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变十篇

时间:2023-03-17 00:31:10

自由不变

自由不变篇1

被赶走的平价百货公司

北京的港式茶餐厅越来越多了,不是模仿港式的那种,而是香港人自己来开的。在这些餐厅里面,周围总是会响起粤语;很多时候,都可以听到香港顾客在那里谈论内地人现在是多么的有钱。

这些地道的茶餐厅通常都不大,老板们通常会亲自坐镇打理。我想起上海那家茶餐厅的老板,那应该是两年前,坐在他那家装修的非常六十年代的餐厅里面,他告诉我:在香港,像他这样的餐厅已经做不下去了,因为租金太贵。尤其是大地产商名下的商场,(当然,没有商场不是大地产商的),他们会连接租户的电脑,根据租户的营业状况,来决定加租金的幅度,以及是否要把不赚钱或者赚钱不多的租户赶走。

这样的后果就是,几乎所有的商场,被连锁店占领,占领的结果是垄断,拿超市来说,虽然多了一些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只不过是同一集团下面的加强版,卖更贵的东西而已。而让市民更无奈的是,这些加强版的超市,迅速地成为唯一的选择。

几年前,新界的一些居民,在facebook上面发起过一个活动,抗议地产商把一家平价的百货公司赶走,取而代之的是专门售卖比较昂贵货品的百货公司。这家新的百货公司,虽然有着一个日本名字,但其实就是这家地产商名下的产业。地产商除了要大小通吃,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为了分流自由行的内地游客,因为在地铁火车沿线的商场,已经有点不堪重负了,于是地产商甚至开始了这样的服务:在广州深圳等地提供直通巴士,把这些内地购物客带到远离火车沿线的商场。

购物挤占了休闲

对于内地购物客来说,到香港购物,不仅仅是名牌,更多是日用品,婴儿食品,柴米油盐,甚至水果蔬菜。我不知道这种改变是从哪年开始的。之前,是香港人北上采购日用品,特别是食品。但是现在,一来内地物价飞涨,很多用品算下来,香港更加便宜;二来也实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放心。至少,香港有严格的产品安全检测,即便是内地供港食品,也需要特供。

几个月前去中环剪头发,已经帮衬那家店快十年了。坐在落地窗前,习惯性的望向窗外,就是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师傅感觉到我的疑惑,提醒我:“你没有发现,那家健身中心不见了吗?”我恍然大悟,窗外那些乘着午饭时间来健身的中环男女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银行的服务中心。不过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银行的铺面,应该是在主街上,怎么沦落到了这里?师傅告诉我,现在,主街完全被金铺占据了,于是,银行搬到了这里。而这里的小店,只能搬到更小的街道,或者变成楼上铺,或者就干脆结业。租金也因此而涨了很多。他都不知道,自己这家开了二十多年的店,还能够坚持多久。

这样的改变,都是因为自由行。时代广场的电影院被LV取代了——对于自由行来说,多了一个方便购物的地方,但对于香港本地民众来说,则少了一个休闲的去处。

最近一次回香港,邻居告诉我,我们那里的房价上涨了很多,因为一个旅游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住的地方本是香港郊区一个安静的乡村。但现在正在建或许是香港最高的观音像,还会有人造沙滩。从我家的窗口望出去,正好对着观音像的正面。也许对有的人来说,这是值钱的景观,但是对于我来说,无法明白,为何要用人工的痕迹,来破坏原本自然的环境?我甚至可以想象,未来,一车车的大巴士会如何打破这里的宁静,狭窄的两车道,势必会变得拥挤不堪。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这是我们所要的生活吗?我的邻居是环保专业人士,他更加担心,人造沙滩会污染现在清澈的海水。只是,环保团体的声音,能够和地产商抗衡吗?

一个怎样的香港

回归十五年,对于要建设一个怎样的香港,每年特首的施政报告里面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描述,现在回想起来,都不太记得了;提过中药港,好像没有太多的下文;至于数码港,变成了又一个房地产项目而已。倒是前特首曾荫权提出要建设向伦敦纽约看齐的国际大都会让我记忆深刻。当时只有一个感想:是不是他北京去得太多,看到那样快速的发展,于是沾染了同样的毛病?

CNN有一个报道,说香港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越了新加坡以及英国:最贫困的百分之十的人,每个月只有二百多美元的收入;而最富有的百分之十,月收入超过一万七千美元。虽然在香港,公共医疗和公共教育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网,但是就连新当选的特首梁振英都公开承认,目前贫困人士的日常生活正在遭遇非常严重的问题。

曾经在铜锣湾街头看过这样一个展览,看看低收入人士和家庭他们的居住环境以及一日三餐可以吃点什麽。对于生活富足的人来说,你可能无法想象,一家三口居住在只有两平方米、被间隔出来的房间里面;你也难以想象,有的人,一日三餐,就是依靠慈善组织的一顿饭,或者是好心的邻居,挂在门口的一袋面包店卖剩的面包。

解决这样的状况,从来都是政府的责任。自由行带来的表面经济繁荣,最终受惠的依然是大财团。虽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是对于大部分香港民众来说,承受的却是这种繁荣带来的物价上升、楼价上升、生活成本的上升,而收入的增幅,远远跟不上通胀。

因为认为是政府的责任,也就可以理解社会上的不满和怨气,即便是“蝗虫论”,在这样的声音后面,依然还是对于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一些内地民众批评香港,总是会用这样的理由:英国人统治的时候,你们没有民主,现在为何叫得那样大声?其实,这些人从来都没有了解过香港。香港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有一个殖民地的标签,却看不到在殖民地的标签下面,香港如何走到今天。香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香港对于法制和自由的坚守,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回溯到以前。他们也不了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于政府的要求,对于自己的权利,对于自己的义务,是如何一点点的认识,一点点的提高,一点点的要求。

其实这些批评者只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就会理解,每个人都有要求更好的权利,一个社会才会向前,而不是停滞甚至倒退。

自由不变篇2

1转变的表现

陈独秀在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之后,又逐步实现了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一是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自由主义国家观只是在抽象意义上谈论国家,对于国家的阶级性则毫无涉及。二是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转变。陈独秀向往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极力号召向西方学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当陈独秀认清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时,逐步向劳农阶级转变。三是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转变。陈独秀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改良,然而,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暴力夺权的重要性,实现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1.1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转变在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抽象的国家观。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说:“不暇远征,且观域内,以吾土地之广,惟租借居民得以安宁自由。是以辛亥京津之变,癸丑南京之役,人民咸以其地不立化夷场为憾。”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中国民众只有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才能由愚昧走向科学,由保守走向进步。陈独秀主张国家的全民性,认为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属于全体人民,国家是为全民服务的。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更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性,使得民众只是抽象地爱国,空喊爱国口号,不知道国为何物,没有理解国家的本质并做出实际的爱国行为。在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国家的阶级本质。陈独秀在《谈政治》中一改以前的提法,“意识到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不久,陈独秀又进一步深化了其阶级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就是一切统治阶级的所有物,谁取得统治权,谁便有权拿国家这一名义做统治全国人民之工具;国家权就是统治权,国家的利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阶级性的提出是陈独秀国家观转变的重大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因此,陈独秀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本质的基础上,对自由主义国家观逐渐失去信心,为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2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转变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处境。此时,陈独秀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情有独钟,他表示“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仁政之治。[3]陈独秀认为,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民众可以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窘境,获得自由与独立,实现自身的解放。陈独秀之所以倾向于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是因为他将其与中国的封建专制作了清晰的对比。一战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弊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模板,实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此,陈独秀开始寻找新的政治制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积极主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工人与农民的力量,依靠工农联盟夺取政权,而不是依靠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他在《谈政治》中也表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我国是一个工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此,实行劳农有利于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其革命力量,掌握革命主导权。总之,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的转变是陈独秀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迈进的一大表现。

1.3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实行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使其通过个人素质的提升,树立爱国情感,获得伦理的复归,实现爱国心与自觉心的高度融合。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因此,以个人为本位的改良忽视了社会客观环境的作用,对社会制度进行轻微的改良不但解决不了国民爱国心不强的问题,而且容易陷入抽象自由的环节中,使国民盲目地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陈独秀号召“平民征服政府,此时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认为只靠和平的改革就能使平民的力量得到彰显。五四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使受剥削受奴役的劳农阶级获得解放。在五四期间,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使得陈独秀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前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认识到在内外交困的中国实行暴力夺权的重要性。总之,陈独秀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是其摒弃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2转变的原因分析

2.1客观原因第一,一战的浩劫和巴黎和会的失败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丧失信心。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陈独秀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获得应得的权益。因此,陈独秀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由追捧逐渐转向愤恨。面对中国备受压榨的情况,陈独秀重新思考学习西方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西方的抽象自由与民主的实质。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对中国进行不断地欺压与封锁。陈独秀企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获取其对中国的帮助与扶持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幼稚与幻想。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怀疑。第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的开展使得陈独秀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为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当陈独秀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与失望时,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的陈独秀带来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俄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武装反抗、阶级斗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坚决地反抗,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展了,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逐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事实上,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劳农阶级的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西方的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产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陈独秀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

2.2主观原因第一,陈独秀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虽然陈独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观,但是他始终秉持着爱国精神,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奔走呼号。当自由主义国家观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能使中国人民普遍觉醒时,陈独秀必然要重新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向。正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陈独秀在慢慢长夜中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第二,陈独秀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其思想的复杂性、多变性尤为明显。就其国家观而言,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陈独秀复杂多样的国家观。针对不同的情况,陈独秀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策略。陈独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其国家观的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陈独秀不拘泥于现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他才能不断地破旧立新,为实现新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契机。第三,陈独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了解到西方自由民主的抽象性后,开始向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其实现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陈独秀写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谈政治》等,而且,在《新青年》的《俄罗斯研究》专栏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

3陈独秀国家观第二次转变的方法论意义

陈独秀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个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理论意义第一,有利于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使国家理论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实现由自由主义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时,对普通大众的国家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中国人民逐渐改变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维护群众自身的利益,打破向西方学习抽象的自由、民主的幻想。陈独秀主张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主张武装夺权与阶级斗争,实行劳农阶级,在此影响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逐步确立。第二,有利于认清自由主义的本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后,思想界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陈独秀毅然选择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面对西方侵略压榨我国的事实,陈独秀认识到靠学习其制度与思想使得中国人获得伦理上的觉悟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领导群众运动取得革命性胜利。

