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和价值观十篇

时间:2023-04-08 19:17:45

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1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是对自己要干什么而不干什么的一种判断标准,是决定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譬如,人们比较容易倾向于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自己看重的事情、经验或人。所谓“古松三态”就是这个道理:在木匠看来,古松是一根梁;在画家看来,古松是美的,是风景的组成部分;在种地的农民看来,古松可以遮阳,是一方荫凉地。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同样,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人们所具有的价值观也就不尽相同。

现阶段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如下特点:

第一,直观性:即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是直观的,往往就事论事,而很难对人生和社会的复杂问题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去理解。

第二,粗浅性: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往往是粗浅的,只对客观事物进行和粗浅的理解,基本上还是以个人的经验和理解去评价,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能从纵横经纬方向进行深入透彻的判断。

第三,固执性: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但由于其心理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他们在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后,往往会坚持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当代的中学生是跨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关系到他们的本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学生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客观就是世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能去认识它,去适应它,进而去改造它。要使自己适应客观,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顺应潮流,就是要把握时代的主题。现在是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这就是个潮流,中学生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那是根本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与时俱进,就是要永远不落后,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样中学生才能看得更远。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中学生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他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他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他们每个人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中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中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2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为重要。首先,必须将自己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牢牢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论基础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切实把握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呢?我认为应立足岗位,结合正在进行的迎峰度夏工作,我认为对设备负责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我们认真做好设备分析和诊断,抓苗头、抓预防、防微杜渐,开展各项设备排查和缺陷处理工作,先后配合市公司生技部完成了“220kV母线金具排查统计”,“LW6-220型断路器绝缘拉杆完善排查统计”,“牡丹变、朝阳变设备评价”,“县域110kV变电站设备诊断”等工作。发现了西高所生产的部分断路器操作机构密封不严,有小动物进入筑巢现象,及时对断路器底座进行密封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3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思潮;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社会思潮,成为影响和困扰大学生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关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在成功观与竞争观上出现的问题,用中国梦对他们进行引导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很多想要通过大学来改变命运的大学生毕业后却发现梦想无法照进现实。大学生对就业、成功以及未来生活的关切,往往就受到一些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于他们确立什么样的成功观、如何对待竞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不乏一些不良影响,主要有:

一、将人生理想与价值目标仅仅定位于个人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获得的庸俗化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得一些大学生只重视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获得,忽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功利主义主张以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原则确定行为的对错。但正如密尔所说,金钱却往往被人理解为幸福的主要成分。因而功利主义往往就被人理解为以物质利益为衡量善恶对错标准的理论。功利主义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逐渐接受了将功利理解为物质利益的庸俗的功利主义,甚至影响了社会决策机构。“与此同时养成了一种功利主义的决策思维模式,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1]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熟知的GDP崇拜。在庸俗的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容易形成以获得物质财富为主要标准的成功观。这一成功观使大学生容易将个人成长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结为如何在竞争中出人头地,成为拥有物质财富、社会地位的成功人士,理想信念、做道德的人等应有的追求难以成为他们关心的问题。

二、在倡导赢在起点、强调竞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形成了将人生视为竞争,为竞争而不择手段的竞争观。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诸如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进化的;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生存竞争等。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大行其道,“人们开始把人生看作是一场,赌的不仅仅是金钱、股票,还有生命本身。‘赢’成为人生的目标,无论在何种行业、何种场合,处处都想赢而怕输。赢则得意忘形,输则自惭形秽。给胜者戴上一顶最为冠冕堂皇的帽子,就是‘成功者’,或者叫做‘成功人士’。”[2]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一是将社会生活和所有的人际关系简化、夸张为竞争关系,整个人生都是竞争的战场。二是认为竞争是关系生死存亡的竞争,因此“善争者存,不善争者亡,善争者生,不善争者死”。[3]三是竞争的胜利者表现为占有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成功人士,那些辛勤劳作、为国家默默耕耘但是囊中羞涩的众多普通的体力和智力劳动者,被归于‘失败者’、‘输家’行列。社会达尔文主义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引入人类社会,过分强调竞争,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一旦将人生视为生死存亡的战场,“上下交争利,则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三是在市场经济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功利主义背后的个人主义预设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形成了把个人成功与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把个人前途与服务社会对立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观念。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大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个人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成功,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功利主义也都是以个人主义为其基本预设的,是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虽然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原则,但是,功利主义导向的却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个人主义。而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看来,“集合体的繁荣昌盛被看作与它的组成分子的繁荣昌盛无关,前者从来也不会被认为是社会努力的目的。”[4]在这里,个人的生存成为唯一的目标,社会只是个人生存的工具。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同时又受着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庸俗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容易滋生的就是这种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只有自己的感受才是重要的,只有自己的成功才是唯一的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容易出现为了个人的一己之私而漠视甚至损害他人、社会的行为。

如何应对大学生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出现的这些问题呢?从这些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不良影响的内容来看,用中国梦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是非常有力的思想武器。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的讲话中,9次提及“中国梦”。从的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梦与上述错误倾向恰成对照,可以说是这些不良倾向的对症良药。

首先,中国梦既是民族梦也是个人的梦,突出了个人的奋斗目标、价值与国家民族的目标、价值的统一。中国梦的一大特点是国家民族与个人梦的统一。中国梦有着强烈的国家民族取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内容首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但中国梦在突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后,也没有忽视个人的幸福。人民幸福包含了每个中人对于自身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的“上学梦”、“就业梦”、“安居梦”、“致富梦”,最终又指向国家、民族的梦想。个人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国家梦、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离不开个人奋斗。中国梦内涵中包含的个人奋斗目标与价值和国家民族的目标与价值的统一,对于大学生摆正个人追求、自我实现与国家、民族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纠正将个人追求与国家、民族的目标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奋斗目标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伟大目标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中国梦既有富强的物质层面的追求,又有公正、文明等精神层面的目标,是富强与民主、文明、和谐的结合。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毫无疑问都包含有物质财富追求方面的内容。可以说,物质财富的积累、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基础。但是,中国梦的内涵应该还包含了很多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文明的复兴,除了国力的强盛以外,无疑还包含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文明与强大。十报告中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都包含了政治、文化与生态方面的内容。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是远远超出了富强这一范围的。而人民幸福除了物质财富的增加以外,无疑也包含文化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公正的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等内容。因此,中国梦与仅仅将获得物质财富作为衡量成功与否、个人价值实现与否标准的错误成功观恰成对照,对于引导大学生纠正错误的人生目标与理想,将成功的目标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放到更为远大与广阔的目标上非常有针对性。

再次,中国梦强调突出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价值和国家民族的目标与价值的统一,消除了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社会间的对立,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个人的幸福与追求根本上的统一,消除了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上的紧张与对立,使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建立,恶性竞争才会大大减少。将人生视为竞争,为竞争而不择手段的竞争观也就会得到遏制并逐渐消亡。

由此可见,中国梦对于大学生受社会思潮影响而在人身观、价值观上形成的不良倾向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用中国梦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中国梦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开办中国梦与相关社会思潮的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给大学生分析讲解中国梦的内涵、意义,中国梦与个人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将人生成功与否的目标不仅仅定在物质财富的获得上,一个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人。引导学生不仅仅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还要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给大学生讲解当前流行的一些社会思潮的精神实质,分析其错误与危害,提高他们对社会思潮的分析辨别能力。

其次,在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框架下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增加中国梦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05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大W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直接涉及的部分主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相关,在这些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在做好概念、原理讲解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中国梦和成功观、竞争观教育。例如,在教材的理想信念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部分,可以着重分析中国梦的内涵、意义等。在课本中关于竞争与合作关系问题的论述,可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惑,重点展开对竞争观的讨论分析。在法律基础部分可以适当增加如何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参与竞争,实现人生价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八章文化建设中关于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部分也可适当加入相关内容的讨论与分析。第八章和谐社会部分,可以在教学中加大友爱、和谐人际关系的分量,引导学生在对成功的追求和竞争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再次,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将中国梦的教育融入到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去,形成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合力。辅导员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对学生学习、就业的指导中,具有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具有将教育引导工作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优势。辅导员掌握中国梦与社会思潮的相关知识,将中国梦的教育融入到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去,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形成合力,将会更好地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修义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 文汇报 2012年1月16日.

[2]赵修义 《莫让“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孩子的乳汁》 《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11期.

