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十篇

时间:2023-04-05 22:24:26

鲁迅作品

鲁迅作品篇1

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晦涩,主题如何的深邃意蕴,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主动的阅读是前提,教学实施中师生一起更为广阔的背景性资料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反过来保证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由于鲁迅的作品在不同的视角具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空间,对作品有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其实也就体现除了阅读中的体验性和主动性。加上教师的引导,达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双重的自我,以自己的视角发现作者同时也发现自己。

另外,除了“让学”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外,可以利用鲁迅在作品中的儿童视角来拉近学生与鲁迅,与鲁迅作品的距离。例如在《风筝》一文中,鲁迅说弟弟从小躲在屋里制作风筝,被自己发现就踏扁了,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后来读过外国儿童教育专著,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自责当年对弟弟粗暴。体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童真天性的理解,这就去掉了鲁迅在学生心目中冷峻的脸谱,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鲁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

其次,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

对于求知欲望特别强,创造意识活跃的中学生来说,要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引导,不能硬性的反驳某位学生的观点,也不能要求统一见解。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不但要注重“有用”“有益”“有力”,还要注重“有趣”“有味”“有度”,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占有、挑选、拿来”,并且“放出眼光”,这就需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否则,“封建制度”“国民劣根性”将成为他们面前的黑是名词

术语的堆砌而没有任何的感彩,更不要说领悟和文学鉴赏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思维,潜意识的把鲁迅的作品与战斗檄文捆绑在一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向,强硬的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消减了教师的积极性。

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析探讨鲁迅以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从而获取更多的收获。

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深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启发学生对自然、社

鲁迅作品篇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学习鲁迅作品,不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们与鲁迅先生、我们的学生与鲁迅先生生活年代的距离,加之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奥性,在我们的教学乃至学生的学习中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施教才可以真正发挥鲁迅作品的教学作用,给学生以更多的受益呢?我认为可分以下三步骤进行。

一是接近。接近作品,方可消除鲁迅作品的神秘感。要接近就要选准切入点选择作品中与学生思想、生活距离最近的一个点切入文章学习,使学生在高涨的兴趣中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作品的深层次学习中。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两篇文章中都有许多少年生活的描写。这与学生的生活是接近的,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入手,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接近鲁迅作品的兴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我们可以知道那些年鲁迅丰富多彩的生活所折射出来的孩子的天真、无忧无虑,那“百草园是乐园”这一主题,学生也就理解了。在三味书屋读书一部分,虽多了些枯燥无味,但可以在“学习的空隙问老师“怪哉”之类的问题、上课可以无所顾忌的朗读课文、可以看笑先生读书的怪样子、可以画画描红”等这些少年鲁迅愿意的,也是今天的学生喜欢的环节上做文章,抓住这些,学生会明白少年鲁迅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学生,而学生正处在善疑好问的好年华,“学贵乎疑”的思想教育也便贯穿入教学了。《社戏》这篇小说中,老师应把握住“夜间看戏”“偷豆”等写出儿童天真淳朴的情节来施教,并与文末“再也不曾吃到那夜般好吃的豆,再也不曾看到那夜般好看的戏了”一句充满怀念和遗憾的句子比较教学,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呼唤真情、呼唤童真的文章主旨。选入切入点让学生接近鲁迅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有让学生感到鲁迅作品不神秘,方可产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些对初一刚接触鲁迅作品的学生尤为重要。

二是理解。学生从心理上接近鲁迅之后,就得引导他去理解、体味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关注鲁迅关注的问题。《故乡》《孔乙己》等作品都是以小人物的遭遇来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中的闰土、孔乙己都是生活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是当时一类人的典型代表。作者塑造这些个性的形象,旨在表现共性的社会内容。在这些作品中,鲁迅以清醒深邃的现实主义笔触,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裸地暴露出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认为,“爱”是脱离社会关系的人的天性,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这一点是鲁迅小说的主题,而对于今天的人们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该让学生理解、明确,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而周围的人对他的冷薄更使他的人生悲上加悲,麻木的、素质低下的人往往缺乏同情心,这种人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教学中类似的深层次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故乡》中关于“希望”的话题,教师应把握住,因为这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追求高远奋斗目标的思想教育的良好教材,适时恰当的点播,可让学生明白学习、事业是无止境的,只有勤学、勇于攀登,才可以获得成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既让学生学知识,又让学生明是非。学习中要让学生去思考、质疑,不断提出疑问的同时,学生定会有所收获,而这收获对启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培养其求异思维是相当重要的。

三是创造。这一点是对学生而言,更是对教师而言。从学生方面说,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年级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要不断的“温故而知新”,逐层深入地去理解鲁迅作品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学习鲁迅作品高尚的思想境界、独特的艺术特色,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新的能力,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从教师方面说,教鲁迅作品,教师既要发现教学内容上的“新”,也要从教学方法上,学法指导上求“新”,结合学生的情况。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结合不同篇目设置创造性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内涵极其丰富,想要通过几篇文章就把鲁迅认识清楚,这种一蹴而就的思想是不现实的,而仅凭鲁迅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是不切实际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而搞好鲁迅作品教学,将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应当挖掘鲁迅作品的精华,给学生以更多更美的文学享受,更多更高的能力训练――这应当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鲁迅作品篇3

