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霜降的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30 20:21:09

描写霜降的古诗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1

一、感知作者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善于把生活中小不见经传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个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驶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

二、重视语言特性

古诗的语言特性,在教学中表现为诗的语言跳跃与情感跳跃之间的联系。诗句落笔,境界顿生,大起大落之中,体现出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再加上一些不寻常的语言、修辞方法的使用,作者独具匠心的文采的表现,正是这些与众不同才成就了自古以来绚烂缤纷的古诗语言文化。因此古诗教学中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不能拘于常理,因为这正是“诗眼”所在。如《枫桥夜泊》中“叶落乌啼霜满天”一句,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降着霜。从整首诗来看,这应该是天明的时候,那么上面的解释就欠妥当。“霜降”一词并不是说“霜”也像雪一样从天而“降”。我觉得“霜满天”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是思想染上了情感色彩。诗句正是用简洁的语言在平庸的景色上,披上了迷人的一层纱帘,美妙至极,描绘出了一幅实景的图画,充分体现了诗人奇妙的想象,也可以说是诗人神奇的灵感。这种象征性的思考,能够唤起一种共鸣的情绪,使读者接受诗的思想。这样的意思不可名状,但此诗呈现给读者的则又是清楚活跃的。此刻,诗完全成了作者心理的一种感应,一种与宇宙共有的人类感情的理想,只不过是通过诗人的转化,使其明显化了,使地表下的绿色渐来渐近,直至拱出黄土,露出地表,展现绿色。这里的“霜满天”虽然不太合乎实际,但这是适宜的一种真实,他逼真地写出了当时那刺骨的寒意――那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寒意。从整句诗来看,“日落”是所见,“乌啼”是所闻,而“霜满天”则是所感。全句层次鲜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同时也勾勒出一个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气氛和羁旅者孤独清寥的感受。此刻我们便不难理解诗人的所有用词章法了。

三、赏析写作技巧

诗人在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诗句都是用白描手法写出事物的;又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拟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平明寻白羽毛,没在石棱中”(借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等诗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不论是白描手法还是修辞手法,追求的都是语言艺术。这些诗句若能细细品味,学生定能深深感到世界之可爱,文字之美妙,也必定为作者超凡的观察力、想象力而叹服,自然也就激发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四、积累诗歌语言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2

关键词:张继;《枫桥夜泊》;文本解析;朗读教学

《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是张继(约715年―约779年),字懿孙,一说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年)中进士,曾与刘长卿同为御史,担任过检校祠部员外郎和盐铁判官等职。他一生创作了不少旅游题咏诗。他的诗多用白描手法描写自然风景和反映民生疾苦。流传下来的也只有四十余首。著有《张祠部诗集》。

诗题“枫桥夜泊”。枫桥: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以西十里的地方;泊:停船的意思。诗题的意思是:在枫桥夜晚停船。写的是夜晚在枫桥停船靠岸时的所见所想。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乌啼:乌鸦叫;满:布满。这句诗的意思是: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在啼叫,寒冷的霜布满了天空。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江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对愁:陪伴着忧愁;眠:睡觉。这句诗的意思是:江岸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陪伴着我这个忧愁的过客寂寞地睡着。以上两句,诗人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寂静的环境中,月亮西沉,寒鸦哀叫,夜空布满了寒霜。这是一个多么寒冷、寂静、凄凉的深秋之夜啊!那无语的江枫、昏暗的渔火,都令诗人愁上心头,辗转难眠。一个“愁”字,反映出客居船上诗人的忧愁心境。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苏州市的旧称;寒山寺:在苏州市枫桥镇;寺:寺院,也叫庙,是僧人居住的地方。相传曾有一位会做诗、名叫寒山的和尚住在这座庙里,因而得名。这句诗的意思是:苏州市城外有一座“寒山寺”。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就是半夜的倒装用法;钟声:是指寒山寺里敲钟的声音;到:传到;客船:指诗人居住的船。这两句诗语言朴实易懂,但其含义是余味无穷的。这也正体现了诗人“事理双切”“不雕而自饰”的艺术风格。

