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29

经典诵读总结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1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局高度重视“经典诵读”读书活动,把落实“经典诵读”读书活动作为加强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班子专题会议,传达全民读书活动工作会议精神,部署“经典诵读”读书活动。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坚持了统一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的“经典诵读”全民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三)搭建平台,服务阅读。“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制定了职工学习计划,并组织安排实施。利用周三下午学习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和专题辅导,每月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进行交流。“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办公室又通过组织遴选,推荐一批优秀书目如:马列经典《为人民服务》、专业经典《关键在于落实》、系列重要讲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辅导读物》等。

(四)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局机关开展以“读好书.提境界”为主题的“全民阅读进机关”、“全民阅读进家庭”、“全民阅读进农村”活动,提高幸福指数,营造浓浓书香。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书香意识不统一。各职工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认识程度不一,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宣传,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全局一盘棋,丰富阅读形式,推荐职工喜爱图书,把全局阅读活动坚持好、开展好。

三、今后工作计划

(一)深入开展干部读书活动。推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坚持落实周三干部读书日制度;组织开展优秀读书分子评选活动,开展干部读书交流活动,组织部分优秀读书小组、读书积极分子围绕主题和推荐节目,畅谈读书收获,努力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语文经典诵读困境及对策

一、引言

诵读教学作为我国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备受师生们喜欢。从古至今,诵读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寄托情感的表达方式。对经典的诵读更是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因此,经典诵读必将追随这个时代潮流,肩负起自身的使命,让民族精神焕发光彩。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经典诵读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必备的技能,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加入了经典诵读的行列。然而在农村的一些地方,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障碍。本文通过分析梳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解决农村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出现的困境,让农村的小学生也可以加入经典诵读的队伍中,在农村地区推进经典诵读的开展。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经典诵读如今备受广大学者的推崇,是有其道理的。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让广大学子在诵读中领略经典的博大精深,更可以激发出广大学子对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而从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方面来看,经典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综合素养。(一)经典诵读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增加自身的识字量。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就能清理掉许多的生词障碍,认识更多的词。相比于枯燥无聊的学习生词表中的词,在诵读中学习生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自己的读写能力。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会让学生逐渐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就会更容易让学生爱上读写,这对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二)经典诵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一个人的记忆能力的提高最关键时候就是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记忆能力的高低往往就是以后的记忆能力的高低。因此,如果在小学阶段可以抓住时间,及时培养,那么就很容易增强记忆能力。而对经典的诵读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一旦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对于经典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三)经典诵读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事物影响,如果能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诵读经典文学,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明白经典中的道理,并以其中的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有着更好的素养。农村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没有得到父母有效的指引,如果能通过诵读经典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民族修养,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加以传承,从而更加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

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在大多地区都能有效开展,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然而,在农村地区却很难推进。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在农村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笔者总结了几点在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对经典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由于不像城市里的学生那样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学习教育,农村的学生普遍比城市的学生更加贪玩,农村的家长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工作很忙,一方面也没认识到对孩子的监督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能够自觉地进行经典诵读。学习自觉性过低也导致了学生对待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更不可能抽出时间诵读经典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的学生对经典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二)经典资源来源少导致学生阅读量少。城市里的学生大多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找到自己喜欢的经典,然后进行诵读,有些学生的家里也有着许多的经典名著,就更加方便进行诵读。然而在农村的学生眼中,课外的阅读书籍就是作文书,他们购买的书籍也都很少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就更加无法引起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农村学生的家中大多没有什么书籍,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农村的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少。许多农村里的图书馆无法真正地面对学生开放,不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来增加自己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也让图书馆里的图书无法发挥其作用,难以实现其存在的价值,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资源浪费。(三)家长对经典诵读的教育不够重视。农村的家长大多都是农民出身,受到自身学历的限制,本身对教育就不够重视,自身无法经常进行阅读,也就无法督促孩子进行经典诵读。农村里大多数家长都只希望孩子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学会,然后考一个高分,他们认为没必要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因此,农村学生家长大多都知识文化储备度低,这一现状导致了他们无法给孩子的课外的经典诵读提供有效的帮助。(四)农村教师不够重视经典诵读。不久前新课标就规定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然而许多农村的语文教师却仍然不肯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依旧围绕着课本进行教学,大多时候都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知道课本里的知识。教师即使能够给学生布置一些对古诗词搜集的方面的作业,却很难在之后及时地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这就让这些作业的布置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不能够真正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很少去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也无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重视诵读经典。学生由于缺少诵读方法和技巧,即使想去诵读,也没有办法。

