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十篇

时间:2023-04-10 15:38:34

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篇1

(2010年2月25日修订)

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的创作,鼓励优秀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

鲁迅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一、指导思想

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推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二、奖项设置

鲁迅文学奖包括以下文学体裁和门类: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

三、评奖范围

1.鲁迅文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

2.凡评奖年限内由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上述文学体裁、门类的中文作品,由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发表的上述文学体裁、门类的中文作品,均可参加评选(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3.鉴于评选工作的语言限制,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应以汉文译作参加评选。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可参加中国作协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奖。

4.诗歌、散文杂文、小小说作品,以结集出版的方式参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著述,单篇或专著均可参评。结集参评的作品,应在评奖年限内出版且其间创作的作品应占结集字数的1/3以上。不接受多人作品合集、选集参评。

四、评选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世界和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优秀作品,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学传统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尤其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3.重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各奖项评委会可结合该文学体裁、门类的特点,听取读者意见,作为评选参考。

五、评选机构

1.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领导下进行,分设各奖项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承担评奖工作。

2.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的成员,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编辑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担任,委员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每一届评委应更新1/2以上。评委在同一奖项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各奖项评委不交叉。京外评委应占评委总数的1/3以上。评委一般不超过70岁。

3.成立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具体负责评奖的事务工作和颁奖大会的组织工作。

4.各奖项评委会组成后,须认真学习评选标准,重申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开性、公正性。

六、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由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在媒体上评奖公告,向中国作协各团体会员单位、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以及有关出版社、报社、杂志社、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征集参评作品。

2.参评作品公示。经评奖办公室审核确认符合参评条件的所有作品,在媒体上公示15天。对反映的不符合参评条件的作品,经评奖办公室查明属实的,取消其参评资格。

3.推荐备选作品。各奖项初评委员会在广泛阅读、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参评作品进行筛选,分别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供终评委员会审读备选的篇目。终评委员可联合提名增补备选篇目,但各奖项提名增补的作品不得超过2篇(部),并须在全体终评委员审读过作品后获得2/3以上终评委员同意。

4.备选作品公示。各奖项进入终评的作品均在媒体上公示30天,广泛听取读者意见。

5.投票产生各奖项的获奖作品。终评委员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作品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与讨论,最后投票产生获奖作品。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获得不少于终评委总数2/3以上票数的作品,方可入选。

6.评选结果颁布。中国作协书记处最终审定终评委员会的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获奖消息并举行颁奖活动,宣布获奖作品评语,向获奖者颁发奖牌和奖金;向出版、刊登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网站及其责任编辑颁发证书。

七、评奖纪律

1.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开性。评奖结果的同时,各奖项的初评委名单和终评委名单。

2.确保评奖的严肃性与公正性。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及评奖办公室成员,不得有任何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行为。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作品的资格也将取消。

3.实行回避制度。有作品参评的,或参评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参评作品推荐单位的负责人等一切有可能影响评奖公正的人员,均不得担任初评委和终评委,实行回避制度。若发现有隐瞒者,取消评委资格,并不得再参与今后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

4.设立纪律检查组。纪律检查组对评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八、评奖经费

鲁迅文学奖篇2

鲁迅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一、指导思想

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评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二、奖项设置

鲁迅文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目前包括以下各奖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

三、评奖范围

1.凡属评奖年度内在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上述文学体裁、门类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2.鉴于评选工作的语言限制,凡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要求以汉文译作参加评选。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可参加中国作协有关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奖。

3.诗歌和散文、杂文作品,以出版的诗集、散文、杂文集参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著述,单篇作品和理论评论专著,均可参评。以结集参评的作品,应在评奖年度内出版且出版年月前三年内的作品应占全书字数的2/3以上,方有参评资格。

四、评选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催人奋进、给人鼓舞的优秀作品,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文学传统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尤其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3.重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各奖项评委会,可根据本条例的要求,结合该文学体裁门类的特点,听取读者意见,提出具体要求。

五、评选机构

1.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领导下进行,按评奖种类分设各奖项评奖委员会承担评奖工作。

2.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评奖委员会委员由中国作家协会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担任,人数以11人为宜。担任各奖项评奖委员会委员者不应交叉。每一届评委应比上届更新1/2以上。京外评委应占评委总数的1/3以上。评委会委员一般不应超过70岁。评委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评委名单确定后,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中国作协成立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具体协调各奖项的评奖以及负责评奖结果的和颁奖大会的组织工作。

4.各奖项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重申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六、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由中国作协评奖办公室向中国作协各团体会员单位、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以及全国省级以上出版单位和文艺杂志社发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推荐符合评奖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各评奖委员会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审读小组的组成,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中京外人士应占1/3以上。审读小组在广泛阅读、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参评作品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供评委会审读备选的篇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获得评奖委员会半数以上委员同意,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篇目外,增添备选篇目。

3.投票产生各奖项的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篇目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与讨论,最后投票产生获奖作品。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获得不少于评委会总数2/3票数的作品,方可当选。

4.评委会的评选结果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审定,由中国作协统一。对获奖者,颁发奖牌和奖金;对出版、刊登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及其责任编辑颁发证书。