[3]转引自白云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输入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4

[摘要]本文探讨了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帮助大学生适当认识和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关键词]大学生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强调建设的文化强国,不仅要建设客体文化,也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状况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主体和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力量,在大学生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对于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全面塑造其大学文化人格,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把握正确方向

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当前,在社会转型期,市场规则和秩序尚不健全,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同时,资产阶级腐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趁机而入,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不同程度受到这些负面影响,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使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生活发生了变化,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倾斜,产生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归根到底,这些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因此,必须抓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增强对错误思想的鉴别力和免疫力,培养大学生理性选择思想信息和科学辨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保护能力、观念判断能力、理论更新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帮助大学生适当认识和正确分析社会现象

社会转型期往往伴随着不同价值观念的交织,但这些价值观念并不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总是难分优劣、可以各取所需。伴随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加之观念的冲击,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到各种社会现象,并对一些负面现象反响激烈而且深恶痛绝。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处于青年时代,情绪具有起伏性和弥散性特点,容易产生多种多样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的思想没有得到及时引导的一个侧面的反馈。如果这样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引导,他们可能被被人用心的人利用、误导,误入歧途。

各种负面的社会现象的出现,是人们缺乏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现,禁不住各种诱惑的侵蚀,逐渐丧失了理想信念。从长远来看,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特别是大学生,当他们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若干年后都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各项工作和建设岗位上的骨干力量,毫无疑问将拥有各种权力。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如何,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怎样,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如果不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不要说抵制各种不良社会现象,自己都可能误入歧途。

三、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由于大学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新旧体制转型期,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纷繁复杂、不断变化。加之全球化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分化,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问政治、不辨方向、不讲立场,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但由于一些大学生的政治理论、道德修养还不高,对各种社会现象不能上升到理想高度还认识,所表认出来的以金钱为中心的行为方式以及对政治的冷漠和反感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政治方向作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参考文献

[1]马金龙,对新时候大学信仰问题的探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5,(4)。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5

一个文明所坚持的幸福和价值观是由文明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哲学世界观和自然理念为指导,以社会生产的生态理性为基础,追求人的身心、人与人、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新型文明形式,这就决定了它必将超越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物质主义的幸福观和工业文明所继承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倡导后唯物主义的幸福观和社区价值观。

工业文明起源于西方,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创造财富和增值。在资本主义早期,工业文明的生产模式遵循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必然带来普遍的社会福利。因此,国家的职能仅限于在不干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情况下保护公民权利和民主。为了资本积累的顺利发展,《资本论》在价值观上促进了新教伦理。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马克斯·韦伯将“新教伦理”视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其核心是强调以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天职”概念、成就观和禁欲伦理,强调宗教信仰是个人信仰,强调个人是否上帝的选民必须通过劳动获得世俗成就证明,个人不能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这促进了资本积累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造成了这种情况这一时期提倡囤积和储蓄的价值观,形成了以接受取向、剥削取向和囤积取向为主要内容的非生产性社会特征。然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所宣称的追求个人利益必然带来普遍的社会福利只是一种理论逻辑的设定。这一逻辑设置能否成为现实,取决于以社会分配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政策的性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目标是满足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因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不仅未能带来普遍的社会福利,而且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经济危机和日益严重的阶级斗争给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害。资产阶级国家开始违背其早期的意识形态,广泛干预社会和经济生活。自由资本主义因此过渡到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从而避免了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虽然它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但也使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危机。为了解决合法性的危机,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利用科学技术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在全社会建立了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赢得人民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忠诚。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并维持其统治的合法性,资本主义必须继续扩大其生产体系,根据生产和消费的辩证法,为了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持续扩张成为可能,资本促进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物质主义的幸福观,服从并服务于整个社会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引导人们在拥有和消费商品中体验自由和幸福,从而形成一种高生产率的所谓理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消费。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基于效率原则的经济合理性。它的特点是不考虑环境成本,简单地把财富归因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仅仅把人的幸福归因于物质财富的数量,而忽视了人的精神追求。其目的是追求无限的经济增长,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必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减少人力资源投资,加快生产进程,这不仅意味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更多生产废物的产生,也意味着为了保持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不断扩大的生产体系,资本必然会在全社会推广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物质主义的幸福观,引导人们在物质财富的占有和消费中获得满足和幸福。问题在于,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物质主义的幸福观不是基于人们的真实需要,而是基于资本为追求利润而创造的“虚假需求”。这种需求的内容和发展趋势本质上是由资本控制的,资本不仅导致人自身生存的异化,而且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物质主义的幸福概念与消费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为了追求利润并维持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工业文明中的资本必然会倡导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引导人们在对商品占有和商品消费的追求中找到满足和幸福,“鼓励所有个人将消费活动置于日常活动的核心,同时提高他们对已达到的每一消费水平的意识。”正是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控制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实现了从前工业文明的“最后一顿饭”向工业文明的“最后一顿饭”的转变改造越多越好,并以越多越好的价值观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包括人生的成功。“代替中的‘够了就够了’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用利润衡量工作效率的标准。成功不再是个人评价的问题,也不再是‘生活质量’的问题,而是主要取决于挣得的钱和积累的财富……效率是标准,它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收入儿子的有效性:多多益善,挣钱多的人比挣钱少的人好。在这个“越多越好”的控制下“价值,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于金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归于支配和支配的工具关系,而且衡量人的幸福的标准归于财富和消费品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象征性消费,即消费本身被视为幸福。它使当代人只能根据疯狂的消费来决定人们的幸福,从而形成了物质主义的幸福观。

的“物质主义”概念可以从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两个维度来解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主义”指的是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哲学。从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主义是与后物质主义相对立的价值观。其核心含义是把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获取作为人生幸福的基础和关键,把物质消费量作为衡量人的成功、地位和幸福的标准。唯物主义的幸福观体现在衡量人生幸福把物质财富的消费作为标准,导致过分注重自我和占有资源,把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更高的收入和经济安全作为人生目标,忽视与他人分享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形成对生活满意度较低的异常人格。物质主义的幸福观伴随着资本主义它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而产生,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而流行。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上的现代价值体系。现代价值体系崇尚理性和科学,简单地将经济增长归因于GDP的增长,无论经济增长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如何,它也强调经济增长和财富与人们的幸福有着逻辑和必然的联系,这使得经济主义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目标。人类所有的价值目标都应该属于它,同时也存在着经济崇拜和财富崇拜的异化。虽然唯物主义的幸福观符合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要求,但因为它以物质的占有和消费作为衡量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标准,“在消费社会,它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通常通过消费来表达。”3这是一个异化的幸福概念。因为物质主义的幸福概念与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混淆了《需要》和《欲望》《需要》与《欲望》是一个不同的概念,《需要》通常指的是人们的真实需要,即为某种目的所必需的物品。虽然“欲望”与现实需求没有本质联系,但它指的是人们获取某种商品的主观愿望,这往往是消费社会中的资本为了追求利润而制造的“虚假需要”,而这种“虚假需要”往往归因于对物质内容的追求,完全忽视或否定人们对“认可、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内涵的追求,认为这是人们满足和幸福的体现,消费立足于“虚假需要”本质上是一个异化的幸福概念。事实上,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应该关心和爱的是物质本身,而不仅仅是消费。物质主义的幸福概念之所以是一个异化的幸福概念,一方面是因为它颠倒了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活幸福。另一方面,它并不真正热爱物质本身,只热爱物质的消费。唯物主义幸福观的盛行所带来的异化和严重的生态危机,不仅催生了西方绿色思潮和生态文明理论的兴起,但也导致人们从相信物质主义的幸福观转变为相信后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的后唯物主义幸福观是由英国学者英格尔哈特在1977年出版的《沉默的革命:西方公众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和政治方法》一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中,他强调了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在西方,新一代选民从信奉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变为后唯物主义价值观。与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物质财富的追求不同,后唯物主义价值观更强调《生活质量》、《自我实现》和《公民自由》等问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代际价值观的转变上。在这方面,英格尔·哈特(英格尔 哈特)后来在2008年发表的《西欧人民价值观的转变》(1970-2006)一文中指出,他对西欧六个国家的调查表明,不同年龄组的价值观存在巨大差异。具体而言,在老年群体中,它强调经济和个人安全的重要性物质主义的幸福观绝对占主导地位,而强调自主和自我表达的后唯物主义幸福观在年轻群体中越来越普遍。英格尔哈特进一步提出了《匮乏假设》和《社会化假设》两个假说来解释物质主义幸福观向物质主义价值观代际转换的原因。英格尔哈特所的《匮乏假设》指的是“几乎所有人都追求自由和自治,但人们会对最紧迫的需求给予最高价值。物质需要和人身安全都直接关系到生存。如果缺乏,人们会优先考虑这些“物质主义”目标。根据洛克·霍姆斯(Locke Holmes)“匮乏假设”中的“后物质主义目标”4,在繁荣的环境中,人们更可能强调归属感、尊重、美学和休息等目标遵循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反映物质和精神需求之间的差异。英格尔哈特所所说的“社会化假设”指的是“物质环境与优先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即时的调整,基本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成长阶段的主流环境,主要通过代际人口的替代来实现转型。”5、,“社会化假设“这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和价值观的转变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价值观的转变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安全感和国家的整体安全感。这一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代际转变实现的。基于上述两个假设,英格尔·哈特认为“蒂芙尼早餐”后西方国家经历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阶段,社会财富极其丰富,人民生活稳定而富裕。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世界。人民群众物质财富和消费热情高涨,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安全得到充分保障。西方世界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然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盛行使人们逐渐走向精神的空虚和堕落。性革命、艾滋病和毒品等负面现象遍布整个西方世界。与这些消极现象相对应,西方出现了生态运动、妇女运动、反核运动等新的社会运动,使人们在解决了生存和安全问题后,开始反思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幸福的合理性。英格尔哈特指出,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奇迹及其与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结合,使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和幸福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获得了高度的经济安全感,现代主义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衰落和后现代主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兴起进一步引发了人们的文化和心理反应。由于英格尔哈特将后唯物主义价值观和幸福感的形成归因于经济增长,因此他强调“从物质主义价值观到后唯物主义价值观的转变只是整个发达产业社会正在发生从现代价值观到后现代价值观的更广泛变化的一个方面。后现代价值观在大多数发展中社会并不普遍。他们仍然处于从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的转变中“6.英格尔·哈特在揭示后唯物主义价值观和幸福已成为后现代价值观的同时,强调后唯物主义幸福观打破了物质主义对无限经济增长的追求,打破了对物质财富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迷恋,并确立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政治民主化、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包括自我表达,实际上是从机械论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和幸福观转变为有机论的后现代价值观和幸福观,这从根本上有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当然也是生态文明应该坚持的价值观和幸福观。

