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3:40:14

鲁迅小说

鲁迅小说范文篇1

摘要:鲁迅的个性气质是内向抑郁型的,其中充满着强烈的孤独意识。在他的小说创作之中,这种孤独意识无处不在。正是这种孤独意识,鲁迅完成了自身作为思想家和文化伟人的人格塑造。

鲁迅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哪里呢?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偏执和入木三分外,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意识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是不能忽视的。鲁迅正是在“黑暗”与“虚无”、“孤独”与“悲凉”、“希望”与“绝望”的纠葛中走向孤独,完成了自身作为思想家和文化伟人的人格塑造。

鲁迅创作的年代正是旧中国最黑暗的年代。政府的昏庸,社会的黑暗,国民的愚昧,使鲁迅深感孤独、无望。他在给许广平的一封信中说道:“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1}在鲁迅看来,真正真实的只有“绝望的抗战”。从“黑暗与虚无”的实有状态到“绝望的抗战”再到“终于不能证实”,这一过程蕴含的正是“反抗绝望”“反抗孤独”的人生哲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迅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表明了鲁迅面对现实人生的态度。

鲁迅心灵的“黑暗”可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那时祖父下狱,家道中衰;寄居舅家,遭人白眼;父亲重病,来往于当铺与药店之间,这一切使鲁迅从小就深味人生的苦痛。“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2},所有这些都形成了少年鲁迅的心灵的某种思维定势,造成了周作人所说的“一种只有苦痛与黑暗的人生观”。坎坷的遭遇使鲁迅从小便用带有阴郁、怀疑、憎恶的眼神看待眼前这个世界,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内向、孤僻又略带偏执的性格。

鲁迅的青年时代,也同样和“黑暗”伴随在一起。那时他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便毅然东渡日本去寻求救国之道。在留日期间,他亲身体验了民族被歧视的耻辱,遂弃医从文,要疗救国民的灵魂。但第一次出版文学杂志的尝试就遭到了失败,还因此招来了一些嘲弄和讽刺。于是他又一次品尝了失落与苦闷的滋味。回国后,辛亥革命令他失望,因为那场革命连拖在中国人脑袋后的尾巴也没有割掉,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他又深深地陷入孤独、苦闷之中,为此他沉默了十年。

由“黑暗”引出来的只能是“虚无”。鲁迅特殊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他独特的个性气质,他不但内向孤僻,而且还有些“神经质”。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这样说鲁迅:“鲁迅的身材并不见高,额角开展,颧骨微高,双目澄清如水精,目光炯炯而带着幽郁,一望而知为悲悯善感之人,两臂矫捷,时时屏气曲举,自由用手抚摩着,脚步轻快而有力,一望而知为神经质的人。”正是这种“神经质”才使他一步步陷入“虚无”的境地。1924年的“杨树达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杨树达是北师大的学生,在神经错乱时撞进鲁迅家中,举止自然有些反常,鲁迅便疑心是论敌派来捣乱的打手,很紧张地接待了他,并连夜写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一文,详细说了经过并在结尾写道:“我还没有预料到学界或文界对于他的敌手竟至于用了疯子来做武器,而这疯子又是假的,而装这疯子的又是青年的学生。”{3}后来他知道弄错了,赶紧写了两段文字更正说:“这是意外地发露了人对人——至少是他对我和我对他——互相猜疑的真面目了。”{4}只要仔细读过那篇文章,恐怕谁都会感到悲哀:鲁迅的虚无感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无论是“黑暗”还是“虚无”,都使作者感到孤独。但鲁迅毕竟是鲁迅,他时刻在反抗着“黑暗”,反抗着“虚无”,体现着作者反抗孤独的生命意识。他的《孤独者》一类的小说,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他那弥漫着“鬼气”的杂感、随笔和通信,还有像《辛亥残秋偶作》那样的诗,都表现了他吐露和宣泄的结果。1918年,他从绍兴会馆的“待死堂”逃向启蒙主义的呐喊队;1926年,他又从风沙蔽日的北京逃向温暖明亮的南方;1930年,他更从孤寂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逃向与共产党结盟的激进反抗者的营垒。鲁迅的这“三次出逃”,难道不是鲁迅面对“黑暗”与“虚无”的孤独反抗吗?

“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后,新文化阵营内发生了裂变,那时“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他“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他有时觉得“仿佛看见那人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我等着,等着,看看临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若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五四”时期的鲁迅正是这样的“梦醒了无路可走”的人。他曾经公开承认过:“我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至今有时还在寻求。”{5}鲁迅深知自己最大的苦闷,就是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向哪里走,他有点不认识自己了。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的把握,这是最严重的精神危机,这一点鲁迅是明白的。既然明白,就应该找回自我。要找回自我,就先得把自己的灵魂摊开,让它见见阳光。不管是绥惠略夫式的“绝望”也好,虚无主义的“鬼气”也好,要驱逐它们,就要深入地自我剖析。但鲁迅毕竟是知识分子,面子的事还是要讲的。因此,他不愿以其他方式向众人坦露自己的灵魂,所以他就借小说来倾吐自己的孤独和苦闷。

《彷徨》就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自己,只不过是借他人之口来谈自己的事,达到坦露自己灵魂的目的。

《孤独者》中,不但在小说的名字上有诱导读者感知作者“孤独”和“悲凉”的情绪,而且也是《彷徨》中最能体现“孤独”和“悲凉”的篇章。先看作者对魏连殳相貌的描写:“一个短小削瘦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6}这难道不是作者自己吗?魏连殳“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还“喜欢发表文章”,“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7},鲁迅对待自己的母亲不也是这样的吗?“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鲁迅也是这样对待孩子的。至于魏连殳借祖母一生所发的长篇议论,写给“我”的那一封信,特别是其中的许多话,更是非鲁迅不会有,唯有他才写得出的。可以说小说的许多素材,都取自作者的亲历。甚至一些细节,也是他在其他地方用过,改也不改就搬来的。在鲁迅的全部小说中,还没有一个人物像魏连殳这样酷似作者。鲁迅正是借魏连殳来表现自己,倾吐自己心中的苦闷和孤独。作者在写出《孤独者》后,又写下了《伤逝》。就创作的动机而言,《伤逝》和《孤独者》较为接近。魏连殳是“孤独者”,这孤独的尽头是毁灭。那么,不再孤独,照着《孤独者》中的“我”的意思,另外去寻一条生路?这生路又会向何方?作者在《伤逝》中展开的,正是这样一种探究,他同样是用涓生和子君来模拟自己人生道路的某一种可能性。不用说,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继《伤逝》之后,作者又写下两篇小说,《弟兄》和《离婚》。《弟兄》对沛君的内心隐情的揭发,似乎比对涓生更为犀利,《离婚》中弥漫的那股冷气,也令人联想到《孤独者》。从《祝福》开始,鲁迅的内心之门逐渐打开,到《孤独者》和《伤逝》,这门已经开得相当大,到《弟兄》和《离婚》作者结束了他的小说创作。

