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花制作十篇

时间:2023-03-30 07:14:26

手工花制作

手工花制作篇1

2、沿着折痕,折出一个三角形状。

3、将其中一个角伸开,沿着竖直对称线折下去。

4、剩下的三个角,进行同样的操作之后,就变成一个四边形状,三个钝角,一个锐角。

5、沿着钝角的对称线那一侧折叠。

6、沿着水平中心线对折,然后再伸展开,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得到中心线折痕。

7、沿着中心线折痕,偏向锐角那一侧折过去。

8、再对其它相同的部分进行同样的操作,就得到和刚才一样的效果。

9、将锐角那一侧的脱离的部分,折下去,就得到一个标准的菱形。

10、沿着锐角对角线,靠近顶部的一侧,折下去。

11、其余的同样部分,按着步骤10,进行同样的操作。

12、将下图中部分沿着中心线折痕折下去,就得到百合花的一个花瓣。

手工花制作篇2

2、首先将铅丝用剪刀剪成四长四短八段,短铅丝是长铅丝的四分之三,铅丝的长度以自己的喜好为准,铅丝越长那么花瓣也就越大,灯笼也就越大。

3、用剪刀在塑料泡沫板上剪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大圆直径就是铅丝的长度。

4、再用吹塑纸剪出四大四小八朵花瓣,花瓣的长度要比铅丝短四分之一。

5、再用即时贴剪出比塑料泡沫板还要大一点的圆面,再用即时贴把两个泡沫板给包起来。

6、然后把铅丝粘在花瓣中间,可以用透明胶粘贴牢固,再用双面胶把蜡烛固定在花芯上面。

7、有铅丝的花瓣要拗出一点弧度,然后插在底盘上面,上下两层要叉开。

手工花制作篇3

关键词:手工活动;合作能力;促进发展

合作能力在人类社会化发展到今天对人提出的最重要的素质要求之一。美国微软公司取得辉煌的成绩,不能归功于比尔・盖茨一个人,而应归功于全体工程师和测试人员的通力合作。中国已经加入WTO,学会合作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的要求。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学前教育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它对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功相当重要。

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是指利用各种日常生活中易得的材料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制造出简单的玩具或装饰品、工艺品或用具等的活动过程。

幼儿合作能力是指两名或两名以上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能够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协作完成各自的作品或协作完成一件作品的能力。

“手工制作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合作能力”。这就是要使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中,通过提供材料的数量、方式的变化,教师指导策略的变化,活动目标,作品要求的变化等教育形式、方法或手段来促进幼儿之间协作能力的提高。

一、手工制作活动创设了合作情境,使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当制作活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有的幼儿能够主动寻求帮助,有的幼儿则束手无策,但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从而带动多数幼儿参与合作,练习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中班一次制作长颈鹿的活动中,幼儿粘贴长颈鹿的脖子时,由于纸管较长,身体又是圆的,不容易粘上去,徐芙蓉一手摁着头部,一手摁着纸管,可纸管总要往上翘,徐芙蓉就向旁边的莉莉说“莉莉,请帮我摁一下那一头。”莉莉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通常不善与人交往。她自己的制作正由于这个问题而停着呢!徐芙蓉一说,她就伸过手去帮忙。帮徐芙蓉制作好之后,徐芙蓉主动来帮莉莉,两人做好长颈鹿之后,就一起玩了起来,莉莉的情绪明显比平时兴奋。

二、手工制作活动中,可以利用材料数量的变化创设合作情境,促进幼儿相互合作

教师可以在投放制作材料时,在数量上做出有意识的安排,使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引导幼儿合作解决。在制作相框的活动中,我有意将框边材料不均衡投放,使幼儿手中的材料长长短短,有的多有的少。一开始,材料少的幼儿发现框边材料不够,就对着老师嚷嚷“我的太少了。”老师两手一摊,“我已经没有了,你自己想办法吧!”幼儿就主动寻求材料多的幼儿帮助。但方式却不同:有的伸手就抓“你多了,给我。”有的先说“你有的肯定多了,给一个我好吗?”有的不做声,反而是多的幼儿主动说“我的多,给你一个。”教师通过观察,在活动结束时做引导:“有的小朋友很会动脑筋,框边不够时,能礼貌地去向材料多的小朋友要……”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自然地得到了提高。

三、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提供材料方式的变化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合作交往

在组织手工制作“漂亮的沙锤”时,我先让幼儿自由组合成小组,再把材料按组分配,然后让幼儿在小组内分配材料。这时,各组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有的小组有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第一时间就主动出战,像模像样地做起了小组长,学着老师的样儿把材料又做了二次分配;有的小组幼儿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有的小组是争抢一空。这时我没有急着让幼儿动手制作,而是组织幼儿讨论刚才的情况,引导幼儿如何有序进行二次分配。在手工制作手机的活动时,我再次按组投放材料,各组幼儿就都能够有序地进行二次分配了。

四、手工制作活动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协作完成一个作品可以促进幼儿合作水平的提高

如果让幼儿相互协作完成一幅作品,要循序渐进。我在中班组织制作“可爱的瓶子娃娃”时,由两个幼儿协作完成一幅作品;接下去组织手工制作“玉米棒芯大变身”活动时,我就让3名幼儿合作制作一件作品。通过循序渐进的发展,幼儿小组协作的水平不断提高。我重点观察的莉莉就是个显著的例子。这名幼儿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极少主动与周围人交往。在手工制作活动中,那种悠闲放松的氛围的渲染和制作成品后的成就感的激励以及活动过程中其他幼儿的榜样作用,使她逐步开朗起来、活泼起来,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了一些在集体中与其他人沟通的简单方式,在遇到问题时她也能够主动地解决问题了。

五、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关键是教师要设计有利于提高幼儿合作水平的活动方案

手工制作活动是否能够促进幼儿合作水平的提高,完全在于教学目标的制订,活动方式的组织,活动程序的设计等等。手工活动很容易被简单地上成幼儿各自完成制作的纯技能的提高课,但其实手工活动又很容易创设出适合协作的问题情境,从而促进幼儿合作水平的提高。对比一下以下两份活动方案,我们就可以看出手工活动方案的设计有多重要!

方案一

手工制作活动 美丽的花环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用撕、拧的方法制作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花朵,;鼓励幼儿用不同方法做花朵,然后用自己制作的花朵,创新装饰花环。

2.用花环装扮自己,让幼儿体验制作花环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把各色皱纹纸和蜡光纸剪成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若干;剪刀,每人一个袋子,把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和剪刀装到袋子里;55厘米长,5厘米宽的长条形黄色卡纸,长条形黄色卡纸一头粘好双面胶,24条;胶水(或胶棒)、棉棒、小盘12个,2人一瓶胶水。

2.做好的花环3个,录有歌曲《春天在哪里》和《娃哈哈》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着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们拍着手进入活动室,分两组坐好。

教师提问:

1.我们刚才进来时听到的歌叫什么名字?

2.现在是什么季节?花怎么样了,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花开了?小朋友们看见那么多颜色的花开了,你们喜欢这些春天的花吗?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这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呢?怎么做呢?

二、出示做好的花环,启发幼儿的兴趣

(一)出示用撕纸方法做的花环

1.老师:告诉你这是我做的花环,怎么样啊,你们喜欢吗?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孩子通过观察说出是撕出来的)怎么撕的呢?