自由不变篇3

一、自由基与衰老

人们在40多年前(1956)年就开始注意到自由基与机体衰老的关系了。但对其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情。

机体内绝大多数分子是由氢原子(H)和其它基因(以R表示)组成的,常常可以发生R与H的解离,形成各带一个电子的“R・”与“H・”,称为自由基(free radicals)。生物体内常见的自由基有:氧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羟基自由基(・OH2)、氢自由基(H・)、有机自由基(R・)、烷氧基自由基(RO・)、有机过氧自由基(ROO・)、脂质自由基(L・)、氧化脂质自由基(L-O・)以及过氧化脂质自由基(L-O-O・)等。自由基性质活泼,极不稳定,容易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新的自由基,因而往往都有连锁反应。自由基的连锁反应一旦开始,所产生的新的自由基就进一步与基质发生反应,从而导致基质的大量消耗及多种自由基产物的生成。其中基中以・O-2和・OH等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最受人触目。

・O-2和・OH是最活泼也最具危害性的自由基,它们可与其邻近的任何生物分子反应。研究表明,许多物种・O-2的产生速率与其衰老密切相关,那些・OH和・O-2产生速率低而・OH和・O-2清除机制完备的有机体存活时间明显较长(Poeggeler等,1993)。H2O2是极易产生・OH的物质,体外以紫外线(254nm)照射H2O2立即可产生・OH,只是半衰期极短难以测定。利用二甲基吡啶氮氧化物(DMPO)可与・OH反应生成稳定DMPO-・OH加合物这一特性,可用顺磁共振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共同测定・OH水平。

单线态氧(1O2)也是很活泼的自由基,它由三线态氧(3O2)被激发产生。1O2极易氧化还原生成・O12自由基发挥损害作用。1O2本身也具有很大损害作用,光敏染料产生的1O2可引起小脑颗粒细胞的线粒体损伤和DNA链断裂、肌酸激酶的活性抑制,导致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和死亡。某些老年性的动物失调可能与此有关。

适量自由基对于抗局部感染等具有一定作用,但过量自由基则对于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分子、核酸分子、细胞外可溶性成分以及细胞膜等具有十分有害的破坏性作用。机体内从一开始就时刻在产生着自由基。但同时又具有有效的自由基清除系统,维持体内自由基的正常水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平衡会发生改变。

最近的研究表明,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脑神经递质有关。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的释放可以打开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伴随的钙离子通道,引起Ca2-内流,若体内谷氨酸浓度过高,Ca2-过度内流,则会触发・OH和・O-2的过量产生,引起神经损伤甚至死亡(Peruche等,1993)。

大量试验资料已经证明,各种感染,炎症以及其它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等都可使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增高,而过量的TNF又使大量的吞噬细胞活化而加强吞噬作用,这可使吞噬细胞过量发生呼吸爆发(burst)而释放过量自由基,使组织局部及血浆自由基水平过量提高而对机体产生大量自由基而使关节腔内润滑液中具有润滑作用的粘多糖发生氧化降解而失去润滑作用,这是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又如过量自由基在血液中的堆积可使细胞严重受损,严重影响细胞变形能力(erythrocyte diformability)使其变硬,加之其表面变粗糙使粘性增加,所以在通过毛细血管时易于被堵形成微栓塞(micro-plugs)(侯颖春等,1994;1995)。这可能是某些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体内产生的自由基极易侵害细胞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脂质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细胞膜中由磷脂酰基链和胆固醇组成的区域在细胞中极性最小,溶解有高浓度的氧,这更有利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进行。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生物膜内类脂结构破坏性极大,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可以不加区别地与细胞中其它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作用,造成酶、染色体DNA分子功能或结构的破坏。过氧化脂质反应的产物丙二醛(MDA)又可通过蛋白质一级氨基基团反应与蛋白质交联,造成细胞功能的破坏以至死亡。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及药物、毒物引起的机体损伤与此机制密切相关。基于这个原理,利用外源性毒物如百草枯、H2O2、Kainate、细菌脂多糖等造成自由基损伤的动物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进行一系列自由基与衰老、疾病以及抗自由基药物方面的研究。

自由基对蛋白质的不利影响是其对人体危害的最重要方面,这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自由基直接对蛋白质的氧化破坏和引起的交联变性,这是衰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蛋白质直接破坏的后果主要有:(1)可使酶蛋白失活成为另一种催化错误反应的酶;(2)出现某些具有异质性的蛋白质,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靶子;(3)自由基可使结缔组织结构蛋白发生广泛交联,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血液和组织间的交换减少,使其中的器官组织加速衰老退化。同时这些变性结缔组织原有的功能也部分甚至全部丧失了。自由基对蛋白质不利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对核酸的氧化和交联,使DNA发生断裂、突变以及对热的稳定性发生改变等,从而严重影响了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正常转录、翻译过程,使蛋白质表达量降低甚至消失,或者产生突变蛋白质。这种影响反映在酶蛋白和激素、免疫活性物质等重要蛋白质时其影响范围就更大,后果就更严重。而蛋白质合成减少是老年性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以及肌肉萎缩等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自由基对蛋白质的影响涉及面很广,后果严重而复杂,乃是自由基与衰老联系的重要纽带。

随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自由基水平呈增长趋势,同时自由基清除机制却呈退化趋势,结果造成体内自由基大量积聚。所以自由基对机体健康的危害作用渐趋严重,引发了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障碍,促进了多种老年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脑神经细胞变性、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导致机体的衰老,直至死亡。

在整个衰老过程中,自由基引起大量的细胞衰老、死亡,近年来已有大量资料表明这些细胞的衰老、死亡许多属于自由基引发的细胞凋亡(apoptosis)。

二、细胞凋亡与衰老

死亡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机体死亡归根结底是细胞的死亡,而细胞的死亡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坏死(necrosis)和凋亡。细胞凋亡即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ed cell edath’PCD),它有别于细胞坏死,因为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学现象,它是一个主动的、有控的、在调节机体细胞群数量上起和有丝分裂互补作用的过程。细胞的衰老性死亡就是细胞凋亡。不容置疑,细胞凋亡与衰老密切相关,它就是机体衰老过程中具体到细胞水平的体现。问题是衰老过程中细胞凋亡是如何被启动和调控的?这才是亟待探讨的课题。

许多研究资料已经表明,体内过量自由基特别是ROS的堆积与细胞凋亡率的上升具有密切关系,这可能是自由基之所以与衰老的老年退行性疾病关系十分密切的主要机理。自由基特别是ROS主要多产于那些具有重要功能、高度活动并有高耗氧量的组织细胞,如脑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以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细胞等,结果可使这些细胞局部的自由基水平远高于其它组织细胞局部,使前文已述及的那些自由基对机体的有害作用机理特别是对核酸的蛋白质的损伤机理高度启动,结果使这些组织细胞调亡率增高。ROS之所以在这些组织细胞局部堆积与ROS的下列产生机理有关:(1)这些组织高度活跃的需氧代谢使其线粒体呼吸链消耗氧的产物量很高;(2)过氧化物酶体产生大量过氧化氢产物;(3)激活的吞噬细胞“呼吸爆发”(burst)产生大量ROS;(4)细胞色素P450酶的诱导。

抗氧化剂的缺乏使ROS 等自由基的水平更高,导致细胞内DNA、蛋白质、脂膜等的损伤,诱导细胞凋亡。许多实验发现多种细胞系暴露于低剂量H2O2(10-100μmol/L)时可发生细胞凋亡,有人以低于10μmol/L的H2O2处理胸腺细胞10分钟即发生胸腺细胞的普遍凋亡,并随H2O2剂量的增加其调亡率也明显增加。

自由基也是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TNF、IFN、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以及IL(白细胞介素)等作用过程中引起细胞凋亡的介导物。

但是,过量自由基引起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的诸多环节仍需研究。

除自由基外,各种其它病理性刺激都可激发细胞凋亡的启动,如辐射、有害物质、DNA突变以及内环境的许多变化等等。但这些因素启动细胞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细胞凋亡时最突出的特征是细胞DNA的有控裂解,这种裂解是一种钙镁依赖性核酸内切酶被激活后对细胞DNA在核小体与核小体之间的不断地切断,结果产生若干大小不等的寡核苷酸片段,电泳时形成所谓的“梯形电泳谱带群”。有许多研究资料显示这种有控裂解程序的启动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关。

毫无疑问,凋亡信号是通过一系列细胞信号传导系统而被细胞接受的,它与细胞增殖信号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最终结局还需调节系统的调节。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原癌基因c-myc和c-fos的表达对于细胞凋亡的启动可能是必需的。有研究结果显示,c-myc的高表达可同时刺激细胞分裂和调亡,但向何种趋势发展尚取决于是否存在其它关键性生长刺激物,如果存在,c-myc即发挥原癌基因的作用而使细胞加速繁殖,反之,则启动细胞凋亡程序。作为调控系统的一员,细胞中也存在抑制凋亡的原癌基因如bcl-2’它只抑制细胞凋亡但不象c-myc和c-fos那样可以刺激细胞增殖。研究发现bcl-2多位于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较多的位置如线粒体、内质网和核膜等,这与细胞的抗氧化自我保护不无关系。已经发现bcl-2抑制细胞凋亡可以是由于它编码的26Kda蛋白,该蛋白可以强有力的抑制副射、激素、细胞因子以及抗体等对细胞凋亡的启动作用,这表明其可能阻止多种凋亡途径中的某个共同环节。P53是研究相关多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对P53的诱导表达可以提高细胞凋亡率(如肿瘤细胞凋亡率)。总之,以上基因在凋亡控制作用中起不同作用,其对机体利弊因场所和作用对象不同而异,但就正常体细胞的凋亡来讲,它们和衰老与抗衰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联系的许多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线粒体NDA突变与衰老及退行性疾病