《枫桥夜泊》这首诗把形象、色彩、音响交织在一起,所写景物的远近、位置、层次都调配得十分和谐巧妙。诗人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词语,把夜泊枫桥所看到、听到的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令人称绝。四句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描绘了苏州城外古迹“寒山寺”的夜景,抒发了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情怀。这首诗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也因为张继的这首诗,“寒山寺”才成了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关于诗的朗读。(注:单斜线“/”表示轻微的停顿,双斜线“//”表示一般的停顿,“///”表示停顿时间长些;着重号“.”表示逻辑重音)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题中的“夜”字后停顿的时间要略长些。“夜”字要读重音,因为诗中带有愁思,所以朗读时可读得低沉一些。读第一句时,在“落”“啼”“霜”三个字后都要有一个停顿,尤其是“啼”字读时要拖长一些,这三个字都要读重音。第二句在“枫”“火”“愁”三个字后要有一个略带停顿的拖长音,这三个字也都要读重音。“对愁眠”三个字读时既要顿挫又要低沉一些,以体现诗人忧愁的情感。第三句的重音应放在“寺”上。“城外”后停顿略长些,它是“寺”所处的方位。第四句要在“钟声”之后有一个较长的停顿,“钟”字要读重音,让人感到好像在倾听那从寒山寺里传来的阵阵钟声,而句尾的“客船”应读成下降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该诗的多重意蕴和独特意境。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红旗(1974-),男,吉林双辽人,嘉应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3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教学难点:诗人为何而忧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背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一千二百年前有一个叫张继的人进京赶考。最终却名落孙山。时至今日,当年的状元现在已无人知晓。可落榜学子张继的一首诗却流传至今。那么,这首诗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课题。

2.破题。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说?

生: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

3.张继的诗作并不多,然而他却能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样名垂千古,由此可见《枫桥夜泊》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感受一下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1.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

2.师范读。3.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汇报。

师:读诗的初步感受很重要,老师的感受通过我的朗读表达出来。请你们也把你们的感受放进诗中,读出你们自己的味道。

3.学生齐读。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师:你感觉到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板书“景”)

出示自学提示: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用“——” 画出诗人看到的景物,用“~~~”画出诗人听到的声音。

师: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2.老师适时出示归纳了景物名称的课件。

3.师:这些都是诗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汇集在一起就成了这首诗。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描述画面,师引导学生说具体生动)

师:如果把这首诗读成一个字,一个表达诗人情感的字,是什么字呢?

生:愁。

师:诗人通过哪些描写突出这个字的?请大家带着“愁”读,边读边品味,在诗中找一找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拿出笔在旁边做一下批注。

(生批画读后汇报。)

4.适时品析“月落乌啼霜满天”。

师:“秋处露秋寒霜降”霜只有在寒冷的季节里才会出现,说明此时天气已经很冷了。

师:一个“霜”字让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明明是在地上的,这里怎么说“霜满天”呢?张继怎么会感到满天都是寒霜?说明什么呢?(学生自己体会,齐读该行诗)

张继又听到了什么?(板书: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为什么明明是深夜诗人却写乌啼,岂不吵吗?(以动衬静)

师:你能读出夜的寒冷,读出诗人的孤寂吗?(指名读)

5.品析第二行“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渐渐的落下。天地之间,一片幽暗。在这片幽暗之中,张继又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诗)

师:江枫与渔火相伴。张继有人相伴吗?你由此体会到什么?(孤独、凄凉)

师:把这种感觉读到诗中去。

6.学生读诗。

师:“眠”是什么意思?

生:睡觉。

师:谁睡了?

师动情强调:江枫——

生:睡了。

师:船家——

生:睡了。

师:整个大地——

生:都睡了。

师:由此可以想到岸上,整个姑苏城的人都睡了,只有张继没睡。把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首小诗。

7.课件出示:

江水睡了,

枫桥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独张继醒着,

夜愈深愈难眠。

师:谁来读读这首小诗?

(生单个读)

师:为什么对张继来说“夜愈深愈难眠”?