在鲁迅艰难的内心历程中,“希望”与“绝望”始终在折磨着他。首先,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产生“确信”,即对“绝望”的肯定,“希望”的否定;然而,又由于对自我经验的有限性的怀疑,进而对自己的“绝望”产生怀疑,进而又产生了“希望”,随之而来的又是对“希望”的怀疑与绝望,这样就形成了新的循环。这就是鲁迅一再引述的裴多菲的诗句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在这里,无论是“绝望”的命题,还是作为其反题的“希望”的命题,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反抗孤独反抗绝望的生命意识。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鲁迅的《呐喊》《彷徨》这两个小说集子中,自始至终存在着作者的“希望”与“绝望”的孤独抗争,就是在这样的矛盾统一体中,作者义无反顾地把执著于现实的斗争作为自己存在的内在需要。这对于彷徨苦闷于漫漫长夜中的孤独的先觉者来说,是多么宝贵的崇高精神啊!因此,鲁迅小说中内向抑郁、孤独绝望人物的内心深处,却往往奔突着“地火”般的灵魂的抗争。在这方面,《狂人日记》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如果说由于“狂人”的内省自觉气质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中间物”{8}意识的话,那么,他内向抑郁和对周围环境的感应,则直接表现为作者的孤独。狂人是一位觉醒的孤独者,他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并喊出“救救孩子……”的喊声,这是作者内心的希望所在。但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狂人周围的环境依旧,大哥和陈老五一类人仍在“吃人”。他的呐喊成为没有回应的呐喊,令人感到恐怖与孤寂,这又使作者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所以,作者的这种孤独显然是一个先觉者的深刻孤独。较之于鲁迅后期作品,《狂人日记》流露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孤独无援的被包围感,其中渗透着明显的恐惧和挣扎。而以后,鲁迅则能较多地表现出对孤独的反抗和挑战的积极抗争。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较为典型地显示出作者在“希望”与“绝望”的历程中的孤独无援。小说中叙述了阿Q的“希望”和“绝望”:阿Q希望有个姓氏,说他“似乎姓赵”,却受了赵太爷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希望自己阔起来,“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可是“阿Q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职业”,晚上“仍旧回到土谷祠”;阿Q希望做事,可又叫小D抢了去,就连那场“龙虎斗”也打了个平手,可“在阿Q的眼睛里,位置是在王胡之下的”;阿Q希望革命,“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可是洋先生扬起哭丧棒让他“滚出去!”最后还送了命;阿Q希望“有个女人”,就跪下向吴妈求婚:“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可得到的是秀才大竹杠的一顿毒打,并还订下了五个条款;阿Q希望“叫他画花押”时,他“立志要画得圆”,而终于为“画成瓜子模样”而感到羞愧。{9}所有这些都表明,阿Q是在一次次的“希望”中遭到一次次的“绝望”,然而,他因为“似乎姓赵”而挨了赵太爷一个嘴巴,而后还没有放弃和小D去争夺那场“龙虎斗”。这又说明在一次次的“绝望”后,也从不放弃一次次的“希望”。我们发现,阿Q在一次次的绝望中,没有谁能去理解阿Q,更没有谁能去帮阿Q一把,阿Q显得是那样的孤独无援。我们还发现,那种惶惑、不安、恐惧、孤独甚至绝望并不仅仅属于阿Q,而是属于广大国民的,就像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属于全体国民的一样,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要面对全体国民的愚昧和麻木的悲凉感和孤独感。

《孤独者》与《阿Q正传》所不同的是作者面对“孤独”和“悲凉”有了自觉或不自觉的抗争意识。“我”在魏连殳死后的冷笑中又一次体验到先觉者命运的孤独和寂寞,但终于经内心的抗争而“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10}。“轻松”和“走”都不是来自对“希望”的信心和追求,在“孤独者”的世界里,从未显露任何真正属于“未来”的有利因素。而耐人寻味的倒是,“我”是通过内心难以平息的痛苦而坚韧的抗争,通过对孤独者命运的深切体悟与反省,才获得这种“轻松”与“走”的生命形式。因而,这“轻松”与“走”恰恰是经过心灵深处的痛苦而坚韧的抗争而产生的,对于世界与自我的“双重绝望”的挑战态度,是意识到了无可挽回的悲剧结局后的反抗与抉择,是深刻领会了“过去”、“未来”与“现在”的有机性而采取的现实性的生存方式。正如《野草》中的“过客”一样,“走”的生命形式是对自我的肯定,是对“绝望”的反抗。世界的乖谬、死亡的威胁、内心的孤独、虚妄的真实、自我与环境的悲剧性对立,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恐惧、绝望,不仅没有使“我”陷入无边无涯的颓唐的泥潭,恰恰相反,却使“我”在紧张的心灵抗争和精神搏斗中摆脱随遇而安的存在意识,坦然地走上了反抗孤独反抗绝望的生命之路。

纵观鲁迅小说,几乎所有的小说都显示着“孤独”或“反抗孤独”的生命意识,从小说的表层上来看,“孤独”是鲁迅小说所体现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小说的深层次来看,从一个内向抑郁、内省自觉而又坚韧深刻的孤独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先觉者的丰富内蕴。鲁迅正是在“黑暗”与“虚无”、“孤独”与“悲凉”、“希望”与“绝望”的孤独意识中,完成了自身作为思想家和文化伟人的人格塑造。

鲁迅小说范文篇2

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封建势力

前言

鲁迅弃医从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立人”,改革社会。在鲁迅的早期小说中,农民的命运受到深切关注。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逃避现实者:阿Q;二是屈从命运者:闰土、七斤;三是抗争失败者:祥林嫂、爱姑;四是迷信愚昧者:柳妈。鲁迅着力描写他们处于沉迷不醒,昏聩、麻木、愚昧、沉滞的精神状态,作者期望通过揭示病态的原因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本文将对这四种类型的农民形象展开论述。

一、逃避现实的阿Q

在鲁迅刻画的农民形象中,逃避现实者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的生活道路,虽然并不是当时所有农民共同的生活道路,但就其悲惨遭遇来看,阿Q的受压迫、受剥削、被凌辱、被愚弄的命运,却是广大农民所共有的。有压迫就应该有反抗,但是,阿Q的性格却使他的所谓反抗,通过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他一生的“行状”里,他的性格显示出很多弱点或者说病态。

阿Q生活地位极其低下,不过,“阿Q又很自尊”。这种自尊心在阿Q身上并没有变成反抗的力量,相反,却在找理由自譬自解,用“你还不配”的精神胜利绝招来逃避现实,在瞬息之间把现实中的弱者地位荒谬地化作幻想中的强者地位。

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恶劣的发展,就是欺凌弱小,借以转嫁痛苦。他要取得实际胜利,但他所致胜的,不是欺凌过他的对手,而是并未欺凌阿Q,反被他所欺的弱小而无辜的人。阿Q这种欺凌弱小的恶劣行为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

鲁迅曾指出:“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中国近代蒙受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奇耻大辱,在统治阶层中形成了从残酷的失败中寻找荒唐的“胜利”的自欺欺人,不思变革自强的病态心理,这种“病”也传染给了苦难深重的下层民众。逃避现实者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一种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和病态的心理。鲁迅描绘的阿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对国人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可惜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要中国得救……只要青年们……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鲁迅是这样寄望国人以阿Q为镜子来改革“国民性”的。

二、屈从命运的闰土、七斤

屈从命运者闰土,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在《故乡》中,闰土以一个活泼机灵、能干的勇敢少年形象出场,可是经过二十年的生活重压,他变得像“石像”一般,迟滞麻木。闰土身上的这种巨大变化,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破产农民的真实写照。尽管闰土质朴勤劳,但驯服老实的他屈从地停留在一条封建统治者规定的界线上,恪守这些统治者制造的许多“法规”、“等级”。闰土把生活的贫困和灾难归罪于自己的命运不济,屈从命运的闰土,捧着香炉和烛台,安分守己,心中的反抗意识也就灰飞烟灭了。

《风波》中的七斤,与阿Q相比显得较为单纯。但七斤依然是个愚昧麻木的人,当赵七爷胡诌什么“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他深信不疑,以为真的要掉脑袋,他认为是命里注定自己该倒霉,既是命运的安排,就只能屈从了,垂手等待死神的降临。“非常模糊”的他,除了屈从命运是别无他途的了。

《风波》和《故乡》都是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发生的,此时人民群众尚未真正摆脱封建专制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鲁迅通过对屈从命运者闰土、七斤的形象描写,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他们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为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鲁迅同时也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深入挖掘,揭示如果人们不觉悟,中国难有光明的前途。