七、评奖纪律

1.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实行评委名单公开、评委会评语公开制度。

2.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审读小组及评奖办公室成员,不得有任何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行为。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作品的资格也将予以取消。

3.实行回避制度。有作品参评的评委会成员,或系参评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参评作品推荐单位的负责人等一切有可能影响评奖公正的人员,必须回避。若发现有隐瞒者,取消评委资格,并不得再参加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

八、评奖经费

鲁迅文学奖篇3

1927年春,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时,与刘半农商量,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于是刘半农托台静农给鲁迅写信,询问鲁迅本人对这件事的态度。鲁迅当时正在广州西堤的寓所里焦急地等待去上海的船票,但是他还是很快地给台静农写了一封回信。内容如下:

“静农兄: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我们不难看出,在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件事上鲁迅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他认为自己不配获诺奖,因而也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在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上,鲁迅却表现出他难得的理智与清醒。鲁迅之所以要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鲁迅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自己不配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深知当时中国的新文学才刚刚起步,距离世界文学的尺度还相差甚远。所以,他不作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第二,鲁迅担心他一旦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会破坏自己的创作心态。他怕自己获奖后不能再安心从事文学创作,写不出好作品,或是沦为“御用文学”。第三,鲁迅认为对待诺贝尔文学奖应持一种不卑不亢、恰如其分的态度。他说:“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可见,鲁迅并不希望诺贝尔文学奖能“可怜”或是“优待”我们,他从内心渴望中国的作家能站起来,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自尊心。

鲁迅文学奖篇4

11月9日,中共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赶到绍兴,参加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以下简称“鲁奖”)颁奖典礼。在这次所有获奖者中,本来在文坛声名不著的他却是大众知名度最高的人。

他的“蹿红”在一夜之间。

10月19日2l时,中国作家协会在其官网贴出《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车延高以诗集《向往温暖》获奖。

很快,这位身为官员的诗人在自己博客上张贴的旧作《徐帆》迅速被网友们找到并相互转发:

“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一墙之隔/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

短短几小时内,上千条微博转发了这首诗。网友陈维建根据车延高的名字谐音将之命名为“羊羔体”。

对车延高诗歌价值以及“鲁奖”公信力的争议就随着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口水开始了。

“车延高只是副厅级,现在单‘将军诗人’就有三百多人”

车延高完全明白这一点,“个别网友认为这次获奖和我的身份有关,我觉得这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某些权力交换现象憎恶的一种反映……我只是投到水里的一块石头,其实大家关注的是诗歌和社会风气的净化。”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块“石头”引发的质疑有二:一是不少网民认为官员忙于公务应无暇创作,作品较之专业创作者必然不足,无论如何不够“鲁奖”标准;二是如果该第一条成立,车延高水平不济仍获奖,必出自评委会对其官员身份的照顾,甚至或许会有“权名交易”。

对此,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回应表示,很多评委根本不知道车延高的身份,车延高之获奖在于其文本本身。

“其实现在官员群体里面写诗的人很多,如果没有一部(官员)诗集人选(‘鲁奖’)也难以反映现在诗歌创作的完整面貌。”第五届“鲁奖”办公室主任、中国作协创作部主任对本刊记者说。

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也佐证了这一说法。“官员写诗是如今的一个文化现象,要说因为是官员就予以照顾,我觉得很不可信。说实在的,车延高只是副厅级,现在单‘将军诗人’就有三百多人。”

介绍,官员通常很少写小说,写报告文学的则几乎没有,大部分选择诗歌创作。显然因为诗歌的形式特点更适宜工作比较忙碌的创作者。车延高对本刊记者说自己“能支配的固定时间只有每天早上五点十分到七点四十之间”,只能每天在此时集中创作。

如此情形之下的创作难免引起公众怀疑:真够得上获奖标准?

评选“难免有更多更复杂的考虑”

“《向往温暖》诗集里不少作品是不错的,比如《琴断口》,很有内涵,语言精致,也有灵气。”张同吾评价说,而被称为“羊羔体”的几首诗歌“显然过分口语化,没有诗意。但是读者不必以偏概全,要求一个创作者的所有作品都尽善尽美。”

陈崎嵘也表示,包括《徐帆》在内的那几首网上曝光的“羊羔体”并没有收录在《向往温暖》诗集中,不在“鲁奖”评委的评鉴视野内,以此来否定“鲁奖”并不合理。

“鲁奖”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中国作协官网上共列出三条标准,分别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社会影响力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依据这些原则,中/短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七个门类的终选委员会要在各自入围的20部作品中选出五部获奖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告诉记者,在实际评选操作时,遵循上述的几条比较抽象的标准外,难免有更多更复杂的考虑。比如作品写农村题材的比较多,但不能全部由这个题材获奖,打工作家、少数民族作家要考虑,曾经获过“鲁奖”的作家还要不要再次入选;军事题材、主旋律作品也得有一两个……

如此平衡考量后选出的获奖者方是“各具代表性’。据诗歌终评组评委荣荣对本刊记者介绍,本届获得“鲁奖”的五部诗集“将方方面面的创作水准都考虑进去了”,获奖者中有一位部队诗人、两位女诗人,还有车延高这位从事诗歌创作大约四五年的“新人”。

部级奖项的公信力危机

“羊羔体”引起争议的一个心理前提是,许多公众还承认“鲁奖”是国家性的严肃的文学奖项,仍然期望它代表着一种标准。

但是在一部分人一这些人似乎越来越多一眼里,“鲁迅文学奖”既跟鲁迅无关,也已跟文学无关,还理它干吗?

