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诗十篇

时间:2023-03-15 15:27:53

情感散文诗

情感散文诗篇1

【关键词】思想激情;情感体验;内心世界

Abstract:Rationalized passion is the most essential character in the prose poem. Therefore, this thesis analyze Yangchaodong's personal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Yangchaodong's prose poem. In order that w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Yangchaodong's inner world. The thesis intends to reveal Yangchaodong’s distinctive thought and experience for the realistic life.

Key words:rationalized;passionemotional;experienceinner world

“散文诗是以抒情见长的文体。‘为情而造文’,可谓是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这也就是说,作者胸中有了一种强烈的感情触动,才去创作散文诗的。为此,散文诗的取材立意有其特殊的规律。它不必从人物出发,也不必拘泥于情节的发展,有所感才是取材立意的出发点,而思想激情正是创作散文诗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思想激情也就没有散文诗。”[1](P235)这段关于散文诗艺术特征的论述,把“思想激情”作为散文诗创作的灵魂,可谓是切中肯絮的批语。在整体阅读杨朝东先生的散文诗时,我的脑海里面闪过的便是“没有思想激情也就没有散文诗”这个精辟的论断。事实上,“思想激情”正是支撑他进行爱情散文诗创作的内在要素和不竭动力。

一、独特的思想激情表达

正是凭着这种饱满的、充沛的思想激情,杨朝东先生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作品中构筑起了个人的“文学领地”。那些瑰丽而优美的幻想、浪漫的情怀,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不仅透露出他厚重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而且饱含着作者极富个性特征的主观色彩。其间,不仅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倾诉与咏叹,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有情世间的一种洞见、一种观察。《石恋》《谁的流水》《想你在春天》《遥望与抒情》等散文诗组章都是以刻写人类真挚美好的感情作为出发点,作者试图通过描摹和赞美自然景物时,传递出了内心中的一种意愿与梦想,从而表达其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与思考。在他的笔下,对自然的诗意描摹其实浸润着他对美好情感的那种刻骨铭心的诗性体验:

……把我粉碎吧!躺在城市的边缘,我已闻到了食味飘飘的香甜;把我粉碎吧!我飘飞的身影,已站成了大街小巷一尊一尊的石林,我粉碎的美丽,已在混凝土的结构中,一点一点站成了高楼大厦,刺破白云。

你来吧!月光挂在你的窗前,已被风雨浸泡长大。你来吧,我们一起站在月光下,慢慢去畅饮爱的情话。

就这样,让酒和诗歌结伴,让破碎的石头和柔软的爱情,在暗夜的缠绵中,擦出火花一串。就这样站在暗夜,谁会看见月光、风光、火光与石头会同时灿烂?

你来吧,在石头的根部,有一条爱的小溪不知为谁歌唱?……(《石恋》)

全诗处处含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纷繁的意象、情感的流变、思想的激情,再加上那种一咏三叹的节奏感,处处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石恋》的每一章节,都镌刻在作者的心底,这是对美好爱情矢志不渝的追逐。白云、月光、酒、石头、小溪这些驳杂的意象,一经诗人的点染,便被赋予了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进而拥有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力量。在我看来,杨朝东先生之所以反复抒写其对美好情感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实完全可以看作是对日常平庸生活的一种拒绝、一种反叛,甚至是一种挑战。这种拒绝日常平庸生活的方式无疑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疏离,从迷于表面的诗意洞穿了生活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生活在别处”的生活方式与生命选择,目的是为自身寻找一方可以安生立命的净土。这种有意识地与现实社会保持距离,进而把精神的目光投向高远的天空的选择,是需要背负着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的。换言之,“生活在别处”的选择就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泅渡或者救赎,它让我们卑微的生活变得高贵起来,它让我们平庸的生活处处映射出诗意的阳光。那浓烈而炙热的情感,深沉的思绪和悲悯的情怀,不仅挖掘出了自然景物内在的诗意,而且涌动着生命的激情。从这个角度上说,杨朝东先生在自我的文学领地里,建构了一个诗意栖居在大地上的精神游牧之地。

二、丰富细腻的情感抒发

在《春天的情事》一诗中,作者试图将温柔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人类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以爱情的名义审视生活:

……你在海边,读着滴入海心的月,就像读着忧伤一串,破碎的梦里,爱,找到了昨日回家的方向。

哦,忧伤就是这样的美吗?雪花一样飘来,冷了思念,化了情怀。你在冷冷的黑夜,学会守护心的疼痛,学会了痛苦要用痛苦来打磨苦难的爱。

心,才会慢慢平静,水,才会潺潺而来!

哦,忧伤就是这样的愁么?愁丝袅绕愁节,愁闷点燃愁思。点点滴滴,伤了我的心,痛了你的怀。

在这月明的夜晚,谁会告诉你什么?夜,已经很深了,月,已经睡着,只有星星,还在同草们聊着情话。

我来了,忧伤还在星空里徘徊,流水还在流水中哀叹。我不知,你的忧伤,要忧伤到何时,才能停此一切伤感?爱的梦里,谁能找出答案?……(《春天的情事》)

情感作为人类最为隐秘幽微的心灵体验和精神体验,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存在于人类的内心世界。这组诗所表现出的满腔愁绪,像悠悠的流水一样绵远悠长。这种浪漫而又唯美、沉静而又忧伤的文学表达,是从骨子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和迸发出来的,无矫揉造作的成分。这首诗所营造出的那种酣畅绵密的诗歌图景,充满了对现世的幸福生活的憧憬。这种“以景抒情,融情入景”的写作其实是继承古典诗词写作的余。值得注意的是,杨朝东先生的诗歌叙述,不仅受益于古典文学的滋养与熏陶,更重要的是其作品无论从手法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抒情文学的传统。换言之,他的写作无疑是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最美好的致敬和怀念。那种温婉轻捷、低吟浅唱的情感抒发,是对爱情世界进行本真的、全息式的扫描。这样的写作,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爱情世界的丰富性和神秘性,而且有意无意地承担了对爱情本身这一宏阔意象的修复。实际上,在一个灵魂缺席和精神沦丧的时代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与向往或许仅仅存留在那些古老而又忧伤的神话或异域的传说中。“爱情”这一美好意象渐渐褪去了那层神圣的光环,不再被悬置在人类精神生活的头顶,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杨朝东先生以爱情为题材写下的这些或悲伤或激越的诗歌作品,本身就是对爱情最大的尊重和珍视。质言之,他的写作已不仅仅停留在抒发个人的文学趣味或情感体验,更多的可以看做是对人间真情的呐喊与哀婉。

……其实,年轻的时候,谁懂爱情?

当我们踏入不惑之年,怀想爱情,爱呀,早以远去,我们只能品味,过去的那一往情深,那一帘幽梦。

仿佛世界停止了转动,仿佛阳光只能在梦中温暖,仿佛过去的一切,都在想你的梦里,一一浮现。

春天,无语;花朵,凋零。面对这一切,你总是默默的、默默的,不动嘴唇。我说,春天来了,你说一句温馨的话吧?你想了好久,终于说了句,“爱一个人,不能把他放在口上,要把他存放在心里”。我终于明白了,你对爱的理解很深,深得让我看不见底,就像我看不见你飘飞的长发。……(《想你在春天》)

《想你在春天》@组诗是一个长者以一种回望的姿态深味年轻时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以一种阅尽苦难人生的口吻道出对幸福的理解。这种极富个性的生活感受与生命体验,饱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色彩,其中所含蕴的为文观念,与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大抵是相同的。正如洪斌所指出的那样:“散文诗的感人诗情正是从富有个性的生活感受中生发出来的。假如没有作者富有个性的生活感受,也就不会有散文诗感人的诗情,也就写不出优美动人的散文诗,而只能写那种“为文而造情”的无病之作罢了。”[1](P235)

