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9:04:08

鲁迅作品

鲁迅作品范文篇1

一、鲁迅的装帧观点

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整体上均有朴素的美感、时代感和民族性。按设计方法,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朴素文字的装帧形式

《三闲集》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此书收集鲁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封面中只有文字,书名字体笔划匀称,朴素而灵活,封面设计形式符合书籍内容。《引玉集》鲁迅先生拿到日本印刷的苏联版画作品集,封面中以文字作为设计元素,版式编排整齐,规矩。封面最左边有一黑色边线,填满整个书脊和封底。红与黑、与封面的白底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鲁迅先生的装帧作品中,封面上使用哪种字体,都与书籍内容及封面所要表述的主体精神、气质相符合。

2.古雅插图与毛边的装帧形式

鲁迅先生是最早意识到插图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重要性的装帧家,发表过许多关于插图的言论,如“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所不能及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于封面中插图的理解,他主张插图应与书籍内容相关联,渲染书籍氛围。他对封面的要求十分讲究无论是图案的位置,字体的大小,还是颜色的深浅,都是其装帧设计所重视的细节。《勇敢的约翰》一书封面印出后,鲁迅就指出:“这回的本子,他们许多地方都不照我的计划:毛边变了光边,厚纸改成薄纸,书面上的字画,原拟是偏在书脊一面的,印出来却在中央,不好看了。”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鲁迅的设计态度。鲁迅非常欣赏书籍装帧艺术家陶元庆、钱君稥等人,其中小说集《彷徨》的封面就是陶元庆设计的,鲁迅对他的许多书刊设计非常赞赏。

3.强调书籍装帧中的“民族性”和“书卷气”

鲁迅装帧设计的书刊,带有强烈的“书卷气”与“民族性”。传统线装书的陈旧格局被鲁迅先生彻底打破,装饰画、版画、汉画等都被大胆引入书籍封面,版式设计也力求推陈出新,简洁典雅。鲁迅在致何白涛的信中指出:“我想,现在的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足以表明鲁迅先生的观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书籍装帧家鲁迅作品分析

鲁迅作品范文篇2

“看客”面面观

所谓“看客”形象,是指鲁迅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连次要人物都说不上的一些芸芸众生形象。他们似乎被作者置于事件进程之外,然而又与事件进程相联系,往往以看热闹,作谈资、发议论的面目出现。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几笔勾通画出一个个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的面影,他们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作品的形象系列,丝毫不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正是以画龙点睛之笔,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产生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纵观这类作品,我们从场景主次这个角度把“看客”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重大事件中的“看客”,一是一般生活场景中的“看客”。其中第一类重在“看客”的“观”,第二类则重在“看客”的“听”“议”“笑”。

先来看看第一类“看客”——闲看枪毙“犯人”的“看客”

同是“赏鉴”杀人,《呐喊》自序中,“看客”赏鉴的是日本人宰割自己同胞的“盛举”,面对惨剧他们所表露出来年是“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些“看客”不但缺乏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就连最起码的人类同情心也丧失殆尽,此为第一小类。

另一小类是《药》中的“看客”,他们“赏鉴”的对象不再是受外国人宰割的同胞,而是中国的刽子手杀害中国的革命者,终因是不失国格的,于是乎饶有兴味,踮足伸颈,文中是这样细腻而精彩地描写这一群“看客”的:“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一具有动态展示的场景,特别是对“看客”“赏鉴”杀人的心态进行“聚光”拍摄的特写镜头,实在令人叫绝。从对“看客”的这些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出“看客”是何等的愚庸、麻木、落后,他们不仅不理解不支持革命者所做的一切,不仅不对刽子手投以怨愤的目光,而且以观赏为乐事,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实在是可怜、可恨!如果说刽子手给予革命者的是肉体上的枪杀,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看客”给予革命者的则是精神上的虐杀!

