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0:43:50

经典诗文

经典诗文篇1

鉴于经典诗文诵读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人格优化等特点,我校也将诵读经典诗文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我也有幸成为该特色教育的负责人。这一年多的活动开展中我收获颇多,总结为一句话:最好的语文教育就是诵读经典诗文。

1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

经过经典诵读的活动,老师和家长欣喜的发现,孩子们从文化素养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孩子们的语言变得丰富灵动了,常常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夸奖学生时,旁边的学生就会脱口而出:孺子可教也!当我在批评某位孩子不认真学习时,一位学生就说:“少不学,老何为!”这只是众多孩子当中的一则小小的事例,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看出,学生一旦熟读成诵就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可见经典诵读带给学生的受益是无穷的,它将伴随着小学生的成长并影响着一生。学生写作文也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老师和家长也为此惊喜不已,更让家长高兴的是,孩子们懂得了孝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一衣一食来之不易。经典诗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品格,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经过经典诵读的实验,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得到了大大的丰富和拓展,自身的国学素养得以提升。

2 诵读经典诗文,发展学生记忆力

我们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根据儿童的记忆特点来安排的。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他的拿手好戏。指导孩子背诵过大量经典诗文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对经典诗文的背诵一旦突破一定数量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这是因为在背诵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大大提高。从各班教师提供的诵读阶段性总结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力有所提高。从部分家长的诵读反馈表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背书比以前背得快。二年级魏嘉豪的家长说:“老师每天布置我儿子背诗,刚开始,我儿子背的很慢,不愿意背。我还是坚持让他背,一年多坚持下来,现在是背得又快又好。看来,让小孩子背诗是真是一件好事情。”

3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少年儿童正处于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如:学生诵读的《三字经》、《弟子规》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论语》、《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优美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就能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明显提高。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提高了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强了,课文能很快读熟,会背。理解课文内容时、发言时语句通顺,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常有令人感叹的顿悟之言出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了,形成了良性循环。记得三年级的学生乐明就有个小故事:有天晚上乐明在家里碰到个难题,于是就跑去问在家里打麻将的爸爸:“爸爸,这道题你教教我怎么做?”他的爸爸不耐烦地说:“明天问老师去!”乐明摇摇头说:“哎,养不教,父之过。”乐明的爸爸听了儿子说的这句话以后再也没有在家里打麻将的习惯了。

4 诵读经典诗文,创建书香、人文校园

诵读经典,就犹如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智者讲述生活的经验、生命的真谛、生存的哲理,就仿佛徜徉于知识的黄金海岸。走进校园,处处洋溢着“国学经典”的文化氛围。教室内,走廊里,围墙上,横幅中都有体现学校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内容,营造了浓郁的儒家思想文化氛围。全面营造了国学氛围、创造了高雅环境,让师生在学习环境中减压、减负,和谐放松。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学生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能够聆听到悠扬的国乐。创建了一个经典的、书香的、人文的校园。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5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

经典诵读课教在课堂,功在课下,它不是功利性的短期目的,而是修养学生身心、开启学生智慧的长期学习行为。国学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身养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诵读它,可以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都能生活在真正优质的教育环境里。日日浸漫其中,滋养不懈,绵绵不绝,孩子的兴趣、定性、智慧就能逐渐滋生,才能真正达到定静、修养身性的终身教育之功。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审美情趣更浓了,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

经典诗文篇2

由于古诗高度凝练,学生受认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理解古诗文意境存在一定的障碍,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读背上,那将远远达不到我们诵读经典诗文的目的,单纯让学生听老师讲解来体会意境,也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近年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优化了教学效果,也为诗文诵读开辟了新天地,让古诗文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一、培养学生搜集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机械的背诵古诗文素来不受学生欢迎,从开设经典诗文诵读以来,我坚持每周上一节古典诗文综合课――古诗诵读课。上课之前,我都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环境氛围,使学生在诵读之前就积极活动起来。诵读之前提前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或查阅工具书或上网搜集有关作者生平、作品特点等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以才艺展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集体共享这些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在无形中让学生集体参与到其中,激发了学习热情。