正如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一样,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爱情,表达的方式可能略有不同,但那种情感的共通性,即便历经岁月的流变和更迭,也不会有丝毫的褪色。爱情之所以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其意义正在于此。对爱情的吟咏,古往今来,不管是哲学家还是诗人,都在以其最为至诚的表达涵咏其对爱的理解。爱情迄今仍然被作家们乐此不疲的抒写,不仅表明了爱情对于生命抑或人生的巨大诱惑,同时也印证了“独特生活感受的感情是散文诗创作的命脉,也是散文诗艺术感染力的内在要素”。[1](P235)

三、结 语

从这个意义上说,杨朝东先生的诗歌写作,忠实于自我的内心,植根于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描摹和抒写。事实上,他常常从爱情入笔,以其似水的柔情把自己对现实人生的理解深深地寄予在对美好的情感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之中,表达出了一种令人感同身受的爱情经验。在他看来:无论现实与理想存在着多大的落差与对比,但真、善、美将永远存在,美好动人的爱情仍然是人类对自我最好的精神抚慰。因此,即便在某些诗歌中,那种忧伤的情绪不时在主宰着他,甚至一度让他陷入无边的彷徨之中,但由于诗人本身这种高洁的人格取向,对真与善、爱与美的这种精神向往很快就会将那种忧郁的情迅速绪驱逐出去,取而代之是一种达观的、向上的精神状态。从他全部的爱情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于浪漫主义精神情调的诗人,爱情在他笔下,有时是虚写,有时是实写,有时是能指,有时是所指。以诗歌的名义,杨朝东不仅是对自己多愁善感的心灵世界作了一次最为温情的抚慰,同时也是对其个人的精神世界作了一次深深的打量。

情感散文诗篇2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 虚实 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 [[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 [[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2.1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 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

清代书画大师石涛说:“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飘渺,此生活之大端也” [[v]]。这段话强调了艺术虚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来源于现实生活。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新生儿,作为创作基础的散文诗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悟的文字集合,而编导在利用散文诗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其主题和结构等艺术表现也是提取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最具代表性的画面。

散文诗作品的产生过程,首先在于作者灵感之虚的产生,在于作者长期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体验社会现象、人情世态。当时间久了,对某个阶段的社会情况有了自己的分析、理解,在脑际中形成了较为稳固的观念。时间愈久,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实践越丰富,所形成的观念就愈加牢固,这一稳固的观念也便似一粒诗的种子埋藏在心田,亦即作品创作灵感的产生。其次在于构思,在于捕捉和提炼意象之虚。意象是什么?它是客观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这一找寻与其思想之虚相对应的形象或场景,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社会事物和生活实践。所以,散文诗的创作实际是作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稳固的观念后,以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出发,从其正面或反面去挖掘或探寻,抒情性地写出由这事物引发的感受,从而表达某种情感观点的过程。

编导在散文诗文本基础上进行的电视艺术二度创作时,从创作动机上来说,也同样离不开编导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离不开编导对社会现象、人情世态的观察与体验。当他通过生活实践在心理上积累的情感观点与文学作品所要描叙与表达的情感基本一致,他就有了创作的动机,而编导也通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对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主题和意境有了新的不同的认识,于是编导就会致力于个性化情感的电视散文诗的创作中。它呈现的画面形象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它呈现的音乐形象是乐音运动形式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比拟,它呈现的音响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客观物理现象,它的解说是朗诵者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与对作品的体悟谱出的心曲。作品《金海雪山》是编导对改革开放后依靠旅游发展起来的布依族聚居村落音寨的金色风光与民族风情感悟的艺术品,作品《西风胡杨》是编导对历经历史变迁却毅然生长在新疆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斗争的胡杨和中华大地上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的记录与赞美。所以,电视散文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后产生的某一观念艺术表现的虚化品。

2.2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 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

由于散文诗既有散文细节化的情节呈现,又有诗歌的情绪、意境和想象的语言,是化合了散文的描写性与诗的表现性的独立体裁。所以,编导在以散文诗为基础进行的电视化再创作也必须抓住相应的特性,对于散文式的叙事描写性语言内容用写实的段落来呈现,对于抒情言志等表现性的诗歌语言内容用象征性的段落来表现作者的情绪和主题。

散文诗的描写性语言内容,包括写景状物和叙事的情节故事,编导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电视化时,主要以声画的写实为主来呈现。画面写实包括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影视化的写实,遵循影视语言表达的规律,根据作品的结构、主题和这一画面或段落与前后画面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独特的角度、景别、色彩的影视化写实画面和现场声响。二是凝练化的写实,电视散文诗作品短小,镜头少,所以,在写实的叙事段落中,特别是画面的选择上必须跨越时空,必须具有代表性,简洁而凝练。声音的写实主要表现在表意的解说、合乎叙事节奏的音乐和表真的音响三部分,写实的画面配以协调节奏的音乐和声响,就构成了电视散文诗写实的段落。作品《金海雪山》第一部分“音寨印象”前几句主要为记实描写性段落,对千年音寨的古树、流水田野与飞云进行了纪实画面展现,配以舒缓的古筝乐曲展现了音寨的静谧与神秘。

散文诗的表现性诗歌语言,包括抒情性语言和议论性语言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电视化,编导主要以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声画来呈现。这种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声画段落,是通过特定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容易引起联想的画面形象、画面环境或音乐、声响来以虚化来构成段落内容。它包括形成内容的审美感受的信息层、形成内在感情的审美感受的暗示层和形成乐思、哲理方面的审美感受的思考、评价层三层艺术表现信息内容。作品《伫望西藏》开头的一句“西藏,未经雕琢的玉石,在粗朴中透出珠光宝气,在平寂中显出神奇风采”就用了日光下的布达拉宫、虔诚的朝圣者、水面飞舞着白鸽的措那湖和古老的西藏佛乐等代表性事物和音乐展现了西藏的性格。

2.3电视散文诗运用了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在表现手法上讲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诗人经常用虚的手段去加工和表现实物,从而使实物更加逼真和神妙;二是诗人在表现客观现实的真情实境时,又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将客观的真实境象转化为充满作者主观情意的艺术形象,让实物实境融会着作者的深情奇思。

电视散文诗是一种凝练性的诗化的电视文学艺术,它的表现手法必然要向发展完备、高度艺术化的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必然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指导与影响。它也可分为两层。

2.3.1用虚的手段来表现实物。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用非现实或非本体的事物或形象去表现事物,或用虚拟的形象去描摹事物,或借助与不在眼前的事物表现眼前的事物,或用主题事物周围的其他事物来衬托。电视散文诗借用这一表现形式,也形成三种以虚映实的形式。

2.3.1.1.应用比喻、象征、省略、夸张等方式,借助虚拟的形象、环境、动作和音乐、声响和朗诵技巧等去描摹实际,运用道具、细节、场面、灯光、画外音及声响等略去不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冗笔。作品《灵魂朝拜的天堂》开头给我们展现了黑暗中点燃的一蜡烛发出的星光的情境,黑暗象征了现实,划破黑暗的火柴燃烧的动作和声响代表了突破现实的举动和号角,星光代表了通过朝拜西藏探询的希望。作品《梅花》运用重复解说词(王安石诗歌)来突出独具傲雪性格的梅花,重复解说词间声音的停顿也给读者留下了构想与思考的空间。

2.3.1.2通过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意识环境来折射现实。作品《小草的歌》中主人公在悲凉的梦境中寻找小草,这种悲凉的意识环境其实就折射出了编导迷茫的、充满挫折的现实生活,而寻找小草也就是编导在努力摆脱现实生活,寻找心中的精神寄托和希望的表现。

2.3.1.3通过对主体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的表现来影射主体的形象、气质与心理。作品《七弦的风骚》始终呈现的古琴存在的优雅环境,折射了古琴的淡薄与宁静,通过表现古琴周围凝重的青铜、剔透的玉器、华贵的丝绸等事物来影射古琴的性格。