1 鲁迅的作品中的意象,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意象相互之间具有对抗性

鲁迅往往把两个或几个最为极端、最不相容、互为对立的意象统一在一个篇什里,赋予作品更大的艺术张力。《秋夜》以更迭不断的象征组成两个互相对立的意象元:一是“鬼眨眼的天空、阴暗的月亮、冷眼的星云、夜游的恶鸟”;一是孤独而又顽强的枣树,“瑟缩地做梦”的“极小的粉红花”以及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献身的小青虫等,这是两个互为敌对的阵营在精神上的对垒和行动上的厮杀。《雪》从“暖国的雨”写起,以“雨的精魂”收篇。如果说南国的雪更多赋予了圣洁的纯情的理想,那么朔方的雪则更多反映了竣冷肃穆而又壮美的现实;如果说南国的雪妖媚之中不无嫩弱,那么朔方的雪则显示了一种更顽强更雄阔的意志和难以制约的力量。在这不和谐的两种情调中,读者感知的不仅是幽美的亮色,也不单是严峻的冷调,而是两者兼容的非凡乐章。

鲁迅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 “荒原”和“旷野”。另一个意象是“月”,那荒凉肃杀的原野与“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光辉”的意象在常规中是多么不协调。还有一对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地狱”与“天堂”。另外,鲁迅还偏爱夜色、死亡、鬼魂、猫头鹰、狼等意象,与希望、路、明天、幸福等“好的故事”也构成一种不和谐。

请看《药》里的两个意象元:一组是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的一片乌蓝的天、“夜游的东西”、“浑身黑色的人”、荒凉的坟地、铁铸一般的乌鸦;另一组是愈见分明的路、鲜红的人血馒头、太阳也出来了的晴天、一条大道,“一碟乌黑的圆东西”“一圈红白的花”,也是将极不协调的意象元奇妙地组合在一起。毋庸多加枚举,鲁迅的大部分篇章都是以意象的对抗、分裂、自悖的形式存在的。

2 鲁迅作品中的不和谐美,还表现为音响的怪诞性和旋律的不协调性

读鲁迅的小说,总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音乐般的魔力,期间有音响美、节奏美和旋律美。但是鲁迅小说中的音乐美不是那种徐舒柔美的乐音,而是一种唯鲁迅所独有的调子,一种不和谐的变奏。万籁俱寂的《秋夜》里,夜游的恶鸟“哇”的一声怪叫,突如其来,划破夜的寂静,令人不寒而栗。《药》的结尾处: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 空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都是死一般静的荒坟中,一只“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突然发出“哑”的一声大叫,仿佛在本来就痛苦异常的两位老人的心上又猛划一刀;也令读者的心随之悸动,在阴冷悲凉的氛围中产生一种撕裂人心的创痛。

《幸福的家庭》中的男主人公,正在幻想一个绝对幸福的家庭,构思着一首爱的浪漫曲。可太太粗声粗气的讲价声、抱怨声、叫骂声、打孩子的“拍拍”声、孩子的“呜呜”的哭闹声不断传人他的耳中,使他幻想中那优美的浪漫曲混入不和谐的噪音。这些极不协调的音响及旋律就像音乐中的诙谐曲一样,运用音响、旋律的不协调对比,给人以滑稽戏谑之感。柴可夫斯基说:“不协和音是一种最伟大的力量,离开他就无法表现一切受难和痛苦了”。鲁迅作品中的不和谐变奏就是他灵魂深处复杂情绪和剧烈痛苦的微妙传达。

3 鲁迅小说的不和谐美还体现在色彩、画面的极度反差中,这主要体现在白描、设色以及整体的画面感,它们使小说具有绘画美的效果

鲁迅作品篇4

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时,不难看出,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是杂文议论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娴熟性及广泛性,无不给人以艺术感染力和很强的说服力,一致使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真与假、好与坏,总是在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显露出来,也使现实生活中矛盾对立现象在对比的渲染中真实地反映出来。纵观对鲁迅作品对比法的研究、探索,总觉得流于程式化。在此,笔者以孔乙己自身行为的对比来分析一个“读书人性格的可贵”。 

关键词:谈;鲁迅;作品对比 ;读书人性格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作品的语言风格尖锐乃至刻薄,但在这尖刻的背后,又含有对国家和民族不幸的悲悯。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时,不难看出,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是杂文议论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娴熟性及广泛性,无不给人以艺术感染力和很强的说服力,一致使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真与假、好与坏,总是在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显露出来,也使现实生活中矛盾对立现象在对比的渲染中真实地反映出来。所以鲁迅先生的作品才蕴含着它应有的魅力和感染力。 

对比,是作家在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对比,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情理互相对照,使其中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更加明显、更加突出,这是美学上的一种法则。”对比这种艺术手法在古今的著作中早就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比如《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史记 平原君传》:“君之后宫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衣褐不完,糟糠不厌。 ”更有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正是这些把两种不同的景象加以对比的方法,把上层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和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赤裸裸的端到读者的面前。由此,也使我们意识到,对比方法的运用,从古到今一脉相承,鲁迅先生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他把对比手法融入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及其爱憎的情感中,对比的方式更加多样,开掘的角度更深、设计别具匠心、也更耐人寻味。 

在探索研究鲁迅作品对比手法的运用时,无外乎如下分析: 

人物对比。首先是人物的自身对比。《故乡》中 的少年闰土的生气勃勃的小英雄形象与中年闰土浑身瑟索的木偶人形象,“豆腐西施”与“两脚圆规”的杨二嫂自身形象的对比,反映了农村破产的加速及农民在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极端痛苦,有力地抨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农民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的罪恶。 

