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风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06:40:16

描写秋风的作文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1

1、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2、料峭春寒:料峭:微寒。描写初春的寒冷。

3、春寒料峭:料峭:微寒。描写初春的寒冷。

4、桃李春风:描写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5、不知春秋:不知道当前是什么季节或局面。

6、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7、枯树逢春: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

8、一室生春: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9、春露秋霜:描写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10、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11、寒木春华: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描写各具特色。

12、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描写时光流逝。

13、笔底春风:描写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14、绿暗红稀:描写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15、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6、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7、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描写狎妓。

1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描写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19、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20、满面春风:描写人喜悦舒畅的表情。描写和蔼愉快的面容。

21、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22、万紫千红:描写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描写事物丰富多彩。

23、回春妙手:妙手回春。喻人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复健康。

24、漏泄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25、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26、满园春*: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描写欣欣向荣的景象。

27、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描写技术高明神奇。

28、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29、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描写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30、春*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31、春*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描写欣欣向荣的景象。

32、春蚓秋蛇:描写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33、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描写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34、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描写正当壮年。

35、枯枝再春: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描写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36、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描写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37、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描写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38、春蚕抽丝:蚕:昆虫名;抽:拔出。描写人的思绪、言谈牵扯无尽。

39、一场春梦:描写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描写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40、春梦一场:描写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描写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41、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描写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42、春风风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描写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43、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描写处境非常危险。

44、春梦无痕:描写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45、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描写处境非常危险。

46、春困秋乏:困:困倦;乏:疲劳。春秋季节天气容易使人感到困倦疲乏。

47、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象似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48、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描写花木繁盛、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49、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描写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50、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描写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51、春风一度:度:次,回。描写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欢。

52、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53、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描写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54、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描写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55、春风满面:春风:指笑容。描写人喜悦舒畅的表情。描写和霭愉快的面容。

56、春秋之义: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

57、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描写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58、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描写恩泽。

59、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描写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60、口角春风: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描写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61、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62、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描写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描写学习有成果。

63、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描写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64、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描写恩泽。

65、春风夏雨: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描写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66、绿肥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瘦:花渐凋谢。描写暮春时节花稀而叶盛的景象。

67、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描写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68、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描写春天的气氛很浓。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

2.领会作者把故都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而又细腻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选取故都的风物时为什么不选取像火一般的红叶、透明的秋水?作者所写的故都的风物有哪些特点?从这些故都的风物中折射出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一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

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

2.出示思考题:

(1)本文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

(2)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3.学生朗读课文,带着问题一边阅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四、讨论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结构(见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找出精彩的语句,思考文章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分析课文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所学内容。

问题:(1)本文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2)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3)能反映作者感情基调的是哪些词语?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附思考题3参考答案: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例如: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

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

三、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三册上的《想北平》,比较两文的内容、情感、写法。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3

[关键词]李清照;艾米莉・迪金森;秋景诗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60-02

秋,是中外诗作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题材,而这些诗作或流露着忧愁、伤感的基调,如战国时宋玉的《九辩》:“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或抒发大气磅礴,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本篇则挑选了两位女性的咏秋诗作,她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秋的另一种风情。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双调忆王孙》

这首《双调忆王孙》出自我国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之手。李清照(1083~1155),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被誉为婉约体之宗。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从少女时代的热情奔放,中年时期与丈夫的感情创伤,到晚年时的流寓凄苦,在不同时期,她所留下的文学作品风格不同。这首词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清新淡雅的画面。

词的上阕“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三句对景物做了精炼生动的描述。“浩渺”一词表现了广阔无际的水面给人的感受。“秋已暮,红稀香少”交代了深秋季节,湖面上只剩下星星点点的荷花散发着淡淡余香。后三句则是感情的直接流露,清澈的湖水和翠绿的青山与人格外亲昵,此情此景无限美好。

下阕紧接着描绘了湖面景色,莲子成熟,清澈的露水将湖边的花花草草点缀得生机勃勃。如此美好的秋景,安歇在河滩上的鸥鹭也因为词人的归去而赌气,连头都不回。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借鸥鹭来表达她对秋景的留恋。

另一首秋景诗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艾米莉・迪金森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The morns are meeker than they were―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The nuts ate getting brown―毛栗正变为深棕,

The berry’s cheek is plumper―浆果的脸颊更加丰满,

The rose is out of town―玫瑰已离开小镇。

The maple wears a gayer scarf―原野穿起鲜红衣衫,

The field a scarlet gown―枫树披上艳丽的头巾,

Lest I sh’d be old fashioned―为了不显得古板,

I’ll put a trinket on―我别了一枚胸针。

(江枫译)