三、抗争失败的祥林嫂、爱姑

抗争失败者祥林嫂,是鲁迅精心塑造的一个勤劳能干、善良、倔强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祥林嫂被迫嫁给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二十六七岁上就当了寡妇,她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继续活下去的权利。可是,灾难和痛苦的折磨,严重损害了她的身体和灵魂,而来自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毒辣的“无影脚”也常常踢打她的灵魂。因为她是一个再嫁的寡妇,根据封建阶级的宗教道德戒条,一个再嫁的女人,死后下地狱,阎王爷要把它锯成两半分给两个在阴间相争的丈夫。对于善良的祥林嫂来说,没有希望的来世比今生所受的压迫和痛苦更加使她感到悲哀和恐怖,封建的神权迫使祥林嫂连死也得不到“灵魂的安息”。她从精神和肉体上被彻底摧毁,终于带着对于地狱惩处的无尽的恐惧,结束了她的苦难生命。

祥林嫂的一生是苦苦挣扎的一生。作品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露旧中国的黑暗,是对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的无情鞭挞和血泪控诉,祥林嫂的悲剧代表着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同为抗争失败者,爱姑的形象似乎比祥林嫂有了几分亮色。爱姑是一个不甘沉默,敢于公开挑战的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但她同时也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她的丈夫移情别恋,却受到封建势力慰老爷的公开保护,爱姑不甘屈服,她斥责丈夫的不道德行为,为自己的人格和地位进行抗争。但最后,爱姑还是放弃她坚持了三年的抗争,默默地去承受被夫家遗弃的苦痛。爱姑之所以败在七大人手里,是因为七大人有政权做后盾,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妇女是可以被任意欺凌和宰割的。爱姑的个人自发反抗,自然不是封建政权的对手,她的抗争失败是必然的。

四、迷信愚昧的柳妈

迷信愚昧者柳妈,是一个对鬼神虔信的劳动妇女形象。她是一个“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然而,柳妈的因果报应谬说却给祥林嫂带来精神上的莫大威胁,给她增添了更大的新的痛苦。她向祥林嫂渲染地狱的恐怖,并非由于她心地歹毒,而是出自她对鬼神的虔信。在迷信愚昧的柳妈看来,祥林嫂在抵抗生活中的不幸时,没有真的死去,而活了下来是“不合算”的,再嫁以后才死,在阴间的苦痛更大。在封建迷信思想的熏陶下,柳妈认为被迫再嫁的祥林嫂是犯了罪的,为免死后受苦,应该赎罪。被压迫者对旧传统、旧观念的相信和奉行,实际上起着加深自身苦痛,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这是最触目惊心的,也是鲁迅最忧愤的地方。公务员之家:

五、结语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强烈地反映了农民被压迫生活的作家,从上述各种类型的农民形象系列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从被压迫农民的角度提出了反封建的问题。“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借农民形象表明了他对农民命运深切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并且有意识的地运用悲剧的形式,揭示封建制度是造成悲剧的总根源,暴露愚民政策,揭露封建思想对劳动人民的精神毒害,用悲剧艺术震撼人心,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意义的目的。“唯其具有泪与悲,才能更动人,引人震惊,催醒人,才更具有振其帮人的力量。”鲁迅对被压迫农民表现出“幽愤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可以说,这样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非常有生命力的,鲁迅创作的乡土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在农村日益富裕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有其现实意义。在不断关注繁华城市建设的今天,作家要敢于直面当下的农村变革现实,关心九亿农民的命运,关注在今天社会急剧变化下农民的生存状态、思想状况。描绘出具有时代特点、充满鲜活个性的农民形象。这就是鲁迅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以他的农民形象为典范给我们新的启示和指导。作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鼓手!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创作才具有其积极价值,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才得以体现及张扬。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冯光廉.鲁迅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3]陈鸣树.鲁迅思想和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4]刘正强.鲁迅思想及创作散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5]李彪.鲁迅悲剧艺术论稿[M].天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鲁迅小说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的创新点是将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分为相识、相恋和结婚三个阶段,并结合鲁迅在这三个阶段中的小说作品来分析鲁迅的小说创作。笔者认为,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对鲁迅的小说创作而言,就像一把双刃剑,推动鲁迅的小说创作达到了最高峰,后来也是婚姻让鲁迅的小说创作失去了应有光芒。

鲁迅研究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永久课题,从宏观到微观,由内到外,中国文坛已经形成了一门“鲁学”。其中,鲁迅的小说研究更是经久不衰。80年代以来,对鲁迅爱情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将鲁迅的爱情与他的小说创作结合起来的研究还不多。笔者将鲁迅的爱情分为相识、相恋和结婚三个阶段。并分别结合这三个时期的作品来研究,试图分析鲁迅的爱情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从1918年发表的小说开始到逝世,鲁迅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作品风格迥异。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讨论爱情生活(即在1925年3月到1927年10月与许广平共同生活这段时间)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从爱情的影响来看鲁迅的创作,可分为恋爱前的创作(1918年5月—1925年);恋爱中的创作(1925年—1927年十月);共同生活后的创作(1927年10月到逝世)在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许广平闯入了他的生活。从此,与许的二人生活冲撞着鲁迅独自生活的孤独和苦闷。其创作抛物线也较明显。为了便于阐述,笔者将鲁迅恋爱前的创作称为苦闷的爆发,恋爱中为苦闷的沉淀,共同生活后为苦闷的转换。

一、孤独苦闷的爆发

和许广平相恋(1925年3月)以前,鲁迅主要表现在外倾上的苦闷彷徨期。小说创作中大部分题材都来自社会中、生活中。鲁迅在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呐喊》中的作品几乎都是反映的社会问题。1923年与周作人失和,鲁迅无比愤怒和痛心,生了几场大病加重了他心理上的苦闷。鲁迅的心情进一步恶化,有寂寞、悲哀、愤激,甚至产生了不轻的颓唐、绝望情绪,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心态的不平衡倾向,进入了一个精神上难熬的“苦闷”期。这种苦闷正是文学的源。

二、孤独苦闷的沉淀

《野草》时期(1924—1926)是鲁迅文学创作之丰收期,主要起点于1925年,各类题材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于鲁迅来说,1925年是他人生轨迹发生转变的一年。爱情赋予鲁迅特别的鼓舞力量是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便于阐述,笔者将鲁迅与许的交往到二人共同生活分为前期感情的复杂和后期的整合。

1、前期感情的复杂(1925年—1926年)

这一段时间的创作中,鲁迅内心的复杂、苦闷和痛苦以及自己内倾向的精深剖析将他的艺术思维推向了又一顶峰。《高老夫子》(1925.5.1)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讽,也是对自己生活前途的思索。小说《孤独者》(1925.10.17)简直就是其本身的一个范本,一种渴望。《伤逝》(1925.10.21)是鲁迅的艺术创作中唯一一篇以男女恋情为线索的小说,其中涓生的痛苦也是作者的担忧。小说《弟兄》也是述说自己的亲情中的困惑。如果说鲁迅在走进爱情生活之前是用客观的审判的眼光在注视着身边的人和事,1925年以后则是转向自我内心的思索。《彷徨》收集了1924到1925年间写成的11篇小说,就总体而言,这一集子比《呐喊》好,因为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此已经净化。与许广平的这份爱情在这一时期使鲁迅复杂的感情更丰富,使鲁迅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他生命的最高峰。

2、后期的整合沉淀(1926年—1927年)

正式与许广平恋爱后,虽然时不时有一份不敢爱的自卑,但有了许的主动积极的鼓励支持,鲁一方面把对自我厌恶与自我愤恨的情绪沉淀下来,一方面重拾信心,充满战斗的快感和激情,《这样的战士》是他这种情绪的宣言。1926年9月,鲁迅和许一起南下,许到广州,鲁迅到厦门。鲁迅在这里过着孤岛般的生活,与许的通信给了他一份心灵的宁静。他一边潜心做学问,一边写一些回忆散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人生经历和各种感情及其复杂情绪的整合。但遗憾的是,鲁迅并没有将这份孤独和复杂的感情升华,他放弃了追寻那份若有若无的超越,他选择了一种解脱的方式。与《孤独者》中申飞冲出沉重,轻松上路的选择有着惊人的相似。到年底,鲁迅决定要真诚地面对许广平,打算到广州去。他抛弃了黑暗苦闷的纠缠,迈向自己制造的明朗的方向。这以后鲁迅就只在这年的10月写了《铸剑》及12月的《奔月》两篇小说,后编入《故事新编》。很可惜的是鲁迅把自己的复杂的情绪从小说中收放到自己的心底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创作出《呐喊》《彷徨》这样的世界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了。