四、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对策

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着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导致的困难,所以如果能够在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并具体实施以下的对策,那么农村小学的经典诵读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一)家庭给予足够的经典诵读的重视度。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是家长,孩子的习惯怎么样,与家长的教育分不开。为了能够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父母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督促孩子。如果家长可以增加自己对孩子地关爱和陪伴,陪着孩子一起进行经典诵读,那么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等活动,在这些会议上改变家长只关注成绩的传统观念,增强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能够以身作则,负起自己身为父母的责任。父母也应该往家里添置适量的古今中外经典,让孩子生活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之中,从而让孩子开阔视野,激发孩子学习经典的兴趣。家长只有提高对经典诵读的重视度,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提升自己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二)教师提升自己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的能力。语文教师如果无法改变自己对经典诵读的认识,长此以往,就没有资格能力胜任语文教师的工作了。所以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困境得以有效地解决,与农村地区的教师的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紧密地关系。教师要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丰富自身的语文底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古今文学知识,还要能够更多地关注其他学科中的经典文化,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给学生进行经典文学教学中游刃有余。只有自己不断地提高经典文学的教学能力,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带动和督促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经典,让中华文化和传统的民族文化能够在下一辈中得到传承和发扬。教师在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的同时,也一定要能够准确地制定合理的计划,在不耽误教科书既定学习任务的同时,合理安排诵读的内容和诵读时间,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提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安排由浅入深的经典诵读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增强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明确不同阶段的经典诵读的教学任务,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经典诵读的能力。有了合理的计划之后,教师要改变自己固守的传统教学方式,学会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出学生的诵读兴趣。能让学生可以一直对诵读经典产生热情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善于经常表扬学生。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的自信心将会有一个非常大地增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诵读的兴趣。在增加自身的灵活教学方式之后,也一定要掌握更加科学的诵读技巧。因为学生有了对诵读经典的热情之后,如果没有科学的诵读技巧,也无法真正地领悟到经典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自身要不断丰富诵读技巧,然后,将这些方法更科学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诵读经典的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三)学校重视经典诵读,提供最广阔的诵读平台。首先,除了在家里的时间最多之外,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次多的。学校如果可以不断提升校内的文学气息,让学生在学校里无时无地不感受到文学经典的氛围,将更加容易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练习。其次,学校要能够全面地开放自己的图书馆,让学生可以浏览到更多的经典,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这样也可以让学校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学校也应该起到督促经典诵读的作用,定期举办诵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这样,学生既能提高诵读能力,同时也可以收获到满满的友情。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更加先进的关于经典诵读教学的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结语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实践探究

一、研究实践的意义以及目的

1.研究实践的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的胜利并不仅仅在于一个国家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方面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的经典文化是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的。小学语文是小学生的启蒙课程,语文的发展本身就是来源于国学经典,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完善,让小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提升自身的素养。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识字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所以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2.研究实践的意义。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开展关于国学经典的活动,但是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理论,学生都是单一的诵读国学经典,其方法大大的打击了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索符合现在小学生阅读发展水平的,多样性的国学学习方法。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少走一些弯路,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诵读国学经典对小学语文教学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二、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诵读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粘贴一些名句和古诗词,在黑板报上独立设计一个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宣传画册,摘取一些国学经典中的片段,营造浓烈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让学生静下心来专心诵读,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认知。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2.做关于国学经典的小游戏。平时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都是一味的死气沉沉,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国学经典的小游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组之间存在竞争,小游戏比如说,对诗句,古诗填空,文言文接力,输赢是有奖惩的,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比赛可以激起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教育和影响,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3.国学经典诵读的原则。正确的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引导学生热爱国学经典。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教师可以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一步一步慢慢来,随学时间的推移,就会有进步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就会变得更有信心。教师还可以在墙上设立国学经典诵读的乐园,每个学生的诵读情况都可以用小贴纸来记录,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有着更深的认知和更大的兴趣。学生也会有大幅度的进步,同时也解决了教师教学的困难。4.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方法。对于国学经典诵读,我们要做到趣味、判断力、思考力等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完成国学经典的学习和传承。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的主要学习阵地,在诵读期间,教师也可以领着学生进行诵读,诵读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总结,让学生做好笔记,方便学生的记忆。教师也要抓取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展现积极生动的教学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掌握学习技巧,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情感的交流。

