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故事大全十篇

时间:2023-04-03 21:56:55

幽默故事大全

幽默故事大全篇1

[关键词]幼儿;幽默理解;幽默创造;绘画表现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9-0006-05

《心理学大辞典》将“幽默”定义为“通过象征、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的不合情理之处,使人情不自禁发笑的机智言语或行为”。它比滑稽含蓄,比讽刺轻松和温和,带有快乐的色彩,常可使人微笑、苦笑或会心一笑。幽默感则是指“以有趣、可笑而又富有意味的言辞或行为机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可见,幽默感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行为能力。个体的幽默感是其生活态度、气质特征、认知能力和情感、行为特征的独特整合,是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回顾以往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关于幽默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幽默感结构问题的探讨上。虽然多数研究者一致同意幽默感具有多维度结构,但对具体的维度确定却各不相同。多数研究者使用幽默创造与幽默应对两个维度,而Overholser(1982)则认为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是幽默感的两个独立维度。Shade(1996)提出了幽默感结构的五个维度,即幽默欣赏、幽默识别、幽默理解、幽默笑以及幽默创造。国内学者刘文、邹丽娜、李亮(2009)认为,3~5岁幼儿幽默感结构包括幽默理解、幽默应对和幽默创造三个维度。幽默理解是指能理解幽默创造中的信息,即在接收了幽默创造成果后,能够理解其中的幽默信息,并产生内隐的愉悦感或外显的微笑、大笑等表现。幽默理解是幽默应对和幽默创造的认知基础。3~5岁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水平有限,他们的幽默理解与成人有很大不同,能知觉到的是那些相对简单、直接的幽默,如对卡通片里的人物和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滑稽动作、语言、声音等的快乐体验,其幽默表现是笑、手舞足蹈等外显行为。幽默应对是指使幽默成为个体的适应机制,即个体在面对问题、困难时,能使用幽默手段以消除对负面事件的不良反应或利用幽默创造达到社会性目的。幽默应对是幽默感发展的最高阶段。3~5岁幼儿幽默应对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幽默创造是指能知觉人、物或概念间不一致的关系且能将原本不相干的关系加以巧妙联结,以口语或文字乃至设计作品等方式传达给别人的能力,其结果是能引发微笑或大笑且让人产生有回味的感觉,它是幽默表达的主要途径,是个体创造性的表现。

目前,关于幼儿幽默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尝试通过为幼儿讲述幽默故事,让幼儿在理解幽默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绘画的方式来重点考察幼儿的幽默理解与幽默创造能力。

一、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随机抽样,在上海市某幼儿园的一个大班中选择了12名5~6岁幼儿作为观察对象。首先,由带班教师给这12名幼儿讲述著名童话作家赵冰波创作的笑破肚皮系列童话故事之《城里来了大肚狼》。这是一个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揭示某种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幽默故事。故事的主角“大肚狼”是一个乞丐。与以往大灰狼的凶狠形象不同的是,大肚狼有一点儿懒惰、喜欢投机取巧但本质不坏并且充满人情味。教师讲完故事后,请幼儿指出故事中什么地方最好笑。之后,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觉得好笑的情节表现出来,研究者则请幼儿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分享的过程中。研究者采用录像方式记录幼儿的语言和行为,之后进行整理分析。

研究者运用以上方法共收集到幼儿的绘画作品28幅。在后续的整理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对这些收集到的幼儿绘画作品结合故事内容、录像资料以及访谈记录进行逐一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故事简介

《城里来了大肚狼》讲的是大肚狼来城里乞讨,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乞讨到更多的钱,他决定乔装打扮。他往自己脸上贴橡皮膏,往身上涂红药水,还在眼睛下面抹清凉油,以假装出泪流满面的样子,试图用可怜的外表博取大家的同情。小兔子看见大肚狼很可怜,把自己吃早点的一元钱给了大肚狼。狗熊大妈看见了,送来了刚蒸好的包子,转身准备走时,大肚狼说:“请再给我一碟醋和一双筷子。”天黑了,大肚狼乞讨到了很多钱。他拿着钱去包子店买包子吃。他买了包子后只吃馅儿不吃皮,把包子皮都丢到了地上。小兔子路过,发现自己被骗了,一边哭一边跑开了。大肚狼看着小兔子伤心的背影心里很难过,于是又捡起了扔在地上的包子皮,把它都吃光了,并且把剩下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

(二)幼儿的幽默理解

1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讲完故事后,教师问幼儿:“你觉得故事里什么地方最好笑?”幼儿的回答如下。

幼儿A:大肚狼说:“行行好吧,行行好吧!”这里很搞笑。

幼儿B:他拿那个红药水涂在身上很好笑。

幼儿C:他受伤的样子很好笑,是假的。

幼儿D:他在那里说要化妆的时候很好笑,化妆应该是女孩子的事情。

幼儿E:狗熊大妈给他包子吃,他还要醋和筷子,很好笑。

2 对幼儿幽默理解的解读

(1)对丑陋的事物、行为等感到好笑。幼儿会对故事人物遭遇到的丢脸事情或笨拙行为感到好笑,同时会产生自身的优越感。亚里斯多德认为,“幽默来自于对弱点或丑陋的反应,当人们发现别人比自己愚蠢、不幸或软弱时,会产生相对的优越感,因此会有喜悦和欢笑的产生,这也正是小丑荒谬的动作使人发笑的原因”。Hobbes(1651)则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优势理论”来解释幽默现象,认为“笑不过是当人们的弱点与自己作比较时,突然感到自己比他人杰出所引起的意外的荣耀”。幼儿会对大肚狼装可怜乞讨的行为和语言觉得好笑,是因为幼儿认为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2)因联想到过去相关的有趣经验而感到好笑。故事情节会引发幼儿联想到自己或周围熟悉的人曾经有的类似经历,如大肚狼在身上涂满红药水的情节会让幼儿联想到自己曾经胳膊或其他地方涂上红药水的滑稽样子。

(3)因发现不符合道德原则的事情而感到好笑。5岁左右的幼儿已经有比较强的是非观念,知道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大肚狼明明没有受伤却说自己受伤了,幼儿对这种骗人的行为感觉好笑。

(4)因违反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而感到好笑。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都有自己认同的做事原则。如果身边出现了不合常理的现象,往往会因此而觉得好笑。幼儿之所以觉得大肚狼化妆的情节很好笑,是因为幼儿认为化妆应该是女孩子做的事情,而大肚狼作为一个男性也这么做,比较搞笑。

(5)因不符合自己的经验或预期而感到好笑。幼儿以自己的习惯、经验为标准来看待周围事

物。如果与自己的习惯或预期不一致,就会产生好笑的感觉。幼儿认为,故事中狗熊大妈可怜大肚狼,给他送来了刚蒸好的包子,大肚狼应该很感激了,而不应该再要求狗熊大妈送一碟醋和一双筷子来了。

(三)幼儿的创造性绘画表现

幼儿在欣赏了故事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事实上,这正是幼儿幽默创造能力的萌芽。关于幼儿的绘画作品,研究者将从绘画内容和绘画形式两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

1 绘画内容

研究者关注的是幼儿是否表现出了故事中的主要和次要角色、角色之间是否有联系以及是否有情节表现等。在收集到的28幅幼儿绘画作品中,有很多作品对大肚狼和小兔子以及大肚狼和狗熊大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绘。其中,描绘小兔子省下自己买早餐的一元钱送给大肚狼的幼儿最多,而且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构思和诠释。

以图1为例。这幅画有几个细节很有意思。第一,幼儿为了突出大肚狼的可怜,在大肚狼的脸上涂上了大面积的红色。为了表现大肚狼伤势严重,幼儿还画上了大大的血滴。这种带有夸张意味的细节表现让整个画面变得更有感染力,同时也增强了诙谐、逗笑的感觉。第二,为了表现大肚狼在乞讨的情景,幼儿重点刻画了大肚狼的语言,在大肚狼的嘴边画了一个类似小逗号的文字框,并且在里面写上了只有幼儿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这样的表现手法已与常见的成人漫画表现方式类似。

图2虽然也是表现小兔子给大肚狼一元钱的情景,但是无论绘画风格还是画面细节都与图1有明显不同。这幅画里有趣的细节很多。如大肚狼没有了尖尖的牙齿,显得较为亲切可爱等。大肚狼的形象是大脑袋小身子,而小兔子的形象是小脑袋大身子。在幼儿眼中,大肚狼和小兔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友好的。这打破了狼与兔子之间传统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虽然这幅画没有太多滑稽、搞笑的感觉,但它更像是一幅具有隐喻意味的漫画,其背后蕴含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这不失为幽默创造的另一种表现。画面中的“问号”和“1”等代表着两个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对故事的表现更具体、细致。

如果说图1和图2完全忠实于故事情节,那么图3和图4则加入了幼儿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在图3中,除了大肚狼和小兔子外,画面的最右边多了一个细细长长的人。访谈幼儿后得知,之所以会多出一个人物,是因为幼儿自己想进入到故事情节中去提醒小兔子:“大肚狼是骗人的,他身上涂的都是红药水。”