如:《破阵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慨叹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诗。表现了诗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抱负。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回家各自去查询诗人的有关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书店查询,有的问家长,有的从《宋词三百首》等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王昌龄的《出塞》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并让学生说说是从哪儿搜集来的。接着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王昌龄的生平介绍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并告诉学生以后搜集资料要根据需要搜集,要搜集跟诗词有关的,有助于理解诗意的材料。然后多媒体课件再打出中国地图,帮助学生知道“龙城”“阴山”的地理位置,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这样,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介绍王昌龄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时,也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二、由诗到画,感悟意境

清人王夫之曾说,诗人“只于心目相取处得景、得句”。诗歌中 “意境” ,就是诗人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对客观现实中的人情、风物进行观察、体验之后,凭借艺术想象力所创造出的审美意象。“诗中有画”是我国古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要让学生融入诗境,必须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

在诵读《沁园春雪》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幅景象:远处大雪纷飞,长城在雪中蜿蜒伸向远方,黄河在雪中静立,近处是主席沉思的侧影。引导学生探究:“诗人在什么地方?他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想象诗人写诗时的情景,直观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累的经验与情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由老师介绍当时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国内战火不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准备抗日的大时代背景,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唤起学生高涨的求知需求,还较好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形象的理解了诗词意境。

经典诗文篇3

(一)积极宣传诵读经典古诗文的意义。

新学期开学时在班上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树立学生的品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们积极参与。还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把诵读篇目推荐给家长,让家长参与到诵读活动中,让学生在家里也能诵读经典古诗文。

(二)树立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信心。

古人作诗必要吟诗,只有通过吟才能把诗文中的情感充分表达处理。但由于担心被笑话,很多学生并不敢尝试这种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吟诗方式。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诗观,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在班级中营造诵读古诗文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诵读经典古诗文[1]。

(三)培养学生的经典古诗文审美能力。

每首经典古诗文都是一个故事、一种精神,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老师们在经典古诗文教学中要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经典古诗文的画面之美、故事之美、语言之美、韵律之美和精神之美,培养学生的经典古诗文审美能力。让学生们爱上经典古诗文的美,提高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积极性[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教学方法

(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诵读指导。

对于刚入学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采用被动养成法: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老师读一句,让学生跟着念一句,读完一段了,再重复几遍,然后学生自己读一遍、两遍、多遍,还可以采取齐读、接龙读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诵读喜好,重点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则采用主动引导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意义,在诵读实践中强调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老师还要检查学生的诵读效果,纠正学生在诵读中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的错误,提高诵读的准确性。

(二)指导学生巧妙背诵经典古诗文。

背诵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而机械的背诵是十分枯燥的,学生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因此,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巧妙地背诵,提高经典古诗文的背诵效率。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进行表演背背诵,让他们在背诵时,配合适当的语气和动作,有条件的还可以为学生的表演提供画面背景和音乐,让学生边表演边背诵,提高对经典诗文的理解,进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恰当的语气和动作能促进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背诵效率。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引导他们根据诗的内容分类进行背诵,如将诗分为叙事诗、写景诗、抒情诗、言志诗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分清类,提高背诵的数量和效率[3]。另外还可以采取两人赛、小组赛等竞赛形式,又如限时背、接龙背、轮换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灵活变化的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

经典诗文篇4

关键词:环境 时间 教材 活动 运用

中华民族既有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即使在今天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因此,无论从历史的责任感还是从时代的需要出发,继承与发扬传统都是我们必然的选择。而开展“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明”的经典诵读活动,则是继承与发扬传统的有效方式之一。

转眼间,我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经13个多月了,回顾这13个多月来,我校在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了十一五诵读经典诗文的研究课题活动,并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诵读活动,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大有收获,教师也大有提高。现在我就如何开展诵读活动谈谈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

一、以环境来烘托,构建书香校园。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读经氛围。我们制作了一幅很大的横额,写上“诵读经典诗文,构建书香校园”12个大字,悬挂在学校醒目之处,其目的是让我们全校师生、学生家长时刻不忘“古诗词诵读”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院墙办成了诗墙:古诗配画,形象生动,20多幅诗画组成了一幅诗的长卷。不仅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去欣赏、诵读,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

2.在学校操场边开辟“每周一诗(词)”吟诵点。为了给全校师生营造诵读的氛围,我们学校还在学校的操场边制作了一块较大的永久性黑板报,板眼是“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民族文化”。其中开辟了“每周一诗(词)”吟诵点,由课题组执行小组长负责,用黑板报写上一首诗(词),配上简单的画,在每周星期一早晨更新内容。在操场上活动的同学都会忍不住抬头读一读。这样一来,使全校的每一位师生抬头俯见满眼诗文。

