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知识十篇

时间:2023-03-25 23:01:46

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篇1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摘要]政治知识传播是国家和社会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促进国家政治理念稳步推进、良好发展的工具。本文结合曼海姆相关思想,认为政治知识是主体社会存在的反映,具备历史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在国家、社会层面,我们不仅需要警惕政治知识传播的客观主义、反历史主义倾向、重视政治知识与上层建筑的紧密互动关系,还要根据当代媒介技术带来的认知方式变迁挖掘有效的知识传播途径,保证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 http://

关键词 ]曼海姆;科学政治学;政治知识;政治知识传播

“政治知识”是人关于社会、国家、历史、社会政治生活、制度、原则、政策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形成特定地域内政治理念、政治价值、政治文化基础质料。在政治传播活动中,“政治知识”以政治信息的形式出现,提供一套特定的政治内容、认识结构以及指导性的政治实践活动方向。从传播主体上讲,从事政治知识传播的一方面是国家,另一方面是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利益集团。前者主要传播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核心政治思想,后者则表达来自社会的政治愿望、目标和利益诉求。可以说,政治知识传播是国家和社会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促进国家政治理念稳步推进、良好发展的工具。那么,在国家、社会的不同层面上,政治知识传播应当以何种方式进行,才能确保不同政治知识之间有效的交互、融合?政治知识传播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才能保证它在认知和实践层面上的最大效果?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背景下的相关政治理论回答上述问题。

要深入探讨“政治知识”的特性和传播,我们必须首先对“知识”做出正确的定位。一般地讲,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知识的客观标准(如数理知识)有自明性,所以往往被赋予“客观”、“普遍”与“真理”的美名。这种定位对自然科学知识固然有效,但用于衡量政治知识则差之千里。这是因为,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看法和判断一方面取决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与活动主体的意志、地位、利益、愿望、经验和习惯有关。在曼海姆看来,这些因素并非理性所能解释,因而相应的政治知识也就没有客观或不客观可言。对此曼海姆说道:“所有的政治观点都只能是局部的观点,因为为历史的总体是过于广泛,以致产生于它的任何个别的观点都不能把握它。”[1](p153)。此外,曼海姆认为一切政治知识都以实践为导向,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寻求实践活动指导的产物。人们按照他们所的环境积极地参与、改变国家、社会环境或维持一定现状。正是这种参与活动的倾向为政治知识的形成提供了认识导线,也使政治知识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当中。

按照曼海姆的观点,我们认为政治知识具备历史性和发展性。明确这两点特征,有助于我们警惕个体层面政治知识传播的客观主义和反历史主义倾向。在信息传播发达的全球化政治背景下,我国很多学者注意到中西方政治在本质和现象上的差异,亦然将西方国家的政治知识当作普遍有效的真理。不仅缺乏对前者所形成的历史、社会背景和其直接具备的时代性意义的考察,而且直接排除了它从起源到发展中的非理性因素和变迁细节。这种客观主义认识倾向必然导致政治知识传播的不客观性,并把社会主体对西方和中国的政治认识引向歪路。此外,将西方国家的政治知识直接对比我国政治现实,而不是基于文化、政治、社会等多方面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无根基、反历史的,必然不能成为国家发展中的建设性政治意见。

当政治知识满足了特定的实践需要,发挥出构建国家、政体、民族、社会的理念功能,它就上升为一种国家上层建筑。那么,成型上层建筑和不成熟的政治知识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此曼海姆认为,“政治知识的本质在我们看来似乎就是:被增加了的知识并不消除决定,而只迫使决定一再后退。而我们通过这种决定后退所获得的便是视野的扩大和在知识上更多地把握我们的世界。”[1](p192)换句话说,政治知识的光辉不应被上层建筑所掩盖,而是应该与后者交互、碰撞、融合。我们前面说过,政治知识是社会个体、群体、阶层或集团政治愿望的反映,也是他们处境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政治知识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完全国家发展的需要,但是一定符合表述它的主体。因此,国家必须重视社会中表达的政治诉并与社会进行有效沟通,使其与上层建筑通过良好互动创造新理念、新道路,避免以绝对主义或整体主义的逻辑缩小政治知识的意义。

最后是关于传播方式的问题。“政治知识”传播与一般的传播活动不同,它不是通过制造短暂同意来操控舆论、控制群众或避免国家、社会的潜在冲突,而是建构社会共识、达成社会整合的手段,这种手段试图使“政治知识”的内在认识结构被传播对象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从事政治实践活动的依据。在曼海姆看来,传播政治知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系统化、理论化为主要形态的“唯理智论”,另一种是个体化、艺术化的“浪漫主义”。很明显,前一种传播方式表现出同质化和理智化的倾向。对此曼海姆说道,“主观的、情感的冲动和个人的关系都被尽可能地置于脑后,只在与实施有关的基础上考虑彼此相对的各种抽象的可能性。”[1](p182)我们前面说过,政治知识的产生以实践为导向,其传播和普及也强调主体的投入性。而唯理智论的传播方式切断了与从事实践的、寻求具体行动方向的人的联系,其效果必然空洞、无味、缺乏感染力。相比之下,曼海姆更推崇“浪漫主义”传播方式,它广泛融入了感觉、意志、兴趣、偏好等认识因素,能在认知互动中引起传播双方情感共鸣,并以非理性的情感化方式完成政治知识的普及并确立实践目标。从今天来看,曼海姆提倡的“浪漫主义”传播方式恰恰能有效结合新媒体技术带给人的认知结构改变:传播对象所能接受的是“政治知识”不是文字,而是图像、声音组合起来的情境、叙事或是故事;他们通过“政治知识”获得感官愉悦,而不是知性满足;他们也不再关注“政治知识”的内容,而是知识的实用性;他们评价和服从“政治知识”原则不是逻辑、理性、运算或沉思,而是兴趣、情感、意志或直觉。所以,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讲,都应当避免以死板、教条和讲话的“唯理智论”方式传播政治知识,加强对人非理性认知特性的利用并实现政治知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http://

参考文献

政治理论知识篇2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它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3试述党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

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党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割断城市资产阶级与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的联系,推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实现两大改造的相互促进。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③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在后趁热打铁,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集体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④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说服、教育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⑤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2)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②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的方法对资本家进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同国家政权结合并受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和平赎买,而不是没收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具体实现步骤是,先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家计划轨道,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结果是实现双重改造,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4试述弘扬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大意义。

(1)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而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崇高理想,表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3)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4)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深刻内涵,为维护国家和安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尊严而斗争,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5)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为维护国家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而奋斗。

5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对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在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就是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其中包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不可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我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其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6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更,而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的状况和变化决定整个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更。②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唯一科学观点,它克服了“人口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唯心主义的历史非决定论的错误。

邓小平指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它为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排除干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7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力。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和文明,包含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

政治理论知识篇3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实需求;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09-04

