水浓度降低幅度较大的,需提供污水处理厂治理(整改)验收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

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内企业削减COD的,需说明企业具体的治理措施、投运日期和提供相关的治理(整改)验收材料,年度处理水量、进出水浓度监测报告以及在线监测数据等;因企业或生产线关停并转导致排污量下降的,需提供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关停并转证明材料。

SO2削减核算主要支撑材料:

火电企业。需提供机组(锅炉)的投运日期、装机容量、治理措施、脱硫设施通过调试日期、煤炭消耗量、含硫率、实际脱硫率、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削减量。循环流化床的脱硫设施需与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并附在线监测数据。

非电力企业。纳入当年环境统计数据库内的非电力企业经治理削减二氧化硫的,需提供企业具体的治理措施、治理设施投运日期、煤炭消耗量、燃煤的含硫率、脱硫率及二氧化硫实际削减量、在线监测数据等,并附环保部门的验收报告和监测报告。因企业或燃煤设施关停导致排污量下降的,需提供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核算结果的校正。

在排

放强度法中使用GDP核算各地COD排放量时,用监测与监察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正;在排放强度法中使用耗煤量核算各地SO2排放量时,用监察系数对SO2排放量计算结果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和校正系数采用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方法和系数(见附件)。

环境监测与监察系数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国家环境监察机构确定的方法进行核定。

第十四条年报数据的复核。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核算方法和全国环境统计审核技术要求,对年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

复核方式。采用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排放系数、逻辑校验等方法,并结合现场复核、数据质量抽查,核实年报数据。

复核内容。列入统计数据库重点调查企业,需逐家比对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煤炭消耗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并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排放量变化原因进行审查。重点调查企业有变更的,对变更情况进行核实。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6

第一条为加强污染源监管,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预防污染事故,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监督管理。

重点污染源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自动监控系统,由自动监控设备和监控中心组成。

自动监控设备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仪器、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

监控中心是指环境保护部门通过通信传输线路与自动监控设备连接用于对重点污染源实施自动监控的计算机软件和设备等。

第四条自动监控系统经环境保护部门检查合格并正常运行的,其数据作为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第五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指导全国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

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需要自动监控的重点污染源,制定工作计划。

第六条环境监察机构负责以下工作:

(一)参与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核实自动监控设备的选用、安装、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三)对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进行监督检查;

(四)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监控管理;

(五)核定自动监控数据,并向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和上级环境监察机构等联网报送;

(六)对不按照规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的的排污单位提出依法处罚的意见。

第七条环境监测机构负责以下工作:

(一)指导自动监控设备的选用、安装和使用;

(二)对自动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比对监测,提出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的意见。

第八条环境信息机构负责以下工作:

(一)指导自动监控系统的软件开发;

(二)指导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核实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技术规范;

(三)协助环境监察机构对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运行进行维护管理。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动监控系统的义务,并有权对闲置、拆除、破坏以及擅自改动自动监控系统参数和数据等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

第十条列入污染源自动监控计划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建设、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配合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

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当根据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建设、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作为环境保护设施的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建设自动监控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自动监控设备中的相关仪器应当选用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指定的环境监测仪器检测机构适用性检测合格的产品;

(二)数据采集和传输符合国家有关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的技术规范;

(三)自动监控设备应安装在符合环境保护规范要求的排污口;

(四)按照国家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仪器的比对监测应当合格;

(五)自动监控设备与监控中心能够稳定联网;

(六)建立自动监控系统运行、使用、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自动监控设备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经费由排污单位自筹,环境保护部门可以给予补助;监控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由环境保护部门编报预算申请经费。

第三章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十四条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自动监控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按国家相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二)自动监控设备的使用、运行、维护符合有关技术规范;

(三)定期进行比对监测;

(四)建立自动监控系统运行记录;

(五)自动监控设备因故障不能正常采集、传输数据时,应当及时检修并向环境监察机构报告,必要时应当采用人工监测方法报送数据。

自动监控系统由第三方运行和维护的,接受委托的第三方应当依据《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

第十五条自动监控设备需要维修、停用、拆除或者更换的,应当事先报经环境监察机构批准同意。

环境监察机构应当自收到排污单位的报告之日起7日内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四章罚则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现有排污单位未按规定的期限完成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项目未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或者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即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责令停止主体工程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故意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

(二)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的;

(三)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环境噪声排放自动监控系统,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的,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条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责令恢复正常使用或者限期重新安装使用,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二)项行为的,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5万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依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7