2.3.2用客观实物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意。

一是状物移情或托物言志,就是通过表现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相似或能承载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或意境来“移情”,来“言志”。二是缘景生情,包括通过寻找一个适合于表达作者情境的客观事物来抒发其感情积淀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外在景物时触发其内心情感的触景生情两种方式。三是情境相浑,与前两种表现方式不同的是,其刻画之境应该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其意是物象化的情感,段落中的情与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了。作品《情迷风花雪月》中通过“绕三灵”节日中感通禅寺下白族老少一起奏响三弦和亲人送行时刻递上的酒这些相似特征的事物与情境来传达作者对好的事物带给自己的感性的呼吸。当置身于大理白族花吹雪、风照月这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中时,作者已分不清哪是风,哪是月了,不由自主地融入了白族风花雪月的世界中去了。

3.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功用

作为以文学艺术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的新的电视艺术样式,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能将散文诗散文式描写与诗化表达的文体特征很好用电视艺术表现出来,能有助于编导在散文诗基础上进行作品的主题与意境新的开拓,能诠释作品的美感。

3.1虚实艺术有助于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

虚实艺术既依赖于生活实践基础,又得力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学艺术修养。生活体验是对电视散文诗意境理解的基础,没有生活基石的创作和欣赏是虚假的、枯萎的艺术,是没有血肉的艺术,无法形成艺术意境,生活的苍白无法激发创作者自身的艺术创作与文学基础上的欣赏创作。如果没有文学和艺术修养,创作者创作出的作品就仅仅是生活的复制品,不能形成虚实的艺术结合,无法达到艺术境界,也就不能激发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激情,也就感悟不到电视散文诗的意境与主题,就不能形成电视散文诗艺术的共鸣与情感交流。因此,生活与艺术修养的完美结合,创作者才能在虚实艺术中激发创作出优秀的电视散文诗,从而构造编导的虚实艺术和主题。

3.2虚实艺术能构成电视散文诗的意境、能蕴涵作品的主题

电视散文诗不是“看图识字”的文学作品,而是作者通过特定的经历感触,对生活的评判,升华为有见解的思想,形成虚实结合、有艺术意境的电视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的意境是虚境与实境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新形象,犹如彩虹的形成,能看见,能感受,但摸它不着。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通过状物移情、缘景生情、情景相浑以及结构声律等手段来寓实于虚、以虚统实、借虚拟实,达到神形兼备,虚实得当的艺术境界。同时,通过虚实艺术的运用,也能表现和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气质个性,动植物的生机活力及宇宙造化的奇妙功能、山水神明的微妙变化,从而使蕴涵的主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广的历史内涵。

3.3虚实艺术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美感。

观众在欣赏电视散文诗时,为什么会感觉到这一艺术的美感呢?那是因为编导描绘的事物与景致是编导纯真情感倾诉,高雅心灵语言描绘,心灵净化表白的载体,是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完美载体,是美的呈现。编导独特的声画组合方式特别是声响的合理构建能恰到好处地展示电视散文诗的内在韵律和飘逸美。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就能使美的客体,通过审美过程转化为美感境界。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创造的美感,一方面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共性的,大众认同的客观事物的美,一方面在这种美的感召下,编导的情感投入,酝酿升华,形成对实境的感悟,然后以实境为依托,丰富美的内容,超越实境而想象,化为虚境。在虚境与实境的生息中,有了创作的美感,通过这种美感沟通了广大观众的美感认同和形成再创作的美感,从而实现电视散文诗的整体美感。美感作用于电视散文诗,才能真正成为艺术享受,感动观众,达到审美、传达的效果。

4.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四个重点

电视散文诗虚实结合艺术的运用,能将散文诗散文式描写与诗化表达的文体特征很好用电视艺术表现出来,能帮助编导在散文诗基础上进行作品的主题与意境新的开拓,能诠释作品的美感。所以,作者认为,我们在构建这一艺术形式时,应抓住四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二是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三是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四是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制作的宣传片《情迷风花雪月》可谓是一部较好的电视散文诗范本。

4.1应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任何一门艺术样式的创作都离不开社会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特别对于电视散文诗来说,它的散文化的细节的表现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细心的观察,它凝练化的诗体语言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环境及其事物运动的特殊感触,化生活为艺术的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表现内容也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则有赖于编导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影视综合艺术,它的创作与表现必须要求编导能博采众多艺术之精华,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审美素质。这种审美素质首先是大众化的、其次还要是饱含编导独特艺术个性的审美意识。所以,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是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构建的基础。作品《情迷风花雪月》的成功,是编导看尽名城大理美到极致的风景、领略笑傲江湖的豪情、体味爱乱情痴的美妙、从而感悟到终极生命的追求-迷而不乱的深刻体悟,也离不开编导深厚的诗化功底与影视表现能力。

4.2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结合艺术和电视散文、电视诗歌有共通之处,其区别就在于电视散文是运用诗歌虚化表现手法表现实体散文内容的虚实结合艺术。电视诗歌是

表现手法与表现内容都为纯粹虚化了的虚实结合艺术,而电视散文诗则应该是散文化叙实为辅、主要表现内容与手法皆以虚为主的虚实结合艺术。不但情节体、寓言体、讽刺体电视散文诗应该以虚为主,叙事体、报告体电视散文诗也应该是饱含内在韵律的以虚为主的作品。

作品《情迷风花雪月》的解说词几乎没有叙事的情节故事,而以抒情化的语言为主;它的画面表现也是选择苍山、崇圣寺三塔等标志性的事物与白族迎接客人最讲究的礼仪—“三道茶”等情节剖面来呈现,整个作品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手法都是已虚为主的。

当前很多政府宣传部门委托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所谓的电视散文诗宣传片,由于商业化的驱动过分地追求画面的写实,导致其内容和散文诗诗体主题与意境格格不入,拍成了缺少“灵魂”的风光片。鉴于此,我们在电视散文诗的虚实创作中,要明白创作的主题,要善于抓住具有典型、标志性的事物意象和环境来虚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4.3要像重视画面一样重视声响创作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对于电视文学等艺术类别,声响在其中的作用理应得到更大的重视与发挥。

由于影视艺术中的声响是乐音运动形式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比拟,声响在表情方面的能力和画面一样有力,声响的表情性有时有特定的对象,有时又能表现画面无法表现的模糊的,虚化的,无方向的主体的矛盾心态。电视散文诗的音乐能根据诗的意境,渲染烘托气氛,为观众营造一个广阔而自由的思维想象空间;电视散文诗的朗诵(解说)是朗诵者对文学作品的体悟谱出的心曲,能准确表达作品的含义与作者的心意;电视散文诗的音响能再现作品的意境和气氛。电视散文诗音乐、朗诵与音响的组合更能展现作品的飘逸美和内在节奏韵律。电视散文诗的声响有时与画面同步,承接、配合画面的情感表达;有时与画面对位,达到与画面相反相成、殊途同归,产生新的含义和内容。通过声画的组合来达到作品真与假、动与静、藏与露的统一。

所以,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时,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大力运用声响表虚的优势。

4.4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电视散文诗也不例外。当前一些电视散文诗特别是表现事物精神形态的作品,整个作品全部运用该事物或与其相关的事物和环境的空镜头,只有关于事物形态或环境的描述,没有人物的任何迹象。须知,人类是艺术形式的创造者,一切事物的艺术化就是事物的人化,不管是艺术直接表现人的精神形态还是表现事物精神形态,都是以人的精神形态为标准,都是人的精神形态的间接反映。所以,不管是讴歌事物精神与状态的电视散文诗,还是直接展现人物精神与状态的电视散文诗,人物都应该是作品绝对的主角。

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中的人物,有时是沟通人与事物精神状态的桥梁,有时又直接跳出来,通过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反应来直接表现人物的情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过程中,就要善于利用人物在作品中的桥梁作用和直观表现作用,为更好地表现人类精神形态这一最终目的服好务。

作品《西风胡杨》通过商人在沙漠中的艰难行进来表现胡杨生存环境的恶劣,作品《伫望西藏》通过藏族佛教徒虔诚的朝拜映射了布达拉宫的崇高与伟大,也更能反映人类对正义与纯洁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当然,电视散文诗是一门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还没有真正地将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完美地融合,它的表现手法还比较单调,其艺术表现技巧还有待提高与创新。而这些,就有赖大众的关心与艺术家的用心了。让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电视散文诗的诞生吧!

