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名言句子十篇

时间:2023-04-04 21:38:40

鲁迅的名言句子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1

这主要体现了一些独特和有能力的人总是更愿意独行,因为他们的思想更加具有开阔性,而一般的人则目光短浅的喜欢聚在一起,独创性比较低。

2、“从来如此,便对吗?”

此句话看过鲁迅有名的《狂人日记》就会知道此话的含义,主要就是在一个落后守旧的时代下发出的牢骚,是不甘于一直守旧,要勇敢的革新与创新。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记得当初许多人都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要畏惧别人的眼光,要勇敢的做自己,坚持自己想要走的路。

4、“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这句话曾经激励了许多人勇敢的向不公平发起进攻。

特别是在以前鲁迅的时代下,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遭受欺凌或者自己受到欺负,从来不敢站起来反抗,一定要勇敢的站起来向传统与权威说不!

5、“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当时老师和父母是期盼我们努力学习,成为人上人,而我们却没有做到,从而在生活上过得艰辛无比。

不过鲁迅说此话的时候,我国正在遭受着敌人的入侵。

国民经常受到敌人的虐待与欺负,但我国人民却已经如同麻木一般不再抵抗,任由敌人欺负,让人既感到可怜又认为其不争气。

6、“做了人类想要成仙,坐在地面想要上天。”

主要就是讽刺一些欲望过大的人。有些人将自己所应该得到的东西都拿到,仍旧不满足的想要更多不属于自己的,最后反而会因为欲望而走向毁灭。

7、“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在谋财害命。”

曾经上课时不知道老师对我们说过多少遍这句话,意思就是时间相当的宝贵,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别人的时间,否则就是在间接的害别人。

8、“我所佩服的只有这一点,就是这种东西居然也有发表的勇气。”

现在娱乐圈也许有些明星就是这句话的代表,从来不知道锻炼自己的演技,只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颜值与粉丝来获得关注,实力很弱。

9、“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

因为有许多人喜欢用自己的成功去评价别人,但自己却并不具备那一方面的知识,仅仅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评价而已。

10、“小时候不把他当人看, 长大后他就做不了人。”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2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5、鲁迅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

6、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

7、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

8、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9、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10、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11、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

12、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13、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

1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15、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是鲁迅参照朱熹的名言写的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16、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17、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鲁迅

18、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19、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20、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3

我们一走进这古镇,街边的商铺热闹非凡,有买绍兴特产——老酒的,有买木扇与其它木制商品的,更有许多的店铺摆着二三十年代的华丽服装。街边的小湖中停泊着许多乌篷船,这些乌篷船,船头向上翘起紧紧地浮在静静的水面上,有几条则轻轻开过坐落于小镇前头的一座拱型桥,疾驰于湖中……这些景象都是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镇的几道亮丽的风景。

我与表哥先来到了鲁迅祖居,这里挂有鲁迅家的家谱,在这我知道了鲁迅的本名是周树人,他的父亲兄弟也都都姓周,而“鲁迅”只是周树人的一个笔名,他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感激在家道中落时精心培养他的伟大母亲鲁瑞,才用“鲁”这姓创作了这个笔名。

听导游说,鲁迅的父亲是当过清朝的官吏,家中也一直比较富裕,直到一次科举时祖父因科场舞弊而被罢官入狱,导致家道中落被迫卖掉祖居来还债,鲁迅的父亲不久也病逝了。我们听了都不仅感到有点惋惜。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鲁迅故居。这儿有著名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还有鲁迅的房间,里面放有鲁迅曾用过的被褥、脸盆和鞋子,供游人参观。

鲁迅的纪念馆里,陈列着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他的经历介绍,它们被印成了画报挂在墙上让游客们瞻仰,这里还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一生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写照。我深深地敬仰鲁迅先生,也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4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12分)

1.

(6分)看拼音,写词语。

āi

fén

lún

kuó

shà

hòng

wěi

ché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10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二十

________

爸爸________

妈妈________

大马

________

土地________

不好________

画画________

打球________

下棋

________

小鸡

________

3.

(8分)形近字组词

纪________

躺________

逝________

轮________

记________

淌________

浙________

伦________

4.

(5分)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________空见惯

见________知著

________而不舍

无独有________

追根求________

5.

