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16:40:43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1

俗话说:母爱是伟大的,但我觉得父爱也是伟大的!

记得有一次放学,外面下着黄豆般大小的雨点,爸爸冒雨来接我。当爸爸看到我时,马上问我:“祺祺,你冷吗?”接着从我背上接过书包,在我头顶上撑起一把雨伞,紧紧拉住我的小手走了。回到家,我发现我的衣服一点儿水也没淋湿,而爸爸的衣服却湿透了半边,就像一只“落汤鸡”。我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了路上的情景:爸爸给我撑伞时,伞是歪的,几乎都在我这边,爸爸还用高大的身躯帮我挡住了旁边的风雨……不知什么时候我的眼睛渐渐变得模糊了,泪水缓缓地流了下来。这时,我多么想倒一杯热茶给爸爸,多么想拿一件衣服给爸爸披上……

爸爸啊,我是怕冷的小孩,您就是“衣服”,温暖着我;我是“水果”,您就是“大棚”,保护着我;我是“小苗”,您就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爸爸!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来源:文章屋网 )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2

一、在兴趣点处对话

“兴趣是最佳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感兴趣了,才会自主的投入知识学习,并且乐此不彼。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优势,寻找语文教学兴趣点,围绕兴趣点设计话题,吸引学生探究注意力,活跃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激活学生语文潜能,在语文兴趣点自然生成有效对话。

如,《林黛玉进贾府》作为《红楼梦》的节选,很多人在读过《红楼梦》后,经常思考一个问题,王熙凤和林黛玉更喜欢哪个人物角色,抓住这一兴趣点,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话题:你觉得林黛玉美吗?喜欢她吗?让学生在深入阅读课文后,结合红楼梦电视剧的剪辑镜头,加深印象,补充阅读不足,然后讨论话题,自由发言。通过对话发言,在课堂中主要出现两种观点:喜欢林黛玉,理由是有教养,出口成章,才华横溢,为爱情可以连命都贴上,爱情专一,倾心对待别人,不勾心斗角,两情相悦,不求名利,心心相映;不喜欢林黛玉,理由是自许清高,喜欢流泪,性格软弱,要求平凡。教师设计这一话题,吸引学生兴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鉴赏人物形象,在经典名著学习中,有话说,有自己的见解。

二、在重c、难点处对话

在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中要在教学重难点设计话题,教学重点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教学难点是语文教学中学生难理解的内容。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备课时,认真研读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语文教学目标,钻研领会语文教材文本,对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语文水平,把握语文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语文话题,在师生、生生间展开对话教学。

如,在《边城》教学中,教学重难点为:初读文本,了解作者文本信息,整体感知文本;赏读文本,鉴赏人物形象,把握文本主题;研读文本,感悟品味语言,审视文本风格。教师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话题:(1)在课文中,作者如何塑造翠翠人物形象的?(2)分组讨论,小说反映了什么主题?(3)有人认为文本中,作者以牧歌式情调和纯朴文笔,呈现出一幅边城世界风俗画面,你认同吗?(4)画出文本中的名句,品读后谈一谈自己的理解。(5)翠翠是一个可爱善良的人物,为什么却有悲哀色调?通过这些话题的设计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话学习,看到人世间诚挚的手足情和纯美的祖孙爱,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感受纯朴自然的人性美。

三、在疑点处对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通过质疑、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开拓学生思维的智能手段。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抓住疑点,鼓励学生对文本、教师质疑,提出问题,进行对话,促进学生质疑、释疑能力发展。

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中,教师提出疑点:“杜十娘有那么多珠宝,为什么会选择跳河自杀呢?”这一疑点是课文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小说作品中的一大重笔。教师通过提出这一疑点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对话,创设作品写作社会背景,让学生去体会封建礼教对人生的扼杀,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的痛恨感,体会杜十娘跳河自杀是对封建恶势力的反抗和报复,感受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悲剧的崇高,感悟作者通过悲剧结局表现思想情感。

四、在争议点处对话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争议、冲突设计话题,让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在语文课堂情境中,变换角色去思考问题,活跃思维,产生较强的思辨意识,在争议和冲突中主动思考,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升华自己的品质。

如,在《简爱》教学中,学生对简爱的爱情非常感动,但是也有学生提出争议:“罗切斯特值得简爱那么深爱吗?”教师抓住这一争议,让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对争议进行讨论,展开对话教学。学生在争议中,结合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给出自己的判断,在文本情境中读人物。有的学生认为罗切斯特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他有真情,对简爱也真诚,简爱爱他没有因为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值得肯定的;也有学生认为罗切斯特欺骗了简爱,隐瞒了自己婚姻,是一个感情骗子,不值得简爱去爱。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捕捉到学生提出的争议点,善于设计争议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3

【关键词】叶芝;爱尔兰;民族身份;民族文化

1.前言

身份构建问题一直是当前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民族文化身份“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诗人叶芝一生都在追求着其爱尔兰民族身份。所以本论文就以叶芝诗歌作品为文本,从两个方面探讨叶芝爱尔兰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

2.叶芝的民族身份构建在诗歌作品中的体现

2.1叶芝诗歌中对民族文化根源的寻求

“叶芝认为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记忆以及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经历了时间的摧残,与爱尔兰的文化与文学一起被埋葬在了历史的坟墓中”。所以叶芝坚持要实现民族独立,就必须寻根溯源、重新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叶芝自觉的回归到了凯尔特文化与文学主题上,把他的文学创作与凝聚了深层的民族经验和民族精神的爱尔兰民间传说,古老神话与民族传奇联系起来,希望通过这些古老的传奇故事和神话传说唤起爱尔兰人民民族的记忆,灌输民族艺术以团结整个民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在他周围,以他为中心和领袖,在伦敦文学界他的爱尔兰同胞团体兴起了一个被称为‘凯尔特复兴’的强大运动,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民族盎格鲁―爱尔兰文学”。在运动中,叶芝对爱尔兰的古老神话、民间传说、灵异故事做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并编辑出版了《爱尔兰农民的神话与传说》、《爱尔兰西部的幻想和信仰》、《凯尔特的薄暮》等著作。在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叶芝梳理出了相对独立的凯尔特神话和传奇体系。由于叶芝将爱尔兰现实与古代神话相结合,他对爱尔兰神话的重新挖掘既是对民族集体记忆的恢复,也是对爱尔兰历史的重建。