“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计算机可视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表征手段,在2004年Martin J.Eppler和Remo A.Burkhard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中正式确定其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知识可视化是利用图解手段来提高知识的创造、改善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的知识的传播的效果。从狭义上讲,知识可视化是知识在表达的过程中借助的方式和手段,包括思维导图、概念图、认知地图等多种工具。知识可视化从2005年被引入中国后,已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作为一种知识传播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是一门基于知识教育的认知性课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定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或手段。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包括现实需求、理论基础、效果达成。

一、现实需求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背景

现实需求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背景,这一现实需求主要包括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特有优势、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的特点等方面。

首先,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给予高度重视。“05”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重视,推动了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应用。

其次,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优势。纽约大学心理学专家Jerome Bruner在试验中发现:人们能够记住10%听到的东西,30%读到的东西:但却可以记住80%看到的东西[1]。可见,视觉语言的信息更容易让人接受并记忆。知识可视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其制作工具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知识点又有极强的抽象性,要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感性材料与理性内容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目的。知识可视化工具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是一种视图化工具,更是一种认知工具[2]。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可将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图形所隐含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创新和转移。同时,知识可视化工具能够呈现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联想与记忆;对于教师而言,知识可视化工具可以辅助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应该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客观的食物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3]教师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理论阐述形象化,将复杂难懂的语言转化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视觉语言,更易于学生接受。

最后,“90后”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信息接受特点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情感的,是做人的工作[4]。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是受大学生的媒介接受和信息接受特点变化的影响。目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主体,其媒介接受特点和信息接受特点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方式。一方面,“90后”大学生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新媒体有极强的依赖性,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又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互联网的发展所引发的教育技术的变革,电子文档、数据库等,逐渐取代纸质文本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行为、思维方式等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就十分有必要;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特点也不同于以前的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主要靠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活泼性就越发重要。根据心理学“3S”理论大学生接收信息具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特点[5],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引起学生对所讲概念、理论、知识点的选择性注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进行选择性理解,再依据个人价值观以及思维、行为方式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性记忆。从学生的信息接收过程可见学生所占的重要地位,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疑问,不益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的实现。而知识可视化运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重构与创新中,并主动探究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习中的存在感,能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双向交流性。

二、理论基础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支撑

知识有多种不同的分类,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从能否用符号表达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通常是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图像和数学符号公式加以表达的。显而易见,这类知识容易获取,便于整理和交流。与此相对,所谓隐性知识通常是指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通过语言、文字、图标或符号明确表达的知识,此类知识由人的认知、情感、信仰、价值等因素构成[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实际上就包括这两类知识,其中概念性、命题性的知识便是显性知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所要传达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就归属于隐性知识一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这两类知识的把握,需要借助知识可视化工具,并且这一过程中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佩维奥双重编码理论等。

首先,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夸美纽斯指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跟前;如果得不到实物,就用图像、模型等直观教具代替。直观教学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运用图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性教具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知识可视化也是通过视觉表征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因此,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应用,也应以直观性教学理论为基础。

其次,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梅耶及其同事认为,“教学信息应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6]这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包括三个假设:双重通道、容量有限、主动加工三个假设,并这三个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模型(见图1)。

从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学习的认知过程中包括词语加工和画面加工,对画面的加工主要发生在视觉通道,最后组织成图像模块,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为知识可视化在呈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相关材料时,文字材料与图像材料同在,学习者能够主动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建构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事实上,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启示人们在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一定要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考虑在教学设计之中,并且要将视觉材料与文字材料同时展现,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言语通道和视觉通道来加工信息。

最后,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是由美国心里学家佩维奥提出的,认为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两个不用区域的认知处理系统,负责处理不同的信息,其中有语言系统,负责处理语言信息,并将语言信息以字符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的文字储存区;非语言系统负责处理非语言信息,存储在人脑中的图像储存区。双重编码理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加工:(1)表征性的,语言和非语言表征的直接激活;(2)调用性的,通过非语言系统激活语言系统或反过来通过语言系统激活非语言系统;(3)联合加工,在语言系统内部或非语言系统内部的表征的激活[7]。运用双重编码理论,将文本内容与图像内容融合,逻辑上相呼应,便能加深对所要传达内容的记忆。双重编码理论启示人们知识可视化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时,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相关知识以图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便可以对其中的显性知识包括概念、内涵的理解提供辅助与补充,重要的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隐性知识,包括价值观、信仰等核心内容,运用图解手段呈现,能够降低语言的负荷,激发学生对于信仰、价值观等隐性知识的主动探究,便于整体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知识,促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然,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除上述三种理论支撑外,建构主义理论、香农―韦弗的传播学理论等理论,都为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三、效果促成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

知识可视化工具本身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社会、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在社会方面有助于推动知识在生产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传播;在情感方面,它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究图形的意义,有助于从文化情感层面促进知识的创新与迁移;在认知方面,它可以呈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习者记忆、应用新知识[8]。因此,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应用的结果也令人们期待。

首先,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知识可视化工具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单一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图像语言,同时又能够加强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以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学生探究图形意义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使用的知识可视化工具,绘制出自己的可视化图形,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加强新旧知识间联系,利于整体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内容,加强知识记忆和创新。例如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学习中制作的思维导图(略),通过这幅思维导图人们可以很清晰地把握在抗日战争、侵略与反抗、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近现代的探索中,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学生看到这个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整体把握知识,而且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激发他们探索图中每个分支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体。另外,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自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思维导图,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目的,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或手段的总称[9]。相比较其他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言,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的能否达成的关键。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视觉表征手段,包括多种工具,例如,思维导图、认知地图、概念图等,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可以采用不同的可视化工具进行呈现,这就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讲授、讨论、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从以往以教师“教”为主或以学生“学”为主,向“教与学”并重过度。

最后,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必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整体性,这样各个部分的内容才能相互起到协同作用,为教育对象所接受。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恰好能将各个部分的知识连接起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形成系统框架,能够将相关知识以一个整体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从所呈现的知识系统中,能够看出各个知识点间层级和脉络关系。知识可视化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并不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内容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根据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对知识加以整理,进行连接,并且在组织知识点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突出重点要素,从而使整个内容体系功能得到最好发挥。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加强针对性和主动性,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各个要素(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着手进行创新和改进,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人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具体分析不同知识可视化工具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霍文利,等,译.北京:北京传播学院出版社,2003:446.

[2] 赵慧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

[3]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9.

[4] 施海宁,李梁.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

[5] 波斯特・M.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30.

[6] [美]梅耶.多媒体学习[M].牛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3.