(5分)看拼音写词语。

wǎn

lián

sòu

lún

huǎng

rán

shìs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12分)填空。

________

________大悟

________

________风霜

一________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吞枣

一知________

________

张________李________

7.

(5分)修改病句。

①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②因为他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8.

(3分)请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情景:你正在向明明分享一种你喜欢的有趣的小动物。)

我:“________”

明明:“我也非常喜欢小猫。那你觉得它有趣在哪儿呢?”

我:“________”

明明:“你说得对,小猫确实是这么有趣的。谢谢你的分享。”

我:“________”

9.

(3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是指________

“碰壁”是指________。从这句谈笑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________。

10.

(5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①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②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11.

(5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接成一句话。

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②有的人死了。他的精神还活着。

12.

(5分)写出近义词

详细—________

微弱—________

痛苦—________

清楚—________

匆匆忙忙—________

13.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

改为:我现在记不清伯父的回答了。

①周先生写的东西我看不清楚。

②自己的病情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14.

(9分)照样子,写一写。

①咳嗽(带有口字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谚语(带有言字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胖驴和瘦马(有趣的故事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1分)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弄错了事。________

16.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将这一阅读段分为四个部分,请用概括的语言为一,二,三,四部分的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

17.

(5分)读句子,联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把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写下来。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8.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理解句子的含义:

①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②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19.

(2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20.

(5分)缩句

①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②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吹着光秃秃的小树。

21.

(3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从表面看是伯父________

实际上是在________。这简短的语言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题

(共4题;共40分)

22.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救护、资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脸上“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请展开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当时鲁迅先生的心里在想什么?

23.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思想品质,文中哪些内容能与这两句诗相印证?各自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4.

(5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提到的《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都是什么吗?作者是谁?

25.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老鼠刚钻(zuàn

zuān)出洞口,两只猫同时逮(dǎi

dài)住了它。

白猫抓住鼠尾说_____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_____应(yīng

yìng)该归我享用_____黑猫抓住鼠头说_____你没看见吗_____是我先击中(zhòng

zhōng)了它的要(yào

yāo)害部位_____两只猫争执不下_____谁也不让谁_____

老鼠见(壮

状),忙对两只猫说:“反正我(已

以)经被你们俩抓住了,谁吃都一样,但为了使你们俩不伤和(hé

huó)气,可否先放我回洞里,让我重新钻出来,你俩(在

再)抓,就能比出谁先抓到了。”

两只猫同(意

义)了。他俩一左一右守在洞口,几个时(晨

辰)过去了,结果它俩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到。

(1)我能给短文拟个合适的标题。

(2)我能给划线的字的选择正确的读音。

钻________(zuàn

zuān)出

逮________(dǎi

dài)住

应________(yīng

yìng)该

击中________(zhòng

zhōng)

要________(yào

yāo)害

和________(hé

huó)气

(3)我能选出短文括号中用得恰当的字。

见________(壮

状)

(已

以)________经

(在

再)________抓

同________(意

义)

时________(晨

辰)

(4)我能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白猫抓住鼠尾说________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________应(yīng

yìng)该归我享用________黑猫抓住鼠头说________你没看见吗________是我先击中(zhóng

zhōng)了它的要(yào

yāo)害部位________两只猫争执不下________谁也不让谁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1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19-2、

20-1、

21-1、

二、阅读题

(共4题;共40分)

22-1、

23-1、

24-1、

25-1、

25-2、

25-3、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5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只吸收一方面的知识是不行的,你需要从多方面去吸收,这样才能得到充分的知识,

就拿我来说,老师经常叫我们多看书,可我们只看漫画书和爱情小说,最不喜欢看得救是<水浒转><三国演义>作文书等,那些什么报纸,新闻我都不喜欢看,就算给老师家长逼我也只是囫囵吞枣的看.应为我不经常看课外书,所以我每到写作文时都不会用四字词,好句子等弄到在做作文里无话可说了.自从知道了鲁迅这句名言之后让我懂得了自己不能偏自己喜欢的,也不能不堪不喜欢的书,讨两样都看一下,要看看课外书,看看课内书的,这样我们才能吸收根多的知识.这样才能丰富自己.

