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题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20:46:53

以爱为题的作文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1

——题记

她,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双眸不时的放射出天真与活泼,三十多岁的她还有着一颗与我们一样年轻的心。她有着优雅的气质,是一位让人一见就很难忘掉的老师。而深厚的文学底蕴,又将她渲染的更加出色。无论遇见谁,她都会对他甜甜的一笑,笑得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她的声音很好听,柔美、清爽,一串串的语言从她嘴里滑出来,宛如美味的果冻滑过喉咙时那么轻盈、润泽。 一句句看似平凡的话,经她那巧嘴一修饰,就变得优美动听起来。听她讲课,真是一种享受,很惬意。

她做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是我对她的评价。她总能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繁忙的工作,去把握每一个机会,在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上充分的张扬自己的个性。

其实她的生活中也不仅仅只有鲜花和掌声,有时她也会遇到困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在我们面前她一直都表现的那么坚强,蜡黄的脸上笑容依旧。也许岁月的风雨会洗掉她的记忆,历史的车轮会碾掉许多她与我们在一起的往事。但有一种温情,却永远不会被岁月的流水冲淡——那就是师生情!

认真、踏实,美丽、真诚得像个小孩子,这就是我的班主任——陈敏

我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能干的爸爸、勤劳的妈妈、活泼的我、可爱的妹妹。

虽说我的爸爸妈妈是办工厂的,但他们并没有以老板的身份工作,而只是在办公室与其他员工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做一些该做的事。

我的爸爸,对待工作非常卖力,上班从不迟到;对待朋友及同事,爸爸特热心。爸爸很勤快,下班回到家,总是帮妈妈做点家务活。爸爸非常疼爱我,不论我要什么,只要有用的他都会尽量满足我的要求,特别是学习用品,他总是有求必应。对待妹妹也一样。不过爸爸总喜欢与妹妹开玩笑,每次都弄得妹妹哭笑不得。

妈妈呢?妈妈也是和爸爸一样认真工作。妈妈待人真诚,态度和蔼可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妈妈每天都不辞辛苦的把家整理得干干净净,使全家每个人都能过上舒服的日子,却从来不曾听她说过苦,喊过累。妈妈也经常教导我读书要用功。妈妈虽然鼓励我要用功,但从不用严厉的处罚来强迫我们读书。妈妈除了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指导我们读书,还特别关心我们的健康,我常常觉得妈妈比孔子还伟大。

我呢?目前在崇雅中学初一〈9〉班学习。我的成绩一般。每个星期回一次家,一回到家,我完成作业后,都会主动帮助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妈妈的小助手。

至于妹妹,她在产径小学五〈1〉班学习,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个性:活泼、可爱,喜欢看书,不过有时很调皮,经常与爸爸顶嘴,不过她有时很懂事。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2

爱心可以让人受益非浅,但是在你付出你的爱心时,往往却是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细节。爱心可以来自不同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程度的关爱和关心。有亲人的、朋友的、同学的、老师的等等。同样也可以是来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关爱,在这种关爱里,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虽然受到关爱的不是我,可我却记忆犹新。

一次,我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看一部电影,不记得名字了,就是讲:一个小女孩,在放学回家的途中,在过十字路口时,被一辆汽车撞倒在地,一个好心的路人急忙把小女孩送到了医院抢救并通知了小女孩的家长,然后他便悄悄的走了。后来经过抢救,那个小女孩活过来了,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女孩的家长为了感谢那个路人,在电视上播出了那个感人的故事,在一次偶然的一天,路人在看电视时看的了这个广告,可他并没有去找小女孩的家长,也没去找他们领取在广告上说的那所谓的报酬,只是对电视机笑了笑……。

上面讲述的是一个带有虚构和编造的故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在发生。一天,我和妈妈在街上闲逛,当我们走到了烟水亭广场,妈妈看见那儿有个“无偿献血”的流动献血车,妈妈便对我说:“我也去看看。”然后经过咨询和了解,一个医护人员开始帮妈妈两血压,过了二、三分钟,那个护士对妈妈说:“血压正常,可以献血。”妈妈便走上了献血车,我一直认为妈妈的身体并不是很好,所以我很不想让她献,结果她还是献了三百毫升,最后,我哭了,因为妈妈的一时新奇而流失的血液,妈妈对我说:“不要哭啊,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是科学献血,这点血对我不会有事的,而别人却会丧失生命啊。”听了这句话,我非常感动,对妈妈说:“是,我知道了,我以后也要向你一样。”

我想,有些关爱虽然很小,却可以使人继续拥有生命,甚至更多的一切的一切。希望大家珍惜别人的关爱,也多给别人关爱,让世界充满爱!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3

关键词:八爱;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67-02

学院自2011年始,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即以坚定信仰热爱党、立志成才爱祖国、增强责任爱社会、无私奉献爱人民、全面发展爱学校、重教敬老爱师长、团结互助爱同学、自尊自立爱自己为主题,以校内外系列形式多样、规范有序的“爱”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大学生为主体,重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通过三年的实践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了独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学院“八爱”主题教育活动2012年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优秀成果奖,2013年获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入围奖,同时也是2013年学校评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重要特色之一。