三、孤独苦闷的转换

从这一年的作品可以看的出来,1926年之后,除了几篇《故事新编》,他几乎都转向了杂文创作。

当然,鲁迅的创作是复杂的,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阐释。

从文体的角度来看,鲁迅的创作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纯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一类是杂文学范畴的杂文。前者是以艺术思维为“图”,而逻辑思维为“底”,建立一种“图—底”关系;在此,逻辑思维以潜在的、直觉的形式与艺术思维相渗透。后者则以逻辑思维为“图”,以艺术思维为底,建立的是与纯文学大体相反的“图—底”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艺术思维不知不觉与理论思维渗透。简而言之,纯文学创作是相对感性的艺术,杂文创作是相对理性的艺术。因为杂文具有时效性,逻辑性,针对性的特点,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一般不作为纯文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选择杂文创作,尤其是后十年,除了《故事新编》(文体风格上是叙述与议论的交织,在本质上是小说与杂文的相遇。而这些小说都来自与对神话传说或历史的叙述)以外,几乎都是杂文创作,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遗憾。

夏志清指出:在他转向以后,杂文的写作更成了他一心一意的工作,以此来代替他创作力的衰竭。甚至认为鲁迅的杂文非常有娱乐性,因为基本观点不多——即使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十五本杂文给人的总印象是搬弄是非、啰啰嗦嗦。虽然“创作力的衰竭”这种评价有些偏颇,但鲁迅在后期的创作中的确没有前期的艺术美感。这种转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爱情对其影响这一点来分析。

鲁迅与许广平生活在一起后,心情是愉快的,情绪是昂奋的,战斗一直是旺盛的,思想是向上的,他成功地创造了鲁迅杂文体。但是,也正是在1927年以后,鲁迅的作品里很难找到“我是为了在黑暗里捣乱”的那种觉醒后的无奈愁绪,以及明知没有路却要想寻一条路的苦闷。而只能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知识犀利地批判点击式地用于针砭身边具体的人、事、物,以缜密的逻辑思维为主导,将他特有的艺术思维零星地潜伏于其中。即使偶尔有创作的灵感也只是用改编旧故事寄托自己的苦闷。他的作品《补天》中以“油滑”的笔调来表现的性压抑就远远不及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中对青年精神压抑的体现。早在1924年9月23日鲁迅就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其思想根底就是认为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而鲁迅后期的创作再也没有直面自己的苦闷。这对于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份遗憾。

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获得了一份真挚的感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鲁迅是完整的,他拥有幸福的三口之家,又是一位时代的勇士;可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却实在有点遗憾,他放弃了早期的小说和散文创作,而转向了以杂文为武器来抨击社会。但是,鲁迅最终也没有实现与外界与他潜意识中“自身”的和解,从而也无法最终实现自我的目标,更为可惜的是鲁迅没有用一种艺术方式来表现出自己的这份沉甸甸的复杂的苦闷。这就不能不说是他一生的遗憾,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遗憾。夏志清对鲁迅的评价虽有偏颇,但这的确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鲁迅是一个天才的作家,却并没有发挥好他的写作才能。

颇有意思的是鲁迅在病重期间,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手里始终拿着的一张木刻画,上面是一个白衣女子在风中奔跑。不知是对自己的心中那份美丽的梦的追忆还是为那个残梦而遗憾。此刻的鲁迅是否明白了卡夫卡三次订婚三次退婚而终身未娶的原因呢,还是在感慨西蒙娜·德·波伏娃和让·保罗·萨特之间永远的独立角色。鲁迅由于角色和生活的稳定,晚期的人格发展也相对停滞,我们可以试想:如果鲁迅没有选择与许广平一起生活,他会不会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完善潜意识中的自我,把外在的忧愤和内在的苦闷完美的结合,从而达到艺术创作上的巅峰呢?

【参考文献】

[1]阎庆生.鲁迅创作心理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夏志清.中国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0页,

[3]鲁迅散文全集.

[4]阎庆生.鲁迅创作心理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99页.

[5]阎庆生.鲁迅创作心理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356页.

[6]夏志清.中国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8页.

[7]夏志清.中国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9页.

[8]两地书第一集.

鲁迅小说范文篇4

一、运用喜剧融入悲剧的写作手法,形成悲喜交融的写作效果

《孔乙己》其实在其写作效果中就是以喜剧的氛围反衬出孔乙己悲剧的一生。也就是说以社会中的普通人的典型事例来反衬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孔乙己的喜剧揭露和鞭笞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对读书人以及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摧残。从中国现代文学而言是以悲剧为主的,而鲁迅文学中常以喜剧融入悲剧之中,这将更加显现出其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孔乙己》一文以“笑声”为线索,从小说开头到结尾,都显示出笑声的讽刺意味。笑,本来是喜剧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这《孔乙己》中的“笑声”却反衬出孔乙己在那个世态炎凉、人情冷淡的社会中的现实悲剧。文中作者用一连串的“笑声”,以喜剧的形式充分显现和强化悲剧的内容,以别人的笑来反衬孔乙己的迂腐愚钝、穷困潦倒。孔乙己在人们的不断嘲笑中出现,又在人们漠不关心中悄悄地离开那个不属于他的人世间,这又充分地表现出当时社会世态炎凉,封建礼教对读书人的戕害。笑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笑得其所,笑,就是喜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孔乙己》这篇短篇小说中的笑声,却无不是孔乙己的伤疤。酒客们拿孔乙己来取笑,“我”对孔乙己的兴趣,掌柜对孔乙己的取笑,实质上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作笑料。作者以这些人对孔乙己的取笑充分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趋炎附势的嘴脸,在众人的笑声里蕴含着孔乙己人生中无限的悲凉气氛。这些人的笑,更加体现出喜剧融入悲剧的效果。鲁迅的《孔乙己》,让读者感受到的不是喜剧性的欢乐可笑色彩,取而代之的是读者感觉到更多悲凉的气氛,酒客们的笑声中带着孔乙己无限的辛酸和苦痛,这让读者感觉到如芒刺背,读此文章,在众多的笑声中泛出无限冷意。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独具匠心,使孔乙己形神兼备,更具时代悲剧

操千曲而晓百声,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匠心独运,具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小说的写作特点是主要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孔乙己》这篇小说形神兼备,而且做到形神相似,文章以千千万万个孔乙己式的人物形象集中到一个人物身上去表现,这恰恰彰显出鲁迅极具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孔乙己》在描写人物的同时,主要采用了以神为主的艺术写法,同时注重人物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无形中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主要体现在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迂腐愚钝的描写,从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都体现了孔乙己在封建社会晚期中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迂腐愚钝的人物形象。在各种描写中又充分体现孔乙己这样的人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又摆着封建文化人臭架子的人物特点。文中人物出场的第一句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就足以表明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孔乙己依然保持着文人装束,不肯放下他那副臭架子,依然好吃懒做,越过越穷,达到快要讨饭的地步。而孔乙己这一切表现,都体现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封建说教之上,使得孔乙己这样的封建文人还是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总觉得读书人就高人一等,处处卖弄读书人的“学问”,老是满口“之乎者也”,视体力劳动于不顾,使体力劳动和知识相背离,从而使孔乙己穷困潦倒、迂腐愚钝,充分体现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的毒害。