现在我时时用鲁迅的这一句名言提醒自己,不要只看自己喜欢的书,也要看看别的书,看看不同作者的书,认自己吸收根多的知识.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6

1 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 抓住语言文字,通过朗读、感悟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1 听录音导入。

1.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 。(师板题)

1.2 听鲍国安朗诵录音:《有的人》,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1.3 交流。(引导学生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设计意图:播放录音,营造氛围,唤醒学生对鲁迅的尊崇和敬佩,建立起对课文的情感认知联系,同时帮助学生积极地走进文本。

2 学习课文,感受鲁迅先生优秀品质

2.1 自由默读全文,找出体现鲁迅先生优秀品质的语句画下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2.2 全班交流:

师: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打动且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文中哪些地方也打动了你,把你的体会和大家说一说吧。

(生谈到哪一部分,教师随机指导。)

A、学习 “笑谈《水浒》”这一部分

(1)生谈体会。

①师: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②幻灯出示:

提问:你听懂伯父的话了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③师:临走时,鲁迅先生又送周晔两本书,可以说明什么?

(2)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师小结:鲁迅先生婉转地批评了周晔,而且还送她了两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子女,为孩子们想得多的鲁迅。

(3)带着如上的体会,自由朗读。

B、学习“趣谈‘碰壁’”这一部分

(1)生试谈体会。

师:“谈碰壁”这件事你看出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可多叫几个学生)、

(2) 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

①“四周围黑洞洞的”是指什么?“碰壁”指什么?

②师介绍“时代背景资料”。 (幻灯出示)

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

设计意图: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4)生再谈理解,感受。

(5)师: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的优秀品质的?(对话)

师:请你们各自找一位同学进行分角色的对话朗读,待会儿请两位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表演。

(6)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指名展示)

师: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态度。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鲁迅的优秀品质吗?

C、学习“救助车夫”这一部分

(1)生说说各自的体会。

(2)再仔细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文中插图,说说鲁迅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小心翼翼,一点一点,轻轻地,一圈一圈的、半跪)

(3) 引导学生看图想象

①师:画面上半跪的正是鲁迅先生,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睁开双眼,你感觉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生交流感受

②师:老师在想,在这个凄冷的夜晚,看到这个受伤的车夫的人只有鲁迅先生吗?其他人呢?

③师:这个像电影写镜头的“半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有爱心、有同情心)

(4)抓住两个“清清楚楚”,通过想象体会鲁迅为什么变的严肃。

①师:为什么此刻,鲁迅先生变得那么严肃了呢?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②师:再想想,小周晔长大成人后,直到现在还“清清楚楚”的,难道还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

(5)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自己练读――齐读)

D、学习“关心女佣”这一部分

(1)生谈体会

①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思考:作者是怎么表达人物品质的?(人物的语言)

(2)指导朗读(自由出声练读――女生展示读)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敢说、善说、乐说。

3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十多年了,一个伟大的身影越去越远。但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又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的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去朗读课文。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①自由读课文。

②读课后课文链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③幻灯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设计意图: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4 布置作业。

读P 96 页“日积月累”。

设计意图:对鲁迅精神的再一次感悟,同时对“交流平台”的学习做一铺垫。

附: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7

对于本课,我有这样的两点思考:其一,我得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来,对鲁迅先生有一个多维立体的认识,进而产生敬佩之情;其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开头提出疑惑,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的四件事情表现人物的形象,最后得出伯父是怎样的人,解疑。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时,我很纠结的就是: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文中的四件事情,第一件事抓句子“他摸了摸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体会伯父的亲切和蔼,他话的弦外之音,没有批评却让我感动羞愧。还做了进一步的升华,他对所有的少年儿童的关注,补充了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通过读来呼应开头我失去伯父时伤心难过的句子,感受失去这样一位伯父是多么让人心痛。第二件事情,抓住难点句子“四周围黑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着重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伯父的风趣与幽默,结合资料理解难句。在社会背景下,升华了鲁迅先生的形象,他的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革命家。再次用读呼应了作者开头失去伯父时的伤心难过,升华为那难过是全国人民的难过。第三件事情,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在救车夫这件事里,感受到鲁迅先生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在这部分内容里,我浓墨渲染了气氛,营造了情境,体会鲁迅先生那一动作――“半跪”,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同时,在这部分内容里,我还设了练笔,从他的严肃的表情里,写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继续升华鲁迅的人物形象。第四件一带而过,最后得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总结全文,渗透写法,把握文章结构,最后以本单元最后一课《有的人》结课,体会鲁迅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结束了教学后,老师们反响特别好,都觉得上得太好了,听课的老师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鲁迅这个人,而且有好几个老师居然都掉泪了,都觉得这是一堂情意浓浓的语文课,他们的心一次又一次温暖了,震撼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听了丛老师以下三方面的点评,我豁然开朗,原来我所谓的升华都有败笔之嫌,我所谓的浓情也有淡化“文”之根本的嫌疑。总体来讲还算凑合,尽管不太好,也不能算作是失败,现找出不足,以思之,改之。

