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篇

时间:2023-03-14 03:21:5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1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社会公平 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家始终都坚持把义务教育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高度关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6年国家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了法律条文,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更好地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原则,对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2010年7月,国家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等,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缩小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差距,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11月初,教育部提出到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的发展目标。2010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资源配置不均普遍存在,均衡发展任务艰巨

硬件配置不均,经费标准不均,师资水平不均。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硬件设施配置标准不均衡的情况非常普遍。据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最高的北京市为 4271元、5797元,而最低的江西省为364元、583元,分别相差 11.7倍、9.9 倍。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县际差距很大, 有 2/3 省的县际差距在10倍以上,初中尤为严重。教师学科结构失衡;教师年龄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同级别教师收入在校际间差别较大,有的达到 2.5∶1,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 3∶1 或 4∶1,教师工资待遇失衡问题突出。

2.生源总量减少但流动趋势分化,均衡发展复杂性加剧

各地学龄人口增减程度和集中程度不一,总量减少但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对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带来挑战。现阶段,义务教育在校生中随迁子女规模不断增多,且流向比较集中。预期未来,随迁子女在中西部中小城市落户就学比例将增加,远距离随迁减少,近距离迁移增加。预计未来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规模、 结构和分布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将加剧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复杂性。

3.评价体系不全且督导力度不够,均衡发展的政策执行力亟待加强

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已将近 4 年,但实际存在巧立名目的重点校、重点班仍屡见不鲜, 由此导致的择校风愈演愈烈,五花八门的课外辅导班生机勃勃。 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无疑与政府部门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对学生素质的衡量标准不科学、对规范办学行为的督导监管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分析

1.政府责任要落到实处

建议分解明确各级政府目标责任,从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 提出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差距的具体目标,限期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督导检查要有的放矢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议尽快完善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县(域)内各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标准相当,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督导评估,定期向社会监测和督导报告;进行行政干预、处置整改等等。

3.薄弱环节要集中突破

一是要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趋势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 二是把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心要放到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和改造薄弱学校上来,政府着力“保基本、补短板 ”。 三是要关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 农村留守儿童、城市下岗职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弱势群体.

4.大力开展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适应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解决当前出现一些新问题,需要对一些不适应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破除存在的体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动态的监测管理机制。

四、结语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长期任务,它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也是政府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也是我们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必须解决好的突出问题。相信今后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将更加的合理。

参考文献:

[1]李利芳.促进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社会发展论坛理论研究.201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2

1.制定专门政策,优先扶持相对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韩国和日本虽然是两个义务教育起步不同的国家,但在其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都特别关注到了相对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困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法律来优先扶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二战后,韩国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百废待兴。为了发展本国民族教育事业,韩国政府在战后的第3年,即1948年,就制定并颁布了韩国第一部宪法《大韩民国宪法》。该法第16条确定了“全体国民具有接受均等教育的权利”,并确定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原则,“初等教育至少是义务的、免费的”。但面对二战以及朝鲜战争之后凋敝的经济状况,韩国政府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马上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政策,而是制定法律来优先扶持相对落后的农村、渔村、岛屿等教育条件不利的地区。如1967年颁布的《岛屿·僻地教育法》就规定:各地方政府必须优先确保岛屿·僻地义务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包括保证学校占地面积、完善教室等设施、配备教材和教具、免费供应教科书、提供通勤所需的交通手段、提供教师住宅、聘任适合的教师等工作顺利实施所需要的经费。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教育法》,也适时地将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年限从6年延长到了9年,并于次年颁布的《关于实施初中义务教育的规定》,率先在全国的岛屿·僻地实施初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1]通过对相对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优先发展,缩小了韩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从而为韩国80年代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亚洲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工业化国家的突出特征就是汇集了大量工业、商业的城市日益成为国家经济、文化中心,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日益边缘化,并逐渐成为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地。为了保证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劳动力供应,日本政府在其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特别关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如针对1879年通过的《教育法》所规定的“农村小学所需要的教育经费全由地方政府负担,它包括购买土地、修建校舍、行政运转以及支付教师工资等”,而造成地方(町村)政府不堪重负的问题,191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市町村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的法律,该法决定由国家财政直接承担全国公立义务教育教师的部分工资。该法律的实施,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地方政府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则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日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鼓励教师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

师资条件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得以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造成义务教育的发展条件在城乡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的不同程序的差异性。教育条件不利地区的师资配置也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韩国和日本政府都制定了较为有效的教师流动政策,通过教师的流动,动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配置。

韩国制定了《韩国教师互换制度》,该制定规划,韩国要求教师每隔二至四年,在本地城乡学校之间进行流动。韩国《教育公务员任用令》指出:为防止任用者或任用提请者所属教育公务员,在同一职位或地域上长期服务可能而导致的工作懈怠,以实施人事交流计划方式,可有效率地履行教师的义务。[2]韩国的教师流动制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因为在同一地域或地区服务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懈怠;另一方面则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相向流动,进而保障城乡中小学都享有质量相当的师资水平。