人类线粒体DNA(mtDNA)全长16569bp,为一闭合环状双链(轻链和重链,都有编码功能)超螺旋DNA,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人体不同类型细胞含线粒体数不同,有的含数百个甚至上千个,有的则不含线粒体如成熟红细胞。每个线粒体中有2-10个mtDNA分子,mtDNA基因组含有编码两种rRNA(12S和16S)、22种tRNA及细胞氧化磷酸化有关的13条多肽链(细胞色素B和C、氧化酶I、Ⅱ、Ⅲ亚单位、ATP3亚单位6和8两部分以及呼吸链NADH脱氢酶的7个亚单位即ND1-ND6以及ND4L)的原因。

MtDNA的内共生来源、胞体定位以及多拷贝等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特性;半自主自制、母系遗传、数量遗传性状(即异质体和阈值效应)。异质体是指在一个细胞内同时存在正常的与突变的两种mtDNA;阈值效应则指只有突变型mtDNA数目达到一定限度地,才足以引起器官或组织的功能异常,这一限度即为阈值。

与核DNA(nDAN)相比,mtDNA的特殊性有:(1)mtDNA裸露无组蛋白保护且缺乏有效的修复系统,因此其突变率远高于nDNA(约为其10~100倍)并且在细胞内不断积累;(2)mtDNA具有极其经济的基因排列,既无内含子又有部分区域基因重复使用,因此任何突变都可能成为造成重要功能缺陷的病理性突变,但由于其异质性,突变型和正常型mtDNA拷贝数比值需达到一定阈值时才导致出现异常临床症状、体征。

近年来,mtDNA突变相关疾病不断地发现,但突变类型大致可分为碱基替换突变和重组突变两种。如果从突变的细胞系来看又可分为生殖细胞系突变和体细胞系突变。

1.生殖细胞系突变

mtDNA主要为母系遗传,所以,这里的生殖细胞系突变主要指女性生殖细胞系突变,任何可能发生的mtDNA突变均可涉及人类女性生殖细胞系,其中以碱基替换突变最为常见。

生殖细胞内mtDNA发生突变后出现下述过程:当生殖细胞内mtDNA发生突变时,可造成细胞内突变型与野生型mtDNA同时存在(即异质体),随后,突变型与野生型mtDNA通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随机分布到子代细胞中,结果细胞中突变型与野生型mtDNA的比例发生随机增减(称为遗传漂变),最后,再分裂的子代细胞有朝着全部为突变型或全部为野生型mtDNA(即同质体)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一过程称为“复制分离”。

随着复制分离和遗传漂变的发生,一些mtDNA中“中性突变”(对机体无害也无益、选择作用不明显的突变)可以建立起同质体而以一定频率保留于人群中,形成mtDNA某些区段的多态性。与之相反,重度有害突变因复制分离造成的同质体个体发病早,极易随自然选择而消除,很少成活下去,所以多数重度有害突变无法建立起同质体,其发病者多为新出现的异质体表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为轻度有害突变,它对繁殖后代影响不很严重,可在人群中建立起低频度多态性,但这些个体因具有氧化磷酸化(OSPHOS)能力的缺陷而过早发生退行性疾病。

近年来研究已经发现某些疾病与mtDNA碱基替换突变有关。如Lerbe氏遗传性视神经病(Lerbe’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是mtDNA第11778位G转为A面使NADH脱氢酶第四亚单位ND4的第340位精氨酸残基被组氨酸残基取代,还有多个位点的突变对本病的发生起作用。又如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mypathy’encephalopathy)伴高乳酸血症(lctic acidosis)和卒中样发作(stroke-like episodes)患者和成年型糖尿病伴耳聋患者,其mtDNA发生tRNALeu基因第3242位AG替换突变。

2.体细胞系突变

体细胞系mtDNA突变与氧自由基损伤关系密切。呼吸链反应(呼吸爆发)是产生氧自由基的重要来源,线粒体正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场所,而且mtDNA缺乏修复能力,所以,mtDNA很易被自由基损伤并不断积累。年龄相关的体细胞mtDNa 突变的积累与随增龄而出现的OXPHOS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体细胞系mtDNA突变即可能是碱基替换突变也可能是重组突变,重组突变又以片段缺失最为多见,缺失片段的长度及占总mtDNA的量决定了其产生影响的大小。近年来发现的mtDNA缺失类型已有十几种,不同的缺失类型有不同的组织特异性,其中骨骼肌、脑、心肌等是发生缺失较多的组织。有资料表明,mtDNA缺失突变引起的疾病常常是散发的,无家族史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这从反面说明了mtDNA缺失突变多为体细胞突变。

体细胞系mtDNA突变与生殖细胞系mtDNA突变所产生的生理效应相加,如被遗传的有缺陷的mtDNA越少,则引起发病所需体细胞mtDNA的损伤就越多,由此引起有关的器官衰竭所要求的mtDNA损伤积累需要的时间也越长;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年龄相关的mtDNA突变的积累所致的分裂后组织的OXPHOS功能的渐进性丧失会增加遗传缺陷所造成的OXPHOS缺陷,这可能是造成某些线粒体疾病晚发病及渐进性加重的原因之一。

(二)mtDNA突变与衰老及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体细胞系mtDNA突变的积累与人类组织器官(脑、心肌、骨骼肌、皮肤、肝、卵母细胞及精子等)衰老、机体衰老及许多老年性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Wallace等发现,40多岁的正常人的心脏及脑有5kb、7.4kb片段缺失,缺失频率随增龄而增加。许多资料证明,mtDNA突变随增龄而积累,机体寿命与基础代谢率呈反比而与氧自由基清除率呈正比。这均说明随增龄而OXPHOS功能的下降可能是mtDNA氧化损伤积累的结果。

1.MtDNA突变与老年心血管疾病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已经发现扩张性心肌病和肥厚性心肌病均存在mtDNA片段缺失和点突变,有的甚至可见多个片段缺失,缺失常位于ATPase6和D环区的7.4kb片段缺失。研究提示mtDNA突变与衰老、心肌缺血、老年心衰及“老年心脏”等老年性心脏疾病的发生有关,主要是mtDNA片段的缺失。衰老心肌中mtDNA片段缺失和OXPHOS中酶活性下降可能导致自由基介导的脂类过氧化反应加速,这可能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原因之一。

2.MtDNA突变与老年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及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及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研究资料提示Parkinson病(PD)、Alzheimer病(AD)和Huntington病(HD)是中枢神经系统与OXPHOS缺陷关系最为密切的几种退行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mtDNA突变。

PD是一组以运动失调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其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是主要病理特征。研究发现PD患者脑细胞呼吸链复合物I活性下降,黑质尤为明显,其复合物I的mtDNA编码亚单位减少。患者mtDNA有5.0kb片段缺失,发生率约为对照组的10倍,而且,不论患者的脑组织还是肌组织其约粒体均存在异质体,这提示当缺失型mtDNA数量超过一定阈值时才会发症。

AD是一类以渐进性痴呆和脑皮质萎缩为主要特征的老年性疾病。许多研究曾集中于β-淀粉样前体蛋白的基因突变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成份的异常,但这类病例只占患者的很少一部分。目前的研究表明mtDNAT突变和OXPHOS缺陷可能是该病的一个重要原因。Parker等(1992)发现6例AD患者中5例存在复合物IV的OXPHOS缺陷。也有研究发现AD患者脑新皮质匀浆中存在OXPHOS偶联缺陷并有mtDNA点突变及缺失突变,因此,AD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mtDNA突变及OXPHOS缺陷有关,其中包括触小体的退行性变。

HD是以成年期发病的运动失调和渐进性痴呆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理特点是基底神经节的退行性变。在HD患者脑中发现豆状而非皮质中复合物IV的缺陷,血小板线粒体有复合物I的缺陷。HD表现一定的母系遗传化倾向。这些资料表明,HD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tDNA突变有关。

3.MtDNA突变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疾病。本病也出现退行性疾病特征,其发病与线料体OXPHOS功能缺陷有密切关系。线粒体的OXPHOS在葡萄糖诱导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成年期糖尿病患者存在mtDNA的异质均有异质体10.4kbmtDNA片段缺失,缺失位于4389-14812位点之间,缺失部分包括L链起点(O2)和除rRNa 、ND1部分cytb和相邻的RNA外的所有mtDNA编码基因。缺失后的mtDNA分子小因而具有自制优势,易于在细胞内聚积而使异质体达到阈值效应。

由于编码呼吸链的一些基因缺失,故OXPHOS功能逐渐下降,能量来源表现不足,胰岛分泌能力下降,从而诱发糖尿病。一些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mtDNA的点突变。如mtDNA3243位AG突变,不仅影响了tRNALeu的合成,还累及转录终止因子的结合,造成线粒体蛋白的合成不足,影响了ATP的生产,这一突变的母亲遗传倾向较大。

MtDNA突变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导致衰老并可引发多种疾病,尽管造成这些恶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由于mtDNA突变所致的呼吸链有关的酶类出现异常以及OXPHOS功能异常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mtDNA编码的蛋白质亚基都是ATP生产有关的,而线粒体在细胞能量供应及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功能方面是举足轻重的,所以,不难理解其与机体衰老和退行性疾病的密切关系。

目前,对于mtDNA突变已经可以用PCR、Southern杂交、电镜等手段来有效地予以检测,已经提出一些可能的治疗线粒体疾病的方法,如补充呼吸链中的辅助因子、增加可氧化基质以及抗自由基损伤等,辅酶Q已经用于某些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的治疗,mtDNA基因的导入、含正常mtDNA基因型细胞的再增殖、导入以及融合等均有可能成为mtDNA突变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手段。

四、染色体端粒长度与衰老

正常人细胞随着复制能力下降,其染色体终端即端粒(telomere)的长度变短,端粒长度受染色体端粒酶(telomerase)活力的调节,端粒酶以端粒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而使端粒延长。

