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支教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6:58:28

义务支教

义务支教范文篇1

早在寒假时,我就开始准备支教的事情了。但当时我对于支教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否定。从去年支教回来的半年里,我一直在想:我们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大的经费开支所做的义务支教意义何在?那边的孩子真的在我们这学到了多少东西吗?当地会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有多大改变吗?我们真的在其中获得了多少吗?而且我们去年在腊乙村的表现相对来说应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是在当地形成的良好口碑,这样的队伍的支教效果都无法令人满意。另外一些没有经验的支教队伍呢?他们做的怎样?他们会让社会给支教冠上一个什么修饰词?一系列的问题困惑着我,甚至一度使我想放弃支教。

但我作为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协会最大的一项工作,我必须组织这次义务支教,并保证它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筹备支教时,我想尽一切办法使它更具有意义。决心在长沙为的孩子募集一个“爱心书社”,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志愿者团队”,把原先两个星期的支教时间延长到二十天,并带给孩子们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在这二十天里给当地人留下一批完美的大学生形象,一定努力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联系资助。

而现在以上种种设想均已实现或是正在实现,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此次支教的实际意义。如果真正圆满完成了以上几项设想,相信无论是哪只队伍的哪次支教都是成功的,都是有意义的。这些设想可以使得否定支教的人重新审视支教。

刚到补抽乡,支教还没进行时就连续遇到了两个巨大的困难。首先是原定的支教小学过小,如不能换到更大的学校,所有的支教计划必须跟着调整,很多的设想将成为泡影。经过艰难地努力换到中心小学后,校长却不允许我们召集学生到中心小学上课,如不能解决,无法想象今年的支教会是怎样一个情景。不仅如此,在校准备阶段、支教期间还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我们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但这些问题最终都得以顺利解决,面对困难,我们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我为我们面对困难时的魄力与勇气而感到自豪,更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得到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拿着队员们的总结、日记,看到队员发自内心的感慨、不断成长的印迹。我知道我们的支教是有意义的,我们的队员在成长,在支教的顺境与逆境中得到的磨练将会受用终身。

当地的孩子们虽是可爱,但毕竟年纪小、不懂事,有很多做得不尽人意的地方。见到我们也不打招呼,看完图书后不放回原位,借东西不说谢谢,上课不敢发言。

但经过不断地努力,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路上时常能听到“老师好”了,码放整齐的图书再也不用时不时地整理了,借出乒乓球、羽毛球时常能听到“谢谢”了,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了。

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改变,我们都记在心头,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努力付出的回报。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们欣慰自己的付出实现了价值,忘记了困难带来的伤痛,知道我们来这一趟是值得的。

虽然近些年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但地区的教育现状很让人担忧。窘迫的经济条件,使得一些孩子甚至无法完成义务教育;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家长们哪会把精神层面上的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读书与否全由孩子兴趣;而幼小的孩子哪里会真正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的道理,读完初中就去打工甚至成为理所当然;恶劣的环境、低下的待遇吸引不了老师,仅花垣县就缺编数百名老师。

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但这是我们通过亲身的支教了解到的,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而我们能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状况,使更多的人关注,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相信关注也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用二十天时间结交了十余位值得铭记终生的朋友。在这里的每一位队员都是有爱心的人,都是为了他人能够牺牲很多的人,都是有着很强的能力的人,都是选择了崇高的人,都是我至亲的队友。

二十天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携;我们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为同一个理想奋斗。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即使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舍友,也可能各忙各的事情,各走各的方向,分开后各奔天涯。而我们则是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的感情绝不会因为支教的结束而中断,这份特殊的感情将一直延续下去,直至永远。

此次起笔之前我翻出去年支教的总结和日记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对比了一下今年的日记。发现去年的日记虽然字数没今年的多、文笔没现在的成熟,但却更耐读,更有思想,更有精神。今年的日记仿佛流水账一般,事情一件一件的记下来,却没有感动、没有思想在里面。花了好长时间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去年我是完全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做每一件事都凭着志愿者精神,遇到每一种状况都会认真思考。难怪校报记者出身的队长会夸文笔不咋地的我日记写得好,因为我在支教期间不断的思考着、感悟着,这些思考、感悟带给了我深层次的心灵体验,使我有了不曾有过的心灵冲击。我把它真实地融入了文字,自然是耐看。今年我以一个队长的身份,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走进了支教。难以像其他队员一样体会支教的乐趣,无法再次领略那深层次的心灵体验,所以日记更显平铺直叙,似工作情况记录一般,表达不出思想与精神。我已经把它当做了一份工作,而且我必须把它当做一份工作一丝不苟地完成。但这不是一份寻常的工作:它比一般的工作更有乐趣,因为我还在不断的奉献爱心、收获快乐;它又比一般的奉献爱心承担着更多的工作压力,收获着更多的成功喜悦。

义务支教范文篇2

早在假期时,我就开始准备支教的事情了。但当时我对于支教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否定。从去年支教回来的半年里,我一直在想:我们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大的经费开支所做的义务支教意义何在?那边的孩子真的在我们这学到了多少东西吗?当地会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有多大改变吗?我们真的在其中获得了多少吗?而且我们去年在腊乙村的表现相对来说应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是在当地形成的良好口碑,这样的队伍的支教效果都无法令人满意。另外一些没有经验的支教队伍呢?他们做的怎样?他们会让社会给支教冠上一个什么修饰词?一系列的问题困惑着我,甚至一度使我想放弃支教。

但我作为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协会最大的一项工作,我必须组织这次义务支教,并保证它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筹备支教时,我想尽一切办法使它更具有意义。决心在长沙为湘西的孩子募集一个“爱心书社”,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志愿者团队”,把原先两个星期的支教时间延长到二十天,并带给孩子们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在这二十天里给当地人留下一批完美的大学生形象,一定努力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联系资助......

而现在以上种种设想均已实现或是正在实现,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此次支教的实际意义。如果真正圆满完成了以上几项设想,相信无论是哪只队伍的哪次支教都是成功的,都是有意义的。这些设想可以使得否定支教的人重新审视支教。

刚到补抽乡,支教还没进行时就连续遇到了两个巨大的困难。首先是原定的支教小学过小,如不能换到更大的学校,所有的支教计划必须跟着调整,很多的设想将成为泡影。经过艰难地努力换到中心小学后,校长却不允许我们召集学生到中心小学上课,如不能解决,无法想象今年的支教会是怎样一个情景。不仅如此,在校准备阶段、支教期间还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我们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但这些问题最终都得以顺利解决,面对困难,我们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我为我们面对困难时的魄力与勇气而感到自豪,更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得到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拿着队员们的总结、日记,看到队员发自内心的感慨、不断成长的印迹。我知道我们的支教是有意义的,我们的队员在成长,在支教的顺境与逆境中得到的磨练将会受用终身。

当地的孩子们虽是可爱,但毕竟年纪小、不懂事,有很多做得不尽人意的地方。见到我们也不打招呼,看完图书后不放回原位,借东西不说谢谢,上课不敢发言......