3.借红领巾广播台的阵地,开展每天读一段,每天读一诗的活动,并播放有关的配乐古诗朗诵和诗文歌曲。让学生做到视听一致,读听结合,让学生伴随古诗词优美的意境快乐的游戏活动,给学生加上一道丰盛的“午餐”。

4.在学校的楼梯文化框里贴有经典美文的诗句,各班教室的黑板一角写上每日一句的古诗文句子。每班的学习园地里有诵经展示台。在教室的走廊边有各班诵经宣传栏,如:一年级的宣传语是“做少年君子 读千古美文” 二年级的则是“经典与我同行 ,陶冶道德情操”……等,各有特色。

二、时间保证,确保“诵读经典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诵读经典文章活动”的顺利开展。时间安排上有了一定的保障:每天“四”个3分钟,即晨读3时间、课前3分钟、齐队3分钟、每天回家抽3分钟等这些都是诵读经典文章的指定时间。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经典文章,并给予一定的范读,根据本班实际,选取一些经典句子来讲解,如“凡出言 信为先”,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句子摘抄在“黑板一角”上,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内涵,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导航。

我校在诵读经典文章活动中,为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购买书籍,捐赠图书,完善了班级图书角。首先,鼓励班里每一位同学都购买有2本以上的经典书籍。其次,号召同学们踊跃为班级图书角捐书,让更多的同学们能分享这些书籍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知识。再次,好书共欣赏,完善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后,就开展借阅管理活动,举行了好书借阅活动,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全班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2.征文比赛。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写读书体会。积极开展读书心得体会评比活动。全校共收到优秀征文42篇,并把这些优秀的作品粘贴在“展示台” 上。

3.在“迎 春节,庆‘元旦’”全校性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比赛活动规定:班级先进行初赛,每班推选2人参加校级的决赛,最后决出诵读之星”,全校性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同时在比赛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我们还穿插安排了一些唱诗、相声、诗伴舞、配乐诵诗、看画猜诗、全校师生齐声诵诗等活动,比如,相声《古诗串串串》、诗伴舞《爱莲说》、全校师生齐诵的《少年中国说》、、、、、、等节目获得了本次活动的一等奖。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优秀诗词的热爱,陶冶情操,感悟做人道理。

四、选编好教材。

我们学校从最初的推荐篇目性古诗诵读,到形成比较完善的校本教材供学生选用。为了方便学生诵读,便于教师、家长辅导,每首诗除注有汉语拼音外,我们还做了简要清晰的注释和说明。除此之外,我校还鼓励学生平时积累摘抄经典诗文。如:我校的五年级79(1)班,有8位同学摘抄达50页之多。

五、诵读经典诗文,给学校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从我们在全校开展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以来,我们已明显的感受到了全校师生身上发生的变化:当我迈进校门时,我常会听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等名句。我欣喜地听着,我感受着经典诗文给孩子们带来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当今的孩子聪明,知识广博,但是关乎一个人未来成功与幸福的性格与品德方面的教育却尤为缺乏。不讲礼貌,骄横,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合群,冷漠孤僻,不自信,不孝顺,不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急躁等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诗文中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通过学习经典诗文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书香,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受益终身,也是经典诵读给我们的学校增加了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

六、运用自如,会诵会吟,传承中华文明。

经典诗文篇5

小学生学习经典诗文重在储备积累,但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渗透迁移,激发其表达欲,给他们提供吸收运用的材料。

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吟诗引句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是诗文的源泉。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自然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实际上也就是把他们引入了诗的意境。

大自然到处都有美的足迹,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许多赞美四季风光的不朽诗篇。在春天的校园里,柳树刚抽出新的枝叶,学生们就会捕捉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春意。在夏季,新荷尖角出水,蜻蜓萦绕之时,让孩子们在池边观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吟诵之余,真乃惬意。秋天,金风送爽,在萧瑟的秋风中感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在阵阵菊香中品味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铮铮傲骨。冬天去品味“风雪夜归人”的温馨,感叹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

二、在生活实践中品诗悟理

学生的年龄尚小,对诗人所处的年代及当时的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背景知之较少,自然对诗人的心情等就体会不深,甚至不理解。其实,很多是人都是通过诗句名言来陈述事理,传递心声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时机,有目的有指导性的运用古诗文。比如,看到同学们随便丢掉饭菜,就用《悯农》的“锄禾”来感染他们,使他们及领略到了古诗文的精髓,有改掉了自己的不良习惯。