补充:张继是湖北襄阳人,此时此刻他正在姑苏,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相隔1400多公里。

师:他现在远离自己的家乡。那天晚上,他的妻子在吗?孩子在吗?朋友在吗?一个人漂泊在外在愁什么?生答

他只好一个人静静地在船头轻轻地吟诵着这忧伤的诗句,来表达他浓浓的思乡之情。把这种感觉放进诗中读一读。

(学生读前两行)

8.品析第三、四行诗。

师:在孤独而寂寞的夜晚,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月亮西沉乌啼声声江风凋零,渔火点点,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那此时他又听到了什么?

师: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就在客船上,远处传来寒山寺那悠远的钟声,自己的心情是难以言说,怎么办?那我们就读吧!

(学生带着感情读)

师:读出了凄凉,读出了忧愁,带着这种感觉读读整首诗,来理解张继那难眠的一夜。(学生读,读得凄清,读得悲伤)

师:故乡襄阳与姑苏相隔千里,故乡的生活那么美好,回忆故乡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的。但在这里只有……

生接读:(课件出示)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没有熟悉的家乡山水,没有熟悉的乡土乡音,这里有的只是……

(生接读,再次看课件,读这首诗)

师:在这里,张继生活了很多年,张继一生漂泊,他到死都没有回到家乡,在这里只有无尽的思念,大家带着感情再读读。

(生接读,又一次看课件读这首诗)

四、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师:诗人张继除了这些“愁”外,还有更大的一“愁”,想知道吗?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4

陶渊明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东晋大司马、荆州都督陶侃的曾孙。他几经出仕,深感官场黑暗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41岁时弃官归田,在山林中寻找乐趣,在田园耕耘中领悟人生真谛。于是以田园风光和耕耘劳动为题材。写下了许多田园诗,被称为中国田园诗的开山始祖。早在东晋元兴二年(403年),他因母丧离职,与从弟陶敬远同居田舍,并参加农业劳动。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中写道: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

日入相与归,壶浆老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诗中洋溢者诗人躬耕陇亩的喜悦心情,表现了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诗中也展现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田园风光画面,“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写景传神生意盎然。令 A看到田野平旷、春风和煦,一派生气勃勃的春天景象,也流露出作者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东晋义熙元年(406年),陶渊明在作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之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从此不再出来做官。归田后不久,他就写了一组《饮酒》诗,其中一首非常著名: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申抒发了他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表现了安贫乐道的思想。“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已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这种隐居田园的隐逸生活非常美妙,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只能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了。

在退居农村过着田园生活之后的岁月申,他写了许多田园诗,如有名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萆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也是一首享有盛誉的田园诗。前八句诗坦露自己弃官归田的原因,用形象的比喻揭露官场的黑暗,像是陷人的罗网和樊笼。中间八句非常生动地描绘简陋的草屋、周围的田地树木、远处隐现的村落、依依的炊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田固风光圈,宇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离开官场归隐田园后无比兴奋的心情。

另一首是: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申,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诗中描写他居住在远离城市没有车马喧闹,人们相见没有虚伪的客套,只谈论这田里庄稼生长的情况。担心天气寒冷霜霰降临会伤害了田申的快要收割的桑麻。

还有一首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如果说前一首是从远景来描写农村田园景色的话,这一首就是从近景来描写农耕劳动.陶渊明扛着锄头去锄豆田里的杂草,一直锄到天黑月亮出来之后才回来,晚上野草的露水都打湿了衣裳,但他毫不在意,因为归隐田园就是他本来的意愿。前六句是直接描写劳动情景。具体真实,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

陶渊明从事农耕,不仅是种植桑麻豆子而已,最主要的是种植水稻,他在弃官归田六年之后写的一首诗题目就叫做《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有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申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 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诗中描写了早出晚归、沾霜带露的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并表示要长期躬耕田亩的意愿。认为虽然起早摸黑的农耕劳动非常辛苦,但劳动是人们谋取衣食的基本手段。不能丢开它去贪图安逸,又没有官场的险恶,不会有飞来横祸,可以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何乐而不为?可以看出,经过几年农村劳动的实践,作为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对于农业劳动已经有了几分理直气壮的自豪感。