再一小类是《阿Q正传》中的“看客”,由于“赏鉴”的对象降了格,他们便“蚂蚁似”的多得如山如海,对阿Q“过了二十年又是……”的充满佛理轮回观念的话倍加赞赏,“酒醉似的喝采”“豺狼般的嗥叫”。阿Q的麻木,阿Q的死并没有唤起“看客”们昏昧的意识。说阿Q可怜可悲,他们甚而比阿Q还要可怜可悲。

再来看第二类“看客”

首先是“赏鉴”他人的悲哀,咀嚼他人痛苦的“看客”

《孔乙己》中,咸享酒店里,“看客”们伴随着或幸灾乐祸的笑,或附和着的笑,或随便的哄笑,或前或后地对着孔乙己嚷:“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些话语句句带刺,冷嘲热讽,把他人的不幸拿来当笑料,足见“看客”们的冷漠。

再看《祝福》中对阿毛的故事久已厌烦的闲人,他们又开始对祥林嫂发生了新的趣味,究其由来是祥林嫂额上的伤疤象磁铁一样吸住了他们,于是便寻“来历”来了。“祥林嫂,你那时怎么竞肯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笑影又冷又尖。是同情,是感叹,是讥刺,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

又再来看《阿Q正传》,闲人们一见阿Q头上的瘌疮疤,便“玩笑”他来了。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地说“嗨,亮起来了。”见阿Q怒目而视,他们又发话道:“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事情到最后,他们还玩得不过瘾,终将阿Q碰了四五个响头,才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这一类“看客”的特征不外乎捅别人的痛处,揭他人的疮疤,咀嚼他人的悲哀,直至成为渣滓。至于他人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他们并不在意,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赏鉴”的对象有无笑柄,有无隐私,只要他们能说一通,笑一通,便算满足了。其次,是幸灾乐祸,推波助澜的“看客”

“看客”们见阿Q和小D在斗殴,一下子从百无聊赖中寻着了乐事,围上前去,不少的连声叫道“好!好!”“不知道是劝解,是颂扬,还是煽动。”

这一号“看客”别有寻乐的高招,他们善于抓住契机,滋生气氛,煽风点火,极尽推波助澜之能事,至于是非善恶,皆不理睬。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鲁迅作品范文篇3

一、科学评价鲁迅作品中的历史名人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军侵入苏南,烧杀掠淫,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军,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军秘密枪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国民党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主席。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政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革命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二、规范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与现行语言文字规范相悖的现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因为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畏而讳莫如深,就势必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因“名人效应”的影响而盲目模仿,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就难以完成,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正确地被运用。

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词语不规范。例如:

(1)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祝福》)

(2)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怜俐起来的希望。(同上)

(3)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1)中的“那里”应该写作“哪里”,因为只有后者可以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至于例(2)中的“怜俐”,恐怕所有的学生不需要翻工具书,就能知道它应该写作“伶俐”。例(3)中的“绍介”,有这样的说法,但今天一般是说成“介绍”,所以还是按现在的说法为好。

二是标点符号不规范。例如:

(4)“实在,我说不清……。”(《祝福》)

(5)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6)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药》)

以上三例,都有标点符号用错了。例(4)中的句号属多余,因为省略号的使用有个原则:省略号前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可以不用),省略号后不必再用标点符号(问号、感叹号除外)。例(5)中“她就正告我”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因为后面的内容是“她”说的完完整整的话。同理,例(6)中的逗号也应改为冒号。

三是语法不规范。例如:

(7)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的豢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8)定眼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药》)

(9)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祝福》)

鲁迅作品范文篇4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也渐为古今中外名家之首。但由于鲁迅的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鲁迅的文章往往比较难教,学生则觉得较难理解。在教学中,我发现抛锚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其主要的方法,就是从组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结构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一、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

二、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根据“抛锚”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她?请在文中找出刘和珍不平凡的事迹来。

2.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你能了解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吗?请在文中找出作者所寄予的深厚感情。