在图4中,画面左上角的太阳公公瞪大了眼睛,表情愤怒。这与以往幼儿爱画的慈祥和蔼的太阳公公形象完全不同。幼儿E说:“太阳知道大肚狼在骗人,所以他很生气,大肚狼身上的伤都是假的。”可见在幼儿心中,高高悬挂在天上的太阳能够看到一切发生的事情,洞察一切是非善恶。这些含蓄而有趣的画面细节都很好地表现了幼儿自己的价值判断。

2 绘画形式

研究者关注的是幼儿所绘的画面布局是否有序以及形象的刻画要素是否齐备。故事中的大肚狼是坐在树下乞讨的,而在图5中,幼儿B却让大肚狼以站立的姿态出现。更有趣的是,站立的大肚狼一手拿着饭碗,一手扶着大树,紧紧依偎在大树旁。大肚狼、大树、饭碗三个细节使画面整体布局平衡有序,同时又让人对大肚狼心生“怜悯之情”。除此之外,图5还适当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如大肚狼嘴部向下拉伸的弧线、眼睛下面豆大的泪珠以及全身涂满的红色等,强化了大肚狼形象的戏剧性,使得画面更生动有趣。幼儿B还在大肚狼身上画了很多黑色的小圆圈,以表现大肚狼“破碎的心”。这些绘画要素的加入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幽默故事大全篇2

参与者:刘青朱晨陈竹挺李萍黄青兰

章予怡刘俐刘坤魏小妹温向英

主持人: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生趣,化沉闷为轻松……”的确,幽默是一种睿智的表现,健康的幽默闪烁着智慧之光,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幽默,能使学生在会心的一笑中开启智慧、振奋精神、悦纳知识。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是如何看待幽默,如何巧用幽默,幽默在教学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调节课堂气氛

刘青:我觉得幽默是课堂的“剂”,能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不喜欢沉闷严肃的课堂,那犹如“一池死水”,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而幽默则如一块石头,能打破“死水”的沉默,泛起“千层浪”,从而激活课堂气氛,创造有利的教学情境,让教与学的双方关系变得轻松自然,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思维活动。如钱梦龙老师在一次公开课的开场白中就运用幽默把师生间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化解了。他从容地走上讲台,脸带笑容,亲切地对学生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不好?”学生都高兴地说:“好!”“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你们要认识的人。”场上静得出奇,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信心十足地回答:“钱梦龙!”顿时,教室里欢声雀跃,课堂最初的紧张气氛被扫得一干二净。

朱晨:我也有同感。在课堂上,教师灵活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制造笑声,而笑声对课堂气氛的调节与改善是显而易见的,它似乎比教师应该讲的话更起作用。比如在昏昏欲睡的下午上课,大多数学生闹腾了一中午,安静下来后难以克制自己,情绪处于低落状态,睡眼惺忪,课堂里一片死气沉沉。于是,我笑嘻嘻地说:“暖风吹得大家醉,错把教室当卧室。老师也参与进来,美美地睡一觉如何?”学生笑了,他们当然知道这是善意的嘲讽,此时,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家都把睡觉的念头抛掉了。试想当时我以严厉的口吻警告他们“上课不许睡觉”,课堂气氛只会更沉寂,还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两者的教学效果显然不同,在新知识习得阶段的目标是指引注意,激发兴趣,而前者实现了这一目标。

委婉提醒错误

陈竹挺:学生个个懒洋洋,提不起精神上课,运用幽默委婉提醒大家注意,确实不错。有时幽默地提醒学生改正错误也比直接说教有效。如学生在做题时,总是忘记写单位名称,屡次纠正也不见效。教师这时不妨来点幽默:“你每顿吃几碗饭?”生回答:“吃两碗。”“不,你吃两。”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填写单位的重要。我强调一点,幽默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幽默时,要注意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有一位教师教学“牛虻”一词,在教读了三次后,点了一个学生起来认读,这位同学仍然读成“流氓!流氓!”该教师很生气,脱口而出:“某某某同学不是‘流氓’,是牛虻!”话刚出口,下面的学生哄堂大笑,教师细细一想,真有点后悔,这不经意的一句,似乎有点“幽”过了。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设计学生能听得懂的幽默语言。如一新上岗的教师在给刚进校的一年级小朋友讲古诗时,发现有学生在看课外书,因此抑扬顿挫地说道:“上课不便吟诗句,恐惊――看天书。”教师巧妙地将原句(“夜深不便吟诗句,恐惊星斗堕江河”)进行了变用,本想通过幽默提起该生的注意,但是她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理解不了这么深奥的诗句,于是,全班学生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主持人:在学生出错时巧妙地运用幽默委婉提出,确实比裸地、严肃地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有可能让人受益一辈子。记得我孩提时的一位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或苗头总是用一些幽默的故事、打比方来警示学生注意。我有位同学自恃学习成绩好,比较骄傲,有一次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出了错,当时老师说的话我一直难以忘记,他说:“孔雀多美,但是,当它翘起尾巴时就露出了屁股眼。”与其说是在教育这个学生,倒不如说是警醒我们大家。陈老师的提醒也很有道理,幽默要看学生能否理解,并且千万不可借幽默侮辱学生。

有效激发兴趣

李萍:幽默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教一年级的教师,总是抱怨写字教学不知道该怎样教,学生上写字课总提不起精神,甚至讨厌写字,写字的效果自然不好。如果我们在写字教学时善于联想,多些幽默,会不会让学生提高写字的兴趣,进而提高书写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如一年级的学生掌握不好字的间架结构,而汉字的结构原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借此引导。如在书写“青”字时,我故意做下蹲动作,让腿短短的,然后问大家:“我的身材怎样?”大家哈哈大笑,说我像个矮子兵、武大郎。我趁势说:“写这个‘青’字呀,其实跟人身材美的道理是相通的,人的上身长,腿短,身材就不美了;如果上身短一些,腿长,像模特一样,身材就美了。所以,我们写上下结构的字,把上面写得紧一些,下面写得舒展一些。把字的架子搭好,字就美了。”同学们会心地点点头,掌握了相关的书写技巧。一个幽默的比喻给写字课带来了许多生趣,不会让学生感到写字课枯燥、乏味。让我们的课堂多点幽默,让苦苦长长的读书路有欢乐相随!

黄青兰:语文教师大概都有体会,朗读指导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费尽心思采用各种形式激发朗读兴趣,学生往往神不守舍,像和尚念经。观摩课让我们看到,名师成功的指导方法之一就是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失时机地幽默一把。如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当学生读老渔翁的话很不到位时,他进行了巧妙点拨:“我刚才听了他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当这位学生要求再读,读得十分到位时,于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评价道:“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 其他同学在笑声中跃跃欲试,都读得符合老渔翁的年龄特点,于老师又夸张地说道:“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正是在一次次的幽默中,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有效指导了读书的方法。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饶有兴趣地学习课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章予怡:幽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几和第几”这一课时,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人觉得肚子饿,来到了一家包子店,吃了一个香喷喷的包子,还是饿,又吃了一个,还觉得有点饿,就又吃了一个,饱了。这个人叹息道:‘早知道吃第三个能饱,我就不吃前两个包子了。’”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我问大家为什么笑?有的同学说:“这个人很笨,不吃前两个,那也就只吃了一个呀!”有的同学说:“第三个包子还是指一个包子呀!”……“同学们,很聪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和第几。”一节课有了好的开端,同学们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

巧妙点拨思路

刘俐:幽默还是巧妙的点拨,能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就巧妙地运用幽默帮助学生思考。教师出题:有头100个,脚2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每只鸡的2只脚和每只兔的4只脚在捣乱,如果兔和鸡的脚只数一样,那就好办了。于是,教师命令:“全体兔子立正(像人一样两脚着地)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脚的只数是头的个数的2倍,是100×2=200(只)。师问:“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呢?” 学生计算后马上得出是240-200=40(只)。“这40只脚到哪里去了呢?”教师问。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师又问:“现在笼里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学生欢叫道:“有20只兔子,80只鸡。”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教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幽默与风趣,令学生露出了愉悦的微笑,解决了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预设一些幽默点。

主持人:幽默是一种厚积而薄发,更需要教师灵活的教学机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和教学过程进行“多心眼”的处理;可以从教材中挖掘出最直接的幽默素材;可以结合教学实际,从自身知识和生活积累中提取能为实现幽默教学所需的元素;可以结合教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借助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创造出新奇、有趣、知识性强的教学幽默。那么可用些什么幽默手段呢?