注释:

[1]人民网:《漫谈电视诗歌散文》,2004-12-6。

[2] 韩林德《境生象外》第40页,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

[3] 石涛《话语录》第3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4年8月版。《

[4] 刘梦得文集》卷二十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7月版。

[5] 《历代诗话读编》第427页,中华书局,1983年5月版。

[参考文献]

[1]邹红《影视文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何丹《电视文艺》,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1年5月版。

[3]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4]韩林德《境生象外》,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

[6]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与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7]张凤铸《电视声画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8]李标晶《电影艺术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9]耿林莽等《散文诗写作与鉴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10]汪文斌等《世界电视前沿》,华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1]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8月版。

情感散文诗篇3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 虚实 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 [[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 [[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情感散文诗篇4

摘要:在新诗百年发展历程中,新诗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新诗草创之初,诗歌散文化的提倡大大促进了新诗的普及,而在今天诗歌的创作中却产生了很多问题,值得反思。长期以来,对诗体构建的忽视是新诗不成熟的表现之一,新诗要发展,必将走向艺术的规范之路。

关键词:新诗;诗歌散文化;形式的规范化

自“五四”以来,新诗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尤其是自由体白话诗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成为普及大众的诗体,是当下诗歌创作的主流。然而回顾百年新诗历程,新诗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新诗草创之初,诗歌散文化的提倡大大促进了新诗的普及,而在今天诗歌的创作中却产生了很多问题,值得反思。长期以来,对诗体构建的忽视是新诗不成熟的表现之一,新诗要发展,必将走向艺术的规范之路。

一、对诗歌散文化的反思

20世纪初期的白话文运动和新诗运动,并不是纯正的文体革命,是一场在政治思想的社会变革环境下的文化变革。由于革命者启蒙大众思想和改革政治制度的需要,以及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自由抒发自己情感的文体。因此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由白话新诗被催生出来。

为大众抒写要求晓畅易懂,自我抒情需要自由无拘,两者都需要诗体的解放。以胡适为代表的新诗运动的发起者们首先提出了“作诗如作文”[1]的主张。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顺着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这无疑适应了当时社会潮流的要求,是对文言格律诗的反叛。新诗散文化的观念对现代诗歌创作影响极大,刘半农认为“作诗本意只须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2]。艾青在20世纪30年代提倡诗的散文美,他说“不要迷信诗的形式”“宁愿裸体,却决不让不合身材的衣服来窒息你的呼吸”。在20世纪80年代艾青再一次提出,“我说的诗的散文美,说的就是口语美。具有其内在的节奏,念起来顺口,读起来和谐,就完了”[3]。

废名在20世纪30年代《论新诗及其他》一书中提出,新诗要有诗的内容,散文的形式。诗的内容究竟如何并没有明确的阐释,散文的形式是指新诗在语言和形式上都具散文化特点,这为当时人们破除格律,充分地表达观念和自我抒情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并实现了诗歌语言与日常口语相协调从而更好地来表达现代生活的情调。然而新诗散文化发展到今天,往往出现一种过于散文化的倾向,写诗如作散文,缺乏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凝练、跳跃性等特点。如 “从前/最害怕那一盒火柴/在漫长的黑夜中突然消失/一盒火柴/一把能种出温饱的种子/经常有意无意地让一家人黑灯瞎火/伸手不见五指”(《一盒火柴》,载于《星星》2009年第12期)。

不难看出,在语言上,词组的选择及诗句间的衔接,都失去了诗歌特有的节奏感和跳跃性,带有一种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在新诗产生之初,散文化的形式对解放诗体、普及白话文以及新诗发展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可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能熟练运用白话文,再用这种方式来写诗,诗意就显得过于单薄。

诗与散文无疑是有区别的,除了外在的分行形式之外,诗在有限的篇幅内要表达一种情感,往往具有语言和情感上的跳跃性。诗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语言从生活语言中提炼出来,而又高于生活语言。诗歌词语的选择往往看重其色彩、情感和表达力等,选词除了要考虑诗歌本身的语境之外,往往还需要考虑词语的聚合轴投影浓重程度,这样的词语才能组合成更有力的表达。散文可以通过铺叙,用更多的句子来抒写,而诗歌则需要字字珠玑。

同样作为新诗散文化的一个方面,完全打破格律,对节奏、韵律的忽视,在创作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诗人林庚认为,“诗是一种有节奏的语言,假如诗没有节奏,我们将没有理由以为诗还有分行的必要,他也就变为散文一样。仅仅分行的诗也只是诗的一种过渡形式,诗不但要分行,而且分行的自身也要有节奏的作用”[4]。他用“欲擒故纵”来描述这种节奏,擒便是节,纵便是奏,明明要走,却偏偏要制止一下,这样便产生一种自然的姿势,那便是非跳不可,诗的语言如果没有跳跃,那么何必多此一个停止,节奏将变得毫无意义。诗歌语言给人一种终止和期待之感,这便是节奏的性质。这种欲罢不能的姿势,也便是节奏的跳跃作用。一般说来,诗的节奏感强可以使诗变得立体而诗意盎然。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可以记住许多古代诗词,却只能记得很少的现代白话诗,即使记得也是精练而节奏感强的诗歌,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如果诗歌不再为人们所了解熟悉,那诗歌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当初因启蒙大众和自我抒情的需要大力提倡的新诗散文化倾向,在使自由诗创作广为流传的同时,也使人们对诗歌的兴趣渐趋平淡。

其实,作为“白话新诗的诗体”的“新瓶”的认真构制工作,在新诗草创期只得到了刘半农等少数人的重视,绝大多数新诗诗人仍然重视的是写什么而非怎样写,在诗的内容和形式上,依靠的是观念的独创性和情绪的力量,而不是语言能力和作诗技巧。因此20世纪汉诗诗人的政治使命感远远大于艺术使命感,对社会人生,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关注远远多于对诗歌艺术的关注,这也正是新诗这种诗歌艺术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二、新诗诗体的规范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总是由不规范走向规范,由不自觉走向自觉,这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传统诗歌的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新诗的形式自由或者说没有定型的形式,无疑为当下人们自由地表达情绪或表现情调提供了多种途径,然而随着艺术的发展,形式会愈加得到重视,当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形式必然会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样艺术才能步入成熟接近完美。而当下新诗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不成熟的阶段,大家只注重写什么,却很少在乎表达的方式。

很多有创作经验的诗人在创作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不是他们无法创作自由体诗,而是用这种完全自由的形式,很难找到一种最完美的情感展现,最后宁愿“带着镣铐跳舞”,转向格律体。其实这是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对形式问题的关注。臧克家在1961年提出了诗应当精练、大体整齐和押韵。闻一多也是先写自由诗后写新格律诗。自由体诗的最大倡导者胡适、郭沫若的早期诗作都是不拘形式、极端反对格律形式的自由诗,但是他们后来都用现代汉语写有一定格律形式的诗。徐志摩早期的诗也带有浓厚的散文化倾向,最早还写散文诗,他的诗学观念也是倾向于自由诗的,如蓝棣之所言:“他对诗歌特征的理解是‘分行的抒写’,是散文的分行抒写。”[5]不久却成为新格律诗的主要倡导者。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倡导无韵自由诗体的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40年代作诗时也用起韵脚来。除现代格律诗外,对十四行诗的借鉴和实践,也说明20世纪现代汉语诗歌及部分优秀新诗诗人具有文体自觉性,希望构建适合于现代汉语和现代精神的诗体。