[7] Pavio,A.(1986).Mental Presenta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政治理论知识篇4

在任何一个时代,学生都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可塑性的一个社会群体。学生们充满激情、积极向上,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一批人。所以,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才的储备都会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

一、关于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

从字面上理解,知识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讲解,学生们从中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并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信仰教育相比之下则要高端得多,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思想引导,是学生们树立起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以使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将信仰进行外化,转化为学生们为人处事的行事风格与准则。

战争年代,一批批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的自由和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与敌人进行殊死拼杀。这种能够舍弃生命的勇气,就是来自于对于祖国和人民的信仰。即使生活在和平年代,信仰教育的意义依然重大,因为不论是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还是民族的自由与强盛,都需要大批有信仰的有志之士贡献力量。

二、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关系

对于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即层次递进、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首先,知识教育是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学术型的。主要针对的是理论知识科学体系的具体研究和探讨。通过知识教育,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可以运用知识来解答相关的理论问题,是“形”;而信仰教育则要高深一些,通过理论知识的教育与思想的培养,使学生们拥有一种精神世界的武装,一种可以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为之牺牲的精神力量,使学生们获得这种信念和力量的过程,就是信仰教育,就是“神”。

其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又是辩证统一的,某种程度上,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一种载体,而信仰教育又是理论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者之间互为表里;

最后,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还是相辅相成的,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三、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与改革措施

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每个问题也都有各自的解决方法。

首先,应试教育成分太过严重,重知识,轻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信仰。只是如今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老师盲目地教,学生盲目地学,一切以学分和成绩来定论。这样一来,完全失去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初衷。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当增强相应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响应素质教育改革,全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信仰教育提到更高的层次上。

其次,思政教师的信仰不够坚定。正所谓:一屋扫方可扫天下,己身正方能正乾坤。思政教师是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和信仰培养方面的灵魂向导,他们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正如西方教会学校中,从事思政教育的工作者大多是在职的神职人员;日本在二战时期的思政教师大多数都是有军方背景的军国主义分子。所以如果想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树立起正确的信仰,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的思想巩固,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最优良的信仰导师。

第三,学生们的信仰缺失现象严重。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不断对校园这片净土造成了冲击。由于学生们的心智尚不够成熟,在不良文化的影响下,极易出现思想下滑。例如:辨别是非能力差、拜金、没有恒心、缺乏毅力等等。

通过强化信仰教育,我们可以完全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通过培养正确的信仰,可以让学生们树立起坚韧的毅力和朴素的品格,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目标、有毅力、有勇气、耐得住辛苦、禁得住诱惑。

政治理论知识篇5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人获得政治信仰和价值以及这些信仰和价值的代际传递过程;是形成、维持和改变政治文化,使个体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和方式;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为公民提供政治信息,传递政治文化,成为影响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的媒介。常见的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有:家庭、学校、朋辈、大众媒体和政府等。

政治社会化贯穿人类一生,而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阶段。所谓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拥护党的事业、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政治人的过程。

2.思想政治理论课。每个政治体系都有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机构,负责政治教育的机构有针对性地对主导性的政治知识、政治价值反复灌输,传播主流的政治文化,把社会成员塑造成为社会所希望和要求的政治人。除了政府、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社会团体以外,学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大学生主要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在自觉不自觉的政治社会过程中,受学校影响非常大。

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发挥高校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四大块以及形势与政策、世界政治与经济等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确立政治认同,提高大学生政治知识和政治信仰,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作用决定了它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特定的作用。

二、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致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由社会来主导的,在教化内容上都体现了阶级的政治利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即合格的政治人。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培养献身祖国建设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除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手段外,还包括学校、政府、党团组织进行的正规的社会化活动,也包括社会和学生社团的自发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要求开设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系统性、正规性、强制性和控制性。相比较而言,其他政治社会化渠道特别是一些非正式的社会化手段,在调控性和反馈性方面效果较差,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而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除了主流的政治文化,也有非主流的政治文化和糟粕的政治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使大学生分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政治文化,摒弃不良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相互促进作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手段丰富、灵活自如有效缓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机动性不足的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弥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强度不够、内容不深、教育不系统的问题。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大学生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而大学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有效、最直接、最系统和最快捷的政治社会化手段,它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体,是大学生成为政治人的必经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集中实现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认知水平。政治知识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大学生才有可能形成相应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形成与完善政治人格;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的提高,是掌握一定政治知识的个体,能动性、创造性的认识、判断、评价各种政治现象,把政治知识提升到更高的理解层次。

大学生政治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学生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文化,帮助大学生获得政治知识和正确的政治信念,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课堂教学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观念。大学生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自觉抵制非主流的政治文化,熟悉国家的政治准则,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

2.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大学生追求独立自由,有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但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情感波动比较大,容易冲动,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政治态度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通常表现为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意志等。当大学生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志升华时,就会产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所以,政治信仰是大学生政治态度最高级的形态。

个体对政治体系的强烈的认同意识可以对政治体系具有极大的维系作用,保证国家的政治团结和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从网络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忠诚感和朴素的爱国意识,关心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过受大学生心理发展和政治认知发展的制约,这种认同感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的特征。大学生认同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保证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之后,大学生作为政治人逐渐发展起来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趋于稳定,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治评价和判断,不过由于大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政治实践,其社会化程度很低,容易受不良政治观念的影响,所以必需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观念彼此碰撞,各种意识形态渗透到学生当中,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异化、集体主义淡漠、个人主义盛行,政治信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政治方向出现不明确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抵御各种不良政治思想,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分析、判别政治思想的能力。面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动摇和政治方向的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积极发挥作为其根本功能的导向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4.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这也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即具备最基本的参政议政能力。

政治理论知识篇6

【关 键 词】政治意识文明;理性化;世俗化。

【作者简介】李 华,法学(政治学)博士,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

人类政治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政治意识文明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则是上述不同层面的进步状态[1]。作为人类政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意识文明本身也是多维度的,深入地看,政治心理和政治道德属于政治人的认知、价值图式,是政治意识文明的心理之维;而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则是建构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内容,属于政治意识文明的理论之维。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理性化与世俗化是有效支撑和彰显政治意识文明性与现代性的两个核心特征[2],而人类政治意识文明的基本特质和标志就在于其心理维度与理论维度的理性化与世俗化的有效获致。

一、理性化的认知和价值图式:政治意识文明的心理之维

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动物,无论是面对自然抑或自身所处的社会都需要其进行以信仰和守持为基本归属的认知与价值图式的建构。人无认知及价值图式则无法直面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政治上,秩序与失序交替相寻,除非在日常事物的混乱之上察见一个超越的先验秩序,否则很容易导致绝望”[3]。此外,人类一方面以特有的方式建构分别与自然及社会有关的认知、价值图式;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亦在创造自身。因此,在人类的认知与价值图式之中,自然与社会的因素本身必然是相绞合的,即人类具有某种将自然伦理化与将社会自然化的倾向,以寻求消弭内心中对未知的恐惧,以获致内在与外在的稳定性。“天的现象的重要性从来就没有被完全忽略过。人一定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事实:他的全部生活都是依赖于某些普遍的宇宙状况的。日月星辰的升落,四季的周而复始——所有这些自然现象都在原始神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的众所周知的事实”[4]。属于心理维面的认知与价值图式的理性化是文明政治意识的一个基本特质和内在要求,这意味着文明的政治意识必须以政治人对自然的去魅化的实践性认知为导向,必须以政治人对社会的主体化参与性认知为导向。此外,文明的政治意识还意味着政治人能够良好界分与权衡针对自然与社会的两种不同认知、价值图式。从人类政治意识的文明化进程来看,不同阶段的政治人在上述过程中分别是作为“下民”到“臣民”再到“公民”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认知主体,分别受“神—人关系”“天—王—民”关系及“理性的人、自然和社会关系”这三重关系的规约,逐渐完成理性化的认知和价值图式建构的,这一理性化的认知、价值图式的有效完成即标志着政治意识心理维度的文明化。