一、“八爱”主题教育活动的独特性创新

1.始终贯穿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校园文化“八爱”主题教育活动,从各个方面均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线作用,每项活动均凸显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性。学院牢牢抓住热爱党的活动核心――饮水思源、坚定信仰,爱祖国的活动核心――不辱使命、立志成才,爱社会的活动核心――增强责任、体现价值,爱人民的活动核心――真情服务、无私奉献,爱学校的活动核心――全面发展、校兴我荣,爱师长的活动核心――尊师重教、敬长孝老,爱同学的活动核心――团结互助、和谐友善,爱自己的活动核心――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由于突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线作用,克服了以往的校园文化活动思想主题单一、零散、不系统的明显不足,始终围绕活动核心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覆盖学生课外(校外)活动内容的全面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在校园“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涵盖:学生党建(团建)、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学风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自主管理、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等。校园“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了爱党爱国的主旨要求,体现了爱社会爱人民的根本要求,爱学校爱师长是重点,爱同学爱自己是基础。每项活动内容既有思想主题,也相互交融渗透,互为补充。如“爱社会”活动,既有爱人文社会环境内容,也含有爱自然社会环境的内容,既体现对人文社会提高人生观的教育,也体现对大自然与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教育;“爱学校”活动既是爱祖国、爱社会教育的一个方面,又是文明爱校、提升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爱校的一个方面;“爱自己”活动,首先强调自尊的基点是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立的基础是诚信待人、文明待人;然后突出自信和自强的基石是心理健康,重点在于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3.“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学院“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建立在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上的,因此学生活动的自觉性大为增强。既有校园内的以校园文化体现的活动形式,也有校园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既有定期定点的活动形式,也有非定期定点的活动形式;既有个体的活动形式,也有集体的活动形式;既有正面教育的活动形式,也有潜移默化教育的活动形式。具体活动类别上既有政治类、公益类,也有学习类、文体类,还有学生自主管理类等;活动方式上有学校集会、班会、党(团)课、志愿服务、评先评优、校风督查、艺术节、论坛、社团活动等;在活动的表现方法上有政治学习与业务技能竞赛、文体竞赛、演讲、征文、讲座、朗诵、板报、网络微博以及社会调研、社会服务等。

4.“八爱”主题教育活动主体对象参与的广泛性。由于将学校“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全面作为学生思政实践课开设,和学生思政理论课一样列入了必修课程;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须参加10个课时以上的思政实践课活动,其中5个课时为社会实践形式的思政实践课;且因为活动形式的喜闻乐见,更易于被广大学生接受,所以100%的学生均积极参与其中。

二、“八爱”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6号文件)中指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为此,学院党委制订了《校园文化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院党字【2011】7号),主要在三个方面突出抓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而社会价值则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八爱”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尤其是将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所有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如开展党(团)校培训活动、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的社团活动、励志成才学生党员示范岗活动、升国旗(每周一次)仪式教育活动、七一颂党艺术节、十一爱国博览会、励志成才报效祖国专业技能赛、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活动等。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社会性延伸,学生定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锻炼,通过在当地企业和社区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的理解、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使其在实践中思想上不断得到升华。

2.强调思政理论课与思政实践课的并驾齐驱。在制度上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的问题。将思政实践课列为必修课程,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八爱”主题教育活动的表现情况,通过组织学生工作处、团委和各系(班)的辅导员,实施将每个学生思政实践活动表现予以考核测评并计入成绩的办法,与思政理论课一起并列为学生思政课,各占50%分值。因此,大大加强了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

3.强化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功能。学院地处湖南省湘潭(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七个“校、企、区德育共建实践活动基地”,强化学生德育实践的思想教育功能,通过为当地经济服务,走向社会服务社区,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活动(九华公交志愿服务行动、环境卫生清洁行动、义务献血、义务维修家电、文艺志愿服务社区与企业、心理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奉献孤残家庭和留守儿童行动等)和成功创建“社区夜校”,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授课辅导,有效地提升了社区居民文化与技能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八爱”主题教育活动的长效性创新

1.组织得力、制度健全是根本。学校成立了“八爱”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任组长,学生工作部(处)长担任副组长,学生工作部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了专人负责德育实践课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个(院)系均成立了由(院)系学工负责人牵头的“八爱”主题教育活动工作小组机构。建立健全了德育实践课教学计划、德育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奖罚办法、考核办法、督导办法和德育实践课教师(辅导员为主的学工系统人员)课时计算办法等,有力地确保了学校“八爱”主题教育活动的长期且有效开展。

2.措施到位、队伍健全是重点。“八爱”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德育实践必修课程内容,已经在学校形成了一个体系,采取严格的考勤制度、测评制度,考核测评未及格要补修,毕业时经补修任未合格的缓发或停发毕业证书等措施;德育实践课成绩作为评先评优、发展入党、评定奖助学金的重要依据,推动了学校“八爱”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学校辅导员队伍由于是学生思政实践课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所以,学校高度重视,按照(150~180)∶1的比例对辅导员进行配置,由其直接管理到班级、教室和宿舍,具体负责学生思政实践课的教育组织和考核测评工作。每年通过对辅导员为主的思政实践课队伍的督导考评,单独予以表彰奖励,极大地稳定了队伍,调动了师资人员的积极性。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4

一、营造爱心氛围,体现行知爱心文化

我校重视环境育人作用,在美化校园的基础上,尤其重视营造校园环境特有的爱心文化特点,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校不仅在课堂学习中注重学生的教育,在校园建设和学习环境布置方面也同样注重。温馨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学习氛围、精心布置的学校建设,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让花草传情。人性化的设计灵感传递给孩子们的是正能量的教育氛围!

――让墙壁说话。充分发挥潜在的作用,激励孩子们勇敢前行。

――让宣传栏传知。宣扬、鼓励!

我们的整个校园就是一本生动的、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活教科书。一草一木、一屋一物都在对师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1.启迪心灵的围墙文化

学校在校园围墙设置了以“爱”为主题的文化墙。以“爱心教育”为主题,以陶行知的爱心教育名言、以教师和学生的“五爱”品质教育为核心,精心布置,以名人的名言激励人,以名人的事迹感召人,以名人的精神启迪人。学校到处都有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提示标语和营造爱心氛围的标志。这些都是全体师生爱心文化观念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2.富有内涵的走廊文化

学校充分利用走廊空间,在教学主楼分层分主题设计走廊文化。一层主题为“走进行知”:以介绍陶行知为主,让广大师生了解陶行知个人生平及其为中国现代教育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二层主题为“行知理念”:以介绍陶行知的重要教育思想为主,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三层主题是“行知双语”:充分体现我校作为教育部“中加美浸入式英语实验”课题学校的优势,以介绍英语知识和外国文化为主,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了解异域文化,要有世界的眼光,全球的视野,远大的抱负。四层主题为“行知理想”:以介绍中国和世界著名学府和世界名人画像为主,激励学生要有雄心壮志,胸怀天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报效祖国。同时,教学楼内每层分类悬挂有学生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手工作品、摄影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3.特色鲜明的门窗文化