其次是人物之间的对比。在《故乡》中,善良朴实的闰土与尖刻自私的杨二嫂对比;宏儿和水生的关系与我和闰土关系的对比,,使双方形象更加鲜明,不仅显示出形象意义 而且有助于突出主题。再 《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中,先写先生是一个“博学的人”,再写到他不知道“怪哉”的故事,对先生的“博学给与了讽刺,从一个侧面强化了主题。” 

另外是不同人物对同一问题不同态度不同结局的对比。《在社戏》中,“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而“土财主的家眷”则“多半是到戏台下来吃糕饼和瓜子的”对比,鲜明地揭示了广大劳动人民因繁重的劳动而疲惫不堪与地主阶级的奢侈堕落,是深刻的主题蕴含其中。 

事件对比。在《友邦惊诧论》一文中,作者把“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加以对比。所谓的“友邦”便露出了原形:他们“正和日本是一伙”,他们害怕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从而揭示了“友邦”的反动面目。把“秩序”和监狱进行对比。”友邦“认为学生爱国请愿事件,没有”秩序“”不文明“,但他们自己在国内利用监狱镇压本国人民。一经对比就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显露出一副“臭脸孔”。把党国的两种“无法劝阻”加以对比:指出党国对日本兵是“无法劝阻”,而对爱国的学生是不会“无法劝阻”的。这两种“无法劝阻”含义不同。通过对比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反动罪行。把用血写的事实和墨写的谎言加以对比。 

景物对比。在《故乡》一文中,儿时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的美好故乡,与现实的“阴晦”天气,冷风“无误地响”、“苍黄的天底下横着个萧索的乡村”,“瓦楞上许多枯草断茎当风抖着”的故乡破败对比,有力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败的凄凉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生活的生活现状,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透过这些对比,让我们确实感知到了鲁迅先生巧妙地采用了对立的感情象征事物来形成强烈的反差,利用感情的大起大落来形成对比,这样在曲折多层次的底色上,爱憎情感的主旋律变得更加明亮。 

然而,笔者以为以上种种对对比的探讨,固然精彩也体现了对对比方法的运用的真知灼见,但总让人感觉到未免有些程式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在此,笔者仅以对孔乙己自身行为的对比分析为例来阐述一下个人的见解。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一个绝对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他在那个时代生活的非常可怜,他是一个读书人,可以说衰到了极点,他没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好像也没有固定的收入。老是穿着一件长衫,那件长衫上有很多补丁。孔乙己的这件长衫,就好比我们现代社会当中一个人要去到社交场所时所穿的西装革履,是一件比较正式的衣服。孔乙己就是这样的, 他不在乎别人是否看得起他,他要穿上他的长衫 。这也正是笔者所要强调的对同一问题 不同层面的认识——孔乙己“一个读书人的性格”使然。 

也正是这读书人的性格,孔乙己很爱看书,可怜的是,他却买不起书,他拿别人的书看,别人说他偷书,他所谓“窃书”不能叫“偷书 ”的自我辩解也无法打动别人,一致被打断了腿,他还要告诉别人,大家不要取笑我。还有当他买了一碟茴香豆时,他要分给小孩子吃,教那些小孩子:“我告诉你们,这个茴香豆的茴字其实有四种写法。”透过孔乙己本身行为的对比,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个好可怜的人那,但随着我们对问题认识的逐渐加深,又觉得孔乙己离我们的内心好像越来越近,甚至使我对孔乙己产生一种由衷的尊敬。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他虽饥寒交迫、饥肠辘辘,但他的行为更符合一个读书人的性格。我不知道孔乙己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但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人一定存在,这个人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如果我们能穿越历史见到曹雪芹,我想曹雪芹的形象一定跟孔乙己一样,他身上穿着一件上下都是补丁的长衫,也不会让人感觉到他有多大的能耐,甚至在那个时代连一个畅销书的作家都不是,但他还是呕心沥血、毕其一生的精力,把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写了下来,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命运。曹雪芹也好、孔乙己也好,他们有错吗?他们的错就是他们生不逢时。 

鲁迅作品篇5

(一)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宣告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基础教育改革本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强调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可以说新课改为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使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在探索中发展。

笔者针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部分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①被访者都认为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课的教学难点。董老师和两位学生都承认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认真,但是却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②学生普遍认为鲁迅作品无趣、难以理解,不爱学。③学生的潜意识里能够认可鲁迅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拥有学习鲁迅作品的意愿,但是语文课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找到造成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那么,在具体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中学鲁迅作品的独特性

谈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为什么问题多多、困难重重,鲁迅作品的独特性是不可回避的主要原因。

(1)鲁迅作品的冷基调

鲁迅作品的基调是阴冷的,它们常常引发读者进行思考,读起来显得无比沉重。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他的话往往让酷爱温暖的人觉得冷酷。

(2)思想过于深刻、含蓄

鲁迅作品大都写的非常含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鲁迅曾多次受到国民政府的追捕,这也使他更加珍视生命,因为这样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在灾难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下,鲁迅的话不得不含蓄地表达,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他对于募集水灾捐款的小女孩的“欺骗”态度,而鲁迅的这种态度,也充分表现在了选入中学教材的作品中,这成为了学生难以理解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3)作品精神与时代疏离

单从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来看,尤其是杂文,文章的写作背景复杂,当代中学生对那个时代知之甚少的同时,也没有了解那段令人忧心的历史的兴趣,学生看不懂文章的深意,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文章内容所表现的对于国民性的批判等问题,由于中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的限制,更是难以理解。至于其作品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中学生对作品的表面文章尚且看不明白的情况下,更谈不上去探究作品深刻的立意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了,又没有教师的启发,中学生自然就觉得鲁迅作品缺少现实意义,加之文章用词生僻、造句拗口,中学生怎么会感兴趣呢?