但经过不断地努力,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路上时常能听到“老师好”了,码放整齐的图书再也不用时不时地整理了,借出乒乓球、羽毛球时常能听到“谢谢”了,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了......

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改变,我们都记在心头,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努力付出的回报。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们欣慰自己的付出实现了价值,忘记了困难带来的伤痛,知道我们来这一趟是值得的。

虽然近些年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但湘西地区的教育现状很让人担忧。窘迫的经济条件,使得一些孩子甚至无法完成义务教育;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家长们哪会把精神层面上的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读书与否全由孩子兴趣;而幼小的孩子哪里会真正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的道理,读完初中就去打工甚至成为理所当然;恶劣的环境、低下的待遇吸引不了老师,仅花垣县就缺编数百名老师......

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但这是我们通过亲身的支教了解到的,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而我们能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状况,使更多的人关注湘西,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相信关注也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用二十天时间结交了十余位值得铭记终生的朋友。在这里的每一位队员都是有爱心的人,都是为了他人能够牺牲很多的人,都是有着很强的能力的人,都是选择了崇高的人,都是我至亲的队友。

二十天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携;我们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为同一个理想奋斗。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即使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舍友,也可能各忙各的事情,各走各的方向,分开后各奔天涯。而我们则是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的感情绝不会因为支教的结束而中断,这份特殊的感情将一直延续下去,直至永远。

此次起笔之前我翻出去年支教的总结和日记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对比了一下今年的日记。发现去年的日记虽然字数没今年的多、文笔没现在的成熟,但却更耐读,更有思想,更有精神。今年的日记仿佛流水账一般,事情一件一件的记下来,却没有感动、没有思想在里面。花了好长时间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去年我是完全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做每一件事都凭着志愿者精神,遇到每一种状况都会认真思考。难怪校报记者出身的队长会夸文笔不咋地的我日记写得好,因为我在支教期间不断的思考着、感悟着,这些思考、感悟带给了我深层次的心灵体验,使我有了不曾有过的心灵冲击。我把它真实地融入了文字,自然是耐看。今年我以一个队长的身份,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走进了支教。难以像其他队员一样体会支教的乐趣,无法再次领略那深层次的心灵体验,所以日记更显平铺直叙,似工作情况记录一般,表达不出思想与精神。我已经把它当做了一份工作,而且我必须把它当做一份工作一丝不苟地完成。但这不是一份寻常的工作:它比一般的工作更有乐趣,因为我还在不断的奉献爱心、收获快乐;它又比一般的奉献爱心承担着更多的工作压力,收获着更多的成功喜悦。

义务支教范文篇3

这次暑期的支教,我收获了很多。认识,走进,让我感受到的山美,水美,人美。

刚来到时我便被这里的山水震撼了——原来我以前并不知道什么叫山清水秀。这里的山高高低低很有个性地独立或绵延,这里的水在哪都能见着,绕山而行又不随山而止。

第一天就见识到了这里村民的淳朴,在这里谁有困难便会有很多人来关心帮助。我们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第一天就有村支书留我们吃饭,后来就有大哨村支书像邻居一般给予我们所需的东西,有次走访时还有不相识的大姐请我们穿苗服。

来之前以为这里会很落后,来时才发现这里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这里的路不是烂泥小道,而是宽宽的马路,村里的路也多数是水泥铺成的。经过了解才知道这里的村民一心想改变自己的现状,政府也大力投资发展这里的经济。让人有“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感觉。经过了改革开放,经过了新农村建设,这里已经发展了很多,但是偏远的地理位置让这里不能像其他地方那样发展迅速。这里人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基本还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自己种粮吃,喝的水是山上引下的泉水,衣服自己做,连布都是自己织。这里的人一直在寻求生存的路,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但去年金融危机打工的人回来了很多。现在有很多人选择种烟,这倒也成了他们的出路。这里山多平地少,能种稻的地极少,倒是种烟不仅不需要很大的地,而且收入也比稻谷多几倍。但是种烟也不是人们生根立命的办法,毕竟国家不鼓励种烟。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村会计的想法,他认为补抽要发展还得靠农业,发展大棚蔬菜,开展养殖业,养猪、羊、牛等牲畜。来到这里我也发现这里要发展不能靠打工,打工赚不了多少钱。这里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开展旅游也并不现实,发展农业才是正道。既然村会计寻求到出路,其他干部应该也是有想法的,我想他们缺少的是技术上的指导和场地的限制。来这里时就发现这里有很多修路的人,本以为都是本地的工人,一问才知道这些修路的都是外地的。由于修这里的路不比修别处的路,这里山高路险多是盘旋的山路,需要很高的技术,而这里的人虽然打工的很多但有技术的却很少。其实技术不是学历决定的,为什么这里的工人就缺少技术,别处的工人就有这些技术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太明白。如果能解决技术上的障碍,这里也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的,不用总是靠政府出资。据我所知,我们所到的地方只是补抽乡最富的四个村,还有十几个中等下等的村我们没有去过。如果都靠政府的力量去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显然是不现实的。

来到过了二十几天有意义的生活,真有点不舍……希望我们真的为做了点什么。

《二》暑期义务支教个人总结

追忆似水年华:

在的日子,已如飞驰的列车,与我的生活渐行渐远。向记忆的远方挥一挥手,依稀听得到孩子们的欢笑,唤醒了我心中的真实,我无法说清这种感觉究竟证明什么,但是我只求能够再次出现,原封不动的供我受用,使我最终彻悟。

回忆很甜,过程实难。

特别的感动献给特别的:

记得7月13号的上午,当拖着我们满身的疲惫,越过无数盘山石子路,来到村时,我们的身上,行李上,又多了几层尘土,就像是我们遇到的困难,我们要面对,要拨开尘土,在风雨中伫立!我们不是在孤独的奋斗,这其中,村里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给予了我们帮助。当我们面对一栋空楼的无助时,村长送来了被子、厨具、柴火。记得我们还在为第一顿饭没有炊具做菜而发愁时,村长正好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苗家人朴实的菜肴,大碗的腊肉,填补了我们队员的胃,更温暖了我们孤寂的心。还有麻老师的酸菜,以及她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对我们的关心。村里对我们的关心,使我们不止一次受感动,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支教的中期,我们队的柴火不够用了,一打听柴火的价格,一百元只有五十公斤的柴火。对于本来经费就紧张的我们,这种价格难以负担得起,想想先前有学生家长问过我们需不需要柴火,都被我们给推辞了,因为我们坚守的原则,这柴是不能收的。正当我们发愁的时候,不得已,我们就去跟村长商量,村长特别热情,立即帮我们解决。有天夜里,我们看都院子里有个背着一大捆东西的人正准备往楼这边来,还拿着手电筒,是谁啊,当时还特警觉,走进一看,原来是村长给我们送柴火了。村长说担心第二天支书那边的柴不能及时送到,怕我们没柴做饭,临时给我们顶一顶。村长朴实低调的为人,我们很受感动。记得汇演前夕,他还冒雨给我们送来音响。一个村的领导者,往往可以代表这个村的形象,的村民们个个热情,以至于我甚至会怀念在井边和他们一起洗衣服时的情形。村里对我们的支持,是我们支教的最大动力之一。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刚刚开始支教的时候,相信许多队员和我的心情一样忐忑,以及,试图以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去和孩子们接触,还很无奈的该不明白,自己的热情会把孩子们吓跑。人与人相处需要一个过程吧,哪怕是和小孩子。很感动后来孩子们喜欢牵我手,就算扯我的衣服,在白色的队服上留下他们的“爪印”,真真实实的付出,才看的到孩子们的笑容,有时候自己偷懒休息啦,就会后怕孩子们会离我远了。关系亲近了,有许多细节就不会计较,开始看着他们都那么脏,是很不习惯的,会试图给他们洗脸洗手。后来倒觉得,那时可爱的标志,而且,环境的不同,有些东西,是你自己难以改变的。想起午后金色的阳光,带着孩子们穿过尘土飞扬的石子路去井边喝水,那些孩子们之间的打闹争吵已是依稀记得,只清晰的想起水花喷打在他们眯着小眼的脸上,似乎连水花都荡漾着幸福,阳光点缀在孩子们湿湿的脸庞,星星点点,异常灿烂。孩子们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好比这时路上来了一辆采石车,带来了浓浓的尘土,自己很可能捂着鼻子一脸苦相,可是孩子们呢,车一过,你还看到他在“烟雾”中喊呀、叫呀,特开心。所以,在,我感受到的许多种细节,都被我自己称之为“生活状态”,有些东西,在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只能是去理解,用平静的心去感受。

作为一二年级班主任,是我的福气,当然,这是后话,因为其过程实在令人“挣扎”、“纠结”。确实,正如乔燕所说,我有更多与孩子们接触的机会。是的,而且意义不同,更加带有一种责任。无论有课没课,都要去班里瞧一瞧,若是遇上赶集、做饭、甚至是小偷懒,会不去教室。可是有意无意,心中牵挂,第二天特向见见孩子们有什么变化,问问有没有听话呀之类,其实,是心里有歉意。而孩子们难得在意。想教好他们,就是要舍得花时间。当然,还得花点物质上的,给点小诱惑,当时我几乎每天都有准备糖果,发给当天最听话的小朋友,那时扯着嗓子的一句:看谁坐的好,棒棒糖就给谁!之后的片刻安静总会被调皮的孩子们的告状声打断,或者是安静以后,突然有排小孩因为椅子不结实而塌下去后的哄堂大笑,亦或是看着瞬间所有小朋友们都坐的笔直,用渴望的眼神盯着你手中的棒棒糖时,你都不知道到底要发给谁的那场景。我不得不偷笑,没有什么比这更可爱的了。汇演前夕,我们排节目,在副班主任的大力协助下,我们班的孩子们越来越听话了,我看着他们站得笔直的小身体,强忍着自己好动的那种表情,我自己都会当着他们的面笑出声来,于是全班也会跟着我一起笑,有的笑得还吹鼻涕泡泡。他们脏脏的脸笑得最好看了。实在是可爱得让我招架不住。我们班有个叫的孩子,顶调皮,忘不了上课时他肥肥的身体坐在课桌上的样子,白白的脸上总是划满的污垢,整一个“小猫王”。汇演的前一天,还特别叮嘱他要洗干净脸,第二天真的洗干净了。往往,孩子们感动自己的,就是这些小细节。记得有天早晨去井边洗衣服,遇到的妈妈带着他在洗衣服,蹲在那里刷双小拖鞋,正在刷的那双被他洗出了颜色,另一只还灰头土脸的呆在旁边,他那认真的样子真是可爱,没想到如此调皮的孩子也有专心致志的时候。还有我们班的龙其珠,有次是去最远的排座村走访,我本来就慢,路上还拍拍照,就掉队了很长一段路,刚好走的还是没走过的小路,就是其珠陪着我走,那么小的女孩,肩膀上还架着大大的脑袋,吸鼻涕的时候,眼里总流露出最真诚的目光。手里一边拿着早晨从家里带到学校没吃完的中午饭,一边对我说:老师,要小心。按理说,这句话应该是我对她说才是啊。所以说,跟孩子们交流,流露出来的都是不惨任何杂质的真诚,面对镜头,他们也不会摆特别的动作、表情,但拍出来好看,天然。

《三》义务支教总结

时光匆匆,年义务支教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年二十天的支教竟也结束了。记得去年出发前的懵懵懂懂和对的无限向往,到腊乙村后的激情无限;今年看着身旁的队友对支教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充满着大干一场的豪情,自己则少了分冲动,多了分理性与冷静。冷静地看待着每一天、出现的每一种状况、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分析、认真解决。解决了,不敢懈怠地迎接着下一个困难;解决不了,赶紧寻找队员们的帮助。就这样,20天里,一直绷紧着神经,不敢有半点松懈。支教结束后,疲劳的神经终于松下来了,开始静静地回顾支教所有的点滴了:

早在寒假时,我就开始准备支教的事情了。但当时我对于支教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否定。从去年支教回来的半年里,我一直在想:我们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大的经费开支所做的义务支教意义何在?那边的孩子真的在我们这学到了多少东西吗?当地会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有多大改变吗?我们真的在其中获得了多少吗?而且我们去年在腊乙村的表现相对来说应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是在当地形成的良好口碑,这样的队伍的支教效果都无法令人满意。另外一些没有经验的支教队伍呢?他们做的怎样?他们会让社会给支教冠上一个什么修饰词?一系列的问题困惑着我,甚至一度使我想放弃支教。

但我作为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协会最大的一项工作,我必须组织这次义务支教,并保证它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筹备支教时,我想尽一切办法使它更具有意义。决心在长沙为的孩子募集一个“爱心书社”,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志愿者团队”,把原先两个星期的支教时间延长到二十天,并带给孩子们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在这二十天里给当地人留下一批完美的大学生形象,一定努力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联系资助。