自由诗打破了诗的表面韵律,诗的音乐美受到那些拥护自由诗的诗人的轻视,一些诗人便将自己的形式感转移集中到诗的形体美上,追求诗的视觉效果。和诗的音乐美一样,诗的建筑美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思想、抒发感情,也是为了艺术的游戏职能和人的审美需要。

诗歌评论家吕进在论文《百年话题:新诗,诗体的重建》中写道:“音乐性是中国古诗自《诗经》以来最有成就的一环,但很遗憾,它却是中国新诗最贫弱的一环”,“无论哪种民族的诗歌,格律体总是主流诗体,何况在中国”,“中国新诗的诗体危机,也主要是自由诗的危机”,“自由诗终究在新诗的历史长河中还是一种草创形式,还须更富有诗的美质”,“而出路就在于中国新诗极需倡导、壮大现代格律诗,争取在现有基础上将现代格律诗迅速推向成熟。严格地说,自由诗只能充当一种变体,成熟的格律诗才是诗坛的主要诗体”。[6]新诗要走向成熟,必然会不断地进行规范,更加重视诗的格律形式和诗的排列美,重视诗的形式构建,这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释:

[1] 胡适:《五十年之中国文学》,《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1页。

[2]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的革新》,载《新青年》第3卷第5号。

[3] 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11页。

[4] 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5]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6] 吕进:《百年话题:新诗,诗体的重建》,《飞天》1999年第6期。

情感散文诗篇5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所表现的春天的美;

2.积极参与想象活动,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3.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点:理解散文诗中优美的词汇和语句,感受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与家长联系,带幼儿到户外进行亲子郊游感受春天。

材料准备:制作有散文诗内容的PPT,关于春天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春游见闻,引入主题

谈话:幼儿回忆亲子郊游观察到的春天的特征,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对春天的认识。老师用恰当的词汇来总结幼儿的感受。

二、完整欣赏:声像结合,激发兴趣

1. 配上背景音乐,老师完整朗诵散文诗《我最喜欢春天》,幼儿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聆听。教师操作PPT,让幼儿感受春天美好的气息。

提问:

(1)在这篇散文诗里,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散文诗里的“我”指的是谁?

(3)你最喜欢散文诗里哪一句语言?为什么喜欢?

启发幼儿尽量用优美的词语和连贯的语句回答。

2. 老师介绍散文诗的名字――《我最喜欢春天》。

三、分段欣赏:理解内容,突破重难点

操作PPT,配上音乐,老师分段朗诵散文诗。帮助幼儿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没图案时的情绪和意境。

提出要求:请幼儿专心听,记住自己觉得最美的语句和词语。

1.老师朗诵散文诗第一段:从“我最喜欢春天”至“白的像雪花”,这段散文诗给人明快、清新的感觉,启发幼儿感受散文美好、温馨的意境。

提问:

(1) 走过寒冷的冬天,春天带给我们新一年的希望。小朋友们,在春天,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呢?(太阳更明亮,风儿更暖和。)

(2)春天的花儿都开起来了,五颜六色,你能说出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3)除了用“火焰”“金子”“海水”和“雪花”形容“红”“黄”“蓝”和“白”等颜色,你还想用什么形容这些五颜六色的花朵呢?

(4)尝试用比喻句“xxx像xxx”造句。

(5)全体幼儿轻声跟老师一起朗诵第一段。

2.老师朗诵散文诗第二段:从“春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像唱着好听的歌儿”至“像铺上了无边的绿色的锦缎”,这段散文以奶奶的口吻出现,情切、温情,娓娓道来。

提问:

(1)春雨轻轻下着时,听听,是什么声音?(淅淅沥沥),像是?(好听的歌儿)

(2)奶奶为什么说春雨是甜的?

(3)春雨的浇灌,植物长得绿油油,大地像什么?(像铺上了无边的绿色的锦缎)理解词语:“铺”“无边”“锦缎”。

(4)小组幼儿轻声跟老师朗诵散文诗第二段。

3.老师朗诵散文诗第三段:从“春天里,勤劳的小蜜蜂忙着采蜜”到“春天里,彩色的小蜻蜓忙着捉虫”。这段散文描写的是春天里小动物的生活,表现了活泼、愉悦的心情。

提问:

(1)春天里的小动物在忙着做什么?(小蜜蜂忙着采蜜,小蜻蜓忙着捉虫)

(2)最勤劳的是谁?

(3)最美丽的是谁?

(4)你喜欢春天的小动物还有哪些?它们在做什么?你准备用什么词来描述他的特点?(启发幼儿的回答不仅仅局限于散文里的描述,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个别幼儿朗诵散文诗第三段。

4.分段欣赏散文诗第四段:从“我爱在春天的花园里玩耍”至结束“我一天天长高、长大……”这段是全文的重点,给人以积极、充满希望的激情。

老师引导重点体会与理解以下内容:

提问:

(1)老师为什么说“我就是春天的花朵”?

幼儿自由想象,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手势和体态表演春天花园里的花朵。

(2)妈妈说“我就是春天的小鸟”,“我”和小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请部分幼儿扮作春天里阳光下的小鸟,边飞翔边朗诵。

(3)“在祖国美好的春天里,我一天天长高、长大……”

引导幼儿理解“在祖国美好的春天里”的意义,象征着我们的生活像春天一样温暖幸福。

(4)幼儿跟老师朗诵散文诗最后两句:“春天啊,春天多美好!在祖国美好的春天里,我一天天长高、长大……”,萌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四、师幼齐诵:加强感知,深化主题

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让幼儿再次欣赏录音朗诵散文,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逐幅出示的投影画面。幼儿自然、愉快地学习朗诵散文诗,鼓励有感情朗诵和创编动作。

五、结束部分: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1.师:散文诗《我最喜欢春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换和美丽。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别具一格的美丽。以后,老师还将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其他优美的作品,一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2.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让幼儿自由舞蹈,然后扮小鸟“飞”出活动室到大自然中去继续寻找春天。

活动反思:

一、 贴近幼儿生活的选材,激发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愿望

春天是每个幼儿都会经历的,活动前,倡导家长带孩子去郊外踏青,当身处春天,幼儿抬眼可见、伸手可及。选择这首散文诗,使幼儿感同身受,更加容易理解与体会,同时,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的欣赏、理解和想象的目的。

二、运用视、听、讲结合法,让幼儿获取对关键经验的自然习得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和典型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活动中,为了力图展示春天的美,我用观看图片(看)、朗读散文(读)、理解诗歌(说)的方式,通过PPT展示,将春天里的阳光、春雨、植物的变化、小动物的活动以及“我”在春天里的欢快生活一一分层呈现出来。听就是教师以分段朗诵的形式,启发幼儿寻找春天,赞美春天,以语言暗示与示范,引导幼儿感受与理解散文诗。讲即通过一个个启发性的提问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体验愉悦的情绪,使幼儿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体现了在学习文学作品中发展幼儿思维的特点。

情感散文诗篇6

关键词: 周作人 新诗理论 《过去的生命》

《过去的生命》是周作人唯一的诗集,诗集序中称自己的诗的文句都是“散文的,内中的意思也很平凡”,“算是别种的散文小品,能够表现出当时的情感”[1]。诗集中的《小河》曾在诗坛引起极大的反响,一时好评如潮,胡适更称此诗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他是我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开拓者之一,虽然并不以诗名世,但在新诗开拓者中却是资格较老的比较成熟的一位。