这首诗是迪金森早期的作品。她的诗歌自成一派,运用大胆的比喻、奇异的想象描绘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与认识,并陈述那种激荡胸怀的欢娱。迪金森的这首《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用简短明快、形象具体的语言勾画了初秋来临时的景色,整首诗的风格轻松风趣。第一节里,炎炎夏日慢慢消逝,逐渐成熟的栗子和浆果预示着秋日的到来,玫瑰花也出城而去。第二节中诗人的视角从近处伸向了远方的原野和枫树林,它们都染上了秋天艳丽的颜色,遍地落红。最后,诗人由一个观察者变为这一景色中的一部分,给自己别上了一枚胸针,从而完成了她情感的表达。

下面,笔者试从写作背景、相似、相异三方面对这两首诗词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写作背景

《双调忆王孙》写于李清照少女时期。其父李格非在朝为官,在学问和散文创作方面很有成就。李清照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对她开阔视野、培养高贵的气质十分有利。她卓越的文学修养则得益于父亲对她的培养和诗书古籍的熏陶。这首词作的风格婉约又暗含直率与开朗,语言浅显清新却描绘了十分鲜明生动的形象。

艾米莉・迪金森的家庭条件也相当优越。她的祖父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并创办了阿默斯特学院,其父和兄长也在律师行业有一定的地位,祖孙三代在当地社交界举足轻重。艾米莉・迪金森不仅有优越的读书条件,而且经常可以接触到社会名流。在这样富裕优越的家庭条件下,她每天足不出户,悠闲地创作。这些都对她发挥过人的诗歌天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体现了艾米莉・迪金森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在诗歌创作中所惯用的简洁精妙的语言与结构。

二、相似之处

从写作手法上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双调忆王孙》中“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两句,都对景物进行了客观真实的描写。其次,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双调忆王孙》上阕中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词人不正面说自己对水光山色的亲近,而是让山水来表达这种感情。下阕的“清露洗,萍花汀草”,词人用了一个“洗”字,既形象地说明了秋露的浓重、气候的清爽,又生动地再现了“萍花”、“汀草” 旺盛的生命力。下阕中词人把自己对秋景的难舍之情借鸥鹭“不回头”、“似也恨”表达了出来,鸥鹭不愿人们抛下它离去,似乎它们也有着眷恋之情。在迪金森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里,晨曦、毛栗、浆果、玫瑰、原野、枫树都被人格化了,由于秋天的到来,它们都换上了新的装束。

从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上看,这两部作品都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悠闲自在的感受。比如《双调忆王孙》中的“不尽”、“无穷”,《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中的“别上一枚胸针”,作者只用了简单的词句,却让人回味无穷。

三、相异之处

《双调忆王孙》中,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把情感埋藏于词句当中,只有靠读者的感悟与想象去感受词的意境。整首词感情与思路十分连贯,每一幅画面过渡自然逼真,一气呵成。上、下阕都有静有动,前一句都是对景物细致入微的描述,而后一句紧接着运用拟人的手法让读者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景色当中,与她一同体会暮秋的亲切与美好。

如果说《双调忆王孙》是一幅灵动的山水画,那么《晨曦比以往更柔和》就是西洋风格的色彩斑斓的油彩画。艾米莉・迪金森在诗的前半部分对景物所做的铺陈是为了最后一句自己内心感受的抒发。读者仿佛看到在晨曦柔和的光辉里,栗子、浆果和玫瑰悄悄暗示了秋天的来临,远处的原野和枫树林也披上了艳红的外衣,此时,诗人连忙为自己别上了一枚胸针,也融入了整个画面当中。细微之处体现了初秋的静谧与柔和,远处的景色更是体现了初秋的大气与和谐。

李清照通过对暮秋景色活灵活现的刻画,让读者身临其境。而艾米莉・迪金森则呈现出一幅初秋的静物画,让读者一目了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诗词比较注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尽而意不尽的效果,让读者有无限遐想的空间。英美诗歌则,直抒胸臆,言尽意尽,是典型西方人的思维特征。

李清照与艾米莉・迪金森都是不趋时媚俗的诗歌创新者,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为这两首诗作赋予清新明快的情感,在无数悲秋颂秋之作中,显得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同样,在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中西诗歌在形式、内容、结构等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

[参考文献]

[1]王誉公.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的分类和声韵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2]江枫(译).迪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4

一、 拉近距离,导入新课

师:老师初次来到六朝古都南京,送给大家一首小诗――“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这首诗描绘了你们的家乡――南京一年四季的美景,现在正值金秋时节,我有幸来到这紫金山脚下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更有幸的是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一起走进五彩缤纷、瓜果飘香的秋天。(板书:走进秋天)

【评析】授课老师从山东来到南京,初次接触这里的学生。根据本节课以秋天为活动主题的教学,教师灵活选择了以描写南京的诗歌导入新课,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二、 接近话题,打开思路

师:说起秋天,在你们眼里,它和其他季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树上的叶子枯黄了。

生:秋天的枫叶红了。

生:庄稼都成熟了。

生: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生:秋天很多花都开了。

师:哪些花都开了?