而现在以上种种设想均已实现或是正在实现,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此次支教的实际意义。如果真正圆满完成了以上几项设想,相信无论是哪只队伍的哪次支教都是成功的,都是有意义的。这些设想可以使得否定支教的人重新审视支教。

刚到补抽乡,支教还没进行时就连续遇到了两个巨大的困难。首先是原定的支教小学过小,如不能换到更大的学校,所有的支教计划必须跟着调整,很多的设想将成为泡影。经过艰难地努力换到中心小学后,校长却不允许我们召集学生到中心小学上课,如不能解决,无法想象今年的支教会是怎样一个情景。不仅如此,在校准备阶段、支教期间还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我们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但这些问题最终都得以顺利解决,面对困难,我们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我为我们面对困难时的魄力与勇气而感到自豪,更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得到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拿着队员们的总结、日记,看到队员发自内心的感慨、不断成长的印迹。我知道我们的支教是有意义的,我们的队员在成长,在支教的顺境与逆境中得到的磨练将会受用终身。

当地的孩子们虽是可爱,但毕竟年纪小、不懂事,有很多做得不尽人意的地方。见到我们也不打招呼,看完图书后不放回原位,借东西不说谢谢,上课不敢发言。

但经过不断地努力,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路上时常能听到“老师好”了,码放整齐的图书再也不用时不时地整理了,借出乒乓球、羽毛球时常能听到“谢谢”了,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了。

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改变,我们都记在心头,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努力付出的回报。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们欣慰自己的付出实现了价值,忘记了困难带来的伤痛,知道我们来这一趟是值得的。

虽然近些年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但地区的教育现状很让人担忧。窘迫的经济条件,使得一些孩子甚至无法完成义务教育;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家长们哪会把精神层面上的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读书与否全由孩子兴趣;而幼小的孩子哪里会真正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的道理,读完初中就去打工甚至成为理所当然;恶劣的环境、低下的待遇吸引不了老师,仅花垣县就缺编数百名老师。

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但这是我们通过亲身的支教了解到的,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而我们能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状况,使更多的人关注,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相信关注也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用二十天时间结交了十余位值得铭记终生的朋友。在这里的每一位队员都是有爱心的人,都是为了他人能够牺牲很多的人,都是有着很强的能力的人,都是选择了崇高的人,都是我至亲的队友。

二十天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携;我们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为同一个理想奋斗。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即使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舍友,也可能各忙各的事情,各走各的方向,分开后各奔天涯。而我们则是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的感情绝不会因为支教的结束而中断,这份特殊的感情将一直延续下去,直至永远。

此次起笔之前我翻出去年支教的总结和日记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对比了一下今年的日记。发现去年的日记虽然字数没今年的多、文笔没现在的成熟,但却更耐读,更有思想,更有精神。今年的日记仿佛流水账一般,事情一件一件的记下来,却没有感动、没有思想在里面。花了好长时间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四》暑假义务支教个人总结

为期十几天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带着眷恋,带着不舍,踏上返程。窗外依旧是炙热如烤,窗内汗津津的我平静的回首着那些日子,一幕幕仿佛在眼前。

去,了解状况是我入大学以来的梦想,所以这次的支教让我兴致勃勃,我似乎明白了热血青年,虽然自己也许达不到那境界,但也是强烈的憧憬着,用心在努力着。如果说刚去报名时的我仅是满腔热血的话,那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后的我,则是一个多了很多的理性的大学生。十几天的支教绝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可是我们的动机如何,我们的起点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都将影响到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踏上了支教之旅。仍记得刚到达时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好奇的眼神及村长支书的热情,这无疑给我们注入了努力的勇气。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带去另一种关怀,带去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十四个人的团队,十四个人的家,每项活动,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走访,做饭,买菜等等。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支教生活。

我来自农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纯朴的乡民,这里的宁静,让我倍感亲切,彷佛是回到了家一样,很快的,我适应了这里的水土。可是支教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第一天到达这里,村长为我们送来了柴炉,锅,碗等炊具,但是说到做饭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米,没有火,几乎每个人都补充了一番,一列单子,所缺的东西还真不少,赶紧的安排人到镇上去大购物。到第二天做饭时问题又来了,十四个人,要下多少米了,要炒多少菜了?结果第一顿稀饭,几乎成了饭,每个人都笑着说:“继续摸索继续摸索!”看来当好一个家真是不容易,妈妈有多辛苦了?夏天时大汗淋漓,冬天又要忍受冰凉刺骨的水,相信通过这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我,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更加热爱今后的生活了。

此外,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要成为了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小朋友传播知识。还记得高二时的课堂上,我向老师和同学说我的理想是做幼师,理由是喜欢孩子的纯真灿烂,想让他们在教育的初期就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尽管现在对我来说那个梦想已经离得太远,但是我还始终记得,而这次支教正好可以让我实现曾经的梦想。所以去之前,我就努力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怎样才能让他们学的更好更快,上网搜索资料,准备教案并记下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去姨妈家时,更加留意正在上幼儿园的小表妹,看她的课本,问她老师上课都有什么内容,和她聊天,了解小朋友的一些心思等。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课堂知识根本就不能用在他们身上,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同一个起点。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还得考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英语基本上是才入门,如果才启蒙就失去了兴趣,那我就是罪魁祸首了!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就向他们比较了英语学习和苗语学习,希望消除他们的“英语难”的障碍,然后在每堂课上或做些小游戏,或唱英语儿歌,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在平常的生活中,总是让他们教我说苗语,然后我就“顺便”地告诉他们英语说法。我们都是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看着他们认真的学,热心的教,我很开心,这种融洽的气氛是我想要的。或许我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度过40分钟,没有让他们觉得无聊,我已经很满足了。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做了十几天的老师,角色的转换,换来了更多的是理解。以前总觉得老师跟我们说的“老师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都有出息”之类的话是那样假,听多了甚至觉得反感了。但是现在,那些话却是我想对这些学生说的,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能够一直像现在一样,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我牵挂他们,我们走后,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们,无论严厉或慈祥,都是用心的倾注了他们的所有,让我在温馨的气氛里学习生活,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温暖,现在的我想用另一种心情来感谢他们。

义务支教范文篇4

带着不舍,为期十几天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带着眷恋。踏上返程。窗外依旧是炙热如烤,窗内汗津津的平静的回首着那些日子,一幕幕仿佛在眼前。

解湘西状况是入大学以来的梦想,去湘西。所以这次的湘西支教让我兴致勃勃,似乎明白了热血青年,虽然自己也许达不到那境界,但也是强烈的神往着,用心在努力着。如果说刚去报名时的仅是满腔热血的话,那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后的则是一个多了很多的理性的大学生。十几天的支教绝不能完全改变什么,可是动机如何,起点如何,信念如何,都将影响到