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与“鲁迅先生”

丛老师说:“你把作者给读没了!课题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而不是《鲁迅先生》!”听了丛老师的话后,当时并不甚理解,我课后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我的教学设计,回忆我的整堂课的教学,想着丛老师的这句话。我对学生做了一个测试:用几句话来谈谈你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认识?学生们写上来了,我一张一张的读着,孩子们写得太好了,太全面了,就和我们成人所认识到的鲁迅一个样。可是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回答都是:鲁迅是一个怎么样怎么样的人?而没有一人说伯父是一个怎么样怎么样的人?

这回我懂了,我明白了丛老师的话,学生们眼里只有鲁迅,只有我们成人认识的鲁迅,而没有作者,真的把作者给读没了!这可是周晔在写自己的伯父,是周晔记忆中的伯父,记忆中的事情,而回顾整堂课,我却忽略了作者的立场。如:第一件事,就是伯父对我的关爱,我却升华到了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关爱,把我心中的鲁迅强加给了学生;第二件事,就是笑谈碰壁,作者感受伯父的风趣幽默是那时她的心情与感受,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伯父依旧那样亲切。我把伯父拔到了革命家的高度,的确忽略了作者的存在,倒像是我在写鲁迅;第三件事就更是了,透过这件事,把鲁迅的形象升华到了孩子们的心中,而作者就站在图的旁边看着呢?是周晔亲眼所见的事,怎么感觉成了我在讲这件事给学生呢?完全忽略了周晔目睹此事时,她的心情,她的疑惑,她的冷,她的感受都没了。

想到这些,我突然觉得,天呀,我到底是怎么解读教材的呢?怎么居然把作者给解读没了呢?我这算是侵权吗?罪过罪过!善哉善哉!

二、“走近”鲁迅先生与“走进”鲁迅先生

在重新解读教材之后,也解读了单元主题,“走近”鲁迅先生而并不是“走进”鲁迅先生,一字之差,大有不同,“走近”是接近,慢慢地走近,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去认识,而不是成人一股脑的把自己心中的鲁迅全塞给孩子。不用学生一下“走进”,走进去是不现实的。这得给孩子们一个认识的过程,一点一点地去认识。让学生经历一个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以一个成人的立场拔高了本课的教学,丛老师认为我把教材解读得偏,而且高,正确的解读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教材,这才是正确的。如果我站在孩子的立场,那么作者就不至于丢了。

三、“感性的语文教学”与“理性的语文教学”

丛老师讲:“一课一得,得点啥呢?得点写作方法,得点感情朗读。”这也是课前所纠结的问题,对于写作方法,一直在心里想着,一直在努力地做着,渗透着,如:写人物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一个人可以通过几件事来体现他的形象,还有文章的结构,只是没有做实,做细。

丛老师还讲:“老师为学生做得事太多了!”情感的弦荡起来,是学生通过读文荡起来,而不应是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后才荡起来。总之就是,这堂课的情感氛围太浓了,情浓而文弱了。语文是感性的东西,语文老师更容易是感性的人,而在课上,我们必须得跳出感性理性地看待语文。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8

对原配朱安,鲁迅可谓厌恶至极

1906年,鲁迅在日本接到母亲三番五次发来的电报后,以为母亲病危,匆匆赶回绍兴老家。没想到等着他的是一场已经被安排好的婚礼。

新娘名叫朱安,是个旧式的缠足女子,长有“一张狭长的脸,脸色萎黄,颧骨突出,前额高而近秃,发育未足,似有病容”。新婚之夜,鲁迅和朱安各自默默想着自己的心事,丝毫没有任何新婚之夜的兴奋。第二天早上,印花被的靛青染青了鲁迅的脸,因为他把头埋在被子里哭了一夜。