“鲁奖’本身早已遭遇公信力危机。

“鲁奖’虽是全国大奖,在中国文学领域的地位仅次于评选长篇小说的“茅盾文学奖”,但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是,其社会影响力已日渐降低。本届“鲁奖”韩寒作品《他的国》因为“不符合参评标准”而被拒之门外,对此有网友评价:“如果不是韩寒,谁知道鲁迅文学奖已经办到第五届了?”

五届以来“鲁奖”共评出百余位获奖者,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大部分读者说不出几个获奖者的名字,反而是持续不断的“鲁奖风波”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届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西部的倾诉》在初评时就落选,终评又脱颖而出;第二、三、四届“鲁奖”均有评委获奖(第二届,铁凝是短篇小说评委主任,而其作品获得那届“鲁奖”的中篇小说奖。第三届,陈超是诗歌评委会评委,获得当年文学评论奖,第四届,雷达、李敬泽、何建明和洪治纲四位评委均获奖)……

以上事件当时即引起诸多批评和质疑。据介绍,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本届“鲁奖”评选改革了评选制度:初评委员会由七八个人增加至13个人,以增加每一部作品的阅读人数,避免漏选,增加网上投票和征询作协会员意见的环节,听取各方面意见,完善了评委提名漏选作品的程序,避免人情和作弊……

即便如此,本届“鲁奖”还是由于一位官员诗人引起了轩然大波。

车延高获奖诗集

《向往温暖》中的诗句

一瓣荷花

有时,我已穷极一生

只能采下一瓣荷花

而一夜湖风,用一支笛子

吹老了整个洪湖

琴断口

琴断口,你的流水有韵

述说一柄古琴摔出的佳话

听话听音,我知道今天一定比昨天重要

弯腰,我把时间扶起

去古琴台拨弦,听高山流水

近年“雷人诗”事件

梨花体

2006年8月,由河北女诗人赵丽华名字谐音而来的“梨花体”诗歌,被斥为“口水诗”,引发极大争议。其经典为《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地震诗

2008年6月6日,《齐鲁晚报》发表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兆山为汶川地震而作的《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在网络上引起强烈质疑。

全诗为:“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鲁迅文学奖篇5

5月25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在微博上称:“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由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方方还称,“此人现正在北京评委中四处活动。我们拭目以待。”根据方方给予的线索,不难找到这位被指摘的当事人。随后方方也存采访中确认,她所指的正是柳忠秧。

时值鲁迅文学奖入围名单产生阶段,总参评作品超过1360部,而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还未评审,所引起的喧嚣,以及这热闹喧嚣背后所意味着的利益、纠纷、体制内外之争等等,都与近些年事关鲁迅文学奖产生的龃龉几乎如出一辙――这已经不再是个严格的文学奖评选,而是众人面对一块肥腻腻的红烧肉般的利益,所产生的切割、分配、奖赏等发散性的行为,包括围观者在内,他们大多数已经不再是基于文学作品的好坏来进行端详和品评,而是对于事件的荒唐性和历史的一次重演所发出的啧啧称奇声。

8月中旬,“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周啸天不但赢得了文坛老前辈王蒙的热烈夸奖,也一举拿下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这种荒诞本身并非恶劣,甚至还是一种更有效地反映时代荒诞的最好注脚。以至于我们可以用肉眼就能洞察到一种荒诞诞生时,事关它的种种争议常常也是荒诞的必要条件。方方的质疑,以及本届鲁迅文学奖的报告文学奖评选中,阿来的《瞻对》因零票落选,阿来发表3000多字长文质问评审,均可以将之看成荒诞的正宗衍生物一种。

同为8月,与老舍文学奖颁奖典礼同时爆发出来的新闻是,这项刚刚诞生十五年的奖项险些被取消,原因是财政拨款因为技术环节出错了。据获奖人称,预计会在年底拿到奖金。也不知道此时此刻获得本届老舍文学奖的作家们是否已经拿到了奖金。

在荒唐评奖初衷下,所有的质疑和争议几乎都是源于某种不信任。包括刚刚公布的路遥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以及设立这个奖项之初就遭到的质疑和反对,都是相关人对评选资格、评选体系、评选专业审美等等的全方位不信任。

我们官方的文学奖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腹背受敌的状况下苟延残喘。一方面它变成一个既得利益者的“分配方案”,变成了一种体制内的奖赏或恩赐;另一方面,传统功成名就的作家成为大小文学奖的宠儿,他们一再获奖,甚至重复获奖,这难道是作为早已成名的经典作家的他们真有一种比较之后的好,且还是不可取代的那种好吗?