这两个问题相当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一个“真实宏观情境”的“锚”。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并且也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有了这些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教学难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锚”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祝福》运用了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归乡”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复调。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在这里,恰当的视角是作者展开故事与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这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在学习中,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锚”去收集材料,从而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四、协作学习

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是协作学习的要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后者)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锚”中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故乡》一文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它与回忆中的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它是由哪些不同的人及其精神关系构成的呢?怎样概括自己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呢?“故乡”与鲁迅心目中的“祖国”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充分的理解。

五、效果评价

鲁迅作品范文篇5

一、“增”和“删”:意义和标准

每一次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变动,都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四川省鲁迅研究会会长李怡提出,鲁迅作为一个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在今天的时代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既是教育界的问题,也是涉及中国当下文化发展的重大话题。2010年秋季学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再次变动,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绍义介绍了媒体关于此事引发的争议。西南民族大学李光荣认为争论的意义牵涉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神经。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黎本初先生认为不管舆论怎么讨论,鲁迅作品在中学教学中都应当加强,不能削弱。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的增删有更直观的看法。成都树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小泉认为,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数量适度,学生有完全的认知能力去理解。西南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张爱明则从中学教材中所选鲁迅作品的类别着手,就鲁迅作品增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特别提出中学教材中所没有涉及的关于鲁迅生命哲学的作品理应受到编写者的重视。会议转达了四川省广安市教科所所长邱秋和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顾之川教授就鲁迅作品入选中学教材的标准和变化等问题的书面问答。他们指出,媒体关于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减少的报道是不符合实际的。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已经从过去“投枪”、“匕首”或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转变为更有文化内涵,更让学生喜欢的作品。

二、“教”和“学”的困境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杨小泉在学生中就鲁迅及其作品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文科学生对鲁迅作品更为喜欢,而多数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阅读都局限于教材之内。杨小泉认为,教师和学生对鲁迅作品感到隔膜,主要在于现行教材对鲁迅作品的解读过于突出反抗封建教育制度等主旨。而部分教师对鲁迅作品接触较少,在解读鲁迅作品的时候难免搬来一些僵化空洞的概念,也无形中影响了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的接受。张爱明以讲授《孔乙己》一课的经历为例,提出只要找准切入点,能够将鲁迅作品讲得很成功也很亲切的。西南交大附中的徐葵觉得,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的方法,更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四川师范大学唐小林从实现鲁迅阐释的当代转换角度提出,应将鲁迅的阐释从政治意识形态阐释转变为人性化的阐释,再至生命化阐释,再到语文学的阐释,否则鲁迅依然很难在当下教育机制里面、在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鲁迅作品范文篇6

首先,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距离感。

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晦涩,主题如何的深邃意蕴,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主动的阅读是前提,教学实施中师生一起更为广阔的背景性资料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反过来保证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由于鲁迅的作品在不同的视角具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空间,对作品有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其实也就体现除了阅读中的体验性和主动性。加上教师的引导,达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双重的自我,以自己的视角发现作者同时也发现自己。

另外,除了“让学”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外,可以利用鲁迅在作品中的儿童视角来拉近学生与鲁迅,与鲁迅作品的距离。例如在《风筝》一文中,鲁迅说弟弟从小躲在屋里制作风筝,被自己发现就踏扁了,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后来读过外国儿童教育专著,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自责当年对弟弟粗暴。体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童真天性的理解,这就去掉了鲁迅在学生心目中冷峻的脸谱,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鲁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

其次,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

对于求知欲望特别强,创造意识活跃的中学生来说,要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引导,不能硬性的反驳某位学生的观点,也不能要求统一见解。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不但要注重“有用”“有益”“有力”,还要注重“有趣”“有味”“有度”,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占有、挑选、拿来”,并且“放出眼光”,这就需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否则,“封建制度”“国民劣根性”将成为他们面前的黑是名词术语的堆砌而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更不要说领悟和文学鉴赏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思维,潜意识的把鲁迅的作品与战斗檄文捆绑在一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向,强硬的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消减了教师的积极性。公务员之家

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析探讨鲁迅以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从而获取更多的收获。