鲁迅之所以这么难过,除了被母亲欺骗和对朱安容貌的不满外,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性格保守的朱安婚前没有放脚、上学堂,让他对这段旧式婚姻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婚后第三天,鲁迅径直回了日本。3年后,鲁迅从日本回国,但没有回绍兴。也就是说,鲁迅一点儿都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一个结了婚的男人,对家庭生活没有任何的期待。

辛亥革命后,鲁迅只身来到北京工作。独自生活了7年后,他接母亲和朱安来到北京生活。在居住安排上,鲁迅自己住前院,朱安陪婆婆住在中院,两个弟弟(周作人、周建人)住在后院。这样安排就是为了避免与朱安朝夕相对。

有一次,鲁迅为母亲做寿,邀请了一众好友来参加。朱安忽然穿戴整齐地从房里走出来,跪在地上说:“我来周家已经许多年,大先生(鲁迅)不大理我,但我也不会离开周家,我活着是周家的人,死了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侍奉我的婆婆!”说完,磕头,离去。

鲁迅无奈地对朋友们说:“你们看看,这就是中国妇女的厉害,从此所有的同情,都被她争了去,大家都会批评我不好。”鲁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鲁迅对朱安,可谓是厌恶至极,却又无可奈何。

朱安的自我催眠,误了自己一生

鲁迅一生讨厌朱安,可朱安却一生感谢鲁迅。无论丈夫怎样无视她的存在,朱安都会默默地忍受。

朱安之所以这么能忍,是因为她有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只要她一直对丈夫好,早晚有一天他会回心转意。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

在心理学上,这是典型的自我暗示,或者叫做自我催眠。就是人将某种超乎现实的想法或信念植入潜意识,期望以此来左右事情的发展。这样做是对现状的否认和不接纳,是不成熟防御机制的表现。这种自我催眠确实缓解了朱安当下的焦虑,却导致她一生都生活在自欺欺人当中,无法自拔。因为不肯面对现实,她就没有足够改变自己的动力,比如读书认字,和丈夫培养共同语言和兴趣,走进丈夫的世界,改变鲁迅对她的第一印象。她对鲁迅很好,但是这些好都不是鲁迅想要的。

朱安20年的等待,非但没有等来丈夫的回心转意,还等来了鲁迅和许广平同居的消息。直到听说许广平有了身孕,她才彻底绝望了。

朱安的自我催眠还在于努力去讨好鲁迅周围的人,幻想侍奉好周老太太和周围的人,丈夫就能回头。婆婆去世后,朱安写信给许广平报丧,其中还言不由衷地说:“大先生待我是很好的,我们没有吵过架。”她还曾经对别人说:“许先生(许广平)也待我极好,她是一个好人……她懂得我。”鲁迅都不搭理她,如何吵架?许广平和朱安很少通信,算“极好”吗?显然又是朱安的自欺欺人。可以说,朱安的自我催眠导致了她无原则的顺从与忍让,她一直幻想鲁迅仍把她当夫人看,给她钱支配,负责她的生活。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9

1.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_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_阶段。

2. 汉字有独体字与合体字之分,汉字的构成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 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___________)、颜真卿的《多宝塔》(___________)、怀素的《自叙帖》(___________)等。(在括号里写出书体名称)

4. 对联由 和___________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音节协调。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_________ 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_________声。

5. 对联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___________,下联在___________ ,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6. 《论语》成书于___________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___________ 、伦理、哲学、___________ 等方面的思想,是___________ 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7. 孔子,名丘,字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创始人。

8. 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___________(国别)小说家,也是唯一可以与___________比肩的英语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古玩店》《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9. 《大卫・科波菲尔》是“___________ 体”长篇小说,以大卫的成长史为小说的___________。小说中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那种“债多不用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称做“___________主义”。

10.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___________ 结集,收录了鲁迅在1918年~1922年间所写的14篇小说,其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小说皆为鲁迅的代表作。

11.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___________ 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二、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八句诗可以组成四副对联,请选出组合正确的一组( )

①万里伤心严谴日 ②竹直心虚乃我友

③水淡性泊是我师 ④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蓝水远从千涧落 ⑥百年垂死中兴时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 ⑧玉山高并两峰寒