的后唯物主义幸福观不仅要求打破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创造性劳动中找到满足和幸福,还要求确立劳动幸福观,强调人的满足和幸福的实现不应该在拥有和消费商品中实现,而应该在劳动创造中实现。在这方面,马克思不仅将私人制造批判为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而且强调打破私有制,恢复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实现人类解放和自由的同一个历史过程。人的自由自觉劳动体现在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上,人们在自己的物化劳动产品中确认自己的本质力量,获得满足、自由和幸福,并指出,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无非是人类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以及大自然对曼斯里的生成过程,不仅否定了私有制,而且也否定了私有制“通过并为人类真正拥有人类本质。因此,它是人类对自身的回归,即对社会的回归,即对社会的回归人类。这种回归是一种完全的回归,一种在过去发展的所有财富范围内自觉实现和实现的回归。共产主义,作为完整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但作为完整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了存在与本质、客观化与自我确认、自由与必然、个人与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解决历史之谜的办法,并且知道这是解决办法。“7.在讨论如何满足人民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时,还强调,幸福不是从天而降的。它只能通过努力工作、诚实工作和创造性工作来获得。”人民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是我们的目标。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需要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 8. 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摆脱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物质主义的幸福和价值观,建立后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和劳动幸福观。

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不仅倡导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及物质主义的幸福,而且把个人主义和物质欲望作为最高的价格,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自文艺复兴-黎巴以来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个人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个人主义价值观基于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并在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伦理的帮助下发展起来。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坚持本体论的个人优先于社会。认识论认为真理是以个体为基础的,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坚持真理的个体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在方法论,它强调要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的特征和性质,它必须以把握个人的特征和性质为基础。

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启蒙运动学者霍布斯、爱尔维修对利己主义伦理的继承和修正的结果卢梭。霍布斯、爱尔维修、卢梭等继承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坚持以感觉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将这一唯物主义应用于道德研究,坚持人性是一个趋利避害的抽象人性论,把幸福和痛苦归于人的身体感受,虽然利己主义伦理学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作用,但它无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实践中很容易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走向极端。当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时,以密尔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意识到上述理论可能会对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造成损害。通过对利己主义伦理的扬弃,他们开始探索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建立和发展功利主义伦理。

·边沁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传统,提出了基于人类情感的苦乐原理,将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归因于人类情感,认为追求幸福和逃离痛苦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标。没有幸福和痛苦的感觉,人类所有的道德原则都是毫无意义的。根据苦乐原理,边沁在继承和发展休谟对契约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功利主义原则的善恶判断效果理论。霍布斯和洛克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认为人类通过签订社会契约来保护自己的权利,避免在自然状态下侵犯自己的权利,进而将正义等道德原则归因于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果。休谟认为,人们认为某种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原因只有四个,即引起自己内心的认可、引起他人内心的认可、对他人有用和对自己有用。前两个方面是情感,后两个方面是功能。他认为理性服从并服务于情感,在理性与情感的关系中,情感占主导地位人类的行为决定了道德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是人类情感的结果,突破了道德是理性思维结果的观点。与休谟一样,边沁不仅反对把道德作为理性思考的结果,而且把道德的起源归结于人们对功利的追求,功利归结于人们对幸福和幸福的追求,并把行为的效果作为判断善恶的标准。在他看来,道德源于人们对功利的追求,这是行为的动机。判断善恶行为的标准取决于它是否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了避免被指责为利己主义理论,边沁虽然从三个层面讨论了个人幸福与大多数人幸福的关系,但其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个人利益,并将利益归因于幸福的结果。他的上述观点被批评为一种庸俗的理论,失去了更高的人生目标。密尔是为了解决边沁所面临的批评,通过对边沁的快乐的辨析和改造,进一步系统化和细化功利主义伦理。

在边沁的幸福只有数量上的差异,而没有质量上的差异,这意味着无法区分人类幸福和动物幸福,以及人类高层次幸福和低层次幸福。密尔批评边沁只注重幸福的数量而忽视幸福的质量的做法,肯定高层次的幸福在质量上优于低层次的幸福,并强调老年人的幸福主要是理性的幸福,他认为老年人的幸福感对受过教育和有教养的人来说更为重要。“做一个不满意的人比做一只满意的猪更好。做一个不满意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瓜更好”9,这实际上修正了边沁的“苦乐原理”感觉理论。在此基础上,密尔进一步用“最后一顿饭”取代边沁的“快乐”,并以“最后一顿饭”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在密尔,幸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幸福和美德等诸多要素。“幸福是令人向往的,因为它是目的。只有幸福是令人向往的,因为它是目的。所有其他事物之所以成为凯图兰多,只是因为它是实现幸福的工具。" 10. 可以看出,密尔实际上用幸福主义取代了边沁的快乐主义,因为密尔不仅把幸福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而且认为幸福包括幸福并超越幸福,追求一种道德幸福。此外,他还修正了边沁关于追求最大多数人利益与追求个人利益密不可分的观点,强调公共幸福应该成为限制人们行为的道德原则,并认为即使它不会给个人带来任何好处,只要能给公众带来幸福,也符合功利主义的原则。由此可见,密尔批评边沁忽视幸福的质量,只关注幸福的数量,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因此,边沁的“快乐”概念被“幸福”概念所取代,它不仅包含幸福,而且超越了幸福,从公众幸福的角度规定了更多的功利主义,即使是公共幸福与正义实现的结合超越了边沁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庸俗一面,也要求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考虑这种行为是否有利于公众的幸福,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功利主义理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解读。

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基于人性自私和个人先于社会的假设的理论。它以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哲学为基础,强调个人利益、人格、平等、价值、尊严和权利。以“个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其特点是将个人与社会分离,以个人利益作为评价道德善恶的标准,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职能是保护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伦理学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来源。虽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原则和价值观,与集体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进步和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价值观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利己主义的价值观。这是因为,尽管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都支持人类自私的假设,但利己主义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价值观。它只考虑如何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而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建立在肯定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前提下,与市场经济相联系,它不同于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它不仅追求个人利益,而且考虑如何处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体论,个人主义完全反对个人和社会,强调个人优先于社会,这使得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无法真正解决。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缺陷,加上市场经济中高度重视利润的资本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效率、物质欲望和经济增长,将不可避免地使个人主义价值观进一步滑向只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尽管两者的结合促进了工业文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也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以人—自然—社会中生态哲学世界观与自然有机联系的理念为基础,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强调维护生态社区和人类社区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它提倡以维护社区利益为基础的社区价值观。共同体的内涵可以从社会哲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