生:秋天来了,桂花开了,也开了。

师:秋天的变化可真大,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同学们记住,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板书:善观察)

【评析】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有话可说,有言语想表达,拉近活动主题,打开表达思路。

师:刚才聊了这么多我们身边的秋天,那你们平时积累了哪些赞美秋天的成语呢?

生:风轻云淡。

生:金风送爽。

生:秋风萧萧。

生:秋高气爽、千秋万代、春花秋月、秋收冬藏、一日知秋。

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词语,真了不起!可是,请你仔细想想这么多词语里,有一个词语虽然也带着“秋”这个字,但它不是来描写秋天的,是哪一个?还有吗?

生:千秋万代。

师:一日知秋。这个词语不太准确,再想想,应该是――

生:一叶知秋。

师:对!从一片落叶开始,我们就知道秋天来了。

师:请看大屏幕,我把这么多赞美秋天的词语请到了这里。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请教同桌或者老师。(学生练习认读,并以开火车形式检查认读词语情况)

师:同学们,每一个词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就能把秋天的美丽读出来。谁来试着读一读?

【评析】由同学们熟悉的秋天相关的话题入手,复习积累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初步体现归类学词,并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大概意思,想象秋天的画面,丰富言语表达的内容。

三、 看图说话,练习写话

师:刚才,同学们有声有色地读词语,我们听出了秋天的美好。其实啊,秋天不仅蕴含在这些词语里,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欣赏秋天吧。(配乐欣赏秋天的美景图)

师:我们徜徉在这如诗如画的秋色里,你最喜欢哪幅图画?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我看到了成熟的累累果实。

生:我看到了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往南飞。

师:哪个季节大雁往南飞?

生:秋天。

师:加上季节,把句子说完整。

生:秋天来了,天空中有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

生:秋天来了,银杏叶变得金黄金黄的。

生:秋天到了,公园的枫叶都红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就把你们想对秋天说的话写在写话本上。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由熟知的生活,到相关秋天的图片,练习说话,连词成句,进行句子练习,尝试写话,并告诉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写,降低了写话要求。先说后写是习作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这样的言语练习,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感觉说话不难,写话不难,做好了写话习作的起步工作,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师:写完了没有?谁来读一读写好的句子?

生:秋天到了,公园里的枫叶变红了。

师:写秋天的枫叶,你想到哪个成语?

生:枫叶似火。

师:能把这个成语放在句子里就更好了,试着再来读一读。

生:秋天到了,公园里的枫叶似火,把人们的心都燃烧起来了。

师:真好!用上成语,句子变得生动形象。请大家也试着把平时积累的成语,用在自己的写话里,修改补充一下刚才的句子。(修改后交流)

生:秋天到了,农田里五谷丰登,农民伯伯可高兴了。

生:秋天到了,我和妈妈来到果园,那里瓜果飘香。

生:秋天到了,大雁南飞,飞到它们的第二故乡。

生:金秋时节,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园里一派硕果累累的景象。

生:走在秋天的路上,秋风习习,桂花飘香,秋天真美啊!

师:好!平时要多积累成语,并能正确恰当地使用,相信你的文章一定会妙笔生花。(板书:多积累)

【评析】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文字积累还不够丰富,如何把一句话写得生动具体,还缺乏能力和技巧。在这节课上,老师指导学生在说话、写话中用上学过的词语,引导学生把想说的内容整理、润色,就可以形成书面语言,进行句子练习,逐渐培养学生下笔成文的能力,初步体会“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同时,提醒学生习作来源于生活,要留心观察,善于积累,初步培B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做到说话有内容,有条理,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 连句成段,片段练习

师:要想把秋天的图画描绘得更全面细致,我们可读读学过的几段话,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秋天的?(出示学过的有关秋天的片段)

(1)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选自二上《秋游》

(2)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选自三上《北大荒的秋天》

(3)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选自三上《北大荒的秋天》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秋天的?谁来谈谈感受?