作为新诗的开拓者,周作人主张诗体自由化、新诗散文化,主张新诗像散文那样自由地抒写真实情感,抒写性灵,反映人生。他将语体散文运用于诗歌写作,实现了诗歌语言和形式的解放。在《过去的生命》序中,他说把诗“拿去当真正的诗看当然很失望……与普通散文没有什么不同”[2],一方面是自谦,另一方面表明他的诗的特色,即新诗散文化的特点。周作人的第一首新诗《两个扫雪的人》:“阴沉沉的天气,香粉一般的白雪,下的漫天遍地。天安门外,白茫茫的马路上,全没有车马踪迹,只有两个人在那里扫雪。”[3]简洁朴素、舒缓自如的白话,不加雕琢,向读者展现了一幅雪景,创设出一种情境,虽是散文的语言,表达的却是诗的意境。早期的白话诗在语言的使用上大都给人力有不逮的感觉,胡适即承认他的“尝试”之作不过是小脚女人放大脚,属于半新半旧的东西。胡适指出,早期的白话诗人大都不免如此,只有“会稽”周氏弟兄除外。

周作人强调用散文写诗。之前的白话诗也在力求形式的自由,但仍然没有摆脱旧诗词的樊篱,取消平仄、对仗,但仍然抛不开韵脚的限制。但并不是说现代诗就一定不用韵,不过对与旧诗词争夺统治权的白话新诗来说,韵脚的局限是相当致命的。周作人能打破传统诗歌韵律的限制,《小河》是第一首不押韵的自由诗:“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我生在小河旁边,夏天晒不枯我的枝条,冬天冻不坏我的根。如今只怕我的好朋友,将我带倒栽沙滩上,伴着他卷来的水草。”[4]《过去的生命》提出:“这过去的我的三个月的生命,那里去了?没有了,永远的走过去了!……我仍是睡在床上,亲自听见他沉沉的他缓缓的,一步一步的,在我的床头走过去了。”[5]诗有散文的味道,但又不是散文,有“诗”的流动。

关于诗歌语言,周作人认为,诗的语言“非真实、简练不可”,对于只有数行的小诗,这简练的功夫尤为重要。必须在构思、剪裁,在字句的锤炼上用心,然而又要不失其自然的风韵。《歧路》强调:“荒野上许多足迹,指示着前人走过的道路,有向东的,有向西的,也有一直向南去的……而我不能决定向那一条路去,只是睁了眼望着,站在歧路的中间。”[6]《秋风》载:“一夜的秋风,吹下了许多树叶,红的爬山虎,黄的杨柳叶,都落在地上了……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称他是白的,黄的。”[7]还有很多诗句看似平淡、简短,却那么清隽自然、耐人寻味。他要求诗的语言必须“含蓄”、“朦胧”,不能太浅露直白。他批评中国的文学革命受古典主义的影响,一切作品都像个玻璃球,晶莹剔透得太厉害了,没有一点朦胧,因此少了一种余味和回味。他主张为了含蓄,诗要多用暗示和象征,并且带一点罗曼蒂克的意味,他认为象征是诗的最新的写法,但很旧,在中国古已有之,这是和诗是以抒情为主的特征相适应的,抒情要尽可能地讲究艺术,尽可能地避免浅露的直白,在语言的表现上要求含蓄。周作人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大多以简练、含蓄的语言表现出委婉的诗意,并且表现出一种冲淡意远的独特风格。

周作人看重诗歌感情的真实,要求诗人在创作时,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情思,如:“我是文艺爱好者,我想在文艺里面理解到别人的心情,在文艺里面找出自己的心情被别人理解的愉快。在这一点上,如能得到满足,我是感谢的……”[8]这虽然不失专门对诗歌讲的,但作为人情迸发的声音的诗歌,其所表达的感情真挚动人。对于特殊文学形式的诗歌而言,感情的所谓真实,不单是非虚伪,还需有迫切的情思。周作人主张写诗的第一条件是表现实感,而且这实感须达到迫切而不能忍欲言的炙热程度。第二条件是要有恰好的句调,可以尽量表现这种心情,那么这在作者就是真正的诗。

另外,与要求诗歌表现生活所孕育的迫切的真情相联系,周作人特别强调诗歌对于诗人的个性的表现和创作的自由。这是周作人的诗歌主张中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他认为,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文章如何平凡,但自己觉得要说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因为文章只是自己的表现,所以凡庸的文章正是凡庸的人的真表现,比讲高雅而虚伪的话要诚实得多了。五四后几年以来中国新文艺渐渐发达,各种创作都有相当的成绩,但还有不足,太抽象化,执着普遍的一个要求,努力写出预定的概念,却没有真实地强烈地表现出个性,其结果当然是单调。他表示,希望摆脱这些枷锁,自由地发表从土里长出来的个性,并要求给予诗歌作者充分表现真实的个性为前提的最大的创作自由。

在内容与思想的现代性上,早期的白话诗人虽全力挣脱,却仍然丢不掉旧诗词趣味的束缚,在诗歌表现题材内容上显得较狭窄。在诗歌反映思想的现代性方面,一些早期白话诗更是“步履蹒跚”,这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周作人实现的,他竭力提倡“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其人道主义色彩在“五四”作家中是最浓厚的,在诗歌中歌唱劳动、平民、自由平等、人类的爱,这在中国传统诗词中是少有的,在此前的新诗中也不多,因此使周作人的诗歌具有了更多的现代性,与传统诗歌划清了界限,真正使新诗成了“新”诗。《小孩》之二:“我真是个偏私的人啊,我为了自己的儿女才爱小孩,为了自己的妻才,为了自己才爱人,但是我觉得没有别的道路了。”[9]又如《背枪的人》:“那背枪的人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兄弟”[10],再如《两个扫雪的人》:“祝福你扫雪的人!我从清早起,在雪地里行走,不得不谢谢你”[11]等,体现的都是一种新型的伦理道德观,以新型的思想观念观照社会人生,使得他的诗与同期的其他诗相比具备更强的现代性。

周作人的新诗及其创作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

首先,受中国传统自由诗体论的影响。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他曾反对过旧文学,但对传统文学不是一概反Φ模他所反对的是唐宋家特别是韩愈的散文和桐城派的散文,道学化,八股化,没有言志,没有真情实感。他重视对传统文学的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杂文学做过相当全面的研究,其诗歌及散文小品明显受到晚明小品的影响。另外,在内容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主张诗歌散文化,与唐宋诗歌散文化理论基本相同,主张诗歌自由地表达情感,与晚明公安派、竟陵派抒写性灵的主张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周作人的诗歌创作理论既吸纳唐宋诗歌散文化理论,又吸纳晚明公安派、竟陵派的诗体论,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很强的包容性。

其次,吸纳了国外诗歌、诗论的因子。受法国象征派诗歌和诗论影响,他所说的象征不是西方象征主义诗学本题意义上的象征,而是作为中国传统诗学所说的一种创作方法的象征。尽管他所受的法国象征派诗歌、诗论的影响不深,但综合其译介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的诗歌,以及在《小河》的引言中提及波特莱尔的诗歌,他的诗论与象征主义的诗论有相同之处来看,包含着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和诗论的因素,是受到它们的影响的。而他翻译的日本诗歌都诗形短小,含蓄蕴藉,能使人感到言外之意,周作人的诗也强调含蓄,由此可见他也受这日本诗歌的影响。

周作人的新诗创作理论同时受到中国传统诗学和法国象征派诗学和日本诗学的影响,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

周作人之前,胡适就已提出诗体大解放,“作诗如作文”,“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之,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12],周作人在胡适的诗歌理论之后进一步强调要解放诗体,对进一步解放诗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周作人的诗歌创作理论把新诗散文化的形式与自由地抒写真情实感联系在一起,这为新诗既解放诗体,又克服因解放诗体不当而造成的形式粗糙等毛病指明一条途径。周作人主张新诗“平民化”即“大众化”,他的诗歌朴素单一,文字接近大众化,形式平凡自然,对诗歌的大众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周作人的新诗从形式到内容再到理论都发扬着五四时代的个性主义精神,反对“文以载道”,让诗歌真正回到“言志”和“抒情”的道路上。

当然周作人的新诗并没有完全达到完全成熟的现代诗的地步,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过于散文化,过于质朴,使他的诗显得过于平淡,诗的特质不够充分。但结合新诗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周作人的诗无疑代表初期白话新诗的高水平,他的新诗创作为同时代和稍后的新诗作者们提供示范和借鉴,推动新诗的成熟和壮大。他虽不以诗歌名于后世,但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作过重要而独特的贡献的,他的新诗创作理论即使在今天仍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2][3][4][5][6][7][9][10][11]周作人.过去的生命[M].长沙:岳麓书社,1987.7(1):1,1,3,5,27,31,23,50,9,3.