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中积累古诗文

在语文教学中,不乏古诗名篇。如历史故事《晏子使楚》、《将相和》等;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拔苗助长》《狐假虎威》。要结合教学实际,配合教材,是学生有机会去辅读相应的文言文。为避免遗忘,我就把平时教过的古诗文按教材的表达形式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这些古诗文中找出代表性的名句,强化记忆。如写景类、送友人类、感时伤怀类等。在名句中,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感受,来陶冶他们的情操,这样的记忆不容易忘记。在艰辛篇中,能让同学们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到了新旧知识的渗透,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做到融合贯通,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积累效果。

四、在写作练习中指导学生引用诗句名言

经典诗文篇6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文化,感受经典诗文的巨大魅力。真正的经典是“俗”的,有用的。它可以让我们在过日子的时候随时可以运用,使大字不识的山野村夫也能够耳熟能详。很多经典的语言甚至可以成为老百姓挂在嘴边的俗语套话,随时就能脱口而出。总之,经典最大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很世俗,很生活的。它是从日常生活的习俗与规矩中不断积淀与升华出来的,它立足于最基本的人性,着眼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关注人本身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和状态。它不仅是一种士大夫哲学和精英哲学,更是一种平民哲学和生活哲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很特殊的地方,也是它的优秀所在。学生认识到经典诗文的内在魅力之后,对经典诗文的学习兴趣也自然提高了。

其次,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灵性的学习空间。要想提高小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书香校园的氛围尤为重要,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文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杜威曾说过一句话:“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是的,教师应该与学生同行,共同领略美景,搏击风浪。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白花齐放春满园”这些优美的诗句成了教室里专栏的醒目标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蕴涵着哲理的诗句也频频出现在学生的赠言中。学生开始懂得古诗并不是只拿来背的,用起来更加精彩。为提高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背诗比赛,把古诗作为书画内容比赛,或是运用经典诗文的作文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经典诗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诗文,诵读感悟。我欣赏这样的语文定义:语文就是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书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我想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沐浴在诗歌的阳光下,从小与诗歌结下不解的情缘。“品古典诗歌灵性风采,游物我两忘的至美境界”,学校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中华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每个学生的成长都能植根于辉煌的民族文化,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石和文化基础。让孩子去读一首古诗,就要求他对古诗中的意思、意境有充分的理解,这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耳濡目染于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潜移默化其气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不需要要求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古诗文的深刻内涵。因此,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只要让学生多方位地去感悟文本,至于感悟到什么程度,那就要因人而异了。即使是一知半解,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可喜可贺的。我们相信,等到有一天学生心中有“万水千壑”,厚积薄发,自然也就“文思泉涌”了。

经典诗文篇7

关键词:经典诗文;小学生;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文化的传承和修复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在陆续开展有关经典诗文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学生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对中华经典诗文的深入了解。

《中华好诗词》是一档针对中国传统诗词记忆考验的大型节目。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集娱乐性和知识性于一体,通过寓教于乐的轻松形式,打造出一档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通过抢答、对战、终极挑战等一系列紧张而又充满乐趣的环节,决出优胜者,还可得到一定金额的助学奖金,这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发作用。

下面谈谈我在课堂中对经典诵读的实践探索。

一、建立诵读机制

古诗文有很明显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课堂教学。

1.确定诵读内容,诵读内容以经典诗文为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类就是经典国学,主要有《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等。每个年级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要设定不同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可以将每个年级段的必读内容和延伸阅读公布一个名单,让学生自由选择。

2.保证诵读时间

要想精通这些经典诗文,首先要有足够的阅读量,所以阅读时间的保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空间,确保阅读时间。主要的方式为每日一刻清晨阅读和每周一次经典诵读。

3.激发诵读兴趣

(1)“流行”引起兴趣。如果班级中仅有一个人在阅读,第一是很难坚持,第二是形成不了氛围。氛围是很重要的,如果班级中的学生都在诵读,学校学生也都在诵读,这就形成了一种趋势,那么大家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这样的环境中人人诵读、班班诵读,诗文诵读的氛围就会非常浓厚。然后还可以据此设立诵读优秀班级、诵读诗文先进集体等的奖项,为提升课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