运用修辞手法

刘坤: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是教师常用的幽默手段。前面几位教师的举例都涉及到了。我再补充一点,教师善于联想也十分重要,巧妙地运用一些诙谐的语言也能带来幽默的效果。如支玉恒老师在执教《晏子使楚》时,为了打消同学们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上台板书课题。一个学生板书时,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支老师马上说:“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支老师把这一偶然现象(该生写字大小不匀)通过联想与课文中人物的认识巧妙地“嫁接”,不仅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还点明了对文中人物的初步认识。此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时一个妙趣横生的动作,一句令人忍俊不禁的话就是幽默。

借用故事名言

魏小妹:趣味故事、名言、歇后语、广告语等语言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与知识领域中是很丰富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巧妙安排或适时“顺手拈来”,增强教学的幽默感,提高教学效率。如素有“幽默教授”之称的钱玄同教授,在一次音韵课上就用了一个幽默故事来帮助教学。钱教授讲到“闭口音”与“开口音”时,有个学生请他举个例子说明二者的区别。这位幽默教授讲了一个简短的故事:北京有唱京韵大鼓的美女,她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十分引人注目。后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她在宴会上坐在宾客中很不自在,于是尽量避免讲话,万不得已有人问话要答话时,就全用“闭口音”回答。如问:“贵姓?”答:“姓伍。”问:“多大年纪?”答:“十五。”问:“家住哪里?”答:“保定府。”问:“干什么工作?”答:“唱大鼓。”这位女艺人掉的牙齿补好了,再在宴席上与人交谈时,就全部用“开口音”,以炫耀她的一口美牙。如问:“贵姓?”答:“姓李。” 问:“多大年纪?” 答:“十七。”问:“家住哪里?”答:“城西。”问:“干什么工作?”答:“唱戏。”假如是不懂幽默的教师,往往会采取举符合“开口音”、“闭口音”特点的词语来说明两者的区别,而钱玄同则不愧为“幽默教授”,他结合教学实际,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趣味故事例子来帮助学生在笑声中弄懂两者的区别。显然,这样的学习往往要比其他方式的学习来得更轻松些。

温向英:是呀,趣味故事运用于数学课堂同样能起到好作用。如,乘法口诀的记忆枯燥无味,以往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我在教学中引入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使乘法口诀的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例如7的乘法口诀中“三七二十一”的口诀引入了一个小马虎的故事:“从前有个小马虎考试,爸爸问他考得如何,他说有一道题3×7不知道等于几,他呢管他三七二十一写了一个10。”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哈哈大笑,嘲笑小马虎的傻。又如:8的乘法口诀,我引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十六条腿,三只螃蟹二十四条腿;……八只螃蟹六十四条腿。”这些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儿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真是一种神奇的方法啊!这样做,就好比给紧张的学习涂抹了一点清凉油,不仅使学生得到稍许的精神松弛,产生一种愉悦感,以缓解精神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疲劳,还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在反复回味中增强记忆。

幽默故事大全篇3

人的幽默感三成是天生,七成须经后天的培养。

美国人崇尚幽默。他们不仅把幽默看作一种可爱的性格,更视为一种可贵的品质。

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许多美国父母在婴儿出世才6周便开始了独特的“早期幽默训练”,因为不少聪明的婴儿这时已开始萌发幽默意识。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当父母故意将抱着的孩子作“下坠”的动作时,一些孩子竟然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这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不仅不怕,脸上还会漾起笑容!对这些天生就有幽默感的孩子,父母还会和他们玩捉迷藏――将一块手帕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猛地抽走,孩子会发出会意的笑;玩敲击游戏――用一个汤勺敲击碗碟,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声,间中突然有意用汤勺轻敲一下自己的头或孩子的小手,孩子也会乐不可支。

到1周岁左右,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如果宝宝学步时摔倒,美国父母往往会冲他做个鬼脸以示安抚,他则会破涕为笑。美国父母还常常鼓励宝宝模仿自己学做鬼脸,并夸奖他做的鬼脸“比爸爸做得更难看”,虽然孩子还不能完全领会大人话语的确切意义,但他一定知道:大人对他的行为作出了肯定。

到了2周岁,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美国父母常常利用这一点训练孩子的幽默感。如,把袜子“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露出难受的表情;同时鼓励宝宝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并和孩子一起哈哈大笑。

3岁幼儿已能认识到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美国父母会默许孩子穿大人的鞋、戴妈妈的大太阳帽、拄爷爷的拐杖、学奶奶的蹒跚行步,并与孩子一起乐。

4岁的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美国父母发现儿子正与邻家小女孩快乐地扮演王子和公主,并演得十分投入时,他们常常客串进来扮演个坏蛋之类的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生动、活泼、好玩。

孩子5-6岁时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以及绕口令的学习等等,都能使他们趣味盎然。如,美国父母会对一只cock(公鸡)喊“cook”(厨子),在孩子大笑之余,乘机向孩子解释“cock”和“cook”两个词发音上的异同;或鼓励孩子学习猜谜,甚至由孩子自己编一些简单的文字谜语。

7岁的孩子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有些笑话虽然还不够高雅,但美国家长一般不会大动肝火。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常常是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或“协调”自己的心态的。大人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

幽默故事大全篇4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幽默艺术

Abstract: The book Notes of Yuewei Cottage is an important work written by Ji Yun, a Qing Dynasty scholar.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humor art of this work. Meanwhile, this author has also revealed Ji Yun's profound knowledge and this work'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Key words: Notes of Yuewei Cottage; humor art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据作者自序,始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续成于嘉庆三年(1798),历时10年之久。嘉庆五年(1800),其门人盛时彦将其合刊,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包括《滦阳消夏录》、《滦阳续录》、《槐西杂志》、《如是我闻》、《姑妄听之》五种,共计二十四卷[1]。笔记所记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官场世相、民俗风情、神鬼怪异、佛道剑仙、山水名胜、医人星相等,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具有封建社会晚期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当时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相互传抄刻印,广为流传,一时竟有同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作者纪昀在《〈如是我闻〉自序》里说:“曩撰《滦阳消夏录》,属草未定,遽为书肆所窃刊,非所愿也。”[2]纪昀门人盛时彦为《姑妄听之》作跋时也说:“以前三书,甫经脱稿,即为钞胥私写去。”[3]

《阅微草堂笔记》获得如此盛誉,固然与它着重宣扬封建道德的说教和因果报应、宣扬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内容有关,但也与它巧妙的艺术手法有着重要关系。其中幽默手法的运用是《阅微草堂笔记》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此书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以往学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多侧重于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研究主题集中在与《聊斋志异》的比较研究、伦理研究、对理学批评的研究、叙事学研究以及狐文化研究,有的学者的论文在关注总体创作特征时也稍微谈论到了幽默艺术的运用,但是论述仍不够充分,而且大多集中在讽刺手法的讨论。本文将就《阅微草堂笔记》中幽默手法的特点、分类及作用作具体论述。

幽默一词是由英文humor音译而来,这一英文单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汁液。国外学者把它归结到美学范畴中,认为幽默是喜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们所具备的一种能力,即在生活中判明和在艺术中再现喜剧性的特征和现象的能力,这可以称作是性格幽默。二是喜剧性的特殊样式,它是通过生活现象的局部性的缺点,通过人们的性格、外貌和举止的某些可笑的特征表现出来的,这可以称作是情景幽默或命运幽默。因此,对现实现象所采取的幽默态度,以幽默为基础的艺术作品,只要求做温和的微笑和开善意的玩笑[4]。我国学者的美学观念与西方学者有同有异,王世德主编的《美学辞典》中认为幽默指的是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比喻、影射、讽刺、夸张、双关笔法批评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乖缪和不通情理的现象的技法。传统的幽默往往在事物发展的关键时刻,用巧妙的、出人意料的人物对话或人物的自我揭露,引起读者的哄笑,达到批评、暴露的目的。轻松发笑是幽默的外壳,透彻精辟的说理是幽默的内核[5]。幽默手法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早有应用,比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充分运用了这种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主要是一种情景幽默或命运幽默,运用不同的幽默类型,成功地造成了语言滑稽有趣、内容却庄重深刻的巧妙统一,从而实现了讽刺的真正目的。

《阅微草堂笔记》中幽默手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幽默手法达到讽刺的真正目的,借幽默以讽刺。它并不是单纯地引起人们的欢笑,而是通过这种手法给予事物的假象更尖锐的讽刺。如《滦阳消夏录》(四)中一则故事:

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一日,相邀会讲,生徒侍坐者十余人。方辩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忽微风飒然,吹片纸落阶下,旋舞不止。生徒拾视之,则二人谋夺一寡妇田,往来密商之札也[6]。

读完令人忍俊不禁,通过巧妙的幽默对比手法揭露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道学家们的伪君子面孔,用幽默的笔触表现深刻的反对道学家空谈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有《如是我闻》(三)中的一则故事:

西山有僧,见游女踏青,偶动一念。方徙倚凝思间,有少妇忽与目成,渐相软语,云:“家去此不远,夫久外出。今夕当以一灯在林外相引。”叮咛而别。僧如期往,果荧荧一灯,相距不半里,穿林渡涧,随之以行,终不能追及。既而或隐或现,倏左倏右,奔驰辗转,道路遂迷,困不能行,踣卧老树之下。天晓谛观,仍在故处。再视林中,则苍藓绿莎,履痕重叠。乃悟彻夜绕此树旁,如牛旋磨也[7]。

通过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一僧彻夜绕树奔跑的可笑场景,笑过之后我们就会领悟到这种绝妙的讽刺手法的艺术魅力。

《阅微草堂笔记》中运用幽默手法的另一特点是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描绘幽默的场景,讲述幽默的情节,不作新奇之语,却能使我们在平实的叙述中哑然失笑,获得轻松愉快的感受。这个特点是因为纪昀在创作中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以为那才是“著书者之笔”,而对描写委婉曲折、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聊斋志异》有所不满。盛时彦在《姑妄听之》的跋文中曾经转引他的话说:“《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8]这充分说明了纪昀创作对简洁朴实文风的追求。如《滦阳消夏录》(四)中的一则故事:

有入冥者,见一老儒立庑下,意甚惶遽。一冥吏似是其故人,揖与寒温毕,拱手对之笑曰:“先生平日持无鬼论,不知先生今日果是何物?”诸鬼皆粲然。老儒蝟缩而已[9]。

短短的一句话,丝毫没有新奇之处,却能使我们觉得有趣,甚至“诸鬼皆粲然”,这充分表现了纪昀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使读者从中获得愉悦的感觉。鲁迅也注意到了《阅微草堂笔记》用语的这个特点,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隽思妙语,时足解頣。”[10]

《阅微草堂笔记》中变化多样的大量的幽默手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比喻型幽默。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揭示所描写事物的可笑特征,达到幽默的效果。如《滦阳消夏录》(一)中有一则故事:

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渺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惟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11]。

读完之后,我们均会为其中的老学究感到可笑,尤其以“黑烟”“浓云密雾”比喻经书,更是绝妙,使我们由此获得更形象的感受。如果让现在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表演这段笑话,也一定会获得哄堂大笑的效果。又有如《滦阳消夏录》(三)中奴子魏藻的故事,描写女子罗刹形为“面如靛,目睒睒如灯”,增加了恐怖效果,致使魏藻“骇而返走”,继而酿成“诸妇怒噪,各持捣衣杵乱捶其股”的喜剧效果,讽刺了好色之徒。

2. 对比型幽默。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显现人物前后不同的行为,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充分暴露人物的虚假面孔,引起读者发笑。例如《滦阳消夏录》(一)中的一则故事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手法:

河间唐生,好戏侮。士人至今能道之,所谓唐啸子者是也。有塾师好讲无鬼,尝曰:“阮瞻遇鬼,安有是事,僧徒妄造蜚语耳。”唐夜洒土其窗,而呜呜击其户。塾师骇问为谁,则曰:“我二气之良能也。”塾师大怖,蒙首股栗,使二弟子守达旦。次日委顿不起[12]。

转贴于

以塾师之前的不信有鬼和现在的“蒙首股栗”、“委顿不起”相对比,更觉滑稽可笑,读者读后也会“莫不拊掌”。又如前面所举的两个道学家的例子,在门徒面前大讲天理人欲的关系,背地里却合谋密商夺取一个寡妇的田产,阴私恰被揭穿,相互对照下显得丑态百出。《如是我闻》(三)中一则故事讽刺某翰林表面故作俭素,拒收同乡馈赠,事后却悔恨得丧魂落魄,大骂家奴出气,充分揭示了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作风,着墨不多,却形象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

3. 夸张型幽默。即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描写对象予以漫画式的艺术变形,使其更加显示出内质的丑态。《阅微草堂笔记》中运用了大量夸张手法以达到幽默的效果。如《滦阳消夏录》(六)中的一则故事尤为典型:

南皮许南金先生,最有胆。在僧寺读书,与一友共榻。夜半,见北壁燃双炬。谛视,乃一人面出壁中,大如箕,双炬其目光也。友股栗欲死。先生披衣徐起曰:“正欲读书,苦烛尽。君来甚善。”乃携一册背之坐,诵声琅琅。未数页,目光渐隐,拊壁呼之,不出矣。又一夕如厕,一小童持烛随。此面突自地涌出,对之而笑。童掷烛扑地。先生即拾置怪顶,曰:“烛正无台,君来又甚善。”怪仰视不动。先生曰:“君何处不可往,乃在此间?海上有逐臭之夫,君其是乎?不可辜君来意。”即以秽纸拭其口。怪大呕吐,狂吼数声,灭烛而没。自是不复见[13]。

这则故事对鬼作了种种夸张的描写,从侧面宣传了无神论的思想,引人发笑的同时令人深思。

4.机智型幽默。《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许多称赞主人公聪明机智的故事,我们也能从中获得欢乐。如《槐西杂志》(三):

孙协飞先生夜宿山家,闻了鸟丁东声,问为谁?门外小语曰:“我非鬼非魅,邻女欲有所白也。”先生曰:“谁呼汝为鬼魅而先辩非鬼非魅也?非欲盖弥彰乎!”再听之,寂无声矣[14]。

孙协飞先生确实机智聪明,我们看到此处为他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又如《滦阳消夏录》(三)中荔姐的故事更为精彩:

满媪,余弟乳母也,有女曰荔姐,嫁为近村民家妻。一日,闻母病,不及待婿同行,遽狼狈而来。时已入夜,缺月微明。顾见一人追之急,度是强暴,而旷野无可呼救。乃隐身古冢白杨下,纳簪珥怀中,解绦系颈,披发吐舌,瞪目直视以待。其人将近,反招之坐。及逼视,知为缢鬼,惊仆不起。荔姐竟狂奔得免[15]。

多聪明的荔姐,竟然想得出装鬼以自卫的方法,这样聪慧的女子,我们怎能不赞赏呢?在这种类型的幽默中,我们大都是因为主人公的机智表现感到高兴,获得轻松愉快的感受。

大量运用幽默的手法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刻划、故事情节的发展等都功不可没,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作者运用幽默手法刻画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荔姐、唐生、塾师、南皮许南金先生、孙协飞先生等等。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阅微草堂笔记》这本宣传封建道德学说的笔记小说如此有趣,吸引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力,至今仍广为流传。所以说运用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从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其次,运用幽默手法进行讽刺既是作品的一大特点又是作品的一大长处。单纯地对人物进行直接的揭露和讽刺虽然具有一针见血的功效,但往往使人觉得美感不足,印象不深,而运用幽默手法进行讽刺便可弥补这种不足。“《阅微草堂笔记》给人突出的印象是幽默隽永。它通过新奇的故事和诙谐的语言,揭示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总结有益的人生经验,用以警世。”[16]运用幽默手法可以加强作品讽刺的深刻性。如《姑妄听之》(四)中一迂腐儒见熟人魏三之子嬉戏井旁,非常危险,但他执于“男女有别”之礼,不去喊醒在旁边睡着的魏三妻子,却到处找魏三,致使魏三子落井身亡。初读往往觉得此人之迂腐可笑,但读罢却发人深省,作者也斥责曰:“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17]又如《滦阳消夏录》(五)中的一则故事:

有孙天球者,以财为命,徒手积累三千金,虽妻子冻饿,视如陌路,亦自忍冻饿,不轻用一钱。病革时,陈所积于枕前,一一手自抚摩,曰:“尔竟非我有乎?”呜咽而殁[18]。

诙谐的笔触下讽刺了悭吝者的以财为命,穷形尽相,淋漓尽致。诙谐的讽刺和严肃的写实在这里得到完美地结合。

作品的风格是与作家的个性分不开的,《阅微草堂笔记》诙谐幽默的风格与纪昀本人的性格有着重要关系。纪昀生性诙谐,滑稽多智,奇思巧构,妙语连珠,有关他的逸事笑话,至今传为口碑。正如江藩所说:“胸怀坦率,性好滑稽,有陈亚之称。然骤闻其语,近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19]纪昀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学识能力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借幽默以讽刺,并且能够在平实的叙述中令读者发笑,取得了绝妙的效果。为了加深这种效果,纪昀还结合运用了比喻型幽默、对比型幽默、夸张型幽默、机智型幽默等多种幽默手法,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就了含笑的眼泪的阅读效果,给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而《阅微草堂笔记》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小说史上集笔记小说大成之作。

[参考文献]

[1][2][3][6][7][8][9][11][12][13][14][15][17][18]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p1,p123,p472,p78,p199,p472,p79,p2,p7,p107,p295,p43,p468,p86.

[4] [苏]奥夫相尼柯夫,拉祖姆内依主编,冯申译.简明美学辞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p193.

[5]王世德主编.美学辞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p60.

[10]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3.p361.

幽默故事大全篇5

关键词: 英语幽默 合作原则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1.引言

什么是幽默?没有准确的定义。有人说幽默是一种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愉快情绪的特性;有人说幽默是一种天赋、一种能力。语言大师林语堂说:“幽默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幽默肯定就会出现。因为人类的智慧之门已经打开,他们觉得很容易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幽默出现了,伴随着问题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幽默很开明,使他们怀疑他们的智慧。因此,他们会嘲笑他们愚蠢、冲突、偏见和傲慢的天性。这样幽默就形成了。”[1]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幽默是很重要的,或者可以说它是文明的标志。美国语言学家和哲学家Grice,于19世纪60年代末提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分别是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2]他认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有一种默契,他们必须遵守一些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沟通,也就是说,他们所说的话要符合谈话的目的。只有当这些原则被触犯的时候,才会出现隐含义[3]。如果谈话中的一方违反合作原则中的任何一个准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的,另一方不得不推断违反规则的原因,以及话语背后的隐含意。Grice称这种隐含义为言外之意,他的言外之意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具有说服力。

2.英语幽默语言分析

Grice指出,不管谈话人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在谈话的时候,他们必须遵守普遍的谈话原则,[4]这一原则就是合作原则。这就意味着如果谈话双方想成功地交流,就不得不以合作的态度进行。下文将分别就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给出实例,说明英语中的幽默是如何因违反这些准则而产生的。

2.1故意违反数量准则而产生幽默

数量准则是指:(1)努力让你的谈话具有要求的信息量;(2)不要让你的谈话比要求的信息量大。那么,英语的幽默是如何违反这一条原则的呢?请看以下实例:

①Bob: My car doesn’t have a speedometer.