情感散文诗篇7

   《徐志摩散文集》个人读后感

  知晓徐志摩其人,那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从一堆泛黄的旧书中看到这样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年的我只是初识字的孩童,天真懵懂的望着这些文字,心底不期然洒下一点涟漪。金柳、夕阳、小桥、长篙、书生幻化成最初的印象,这便是最初他的文字给我形成的诗人谜一样的形象。拥有如此才情的他,不仅诗写得不错,而且他的散文更是独树一帜,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散文风格,让他在散文家林立的那个时代也是那么的抢眼。他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不只他的诗词散文还有他和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故事。这样复杂的情感使他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这样的诗句也激发了此后我们几代人对他的崇尚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活泼的、热烈的、浪漫的爱情观点。我们能背出的,他的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然的相遇,注定的陌路。徐志摩与林徽因纠缠不清的爱情往事,我们在诗中不难看到些许诗人的无奈与放手。他生在名门望族,但却接受了较多的西方文化,留学美英等国家,生活经历颇多,感情世界自是让后来的人感慨万千!读徐志摩诗歌散文集有感

  只有经历多一些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才能从本质上打动看文字的人,才能产生心与心的共鸣。得益于他的经历,他的活泼奔放的性格,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些经久不衰的诗文。这些散文、诗句或是阐述了他的理想国度,或是表达了他对爱人深深的爱恋。几乎每一次的思想起伏,他都能将它们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所爱恋的这些个女人就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所经历的苦闷的生活也是重要的创作源泉之一。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实感悟最是令人感慨,也最能引起那时候人们对理想国度的期盼。正如乱世出枭雄一般,在动-乱的年代,人们思想越是澎湃,那么创作就越会一发不可收拾,也必然造就出徐志摩这样富有才情、思想卓著之人。

  许多人印象中的徐志摩只是和张、林、陆三个女子有着纠缠不清感情经历的诗人,实际上他以自己活泼、奔放的品性在短暂的一生中结交了众多趣味相投的友人,而这些人都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学泰斗。譬如,泰戈尔、郁达夫、狄更生、胡适等人。这样的一群人都是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影响的是我们数代中国学生的思想,或坚强或睿智或理性或率直,文字在这样的一些人的思想中被赋予了生命,如行云流水般倾覆在诗歌的海洋。有人说他的散文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怀,我觉得再确切不过了。他黏稠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浓得化不开啊!如果我会谱曲,我愿意为徐志摩的文字配上最优美的曲子,拥有最深沉情感的曲子。

  徐志摩已经死在永远的35岁,但是他的文字穿过时间的海洋流传至今,就像他的浪漫永远年轻,永远停在我们每一个看过他文字的人。即使当年幼小如我,也会因看着他穿越时空而来的感动而有所震撼吧。感怀在心间的那个他,飞去的志摩可为当下政坛学界遴选人才作一有益借镜参考。

  《徐志摩散文集》个人读后感

  大家知道徐志摩写诗,不过同时徐志摩也写散文,在其全部创作中,其成就和影响更为显著的,除诗歌外,恐怕就要数散文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跑野马的散文比他的诗好。

  一个人的一生该如何界定,或许谁都没有权利。只是那些死去的人们,用他们鲜活的过去,通过人类发明的各种渠道灌输着孜孜不倦的气流,让现在变得丰富,让心灵寻到根源

  面对天才性的人物,我总有种负压感,可他们强大的气流像黑河中的漩涡,惊起每一个探寻者的好奇,谁也不知道这种吸引力会引发什么,只是那无可抗拒的力量被冠以命运的称号,于是我不可回避的顶着这强大的负压感,去探寻他们传奇般的人生

  这是一颗浪漫的种子,不幸地降生在那纷乱的动荡年代,如果不是如廊桥遗梦般的剑桥两年陶冶,那深埋的浪漫或许永远都不会被挖掘,而成为父辈沿袭下来的金融巨子呢。但命运的事,谁又有力量更改。一切都完结般地记述在人类承接命脉的历史册上了。

  《徐志摩散文集》个人读后感

  从志摩先生谈起,心中不由得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对生活热爱的人。1921年开始长期的诗歌创作,后来读到的诗歌一部分来自这个时期,受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艺术至上。曾经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欧洲漫录”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语言刚柔并工的表达。让读者深陷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对于托尔斯泰的书与人的看法及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莎士比亚的回信,更让读者了解他为人礼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因从南京乘机去北平路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他告别了自己光辉的一生。虽死犹荣,用在这样一位诗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对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还没有结束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与泰戈尔的对话,相当的好,能与这样一位印度诗人如此联系,并与他环游亚洲,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并影响着徐志摩对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历学习的志摩先生,写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对于环境,事物的描写,也有对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

情感散文诗篇8

关键词:音乐;诗歌;散文;茶艺;跨学科语文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素质修养。《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是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教学。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技术型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也为语文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做出了相应的要求。本文以学习茶艺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跨学科教学,以大语文教学观为导向,以校本教材中茶诗、茶散文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体验、感悟,培养学生对文学,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一、什么是跨学科教学

(德)舒尔茨指出,跨学科教学就是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围绕这个中心题目,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它的意义在于使得各学科得以交叉成一个知识点,促使多门学科在教学中融会贯通。

本文以校本教材《茶》为教学内容,对其中的茶诗歌、茶散文的语文教学进行探讨。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茶诗散文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形成一个知识辐射圈,加强对茶艺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让学生真正领悟茶文化的精华。

二、反复诵读,创设意境,激感

学生在进行茶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着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茶诗和茶散文可以说是茶文化中的精髓,而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通过创设意境,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散文的情感与内涵。

创设意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中的抽象画面,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散文《天下第一香――茉莉花》时,教师通过放映茉莉花茶的图片或视频,播放《茉莉花》的歌曲,创设出“茶农采茶乐在其中”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置身于飘香的茶园中,并通过朗读课文及茉莉花的古诗,更深地入境,从而激发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达到更好的赏析效果。朗诵时,如果能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够提升诗歌散文的内涵,也更容易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音返难窈退卸恋挠锏饔锲等都要充分流露出作品原有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对作品的情感“原汁原味”地还原。

三、茶艺实操,再现意境,领悟美感

王国维的“意境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情”与“景”的关系,他指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情”与“景”两个元素构成的。“情”与“景”的结合体现了作者精神活动的结果。二者的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便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说,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对于茶艺课堂上茶诗散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再现意境”作为纽带,把茶艺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对茶诗、散文典型形象的再塑造上,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自主体验作品情感。

四、茶艺展示,烘托意境,陶冶情感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散文诗歌中,写景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让学生理解景物所烘托的氛围,景物所渲染的意境目的何在。例如教学唐代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该诗点明了茶叶的品质,人们饮茶的习惯和茶叶的作用。诗人咏茶起句点题,茶的意象成为我们的切入点,“境中有象”,意境因象而产生意趣。学生在对茶的基础知识的了解中,很快就明白了“茶”意象的意义,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淡泊明净、追求自然的心态,则可以借助古典音乐《高山流水》的配乐加以引导,这就将音乐、诗歌和个人感知相结合,从而感受到“晨前”“夜后”“洗尽”的景物描绘,皆是诗人情感的体现。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感,意境的烘托就尤为重要,茶艺演示则成了烘托意境的重要形式,把学生代入这样的氛围里面,让他们在优雅恬静的茶艺演示活动中去思考,去咀嚼,去体味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跨学科语文教学,并把意境运用到教学中,利用意境,把茶艺、音乐、诗歌散文交织在一起,使语文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让语文学习“活”起来,较充分地调动了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快乐学习、热爱学习,陶醉在美和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百度文库,2016.