任何文学作品只能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下加以解读,所以我们研读叶芝作品的过程不能忽略叶芝诗歌中体现出浓厚的“凯尔特意识”,这也是叶芝不断维护爱尔兰民族认同感和凯尔特文化,企图构建爱尔兰民族身份的独有方式。在1889年,叶芝出版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乌辛漫游记》,是叶芝诗歌中的创作题材从最初的古希腊和印度神话转为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这首诗是对于过去的英雄主义的衰落的哀悼诗。诗中描写了爱尔兰神话传说中的凯尔特诗人乌辛由于受到仙女尼娅姆的诱惑,离开了芬尼亚远航至三座岛屿―青春之岛、征服之岛和遗忘之岛,分别在三座岛上住了一百年。等到他返回故土,却发现自己的同伴早已死去,自己也成了300岁的老人了。这个诗集不论是在题材还是在语言上都带有爱尔兰的地方色彩,诗人期望借助乌辛的经历来唤醒爱尔兰人民的爱国情感从而为了重拾过去的荣耀而奋斗。

叶芝的诸多诗歌中,如《费格斯与祭司》、《谁也费格斯同行》、《漫游的安格斯之歌》…都带上了浓厚的凯尔特色彩,其中《费格斯与祭司》和《谁与费格斯同行》这两首诗都使用了爱尔兰神话作品中费格斯的形象,诗中费格斯的逃离并不是避世,而是寻求一种纯真和谐的状态,诗人也借费格斯形象希望能够改变爱尔兰四分五裂的状态去创造一个和谐的爱尔兰社会。叶芝通过对这些古代神话的重新阐述不仅赋予诸神鲜活的民族形象,也让爱尔兰人民深切感受民族文化与传统,构建独立的民族身份。“像其他非殖民地化的诗人一样,叶芝进行斗争,以便展示一个想象中的或理想的社会轮廓。”

2.2叶芝诗歌中对民族革命的反映

虽然爱尔兰一直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但是爱尔兰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到了二十世纪初期,这种情绪愈演愈烈,政治武装冲突不断。这这种情况下,爱国诗人叶芝义无反顾地承担了诗人的社会责任和诗学责任,以诗歌为武器,鼓舞帮助爱尔兰人民恢复勇气和战斗力,确立了自己的民族身份。

1916年4月24日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在都伯林起义,反对英国统治,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起义很快遭到镇压,大约五百人牺牲,一千多人受伤,十五名起义领导人处决。因为这天正值复活节星期日,所以又称之为“复活节起义”。叶芝得知这一事件时,内心百感交集,为了抒发感情,写成了《1916年复活节起义》。纵观全诗,我们能够深切体会到叶芝痛苦的感情,这首诗则是表现他爱国感情最充沛的一首诗,也是他试图建立爱尔兰民族身份的一部重要的作品。诗中,他讴歌为爱尔兰独立所奉献生命的普通人,正是由于他们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改变爱尔兰殖民的命运。

“All changed, changed utterly: A terrible beauty is born.” 这是诗中最有名的两句诗,也是能表达出了叶芝整个的感情起伏的点睛之笔。数百年来,爱尔兰人民一直期待着变化,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并之奋斗一生,不惜牺牲生命,他们都是些普通人,与叶芝也不过是泛泛之交,见了面也无非是点个头,或寒暄一番说些无意义的话,或是同他们在俱乐部的火炉旁开个玩笑娱乐下。也有叶芝所敬仰的女士Countess Markiewicz,她是这次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她本来是温柔美丽的贵族,但是参加起义使她改变了,变成了一个坚定了民族革命者,还有像Padreic Pearse, James Connolly,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经历,但是他们都是爱尔兰人们的好儿女,这些人为了爱尔兰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爱尔兰的未来,他们变成了那样像石头般坚强的人。在诗的结尾处,叶芝希望这一切能够给爱尔兰带来光明的未来,绿色代表着新的生命和希望,这也暗示着爱尔兰将会摆脱殖民地统治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A terrible beauty is born.” 虽然叶芝在诗中也表现出对这种暴力起义的不支持,也对革命的必要性抱有怀疑态度,但是爱国之情始终主宰着叶芝,并且把爱国热情和对祖国人民那种深切的爱渗透到诗歌中,把民族主义同文学相结合,赋予作品更多的民族意义,同时给处于水深火热的爱尔兰人民带来精神上的动力,进而坚定民族信仰,确立爱尔兰的民族身份。

3.总结

叶芝作为爱尔兰诗人,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是他却赋予自己爱尔兰民族主义的使命,以自己的作品为武器,用他的作品发出了一个民族的声音,他作品中对爱尔兰传统文化的追寻,对爱尔兰人们深切的爱,还有作品中对英国统治者的无声控诉,这都表明叶芝一直在为构建爱尔兰民族身份努力抗争着,同时他创造了富含民族性的爱尔兰民族文学,唤醒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确认爱尔兰民族身份。所以爱尔兰性是诗人作品中不可磨灭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白彦彦.叶芝与爱尔兰民族身份构建[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陈恕.W・B・叶芝[J].外国文学,1988(1).

[3]傅浩.叶芝评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4

昨日,郑州市中招评卷结束,其中中考一道作文题目为《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一评卷老师透露,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自己的早恋故事,阅卷老师认为“立意不健康”,打分不高。

中考和高考的作文中能不能写“早恋”和爱情?早恋和爱情的作文是不是一定不能得高分?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学生和家长各有说法,不过老师提醒:在高考和中考作文中,最好不要写早恋和爱情,“早恋作文”不易得高分。

■话题

“谈情说爱”写进作文

今年中考作文有两道题,其中一道题为《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另一个以“团结”“集体”等为主题的材料作文,学生可任选其一。

“作文题目设置得比较好,无论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比较贴近现实,让所有学生都能有话说,其中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早恋,那篇作文得分并不高。”一位参与今年中招评卷的老师说,作文一般都要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写早恋容易给评卷老师一个不太好的印象,思想传统的老师可能会不容易接受。

其实,写早恋的作文,在今年湖北的高考中也有出现。据楚天金报报道,今年湖北有一高考考生将早恋作为作文素材,文笔出众,字句平实却能渲染出诗样意境,作文以两人“拉手”作结尾。

尽管文笔不错,但评卷老师认为文章立意有所偏差,反复权衡后,该生最后得分为42分,属于中档。

■家长

写爱情不算不健康

“作文中写爱情,不能算是不健康,如果这样的话,中学课本中就不应该出现和爱情相关的内容。”一位在策划公司工作的侯先生认为,在中学的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爱情的内容,如爱情诗、李清照的词及沈从文的小说等。

现在教育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纳入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也包括爱情,老师要用开明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其中就包括让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爱情。