当然,陶渊明不是普通的农民,在农村并非单纯从事体力劳动,他是过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所以在劳动之馀还会读书、写诗。他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的第一首就写道: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5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6

十才子之一的李益过了十年戎马生涯,所写边塞诗广泛流传,乐工常常被诸管弦。唐宪宗召为秘书少监。有《李君虞集》。李益的诗歌题材广泛,有边塞诗、宫怨诗、怀古诗、怀乡诗、闺怨诗等等,如大家熟悉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宫怨》、《江南曲》等,都是情真意挚的上乘之作。当然,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边塞诗,尤其是七言绝句,其境界之蕴藉,语言之隽美,音韵之流畅,确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是时大历诗坛中衰,白居易尚未登上诗坛,李益却以其风姿独具的“抑扬激厉悲离之作”驰骋其间。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道:“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城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

由于李益和王昌龄的边塞诗风格相近,前人往往将他们相提并论。并且有别于高适、岑参。高、岑擅长用七言古诗描写悲壮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气势雄浑奔放;李益和王昌龄则将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着力写征人思乡的感情和安边定远的愿望,风格蕴藉有致。但相比之下,李益的边塞诗所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手法更含蓄,感情更深沉,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而且他也是七绝的能手。

李益的边塞诗在思想内容上:最值得重视的是,热烈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表现将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豪放遒劲。

如写部队凯旋而归的场面,《度破讷沙》(其二):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诗由惊起雁飞暗示战场归人,第三句点明时间,仍未写出这场在夜间进行的战争的紧张激烈程度。末句是使全诗灿然生辉的一笔,盔胄在朝阳下闪闪发光,与砂砾的反光交相辉映,象征战士们威武豪壮的英雄气概和满怀胜利的喜悦心情。如《塞下曲》: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这首诗以汉代的马援和班超互相比较,表现了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马援曾被封为伏波将军,《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的话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后汉书·班超传》说,班超在边地年老思归,曾上书给皇帝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首诗的头两句“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意思是说应该像马援那样,甘心死于边疆,不要像班超还希望活着回来。这两句表示为了国家愿意终生战斗在边疆的决心。第三句“莫遣只轮归海窟”,是说不要让敌人有一辆战车逃走。第四句“仍留—箭定天山”,用《旧唐书·薛仁贵传》的典故,薛仁贵曾在天山连发三箭,射死三个敌人,使敌人全部投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这里的“仍留一箭射天山”,意思是说要留守在天山,随时准备迎战入侵的敌人。

又如《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诗人用流畅明快的笔调,描写战士们的纵马驰骋和放怀高歌。由意气风发显示其骁勇善战,由广阔草原展示其生龙活虎,笔端倾注了诗人的热烈情感。这几首诗都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士兵的豪迈忠勇是从战场和练兵这两个侧面加以表现的。角度的选择新颖别致,风格雄健激越,诚为盛唐高唱的余响。

李益本身便是一个“慷慨意气,武毅犷厉”的诗人,他在《从军诗序》中说:“吾自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或军中酒酣,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气。”所以他不仅把边塞生活写得生机勃勃,而且在抒发抱负时也满溢着高昂情绪。如《赴邠宁留别》云:“幸应边书幕,横戈会取名”;《上黄堆烽》曰:“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这些诗句都充满了自信乐观的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

但李益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写战士思乡的痛苦,并常以月色、角声渲染气氛。或直接写征人,或从侧面借塞鸿表现征人,都很耐人寻味,但是感情比较消沉。

中唐国势衰微,藩镇割据,边防不固,内乱频仍,李益的家乡凉州就是陷入吐蕃之手的。时代的风雨不能不在诗人的心灵上留下一道阴影,在李益诗集中,像高、岑那样描写雄伟壮阔的征战场面的作品几乎没有,歌唱胜利的声音渐渐瘖哑了,大军出征的雄壮场面,我们也很难准找见,更多的是对边疆紧张形势的担忧焦虑。

《回军行》写一支部队的败退:“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土卒哭龙荒。”

《观回军三韵》是写将军阵亡,部队回撤:“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将军万里没,回旌陇戌秋。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上汝州郡楼》写边防空虚,中原陷入战乱,也像边疆州郡一样了:“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统汉峰下》反映边疆战守无人的现状:“兢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诗中所流露的怨愤失望的情绪是十分明显的。