A. ①⑥/⑤⑧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⑦⑧ D. ③⑥/⑦④

2. 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旅居台湾,他给在大陆的二姐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风雨一杯酒”,请为它选出下联( )

A. 天涯共此时 B. 羁危百年身

C. 江山万里心 D. 千里共婵娟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子授徒讲学,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B. 王羲之,东晋“书圣”,文学家。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C. 狄更斯的小说具有十分明确的道德意图,处处体现着民主思想。《大卫・科波菲尔》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的正面形象,首先是大卫的保姆佩葛蒂。

D.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分别是鲁迅、巴金、徐志摩、戴望舒、艾青。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联是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B. 有些汉语的新词语是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如“义工”,指自愿参加义务性公益活动的人,这种公益活动就是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

C. 《论语》有12700余字,简明扼要,内涵丰富,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D. 《大卫・科波菲尔》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但狄更斯没有采用“纪实”的方法,而是把他们都“化用”了,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赞颂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

B. 经孔子整理的典籍有《诗》《书》等,他还将鲁《春秋》加以删改,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C.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并不立于一尊的地位。

D. 《大卫・科波菲尔》采用第二人称叙事。大卫童年的篇章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6. 下列对《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部小说是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

B. 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的叙写,多层面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C.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而且还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

D. 《大卫・科波菲尔》的细节刻画十分生动传神,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亚摩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运用题(50分)

1. 下面是美国作家斯诺在鲁迅先生逝世后撰写的一幅挽联散句,请调整还原对联,只填序号。(4分)

①文坛从此感彷徨

②译书尚未成功

③先生已经作古

④惊闻陨星

⑤痛忆旧雨

⑥中国何人领呐喊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次,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参加学校的联欢会,主持人临时加了一项“校长训话”。竺可桢风趣地说:“训”字从“言”从“川”;“言”者,说话也;“川”者,河也;此时此地,要说话,必定是信口开河的。请从“研”“抱”“舒”“劣”四字中任选一个,根据下面的示例,从字形出发,写出两个妙解汉字的句子。(6分)

示例:尖――上“小”下“大”,先“小”后“大”。做学问要循序渐进,注重积累;“大”是“小”的基础,“小”是“大”的精华,只专不博根底浅,只博不专无建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下列新词新语中任选两个做适当解释。(10分)

麦霸、宅男宅女、雷人、杯具、菜鸟、丁克家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句子,然后自拟一句人生格言。(10分)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②“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④“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句子,把你读后的感悟用一句格言表达出来。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富有含义。不超过20字。

我选择的是第(___________)句。

自拟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论语》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请根据其意蕴,联系自己的生活,仿照示例,另写三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10分)

示例:面对纷繁的人世,请多一分思索,不要主观臆断,为表象所迷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参照示例,用一句话点评下列文学名著。(10分)

示例1:《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示例2:《家》――个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的缩影。

鲁迅的名言句子篇10

所谓变异修辞,就是突破常规、变通使用的特异表达方式。

如:

( 1 )默默无“蚊”的奉献。(蚊香广告)

( 2 )做女人“挺”好。(丰乳霜广告)

( 3 )纯粹一个“十三点”。(北京方言)

( 4 ),你在哪里在哪里呀在哪里!(初中课文)

( 5 ) ada 我的蟋蟀们, ada 我的覆盆子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6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某校园广告)

( 7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某镇宣传广告)

( 8 )怎么了,你?(《荷花淀》)

( 9 )“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

以上九个句子(当然生活中更多),如果从修辞格的角度,有的可以指出采用了什么修辞格,而有的从常规修辞的角度则无法分析,如果从变异修辞的角度就比较容易分析了。下面我们就从语音、字形、词语、语法等方面做一下简单分析。

一、谐音双解

如( 3 )中的“蚊”与默默无闻中的“闻”谐音,一方面使我们想到这种蚊香的效力大,另一方面自然联想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利用谐音双关、词语双解的现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字形变异

利用汉字表意特点,由字形直接构成修辞,如以下这副对联:

鹤经霜田留竹叶,虎过雪地落梅花。

单纯从比喻的角度不好分析,而从鹤、虎的脚印分别像竹叶、梅花的形状分析就轻松得多了。对联中用鹤和虎的脚印这两个最基本的字形把意境形象的表达出来 , 雅俗共赏,这属于字形的变异修辞。