踏上了湘西支教之旅。仍记得刚到达排达坝时村民和小朋友们好奇的眼神及村长支书的热情,一切准备就绪。这无疑给我注入了努力的勇气。都希望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带去另一种关怀,带去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十四个人的团队,十四个人的家,每项活动,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走访,做饭,买菜等等。开始了真正的支教生活。

这里的山,来自农村。这里的水,这里质朴的乡民,这里的宁静,让我倍感亲切,彷佛是回到家一样,很快的适应了这里的水土。可是支教生活并不像我想像中的那么简单。第一天到达这里,村长为我送来了柴炉,锅,碗等炊具,但是说到做饭的时候,才意识到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米,没有火,几乎每个人都补充了一番,一列单子,所缺的东西还真不少,赶紧的安排人到镇上去大购物。第二天做饭时问题又来了十四个人,要下多少米了要炒多少菜了结果第一顿稀饭,几乎成了饭,每个人都笑着说:继续摸索继续摸索!看来当好一个家真是不容易,妈妈有多辛苦了夏天时大汗淋漓,冬天又要忍受冰凉刺骨的水,相信通过这次的支教活动,不只是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更加热爱今后的生活了

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此外。要成为了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小朋友传达知识。还记得高二时的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说我理想是做幼师,理由是喜欢孩子的纯真绚烂,想让他教育的初期就发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尽管现在对我来说那个梦想已经离得太远,但是还始终记得,而这次支教正好可以让我实现曾经的梦想。所以去之前,就努力的思考,怎样才干让学生喜欢我课,怎样才干让他学的更好更快,上网搜索资料,准备教案并记下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去姨妈家时,更加留意正在上幼儿园的小表妹,看她课本,问她老师上课都有什么内容,和她聊天,解小朋友的一些心思等。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课堂知识根本就不能用在身上,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同一个起点。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还得考虑我主要目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英语基本上是才入门,如果才启蒙就失去了兴趣,那我就是罪魁祸首了所以在第一堂课上,就向他比拟了英语学习和苗语学习,希望消除他英语难”障碍,然后在每堂课上或做些小游戏,或唱英语儿歌,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平常的生活中,总是让他教我说苗语,然后我就“顺便”地告诉他英语说法。都是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看着他认真的学,热心的教,很开心,这种融洽的气氛是想要的或许我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度过40分钟,没有让他觉得无聊,已经很满足了

做了十几天的老师,当了十几年的学生。角色的转换,换来了更多的理解。以前总觉得老师跟我说的老师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都有出息”之类的话是那样假,听多了甚至觉得反感了但是现在那些话却是想对这些学生说的希望他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生长,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能够一直像现在一样,充溢活力,积极向上。牵挂他走后,学习,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了想到老师们无论严厉或慈祥,都是用心的倾注了所有,让我温馨的气氛里学习生活,让我感受到温暖,现在想用另一种心情来感谢他

队里我日常记录员,整个支教活动中。教学中我仅需教英语,而且课程安排不多,所以我任务是比较轻的尽管事实上我想能更多的和孩子接触,解孩子,但是一个团队的决定,需要每个人去遵守和服从。只有在平常的工作之余,用心的倾听,用心的感受。每次的例会上,一边听一边记录,特别是各班主任汇报各班级情况的时候,队友们都是如此的细心,许多在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提出,被讨论,然后得到大家的重视,受到很大的震撼。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长环境,每个人看问题的层次,看问题的深度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讨论,这样的交流,集合了每个人的细腻,让我视野更加的开阔,而且确实让我对孩子的解多了很多。

义务支教范文篇5

去湘西,了解湘西状况是我入大学以来的梦想,所以这次的湘西支教让我兴致勃勃,我似乎明白了热血青年,虽然自己也许达不到那境界,但也是强烈的憧憬着,用心在努力着。如果说刚去报名时的我仅是满腔热血的话,那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后的我,则是一个多了很多的理性的大学生。十几天的支教绝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可是我们的动机如何,我们的起点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都将影响到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踏上了湘西支教之旅。仍记得刚到达排达坝时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好奇的眼神及村长支书的热情,这无疑给我们注入了努力的勇气。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带去另一种关怀,带去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十四个人的团队,十四个人的家,每项活动,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走访,做饭,买菜等等。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支教生活。

我来自农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纯朴的乡民,这里的宁静,让我倍感亲切,彷佛是回到了家一样,很快的,我适应了这里的水土。可是支教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第一天到达这里,村长为我们送来了柴炉,锅,碗等炊具,但是说到做饭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米,没有火,几乎每个人都补充了一番,一列单子,所缺的东西还真不少,赶紧的安排人到镇上去大购物。到第二天做饭时问题又来了,十四个人,要下多少米了,要炒多少菜了?结果第一顿稀饭,几乎成了饭,每个人都笑着说:“继续摸索继续摸索!”看来当好一个家真是不容易,妈妈有多辛苦了?夏天时大汗淋漓,冬天又要忍受冰凉刺骨的水,相信通过这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我,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更加热爱今后的生活了。

此外,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要成为了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小朋友传播知识。还记得高二时的课堂上,我向老师和同学说我的理想是做幼师,理由是喜欢孩子的纯真灿烂,想让他们在教育的初期就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尽管现在对我来说那个梦想已经离得太远,但是我还始终记得,而这次支教正好可以让我实现曾经的梦想。所以去之前,我就努力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怎样才能让他们学的更好更快,上网搜索资料,准备教案并记下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去姨妈家时,更加留意正在上幼儿园的小表妹,看她的课本,问她老师上课都有什么内容,和她聊天,了解小朋友的一些心思等。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课堂知识根本就不能用在他们身上,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同一个起点。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还得考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英语基本上是才入门,如果才启蒙就失去了兴趣,那我就是罪魁祸首了!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就向他们比较了英语学习和苗语学习,希望消除他们的“英语难”的障碍,然后在每堂课上或做些小游戏,或唱英语儿歌,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在平常的生活中,总是让他们教我说苗语,然后我就“顺便”地告诉他们英语说法。我们都是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看着他们认真的学,热心的教,我很开心,这种融洽的气氛是我想要的。或许我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度过40分钟,没有让他们觉得无聊,我已经很满足了。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做了十几天的老师,角色的转换,换来了更多的是理解。以前总觉得老师跟我们说的“老师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都有出息”之类的话是那样假,听多了甚至觉得反感了。但是现在,那些话却是我想对这些学生说的,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能够一直像现在一样,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我牵挂他们,我们走后,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们,无论严厉或慈祥,都是用心的倾注了他们的所有,让我在温馨的气氛里学习生活,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温暖,现在的我想用另一种心情来感谢他们。