同时,李益还谴责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士兵们带来的不幸,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深切同情。他的《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就是一首极其哀婉悲壮的长篇悼辞: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水流呜咽幽草根。……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为之弹剑作哀吟……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尔独不可以久留。”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招魂的形式表达对战死沙场的将士的沉痛哀悼,整首诗弥漫着苍凉悲怆的情调,读之“令人凄断”(《唐音癸籖》),非亲历沙场之人不能为之。

中唐时代国势的衰落在李益诗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像这样的诗在王昌龄、高适、岑参集中难以找见。

李益诗集中有很多抒写征人怀土思乡之作。由于他身居边塞数十年,对于战士们的甘苦有深切体会,像思乡这一类感情,是久戍在外的人所共有的,他的这些表现离恨乡愁的诗就特别能够打动人心,是广为传布人口的优秀诗篇。如《从军北征》和《夜上受降城闻笛》: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首诗用意相同,都是写气候的寒冷,月色的凄清,笛声的哀怨,以及由景物触发的征人之乡愁。前一首写行军途中的情景。诗人首先点出天山气候之严寒,战士们顶着寒风、踏着冰雪夜行军,其条件之艰苦不言而喻。偏偏在这个时候,横笛却吹起《行路难》的曲子来,士卒本已沉重的心情更添了几分凄凉,思念家乡的愁绪强烈地攫住了每个人的心灵。三、四两句,用“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这样略带夸张的数字和动作,有力地强化了这种乡思之情。后一首塑造了塞外月夜的凄清环境。前两句是所见,那似雪的沙,如霜的月是征人眼中所见,这既是塞外特有的景象,又间接写出了征人心情的落寞。第三句写远处传来的哀怨缠绵的芦笛声,一声声都在撩拨着征人伤感的心弦,于是乎,征人一夜未能入睡,“尽望乡”正反映了他们思乡之情切。

这些久戍思乡的作品有其共同的特色,即皆以环境来烘托气氛,笛声、月光、霜雪、秋风、鸿雁是诗中经常出现的物象,笛声之哀怨、月光之清冷、霜雪之严寒、秋风之萧瑟、鸿雁之哀鸣,形象地映衬出戍卒的满腹愁情。由这些物象组成的画面,既是触动乡愁的典型环境,也是戍卒凄苦心境的写照,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诗中声、色、情和谐地融为一体。

如后一首诗,正因为征人的心情颇感寂寥,所以才会有“沙似雪”、“月如霜”的感觉,而这又是塞外特有之景,那远处飘来的笛声似乎也带上了寒气,和景色一样的凄清,也和戍卒的情感一样的缠绵。这种互相映衬的手法,使诗歌显得格外深挚委婉,含蓄动人。尽管这些诗里的意象略同,但表现手法有异,使读者不嫌其重复。如上面两首诗写乡愁,前一首用“一时回首月中看”这个动作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后一首则直截地写征人望乡,但那离恨乡愁究竟到了何等程度,诗人没有明说,只用一“尽”字来揭示,让读者自己去玩味体会。此种同中有异、蕴藉有致的表现方法,使得李益的这类思乡之作各尽其妙,耐人咀嚼。

语言的精炼是李益的这类诗具有高度艺术性的重要因素。从上面两首诗中,我们就可窥见这一特色。他善于运用准确的数词和副词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展示人物的心理。如“碛里征人三十万”说明思乡的人数之多,以“一时”强调征人的共同感受,以“一夜”表现征人愁不能寐的状态,表明思乡之情深。再如“偏”这个副词,下得极好,它真切地反映了士兵不堪身心之苦的心理状况。“尽”字和“一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揭示征人的感受。这些数词和副词贴切鲜明,表达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李益的征人思乡诗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不言愁而其愁自现,不言情而情溢出,抒情浓郁真挚,塞外独特的景色和人物感情的抒发融合无间,从而造成了浑融完美的意境。

和王昌龄一样,李益写宫怨也很出色。如《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7

描写秋天的成语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枫林如火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4、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5、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欧阳修《秋怀》