有人曾经对人淋巴细胞的衰老性变化与其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在各种体内体外环境及处理因素下做了观测,发现端粒酶活力和端粒长度的调节有可能是淋巴细胞增殖的控制因素,这已在人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激活和衰老过程中被验证。曾发现外周血CD+4T细胞的端粒长度在体内随着衰老以及从静息细胞到记忆细胞的分化过程而缩短,在体外则随着细胞的分裂而缩短,这些结果提示端粒长度与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以及记忆性增殖潜力相关。与之相反,体内实验中扁桃体B细胞分化及生发中心形成过程中凋粒长度却是增加的。同时,也发现在体内T细胞发育和B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是被严格控制着的;在胸腺细胞和生发中心B细胞内凋粒酶活力外于高水平,在静止、成熟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该酶活力处于较低水平。最后,静息淋巴细胞保持着在活化时上调端粒酶活性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并不随着细胞的逐渐衰老而降低。虽然端粒酶对淋巴细胞的确切作用有待于进一步阐明,但这种酶可能有助于避免T、B淋巴细胞终端的缩短,并因此在淋巴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激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已经发现永生细胞以及恶性肿瘤等细胞隐匿有端粒酶活性,即在这些细胞其端粒长度被维持,以维持这些细胞的超乎寻常的持续性增殖能力。

大量试验资料表明,端粒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端粒长度的增减,而端粒的长短直接影响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到细胞的增殖和寿命。所以,未来进一步探索衰老因素、长寿因素对端粒长度的影响,或者克隆人端粒基因等研究课题将对人体衰老与抗衰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五、免疫功能退化和衰老

在对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中发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与衰老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免疫系统本身也有衰老退化的问题,而这种衰老退化在极大程度上表现为机体的衰老性改变。

老年人的免疫器官表现为明显的退化,其中以胸腺的改变量为明显。老年人胸腺的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衰老的胸腺皮质只剩下一些稀疏的淋巴细胞,其间杂以大量的充满类脂质颗粒的巨噬细胞。在髓质和皮质中,均可见到大量的浆细胞和肥大细胞,大部分胸腺组织被结缔组织和脂肪所代替。电镜下观察到胸腺皮质变薄,胸腺细胞显著减少,髓质上皮细胞碎裂成多个小巢,其间堆积着大量的巨噬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动物实验发现,将老龄鼠的胸腺植入幼鼠体内,移植物可重新获得生命力:但将幼龄鼠的胸腺植入到老龄鼠体内却不能改变老龄鼠的低免疫反应状态。又发现,老龄鼠的骨髓干细胞植入幼龄鼠体内后,宿主鼠的B细胞生成减少,其功能也较低下,但此时T细胞的功能却十分活跃。以上资料充分表明,胸腺-骨髓-激素系统是决定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3个关键环节,而在衰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胸腺。

以免疫活性细胞来看,老年人体内重要免疫活性细胞如T细胞等的数量明显少于年轻人,而且在免疫应答中的反应性明显降低,但是,有些细胞如K细胞的数量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体外抗靶细胞的自发性细胞毒性也比年轻人为高,但其体内作用和意义如何却需进一步探索。T细胞是免疫活性细胞中最为重要的细胞群之一,老年人T细胞总数减少但其亚群的改变主要是TH/T5的增高,而另一重要细胞群――B细胞在人一生中数量变化不大,但其功能显然受TH/T5变化的影响,巨噬细胞(Mф)的数量和功能随年龄的变化不明显,对于T、B细胞的辅助协同作用也无明显变化,但是其识别和提呈抗原的能力却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表-1给出老年人和年轻人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表-1;老年人与年轻人白细胞群比较

从体液免疫的角度来看,衰老时IgG和IgA水平一般是增高的,但这并不代表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恰恰相反,它们的升高在老年人常常是机体内免疫应答异常的表现。IgG和IgA水平升高的原因主要是Ts细胞功能下降和B细胞功能亢进所致,IgM、IgD水平基本无变化。IgE水平在机体衰老时则明显下降,各种特异性抗体水平也明显下降(如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等)。但在老年人体内血清异型球蛋白(如M蛋白等)往往呈增多趋势,可以引起一些“免疫增生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Walford认为衰老是机体内轻度的组织不相容性反应这一自身免疫反应现象对机体组织破坏的结果。许多研究表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一些疾病均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目前已知老年人体内常见的增高的自身抗体有抗核抗体、抗D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甲状腺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等。抗核抗体阳性者的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抗核抗体阴性者。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人类HLA抗原与某些疾病和衰老有密切关系。HLA基因是人类第六对染色体上控制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它依次由A、B、C、D及Dr共5个位点组成,每个位点上又有许多等位基因。目前已知HLA-A1、HLA-B8、HLA-Dw3与衰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HLA-B27与强直性脊椎炎、HLA-Dw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青年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关系。上述发现把衰老的免疫学机制和基因的分子遗传学联系了起来。

由于免疫功能的退化与衰老的密切关系已经被广大学者所公认,所以,随之出现了许多从免疫学角度抗衰老的方法:如有人认为控制饮食可以使免疫系统较长时间保持“青春化”而具有抗衰老作用:适应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Imuran)以及抗特异性B细胞制剂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兼具明显抗衰老作用;使用多核苷酸、2-巯基乙醇、多阴离子(polyanions)、维生素E以及胸腺素等,可以明显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T细胞依赖体液免疫应答功能以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功能而呈抗衰老作用;补充青壮年免疫活细胞到老年人体内可以延缓免疫功能的衰退,但需注意解决移植特抗宿主反应以及宿主抗移植反应、移植物必须在宿主体内维持较长时间以及其它有关问题。为避免异体移植的诸多棘手问题,有些学者提出使用自身免疫活性细胞设想,即在年轻时将自体免疫活性细胞取出超低温保存十年或数十年后再植入体内。动物实验已经证明动物免疫活性细胞可以在超低温条件下保存比动物寿命长得多的时间而保持免疫活性功能。同样,移植胸腺组织也可能具有明显的抗免疫衰老作用。

八、结语

关于衰老机理的研究现在仍然是非常活跃的领域,并将受到越来越足够的重视,因为它对于延缓衰老,实验老年医学研究的目的即防止人类早衰,保持人体健康长寿是极为重要的。

自由不变篇4

[关键词]民商法,合同,裁判变更,立法完善

我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从此条的规定来看,在具备上述事由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仅对合同享有撤销权,而且对合同内容享有裁判变更权,在司法实务中,法院或仲裁机构应依据何种标准、在多大范围内对合同享有裁判变更权?对此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各国关于合同裁判变更的立法与实践

在合同裁判变更问题上,各国立法者态度不一。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法院依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将之认定为可撤销的合同,对该合同享有撤销权,但立法并不直接授权法院可以变更合同的内容。大多数国家的民法典均采此作法。例如《法国民法典》第1117条规定:“因错误、胁迫或者诈欺而缔结的契约并非当然无效,仅按本编第五章第七节规定的情形及方式发生请求宣告契约无效或撤销契约的诉权。”《日本民法典》第96条亦规定:“因诈欺或胁迫而进行之意思表示,得撤销之。”上述条款中均不包含授权法院裁判变更合同的精神。另一种情况是,立法明文授权法院可以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裁判变更。采此作法的国家只占少数,其中尤以俄罗斯和意大利的民法典最为典型。1994年—1996年颁布的《俄罗斯民法典》第451条就规定,因实质性的情事变更而导致合同一方当事人全部或部分拒绝履行合同时,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一方的请求,而直接变更或解除合同。1942年修改后的《意大利民法典》第1447条和第1450条也规定,乘人之危的合同,得根据承担义务一方的请求而废除;而接到废除请求的缔约人得提议修改契约以使之充分恢复公平,从而避免契约的废除。就英美国家的立法来看,其制定法中也未明确授权法官可以对合同进行裁判变更。

显然,在合同裁判变更问题上,以立法方式直接加以肯定的国家仅占少数,但这并不等于说各国的司法实务对此也采否定态度。事实上,1994年5月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3.10条就采纳了直接授予法院合同裁判变更权的作法。依照该条的规定,对于因错误、欺诈、胁迫以及重大失衡而订立的合同,受害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依有权宣告合同无效一方当事人的请求,法庭可以变更该合同或其条款,以使其符合公平交易的合理的商业标准。虽然《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只具有示范法的性质,而不是国际公约,但它是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组织众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律师共同制定的,它“尽可能地兼容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法律体系通用的法律原则,同时还总结吸收了国际商事活动中广为适用的惯例和规则,因而,对于指导和规范国际商事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注:张月姣:《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中译本)序言,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也反映了各国司法实务和交易实践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取向。就现有资料看,目前大多数国家主要通过其他途径而不是立法,同样可以使法院获得变更合同的权力。这些途径主要包括:

(1)通过特别法授权法院直接变更合同的内容。比如《日本民法典》虽然没有赋予法院对合同的裁判变更权,但1992年施行的《借房借地法》第17条却明文规定,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就借地条件的变更达不成协议时,可以应当事人的请求,直接变更借地条件。(注:日本《借房借地法》第17条“(一)就建筑物的种类、构造、规模或用途等有所限制,而因法令对土地利用规制的变更,附近利用土地情况的变化及其他情事变更,致当时设定借地权则应改变以建筑物所有为目的的借地条件为相当,而当事人就借地条件的变更协议不成时,法院可以应当事人的请求,变更借地条件,(二)就建筑物的增建改建有定有限制的借地条件,而当事人就正常利用土地应增建改建事协议不成时,法院可以应借地权人的请求,就增建改建予以许可,以代替借地人的承诺。(三)于前二款情形,法院认为平衡当事人利益所必要时,可以为变更其他借地条件、命令给付财产及其他相当处分……”。)依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通过特别法的补充规定,日本法院当然获得了合同的裁判变更权。

(2)通过执行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变更合同的内容。例如各国关于产品责任、消费者权益、劳动合同、保险合同等都有强制性现定,法院可据此修改合同。法国在本世纪30年代就曾通过立法,赋予法官直接裁判减少合同一方当事人原来约定应为的金钱给付,使价格降低,以推动通货紧缩的政策。(注:尹田:《论意思自治原则》,载《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3期。)

