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时间:2022-05-17 10:01:49

手工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手工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6月在该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2组孤独感量表(UCLA)、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PD)评分。结果2组训练前UCLA、PP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研究组UCLA、PPD评分低于训练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工训练可降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手工训练;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孤独感;病耻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幻觉、妄想等特殊思维,以及情感和行为活动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1]。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新型的治疗技术和康复手段不断应用于临床,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很大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仍被社会边缘化,这是目前精神卫生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2]。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与病耻感,会对其预后恢复产生消极的影响[3-5]。手工训练是集劳动、娱乐、文体活动为一体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手工训练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6]。本研究探讨了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手工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的影响,旨在为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提供一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6月在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1];(2)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有一定自知力;(3)能独立完成手工训练和问卷填写;(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物质依赖;(2)不愿意参与本研究。研究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2.62±9.47)岁,平均病程(6.41±3.17)年,平均住院次数(4.26±2.18)次,本次平均住院时间(1.69±0.63)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82±3.17)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78±10.25)岁,平均病程(6.52±3.48)年,平均住院次数(3.89±1.97)次,本次平均住院时间(1.88±0.7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78±0.69)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治疗方法2组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入院宣教、疾病健康教育、用药知识及心理疏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3个月的手工训练,即按照一定的规则将零散的塑料花蕊、花瓣、花叶组合成完整的花束。训练前提供一完整的花束模板,并由2名康复护士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确认所有患者明白流程后开始制作。将研究组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各10例,其中A组患者把花蕊(黄色)穿入不同种类的花瓣中(玫瑰、郁金香、百合),形成完整的花朵;B组患者把绿色花叶装在多分枝的绿色花枝上;C组患者将完整的相同种类花朵装在带绿叶的花枝上,完成一整枝花。最后,将玫瑰、郁金香、百合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一把花束。训练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08:30-10:30、14:30-5:30。康复护士将患者带到手工训练室,在制作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制作错误,及时指出并纠正。每天对完成较好或进步较大的患者予水果或饼干等奖励,调动其积极性。1.2.2评价工具(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受教育年限等。由2名经过培训的主管护师询问并查阅患者一般资料,训练前后用统一的指导语对问卷做简单的填写说明,填写过程由患者独立完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92.3%。(2)孤独感量表(UCLA):该量表由RUSSELL等编制,共20个条目,用于评价因对社交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7]。该量表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20~80分,分数越高表示孤独感越严重,其中,<40分为无孤独感;40~<60分为轻度孤独;60~<80分为中度孤独;≥80分为重度孤独。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3,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3)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PD):用于评价精神疾病患者感知他人对自己贬低或歧视态度的状况,共有12个条目,其中1、2、3、4、8、10项为反向计分,采用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感知到的病耻感越严重。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0.86,内容效度为0.98,Cronbach′sα系数为0.76[8]。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0例患者UCLA评分为(45.37±4.28)分,其中轻度孤独34例,中度孤独8例。60例患者PPD评分为(2.87±0.63)分。2组训练前UCLA、PP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研究组UCLA、PPD评分低于训练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有研究指出,当个体感到缺乏满意的人际关系及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交往水平存在差距时,孤独便会产生,其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9]。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UCLA评分为(45.37±4.28)分,其中轻度孤独占56.7%,中度孤独占13.3%,表明多数患者存在轻度以上的孤独感,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10]。PERESE等[11]对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孤独感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半以上患者常抱怨感到孤独。一般而言,短暂的孤独不会对个体健康产生影响,但是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对健康有严重影响,可导致物质滥用、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社会功能减退和生活质量下降[12-13]。病耻感是患者因自身疾病由内心产生的一种耻辱性体验。由疾病带来的羞怯感和病耻感会使患者社会自我感受性降低和自我认同感下降[14]。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PPD评分为(2.87±0.63)分,显著低于国外常模[8],与陆红英等[15]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显示,高水平的病耻感可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并增加其患抑郁症的风险[16]。孤独感与病耻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普遍存在,医务人员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的同时,应对患者的孤独感与病耻感给予更多关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物仍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在疾病恢复阶段,随着精神症状的消失及自知力的不断恢复,患者内心愈发渴望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同时其内心的压力越来越突出,既担心出院后无法面对家属、亲戚、朋友及同事,又害怕来自社会的歧视。这种内在的病耻感容易引起患者情绪低落,使其内心封闭起来,不愿意与他人敞开心扉。本研究结果显示,手工训练前,2组UCLA、PPD评分无显著差异;手工训练3个月后,研究组UCLA、PPD评分显著低于训练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手工训练可降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手工训练可增进患者间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患者社交能力,为患者重返社会创造一定条件,使单调、无聊、封闭的住院生活变得丰富,同时还可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思想压力,降低患者内心孤独感。手工制品的完成可满足患者成就感,增强患者掌握生活和工作技能的信心,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此外,手工训练使患者更容易与周围人建立交流,逐步恢复患者自信心,激发患者自我价值意识,从而降低患者内心病耻感。有研究显示,手工训练可明显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17]。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与病耻感,医务人员在治疗其精神症状的同时,应积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手工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实施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纳入的样本量偏小、干预时间偏短且训练项目较为单一。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扩大样本量、延长干预时间来进一步观察。手工训练在临床上虽取得了一些积极疗效,但其理论基础尚未完全明确。

作者:陈佳伟 陈全 许金龙 单位: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