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出发,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共同体问题。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讨论过“蒂凡尼早餐”的问题。现代思想家霍布斯和洛柯、卢梭等人在社会契约论提出了《政治共同体》。不同之处在于霍布斯将《政治共同体》视为一个绝对权力共同体,洛克在限制政府权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宪政共同体,卢梭强调《政治共同体》应符合“公意”是为了维护每个政治团体成员的个人安全和财富安全。德国古典哲学把《共同体》分为《政治共同体》和《伦理共同体》。在康德看来,所谓的《政治共同体》是一个强制性的共同体,基于对某些外在法律和制度的共同服从,《伦理共同体》是一个基于内在美德的共同体。康德认为《伦理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伦理共同体》高于《政治共同体》,黑格尔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共同体》思想,强调伦理共同体的本质是一种“绝对精神”,道德共同体的成员必须具有自我意识,道德共同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家庭、公民社会和国家。民族共同体是伦理共同体发展和伦理思想实现的最高阶段。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提出以劳动为美德,人类自由分别实现了“实业制度”社区、“和谐制度”社区和“蒂凡尼早餐”社区,中国传统文化也提出了对社区问题的探讨和人类自由的美好理念《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和《天下大同》。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系统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他将“共同体”视为“共同体”“作为一个以血缘和邻里关系为基础的自然群体,社区中的人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他将社区分为血缘社区、地理社区和精神社区。“精神社区可以理解为精神生活的相互巨轮”和“精神社区”精神共同体可以理解为真正的人的和最高形式的“最后一顿饭”11。在此基础上,他将“最后一顿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客观契约和法律关系来论述“以个人为基础,人为建构;社区以整体为基础,在社会之前自然形成;共同体”则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建立有机的关系来表达人的本质和意志。社会是由独立的个人通过签订合同而形成的。成员之间存在距离,个人受到契约的约束,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西方共同体》以来的思想,在他的《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作品中,都明确指出了人的本质《共同体》又分为《真正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体》强调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社会形态不能科学地处理社区中特殊利益和一般利益之间的关系。它们本质上是“虚幻的共同体”,但它们为现实社会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追求人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强调,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的生命线在田野,田野的生命线在水里,水的生命线在山里,山的生命线在土里,土的生命线在树里”。13这就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关系自然界进一步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以指导如何处理当代世界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全球利益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核心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有机关系。为了实现世界和谐与共同发展,我们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榜样,“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引下,通过对话协商,合理协调民族国家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可以看出,社会哲学“共同体”概念的内涵主要是指由社会成员按有机关系组成的社区,大致可分为利益社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现实社区、文化社区、文化社区、文化社区、文化社区、文化社区、文化社区、文化社区,虚幻共同体根据不同的关系和其他不同的类型。社会哲学的“共同体”概念不仅揭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机关系,还揭示了人们在社会治理、人际关系和人们行为模式方面的不同特点,阐述了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和社区价值观的重要性。

站在生态哲学的角度,从决定论的角度思考“人-社会-自然”与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关系,这不同于工业文明所继承的机械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生态哲学作为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借助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规律,倡导用有机论和普遍联系的生态思维方式反思“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例如,在机制和还原论思维模式的支配下,机械论哲学世界观和自然法观以“秩序”、“控制”和“计算”等概念来描述自然的特征,进而将“人—社会—自然”关系视为决策与被决定、利用和利用的关系生态哲学坚持普世联系和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主张用《关系》、《过程》、《创造》等概念来描述自然的特征,它强调人与自然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关系中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只有保持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保持生态共同体的和谐共生。正是因为生态哲学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共同体,

的哲学世界观和生态自然观才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强调“自然”它绝不是机械论自然观所倡导的机械运动后的被动物体,而是一个处于不断生成过程中的生物。生态科学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具有整体性规律,而且具有开放性和自我发展性规律,使生态系统不断自我调节,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规律不仅体现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以“食物链”为中介形成相互依存的生命群落,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质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外部效应,但在结构有序的生态系统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规律下,维持生态平衡的发展目的决定了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变化将影响生态系统内部结构是否合理有序。生态系统完整性规律决定了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连续性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变。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规律是由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变化所决定的。这也意味着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内在活力、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存在。第二,生态科学不仅揭示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作用的有机关系,必须用《关系实在论》取代现代的《实体实在论》"揭示了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和功能,这就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被视为主人与奴隶、支配与支配、支配与支配之间的工具性关系就像机械哲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一样,这将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缺陷在于它只关注人类的福祉,而忽视了人类以外的事物的福祉,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第三,它强调主体的重要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和有机关系,维护生态平衡。虽然哲学世界观和自然机制观在发挥人的主体性、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基于其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无论在自然规律的制约下,它破坏了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生态危机危害的后果人类生存。从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的观点来看,由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和结构的合理性,这意味着维持生态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和谐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的生态文明是基于上述生态哲学世界观和自然的观点。它要求人类在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追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维护生态社区的协调与和谐。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生态文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一方面要认识和认识自然规律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制约,,我们应该看到,人类可以在尊重和响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人类应该摒弃狭隘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将人类之外的存在视为满足自身利益的存在,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自然的人化”与“蒂芙尼早餐”的辩证统一第二,从生态文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作为地球之巅的生态系统进化,人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来调节生态系统的和谐,这就要求人类放弃个人主义价值观,建立社区价值观和生态文化价值观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和价值观,合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利益矛盾,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第三,从生态文明应坚持的价值观来看,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尊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规律和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平等关系。一方面,我们应该把维护生态系统和谐视为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放下人类的傲慢和征服之剑,平等地对待和尊重生态社区的每一个成员。对此,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指出,“当一件事有助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是对的,而当它走向相反的方向时,它是错的”。同时,尊重应该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展到生态社区。利奥波德实际上要求人类放弃从自身利益出发,从实践的角度看待自然的做法,主张只有树立生态哲学和自然观,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共同体的和谐与繁荣。

的生态文明之所以抵制和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坚持社区价值观,是由其坚持“人-社会-自然”的内在统一的整体主义以及有机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决定的。生态文明的社区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组成的生态社区所决定的定义的社区价值观。这种社会价值要求人类摒弃被支配和被支配、被利用和被利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工具性关系,恢复对自然的敬畏,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生态生产力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本草的愿景在维护地球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第二,在合理协调不同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生态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的共同繁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统一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性质,这就要求我们放弃狭隘的个人利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为指导,解决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生态利益矛盾,地区和群体通过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相互协商、相互理解,而不是赢家通吃的对抗方式,真正实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1威廉·莱斯:《满足的限度》,李永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5页。

2AndrGorz,《对经济原因的批判》,吉莉安·汉迪赛德和克里斯·特纳译,London:Verso,1989年,第113页。

3(1)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和地球的未来》,于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页。

4(2)罗纳德·F.英格尔哈特:《西欧人民价值观的转变》(1970-2006),严挺·国外理论动态译,2015年第7期。

5(3)罗纳德·F.英格尔哈特:《西欧人民价值观的转变》(1970-2006)。

6(1)罗纳德·英格哈特:《全球化与后现代价值观》,沈杰译,《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7(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186页。