但也有家长认为,学生在中考和高考的作文中可以写早恋和爱情,但不应该写低俗和消极的东西。

■学生

这是个敏感话题

“这个学生疯了,他怎么在作文中写早恋?我们老师说过,爱情、早恋和宗教等都是敏感话题,作文中最好不要提。”听到有学生在中考作文中写早恋,初三学生小柯觉得很吃惊。

小柯说,即使自己早恋了,也不会把它写在中考的作文里,语文老师考前都嘱咐过,最好不要写以早恋和爱情为主题的作文,“即使写早恋的危害,最后两人分手这样的内容都不太合适”,万一碰到对这些内容“不感冒”的评卷老师,自己会吃亏的。

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学生想把自己的“秘密”写进考试作文中。

■老师

最好不要冒险写

据郑州市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语文老师介绍,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没有明确规定说,考生在作文中写早恋和爱情属于思想不健康,但写这方面的作文不容易得高分。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5

关键词:娱乐谈话节目;《奇葩说》;话题;特征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100-02

《奇葩说》聚集“奇葩”选手,以辩论为谈话形式,以娱乐为内容导向,成为各大视频网站发力纯网综艺以来的佼佼者。前三季《奇葩说》在爱奇艺播放平台上已累计超过16亿的播放量,#奇葩说#话题在新浪微博阅读数达到32.3亿。突出的话题设计和实现能力,成为《奇葩说》取胜的关键要素。

一、广泛的涉猎:话题类型的多样选择

《奇葩说》辩题是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投票和节目组进行论证来产生,大都是年轻一代当下正在面临的问题或是即将要面临的问题,涵盖了人文、社会、生活、情感、就业等各个方面。通过对节目中的辩题进行归纳,大致分为婚恋爱情类、社会现象类、友情类、科技幻想类、职场规则类以及亲情类等六种类型。表1中对《奇葩说》前三季69期节目共计71个选题(决赛节目会出现两个辩题)进行了统计和分类。

从表中可以看出,婚恋爱情类共计25个,占到总量的35%;社会现象类25个,占比35%。因此,在《奇葩说》中关于爱情、婚姻的话题,以及关于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的话题占三分之二强,成为话题选择的主要方向。新兴的科技幻想类话题表现抢眼,6个话题占到了8%的比例。而讨论朋友关系的友情类话题8个、讨论工作关系的职场类话题4个、讨论亲属关系的亲情类话题3个,分别占到12%、6%和4%。

婚恋话题兼具私密话题公开化、可讨论性强等特征。在节目中,既有关于婚恋价值观层面的内容,如“结婚选择你爱的还是爱你的”、“应不应该变成恋人想要的样子”等话题,在这些话题中,无论旁征博引还是多维切入,都呈现的是当代人尤其年轻人的价值倾向,包括“是否接受开放式婚姻”、“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等,探讨关于婚恋的前沿话题;同时,还有关于在婚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而形成的话题,如“该不该看伴侣的手机”、“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前任的婚礼要不要去”等,从现实生活的某个小场景切入,在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同样体现多元观念。

社会现象类话题是大众媒介关照社会现实的表现。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现象,如“整容会帮你成为人生赢家吗”、“为了成功潜规则该不该用”、“女性专属停车位是不是歧视”等;面向主体受众80后、90后群体所开辟的“成长系列”话题,如“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人到30是做稳定工作还是追求梦想”、“为了成功潜规则该不该用”等。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的议程改变态度并采取行动。不同于传统电视在受众“态度”层面会给予媒介既有倾向,《奇葩说》呈现的是对某个现象的多元观点,从而引发受众的思考。

第三季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话题类型――科技幻想类。包括“人类该不该发明时光机”、“消灭谎言的科技该支持吗”、“世界需不需要超级英雄”等,被称作“脑洞题”。这些话题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借由幻想进行思辨,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友情类、亲情类、职场类话题虽然探讨的是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但大部分话题带有明显的“爱情”倾向,如:“好朋友可不可以约”、“异性闺蜜是不是谎言”、“催婚是爱还是变态”、“该不该向父母出柜”、“上司该不该列为发展对象”等。从根本上讲,依然需要借势“爱情”这个万能话题,逃离不了“婚恋爱情类”话题的窠臼。

二、思辨的狂欢:话题的多重特征

从类型分析中可以得出节目话题的基本范畴,而无论何种类型的话题,从内在意蕴上有着共通之处。

(一)以年轻化聚焦热门话题

在分众理论的影响下,当下的大众文化产品不再试图以满足“大众”来进行生产和设计。百度指数显示《奇葩说》的受众当中,20~39岁的观众占到了86%。因此从第一季节目开始,就以“40岁以上观众在陪同下观看”为“警示”。明确其受众定位的基础上,也就确定了话题内容选择和风格定位的倾向。

在话题选择上,一方面满足青年人“求新”的特点。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受众会在媒介平台上探索新事物、新观念、新意识的表达,在媒介内容接受的过程中或产生共鸣、达成共识,成为一种重要的认识方式。另一方面满足了其“求异”的特点,80后、90后在极具革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他们在接受部分传统价值观念教育的同时,更受到了新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他们会寻求一种不同于上一辈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奇葩说》的话题留下了这种表达的空间。如“该不该向父母出柜”“是否接受开放式婚姻”等,这些话题具有年轻化的取向,是有讨论的必要性的。

选题以年轻受众话题为基础,但仍不够全面,诸如职场类、社会现象类、历史事实类也是年轻人所关注的话题,而作为媒体本身也应当在此类话题中有所引导。

(二)以小切口关照现象本质

一个深刻主题往往需要一个具体的切入口来表现。在辩题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话题的边界,如果辩题过于宏观,不可能在一小时的节目时间内进行较为充分的论证,也不适于大众媒介平台的通俗化表达。例如“该不该看伴侣的手机”这一话题就是对“伴侣之间隐私保护”这一主题的具体化,“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是对“人生发展的地域选择”的具体化,如果以后者为辩题,会造成话题边界过于宽泛而不易聚焦,失去话题辩论的向心力。

因此,在话题选择过程中,两个要素的配置是最为合理的,如:“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太太是不是浪费”中有“高学历”“全职太太”两个要素,“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中有“朋友”“门当户对”两个要素;如果只有一个要素,如“早恋该不该支持”只有“早恋”一个要素,“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仅有“看脸”一个要素,在讨论过程中观点散乱、难以集中;如果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要素,就会显得绕口,如“准婆婆有太后病要不要悔婚”有“准婆婆”“太后病”和“悔婚”三个要素、“老婆的工资是老公的三倍要不要离婚”有“老婆、老公的工资”“三倍”和“离婚”三个要素,选手会在辨析辩题上浪费过多时间而导致无法深入对话题进行讨论。