在小学国学经典的教学中,进行国学诵读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个人的素养和文化,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切身体会到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国学经典诵读,它也是推动我们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诵读国学经典,发挥国学经典的作用,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仲毅.培养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兴趣的路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10)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4

一、活动目的

坚持学用结合、读用结合,通过组织开展诵读经典系列活动,形成家庭因诵读而和谐、事业因诵读而进步、社会因诵读而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犬舍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实施对象

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参加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与各所负责人作为经典诵读的主要实施者,其他同志共同参与。单位建立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形成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网络。

三、内容选择

1、诵读马列经典。组织诵读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典著作,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准确把握“中国梦”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切实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奋发进取意识和机遇责任意识,自觉坚定“三个自信”。

2、诵读人文经典。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长智慧、提升素质、完善人格,培育“助人为乐、团结友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道德品质,促进社会人际和谐、群际和谐、代际和谐,弘扬“开明、诚信、大气、包容”的人文精神。

3、诵读专业经典。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责和岗位需要,诵读专业知识、专业经典、政策法规,特别要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通过诵读专业经典,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成为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

四、诵读要求

(一)诵读方式

原则上采用“素读”方式,以记忆为主、不求甚解。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道德思想,在诵读总自然而然地养成文明礼仪,在实践中体味经典的人文营养,在实践中修养自己的道德心灵。

(二)时间安排

1、倡导“学科整合”。每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股所读书会与经典诗文赏析活动,并注意“学科整合”。

2、倡导“工作外延伸”。各部门要激励和引导大家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统一制订假期经典诵读内容与要求。

县局将以“诵读示范部门”、“书香人家”等评比为载体,组织开展多层面的表彰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先进。

(三)其他注意事项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5

这个学期通过与孩子们大量整体诵读经典,我也学到了不少的方法,有了许多体会。根据我学习的经验总结:“不求理解,只求熟读”,简单的过程不要复杂化,只要反复念反复跟读,儿童自然就能背诵;在反复整体诵读中,孩子们很轻松很愉快的就可以大量记忆其内容,并且对大量生字的认知。让学生从经典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经典诵读实现了育人,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孩子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在日常交流中,我可以看出孩子们每天的进步。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我作为教师的国学功底还不够深厚,急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教师都有必要的教学任务,我们教师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自己的的阅读量,阅读水平。通过培训,通过相互学习,尽快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1岁的大连男孩李杰馨近日在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上表演了正、倒背诵《老子》81章的绝技,他的表演赢得了海内外经典教育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李杰馨介绍,自己接触经典文化诵读还不到一年,《老子》已经能够

倒背如流。

记者在长沙召开的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上了解到,让少年、儿童诵读《老子》《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正是经典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关专家认为,少年时代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至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在此期间加强左右脑记忆力的开发和知识训练十分重要。主要以孩童为对象的经典教育目前正在我国大陆兴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于1998年6月发起并实施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按照计划,到2010年,全国至少将有500万少年儿童直接参与,影响3000万成年人,通过宣传等能使1亿以上的中国人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致力于经典教育事业的湖南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孝听说,现实生活中,一些只读过几年私塾的老人,能背大段的古文,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能吟诗作对,而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如他们,这值得我们深思。孩童时期诵读文化经典将给他们带来一笔宝贵财富。经典诵读不强求死记硬背,也不要求孩童现在就能完全理解,而是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使孩童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并获得智能锻炼和人格培养,从而终生受益。