(1)示范撕四瓣花的方法。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边折,在对边折,然后撕出花瓣形状,打开就是一个四瓣花。

(2)介绍制作花环的方法,我们给花宝宝找个家,这就是花宝宝的家(黄色长条形卡纸)。我们把撕的花、拧的花用胶水粘在黄色长条形卡纸上,花宝宝喜欢粘在没有白双面胶的那面,你觉得花宝宝的家装饰好了后,把下面的白色双面胶抠开,把纸条两头粘上,你们看,一个美丽的花环就做好了。谁想戴一下(请幼儿试戴花环)?

(二)出示用拧的方法制作的花环

你们看老师这个花环漂亮吗,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1.示范拧纸的方法。

2.拧制纸花。

3.用自己做的花制作花环。

你们看,一个美丽的花环就做好了。谁想戴一下(请幼儿试戴花环)?

(三)出示用剪的方法制作的花环

1.你们看老师这个花环漂亮吗,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告诉幼儿是用多次对折后剪出花来的。

2.你们看这个花环上的花是一层吗?花的色彩搭配怎么样?

(请幼儿试戴)这几个小朋友戴上变得怎么样了?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美丽的花环戴在头上?(启发幼儿制作的愿望)

三、幼儿制作,老师指导

幼儿自愿分两组,用不同材料,用撕和拧的方法做花,尝试其他方法做花,再用自己做的花,创新装饰花环,发展孩子的创新精神。

四、用做好的花环打扮自己

小结:花环做好了,自己戴上让别的小朋友看看漂亮吗?你的花环让别人戴戴,你看看还做得满意吗?

活动延伸:请幼儿戴着自己做好的花环表演节目《娃哈哈》。

方案二

手工制作活动 美丽的花环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制作花环的活动过程,发展幼儿协作制作作品的兴趣,体验合作完成作品的成功感。

2.学习有礼貌地寻求他人的帮助,并要乐于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把各色皱纹纸和蜡光纸剪成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若干;剪刀,每人一个袋子,把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和剪刀装到袋子里;55厘米长,5厘米宽的长条形黄色卡纸,长条形黄色卡纸一头粘好双面胶,24条;胶水(或胶棒)、棉棒、小盘12,2人一瓶胶水。

2.做好的花环3个,录有歌曲《春天在哪里》和《娃哈哈》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着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拍着手进入活动室,分两组坐好。

教师提问:

1.我们刚才进来时听到的歌叫什么名字?

2.现在是什么季节?花怎么样了,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花开了?小朋友们看见那么多颜色的花开了,你们喜欢这些春天的花吗?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这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呢?怎么做呢?

二、出示做好的花环,启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介绍:“小朋友们,这些花环好看吗?这里有的是用纸撕出来的,有的是拧出来的,有的是剪出来的。”

2.将幼儿分成三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制作的花环,就到哪一组去。”

3.幼儿选定之后,教师:“我们每一组选一个组长来分配材料,好吗?”“我建议两个好朋友一起做,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吧!”

4.教师分组示范指导。

三、幼儿制作,老师观察幼儿的合作表现,并记录

鼓励幼儿创新其他方法制作自己的特色花环。

四、用做好的花环打扮自己

小结:花环做好了,自己戴上让别的小朋友看看漂亮吗?你的花环让别人戴戴,你看看还做得满意吗?

教师根据刚才观察的情况,因势利导,鼓励合作好的幼儿,引导其他幼儿模仿学习。

活动延伸:请幼儿戴着自己做好的花环表演节目《娃哈哈》。

以上第二个方案是根据第一个方案修改而来。从目标的修改到活动程序、组织方法的修改不难看出二者的区别:方案一注重的是技能的练习提高,幼儿间是相互平行的;而方案二却给了幼儿合作制作的机会,相互间互动的机会以及互相实施影响的机会。

手工花制作篇4

手绘就是直接在纺织品面料上绘制出装饰纹样。

用手绘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今,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爱美心理的一种自然反映。

一、手绘纺织品的发展

手绘是一门古老的染织艺术。在印花工艺发明之前,古代人就采用手绘的方法装点服饰,称之为“画缋”。我国古代的手绘技术源于原始彩陶艺术。商周和汉时都有彩绘的纺织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印花技术的发明,手绘渐渐失去了竞争力。但手绘的法并没有失传,它作为一种古老方法被保留了下来,也曾在汉唐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随着当时的丝织、染缬的技术向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的纺织品手绘艺术,经过长期的沉寂之后,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得以发展。在上海,纺织品的手绘首先出现在丝绸品种上,近来又波及到针织、棉纺品类。不但有作为衣料、裙料、头巾的手绘,也有作为室内装饰用料的手绘,如窗帘、台布、床罩、装饰壁挂等,新颖别致。现在,手绘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发展。在俄罗斯,手绘纺织艺术被作为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纺织品上不仅从事和生活相关的物品的美化装饰,还进行纯艺术的美术创作。在日本,手绘的方法一直被用在和服的花色绘制上,对于纹样、染料、工具、绘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创造,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的手绘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和服图案上的一种独特绘法,并扩展到其他服饰绘制上去。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追求美、热爱美的一种心理自然反映。手绘纺织品以新奇、浪漫、洒脱的风格给人以幻想和追求,不仅促进了设计与制作的完全结合,也促进了设计师与服用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手绘为设计者提供了突出个人风格、展示设计才华的平台。同时,手绘的服装又使那些追逐时代潮流的人在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审美情趣上得到特殊的心理满足。

二、手绘纺织品的特点和运用

(一)机械化生产的织花或印花织物的缺陷

在机械化生产的服装上织花或印花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设计与制作分离的现象。通常花纹纹样是由设计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生产的可能先画出纸样(或称图案、花稿),然后由生产技术部门经过意匠踏花或雕刻制版后再进行生产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花样设计者只是提供了可供生产的设计稿样,而并不参与实际的制作。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制约,也往往使设计者的许多奇思妙想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花色风格的多样性。

(二)手绘纺织品的工艺

织物手绘工艺的出现,表面上好使纺织品花色的生产回复到原始落后的手工阶段,但它却有着机器大生产不能取代的优点。手绘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特点表现在:①手绘简便、易于操作,设计者的意图可以充分发挥。②制作方便。它不需要过大的场地和复杂的设备,只需一些简单的绘制工具、染化料和必要的后整处理,即可进行。③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手绘的方法适用于丝绸、棉布、化纤、毛麻等多种针纺织品。

(三)手绘纺织品的特点

1.花色具有针对性。一般说来,纺织品花色的设计生产,应满足于不同民族、地区、阶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素养,以及不同环境、不同用途的需求。今天,人们对于“美”的认识逐渐深化,自我装饰也逐渐改变东施效颦的盲目性,在谋求装束与环境相和谐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强调个人的喜好。人们对服饰面料、花色的要求,最好是“天下只此一件,唯我独有”。这使生产厂家认识到:花色派路越多越好,生产批量越少越好;一个花样,动辄上千近万米的生产,将失去针对性,唯有手工绘制的面料能根据人们的爱好、意图或指定要求进行选题造型、布局设色,以满足各自独特的审美需要。