8(3)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4页。

9(1)约翰·穆勒:《功用主义》,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0页。

10(2)约翰·穆勒:《功用主义》,第37页。

11(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页。

1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71页。

13(3)《蒂芙尼早餐》,第一卷,第85页。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6

[关键词] 价值观多元化 主导价值观 重构 真善美

一、价值观多元化的状况

在现代社会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价值观多元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多元化所决定和支配的。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现实和多种社会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引发了人们在价值认识上的分歧;由于经济的市场化和相伴而生的经济的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而价值观多元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可以说,价值观的多元化是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西方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兴起的启蒙精神,使人类摆脱了宗教的桎梏,培植了人们的现代性――其核心观念是人的主体性和理性,即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用自己的理性评判一切。这种解放了的思想,为多元价值观的广泛出现释放了思维空间。于是,前现代社会里的价值一元性品性崩解,代之以现代社会的“诸神竞争”。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就曾经明确地指出“价值多元化”是现代性的品性。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和细化,利益要求多样化,使得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换而言之,在现代性构建的世界图景中,价值观多元化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价值观多元化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问题。有人认为“价值观多元化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一方面,是对原有价值体系的拓展、深化和丰富,使价值评价标准更为全面,更为合理;另一方面,多种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并存,必然造成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冲击,造成价值观的失范,使一部分人处于“价值虚无”或者“无所适从”状态。”这些判断产生的原因在于当事人已经固定了一个所谓主导的价值观,其它价值观应当也只能“服从”于主导价值观的思维定势。如果承认多元化价值观的存在,各种价值观之间的作用就不应该是单向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而是双向的互相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带来的主要是合理性吸收,而不是“冲击”和“妨害”。

二、价值观的分类体系

关于价值观,国内学者基本按照以下方式分类:“大体而言,当代我国多元文化价值观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是当代文化价值观的主体成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逐步确立其主导地位的结果;二是传统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的新开展;三是外来的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这是中西价值观交流、碰撞的产物”。有研究者指出,目前我国有三种价值观形态并存:一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所形成的重功利、重才能的价值观;三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极端利己主义、绝对功利主义价值观。三者共同存在并相互影响。

通过上面描述,我们对价值观的分类有所了解,但还不深入,笔者认为,欲正确认识价值观的分类,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澄清。

一是价值观的分类标准及方式问题。笔者认为,价值观本身就是人的利益多样化产生的价值判断的多样化,首先可以按照利益群体和个体类型分类,如学生价值观、工人价值观、军人价值观、公务员价值观等;也可按照人类社会活动的种类进行价值观分类,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军事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医疗价值观等;还可从价值观的“信奉”人数多少分类,如主流价值观、非主流价值观和个别价值观;从价值观在一个国家的地位分为主导价值观和非主导价值观;从价值观产生的地域或主要信奉者的分布可以分为东方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从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可分为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还可以价值观的主要理论创建者分为:马克思价值观、孔子价值观、黑格尔价值观等。

二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问题。社会主流价值观应该是社会多数人认同的部分价值观。主导价值观则是占优势地位的价值观,它可能是统治阶级价值观,也可能是更符合人类基本精神的价值观,但主导价值观不一定为多数人认同。所以,主导价值观并不等同于主流价值观。关于核心价值观学界讨论颇多,但并无结论。笔者比较赞同孙伟平在《论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价值观多元化》和石秀印、许叶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与社会成员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判断,孙认为核心价值观有其存在的可能性,但有其限度,但这仍然属于世人追寻的目标。石许认为具备真理性、普惠性和共享性的核心价值体系才可能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基于此,笔者认为,核心价值观应该是超国家的,一国之内的价值观只能是主流的或主导的,但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并不必然成为核心价值观。

三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笔者认为,党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试图达到的价值观目标,首先,要在党内形成一致认识;然后,在非党人民中得到更多认同的主要价值观念。从其内容看,它主要是关于政治信仰的内容,可以判断该体系是政治价值观念。但它不是现实的、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全部内容。虽然其中有部分内容包括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中,但还不能当然认定为主流价值观。

从以上分析,按照价值观的真理性程度和影响人群的范围,可以得出关于价值观体系的以下结论:客观存在的多元化价值观构成当前全球化和现代化图景;其中在具体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由于信奉人群的地位和多少出现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寻找超越国家的人类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之上就是真理。

三、不同价值观内容的基本分析

为使我们对重构主导价值观内容的讨论更加深入,我们需要在以下问题上先行。

一是价值观冲突的判断问题。多数学者认为,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形成冲突。笔者认为,这种冲突论判断是站在自认为代表唯一“正确”价值观的角度出现的。如果多元化价值观是客观事实的话,每一种价值观都应该有其合理性,因为它是客观生活的反映。所以,除群体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可能出现不同的内容而出现冲突外,群体之间(可能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只应该存在合理性吸收,而不应存在冲突的判断。

二是价值观的“整合”或“引导”等主观能动性问题。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由特定社会个人的特定生活环境决定,对于已经存在的社会成人群体的价值观能否用所谓的“整合”“引导”而改变,笔者认为,这种效果几乎微乎其微,因为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决定于这些群体的生活环境。所以,用“整合”“引导”不能形成新的价值观,也难以改变已经形成的价值观。

三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应当被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这是从二战日本和德国严重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恶果总结出来的,这种过度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价值观是反人类的,是不能不控制的。

四是对价值观的评价问题。比如,有学者认为,总体来说,东方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这种判断是草率的,没有事实依据的即使西方人注重个体意识的判断成立,但决不能当然得出其偏重“利己”的思想这个结论。

四、重构我国主导价值观的内容

有学者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分析认为,在传统与现代价值取向之间寻求平衡点,仍然是当今人们在价值观念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多数人仍然对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一观念表示了很高的认同。但处在深刻剧变当中,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奉献与索取、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当今,人们的人生理想呈现出鲜明的务实取向。表现出既注重精神的价值,同时注重物质价值。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分离状态。多元化的自我价值定位和实现途径正在形成。能够正视金钱的作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向更趋于务实,注重物质利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这里讨论的是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内容。

一是以真善美作为主导价值观的终极内容。“真”是相对于假而言的,它囊括真理、真实、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说真话、做实事在内的全部内容,既是全人类追求的核心价值,也是我国急需的价值重建,以根治我国普遍存在说假、做假的社会风气。“善”是相对于恶而言的,它包括对他人的善和对自己的善,这可以结合传统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个人之善的要求,也可以适用于权力对权利的尊重之善和国家对民众之善的要求。“美”是相对于丑而言的,它包括审美、爱美、创造美的各种活动和精神感受,以美作为人的主要生存理由,提高民族的精神愉悦程度,克服中华自卑感和过度自尊自大感。

二是以民主和法治作为主导政治价值观,以平等公平为经济、教育等非政治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主导价值观不可避免涉及政治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价值观就是民主和法治。关于民主和法治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有太多成果,只要克服利益集团的阻挠,就可以推进更快。对于经济和其他人的活动领域则需要平等和公平价值观。这些不仅符合现代性和全球化要求,也是对我国传统观念进行补充。这一层次的价值观既是实现终极价值内容的基础和保证,又是国家和社会努力的方向,还对公民价值观起保障和制约作用。

三是以发扬个性、尊重他人、遵纪守法作为普通公民的基本价值观主要内容。

作为主导价值观,不能只有终极内容和国家为主的宏观内容,还应该有公民层次的微观内容。结合公民自己、公民之间、公民和国家集体的关系,我们构建了发扬个性、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的主要内容。其作用就是让价值观成为公民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基本道德要求,提高民族素质。

综上所述,为适应全球化和现代性,应寻找“核心价值观”,完善我党的核心价值体系,结合我国传统,重构我国主导价值观内容。

参考文献:

[1]宋羽雅,吕一军.试析现代视域中价值观的整合和社会核心价值的建立[N].浙江文明网,2008-10-28.

[2]赖恩明.文化价值观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C].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文集.

[3]王伟光.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7-158.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7

关键词:小微企业 新生代员工 企业价值观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到2014年3月9日党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同志14次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观人类发展史,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始终都是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不断进步的根源性力量。对于企业而言,促进其发展的根源性力量是全企业共同认可的企业价值观。我国企业不仅应做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企业价值观,更重要是让企业价值观在员工心中生根、开花、结果,而这个过程这就是企业价值观管理。据统计,我国3/5的GDP、1/2的税收和4/5的就业都是由中小微企业创造的。可见,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群众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生代员工被普遍界定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出生的在职者,他们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但新生代员工离职率较高,导致企业在人才招聘和维护中要付出昂贵代价,给相对弱小的小微企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企业价值观共享有利于凝聚人心,有利于形成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对小微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本文基本概念内涵界定

1.对小微企业和新生代员工的界定

(1)小微企业的含义和特点

国际上对小微企业的定义,通常以企业资产总额和员工人数为标准,但又因该划分标准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又不均衡,导致各国对小微企业的定义存在许多差别。美国对小微企业的定义是:独立经营且在其所在的业务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其中,雇佣员工在10-99人之间的企业为小型企业;雇佣员工在1-9人的企业为微型企业。欧盟对小微企业的定义则是根据企业员工的数量和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来划分的,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1000万欧元且雇佣员工在10-50人以内的企业为小型企业;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欧元以下且雇佣员工在10人以内的企业为微型企业。