包括很多重要的民间文学奖也存在这样的缺陷,不管当初多么标榜独立和绝对文学价值的文学奖,当它一旦形成势力、要在此基础上扩张自己的影响力时,就难免会变成对经典、功成名就、名声趋之若鹜。难道一个为作品颁奖的文学奖不是应该奖给真正的当期最出色的那些作品吗?而我们目所能及的文学奖,大多放弃了自身审美上的取舍,而是将一个个奖项纷纷颁给了本年度名声最大、身价最高的作家新作。这就是荒诞本身,想扩大影响力拿到更高级的赞助,那么你就要有名声更大的人物来参与,而那些真正符合文学审美的作品则成为了一种恩赐和附加品。

文学奖乱象也许可以恰当说明我们的文学创作局面,包括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早就成了一项集中奖给文学期刊主编和官员的奖项了,在五届评选中,作协主席、将军、主编、文联主席几乎囊括了全部名额,也只有第四届的于坚等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力派诗人。为什么要奖给这些具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呢,一方面他们的身份跟自己的文学成就有点关系,另一方面这些身份也是他们的一种资源,资源置换、资源再利用、资源互相借贷以达到各自资产的整体提高,等等,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逻辑。所以,鲁迅文学奖评委自己的获奖、茅盾文学奖变成“主席奖”都已经不再是稀奇的新闻,而是在逐渐变成一种文学规则中的常态化。

存巨大的体制内红利不合理占有和分配的大环境下,“黑箱操作”“人情奖”“跑奖”等关键词是不会平白无故消失的。所谓净化,只能一种自我消解.而非雾霾事态在真正意义上的被清理干净。

在文学奖的“阴影”之下,2014年的文学事件的确显得黯淡无光。在这层暗哑的景观中,还有一种死亡值得我们关注。青年文学翻译家孙仲旭8月因为抑郁症自杀,他身后的那些翻译作品可以当成一种文学审美来选择和阅读,不单单是塞林格、乔治・奥威尔、奈保尔、理查德・耶茨这些名字是某种品质的保证,他们笔下的小人物困境中顽强挣扎的情景,也存在某种一致性。作为孙仲旭离世后出版的两本翻译作品《飞到表演者》和《危险的大笑》,应该成为我们的年度读物之一。除了这里面有点纪念的意义外,它们还是两本有趣,甚至可以用高级阅读感受来形容的书。

作为一名诗人,在当代是很难进入公共视野的。甚至,如今即便对于一个诗人的死,也不再能激起民众的关注兴趣,一个诗人走进深山以身殉诗、殉信仰的事件,远不如王菲谢霆锋的世纪复合来得更有吸引力,也不及车延高那些荒唐而又妖魔的诗歌作品更令人玩味。不是我们作为时代中人太轻佻势利,而是在如此人人要成功、都要心灵鸡汤抚慰的时代关口,还有什么吟诵一首诗的必要呢?所以,当诗人乌青再次以声势浩大的气势被关注的时候,哪怕这关注一定夹杂着讽刺、贬义和误解,那也是一项逆袭性的事件。

今年11月,继两年前“乌青诗歌”成为大众话题后,又因乌青在大理摆摊和淘宝上卖诗,而成为舆论关注的事件。“乌青体诗歌”成为一个关键词存存于这个鄙俗的时代中,这本身有值得推敲商榷的东西,但总体上这种所谓走红是建立在误解和猎奇的基础之上的。但作为诗人乌青,却可以轻松摆脱这种世俗层面上的袭击和干扰,他的态度和言行正像一位高深莫测的归隐大师股让人不可思议。而乌青的诗歌也在成为模仿和戏谑的靶子,众人狂欢般地恶搞或者质疑,不但无的放矢日还被乌青的这种创作理念和态度渐渐消解干净。

鲁迅文学奖篇6

作家作品涌现,各种奖项如火如荼,但是文学本身却不断遭到质疑,中国的文学奖难道只是中国作家的狂欢?

从鲁迅“拒绝”诺奖说起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中国考察时,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被鲁迅婉言谢绝。

于是有了鲁迅在1927年9月25日就提名事宜写给台静农的信。

静农兄: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从流传的鲁迅与诺奖擦肩的故事来看,并不是鲁迅自视清高看不起诺奖,而是他觉得自身的水平依然有限,受不起过高的评价。

鲁迅的谨慎态度与今天参差不齐的文学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迅文学奖两年一选,茅盾文学奖四年一选,两个奖项都以中国近代文学大师命名,其重要性自然无可置疑。但受到的关注越多喝倒彩的声音却越大。

早在7月末,北京西郊处某中央机关的培训中心里来了一批读书的客人。二十多天里,他们每天只是看书、开会、吃饭、爬山。这62位客人就是早先已经公布的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大名单,他们要从178部小说里选出5部来。于是,就像是在闪光灯下开演了一场盛大的选秀节目一样,先是第一轮决出81强,第二轮再决出42强,再依次选出前30、20、10强,最后投票决出获奖的前5名。

虽说评委名单已经公布,但评委们却早早被雪藏,媒体依然无法采访到他们。为了更加公开透明,评奖一改过去的匿名投票,采取实名制投票。

第一轮投票结果公布后,有读者发现前10名作者中省级的作协主席、副主席占到了8位,茅盾文学奖首次纳入了网络文学参选,但是在第一轮投票中大部分就被淘汰。这种种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文学奖是否公正、公平、公开?即使诸多改变依然无法平息大众的不满情绪。