三、语言简练独具个性,使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鲁迅小说范文篇5

【论文摘要】通过鲁迅小说中用词分析,感悟小说充满张力,准确地表情达意,耐人寻味。完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鲁迅的小说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熟练地驾驭着独特的艺术方法和技巧来展开生活的描写和形象的塑造,使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不可摹拟的特色,是世界文学艺术长廊中杰出的精品。在此浅析几篇小说中的用词来一睹其用词之妙。

1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也是其小说创作的经典,让人百读不厌,常使你有一种走入富含珠宝的山谷,时时有着不同寻常的新发现。它的思想深刻,它的语言艺术更是匠心独运,堪称字字珠玑。细细品来,余味无穷。

1.1矛盾中求准确第二章写阿Q在戏台下一事时有这么一句话: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作为一个赌徒,赢本是幸事,可在这里却与不幸连在了一起,这一矛盾的组合,巧妙地把那个时代颠倒黑白的现实写了出来。第六章写阿Q嫌举人老爷太"妈妈的"而炒了举人老爷的事说给未庄人听时,"听的人都叹息而且快意"。"叹息"分明表明了听者认为能为举人老爷做事是件荣耀的事,失去了这样的机缘当然是值得叹惋,而"快意"又真切地写出了自己没有这个机缘,而连姓氏都没有的阿Q有机缘但怎么配呢!他失去了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然是值得称快的了。这一矛盾的组合,众人的麻木、自私和幸灾乐祸跃然纸上。矛盾词语的组合,细腻、准确、透彻,既揭示了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变化,也揭示出了精深的思想内涵,耐人寻味。

1.2含糊中求含蓄在这篇小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似乎"和"大约",它们分别出现了30次和14次。如果在一般人的笔下,大都不会如此,因为它总有一种词语贫乏之嫌。但在这篇小说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第二章写阿Q戏台下被打时,是这么写的:"身上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之后便是自贱地打起自己来,"可是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个自己......"这三个似乎使阿Q肉体上的苦痛化为虚无,使身心上的屈辱变成了精神上的胜利,夸张而又具体地诠释了阿Q健忘、自贱、麻木的精神胜利法。这篇小说中大量地使用虚词,使得小说字里行间充满了无穷的张力,为读者在品读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去品味,去想象,去思考。

2其他小说

在鲁迅其它小说中,我们也依然能够从他为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命名上,看到他对用词的讲究。

鲁迅小说范文篇6

一、关于作品的视角

视角也是叙述角度及阅读心理角度。木刻画以静态平面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画面所呈现的信息有限,而观众或读者在欣赏时,需要捕捉住有限的画面信息,发挥联想和想象,完成作品形象的构建和作品内涵的解读。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也只能了解到小伙计在酒店中看到的故事,也一样的“肉眼凡胎”。读者的欣赏不再是“上知其因,下知其果,知其前生,知其来世”的上帝式的欣赏,他们已变为凡人,就跟自己在寻常生活中的观察一样,这就使作品的视角与读者的生活视角重合,作品更加贴近读者。转换角度以后,读者化为凡人,需要从作品呈现的生活画面中自己去解读猜测、推理品味,不再是坐在那里听“上帝”的解说和对是非曲直的判定。读者欣赏作品的过程也就如同观众看一幅静态的画的过程,它们都默默不语,呈现着一个客观的本真,读者可以调动自己的情感、经验去解读品味从而获得解读的快感,审美愉悦由此产生。

二、关于故事情节

鲁迅小说总体上都表现出情节简洁明快的特点,《孔乙己》也不例外。作品没有花多少笔墨对社会背景和人物经历的来龙去脉作具体详实的描述,只在开篇以极其简省的笔墨点出的故事发生的环境。小说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动人心魄的场面,讲的只是一个酒店小伙计所看到的一个偶尔来买酒的酒客的故事。故事很简单,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只是伙计与酒客这样简单的关系。仅有的一次近距离接触,也就是孔乙己要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而被拒绝的这件事。这种情节的简化与传统小说“着意于奇”“跌宕起伏”的传统格格不入。但就是这种简单的情节与人物关系如同鲜明的白色线条在黑色背景下表现出的张力,留下广阔的空间让作者去完成。另外一方面,背景的纯粹,线条的简单,往往能使读者注意力集中,不被旁逸斜枝所干扰,直指作者要表达的情意。作者借用这些“线条”的张力,传意于形,把读者引向他所要创造的艺术境界。这时候,“形”不必太复杂也不能太复杂,挥洒几笔,点线勾勒即可在短小的篇幅中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并通过展现人物形象的遭遇境际,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其生存环境,把对人物的关注上升为对社会的关注。这样就深化了主题,增添了作品的意蕴。

三、关于故事结局

小说的结尾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里用“大约”,又用“的确”,既是估计又是肯定,显得含混矛盾,不合情理,似乎是一处败笔。其实,在这之前,文中“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出现了四次。“十九个钱”时断时续,如同草蛇灰线,隐现其中,早已为孔乙己的“失踪”埋下伏笔,作好铺垫。一直写到主人公最后失踪,最终被黑色所吞噬。孔乙己的“死”虽没有明证,但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等待孔乙己的只有一个阴森凄惨的、张开大口的黑洞。文中阴郁凝重的色彩渲染了悲剧氛围,传递给读者以压抑感,使读者从心里产生对孔乙己的同情与怜悯,对其所处社会的控诉。

四、关于人物形象

鲁迅小说范文篇7

关键词:鲁迅小说妇女反抗形象探索

“五四”运动掀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上午呼声越来越高。这时期出现了大量反封建礼教,追求妇女解放的文学作品。鲁迅是较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伟大作家之一。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对妇女,特别是对旧中国劳动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她们中的典型形象是:《明天》中的单四嫂,《祝福》中的祥林嫂,《伤逝》中的子君和《离婚》中的爱姑,而且基本都是妇女反抗的悲剧形象典型。本文试通过对这几个典型形象的分析,探讨鲁迅对妇女的关注及对她们解放问题的不断探索。

(一)逃避的反抗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明天》创作了他小说中的第一个妇女形象——单四嫂子,她是一个在社会里受多重压迫并很符合封建规范的“节妇”,是广大妇女生活和命运的代表。

单四嫂子在“前年”夫死了后,一直靠纺纱来养活自己和她年幼的儿子宝儿。应该说,成了寡妇后,她在精神上是很难顶住封建礼教及社会上的各种压迫的,但是因为宝儿的存在,使她觉得有了“明天”,有了希望,由来有了精神支柱,也是她能够一个人坚持下来的理由。但是即使是这样的苦日子也不长,宝儿的不幸夭亡,使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没了,她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明天”。这同时,等待她的不止是丧子的不幸,还有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的摧残和压迫,没有一个人来是真正安慰她和关心她的,都是各有所图连她仅有的财物也随宝儿的死一并没了,她的“明天”也彻底的没有了。单四嫂子一直是处在封建礼教的规范里,她已经接受这些规范,这样的生活在她看来是正常的是合理的,面对凄苦的生活,她想到的是她唯一的希望——宝儿。可是丈夫、儿子死后,她还要面对一连串的经济上的敲诈勒索和精神上的伤害和侮辱,可想而知,单四嫂子只得在太大、太静、太空的屋子里赶快在睡梦中去找她的宝儿。她不可能知道去反抗各种压迫,在她看来是必然的,她剩下的就只有逃避了,而且就在当时对她这么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反抗是过分的期待,她只能在顺从、悲哀中惨淡地失去“明天”。最多她想这一切都是因为儿子的死造成的。明天,应该是给人希望的,但是单四嫂子的“明天”确实沉重的的打击和失望。鲁迅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下层劳动妇女在封建各种压迫中不断受到摧残的境况,她毁灭了宝儿,也毁灭了单四嫂子,但是单四嫂子没有反抗,这给我们心灵以沉重的震撼。鲁迅就是要通过单四嫂子的不反抗,或者说是逃避的反抗,让世人警醒,是妇女争取、反抗的时候了,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多么的希望她能有一点觉醒啊。