日本在二战后期就已经开始在公立中小学校推行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度,且具有强制性和全员性的特点[3]。如果一名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10年以上,或者新任教师连续6年以上任教者必须交流到其他学校任教,所有教师都要服从这样的强制性规定。除了教师具有强制性的流动规定外,中小学校长也是常见的交流对象,他们主要由教育部长进行直接的任命和互换。为了鼓励教师到偏僻地区任教,1954年的制定的《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1974年第四次修订)还设立了“偏僻地区津贴”,月津贴额在本人月工资和月扶养津贴总额的25%以内[4]。

3.注重义务教育从形式均衡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通过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法律规则来推动其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首先在师资提升方面,日本不再仅仅满足于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而是更注重提升其素质和水平。如在未来教师培养方面,1998年修订的《教师资格证书法》,就大幅度增加了与教师科目的有关学分;其次,在职教师提高方面,2002年修订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设立研究生院并建立离职进修制度,从而使现职教师长期研修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和扩大。此外,日本还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对本国基础教育进行质量监测。如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调查,考察日本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科目方面的学力及成绩,并由此评价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学力水平[5]。韩国义务教育经历了20世纪60和70的均衡化发展,对解决韩国学生的问题和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进入21世纪,韩国开始鼓励学校向特色发展目标迈进。2007年8月,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未来教育:远景与战略———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韩国教育规划,提出了韩国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1)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2)加强教育机构自治;(3)提供多样化的教育。[6]加强教育机构自治和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就是要达到增强韩国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二、韩、日经验对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韩、日两国在制定与经济相协调发展的教育政策、制定法律依法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师资配置的实践模式上各有特色,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1.建立义务教育的补偿机制,加强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

我国应借鉴韩、日两国的做法,通过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不断改善其办学基本条件;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师资培养的力度,缩小地区间的师资水平差距;三是提高在贫困地区学校任教教师的津贴水平,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任教。

2.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与内涵发展相结合,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

从韩、日两国的经验来看,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一是要继续提高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二是加强在职教师的在职培训;三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整体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四是给予学校相当的自治权,培育学校的特色和个性。

3.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合理化

首先,在贫困地区合理引进新师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根据区域特点,实行“城乡教师的流动制”,在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师资的培养和引进的同时,从制度、政策上引导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在合理年限内有序地流动到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支教助教。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城镇中小学教师都定期流动到乡村中小学教书,而他们原有的教学位置则提供给地方高校毕业生顶岗实习。这不仅暂时缓解了农村中小学优秀师资紧缺的问题,而且还锻炼了高校毕业生教学实践经验,为他们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师资进行补助性和扶持性的重点师资培训。一是通过建立国家培训费补偿机制对农村贫困地区师资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鼓励师范院校通过与贫困地区中小学建立“校校合作”的机制,派出优秀教师指导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以整体提高贫困地区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英敏.从“平等”到“追求卓越”———浅析韩国义务教育理念变迁.比较教育研究,2008(12).

[2] 谢彦红,朴连淑.韩国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06(6).

[3] 郁琴芳.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教师流动的启示.中小学管理,2003(8).

[4] 冯晖.日本“教师轮岗制”对我国基础教育建立“教师流动制”的启迪.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3

1、健全投入机制,缩小义务教育的区域差距。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别是省级财政也应进一步均衡财力,加大对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要把尽快解决省内各区域之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和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作为推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当务之急。

2、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要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继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巩固和加快发展;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保质保量地为所有农村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要把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农村中小学中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农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加快薄弱学校治理,缩小义务教育的校际差距。要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尽快使薄弱学校逐年减少。在经费投入上,应对薄弱学校改造适当倾斜,城市教育费附加要优先用于改造薄弱学校。

4、切实保障贫困学生的合法权益,缩小义务教育的人群差距。落实好国家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5、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重点在于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体系,目的是要在全省范围内科学、合理地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4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研究方向 趋势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到如今已经比较成熟,对其归纳总结,其研究方向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基础方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通过对义务教育研究方向的总结、归纳,或许能够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方向。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方向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在多种内涵表述中,瞿博所给出的内涵定义应用最为广泛,但是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充足、精神生活的丰富,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精神层面的均衡,即在先前重物质条件均衡研究基础上,人们开始强调非物质层面人们对教育质量、学生个人成长方面的均衡,这也是强调“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的愿景,因此以杨启亮、李宜江、朱家存为代表的新内涵观点也逐渐被人们应用于研究之中。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构

笔者搜集整理了研究者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构的划分方式,大致归纳出三种比较常用的划分方式:嵌入式、直线上升式、螺旋上升式。

嵌入式结构,是一种比较零散的划分方式,将空间与人作为主要要素纳入同一结构层中,没有特定的划分依据,空间的均衡和人的均衡都可以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志,两者是互相包含、填充的,这种结构划分,比较符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度内容,以区域间和谐发展、城乡一体为划分点。

直线上升式结构,是一种向上逐渐达到均衡的递升型组织模式,通过层层叠加获得最终的均衡状态,不论是“权力、义务均衡”、“机会、条件均衡”、“成功机会、效果均衡”还是“‘兜底’均衡”、“合格均衡”;“体验均衡、特色均衡”都表示一种在义务教育均衡实施中的循序渐进性。