2.花色布局具有随意性:以机器大生产出来的织花、印花纹样,显示出来的花色效果,多数是单位纹样的四方连续。尽管设计者在单位花回里对图案纹样的形、色可以处理得生动活泼,但从面料的整体布局来看,很难从服装装饰的需要作局部花位的增减或色彩变化。也唯有手绘工艺能根据不同人的要求、不同服装的款式做出局部的或整体的花位布置。不求严谨对称,但求潇洒新颖。可在做好的服装上直接绘制,也可绘好面料再行剪裁,尽量使服装的款式和花色达到完美的结合。

3.色彩运用具有无限定性。任何织印效果,都要受到套色的限制。一般印染生产中,考虑到工艺设备和成本效益,总要限定印花的滚筒或花版,即限制色套数量。唯手绘工艺可以根据装饰需要无限定地运用色彩。采用各种手绘方法,能在不同的织物面料上得到多种色彩效果,如混合、渗化、复色、浓淡渐变等,以求变化统一、新奇别致。

4.表现手法具有灵活性。由于受生产工艺的限制,织花、印花图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制作的特定要求。而手绘工艺则不必考虑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泥点的粗细、接版的限制等问题;可绘画,也可喷洒、平涂、渲染,根据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手法,能达到织印工艺无法达到的绘制效果。

织物手绘的方法也是不拘一格的。从目前使用的染料色彩的形态来区别,大体有三种绘制方法:中国绘画式的手绘法、浆料绘法和染料溶液绘制法。

在手绘艺术中,设计者应不断地吸收各种艺术手法,发展、创造新的风格。手绘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如织绘结合、印绘结合、绣绘结合等,以产生新的手绘效果,增添服饰的魅力。总之,纺织品手绘的发展将为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添加光彩。

参考文献:

[1]汴宗禹.中国工艺美术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8.

[2]罗虹. 基础图案设计[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

手工花制作篇5

绣花鞋,从制底、制帮、刺绣到绱鞋,包含了女红般般“武艺”,堪称是女红中的经典艺术。中国历代妇女将刺绣与鞋履完美结合,造就了绣花鞋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鞋履款式,其精湛细腻的制作技艺反映出中国妇女的睿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美的追求。

纵观2000多年的绣鞋史,上自皇宫,下至民间,在着鞋上都有严格的等级和一定的民俗规范。在传统生活习惯中,不同时期的鞋履有着不同的讲究,常常从人们脚下所穿着的鞋上就可以辨别他的身份――是富贵、是贫穷、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出生、寿诞、婚嫁、丧葬、守孝、祭祀等不同礼仪、不同时期、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穿着不同的鞋子。

绣花鞋的发展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00多年)至唐代后期(约公元937年),是未缠足时期。第二阶段是约公元937年至公元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妇女缠足的特殊历史时期。因此,“三寸金莲”在绣花鞋历史上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在中国大地上流行了千年的女性金莲鞋是人类鞋履文化中最独特的奇葩。

我国众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绣花鞋的踪影,在古代诗词、元曲、小说及戏曲唱词、歌谣、民谣、快板书中都能够看到相关绣花鞋的描述。许多民间的传说中一双小小的绣花鞋背后往往述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历代妇女纤纤素手一针一线传承了古老的绣花鞋制作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不仅隐述着绣制者的愿望和心灵寄托,也往往承载着中华民族儒、道、释的文化思想。

绣花鞋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且普及民间,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各地妇女普遍穿着自制的绣花鞋。因地域不同,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绣花鞋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其风格特征也各不相同,北式的绣花鞋一般粗犷大方,气派非凡,更具有宫廷贵族的华丽质感,而且因北方人身型高大,因此鞋型比较宽。南方的绣花鞋则比较小巧玲珑,受苏绣清秀雅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的影响,其绣花鞋也显得更精致细腻,工艺考究。我国少数民族妇女也非常喜爱自制绣花鞋,据考察,我国有近30个少数民族穿蕴涵着本民族审美意识、地域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的绣花鞋。其中满族的花盆底旗鞋、侗族的进门鞋、水族的翘鼻绣花鞋、锡伯族的求吉鞋、壮族的回头鞋、羌族的云云鞋、仫佬族的尖头鞋和同年鞋、毛南族的花针鞋等因特点格外突出,最为有名。

据了解,传统绣花鞋制作工艺有五大部分,将近90道繁复的工序。主要有设计、制底、制帮、刺绣、绱鞋等。其中设计包括整体造型、绣花纹样、鞋面与鞋底及绣线的色彩选配等。制帮的程序包括打袼褙、刻帮、粘鞋面、描花、合帮、缉口等。制底要经过打袼褙,刻底、包边、合底页、添底布、包底、捻麻线、圈边、纳底等。之后捻麻绳,加工麻线绳基本有两种方法: 手工搓捻法和拨棰打捻法。最后绱鞋,绱鞋基本有三种方法,分别为卧帮正绱法、反帮勾绱法、舒帮明绱法。恐怕只有真正尝试过亲手制作绣花鞋的人,才可以完全体会到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难度。这项古老的制作技艺要求制作者具备极大的耐心,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和剪纸功底,同时能掌握刺绣技艺,并且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能深刻地领悟和达到“心灵手巧”之意。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外来服饰文化潮流的引进,在当今社会上手工的传统绣花鞋已不再多见,人们几乎已经很难穿着绣花鞋,而现在还会制作手工绣花鞋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这项两千余年来女子都要修炼的传统“女红”功课。

可喜的是,2007年,绣花鞋制作技艺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代表性的传承人是京城年过七旬的老人王冠琴。王冠琴家族四代制作绣花鞋,从太姥姥齐氏到她这一代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王冠琴在继承家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查阅大量的历史记载,收集各个朝代的鞋履资料,从古代人物画和壁画中寻找历代鞋履的踪影,这些年来她潜心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花色的绣鞋,一直坚持着绣花鞋艺术的挖掘、整理、研制和技艺传授等工作。在制作绣花鞋的整个过程中王冠琴常常凭借古典诗词或民间故事俗语平添以遐想,有时好似自己身临那个年代,她说每双绣花鞋都有它独有的文化内涵,绣鞋就是在绣一个古老的故事。

现如今,王冠琴家里共有四百多双各式造型的绣花鞋,大多是根据古籍文献描述复原的宫廷绣花鞋。这其中既有皇帝穿的龙靴,也有后宫嫔妃穿的凤头履。此外,战国时期的方头绣履,汉代的勾履,晋国的十果花履,唐代的女官履,清代的格格鞋应有尽有。绣花鞋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美由情而生,情依美而存。只有当文化与物质水融,至炉火纯青的程度,物质本身才会更加富有其价值。

无论是什么类别和形式的手工艺品,要使其达到一个高水平,制作者都需要倾注极丰富的感情,付出心血和智慧,投入用心的制作,其作品才会散发出亘古的芳香,展现出永恒的艺术魅力。王冠琴基于以上的诸多理念将民间手工技艺与上层文化熔于一炉,使传统宫廷绣花鞋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她所制作的绣花鞋造型别致、构思巧妙、配色高雅、做工细腻,既有浓厚的传统韵味又兼具靓丽大方之美感,显现出豪华、典雅、高贵的宫廷服饰风格,每一双别致的绣花鞋都突显出其唯一性和独特性的艺术魅力。