国内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家庭作坊式企业都应统称为小微企业。我国2011年7月新修订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等指标,结合各行业的特点,第一次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员工在20 人及以上,营业收入在300 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划分为小型企业;员工在2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300 万元以下的企业划分为微型企业。一般来说,我国的小微企业员工数量在10 人以下,不仅包括已取得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还包括已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个体和家庭经济组织等。

我国的小微企业具有企业人员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自主经营和管理、多以家族为主体等特征。全国工商联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共4000多万户,其中,小微企业3800 多万户。我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还表明,小微企业解决了70%城镇居民和 80%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并且全部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 38.7%都是由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的从业人员组成的。

(2)新生代员工的含义和特点

西方学者Bassett (2008)认为新生代员工是指出生于1980至1985年之间的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类社会群体。国内学者则一般把“新生代”作为“80后”的代名词。我们认为,新生代员工代表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且己经参加工作的年轻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员工与之前出生的群体在生活经历、工作观念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见表1)。

(1)价值观的内涵

国外学者Kluckhohn ( 1951)认为价值观(Values) 是一种认知理念,具有外显或内隐的存在形态,对个体或群体在选择行为方式、方法和目的时产生影响。Rokeach (1973)将价值观定义为:“一个持久的信念,认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对个人或社会而言,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更可取。”国内学者黄希庭(1994)认为价值观是一种能支持人去做正确行为的观念系统,是关于分辨好坏、正误及符合或违背自身意愿的认识。阴国恩等(2000)认为价值观是个体面对客观环境时,对自身或者社会重要程度进行评判的内在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价值观的内涵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价值观是人的观念,它既是内隐的,隐藏于人的内心;也是外显的,能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二是价值观是一种评判行为正误和事物好坏的标准。三是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能影响个体的行为。通俗地来讲,价值观就是个人进行判断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作为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动机和决策,甚至直接决定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进而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对于企业员工而言,他们进入企业后,对于该做和不该做、重要和次要的等问题的思考,都会受到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2)企业价值观的内涵及评述

界定企业价值观,就必须涉及到工作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组织价值观等相关概念,本文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企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如下评述。

李燕萍(2012)认为,工作价值观是员工在进行与工作相关的是非判断时采用的一系列标准,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行为的工作价值取向。张昀(2008)认为,人们关于职业生活和选择的价值取向就是职业价值观。郑伯埙(1991)认为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经过内化了的共有规范性信念。Wiener(1988)为组织成员以神话传说、典礼仪式和特定语言等展现出来的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就是组织价值观。

综上所述,不同研究者对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范围界定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共性都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个人在工作或职业上的价值观。同样,企业价值观和组织价值观都是从组织或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超越员工和企业家个人层面的“群体意识”。由于个体价值观千差万别,而企业价值观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员工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会根据企业价值观修正自己的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因此,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研究企业价值观比研究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更有意义。

二、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企业价值观内涵、构成及价值观管理

前文在分析小微企业和新生代员工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对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企业价值观的内涵、构成及价值观管理进行探讨。

1.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企业价值观的内涵及构成

根据对研究文献的述评,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企业价值观的构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员工价值观,二是企业价值观(即组织价值观)。下面的分析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1)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及构成

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是指新生代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用来区分对错和进行评价的标准。由于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和社会背景等的不同,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在构成上也极具特色。张剑等(2009)通过组织问卷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生代员工在职业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个体与群体价值、组织内的等级体系这三个维度与前一代员工取向一致,而在事业与家庭的价值取向维度,新生代员工则与前一代员工存在明显的区别。”杨骏(2008)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新生代员工在外向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和前一代员工无显著差异,但较前一代员工来说,新生代员工更具有开放意识和责任意识。”徐振梅(2009)认为:“在职业倾向方面,新生代员工的职业倾向更加广泛,并偏向于管理型、独立型和创业型职业;他们高度重视收入分配、职务晋升等关系到制度和组织公平的环节;在组织承诺方面,新生代员工强调自我价值,把组织发展视为员工的责任,机会承诺较高,而对组织总体承诺水平偏低,较为认同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可以选择离开企业。”

具体来说,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在构成上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自我情感因素方面: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热爱富有新鲜感且多样性的工作。他们注重寻找工作与生活间的平衡,一般不会选择将精力完全放在工作上,他们更愿意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边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一边享受生活,

第二,在物质环境方面:新生代员工择业和跳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依然是薪酬待遇,但在物质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今天,他们对工资福利的短期期望值相对于前一代员工来说更加理性。

第三,在人际关系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的组织氛围是新生代员工所看重的,同时,他们还渴望得到领导的重视和他人的尊重。但是,他们的个性自由张扬,较关注自身感受,存在着企业忠诚度较弱、责任感缺乏、自律性较低等问题。

第四,在个体工作偏好方面:新生代员工不愿从事工作强度较大的工作,另外,他们还希望工作地点能够距离生活住所较近。

(2)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组织价值观的内涵及构成

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的组织价值观是指小微企业以企业家为核心,以新生代员工为的主体的企业大多数成员对评价对象及其价值性的基本一致的看法、评价和判断,是以新生代员工为主体共享的价值观,是小微企业在其长期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新生代员工所认同并乐于接受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

O’Reilly,Chatinan &Caldwell(1991)开发的OCP(Orgnizational Culture Profile)测量工具中,抽取出了7个组织价值观的构成因素:团队取向、改革创新、尊重员工、有闯劲、稳定性、结果取向、注意细节。我国学者魏钧、张德(2004)认为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企业组织价值观主要包含了8个维度:创新精神、客户导向、社会责任、遵从制度、变中求胜、争创一流、平衡兼顾以及和谐仁义。由于研究者们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所以得出有差异的组织价值观结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很多组织价值观维度虽然命名不同,但实质上其涉及的具体涵义是基本一致的。总的来说,我国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组织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团队导向、责任导向和员工导向,但是对组织价值观的规范导向而言,小微企业组织结构较为简单,规章制度不甚严格,其规范导向比较弱。

2.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企业价值观管理

在国外,不同学者对企业价值观管理的理解和表述各不相同:一种是“Managing by values”,译为“依据价值观进行管理”或“通过价值观来管理”,这种观点把企业价值观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手段或战略工具,强调了企业价值观的工具性作用,即“战略论”或“战略工具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我国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的企业价值观管理要做到以下三点:使小微企业中各种繁杂的理念满足企业各层面变化的需要;使新生代成员明确公司的战略意图,让员工为着企业目标而努力;整合企业战略和员工政策,提高新生代员工的满意度,促进工作的高质完成。另一种是“Managing values”,译为“管理价值观”。此观点和战略工具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该观点中,价值观被视为管理的对象和目的。也就是说,这种观点不强调依靠价值观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价值观也不是管理的工具与手段。依据此种观点,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的企业价值观管理要思考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是什么以及怎样在管理中使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与小微企业倡导的价值观相吻合。

在国内,众多学者对企业价值观管理也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有下面两种观点:一种是“管理方式论”。这种观点视价值观管理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或模式。如我国学者叶泽川(2002)认为:“价值观管理是对员工内隐思想而不是外显行为的软性管理。”一种是“建构与灌输论”。贲恩正、祝慧烨(2007)认为:“企业价值观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提炼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共享价值观,然后将其传递给企业员工,使之成为员工在工作中的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对企业价值观管理的解读分为两大类:一是管理价值观,二是基于价值观的管理或依据价值观进行管理。因此,在把握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的企业价值观管理时,要明确以下两点,其一,一是管理价值观与依据价值观来管理都是小微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基本内容。管理价值观侧重于对小微企业的价值观的认识、提炼、维护与创新,而基于价值观的管理侧重于在小微企业的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中落实、体现企业的价值取向。二是企业价值观既是小微企业进行管理的对象,也是小微企业进行管理的手段与工具。其二,管理价值观是进行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前提,只有把小微企业价值观作为管理的对象,才能得到一个既具实际效用、又有指导意义的企业价值观体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依据小微企业价值观来对企业进行管理是管理小微企业价值观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倘若我们只将企业价值观作为管理对象而不作为管理手段的话,小微企业的价值观管理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加强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企业价值观管理的路径探索