螺旋上升式结构,是一种阶段性的进阶模式,在不同阶段,包含有相同的要素,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不同阶段虽有均衡内容重复出现,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研究分析,可以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外生性发展,一类是内生性发展。以政府力量为主要组成的外在推动力形成的外生性发展,是一种强调同质发展的均衡发展路径,其主要以资源配置为中心,以可见的外显条件为标准检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早期阶段的研究热点、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学校为主导的自我内生性驱动应运而生,这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系统在新经济发展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种注重多元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以质量提升为中心,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换的目的地。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趋势

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内容来看,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范围愈加广泛,结构也更加合理,现如今重点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上,走一条内生性发展的道路。目前来说,首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重点已然得到明确,需要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措施去进行实施,以及怎样平衡城乡之间这种义务教育失衡状态,不仅仅是在义务教育均衡的物质层面上给与各方满足,还要在义务教育的精神层面给各群体,个体得到满足。其次,从前文所归纳出的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结构、路径来看,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构和路径将成为重点,即怎样来合理安排结构,怎样通过义务教育系统内部组合,以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生性发展道路。最后,研究者将会注意到在这一段时间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中各因素的组合、处理,义务教育均衡中人员组合都需要用新的视角来打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过去是教育的关注点,在未来也同样将是教育的关注点,只有明确其研究方向,把握其发展趋势,才能掌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航向,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走势。

参考文献:

[1]阮成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走向[J].教育研究.2013(7):37-45.

[2]瞿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2002(2):12-15.

[3]于建福.教育均衡发展:一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2002(2):10.

[4]杨启亮.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3-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5

【关 键 词】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67-07

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义务教育在实现基本普及以后,就进入巩固提高阶段,在巩固提高阶段也就初步具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1]教育部2002年2月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首次提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2005年5月与2010年1月分别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法律层面。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由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进了党的文件、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的统计测算

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在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试点工作中提出均衡督导评估指标包括教育经费、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生源、教学管理5个维度10个指标。[2]笔者采用办学条件、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和教育投入四个维度12个指标,并采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平均数、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极差和基尼系数进行测算。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根据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程度的重要指标。现也常用于教育均衡程度的测量,它测度的是数据分散程度的相对差异,数值在0~1之间。通常,基尼系数小于0.2代表绝对平均,0.2~0.3之间代表比较平均,0.3~0.4之间代表相对合理,0.4~0.5之间代表差距较大,0.5以上代表差距悬殊。本文采用EXCEL下基尼系数的一种简便算法进行计算。[3]

(一)办学条件均衡程度

1. 生均教室面积(平方米)情况比较。

从表1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生均教室面积县域间及各县镇间呈绝对均衡状态,城市间与农村间呈比较均衡状态,但从平均数可以看出农村生均教室面积要远高于城市和县镇;从表2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初中生均教室面积各城市间呈绝对均衡状态,县域间、县镇间呈比较均衡状态,各农村间则差距悬殊,从平均数上看农村生均教室面积要远高于城市和县镇。

2. 生均运动场馆面积(平方米)情况比较。

从表3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生均运动场馆面积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及农村间均呈现比较均衡状态,但从平均数上可以看出农村生均运动场馆面积要远高于城市和县镇;从表4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初中生均运动场馆面积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呈现比较均衡状态,各农村间差距较大,从平均数上可以看出农村生均运动场馆面积也要远高于城市和县镇。

3. 生均计算机(台/人)情况比较。

从表5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生均计算机各城市间呈绝对均衡状态,各县域间、县镇间呈现比较均衡状态,各农村间差距较大;从表6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初中生均生均计算机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各农村间呈相对均衡状态。

4. 生均图书(册)情况比较。

从表7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生均图书各县域间、城市间呈现绝对均衡状态,县镇间与农村间呈比较均衡状态;从表8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初中生均图书各城市间呈现绝对均衡状态,各县域间与农村间呈比较均衡状态,各县镇间呈相对均衡状态。

5. 生均电子图书(GB)情况比较。

从表9、表10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初中生均电子图书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及农村间均呈现差距绝对悬殊状态。

(二)学生资源均衡程度

1. 班额(人)情况比较。

从表11、表12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初中均班额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及农村间均呈现绝对均衡状态,从平均数上看城市与县镇均班额明显高于农村。

2. 入学率情况比较。

从表13、表14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初中入学率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及农村间均呈现绝对均衡状态。

(三)教师资源均衡程度

1. 生师(专任教师)比情况比较。

从表15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生师比各县域间、城市间呈现绝对均衡状态,县镇间与农村间均呈绝对均衡状态,从平均数上看城市和县镇远高于农村;从表16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初中生师比各县域间、城市间和县镇间呈现绝对均衡状态,各农村间呈比较均衡状态。

2. 专任教师学历情况比较。

从表17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各县域间、城市间及县镇间呈现绝对均衡状态,各农村间呈比较均衡状态,从平均数上看城市明显高于县镇和农村;从表18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各县域间、城市间、县域间与农村间均呈绝对均衡状态,从平均数上看城市明显高于县镇和农村。

3. 专任教师职称情况比较。

从表19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专任教师职称各县域间、城市间、县域间与农村间均呈绝对均衡状态;从表20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初中专任教师职称各城市间呈现绝对均衡状态,各县域间、县镇间呈相对均衡状态,各农村间差距较大,从平均数上看城市明显高于县镇和农村。