王冠琴对延续和承传这项技艺有着十分强烈的使命感,她曾有过十几位徒弟,不仅向她们义务传授绣花鞋制作技艺,不遗余力地将自己多年来潜心钻研的绣花鞋工艺流程和制作技艺倾囊相授,并且还无偿提供各种鞋材以及做鞋的场所,甚至还管学生们吃饭。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这些学生都没能从始至终地坚持下来。其原因大都是非常现实的生计问题和前途问题,况且学习传统手工技艺需要有沉静的心态,这的确与当下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有着极大的反差,学生们都很无奈,王冠琴也感到深深的遗憾。所以,培养出新一代的传承人,保留和延续这项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当下刻不容缓的,应该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手工花制作篇6

引言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发展,盆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盆花生产趋于规模化、多样化、精确化[1-2]。2011年,我国花卉生产总面积102.4 万公顷,比2010年的91.76 万公顷增加11.6%;销售总额1068.54亿元,比2010年的861.96亿元增加24%;出口额4.8 亿美元,比2010年的4.63 亿美元增加3.7%。由此可见,花卉生产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盆花收获过程中的包装作业还主要依靠人工作业,这些都是大量重复繁重的劳动,易使工作人员疲劳,不仅工作效率下降,同时也会影响盆花采收和分级的品质。由于盆花收获期较短,其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市场对盆花的品质和新鲜度的要求,简易的机械收获和包装易造成盆花外形的损伤,而国外相对成熟的盆花包装机又存在价格昂贵、设备维修困难、不适合我国国情等难题[3-4]。针对以上情况,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开发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盆花全自动套袋包装机[5-6],该包装机可完成盆花自动抓取、撑袋、套袋、排列等一系列连续动作,实现盆花包装的自动化,解决人工手动套袋造成花卉品质不一致、劳动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盆花包装的品质和新鲜度,解放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降低作业费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花卉产业快速发展。

盆花自动包装机的研制

盆花自动包装机的总体设计

图1,图2为盆花自动包装机的整体外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盆花输入系统、盆花自动包装系统、盆花输出系统。每个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运动系统。整个系统具有方便操作、动作快捷、包装美观、无需人工等优点,此设备的投产将大大提高盆花包装的速度,达到节省劳动时间、节省生产成本的目的。其工作流程:

盆花自动包装机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水平运输带上的盆花移动,当盆花移动至靠近水平运输带终部的光电开关反射区域时,终部的光电开关将信号传送至顶部电动滑台系统,顶部电动滑台系统移动至盆花上方,在气缸的驱动下,夹持爪将盆花抓住,与此同时,挂在支袋撑板上的包装袋被吸开,夹持爪将抓取的盆花缓慢进入撑开的包装袋中。待盆花完全落入包装袋中,气缸驱使气爪伸缩至合适位置并在气爪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夹取套有包装袋的盆花,将盆花输送至盆钵中,实现盆花包装的自动化。当盆花完全落入包装袋后,气缸与气爪在底部纵向电动滑台的支撑下做纵向运动,当下降至与底部输送带同等高度的时候,沿着底部横向电动滑台的方向将带有包装袋的盆花放入底部输送带的盆钵中,由底部运输带运送出去,然后将套好包装袋的盆花放入指定的盆花储存架上或其他指定的位置。

盆花输入系统

盆花输入系统(如图3)主要包括盆花输入带,该机使用时通常与盆花分级系统共同连用,盆花分级系统输送过来的盆花由输入系统运送至盆花包装系统进行包装,因此,在设计时要协调好与上一系统环节的关键定位尺寸,应选择同一基准面,盆花输送带上面的高度要比上一级的花卉分级系统输送带上面的高度低2~8 mm,以便于盆花可以在输送带上正常的运动。当调整好输送带的运行速度后,安装调节光电感应开关的位置,使盆花在输送带停止运行后,能够停在气缸夹持爪可以夹持到的位置,且不会从皮带上掉落。

盆花输入系统的水平运输带上有一组光电反射开关,当盆花输送至包装机即将进行包装时,光电开关将信号传递给盆花机械手进行抓取盆花等动作。该输入带速度为0~1 m/s可调节。

盆花自动包装系统

盆花自动包装系统为此设备的关键工作环节,主要包括盆花套袋机械手、撑袋与落袋系统、盆花夹持结构、气动与电动滑台系统等。该系统可以利用机械手完成自动抓紧、撑袋、套袋、排列等一系列顺序连续动作,实现盆花的自动套袋包装过程。

盆花套袋机械手

盆花套袋机械手悬挂于顶部横向和纵向电动滑台上,当盆花传递过来时,根据信号在横向或纵向电动滑台上移动,完成夹取盆花、并将盆花放入包装袋中等动作(如图4)。

撑袋与落袋系统

撑袋与落袋系统,包括储袋系统、真空吸盘、静电消除器及缓冲气缸,当盆花套袋机械手将盆花抓起并移动至包装袋上方位置时,真空吸盘将储袋库中的包装袋吸开,此时静电消除器喷射气体将包装袋进行预撑开并具有消除包装袋之间静电的作用,储袋系统由一个带有缓冲功能的气缸支撑,目的是吸收真空吸盘与支袋撑板之间的撞击力,包装袋完全打开后,盆花即可顺利落入其中(如图5)。

盆花夹持结构

由气缸和气爪组成,气缸带动气爪的伸缩运动,气爪开闭可实现对套完包装袋的花盆自由夹取并将花盆送入指定的穴盘内(如图6)。

气动与电动滑台系统

包括6个电动滑台,3个气缸;其中,盆花套袋机械手上有横向和纵向2个滑台,用于带动机械手自由走动;盆花夹持结构有2个纵向,1个横向共3个滑台,用于带动盆花夹持结构自由走动;撑袋机构的缓冲气缸上有1个滑台,用于带动撑袋机构自由走动。3个气缸分别用于对盆花机械手的夹持爪进行驱动、气爪的驱动、储袋系统的缓冲作用。

盆花输出系统

综合考虑输出带安装的最低位置要求,及花盆抓取后所能下放的空间,以及抱盆爪运动的轨迹等因素,调整输出带的位置高度,及前后输送距离。使调整好的输送带,适合下一工作环节使用。该输出带与输入带运行速度一样,均为0~1 m/s可调节(如图7)。

盆花自动包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7-8]

对盆花自动包装机来说,机械结构决定了该设备的功能,控制系统决定了该设备的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随着设备功能的越来越强大,控制系统技术不断更新,核心组件越来越小,逐渐向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发展。对于本设计,控制系统是包装机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关键技术。

在此设计中,盆花自动包装机主要由输送带系统、套袋机械手、撑袋与落袋系统、夹持系统、启动与电动滑台系统等5部分组成。因此,控制系统完成的运动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传送带的启停运动、套袋机械手的展开与收拢、夹持爪的收拢与展开动作、夹持爪的收拢与展开动作、电动滑台的来回滑动动作。这几部分运动都按照设定好的工作流程运行,彼此交叉进行。

该包装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

盆花自动包装机硬件系统的设计

PLC机型的选择

在选择PLC型号时,应在满足控制系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可靠、最稳定、使用维护最方便以及性价比最优的机型。本设计中,选择西门子S7200系列CPU226的PLC控制,这个型号的PLC有24点的开关量输入和16点的开关量输出。选用这款PLC还需要配备功能扩展模块来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上位机可以通过GX-Developer编程软件来对FX1N进行编程,或者可以直接对可编程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PLC容量估算