鲁迅作品范文篇7

关键词:语文;鲁迅作品;人物形象

以人教版为例,2013版教材收录鲁迅作品六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2016版教材的七年级课本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变化不大,本文主要以这六篇文章为例进行分析。

1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

1.1对鲁迅成长影响较大的人物形象。这六篇文章中对鲁迅成长影响较大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先生寿镜吾、保姆阿长、仙台医学老师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的老师,文中讲“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通读本文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描述,可知语调是委婉轻松而又带有一丝幽默的,不管是孩子们折腊梅、描绣像还是读文章,总是充满了童趣。保姆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阿长在自己的方式下呵护、照顾鲁迅,整篇文章围绕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来写,充满温情,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课通过阿长的形象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人。而藤野先生对鲁迅有知遇之恩,在仙台求学期间鲁迅遇到精神上的困境,在藤野先生的关怀下,鲁迅感到了一个弱国子民在他乡得到尊重和爱护,这里的藤野先生是一个有人类关怀的师者。1.2着墨不多但生动形象的小人物群。在这些文章中,鲁迅并不是只对一个人进行描写,往往是把主要任务放在一群人物中,这些小人物往往性格鲜明,并且为主要人物形成背景。《藤野先生》中的“清国留学生”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在三味书屋一起学习的小伙伴、《故乡》中的市井人物、《孔乙己》中的短衣帮等等。这些人物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在人物群众又能看出性格迥然的人,如《社戏》中机智勇敢的双喜,大方的阿发,这些生动形象的人物群和鲁镇的风俗景色等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乡风俗画。1.3时代背景下穷途末路的人物缩影。在初中课文中,鲁迅的文章批判性还不是特别强烈,但是九年级的文章已经开始有鲁迅对当时中国现状的思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一个是读书人的现状,一个是农民的代表。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除了迂腐、固执、好吃懒做之外还有读书人的热心、坚持、善良等品质,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立体的人物形象。而闰土则是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下几乎失去了作为人的体验,这不仅是一个农民的形象,更是当时社会情形的缩影,也是鲁迅对故乡衰败的矛盾复杂心理的一个表现。

2对鲁迅作品人物形象教学的建议

教师要循序渐地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不能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把鲁迅的形象固定在“横眉冷对千夫指”上,把鲁迅作品的风格固定在冷峻犀利上,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或者害怕、厌学等负面情绪,这里仅对初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2.1循序渐进,缩短距离。任何学习都要循序渐进,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应把鲁迅看作是文学泰斗、民族之魂,在学生眼里鲁迅应该是在百草园中充满好奇心、在三味书屋里兴致勃勃、在江南水乡的社戏中自由自在的鲁迅,这些文章都极富文学色彩,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关注文章的文学性,引导学生接近鲁迅,喜欢鲁迅,之后才是对鲁迅文章的各种解读讲授。之后《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对孩童时期的情感描摹的非常细致,也是学生学习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藤野先生》作为中间的过渡,应该让学生慢慢体会鲁迅文章中冷峻的看客描写、对中华民族的担忧与反思,以及作为一个思考着对中华民族出路的探索。2.2体会人物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感。鲁迅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不是扁平形象,而是圆形形象,非常立体、多面。人物性格都是比较复杂的,很难用好或不好来一言概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发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并且思考为什么鲁迅要这样写,即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背后所蕴含的鲁迅的情感态度,在鲁迅冷漠、漠不关心的笔触下,是否传达了他最热烈、愤慨、激昂、同情心到了极点的感情,这种情感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也是学习鲁迅作品最重要的地方。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鲁迅,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鲁迅,之后才是教师的补充、语文知识的学习等,鲁迅的文章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有学生自己去认真理解、体会,才能明白为什么鲁迅是“民族魂”,理解鲁迅的思考,明白鲁迅的坚持。

参考文献:

[1]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

鲁迅作品范文篇8

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文学文本,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文学的属性,尽量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去理解文本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编者的意图。过去对鲁迅作品,很多教师在解读过程中,总是按照统一标准来阐述,过于拔高道德要求,忽视了作品的文学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忽略了学生独特的个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思维惰性。因而,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文本时,需要遵循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小说,教师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文学角度,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教师对鲁迅小说的作品解读才会有效,学生的理解才有可能更加深入。

二、提倡思辨,开放鲁迅小说的多解性

诚然,当前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偏见。鲁迅作品为何难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所处环境与鲁迅时代脱节,对动荡年代缺乏最真切的感受,从而造成思想理解的隔阂。毕竟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从思想性来说,鲁迅作品都是无人可及的。因此,要想让鲁迅作品真正变得易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进入鲁迅那个时代。当然,这就对教师的启发引导、科学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小说,对那个特定年代的思想产物,要鼓励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对文本进行思辨,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正如章熊所说:“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三、创新思维,解读鲁迅小说的差异性

鲁迅作品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小说;课例教学

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小说中的精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小说的特点及艺术手法。同时,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文章。

一、鲁迅小说作品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小说作品来说,鲁迅小说作品更受到教育者的喜爱,并被编写到小学、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作品之所以会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现实主义。鲁迅的小说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些作品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警示作用。通过这些小说作品,教师能够看到封建社会教育的落后,对现在教育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2)人物形象鲜明。鲁迅的小说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人物性格的塑造没有脱离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具有明显的感染力[1]。(3)语言风格简洁。鲁迅先生的小说没有使用过多华丽的语言,都是通过非常朴实的文字打动读者的内心,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并带给读者发人深省的力量

二、学习鲁迅的小说作品时应重点注意的事项

(一)了解时代背景。鲁迅的小说作品绝大多数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强有力批判,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背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当时的生活现状与社会制度,否则学生会因为时代背景差异,无法掌握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本质[2]。所以,在对鲁迅小说作品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做好课前讲解工作,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缩短鲁迅先生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中因时代背景的差距而发生脱节的问题。(二)分析人物性格。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这些人物进行重点分析,抓住这些人物自身典型的性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旨。例如,《社戏》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就非常明显,桂生是聪明活泼的,双喜非常有责心且具有较高的驾船技术,阿发是憨厚无私的,六一公公是淳朴善良的,这些在课文中的很多地方都能够得到体现。在了解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后,再对《社戏》中所发生的故事进行解读就会变得较为容易,学生更容易掌握该篇文章的主旨。(三)反复揣摩细节。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熟读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较为简单,文章篇幅也相对较短,都节取自每部小说的精华部分,因此,教师当在实际教学中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逐字逐句地进行品味,抓住小说中的每个细节,并反复揣摩。这不仅能使学生对小说情节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有利于揭露文章的主旨内容。

三、鲁迅小说作品的艺术手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孔乙己》是一篇值得学生反复推敲的文章,是教学中的重点文章。因此,下文便以《孔乙己》为例,重点分析鲁迅小说作品独到的艺术手法。(一)从细节上塑造人物性格。在《孔乙己》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孔乙己是一个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受到了封建社会的严重迫害。鲁迅先生在对孔乙己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时,利用大量细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特点。例如,从小说最后从孔乙己所表现出来的几次脸色便能够看出来作者在人物性格塑造上的良苦用心[3]。孔乙己在出场时脸色为青白的,而且在皱纹中还夹杂着些许伤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孔乙己非常穷困;第二次对其脸色进行描写则是在与他人发生争吵时,此时他是涨红了脸,表现了他当时对别人说他偷书的愤怒;最后是别人质疑他考不上秀才时,他的脸上呈现了灰色,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悲凉。这些细节描写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应仔细阅读此篇课文。(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孔乙己》这篇文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便是将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进行了非常巧妙的结合与应用。该表现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文章最开始时,鲁迅先生就向读者介绍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征,通过正面描写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封建科举学子的形象,而在下文中通过描写“我”和他人眼中孔乙己的形象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4],此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表述了“我”眼中的孔乙己及其人物发展,让读者产生了较强的代入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结合,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也是小说中的重要表现技法。(三)讽刺嘲笑艺术的应用。鲁迅的小说作品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于讽刺手法的灵活使用。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或观点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使用大量讽刺手法引导读者了解自己的想法,体会小说所表达的思想。讽刺是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表达技巧。例如,当孔乙己偷书的事情被人拆穿后,便急红了脸,说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这种语言的设计让读者感到诙谐,一个非常可怜而可爱的形象便出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这比直接对孔乙己进行讽刺更具感染力,而且还能让读者感受到鲁迅先生在小说写作过程中的巧妙构思。