论文关键词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 环境知情权 正当性

一、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理解

(一)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基本内涵

有学者将“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基本内涵界定为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通过非官方的途径获得与自身相关的环境信息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是指没有环境监测资质的公众,为了获知有关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信息,运用便捷的环境测量仪器设备,自行对各类环境要素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实施环境测量的行为。

笔者认为,两种界定有共同之处,都强调了主体的“非政府背景”,前者指出公众是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的概括表达,后者更是指出了现实中公众与政府的本质差别在于有无环境监测资质。同时都指出了途径是“自测”,无论是“通过非官方途径”还是“自行”都表明公众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政府很难插手到检测环境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去,这也符合社会实际,因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动因就是出于对政府公布和提供的环境信息存有疑虑。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限定了对象是与自身相关的环境信息,而后者则对环境信息的范围予以了一定的限定,“有关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信息”。这些限定在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研究的初期是有一定助益的,但是笔者认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动因不仅在于需要了解,也在于公众想要了解,而且公众有权利对他们自身所处的地区环境状况,国家环境状况甚至全球环境状况有所了解。

(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特征

我国学者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研究才起步,本文粗略总结了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几点特征,从主体、内容、规范性和法律效力等几个方面,与现行的环境监测行为进行了比较。

1.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主体范围大。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环境监测行为的主体限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主体是公众,而“公众”指不特定的多数人,包括具体的自然人以及由自然人组成的组织和团体。一般而言,对“公众”进行严格的界定很困难,公众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处于动态变化的、非固定的多数人,范围广泛而难以准确界定。

2.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内容纷杂。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二条,环境监测行为内容涉及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以及有关环境调查与环境评价的环境监测。相反地,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内容纷杂散乱,并无系统分类。近年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主要是有关大气中PM2.5的浓度以及大江大河的水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整体看来,这些环境信息涉及公众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却难以整合成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的信息。

3.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不具规范性。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权制定和统一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有权制定地方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须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不具有规范性,一般由自愿者携带简单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可即时获得测量数据,即使需要采集样品,地点和方式的选择也相对随意,最后编写环境信息报告也很随意。由此可以见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具有非规范性。

4.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获取的信息一般仅供参考,其法律效力有限。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八条,环境监测机构获得的环境监测数据,应作为环境统计、环境执法、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费征收等环境管理的依据。环境监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而公众自测的环境信息仅可以作为公众对环境质量状况的参考数据,而不能作为环境诉讼中可采信的证据,也不能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由此可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法律效力是有限的。

二、以环境知情权视角评价公民自测环境信息行为

(一)公民自测环境信息有利有弊

1.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是公众自主获取环境信息的行为,拓宽了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新环保法第五章专章规定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内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除了环境质量和环境监测的信息,还包括公众关注的突发环境事件、排污费的征收使用情况和环境违法的企事业单位名单。而排污单位则应当如实向公众公开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总量和浓度、是否超标等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由此看来公众获得环境信息的途径主要是被动地接收环境信息,依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打破了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信息的垄断,改善了环境信息严重不平衡的局面。

有学者提出,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由公权力机构(主要是指政府)通过主动或者被动方式向公众公开环境信息;第二,由私人主体(主要是指排污单位)通过强制或者自愿方式向公众告知环境信息;第三,由公众自己运用环境测量仪器自测有关环境信息,从而获取相关环境信息。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无法满足公众充分、平等地获取信息。由此可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是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当下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形成垄断的背景下,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方式无疑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2.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是公民行使环境知情权的行为,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水平。新环保法第53条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便是行使这项权利的具体表现。新环保法也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环保部门举报单位和个人的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有权向上级机关举报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不作为。但是现实中,公众难以对政府和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出判断和监督,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将为此提供可参考的信息数据,有助于提高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也可以激发环保部门创新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的方式,从而形成政府与公众环境信息的良性互动。

3.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潜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环境信息的监测是一项具有很强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科学和准确,监测过程具须依照严格的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就规定了,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具备的设施和条件,而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非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的环境监测岗位考试,不能上岗。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不同,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相对比较简单,无法与专业的装备相比,而志愿者们也不曾通过环境监测岗位考试,在测量环境信息数据的过程中难以保证科学严谨。此外,公众自测的环境信息向社会公布后导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公众对于环境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对环境信息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不全面的环境信息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容易误导公众,引起恐慌甚至群体性事件。

从环境知情权的角度而言,公众有权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环境信息,也有据此开展社会活动的自由,但自由不能是无限度的,既公民不能滥用环境知情权,也不能滥用环境信息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损害。