由于在I/O点数选择时,需要留有一定数量的备用(如图4)I/O点(大约为输入/输出点数的15%~20%),根据包装机工作要求,需增加2个模块EM222进行扩展,该模块输出点数为8,因此,该包装机PLC容量为24+16+8x2=56个。

控制系统的要求:在盆花自动包装过程中,由PLC控制系统统一协调各执行机构完成相应动作。PLC控制系统要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还应性价比高、易于扩展,并有良好的开发环境。包装机控制系统的主要执行元件是步进电机、气缸和液压马达,而要想控制这些执行元件动作,系统首先要控制电磁换向阀按预定的时序开闭。此外,控制系统还应具有简单的数据处理功能,以计算排种器转速。控制系统还应能控制播种机的开启、暂停、设定、状态指示、停止等(如图8)。

盆花自动包装机软件系统的设计

盆花自动包装机的PLC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由PLC及外部设备组成。软件部分主要涉及系统程序、应用程序和编程语言。PLC支持的FX系列编程语言有指令表、梯形图以及顺序功能图SFC(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SFC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规范性,使用它可以节约大量的系统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PLC在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各子系统按照播种要求进行工作。因此,它既要完成各种逻辑控制,还要进行系统的监控。盆花自动包装机工作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

盆花自动包装机的试验

试验的目的、要求

根据使用要求,对盆花自动包装机的包装速度、机械手行程、整机额定功率指标进行检测。

试验条件

(1)试验应有检测部门、设计单位和承担试验的用户参加。

(2)试验的数据实测由具备试验设备及条件的有关国家科研单位的检测部门进行并出示检测报告。试验地点在北京市通州区双埠头村北京农机所试验示范基地。

(3)试验用仪器、仪表(主要是秒表和卷尺)由测试部门准备,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条件的规定。

试验测试指标要求

(1)包装速度(单爪)≥100盆/h;

(2)机械手行程≥500 mm;

(3)整机额定功率≤1.5 kW(不含空压机)。

试验内容、方法、步骤、记录及数据处理

(1)试验内容:进行JPBZJ-1型盆花自动包装机包装速度、机械手行程、整机额定功率测定。

(2)试验方法、步骤:对于JPBZJ-1型盆花自动包装机,国家目前尚无成文的检测测试规范。

(3)试验步骤

① 本试验用的盆花是红掌盆花。装红掌的花盆尺寸为:上口直径170 mm,下口直径120 mm,高150 mm。

待JPBZJ-1型盆花自动包装机运行平稳后,控制系统启动,入口盆花输送带电机启动,盆花包装出口输送带电机启动,盆花夹持抓取机械手和盆花夹持摆放机械手自动归位于起始点,将试验的盆花放在包装机入口盆花输送带上,输送带带着花盆运行到光电开关感应的位置,开始启动秒表,盆花包装机连续完成10盆盆花包装后,停止秒表记录,将完成的时间记为T(s),连续测试5次,将每次完成10盆盆花包装的时间Ti(s)记录在表格内,对五次包装的时间取平均值B= (s),由此可以计算出包装1盆盆花平均时间为A=B/10(s/盆),每小时JPBZJ-1型盆花自动包装机的包装速度为Q=3600/A(盆/h)。

② 待JPBZJ-1型盆花自动包装机运行平稳后,控制系统启动,入口盆花输送带电机启动,盆花包装出口输送带电机启动,盆花夹持抓取机械手和盆花夹持摆放机械手自动归位于起始点,将试验的盆花放在包装机入口盆花输送带上,输送带带着花盆运行到光电开关感应的位置,夹持抓取机械手撑开移动到盆花的正上方,收紧机械手抱紧盆花向上抬起,记录机械手起始位置,后平移到撑袋机构上方,机械手将盆花垂直送到花袋内,停止机械手动作,用卷尺测量包装机机械手的行程距离L(mm),连续测试5次,每次测量的机械手行程距离Li(mm)记录在数据表内,对五次包装机机械手行程距离取平均值P= (mm)。

综上所述,测定的盆花自动包装机的包装速度为226盆/h,机械手行程为570 mm,整机功率为1kW,均达到预定指标。

结论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盆花全自动包装机,经过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鉴定后,指标合理,性能稳定,已在京鹏智慧温室里的花卉车间里进行了数月的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盆花全自动包装机与盆花栽培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解决了传统包装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劳动成本高等问题,实现了鲜花多样化、工厂化、规模化、精确化生产,满足了市场对于盆花品质和观感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盆花的核心竞争力,为北京市建成十二五都市现代花卉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铁顺.浅谈北方温室盆花生产发展前景[J].发展战略,2009(04):31-33.

[2] 高立鹏.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2010.

[3] 辜松.自动化装备为盆花生产加速[N].中国花卉报,2013-7-13(3).

[4] 辜松,杨艳丽,张跃峰.荷兰温室盆花自动化生产装备系统的发展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12,10(19):1-7.

[5] 程亮,郭爱华,孔晨曲,李怀刚,丁科,李全华.自动重袋包装机设计[J].盐业与化工,2011,11(6):15-18.

[6] 王晓花,丁世云,张国全,管 瑞.大袋包装机自动套袋装置设计[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0(28):21-24.

手工花制作篇7

花艺市场需求大 仿真技术胜同行

初见这些花时,大多数人都会震惊,因为它们的鲜活已达到仿真花的最高境界,它们仿佛刚从田野里摘下来,不仅裹着风霜雨露,还带着田野的幽香,它们的色彩更让你眩晕,有着油画般的效果,放在家里,就如欣赏一幅立体的油画。新型日本仿真花没有真花那样娇贵,也没有一般仿真花那样不被人心动,花秆可以随意弯曲,花叶花瓣都可以任意卷曲、揉捏,但材质本身却没有受到一丝的伤害。新型日本仿真花的每一个部位都经得起仔细琢磨,那美姿、那神韵、那风采。让人百看不厌、倍感新奇。玫瑰含苞待放,百合亭亭玉立,丁香优雅迷人,让你在百忙之中能领略大自然的野趣;在严冬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真正体现了日本手工仿真花的巨大魅力。要让仿真花看上去比鲜花更美、更有格调,这是与日本的先进制作工艺分不开的。一盆株高40厘米的仿真蝴蝶兰花,生产成本不足10元。批发价60~80元,市场售价200元以上,国际市场售价高达70~100美元。并且很受欢迎,极为畅销。

时尚、新颖、品位、高雅脱俗是新型日本手工仿真花的最大卖点,由于自已可以亲手制作,体验DIY乐趣,而且投资小,见效快,所以制作和销售日本手工花是开设花店、精品店、时尚屋等经营场所的上佳投资选择。

制作手工仿真花产品的材料――树脂黏土属于商丘市科技交流培训中心独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10351,7),同时注册了“花语缘”牌商标,并且已通过国家质检中心的合格检测,无毒、无味,完全符合绿色、环保产品的要求。“花语缘”树脂黏土彻底改变了以往完全依赖进口的弊端,把原料成本降到了进口材料的六分之一;以往进口的原材料在启封后不大一会儿就干化了,变成了废料,而改进后的原材料即使在长时间暴露的情况下,也可再次复原,减少了废料的产生。用国内研制的树脂黏土做成的仿真花卉,在柔软度和仿真度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原来日本的技术。以往用日本进口的树脂黏土做成的仿真花不可以用水冲洗,经过原材料改进后,现在的仿真花不仅保鲜周期长,而且更加的耐水、抗氧化,是取代进口材料的理想新产品。与进口材料相比,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6倍以上。