1.企业价值观的提炼

加强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企业价值观管理首先需要小微企业提炼企业价值观。根据企业价值观管理的理论,结合小微企业的实际,我国小微企业对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可参照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提炼2P2DU程序(如图1所示)。在价值观提炼2P2DU模型的指导下,小微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应该遵循以下的流程:

在上面这个模型中,梳理主要是厘清企业发展的历程,找出在企业发展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解析就是对起关键作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进行分析,找出起关键作用的原因。诊断就是确定这些关键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被员工接收的程度高低。设计就是如何让这些管理理念被员工接收。变革就是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管理理念。

2.确立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雇佣理念

在已建立的企业价值观体系的基础上,小微企业应确立一个符合企业价值观的雇佣理念。一方面,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一名符合企业价值观的新员工的加入就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新生代员工加入企业后,如果其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协调一致,则会较快地接受企业的文化,如果其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不一致,则后期的企业培训也很难有效。所以,这就要求小微企业要使雇佣的整个进程都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并借助先进可靠的工具,对求职者的价值观进行识别,筛选出符合企业价值观应聘者。

3.把价值观管理融入员工培训的全过程

当小微企业招聘到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的员工后,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价值观管理融入员工培训的全过程,使每一位新入职的新生代员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由于小微企业的特性,这时候把企业价值观管理融入到新生代员工培训的全过程会比大企业更有效,有利于让企业价值观深入人心,让每个新生代员工认识到自己是公司价值观的维护者。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接受过相对完善的教育经历、思考独立、追求成就欲望相对强烈的新生代员工来说,简单的培训教育可能难以有效地塑造企业价值观。因此,在把价值观管理融入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小微企业还要紧密结合新生代员工的专业、特征和兴趣特征,通过教育、培训和工作岗位设置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

4.加强对员工价值观的日常维护

要加强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价值观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新生代员工价值观的日常维护,将企业价值观贯彻到晋升和解雇员工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小微企业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维护,就是要建立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其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企业要对维护和贯彻企业价值观,并给企业创造了应有价值的员工进行奖励和晋升;对违背企业价值观、阻碍企业价值观传播的员工进行惩罚甚至将其解雇。如此,小微企业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才能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才能使企业价值观在新生代员工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5.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价值观的内涵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小微企业还应当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价值观的内涵,提升或改革已过时的企业价值观,赋予企业价值观新的内涵,使企业价值观与时俱进,持续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

小微企业价值观管理的过程应该成为一个循环的系统。企业价值观的提炼确立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雇佣理念把价值观管理融入员工培训的全过程加强对员工价值观的日常维护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价值观的内涵。经过这样不断地重复和提高,让企业价值观管理臻于完善,最大限度地激发新生代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使小微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长远的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微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巩固市场地位的关键。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如何管理和加强新生代员工的企业价值观管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价值观有两面性,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在具体管理实践中,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用企业价值观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俊峰.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2(425):86-93

[2]周婧.试论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2(5):198-199

[3]陈中丽.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商务,2014(8)

[4]王钦广.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4(3)

[5]Bassett. B .Working With Generation Y[J].Office Pro 2008(2):16-19

[6]洪克森.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组织认同对其产出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文,2012:5-8

[7]傅红.我国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及动因――从新生代各种热门事件引发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3(1):88-91

[8] Kluckhohn C K M Value and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1951

[9] Rokeach M.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3

[ 0]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 1]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多级估量法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2000(5):513-516

[ 2]李燕萍.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结构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影响机理[J].经济管理,2012(5):77-86

[ 3]张昀.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测验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 4]郑伯埙.组织价值观与个人工作效能符合度研究途径[M].转引自郑伯埙,黄国隆,郭建志主编.海峡两岸之企业文化[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217-266

[15]Wiener,Y.(1988).Forms of value systems:A focus o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cultural change and mainten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Science Review,13,534-545

[ 6]张剑,周霞,唐中正.我国企业“80后"员工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J].管理观察.2009,384(12):73-75

[ 7]杨骏.80后知识型员工个性特征与激励因素偏好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8

[ 8]徐振梅.我国80后员工"被管理特征“及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 9](英)保罗・格里斯利.管理价值观: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0]叶泽川.新儒学工具性人群关系管理价值观研究[M].重庆大学,2002,5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8

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必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规律。只有准确把握和切实遵循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规律,才能有效地凝练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价值观的生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场域。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自然形成的,是一种自生自发的价值体系,脱离特定社会场域人为地臆造的价值观是不可能被人们接受的。同时,任何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时代精神的主观凝练,如果不对散见于社会的进步价值进行科学凝练和积极倡导,就不会有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根据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充分吸纳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合理内核,经过充分的理论探讨和高度的理论升华才能逐步凝结而成并在社会中普遍流行起来。

概括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需要准确把握和切实遵循以下生成规律。

其一,自生自发性

诚然,价值观是人们的主观价值取向,但价值观却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客观社会实践需要使然。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要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认识和总结,基于人们对正在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总结。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基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的价值概括,而且也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正在进行中的社会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从发生学上看。价值观的生成具有自生自发性的特点。所谓自生自发性,是指价值观的自然属性和时代属性。从价值观的自然属性来说,人们可以倡导某种价值观,但价值观的生成却基本上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果倡导的价值观超越或落后于客观社会的要求,这种价值观不会发展起来,即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从价值观的时代属性来说,价值观既是时展的产物,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每个时代都会有符合本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时展了,自然会有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观产生。可见,所谓自生自发性,其实也就是价值观生成的实践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特征的综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应该遵循这一规律。

其二,主观凝练性

价值观是实践和时代的产物,是自生自发的,但价值观又是一种人的主观观念取向,任何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凝结。而且,人们自发的价值取向通常是分散的、零碎的、不规范的,需要通过理论概括进而凝练成人们能够广泛接受的具有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需要社会精英的凝练、倡导和传播,并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承载。同时,还需要全社会日复一日的坚持,需要一系列诸如“专家解读”、“专题研讨”、“典型示范”、“集体创造”等具体形式和具体措施来支撑。如果没有这些主观活动的承载和支撑,核心价值观是难以在全社会流行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价值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多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群的价值观被扭曲,对客观事物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对言行不能作出正确选择,从而出现了信仰危机、作风腐败、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提出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反映了中国执政党的自觉意识,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我们既要继承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要从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新的价值观念提炼出来、概括出来,丰富社会核心价值观,使之系统化和体系化,为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精神、制度规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三,制度凝结性

核心价值观的流行,需要倡导、培育和传播,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承载,更需要与相关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将其内容凝结到制度中去。核心价值观如果不与制度契合,如果不能在现行制度中得到凝结,使之成为制度的精神内核,那是行之不远的。

我们知道,任何时代的价值观都是多样的和变化的,而要使这些价值观成为社会的支撑力量,必须实现价值观的制度化。正如有学者指出的:“20世纪理论家的任务就是,恰当地配置这些价值,并提出可以使这些价值得以调和的制度性手段。”([英]M.J.C.雏尔:《完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3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博大精深,需要千百万人去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这就特别需要制度建设,使制度内含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因此,在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需要对现行的制度进行全面分析和检讨,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制度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改革那些与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从而使制度的构建和运行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如果一个社会长期处于“价值与制度”两张皮的状态,或处于“价值空置”和“制度空转”状态,就会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渐行渐远,民心就会离散,社会就会混乱。

其四,要素关联性

核心价值观是个体系,其中各个要素必须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社会价值要素的大杂烩,而是社会价值精髓的凝结。如果核心价值观中不同要素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就难以形成综合力量,无法构成内在契合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在倡导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将核心价值观视为一个多边相互连接的价值整体,充分注意到核心价值观不同要素的关联性特征。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9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社会认同;人的发展

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一种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做出识别、判断和选择,并对选择的价值观念产生认同、坚信、内化和践行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面临“进入社会”互动的阶段,当前中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时期,价值观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价值观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的核心是理解与认同,与受教育者的人生道路选择、行为方式相关,实效性非常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不足主要是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社会认同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认同,是增强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不足及其原因

价值观是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关系的意义的一种看法,是以往人们价值实践和价值生活的理性积淀,稳定的价值观意味着对自身的角色、行为、理想、与他人的关系等有比较明确的认知和定位。教育从其产生以来就担负着传递文化、价值观和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任务,现代教育目标是培育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也是通过宣扬、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并争取获得多数人的认同从而保持一定社会凝聚力的主要方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关注关系大学生发展的包括价值观念冲突、现实与理想、生命的意义等问题,使大学生获得健康的价值观念、提高价值选择能力,并体现在个人的言行之中,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目前部分大学生陷入郁闷、迷茫、不关心社会发展、什么都不在乎的生存状态,不谈理想、和家长关系冷漠、师生关系淡漠、校园活动参与热情不足等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