(四)教育投入均衡程度

1. 生均仪器设备投入(元)情况比较。

从表21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生均仪器设备投入城市间呈现比较均衡状态,县镇间与县镇呈相对均衡状态,农村间差距较大;从表22中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初中生均仪器设备投入各县域间、城市间及县域间呈现相对均衡状态,各农村间差距较大。

2.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情况比较。

从图1、图2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和农村间线形趋势相似度较高,基尼系数多在0.4以下,教育均衡程度较高。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述统计测算只是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只是比较了省域内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及农村间的教育均衡程度,缺少县域内城乡间、校际间的比较,而且基尼系数也局限于均衡程度的测算,教育均衡水平如何无法测出。2011年6月,我们对吉林省D县、T县和H市进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研究,从实地调研和基于统计数据的测算中,我们发现吉林省义务教育虽已接近初步均衡,但也存在着表象均衡、低位均衡、虚假均衡和非均衡发展现象。

(一)表象均衡:基于逻辑维度的思考

表象均衡即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式的均衡。如,从统计数据的测算中我们可知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很高,各县域间、城市间、县镇间及农村间均衡程度也很高,但从实际调研中发现,专任教师中原始学历所学专业与进修学历所学专业不符的占33.87%,进修学历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不符的占48.39%,原始学历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不符的占41.94%,原始学历所学专业与进修学历所学专业相符,但与任教学科不符的占19.3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专任教师中进修专业非原始专业(多数进修专业为容易毕业的专业)、所学非所教等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教师为了追求加薪晋职、为了学历达标而达标,而非为了真正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与对教师的评价有关。再如,一些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和图书在数量上已超过省定标准,甚至与城市一些优质学校生均数量相同,但其质量却相差甚远。有很多农村学校的计算机都是城镇手拉手学校赠送的被淘汰下来的旧机器,有的甚至只能成为摆设。相当多的农村学校图书质量低,大都是学生从家里拿来的旧书,没有钱购买新书,图书总体数量和种类不足。再如,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缺少英语、计算机、音乐等专业教师,为保证开齐课程只能由有相关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课程,课程质量很难保证。

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看,义务教育必然要经过一个从重数量、重规模、重普及率到逐步重质量、重内涵、重公平的历程。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看,普及程度发展规模整体达到较高的水平后,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义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及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4]

(二)低位均衡:基于水平维度的思考“

低位均衡即均衡程度较高,但整体水平较低的均衡。吉林省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教育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近年来吉林省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义务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逐年攀升。2010年吉林省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普通小学为6220.61元、普通初中为6826.55元分别排在全国第8位和第11位,但较全国排位第1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分别低出9923.24元和13196.5元,2010年吉林省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普通小学为1462.37元、普通初中为1906.29元分别排在全国第7位和第10位,但较全国排位第1的北京市分别低出4374.62元和6341.37元,差距之大令人惊讶。

从各省(直辖市)与教育部签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中可知:浙江省到2012年底全部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到2015年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全面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江苏省全省105个县(市、区)中,到2012年底全部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到2015年底76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实现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海市全市18个区(县),到2012年底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到2015年义务教育内涵和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到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则是2012年底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7年底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与教育发达省份有一定差距。

(三)虚假均衡:基于诚信维度的思考

虚假均衡即因瞒报、造假而致使的均衡。如,学生辍学率一些学校就存在瞒报现象。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规定:“小学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在1%左右;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城市在2%以下,农村在3%以下。”各地一些学校为了符合规定,上报的年辍学率均在规定范围之内,但我们调查显示,不论城乡,也不论初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辍学问题。其中初中,特别是乡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尤其突出,年辍学率一般在10%以上,有的学校甚至高达30%。[5]再如,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考试科目挤占非考试科目的现象较为严重。为欺瞒督导、应付检查,保证课程开齐率与课时开足率竟然有两套或多套课程表,针对不同的检查有不同的课表。实际上,音乐、美术、计算机等非中考学科课程不开设或少开设,严重地违背了教育规律、违反了素质教育。

(四)非均衡发展:基于空间维度的思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不同的空间维度可分为区域均衡、城乡均衡和校际均衡。吉林省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较为均衡,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曾经的重点学校政策,吉林省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如,T县县镇普通小学均班额为50.75人,农村为11.09人,县镇大班额现象严重;县镇普通小学生师比为14.6:1,农村为7.2:1,这种现实的生师比与相关规定严重不符;县镇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1.21%,农村占28.98%,农村高学历教师明显低于县镇;县镇普通小学生均计算机17.45人/台,农村为24.09人/台,农村学生计算机拥有量少于县镇学生。再如,H市城镇A小学有学生1596人,班级24个,均班额66.5人;城镇B小学有学生103人,班级6个,均班额17.2人,均班额相差49.3人。A小学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为40.9%,B小学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为17.1%,相差23.8个百分点,校际间差距较大。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建议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全面落实政府责任,提高教育管理重心,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科学制定办学标准,切实加强专项督导。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全面落实政府责任