与茅奖、鲁奖不同的是,诺奖一年评一次,评审委员会有一套严格的评审制度、程序和保密措施。但是诺奖依然错过了诸如米兰•昆德拉、托尔斯泰、卡夫卡、乔伊斯等一些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因此诺奖的公正性也渐次受到质疑。至于它的“公正性”权且不用果断地肯定或否定,诺奖广受关注本身就是对其相对公正性的一种肯定。

瑞典文学院VS中国作协

1919年时,瑞士诗人卡尔•施皮特勒因为其史诗的作品《奥林匹亚的春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是这个奖却姗姗来迟了5年,让卡尔•施皮特勒苦苦等候。

早在1912年之前瑞典文学院便已接到推荐信,诺贝尔委员会对此一直颇为重视。于是专家提出研究书:“施皮特勒的叙事诗继承了荷马、但丁的史诗传统,他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经过郑重的考虑,作出了自己的抉择,但战争使他的美梦未能实现。1914年,瑞典文学院再次决定,本来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属施皮特勒的,但结果被一位史学教授的一纸报告顶掉了。就这样一直到1919年,在卡尔•施皮特勒75岁寿辰的前一年终获桂冠。

时隔5年文学院对这样一个作家依然念念不忘,足可见瑞典文学院齐集着一群享誉世界但是行事严谨的人。

瑞典文学院院士一般都精通四、五门外语,多数能直接阅读英、法、德、西以及北欧原著,也有几人熟悉俄语。因此,他们对其他民族文学的了解并不完全依赖于翻译,也不局限于瑞典译本。

每年4月份时,诺奖提名的200人大名单会缩减为15人。到5月份,再选出最后5个候选人。从6月份开始,全体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来到了,他们要阅读五名候选人的作品。文学院于9月开始进行决选。

与瑞典文学院不同的是,不论茅奖还是鲁奖,从提名到评选都脱离不了中国作协,而这个机构却并不是一个清水衙门。《南都周刊》早在2006年就极其直白地指出:“独特的体制,使得中国作家协会掌握着比世界上任何笔会或写作基金都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资源。”

与中国作协的层层选拔相比,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组织完全独立于政府的组织,也独立于任何政治和社会集团。从总体上看,“诺奖确实是有水平的,它不是靠侥幸可以得到”。

全球遴选与“内部分配”

从1901~2011年,共有108位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世界各大洲都有获奖作家,很多得主在获奖之前就已经声名显赫了,他们写出了不朽的佳作,在世界各地盛赞无数。

相反的,有的作家虽默默无闻,但作品却有凝重的历史感和思想深度,艺术上独树一帜,把奖金授给这些作家,一方面帮助他们成名,同时也体现了诺贝尔文学奖着眼于艺术探索和创新、着眼于未来理想这一原则。1981年诺奖获得者埃利亚斯•卡内蒂就是被诺奖评委会发现并推向世界的最成功案例。

卡内蒂是一位萍踪不定的作家,但是他有自己的故乡,就是德语。早在1935年,他就出版了著名的长篇小说《迷惘》,主人公书呆子式汉学家的悲剧,展现了人性丧失、道德堕落、精神被贪欲毁灭的社会现实,怪诞的手法、形形的畸形人物、异化的世界。使得诺奖颁奖词称卡内蒂为“那个时代‘最卑微的奴隶’,必定委身于他的时代,同时又反对他的时代”。

但是,中国的文学奖又选出了哪些作家呢?近年大奖小奖上清一色的官员名字,让人饱受质疑,“官员作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中国作协的统一领导下,向各单位发出作品征集通知,在规定期限内报送参评作品,然后也就有了评委们被雪藏评奖的故事。

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正因为写过大量优秀的作品,才可能当上作协主席或副主席,这很正常,事实上,评选过程中评委关注的是作品,很少注意到写作者的身份。”

作家和官员,两者之间界限多远?09年时中国作协发言人陈崎嵘也曾说过:“我们真的没养多少作家……在全国所有的作协会员中,专业作家只有两百多人,是有皇粮的,有工资津贴……国家每年给中国作协几千万元。”

价值判断是关键

文化的荒漠开不出花,更别提结出果实。中国文学被大多数人看成荒漠,与评出的各种文学奖缺乏公信力有很大关系。2010年10月,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公布,因诗集《向往温暖》获奖的湖北省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成为话题人物。他的诗作《徐帆》被网友翻出,口语化的表达、直白的表露、毫无意境可言的语言,网友戏称为“羊羔体”,一时在网络轩然。

文学奖缺乏公信力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文学价值判断体系严重失衡。在这方面,诺奖却是很好的对比。

《百年孤独》是一部享誉世界的作品,马尔克斯通过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写出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通过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合卷沉思,在血淋淋的历史和荒诞的情节中,你能了解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