(二)公民自测环境信息的正当性

1.现行法并未禁止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制度主要调整环境监测机构、经省级环保部门认定具有资格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和负有环境监测义务的污染源所进行的环境监测活动,现行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等法律法规均未调整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对于公民的行为。同时新环保法第53条规定了公众有权获取环境信息,对于公民的权利“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因此公众可以自由实施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而不构成违法。

2.环境知情权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提供正当性基础。在环境知情权的理论与实践中,从未把非政府途径获得环境信息排除在环境知情权实现方式之外。虽然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对于知情权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现在如此,将来亦然,但如果因此将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作为实现知情权仅有的途径,是绝对错误的。在我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公众的环境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环境知情权保障水平的预期也在逐步提高,公众凭借自身能力自主地收集和获取环境信息,本就是环境知情权实现途径之一,也是对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补充。

3.宪法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设立法律边界。尽管新环保规定了公众有权依法获取环境信息,允许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但并未对此做出具体详尽的规定,尚未提供合理合法的行为模式,亦未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设定法律义务。公众有自主地获取环境信息的自由,但须知任何自由都不是无限制的。我国《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由此可知公众不能滥用权利和自由,不能滥用环境信息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损害。我国《宪法》第51条就是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设定的法律边界,不可逾越。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8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两转两提”办公室和省优化办的工作部署,围绕推进*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以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基本任务,结合“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拓宽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渠道,构建新的服务企业发展的监督平台和信息交流机制,进一步为企业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企业监测点设立

全市首批设立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点100家(名单见附件1),省级企业监测点的23家企业为省、市、县(市)区三级监测点,其他77家企业为市、县(市)区二级企业监测点。

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确定本级的企业监测点。省、市级企业监测点,同时也是企业所在县(市)、区的企业监测点。

三、企业监测点职责

(一)监测。对政府机关、执法部门、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涉企检查、收费、罚款等执法公务活动的情况,进行逐次(项)登记监测。如实填写《企业监测点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登记表》(见附件2),记录在案;如实填写《企业监测点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电子季报表》(见附件3),定期上报。

(二)反映。对政府机关、执法部门、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为企业优质高效服务的典型事迹和利用涉企公务谋取单位或个人利益以及对企业的“四乱”、“四难”、“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恶意阻工”等情况,分别向有管辖权的监测点设立机关反映。

(三)抵制。对政府机关、执法部门、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无法律依据或者不规范、不文明的涉企收费、罚款、检查等执法行为自觉进行抵制,并提请有管辖权的监测点设立机关反映协调解决。

(四)报告。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环境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汇总政府机关、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的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作出综合评价,定期不定期向监测点设立机关反映。

四、企业监测点管理

(一)各级“两转两提”办和优化办具体负责企业监测点制度的组织实施,研究分析监测情况,综合指导监测工作。定期不定期到企业监测点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问卷评议,及时调查处理企业反映和调研发现的问题,帮助企业监测点排忧解难;对企业监测点的监测登记情况进行检查,对未按要求认真填写登记表,或者依仗职权胁迫企业变通交换利益而未进行登记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经查实,严肃追究单位领导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二)各企业监测点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一名职能机构负责人和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络人员,负责做好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登记和信息采集、报告等工作。企业监测点联络人员负责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实事求是作出评价,如实填写《企业监测点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登记表》。每季度首月10日前,对上一季度监测记录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填写《企业监测点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电子季报表》,以电子文档方式分别向监测点设立机关报送(见附件5),重要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三)政府机关、执法部门、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到企业执行检查、收费、罚款、勘验等公务时,必须主动、如实填写《企业监测点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登记表》,自觉接受企业监督,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登记或者不如实登记。

(四)监测点设立机关对企业监测点监测反映的典型事例依照管理权限及时进行调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违法违规的责令整改并追究责任。定期对企业监测点的监测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机关、执法部门、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估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企业监测点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检查、考核结果,对不能胜任工作的监测点企业进行调整;同时根据需要,适当进行补充或者扩大名额。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点制度,是深入开展“两转两提”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一项新的举措。“两转两提”办、优化办和监测点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帐,认真做好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监测点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发挥作用。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9

1、协助局领导组织协调人事、劳资、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

2、承办公文会议、对外联络、安全保密等工作;

3、负责全局的后勤保障和车辆使用管理等;

4、负责全局的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和公益事业等事务;

综合科

1、研究制定综合计划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环境统计工作;

3、承担全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工作,指导、协调各街道办事处、镇和相关委办局的环境保护工作;

4、负责开展绿色社、安静居住示范小和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等的创建工作;

5、协调、组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法制科

负责全行政执法工作的统一管理。

1、负责制定全局行政执法文书、表格等;