(二)被迫的反抗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作品,其中的主人公是祥林嫂,总的说她是一个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她所受的压迫和摧残,不管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比起单四嫂子,更为悲惨。祥林嫂是一个温顺、善良、无知的普通农村妇女,是在封建伦理包围和影响下土生土长的,一直受到封建政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等等的“熏陶”。她对于封建礼教是很认同的,也在按照封建伦理道德在规范自己。因此在她受到压迫的时候,她的反抗是浅层次的,是被动的,当然也是势单力薄的,也不可能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彻底反抗。从祥林嫂身上我们看到了反抗的身影,虽然是被动,而且结局是失败的,但是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丝希望的曙光。祥林嫂的第一次反抗,是她的第一个丈夫刚死后,婆婆要将她像牲畜一样卖掉时,她被迫逃了出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只想过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是为了远离婆家的压迫。这是一次突破,她反抗的是封建族权和婆婆的强大权威,无疑这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二次反抗是祥林嫂被夫家人从鲁镇劫回,卖到贺家,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抬出轿来,几个大男人使劲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一不小心,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异乎寻常”的反抗是祥林嫂对将她但牲畜般买卖的婚姻制度的反抗。但她还是受封建思想影响太深,最终还是服从了这次婚姻,安心地呆在贺家了。虽然她的反抗最终是屈服了,但是这次的反抗也足足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了,也使我们从祥林嫂的拼命的反抗中对女性的解放看到了希望。她第三次的反抗,应该是更深入了,但是也使最后的反抗了。她开始质疑封建神权,质疑鬼神的存在与否,对有无地域也产生了质疑,这是从根本上怀疑封建社会所宣扬的思想。这是一次精神层面上的深刻反叛,正如文中所说:这里的人照旧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使得“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多”的“我”感到悚然。祥林嫂是有一些反抗觉醒意识的,她首先是为了自己不被夫家直接卖掉而被迫逃出,之后在鲁四老爷家干活,但此时的她却成了鲁迅所说的那种得到当奴隶就安心的人。她之后反抗再嫁的原因是受到封建婚姻观的严重影响的,她不愿被世人瞧不起,也不愿失去她看来已经很安逸的奴隶生活,不愿意再不稳定的过日子。之后她在贺家失去一切又在回到鲁四老爷家的时候,受到的压迫,特别是精神上的摧残就直接而且残酷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她的死。祥林嫂的反抗是被迫的,是被动的,她开始反抗也最多是为了能够在物质上能过得去就行了,不是为了自身的独立去反抗的,再加上她的出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她的命运必然是惨淡的。她的反抗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很难得的了,特别是她最后开始怀疑封建神权的想法,因为毕竟她只是一个无知的,而且连姓什么都不清楚的封建社会下层劳动妇女。鲁迅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受到强烈压迫的妇女悲剧典型形象,给我们揭示了广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及其社会根源,表现了鲁迅对妇女的深切关心,也从这里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三)一次主动的反抗

如果说祥林嫂的反抗是被迫的,被动的,那么爱姑的反抗则更多的带有主动和强势的成分了,而且她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离婚》中的爱姑,是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的。爱姑与单四嫂、祥林嫂一样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但是她的反抗更主动,而且也更长久和猛烈,在初期也取得了一点胜利。这当然也跟她不错的家庭背景有关的,正如文中说:“我们虽然是初会,木叔的名字却是早已知道的。胖子恭敬地说。”【1】她的反抗不公也是在有了家庭背景的支持下才得以继续的,也因为参杂这些原因,使得爱姑的抗争有了新的进步。爱姑应该说是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中长大的,很多方面的行为在家也是得到一定宽容的,这从她的家庭出生不难想象。她十五岁嫁到施家,“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然而,这个善良的农村女性,当丈夫另觅新欢,要遗弃她时,她却变得异常的泼辣,勇敢,并进行了坚强和持久的抗争。在旧社会,男人这种事本来时很平常的,没有什么不太对劲的。大多数妇女对此都是忍气吞声,被迫接受事实。但是爱姑在丈夫“姘上了小寡妇”,公公又站在儿子一边时,她却站出来与他们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她整整闹了三年,闹得施家无法,只好请了绅士慰老爷从中说和。而慰老爷只让施家赔八十元,劝她“走散好”。爱姑都不依,认为慰老爷不通,定要和他把理讲到底,“要闹得他们家破人亡”。可以说爱姑的这些反抗都是值得肯定的,在以往的妇女都没有敢如此的。施家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又请来里与县太爷换帖的七大人。爱姑还是敢于去见七大人评理。在大庭广众之下,她申诉自己在施家受到的欺凌和冤屈,大骂丈夫是“小畜生”,公公是“老畜生”。她的确是为广大妇女出了一口气,虽然最后在地主老爷的威逼下,以施家出九十元大洋,双方“走散”结案,但是从她身上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女性觉醒解放的希望。《离婚》中的爱姑仍然是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仍然是在受到不公的待遇后奋起反抗的,而且仍然是也悲剧结束。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政府,但是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推翻封建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在农村,辛亥革命的影响更是微弱,封建思想还是非常强大的。爱姑是受到辛亥革命影响的具有一定平等意识的又被压迫的农村妇女的代表,在她身上体现出了敢于同封建伦理斗争的精神。爱姑的反抗,首先的原因是丈夫要遗弃她,而她本人在施家又是符合传统妇道标准的,这就是她奋起反抗的直接原因。而爱姑毕竟也只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见过世面,缺乏社会经验的农村妇女,她在斗争中我们看到了她的局限性。

她的抗争是具有很大的幻想性,而且表现出非常自大的样子,而且反抗中带有明显的报复心理。而在面对七大人时,她又对维护封建统治的七大人心存幻想,认为他是“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她还想把官司打到县里府里。可是七大人怎么可能反对封建伦理?他根本不理采爱姑的苦,而是他以装腔作势压迫爱姑屈服,以“走散”结束。爱姑取得了赔偿的“胜利”,但她的无知、幼稚也充分体现了出来。当然爱姑的失败也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说见七大人时,她那“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父亲,却一句话也不敢说,让她完全陷入孤立。还有在路途中,遇到的路人没有人表示支持她的意思,这使得她的斗争是孤立的,那她就是为了获得封建伦理常态下给予她的地位也不可能了。爱姑的斗争,比起祥林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她闹了三年,闹得施家无法,而且她有不示弱的勇气,这对她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鲁迅先生塑造的爱姑形象,是一次大的突破,是女性争取自身权利和平等的一大尝试,但也反映了农村妇女命运的悲惨和反抗的艰难。

(四)女性知识分子的觉醒反抗

《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是另一种类型的妇女形象。她不同于祥林嫂、爱姑等无知农村劳动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有知识的女性,子君的反抗和觉醒,是鲁迅在探索女性问题上的另一思考和另一方面的探索发现,而且子君的觉醒有了更深入的表现,更具有主动意识和理论指导,是妇女解放的另一新台阶。子君生活的时代,仍然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社会。她在家有严厉的父亲,在城里上学又要受到胞叔的严厉管束,就连她去找涓生的路上,也会受到监视。但子君毕竟是一个知识女性,“五四”前后提倡的新思想、新道德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从旧的封建家庭勇敢地走了出来,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来到会馆,听自己心爱的人“说家庭专制,谈打破就习惯,谈男女平等”,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为了争得彻底的恋爱自由,子君还毅然斩断亲情,与涓生在小胡同建立起了小家庭。这是他们取得了小胜利,但悲剧也就开始上演。青年自由恋爱是不能容于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在子君与涓生结合之初,他们就被迫斩断各种亲情,子君的叔叔不再认她做侄女,涓生也与原来忠告他的几个朋友决了交,他们在社会上开始孤立了。之后局子里一纸解职令导致涓生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这客观上加剧了他们感情上的破裂。经济上的拮据,使得涓生开始不满子君的把小家庭生活当作全部人生意义,涓生还觉得子君也成为他的拖累,只好被迫分离,而子君在随父回家后不久便凄惨死去。子君开始在走出来时,给我们莫大的希望,她有理想,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是盲目的斗争,有武装自己的新理论,并知道拿起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与封建伦理进行坚决斗争。可是,封建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先是被社会孤立,然后又被迫失去经济来源,使他们完全被孤立,被一步一步逼向绝路。子君的失败给我们巨大的震撼,也使我们明白,面对封建势力,单个人的反抗最终都会失败以结束。而且,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就能除掉的,子君自己在走出来后,也受封建女子在家持家务的思想的影响,把小家庭的生活看做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子君的可贵之处是她敢于反抗,并有强烈自我觉醒的意识,积极接受进步思想,敢于朝着自己的理想抗争的精神。