再如:

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背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鲁迅《药》)

“八”字把小栓由于“唠病”瘦的形象浮雕般地表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运用字形的变异修辞可以使我们对所要描绘的事物有更形象的理解。

三.词语的变异

在变异修辞中运用最多的是词语的变异,因为词语是构成句子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有时人们为了适应环境的特殊需要,往往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这种变异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词形变异

如:有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有些起敬了。(鲁迅《阿 q 正传》)

将肃然起敬这个成语拆开运用,充分表现了对阿 q 的嘲弄。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很多,成语中还有如“沾沾而自喜”、“高高且在上”“虽然英勇但不善战”等等都是在原有固定用法的基础上,为了特殊的需要临时拆分运用的。

2 .抽换语素

根据表达的需要抽换现成语素中的某些语素,仿拟构成一个临时性的“新词”。如:“默默无蚊”的奉献(某蚊香广告)将“默默无闻”抽换语素构成“默默无蚊”突出强调蚊香的作用,体现出幽默诙谐的语言基调。

3 .曲解词义

如:我国举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一举夺冠”。

将成语“一举夺冠”中的“举”,曲解为“举重”之意,出人意料的意义获得不一般的表达效果。

4 .色彩变异

这类修辞和常规修辞中的讽刺,反语有点相似。

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屠戮妇婴变成伟绩,惩创学生成为武功,将褒义词贬用,达到了语意深刻的目的。这也是鲁迅杂文的一大特点。

&#8226; 语域的变异

这种变异,有很多种,古语用于今语,方言用于普通话,外语词用于汉语,适用于甲事物的用于乙事物,语域发生变化,可以收到特殊的效果。

如:全叵罗千杯未醉呵……

ada ,我的蟋蟀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把幼童在读书时把古今中外不懂的东西而又必须读、老先生却又读得津津有味等多方面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读书的厌烦以及教育的枯燥无味,进而表达对百草园的深深依恋之情。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这种中西合壁现象也在加剧。像

咱们明天见, bye-bye 。

有事,给我发一个伊妹儿。

四.利用语法因素的常规变异

利用语法因素的常规变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词性变异

例: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象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永远国下去一样。(鲁迅《友邦惊诧论》)

“国将不国”中把“国”活用作动词,即含有如此国家之意,又含有如此下去之意,两层语义相互结合、渗透,深刻有力地揭露了政府腐败无能的实质。

2 .词语搭配变异

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除了在句法结构上要符合组合原则外,还要受到词义内容的限制,即指称范围要满足于搭配的环境,在语义上共有某种一致关系,还要遵从约定俗成的某种习惯,这类似于常规修辞中的通感。

如:寺院

金黄色的钟声

将夕阳击落

野草丛中(王润华《春》)

“金黄色”和“钟声”本不相涉 , 但从感觉上讲是有联系的。诗人把黄昏中视觉形象的夕阳和听觉形象的钟声联系在一起,把黄昏给人的一瞬间感觉立体化、流动化,凝练含蓄,新颖别致。

3 .结构成分的位序变化

如:本文开头的⑥、⑦两例。

位序变了,一个名子或一个结构的意思也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为了特殊需要而故意颠倒,达到强调的效果。

再如:江泰,我们只会叹气做梦,苦恼,活着只是没用的人糟蹋粮食,我们是活死人,死活人,活人死。(曹禺《北京人》)

这个句子既利用了汉语回环往复的特点,又同时巧妙地表现了新的意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多,像名人录、录人名,请吃、吃请,这种用法近几年来在成语中运用也很广泛,像

绳之以法,法之以绳等举不胜举。

4 .语法成分配置的变异

这里所说语法成分配置的变异是指某个语法成分在句子里出现在异常的位置上。

如:“怎么了,你?”(孙犁《荷花淀》)

“怎么死的?还不是老死的?”(鲁迅《祝福》)

这些句子不仅是人物的语言描写,而且也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了,从而达到异常醒目的目的。

5 .符号的变异

标点符号本来是一种表达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本来是帮助作者表达语意明确清晰,帮助读者分清结构、辨明语气,但在变异修辞中,标点符号却能起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如: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