对比诺奖的获奖作品,真正影响两种奖项的是一种内在文学价值的判断。

今年的茅奖获奖作品分别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

《天行者》主要讲述了一群民办教师――乡村知识分子的命运。民办教师们所经历的三次转正,分成三个部分,一次比一次荒诞,一部比一部疼痛。茅奖在给这部作品颁奖时,盛赞“《天行者》是献给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乡村英雄的悲壮之歌”。

鲁迅文学奖篇7

刘立云的《烤蓝》、车延高的《向往温暖》、李琦的《李琦近作选》、傅天琳的《柠檬叶子》和雷平阳的《云南记》5部诗集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组部分评委在点评获奖作品时表示,这些作品较好地体现了当下中国诗坛的创作水准,整体水平有明显提升。

评委李松涛是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的获得者,谈及此次评奖的过程和获奖作品的总体情况,他认为,就历届获奖诗歌作品的整体水平而言,本届质量很高。终评委见到的是初评委的工作成果,即从127部诗集中筛选出的20部诗集,这些入围作品能够脱颖而出,皆因各具特色。每个评委都得面对只有5部作品上榜的现实,也就是说难于割舍的不止一部两部。经过反复比较、推敲、分析、交流,斟酌再三,权衡再三,最后终评委们秉持从文本出发的原则,注重才思、才情与艺术造诣的考量。因此参与终评的40余天,对每个评委而言都是个“苦差事”。评委韩作荣也谈到,此次评奖之所以“难”,是因为本届鲁迅文学奖恰逢诗歌出版的“大年”,因此一大批好的作品都纳入了评奖范围。

韩作荣、吴思敬等评委详细点评了5部获奖作品的特色和亮点,以及获奖作者们的创作情况。军旅诗人刘立云的作品格调积极向上,水准很高,既有对部队生活通透的理解,也有对历史独具诗性意义的捕捉和探究。此次他的获奖作品《烤蓝》把人民军队这个整体和诗人个人的形象十分巧妙而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表达出对军队的热爱之情和身为一名军人的自豪。车延高的获奖诗集《向往温暖》包含着自己心灵的多侧面,充盈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触。东北女诗人李琦的作品看似如同口语般平淡随意,但每首诗都别有意味,并包含着作者从总体上对诗歌的深入探究和准确把握,诗性意义浓重。在其获奖作品《李琦近作选》中,能够看出作者对诗歌已经有了一种很深刻的悟性,理解也十分到位。傅天琳的成长是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的。尽管现在已年逾花甲,但她的创作力依然十分旺盛,并在中途历经几年停笔后重新开始创作时呈现出一种喷发之势。她的诗歌真诚自然、表达到位,所写之物都是自己充满深挚感情的,也写出了女性的生命和体验。这些特点在她此次的获奖作品《柠檬叶子》中都有所体现。雷平阳的《云南记》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作后劲。他的诗性思维有其独特性,往往选择别人不常用的角度切入,作品扎实凝重,用诗歌的方式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本质意义。

关于此次评奖的亮点和特色,韩作荣谈到,本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诗歌作品既注重了题材和内容,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同时也非常注重作品的艺术品位。评奖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下整个中国诗歌界的现状。此次的评奖标准更加严格,在制度上保证了获奖作品的质量和水准。如此次一部作品必须达到终评委员会8票即三分之二成员以上才能获奖。在评奖过程中传达出的认真、公正、严格等信息,将对诗歌创作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此次评奖对今后中国诗坛十分重要的意义之一。李松涛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此次评奖的结果不仅得益于改革后的制度保障,也得益于终评委的严肃认真。令吴思敬感触最深的是,此次评奖尤其体现了对长期以来执著写作的诗人们的肯定。尽管评选的是一部诗集,但评委们关注的不仅是诗集本身,而是以其为载体,综合考虑它的作者近年来在诗坛是否真正有影响力、是否对诗歌有新的追求。

李松涛同时表示,评奖工作永远难以尽善尽美,遗珠之憾总是有的,不尽人意总是有的。并不是所有优秀的诗人、出色的作品都获奖了,但获奖的肯定是优秀的诗人和出色的作品。让人欣慰的是在宏观层面上纵向观察,获奖的诗歌水平明显进步了、提升了。结果还要听凭读者与社会的品评。韩作荣也指出,此次的评奖结果并不意味着这5部获奖作品就是绝对的创作标准、所有人都必须按照他们的样子来写,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每个诗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写法。诗人们有责任继续扎扎实实地创作下去,并共同努力让诗坛更加纯净。

鲁迅文学奖篇8

原是称兄道弟的朋友,面对多出的一块砖头却起了争执,最终只得一人一半“平均”分配,闹得关系破裂。那一块被“平分”了的砖头还有何作用呢?争得那半块砖,却失掉了情义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一幕也时常上演,大家都为了极微小的事争得头破血流,弄得两败俱伤,真的有必要吗?