从本质上说,门窗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它能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我校在门窗文化建设方面极为重视。首先每个班级围绕爱心文化教育,根据班级特点,自行设计班名、班徽、班训、板报,体现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和班级学生的人文素养、精神寄托与价值追求,促进班级形成各自的特色文化。由学校统一格式,统一制作,悬挂张贴于班级门窗处,时刻昭示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共同努力,实现班级愿景。其次,学校各办公室、各部室根据年级特点、学科特点、部室功能特点,由教师精心选择名言警句,标语、图案,由学校统一制作,张贴于门窗处,形成了我校特有的门窗文化。此外,各办公室、部室均悬挂有由陕西省著名书法家题写的陶行知名言警句的书法作品,以及根据不同特点进行的各具特色的布置,彰显功能部室及办公室的特点,所到之处,均有一种高雅深邃的文化底蕴。

这些显性的爱心文化建设,无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艺术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爱的哺育。

二、实施爱心教育,提升行知爱心文化

自2008年我校成功更名为“行知小学”,“爱满天下”就成了行知人永恒的追求。我校采取多种方式倡导、宣传、弘扬“五爱”(即教师具有“爱事业、爱岗位、爱学校、爱学生、爱同事”的“五爱”品质)精神,使行知爱心文化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让行知爱心文化付诸在每个行知教师的言行中,把行知爱心理念逐渐根植于每位教师心底。

1.丰富爱心文化内涵,实施爱心教育

学校以“以爱育爱、以心育心、爱中成长、爱中成才”作为我校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让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其情操,启迪其心灵,文明其行为,激发师生的爱校情怀,形成“行知是我家,人人都爱他”的温馨氛围。

校徽、校歌、校报等也是我校校园精神的载体,而且内容与形式为师生熟知与喜爱。如,校徽――《爱心》(红色爱心、“XZ”字母组合的画面,勾勒出在山河间翱翔展翅的雏鹰形象。寓意着在行知小学以“实施关爱教育,培养爱心之人”为办学理念的精心培育下,学子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在“爱满天下”的环境中,不断进取、快乐自立的雏鹰在这里起飞。)可以说学校的爱心文化内涵,充盈于校园的每个角落。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爱心教师

我校坚持以德治校,以爱为首,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弘扬倾情教育、乐于奉献、关爱学生的“爱心教育”主流价值观,培养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良好师德,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行知教师良好的形象,为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在我校爱心教育的引领下,全校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我校党支部在支部、党员中广泛开展“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我为行知,甘于奉献”等活动,以党员的示范榜样引领带动全体教师的发展。我校工会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师文体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使全体教师在付出爱的同时感受爱,如,教师生日时,校长送上精美的生日卡片和蛋糕;每年暑假,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体检;春节来临之际,为教职工家属送上一封暖洋洋的感谢信;为退休教师制作留念光盘等,细微之处见真情,爱心关怀暖人心,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使更多的教师成为教书的模范,育人的楷模。

三、培育爱心之人,彰显行知爱心文化

造就有“关爱之心,聪慧之脑,多艺之才,规范之行,健康之体”的行知人,是我校培养学生的根本宗旨。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以“爱”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爱国家、爱自然的“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彰显行知爱心文化理念。

1.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努力做到活动培育爱心之人

我校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行知广播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等时间,通过组织专题班队会、演讲比赛、观看影视片、捐赠图书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心教育。开展了“小葵花”爱心义卖、“庆六一,与爱同行”“爱满天下童心同乐――城乡三校欢庆六一”“手拉手,同成长”“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去残联打扫卫生”“祭扫烈士陵园”“等一系列的奉献爱心、传递爱心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也能学会把爱献给他人,体验到奉献与付出的快乐。在由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妇女儿童之家”图书捐赠活动中,我校被评为“爱心帮扶先进单位”。

2.开设多样的行知社团,不断增强行知爱心文化底蕴

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各种行知社团活动,有足球队、武术队、田径队、舞蹈队、合唱队、电子琴队、书法队、摄影队等十余种社团可供学生选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特色部室――阳光影像,配备有专业摄影器材,由专业教师任教。每逢学校重大活动时,都能看到手举相机的学生在专注地捕捉着、拍摄着、记录着。通过摄影,孩子们学会了发现美、捕捉美、传递美。在感受美的同时,他们也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真挚。

在全面落实一周一节书法课的基础上,我校又增开了每天15分钟的书法课堂。书法课堂上,孩子们在优美的民族轻音乐中,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静静地进行书法练习。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

四、手拉手共成长,传递行知爱心文化

作为莲湖区学区长学校,学校按照“高标准谋划、精教育管理、强特色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学校的资源优势和爱心品牌效应为依托,以大学区管理为平台,在合作与交流中实现我校与大学区内成员学校以及其他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行知爱心文化”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受到广泛关注。商洛市丹凤县的两位校长和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22位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先后到我校进行跟岗实践和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参观学校、课堂听课、教师交流、专题报告等形式深入感受到了我校爱心文化的丰富内涵。

奉献爱心,传递真情。我校与周至县九峰乡永丰小学、集贤镇中心小学、延安市柳林镇中心小学结成“手拉手共成长”学校。为这些学校送去电脑、图书等必需教学用品,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条件。并且带领30多名留守儿童游览海洋馆,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我校还义务资助了周至县九峰乡永丰小学三位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学生到我校免费就读,安排专人负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直至小学毕业。

我校还有5位教师义务到偏远山区小学义务支教,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精彩的课堂、广阔的视野和美好的希望。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成林老师和万莉杰在支教期间,精心施教,无私奉献,关心关怀每一个学生,深受家长敬重、学生喜爱。她们的事迹,被中国青年报以《山村支教姐妹花》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5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语文;爱情;教育;人文性

一、爱情题材与背景

近几年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兴起,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向青少年爆炸而来,又逢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现阶段青少年意志力不强,随大流,但又不加选择地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容易学坏的特点尽显无疑。这就异常强调学校教师的引导作用。而语文教师则因自身学科的特点肩负起引导学生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当然家庭和社会的引导也是必要的。