一个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既是评价一国教育状况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一国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主要判断依据。[6]《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了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的法定责任,2011年教育部与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做到一省一案、分类推进。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和宏观指导等方面体现均衡发展的要求。政府要在政策方向、力度和效果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路,变长期以来的理念和政策文本为实际的行动计划,[7]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民生之首,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提高教育管理重心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城乡维度看,“短板”在农村。虽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县财政比较困难,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能及时拨付到位,省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也缺乏有效运行机制,造成农村学校正常运转困难。如,吉林省经济贫困T县2010年财政教育支出经费为30886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22.4%,而经济较发达J县财政教育支出经费仅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3.3%,但已达到38058万元。在我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以后,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重心已显偏低。总理在2011年8月28日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一步,加快探索建立“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8]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心。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意见》中指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整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说,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从制度上来保证,深化制度和机制创新,构建制度均衡发展机制,从制度上建立和完善教育均衡保障体系,推动教育均衡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认识和调整制度性因素,推进制度均衡应当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9]

建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束缚,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城乡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础,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理想诉求,通过建立城乡平等互动、动态均衡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逐步解决教育与城乡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矛盾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体制机制包含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经费保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教育人事制度、学生培养制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招生制度、教育问责制度等。

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交流机制。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资源的核心资源。近年来,国家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岗教师计划、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省教育、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交流机制,增加教师职业吸引力,让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从生源开始让培养人的人是最优秀的人。加大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努力破解优质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难题。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不断加大经费投入

教育投入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2010年7月《教育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2001~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约2700亿元增加到约14200亿元,年均增长20.2%,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幅度;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4.3%提高到15.8%,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2010年底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59%。为确保4%目标的实现,2011年6月29日国务院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但即使达到4%的目标,我国教育投入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更大。我国加大教育投入的追赶之路还会很长。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全球全民教育监测报告,据报告统计,2005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按地区划分,北美和西欧最高,平均达到5.7%,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5.0%,中东欧4.9%,东亚和太平洋4.7%,阿拉伯国家4.5%,南亚和西亚3.6%,中亚3.2%。[10]2008年OECD成员国公共教育支出(中央与地方政府合计)的平均比例为5.0%。挪威以7.3%居首位,其次为冰岛7.2%、丹麦6.5%。[11]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把钱用在“刀刃”上。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法: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借鉴国际上一些教育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会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借鉴。如,日本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教育立法”和“高效行政”的有效结合,使均衡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坚定的行政支持。具体有下列一些措施:立法振兴偏僻地区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区域间均衡;推进“同和教育”,实现族群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相关法律,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建立教师流动制度,均衡校际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学校设施标准,创建平等义务教育环境;开展特别支援教育,实现无差别义务教育。[12]再如,美国2010年3月以来,奥巴马政府着手修订《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均衡发展措施:设立明确可行的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更新教育评价,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均衡;制定“公平责任制”,促进教育过程均衡;确保优秀教师和卓越校长等关键性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缩减贫困地区学校的班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关注弱势群体,确保受教育机会均等;立法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持续的经费资助保障。[13]

(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科学制定办学标准

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办学标准的施行将为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提供基本参照。各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的制定也要参照《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科学充分论证。国家也应该在鼓励和支持各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适时构建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国家义务教育办学标准体系。科学的办学标准出台后,关键看是否真正施行、务实施行。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将使义务教育“择校热”降温,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择校热究其根源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所致。择校趋势从行政区域维度看是村、乡、县镇、市(州)、省会城市逐级上择,现在一些农村出现了“空校”,而县镇、城市又出现了严重的“大班额”现象,除与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减少有关外,还与择校有直接关系。多数农村家庭宁愿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到县镇租房陪读让孩子到优质学校读书,也不愿在家门口就读老师年龄大、课程开不全、教学质量低的非标准化学校。

(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切实加强专项督导

2009年11月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督导制度,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科学设置组织构架、职能权责、工作机制。要将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等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14]目前,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建立了督学责任区制度,形成了责任区督导工作机制。上海市于2008年3月18日成立了上海市教育督导事务中心,以实体机构创新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是迄今唯一的全国承担教育督导建议与教育行政处罚的实体机构,很值得借鉴。

国家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问责机制,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项督导检查。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督导,如教育投入及使用问题专项督导;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项督导;教育改革试点重大项目专项督导;义务教育学校择校问题专项督导;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专项督导;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专项督导;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使用情况专项督导;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专项督导;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专项督导等,做到督政与督学并举,知道督什么、怎么督、何时督,同时要建立对教育督导的督导检查制度,切实做到以督导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涉教育公平,关涉亿万家庭幸福,关涉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的、艰苦的民生工程,需要尽政府职责、举全国之力、聚全民之智,一步一个脚印,永不停歇地努力。

注 释:

[1]于发友,赵慧玲,赵承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1(4).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2010[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2.

[3]高技.EXCEL下基尼系数的计算研究[J].浙江统计,2008(6).

[4]王定华.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0(4).

[5]张旺,郭喜永.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1(11).

[6]刘新成,苏尚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教育研究,2010(5).

[7]张天雪.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模式、路径与政策理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0(15-16).

[8].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EB/OL]. 省略/ldhd/2011-09/09/content_1943988.htm.

[9]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8(1).