在整个支教活动中,在队里我是日常记录员,在教学中我仅需教英语,而且课程安排不多,所以我的任务是比较轻的。尽管事实上我想能更多的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但是一个团队的决定,需要每个人去遵守和服从。我只有在平常的工作之余,用心的倾听,用心的感受。每次的例会上,我一边听一边记录,特别是在各班主任汇报各班级情况的时候,队友们都是如此的细心,许多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提出,被讨论,然后得到大家的重视,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环境,每个人看问题的层次,看问题的深度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讨论,这样的交流,集合了每个人的细腻,让我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而且确实让我对孩子的了解多了很多。

按照我们的规定,每天都需要进行走访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对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我走访的次数不是很多,可是每次都感慨颇多。小朋友很热心,每次都帮忙带路,给我们讲他们的趣事,还像小大人一样,提醒我们注意这注意那的。这里的孩子家庭状况普遍不是很好,留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每天忙完田里的活,回家后还得照顾孩子,做家务,非常辛苦。而他们的生活费及孩子的教育抚养费几乎都由这些老人承担。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幕,走在路上,老人背着背篓,低着头在爬坡。有点心酸,农村的生活固然比不上城市,年轻人出外谋生许多也是为生活所迫,留守老人更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可是那些子女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寄些生活费,多多关心一下孩子,即使是电话里简短的几句话,都可以替老人们分忧的,至少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不感孤单。想起了在家的爷爷奶奶和外婆,爸爸妈妈在我六岁的时候就出外打工,至今还在为生活奔波,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我和妹妹一直跟爷爷奶奶住,现在我们姐妹两也出来读书了,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能感受都他们的欣喜,简单的问候也是强心剂。生活苦点,累点,他们已经习惯了,也不在乎,可是心灵的孤独是需要孩子去关注的,我真希望那些年轻人能给老人们多一些关心,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

义务支教范文篇6

去湘西,了解湘西状况是我入大学以来的梦想,所以这次的湘西支教让我兴致勃勃,我似乎明白了热血青年,虽然自己也许达不到那境界,但也是强烈的憧憬着,用心在努力着。如果说刚去报名时的我仅是满腔热血的话,那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后的我,则是一个多了很多的理性的大学生。十几天的支教绝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可是我们的动机如何,我们的起点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都将影响到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踏上了湘西支教之旅。仍记得刚到达排达坝时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好奇的眼神及村长支书的热情,这无疑给我们注入了努力的勇气。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带去另一种关怀,带去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十四个人的团队,十四个人的家,每项活动,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走访,做饭,买菜等等。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支教生活。

我来自农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纯朴的乡民,这里的宁静,让我倍感亲切,彷佛是回到了家一样,很快的,我适应了这里的水土。可是支教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第一天到达这里,村长为我们送来了柴炉,锅,碗等炊具,但是说到做饭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米,没有火,几乎每个人都补充了一番,一列单子,所缺的东西还真不少,赶紧的安排人到镇上去大购物。到第二天做饭时问题又来了,十四个人,要下多少米了,要炒多少菜了?结果第一顿稀饭,几乎成了饭,每个人都笑着说:“继续摸索继续摸索!”看来当好一个家真是不容易,妈妈有多辛苦了?夏天时大汗淋漓,冬天又要忍受冰凉刺骨的水,相信通过这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我,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更加热爱今后的生活了。

此外,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要成为了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小朋友传播知识。还记得高二时的课堂上,我向老师和同学说我的理想是做幼师,理由是喜欢孩子的纯真灿烂,想让他们在教育的初期就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尽管现在对我来说那个梦想已经离得太远,但是我还始终记得,而这次支教正好可以让我实现曾经的梦想。所以去之前,我就努力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怎样才能让他们学的更好更快,上网搜索资料,准备教案并记下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去姨妈家时,更加留意正在上幼儿园的小表妹,看她的课本,问她老师上课都有什么内容,和她聊天,了解小朋友的一些心思等。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课堂知识根本就不能用在他们身上,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同一个起点。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还得考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英语基本上是才入门,如果才启蒙就失去了兴趣,那我就是罪魁祸首了!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就向他们比较了英语学习和苗语学习,希望消除他们的“英语难”的障碍,然后在每堂课上或做些小游戏,或唱英语儿歌,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在平常的生活中,总是让他们教我说苗语,然后我就“顺便”地告诉他们英语说法。我们都是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看着他们认真的学,热心的教,我很开心,这种融洽的气氛是我想要的。或许我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度过40分钟,没有让他们觉得无聊,我已经很满足了。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做了十几天的老师,角色的转换,换来了更多的是理解。以前总觉得老师跟我们说的“老师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都有出息”之类的话是那样假,听多了甚至觉得反感了。但是现在,那些话却是我想对这些学生说的,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能够一直像现在一样,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我牵挂他们,我们走后,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们,无论严厉或慈祥,都是用心的倾注了他们的所有,让我在温馨的气氛里学习生活,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温暖,现在的我想用另一种心情来感谢他们。

在整个支教活动中,在队里我是日常记录员,在教学中我仅需教英语,而且课程安排不多,所以我的任务是比较轻的。尽管事实上我想能更多的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但是一个团队的决定,需要每个人去遵守和服从。我只有在平常的工作之余,用心的倾听,用心的感受。每次的例会上,我一边听一边记录,特别是在各班主任汇报各班级情况的时候,队友们都是如此的细心,许多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提出,被讨论,然后得到大家的重视,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环境,每个人看问题的层次,看问题的深度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讨论,这样的交流,集合了每个人的细腻,让我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而且确实让我对孩子的了解多了很多。

按照我们的规定,每天都需要进行走访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对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我走访的次数不是很多,可是每次都感慨颇多。小朋友很热心,每次都帮忙带路,给我们讲他们的趣事,还像小大人一样,提醒我们注意这注意那的。这里的孩子家庭状况普遍不是很好,留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每天忙完田里的活,回家后还得照顾孩子,做家务,非常辛苦。而他们的生活费及孩子的教育抚养费几乎都由这些老人承担。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幕,走在路上,老人背着背篓,低着头在爬坡。有点心酸,农村的生活固然比不上城市,年轻人出外谋生许多也是为生活所迫,留守老人更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可是那些子女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寄些生活费,多多关心一下孩子,即使是电话里简短的几句话,都可以替老人们分忧的,至少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不感孤单。想起了在家的爷爷奶奶和外婆,爸爸妈妈在我六岁的时候就出外打工,至今还在为生活奔波,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我和妹妹一直跟爷爷奶奶住,现在我们姐妹两也出来读书了,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能感受都他们的欣喜,简单的问候也是强心剂。生活苦点,累点,他们已经习惯了,也不在乎,可是心灵的孤独是需要孩子去关注的,我真希望那些年轻人能给老人们多一些关心,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

义务支教范文篇7

初到当地,我们受到了衷心地欢迎,我们“三下乡”全体成员奔向一个目标——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在为期九天的活动中,队友们走在一起,一起欢笑,一起流汗.白天认认真真做事,夜里热热闹闹的放松.