共有200多名中华经典文化教育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第四届中华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会,他们总结了全国各地经典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和经验,探讨了经典文化教育的新渠道、新模式和新方法。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7

为贯彻执行《市教育体育局年教育干部教师教育工作要点》,根据《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普通话诵读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万名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方案》,现将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普通话培训、诵读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和任务分工

本次培训对象是全市普通中小学(含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所有干部教师。

学校负责组织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的普通话诵读全员培训和校级“普通话诵读”比赛活动;市教体局负责在校本培训中担任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教师人员的培训和组织市教师技能大练兵“普通话诵读”比赛活动;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在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中进入全市中华经典诵读决赛的教师和全市申报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教师的培训。

二、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1.培训方式:采取分级分类的培训方式。各学校(幼儿园)均派一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老师参加市局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培训后的老师承担本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全员培训任务;各单位的普通话诵读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申报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教师将在暑假进行集中培训,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点对点指导,培训结束后由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组织测试;进入市级总决赛的教师培训在暑假期间集中举办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小班指导的方式培训。

2.培训内容: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内容主要以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的正确读音及方言辩证,朗读文章的技巧及命题说话的构思技巧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为重点;各单位的校本培训,一方面要根据教师教育教学需求,加强普通话训练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活动,以红色经典、中华古代和近现代经典诗词歌赋及散文为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培训,举行诵读比赛和展示活动。

三、时间安排

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普通话经典诵读培训活动的总体时间为4月-9月。市局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教师培训安排在4月份进行(另行通知);市教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安排在6月(另行通知);各校的校本培训在4-9月份进行;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安排在10月份(另行通知);8月份,市教育局对进入全市中华经典诵读决赛的选手进行培训并组织竞赛活动(另行通知)。

四、有关要求

1.各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强化过程,加强管理。将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聘任、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2.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培训计划,于4月20日前通过邮箱报市语委办。对于整个培训活动要做好过程性录像和文字记录,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写出书面总结,于10月12日前将总结、培训及评比活动录像光盘报市语委办。

3.各单位要把教师技能大练兵普通话培训与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组织好本校(园)的经典诵读比赛。各单位根据参加活动人数20%的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占获奖人数的1/6、1/3、1/2);并按分配名额推荐教师参加市局于组织的比赛(另行通知),各单位于6月6日前将参赛教师名单报语委办。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8

整个感恩活动从一个充满爱意的地方出发,让爱的火种在小萤火虫的心里生根发芽,活动策划者郝爽妈妈原创的充满爱意的诗《谢谢你,我的孩子》,将活动带入最浓情时刻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去思考,从家长和孩子的行为中,看到了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家长素养的参差不齐,在活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上大巴车的时候不排队,指使孩子去抢座位,不按要求一位大人带一个小孩,随意组合乱坐,给清点人数的家长造成了麻烦;午饭吃自助餐后,不自觉收拾餐盘,随意丢弃;下午吃自助蛋糕餐时,多拿多占,不珍惜食物,吃不了就扔在地上,甚至教唆孩子偷偷往包里装;做游戏时,不能引导自己的孩子当好观众,而是在台下随意喊叫、乱跑……这些现象都体现了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行为养成习惯教育的不到位和缺失,家长只注重了对孩子的“爱”,而忽略了自己作为孩子榜样的责任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此,应该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文明习惯养成的支撑力量。正如本次活动的主题,我们感恩大家及时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并及时从中汲取教训,不断改进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促进此类活动能持续有效开展,增进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彼此影响,促进共同成长,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二、加强礼仪教育的班级实践

1.制定本班“讲文明、学礼仪”亲子活动计划,在活动中找问题,勤纠正。2.家校合力,共同编写本班《读经典,学礼仪亲子共读手册》,系统地组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获得心灵启示与道德勇气,从而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3.申报《读经典学礼仪———关于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的市级规划课题,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式,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融合,创建经典诵读的平台,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受到经典的熏陶,得到国学的感召,在不知不觉中让国学内涵精神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习惯、品行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新课标前言中这样写道: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9