明确而直接的话题易于展开和讨论,以小切口的事实现象作为辩题,来反映和挖掘深刻本质是话题类节目创作的基本原则,以小见大,达到“门脸小小、庭院深深”之境。

(三)以娱乐性打造视听狂欢

辩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话形式是具有较强的可看性的,但一直以来在大众媒介平台上鲜有具有影响力的辩论节目,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央视财经频道的《对手》,包括《国际大专辩论赛》等,从节目质量上而言均属上乘,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媒体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媒介平台,通俗化、娱乐性是其本质特点,过于专业的、精深的内容和平台属性是背离的。对于《奇葩说》这样一档“网生”娱乐谈话节目而言,话题的娱乐性特征是毋庸置疑的。

制作过程中,不同于专业辩论赛的政治、经济、生态、医学、公平正义等问题,《奇葩说》选题正如上文所总结到的,关注的是情感、人生选择、职业发展等世俗化、娱乐化倾向的问题。同时,在辩题讨论过程中,会有大量娱乐化要素的渗透,如“大尺度”的话语表达、日常化场景的呈现、戏谑的模仿等。

(四)以思辨性包容多元价值

辩论类节目是以双方针锋相对的形式来聚集观点,展示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多重视角。在选题选择的过程中,具有可辩论性、包容度高是重要指标。同时,辩手为了更大限度的“赢得”比赛,会积极寻求不同的视角去解释问题,让受众拥有较为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如“有后代的东博士和没有后代的米博士该选择谁去核电站”“伴侣是找恋爱经验多的还是经验少的”等话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任何一个持方都有合理的论据来支撑观点。在一个节目中出现多种观点的交锋,并且对话题适时纠偏、深刻阐释,成为价值观念的“输出源头”。同时,不会把观点强加在某个话题上,而将选择和辨析的权利交于受众。媒介本应成为“观点的公开市场”,促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独立判断。

一个选题在观众首轮投票过程中呈现相对平均的状态说明话题可讨论性强,反之,这个话题有较为明确的倾向,辩论的意义就不够突出。如,“恋爱中要不要有备胎”“单身是贵族还是狗”“为了成功潜规则该不该用”等,会造成选手“诡辩”、牵强附会的现象,过于注重娱乐性和“话题度”。

三、结 语

娱乐谈话类节目在话题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栏目定位和受众特征,作为目前绝大多数的此类节目,具有符合年轻受众喜好的前沿性、时尚性特征,以及运用多种娱乐化元素、打造视听奇观是节目的必然选择;而在话题设计层面,充分尊重话题本身的性质,找到适合的切入点,提升话题的深层意涵,是优质节目的基本取向。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 言外行为 《穆斯林的葬礼》 阐述类 表达类 指令类解读

一、引言

文学语用学(literary prag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含众多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受到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越来越密切的关注。文学语用学将语用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研究文学语言系统与文学语言使用的社会意义和文本产出与理解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以及文学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共性条件(涂靖,2004:52)。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一种应用,并非和其他语言运用对立,我们可以像分析其他言语活动一样分析它。

言语行为理论从动态的角度看语言,其分析的核心在于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有悲剧色彩的史诗。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如白蕊(2002)、徐其超(2002)、赵慧(2000)、董秀芳(1996)和李跃红(1995)等从文化、民族和艺术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但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的还没有。多数学者从语用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主要研究反讽或幽默等语言风格,对于像《穆斯林的葬礼》这样正面描写人物性格、直抒胸臆的爱情小说的分析还不多见。其实直陈对话式的真情表露更能有效、清晰地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分别对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言外行为进行分析。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丁(Austin)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在批判Austin对言外行为分类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他找出了不同言语行为相互区别的12个侧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方面:(1)言外之的(illocutionary point),(2)适从向(direction of fit),(3)所表达的心理状态(expressed psychological state)(何兆熊,2000:103)。言外之的指一类言外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目的。适从向指言外之的带来的后果,指言语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有的言外行为使说话人所说的话和客观现实相符,有的言外行为相反,使客观现实与说话人所说的话相符。说话人在实施一个言外行为时总会对话语中所包含的命题内容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和心理状态(Searle,1979:2-4)。以以上三方面为主要依据,塞尔把言外行为分成五个大类:(1)阐述类,(2)指令类,(3)承诺类,(4)表达类,(5)宣告类。

我国语言学界也有对言外行为进行重新分类的尝试,然而,塞尔在几十年前提出的言外行为的分类迄今为止仍然是比较合理的,是本文讨论的理论基础。

三、《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言语行为分析

文学语用学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和说明文学语言在输出与输入过程中,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因素,与作者、读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交互作用。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能有效地展示主人公的真情、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穆斯林的葬礼》描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感情、深刻的内涵,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本文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说明言语行为理论对以爱情为主题的浪漫主义小说的解释力。

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对第12章进行分析发现,在479句话语里(个人统计),阐述类有158句;表达类104句;指令类99句;承诺类31句;宣告类5句;表示感叹等的句子归入其他类。其中阐述类占总数的33%,表达类占22%,指令类占21%。这三类话语在此章中对表达主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直抒胸臆的手法更直接体现了楚月恋的圣洁和伟大。第12章“月恋”是小说最唯美和最感人的一章,楚和新月的爱情在此定格,出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崇高事业的热爱,他们与生命和厄运不断地较量,通过重重阻碍和艰辛走到了一起。读者无不为二人真挚、纯洁的爱深深打动。毫不掩饰的阐述类语言,表达了楚的真情和对爱情的信念,而表达类语言表明了亲人和朋友对新月的关怀,指令类语言则体现了二人彼此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的感人情景。

以下就《穆斯林的葬礼》第12章来具体分析言外行为。

(一)阐述类

阐述类的言外之的是使说话人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许,也就是说他必须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这一类言外行为的适从向是从话语到客观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相信,如陈述、断言、结论等。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往往有大量表达人物信仰和感情的阐述类话语。作品中表达说话人信念的言语很多,请看下面的例子:

(1)“爱情,是一种信仰,”楚雁潮踏着亭边的积雪,缓缓地说,“它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