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更是具有时代意义和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对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小说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掌握作品中的技巧,再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进鲁迅先生所创造出来的小说世界。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鲁迅小说的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其在中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婧.初中语文鲁迅小说课例教学思考[J].文教资料,2018(6):89.

[2]赵小娟.小说自主阅读教学课例分析[J].中学语文,2017(15):36-37.

[3]肖仁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6(7):24.

鲁迅作品范文篇10

一、鲁迅作品思想的摩罗精神

为了改造中国国民劣根性,鲁迅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阅读了大量西方文艺作品,对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十分推崇,鲁迅热情地赞扬“不为顺世和乐之音”、“争天抗俗”、“不克厥敌、战则不死”的摩罗派诗人。鲁迅的作品思想也明显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摩罗精神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情结。

鲁迅作品思想中充斥着英国摩罗诗派的浪漫主义幻想,随处可见作品中浪漫主义思想的的渗入,第一篇纲领性论文《摩罗诗力说》中,极其全面阐述了当时欧洲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裴多菲、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人的思想与主张。他对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度赞扬与热情提倡始终贯穿于这篇著名的论文当中。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即是对于理想信念的执着与追求,以个人为单位号召全体人民奋起抗敌推翻暴力反动的封建统治。拜伦曾经高唱“只有革命,才能使大地免于受到地狱的奸淫”。[1]这正迎合了青年鲁迅主张反抗的革命意识。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摩罗诗人拜伦、雪莱对鲁迅影响巨大,在日后鲁迅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痕迹。拜伦在他的诗作《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敢于反叛、积极进取的英雄人物,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和压迫。”[2]这与鲁迅此后塑造的一系列丰满的个人与社会严重对立的英雄形象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其作品《过客》、《这样的战士》、《秋夜》以及《奔月》等作品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战士,他们是孤寂的“精神界之战士”、“任个人而排众数”,[3]积极地反抗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陈鸣树也曾指出,1903年鲁迅所作的浪漫主义传奇《斯巴达之魂》,无论是从从叙述内容还是艺术构思,都无疑受到了拜伦的影响。雪莱的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独具一种启蒙色彩,《西风颂》以豪迈奔放的激情赞美狂暴有力的西风,歌颂西风以摧古拉朽之力倾尽冬日颤冷的寒意,催促万紫千红的春天的到来。“就把我的话语/像灰烬与火星/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如果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天还会远吗?”[4]诗歌采取象征性的修辞手法,寓意深远。在鲁迅寓意颇丰、迂回曲折的抒情长诗《秋夜》中,不难找到雪莱《西风颂》的影子,整首诗的物象在象征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作者当时心理活动。