生:第三段话把大豆当成人来写,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这是拟人的方法。

生:第二段话描写了流云的颜色,还用上了比喻。

师:描写颜色还可以用哪些词语?

生: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火红火红,金黄金黄……

生:第一段话把天上的云比喻成了动物。

师:像第一段话,把天上的云的形状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像这么多并列的事物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用上――

生: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生:有的……有的……还有的……

生:有时……有时……有时……

师:从学过的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表达方法。要想把事物描写得更加形象具体,我们还要学会合理的想象。(板书:会想象)学习借鉴以上这么多有趣的方法,试着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写几句话,继续描写你眼中的秋天。(生写作,师巡视)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提出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见闻与想象,让学生有话可写,连句成段。教师始终把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放在首位,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观察与积累的好习惯,架设了说与写的桥梁,让学生学习表达,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五、 交流展示,课堂总结

师: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生:在我的眼中,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黄灿灿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在我的眼中,秋天又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果园里,果实累累,柿子树上的柿子像一盏盏红灯笼;苹果红彤彤的,像小朋友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那一串串葡萄拥挤在一起正在说悄悄话呢。那么多的水果,真让人馋涎欲滴。

生:公园里,枫叶如火,那些正在飘落的枫叶,就像一只只红蝴蝶翩翩起舞。那些落在地上的枫叶,又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张火红的地毯,看着这些美丽的枫叶,我不禁想起了古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你可真了不起,不仅想象了公园的火红的枫叶像蝴蝶,像地毯,还用上了古诗句,增添了文采,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可尝试运用古诗词或者名言警句。(板书:学引用)

【评析】教师通过指导对秋天的景色的描写,训练步步深入,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

最后,这个学生的习作使用了学过的古诗词,老师顺势而导,指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学过的古诗句或者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鼓励用上古诗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学以致用,关注语言实践。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迎着秋风,沐着秋阳,赏着秋色,吃着秋果,感受了秋天的美好。我们知道了在平时生活中要善观察、多积累、会想象、学引用,相信今后大家笔下的景物一定会栩栩如生。趁着十一小长假,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拍下最美的秋景,并给它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

【总评】小学三年级属于习作的起始A段,要让他们的习作言之有序、文通字顺,抓句子和片段训练是关键。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背诵积累好词佳句,并把积累的语言学以致用,自觉养成积累运用的好习惯。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词语、句子、段落,及其基本的表达方式,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言语表达中去,学习语言例子,进行言语的构建重组,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体现初步学习言语表达的基本方法。总之,教师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特点,让学生从阅读中悟表达,从仿写中学运用,初步掌握构段的基本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表达习惯。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5

其实,专写“花色”,不仅内容显得单薄,而且笔法也显得过于单调,角度也显得过于单一,不够生动,不够形象,不能使人“一见惊奇,击节生叹”。

这时,如果我们能稍稍变换一下写景的角度,除了着力描摹花色外,也写一写花形、花姿、花态、花香、花魂,附描一下花树、花叶、花萼、花枝,如此一来,作文不仅会变得翔实而丰富,花的风采和神韵也会“眩人耳目,夺人心神”。

描写景物的时候,有意变换一下写景的角度,会使读者阅读时产生“目不暇接,妙会无垠”的审美感受。

如何变换写景的角度?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变换写景的时间

早晚的猫眼眼珠圆而亮;正午太阳底下的猫眼黑珠眯成一条线,眼似睁还眯,这就是变换写景时间进行描绘的实例。

同一个形象,同一处景点,在不同的时间,其外在形态与内在气韵是截然迥异的。欧阳修《醉翁亭记》第二段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就很有代表性。

同是滁山,春天景色以“野芳发而幽香”为主。百草竞茂,万物争荣,幽香袅袅,不绝如缕,体现了滁山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姿、春意、春魂、春韵。“佳木秀而繁阴”则体现了滁山夏日树木高大,枝叶繁茂,阴凉之处多多,游人来此,正好避暑。“风霜高洁”写出了滁山秋之寒,风之冷,叶之凋,草之枯。萧瑟的秋意,因“风霜”二字直沁入读者的心田。“水落而石出”则写出了滁山冬之静,冬之瘦,冬之枯。冬天来此游览,一扫繁华,心中顿觉清新、清爽、清净、清雅、清幽。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霪雨霏霏”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一片“萧然”,凄凉的情调令人凄然欲泣。

但“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同在岳阳楼上所看的洞庭湖美景,此时又是那般的温柔,宁静,清丽,极富于诗情画意。