(2)“…你问我爱是什么?我告诉你: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1)句是楚雁潮面对学生谢秋思对爱情的询问时,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信念。谢秋思本以为通过自己的询问,会达到使楚说出“我爱你”的语用目的,谁知却被楚把握机会,表达了他对自己心中知己的爱慕和对爱情的信仰。楚这句话的心理状态是相信,此真诚的话语表达了楚对真爱的追求和向往,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充满希望的青年。(2)句是楚用激烈的言辞,以爱情激励新月重新坚强地活下去的爱情告白。当新月无意中看到父亲的《内科概论》,得知自己可能无法医治后,决定和楚断绝来往。楚用自己炽烈的感情和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新月,这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让一个弱女子感到了实实在在的依靠。这感情的爆发,不但不让新月觉得委屈,反而痛快淋漓地冲刷着她心中的悔恨。达到了楚的言外之的。

文中阐述类话语很多,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楚雁潮——一个充满热情和信仰的正直青年。

(二)表达类

表达类的言外之的是对命题中所表明的某种事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这一类没有适从向,命题内容的真实性是它们的前提条件,如祝贺、道歉、欢迎等。由于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道歉、感谢及安慰等表达类在作品中占了很大比例。请看书中的例子:

(3)“哦,楚老师,谢谢您!”她轻轻地说。

(4)“谢谢你,淑彦”,楚雁潮强制着自己,把痛苦咽到心里,脸上做出笑容。

(3)句是新月在病房枯燥时,楚给她送来了留声机。播放着《梁祝》那优美的旋律,她沉醉在那梦境诗情之中,醒来后感谢这位令人爱慕和细心的老师所说。对新月这样一个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这首令人如痴如醉的名曲,无疑给她寂寞的病房生活带来生机、热情和希望。(4)句是韩母要求楚不再和月继续交往后,楚为了尊重家长和出于礼貌,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表现出一种平静和对淑彦的感谢。韩母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但她盲目遵守教规,视女儿的生命于不顾,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楚和韩母针锋相对,表现出楚坚定、炙热和始终不渝的爱情观。感情的快速转变,表示了他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言语行为的分析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指令类

指令类的言外之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某一件事,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请求、乞求、命令等。作者正面描写人物的话语,使主人公的性格特色跃然纸上。请看下面的例子:

(5)“新月,把那封信收回!”楚雁潮几乎是在命令她……

(6)“……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楚雁潮用宽大的手掌为她擦去眼泪,……

(5)句是楚看到新月写的绝交信后,强烈地呼唤新月好好活下去,要求她收回自己那封绝望的信。其实这时新月心中的防线早被他冲垮了,楚的言外之的已经达到。楚用自己真诚和炽热的情感激发新月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6)句是新月认为自己的心脏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不愿楚为她殉葬而放弃两人的感情,楚讲了一个与命运做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来激励她,充满激情的讲述又一次地感染了新月,成功实现了言后行为。

这一章中有很多楚对新月的请求,要求她坚强地活下去,一次次的鼓励充分体现了楚对新月执著和真挚的爱。

(四)承诺类

承诺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听话人对某一未来的行为作出承诺,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允诺、威胁、保证等。请看文中的例子:

(7)“韩伯母,您什么话都不必说了,我……答应您!”楚雁潮匆匆擦去眼泪。

(7)句是楚和韩太太关于是否与新月继续交往的交谈结束后,楚痛苦地忍受这沉重的压力对韩母的承诺。由于楚汉族人的身份,直接被排除在回回韩家的大门外。在韩太太的价值天平里,维护宗教的道德规范,哪怕是害人的条条框框,都比人的生命重要(徐其超,2002:26)。当然,出于对她的尊重及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楚答应她,也实现了韩母的语用目的。

(五)宣告类

宣告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客观现实与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一致,这种言外行为使客观现实按照所说的话语发生的变化是即刻的、瞬息之间的。一般说来,这类行为的执行要求有相应的非语言性规约,要求发话人有执行行为的一定权力和地位。请看书中的例子:

(8)“新月,我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话,”楚雁潮似乎不假思索地说,“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

(8)句是楚向新月的第一次爱情表白,从此两人真正地走到了一起。两人的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他们两人从此成为互相的支柱,永远不可分离。

(六)其他类

作品中也有一些其他无法纳入以上五类言外行为的话语,如混合类,其实此类更能表达主人公复杂和深刻的情感,更好地表达主题。例如下面的阐述性表达类的句子:

(9)他为妻子的失言而深感不安,尴尬地对楚雁潮说:“楚老师,她这个人没有文化,被新月的病弄得头昏脑涨,爱女心切,急不择言,冒犯之处,还请您不要介意!”

(9)句是韩子奇对妻子阻止新月和楚来往的无礼话语,向楚道歉。他明显认为妻子的话没有道理,对其予以否定。梁君璧由于世事的磨炼和颠簸,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情她都要主宰。这次又严厉干涉楚和新月的交往,置新月的生命于不顾,作者对梁君璧的愚昧无知而深感痛苦、惋惜和无奈。

四、结语

《穆斯林的葬礼》既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又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史诗。作品通过大量直抒胸臆的阐述类、表达类和指令类的话语表达了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和性格特点,使读者更直接理解和把握作品人性化的主旨。直陈话语具有的直接性和感染力使文本的意义大幅增加,使不同视角下人物的矛盾心态、多重性格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并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参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作品寓意的建构。通过对《穆斯林的葬礼》中直陈对话的分析,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随着对作品的情节一步步深入,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及相关语用学知识应用于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力量,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正面描写人物的作品,更能说明其理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3–151.

[2]Searle,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2–27.

[3]白蕊.文化皈依中的艺术收获——《穆斯林的葬礼》和《心灵史》之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9).

[4]董秀芳.《穆斯林的葬礼》的意境探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5-108.

[6]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7]李跃红.理想价值的极地之光——论《穆斯林的葬礼》及在当前文学中的意义[J].云南学术探索,1995,(5).

[8]涂靖.文学语用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2004,(3).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7

题目:爱与时间同行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8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文章不得抄袭本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真题解析】

类似“与______同行”,或以“同行”为话题的作文题,并不少见,因此,这道命题作文题,一点儿都不陌生。但审题仍需谨慎。“爱”是作文的中心,“时间”是文章的线索,“同行”是要求把“爱”和“时间”交织着写。题目换言之,就是“爱与时俱进”。

这个题目虽然有所限制,但考生熟悉相关的文题,因此写作难度不大。

写作时,应首先考虑“时间”,只要把时间顺序想好了,作文就有了思路。

时间顺序可考虑以下几点:1.上学的年级顺序。2.自己的年龄顺序。3.一年的季节顺序。4.节日的先后顺序。5.一个季度三个月。6.一个月内的上中下旬。一周内的7天。8.一天内的上中下午。

因为体现“爱”的材料不难选择,所以可放在“时间”之后考虑。选择材料一定要以时间为基础,大体应该这样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什么样的爱在加深。

【作文赏读一】

爱与时间同行

考生

“李总,这是您让我写得销售计划。”“啊,等一会儿我看,你先放在儿。”“那我先出去了。”“好!”