(一)加强领导,依法行政,整体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格局。

我市继续加大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国家语委“一个目标、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四项任务”的工作新思路。各语委成员单位、区(市)县继续巩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语言文字工作格局,以原有工作机制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市普测中心新增了职业技术学院为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市商务局、市体育局等部门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语委成员单位。

(二)加强协调,齐抓共管,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它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涉及面十分广泛。,在市语委的统筹协调下,我市各地区、各行业找准结合点,卓成有效地开展了各俱特色的语言文字工作。

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结合民生目标与本行业实际,对市属公园各种路标牌、横匾、公园门票、商品物价标签等标识牌的用字进行了清理与规范;市新闻出版局加强对《日报》、《商报》、《晚报》等纸质媒体的审读工作,把好语言文字质量关,编发了工作简报《严把报纸编排质量关,减少语言文字失误率》(《新闻出版审读》第2期),要求各平面媒体编辑要进一步规范用语;市电台推出了“国学大讲堂”栏目,邀请国学名师,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经典篇目,共播出了8期专题节目;市商务局制定了《市商务系统语言文字推进计划》,与全市商务系统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市公安局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公安队伍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公安中心工作服务;市工商局充分利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契机,在城管、交通等部门的配合下,在城区主要街道、大型商场、车站等地开展为期6个月的户外商业广告整治,发现有错别字、生僻字、自造字等不规范用字,及时予以纠正,对违反《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规定的广告,按有关广告管理法规予以处理。

(三)重在建设,创新载体,营造规范用语用字良好的社会氛围。

1.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成绩斐然。6月,市语委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市分赛区选拔赛”。本次大赛以“书写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以推行规范汉字为宗旨,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提高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书法大赛自开展以来,各区(县)市语委高度重视、广泛宣传、认真组织;各中小学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比赛设置小学一组、小学二组、中学组、高中组、大学组五个组别,每个组别又分硬笔和软笔。全市共几百所学校,76万多人次参加了此次比赛。成华区、青羊区、武侯区等区(市)县,还将开展此项活动与语言文字示学校创建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初赛,市语委办共收到1500余件参赛作品,其中硬笔1100余件,软笔400余件。经书法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个人一等奖67名,二等奖138名,三等奖211名及优秀组织奖24个。选送53件作品参加全省比赛,其中50件分获全省一、二、三等奖,市语委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奖。

2.推普周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以宣传周为重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为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常规工作。各地、各部门采取公益宣传广告、语文规范知识培训、演讲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监督监测社会用字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广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已经成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品牌活动。

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向各语委成员单位、区(市)县发放了6000余份推普周宣传画,对市委办公厅、市总工会、市交委执法总队等单位举行了公益性普通话培训,收到良好效果。各地、各部门单位通过张贴宣传画,设立宣传咨询点、开设普通话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营造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市文化局结合文化工作实际,注重与其他常规工作的衔接和融合,努力发挥推普周的整合带动作用;市总工会先后组织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测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公文处理测评、书法比赛及获奖作品展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人员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意识和能力;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我为您自豪-城管之歌”普通话演讲比赛;锦江区开展了系列“经典诵读进社区”活动;邛崃市在鼓楼广场举行推普周启动仪式,向群众散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普倡议书》等推普周宣传资料5000余份;蒲江县在驭虹桥中心广场开展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万人签名活动。

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声有色。9-10月,按照国家语委、省语委有关精神,由市语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联合组织开展了“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赛区选拔赛

此项活动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以迎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设置公务员组、教师组、大学生组、综合组四个组别。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区(市)县、市语委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此次比赛,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市公安局、市体育局及各区(市)县语委办等100多个单位组织参赛。经过初选和决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及优秀组织奖13个,其中4名教师荣获全省一等奖,市语委还被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语委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四)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构建和谐校园。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副市长、市语委主任傅勇林同志的亲自指导下,我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来的研究与实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建立机构、提供保障。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周光荣局长为组长的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各区(市)县及试点学校、幼儿园也成立了推进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专门的工作计划。组建了省市国学名师的专家团队,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2.编写教材、走进课堂。以“潜移默化,扎实持久”为指导思想,制订并下发了《市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实施纲要》。组织师大专家学者编写了《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从秋季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式走进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各类学校,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8月,举办了市首期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培训班,培训了试点学校和二十个区县的200余名教师。