就拿前不久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说,他的作品被肯定,是为我国文学界争光,他的争,理所当然。而那些未能获得文学奖提名的作家却开始了争吵。他们说,莫言的资格还不够,凭什么是他得奖。同是中国人,谁得奖不都是为国争光,何必要与同胞相争?难不成还要让莫言把奖分一半出来发与其他落选者?这种争,争得不光彩,争得不在理。作为拥有几千年传统礼仪文化的泱泱大国的子民,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争与不争,自然心领神会。

与此相反,鲁迅也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而他却做出了异于常人的举动——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我还不够资格。”呵,多么反差巨大的话,一个是说别人不够格,一个是说自己不够格,争与不争,又是一目了然。这不争,又乃大争,鲁迅不贪图名利的行为又为他争得了“淡迫名利”之誉,争得了后人的赞扬与传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热爱与研究,甚至多数“90后”学生在读懂他的作品后被他犀利精准的话语折服,鲁迅的文学造诣在此就体现出来了。鲁迅的不争,则后来的文人们也与之不争。

不争,何必要争?为什么争?值得去争吗?

古代一位大臣,收到家中传来的急信,正在京城办公的他以为家中有什么急事,赶忙停下工作查看信件,原来是家中的老母亲说,家里与邻居为了两家相界的几寸地争得不可开交,你说这地是你的,我说这地是我的,邻里间的和气全在这地上消散了,所以母亲便写信请大臣回家用官职之便争回那块“属于自己的地”。这位大臣看了信,哈哈一笑,写信回复说:“让人三分又何妨。”家中母亲看了,觉得羞愧,便让人把墙往后移了一些,邻居见了也不好意思起来,就也派人把自家的墙院往后移,于是两家又恢复了原先的和睦,皆大欢喜。

倘若两家都争执不下,或许一场争斗就要引发,不争,则相安无事。所以,何必要争?

不争,乃大争。道理谁都懂,要是真的碰上了关系到自身利益的纠纷,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智慧得不争。凡人定是选择争到底,而伟人、智者则懂得不争。让人三分又何妨,这就是凡人与伟人之间的差别。

年轻气盛时的苏轼争名逐利曾被世人嫉恨,惨遭流放,而不争的苏轼却成就了同李白相提并论的文学神话;不争的居里夫人将诺贝尔奖的奖牌当作身外物,却争得了最美的名誉;王老吉和加多宝公司争品牌,闹得两家企业业绩下滑;360和腾讯争得信誉受损,而土豆和优酷,不争则双赢……

争与不争,庸人与伟人。

面对利益、名誉等等纠纷,你能否果断大度地不争?

鲁迅文学奖篇9

鲁迅在1927年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多年来未得其详。1989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陈漱渝到台静农的台北寓所对他的访问中,台静农终于道出事情的原委:

那年9月中旬,魏建功先生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订婚宴,北大同人刘半农、钱玄同等都前往祝贺。席间半农把我叫出去,说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诺贝尔奖金的评委之一,他想为中国作家争取一个名额。当时有人积极为梁启超活动,半农以为不妥,他觉得鲁迅才是理想的候选人。但是,半农先生快人快马,口无遮挡,他怕碰鲁迅的钉子,便嘱我出面函商,如果鲁迅同意,则立即着手进行参加评选的准备――如将参评的作品翻译成英文,准备推荐材料之类,结果鲁迅回信谢绝,下一步的工作便不再进行。

鲁迅在9月25日接到台静农写于9月17日的信,当天就立即写信给台静农做了回复。在信中,鲁迅首先对刘半农“为我、为中国”的好意,表示深深的感谢,接着他以“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故“不愿如此”的明确态度,断然拒绝了刘半农的提议。他还以他曾翻译过《小约翰》的作者望・蔼覃(F.W.Van Eeden)未能获奖为例,说明“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还很多,“要拿这钱,还欠努力”,表现出大家风范和谦虚。(摘自蔡登山著《鲁迅爱过的人》)

任仲夷说“和谐”

目前看到一段未公开的资料,记录了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一段讲话。

任老讲“和谐”。他说他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并说这是他自己的“说文解字”:

“和”,就是每个人都有粮食吃,“口”字旁边一个“禾”字嘛;而“谐”呢?是“皆”加一个“言”,让人人都说话。人人有饭吃,人人畅所欲言,不就是“和谐”吗?听者无不大笑。(摘自《南方周末》<2008.10.2>)

魔术师的铁钉

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魔术师,当记者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带着记者,来到他平日演出的宏大剧场门口。记者以为他会走进富丽堂皇的大门,没想到他领着记者来到了马路对面的一个下水道口。

“你躺在这里,假设自己是在冬天的夜晚饥寒交迫,试试你能看到些什么?”魔术师很和气地说。

记者屈身躺在地上,他闻到了下水道发出的恶臭,他看到了饭店和商场,还看到无数的人腿在向着剧场走动。另外,有一截突出的窗台就在头顶侧方悬着,如同丑陋的屋檐。他边看边报告着,魔术师说:“很好,你看得很全面。只是,在窗台的水泥上,请你看得再仔细一点。你还可以有所发现。”

在魔术师的一再提示下,记者看到了窗台的下方,有一行模糊的字迹。他拼命瞪大眼睛,才辨识出那是魔术师的名字。

魔术师说:“很多年前,我是一个乡下来的孩子。冬天,我蜷着身子躺在这里。你知道下水道口尽管恶臭,但比较暖和,从来不会结冰的。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斗,知道明天更冷。我看到了食品和衣物,但我身无分文。我还看到了无数的人到对面的剧场去看演出。我萌生了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也要到这座辉煌的剧场里去,不是去看演出,是让别人看我的演出。这样想了之后,我就从地上捡起一根铁钉,用冻僵的手指,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水泥窗台上了……