下乡的日子是清苦的,但虽苦尤甜.

但是我也重新了解了农村,虽然说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是我知道,当地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还很远,我觉得教育不应该只是限制在课堂上.素质稍高的家长就应该在假期时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尽量在各种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兴趣所在,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特别有利,而且应该是必须的.

以集体利益为重,无论大小会议发言要抓重点,总结能力要强,考虑事情要细心谨慎,对问题要动脑筋有自己的想法,委婉地跟别人交流敏感性话题的意见,微笑着面对人和事,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坦诚地对待他人等等.对于自身,我看到了自己对事情有些急躁,考虑事情还不够周全,缺乏创新,凝聚力还不够强等.相信我会努力完善自己的……

在义务支教中,我上了一堂小班的舞蹈课.他们平常没有什么机会学这些艺术课程,也没什么机会表现自己.看着那些孩子们热切渴望的眼神,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努力模仿的神态,我觉得我看见了一群天使,他们无邪的笑容渲染着云霞,我真的感受到了美好.

这次活动给了我很深的体会:

l,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们对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经济落后,一切都免谈.社会应该给予不发达地区以更多的关注,让雨露惠及农村.

在此次活动中,我是社会调查组成员,也是后勤组成员,我乐意为队友们服务.我的主要工作是以调查问卷或走访的形式,深入当地农村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调查组所有组员都认真收集资料,设计问卷.在中期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和队友们互帮互学,学到了一切从大局出发.

2,增长了才干,发现了不足,激发了热情.社会实践活动给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知识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广大同学的才干.同学们一起合作了很多事情,一起自己动手烧水,洗碗,一起上街进行宣传,一起彩排节目……在合作中锻炼了我们分工协作的能力,与人相处时应注意的问题,还有团队精神.

义务支教范文篇8

一、快速融入,主动转换角色。

来到登仙桥小学后,学校分配我主教三年级数学和班主任工作,附带上社会、自然、音乐等一些副课。因为自己是教书的门外汉,所以为了快些进入角色,我努力学习如何安排课时、如何备课、布置作业等技巧。在逐步熟悉教学的基础上,我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在日常教学中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对分层教学,趣味课堂,积极鼓励,重点关注等等。经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成绩稳中有升。成绩提高了,同学们逐渐变得自信,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二、以身作则,做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支教期间,使我了解到农村小学除了在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相对不足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教学的信息相对匮乏,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为了不负众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报到第一天,在获知所教班级后,我就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参,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深入细致备课。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

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登仙桥小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登仙桥小学”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就不自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个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容易接近!”听教师们说出这样的话,每次我都是会心地微笑着,打心眼里我为自己能够被教师们接受、理解而高兴,为自己能够融入登仙桥小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我很多同学他们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着,他们很富有,买一件衣服可以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当然我是羡慕他们的,可我富有吗?不,我很穷。老师这个职业就让我不可能挣很多钱,我常常想跳槽吧。可我又有那么些自卑,一个朋友说我,这几年我的工作已经让我丧失了在外面工作的能力。算了吧,我心态也是比较好的人,还是好好把学生教好吧。

义务支教范文篇9

一、农村中学英语支教的意义

国务院在2003年9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随后,教育部于2005年5月、2006年2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推动各省市的城镇学校广泛开展支教工作。2014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2017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召开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暨万名教师支教工作会议,部署落实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工作。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补偿性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积极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机制,鼓励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农村学校任教,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引导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服务。JBoddy(2009)从国际视角阐述了英语支教的意义,认为英语支教能够提高农村儿童的英语学习水平,促进地区间英语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实现教育公平;AnneJ.Harris(2013)从英语支教教师的角度总结出英语支教的意义,认为农村英语支教可以通过教师角色定位发挥支教活动的社会公平,提高对农村儿童教育的支持力度。云南省各地依据国家相关支教政策,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完善了相关制度章程,各级各类各学段英语名师工作室赴农村中学支教的活动也在有序且持续开展。

二、依托名师工作室的英语支教

名师工作室的优秀教师资源不仅属于工作室学员工作的学校,也属于区域内包括农村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优秀教师资源要在区域内分享。工作室学员的教师学习不仅仅是自身的学习,也是与包括农村学校教师在内的共同学习。通过工作室支持、构建和引领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城乡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真正实现城乡教师的共同学习与进步,促进教育公平。昆明市盘龙区第三届吴春华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自2020年5月以来深入昆明市盘龙区3所农村初中和嵩明县8所农村中学(其中包括6所农村初中和2所农村高中)调研,组织了较大规模的支教活动12次(其中线上远程支教1次),持续支教已有一年半的时间。支教区域也逐渐从盘龙区、嵩明县辐射到禄劝县、石林县、东川区等周边县区。支教活动获得了受援学校领导及师生的一致好评和广泛的社会赞誉。工作室对盘龙区和嵩明县11所农村中学123位英语教师(参与问卷调查比例为88.49%)进行了支教内容需求的问卷调查,发现需求较高的是课堂教学示范与交流、复习备考策略、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班级管理技巧、学生心理疏导和一对一帮扶,占比分别为86.72%、64.06%、51.56%、44.53%、36.72%、26.56%(如图1所示)。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最需要的培训需求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及管理方面的培训(79.69%),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的培训(66.41%),现代英语教育教学理念的培训(50%),英语教学基本功的培训(42.97%),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培训(41.41%)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35.16%)等(如图2所示)。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工作室确定了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听课议课、课外辅导等)、教学诊断、专题讲座(课标解读、中高考备考策略等)、英语教育教学经验及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学生心理疏导和一对一帮扶(师徒结对、跟岗培训等)的优先支教内容,同时也确定了教师培训(教育政策理论及纲领性文件学习、新课程新教材培训、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培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等)、网络教研、课题论文指导等后续支教内容。

三、依托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英语支教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于1887年首次提出“共同体(Community)”这一社会学概念。“学习共同体”将“共同体”引入教育学领域,是对“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引申和扩展,指的是学习者彼此之间通过相互倾听与回应,相互切磋与激荡,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目的的学习群体(蔡其勇等,2020)。教师共同学习的路径有很多,其中“教师学习共同体”是被广泛认为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教师为了共同的目标、愿景和兴趣而组织起来的,目的在于通过相互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团体(王金华,2013)。“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则指一定区域内的城镇和乡村教师通过合作、沟通、交流、倾听等方式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教师团体。在农村学校能够利用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可以打破城乡地域界限,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促进城乡教师专业成长。吴春华名师工作室在支教过程中,持续推动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专项项目———通过名师工作室支教构建城乡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项目批准号为BFJC20011)。截至目前,努力搭建了由152位城乡英语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召开课题推进会议4次,组织访谈4次,被访谈人数达51人;组织了4次问卷调查,确立了一对一帮扶对象15人。构建以名师工作室支教为载体的城乡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积极探寻促进城乡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发展的有效路径和长效机制。