大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局,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把握未来发展的大势,承担着讲授、传播并使学生认同主导价值观念的任务,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存在的时效性不足使得价值观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教学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以课堂为中心,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跟着教学计划走,围绕教材转,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锁定在课堂上”,教学时数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使实践性教学环节难以很好开展,教学形式、手段单一使学生学习失去了自主性、能动性和参与性,价值观教育方式单一导致效果不佳;其次,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仍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对学生面临的、与学生人生发展相关的如多元价值观念冲突、如何选择的分析和影响学生行为的问题注意不够,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再次,“我国的价值观教育长期处于道德教育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也被道德教育所掩盖,这就使价值观教育存在着泛道德化倾向,严重影响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大部分学校仍以期终闭卷考核为主,这虽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它容易导致学生走人“为考而学”“为考而背”的应试教育的误区,无法达到通过考核来强化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更无法考核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践行的实际水平。

校园文化是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所生活的校园构成了其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市场经济提供了每个人追求自己生活方式的可能,但带来的一些现象也蔓延到了校园,比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消费价值观念和有用即有价值、只关心当下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甚至市场经济的利益至上原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原来相对单纯、远离社会盼校园文化。大学文化的多元、复杂化使大学生告别中学生活单纯的分数、升学目标之后陷入了迷茫、徘徊、乃至无所适从的境地,价值观的形成受到了更多方面的影响,客观上也为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使得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式、内容都面临转变的必要性。

校园之外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外部环境,也影响着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首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学生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向经济生活及同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在获得了与市场经济本身相适应的竞争、利益、责任等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可能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现实和思想信念方面的新问题,理论界未能及时作出总结回应,或者进一步深化研究,使理论显得很苍白,导致价值观教育无法深入;其次,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腐败、不公正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为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使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迅速传播,对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在价值观培育层面,不少学生在“在学校前进一步,回到家退两步,到社会退三步”。的现实,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急需加强。

二、社会认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

按照社会学的说法,认同是人们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定位。在这里,“角色”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也是想象中的自身社会形象或身份――它确定了人们行为的“脚本”。从认同的发生来说,“认同是社会互动过程的结果。认同不是自发产生,而是在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自我关照和规范的学习而形成的。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定位,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他人个性的判定――即认同”@。外部社会环境变化、人们之间相互关系不断的变动,使得认同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但在变动中,又总有一些能够长久、稳定、深刻影响着个人对自身角色定位、人生把握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在价值实践和价值生活中的理性积淀即价值观。认同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将感情、态度、认识等不断进行“内化”,从而促进社会群体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形成大学生对学校、教育者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的认同。社会认同是一个人在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对自身角色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定位,当一个人真正建立起社会认同时,能处于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能处于比较协调的状态中,自身免于陷入“认同危机”之中,对自身的发展会更有利,社会发展也会受到良性的影响。稳定的价值观意味着对自身的角色、行为、现实与理想、与他人的关系等都有

比较明确的认知和定位。所以,一个人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本质就是建立起真正的社会认同。那么对正处于开始理性思考人生和社会、给自己定位、价值观念正逐渐趋于稳定的特殊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建立起对人生、社会的积极的、能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

目前我国还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信息社会的转型时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拉大、生活方式各异、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公平与效率、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经济至上与人文关怀的问题凸显,这些都形成了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甚至相互冲突的局面,导致了存在于人们行为和观念中的如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等消极倾向。甚至导致了人生存意义上的焦虑,这构成了价值观教育的社会背景,客观上也为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对目前存在的多元价值观念进行识别、判断和选择,树立起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理想、信念,并对选择的价值观念内化和践行,长久地影响其生活、行为。党中央正在倡导的、中国社会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主导价值观念问题,即用核心价值观来统帅、引导多元价值观。作为即将“进入”社会、成为现代化建设者的大学生,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认同,并内化为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不仅是接受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更是满足自己为人生定位、实现人生价值、建立起稳定价值观的需要。

三、加强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同。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价值观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强调学生的认同、内化、践行;价值观教育也不同于信息传播,注重对学生长久的行为方式、价值选择的影响。价值观教育特殊的目标决定了其进行方式不能像知识、理论传播那样的客观中立,而是在讲授中包含着价值倾向的引导;从教育效果上不能只看暂时的理论掌握、知识运用能力提高,还要看对其人生、生活的影响。价值是客观对主观需要的满足,价值观教育应在党的意识形态需要和大学生在思想、生活中的价值观念需求之间找到契合点,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从而达到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标。

笔者认为,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校园文化的发展等方面联系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采用多种方法在价值观的教育中提高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能力、认同水平,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真正的理想和信仰,真正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认同教育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在理论讲授中应以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为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大学生感兴趣的重大历史问题讲解历史观、社会发展规律、评价历史的价值倾向等,在对当代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认同并追求当前的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社会公平等价值观念和荣辱观、消费观;同时,还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主要是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反思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而‘非包打天下’或对所有问题都提供具体政策上的‘解释疑惑”’,在笔者的课堂调查中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和信仰信念问题,可见,只有贴近学生的思想困惑才能实现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从教学方式上来说,教师要理性分析与情感引导并重,大学生已是初步具有理性分析能力的人,教师应以严密的、理性的、清晰的分析多元价值观现实的问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容、必要性,使大学生认识这一问题;认同又是感情、态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教师还应以崇高情感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才能真正努力提高思想境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内化,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和以后的行动。从教学方法上,适度加入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对共同关心的现实、理论问题发表看法,在争论、交流中实现对不同价值观念的辨别、分析,既提高了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对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校园文化向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校园社团、体育比赛、文娱活动、辩论赛甚至网络讨论都是大学生参与、并从中得到锻炼、获得成长的环境,这些活动倡导的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参与者、观众的价值倾向。教师在组织、管理这些活动时,应该从活动的目的、性质、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深化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具体来说,如果这些活动开展的好,大学生价值观具体层面的诚信观、消费观、就业观、幸福观都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加深和提升。

人生观和价值观篇10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价值观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价值观决定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价值观的树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价值观标准,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荣辱观;价值观;大学生

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增强了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优良的思想品德, 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效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与实际相联系,旨在形成一种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突出道德教育及社会和谐思想的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对当前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

荣辱观与价值观同属于道德观念的范畴,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

首先,价值观决定荣辱观。 所谓荣辱观,是指人们作为个体或者集体成员在荣誉和耻辱问题上的基本观念。荣辱观中包含着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是由社会及个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社会根据作为意识形态存在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社会价值标准,形成对思想道德及其行为的褒贬评价,树立明确的社会价值导向,这就是社会意义上的荣辱观。现实社会中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荣辱观,这种荣辱观取决于多元化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荣辱观,价值观是荣辱观的根据。

其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价值观教育是要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荣辱观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观美德,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彰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顺应历史需要,适时产生,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荣辱观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有很强的针对性。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基本一致,目前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他们虽然认同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合理性,但并不以其作为唯一的价值准则,他们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涉及大学生道德核心价值观有更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为本位的正确价值观。

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价值观的涵义十分广泛,是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如对人生、政治、婚变、消费、审美、人际等。这样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发生偏差,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八荣八耻”的价值导向体系,告诉大学生该坚持什么,该反对什么,这无疑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指导方针。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衡量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标准。新时期由于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迷茫,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广大青年学生在荣誉感和羞耻心的比价中,简单深刻的为大学生树立了明确的标尺,从而成为衡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标准。

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社会荣辱观的提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将其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要以其为指导,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就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

首先,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建设。我们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加强社会主义道德、集体主义价值导向、人生价值观、恋爱观等方面的内容。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讨论、座谈会等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的道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文化氛围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积极和正向作用,容易塑造出拥有科学价值观的个体。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创设以荣辱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使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荣辱观纳入到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内心的修炼、灵魂的净化过程,也是从共识到内化再外化为行为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必须要个体的培训和学习,并参加社会实践。学校要积极组织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这样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又可以更好的学到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锻炼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锻炼其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行动指南,从而具备高尚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杨建坤.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 林建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6).

[3] 刘海英,韩卓丽,邓小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院,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