[10]段海鹏.当代美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3).

[11]日本公共教育费占GDP比例在经合组织中排名垫底[EB/OL]. 省略/hai_wai_464/20110914/t2011

0914_683383.shtml.

[12]李文英,史景轩.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10(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6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 教育财政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如一个县、地区、省的范围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方面、教师资源方面,实现相对均衡,保证所有学生受教育权利与机会的平等和公平。均衡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办学条件、教师资源、教育质量的均衡,其外延主要包括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实质上是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政府作为控制社会运行的中枢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对区域内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平等。均衡发展不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它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实现“向所有人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的途径。不能把均衡和优质对立起来,即既不能单纯追求不公平的优质,也不能追求低水平的均衡。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是统一的。均衡发展的本质在于缩小教育差距,通过普遍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为实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教育的目标创造条件。

二、义务教育为什么要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即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分配;即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即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即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其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其提供与我国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是追求教育的公平,追求教育的制度化,使教育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论是作为一种教育的理想,还是作为一种阶段性的奋斗目标,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区域的教育都成为优质的教育,让每一所学校都变成优质的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优质的学校里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发展义务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国自80年代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地研究和探索,但就整体讲,素质教育还是任重道远,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全社会的长期努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素质差距。

(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来看,我国庞大的人口资源与低水平的人力资源质量具有很大的反差,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怎样把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丰富人力资源,把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最直接又最重要的是依靠教育,而义务教育又是最重要的基本途径。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区域间均衡发展。

三、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经费保障是关键

各地区县级政府应该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从根本的财务制度上对其经费投入、经费使用加以保障,避免贫困地区出现经费匮乏,富裕地区出现重复建设等现象出现,促进我国区域间教育信息化均衡目标实现。

从发达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省级政府、中央政府承担主要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区县政府承担主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责任,所以,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由中央、省级、区县乃至学校的预算机制。

(二)实施区别化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尽管各级政府在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注重均衡化发展,不再一味发展“重点学校”和名校,可社会上对“教育均衡化”的呼声却越来越高。这反映了广大群众对教育公平有了更高的追求。

为了弥补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短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的稳定发展,我国实施了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中央角度统筹全局,以避免出现“穷县办穷教育,富县办富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我国还专门针对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实施了教育专项建设工程,期望改善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现象。

(三)落实人才强教战略,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三是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骨干教师成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批学术大师、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五是坚持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支教”服务期制度。

(四)加强弱校改造,缩小校际差距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规划,使改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要搞好生源调查和预测工作,坚决杜绝盲目改造。对于当地生源少改造难度大的薄弱学校,可通过采取合并、撤销等形式对其进行布局调整。二是加大薄弱学校的建设投入力度,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对薄弱学校的资金使用合理到位。三是给薄弱学校倾斜政策,为学校选派事业心强、有管理经验和开拓精神的校长,并实行校长轮换制。

参考文献:

[1]王定华.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7

前不久,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讲话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是第一位的。各地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要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投入责任,落实好“三个增长”要求,不断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水平。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帮助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不均衡的突出问题。

二是均衡配置,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的第一个目标是发展,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标准化建设,这是均衡的基础,标准没有达到,均衡就谈不上。各省要按照学校建设规定抓紧制订和完善本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条件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信息化推动均衡发展,建设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发挥名校作用,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托管、培训和结对子等形式,支持带动薄弱学校发展。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遵循就近入学原则,使学校布局与流入地、流出地人口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要按照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是完善措施,加强交流,进一步合理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要通过改善待遇、培养培训,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健全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加大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多策并举,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长期从教,真正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8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公平 人权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1-01

1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原因

义务教育具有外部性和免费性两种特性,是公共产品。社会的稳定和民主性的建立,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否能够接受共同的、广泛的价值准则。二者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教育不仅对儿童的成长有益处,而且也会相应的对其他的家庭成员带来益处,儿童受到的教育可以推进社会民主和稳定的构建,社会的民主和稳定又给其他成员带来福利。但是实际中存在的‘临近影响’,使得无法确定受益的个人或者家庭,因此也无法向其索取相应的劳务报酬。义务教育是通过政府提供的免费的公共产品,从而具有了免费性,外部性的切入点可以看出,使得义务教育可以均衡发展体现出两种功能,一、个人的福祉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二、使得社会的稳定和民主和谐得到发展。免费性的切入点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均衡的发展义务教育,给更多的人带来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我国贫困地区,给那里的儿童、孩子带来教育的公平性,使得其最基本的人权得到保障和实现。对义务教育进行公共产品性质的分配,要求体现其公共性和公益性。其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义务教育的形式并不是采取市场交易的手段来得到实现的非买卖性,二、分配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的时候,务必遵循公正原则,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性策略,即公平性。

2 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策略

保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场持久战,要求各级的教育行政机关务必做好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准备工作,同时建立起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指导观念,从多种角度、全面方位、多个层次的发展义务教育,全面的跟进、重点的提高、分步骤的实现,即前面提到的系统策略、重点策略和渐进策略路线,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2.1 系统策略