鲁迅先生对旧社会妇女形象的描写是非常深入而且也是很生动真切的,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震撼和警醒。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妇女的关心和同情,本通过对她们的描写探索女性解放的出路。通过祥林嫂、单四嫂子和爱姑等悲惨命运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对人的精神的摧残和虐杀,揭露和鞭挞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野蛮、残忍和虚伪,特别是表现了套在中国劳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的沉重【2】,使她们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封建的桎梏。从单四嫂到子君,她们的反抗意识是一步一步增加和强烈,她们的觉醒意识也在悄然出现,她们的反抗值得称赞,也是通过对她们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明天”。单四嫂、祥林嫂和爱姑都是农村无知、善良弱小的劳动妇女,她们几乎是完全被封建伦理道德吞噬了灵魂,她们的反抗基本上是被动的,而且她们都是因为无知、势单力薄、思想守旧等原因惨遭失败。子君的出现,似乎给我们新的希望,但是她也不可能战胜势力强大的封建伦理。她们的思想都深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很难摆脱,而且她们自己似乎都没有察觉到,意识到这一点。

从这些典型的妇女形象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妇女的深切关怀,对她们前途的担忧和同情,也体现了他对妇女出路的不断探索,不断思索。鲁迅给我们揭示了要想战胜封建势力,据必须联合起来斗争,不能单打独斗,必须要取得经济的独立权,还要从根本上摆脱封建反动思想的束缚。从鲁迅的长期探索历程来说,女性的问题更需要的是长期坚持斗争,而且可以说妇女地位的每一步进步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不惜牺牲,前仆后继才能实现的。但是,鲁迅先生在对待女性问题上,也有历史的局限性,比如说妇女解放也不可忽视男性的作用,可以说更需要男性对她们的认同与支持,男性的参与将极大的促进女性的解放历程。

参考文献:

[1]张秀枫.鲁迅小说全编.[z].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4]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王瑶.鲁迅作品论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鲁迅小说范文篇8

在中国,为文学设立的诸多奖项中,比较受到大家关注的主要是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本文试图对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做些分析,着眼点主要在于主题思想、语言形式、叙事风格等方面。(以获得第一届到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为考察范围。)鲁迅文学奖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正式的评奖,到二零一二年已经评了六届了,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前面三届。在读完这些作品后,印象较深的要数第一届和第二届获奖的作品,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感觉。我们可以把这些获奖的作品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单从主题上来看:第一种,主要是表达对生命的思考,渗透着浓重的哲学意味。如,史铁生的《老屋小记》;第二种,清新脱俗的故事,耐人寻味的世事伦理。如,迟子建的《雾月牛栏》和《清水洗尘》,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王祥夫的《上边》,温亚军的《驮水的日子》,魏微的《大老郑的女人》,刘庆邦的《鞋》;第三种,对历史的重现与建构,表现在现代高度文明背景下对远去历史的多角度审视。如,阿成的《赵一曼女士》;第四种,都市生活中的饮食男女,在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也最具现代意味的表演,刻画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无奈与焦虑。如,池莉的《心比身先老》,徐坤的《厨房》,王安忆的《发廊情话》。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总是带有刻骨的沧桑感。用这句话来说史铁生的《老屋小记》应该是最贴切的。《老屋小记》是篇带有史铁生自传性色彩的小说,在当年的评奖中是全票通过的,他的小说从下笔就把目光定位在对生活的理性提炼与思考,由老屋带来的有关人物的生活片段,渗透着沉郁、黯淡却又不得不经营着各自生活的无助感,使得这篇小说的主题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在时光的隧道里,所有的人都在专心的使自己能活得好一点,然而从个人生活的不幸到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都充满着悲剧性的思考,启示着读者对个体生命存在的“痛”的意义的再阐释。在飘满尘埃的老屋里,承载的是生命中短暂而又真实的生命印记,老屋的存在,使得身处不幸的人们有了可以让灵魂自由栖息的地方,也有了彼此间的同患难的珍惜之情,老屋也因了他们的存在而变得鲜活起来。

史铁生把生命中普遍存在的情感,喜怒哀乐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他的这些思考与大多数人的生命体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情感的面对面的交流,充满着沉重的生命感。在这现实世界里,叙述着清新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生活是简单、明快的,同时又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心事与秘密,向往与欲求的所在。迟子建的《雾月牛栏》与《清水洗尘》,虽是两个不同结构的故事,但是在文本里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却都是一片天蓝水清的世界,生活是那么简单而又明快。重点阐释下《雾月牛栏》,这个文本的内容可以看做是怀揣着个人秘密的生活的展示。小主人公宝坠的生活简单而又明净,除了每天放牛就是想念着洒满葱花的油饼,在这个弱智儿童的视界里,一切都是眼前的那朵朵的梅花扣。继父因为误伤了宝坠致使宝坠成了一个弱智,心里一直存在着无法言明的歉疚。在浓浓的雾月里,宝坠的母亲因为自己的欲望无法获得满足,而表现出来对继父的暴躁情绪。这三者就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三角结构,把牛栏雾月的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是一篇很让人感动的一段明净的文字。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小男孩旺旺,看到对门惠嫂在哺乳自己的孩子时的场面,流露出对母爱的强烈的憧憬,依自己的本能作出了在成年人眼里的流氓行为,使得旺旺遭到爷爷的打骂,表现的是一种成年人对孩童单纯世界的不理解与漠然。《上边》、《驮水的日子》、《清水里的刀子》都是反映平凡生活中,最朴实无华的感情,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在人与物之间,都流露出平淡中带有不舍,寻常中又带有依依的倾诉,父母对儿子的期望,人与物之间的情感交流,都是那么真切而又美好。《赵一曼女士》是一部对革命烈士生命历程的再现,表现的是对过往历史场景的再现,把历史人物重新放置到作者想象中的历史情境中去,在对历史的想象中塑造了一位革命英雄的壮举,使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镇长之死》、《鞋》、《大老郑的女人》都是现实主义的作品。《镇长之死》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镇长是一位其貌不扬的身材矮小的籁头,带着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取得了一定的政绩,当被挤下台,曾经的一切都成了他必须背负的罪证。被人迅速的遗忘以及被人扭曲的写进小说中,所谓墙倒众人推,大致就是如此了。