2.教与学的投入度过低

对于以上提出的三点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虽然它们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的,但却是可以通过教学的努力克服的,从另一方面说,鲁迅作品的冷峻基调与思想的含蓄、深刻,正是其吸引读者之处。而教师没有把鲁迅作品透彻的讲解出来,才是造成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

(1)鲁迅作品难教

长期以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多注重传播鲁迅作品知识,而非对文本的细读,更谈不上带领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教学缺少创造性。教师多只重视对字词的考查,对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的死记硬背,对思想高度的僵硬升华,教授速度往往超越中学生的理解速度,一味要求背诵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僵化的教学方式足以构成中学生反感鲁迅的充足理由。还有的教师用刻板、非此及彼的“标准答案”去约束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轻者否定,重者讽刺,这便严重地扼杀了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火花和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自然也严重地妨碍了学生全面、深刻、正确地理解鲁迅。

(2)鲁迅作品难学

很多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学,甚至不去学。学生在学习中虽然也非常努力,但总是觉得难以走进鲁迅,难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样,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和钻研的动力,在课堂上得过且过,不再探究鲁迅作品,不再思考作品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现成的问题和答案。

(3)教学状况难改变

鲁迅作品篇6

关键词:立人;学生主题;现实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种立人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时展的需要。

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国语文教育中一向是“重头戏”,他代表着中国一个时论思维的高峰,也是为中国照亮未来前路的“掌灯者”,鲁迅“立人”的观点与新课程的立人思想不谋而合。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是教育本身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立人”来“立民族”。鲁迅在作品认真分析了当时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沉痛地发现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得过做人的真正价值和尊严,最多不过是“做稳了奴隶”或是“做奴隶而不得”。他在二十多岁就提出了“立人”这样的论点,在《文化偏至论》中写道:“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他以“为人生”为宗旨,创作了《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和很多散文,想方设法塑造国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健全精神和人格。当然“立人”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鲁迅的“立人”与新课标的“立人”的相同点显而易见,都是对人自身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将鲁迅的“立人”思想与新课程理念充分结合,有利于达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目标。

青少年时期是人形成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要突出鲁迅作品中的立人,是为了发挥其思想对中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鲁迅作品内容深奥、年代久远,学生因为年龄和时代所限,理解起来有难度,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下足功夫。

一、突出鲁迅作品的立人思想,要突出鲁迅作品中能够反应人类共性的内容,挖掘其现实意义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投影,而像鲁迅这种伟大文学家写出的作品却能够超越时代,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作品时,就要突破时代的局限,理解鲁迅立人思想的实质。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很多问题不仅是当时社会的弊病,在今天也仍然存在,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启发。比如在学习《祝福》一文时,可以问学生,“祥林嫂的悲剧今天还有吗?”“你做过柳妈妈?”等问题。《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针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极端态度进行了批判,提出“拿来”,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还需不需要拿来呢?联系时政,近年来很多仇日分子抵制日货,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些人与文章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的人很相似,但如果用鲁迅的“拿来”思想去粗取精,不是比盲目的抵制日货更加有意义吗?

二、突出鲁迅的立人,要引导学生感悟其作品中的求真、求善、求美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作者从色、音、味、状四个方面来描写,有昆虫、植物和鸟雀,动静结合,给读者展现了一副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百草园图画,连读者都已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乐趣,生活在这样的园子里,作者能不“旧事重提”吗?为了证实何首乌的根部是什么样子,作者常常拔起它,却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块的根部长得像人样,这充分表现了孩童求真的天性。上课时溜到后花园去折花、寻蝉蜕、喂蚂蚁,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在下面画画、描绣像,这种自由自在的个性让读者忍俊不禁。在写到先生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头,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种迂腐和陶醉的滑稽模样跃然纸上。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鲁迅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可以看出鲁迅也有着平常人温暖、可亲的一面,这样的鲁迅学生能不喜欢吗?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偏要紧抓“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不放呢?叶圣陶先生说过,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要渗透在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鲁迅作为一个普通常人和文学作品中应该具有的人性美和人文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让课堂闪现出人文的光彩。

三、突出鲁迅的立人思想,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人性的视角

在《自序》中,鲁迅的孤独是从刚开始因为“走异路”而让母亲失望就开始的,到篇末他说明自己的呐喊是为了慰藉和他一样寂寞的猛士们,在一次次奋斗后,有人倒下或退出,而有人却坚持不背叛理想,因为鲁迅的不妥协,才使他只能独自行走在自己同胞前面,每个时代都有这样孤独的呐喊者,比如古代的屈原,比如近代的鲁迅。在分析作品时,有时并不是单单深入挺进到作品伸出去挖掘正确解读的钥匙,而应该跳出作品,放眼于更加深广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站在更高的高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人性发展和人文精神。