望着小王的背影,心里想,这孩子的经历和我相似,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今后我要多帮帮她。

计划很快看完了,印象是一般。新手嘛!也难怪,我提笔帮她修改。“李总,有个——”“噢。先放放,等我把这个计划看完。

改完了,打电话把小王叫来:“计划我看了,写的还不错——”“是吗?”小王有点惊喜。“但你毕竟是个新手,有些地方我帮你改了一下,修改的地方你好好体会,有什么看法咱们再交流。”小王受宠若惊:“谢谢李总。”

下午,小王送来了正式文本:“李总,太谢谢你了,没想到你改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修改的地方,我都读了好几遍,启发很大。”“啊,你的底子很好,只要你努力,进步会很快的。我不用再看了,你们就照着计划做吧!”

几个月后,新的销售渠道终于打通,为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公司大会上,我说:“这次销售业绩好,首先得力于计划好,这要感谢小王同志,其次是你们销售科的同志齐心协力,努力工作的结果……”

事后,小王找到我:“李总,我做的还很不够,知道你这是爱护我,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我想起了帮助过我的人说过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就多一些宽容,多给他一些支持。看来,我理解了这句话!

年底到了,公司聚餐会上,已是销售科长的的小王,激动地对大家说:“我到咱们公司时间不长,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成绩的话,那要感谢李总,这绝不是套话。李总对新来的我,包容,支持,这背后就是爱,一个感受到了别人爱的人,没有理由不努力……”

小王激动地给我敬酒,突然脚下一滑,向后倒去……“哎呀!”我大喊一声。“怎么了,做梦了?喊什么呀!”妈妈推推我。我睁开眼,啊,原来我是在做梦啊!

——但愿梦想成真!

【评析】

文章采用了“以虚写实”的方法。梦,是假的,但梦中表现出的“关爱别人“愿望是真的。

看开头,我们以为考生在写一个虚构的故事,内容是“我”关爱本公司的小王,并无特别之处。但读到结尾才恍然大悟,考生原来是在写梦境啊,我们禁不住为考生的“后作交代”叫好。

梦境,可以飘忽、模糊、奇异,用在作文里,效果不错。

【作文赏读二】

爱与时间同行

考生

笔与纸同行,书写华章;月与风同行,月明风清,爱与时间同行……

小时候,母爱是叮咛。“牛奶喝了吗,一杯都喝了啊。”“喝了,满满一大杯呢!”我答道。“书和作业本都装书包里了?上次你把语文书落家里了,害得我跑了一趟学校,还打车去的呢。”“放心吧,昨晚我就收拾好了,我长记性了。”“噢,对了,天气预报说今天下午有小雨,你把折叠伞带上。”说着,妈妈把伞递给我。一切收拾停当,我说:“妈,我上学去了!”“走吧,过马路注意点车……”“哎,带水了吗?”妈妈有又追出来。“带了,放心吧!”走在上学的路上,耳边还回响着母亲的叮咛。

长大后,母爱是鼓励。“妈,这次数学没考好。”我小声地说,然后把卷纸递给她。妈妈脸色很难看,眉头紧锁,接过卷纸,她看得很仔细。过了一会儿,她舒展开眉头,平静地对我说:“儿子,这次的确考的差了些。你看这道题,你能不会吗?这说明你答题不够认真。再看这道错题,你公式用的不对,这说明这段时间你没太用功。我说的对吗?”我点点头。“知道差在哪儿了,就找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下次考试你一定能考好,妈妈相信你!”我听了,心里暖暖的,精神振也作起来!

而现在,母爱是陪读。初三了,每天都要学到很晚。我不睡,妈妈也不睡。我在屋里写作业,她就在厅里干这干那的,不闲着。直到我熄灯就寝了,她才回自己的卧室睡觉,第二天比我起的还早。“妈,你不用陪我,我不会困,也不会偷懒,你回屋睡觉去吧。”“妈陪你是自己心里踏实。我年纪大,觉少,你不用管我,好好写作业吧!”我还能说什么呢,妈妈的良苦用心我怎么能完全体会得到呢?

时光如流水而去,爱如喷泉涌来!时光不止,爱也将生生不息!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8

金子说:我觉得结果是爱情,过程不是。

向朱文和金子打听爱情

朱文说:我是对细节比较苛求的那种人,爱情中的细节不真实,我肯定不能接受。

金子说:我觉得结果是爱情,过程不是。

文:海安

摄影:纪武军

化妆:蔡青枫

鸣谢:北京中环娱乐广场

朱文: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晚生代”以及“断裂派”作家代表人物,1967年生于福建,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动力系,1994年辞职成为自由作家。代表作《我爱美元》、《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等。1996年,参予《巫山云雨》和《过年回家》的编剧。2001年开始独立执导影片,《海鲜》曾获58届威尼斯影展获"评委特别奖",《云的南方》获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Netpac大奖、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等。

金子:199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2000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毕业,电视剧作品《康熙与韦小宝》、《幸福街》、《离婚启示录续》等,电影作品《海鲜》、《云的南方》。

金子看朱文的脸上被画上了一层淡妆,呵呵笑起来,她说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她好奇地凑近看他,忍不住再笑。相爱四年,她见过很多样子的朱文,作家朱文、导演朱文、爱人朱文,显然,她没见过此刻的朱文。

朱文的表情有点尴尬,看上去,他并不像他小说里的文字那么生猛和狂妄,也没有传说中的大男人主义,即使在第一眼就让他皱眉的歌舞厅似的拍摄场地,他也始终好脾气地任化妆师和摄影师“摆布”着。他像想像中一样话少,但每次目光相遇时,会不时露一个笑容,是那种既宽容又带点孩子气的笑容。

金子带了一串叮当作响的银镯子,6个,重量对于她纤细的胳膊显得有点夸张。她穿着一条色彩绚烂的大花裙,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不是当下流行的装扮,却别有风格,活泼利落。

这是一对看起来跟别人没什么两样的情侣,无需多话,默契十足。他建议她换上那套白色的衣服时,她没有任何异议地去换了。

“今天像卖茶壶的”,朱文看着拍摄角落摆着的十来个茶壶,说。

“幸亏穿的不是对襟”。金子笑着接茬。

上篇:朱文

朱文在写作最顺的时候放下了笔,当起了导演。

在顺利的时候停止是他一贯的工作习惯,“顺利是正在走向无趣的一个节骨眼。”他说他享受做“新人”的感觉。

而他不准备把精力都贡献给电影,也不打算贡献给小说,他把他们统统称之为打发人生的一些过程。“可能拍到自己满意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如果还是很热爱生活,应该还会做下一件事。”他说他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如果说《海鲜》探讨的生死、善恶和性关系,《云的南方》则在假设一种不可能的生活。这是朱文新的阶段里最着迷的一个话题。

朱文不喜欢多说他的作品,“既然已经拍完了,自己去看,获得的感受会更真实”;他也不喜欢多说他的生活和爱情,这位天才艺术家,对爱情话题的回答,都是“形而上”的。

“无须多说,生活在继续。”

GRACE:对像你这样一个会讲故事的、敏感而有名气的男人,对选择女朋友的要求会很高吧?