6、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適《送魏八》

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9、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0、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1、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12、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6、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8、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1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20、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2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23、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2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5、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28、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29、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李觏《秋晚悲怀》

30、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31、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3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3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3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35、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6、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7、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4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6、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47、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8、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8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用高大的五岳、赤城山以及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描写了蓝天、黄花、秋风、北雁、如醉的霜林,景物自高而低,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但由于相爱的人即将长久离别而归期难料,泪雨纷纷中这优美如画的秋色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用泉声、浣女归家的说笑声,渔舟在永中掀起莲叶的动来表现“空山”的幽静美好,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子规夜啼声来反衬夜行蜀道的冷寂。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2007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考生应关注所答题目所含的分值,因为高考评分时一般有明确的采分点,如所给题目为4分,答案一般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是3分,答案可能是用三句话,从三个角度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9

一、塞下秋来风景异――辨析意象识诗意

边塞诗大多有比较明显的“边塞味”。首先其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眼。其次,边塞诗中的意象多反映边地风貌与军旅生活。自然景观诸如黄沙、白云、冰川、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等,地理名诸如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西山等,战事器具诸如金鼓、旌旗、烽火、刁斗、羌笛、胡笳、琵琶等,人物诸如戍卒、将帅、胡人、单于,乐曲诸如表离情别愁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阳关三叠》等。所谓雄剑羽书战事紧,号角宝刀杀敌切。旌旗响箭战场烈,琵琶美酒胜利还。万里平沙征战苦,朔风蓬蒿白骨乱。关山陇月人不归,鸿雁秋风肝肠断。诗人要么直接描写,直言边塞风光的奇异或征战环境之恶劣;要么借景抒情,用壮阔苍凉、雄浑高昂的边塞之景抒发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要么借“边月朔风、羌笛芦管”,极言边疆将士的思家之苦等等,鉴赏时须注意景与情的联系。

二、边塞诗魂永不散――主旨集中探诗情

边塞诗常或多或少都染上诗人的个人色彩和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诗人的生活遭遇或时代背景等常常是解读诗情的突破口。诗人的个人遭遇常常在所给诗歌的“【注释】”中会有所暗示,或年少从军,或欲求功随军,或遭贬随军,或戍边日久等。至于边塞诗的时代特点,又与国运相关:初唐边塞流露的多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盛唐边塞诗充溢的多是“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进取精神,中唐边塞透露的多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厌战情绪,晚唐边塞诗充满的多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反战呼声,宋朝边塞诗词虽也有豪壮悲愤之情,但更多的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惆怅与遗憾,或是因为战败太多,或是因为边塞苦寒,所以其边塞诗词的意象、色彩、所闻、所见、所感,无不给人一种凄凉、衰飒的清冷之感。但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遭遇,在任何时代,边塞诗所抒发的情感总体上表现为如下:

(一)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或表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或抒写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或讴歌不惜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二)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或描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勇敢顽强的英雄气魄;或描写投剑从征,表现将士视死如归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或描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

(三)雄奇瑰丽、奇异苍凉的边塞风光

如大漠戈壁、边塞萧关、冰川雪峰等,这些边塞风景,常常充满一种苍凉雄壮的基调。如高适的《金城北楼》“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作者入夜登楼远眺,城头残月如弓,黄河水声若急箭,让人依稀感受到边塞风光的苍凉雄壮。

(四)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或表现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揭示爱国与思乡的矛盾;或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与从军生活的艰苦,透出无法排遣的乡愁;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表达归家的期望等。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寒冷的边关,月色如霜,寒沙似雪。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

(五)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与反战思考

或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反对穷兵黩武的政策;或极写战事之惨烈,控诉边将的无能,朝廷的用人不当;或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发对战争的思考。(《古从军行》李颀 )

三、拨开浮云终见日――品析内容辨手法

诗作的内容与主旨决定所用的手法。所以,对边塞诗艺术手法的分析,首先要充分读懂诗意;其次,针对边塞诗的特点,也得掌握一些常用的手法。

(一)要掌握一些基本手法,如夸张、对比、用典等

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第一句用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的故事。第二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的故事。第三句用古代晋人与姜戎败秦的故事。第四句用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全诗用典,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要有侧重地分析其技法。边塞诗有的侧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的着力于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抒发