这些年语文课本爱情题材的相关的作品大幅增加,以2003年人教版高中课本为例,有《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边城》、《孔雀东南飞》、《氓》、《致橡树》等,在2010 年新课标语文必修课本中,又加入了柳永的词《雨霖铃》以及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等。爱情题材文章的比重较大,因此教学的意义和方法不容忽视。同时,这也给教师提供了素材,愈发显示出了工具性之外的人文性。而教师对待类似爱情题材的文章也不能像过往那样避难就易,对于爱情讳莫如深。因为时代环境的关系,文化更加开放,现在的学生成熟较早,吸收知识的能力快,对于爱情的态度更加直接,不像以前的学生“呆头呆脑”。因此,如果不加以疏导,反而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应该抓住爱情题材的文章因势利导,不仅不能束之高阁,反而要像朋友一样坦诚客观的表述,并向高尚的爱情观引导。

在如今比较开放的文化环境下,面对爱情题材的教学,教师更应该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注意到教学的对象,有取有舍,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真情、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纯洁美好的感情。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社会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道德高尚的、美好的爱情”。

文学作品里面有关爱情的题材是永恒的主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爱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同样,从人文性的角度,这也是不应缺失的教育。但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似乎已经是“谈爱色变”“闻爱丧胆了”,在教学方面发现了不少类似的现象。一些语文老师在教学有关爱情的经典篇目或者相关的内容时,总是躲躲藏藏,对于一些知人论世的文章背景也是完全照搬教参说教,或者避重就轻,甚至有些老师直接上成了一堂干瘪瘪的翻译课、政治课,什么都往政治上靠,最明显的就是诗词,明明可以借此更好地让学生充分品味到诗词的美,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健康的爱情观。如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宋代袁文在《瓮牖闲评》记载:苏轼贬为团练谪居黄州时,邻家有位美丽贤惠的女子,每当夜晚苏轼读书的时候她便会偷偷到苏轼窗户下,十分仰慕苏轼,而苏轼每每读完书察觉的时候,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背影很快消失。女子的双亲打算给她相亲,女子说:“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得和苏轼的一样才行,这要求得多高,现在看来,找一个像苏轼一样的几乎不可能,可谓是非苏轼不嫁。后来,那位痴情的女子因此郁郁而终。苏轼后来是知道的,但他不能。终于再次被贬谪到惠州,念此,深深共鸣女孩的不易,这不就像现在的自己,爱妻王弗走了数十年了,自己不断被流放,连一个安稳的容身之处都没有,那些当时在黄州善良知心的朋友邻家也不在了,于是写下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但一些人非得与政治相挂钩,仅说是以词自喻,表达苏轼自己被贬的政治失落。而对于其人文性的一面全然不顾,更不用提有关爱情的东西了,使学生没能感受到诗歌的的乐趣,慢慢厌倦这种本身很具有审美性和情感教育的文体。而许多高中生也觉得爱情这种东西是禁忌,在禁止早恋的校园,爱情这个词都是讳莫如深。在爱情这类人文性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常常一场凄美感人的情感净化却遇到一个个石头,没有多少反应。哪怕听得津津有味,下来遇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时候,要么手足无措,伤人伤己,要么走向另一种偏激。原因有许多方面,主要源于社会网络的引导以及教师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意识,在爱情观逐渐形成的时候不能及时的引导,使学生没有一个很好爱情观作为标准。就算讲了也是泛泛而谈,一笔带过,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方面来看,此时的学生正是第二性特征发育的时候,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而此时高考的严峻形势,迫使家长老师像对待猛虎丑闻一样的去遮掩有关性相关的问题,这使得学生将对于异性的交往呈现两种不受控制的,对人格健全不好的分化。一是追求异性,利用大量时间偷偷摸摸,既影响学习,又不好管控;二是把异性当做猛兽,对于性有一种罪恶感,严防死守,自我封闭,不利于交朋友以及乐观开朗的心态的养成。这尤其使得中国的绅士教育和女性的自我防护意识都有很大问题,这点尤其是到大学后最为明显,一个人不能很好的与异性社交,要么抵触,要么受了太久的压制,一点甜言蜜语便把自己的了出去。面对现在多元的文化,现实世界的一些爱情观点以及行为使传统的爱情婚姻伦理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甚至已无立锥之地在这样不疏导的情况下,学生更多的就是靠自己原始的欲望和媒体舆论的自有导向,当学生面对此类问题的时候可想而知。因此,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利用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利用爱情文学来有意识的教育,尤其是要通过爱情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说教式,免得适得其反,从而使学生在迷茫困惑的青春期能更科学的认识爱情,树立健康的爱情观,在体现人情美人性美的婚恋作品中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和道德水平。

二、爱情教学与爱情教育

爱情这个主题内容在学生心目中因为好奇和目前的教育现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这也向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教学内容处理不好,变得低俗无聊或者教法引导不正确,反而有可能成为早恋的导火索,也是肯定不行的。关于课本里以恋情为主题的文章,上课时可以预设有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溺于充满情感的教学氛围里,让他们的情感油然而生。例如在 《雨霖铃》中,可以让学生配乐结合动作朗读,来体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难分难舍,品味凄美动人的离情美。如诗经《静女》中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姑娘的一次约会时,“爱而不见,搔首踌躇。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黄,询美且异”。那一份矜持、痴迷、含蓄情态描述,实在让人醉迷。从而提出从古至今女孩子就应该懂得矜持,有原则,不应该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又如《红楼梦》中贾、林初次见面,便彼此获得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异常感觉,其实际上是平时生活中得到的一种美的观念,钟意的就是对方那个样。正是这深刻感受的相互认同,构成了爱情审美的认识底线的意义,但爱情的本质还应该是彼此性格、理想、观点的契合。另如《给女儿的信》中所揭示的爱情观――相互爱慕、彼此忠诚、生死不渝,无论何时都应该是值得追求的爱情最高境界。而当下我国爱情婚姻方面的问题令人忧虑:非法同居,未婚先孕;家庭不和,离婚率上升;一些人视婚姻如儿戏,闪恋、闪婚、闪离,还美其名曰“好合好散”,有的还标榜“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因此教学爱情题材作品时就特别需要联系社会现实,有针对性地强调正确的爱情观的重要性。再如通过对《边城》翠翠爱情憧憬心理世界的品味。那一份娇羞、细腻,构成的少女朦胧的幸福梦幻,给人所带来的一种灵魂由此及彼的飞渡感觉。讲解爱情题材的文章一定要强调欣赏爱情的“审美意识”,因为爱情是人永恒的感情,这样学生在隽永人性的光芒的怀抱中,为他们的“白日梦”提供翱翔驰骋的天空,使之在虚幻中体验一种表达生命和宣泄情感的形式,进而获得某类青春童话般或某种爱情体验替代性满足。