你问我为什么会成功,就这么简单。我用一根生锈的铁钉,把我的梦想刻在这里,每当我没有信心的时候,我就来到这里。当我离开的时候,勇气就重新灌满了胸膛。”

分手的时候,记者对魔术师说:“能否让我看看您那神奇的铁钉?”魔术师说:“可以。”说完,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铁钉,说:“喏,就是它了。铁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手刻下你的名字。”

(毕淑敏/文 摘自《邯郸日报》)

温总理答印度大学生问

费胜潮是外交部的高级翻译,因为工作属性,费胜潮有幸零距离接触国家领导人。

2005年4月,总理在访问印度时,应邀在德里理工大学发表演讲。德里理工大学在排名和水平上相当于我国的清华大学。演讲之后台下学生开始提问,有一位印度大学生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温总理,相信您也了解,德里理工大学在印度乃至世界的地位很高。我知道现在中国发展很快,那么究竟还要多少年时间,中国才能有像德里理工大学这么好的大学?”这个提问或许在我们中国人听来有些可笑,但从他热切的表情上看,并不存在故意挑衅或者轻视,只是反映出印度大学生对中国大学情况的不了解。

温总理并没有正面反驳那名印度学生的提问,而是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地简单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中国大学现在有1000多所,在校学生有1900多万。”这两个数据刚一出口,在座的印度大学生都发出惊呼声,显然,他们没有想到中国大学教育是这么一个水平。然后,温总理才提到北大、清华的定位。最后,温总理还不忘说:“我们中国大学生也非常希望加强与印度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当时现场的气氛非常好,提问的印度大学生可能会为自己的提问而感到懊悔,可是他不会觉得受到了嘲笑,也不会带着负面情绪离开会场。

费胜潮不无感慨地说:“作为一名身处现场的翻译,我从总理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当别人向我提问,甚至提出让我难堪的问题时,我也不一定要跟人争论一番。争论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和缓、迂回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

(摘自《当代青年》2008年8月上半月刊)

郁连夫把钞票放在鞋子里

郁达夫请朋友吃饭。饭后付账,郁达夫从鞋底下抽出钞票交给堂倌。朋友很诧异,问:“你怎么把钱藏在鞋子里?”郁达夫笑笑,指着手里的钞票说:“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散叶)

鲁迅文学奖篇10

论文 关键词:鲁迅;文化批判;关系

论文摘要:1928年1月,《文化批判》创刊,成为创造社同鲁迅进行革命文学论争的中心。《文化批判》登载了多篇文章对鲁迅进行“笔尖的围剿”。鲁迅冷静地理性思考,写下一系列文章对《文化批判》一些近乎谩骂式的攻击进行了尖锐中肯的反批评。值得关注的是围绕着“趣味文学”二者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的批评与反批评。这对

1928年1月,创造社与大阳社成员共同提倡“革命文学”,掀起“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们纷纷发表文章,活跃革命文艺,推动了后来的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此时,《文化批判》应运而生,于1928年1月创刊,主要撰稿人有成仿吾、郭沫若、冯乃超、李初梨等人,刊物内容以探讨文学理论为主,还登载一些 政治 、 经济 、 哲学 论文和文艺作品。在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下,致力于

1928年3月12日鲁迅在《语丝》上发表了《“醉眼”中的朦胧》,针对《 艺术 与社会生活》、《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趣味文学”的观点进行了反驳。首先鲁迅戏谑地说:“他(李初梨)一看见‘以趣味为中心’的可恶的‘语丝派’的人名就不免曲折,仍旧‘要问甘人君’,鲁迅是第几阶级的人?’’,阁在鲁迅看来李初梨质问他是第几阶级的人完全是荒唐的,立论更是荒谬的。他说:“可虑的是对于我仍然要问阶级。‘有闲便是有钱’;倘使无钱,该是第四阶级,可以‘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了罢,但我知道那时又要问‘动机’。总之,最要紧的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这回可不能只是‘获得大众’便算完事了。横竖缠不清,最好还是让李初梨去‘由艺术的武器到武器的艺术’。……我自己是照旧讲‘趣味’。”困鲁迅认为革命文学家只有参加革命斗争实践,才能写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鲁迅所谓照旧讲“趣味”,实际上是反指,他的真实含义是要继续写那“匕首”式的文章。在鲁迅对《文化批判》的“趣味文学”论调进行反批评后,创造社成员的回击更加猛烈。郭沫若(署名麦克昂)在《文化批判》第3号发表《留声机器的回音》,表示自己与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的思想“‘完全一致并夸奖李初梨把‘语丝派的’‘趣味文学’解剖得血淋漓地把它的心肝五脏都评枚出来了”。指责“语丝派的‘趣味文学’是资产阶级的护将”,“语丝派”的作家是“不革命的文学家”。1928年4月15日《文化批判》上登出《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