影响。

(2)形式提高兴趣。诗文的特点是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反映看到诗文就会有昏昏欲睡的感觉,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想要吸引学生兴趣,我们要多开展诗文诵读活动,通过活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首先,从诵读方式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的诵读方式给学生以真实的诗文体现,让学生感觉置身其中。第二,可以在诵读量上着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背诵,不要统一内容和数量。第三,选择途径,选取的时候记得要从浅到深,还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有关诗文历史的纪录片或者相关电影,从学生喜欢的方式入手是最有效果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活泼好动、耐心差是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显著特点,但是如果死板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活动教学,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学生对活动是非常有兴趣的,所以活动和诗文诵读的结合,更使诗文具有吸引性。

二、营造诵读氛围

1.课堂中营造诗文诵读环境

我们提出了“让古诗文走进课堂”的要求。在课堂中除了教学之外,还应该通过诗文内容来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内容,更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深入了解,同时还可以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2.在班级活动中营造诵读古诗文的氛围

(1)开展竞赛。可以通过每周的诵读时间来开展竞赛类的诵读活动,通过小组形式比赛,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作用。

(2)课前吟诗。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学生的课堂学习间隙要时时提醒学生进行诗文诵读,可以做到多而熟。

(3)开设学诗园地。可以在班级中设立,给学生提供学习诗文的环境和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

三、指导诵读方法

1.技巧诵读法

(1)按照节律诵读。古诗文具有形、音、调和谐统一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文节奏、音律等的阅读来感受语感,做到声情并茂。

(2)结合诗情画意。诗文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山河景色、生活美物等,对这类诗文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想象成鲜活的景色或者生动的影片。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就很容易进入诗文中,朗诵的时候就会深有体会。

2.游戏诵读法

(1)跳皮筋诵经典课间活动时,边跳皮筋边念古诗,边拍手边诵《三字经》等。

(2)拍手歌游戏。此外,还有诗句接龙、打擂台比赛等。

(3)故事引导法。

通过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诗文热情,也使得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渗透,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诵读国学经典是树人之根本,在浓厚氛围的环境中,学生必定也会成为有正气、才气的人。

经典诗文篇8

【关键词】经典吟诵;幼儿教育;教学探索

当前,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已意识到经典诗文吟诵教学对于幼儿成长的重大意义,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同时,引导幼儿吟诵经典诗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忽视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吟诵数量与篇目不甚科学,过分肢解诗文结构与内容等突出问题,导致吟诵质量大打折扣。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幼儿经典诗文吟诵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探索心得,望抛砖引玉,供大家思考。

一、注重环境熏染,激发吟诵兴趣

幼儿好奇心强,既是发展幼儿口语的关键阶段,也是强化吟诵与记忆能力的黄金时期。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环境熏染,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激发幼儿对于经典诗文的吟诵兴趣,养成良好的吟诵方法与思考习惯,切不可强行灌注,不仅对于诗文吟诵教学无益,而且会对孩子们一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在学校,我们应当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教室布置中充分考虑到经典诗文对于整个班级氛围与环境的影响,开辟“语言角”、“漫画屋”、“故事通道”等区域版块,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幼儿吟诵的经典故事通过漫画、故事、图片等形式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在无形中融于他们的具体生活,让经典吟诵成为幼儿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特意设置的知识版块。校园的走廊、墙面上,我们也可辅以深蓝、土黄、大红等色彩的窗格、花卷图案,填充相关的诗文故事,成语典故,推荐导读等内容,一定会营造一种古典书香的校园氛围,从小就在幼儿的心中种下一颗经典的种子,假以时日,它一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二、注重整体感知,讲究“囫囵”有法

历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诗文经典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的诗,从苏轼的词到鲁迅的文,这些传统经典引领我们一次次顿悟,一次次思索,一次次奋起。幼儿阶段,鉴于孩子们对于生活的懵懂认知与天真想象,我们在吟诵教学活动中药注重整体感知,切莫揠苗助长,以我们成人的思维与视角桎梏孩子们的心灵与眼睛。更多地,我们只是吟诵,甚至可以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只要你“囫囵”有法。