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英语支教

深入农村学校支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支教模式。39.06%的教师表示对来学校支教的英语教师非常欢迎,49.22%的教师表示欢迎(如图3所示)。关于希望到学校进行支教活动的理想频次,28.13%的教师认为常驻学校比较好;10.94%的教师认为每周一次比较合适;11.72%的教师认为两周一次比较合适;31.25%的教师认为每月一次比较合适;17.97%的教师认为半年一次比较合适(如图4所示)。由于城镇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想达到农村学校教师的期望值,面临的困难很大。农村学校教师集中到城镇学校学习,也不太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丰富和创新了教师学习的方式,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陈莉(2016)指出,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实现了三个融合,即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的融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个体学习与群体协同发展的融合。基于网络的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QQ群、微信群和各种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更新学习理念,促进教师自主、创新学习,使教师学习常态化,最终把学校和教师群体建设成“网络学习型组织”或“网络教研连续体”。“互联网+教育”充分发挥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作用,促进了乡村学校的教育变革(蔡其勇等,2020)。2021年8月19日至26日,考虑到盘龙区、嵩明县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需求,吴春华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次为期8天的线上研修活动。此次网络研修活动遵循自愿研修原则,每晚利用腾讯会议平台,采用直播交流形式进行1~2场学术讲座。研修对象为盘龙区、嵩明县农村中学初高中英语教师、工作室学员和昆明市第十中学青年教师论坛的部分教师。8位工作室学员、4位市级专家进行了12场学术讲座与交流。讲座内容涵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解读与交流、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拓展与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毕业班备考复习经验交流、毕业班师生心理疏导、英语教学中的学生日常管理策略、班主任管理经验分享交流、英语学习活动观为依托的口语教学、高一英语新教材听说课教学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新课标视角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理念及行为的反思、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备课建议等,让在线学习的教师和学员受益匪浅。

五、依托学校成长共同体的英语支教

为更好地促进盘龙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优质学校领衔,与中等学校、乡村学校结对形成教育共同体,切实缩小区域和校际差距,逐步改善和提升各学校办学水平,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昆明市盘龙区教育体育局结合各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于2021年8月颁布了《盘龙区公办学校(园)成长共同体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试行)》。方案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是将全区15所初中学校调整建成3个学校成长共同体,领衔学校是昆明市第十中学(以下简称“昆十中”)、昆明市实验中学和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中学(以下简称“新迎中学”),其他学校为成员学校。盘龙区彩云中学(农村学校)与昆十中、昆三十四中、昆明重工中学、昆二十一中建成学校成长共同体;盘龙区白邑中学(农村学校)与昆明市实验中学、盘龙区金辰中学、昆明铁路五中、盘龙区龙泉中学建成学校成长共同体;盘龙区双龙中学(农村学校)与新迎中学、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昆十一中、昆明市白沙河中学建成学校成长共同体。三个学校成长共同体将切实推进领衔学校与成员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与互动,搭建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教师交流等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倡导“共享、共建、共赢”,秉承“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促进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拓宽渠道,资源共享,博釆众长,提升办学水平,推动新时代盘龙区教育改革和15所学校的共同发展。学校成长共同体除了管理帮扶、教学相扶、教师相扶、综合帮扶之外,会根据共同体内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协调解决轮岗交流(支教)问题。共同体内的城镇学校将结合学校实际,分批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及轮岗交流(支教)活动,提高乡村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管理干部和教师之间的轮岗交流,让共同体内的城镇学校支援农村学校教学的同时,农村学校的管理干部和教师也能到城镇学校跟岗锻炼,实现教育资源互补,促进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共同发展。从2022年开始,云南省高级教师(正高、副高)职称评定将严格执行参评者至少有一年乡村学校工作经历的规定。考虑到职称评定要求,共同体内的城镇学校英语教师客观上也需要到农村中学支教或轮岗交流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支教工作会更加深入、更加持久,更有希望达到农村学校英语教师对支教活动理想频次的期望值,对农村学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就更大。

六、结语

义务支教范文篇10

国家需要全面人才,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在艰苦的环境中适应和改善环境,才是个人能力的最好锻炼,大学生可以充分施展才干,积淀工作、生活素质和经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提高实践能力许多高校尤其是师范学校把暑假下乡支教作为社会实践的重点。同时大学生的下乡支教活动对大学生和农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大学生只有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才能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在实践中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培养工作实践能力。

在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中国,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

据调查我国农村偏远地区以老龄教师为主。在师资和教育方面相对落后的农村,新课标更是难以实行。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活动更是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对农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此师范学院青年家政协会筹划着年暑假的“三下乡义务支教”活动。

此次暑假社会实践紧扣义务支教主题,立足专业,内容丰富,以农村中小学为服务对象,争取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让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作出贡献,并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增强了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志愿服务精神。

政协会此次活动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支持。

此次暑假社会实践紧扣义务支教主题,立足专业,内容丰富,以农村中小学为服务对象,争取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让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作出贡献,并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增强了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志愿服务精神。

一、筹备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确保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们精心部署,成立了筹备小组,策划本次暑期三下乡义务支教活动,并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为本次社会实践做了充分准备。

(一)精心筹备,深入踩点,撰写方案,坚强后盾

活动的主题和方案是整个三下乡活动的灵魂,为充分准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突出我院专业特色和勤学服务社会的宗旨,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讨论,力求制定出一份具体的、大胆创新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为此次活动作出鲜明的指导和强有力的保证。因此,青年家政协会此次活动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支持。

(二)“书海藏爱,点滴关怀”——爱心图书收集

我们面向天水师范学院学子宣传图书捐赠活动,呼吁大家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支援山区教育事业发展,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大学生的一份力量。我们共进行了三次“书海藏爱,点滴关怀”图书收集活动,收集到的书籍准备捐赠给所支教的农村学校,为当地的学生搭建进步的阶梯。

(三)分工合作,多方宣传,多方支持,爱心满满

我们队伍具体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到位。队员合作团结,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我们进行了医疗事故培训,礼仪培训等。并于下乡前向当地村民进行海报宣传工作,宣传期间社会效应明显,得到了当地商家(具体包括:大力支持,并志愿为我们活动提供物资支持,以示他们为浛洸奉献服务之心!也使得我们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爱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