(3)通过对法律中弹性规则的解释对合同加以变更。在十九世纪,盛行在立法中费尽心机、精雕细琢地面面俱到,试图通过非凡的预见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反映在法律规定当中。但事实证明法律的规定永远赶不上社会的进程。因而,当代的法律更倾向于对各种法律制度提出一项基本要旨,其余的留给法院去加以充实,一般条款于是有了相当高的地位,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到了重视。例如诚实信用原则、情事变更理论等在各国立法和实践中得到了确认。《瑞士民法典》第1条第2款即规定“如本法无相应规定时,法官应依据惯例,如无惯例时,依据自己作为立法人所提出的规则裁判”。《美国统一商法典》则通篇贯穿着“公共利益”、“商业习惯”、“适当的”、“合理的”等用语。法官只要通过对弹性规则的解释,即足以“合法地”变更合同。在欧洲大陆,当法官们“碰到一种在他们看来符合立法精神而不是法律词句的情况时,他们就要靠寻求立法机构的构思和意图,寻求立法机构所要取得的效果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他们再解释法规,以便产生这种预期的效果。这意味着他们要填补空白,要理直气壮,毫不踌躇地去填补空白。他们要简单地问问自己:为了实现假定的立法意图,处理这种情况的最明智的方法是什么?因而他们要制定法律”。(注:(英)丹宁:《法律的训诫》(中译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4)通过对合同的解释来修改合同。如果说大陆法系的法官较多地借助于法律解释的方法来变更合同,那么,在缺少成文法传统的英美法系,法官们则更多地借助于合同的解释这种武器。英国虽信守“法院不得为当事人订立契约”的信条,但是,通过对合同解释方法的改进和暗含(默示)条款理论的发展,法院也可以为当事人修改合同:“一种已经被成功运用的方法是要求修正合同,它的理由是成文合同没有表述双方的真实意图……在很多案件中,法院都作出了对要求修正合同的一方有利的判决,但是这是在解释合同的基础上作出的。他们说,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对修正不修正作出判决。”(注:(英)丹宁:《法律的训诫》(中译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而默示条款理论的巨大发展,使得“即使没有明确的条款,法律本身-意即法院本身-就意味着一项条款。它把双方没有写上的一条写入了合同,而它们双方从未就这一条取得过一致。这样做为的是实现情理和正义的要求。”(注:(英)丹宁:《法律的训诫》(中译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法院每遇到一种这样的情况,就加进一项暗含条款,以使之与案件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这些条款后来被收进了英国的《1893年货物买卖法》。因此,可以说在英国,法院早就开始为当事人修改合同了。“实际情况是,法院是根据在他们看来是公正的和合理的做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官根据他自己认为适当的标准进行判决。在此意义上说,法院是在为双方制订一项合同,尽管这样讲几乎是亵渎神明的。”(注:(英)丹宁:《法律的训诫》(中译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这一事实再次证明,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而不是逻辑。

各国立法,鲜有授权法院对合同加以变更的。究其根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典,大多制定时间较早,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产物。即使是《德国民法典》,也被认为是19世纪以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为中心的“一个历史现实的审慎终结,而非一个新的未来的果敢开端。”(注:(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中译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6页。)私权神圣、契约自由的观念根植其中,合同的裁判变更被视作离经背道之举,立法中不作规定,也就不难理解;而“法院不得为当事人订立合同”自然成了执法者的最高信条。但法律须与时俱进,因而制定较晚的法律开始规定合同的裁判变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综合各国立法和实践,后来居上,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代契约法的走向,其影响不可忽视。我国立法在规定合同的裁判变更问题上,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保持一致,在我们看来,并非如有些学者所批评的那样一无是处,相反,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合同裁判变更的法理分析

1.裁判变更与契约自由

裁判变更容许法院不经合同当事人的合意而直接对合同的内容加以变更,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对契约自由的限制。但即使是把契约自由奉为圭臬的学者也认为,契约自由的真正目的在于保障交易的公平和效率。德国著名学者康德就认为,社会正义与自由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公正的普遍原则”是指“外在行为需要这样,根据普遍法则,你的意志的自由行使和所有其他人的自由并存。”(注:《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4页。)而经济分析法学派则从效率的角度来解释契约自由,他们认为,“依照自由交易的资源转移,将导致高效率。”(注: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显然契约自由的真谛在于公平和效率,而不在于“合意”的外在形式本身。

同时,还应看到,契约自由的产生背景是近代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它是作为防止封建专制经济复活的一面旗帜而存在的。在此种背景下,对之不加以干预和限制有其客观合理性。但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垄断而不是自由竞争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由于合同当事人双方经济地位的过分悬殊,使他们很难实现平等协商,更不必说契约自由了。再加上格式合同的广泛运用,当事人一方经常处于这么一种地位:要么接受,要么走开。如果存在其他选择,也许合同就不会成立;但由于垄断的普遍性,使得一方常常别无选择。如果法律对此袖手旁观,法院只能撤销而不能变更,就等于法院叫当事人走开,“契约自由”将导致自由的完全沦丧。因此,我们认为,契约自由或对契约自由的限制都不必然导致契约正义,但在这个时代,放任的契约自由必将导致合同正义的沦丧。正如台湾学者王泽鉴所言:“契约自由应受限制,系事理之当然。无限制的自由,乃契约制度的自我扬弃。在某种意义上,一部契约自由的历史,就是契约如何受到限制,经由醇化,而促进实践正义的纪录。”(注: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7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合同的裁判变更,不仅体现了罗马法“与其使之无效,不如使之有效”的古老法谚,体现了交易的效率原则,而且通过对合同内容的部分变更,事实上起到了维护弱势一方合同自由的目的。

2.裁判变更与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已被学者公认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法则。就合同裁判变更与诚实信用原则的相互关系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裁判变更的法律依据。“诚信原则具有弹性,内容不确定,系有待于特定案件予以具体化的规范,论其功能实为实体法之窗户,实体法赖之以与外界的社会变迁,价值判断及道德观念相联系,互相声息,庶几能与时俱进。”(注: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页。)“诚信原则一方面成为法官的白地委任状,使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该委任状本身也附有一定的裁量指示,从而使法官能够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推导出具体的判决结果。”(注:傅静坤:《二十世纪契约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因此,法官视具体案情,依诚实、善意、平等、公平的观念对合同加以变更,即符合诚信原则。

(2)裁判变更是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诚实信用原则反对绝对的契约自由和片面的法律进化主义,从而要求以诚实、善意、平等、公正等实质性的法律伦理观念代替绝对的理性主义和形式上的契约自由。但是,一个合同并不必然体现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存在可变更、可撤销的原因时,如果法院不能对合同加以合理变更,而仅仅撤销合同,虽然从形式上了结了纠纷,但实际上并未能解决问题。例如,在一项供用电合同中,由于情事变更使供方提出的条件变得非常苛刻。供方的垄断地位使用户要么接受、要么走开,别无选择。如果法院无权对此种不合理的合同加以变更,使之符合诚信原则,而只是简单地判决撤销,那么它就没有真正解决纠纷,用户仍处在同样的困境中,诚信原则因双方经济地位的悬殊差别就沦为一句空话。因此,有必要授予法院变更合同的权力,以体现诚信原则。

(3)诚信原则也是法院裁判变更的行为准则。诚信原则既是对当事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法院行为的准则。法院对合同的变更也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而为之。由于垄断的普遍存在,法院可能会倾向于支持弱势一方的当事人,但这只能是基于诚信原则的要求,而非法官的恣意和任性。

三、我国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合同法》第54条确立了合同的裁判变更制度,与契约法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因而是值得肯定的。但就具体操作而言,仍有许多不足,有待立法完善。表现在:

1.合同裁判变更的范围。裁判变更合同的范围,纵观各国的立法和实务,大体包括以下几类(不限于下列):(1)发生了情事变更的合同。情事变更是合同变更的重要事由,已为各国立法和实践所确认,法院可对此类合同以裁判方式予以变更。(2)存在意思表示瑕疵的合同。如前文所述,我国立法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错误、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合同为可撤销、可变更合同。(3)重大失衡的合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此类合同,法院、仲裁机构可裁判变更。我国立法规定的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合同也属此类。(4)一方实质性违约。《俄罗斯民法典》有此规定。我国立法目前只规定了第(2)、(3)种合同可裁判变更。对一方实质性违约的,法院是否应根据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变更合同,可以继续研究;但情事变更制度已比较成熟,我国立法应采此规定。

2.裁判变更合同的标准。在明确法院可以裁判变更的合同范围后,就应规定相应的变更标准,而我国立法对此则缺少规制。《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了两种标准:(1)符合公平交易的合理的商业标准,这是变更重大失衡的合同的标准。(2)依据有权宣告合同无效一方对合同的理解予以变更,这主要适用于因错误、欺诈、胁迫而成立的合同,并以另一方的接受声明为前提。笔者认为,我国立法可以借鉴《通则》的规定,即使合同的变更具有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标准,也使法院的行为有了参照系,增加了行为的可预见性,以限制法官的恣意。

3.裁判变更合同的程序要求。我国现行立法对变更的程序几乎没有规定,这样不利于公正地解决纠纷。日本《借地借房法》规定法院在裁判变更前,应听取鉴定委员会的意见,而鉴定委员会须由三个以上的委员组成,其委员原则上由地方法院每年预先从有特殊知识和经验者中选任或者从当事人合意选定者中指定。(注:日本《借地借房法》第44条。)不管这种制度对我国是否适用,但这种限制法官恣意,公正变更合同的意图应为我们肯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供我国立法参考:

自由不变篇5

1 角色一:通电瞬间――线圈相当于无穷大电阻

【问题情境一】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两灯泡规格相同,接通开关后调节电阻R,使两个灯泡亮度相同,然后断开电路,再次接通.

【现象】 再次接通的瞬间,A2先亮,A1逐渐亮起来.

【原因分析】 由于A2支路为纯电阻不产生自感现象,而线圈L中因为电流增大产生自感电动势,感应电流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阻碍A1支路电流的增大.

【自感线圈角色分析】 自感线圈总是阻碍自身电流的变化即对变化电流有阻碍的作用,阻碍作用的大小叫感抗,类似于电路中的电阻.因此,在通电的瞬间,自感线圈就扮演了一个无穷大电阻的角色,阻碍电流的增大.但是只能暂时阻碍,不能阻止,线圈中的电流会从零逐渐增大到稳定值,所以A1支路的电流虽增大的慢一些,最终还是增大了,A1逐渐亮起来.

2 角色二:电路稳定后――线圈就是普通电阻

在【问题情境一】中,当电路再次稳定后,两个灯泡亮度仍然相等.

【自感线圈角色分析】 电流不再发生变化,自感线圈就不会再有自感电动势,这时候,线圈就是一个普通的电阻.具体的阻值以题目中交代的为准.通常有这几种情况:(1)导线,没有直流电阻.(2)阻值很小的电阻(3)与题目中某一个电阻阻值相等.