四、突出鲁迅的立人思想,要加强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开辟第二课堂

鲁迅作品篇7

关键词:去鲁迅化 脱节 批判 质疑

古人说:“诗言志”,要有大的胸襟抱负,才能写得出来好的文章,否则只是一些无病之语。我们教育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真性情,而不是徒有其表,夸夸其谈的“君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1]钱穆在论及中国散文时,曾经讲过“五四以来,写文章一开口就骂人,不是你打倒我,就是我打倒你,满篇杀伐之气,否则是讥笑刻薄,因此全无好文章。即如小说、戏剧等,平心而论,至今亦尚少几本真好的。只有鲁迅。”[2]。我们中学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的篇目,让学生真正了解文学,懂得人生。而怎样才拥有真性情,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司马迁在写到孔子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3]我们语文教学,也并不是只要学文章,正重要的,还是学其人。高中语文教学也要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关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进步。无疑,鲁迅先生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一个载体。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鲁迅,但是他对中国人的思考、对中国人性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的。很多人批评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举动之后的拳拳爱心,也能感受到他的痛心。虽然,他的许多文章在人们看来是有些刻薄,有些杀伐之气,但是他有很多的好作品流传了下来。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鲁迅的地位很特殊,许多的作品被人别有用心地解读或者说是误读。在很多人了解鲁迅、认识鲁迅、喜欢鲁迅的同时,鲁迅本人也深深地戴上了时代的枷锁,为他人做嫁衣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话语自由,也有每个时代不同的时代问题,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被人做了颠覆性的诠释。虽然鲁迅不主张青年人去读他的文章,但是他确实是中国现当代为数不多的真性情之人,写出来的真性情之文。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4]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就有人清楚的认识到了鲁迅的作品的意义。当然由于鲁迅作品在一段时期被赋予了许多的时代任务,所以选入中学课本中的作品也非常多,以至于有人就提出,中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太多了,并且其中有些作品不适合中学生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选入高中教材的鲁迅作品又有哪些变化呢?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中,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第一册中的《呐喊・自序》,第二册《祝福》和《拿来主义》,第三册中有《记念刘和珍君》和《灯下漫笔》,第四册中选入《药》,第六册中的《阿Q正传》,共有七篇鲁迅作品选入高中课本。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只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这三篇,而删除了其它的篇目。其实新课程改革,不是说要将以前所有的篇目都要保留,其实,我们以一种怎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是更重要的。减少也是一种进步,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其它优秀的作品,便于学生运用自己的鉴赏力和批判力,真正能做到自己取舍作品。怎么从鲁迅的文章中读出真性情,怎样引导学生去解读,怎样从现有的鲁迅作品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自己探寻作品的真谛,是更重要的。

除了删减篇目,现有的篇目在学习的侧重点上也不同。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旧教材中,是在第三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要求是: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五四以来,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和借鉴外国散文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涌现出一批散文大师和传世之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散文家在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散文创作更加欣欣向荣。鉴赏这些散文,注意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语言。《记念刘和珍君》所在单元中还有《故都的秋》、《道士塔》、《珍珠与泪珠》。可以说以前这一单元的要求比较空泛,没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侧重于让学生鉴赏不同时期的中国散文,但是这几篇文章的联系性不强,学生学习此单元,能学习到不同时期优秀的散文,但是不能形成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大致印象。这一单元这样随意的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鉴赏。

而在新的教材中,《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必修一的第三单元,这个要求发生了变化:

这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在这一单元中选录的其它文章还有《小狗包弟》、《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学习此篇文章,让学生有的放矢,学习对人和事的描写,怎样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而且在方法上也给予指导,对这类文章可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可以说,不管在课文内容的鉴赏上,还是在具体的方法上,都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选取了一个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操作的一个侧重点,鲁迅的作品,之所以影响力大,当然在于他的独到的见解,而对于人物的描写也是入木三分,我们当然可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的精神内涵,但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单纯去学习它的思想内容,未免太过于局限,学生理解上也有些难度,但是如果从人物入手,就显得简单而且容易操作。

针对学生的课后习题也有了新的变化:

旧教材的习题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有关“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资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反动文人污蔑学生运动的情况,鲁迅和其他作家写“三一八”惨案的文章),做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想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理解,得到什么启示,写一点心得体会。

新教材的习题四:关于“三一八”惨案,除了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该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查阅有关资料,做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象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

旧的习题是指导性、限定性的,它限定了要学生查找的背景资料,虽然可以给予学生查找上的方便,但是它也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忽视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的培养。而新的习题是开放性的,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就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语言上的描述不同,更加符合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特点。

新的教材体系要求上有了这些变化,但是其它的题目和教学参考上却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比如在这篇文章的说明上,都有这样的要求:

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的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的流言,无比沉痛的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教学建议也没有任何变化:

1、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要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

2、品位语言

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如歌如诗。有些语句在揣摩之后,可以让学生仿写。……告诫学生平时写作文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

这就造成了教学指导和教学要求之间的脱节,虽然,教学参考不是唯一的教师备课的材料,但是它毕竟能给予许多教师以指导,那么变化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指导之间的矛盾就要教师自己去取舍,这其中必然会因为教师的自我认知而产生差异。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造成许多教师就按照教学参考上的指导,继续按照旧的思路来教学,这必然造成教学上的困难,很多人又会将这种困难强加于鲁迅身上,认为是鲁迅作品的问题。