提高学校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积极性,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和市场促进作用的充分性发挥。公共教育的资源依靠国家教育机构的政策才能公平、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配置,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和区域、校际之间教育水平和办学水平的宏观调控。学校要尽可能最大限度的筹措办学经费,通过校内外丰富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的手段,使师资力量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障能力。社会上可以提供的作用,包括社会捐助、参与管理、转变机制等等有效手段,向公众进行宣传,使其能够理解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政策目标,并且达成共识,向办学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农村重点增强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和支持,使得整体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

2.2 重点策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全面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战略目标不能设定的过于理想化,而且不能设定过多。有重点性的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水平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落后和偏远的农村地区,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等等的困难,而且相比于城市或者重点学校,这两个方面体现的更为严重,其次,落后地区的家长的教育观念也相对的过于保守和落后,这也是影响义务教育广泛的均衡推广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由此来看,不同的困难解决的方式也存在不同,把西部落后、偏远地区的农村、山区的教育问题放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的重点工作当中。

2.3 渐进策略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无法一蹴而就,需在渐进原则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实现。

(1)思想认识保持统一。思想上的统一,即是观念上的统一,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方面、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保持对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统一的正确的认识,并给予一定想重视。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薄弱学校的改造等方面需要放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工作的重点。

(2)办学条件上的差距需要逐步的缩小。可以通过一下措施来进行:首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农村、偏远等的落后地区的教学和办学水平加以提高,需要增强对其教育经费的投放力度。其次,将过去教育政策上的有关歧视性的政策彻底的摒弃和废除,取消重点学校机制,改善优质的教育资源从上到下不公平的配置政策,使得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一样的享有发达地区的较好的教育资源。第三,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可以采取合并学校、改造等手段,达到优化管理的目标。

(3)要尽量缩小师资队伍的差距。我国教育现状的不均衡体现,不仅仅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有所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也有着不均衡的表现。师资水平和师资队伍的差距,直接影响了区域、城乡和校际教育的发展,并直接决定了其差距的大小。为实现义务教育全面化的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将师资队伍上的差距缩小,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严格控制学校教师聘用的入口。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资格的认定、培养和培训、调配和交流、业务考核等等的管理方面技能,确保合格的教师进去中小学进行教育工作,确保其辖区内有效的进行统筹管理,优化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城镇比较薄弱的学校,培养起骨干教师。第三、将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的信息技术引进师资队伍薄弱的学校,增强其教育水平。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段发展,义务教育中的不均衡性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人民在针对教育的公平性的呼声愈来愈高,教育机制的均衡发展迫在眉睫,国家必须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监督评估制度,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增强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其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备、提高其教学质量等等,监督、评估的机制必须严格实施,可以向社会公布,以社会共同监督,相应的制定奖惩措施。总之,无论是教育系统,或是整个社会都要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9

一、“三要素”:基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

1.均衡教育的现实基础:办好每一所学校

着力办好各级各类学校,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义务教育阶段应以均衡为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办好每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建设标准化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硬实力”上,更体现为制定、实施一系列“软实力”意义上的区域教育政策。

2.均衡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好每一位学生

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重视教育机会、过程公平,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营造校园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采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实现均衡教育的核心理念。

3.均衡教育的内涵条件:开好每一门课程

课程是学生发展“奔跑的轨道”,多一门课程,就为学生的发展打通了一条新的路径,学生就多了一种发展的可能。开足、开齐、开好课程是“减负增效”的有力保证,是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在微观层次上的具体化,是教育发展的内涵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应以课程政策、地方实情、学校状况为基础,在确保学生每天休息活动时间的同时,致力于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五举措”:基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1.抓好学校规划布局,实现办学条件均衡

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制定学校建设规划,建立学龄人口预测机制,有重点、有步骤地把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落实到每所学校,使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硬件设施的差距逐步缩小。另一方面,加快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在资源配置、政策保障上优先向农村学校倾斜,做到扩优与扶弱同时进行,推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此外,筹集农村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功能配套建设,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搭建共建共享平台。

2.建设农村教师队伍,确保师资资源均衡

一方面,出台《关于加强非考试学科课程设置管理的意见》等文件,采用巡回教学、按需支教、集中上课、专兼结合等措施,为学校配齐音乐、体育、美术及综合实践学科教师,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配备问题。另一方面,实施农村校长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不断提高校长素质和水平;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专家讲座、教育考察、现场观摩等途径,打造卓越农村教师队伍;实施校长、教师专业水平考试,每年在小学、初中、高中一个学段组织一次考试,三年一轮,以考促学。此外,按照“区校统筹、城乡互动”的原则,完善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一是倡导实施“区管校用”机制。将中小学教师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逐步缩小校际间师资水平差距。二是制定教师流失补偿制度。流入学校对流出学校做出经济补偿或流入学校为流出学校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三是继续搞好支教活动。统筹规划学校和教师资源,大力推进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并作为晋升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3.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育质量均衡

一方面,全面部署落实“一校一品”创建工作,倾力打造文化强校办学特色品牌,以卓越课堂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引领作用和示范学校的带动作用,采取行政推动、项目带动、研训驱动、特色联动等措施,改变课堂教学中最深层、最隐性的东西,形成能够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室文化、班级文化、学习文化、管理文化和课堂文化等,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建立区级、学区、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各学段教学质量进行各层面的分析,实行教学质量监测通报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保障教学质量均衡发展。此外,加强教学管理,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建立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4.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促使教育优质均衡