(二)绝望中的反抗。

英国文学摩罗精神的宗主拜伦是一个极富叛逆精神,具有很强意志力和英雄主义的作家。在他的作品里充斥着叛逆与反抗,当时的英国社会万般事物停滞,阿谀、伪善、嫉妒、中伤盛行,贵族阶级生活放荡糜烂到处充斥着腐朽的异味。但是“他们禁止它浮现在社会的表面上来”,“如果有人破坏这个默契,他便是全体贵族的公敌”。[5]因此拜伦这个破坏者的反抗精神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其他人的排挤、迫害。拜伦的诗作到处弥漫着对传统专制的激烈反抗,《普罗米修斯》中,诗人赞美普罗米修斯敢于抗拒一切邪恶势力不屈不挠的伟大灵魂。《路德派之歌》中,诗人号召工人将手中的织梭换成利剑,用自己手织的布匹去包裹暴君的尸体,用暴君黑色的血滴去润泽路德种下的自由之树。鲁迅所希翼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正是像拜伦这样的敢于破坏传统秩序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厌恶传统的合群、静谧,期翼好似拜伦一样“‘所遇常抗,所向必动,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战’的离经叛道的战士。”[6]因此拜伦诗作中的力抗社会、断望人间、绝望奋战,意向峻绝对鲁迅此后的绝望中的反抗创作影响深远。他的作品旨在唤醒像拜伦一样的与众不同,富于反抗“精神界之战士”。《复仇》中裸身屹立于沙漠旷野之上,手握利刃的斗士;《秋夜》中孤独寂静的默默伸入黑夜天空的枣树,正映射了“拜伦式英雄”与现实社会抗争,绝望反抗社会的精神。而在当时的中国也正需要这种敢于向腐朽势力反抗的“精神界之战士”,拜伦愤世嫉俗,毫不妥协的创作精神唤起鲁迅的创作思想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鲁迅此后的作品创作。

二、鲁迅作品艺术的摩罗精神

鲁迅作品的艺术气质天性自由、天马行空、自然草根、异端反叛,永远都站在少数人这边,自由的出入在具象与抽象事物之间。这其中最具摩罗精神的艺术气质即是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及异端反叛的创作理念。

(一)天马行空的想象。

想象在作品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能够拓展作者天马行空的创造性,而浪漫主义文学就是要以想象的方式描写情感,尤其需要运用想象来进行虚构。鲁迅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动态创造性,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规章与秩序,充分运用浪漫主义幻想,将天马行空的艺术气质孕育到作品当中,追求奔放的情感表现。这与摩罗诗人雪莱那种自由奔放,不拘泥于狭小的空间,运用奇特的幻想和豪放的夸张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雪莱将想象视为诗歌创作的灵魂,他的诗热情富有哲理思辨,短诗《致云雀》以欢乐的精灵云雀做主人公,灌注诗人自己的灵魂,“你从大地一跃而起,往上飞翔又飞翔,犹如一团火云,在蓝天平展你的翅膀,你不歇的边唱边飞,边飞边唱。”[7]诗人用放声歌唱的云雀,鄙夷世间的腐秽,厌恶伪善的行径,它用真挚热烈的感情,优美朴实的腔调,阐释内心的忧伤和爱,憧憬明日光明和自由。雪莱运用天马行空的艺术象征,寄托自己伟大的政治理想和艺术抱负。浪漫主义异端幻想的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更是一部规模宏大,象征丰富的巨作,整个诗剧都笼罩着奇异的想象,笔触纵横来去,挥洒自如,创造各种类似神仙、精灵、鬼怪,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鲁迅曾用八个字高度评价雪莱“姿状端丽,夙好静思”[8],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此后作品的自由奔放,情感的恣意流露,意象的千变万化与当时他对雪莱诗作的阅读有不可忽视的关系。在鲁迅家喻户晓,蜚声中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就有一篇特立独行的诗作《我的失恋》,其诗看似“油滑”却孕育了鲁迅与众不同,滑稽幽默的想象力。诗中“猫头鹰”、“冰糖葫芦”、“发汗药”、“赤链蛇”等狰狞的意象,与“百蝶巾”、“双燕图”、“金表索”、“玫瑰花”等和煦的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鲁迅对年轻人恋爱的态度,幽默中带有严厉的斥责。我们不可以说鲁迅精彩的想象完全继承于雪莱的诗作,但是却不可以完全的否认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毕竟鲁迅对雪莱的诗作是持赞赏眼光的。