同样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德育,强调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思想成熟,经济独立,平等尊重,有责任感的基础上,惟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爱情才是有意义的爱情,不然对于双方家庭,父母孩子都是一种折磨,所以找对象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先让自己成熟,不断使自己优秀才更有资格去拥抱爱情的幸福。因此,在学习有关的文章我们还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相互探讨:影响爱情的因素有哪些,社会上各种不良的爱情倾向和行为的看法。学校或社交广泛的班主任也可以请有关专家进行爱情主题的讲座,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让学生建立美好的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能够找到正确的爱情观。最后让大家一起总结,爱情是纯洁、真挚、理智而美好的情感。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披情入文”,而不是“因文造情”是因爱而谈爱,而从爱延伸出去,进人生命教育的领域,让学生拥有正确的爱情观,使之感到人生的美好,充满幸福感,真正在课堂上奏响爱的交响乐。

我们再进一步看《边城》这篇课文,翠翠喜欢上傩送之后,她的语言、神态都产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让学生从选文中寻找相关语句,看看作者是如何优雅自然地表现爱情之美的,如何表现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情的,品析这些文字的魅力。

“但是另外的一件事情,属于自己不关于祖父的,却是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中不如那个端午节所经历过的事情甜美”。

“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听得清清楚楚”。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以前的端午节的一切事情哪”。

……

翠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她的爱慕,这正是一个15岁的少女展现出来的美感,它有一丝忧伤又带有几许甜蜜,这种感觉穿越了湘西、跨过了时光,直达我们的心灵世界,带给读者阅读的美感,这种含蓄温婉的表达方式,正是我们可以学习,也是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对比今天的爱情快餐,粗俗的字眼、盲目的追求,少了美感而多了疯狂,少了温暖而多了炫耀。我们学习《边城》或者其他的以爱情为题材的篇目,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也为了让学生感受情感的真挚,学习情感的表达。当这些学生长大想谈恋爱的时候,脑海中回荡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而不是“死了都要爱”、“爱情像糖,甜到忧伤”“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

三、爱情教育的完整案例探究

以《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作为教学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具体阐述,供人分享探讨。在讲《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高二的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审美鉴赏能力,学生对苏轼的豪放词有一定了解,但对苏轼婉约词接触较少,而且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故在教授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苏轼对于亡妻无限怀念的真挚之情。所以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创设情境,反复诵读体会,让学生既要体会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的爱情与思念之情,同时,也要看懂词人委婉地抒发了十年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感慨,而后者也是凸显王弗对于苏轼的重要性,学生能更好的“披情入文”,深刻的体会到苏轼对于王弗深沉的爱,这种爱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而这种高尚的情感的表达也不是像现在一样“浓妆艳抹”的世俗,学生应该学会怎么去真实动人的表达爱。

对于本文背景的介绍至关重要,但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放在最开始,而是穿插在文章里,不断创造情境。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这种伉俪情深的具体事例建议翻转课堂,让学生下去自主合作寻找,并适时适度引入与之相关较短的微课视频。

接下来围绕着教学目标之一的爱情的美育和德育展开主问题的设置,并反复诵读。比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尘满面,鬓如霜”,作者当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明确:作者十载来宦海沉浮地悲痛际遇,对故去妻子长久怀念的心灵折磨,十载的光阴与体态的朽迈苍老。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其中,“纵使”用得很妙,这是一个退步假设,在这里有不可为而为之的意思,这不但照应了诗题中的“记梦”,也暗示了自己对亡妻深厚的思念之情――希望见到亡妻。作者为何“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明确:“顾”即看。相互看着,说不出话来。这一句是情感的停顿,是情感的凝固,也是情感升华到极点。“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的以对恰是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述清楚的。词人在此留下了审美空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最深沉的感受,而且使词作的想象空间拉出来,有效地提高了词作的审美意境。无言以对,却“唯有泪千行”。无声有形。以泪洗面,伤心之至,千言万语,唯在这无言的“泪水”之中。作者写“小轩窗,正梳妆”有何用意?明确:在内容上,词人选择梳妆的细节,侧面表现出了王弗是一个端庄的好女子,同时也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出了作者对失去亡妻的怀念与哀痛。从艺术特点来看,上片是实写现在。下片写词人进入梦境。写在梦中见到了亡妻王弗,看到王弗和生前一样在镜子前面梳妆。白描的质朴语言想象虚中见实的生活细节。

四、结语

教师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语文教育中爱情选文的涉入,可以帮助教师在学生全面人格的塑造方面,产生有效的帮衬作用。

参考文献:

[1]张Z.苏词接受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1-68

[2]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3-221.

[3]苏轼著,刘石导读.苏轼词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1-17.

[4]何文祯.苏轼婉约词的创作特色[J].南开学报,1995,(6):57-63.