3.活动展示、持续发展。6-12月,市语委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精神文明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市少儿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该项活动历时半年,以全市社区和校园为两大主阵地,全面覆盖20个区(市)县,上百个社区,数百所学校应声而起,参与人数上万人,影响极为深远。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5个及优秀组织奖20个。12月18日,“市少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颁奖晚会”在电视台隆重举行,400多名演员共同演出了一场颁奖盛典特别节目,晚会还对此次大赛获奖单位、个人以及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颁奖。

(五)以评促建,量化评估,促进全市语言文字工作纵深发展。

1.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头作用。学校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主要部门,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是推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发展重要抓手之一。,市科华中路小学、市玉林小学、市青龙小学、市双水小学、市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郫县示范幼儿园等7所学校通过了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的验收;市天涯石小学、市成华小学、市成华实验小学被评为部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目前,我市已创建部级示范学校4所,省级示范学校6所,市级示范校48所。这些示范学校在当地有效地发挥了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

2.继续推动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11月,邛崃市、蒲江县分别通过了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验收。在创建过程中,两地坚持“以创促建、以评促改,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指导方针,以二类城市评估达标为契机,按照“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学校为基础,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的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区的中心工作,营造了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语言文字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促进两地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提高人民群众整体语言文字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基本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达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新世纪初叶语言文字工作目标要求。目前,在主城区已经于通过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验收后,已有10个二、三圈城区市县通过了国家二类城市检查验收。

(六)严格管理,狠抓质量,稳妥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

近年来,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各个行业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需求都有所增加。