Rob: Then how do you know how fast you’re going?

Bob: Well, when I’m driving at 15 miles an hour, the fenders rattle; at 25 miles an hour, the windows rattle; and at 30, the motor starts knocking and that’s as fast as it’ll go.

在例①中,Bob不直接回答Rob的问题,而是列举汽车在不同速度所产生的反应。因此,Bob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二个次准则。事实上,他的言外行为含义是:车坏了。

2.2故意违反质量准则而产生幽默

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是:(1)不要说你认为是错误的话语;(2)不要说你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语。下面的幽默体现了对这一准则的违反:

②Poet:I hope you’ve received the little volume of poems I sent you.

Woman:Oh, yes. It’s very nice. I wonder where I’ve put it?

Her son:It’s under the leg of the table, Mom, to make it steady.

诗人想知道女人是否已经收到他的诗集,他的本意是让女人欣赏他的诗。正如诗人所期望的,女人回答说她已经收到了。然而,她儿子的插话背叛了母亲的谎言:事实上,诗在桌子腿下面。当女人说“诗集非常好”的时候,她的话缺少确定性和充分的证据,所以她违反了质量准则。这里我们可以猜到言后行为可能是女人的脸红和诗人的愤怒,从而幽默就产生了。

2.3故意违反关系准则而产生幽默

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是指“相关”。如果对话的答案似乎与问题无关,那么说话人可能在故意违反这一准则。例如:

③The lecturer on evolution had been going on for nearly two hours. Then he started again, and said he: “Let me ask the evolutionist a question —— if we had tails like a baboon, where are they?”

“I’ll venture an answer”, said an old lady, “We have worn them off sitting here so long.”

讲师通过问观众问题解释他的进化论,老太太知道他的意图,但讲师冗长的讲座让她不耐烦,所以她给出一个狡猾、不正确的答案,其实这并不是提问者想要的。

2.4故意违反方式准则而产生幽默

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是:(1)清晰明了;(2)避免歧义;(3)简洁(避免不必要的啰唆);(4)有序的。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④“Doctor,” she said loudly, bouncing into the room,

“I want you to say frankly what’s wrong with me.”

He surveyed her from head to foot. “Madam”, he said at length, “I’ve just three things to tell you. First, your weight wants reducing by nearly fifty pounds. Second, your beauty could be improved if you used about one tenth as much rouge and lipstick. And third, I’m an artist——the doctor lives downstairs.”

本来,女人是来问医生她的病情的,但她的态度和外表似乎激怒了医生。因此,医生用三句话回答女人的问题。此时,他违反了方式准则,因为他的话并不清晰明了。在这里,我们可以演绎出他的言外行为:

“首先,您的体重需要减少大约50磅。”——他在陈述事实:你超重;他在警告:有50磅多余的肉在你的身上,你应该减肥。

“其次,如果您用上十分之一的胭脂和口红,您会更加美丽。”——他在陈述事实:你使用了太多的胭脂和口红;他在警告:您应该使用更少的胭脂和口红;他在讽刺:你很丑。

“最后,我是一个艺术家——医生在楼下。”——他在陈述事实:你走错了路。

在幽默语言中,有很多是违反合作原则的,特别是方式准则,而真正的意义需要我们理解。此时幽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元素,增加了我们的快乐。

3.结语

幽默是文明的标志。如果人们要创造幽默,就得违反合作原则,这意味着遵守合作原则和创造幽默不能共存。那么可以这样理解:幽默的存在不服从于合作原则。事实上,没有一个纯粹的语用学理论能用于解释各种幽默的生产。通常一个语用学理论只能用来解释某一种幽默现象,或者说一个幽默现象可以用几个语用学理论解释。以上分析只集中在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方面,所以并不全面。笔者只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英语幽默,对英语幽默的话语分析研究作一点贡献。

英语幽默文章篇幅短,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没有负担,简单实用的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此,英语幽默可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有用的教学参考,由学生阅读自学,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林语堂语料库[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2]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A]. In Cole, P. & Organ, J. L.(eds.) Syntax and Semantics3: Speech acts[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幽默故事大全篇6

有研究表明,具有幽默感的人无论在事业、家庭和社会交往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功率,幽默风趣的孩子比缺乏幽默感的孩子更有魅力因而更受欢迎。所谓幽默感,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让与自己互动的对象感到愉快。一个人的幽默感既非天生具备,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慢慢地积累起来的。幼儿园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弱,有些能力甚至表现为零。正是他们这种具有“白纸”的特征让我们能更好地去塑造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文学作品中蕴藏有许多的幽默内涵,如让孩子们喜欢的多种表现手法、生动的情节等。因此,我们在尊重幼儿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幼儿文学审美意识为前导,让幼儿在感知文学作品的同时,体验作品中的幽默,在快乐中明辨是非,从而学会乐观地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能幽默地想办法解决。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收集富有童趣的幼儿文学作品

幼儿文学对幼儿有着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能。不同的文学作品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做一名有心的收集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去寻找、积累相关的幼儿文学作品,让其欣赏,同时在收集过程中体验快乐。

(一)教师的阅读积累

从古至今,许多的幼儿文学创作者创作了许多富有童趣的作品,而被幼儿园选用于教材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为了能挖掘出更多情节生动的作品,我自己阅读了《世界著名童话集》《中外幼儿喜爱的儿歌选》还有各种类型的“图画书”等幼儿读物。在这些读物中我找到了故事《书本里的蚂蚁》、《晓晓拖地板》、《老虎和刺猬》、儿歌《伞可以做什么》、绕口令《收瓜瓜》、图画故事《虾儿跳跳》……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在这些作品中体验着幽默所带来的快乐。

(二)幼儿的收集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和老师、同伴共同学习、生活,离园后他们会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那儿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亲戚、朋友、邻居等,这为幼儿收集活动素材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我发动幼儿在园外进行趣味文学作品的收集。在成人的帮助下,孩子们能把知道的小笑话给小朋友们讲出来,能收集身边的事和物编成谜语、幽默小故事,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共享。如我们班彤彤小朋友的爸爸爱喝酒,经常眼底充血、红红的。有一天,彤彤一到幼儿园就告诉我们说:“真是笑死人了,我妈妈给我爸爸重新起了个名字叫‘红眼睛的大灰兔’。”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于是,故事《红眼睛的大灰兔》在小朋友中传开了。有的小朋友说:“我爸爸也爱喝酒,我回去也给他重新起个名字,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把眼睛喝红!”幼儿的收集过程培养了他们学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幽默和趣闻。对一个孩子来说,他编的小幽默一旦在伙伴中传开,他就会为得到认同而感到满足和愉悦。

二、欣赏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幽默,体验快乐

(一)集体欣赏幼儿文学作品

集体欣赏可让幼儿与老师和同伴充分互动,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共同分享快乐。集体欣赏时我先让幼儿感知作品,他们通过听、看,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情节,接着,引导幼儿去模仿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气,在模仿中进一步体验有趣的情节,然后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到和故事情节相似的生活趣事。如我们在欣赏故事《老虎和刺猬》时,我利用图片先讲述一遍故事,然后带领幼儿分段欣赏,让他们想象模仿出“老虎被刺猬弄得又痛又痒、嗷嗷直叫、急得狂奔乱跳”的样子,孩子们在笑声中表演着稚嫩、夸张的动作。随后我问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像老虎这样的情况,于是孩子们回忆起当树上的毛毛虫掉在自己的头上时、当被小狗追赶时的样子……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从集体欣赏、相互欣赏中愉悦着身心、体验着快乐,提高了对幽默的领悟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欣赏、教育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中蕴藏着许多的教育契机。教师运用一些有趣的幼儿文学作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餐前活动时,我让幼儿轮流讲讲自己在家收集到的笑话、谜语,在笑声中孩子们增强了食欲。又如,我们班的铭铭不愿让妈妈帮他把耳朵弄干净,我知道后就和大家一起欣赏王汶的儿歌《阿宝的耳朵》,儿歌中,种子飞进阿宝的耳朵能长出一株草的奇异情节,十分风趣幽默,让铭铭明白了要保持耳朵清洁的道理,回家后铭铭主动地要求妈妈把他耳朵清理干净。这也表明了 幽默可以代替缺乏亲切感的批评、可以代替没有味道的提醒和多余的唠叨。他给幼儿带来了新奇和有趣,他让幼儿愉快而有效地接受教育。

(三)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欣赏

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一片幽默区,摆放一些图文并茂的幽默小画册;幽默故事、儿歌的磁带;准备一些表演的小道具等,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欣赏内容,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幽默感的形成。如,我把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幽默小画册一起陈列在幽默区,孩子们可以挑选自己没看过的进行欣赏,画册的小主人也会主动地推荐、介绍自己画册上幽默的内容。孩子们在区域里交流自然、热烈,体验着自由欣赏的喜悦。

(四)延伸欣赏内容,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幽默的情节

由于受到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幼儿对欣赏的有些幽默情节难以完全理解,这时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去充分感知和体验。如,在欣赏过故事《晓晓拖地板》后,孩子们虽然对主人公把劳动当成游戏的情节感到十分有趣,但是他们在生活中没见过这种有趣的拖地过程,于是,我利用劳动时间,让幼儿把故事中的情节在生活中进行重现,虽然活动室的地板被搞得湿漉漉的、一块块白花花的,但是,孩子们在劳动中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而且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又如在《小小和啊呜》的活动之后,我让孩子们模仿故事的主人公,给自己的家人或好朋友“画”一封信,并在区域中展示出来,孩子们对画面内容进行的充满趣味的猜测和认读,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促进了幼儿幽默感的表现能力。

三、借鉴幼儿文学作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幽默,促进交往能力

(一)引导幼儿学习用幽默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困难

由于个体的差异,幼儿在相互交往时常常会发生冲突,怎样化干戈为玉帛呢?幽默的方法是首选。我们班的胡蒋山顽皮好斗,经常欺负小朋友,经过多次教育就是改不了。

于是,我把张继楼的儿歌《快住手》进行改编:

你这个淘气包,

为啥要欺负我!