在教育部推荐的经典诗文吟诵篇目中,有《鹅》、《静夜思》、《七步诗》、《相思》这样浅显易懂的古诗名篇,也有诸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春江花月夜》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与人生叩问与思索的诗词经典,甚至是《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笠翁对韵》这些对我们来讲都颇有难度的传统名著。在吟诵教学中,我们自然要根据幼儿的吟诵水平因材施教,科学推荐,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过度着眼于具体的字词释义与诗句翻译,只要孩子们能够正确朗读,对这些经典篇目有着十分的激情与挚爱则可。像《赠汪伦》、《春晓》这些篇目,我们可以简单提炼一下主旨,像《将进酒》、《沁园春・雪》等篇目,学生能够理解大概意思更好,不能也不必强求。至于大部头的经典名著,孩子们喜欢故事情节也好,好奇那些人物脸谱也罢,只要他们喜欢看,喜欢读,我们就足以欣慰了。诚如巴金所说,即使他们现在对文章生吞活剥,但只要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了。

三、丰富教学手段,鲜活吟诵形式

多年的幼儿教学生涯,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采取枯燥单一的吟诵方法,不仅达不到经典诗文教学的课堂目标,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对于这些经典诗文的准确认知与吟诵兴趣。我们必须要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让吟诵形式变得鲜活,让孩子们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同步成长。

首先是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渲染艺术情境,创设唯美意境。譬如笔者在进行《春晓》的吟诵教学中,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视频,展示了初春万物复苏、百花绽放、虫鸟啁啾的美妙景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也便自然成诵。其次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活动,将诗文内容具化为可看、可演的小故事,这样学生对于经典诗文的理解就更深刻,朗读起来也就更加兴味盎然。如笔者在引领学生吟诵《三字经》的时候,就组织孩子们把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故事编成剧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一节课下来,或欢笑,或沉思,孩子们一个个小脸儿红扑扑的,效果甚佳。最后是要将竞争机制引入到课堂吟诵教学环节当中。在吟诵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个人读,小组读,可以个人比赛,小组竞赛,甚至是诗句问答,诗句接龙等形式,让孩子们对于经典诗文的吟诵兴趣和能力在不断地竞争中悄然提升。

总之,经典诗文记录着民族的智慧精髓,传承着先贤的思想光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引领幼儿进行经典吟诵对于孩子一生的学习与成长意义重大。我们要积极探索幼儿吟诵经典的教学方法,改革当前的教学弊端,让孩子们在经典诗文的浸润中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经典诗文篇9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在校园大环境、班级小环境中,努力探索着能与孩子对话的环境创设方法,注重营造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处处皆经典,无处不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校园的墙壁、橱窗、教室、办公室都以国学主题装饰,教学楼的每一个台阶都张贴着醒目的《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名句,时刻提醒学生做人求学之道。开辟古诗文文化长廊,有古诗文字画展览、名人鉴赏、古诗文中的美德故事介绍、古诗文内涵解析及各项古诗文诵读评比结果的宣传栏等。教室里张贴圣贤画像、名诗名句,给每个班级配备书橱,布置美化图书角,让图书触手可及,让文字举目可见。在班级开辟“诵读园地”和“经典知识角”,让学生把自己摘抄的名句、想象的图画或读后感张贴其中,互相交流。不少班级都把古诗文当作板报每期不可缺少的精华内容,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搞出了自己班的特色。“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的处世原则,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等这些警世名言,或是一种规范、或是一种精神、或是一种品质,学生在观赏、触摸、临写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也不断深化着道德教育。以每周一歌的形式,坚持每天早读前五分钟时开始播放古诗歌曲,清晨孩子们步入校园时都会有优美的古诗文歌曲陪伴。经典诗文在孩子们耳边回荡,在他们口中颂唱,进而深深印入他们的脑中。仅仅几遍歌曲,却让孩子们心平静下来,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古典诗文融入孩子们心间,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开办“与经典同行”广播,选聘学生广播员开设古诗文诵读欣赏等栏目,营造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

二、寓道德养成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中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通过古诗文进行道德教育,先要找出含有德育内容的古诗文章句。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精心编写了六个年级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并开发为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将诵读经典和语文学科学习相结合,和深化课堂改革相结合,和学生做人教育提升学生涵养相结合。该套教材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按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原则进行编排,除了安排古诗词和现代美文外,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千字文》等经典著作的内容分解在各个年级,配上了插图和注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调整课程设置,长短课结合,每天安排一节15分钟的经典诵读课,每周开设一节校本课程。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达成了着眼“熏陶”,注重“感悟”的共识,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使诵读活动为学生喜闻乐见,学校组织舞美老师将部分内容配上音乐、编成舞蹈,让经典诗词名句舞动起来。这样,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强了,效果也提高了,在诵读积累的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可谓一举多得。