[5]唐冬娥.透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爱情题材[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2):65.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7

题目:爱与时间同行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8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文章不得抄袭本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真题解析】

类似“与______同行”,或以“同行”为话题的作文题,并不少见,因此,这道命题作文题,一点儿都不陌生。但审题仍需谨慎。“爱”是作文的中心,“时间”是文章的线索,“同行”是要求把“爱”和“时间”交织着写。题目换言之,就是“爱与时俱进”。

这个题目虽然有所限制,但考生熟悉相关的文题,因此写作难度不大。

写作时,应首先考虑“时间”,只要把时间顺序想好了,作文就有了思路。

时间顺序可考虑以下几点:1.上学的年级顺序。2.自己的年龄顺序。3.一年的季节顺序。4.节日的先后顺序。5.一个季度三个月。6.一个月内的上中下旬。一周内的7天。8.一天内的上中下午。

因为体现“爱”的材料不难选择,所以可放在“时间”之后考虑。选择材料一定要以时间为基础,大体应该这样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什么样的爱在加深。

【作文赏读一】

爱与时间同行

考生

“李总,这是您让我写得销售计划。”“啊,等一会儿我看,你先放在儿。”“那我先出去了。”“好!”

望着小王的背影,心里想,这孩子的经历和我相似,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今后我要多帮帮她。

计划很快看完了,印象是一般。新手嘛!也难怪,我提笔帮她修改。“李总,有个——”“噢。先放放,等我把这个计划看完。

改完了,打电话把小王叫来:“计划我看了,写的还不错——”“是吗?”小王有点惊喜。“但你毕竟是个新手,有些地方我帮你改了一下,修改的地方你好好体会,有什么看法咱们再交流。”小王受宠若惊:“谢谢李总。”

下午,小王送来了正式文本:“李总,太谢谢你了,没想到你改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修改的地方,我都读了好几遍,启发很大。”“啊,你的底子很好,只要你努力,进步会很快的。我不用再看了,你们就照着计划做吧!”

几个月后,新的销售渠道终于打通,为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公司大会上,我说:“这次销售业绩好,首先得力于计划好,这要感谢小王同志,其次是你们销售科的同志齐心协力,努力工作的结果……”

事后,小王找到我:“李总,我做的还很不够,知道你这是爱护我,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我想起了帮助过我的人说过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就多一些宽容,多给他一些支持。看来,我理解了这句话!

年底到了,公司聚餐会上,已是销售科长的的小王,激动地对大家说:“我到咱们公司时间不长,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成绩的话,那要感谢李总,这绝不是套话。李总对新来的我,包容,支持,这背后就是爱,一个感受到了别人爱的人,没有理由不努力……”

小王激动地给我敬酒,突然脚下一滑,向后倒去……“哎呀!”我大喊一声。“怎么了,做梦了?喊什么呀!”妈妈推推我。我睁开眼,啊,原来我是在做梦啊!

——但愿梦想成真!

【评析】

文章采用了“以虚写实”的方法。梦,是假的,但梦中表现出的“关爱别人“愿望是真的。

看开头,我们以为考生在写一个虚构的故事,内容是“我”关爱本公司的小王,并无特别之处。但读到结尾才恍然大悟,考生原来是在写梦境啊,我们禁不住为考生的“后作交代”叫好。

梦境,可以飘忽、模糊、奇异,用在作文里,效果不错。

【作文赏读二】

爱与时间同行

考生

笔与纸同行,书写华章;月与风同行,月明风清,爱与时间同行……

小时候,母爱是叮咛。“牛奶喝了吗,一杯都喝了啊。”“喝了,满满一大杯呢!”我答道。“书和作业本都装书包里了?上次你把语文书落家里了,害得我跑了一趟学校,还打车去的呢。”“放心吧,昨晚我就收拾好了,我长记性了。”“噢,对了,天气预报说今天下午有小雨,你把折叠伞带上。”说着,妈妈把伞递给我。一切收拾停当,我说:“妈,我上学去了!”“走吧,过马路注意点车……”“哎,带水了吗?”妈妈有又追出来。“带了,放心吧!”走在上学的路上,耳边还回响着母亲的叮咛。

长大后,母爱是鼓励。“妈,这次数学没考好。”我小声地说,然后把卷纸递给她。妈妈脸色很难看,眉头紧锁,接过卷纸,她看得很仔细。过了一会儿,她舒展开眉头,平静地对我说:“儿子,这次的确考的差了些。你看这道题,你能不会吗?这说明你答题不够认真。再看这道错题,你公式用的不对,这说明这段时间你没太用功。我说的对吗?”我点点头。“知道差在哪儿了,就找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下次考试你一定能考好,妈妈相信你!”我听了,心里暖暖的,精神振也作起来!

而现在,母爱是陪读。初三了,每天都要学到很晚。我不睡,妈妈也不睡。我在屋里写作业,她就在厅里干这干那的,不闲着。直到我熄灯就寝了,她才回自己的卧室睡觉,第二天比我起的还早。“妈,你不用陪我,我不会困,也不会偷懒,你回屋睡觉去吧。”“妈陪你是自己心里踏实。我年纪大,觉少,你不用管我,好好写作业吧!”我还能说什么呢,妈妈的良苦用心我怎么能完全体会得到呢?

时光如流水而去,爱如喷泉涌来!时光不止,爱也将生生不息!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8

篁村小学主题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思想:

1、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荣辱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怀。

2、规范和提高广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现和培养文学创作的后备人才。

3、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活跃少年儿童的校外生活,提高其综合素质,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满足广大喜爱文学的同学的要求,为大家营造一个文学展示的大舞台。

二、比赛宗旨:

本次比赛提倡“言为心声”,观察自己身边的校园生活,让广大学生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展示新世纪篁村小学少年儿童的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征文对象:

全校热爱文学创作学生

四、征文内容:

以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观察和思维,用征文作品表达对身边美好(美丽)的人、事、景、物等的看法和观点,展现自己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精神面貌。

可从以下几个主题中选择:

1、我心中的可爱篁村小学:记叙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可以是感动自己的人,也可以是使自己深受启发或感动的事;

2、我眼中的美丽篁村小学:用文字描绘篁村小学的景或物,将美景介绍给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去观赏,抓住其特点;

3、我期待的和谐篁村小学:(想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畅想我们美丽的校园在可爱的全校师生的和谐构建下,将会出现怎样的欣欣向荣景象。

五、征文要求:

主题健康,向上,反映出小孩子的天真与活泼,题目自拟,内容自选,诗歌、散文、小小说、寄语、日记等体裁均可。参赛作文一律用稿纸誊写或用电脑打印,要求工整、规范。提倡写短文,字数限于600字以内。