新课程对作品选入的多样化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会给人更多的选择空间,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同时更加重视表达交流,给学生自主探究给予引导,对中外文化的名篇也进行名著导读等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教科书的引导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许多人以教科书为窗口,去自我发掘,去体味中外文化中的精品,并且受用一生。教育的主体是人,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我们不仅要熟知我们所教的内容,更要了解你所教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辨能力,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对症下药。如果说学生不喜欢,那么,我们应该首先调动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但如果说不排斥或者说喜欢的话,那我们更多的精力就应该放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上了。所以,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查和询问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鲁迅,不要害怕会损伤作品本身的魅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5] 以开放性的态度引导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有独特的感悟,才能真正读懂鲁迅。因为不同的人有对文章不同的解读,学生有权利去探寻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鲁迅,探求属于自己的那份认识。因为教师和学生所经历的东西是不同的,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而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学《拿来主义》时,鲁迅有这样一句话“或作人家的女婿换来的”,课文的注释是说这句话在顺带讽刺邵洵美,有学生就提出了质疑,认为鲁迅先生在这里这样写是不是太过于刻薄了,有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的嫌疑。我们不能为尊者讳,要勇于承认或者说去探讨这一类的问题。于是当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后就交给学生去探讨。有些学生去寻找“证据”。这样,学生对鲁迅就会有更清晰、更真实的了解,而不仅仅把他当作是教条似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了解鲁迅在现代人看来比较尖刻的那一面,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当然有时也会顺带伤及无辜之人。学生的理解是我们无法给与,也是无法替代的。这不仅不会损害鲁迅本人的声誉,而是对鲁迅精神最好的继承和发展。而如何让学生寻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鲁迅,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批判意识,让他们有自己的心思,寻找属于他们的那一个独特的鲁迅。

很多学生惧怕鲁迅的作品,有很多原因,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学上出现了偏差,很多作品一定要挖掘出它的深层含义和深刻内涵,一次次语文教学上的这种强化,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拉开与鲁迅作品之间的距离。我们在逐渐拔高作品的所谓意义的同时,其实是对作品本身的伤害,也会慢慢偏离作品。读者接受论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种拔高不是作者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得出来的感受,而是将别人对鲁迅的评价作为自己阅读的背景。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接受方面的特点,阅读材料跟阅读者之间的适宜性不够,于是学生变得不再主动去读鲁迅的作品。“如果仅告诉学生有关问题的目标,既不提示学生应提取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从属规则(方法),也不提示他们应注意从何入手来解决问题,那么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几乎为零。”[6]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鲁迅作品是值得阅读鉴赏的,更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鲁迅文章,应该不急于去体味其中的内涵,而应从文章的可感性入手,引导学生先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阅读,“去鲁迅化”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什么是“去鲁迅化”,就是将传统的附着在鲁迅身上的多余意义去掉,让学生去直接接触作品,从作品去认识鲁迅其人,而不是带着先有的观念、带着有色眼镜去读,学生可以将它当成一个个很有趣的文章去读。这是第一步,就是剥去过多的限制,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鲁迅思想的内核,是寻求一种精神的独立。语文教育不是政治教育,不是让学生去遵循某种社会共有的规范,而是进行一种精神浸染,获得一种独立性的认知和力量。如何正确认识鲁迅,并从这样的人物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和交流,如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托尔斯泰,而中国呢?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里,一定有孔孟、老庄,一定有李白杜甫,一定少不了苏轼。我想也应该有鲁迅,缺少鲁迅,我们会少一分清醒,多一份寂寞。当然因为鲁迅所处的年代,所以他的有些作品尤其是杂文,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我们并不能因为他的某些作品的时代性,就拒绝接受,我们要承继其中属于中国的力量和独特的精神。

鲁迅的许多作品无疑就是伟大的,但是这种伟大,不是政治上的伟大,而是作为纯文人的伟大,因为他的文章有真性情,他的文章教会我们思考,让我们学会从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懂得为人的坚持和民族的尊严。就像泰戈尔曾经说过“微小的东西,把它留给我所爱的人;伟大的,则留给众人。”新课程改革,让我们重新阅读鲁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三联书店,2002(93)

[3]史记・孔子世家[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341)

[4]史记・孔子世家[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341)

鲁迅作品篇8

一、抓住鲁迅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封建残余,新旧交替,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任人宰割,混乱不堪,国人麻木,民族苦难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鲁迅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愤怒、呐喊、批判、攻击写入文学作品,让读者认识时代的可恶,社会的残暴,呼唤人们不能麻木,人们的意识要觉醒,要敢于斗争,民族要奋起。

比如《阿Q正传》,鲁迅先生在塑造阿Q形象时,把它放在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舞台上。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形象,在阿Q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揭露国人劣根性,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愚昧落后的思想,他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文学作品都是有时代烙印的,只不过鲁迅先生更为强烈地表现出了时代和社会的特征,对时代和社会倾注了更多的思考、批判、揭露、战斗和热情,这些不是其他作家所能比的。其实鲁迅自己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为“睡梦中的东方雄狮”的觉醒奋斗终生,他丰富了时代民族精神内涵,为医治中国人的精神疾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是时代和社会造就了鲁迅,我们当然应在社会和时代中理解鲁迅先生。

二、抓住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

由于鲁迅用“笔”做“刀”的战斗精神和持续的反抗精神,他总是旗帜鲜明地拥护什么,立场坚定地反对什么,所以它的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有一定的框架和指向性。这源于早年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个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由此可知,鲁迅先生早在弃医从文之初就定下了这样的写作主题,带着这个主题思想范畴和框架,我们推敲鲁迅文章的传情达意,相当于鉴赏作品时有了指南针。

《药》里华家治痨病吃夏家革命烈士的鲜血,麻木与可悲;夏家革命没有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和同情,革命失败。华家和夏家不幸,其实就是“华夏不幸”;“华夏不幸”,中华不幸;中华不幸,中国不幸。《药》的主题就是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用《药》救国人,这是鲁迅先生对国人开出的一剂“药方”。