老师没有告诉你吗?

这样顽皮可不好。

你要是想做游戏,

我来当你好朋友。

改编过的儿歌孩子们都学会了。以后只要被欺负的小朋友一念这首儿歌,胡蒋山就会立即住手,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看,孩子们用幽默的方法轻易地解决了交往中的困难。

(二)指导幼儿用幽默的方法向同伴提出批评和建议

幽默故事大全篇7

[关键词] 关联理论;最大关联;最佳关联;“冯氏幽默”

言语幽默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课题,涉及面广。许多学者已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语言学界,学者们也从语义修辞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然而语用学分支,还未对言语幽默引起高度重视,原因在于在日常交际中,言语幽默易于欣赏,却难于把握。本文基于现有的言语幽默的研究成果,试图运用关联理论,以冯小刚原创电影《非诚勿扰》中的对话为例,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一、从关联理论看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幽默包括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这里主要探讨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Yus曾说过,关联理论虽不是为专门分析幽默而产生,但其理论假说适用于幽默解读。第一,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是关联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前者是语境效果和加工努力的函数,即:同等条件下,认知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加工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后者则取决于两个前提:具备足够的关联,值得听者加工处理;与说话者的能力和偏爱相符,能产生足够的认知效果。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幽默效应取决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间的反差有多大。反差越大,幽默效应越强,反之亦然。其次,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看,言语幽默的理解是明示―推理的过程。明示―推理由明示与隐含构成,分指说话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明示即说话者明确表达自己的信息意图,使听者明白该信息是与其认知语境相关联的,值得加工。推理指认知主体利用推理机制将言语的字面意义与相关的语境假设结合,寻求其内在联系并从中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解释。在幽默交际中,说话者说出一段话作为明示,听者通过语境假设和一系列推理,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继而享受幽默带来的愉悦。第三,理解幽默还需付出额外的努力。在幽默交际中,说话者为了达到一定的幽默效果,总是间接传达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听者在理解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发现言语的关联性,但听者往往因此获得额外的幽默效果。第四,理解幽默还需注意另两个概念,即 “认知环境”与“相互显映”,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越大,能相互显映的程度就越大,越容易获得最佳关联,从而成功实现交际。

二、《非诚勿扰》中的“冯氏幽默”

《非诚勿扰》是冯小刚的第一部原创作品,影片的男主人公秦奋是一位有着“特殊才能”的“海归”,其天才发明被风险投资人天价买断。暴富的这位“剩男”想通过征婚的方式解决终身大事,于是揣着家底开始了“征婚”旅程。漫漫“征途”中,各怀心事者纷至沓来。几经周折后,秦奋终遇倾心佳人梁笑笑。无奈,美人心有所属,秦奋逆流而上,几番悲喜交集后,秦奋终于迎来自己的真爱。

《非诚勿扰》采取了多种手段,如夸张、反讽、错位、陌生化、揶揄、戏拟式模拟等,从而形成了“冯氏幽默”,并借此成为中国内地影坛一道轻松愉悦的风景线,赢得了市场,也奠定了冯小刚不可动摇的导演地位。《非诚勿扰》融合了众多笑点,关注时下热点、人生百态和逢场作戏的对白。秦奋在相亲过程中,遭遇到不同形色的“剩女”,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被巧妙地融进影片中。在失望与绝望的气息中,以冯氏幽默穿针引线,把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浓浓的人情暖意。

三、关联理论对《非诚勿扰》中“冯氏幽默”的阐释

幽默是一种艺术,能给人以愉悦,从而在贺岁电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幽默的产生有很多途径,如搞怪的动作、夸张的表情、荒诞的语言等,本文旨在研究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通过看似不相关或关联性不强的言语达到幽默的效果。本文是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非诚勿扰》中的“冯氏幽默”。

(一)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与“冯氏幽默”

根据关联原则,听者在交际中总是希望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关联。交际原则指说话者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冯氏幽默”的产生正是成功利用了听者认知的最大关联与说话人期望的最佳关联之间形成的强大反差。随着话轮的继续,听者不得不先前依据语境假设得到的最大关联,经过一番努力重新认知达到最佳关联。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越大,让听者产生出乎意料的感觉越强,幽默效果也就越大。

对白1

秦奋:要倒插门?你们家怎么走啊?

相亲者:先坐飞机到昆明,再坐一天的长途车到蒙自,再坐汽车到平边,再坐一天的拖拉机,一天的牛车就到我们家了。

秦奋:要是咱们俩不好,能离婚吗?

相亲者:我哥哥会打断你的腿的。

当秦奋问:“要是咱们俩不好,能离婚吗?”,观众期待的最大关联性回答应该是“能”还是“不能”,因为其加工努力最小,而认知效果最大,而相亲者的回答“我哥哥会打断你的腿的。”所包含的新信息与听话者期待的最大关联性相矛盾,“任何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其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Sperber & Wilson,1995)于是听者不得不先前依据语境假设得到的最大关联,重新选择语境,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以便得到对言语的合理解释,消除认知期待冲突,达到最佳关联。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让听者产生出乎意料的感觉,而产生幽默效应。

(二)明示和隐含与“冯氏幽默”

理解幽默意味着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语用意义之间的差异。语用意义并不是构成言语的不同语元的简单叠加,在特定语境中,有时会凸显出言语并不具备的新意。从关联的视角来看,幽默是言语的字面意义在特定语境中与语用意义相互映现而引发的一种反差,幽默效应的强度与两者的反差成正比。

对白2

葛优:孤儿我是可以接受的,父母双全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宝马车头上插一奔驰的标,恐怕不太合适吧?

徐若u:能开不就行吗?

葛优:可要是出了故障,奔驰的零件配不上,宝马又不管修,怎么办?

葛优:别的事我可以不劳而获,娶媳妇儿生孩子这事,我还是自力更生。

字面意义:出了故障,零件不相配,车就修不了。

语用意义:孩子还是亲生的好。

言语的字面意义与语用意义看似毫无关联,但前面的语境是关于孩子是否必须是亲生的问题,在此特定语境下,字面意义与其语用意义相互映现,构成强烈的反差,幽默效果也就产生了。

(三)加工努力与“冯氏幽默”

Wilson(1999 :52)指出:“额外的努力意味着额外的效应”。幽默言语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常存在差异,使得对幽默的解读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对白3

范伟:你看看咱们说中文呢,还是说英文呢?

葛优:您定,哪个顺口您说哪个。

范伟:那还是说母语吧。Nice to meet you…

在这段对白中,作为中国人的范伟在说过“那还是说母语吧”之后故意用英语打招呼,通过说话一方故意说假话,造成前后强烈的矛盾,而这种矛盾需要观众额外的加工努力。观众会想,范伟为何会说出前后矛盾的话,是口误,还是故意显示自己的英语水平,也正是这种努力激励观众寻找额外的认知效应而获得额外的幽默效果。

(四)认知环境与“冯氏幽默”

Sperber 和 Wilson 认为每个人的认知环境都是由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等构成。为了幽默交际能够成功,说话者的首要任务是对听者的认知环境作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说话者会想方设法明示他的幽默意图。然而幽默交际是否成功,最终还要看听者能否通过自己的认知环境,发现幽默言语中的不和谐因素,推知其内在的幽默效果。在幽默交际中,听者一听到和常规相悖、出乎意料、不合场景、不合逻辑的幽默言语,马上就意识到说话者的幽默意图,并将幽默言语同自己的认知环境相联系,进而推知出幽默效果。

对白4

葛优:拿股票比喻的话,我算是什么股?

胡可:按照你的外貌和年龄,你就一跌破发行价的,低价抄底。

葛优:那你还来买我?

胡可:大家都追高,追高风险大啊。像你这样的,业绩不好,无人问津,安全性高。再说了,都跌成这样了,还能跌成什么样儿啊?

葛优:像我这种低价抄底收进来的,你是准备长期持有呢?还是短线玩玩?