首先,在人类政治意识发展的肇端,“神—人”关系主导着人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认知和价值取向,是影响人类政治意识形成过程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先前的人,觉得发光的大气,太阳和它的火,暴风雨时的云雷,诸如这一切,均系神自身,正像儿童把他的周围看作极乐世界,并把他的泥人,他的木马,当作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处于而同期的人类,也以一己的影像认识自然”[5]。因而神话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人基本意识形成之初的基本内容和展现形态,“神话就是那种意义的生命体,构成一种不但反映还阐明人生基本过程的语言”[6]。在政治思维完成“哲学的突破”之前,作为西方思想发源地的古希腊在一定时期内即是以《荷马史诗》所确定的人与诸神各处其所并相互影响的关系逻辑来作为人们认知客观世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基本图式。现实中的每个人、每重社会关系乃至自然现象都可由这一图式中寻求答案,在这一图式之下生活的人们多受非理性的神秘化思维所规导。当然,就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历程而言,这一经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荷马诗歌中所能发现与真正宗教情感有关的,并不是奥林匹克的神祗们,而是连宙斯也要服从的‘命运’、‘必然’与‘定数’这些冥冥的存在”[7]。随着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崩解,古罗马帝国这一巨大的政治体系将人与政治的关系拉远,这也造就了政治人的认知和价值定位的危机,斯多葛学派及犬儒学派所倡的特定政治意识即是这一过程的反映。其后,以基督教神学为内容建构的“神—人”关系决定着的人的认知和价值图式则标志着这一时期政治意识心理维面走向较为成熟的神秘化与宗教化。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一过程虽主要涉及非理性化与理性化的政治意识之间的张力,但这一过程亦反映出政治意识的世俗化倾向,无论是基督教对于凡圣皆有的纯洁心灵的赞誉,还是其对于局限于古希腊城邦范围之中的政治理想之超越,抑或以神秘主义式的平等替代现实人的不平等之举创,凡此种种,都反映了其时政治意识的世俗化倾向,对此的论述,详后。

就中国传统政治思维来说:“中国人既理性早熟,冷静不足,辗转相引,乃愈来愈长于理性,短于理智。”[8]但在君圣“以德配天”这一政治逻辑之前,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之中亦不乏神秘主义宗教意识,建构人人皆囿于其中的“神—人”关系认知、价值图式。“于是以智的作用由自然抽象出来的观念,渐为憧憬的热情之色彩所美化,以至于渐渐神化而生出种种宗教的仪式出来。我们只要一读《尚书》之《帝典》与《皋陶谟》,便可知道那时候原始的宗教之肖影与‘上帝’的观念之为何物。那时候,一切的山川草木都被认为是神的化身,人亦被认为是与神同体”[9]。《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后世孟子所述之“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10]。及至汉代董生之“天、地、人”三策(“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孰能当是?”《春秋繁露》)亦是这一思维的遗存与改造,彰显中国传统政治意识的文明化的诉求与过程。

其次,人类政治意识心理维面的认知和价值图式建构在经历了上述这一以“下民”为主体,以“神—人”关系为主导的进程之后,渐而走向以“臣民”为主体,以“天—王—民”关系为主导的阶段。当然,从东西方政治思维发展的基本历程中可以看到,上述一前一后两个进程之间虽然有着历史的先后顺序及理论逻辑上的明确界分,但两者之间的绞合情形也是十分显著的。如果说以“神—人”关系为主导的政治意识心理维面的认知和价值图式的成熟建构满足了人们对于自己作为处于自然与社会之中的“人”的认知与价值定位的话,那么,以“天—王—民”这一关系为主导的政治意识心理维面认知和价值图式建构则在这一进程之后,确认了人类的政治理性,将人们对于其作为社会政治存在物的认知和价值定位过程很好地完成了。“你们会理解,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子的这种绝对效忠皇帝的神圣责任,在中国民众的心灵里,给了皇帝一个绝对的、至高的、超越的、全能的权力,对皇帝权力的绝对的、至高的、超越的、全能的信仰也保证了中国人民心灵中国家的绝对稳定和持久。国家的这种绝对持久保证了社会的无限延续和持久,社会这种无限延续和持久最终在中国人民的心灵中保证了种族的不朽。因此,正是对种族不朽的信念,来自忠诚的神圣责任产生的皇帝万能权力的信念,给了中国人、中国的广大民众,正如别的国家里宗教给人类大众所能给予的来生的永恒感”[11]。当然,上述的特质在东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虽然有其共性,但深究之,亦可发现东西方政治意识的这一文明化进程于此中的差异:“虽然在传统君主专制政治下,东西方均以臣民文化为主体,但东西方政治意识文明结构还是有所不同的:东方的政治意识文明几乎是清一色的‘臣民文化’,而西方的政治意识文明中始终蕴含着‘公民文化’。”[12]总之,人类政治意识的心理维面从“崇神”特质转向“崇圣”“崇君”特质的过程并非文明化的政治意识建构完成的标志,但却是人类政治意识走向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的和必经的阶段。

最后,可以看到,以“下民”与“臣民”为认知与价值主体,以神秘化、单向度的“神—人”关系及“天—王—民”关系为主导的政治意识虽不乏文明性特质,包含政治意识文明成长的基因,但其还非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意识文明。当然,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政治意识自身的发展问题,更是人类社会关系从传统走向现代长期过程的必然结果,作为政治意识承载者的现实的政治人在社会关系中解放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展现和决定了政治意识从传统走向文明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意识文明就其建构与承载主体来说应该是理性、平等和独立的现代公民,其价值诉求必是以理性化与世俗化为标的,因而政治意识文明心理层面的认知和价值图式的建构也是以理性化的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为主导的。当平等的政治人完成了对自然与社会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理性化认知和建构并在政治运作中彰显这种文明化的认知与建构之时,文明的政治意识之内容与意义都得到以实现。人类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基于政治人的独立与平等的基础之上,通过其心里维面认知与价值图式的理性化带动现实政治的公正性与有效性的过程。

总之,政治意识文明的心理维面涵括上述的政治人之认知、价值这两重图式,这一心理维面之认知图式主要涉及政治人对于自身、客观世界及二者关系的见地,而价值图式则主要涉及在这一见地形成过程之中所含有的主观情态与判评体系。这两重图式之间是关系密切的,人类对于自身与客观世界的认知中必然涵及主观价值成分,认知的必然性也往往导致道德的必然律。因此,上述不同类型的政治人认知图式中分别涉及其所欲求与含带的价值图式,即不同的政治认知必然有相应的政治道德与气质等内容与之对照,而认知图式、价值图式最终的理性化和二者关系逻辑的有效梳理则是政治意识获致文明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