六、参赛时间:

即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

七、评选标准及奖励办法:

(一)评选标准

作品评选将根据独特的创作思路和符合年龄特点的表达形式为基本原则进行评选,特别鼓励能真实表达自己心声和表达形式的新作品。

(二)奖励办法

比赛每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发奖品和证书。

八、作品上交地点:

篁村小学大队部

联系电话: [1**********] 82565265

联 系 人: 邵老师

篁村小学大队部

2010年12月13日

“整洁文明,爱我校园”

关于开展“整洁文明,爱我校园”

主题征文比赛的通知

各班主任:

经大队部研究决定,在本年12月份举行一次以“整洁文明,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现将具体比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 比赛时间:

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上交至少先队大队部邵老师处。

二、 参加人员:

喜爱文字创作的全校学生均可参加

三、 征文内容:

以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观察和思维,用征文作品表达对身边美好(美丽)的人、事、景、物等的看法和观点,展现自己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精神面貌。

可从以下几个主题中选择:

1、我心中的可爱篁村小学:记叙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可以是感动自己的人,也可以是使自己深受启发或感动的事;

2、我眼中的美丽篁村小学:用文字描绘篁村小学的景或物,将美景介绍给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去观赏,抓住其特点;

3、我期待的和谐篁村小学:(想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畅想我们美丽的校园在可爱的全校师生的和谐构建下,将会出现怎样的欣欣向荣景象。

四、征文要求:

主题健康,向上,反映出小孩子的天真与活泼,题目自拟,内容自选,诗歌、散文、小小说、寄语、日记等体裁均可。参赛作文一律用稿纸誊写或用电脑打印,要求工整、规范。提倡写短文,字数限于600字以内。

五、评选标准及奖励办法:

(一)评选标准

作品评选将根据独特的创作思路和符合年龄特点的表达形式为基本原则进行评选,特别鼓励能真实表达自己心声和表达形式的新作品。

(二)奖励办法

比赛每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发奖品和证书。

六、其他未尽事宜,详询邵芳芳老师。

特此通知。

篁村小学大队部

2010年12月13日

“整洁文明,爱我校园” 篁村小学主题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罗茹丹《篁村小学——我的母校》(六年级) 许江楠《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五年级)

二等奖:

胡炜瑛《我爱校园》(六年级)

黄烨婷《校园的早晨》(四年级) 宋玉婷《美丽的校园》(五年级) 郦栋超《美丽的篁村小学》(五年级)

三等奖:

胡叶蕾《我爱校园》(四年级)

黄梅芳《我们的校园》(六年级) 胡淡燕《校园的四季》(四年级) 马洁《美丽的校园》(四年级)

黄家晔《我爱我的校园》(四年级) 罗思敏《我的校园》(五年级)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9

从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颁布伊始[1],我校就根据政策开始实行“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月”,即“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秉承传统的“上善”、“厚德”之理念,打造系列爱心平台,通过“经济帮困”、“心理疏导”、“精神激励”和“能力提升”、“思想升华”层层递进的资助育人措施,打造最贴近学生生活,最注重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切实有效的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献爱心已经成为了不少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逐步形成了“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2]。

一、“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开始于2007年,每年的10月定为“爱心月”,10月18日为“爱心日”,围绕“爱心月”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建立受助平台――成立“爱心社”、开设“爱心超市”、设立“爱心基金”。

国家的资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住费问题,但在面临学生生活费、家庭突遭变故这样棘手的问题时却远远弗不能及,这就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机构和平台,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并第一时间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直接的帮助,2007年10月第一届“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上,我们成立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尚善爱心社”、“爱心超市”和“爱心基金”。

“尚善爱心社”面向湖南中医药大学全体在校大学生招募志愿者,以自愿参加、自主管理为原则,志在为我校广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因突发事件而导致暂时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无偿服务,并具体负责策划和组织“爱心月”主题活动的开展。

“爱心超市”免费为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类生活用品,保障他们的生活所需。“爱心超市”所有物品的集资采取多方筹措方式:爱心基金按月定期向爱心超市注资购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爱心社的义卖以及学校师生、爱心人士捐赠筹资。“爱心超市”每学期定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爱心代金券,凭代金券在爱心超市内购买任何物品。

“爱心基金”在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所需外,还负责为家庭特困学生提供生活费资助,以及向家庭突遭变故的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爱心基金”从2007年接受学校学校党委行政捐赠的第一笔善款以来,已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四十多万元的爱心捐赠;“爱心基金”实施严格财务管理和监督,每年底所有的收支明细由学校纪委监察部门核查,并对全校师生公布,确保每一分钱均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爱心援助工程的纯洁性。

2、打造自助平台――加强心理援助,培训实践技能,提升社会竞争力。

以爱心教育活动事件为原型,通过提炼、升华、创作等方式,精心打造爱心文艺作品,用爱心作品去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 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克难而上;联合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展开心理帮扶工作,用关心、关爱、诚心、诚意去开启困难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培养健康阳光的心理;提供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平台以及举办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鼓励学生脚踏实地,通过自身的努力突破自我,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自助[3]。

“爱心月”以“爱心托起希望”为主题,开展“挑战贫困,励志成长”成功校友事迹报告会、“十大爱心人物”评选活动以及“十大爱心人物事迹报告会”、“励志之星”评选及事迹报告会、“励志”主题电影播放等等,通过身边真实的人和事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同学“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走出贫困的阴影,克服自卑、消极,做到“精神富有,才能卓越,身心健康!”