三、抓住品味体悟典型语言

这包括解读重点语句和语段,鲁迅的议论文、杂文、散文和小说都有语言犀利、深沉、含蓄、凝练、艰深、晦涩、隐含、尖刻等特点,战斗力极强,鲁迅先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如“刀笔”一般。因此要理解他的作品,我们要多用发散性思维、辐射状思维并善用联想去思考鲁迅作品的遣词造句,挖掘内涵。我们必须品味、解读、挖掘、领悟和联想语言,我们必须做到深刻地读,静心地品,无限地悟,“悟”出来就是读懂了。鲁迅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才能理解其独到的语言文字功夫。

正如《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阿Q,芸芸众生,央央人群,为什么主人公是阿Q,因为“Q”很像清朝人的大辫子脑袋,更代表了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封建子民,也是愚昧落后的国人,这有很深的内涵,令人警醒,忍俊不禁,又感觉深刻无比。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四文大钱”的“排”,拿钱买茴香豆不是“拿”,不是“取”,也不是“掏”,因为只有“排”才能表现封建落魄文人装腔作势,爱摆臭架子和排场的穷酸样,很好地刻画出孔乙己形象。还有《祝福》,故事发生在鲁镇,鲁镇不单单是地名,封建正统、儒家代表孔子是鲁国人,鲁国和鲁镇都有“鲁”字,鲁镇传承鲁地,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和封建礼教严重,鲁四被称为“老爷’,鲁四老爷是封建势力代表,鲁镇发生祥林嫂悲剧理所当然,可见封建社会毒害之大,应该反封建社会和礼教。这是鲁迅的故意安排和选择文字,以达到表达效果。同时鲁迅刻画祥林嫂“只有那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语言了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眼睛”的描写极其精彩,这句话表明祥林嫂已经陷入极度痛苦、精神麻木状态。这些都是靠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联想、挖掘和领悟而来的。

四、抓住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鲁迅写作工于描写、对比、比喻、讽刺、反语和幽默等手法,这些也是他的写作艺术。写作手法不是独立存在的,是附着在语言文字上的,如果说语言文字的组合已经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思想和情感,那么在这些语言文字组合基础上再运用一些对比、讽刺和幽默等写作手法,那文字的表情达意会推进一步,文章字句的意思、思想、情感和内含会更深一层,宛如锦上添花。我们阅读想“更上一层楼”,那么对于写作手法的运用就要“欲穷千里目”,对文章字句段的理解必须站在单纯文字组合之上,即用文学审美情趣的视野去分析、理解和鉴赏带有写作艺术的语言。文学审美情趣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观念、情趣、审美能力,最终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欣赏,甚至创造出自己对文章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

鲁迅作品篇9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其深邃的思想、崇高的人格、绝妙的华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世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起其他古今中外的作家,他的作品最多。所以,研究和探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笔者就此谈两点意见。

一、科学评价鲁迅作品中的历史名人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 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军侵入苏南,烧杀掠淫,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军,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军秘密枪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国民党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毛泽东主席。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政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革命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 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 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二、规范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与现行语言文字规范相悖的现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因为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敬畏而讳莫如深,就势必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因“名人效应”的影响而盲目模仿,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就难以完成,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正确地被运用。

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在三个 方面。

一是词语不规范。例如:

(1)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祝福》)

(2)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怜俐起来的希望。(同上)

(3)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1)中的“那里”应该写作“哪里”,因为只有后者可以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至于例(2)中的“怜俐”,恐怕所有的学生不需要翻工具书,就能知道它应该写作“伶俐”。例(3)中的“绍介”,有这样的说法,但今天一般是说成“介绍”,所以还是按现在的说法为好。

二是标点符号不规范。例如:

(4)“实在,我说不清……。”(《祝福》)

(5)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6)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药》)

以上三例,都有标点符号用错了。例(4)中的句号属多余,因为省略号的使用有个原则:省略号前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可以不用),省略号后不必再用标点符号(问号、感叹号除外)。例(5)中“她就正告我”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因为后面的内容是“她”说的完完整整的话。同理,例(6)中的逗号也应改为冒号。

三是语法不规范。例如:

(7)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的豢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8)定眼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药》)

(9)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祝福》)

例(7)中的“伶俐”是聪明、灵活的意思,怎么能修饰“皮毛”呢?例(8)显然缺乏宾语中心词,应该在“奇怪”后加“现象”一词方可通顺。例(9)读来别扭,“一见”的宾语应是“眼”而不是“我的”,应该把“眼”移到“我的”后面。

当然,鲁迅的作品,写于现代白话文兴起之初,语言文字尚未规范,是一种特定时期的现象,本不应该苛求于他。但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向学生指出这些不规范的地方,并且应当向学生讲清这是特定时期的现象,不必学习和模仿。

鲁迅作品篇10

关键词:鲁迅 看客 国民性

读鲁迅的小说就会常常看到“看客”一类形象。他们带着特有的卑琐,在未庄、在鲁镇、在华老栓的茶馆,影影绰绰、活龙活现地蠕动着。剖析他们,能更深入地认识鲁迅小说的意义,深入地认识鲁迅的思想与创作。

鲁迅笔下,“看客”是一些有着怎样面貌的人物?

一.第一大特征:擅长“看”

“看客”最擅长的就是“看”,哪儿有“热闹”便在哪里看。看热闹是他们外在的行为方式。热衷看,却非常冷漠麻木,扮演着戏剧的看客角色。

《孔乙己》中,咸亨酒店就聚集一帮看客。孔乙己中秀才怎样和他们毫无关系,他们更不可能助一臂之力,解决孔乙己失意和苦闷;在一些地方他们不如孔乙己,却偏爱奚落孔乙己,触动孔乙己心灵的伤痛,他们不配到里间坐着喝酒,没有丁举人打断孔乙己腿的威势,然而,发现了孔乙己的不幸和颓唐,便感到很大的快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看客的无聊,势力跃然纸上。

《药》的主要情节是看客的表演:在凄冷的清晨“赏鉴”砍志士头颅的“盛举”,在华老栓的茶馆谈论夏瑜。作者通过华老栓的眼睛写看客们观看杀人是何等专注,革命者悲壮的死和看客们麻木愚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迅冷静的描绘中,凝聚着多少郁积心中多年的痛心愤怒啊!