二、政治合法性之理性化建构:政治意识文明的理论之维

政治人认知与价值图式属于政治意识的心理维度,认知与价值图式的理性化是文明的政治意识的重要标志。政治意识文明除了心理之维,还有其理论之维,从人类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和政治意识的基本特质来看,政治意识理论之维的核心内容即在于政治的合法性建构。因而,政治合法性建构的理性化亦成为政治意识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从政治合法性建构的主要内容的理性化来审视政治意识的文明化进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政治终极目的理论建构的理性化:对人类政治生活来说,处于政治上层建筑之列的政治意识文明必须以人类政治关系以及更为基本的经济关系为圭臬,进而彰显自身的能动价值。虽然由政治意识所建构的政治终极目的就其本质而言是由政治关系与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但政治意识对于政治终极目的之建构并不仅仅囿于这一逻辑。在人类政治意识文明化程度较低之时,以某种神秘主义或终结伦理为政治终极目的建构依凭的做法是很常见的。孔子将政治的终极目标归于道德化的“正”,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3]这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近似[14]。西方中世纪神学政治意识则将政治的终极目标归属于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与信众的关系规约了政治的本质和终极价值。西方近代自然法学派以虚构的社会契约及自然人性为依据探究政治对人之生存与发展的终极价值虽意义深远,但仍未脱主观臆设之樊篱。功利主义政治意识更是将宏阔的政治终极价值关怀细微化了、个体化了。作为最后一个大哲学体系建立者的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一方面开创性地界分了国家与社会之关系,意义深远,为人类政治意识文明最终挣离神秘主义与主观自设的伦理价值羁络开创了道路。但另一方面,黑格尔对绝对精神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源动力的诉求,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定位的颠倒性使其最终仍未实现政治终极目的建构的去魅化,并非将政治的终极目的归导至其真正的基础——即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上。这一任务最终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完成的,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意识文明与社会之间的逻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得到了科学的厘清,并最终将政治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归旨至真实的社会基础,从而在根本上科学地界定了政治意识文明的本质及内涵。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文明的现实性、实践性与历史性并不排斥政治终极目的伦理性和道德性特质,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所建构的政治的终结目标不仅是科学的,更是包含强烈的价值关怀。这是对人类政治价值及其合法性存在真正的理性建构,仅从这一意义上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意识的有效发展是人类政治意识文明化进程中的革命性成果。

其次,政治权威及其效能认知的理性化:卢梭坦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从根本意义上说,这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之义近类,无论人类有生之初是何状态,其必须经由政治社会及其中公共权威的调适与保障,方能走向真正的文明。就人类政治及其权威与效能而言,理想的政治生活是人人自得其乐又各得其所的状态,理想的政治权威乃是最终系于其制下的自由的政治人并为之所有效牵动的,理想的政治效能是兼具公共性与个人关怀,现实意义与道德关怀的。总之,政治生活是人类实现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保障,而政治的权威与能效则是有效实现政治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人类政治意识的文明化必须以其对政治权威及其效能之本质与内涵的科学认知和建构为基础。无论是神秘化的抑或威权主义式政治意识,还是近似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政治意识,其建构的过程都是以其自身理论逻辑论证政治权威与效能的价值、本质与内涵为基本内容。柏拉图在其理想国的理论架设中以哲学王之超凡能力为基础保障了政治权威及其效能的价值与意义,中世纪神学政治意识则将政治权威及其效能分别系于超验的上帝和信众的救赎,自然法学派则以社会契约为据,将政治权威及其效能系于如黑格尔所批判的虚构的个人,功利主义政治意识更直接地以个人的幸福为依归阐析政治权威价值及其效能。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批判了黑格尔历史唯心主义对于政治权威的绝对精神诉求与政治效能的超社会化诉求,在国家与社会的逻辑之中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权威与政治权威之异同与关联,从而既明确了政治权威阶级性与历史性,又肯定其必要性与价值,并论证其最终归于社会权威的历史必然性,而政治权威的效能也以阶级性与压迫性走向社会性和个体的自主性。正是由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的科学性实现了人类对于政治权威及其效能认知的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化,并因此成为人类政治意识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成果。

最后,政治权威执承者合法性论证的理性化:政治及其权威的价值一方面系于政治意识对于政治权威本身的建构与论证,另一方面,亦系于政治意识对于政治权威执承者的合法性之论证。因此,政治权威执承者合法性的理性论证与政治权威及其效能的理性认知、政治终极目的之理性化构建一道,共同构成了文明化政治意识的理论之维。一般来说,政治意识建构何种因素主导下的政治权威,就引带出相应的政治权威执承者的合法性。人类政治的起初,天神的权威为下民所共惧共敬,而这一重关系就决定了以神秘和苦行为基础的通天巫觋成为政治权威的重要执承者,其时,天神与下民之间的统属关系奠立于巫觋作为权威执掌者的合法性与必然性之上。及其后,君王以崇神、趋圣和保民这三重逻辑论证并保障了其作为政治权威在人间的最高代表的合法性。从西方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来看,无论是中世纪的“双剑说”所规导的神权与王权之关系抑或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君权神授”观念,都将神权、传统与民意这三重因素部分地涵括进去。就中国传统社会而言,“天—君”与“君—圣”乃至“君—民”逻辑规设了君作为政治权威的最高执掌者的合法性:“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此外,作为政治权威重要承运者的官僚阶层,也是通过道德超凡趋圣加之举试的绩能保障其行使政治权威的合法性。现代政治意识则以“—公民”这一逻辑为主导,论证政治权威的公民权利属性及权威执承者的为民所制、为民所使,以公共法律与自我道德诉诸等保障政治权威执承者的公正与廉效。“显而易见,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这样一种政府:或作为最后手段的至高控制权力归属于社会整个集体,任何一个公民不仅对行使这种最终有发言的权力,而且至少在某些时候,被要求能在政府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亲自履行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责”[15]。因此,现代西方民主政治逻辑下的政治意识有效地实现了政治权威执承者合法性论证的理性化论证,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政治意识文明性的有效获致。当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识更是以更为深刻的理论逻辑和更为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为根本保障,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政治权威执承者有效定位和功能实现,从而从根本意义上标志着其政治意识的文明性。