成立“尚善培训学校”,每年的“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都会免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举办相关培训班,提供技能培训,同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依托就业指导中心,开展“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讲座”,为广大困难学生提供“勤助―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并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基地建设,不断为困难学生创造机会、创造平台,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自助成才。

3、为受助学生开设助人平台――不断完善受助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受助学生参与助人活动。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一系列真人真事感恩教育,教会学生在受助中学会感恩,在帮助中学会奉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爱心社”的积极引导,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并自觉参与到他们曾接受帮助的“爱心社、爱心超市、爱心基金会”这些爱心平台中来,加入爱心服务活动,在服务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感,增强自信心,用自己所得来回馈社会。

四年来,“尚善爱心社”这个大部分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组成的团队一直坚持对学士睿哲希望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对长沙市第一福利院老人们的关爱活动、对社区民众的义诊活动、对全校师生义务电器维修、义务献血服务等等;他们不辞辛劳,四处开展义工服务,收集废旧报纸、矿泉水瓶,义卖报纸花卉,只为给“爱心超市、爱心基金”增砖添瓦;他们夏天顶着烈日,为同学们发放藿香正气水,冬天及时为困难学生发放棉被,在“5.12”汶川地震时,第一个站出来为灾区同胞募捐,哪里需要服务,哪里需要志愿者,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虽然我们没有报酬,但是每次看到那些受助的人们开开心心离开时,心理就特别满足”――这是他们的心声。爱心社的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在学生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他们的行动感染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全校营造了爱的氛围。

人文信息管理的学院一名自称是曾受到学校资助的不愿告知姓名的同学,在拿到奖学金的第一时间,就将一半的奖学金捐献给了“爱心基金”;励志人物中“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心事业的焦蕉”、“用爱心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将爱心融入生活的方焱堰”、“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苗建青”等等,这些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同学正用他们的所得默默的回馈着社会,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为“爱心超市”、“爱心基金”捐赠钱物的同学们,即使他们贡献的只是一份小小的力量,却解了很多处于困境中同学的大问题。让受助之人转变为助人之人,真情实感的感恩教育,打动了身边无数的人,日积月累,爱心的种子深植人心,最终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二、“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

四年的实践,通过层层递进的资助育人措施,许多参加活动的同学纷纷感受到“爱心已经根植于他用的心性,献爱心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全校营造了富于时代感的校园爱心文化,形成了“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赢得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一致好评,取得了显著的创新工作成效和育人实效。

“尚善爱心社”有将千余学生加入,为一万多人次学生免费提供过各种帮助。“爱心基金”自成立以来来共募集爱心善款达数十万元,帮助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给予08年湖南冰灾和汶川大地震受灾学生生活补助,给予不幸患有重病的数十名学生补助,给予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藏族学生路费补助等等;“爱心超市”免费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日常生活和文具用品、新生床上用品。

“尚善培训学校”免费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学五期七个大班共培训1300多人;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1000多个,帮助数千人次学生用自己的辛劳解决生活问题;与校就业指导中心合作,积极拓展各类社会资源,建立了如索菲亚连锁机构提供的“勤助―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在受助体系和自助体系逐渐成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那些曾经受过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2010年评选出的“十大爱心人物”中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全部都是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家庭困难学生,他们正用实际行动回报着社会:被网友纷纷赞誉为“最有情义女大学生”和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胡双同学,在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不忘通过微博为同患先心病的病友积极募捐,四处奔波安排住院治疗,更是在病友过世后帮忙料理后事,帮助安排其年迈的家人,自己最终却倒在了病床上。

三、“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1、形成“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是时代要求的必然结果。

面对高校扩招的新形式,如何利用有限的资助解决大多数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就需要建立长效的资助育人模式。“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不仅仅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更是长远的投资教育,困难只是暂时的,更重要是培养出自尊、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教会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仅仅是一味依赖于外界的帮助。

2、爱心教育活动必须加强文化性建设,上升到爱心工作层面,才能真正形成爱心氛围,反过来也促进爱心工作开展的进一步开展。

如果爱心活动没有文化性,那么这样的爱心教育活动就没有生机与活力,就停留在仅仅就活动而论活动状态,不符合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年龄特征,其实效性必定受到影响。因此,增加爱心活动的文化性,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郁的爱心工作氛围,会让身居其中的成员自觉受到熏陶,感染爱的氛围,在无形中产生爱的行为。

3、爱心工作开展必须要有平台和载体,没有平台或载体,爱心工作开展无从开展,也无从依靠。

用一个相对规范管理、运作透明的爱心工作组织,是进行爱心传递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曾经受助的学生想回馈爱心,但无这样的平台或载体,那他的想法只能落空。所以爱心社、爱心基金、爱心超市这样的高校爱心工作活动平台,应当成为高校爱心工作施行过程中的长效机制,这样才利于爱心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以爱为题的作文篇10

一、发散思维模式二———变换主体多角度分散模式

变换主体多角度思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归纳主题思想或分析原因时特别需要。例如,分析人教版必修2《囚绿记》的主题。第一层主题:从“绿”本身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主题是颂扬作者和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绿”是本文的叙述中心,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分析本文主题的重点。此理解就要抓住绿藤的象征意义。按知人论世原则,本文主题与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处境密切相关。作者写作此文的时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作者同许多进步作家一起躲进上海租界里继续从事抗日文学活动。上海租界则沦为“孤岛中的孤岛”。作者自然联想到曾经被自己囚禁的绿藤,觉得自己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与绿藤有太多相似之处:同被囚禁,但永不屈服。作者忧的不是绿藤,而是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作者牵挂的不是绿友,而是千千万万像北平人民一样痛苦的中国人民!通过对内涵的深度挖掘,主题就显而易见:颂扬“绿(即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从而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了作者忠于祖国的情怀。第二层主题:从“我”的角度,可以分析出“我”是本文的叙述主体,这应该是打开本文的一把钥匙。从“我”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己对绿的爱。文章对“爱”的描绘花了相当的笔墨,如“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如“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这种感情很浓烈,也很明显。作者很直接地抒写了这种感受,“喜悦”“满足”“欢喜”“快活”之类的词语频频出现。但就是这种“爱”,使“我”产生了“一种自私的念头”,绿被囚后,“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根据作者原文“占有”“魔念”等直接表明心情的词语可以看出,他对这种“爱”有深刻的反思。由此可见,《囚绿记》的主题可以归纳为:爱,不是占有,不是约束;爱,就给予自由;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而“爱”这个主题本身就是永恒的话题,因不正确的“爱”而造成伤害,更是对今天付出“爱”的现实生活的深层理解。

二、发散思维模式三———逆向思考多辩证求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