经典诵读总结范文篇10

关键词:原著诵读;青年;政治思;想及道德提升

总书记在《求是》2020年第17期发表重要文章,又一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的关键在“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1],从而“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的反复强调,就是要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服人,用经典理论分析政治,涵养正气,引导青年学生把读经典、悟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一、结合青年主体,比照经典作家的青少年成长,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同样的青年时代、同样的读书时期、同样的面临就业,同样的青春期、叛逆期、恋爱期,马克思却有着惊人的不同:完成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如何做到?1.站在道义制高点,树立远大理想信念。17岁,正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任性的年龄,马克思却拥有了不凡的见解和伟大的抱负,他在中学毕业时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已经开始确立起为全人类服务这个崇高的理想了,当然此时马克思是以唯心主义为主导,还没有摆脱宗教有神论的束缚。考入波恩大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他更喜欢哲学和历史。虽然起初很讨厌黑格尔哲学的稀奇古怪的调子,但后来一深入进去,就马上被迷住了,他写道:“在这惊涛骇浪的思想海洋上,我进行过长期的巡游和探索,我在这里找到了真理的语言,并紧紧抓住了它。”他开始信仰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去世后,他的门徒分为左、右两派。右派(老年黑格尔派)坚持黑格尔的反动、保守的思想体系;左派(青年黑格尔派)学习黑格尔辩证法,得出了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以布鲁诺·鲍威尔和赫斯为代表,他们满足于抽象的理论批判,轻视实践,只是口谈革命,实际上不关心政治和害怕群众的觉醒。马克思当时在思想上接近青年黑格尔派,并参加了他们的一个组织“博士俱乐部”,在这个组织中,马克思年龄最小,仅22岁,但他博学多才,使得其他比他年长的成员极为赞赏。鲍威尔钦佩地说,马克思是一个思想的仓库;而赫斯说:马克思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家,也许是当今活着的唯一真正的哲学家。但是马克思与其他成员不同,他更重视实践活动,他在23岁时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中,盛赞了贬斥神、主张精神自由的古希腊唯物论哲学家伊壁鸠鲁,歌颂了为人间盗来火种、带来光明而牺牲自己却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崖,天天被老鹰啄食肝脏的希腊神化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要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统治的斗争而献身的革命精神。但这时,马克思依然只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具备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观条件。2.把从事革命实践的活动同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者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始终坚持不断地把从事革命实践的活动同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在这一转变中,有两个时期是关键的。第一个时期,是24岁的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取得博士学位,本打算到波恩大学任教,但由于政府阻挠未能如愿,原因是他曾参加过思想激进的“博士俱乐部”的活动,与鲍威尔等一起发表过反政府的言论。1842年,24岁的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报纸订户由800户很快增加到3400户。在办报期间,他广泛接触到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问题,始终站在贫苦劳动人民的一边,坚决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有一次,莱茵省议会就“林木盗窃案”问题展开了辩论。林木占有者把穷人在林中捡拾枯枝当柴烧这个传统习惯做法看作盗窃林木,要求莱茵省议会作出法律规定,严加惩处。在议会辩论中,在国家生活中,与黑格尔哲学讲的根本不同,起作用的不是理念,而是等级制度和经济利益。黑格尔的观点一用来解释社会现实,就显得破绽百出,于是黑格尔哲学在他的心目中彻底动摇了。他转而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2],由于感到对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评价法国共产主义思想来说,自己的知识太少,需要从政治舞台退到书房学习。就在这时,费尔巴哈发表了一系列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著作,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使马克思受到很大启发。第二时期,是26岁的马克思在法国巴黎创办《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退出《莱茵报》后,与那些仅仅鼓吹理论批判、脱离实践、蔑视群众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决裂了。这时,他还拒绝了普鲁士政府通过曲折途径要他去柏林做官,企图收买这位有才干的“刀笔奇才”的邀请,于是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这样,坚持革命观点的马克思在封建专制的普鲁士无立足之地了,于是他决定去法国巴黎这个工人运动和进步思想的中心去继续研究和宣传革命理论,这得到了已经与马克思成婚的燕妮的支持。在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的同时,他还继续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态度是极为认真严肃的,他是怀着追求真理的巨大热情和忘我精神的。他在总结自己对待科研的态度时说:“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3]这些斗争实践和科研工作,使马克思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的形成又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巴黎时期,他和卢格共同创办了《德法年鉴》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这些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那么,在今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年代。“90后”“00后”能否实现由空想到理想、再由理想到现实的过渡?能否实现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一句话,我们能否安全落地?答案:同样可以,至少可以从这个不凡的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中得到启发。

二、改善话语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感性化、亲民化、日常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感染力

学习经典理论是一方面,进行实践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读经典悟原理必须与习政治养正气的实践紧密结合才行。这里,我们将原理课实践教学分为课堂诵读实践和课后阅读实践。第一阶段:读原著、悟原理课堂诵读实践活动。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项目组为纪念这个伟大的“共产主义的幽灵”,决定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就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新青年诵读活动”,制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青年诵读活动方案,搞定经典著作选读参考目录,启动经典著作诵读工程:推荐目录,明确内容。在经典著作诵读活动中,任课教师向学生推荐经典著作;科学分组,在原理课教师的指导下,在各个自然班班干部的帮助下,学生以6~10人为单位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开展课下经典著作诵读活动;精心组织,激发兴趣,任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活动效果;择优推荐,做好课堂展演。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我来读”经典文献课后阅读方案,时值2020年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由“原理”课程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开设“原理”课程的2018级文科、2019级理科各班级学生作为参与对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指定经典文献,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自行组织)并撰写读后感。