3 角色三:断电时――线圈充当电源角色

【问题情境二】 如图2所示的电路,灯泡与自感线圈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稳定后,再断开开关.

【现象】 断开开关的瞬间,灯泡A逐渐变暗.有时灯泡A会闪亮一下,然后逐渐变暗.

【原因分析】 如图3所示,当电流处于稳定状态时,流过L的电流为I1=Er(电源内阻不计),方向由ab;流过灯泡A的电流I2=ER,断开S的瞬间,I2立即消失,而由于线圈的自感,I1不会马上消失,线圈总力图维持I1的存在,所以线圈上产生一个b端为正、a端为负的自感电动势,与灯泡组成abcd回路,灯泡不会马上熄灭,甚至有时会闪一下再逐渐变暗.

【自感线圈角色分析】自感线圈总是阻碍自身电流的变化,因此,在断电的瞬间,自感线圈就产生了与原来方向相同的自感电动势,扮演了一个电源的角色,为灯泡供电.断电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变,电流由原来稳定时的值逐渐减小,灯泡中的电流等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线圈电流构成回路.

4 断电自感拓展分析

拓展一 断电前后灯泡中电流大小及方向的变化

【问题情境三】 如图3所示电路中,L为自感系数很大,电阻为RL的线圈,A为一阻值为RA的小灯泡,已知RL>RA,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把S闭合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记录各支路的电流,测得流过L的电流为i1,流过灯A的电流为i2,并在t1时刻将S断开,画出了通过灯泡A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4),你认为正确的是

解析 当S闭合时,由于RL>RA,故开始一段时间内,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为i2>i1,流过灯A的电流方向从左向右,S断开时,由于L的自感作用,流经L的电流方向从左向右不变,大小由原来的i1逐渐减小,它与灯A构成闭合回路,由此可知灯A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大小与L中电流相同,即由i1逐渐减小,故A、B、C错,D对.

【情境说法】 断电瞬间,线圈充当电源,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不变,大小由稳定时的值i1逐渐变小.通过A的电由线圈电流决定,大小与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大小i2变成i1,方向由从左向右变成从右向左.

拓展二 探讨灯泡“闪一下”的条件

【问题情境四】 如图5甲、乙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发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电路甲中断开S,灯泡将渐渐变暗

B.在电路甲中断开S,灯泡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乙中断开S,灯泡将渐渐变暗

D.在电路乙中断开S,灯泡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解析 选A、D.电路甲稳定时,IL=I灯,断开S时,线圈L与灯泡、电阻R组成临时回路,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线圈及灯泡中电流逐渐减小,灯泡渐渐变暗,A正确,B错误.电路乙稳定时,IL>I灯,断开S时,线圈L与灯泡、电阻R组成临时回路,由于自感作用,线圈中电流逐渐减小,灯泡中电流与线圈中电流大小相等,先变为IL,后逐渐减小,所以灯泡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C错误,D正确.故选A、D.

【情境说法】

(1)关键点:断电前后灯泡中电流的比较.

(2)灯泡中的电流是突然变大还是变小(也就是说灯泡是否突然变得更亮一下),就取决于电路稳定时IL与I灯谁大谁小,也就是取决于灯泡电阻R和线圈直流电阻r谁大谁小.

①如果R>r,就有IL>I灯,灯泡会先变得更亮一下才熄灭.

②如果R=r,灯泡会由原亮度渐渐熄灭.

③如果R

5 巧用角色速解题

现在,可以用前面总结的方法,巧用线圈角色速解自感问题了.

【针对训练】 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a、b、c为三盏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为零的自感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关于三盏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c、b先亮,a后亮

B.合上开关一会后,a、b一样亮

C.断开开关,b、c同时熄灭,a缓慢熄灭

D.断开开关,c马上熄灭,b闪一下后和a一起缓慢熄灭

【思路探究】 (1)闭合S时,电路中形成几个回路?哪个回路中含有自感线圈?

(2)断开S时,线圈与哪些灯泡组成回路?

(3)利用角色分析:当电路接通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断路;当电路稳定时,相当于电阻,如果线圈没有电阻,相当于导线(短路);当电路断开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电源.

(4)断电自感现象中,灯泡闪亮与否,要看断前L中的电流与灯泡中电流的关系.

自由不变篇6

家,是我们每个人的港湾!在海上漂泊累了,就回到港湾停歇!港湾有你的亲人朋友,家,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我们最渴望拥有的地方!同样光有一个美好的家是不够的,也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让我们自由的去想像,去为我们编辑我们的未来,一个人可以独立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并不是生活的结束,是为以前的故事亲手画上了句号!

如果一个家没有了自由,那这个家将会变的像一个大笼子,我们就会是笼子中的小鸟,无法自由的飞向蓝蓝的天空,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大,也会长不大渴望自由也是我们的权利,我不想做笼子中的小鸟,我想做天空中的老鹰,独立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家如果自由了,就会多姿多彩,家没有了自由就会变的枯燥,就没有人想回到自己的家了,就像小鸟不甘心回到笼子里一样!

自由是我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也是自由给我的鼓舞让我去面对生活中种种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要学会独立,有困难要学会自己想办法去面对,并且要战胜它,自己的事还要自己做,有时候也可以帮助家里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毕竟是父母把我从小抚养大,时间长了独立会让我变的坚强,我希望我能变的坚强,变的独立,不会被别人压倒,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不被别人欺负,还可以保护爸妈!

自由不变篇7

关键词:英国;保守主义;演进

英国式道路以和缓、平稳、渐进为特色,保守主义在此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保守主义在英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英国保守政党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保守主义理论。因此英国保守主义的演进就与英国保守政党的沉浮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正是试图从保守政党的发展历程中理出一条保守主义演进的轨迹。

长期以来,保守主义受到了部分人士的贬斥和轻视,这缘于其对保守主义概念的误读和曲解。因此,有必要对“保守主义”特别是“英国式的保守主义”概念作以界定。20世纪初的保守党政治家休・塞西尔在其著作中对英国式保守主义作了充分的论述。塞西尔认为“天然的守旧思想是人们心灵的一种倾向。”①有学者认为保守主义在准确意义上应该表述为“守成主义”,即把历史上已取得的成就牢牢守住,“保就是保持现状与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②。保守主义并不反对变革和进步,而是对进步的方式和进程持审慎态度。它的信条是凡是没有必要改变的,就有必要不做变动。保守主义反对激烈变革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式的乌托邦革命。保守主义对渐进变革之道的坚持也是部分地出于对维持现有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考虑。保守主义尊重传统,视传统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积累。因此它倾向于尽可能长地保持某一事物直至不得不做出改变。即使是改变,它也更愿意将改变幅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一、伯克之前的保守主义传统

埃德蒙・伯克被公认为保守主义的鼻祖,他的《法国革命感想录》是公认的保守主义经典之作。但英国保守主义决不是发轫于此时,保守主义的先声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西方保守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但对不列颠来说,人们更愿意从岛国地理和经验哲学中寻找保守主义的思想源头。伯克之前的理查・胡克、托马斯・霍布斯、大卫・休谟等奠定了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胡克强调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必须在政治上保持稳定。霍布斯虽提倡君主的绝对王权,却也认为君主必须尊重建立在传统之上的习惯法。休谟的经验论和怀疑论奠定了保守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除了理论先声外,对保守主义贡献更大的是托利党的政治实践。早在“光荣革命”之前,保王派首领爱德华・海德就提出了维持国王与“自由”的平衡以抵御变革的原则。他的《大叛乱史》前沿中提到,“本书的作者曾对英王说,要时时与议会好生相处……要时时坚守民族利益,只有这样英王才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幸福的君主。”③都铎的君主们正是由于能维持自由与王权的平衡才备受爱戴,海德企图平衡议会与君主的原则可以说是当时保守主义所坚守的理论阵地。但复辟后的斯图亚特君主却妄图恢复无限君主制,这就使保守主义有关议会与英王平衡的梦想破灭了。因此他们不得不承认变革的必要性,并在维护“自由”传统的名义下参加了“光荣革命”。革命后的部分托利党人不能接受议会高于王权的现实而追随旧主流亡国外,由此产生的对新秩序的攻击使保守主义面临着走向反动的危险。正在此时,博林布鲁克为保守主义寻得了新的理论阵地。他提出议会限制王权以避免王权专断是英国的传统,由两党共同完成的革命恢复了这种传统,因此革命也就是托利党传统的一部分了。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保守主义都是以这个原则为行动纲领来维持现状、抵御变革的。

二、理论家与践行者――伯克和小皮特

法国大革命促使了保守主义系统理论的提出,其集大成者就是埃德蒙・伯克。伯克对保守主义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自由源于传统的观点。英国一直有“自由”的传统,伯克将“自由”的源头归于传统。“从大到权利宣言,我们制度的一贯政策就是在追求和维护自由的时候,把自由看作是来自祖先又将传诸后代的法定遗产。”④保守主义要保守的对象是自由,自由源于传统,这就是保守主义尊重传统的原因。伯克将一切政体和法律的合法性来源归于传统,坚信自由和秩序都蕴于传统之中。作为保守主义集大成者的伯克,本人却始终以“老辉格党人”自居。伯克所要保守的自由是“有序的自由”,即是在秩序与权威之下的自由,而非绝对放纵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革命,伯克对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却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法国革命所追求的是放纵的自由,是罗朗夫人口中“多少罪恶假汝以行”的自由,会产生无法预料的灾难。伯克的另一贡献是有保留地变革原则。伯克虽然强调传统却并不否定变革,而是从传统中寻找变革的依据,以恢复传统之名行变革之实。“在伯克看来,传统是传统,变革也是传统,因为变革是传统的再生,变革使传统延续。真正的变革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传统的相传,是传统在每一个世代之环节上的发展与沿袭。”⑤伯克所说的变革是一种有保留的变革,保留是任何变革中都应遵循的原则。“我决不排除另一种可以采取的办法,但是,即使我改变主张,我也应该有所保留。”⑥这种有保留地变革横向表现为只做局部改良,纵向表现为迈小步稳步前进。