胡可:短线玩玩?你有那爆发力吗?只能长线拿着有当没有了呗。

在这段对白中,涉及股市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譬如,低价抄底、长线、短线,等等。在交际之前,一方必须对另一方的认知环境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幽默交际成功的基础,而幽默交际的成功与否,最终还要看另一方能否通过自己的认知环境,推知出言语内在的幽默效果。在此片段之前,胡可已经告诉葛优,自己经常炒股,所以她一听到葛优将自己比喻成股票这一不合场景的幽默言语,马上就意识到葛优的幽默意图,将幽默言语同自己的认知环境相联系,从而推知到其中的幽默效果。

四、结 语

关联理论作为解释人类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为分析幽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可以很好地解释幽默理解的认知过程。 识别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和相关的认知知识是推理乃至欣赏言语幽默的基础,而找到最佳关联则是理解幽默言语的关键。作为英语教育者,应多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认知环境,学会运用语境假设和推理寻找言语的最佳关联,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

[2] Wilson D.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Brown G etal,ed.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8-58.

[3] Sperber D,D Wilson.Précis of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A].何兆雄,编.语用学文献选读[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87-530.

[4] Yus Ramos F.A Decade of Relevance Theory[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8(30).

[5] 蔡进宝,林莹.论关联理论对译者思维的启示作用[J].电影文学,2007(22).

[6] 陈春华.会话幽默的语用分析[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1).

[7] 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03).

[8] 何自然.推理和关联――认知语言学撮要[J].外语教学,1997(04).

[9] 刘绍忠.关联理论的交际观[J].现代外语,1997(02).

[10] 涂靖.幽默的关联理论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6).

幽默故事大全篇8

一、幽默的妙用

众所周知,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妙说历史,让原本枯燥的学术问题变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从而赢得了无数人的崇拜。如果我们用他的讲述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也会听得不亦乐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幽默可以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缓和紧张气氛,创造一种使师生双方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但会给学生增添快乐,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而且也会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诱人的魅力。因此,学生十分欢迎具有幽默感的老师。

例如,我在讲授《情绪对人的影响》这一内容时,引用了“半瓶水的故事”。我通过幽默的语言和形体动作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当讲到这个故事时,我突然走下讲台,拿了一个同学没有喝完的水杯,把它放在讲台上,然后演绎两个不同人的情绪:“哎呀!怎么只有半杯水啦;哎呀!还有半杯水呢?”我的表演一下就带动了同学们的兴奋感。然后我马上转回课题讲情绪的两种类型:一是积极的情绪,二是消极的情绪。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2.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剂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互不理解的高墙。”有一次,我走到班级准备上课,一本书嗖的一声飞到我的身上,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学生肯定在想我要发威了,但是我并没有生气,而是把书捡起来拍拍后啧啧称赞:“嗯,不错,不错,投篮的精湛技艺让我折服,但增长技艺的知识可以会,也应该会。”学生听到小品里的对白,很自然地轻松起来了,那扔书的学生红着脸也笑了。结果这一节课我很轻松地上了下来,而且和学生互动得很好。所以,巧妙地运用幽默艺术,既能缓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使学生改正错误。

3.幽默是加深教学内容记忆的催化剂

在课堂上巧妙加入幽默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我在教授初三中考专题时,学生回答问题喜欢参考答案,一次上课,学生回答问题直接把参考答案读了出来,我们当时的专题内容是合法财产所有权。我当时就说:“参考答案完全照搬照抄也是侵犯了人家的智力成果权。”学生听了便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加深了学生对智力成果权的认识,培养了学生保护智力成果权的意识。

二、教学幽默的表达技巧

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体态幽默和言语幽默来表现的。

1.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幽默

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它既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又给人以教益。我在教学时常常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段小幽默。如,我在教授《生活中需要宽容友善》一课时,用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德国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空战英雄。一位年轻的士兵斟酒时,不慎将酒泼到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顿时,士兵吓傻了,会场一片寂静……倒是这位将军悠悠然。他轻抚士兵的肩头说:“老弟,你认为这种方式治疗脱发吗?”学生立即爆发出了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盛宴保持了热烈欢乐的气氛。幽默风趣的故事使学生笑声连连,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生认识到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幽默中水到渠成。

2.善于捕捉课堂情境创设幽默

由于思想品德课一般安排在第四节课或是下午五、六、七三节,学生普遍出现低落乏困的情绪。所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奋度很重要。例如,我在提问一个叫孙加文的学生:“中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包括哪些内容?”那个学生看起来精神已经疲倦,为了应付,低头看书念得很快,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这时,我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他把我们大家想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啊!”经过我这样幽默地一说,学生原来的疲劳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打瞌睡的同学自然也在笑意中集中了注意力。

三、幽默的基本要求

课堂上运用幽默教学手法时要适度,教学中运用幽默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只能为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服务,因此,要恰到好处、点到为止。

1.注意幽默时机

教学幽默要时机得当。一是为学生心理所需,即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分散时,及时插入幽默;二是为教学内容所需,即在教学内容包含有幽默素材或可用以进行幽默创造时,及时使用和创造幽默。一旦时机得当,整个教学过程就会错落有致,高低起伏。

2.把握幽默分寸

幽默有利于教学,但我们绝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学内容,一味调笑逗乐,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效果。

幽默故事大全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语言幽默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082-02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笔者任中学政治教师已满十年,感到语言的幽默性在教学中的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自己的一些感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语言幽默艺术的作用

1.幽默性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还有一段路要走,而高考对理科生政治课学习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理科生政治是非高考科目,因而在教学中就表现出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关键。幽默的语言既令人发笑,又让人深思,可以起到保持学生大脑兴奋,培养学生兴趣的作用。

2.幽默性语言是消除教学疲劳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门抽象深刻的学科,课堂上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尤其是许多中学将思想政治课大多安排在上午第4节或下午,学生的疲劳现象就更为突出。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学幽默,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精神振奋状态。

二、语言幽默艺术的应用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语言幽默艺术的作用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开场幽默法。开场幽默法就是要求教师在第一堂课或开始授课时,用幽默的语言引发学生兴趣。比如,笔者在给高一学生上第一堂课的自我介绍是这样开场的:“我姓施,措施的施”此时有学生在下面低声议论“西施的施”,于是接着说“我从不说自己是西施的施,因为大家可以发现我和西施在长相上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大家竟然能透过我的外表看到我的内心和西施一样美,我太激动了!”“请同学们以后叫我‘施老师’,不要省略我的姓叫我‘老施(师)’,我看起来还年轻”。学生听完开怀大笑,师生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立刻消失了,这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2.巧妙移用法。巧妙移用就是采用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古词今用或今词古用、同话异境或异境同话等方式而产生幽默效应的方法。诗词俗语名言押韵,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学生易于接受。如在讲《经济生活》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引用俗语“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相信金钱无所不能的人,常常为金钱无所不为”。这样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效果。还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在《政治生活》教学时,为了批评某些政府干部不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随口吟道:“朝辞宾馆酒楼间,乡镇视察一日还。群众呼声听不见,轿车已停舞厅前。”教师套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使教学语言产生了令人深思的幽默感。

3.明褒实贬暗示法。明褒实贬暗示法主要针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巧妙暗示违纪学生,调控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比如,一位学生在上课时趴在桌子上睡觉,于是笔者迅速走到其桌旁,说:“嘘!请大家都别出声,不要把他吵醒了!”闻听此言,全班学生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坐了起来。

4.漫画教学法。漫画教学法就是通过幽默生动的漫画揭示深刻道理的一种方法。如《生活与哲学》漫画案例中,在教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用了一幅名为“你敢吗?”的漫画。漫画画的是: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教师运用这幅漫画,便可轻松讲解矛盾的含义。

5.故意犯错法。故意犯错法就是对概念、观点的表述故意出错,歪曲它的本来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纠正老师的错误,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教师在讲到“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概念时,故意望字生义地解释:大会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开会,喝喝茶吃吃水果,谈谈事,就是茶话会吧……错误荒唐的理解,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当学生在笑声中认识到这些解释的荒谬后,再认真陈述概念的真实意思,往往可以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

三、政治教师如何掌握语言幽默艺术

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掌握语言幽默艺术,更好发挥幽默的作用,使教育更富成效呢?笔者觉得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幽默感。高尚的幽默是教师思想、学识、阅历、经验、智慧和灵感在教学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心灵的火花。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才能谈天说地;教师只有虚怀若谷,才能言谈隽永;教师只有开朗乐观,才能出言精辟;教师只有思绪如泉,才能妙语连珠。所以,教师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幽默品质。

2.要积累幽默素材。政治教学中的幽默素材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积累:一是教材中的幽默。二是文学作品和网络中的幽默。三是生活中的幽默。教师、学生和周围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生一些趣事和出现俏皮话、顺口溜、流行词语等。对于这些“活”的幽默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精于运用。

3.老师要热爱学生。一切教育只能从爱开始。有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学中不论遇到怎样的偶发事件,都从学生出发,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爱。所以,教师有了幽默感,也积累了大量幽默素材后,运用幽默的语言时还需和颜悦色。也只有爱,才能在学生爱听的基础上展现教师的语言机智,真正发挥语言幽默的效果。

4.要注意语言幽默艺术的特殊要求。幽默性语言要具有“三性”,即教育性、时机性、适度性。教育性要求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幽默的材料和语言的教育性取决于它的思想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本着正面引导的原则,用新颖活泼的方法,令人信服的事实进行教育,既能解决学生模糊认识,又能收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时机性就是要求教学幽默要时机得当,为教学所需。一是为学生心理所需,即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分散时,及时插入幽默;二是为教学内容所需,即在教学内容包含有幽默素材或可用以进行幽默创造时,及时使用和创造幽默。一旦运用得当,整个教学过程就会错落有致,高低起伏。

幽默故事大全篇10

【关键词】幽默;美国式会话幽默特点;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意识;跨文化交际中幽默会话能力

【Abstract】Humor is a kind of excellent language art.The appropriate use of humor in daily conservation enables us to carry out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more effectively, enhance communicators’s interest and demonstrate their wisdom. Since humor varies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humor of foreign people. The analysis of American conversational humor exposed in Modern Family is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 American culture,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awareness of humor and improve cross-cultural conversation ability.