一方面,打造学区共同体,学区内各学校紧密合作、联动发展,实现学区共同体内各学校间“四共享,八统一”,即“共享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制度、共享教育成果”和“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课程资源、学活动、统一组织备课、师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通过优质学校带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发展。另一方面,实施“领雁工程”,建立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常态化交流机制,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和引领,逐步缩小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此外,探索实行联合办学模式,由省市级名校直接参与区县新建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主导新学校开办并使其实现名校化,提升新校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等方面的软实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

5.切实关注弱势群体,保障特殊教育发展

一方面,全面实施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计划,积极推广当地特色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培训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组织网络,以学校为主体的管护网络,以家庭为基础的监护网络和以社区为依托的呵护网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安全有护,使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安排专项资金改善特殊教育学校专用设备设施条件,关爱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成立爱心助学基金,结对扶持和开设“绿色通道”,帮助特殊学校学生完成学业。此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平等入学,解决好转户居民子女入学问题。

三、“五关系”:基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通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举措,义务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上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状态,但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形势依然严峻,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笔者认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

1.谋划全面系统的方案:均衡发展与规划建设的关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规划建设并不矛盾,义务教育均衡不是低位均衡,也不是静态均衡,而是高位均衡、动态均衡。在追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则下,要加大推进中小学规划建设工作的力度。对农村自然条件好、社会认同度高的学校,按标准化建设要求予以改善;对自然条件差、社会认同度低的学校,要创造条件予以兼并,兼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中小学合理布局。

2.树立高位均衡的目标:均衡发展与办学特色的关系

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不仅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更高层次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深层次教育均衡的需要。必须正视“两个差异”即学校差异和受教育者个体差异,不仅要考虑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学校的特色发展,应鼓励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立发展目标,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

3.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均衡发展和教师流动的关系

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城区教师缺口随之增加,很多地区采取通过“考调”的方式,公开选聘农村教师到城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师资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可通过两种方式恰当处理均衡发展与教师流动的关系。一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把尊重教师主观需求和专业发展客观需要相结合,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二是实行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不能单一、机械地进行教师按比例轮岗交流,应兼顾教师自身的主观愿望和教师配置的客观现实。

4.建立动态竞争的机制:均衡发展与教育创新的关系

在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建立竞争机制,激活学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关键所在。要使教育均衡不断向深度、广度和高水平阶段拓展,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活力,激励学校之间、学区之间、区域之间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标发展。在处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上,既要有城乡教育之间的相互合作,又要有城乡教育之间的良性竞争,且这种良性竞争应建立在“创新”因素这个评价标准基础之上,避免传统重硬件的评价标准使薄弱学校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抑制学校的创新与发展。

5.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均衡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篇10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全力提供充足的保证。然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矛盾突出,从而引起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在我国基本国情之下,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如下:

1.地区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背景、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等方面,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办学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导致师资分配不平衡。绝大部分教师会前往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寻求个人发展,导致优良师资流向城市,加剧了义务教育的两极分化。

2.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是义务教育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也有很强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教育投入主要还是取决由地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东西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经济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是教育投入不均的根本因素。1993年提出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012年,我国总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实现了这一个承诺,然而许多西部地区及乡镇政府未达到这个要求。这也是未来要实现的目标,由此才能达到教育投入的均衡。

3.师资队伍不均衡。教育质量在根本上取决于师资队伍质量。师资队伍的不均衡对于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不可忽略。这种不均衡现象很普遍,城市学校师资相对充足,而农村师资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偏远学校由于条件艰苦、设施简陋、教师待遇低,所以不能吸引到足够师资,只能以支教和特岗的方式来解决。另外,由于农村的工作条件差,教师外出进修或学习机会少,待遇远不如城市,大量骨干教师向城市涌入,且师范学校毕业生不愿前往乡镇或农村任教,由此导致城乡师资不平衡。

4.新形式下的特殊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涌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公平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成为义务教育科学、均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1.政府主导投资,保障充足的经费。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世界各国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都曾遇到的。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占有主导地位,应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政府主导投资,保证义务教育充足的经费来源,才能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财政支付制度。在保证充足的教育经费的同时,应当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财政支付制度,合理规划义务教育投入预算,合理地分配教育财政支出。这不仅能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得到制度与法律上的保护,还能使教育财政预算建立在完整、准确的统计数据上,使分配更加合理、科学。

3.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重新调整学校布局,对于生源数量很小的学校,给予取消,将零散的教育资源和学生整合在一起,利用住校的方式统一培养学生。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小教育投入,同时利用有限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4.建立教师交换、轮岗制度。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采取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是一项基本的策略。一方面,教师经验交流频繁,在适应不同学生时,适应性会得到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乡镇与农村教师通过进城交流能够得到进修的机会,这样能保证各校间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

5.加快教育信息化过程,提高现代教育质量。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信息化也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校与校之间的经验交流,网络使得城市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助于乡镇农村教育的发展。

6.留守儿童与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留守儿童”与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两大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女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国家要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像党的十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礼根.浅议农村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J].文学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