以质取胜获殊荣 好学好做易接产

商丘市科技交流培训中心系列新型仿真花产品在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上,荣获了特别金奖。在广交会上时尚仿真花卉以其高超的技术优势和逼真的制作工艺,一举打破了原先只有塑料花和绢花的生产格局,提高了市场的需求档次,彻底的征服了那些看惯了真花真草的南方客商,他们对仿真花的逼真度和手感都赞不绝口,在广交会上订单纷至沓来,其中日本树脂黏土公司香港分公司听说了国内降低原材料的生产成本,改进了生产技术,于是他们计划长期大量购买,满足他们所供应的港台及东南亚市场的需求。

为了迅速将时尚仿真花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时尚仿真花艺中国加盟总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招商加盟计划。

其实加盟时尚日本仿真花艺中国加盟总部,学习仿真花艺非常容易简单。

加盟生产日本时尚手工仿真花产品,一般家中20~30平方米,1~2人即可生产,3~5人即可组成专业生产厂。不受文化高低、年龄大小限制,熟练工人一天制作3~5盆产品,且轻松自如、无劳动强度、无噪音、无污染,所用材料绿色环保,使您的生产环境天天处在美的氛围、花的海洋。商丘市科技交流培训中可为加盟户培训技术人员1~2名,学习上百种新型仿真花卉、盆景、蔬菜、水果制作技术。一般7~10天即可全部学会。

手工花制作篇8

关键词:蓝印花布 发展 制作工艺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终日采蓝”的诗句。而在新疆民丰出土的汉墓中则发现了蓝白印花布实物残片,可见其历史已十分悠久。蓝印花布(在欧美也称indigo print)是用天然石灰、黄豆粉做印花防染剂,在纯棉织物上印染吉祥图案。在民间不仅作为衣料,还被制成门帘、头巾、帐幔、床单和饰品,和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

(一)裱纸、设计纹样和刻花版

1.裱纸:以前做花版的纸是用桃花纸做的,桃花纸是用桑树纤维做成的,桃花纸很薄,而花版需要有一定厚度,所以一般用五六张纸裱制而成,裱制时用柿子汁把纸粘在一块,等纸粘牢后,给纸版刷上桐油,上油后的纸质会更耐水,更耐刮。而现在的制版很简单,直接用牛皮纸。

2.设计纹样:传统的纹样都以吉祥为主题,以真、善、美为设计方向,据灵安赵师傅介绍以前的图案并不多,可能就五六十个图案,比如龙、凤、牡丹,仙鹤、石榴等,后来他们觉得单调,又加入了小白兔,萝卜,熊猫等小动物,纹样就更丰富了。

3.刻花版:镂刻工具一般是自制的刻刀,刻刀有单刀、双刀和圆口刀三类,分别对应刻面、线、点。一张1.5*1.5平方米的蓝印花布花版要刻三四天。

(二)刮防染浆

防染浆是由黄豆粉和石灰粉按照一定比例调和而成,根据天气变化有所调整,比如在干燥的时候用2:1的比例,潮湿的时候用1:2。那为什么要用黄豆粉呢?因为黄豆粉是一种植物蛋白,它对布料有很强的吸附力,它的分子式的分子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能产生很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如果直接用石灰粉(CaO),它的分子量很小,很容易在染色时脱落防染浆。但石灰粉有好处,具有氧化作用,能使浆料变硬。

刮浆时得考虑排版问题,有些大的花型接版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纹样的美观性,而双面的花形对版要准确,否则就是次品,这体现在纹样的构图上,是上下、左右、斜角对称,还是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等。

(三)印染

蓝印花布上的蓝色是因为采用了植物染料――靛青,由板蓝根的叶子提取,印染的辅料还有酒糟,火碱(NaOH)。那为什么要用酒糟呢,因为防止出现“死缸”的现象,酒糟是悬浮物,它可以使染料在水中分布均匀;那为什么要用火碱呢?因为火碱可以使布料变得柔软。染料准备好后,把刮了浆的布下缸印染,经过四十分钟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染好后的布料了。

(四)刮灰

染好的布匹先用离心机把布甩干,然后用塑料纸包裹七八天,让石灰发热,到时防染浆就很容易刮落了。在刮防染浆时用刀倾斜45°刮去灰浆,刮去防染浆的地方就是白色的,而没有防染浆的地方就是蓝色的,这样就形成了蓝白相间的蓝印花布。

二、桐乡蓝印花布工艺衰落原因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桐乡地区的蓝印花布作坊在逐渐减少,造成桐乡地区传统蓝印花布手工艺衰落的原因可归结如下:

(一)科学技术逐渐取代原始手工技艺

传统手工艺品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手工劳动的产物,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传统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过分低下,无法和机器化大生产相竞争。在芝村,蓝印花布染坊就200平方米,而同一村上的同辉纺织印染厂的面积是133500平方米,可见发展之悬殊。

(二)西方文化入侵转变审美理念

如今,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们觉得蓝印花布很土,就两种颜色白色和蓝色,而且它的图案都是龙凤等吉祥图案,在很多人眼里意味着保守、落后,人们需要色彩鲜艳的,款式新潮的,更能调动人感官的饰品,服装。

(三)蓝印花布手工艺传承受限

通过调查显示,能够熟练掌握蓝印花布全套工艺的人年龄普遍偏大,而且整体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从艺人的待遇太低,年轻一代存在很大的经济压力。比如,在灵安赵宝荣的东仁和染坊本来有一位云南小伙杨飞,在店里已经打工七八年,全套的工艺已基本掌握,但现在也是迫于生计另谋出路了。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因为制作蓝印花布各道工序繁琐辛苦,与工厂的机器化生产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机器化生产的工厂。

三、发展桐乡蓝印花布工艺的对策探析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有关部门应制定用于保护、扶持蓝印花布传统工艺的相关政策。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创新出来的图案,款式很容易被山寨,这样严重打击了从艺者的创新积极性;另外对蓝印花布的生产企业和个体户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对民间的传承人发放一定的补助;我们还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刻录光盘、录音、摄像)保存记录最原始的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并通过展览会让人们对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有重新的认识,拓展蓝印花布的生存空间。

(二)拓宽技艺传承渠道

1.培养行业感情,让工厂的年轻人了解蓝印花布的人文价值,从心里真正认可和喜爱蓝印花布。在调查中发现有好多年纪大的从艺人员,因为他一辈子都是在从事蓝印花布的制作,所以对蓝印花布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果不是出于对它的喜爱早就另寻出路了。

2.提高待遇,蓝印花布的从艺人员的工资与从事皮鞋生产的工作人员差距太大。

3.与学校合作,让艺术学院的学生参观蓝印花布厂,使他们对蓝印花布产生兴趣,有心去研究这门传统工艺。

(三)进行产业链整合

现在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而我们民间工艺的保护和挖掘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走进市场,并建立合理、完善的产业链。桐乡的蓝印花布在染料制作上,应当降低制造天然染料成本、改进工艺、增加色牢度,这是产业链的上游;在产品设计上要从日用性向装饰性转变,从低物价值向高物价值转变,这是产业链的中游;在销售上,要利用乌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开门店,通过零售来获得市场的消费需求,这是产业链的下游。

参考文献:

[1]鲍小龙.中国蓝印花布纹样赏析及其现状的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96-98.