三、回应利益关切,通过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让青年学生体验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时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号召力以下是部分学生课后阅读经典的切身体验,可见经典对青年学生的说服力、吸引力、号召力。“说来惭愧,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出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观点,事实上,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他践行了自己的观点———为全人类的幸福生活奋斗终生。而我在中学时尚未有明确的目标。小学作文中我没少写《我的理想》,写过成为科学家,也写过当政治家,还写过当作家等等,但那都是为了完成作业写的,牛皮吹的震天响,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许就是天才与庸才的区别,前者严肃谨慎,言出必行,后者夸夸其谈,言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作为大学生,都将面临毕业,无论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都要面临择业这一难题。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我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与专业对口,我要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多思考,认真学习讲课技能并实践掌握。成为一名好老师并不容易,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一步步实现,我要做躺在向日葵上的蜜蜂,勤劳勇敢而又始终面向阳光。疫情当前,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公安干警,军人战士,科研人员……他们是我们的英雄,老师也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讲好抗疫故事,厚植学生的国家情怀;还可以创新育人方法,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其实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恪尽职守,发光发热。总之读了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之后,我对于自己未来的路更加坚定,要努力为之奋斗一生。我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18级汉专学生高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2020年无疑是困难重重的一年,被肆虐的元年,人们的生存更显艰难愈弥足珍贵。疫情的爆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我们伟大的国家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一切可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万众一心只为拯救生命。‘人民是价值的主体’,这句话的前提是人民本身是存在的,而在捉摸不定的病毒面前人类的生命犹如小草不堪一击,但是,待到春风微起日,定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在国家说出所有症状患者治疗免费,不惜任何代价只为救人的指令,在医护人员不舍昼夜,层层防护几乎12小时不吃不喝只为挽救生命时,我明白,我们一直都是‘人民是价值主体’的虔诚信奉者,《共产党宣言》的发行虽然已经过了172年,但其中真理性和实践性却不容置疑,在我们面对事件不断吸取教训,从马克思著作中寻找理论支撑时更觉此著作之奥义。”———2018级汉专学生窦芙蓉“《共产党宣言》展现了怎样的人民主体思想?”“在2020年的开始,我们就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威力———山火蔓延,病毒肆虐,天气反常……我们在‘统治’大自然,大自然也在主宰我们的命运!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因此我们也需要在某些时候选择‘不劳动’———并不是所有的树木都应该被砍伐,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用来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并不是所有的鱼儿都要被禁锢在小小的浴缸里,并不是所有山林都需要游人……自然给予我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足够宽裕了……”———2018级汉专学生魏旭然“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体会。”“读完共产党宣言,我心中的红色文化元素总结为四个字,‘又红又专’,作为媒体人,我们的红色基因,体现在做好上传下达的基础工作时,能够忠心帮助党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广播电视学,在媒体方面,如何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又红又专给我们带来了启发。‘红’是媒体人的忠诚担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心,要自觉在思想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专’是媒体人的责任担当。指的是从事新闻工作通过掌握和精通专业知识、专门技术,练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跟上时代的步伐,熟练运用新兴媒体,以真实、客观的角度,精彩地呈现事件的本来面貌,引导受众正确认识,尽好一个报道者的本分。”———2018级广电专业学生齐玥“又红又专跟党走———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广播电视学专业。”“在工业发展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者几乎无法从机械化劳动中获得精神享受,这样的工作太单调枯燥,无法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无法体会自己劳动的意义。在新的时代,我们要以工匠精神来指引生产劳动,让劳动者把所有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精力投入到劳动过程中。引导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思维和创造精神,消除劳动在身体上的疲劳,以精神引领身体,要引导工人心无旁骛地熟悉商品生产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部件,还有商品展现的每一个艺术表现手法,就如同创造一个一个生命一样,创造一件一件艺术品一样,用这种细致但又充满活力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生产的‘物’。这样就能在劳动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解放精神枷锁,从而做到全方面的发展,通过工匠精神,在劳动者全身心投入劳动时,往往能够创造出质量更高并带有艺术性的商品,能更好地表现劳动者本身的价值。”———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高宇豪“如何解决工业时代劳动异化问题———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体会。”

四、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青年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完善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建立在学理性基础之上的政治性才具有科学性。学理性越深刻、越通透,政治要求、政治表达越能为人所接受;新时代的青年,就要像自己在诵读经典中体会的那样,用经典原著去激发思想活力、启迪哲理智慧、滋养浩然之气,提升青年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让经典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经典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经典坚定我们的信仰。坚持真学真懂真信,把经典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思想道德素养,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