在现实的悲凉境遇面前,凄然的是是非非,都是胜利者的随心所欲的书写,这些使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多了些许沉重与深刻。《鞋》是刘庆邦的作品,小说中生动鲜亮的写了一位乡村待嫁少女的种种心理活动。在乡村的风俗里,待嫁的女人都要给未来的男人做鞋,鞋成了男人与女人之间情感的媒介,纳一双完美的鞋,成了女儿的心思,一针一线都绞着对未来的憧憬,那密密麻麻的针脚,就如同女儿家的心思,缜密而又细腻、活泛。《大老郑的女人》主要写了老郑家的三个男人租住在“我”家里的生活,通过对他们三人性格塑造,以及暴露大老郑私养女人的事情,来表现着另一种现实,出门在外的男人挥之不去的本能的冲动与欲求,真实地反映了底层生活的残酷。都市的生活繁杂而又充满焦虑,这里的天空要么是灰色的阴郁,要么是霓虹灯下的喧哗,这里也是最世俗的空间。池莉的《心比身先老》表现的是反思现代社会男女之间,人与人之间情感迅速荒漠化的悲凉境遇。在草原上出现的藏族小伙子对女主人公的友情,冲破一切世俗的隔阂,让只能在童话世界里面出现的情景在离别的草原上上演,应该说是表现出了作者对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真挚温情的追求。徐坤的《厨房》,我们看到的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爱情的游戏,男人的逢场作戏与女人真心追寻那曾经被她抛弃的的爱情之间的矛盾。爱情这美丽的字眼在男人的心里不过是满足个人欲望的媒介,但在女人的眼里这是一个不想再错过的美丽传说,这一切在烛光的照耀下都不过是朦胧的幻象而已。王安忆的《发廊情话》,发廊,是这个底层世界里最寻常的角落,这里也是街末巷闻流传必经的发酵地,这里有最恰当的复述者与讲述者,俨然一个流言的漩涡,俗世间最粗俗的故事都在这里被津津有味地咂摸着,这里是一个俗的世界,也是最贴近现实的是是非非的世界。这些不同主题的小说,其实都是一个个关于生活的凡俗而又明丽的故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非非是是都让人几多感慨而又让人黯然神伤,那些尘世的喜怒与哀愁,众生心里的悲欢与离合,像是一股轻缓的泉流流过那干涸的河床,让你拥有每一朵浪花的乐趣,也会让你感到人生的短暂。在别人的故事里,我们有时候也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你的故事同样也是别人的故事。

这种虚构的真实,把对现实的各种理解与感悟,人的生存境况的悲凉与凄切,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把这三届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来做一个纵向的简单比较。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有六篇,第二届有五篇,第三届有四篇,每届的获奖作品数量成递减状态,当然,可能是宁缺毋滥的严格审核的尺度,也有可能这就是短篇小说存在的一种现状。清新明净的故事,普遍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单纯的令人感动的情感倾诉,这类故事在每届获奖作品中都有出现;描绘都市人群生活的浮躁与迷茫的作品在每届获奖作品也都有出现。这两个大类作品的频频出现,应该可以看做是人类的自然生存状态与社会状态的两种镜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似乎成了一种定律,用最简单明丽的文字表达人类某种最普遍存在的生活状态的作品,大都会入选,当然,能达到这样一种高度的作品,就单作品主题与内容来说都经得起推敲与考量。否则也太让人大跌眼镜了。反过来说,这些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来说并无什么特别新颖之处,大都延续的是传统的技法,虽然融入了现代生活因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由来已久的创作形式。总的来说,这些短篇小说在每年众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是比较优秀的作品,单从思想主题上来说就已属上乘之作,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在叙事模式上缺乏足够的创新,使得这些小说的色彩也黯淡了些许。

鲁迅小说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小说;课例教学

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小说中的精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小说的特点及艺术手法。同时,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文章。

一、鲁迅小说作品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小说作品来说,鲁迅小说作品更受到教育者的喜爱,并被编写到小学、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作品之所以会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现实主义。鲁迅的小说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些作品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警示作用。通过这些小说作品,教师能够看到封建社会教育的落后,对现在教育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2)人物形象鲜明。鲁迅的小说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人物性格的塑造没有脱离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具有明显的感染力[1]。(3)语言风格简洁。鲁迅先生的小说没有使用过多华丽的语言,都是通过非常朴实的文字打动读者的内心,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并带给读者发人深省的力量

二、学习鲁迅的小说作品时应重点注意的事项

(一)了解时代背景。鲁迅的小说作品绝大多数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强有力批判,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背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当时的生活现状与社会制度,否则学生会因为时代背景差异,无法掌握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本质[2]。所以,在对鲁迅小说作品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做好课前讲解工作,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缩短鲁迅先生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中因时代背景的差距而发生脱节的问题。(二)分析人物性格。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这些人物进行重点分析,抓住这些人物自身典型的性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旨。例如,《社戏》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就非常明显,桂生是聪明活泼的,双喜非常有责心且具有较高的驾船技术,阿发是憨厚无私的,六一公公是淳朴善良的,这些在课文中的很多地方都能够得到体现。在了解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后,再对《社戏》中所发生的故事进行解读就会变得较为容易,学生更容易掌握该篇文章的主旨。(三)反复揣摩细节。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熟读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较为简单,文章篇幅也相对较短,都节取自每部小说的精华部分,因此,教师当在实际教学中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逐字逐句地进行品味,抓住小说中的每个细节,并反复揣摩。这不仅能使学生对小说情节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有利于揭露文章的主旨内容。

三、鲁迅小说作品的艺术手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孔乙己》是一篇值得学生反复推敲的文章,是教学中的重点文章。因此,下文便以《孔乙己》为例,重点分析鲁迅小说作品独到的艺术手法。(一)从细节上塑造人物性格。在《孔乙己》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孔乙己是一个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受到了封建社会的严重迫害。鲁迅先生在对孔乙己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时,利用大量细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特点。例如,从小说最后从孔乙己所表现出来的几次脸色便能够看出来作者在人物性格塑造上的良苦用心[3]。孔乙己在出场时脸色为青白的,而且在皱纹中还夹杂着些许伤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孔乙己非常穷困;第二次对其脸色进行描写则是在与他人发生争吵时,此时他是涨红了脸,表现了他当时对别人说他偷书的愤怒;最后是别人质疑他考不上秀才时,他的脸上呈现了灰色,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悲凉。这些细节描写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应仔细阅读此篇课文。(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孔乙己》这篇文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便是将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进行了非常巧妙的结合与应用。该表现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文章最开始时,鲁迅先生就向读者介绍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征,通过正面描写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封建科举学子的形象,而在下文中通过描写“我”和他人眼中孔乙己的形象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4],此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表述了“我”眼中的孔乙己及其人物发展,让读者产生了较强的代入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结合,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也是小说中的重要表现技法。(三)讽刺嘲笑艺术的应用。鲁迅的小说作品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于讽刺手法的灵活使用。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或观点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使用大量讽刺手法引导读者了解自己的想法,体会小说所表达的思想。讽刺是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表达技巧。例如,当孔乙己偷书的事情被人拆穿后,便急红了脸,说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这种语言的设计让读者感到诙谐,一个非常可怜而可爱的形象便出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这比直接对孔乙己进行讽刺更具感染力,而且还能让读者感受到鲁迅先生在小说写作过程中的巧妙构思。

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更是具有时代意义和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对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小说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掌握作品中的技巧,再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进鲁迅先生所创造出来的小说世界。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鲁迅小说的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其在中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婧.初中语文鲁迅小说课例教学思考[J].文教资料,2018(6):89.

[2]赵小娟.小说自主阅读教学课例分析[J].中学语文,2017(15):36-37.

[3]肖仁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6(7):24.

鲁迅小说范文篇10

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文学文本,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文学的属性,尽量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去理解文本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编者的意图。过去对鲁迅作品,很多教师在解读过程中,总是按照统一标准来阐述,过于拔高道德要求,忽视了作品的文学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忽略了学生独特的个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思维惰性。因而,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文本时,需要遵循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小说,教师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文学角度,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教师对鲁迅小说的作品解读才会有效,学生的理解才有可能更加深入。

二、提倡思辨,开放鲁迅小说的多解性

诚然,当前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偏见。鲁迅作品为何难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所处环境与鲁迅时代脱节,对动荡年代缺乏最真切的感受,从而造成思想理解的隔阂。毕竟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从思想性来说,鲁迅作品都是无人可及的。因此,要想让鲁迅作品真正变得易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进入鲁迅那个时代。当然,这就对教师的启发引导、科学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小说,对那个特定年代的思想产物,要鼓励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对文本进行思辨,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正如章熊所说:“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三、创新思维,解读鲁迅小说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