[2]穆慧玲.中国民间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开发[J].国际纺织导报,2009(2):77-79.

手工花制作篇9

不同的艺术手法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划花、剔花、刻花与印花艺术手法的差异在耀州瓷的制作中有着各不相同的装饰艺术效果。从划花到剔花,再由剔花到刻花,最后发展到印花,其中反映出的是装饰审美风格从线性手法的平面性装饰为主向以三维的立体装饰发展,最后形成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耀州瓷独具魅力的刻花装饰风格的转换,其间蕴含了耀州工匠对装饰技艺的改进与创造。同时,这种转换过程正显示了耀州窑艺术风格从发展、成熟到鼎盛的历史轨迹。

划花是以尖刃刻刀或尖锥状工具在瓷胎表面按预期的图案进行纹饰划刻的一种装饰技艺。从其表现的艺术效果来看接近二维平面的绘画性图案装饰效果,工艺装饰味较强。这种效果源于仿制金银器上的线刻图案,方法则有似于以刀的白描。划花在瓷器上的运用改变了以往以器型和色釉为主的装饰手段,使光素的瓷器表面增添了华丽精美的图案纹饰,是瓷器装饰技艺上的进步。由于工艺简便、功效明显,很快为大江南北的众多窑场所吸收采用,也成为耀州窑自中唐以后普遍和常用的一种装饰技艺。划花技艺是本文所述四种技艺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一种,由于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在其他三种技艺尚未发生之际,它成为主要的瓷器表面装饰手段,划花手法所划出的单线纹饰图案也通常成为瓷器装饰的主纹饰。在其他几种技艺产生和发展起来以后,划花常与其他技艺相配合使用,划刻出的线性纹饰则多成为辅助纹饰,起到丰富主体纹饰的作用。划花的方法也有所改变,从单线划刻衍变为表现肌理效果的成组的篦纹排线,下文中另有论述。

剔花技艺采用器壁减地隐起的雕刻刀法,局部有圆雕的效果,而整体更为接近高浮雕与浅浮雕。通过部分剔除使原本光滑平素的器物表面产生所需要的立体形象造型,形成高低起伏、穿插有致的三度空间效果。尤其有利于表现自唐代以来流行的花卉题材,其花瓣与叶片的翻转掩仰、开合动势都能得到尽善尽美的艺术表现。对三维立体雕塑效果的追求,在耀州窑五代晚期到北宋初期的器物上得到了突出的独特表现,其效果和平面线性的二维划花效果相比明显具有厚重的体量感和视觉冲击力量。加之剔花和划花相结合使耀州青瓷在器型装饰上达到浑厚大气与华丽精美兼具一身,艺术欣赏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和加强。以五代青釉剔花牡丹纹壶为例,其剔刻出的牡丹活灵活现,雍容与典雅,展现出一种高于现实之美的艺术之美。在瓷器制造史上,耀州青瓷剔刻法将这种传统技艺的成功引入无疑是领先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耀州窑五代时期的剔花青釉瓷器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剔花技艺对于耀州瓷独立风格的形成更为突出的文化艺术意义,还在于开启了宋代耀州瓷独具特色的刻花技艺的法门。剔花瓷器虽然有着上述强烈的艺术美感,但在烧造过程中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剔花瓷器因为是整体剔刻,器壁要求有相当的厚度,所以刻成后形成器壁厚薄不均,烧造时由于瓷胎的收缩率影响,造成内部应力不同,器物很容易变形,所以成品率不高。器壁厚度的增加也使器物体重增大,无疑影响使用的灵活性和轻便性,而且剔刻一件作品需要技艺水平很高的工匠劳时费工地制作。这些难题最终导致了耀州窑工匠进行新的探索创新,创造出了独特的刻花技艺,而剔花技艺成为耀州瓷最具创造性的偏刀刻花装饰技艺的前奏和基础。

耀州瓷的刻花技艺是在划花和剔花技艺基础上的独创。方法是先用锋利的斜刃刻刀或直刃平口刻刀在半干的瓷胎壁上较深地划刻出单线图案,然后沿划痕线的一侧选取一定倾斜的角度刻入,用平口刀剔除两刀之间的部分,即沿线条的半边刻或半边剔出的方法,俗称为“两刀泥”的刻法,其完整刻完未施釉时即已具有了凹凸结合、起伏有致的浅浮雕的艺术效果。烧成时,由于器壁饱蘸肥厚的釉液,加之釉液在高温状态下的流平性使得器表刻去的凹陷部位重被釉液填满流平,又形成饱和光滑的表面。由于釉液填充的部位因为斜刻形成坡面,所以填充后的厚度不同,因而呈现出自然的深浅变化,这种变化既使得器壁原来浅浮雕的艺术感觉变得含蓄幽深,又显现出一种如同墨色烘染的退晕效果。在线条的衔接与转折之处这种深浅的变化,由浓到淡,色阶变化丰富,有如光影的转换,虚实不定,颇具艺术魅力。而娴熟精湛的刻花技艺使人能感受到线条划刻时犀利流畅的速度感和畅,遭劲的线条成为图案的健挺的骨架。这一技艺的改进,使得器物在满足立体与平面双重艺术欣赏需要的前提下,器壁得以最大限度地减薄,同时达到了使用功能的轻便实用。从技法的演变来看,偏刀斜刻的刻花技艺明显承续了剔花和划花技艺之长,具有二者优点的综合的属性。既有绘画线条的节奏,又有雕刻特有的力度与体量感,而从一种独立的陶瓷装饰技法来说,刻花却具备着鲜明的独创性和个性,它是耀州制瓷工匠智慧创造的特殊性刀法,同时更加明显地标志着耀州瓷已经不是简单地模仿金银器,而是模仿中的创造,刻花技艺就是耀州瓷装饰技艺中最具技术与艺术含量的独创。

刻花技艺从其所产生的效果来看,同时兼备了立体浮雕与平面绘画的双重复合效果,使简洁的造型中饱含了丰富的装饰内容。这种带有较强烈的立体感的刻法加上朴素的单色青釉的罩染,素朴之中别有一番韵味,很符合宋代人“尚朴”“尚意”的审美心理。西域传来的“凹凸画法”,又叫“凹凸晕染法”,其实质就是在二维的平面形式中追求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其发展历唐及宋,尤其是徽宗朝国家画院的建立后这种画法已程式化为“压线烘染法”被普遍地熟练运用。中国画画科中的花鸟画在北宋皇室的大力推动下得到极大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其影响至今仍堪称楷模和经典,而其最基本和有效的技艺之一就是“压线烘染法”。这种技法是先以白描的线条勾勒出画面形象,然后用墨色沿线条的一侧进行浓淡退晕的烘染,离线条越近墨色越浓,越远越淡,完成后形成色阶退晕的立体层次的效果,比白描更显丰富、厚重和生动。绘画艺术的提高对工艺美术的技艺进步有 着直接的影响。这种技艺和耀州瓷刻花技艺所产生的极为相似的艺术效果,从中透露出陶瓷技艺所受绘画流变和技艺影响的关系。和划花那种单线线描的艺术形式不同,刻花不仅具有那种单线线描的笔法因素,还兼有如同水墨晕染的墨法因素。这正是宋代绘画艺术的高度成熟在陶瓷艺术上形成的程式化反映。宋代时瓷器的彩绘装饰技艺业已在统属北方窑口的磁州窑成熟起来,可以佐证宋代瓷艺的装饰手法已明显开始向绘画吸取营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宋时期耀州刻花青瓷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和五代剔花一样,宋代刻花技艺同样结合了划花作为肌理效果的丰富和补充,而这时期的划花在与刻花相结合运用的同时也发生了演变,最具特点的是篦纹划花技艺。篦齿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使一次划刻可代数次,既提高装饰工作的效率,又有着同向成组排列的秩序感,成为耀州瓷辅助刻花装饰的有效装饰手段。耀州窑的篦纹划花技艺在唐代即已经成熟运用于瓷器制作,只不过一直没有推广到瓷器的外表面装饰上来,而是大量运用在不施色釉的擂钵的内表面。擂钵是用于研磨的工具,篦纹划花后形成排列有序的沟槽增加了研磨时的接触面,因而加大了摩擦力,使研磨得更细更快。其中的篦纹在实用的同时增加了装饰的美观性。与此不同的是,宋代耀州瓷的篦纹划花并不作为主纹,而主要是作为辅纹运用。其应用部位主要在刻画出的图案之内。爽利有序的篦纹又增添了一层耀州瓷的欣赏趣味,尤其适合于花瓣、叶片与波浪的肌理效果的表现,使其装饰艺术效果大为增强。