[2]杜惠洁.德国跨学科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

[3]陈鸿祥.人间词话[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陈鸿祥.人间词注评[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陆时雍.诗境[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

[6]徐春山.从意境到情感的诗歌散文教学[J].学科教与学,2011.

[7]李本昶.中职语文教学要极力拓展语文的外延[J].科学大众,2013.

情感散文诗篇9

中学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从试验到推广,已有好几年时间了,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目前高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中,古代诗歌散文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古代诗歌散文语言凝练、蕴含情感、意境深远、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散文积极性不高,存在不少问题。即使有兴趣,学生学习古代诗歌也仅仅停留在朗读层面,一旦接触诗歌的实际性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急速下滑。而古代散文基本是文言文的形式,大部分学生学习此类文章是被动的,是零碎、不完整的;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甚至有惧怕心理。课堂状况如此,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课后作业的期待和完成情况可想而知,更何谈把其当成一种享受。我们必须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结合古代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还作业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生机、充满趣味的丰富多彩的作业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快乐。以作业来巩固所学,以作业来促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爱上作业,乐于学习古代诗歌散文,弘扬传统文化,汲取精华提升素养。

一、古代诗歌散文作业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的古代诗歌散文作业设计机械、单一

我们或急功近利于高考成绩,或只为达到基本的作业规程(应付检查),古代诗歌散文的作业设计多以背诵、默写、翻译,大量围绕高考考点做练习等机械、单一的内容、形式作为课堂作业的主流,忽视了古代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忽视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与其精神世界、社会生活的整合。这些导致了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古代诗歌散文索然无味,甚至因此不重视或厌学语文。

(二)古代诗歌散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代诗歌散文的作业设计是古代诗歌散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古代诗歌散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们语文教师应构建古代诗歌散文作业的新形式,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应该让学生体验做作业的幸福与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作业真正在成为学生自学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性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二、古代诗歌散文作业改革策略

作业的改革是必要的,那么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良:

(一)课内课外的结合。我们在为古代诗歌散文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关注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还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应当尝试着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课外与此相关的资料,使学生自觉的养成多方面获取信息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夜归鹿门歌》我们了解孟浩然归隐之无奈之后,既可以让学生对比孟浩然与陶渊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外于丹谈归隐,探讨现代人遭遇逆境时该如何选择,是否也是归隐田园呢?在教学了《虞美人》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写“愁”的其他名诗名句。

(二)古代诗歌散文和其他语文板块结合。古代诗歌散文的作业内容应不仅仅局限于本类型,可以与阅读、写作等密切结合,摆脱单一的作业模式。如学习了韦庄的《菩萨蛮》,对比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学了《孔雀东南飞》,根据“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一句描写两人的离别场景等等,在培养学生鉴赏涵咏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在学了《过小孤山大孤山》后,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其中的文言知识,还可以布置如下作业:本文中所写的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和大孤山是四个独立的景点,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在陆游笔下,又构成了一个整体。请参照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技巧,写写校园美景。在学了柳永《雨霖铃》后,我们不仅可以布置学生积累关于送别的诗句,还可以对比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婉约词和豪放词之间的迥异风格,从意象、情感等角度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让学生选取本词中的内容把这首词改成情感相同的古诗。学生改出了如下诗句:

《别》

晨辉暮雨朝夕情,含情脉脉泪盈盈。无语凝噎离别恨,低眉浅唱雨霖铃。

《伤》

寒蝉凄切伤离别,骤雨初歇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晓风冷落清秋节。

情感散文诗篇10

1.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题材

A.讴歌童真

讴歌童真是冰心散文诗写作的题材之一。她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的抒写中,寄寓人生的哲理,表现对美好道德情操的追求。《梦》中抒写“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梦一样的小军人的生活结束了,回到故乡学习儿女情性,遗忆,让人心动。《往事?一》,诗人把童年时代烟台海滨的生活和北上京华后的时光,浓缩在生命树的两个圆片里。快乐的、憨嬉的、寂寞的、泛泛无着的图画,描尽的洋溢着童真和诗趣的童年生活,其间透露着诗人对人生意味的深思,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而儿童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这些儿童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的情怀,具有小母亲式的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展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儿童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她笔下的“童真”,如母爱般温柔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

B.歌唱大自然

冰心的散文诗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她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百态给予深情的描画。她总是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来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她描写在朝霭中最有古趣的泰山,也描写在暗淡的日光下徐徐走过一串骆驼的荒凉的长城。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水墨画。

在冰心的笔下,大自然既美丽,又神秘,既是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儿,又是一片甘泉潺潺,香飘四季,叫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C.“爱”是冰心散文诗的永恒主题

冰心终生都在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亲人和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4],这种爱心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品格。在冰心的散文诗中,不管是歌颂母爱、童真,还是赞美大自然,其间都注进了诗人温软平和的“爱”的主观情调,“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5],理想成分大于现实。

冰心的散文诗里,对弱小贫病者充满了同情。曾说:“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6]。为着“正义”,她要“抵御”掠夺者。而她的怀念贫病的胸怀,更使她往往以慰藉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冰心曾在通讯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几位在病魔纠缠下经受着严重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的病友,她们是一些置身于怨望痛苦之中的幼弱病苦者。冰心在信中向小朋友发问:“扶持慰藉,是谁的责任?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付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通讯?十五》)冰心这种对弱小者与不幸者所表现的深切同情,充分说明了在这位女作家的心中,激荡着何等炽热的爱心和挚情。

2.冰心散文诗的写作手法

A.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阿英的评价冰心的散文时说:“她的文体,在文坛上也引起极大的波动,形成当时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作风。……就是她的诗似的散文的文字,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伸引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也引起广大的青年的共鸣与模仿,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7]这用来说明冰心散文诗语言的特点很恰当。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和谐悦耳的声律美。如《往事(一)?二十》:要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乐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乱星孤月,水面的晚渐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诗人精心安排声调,平仄相间,抑扬交错,使之具有和谐流畅,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美,她运用的是“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如《往事(二)?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用“滤”与“襟怀”构成动宾结构,化虚为实,寓抽象于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山光松影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显得含蓄蕴藉。

B.“自我告白”的抒情特征

冰心人格的最本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真诚,她真诚地热爱人类,真诚地追求理想,她又真诚地把她的希望与失望都告诉人们。“自我告白”成了她的抒情特征。从这告白中,我们看到一位执着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文学青年的精神历程。冰心以审美标准为其道德标准,不仅意味着她在哲学上的选择和在人生价值上的取向,并且蕴含了她崇尚自然美的美学理想。这一理想,使其作品自成一种“自然率直”的美学风格。

从早期开始,冰心就以自己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于读者面前,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自传成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正因为她表现了真的感情。严家炎说,冰心的创作“有如满天‘繁星’,有如一江‘春水’,带给读者光亮和温暖,解人干渴,使人心安,让人慰藉”,“滋润着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