《阿Q正传》中,阿Q“大团圆”时又和“看客”们遭遇了,阿Q看见:“两旁都是张着嘴的看客”,“他惘惘的向左、向右,全跟着蚂蚁似的人……”“从人从里,便发出豺狼的嚎叫一般的声音来。”阿Q麻木的头脑联想到饿狼的目光。

《祝福》中“看客”观望祥林嫂的命运悲剧,似乎没有看阿Q赴法场时那么亢奋,这帮看客是在日复一日的灰暗光阴里细细赏鉴、品味祥林嫂的痛苦悲哀,有了新的发现,便迅速传播,增加“观赏”的乐趣,然后报之唾弃、嘲弄。

《示众》是看客的群像速写。意味深长的是:《示众》不是在江南小镇,而是在北方“首善之城”大都市;不是清末,而是民国;人物不是清国的顺民,而是“民国的国民”。巡警和示众的人写得很模糊,着重突出如走马灯办般眼花缭乱的挤来钻去的人们,“嘴都张的很大,像一条条死鲈鱼”的麻木神态。看“示众”时自身也成为示众者,毫无意义的示众引起看客们毫无意义的兴奋和忙乱,盛夏的酷热没有减轻“看”的兴致。”示众”揭示社会有“大清”变成“民国”了,国民的精神面貌依旧,改造国民精神任重道远。

鲁迅在别的文章中也沉痛地揭示国民的这一病态。北京的羊肉铺子,一些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复仇》则是:“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狂野之上。”于是“路人从四面八方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蚂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脖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鲁迅说,创作《复仇》,就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

二.第二大特征:没有自己的思想

“看客”的另一特征是: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具备思考、判断的能力,他们说的话,不是思考的结果。

讽刺孔乙己“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人可能是个文盲,孔乙己在科场失意,他们就如同在科场得意者一样嘲讽他、鄙视他。鲁镇的男女因为暂时没有遭受到祥林嫂一样的残酷打击,就有了鄙夷、嘲讽、品头论足的资格;阿Q被枪毙,未庄的人们“自然都说阿Q坏”,为什么呢,因为阿Q被枪毙,被枪毙就说明阿Q不是个好人,否则怎么会被枪毙呢?他们的判断标准完全依据统治者们的标准,以特有的愚昧方式表达出来,甘于充当奴隶而不觉悟,实际已经是丧失理想的行尸走肉;盲目的维护着封建政权的血腥统治,苟延残喘,充分展示了在长期封建血腥统治形成的国民劣根性。

三.第三大特征:自以为是“吃人者”

“看客”还没有资格做“吃人者”,没有丁举人、赵太爷、康大叔、红眼睛阿义等人的地位,却自认为是“吃人者”。看客在吃人者和帮凶面前显得顺从、怯弱,在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要走向末路的人面前,却很刻毒。以观看他人的痛苦和垂死挣扎为乐事,以抓把柄、揭伤疤置人于痛苦为趣事。

《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有挨过知县大老爷的打的,有被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老婆被衙役霸占的,也有家里的老娘亲被讨债的给逼死的,却都加入了吃人的行列。

《阿Q正传》中人们看杀阿Q的场面,简直是幸灾乐祸了!还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阿Q的死给他们生活添加了刺激和话题,至于阿Q为什么要死,该不该死,是搞不明白的。

从《药》“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被提着的鸭,到阿Q所见如嚎叫的狼又钝又锋利的眼睛,都反映出来“病态社会”造就的丑陋看客的病态的心理特征。“自己被人,但也可以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渴望见到别人流血砍头,使枯竭的心灵得到滋润和满足;鉴赏他人的血和死亡,从中得到新奇的刺激和快慰,便可以忘掉自己也正在被慢慢杀死,被慢慢吃掉的悲哀。这是看客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内涵。

鲁迅主张启蒙主义文学“必须为人生,而且要改造这人生”。从1903年起,直至1936年逝世之前,他都关心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改造。许寿棠回忆当年鲁迅经常和他讨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联的大问题:(1)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2)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鲁迅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索,毕生孜孜不懈。”

当代的研究者也指出:鲁迅先生“相当一段时间内他最优先考虑最集中研究,而且在他作品中反映也最充分的就是改造国民性问题……可以说,反映于鲁迅作品中思想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以及艺术表现的准确性、形象性都于这一文学主题血肉相连。”“鲁迅的创作,因此而成为启蒙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指出“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目的,“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对中国民众的“国民劣根性加以暴露,才能彻底治疗”。

鲁迅前期小说写看客,暴露国民性的弱点,揭露国民劣根性,这是出于他的启蒙主义社会理想,意在改变人民精神,不是消极暴露缺点,冷漠地指责他们,轻佻地嘲弄他们,而是要找出病根,补充国民性中最缺乏的东西。鲁迅对于看客的揭示和鞭挞至今仍旧有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文慧.你的痛苦是我的快乐――鲁迅小说中“看客”形象解读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2]王学谦.看客:生命悲剧的隐喻――对鲁迅“看客”的生命解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孙晓文.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的“看客”观[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