【Key words】Humor,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conversational humor, the awareness of humor in cross-cultural conversation, the ability of using humor in cross-cultural conversation

前 言

幽默是一种高超的语言艺术,日常会话中恰当的使用幽默有利于更有效的开展交际活动,增强谈话过程的愉悦感,展现出谈话者的智慧。幽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类型的幽默感。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正确的理解他人的幽默用语,有助于促进谈话者间的沟通。本文通过对《Modern Family》中幽默会话的分析,旨在了解美国的文化,发掘出美国式会话幽默的特点、增强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意识,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会话能力。

《Modern Family》简介:《摩登家庭》主要围绕着三个家庭:年近不惑的Jay 和年轻貌美的娇妻Gloria 和她带来的儿子Many组成的跨族婚姻;Clare 和Phil以及三个孩子组成的美国传统中产阶级家庭;Jay的儿子Michael 和他的男Cam组成的一对同志家庭。通过讲述三个家庭间的日常生活故事,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真挚的亲情,全剧通过幽默的会话,充分展现了三个小家庭一个大家庭的喜怒哀乐,非常温暖。

一、幽默的含义与作用

幽默,是林语堂先生由英文humor音译而来。维基百科中对humor的定义是:“ the tendency of particular cognitive experiences to provoke laughter and provide amusement”。幽默是一份抗抑郁剂,它通过增加对自我的认识达到目的,而非使用抗抑郁的药物进行自我隔离。幽默虽然经常是黑色的,但它可以被人们所理解,幽默是关于自我与世界的深刻认知。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幽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1],也就是说,幽默普遍共存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会话中,但不同民族的幽默用语又各有特色。幽默是不同民族文化核心的体现。“幽默是地域性的,幽默感通常高度依赖于前后的特殊情景。(Simon Critchley) [1] ”很多情况下,一种语言文化中简洁明快的幽默用语在另一种文化体系中被认为是冗长乏味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了共同地幽默感,就如同共享了一个密码,能够让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更加的顺畅。因此,熟悉并掌握其他民族的幽默特点,对于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很有意义。

二、美国式会话幽默的特点

(一)折射美国人的哲学观念

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的观念是深入美国人日常生活的的哲学理念。美国成立之初的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中就曾写到:‘all men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个人主义、自由、平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自由平等的文化环境内,历代的美国人传承并弘扬着追求利益和承担责任的思想意识。这些哲学观念深入人心,已经融入到美国人的日常会话当中。

以《Modern Family》中的剧情为例。在第一季第二十集中,Phil去篮球馆看比赛。他不顾篮球馆禁止自带零食的规定,在每个口袋里都塞了各类吃食。Phil一边滑稽的偷藏零食,一边为自己开脱,表达自己对规定的不满,并质问道:‘It’s a free country, right?’。在剧集中许多场景中,剧中的人物Jay、Cam 等都说过相似的话语。由此可见,美国人追求平等自由的个性已经充分融入他们的日常交流中。

(二)幽默的无年龄差别性

《Modern Family》主要围绕着三个家庭,记录着亲子间风趣幽默的对话与故事。将《Modern Family》与中国的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美国家庭中亲子间的幽默对话是没有年龄、等级差别的。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就弘扬“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观念。因此,在中国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父母扮演的都是管教的角色,其中的搞笑的场景只是局限于孩子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的负隅顽抗,很少出现子女与家长间的幽默对话。而在美国家庭情景喜剧《Modern Family》中,处处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间智慧的相碰,犀利言语间的对抗。

在《Modern Family》中有这样的片段,Alex对于父母要求自己观看弟弟的篮球赛感到不满,并质问父母为什么不带着弟弟去看自己的大提琴音乐会。夫妇俩没有像中国的父母那样,摆出长辈的姿态,严肃的告诉女儿要懂得爱护弟弟或是服从命令,而是巧用“love”这个词,巧妙的化解了问题。美国人个体平等,相互尊重的观念已经深入融入到他们的日常会话中。

(三)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在1960年代初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后,国内局势动荡,社会混乱不安,在这种无所适从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的特点是饱含着深沉,让人大笑后又品味出浓浓黑的失望。美国文化中,人们喜欢将糟糕的事情用幽默的话语讲述出来。这种时刻保持幽默的个性,展现出了美国人的良好心态。在《Modern Family》第一季第19集中,Phil的生日愿望逐一落空了。起初,Phil期待着妻子会为自己买到梦寐以求的I pad,可是妻子却在沙发上睡着了,错过了排队时间;后来误以为家人在棒球场为自己举办了一个惊喜派对,然后发现庆祝生日的是另一个Phil。心灰意冷的他面对一整天的失望打击,对自己说道:‘Key to a good birthday? Low expectations.’纵观全剧,其中各种黑色式幽默的片段举不胜数。由此可见,美国式的会话幽默有着黑色式幽默的特点。黑色式幽默的心态,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是一种防御式的回应。在面对生活中负面事件的时候,有助于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树立幽默会话意识、提高幽默会话能力

(一)树立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话题。简单地说,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态、物质、社会等不同的,在他们的语言环境中就有了不同的诸如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所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文化群体因为对于幽默有不同的期待和理解,导致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困扰[2]。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进行交际时具有的强烈地跨文化意识,善于识别文化差异,排除文化干扰,成功进行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使用不仅要准确,更要得体。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流者应当了解交流的场合与情景。根据交流对象的个性特点、教育水平,选择适当层次的语言进行交流[3]。

在2004年BBC News的一片文章中就曾指出,由于很多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不能够理解英国式的幽默,导致英国拍摄制作的喜剧在这两个国家不受欢迎。因此,为了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我们需要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意识。正确的认识美国式会话幽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式会话习惯和思维方式,更好地开展中美间的跨文化交流。

(二)提高幽默会话的能力

幽默会话的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营造和谐的交际气氛。交流者能够领略到美国式会话幽默的精髓,恰当的使用幽默、睿智的语言与交际对象进行沟通。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幽默会话方法,有助于高效率的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

通过观看《Modern Family》系列剧情,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1.保持自嘲的心态

美国人在会话中时常会表现出自嘲式的幽默。自嘲式幽默,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我嘲弄的方式,缓解交流中的不悦氛围。美国人在日常生活遇到尴尬事的时候,善于说些自嘲式的话语,故意的自我贬低或是自我夸大,为自己的行为和遭遇进行排解,缓解内心的不悦。在《Modern Family》第一季第19集中,Phil的生日愿望逐一落空了。起初,Phil期待着妻子会为自己买到梦寐以求的I pad,可是妻子却在沙发上睡着了,错过了排队时间;后来误以为家人在棒球场为自己举办了一个惊喜派对,然后发现庆祝生日的是另一个Phil。心灰意冷的他面对一整天的失望打击,对自己说道:‘Key to a good birthday? Low expectations.’

纵观全剧,其中各种自嘲式的片段举不胜数。由此可见,美国人在会话中善于运用自嘲。自嘲的心态,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是一种防御式的回应。在面对生活中负面事件的时候,保持一点自嘲的心态,有助于保持乐观的心态。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乐于自嘲的心态,有助于拉近交际者间的距离,更好地开展交流。

2.一语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在《Modern Family》中,Phil去体育馆看篮球赛,因为不满篮球馆不允许外带零食的规定,偷带了一些零食在身上。Phil在这段话中,巧妙地使用了nut(坚果;抓狂),ruffle(巧克力;惹恼)、goober(花生;蠢蛋),payday(巧克力;薪水)四个词语。运用了这些词语的双重含义,幽默地表达了自己对这项要求的不满。这种一语双关式的幽默,充分展现了美国人的智慧。

3.巧借词语

巧借词语,就是指在交际的过程中,借用对方的用语来做出恰当的回应。以《Modern Family》中的剧情为例,Michael希望自己能够更强壮一些,向自己的父亲求助。Michael向Jay展示了一点拳脚功夫后,他问父亲自己的招式是不是不够“pretty”,父亲回到道:‘You know that must be too pretty’。Michael使用‘pretty’,用意是“很好”。而Jay的回答巧妙的使用了Michael的原词‘pretty’表达了完全相反的含义“你的招式是太美了,都是花拳绣腿,毫无作用”。在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巧借词语的方式,既能够轻松地活跃了交际的气氛,又展现了交际者的智慧和风采。

四、结束语

《摩登家庭》以其贴近生活的故事,亲子间的温馨互动和幽默风趣的对话获得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通过观看《摩登家庭》系列情景喜剧,能够帮助我们赏析美国式会话幽默的风采,了解美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跨民族、跨地域和跨文化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美国文化,理解他们的幽默会话规则,才能够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开展中美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Simon Critchley , On Humor[M].刘东昕,冯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