将“有保留地变革”原则在政治中运用的是小威廉・皮特。正是这位娃娃政治家,守住了“光荣革命”关于议会政治的传统,粉碎了乔治三世的王权梦。小皮特早就认识到现实背离了传统,需要进行改革。他首先进行财政改革,接着实行自由贸易,并在印度实行行政管理改革,甚至想对奴隶贸易和议会制度做出某种改革,但是法国大革命打断了这些改革进程。面对社会激烈动荡的西欧大陆,与之一衣带水的不列颠不可能感觉不到威胁和恐惧。小皮特开始认为维持现状比任何变革即使是“有保留的变革”更能维护传统,并认为对任何改革问题的煽动都可能造成大灾难。法国大革命造成的恐惧得英国的保守主义偏离了“有保留地变革”的正统路线,走上了拒绝任何变革的道路。小皮特死后,其门徒继续执行抗拒变革的政策,对国内激进改革运动进行镇压,甚至酿成了1819年彼得卢大屠杀之类的血腥惨案。显然英国保守主义已经置身于偏执、反动的危险之中,需要出现再一次的理论转机。

三、迪斯雷利的新托利主义

罗伯特・皮尔为保守主义带来了理论转机。皮尔于1834年发表的“塔姆沃思宣言”,将陷于绝境中的保守主义拉回到正统路线上。皮尔在宣言中谈到对改革法的态度,他认为“假如改革法的精神只是对国家及宗教制度进行细心地审视,采取善意的态度,在坚决维护现有权利的前提下对确定的弊病和真实的抱怨加以纠正”⑦,他就能以此精神行事。议会改革是关于选举权和选区调整的改革,这就对博林布鲁克提出的理论阵地(土地阶级对政权的独占)构成了挑战。保守主义自觉地放弃了旧阵地,进入到议会改革的新阵地。正是在皮尔的首相任内,地主阶级抵御自由经济的谷物法被废除,经济体制改革朝着自由资本主义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英国当时还存在着一种激进托利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将伯克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柯勒律治的浪漫保守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更多关注穷人,它对迪斯雷利“一个民族”保守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催生了英国贫富差距的越拉越大,迪斯雷利也注意到英国分裂为穷人和富人两个互不理解的民族,因此提出通过扩大选举权来将其合为“一个民族”。在此思想指导下,迪斯雷利主动进行政治改革,给工人阶级以选举权。迪斯雷利在1872年的水晶宫演讲中系统地阐述了保守党的三大目标:维护现存的国家体制,巩固大英帝国,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第一个目标是保守主义一直以来的主张,而后两项则是为适应新的政治环境而对保守主义的新发展。

四、战后保守主义的发展

进入20世纪,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干预等思潮盛行,而当时的保守主义主流派所据守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的阵地也受到挑战。工党的崛起使得保守主义面对一个新的政治敌手,战后保守党在竞选中的失势促使保守主义重新思考对待国家干预的态度。早在二战之前,就有一批保守主义者开始信奉国家干预原则。1938年,保守党内左翼麦克米伦在名为《中间道路》的著作中宣称要找到在“自由资本主义与彻底的国家社会主义之间的折衷方案”。战后麦克米伦、巴勒特等党内左派成为主流派,在由他们制定的保守党纲领性文件《工业》中,他们公然宣称“经济事务中强有力的政府政策的观念,是保守主义传统的真正核心。”⑧在其观点受到党内右翼的指责时,他们以保守派惯用的方式为自己辩护,“博林布鲁克使我确信,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运用国家的最高权力;伯克使我认为只有通过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才能找到发展的模式;而从迪斯雷利那儿我则知道,两个民族必须合成一个。如果我的保守主义是非正统的,那么我的异端邪说也有声名显赫的同类。”⑨成为主流派的左翼为保守主义找到了新的政治空间,由此出现了战后前30年两党携手达成 “共识政治”的局面。

在福利国家建设卓有成效的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显露。面对经济滞后增长的“英国病”,保守主义再一次从传统中找到了出路。撒切尔夫人领导英国保守党政府对战后的福利主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被称为“新”思潮的撒切尔主义包括经济上的古典自由主义和政治上的权威主义。在经济领域,减少国家干预,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在政治领域加强国家权威,进行工会改革和地方政府改革。撒切尔夫人采用的虽是货币主义的理念,实际上却是对百年前自由主义价值传统的回归。难怪美国经济学家和撒切尔政府的商业部长说,撒切尔夫人与当时的保守党是“19世纪的自由党”。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英国保守主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其基本精神如尊重传统、强调稳定秩序、反对激烈变革却始终贯穿其中。从皮尔、迪斯雷利到撒切尔夫人,这些保守政党的领导人虽然都强调传统和秩序,反对激进的革命和变革,但在面对新情况时又都借助传统对保守主义进行了新的诠释。正因为有了这些诠释,英国保守主义和保守政党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①休・塞西尔:《保守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②杨明伟:《保守主义,一种审慎的政治哲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前言第1页。

③爱德华・海德:《大叛乱史》,牛津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转引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埃德蒙・伯克:《法国革命感想录》,英国企鹅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106页,转引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135页。

⑥休・塞西尔:《保守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0-41页。

⑦戴维・C・道格拉斯主编,《英国史文件集》第十二卷上,伦敦,1956年版,第128-129页,转引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⑧ Nicholas. Deakin. The Politics of welfare: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4.47.

自由不变篇8

关键词:知识经济;弹性工作制;知识管理;知识员工

一、引言

21世纪的今天,与知识经济形态相伴而生的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正成为热点,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所面对的知识员工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知识管理中实施弹性工作制充分体现了现代管理中的人文关系,很好地适应当代知识员工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型和个性化要求。所谓弹性工作制,就是指工作的时间、空间、方式等安排采取弹性化的操作,使工作的要求和员工自身的需要获得良好的协调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弹性工作制的理论探源

知识管理综合了多学科知识与方法,通过系统管理组织的知识资源来提高组织效率、反应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本价值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类信息管理活动迄今为止最高级的形式和最新发展阶段。弹性工作制在知识管理中倍受青睐,但目前缺乏更多的解释,从物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哲学和管理学等视角,我们都可以探寻到其中理论的渊源。

1.弹性工作制与物理学。弹性理论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弹性体在力和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现象。胡克定律定量揭示了物体的形变和受力之间的正比规律,即F=kX。其中k是弹性体本身的形变系数,它是由本身的材料等所决定的。F是所受的外力,X是物体的形变大小,两者呈正比关系。知识组织也有自已的弹性系数,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知识组织中知识主管的管理水平、知识员工的素质以及组织管理。如果知识主管的综合能力比较强,知识员工的文化水平、自身涵养比较高,这个知识组织中的弹性系数k就可以比较大。知识经济时代,外界环境变化快,不确定性因素多(相当于F增大),那么组织的弹性也要相应增大(相当于X增大),两者呈正相关作用。

力学中的动量定理也应验了弹性工作制的正确性和灵活性。动量定理告诉我们,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即FT=MV。如从同样高处下落的两个相同的铁球,一个掉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一个掉在富有弹性的泥面上,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究其原因,两者动量的增量相等(MV),但是由于前者弹性很小,其作用时间较短,F较大,球和路面易损坏,后者却相反。面对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柔性的知识组织给予员工更大的自和支配权,更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硅谷是全球知识管理的典范,也是实施弹性制的先驱,他们的知识精英工作弹性和自由度都较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十分高昂,很好地适应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相反,如果知识组织是僵硬的且缺乏弹性的,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资源,员工们会束手无策,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都会处于窒息状态,不利于知识的创新。

2.弹性工作制与心理学。弹性工作制有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第一定律即为人与人之间心理均有差异,既然人的心理千差万别,管理也必须因人而异,实施弹性化管理理所当然。

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人们的个性表现出人们之间的差异,人们的个性特点和品质,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知识员工的个性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出身的家庭和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每个人的专业背景、工作能力、习惯爱好不一样,因而形成鲜明的个性差异;二是由于他们富于才智、精通专业,所以他们的语言总希望对方接受,他们的行动总希望得到重视,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自尊。弹性工作制满足了知识员工的心理和生理个性化需求,使他们的个人需要和生活习惯受到了尊重,能够更好地协调家庭生活、业余爱好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因而产生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满意度。

此外,据心理学家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因其心情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情绪高昂时与低落时的工作效率迥异,而且人的所有身体功能都受到由人体内部生物钟调节的生理节奏的影响,由此决定了一个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工作效率不同,尤其是主要从事思维性工作的知识型员工。海外工商界流行一句名言:“度假时的决定,比会议室里的更好!”

3.弹性工作制与经济学。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被用来表示作为因变量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影响大小。

实施弹性工作制的知识组织也有一定的弹性系数,它和经济学中的弹性系数具有“自相似性”。在不同的行业或部门,弹性系数一般不一样。(1)弹性系数大于1(e>1),内部员工的自由度的变化大于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如研发部门、营销部门、地质勘探行业等,当外部信息有变化时或不确定性因素增大时,“牵一发而全动”,相关的知识员工的弹性均要大大地增大,并且要灵活多样地改变自已的工作方式,以便主动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2)弹性系数等于1(e=1),内部员工的自由度的变化和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是同步的。如医疗、图书馆等部门,随着病人到院治疗的几率、学生到图书馆的时间段的变化,工作人员的安排等均要作同等程度的调整。(3)弹性系数小于1(e<1),内部员工的自由度的变化小于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如在流水线生产的或在机关政府工作的人员等,即便外界不确定性因素变化很大,他们正常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可能会做微弱的调整,但弹性幅度不会很大。

4.弹性工作制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中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又是无限多样的,它要求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和多样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物质世界是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知识员工的性格、爱好、知识背景、个人能力、工作方式往往差异很大。他们一般不愿受制于一些刻板的工作形式,如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等,他们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自主管理,以便更具有张力的工作安排。弹性工作制做到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充分体现了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从固定工作制到弹性工作制是人类从“必然”走向“自由”的生动体现。马克思哲学认为,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人类一定将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所谓“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所支配的社会状态,而“自由王国”则是指人支配自已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从固定工作制走向弹性工作制是知识员工从“必然”走向“自由”的道路上迈开的重要一步,弹性工作制的“自由”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的实质。(1)知识员工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完全摆脱约束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他们只不过是物理时间和空间上取得了自由,实质上他们是“戴着镣铐的舞蹈”;(2)知识员工的自由是积极的自由,不是消极的自由,他们是在自由的时空中探寻宝贵的知识资源,绝不是进入那种“神与物游”的逍遥游的主观世界,实质上他们承载着很重的精神负担;(3)知识员工的自由不是在废除企业管理的制度和条例,而是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企业的规章制度,最终达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完全统一——创造新知识。