2、负责全局行政执法案件的立案、审核、编制文书,执行、应诉,以及结案归档等;

3、负责全局普法宣传及执法人员培训。

开发保护科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负责受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登记表的审查、审核、审批;

3、负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

4、组织编制我及重点域生态保护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等,并监督实施;

5、负责对自然资源开发、矿复垦、生态恢复整治、荒漠化防治等活动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6、组织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污染治理科

1、负责拟定水、大气、噪声、固废等污染源限期治理计划,并组织落实各部门年度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

2、负责协调落实市、两级政府下达的燃煤采暖锅炉拆除并入热网及联片供暖,降低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任务;

3、负责组织和实施烟尘控制、噪声达标建设计划;

4、负责全大气、废水、噪声等各类污染源的统计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汇总和上报;

5、健全污染源管理档案。

宣教中心

1、负责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2、拟定环境保护社会宣传和教育的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环境保护对外新闻宣传报道和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工作;

4、组织各类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和讲座;

5、深入辖学校、社、单位组织开展群众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公益性活动。

监测站

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和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2、负责制定全环境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全各类污染源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健全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

4、负责全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废气及噪声、固废等各类污染源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

5、负责各类建设项目的“三同时”验收监测和污染纠纷的仲裁监测;

6、承担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各类监测任务,准确上报监测结果报告和报表;

7、开展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8、承担科研课题的有关监测工作。

监察大队

1、依法对辖内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环境污染防治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2、负责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

3、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执法监督和行政处罚;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篇10

关键词:社会化监测机构;质量监管;动态监管

在2014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研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向社会购买服务,特别是环境监测社会化[1]。2015年2月环保部下发《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环境监测。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化监测机构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社会化监测机构出具的数据是为政府管理服务的,如何对其进行质量监管成为环保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建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环境监测有别于其他监测活动,针对不同监测业务、监测项目有其自身的要求和特点,这就对监测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质量意识都直接影响数据质量,这就需要环保有关部门对社会化监测机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参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地方环境监测人员的要求,通过理论考试和现场考核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能力认证,认证合格后发放上岗证。专业技术人员要按照上岗证内容工作,对于超出上岗证范围的工作需要在持证人指导下开展工作,数据质量由持证人负责。

2 人员信用登记及评价制度

由于社会化监测机构人员流动性较大,特别是关键技术岗位人员,较大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监测数据质量的稳定性,为了保障数据质量,需要对社会化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实行信用登记及评价制度。技术人员更换监测单位,需到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核查在此工作期间有无影响数据质量行为,这样既可以了解技术人员的工作履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技术人员由于外界因素影响监测数据,或者人为改变监测结果的概率。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从业信用等级制度,这样就提高了人为影响环境监测结果和质量而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3 定期核查制度

社会化监测机构都要接受计量认证资质评审,评审合格后方可有资格实验,其监测行为也在已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运行。但是CMA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是一个通用的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领域,不能完全体现出环境监测行业的管理特点[2]。所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社会化监测机构定期上报材料的基础上,对机构的检测水平与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采用盲样考核以及实验室之间比对监测的方法来评估其监测能力,侧重于监测项目方案合理性、现场采样质控措施落实程度、监测报告编写质量等环节。对曾被举报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社会化监测机构重点进行核查,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布。

4 信息披露制度

对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基础信息,如办公地点,实验室基本情况等进行信息公开,并对社会化监测机构可承担的检测项目范围、可监测的污染物种类、资质认定有效期、技术人员持证情况以及社会化监测机构上报的材料进行信息披露,并公示每次核查结果以便群众监督。

5 预警与退出制度

对于超资质、超范围开展监测活动的;逾期未对业务能力认定延续的;资产、技术、资质证书等发生变更,未及时变更登记的,予以通报,并取消业务能力认定。

对于监测活动不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的;监测过程中编造数据、与客户串通故意影响监测的客观性,或者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有不良记录的以及其他影响监测活动客观性、公正性的行为,经查情况属实的,将取消业务能力认定,并不再允许其进入环境监测市场。只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促进社会化监测机构自觉守法,规范其自身监测行为。

社会化监测机构其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监测机构的水平,更涉及到监测结果的公正性,为了推动整个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健康发展,构建长效化、常态化的质量管理体制是一个必要条件[3]。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人员信用登记及评价制度、定期核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预警与退出制度等对社会检测机构进行动态监管,并逐步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周生贤在201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保护,2014(4):14-24.

[2]李娟.浅谈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质量管理新思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4):9-11.

[3]陈传忠,等.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5,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