三、世俗化:政治意识文明的内在

要求与根本归属

如前所述,政治意识心理之维和理论之维的理性化是其走向文明化的重要标志,除此之外,政治意识的世俗化倾向则是其实现理性化和文明性的内在动力和题中应有之意。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政治意识的世俗化展现的是现实社会中人的解放过程,而正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解放为其心理和理论层面的理性化提供了最为根本的基础。此外,政治意识的理性化与其世俗化也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16]。因而,前述政治意识的心理和理论维度的理性化进程已经包含和彰显着其世俗化的过程,而单就政治意识的世俗化本身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政治意识建构和承载主体的自主化和全体化:在现代民主政治逻辑中,这主要表现为政治意识必须以理性化为基本导向,以自由、平等的自主公民为主体建构起来,并为之所承载和守持。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逻辑中,理性化的政治意识之心理维面已成为现代公民政治人格的基本内容,而理性化的政治意识之理论维面也是现代公民政治认知的有效提炼,是政治传统的有效传承,更是契合现代公民的政治实践与价值诉求的。而当文明的政治意识祛除其神秘性并获致其理性化时,其已非政治精英以某种特殊利益为导向所进行主观臆构的产物,而应是与现代公民的成长与自主性是紧密契合的,即政治意识建构和承载的主体必然体现为自主的和全体的现代公民,唯其如此,方能标志着文明政治意识的最终确立。当然,无论是政治意识的文明化抑或作为其实现文明性的重要表征的世俗化都是一个历史进程,因而,政治意识文明的世俗化与其说是一种最终的结果,不如说是一种过程中的状态,政治意识的世俗化不仅是其文明性的重要基础和内容,而且也是其文明性实现的具体过程。“从国家的立场来讲,公民是最根本的,而其‘臣民’则是在这个表面之上的一个自相矛盾的陈述。人们经常说,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方面就是统治者不再将个人视为臣民,并试着将他们视为公民……但是我们需要指出,如果人们对于臣民/公民的转化问题太过认真,那么他就会无所适从。原因在于个人的臣民性会持续存在,而他们作为公民的身份至多会使这种臣民性得到升华和获得资格”[17]。

其次,政治意识承载范围的广泛化: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中,政治人之政治人格的不健全、底层民众的去政治化抑或所谓基于“理性的无知”的政治冷漠,都表明政治意识的承载范围在其心理维面必须走向广泛化。而就政治意识的理论维面来说,其承载范围的扩大化即是系统的政治理论的有效传播、传承和接受的过程。正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所表明的那样,系统的政治思想和理论需要以灌输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来为广大人民所认知与接受。当政治意识之心理维面保障了公民政治人格的独立与平等,而其理论维面又可以实现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有关政策与策略的理论那样,“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18]。即标志着政治意识承载范围的广泛化,亦即标志着政治意识世俗化进程的有效完成和文明的政治意识的有效达致。

总之,走向世俗化是文明政治意识的重要标志,而政治意识走向世俗化的过程不仅是与其理性化的进程相伴随和密切关联的,也标志着政治意识真正地在实现理性化的基础上为更加自主和更多的政治人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认知、理解和守持,这是政治意识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和最终归属。

四、结语:政治意识文明建设与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基本目标,作为政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意识文明与中国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是我们研究中国政治发展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个重要关注视角。可以看到,较之制度层面及行为层面的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行为文明而言,政治意识文明积淀更深,在影响上也更为潜移默化,对其进行的改造努力亦更难一时达致,凡此种种,即表明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如果我们将政治体制的改革仅仅理解为机构的撤并,人员的增减,权力和权利的再分配,那就十分幼稚了。观念的革新,思想的解放,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在经历了建国之后一段时期里非理性化的政治意识情态之后,如何在心理与理论这两个维面构建理性化与世俗化的、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意识文明并最终有效地作用于中国政治现实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意识文明走上了一条理性化与世俗化并行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个人利益解放带动了个人自主性和认识上的解放,从而使政治人的政治人格日渐摆脱传统特质,逐渐获致现代性的独立、自主与平等,政治意识的理论维面也在较好地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融合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的以及中国传统中的政治意识文明的优秀成果,有效地推进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从根本上说,只有理性化与自主性的公民方能有效承载现代政治文明,而只有世俗化与理性化的政治意识文明方能激发并有效保障文明的政治制度与政治行为,从而最终推动政治和社会发展。就中国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而言,应该关注在政治意识文明的心理维面如何摒除传统的认知倾向与价值连带,警惕政治冷漠与功利性价值诉求的出现,培育独立自主的政治人格,以现代政治价值与社会道德为重要目标与重要保障等问题。就政治思想维面而言,则应该关注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理论在借鉴与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的科学性、实践性及有效性,此外,政治意识文明的心理与理论维面的理性化进程也必须与以公民自主性和权利有效实现以及公民政治认知的有效扩展和提升为基本特征的政治意识的世俗化要求相配合,从而最终实现政治意识的文明性和现代性。

总之,构建心理维面审慎与热情并重,理论维面科学化与实践性兼具,为民所有、为民所信以及为民所用的政治意识文明是中国现阶段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基本动力和战略目标。

注释:

[1]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当然这里所言的“理性化”虽排斥神秘主义与魅化的非理性以及狂热的感情化,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感情参杂其中的冷冰冰的理性。理性化不仅包含着审慎,亦涵及热情。“审慎对热情的冲突是一场贯穿着全部历史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我们不应完全偏袒任何一方……单只是热情或单只是理智,在任何谓未来的时代都不会使世界改变面貌,有如希腊人所做过的那样。”([英]罗 素:《西方哲学史》第17-24页,[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此外,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说,理性本身的价值与合理性也是值得争论的,这在西方后现代思想对于现代性的批判中有所体现,世俗化亦是如此,但对此本文暂不做深入探讨。

[3][美]麦克里兰:《政治思想史》第26页,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德]卡西尔:《人论》第64页,甘 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德]艾尔弗雷德·韦伯:《西洋哲学史》第25页,詹文浒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美]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第19页,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英]罗 素:《西方哲学史》第11页,[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24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第2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孟子·梁惠王下》。

[1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第75-76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第231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论语·颜渊》。

[14] 柏氏当然以其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建构为其政治终极目标诉求奠基,虽然亚氏的《伦理学》与《政治学》界分了做好人与做好公民之间的区别,但总的来说亚氏对于政治终极目标的阐述仍是以某种超高的道德为依归的,将政治最终视为一种“至善”的活动,把政治学称为“以最高的善为对象的科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滥觞于亚氏的西方政治思维中的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之争虽然有着去伦理化,重科学实证的趋势,但无论是亚氏抑或在后世实证主义哲学兴盛之时,理性、道德与事实之争远未了结——其可以说贯穿于人类政治发展之始终。

[15][英]约翰·穆勒:《代议制政府》第79页,段小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政治意识的理性化与其非常态的世俗化之间是有着内在张力的,民粹式的抑或全民运动式的所谓的世俗化、大众化必将导致贬低理性的狂热化,这在中西方近代政治历史中不乏可陈。

[17][英]昆廷·斯金纳、博·斯科拉斯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第48-4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政治理论知识篇7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25-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履行社会主义大学职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旨归所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的意义所依。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概念和含义是开展研究的基础。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阐释

实效是指事物或者是行为达到某种效果,而这种效果是通过和特定的目标比较而得出的。实效性,是“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目的,或者结果接近目标的程度,就是所谓的实效性。实效性是人们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实践价值的标准。同时,实效的获得也蕴涵着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因此实效既是实际的效果和要达到的目标,也包含了实现目标取得效果的实践过程,是目的、过程和效果的有机统一。实效既是行为的出发点,也是行为的最终归宿。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形式,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其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特征分析