1.侧重于表现人物形象的,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例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首句用风呼,弦鸣,侧面烘托将军的臂力强、箭法高。尾句“千里暮云平”写景作结,借自然环境的变化,烘托将军狩猎的气势与骁勇英姿。

描写霜降的古诗篇10

重阳节的发源地苏东坡《丙子重九》诗:“登高作重九,蛮菊秋未开。”这个“重九”指的就是重阳节。根据历史上的风俗习惯,重阳节都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西周初年,人们就认为“九”为“阳”数,《周易》即以阳爻为九。后来,人们认为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故称重阳。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里曾说:“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重阳成为节日,始于东汉时期。南朝的吴均《续齐谐记》有这样一段记载: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于是,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嘱咐,届时全家登上上岗。傍晚归家,见鸡犬牛羊皆死。后来,人们为了避祸,每到九月九日,即离开家庭,去到高处。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登高望远的习惯,并形成了节日。

桓景避难所登的山冈,即今上蔡县城所在的芦岗。西汉时期,“汉高祖四年”在上蔡县置汝南郡,因此,西汉时的汝南,人们均认为即今上蔡。从春秋至汉代,桓氏一直是上蔡声势显赫的家族。《盐铁论》的《大伦》篇有:“孔子适蔡,桓魑害之。”“蔡”,即今上蔡县。孔子周游列国,七十二贤多皆伴行,三千弟子部分亦皆随从,并有武装保卫。桓魑能够组织一定的人力对孔子进攻,可见其地位之高,实力之大与桓氏家族之强。古代,人们由于血缘关系及生活环境限制,一个家族往往世代住在一起。如:陈留,为蔡氏家族所居地,东汉时有蔡邕、蔡文姬。桓魑这个家族之汉代,有桓宽。桓宽是位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学者,博通经典,善属文,《盐铁论》即是他写出的;汉宣帝时官至庐江太守丞。从桓宽的官职、学识,说明上蔡桓氏仍是个显赫的家族。东汉时期的桓景,当是这个桓氏家族的成员。

桓景登的山冈,春秋时名冈山。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高97米,上土下石,今名芦岗。上蔡境内唯此岗最高,登上岗陵,可以了望四野。桓景所登之地,应即此岗。

伴随历史进展,重阳节迅速传遍全国,晋朝周处的《风土记》谓:“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又云茱萸会。到了唐代,诗人并以此为题写了很多诗篇。如唐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本是香气浓烈的植物,桓景用茱萸装进绛袋佩戴,原是为了袪邪避灾。到了唐代,已经变为插在头上的装饰品了。

重阳时节,秋意正浓,,天朗气清,叶红菊黄,正是登高望远,饱览秋色的大好时机,和清明节“踏青”春有同样富有诗意。重阳节的起源地上蔡,自古就有登高远眺的习尚。上蔡县城西南的芦岗上,有蔡侯玩河楼,高踞蔡国古城之上。登上楼台远眺,西面嵖岈翠峰插云,东面洪河蜿蜒若带,周围数十里的村落、田亩、丘陵、林木、道路、沟渠,星罗棋布,均历历在目。尤其上蔡县城,房舍栉比,街道纵横,人如流水,车若矫龙,每当夜色降临,灯火齐明,互相交织,汇成灯海,不能不令人叹为奇观。因此,明清以来,经常有人到此登高赋诗。清人冀景隽有《望河楼剧饮》诗,李士英有《重阳偕友登望河楼》诗,均描写在望河楼了望景色和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情况。

据文献记载,在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可令人长寿。南朝梁宗凛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耳,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茱萸味辛苦,可以除风散寒,止痛;蓬耳今无其名,未知起何作用;菊花有浓厚的香气,能够除风明目解毒,用之泡酒,并可活血理气,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这可能是当时的验方,所以梁宗凛说它可以令人长寿。现在国家规定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即取祝老人长寿之意。

重阳节习俗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节古诗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