写出同一处景点,因时间不同而形貌神采各异之处,方能“察精微之处,如巨目烛照;感沧桑变化,只在笔端”。

二、变换写景的空间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景的层次是:先写通往荷塘的路:“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接着再写荷塘和月色,最后又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由写四周到写荷塘,又由荷塘写到四周,空间方位的变化,也体现了作者心绪情感的变化。在“通向荷塘的路上”,由于树影的“阴森”,作者的心中充满阴影和悲伤。到了荷塘,看到叶的生机、花的明艳,作者心底才出现了“片刻的欢娱”,情感上才获得短暂的宁静与愉快。一旦离开荷塘,走到四周的路上,见了树影“如鬼影”,心中因白色恐怖而形成的块垒不禁油然丛生,挥之不去,心中的阴影,愈发显得哀伤。

三、变换逻辑

变换写景的逻辑角度的通常的做法是:先概述,再细描;先虚后实,先总后分。

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一开篇就准确地概括出了北国秋天的三个主要特点:“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那么,北国的“秋”到底是如何“清”,如何“静”,如何“悲凉”的呢?在后面的文字里作者做了具体描述:“清”即“清静”“清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线漏下来的日光……”

“静”即安静、恬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悲凉”:“一层秋雨一层凉”,气温降低,作者心中的落寞情怀,饱含愁怨、悲伤的酸楚也被放大了。

先总括,再分述,能使景物的特点显得精准、突出,文章的条理性更清晰、有序。

四、变换对景物的感知

一般来说,先写视觉,再写听觉、味觉或触觉,有意识地变换不同的感知方式,景物描写就会显得灵巧生樱变幻多姿。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6

朱自清先生的《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作为通过对季节描写来传递情感的作品,它们类似的结构及抒发出的迥异的情感值得我们玩味揣摩。

我们先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来分析它的结构。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作者先用“盼望着,盼望着……”奠定了自己的感情基调,渲染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接着又对春天的各种景物进行细致的临摹;最后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全文形成了“盼春-画春-赞春”这样三段式的结构。

而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开头用“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是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也是对秋进行细致描绘;最后表达自己对秋的眷恋之情。形成了“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三段式的结构。

对比如下:

盼春-画春-赞春

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

在写法上,两位散文大师为了更好地抒怀,在对季节的临摹中都选用了最具季节特征的景物。如在《春》中,朱自清先生具体描绘了5种最能体现春意的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人们的活动,分别形成了五幅优美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也具体临摹了最具秋天特征的五幅图画: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对比如下: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春》和《故都的秋》在结构和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也许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

古人早抒发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也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哀叹与惆怅。作为文人的朱自清和郁达夫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古人的文化熏陶。因此在《春》中用“盼望着,盼望着……”为开头,这就决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希望、明快而喜悦的。朱自清先生在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的词,如:“朗润、红、粉、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热闹……”这些词语的运用,给人以热烈和欢愉的感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而在《故都的秋》中却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开头,奠定的基调是深沉、悲凉和寂寥的。在行文中使用的词也都是冷色调的,如:“一椽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清闲、落寞、衰弱……”这些词的运用足以让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7

具体说来,借景抒情又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触景生情。指在某种景物的触动下产生的特定感情的抒发。换句话说,作者有时初无自觉的意念,忽见景而有情,撩拨了缕缕情思。

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开头部分,因见到故乡荒凉萧索景色,而产生了悲凉的感情。又如,孟浩然的五言律诗《临洞庭上张丞相》,诗人在登岳阳楼之前,早有仕途坎坷的意念,因上楼望洞庭一派烟波浩渺气势而勾起失意之旧情。

二是寓情于景。这种抒情的方式是作者带着主观感彩去描写景物,以情造景,使被描绘的景物特征与先入为主的作者感彩相一致。例如对“秋”的描写,欧阳修与峻青的主观感情不同,因而笔下的秋声或秋色就各具不同特色,从这些不同特色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不同生活情趣。欧阳修是带着因人事忧劳、形神日衰的悲凉来写秋天的,因而笔下的秋是“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色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一片萧条景象。而峻青是带着因农村形势的好转而感到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来写秋天的,因而笔下的秋天是“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8

关键词:新燕;新雁;诗歌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破土而出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仍然能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嗅到他们散发出来的芳香。”因此,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九年级复习阶段,大量的古诗词需要背诵默写,而在默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容易把“燕”和“雁”这两个字混淆,由于读音相同,书写时常常弄错。