(一)内涵的复合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衡量其效果的重点,不仅仅是大学生当前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即“当前量”,更重要的是经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这一渠道后在原水平基础上的“增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既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静态水平,又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动态增量,其标准应该复合这两方面的元素。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渐近的、连续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既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当前,更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未来,应该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

(二)目标的契合性

根据“效果”一词的含义,效果是某种行为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这种行为的结果和原先设定的目标相比较后得出的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之间相比较后得出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之间契合度越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就越高。“实效”是“行为结果”和“行为预设目标”之间的契合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教学目标设定得越具体,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性也就越容易彰显。

(三)过程的动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处于社会中的发展个体,其思想行为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处于发展的社会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教学内容也要不断地将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纳入其中,教学对象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这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过程具有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性”。

(四)效果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个体――充满朝气的大学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大学生因其成长经历和阅历的不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大学生个体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对于知识的接受、认同、内化、外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个体的差异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也因个体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的内涵解析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以教学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行为,就其本身来说,衡量其教学有效性也应该包括知识层面接受、理念层面内化、实践层面外化三个维度。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接受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体系课程化、体系化后,按照教学要求和大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转化为教学体系,通过教学的形式,以知识的形态传授给大学生,以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和行为能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理论的认知层面,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各种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这是激发政治情感、形成政治信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基础性目标。因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接受程度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性维度。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澄清几个认识。首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的误解。诚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目的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引导和观念的形成。没有知识的传授,价值的引领和观念的形成就是“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形成不会自发形成,正如列宁认为“社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只能是‘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并不能自发形成,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而形成。因此有效的“知识传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前提。其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衡量不在于教师的“知识传授”,而在于“知识接受”。这种接受,不能停留在外在压力下的“被动接受”,而必须是政治认同下的“主动接受”。因此,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仅仅用卷面考试成绩来衡量,显然是片面的,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必然也必须要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掌握程度看作一个重点考查因素。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理念层面的内化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之一,是大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形成知识性接受。但“接受”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初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并以此指导实践,也即是说将知识内化为思想观念,观念再指导行为。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理念层面的内化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性维度。

理念内化,就是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其自身思想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从形式上看是外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改造,实质上是在外界思想引导下受教育者自身产生思想,进行思想体系的“建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场域内,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其本人原有的思想素质、周围环境影响、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有关联,只是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已。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准确把握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并“因势利导”地克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影响,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影响,这些都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内化,其动机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这种接受只是由于外部原因,如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记忆,那么这种接受是被动的,这种内化是浅层次的、暂时的。只有这种内化的动机来源于内部,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所承载的政治理论,理论的接受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这种接受才能变为主动,这种内化才能变为深层次的、永久的。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学生仅仅停留在知识接受程度,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理论体系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体系。当然,解决这个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难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意义所在。

(三)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的外化程度

人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又通过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对社会发生作用,能动地影响、改造着客观世界。因此,观念的形成,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后,外显出的实践活动状态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的重要结果,这才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者、实施者最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的外化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终极性维度。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的支撑点,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归宿点。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目标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需要,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内容来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实践成果来验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再次,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归宿,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离开了“行”,去谈“知、情、意”是没有意义的,离开了外化的实践去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也毫无意义。在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中,一方面,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采取讨论式、研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主动思考”、“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增加知识”,更要“增强能力”。另一方面,要改变单纯的以知识考核为手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方式,增加过程性、实践性的因素,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单纯的知识考核模式,不足以或者不可能衡量出一个人思想素质的好坏,同样也无法评价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高分低能”不仅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完全消解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来说都是无益的。

当然,知识接受、理念内化、实践外化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体现的三个维度,而且是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我们不能脱离其中任何一个维度来谈教学的效果。从某种层面来说,知识接受、理念内化、实践外化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的衡量不能或缺任何一个方面。从另一个层面说,知识接受只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起点,理念内化是过渡点,实践外化才是终点。因此,这三个维度对于教学实效性来说其含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体现,其实现过程和衡量标准也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短到长的过程。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特点和维度,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0.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38,1237,1504.

[3] 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M].学术交流,2009(9):168.

[4] 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政治理论知识篇8

关键词:迁移理论;政治教学;影响;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70-02

随着高中政治课程的难度逐渐增加,复杂的理论基础加上纷繁的学科结构,使得政治学习一度成为学生头疼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的授课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显然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适应如今的教学发展需要,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也极其有限,高中政治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随着“迁移理论”被引入高中政治教学,使得这一学科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所谓的“迁移理论”就是类似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知识迁移过程,是指一种学习经验对于另一种学习模式的影响,通常这种影响都是深远和积极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会有意识地运用迁移理论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同步讲解,有效突破课程的重难点讲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定的迁移思维能力,这对实现政治教学的目的大有裨益。

一、分解迁移理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的重要范畴,迁移理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笔者认为,可从知识分解、能力分解以及情感分解三个方面来探析这一理论的存在价值。

1.迁移理论中的知识分解过程。政治教学强调的是对于基础理论的融会贯通,从而利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的政治问题。然而迁移理论正是抓住了学生学习中的特殊技能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的有效结合,创设出特定的知识迁移条件,使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旧知识的影子,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新知识讲授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是幻灯片的放映来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回顾,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通常政治课程的内容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应抓住这一联系的纽带,将政治课程的学习内容一线贯穿,这不仅是知识的有效转移和运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兴趣提升的同时也是知识的习得过程。

2.迁移理论中的能力分解过程。对于知识迁移的大量积累与训练,势必对能力的迁移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知识的掌握往往并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它着重强调的是对于学生政治思维的培养,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过程。迁移理论中强调的能力迁移正是对学生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实践能力等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让学生的政治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摒弃了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一全新的政治教学目标值得引起我们共同关注的。

3.迁移理论中的情感分解过程。迁移理论不仅影响着学生政治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其情感过程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为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目标也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高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基本呈现出消极、沮丧和偏激的特点,这足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还远远没有实现,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迁移理论的指导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智育和德育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觉悟和道德品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如何实现迁移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迁移理论”的灌输和实际操作应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是极为有效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进行“正迁移”的引导,才能实现迁移的最大效益,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作为心理学的范畴,迁移理论对于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迁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利用有效的学科思想转化来促进政治课程的学习,根据自身的个体差异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发展自己的迁移能力,从而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这也是迁移理论对于高中政治学习的重大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正确运用迁移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迁移,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的前提之上。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这要取决于学生思维特征、认知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的发展程度而言。同时,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特征和认知结构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对于迁移理论的理解程度不同。

2.迁移的核心不能脱离教材本身。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理论迁移时,必须注意迁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力图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这就要求其迁移的内容不能脱离教材本身,即从教材出发,再回归教材。同时,迁移的范围也必须合理掌控好,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力求保证迁移的范围在所有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

3.合理控制好与旧知识之间的联接。政治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的是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妥善联系与接洽,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因此,在运用迁移理论进行政治教学时,教师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一原则,处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对旧知识进行统筹复习的同时灌输新知识的要点,做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面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形势,我们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应对,力求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全新突破。迁移理论的运用,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与挑战,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帮助我们实现迁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小融,编著.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18-221.