(二)异端反叛的构思。

拜伦是一位颇富争议的诗人,他的诗作反对中庸调和,强调颓废中的反抗,拥有揭露自我恶性的反传统精神。他的诗作常常也是反其道而行,英国的上流贵族认为他与姐姐奥古斯塔是不同寻常的姐弟关系,他就在诗剧《该隐》中以恶魔自居,替亲姐妹兄弟之间的性关系辩护而不为他人的污蔑困惑解答。拜伦曾自评“我是被上帝驱逐的人,从天上落下来的天使,是从乐园被逐出的恶魔。人有两种,一种是到天国去的,另一种生下来便注定要下地狱的。”[9]由此亦可看出拜伦诗作的与众不同,背道而驰,异端反叛的构思风格。在鲁迅的著作中我们也能够窥察到拜伦式异端构思的浸染,“我的确在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我自己。”[10]鲁迅的作品常常伴随着用反语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解剖,当夸张式的反语与并无其事的反语混合起来,你甚至无法辨认出他是在用反语的方式进行自剖,这就是鲁迅及其异端反叛的创作构思方式。他以作品的虚构特征为由,将作品中的人物与其自剖联系起来,这样就可大大增加作品的讽刺意味。鲁迅认为小说就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述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在酒楼上》、《孤独者》、《弟兄》等小说中的吕纬莆、魏连殳、张沛君等都是鲁迅的深刻自剖。鲁迅借助作品中的主人公的自剖反讽现实社会的黑暗,封建制度的腐朽,他的杂文也同样运用反常规的联想力,在“形”的巨大反差中找到“神”的相似。经过鲁迅妙笔连珠的串连就达到了神圣的“戏谑化”,高雅的“恶俗化”的境界,这种异端构思风格追魂摄魄,为现实懵懂生活的人们敲响了警醒的沉钟。

三、鲁迅个性的摩罗精神

鲁迅反叛逆境的个性受到英国摩罗精神的深刻影响,而鲁迅的热爱自由,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规矩与秩序亦同英国摩罗诗人异端反叛,倔强不迁就传统的个性产生了异曲同工的共鸣。

(一)卓尔不群的个性。

横在拜伦、雪莱,鲁迅面前的并不是什么阳关大道,而是崎岖狭小艰难的人生旅途,家庭的不兴,社会的冷言疯语,敌人的刀枪,亲人的暗箭,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对革命结果的失望,汇集成一曲集愤怒,焦虑,苦闷,悲怆于一体的交响曲震撼他们的心灵。但敌人恶毒的批评和沙漠般的沉寂并没有使他们的意志消沉,相反却刺激了他们的愤怒与反抗。世人嘴脸的变幻莫测,表里的南辕北辙,造就了他们日后创作的讽刺技巧的高超,嫉恶如仇的感情与犀利冷峻的讽刺相结合,构成了他们小说的基本格调。尽管道路荆棘丛生,但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仍能体味到对未来社会光明的憧憬与追求,显露出人格上反抗、怒吼、不屈不挠的摩罗精神。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作品的创造中,其都能反映出他们人格上的摩罗精神,鲁迅称赞拜伦“平生,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率真行诚,无所讳掩”。[11]拜伦在哈罗中学时即以认为“极端古典的教育制度,既死读书而又无趣味”。[12]他酷爱自由,对刻板的教育和正规的规范产生强烈的反感,不迁就于传统的势力和社会的习惯。对于雪莱,赞颂明天的美好,对自由民主的光明未来的呼唤,深情的预言人类终将战胜暴力以成为他诗作中的核心思想,人生道路的坎坷也不能阻止“天才预言家”的诞生。相对于拜伦、雪莱,鲁迅的个性也同样具有摩罗精神。对于正统规范和正宗文化厌恶至极,他所阅读的书,差不多都是那些专家学者认为的不可登大雅之堂的闲书。鲁迅向来对那些古代传承下来的“正规、正统”没什么兴趣,他会另找一些他觉得有价值的东西阅读,这看似离经叛道却折射出了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鲁迅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摩罗个性的伟大作家。

(二)扶弱救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