5.弹性工作制与管理学。弹性工作制也是管理学中权变管理理论的一个应用。在管理过程中,要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在环境条件、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3者发生变化时,施加影响和作用的种类和程度也应有所变化,即管理手段和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这就是权变。在体力劳动占很大比重的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固定工作制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它便于计时、考评和根据结果发放工资,在现在许多企业也能够找到它存在的理由。然而在知识资源为第一资源的智力密集型行业,这种固定工作制在部分岗位可能时过境迁,取而代之的是弹性工作制。

“权变就是弹性”。今天智力密集型企业所面对的管理环境千变万化,管理对象是具有丰富思维和个性化要求的知识员工,管理目标是应用与创造知识,均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那种限定时间、固定空间的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只有让更多的自、决策权交给员工,在不确定性因素中进行弹性化管理,员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根据对象的变化和自身状况,在动态中调整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施弹性工作制的条件和缺憾

弹性工作制在知识管理中大有用武之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要慎重行事,它的实施是有条件的,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1.实施弹性工作制的条件。实施弹性工作制必须有良好的软硬环境的支撑。首先,人的素质是能否实施弹性工作制的重要因素。第二,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避免员工们各自形成“知识孤岛”。第三,实施弹性工作制应有良好的物质基础设施支撑。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是知识员工交流、分享知识的重要工具。第四,实施弹性工作制也与工作性质相关,一般来讲应该是知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可按照一定的分工有相对的独立性。

2.弹性工作制的缺憾。弹性工作制也不是知识管理中的万能公式,它也有自已的局限性。弹性工作制的特点是重结果,中间这一个环节很容易失控。如有些营销人员可能用一些不法的手段去推销自已的产品,产生短期效益,这过程我们常常不能及时发现。另外,采用弹性工作制之后,员工的精神压力实际上可能比固定工作时期大,因为这时没有上下班之分,实质上你是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随时可能要去执行某项紧急任务,而不象以前,上下班界定清晰,下班之后几乎是万事大吉,一身轻松。

知识管理中弹性工作制有很广宽的舞台,理论上也有科学依据,但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知识管理中实施弹性工作制要“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陈锐.公司知识管理.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2.张昱.管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自由不变篇9

关键词:社会转型;价值观;演变

中图分类号:B-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89-02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即客体的性质特征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正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效用的看法、观点。在人的发展历程中,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过程有所不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进入了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种变革和转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深入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受此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经历着一个深刻的变化过程。那么,转型时期人的价值观到底发生哪些变化?归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价值体系演变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的国家,这种传统有着深厚的权力意志支撑着。国家动荡不安、经济基础薄弱,政治和文化落后,人的个性受到严重束缚。因此,人们价值观念主要是追求统一与稳定、道德与伦理和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部划归到一个标准上来,这就使人的交往范围受到很大局限,丧失了表达自己内心意愿和思想自由的权利。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各个方面的转型已经开始,社会发展开始趋向正常化、多样化,人们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也向多元化趋势迈进。

现在,我国经济上正经历着从传统自然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社会转变,政治上开始由国家政治集权向建立在人的自由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法治社会转变,人的发展方面开始由“以物的依赖型社会”向以“人的个性自由、个性解放”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经历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变。在这些转变中,人的价值观的转变是最主要的,它影响着人们的追求和趋向,决定着人的发展历史进程。正是基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这些转型和变化,人们对于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追求使得价值观念多元化、多样化,已经由国家垄断、市场消极调节的国家本位思想转变为商品自由流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念,由传统的中国核心文化价值体系转变为融合、包容性吸收外来文化中国的优秀成分,由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传统思想基础上的,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主义、权力主义已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民本位”或“人民主体化”。“当然,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中,并不否定主导价值取向的存在,即以一种价值取向为主导,以其他价值取向为补充。因此,多样化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主导的、统领的。不能离开主导价值取向而单纯地主张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也不能以强调主导价值取向为由,否定多样化价值取向的现实,继续坚持单一化价值取向。”[1]

二、从注重集体利益到尊重人的个性演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以前,人们是把集体主义作为价值主体的,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或者国家利益,人的自由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中,人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国家利益,“一大二公”的观念十分盛行,人们从事生产、教育、文化、艺术等活动都以集体或国家的利益为前提。这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本位――轻个体重整体”思想所影响,人们的地位自始至终得不到有效改善,严重忽视了人的个性自由和个性张扬。客观来讲这是违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如果说整体利益是共性、一般性,那么人作为最主要的社会力量就是“细胞”、“微动力”。因此,从社会发展历程看来,一味地强调整体,强调集体和国家利益是不能推动社会向前进步的。

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已经蓬勃发展,现代西方文化已深入到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和长期以来的以国家利益为主的整体主义受到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的冲击。表现在价值观上,开始由集体转向个体,注重个人的发展,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尊重个人的权利,维护个人的尊严;开始全方位地创造条件,使人的需要和追求不断得到满足,不断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但是,这种思想的转变容易产生消极作用。社会转型是社会的大变革和大转变时期,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也表现出无目的性、盲目性,极易受外来文化和外来思想的影响,例如现阶段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社会道德观念缺乏核心主导等等,都集中反映了西方价值观传入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重视个体价值将会使得人们在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方面产生倾斜,不惜一切代价满足个人而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这就需要以正确的价值思想和核心理念予以引导,引导人们在坚持整体利益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从传统的重义轻利到义和利相互并重的演变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主体经济上表现为重农抑商,因此,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即为重义轻利,义与利的问题就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由来已久的问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这些传统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很合理,符合中国人的价值习惯和文化观念,它重视人的思想世界,崇尚人与社会的道德理想,对于抵制西方的物质主义和物质利益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经济体系的不断确立,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逐渐表现出很严重的缺陷。它将追求物质利益看作是“不道德”、“不正统”、没有人生追求。事实上,这是带有典型的“左”的义利观色彩。相比较而言,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现代资本主义的这种价值取向提倡人们追求经济利益,追求物质财富,不断满足自身生活所需,不断实现自身价值,政治上要求民主、平等和自由,经济上要求实现个人私有财产合法化等等。这种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走向极端就变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大转变,中西价值观念之间必然相互撞击与融合,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一方面不可能放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这是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也要求人们重视社会道义和集体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求人们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下追求自身价值,不断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要,又要求人们以大局为重,以社会、国家和人民总体利益为先决条件;既不能过分采取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也不能忽视重利轻义的西方价值理念;既要重视人的自身个性张扬,又要尊重社会道德公义,将义与利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使义与利的现代价值观更加合理,更加科学,这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繁荣复兴的目标价值所在。

四、从因循守旧的消极观念到开放进取的价值观演变

中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时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都显得极其微小,因循守旧就取自传统文化中的不求上进、自给自足、故步自封的价值观念。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永不放弃追求、不懈努力、不懈奋斗的思想品格,并且一直激励着中国人不断前进,不断奋发向上。这与传统的因循守旧思想反差很大。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封建的血缘家族制。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本位是封建社会的最根本的体制,它限制人的自我意识的成长,限制人的自由个性的发挥,以保全家族地位。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之间只能延续,只能遵从前人的经验与意愿,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违背老祖宗意愿。这种思想根源直接产生的结果就是因循守旧的价值观,可见,由来已久。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号召之下,人们在破除迷信,取缔传统消极思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这只能是祛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思想价值,采用什么样的道德体系就需要探索,那么这就需要革故鼎新,就需要人的价值观开始由一元变为多元。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进入使得中国人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对于新事物和新观念的理解也变得多样化,现代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又使得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愈来愈深入,人们在各个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方式,中国已经步入开放国家的行列,人们的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任何一种文化的影响,任何一种思想的束缚,而是跟随者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更新观念,人们的价值体系也不断完善和进步。

社会转型不是简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是思想观念的不断革故鼎新和不断进取。现代化的中国人正在扬弃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正在包容和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西方价值思想,正在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以自身合理的价值理念影响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以自身优秀的价值成果推动世界和谐,实现世界大同。

参考文献:

[1]张友谊.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嬗变[J].岭南学刊,2006,(6).

自由不变篇10

埃及金字塔举世闻名,其技术含量及精湛的艺术水平,让世人由衷赞叹。关于金字塔由何人如何建造,世人作出过种种猜想,有一种“和谐弹奏精彩乐章”的“和谐说”不无道理。“和谐说”的观点认为,金字塔是具有某种信仰和心灵极度自由的人团结协作的结果,绝非失去自由的奴隶们所为。

“和谐说”是瑞士一个老钟表匠通过自己的特殊经历推测出来的,这个制作了一辈子表的老钟表匠在老年时因意外被当局抓捕入狱。在狱中,无论如何努力,他制作出的钟表,其误差远远大于一天6秒,不符合小于5秒的行规。出狱后,他继续制作钟表,他制作的钟表的误差达到了小于5秒的行规。这位制作了一辈子钟表的匠师经过深思认为,由于监狱的特殊环境,他的心灵受到压抑,自己的潜意识极不自由,要知道一个钟表的二百余个零件都需要仔细打磨,稍微一个地方有疏忽,制作出的钟表就不合乎要求,生产出的产品就不合格。由于自己在狱中没有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自己就难以制作出合格产品。举一反三,他联想到埃及的金字塔,他推测出工程浩大的金字塔需更要团结协作,另外建造金字塔的人心中必定怀有某种信仰,他们能够在劳动中自由发挥生命的潜能。

虎啸山林,鹰击长空,鱼翔潭底,兽犹如此,何况人乎? 人,只有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才能将潜资与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其实,一味奢望那些不现实的东西,还不如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而今现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不乏则身不累。有人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美。

一个人,改变不了周围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身,改变对现实的态度,不断调整自己,才能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随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随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随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随着改变。”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和谐的环境里和谐的生产关系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一个人,一旦有了坚定的信念和自由的心灵,生命的大花园里必将会硕果累累!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铝土矿子弟学校。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