政治理论知识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素质;培育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馆员。(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7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重要途径。而作为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①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性因素。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科研素质五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根本素质,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包括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高尚的思想品德、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内容。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就是指要有坚定的信仰,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一点尤为重要,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及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力、洞察力才能够有效地教育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否则,就有可能使教学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使学生出现有悖于社会主义方向、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不良倾向。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指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品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品质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教师具有宽广的胸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才会赢得学生的肯定与尊重。优良的思想作风是指应该具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作风民主和联系学生等工作作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环节非常重要,只有经常联系学生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思想政治素质高的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使学生“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所教授的理论才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知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驾驭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没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就无法满足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知识面宽广的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也就无法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如邓小平所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②首先,要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知识,这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备的知识。它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恩格斯曾经指出:“只有清晰地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掌握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国情、民情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有深厚的本专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本学科最新研究发展动态。最后,要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主要是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关的知识,主要有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法学、统计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人才学、体学、美学、音乐学、外语、计算机、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要具有主体教育理论知识、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素质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挥洒自如。

3.能力素质

能力是指人能够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运用于工作实际的各种技能和艺术。能力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具有的必要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主要能力素质有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调研能力、创造能力等。“05方案”颁布后,实践性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能有效发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特别是外出参观考察、进行社会调查时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妥善安排好活动内容和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社会的有关方面,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可见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能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强就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实践性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反之实践性教学效果就差。此外,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吸引力,就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调研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以上所述的能力素质,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欠缺都会不同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4.创新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向的是肩负着民族建设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走在民族之列,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创新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有新发现、新见解、新创造、新突破,才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并能善于发现、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体现在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正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包括创新素质、实践素质和创业能力等。为此教师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素质才可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必须改变过去教学形式单一的做法,要努力探索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这也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素质。

5.科研素质

科研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科研素质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较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专家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教师的科研意识浓、科研能力强,就会站在理论的高度、学术的前沿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及时掌握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能通过科研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时,教师要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任务,如指导学生选题、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等,如果教师科研能力差,指导学生会感到很吃力,进而影响到实践性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其教学就达不到高水平、高质量,也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培育

1.加强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说的就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力。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第一,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二,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三,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行端品正、率先垂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表里如一、热爱关心学生,以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感召学生的心灵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德之人。

2.不断学习,提高知识素质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学习的自觉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其次,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系统、全面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认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最后,要掌握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通过自学、进修、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3.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我培训,通过自学、学历提高等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培训机制。每年有计划地提供机会让教师到知名学府进修、做访问学者,做好教师继续读硕、读博的计划;定期举行业务培训班和聘请有名望的学者做学术讲座;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参观考察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学校要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有关实践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师要主动多组织和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主动走进社会,积极进行实践调研,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

4.深入研究,提高科研素质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促进科研提高,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在日常的学习、工作、教学活动中要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的习惯;积极申报各类课题,将课题成果运用于教学中,通过课题立项及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既可以加深理论认识又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将之运用于教学中,既能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又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多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5.大胆创新,提高创新素质

首先,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破除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在实践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其次,教师要养成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不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敢于冲破传统的禁锢,不唯书、不唯上,勇敢探索未知领域,到达真理的彼岸。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 (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②邓小平文选 (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1.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3.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政治理论知识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32 ― 02

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对于促进教学深化、巩固教学效果、推动知行合一具有重要作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依托。长期以来,载体建设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既面临有利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创新势在必行。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是推动大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题中之义。毋庸置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解决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认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巩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把握,在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学生头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知行不一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在大学生群体中客观存在,一些大学生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无法转化了他们的现实行为,甚至产生其现实行为背离于理论知识的现象,如何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转化为他们的现实具体行为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实践证明,开发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成为推动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核心所在。只有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大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活生命力和理论魅力,更好地体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推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更好地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是端正大学生思想认识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时代需求。大学生人生经历比较简单,他们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社会体验不足,生活经验不够,在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上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端正大学生思想认识、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运用对于澄清大学生思想认识,端正他们观念态度,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新形势下,一些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国情认识不够,体验不足,感受不深,对纷繁复杂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深,容易存在一些思想困惑,陷入认识误区。单纯理论性的知识学习在回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时显得略微苍白乏力,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让大学生投身火热的社会生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能真正深化他们的理论认识,坚定他们的个人信念,才能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既真心喜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对大学生比较具有吸引力的课程,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大学生终生受益,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帮助的课程。依托于载体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力,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推动教学目标实现。

二、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的基本遵循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要坚持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的开发、运用和建设,只有遵循科学的原则,契合内在的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载体的作用。作为载体,一方面必须承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旨趣,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实现;另一方面又要兼具沟通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依托于这一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得以与大学生展开良好互动并形成和谐向上的师生关系。据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要坚持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立足静态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具有承载性,传导性和关联性,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承载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内容和价值目标,传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的人生导引,同时关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社会生活,使三者发生交流互动,在三方互动中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接班人的需要。立足动态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又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能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被发现、认识和检验,能不断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而向前发展。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要坚持过程性与目标性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要把过程与目标结合起来,以目标为统率指引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的过程发展,为过程发展指明方向;又充分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的过程性,体现载体建设的层次性感和循序渐进的历程。据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既要体现为一种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断深化的强化过程,体现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同时又要兼具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远大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归宿,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和脱离于这上终极目标。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要坚持手段性与功能性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既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有效工具,是一种手段性存在,同时又肩负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功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就是既要把载体建设作为一种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的手段,同时,又要明晰载体建设承载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价值定位和功能归宿的责任担当,明确载体建设所蕴涵的兼具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功能。

三、与时俱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创新发展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载体建设应坚持批判继承。文化载体历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载体建设既要立足中国,回顾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放眼世界,纵观大类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文化资源,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把继承传统与借鉴国外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不盲目继承,不搞不加区别的全盘接收,而要批判继承5000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今视古,古为今用,把传统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中去考量;另一方面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成果,而是要批判借鉴,既充分吸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共同成果的西方文化资源,又明辨西方文化中潜藏的政治元素和阶级立场,不能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借鉴中迷失自我,失去了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立场,而是要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载体建设应坚持有机渗透。活动载体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理论回归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在活动载体建设中,由于灌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原则,然而正是因为这一原则的存在导致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开发和运用活动载体过程中易于形成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强制属性要求。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生活经验不足却情感丰富、敏感,活动载体中的强烈政治色彩和鲜明强制属性易于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引起他们对活动载体的排斥和抗拒,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载体功能实现。据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载体要有机渗透教育目标于活动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潜藏性,在活动中育人,在过程中育人,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重点在于解决大学生的“真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载体,重点在于解决大学生的“真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载体建设,就是要推动大学生实现“真知”到“真信”的转变,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