我们还适时地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与各学科进行整合,丰富古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诵读兴趣,全方位、多角度启发学生理解古诗内涵。与写字课结合,开展了古诗词书法比赛;与计算机课整合,设计古诗词电子小报;与美术课结合,开展古诗词配画活动;与音乐课相结合,唱响古诗词,歌曲的旋律感染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在经典的诗词中,动情的歌声中,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怀。我们把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现代计算机、班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从直观的画面、美妙的古韵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校的特色教育和德育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三、寓道德养成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道德教育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经典诵读特色活动之中,学生定能乐意接受。为使课堂教学、读本背诵中的德育观念变为行动,自2008年,学校就开始坚持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各负其责、各显神通,创设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形式,使学生爱学、乐学、愿学。如:背一背,评选记忆小能手;写一写,硬笔书法展才华;画一画,经典漫画巧创作;演一演,吟颂诗文齐合作;品一品,撰写心得谈体会等。把“诵读”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活动的趣味性越强,诵读就越富有吸引力,让学生们通过活动展示诵读收获,得到锻炼。学校已连续三年对外举行经典诵读特色展示活动。期间,学校老师、学生同台献艺,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古筝、二胡演奏,学生大型诗词吟诵、诗词联唱、诗词综合性学习等表演,激越的情感,流淌的音韵,令在场的人怦然心动,惊叹在这里出现了经典诵读的“神话”: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率性纯真、抑扬顿挫的诵读美文。动情的歌声源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源于诵读活动的长期积累。我们借助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赋予养成教育更生动活泼的形式。生命在诗意中升华,教育在升华中变得美丽。淮安电视台、《淮海晚报》都作了专题报道。

四、寓道德养成于经典诵读常规管理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德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可谓任重而道远。一个人一下子全面提高道德境界很难,短期内养成健康崇高的道德习惯也做不到,但从一点一滴做起并不难,每天提高一点道德认识,每天形成一点道德思想,每天锻炼一点道德意志,每天获得一点道德体验,人人都能够而且应该做得到。我们每天都将学生的习惯养成 教育和经典诵读特色活动结合起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各班开展“晨诵”活动;课间许多学生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和跳皮筋、编花篮等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做到文明游戏、快乐课间;放学时,学生一边背诵古诗词,一边有序地走出校园;中午到校后各班在教室内进行安静的午读、练字;根据学生现状,自编《繁荣小学一日常规三字经》,引导学生在吟诵中讲文明,懂礼仪;对古文诗词进行再次提炼,将其中育人的名言警句汇编成册,这本册子的诗句曾作为周会课上和国旗下讲话的主题,不定期地组织德育困难生吟诵,领悟精髓,从中寻找成长榜样。这些常规管理我们都有专人检查记录评比,无论是个人在各项活动中得到的分数还是集体所得分数,全部累计起来,在学期末予以奖励。这种一荣俱荣的评比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各项活动中我们都会看到热情的参与,全身心的投入,获胜的欢呼。更重要是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德育美育,不是用简单的分数能够完全衡量的。

经典诗文篇10

你们好!

XX年第二学期xx高级中学经典诗文朗诵会就要拉开帷幕,此刻的我和你们一样,或心情激动,跃跃欲试;或翘首以待,为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而喝彩。

是的,同学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的耳孔里塞着耳麦,那优美的旋律,动听的琴声,像春天里飘飘洒洒的细雨,绵绵不尽的流进了你早已干涸的心田。而朗读呢?也如这优美的旋律,动听的琴声,顷刻间唤醒你青春的活力。

当你声情并茂朗读时,仿佛就会看到骤雨初停时,云端里闪现出的片刻阳光。你幽幽惆怅的心境,你自怨自艾的心境,就会被这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打动。被朗读打动了的你,你仿佛来到了轻松挺立的山岭,来到了遥远神奇的高原。你随着这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涉过高山流水,来到天涯海角,置身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你单凭电视远远不能了解人间万象,你单凭电脑也远远不能满足你视觉的享受,只有朗读,只有大声的朗读,你才能遥看通向天际的日月之路,你才可以倾听海浪拍击海岸的喧哗,你才可以嗅到大地青草的味道,和风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