由于耀州刻花青瓷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导致市场需求量激增,手工刻花工序多且数量有限,周期也长,为了保证质量的统一,满足供需要求,缩短制造周期,印花工艺应运而生。

印花技艺是仿刻花工艺,先制作好带有设计纹饰效果的模具,然后按照磨具规格拉出粗坯罩扣在磨具上进行拍打,在器物坯体上模印出纹样的装饰手法。印花艺术主要取决于所用模范的制作水平,因此,印花技艺的水平高下主要取决于模范制作的技艺水平。耀州瓷的印花工艺沿用了传统的制作手法加以创造运用,在模范制作的精美程度与艺术水平上大为提高,其精美的印花模范可以脱模出与刻花同样精美的器物。由于印花工艺一次脱模即可成型,省去了划刻工艺,品质高且统一一致,缩短了生产的周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保证了耀州瓷的艺术水准和产品供应,非常适合大批量的市场需求。正是由于印花工艺的普遍推广才确保了耀州瓷的批量生产,因而能大量远销海内外,同时,促使了耀州窑系的形成和扩展。

手工花制作篇10

关键词:均陶堆花;装饰手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64-01

紫砂壶千姿百态: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是独具一格。紫砂就像一个大熔炉,其他门类的艺术都可以巧妙的融入其中,比如金石字画,鎏金包银,又或者各种陶瓷釉水——而最近几十年新出现的一种紫砂装饰独具一格,我姑且叫她紫砂堆花。说是“姑且”,是因为之前没有“紫砂堆花”这种说法。堆花技艺原本是用在宜兴均陶制作上的装饰手法。

均陶堆花是宜兴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工艺之一,是均陶制品特有的装饰艺术。它源于5000多年前古人在陶器上用黑红两种天然色坭制作的几何纹装饰图案,到宋代演变成完美的装饰艺术至近代被称为“陶都一绝”而著称于世。

宜兴均陶堆花是宜兴地区独有的均陶装饰绝活。均陶堆花的艺术特点是以大拇指作笔、五色彩坭为墨,综合运用“搓、捻、抹、揿、捺”五大指法在陶器坯体上堆贴出精美画面。其中“抹、捺”是堆花技法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指法,是一种面的处理,主要是将坭条均匀地在坯体上勾勒出堆贴画面的轮廓,是堆花的基础;“搓”是将色坭在手心中搓成条状在画面中起到线的作用,如花卉的筋、杆或飞禽走兽的翅、尾、足等;“捻”或称“撕”则是在“搓”的基础上以拇、食两指将坭条捻成更细的丝条,用于画面的须、发装饰;“揿”又叫“按”,在堆花装饰中起点的作用,如眼睛、斑点、花蕊等。除了上述五种基本技法,另外还有“行”、“塑”等辅助指法,“行”即业内人士所称的“行韬”,主要指在大件陶坯上装饰回纹、云纹、曲线水纹等几何纹样;“塑”则是现代工艺人员新创的一种堆塑技法,着重体现堆花层次的立体感。

在造型手法上,用坭“虚”、“实”处理的关系,有些事物的描写,只能是以意为之,虚虚实实,似花似蕾,似是似非,互相借用,杂陈其中,有时用坭的手法去表现更有含蓄性,更适合表达“闹”意,而不仅仅是“盛”意。这也犹之于毛谤《浣溪沙》词中写道:“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推”,读来更感觉能深入其境。

在均陶堆花工艺装饰的创作过程中,手法与色坭的运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关于手法和色坭,老一辈艺人已有了很丰富的实践经验。装饰手法与色坭中的虚与实、巧于拙、刚与柔、粗与细、方与圆、曲与直、生与熟、苍与秀,都是矛盾的对立面。装饰手法与色坭的运用技巧,我认为主要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组织好这一矛盾对立统一的工作。只有矛盾而不统一,或只有统一而无变化,都不可能充分表现作品内涵并构成和谐的艺术美。

那又要如何表现“虚”与“实”的关系呢、我认为,在装饰技巧上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手法用色坭。二是构图与局部的布局结构。两者都很重要,前者尤为突出。因为它是表达事物的形态和精神、情趣和意境高度的关键所在。

“虚”与“实”的对立统一,体现在手法和用坭之间。前者,除了造型本身就保存着虚实对比关系以及和谐统一的效果之外,它在整体手法与色坭变化安排过程中也同样能显示造型与整体关系协调统一。后者,当手法运用以“虚”或“实”为主时,同时包含若干个不同的小“虚”“实”。

均陶一般都是大件的居多,堆花装饰在其上显得大气磅礴,紫砂都是小件,堆花装饰本来很难在其上表现出紫砂的细腻,偏偏丁蜀镇的老艺人做到了这种配得上紫砂壶的细腻!

由此紫砂艺术与均陶堆花艺术的碰撞产生了“紫砂堆花艺术”。

均陶堆花作为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园中的一枝奇葩,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关键在于一代代艺人在发掘、继承前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的。特别是近数十年来,以李守才为代表的现代艺人,更是通过一系列艺术突破,进一步丰富了堆花工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使之日臻完美,益发迷人:

一是在堆贴技法上着意创新,实现了从传统“平贴法”到“半浮雕堆贴”、“立体浮雕堆贴”的连续艺术突破。

二是大胆借鉴剪纸、木刻、石雕、仿青铜器等民间姊妹艺术表现形

,融会贯通,一气呵成。

三是突破了堆花单纯作为陶器装饰的范畴,注重堆贴画面与坯体造型的和谐统一,使得每一件堆花特艺精品都成为主题鲜明、浑然天成的艺术收藏珍品。

正因为如此,均陶堆花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中国民间工艺一绝。

宜兴堆花工艺是一种美化陶瓷制品的装饰手段,它的装饰手法主要是利用大拇指所表现的搭、搓、撕、揿、行五大技法,用各种色坭在陶制半成品表面进行装饰的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这种工艺仅宜兴地区有,可谓“冠绝一世,独步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