比如,在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写成“新雁”。又如,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把“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看到这样的错误频频出现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我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如下区分。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经常出现,它轻柔、活泼,象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在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歌中出现。如,学生容易写错的句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到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作者借燕子、早莺抒发了心中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春天万物更新的赞美。此外,还有杜甫的《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孟浩然的“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刘禹锡的“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等诗句表现了燕子轻柔、活泼,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也有例外,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则指的是“北归的大雁”意指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身在南方看到大雁向北飞去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首诗写在早春时节但全篇借“大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雁是秋天的先知,它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看到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从而感受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同时也引发了将士们的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中描写的时令已经是深秋,大雁已经南渡,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表达的同样也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人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又颇显秋天的苍凉。

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很普遍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萧疏秋意的时节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是在早春时节,但更是借归雁传递书信的典范。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9

关键词:《红楼梦》;节日;叙事功能

《红楼梦》故事主要通过描写贾府的日常生活琐事来展开,而节日又常常是众多家庭成员聚集庆祝的重要时刻。因此在小说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内容。《红楼梦》中所写的节日众多,有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春节等。

一、《红楼梦》里的节日描写

在《红楼梦》里描写了很多的节日描写,例如:第一回写中秋团圆之节,甄士隐邀贾雨村宴饮赏月;又写到元宵佳节“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灶火花灯”结果丢了英莲的情节。第十八回写“贾元春归省庆元宵”的铺陈和气派。第十九回写农历正月初袭人母亲来贾府接袭人回家去“吃年茶”的习俗;又写了宁府“内中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闻于巷外”的热闹场面,还写了宝玉借“腊八粥”的习俗编排故事与黛玉闹着玩的情节。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祭饯花神的有趣仪式。第三十一回写了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王夫人治酒席请薛家母女过节的情景。第三十八回写重阳节众姐妹赏菊饮酒吃螃蟹竞吟《菊花诗》的传统习俗。第五十三回先写腊月二十九荣宁二府换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的风俗,再写“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的祭奠仪式和礼节,还有除夕散压岁钱、荷包、金银果、摆合欢宴的场景。接下来又写正月初一贾母率众人进宫拜年并贺元春生日的盛事。接着又具体繁复地描写了大观园庆元宵的家宴、灯彩、烟火和吃元宵的节日活动。第五十四回写元宵夜贾母一行人带着小厮们放烟火爆竹的热闹情景。第七十回写宝玉黛玉们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快乐。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六回写中秋节期间,贾府“射鹄子”、“抢新快”(一种) 、抹骨牌打天九、击鼓传花、斗叶(斗纸牌) 、联诗等游戏活动和焚斗香、秉风烛、陈献瓜果月饼、合家上香拜月赏月的民俗活动。第七十八回写大观园中女儿们于七夕行“乞巧”之戏。第九十二回写了老太太“要办消寒会”,让大伙儿“坐下喝酒说笑”消磨寒冬的情节。

这些节日中,有着墨较多的,如元宵节、中秋节等;也有一笔带过的,如除夕等。这些节日的安排在整部书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将《红楼梦》的情节故事圆融地衔接柔和在了一起。除此之外,节日的描写也有一定的寓意,如第17-18回所描写的元妃省亲及后来的元宵节宴会,描写了贾府鼎盛时期的盛况,也通过灯谜暗示了贾府衰败的结局。小说的第62回是一个分界点。此前,做着大写家族之盛况,节日的描写极为奢华富贵,如第17-18回元妃省亲时的元宵节描写。此后作者开始书写繁华已去,为过节而过节,强颜欢笑的几个节日,如第75-76回的中秋节。

下面我会针对节日的描写,细读文本,分别品味和挖掘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二、元宵节

元宵,又称上元、灯节,在正月十五日,起源于西汉都城正月十四至十六夜的“金吾不禁”。《太初历》中将元宵列为民间的一个重大节日,千百年相沿袭。对这个古老的节日,《红楼梦》似乎特别青睐,将它作为全书春季的代表节令。小说开篇第一个女子甄英莲的故事便起于元宵,她在十五夜看花灯时被拐。此后,让整个贾府上下倍感自豪的“元妃归省”亦在元宵节。至第96回,“通灵玉”丢失,贾宝玉变傻,也在元宵期间。同样是佳节,但不同的却是贾府的气数。在一次又一次的元宵中,贾府走向其不可避免的盛极而衰的命运,可见作者在描绘热闹繁华节日背后的真实用意。