朱文:不是高低的问题,人们总爱用各种标准去衡量一段感情的好坏、失败与成功,认为厮守终身的爱情就是成功的,我的理解跟这些指标没有关系,感情不是定量的。一个人碰到另一个人,能达成某种意义上的默契,不管怎么样,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

GRACE:你相信爱情?

朱文:我相信。我相信它是一种价值观,就像你相信人生一样,但它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判断,理性判断很可能会给你一个完全相反的判断。

我认为某种意义上,爱情是非人的,一定是达到一个非人的高度,才能在严肃意义上使用爱情这个词,否则这也许就是男女之间一段普通的感情。我对这个词敏感,不随便使用,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

GRACE:你认为爱情是什么?

朱文:我不知道。如果在完美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爱情可能是一个瞬间的感受,它超越所有人的衡量标准,和人的本性相违背,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见异思迁。爱情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人的本性达不到的。

GRACE:在文坛上,你被称为具有“破坏感”的男人,如果把“破坏感”带到爱情中,岂不很可怕?

朱文:我的作品我的方式,可能对已定的秩序具有一个破坏性。“破坏”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有的人是比较容易,一个人充满了怀疑,是很可怕的状态,说怀疑是魔鬼也不为过,但很多时候怀疑又是必须的,因为这世界充满了很多假象、虚情假意,所以“破坏”不是什么坏事。

GRACE:身为作家和导演,你都表达了充分的自信,那么,作为一个爱人时呢?

朱文:可能会差一些吧,因为这不是一个意义上的事情,不管写作还是拍电影,它都是打发生活的一件“事儿”,都不是一个很大的事,而爱情和生活本身是头等大事,所以自信也没有太多。

GRACE:你是一个浪漫的恋人吗?

朱文:浪漫有很多种,如果说送玫瑰花,世界上那么多人都这样做了,还有什么浪漫可言?那就是习惯了。我觉得浪漫是心灵上的,你传达,她会接受,一个人给另一个人的生命带来某种气息,带来某种对生命的不同理解,那是浪漫。

GRACE:这种“情侣档”会持续下去吗?

朱文:她表演得很好,两部影片中角色反差很大,《海鲜》的是个很深刻的角色,《云的南方》里演李雪健的女儿,形象要相对轻松些,有点像男孩子。打个分数?及格以上,我说的及格已经很不错了。是否继续合作下去,看这个问题应该用客观的态度,不应该抱着浪漫的态度。

GRACE:你想过结婚吗?

朱文:还没有。

GRACE:想过当父亲吗?

朱文:想过,我很多朋友都有孩子了,我的好多作品都跟父亲有关。我想那是一种基因里面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会想这个问题。

GRACE:男人在维护一段爱情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朱文:说不上来,我不是一个成功经验的个例 ,不能说是一个成功者。但至少我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于爱情,我是相信的,是期待的,也是挺用心维护的。

下篇:金子

她与朱文2000年3月相遇并相爱至今,每天几乎24个小时待在一起,她是他两部电影的女主角,以及“最亲密的合作者”。她说起朱文与她的爱情,笑容从心里溢的脸上,目前这一切,她都是满意的。

GRACE:和一个擅长讲故事的男人恋爱,有什么特别之处?

金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生活中他是一个非常非常不爱说话的人,话非常少,跟我在一起话多,但都是废话,没有什么你要记住的话。

GRACE:你们通常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金子: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长,下午一般没什么事情就一起去运动。我们住的地方离城远,没有我他不太好出去,我是他的司机。他也不爱出去交际,呆在房间里,很多时候不看书不看电视也不上网,就在那里来回走一走,一天好像就非常充实地过去了。

GRACE:你跟朱文怎么认识的?

金子:4年多前,在一个工作场合认识的。默契是在拍《海鲜》时渐渐开始,从工作中能更多地了解对方。

GRACE:当初他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金子:以前人家问我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我说没来得及想就遇到朱文了。朱文在生活中是非常风趣和幽默的。

GRACE:看上去你们性格反差挺大,你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金子:我们性格反差非常大。最共同的一点是爱吃,更多的时候是在家里做饭,他讲究细节,对卫生要求很高。

GRACE:传说中他有点大男子主义?

金子:非常不对。他特别鼓励我去做自己的事情,一点儿不管着我。很多时候,他不会主动给你意见,你一定得自己去问他,他才会说他的看法,你不问他也不会说,当然他也不会眼睁睁看你摔跤。他给人的自由空间很大,但你会觉得安全。不只对我,他是对周围所有的朋友都很宽容,很多朋友向他讨教该不该做一件事的时候,他的意见是没有任何保留的。他在生活中很会照顾人,不是琐碎的,他是知道要害在哪里。

GRACE:跟他在一起最享受的时刻?

金子:生活中,无论在做手头的事,还是遇到始料未及的事,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要去担心的必要,很多事情出现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没事,告诉朱文。

GRACE:在你心中,朱文是个能摆平一切的男人?

金子:也不一定,人都有弱点,他只是愿意去解决一切问题,他当然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最关键的时刻,我可能什么都不说,跟在他旁边,说两句玩笑话,吃一顿饭,那个时候,默契就是最重要的帮助。

GRACE:你相信爱情吗?

金子: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家庭环境曾经影响我对爱情的理解,所以我告诉你,我是在认识朱文以后才真的相信爱情,相信感情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的。

GRACE:爱上这个男人,是不是因为有一些崇拜?

金子:很难说。在法国,我遇到一个学中国文学史的女孩,她研究朱文和他的小说已经研究七八年了。她给我读了一段很美的诗,但我不知道那是朱文写的,很惭愧,他有很多作品我都不知道。她说以前她经常会想一个问题:朱文会找一个什么样的女人?见到我之后,她觉得不是他想像中的样子,但她说除我之外,又实在找不到另外一个答案了。

GRACE:你一定知道有好多女孩迷朱文?