《红楼梦》第一次元宵由于有元春归省,猜灯谜的活动推迟了好多天举行。曹雪芹把灯谜写进小说,不单是为了加强节日热闹的气氛,也为了情节的需要。出现于元宵节间的这组浅俗有韵的灯谜,还具有暗示制谜人一生鸳遭际的作用,是一组悲剧性的预言。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后三十回迷失无稿的著作,这些灯谜尤觉可贵。根据庚辰本脂砚斋评语,元春爆竹谜是“才得侥幸,奈寿不长”,迎春算盘谜是“惜不得其夫”,探春的风筝谜是“远适之嗽”, 惜春的佛前海灯谜“ 是为尼之遗也。”灯谜与人密切联系,《红楼梦》整部书中绝少闲文闲笔,于此略见一斑。

这次节日有很大一段写了贾政,非常值得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此次元宵的猜灯谜活动是由贾政带头的。一本正经的贾政灵性未泥,也想趁节间来贾母处“承欢”,这样写是合乎处在节日风俗氦氯笼罩下的人之常情,因而便产生了一段微妙的心理描写。贾政的故意乱猜贾母谜语甘心受罚,他制谜又露底与贾母使她一猜便中, 把两人的性格刻划得很入微,反映了封建大家庭母子之间不能率直交流感情的心态。贾母的谜语“猴子身轻站树梢”与贾政谜语“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都很有个性,十分贴合各自的性俗和旨趣。里面所包涵的“离枝”即“树倒瑚孙散”和“有言必笔应验” 不觉察也无妨其情文相生。后来贾政因儿辈许多不详的谜语感到不安,提前离场,整夜不眠,使得节日的欢乐覆盖了一层赶上的情调。

三、中秋节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以赏月活动为中心,象征团圆的节日。《红楼梦》中出现的第一个节日便是中秋,甄士隐设宴邀请贾雨村饮酒赏月,贾雨村中秋吟诗明志,日后他在官场拍马钻营,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种种迹象,在此节日便露出了端倪。曹雪芹饱蘸墨汁,着意写中秋节是在第75至第76回。这期间,大观园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抄检,江南甄家被抄使贾母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家想把注意力集中在过节上。“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赏月是正经”,这句话说得有点虚。试想,江南甄家与他们贾家是世交,甄家遇难怎么会不管呢?于是,老太太想用中秋的欢乐来抵制内心不详的预感。是夜,“ 园之正门俱已大开, 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 焚着斗香, 秉着风烛, 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 人气香烟, 晶艳氰氢, 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盟手上香拜毕, 于是大家皆拜过”。

然而,热闹的场面没有给众人带来欢乐感。在这本该团圆的节日里,平时擅于谈笑风生的凤姐及李纨都因病缺席,宝钗姊妹回家圆月,让贾母感到人少的冷清。贾赦又借笑话数落贾母偏心,自己却在下山路上被石头绊了腿。就连黛玉和湘云的即景联句也显得“颓败凄楚”。曹雪芹在这里正是用欢乐的中秋图景来反衬大观园饮宴人们的悲凉心情, 而这种悲凉又集中在贾母身上。中秋节是传统的喜节, 不祥的抄家消息一直压在这个老年人的心头。她内心不自在, 外表却强作欢颜。她想借笑话排忧, 听到的竟是不无牢骚之嫌的贾赦关于母亲偏心的笑话。夜深鸳鸯送来防风露的大斗篷, 她反嫌“ 偏今儿高兴, 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 偏到天亮” 最后禁不住“ 呜鸣咽咽” 的笛声, 终于“ 堕下泪来”。

中秋佳节,欢乐的节日气氛与人物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如王夫之所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联系曹雪芹在叙事时间的安排上偏于春秋两季,那么他把元宵、中秋分别作为春季与秋季的代表节令来聚焦便不难理解。显然,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全书的内容更丰富精彩,同时也增添了无形的悲剧力量。

四、小结

总之,《红楼梦》里的节日是曹雪芹在小说中有意安排的特殊空间和时间单位,它为众人物提供了出现的场所,特定的时间段是情节发展的标尺。人物的性格、复杂的人际关系、家族的矛盾诟病以及兴衰史尽得展现。《红楼梦》里的节日,为我们分析这部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也充分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描写秋风的作文篇10

写景作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环境的描写。如江河湖海、山林原野、建筑物、名胜古迹、塔寺楼台、机关学校等等。另一类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风、云、雨、雾、雷、雪、霜等等。那么,怎样进行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呢?

一、 用心观察,顺序清楚

景物描写一定要有顺序。因此,写前观察时也不能东看一眼,西瞧一下,而必须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观察。一般常用的观察法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先静后动或先动后静;也可以按景物呈现的时间顺序描写。同学们在写作中,经常把景写得很笼统、不具体,这是因为没有仔细观察。有时因为观察没有一定的顺序,所以写出的景物零零乱乱,条理不清。现在我们举两个例子。如《过街桥》中是这样描写景物的:我家门口有一座过街桥。这桥可宽了,能走好多人。桥下走自行车、汽车。站在桥上能看得很远,连胡同口的红绿灯都看得见。警察叔叔站在这里,经常逮住不走天桥横穿马路的人,这些人违反交通规则,就应该罚款。此文小作者观察就没有顺序。他先写桥宽,能走好多人,这是桥上的情况,然后又写桥下走自行车,接着又写桥上往远处看,最后又是桥下的警察叔叔。条理很乱,这是因为写前没有很好地想一想,写桥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要表达我的什么感情?如果写前都能考虑充分,写作中就不会跑题,不会写桥又跑到警察叔叔那里去了。再如《嫩江大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今天爸爸带我去嫩江大桥游玩。远远望去,大桥好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上到大桥,大桥路面很宽阔,能并排行驶四辆汽车。两旁有高出路面的人行道。大桥两边的护栏是银白色的,上边还有一些美丽的图案,样子都很精致。桥下面还有高大的桥墩。它们就像力大无比的壮汉,高高托起一条巨龙。这段描写就很有条理。远看桥像巨龙,把桥的整体写出来了;上到大桥,从中间走汽车再写桥两边的“人行道”“护栏”,如果先写“护栏”后写“人行道”条理就混乱了。写完桥上再写桥下面的“桥墩”。我们可以把作者的观察顺序写成,由整体到部分。先写桥上:汽车道——人行道——护栏;然后再写桥下。作者除了描写有条理,还很具体。如桥宽阔用“并排四辆汽车”来形容,使用数字具体准确;高出路面的人行道,说明作者观察细致;银白色的护栏写出了颜色;用力大无比的壮汉形容桥墩,写出了桥墩的样子、作用,这种比喻、拟人的写作方法,使得“桥”有了生命力。

二、用心发现,特点分明

天下景物,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特点;同一地点的景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景色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在观察中,一定要对观察的景物进行分析、比较,抓住景物的特点,对独有的、突出的特征,进行具体的描写。例如小胡同、大马路;偏僻的村庄、繁华的城市;春天的桃花、秋天的落叶,这些都是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同学在写景时,总是一个模子,写天就是“万里晴空”“烈日高照”,写路都是“宽阔平坦”,写树就是“绿树成荫”,这些公式般的描绘既不真实也没有写出特点,当然不会感人。我们在游玩中要抓住你最喜欢的景,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或有特色的景物重点写、详细地写,对其他没有特色的景干脆不写。不要百景一样,面面俱到。比如桂林的山与新疆的火焰山,虽然都是山,但它们的形、色截然不同。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抓住它们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如《香山公园的红叶》一文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香山的红叶的:走进香山公园的大门,首行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片像红云似的红叶林。走近一看,这些红叶的外形都不一样,有的长圆如卵,有的扁圆似心,有的状如掌,有的像五角星。微黄的,浅红的,深红的,绿中透红的,五光十色,在金色的阳光映照下,就像千万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再加上蓝天、白云的映衬,更加绚丽多姿了。这篇短文作者抓住香山公园的特点——红叶进行重点描写。观察由远及近,对红叶的形状、颜色进行了细致描写。

三、用心感悟,情景交融

自然界的景物本身没有感悟,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抒情。然而我们去写某一景物时,都会带着自己的感情。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河就是一条小河,可是你在小河边的村庄里住了几年,对它有了感情,因为这条小河给你的童年带来了快乐——摸鱼、游泳、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此时,这条小河在你眼里就有了生命,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因此,写景的时候,要注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这一点对三年级要求可能高了一点,同学们掌握比较困难,但在参赛中,要想超过别人,就得学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如一位同学在写《我爱秋天的处》一文中,抓住秋天落叶的特征,详写了“落叶”,他这样写道:这里秋意浓浓,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黄叶纷纷飘落下来,犹如下了场树叶雨。看,一片柿树叶在空中飘荡,多么像一条小船呀!而且是一条红色的小船。望着这叶“小舟”在空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我想:它会落到哪里呢?我希望它能伴着秋风,飞到祖国的边疆给那里日夜守卫祖国的叔叔带去慰问;我希望小舟伴着秋风飞向台湾,给台湾人民捎去大陆家人的思念。

小作者借描写落叶,抒发了对的爱,抒发了对台湾的思念,希望早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