金子:我不但知道,还接到过她们的电话,打到我手机上。吃什么醋呢?我已经得到那么多东西了,不能让别人稍微舒服一点吗?

GRACE:他是一个浪漫的恋人吗?

金子:他是另外一种浪漫,自己标准里的浪漫。四年中,我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浪漫。这种东西会让你在临睡的时候,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莫名其妙地高兴、笑,那种东西长进你心里去了。他不会事先跟你商量,他想给你意外的时候,总是晚一步。你会觉得非常可爱,因为他很慌。

GRACE:你想像中未来的事业都是跟朱文在一起的吗?

金子:最好的状态不是这样,最好还是都有自己的事情。其实我们两个都是对生活很在意的人,有时候宁愿牺牲事业,也不愿意牺牲生活。

GRACE:相处这么久,你还觉得他神秘吗?

金子:神秘啊,真的,这个是最让人兴奋的地方。上次电视台来采访,让我总结一下朱文,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总结,给不出答案,到现在也不能。他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有一些特别微妙的联系的,我能体会得到。你必须让自己每天努力进步,才能跟上他的脚步,才能更了解他。

GRACE:你对这段爱情期待的成功率多少?

金子:我不期待。我因为朱文才相信爱情,但我不期待。我知道世界任何问题都有变数,我相信有困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去解决,但我还是觉得最后的结果是不可预料的。

GRACE:朋友们是怎么评价你们这一对的?

金子:有人说两年前看你们两个,各种距离都太大了,今天再看,这么默契。我的老师和朋友都说这段感情让我成熟了不少,我自己不觉得。我认为这是两个人的事情,别人不会清楚,我一味根据别人的标准去改变的话,就完蛋了。所以,我还是按照我的方式。

GRACE:很多人说跟朱文对话有一定难度,对你来说呢,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金子:所以我说我们说的都是废话嘛,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话,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其实我对他的很多了解都来源于他和别人的聊天,每次他跟别人谈点深刻的话题,我就躲得一边静静地听,我特别享受那个时刻。

GRACE:可以说,你这几年的爱情生活非常幸福。

金子:应该――可以――这么总结。

摄影:纪武军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9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教委、松江区教育局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活动号召,城市科技学校教务科牵头,开展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9月15日升旗仪式上,朱玉萍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作题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参与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创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校园环境。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金色九月,秋高气爽,在这充满丰收喜悦的季节,在中秋、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我们迎来了第1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同学们,我国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共同语的普及程度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更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986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年把推广普通话的方针由原来的“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这12字方针的调整对全国推广普通话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自1998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又将每年9月的第三周确定为全国推普宣传周,今年,9月13日至19日(也就是本周)是全国第12届推普宣传周。本届“推普宣传周”的主题(也就是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同学们、老师们,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我校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为契机,结合“推普周”的宣传主题,9—10月,由教务科牵头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有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颂祖国

迎世博”朗诵评比活动。我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参与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创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校园环境,把推普活动作为我们语文实践课来贯彻落实,把推普活动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同学们、老师们,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也是体现我们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同时应该是一个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好学生、好老师,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宽容,学会礼让,学会尊敬长辈……。在平时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用:请、你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使我们的校园更温馨、更和谐。

同学们、老师们,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和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乃至每一位在校学生自身素养的体现。因此,在本届推普周期间,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在校园内,开展“啄木鸟”纠错行动,各专业部组织各班推普员,对黑板报、学习园地、作业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开展查找错字、不规范字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用语用字的规范意识。

2、在校园内,积极倡导人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共创一个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

3、在课堂中,积极倡导将“推普周”宣传的主题内涵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4、在生活中,积极倡导让普通话成为我们的生活语言,做一位迎世博,树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楷模。

5、在做好学校推普工作同时,各专业部团委、班委以学校为基点,走出校园、走入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语言文字活动。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篇10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饶的西沙群岛》从题目来看是围绕“富饶”来写的,但实际是除了“富饶”,还写了“美丽”。文章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侧重写“富饶”,第二自然段侧重写“美丽”;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共两句话对此作了概述。很明显,“富饶”和“美丽”是并列的,所以题目如果用“富饶”作修饰语,就没有将文章内容全覆盖,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契合度显得不够。反过来想,如果只看课文内容,让读者自己来确定题目“______的西沙群岛”,恐怕填写“富饶”还是会让人犹豫的。

综观全文,如果将长长的文章读成一个词的话,应该是文章总起句和总结句中的“可爱”,“可爱”包括“美丽”“富饶”,基本上可以统领全文内容,所以根据文章内容来定题目的话,“富饶”应该换成“可爱”。

再看,除题目外,“可爱”是文章中唯一一个两次修饰“西沙群岛”的形容词,且都位于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的位置,一个在总起的地方,一个在总结的地方,首尾呼应,凸显着“可爱”在文章中的重要性。题目要为文章服务,似乎题目中用“可爱”才能与“可爱”在文中的重要性相融通。

但是这里作者没用“可爱”,而用“富饶”,什么原因?笔者揣测:

1.全文主要写西沙群岛的两个方面――“美丽”和“富饶”,但从篇幅来看,“富饶”是浓墨重彩,是详写,占据了文章的绝大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重点所在。

2.“美丽”虽然和“富饶”是并列成分,但富饶意思是“富足有余,多指财物等”,从广义上理解,“富饶”似乎是可以暗含“美丽”,美丽虽不是一种直接的物质财物,但无疑也可以算是无形的财产。

3.从写作背景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70年代,当时西沙海战(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海域,中国人民海军与越南共和国海军发生的小规模海上作战)刚结束,西沙群岛成了全国的一个焦点,是国人所关注、爱国情感最集中投射的地方,极具向心力与凝聚力,因此从心理学角度――“人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紧密联系,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感情的诱发下进行的”这一点出发,有理由相信作者写这篇文章渗透着强烈的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在最初版本的文章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现版本已改为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怎么样来激发人们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呢?联系到当时国民经济落后,物质贫乏,相比较“可爱”,“富饶”是极具诱惑力的一个词,幻化着美好的意象,承载着当时人们的物质需求,能一下子牢牢抓住人们的心。所以相比较“可爱”,用“富饶”作题目更能激发起人们对西沙群岛的迫切向往,从而达到最直接、最有效地激发读者保卫西沙的爱国情感。即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在,“富强”仍是排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位,其中“富”是第一个字,自有其道理。

4.在题目中,“可爱”的作用会在无形中给全文奠定基调,基调里会包含“可爱”所让人想到的童真、幼稚在里面,这与当时背景下所要传达的爱国的刚性、神圣、责任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