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家日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4:15

自由作家日记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1

一、从老师“教什么”到学生“学什么”

现代文学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一般来说,在极为有限的课时内全面讲授现代文学是不可能的,即使只对重要文学事件、重点作家、经典作品进行学习也难以实现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有所取舍,通常哪些内容讲哪些不讲,哪些精讲哪些略讲,是由老师来决定的,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因此从教师要“教什么”转变到学生想“学什么”上来,让学生来选择学习内容。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现代文学不象理工科那样,前后逻辑性强,必须按部就班地学习,这为打破常规顺序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文学的“史”的流变不是学生掌握的重点,没有必要一定遵循时间顺序进行讲述(多数教科书以时间为序编排)。更重要的是这样能更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1、学生选择“学什么”能够凸显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来选择“学什么”,乍看太自由,会失去控制,也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其实这并不难解决。因为首先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确定一个宽泛的学习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由学生来选择更感兴趣的内容优先学习;其次,虽然每个人兴趣点不同,但对于同时代的学生来说,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还是有相对的统一性,其共同点要多于差异。只要是大家的共同兴趣点上切入教学,就不会失控和顾此失彼。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入手学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现代文学时,我就让学生们选择第一位要学习的作家,不同班级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海子。从他们选择时的热烈和郑重以及言语中流露出来的那一份能明显感觉到的肃穆和尊崇,都说明了他们对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的喜爱和尊敬。谁说现在的学生不懂艺术、不懂文学、不懂生命的价值?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被打动。尽管从文学史的划分上,海子不是“现代作家”,但他是“现代的作家”,是离学生更近的作家,学生们众口如一的选择足以说明海子及其诗作能引起当代学子的强烈共鸣。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讲授的主动权给了蠢蠢欲动的学生,围绕海子,由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阅读原作,制作课件,登台讲解,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一时间,班上兴起了一股小小的“海子热”。现代文学课教学因为一个当代诗人有了一个浪漫唯美的开始。

2、学生选择“学什么”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文学的一种理性判断学生的选择既透露出他们的兴趣点,也能体现出对文学的理性判断。在选择现代作家时,选择先讲鲁迅和沈从文的几乎各占一半,这个选择一时间令我颇为震撼。因为这两位作家正是现代文学教学的重点,虽不能说他们各自占据了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但说他们代表了现代文学的两种文学形态却不为过。众所周知,在现代作家中,鲁迅是永远绕不过的话题,如果说鲁迅代表了“五四”文学形态,那么,沈从文代表了“五四”之外一种超时代、超功利原始自然本真的文学形态。沈从文的文学史命运几经曲折,他曾遭到批判、长期被遗忘、到80年代以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这种遭遇本身就能够反映出许多文学之内和文学之外的东西。正如陈思和曾说:他(沈从文)被冷淡并不完全是政治原因,“他在小说中呈现的很多东西,如果用‘五四’的话语来衡量它,的确很多东西无法被解读。并不是说20世纪文学只有‘五四’,而是我们这个学术圈就是在被人为构筑起来的‘五四’传统下思考的,而看不清之外的东西”[2]。如今,打破“五四”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沈从文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什么在现代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反而更向往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为什么当年沈从文建筑的精神家园如今成了都市人争相栖息的精神净土。这无不说明,有了适宜的社会文化背景,曾经被遮蔽的文学存在会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文学是可以超越时代的,这是文学生态平衡的体现。我们不仅需要鲁迅的“赤子其人深沉其文”,我们更需要沈从文的“赤子其人星斗其文”。学生的这种选择也许只是一种感性的选择,但却抓住了核心。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未尝不可以看做是学生对现代文学两种文学态势两种风格的理性提升,尽管是无意识的,但却道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决定了文学的接受程度,文学既可以冲锋陷阵成为社会进步的先行者,对社会、对文化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如鲁迅;也可以构筑起精神的家园,给人心灵以抚慰,获得审美的愉悦,如沈从文。让学生选择学什么,是对学生兴趣的尊重,对学生价值判断的肯定,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积极性。在学生选择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学生兴趣与教学无直接关联而粗暴否定,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能力,学生的选择是可以给老师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感动。

二、研究性学习———从老师“怎么教”到学生“怎么学”

如果说“怎么教”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选择的教学方法,那么“怎么学”则是从学生出发,以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接受情况而确定的教学方法。根据现代文学特点,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中学特别是高中推广了很多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进行的一项从内容到形式比较全面的一次教学改革。大学已经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控制,教师和学生一定程度上拥有了更大自由,这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也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资源条件。这里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提高综合能力。“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重实利、尚实用的社会中,今天的本科教育也与过去不同。过去本科教育以培养专家为目的,而今天的本科教育成为带有普及型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绝大多数受教育者要到与文学无关的部门服务,所以教育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在今天变得更为切要。”[3]正是在这样一个无法逆转的社会氛围中,现代文学教学要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加大力度,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应该说,让学生“学什么”就是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的体现,在“怎么学”就是在学习形式上一种探讨。

1、经典平常化现代文学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经得起考验的经典作家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也已形成的观点都是一成不变的,它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发掘的空间,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与其说是一门需要去理解、记忆、学习的学科,不如说这是一门需要去参与、对话、建构的学科”[4],在学习中要给学生更宽松的参与空间。因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对作家作品过高的定位评价反而会淡化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易引发逆反心理。所以,要了解学生希望怎样学,避免将现成的观点出售给学生。特别是对经典作家作品,让学生尽量从零影响开始阅读(即不受现有观点的影响和制约),允许学生对经典提出质疑,把经典平常化,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对于鲁迅,学生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从小学到大学权威教材的评价基本一致,而且学生接触到的多是单一的评价标准(如从意识形态、从社会作用等方面评价),学生缺乏新鲜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一定程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同学说:我们不喜欢鲁迅。问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太伟大了,没有对话的基础。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从鲁迅之爱入手,了解鲁迅的大爱(家国之爱,民族之爱,文化之爱)与小爱(家庭之爱伦理之情),了解鲁迅作为平常人感性的一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精读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婚姻的小说《伤逝》,并把学习重点放在课堂讨论上。因为相对于鲁迅的其他作品,这篇小说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会更感兴趣,有话可说。的确,在学习《伤逝》的过程中,学生们热情很高,他们不仅认识到鲁迅内心之爱的丰富、深沉和矛盾,看到鲁迅更为人性化的一面。同时,通过与同时代同类题材作品对比,切实感觉到鲁迅的深刻,这比老师直接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中,学生们竟然无意识地涉及到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等方面的一些观点,而他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这些文学理论。这使我再一次认识到,理论来自实践,理论精华零星地存在于个体的文学实践(写作、阅读、接受等)中,很大程度上,不只是老师启迪了学生,更是学生启发了老师。

2、开展课余研究性学习课余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之一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协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无法保证人人有机会参与课堂发言所以,课余时间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潜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采用自由结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团队,如以宿舍为单位,在课余时间,针对大家有争议、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分工合作,各发挥其长,集体备课,查阅资料,经分析讨论后,形成相对成熟的观点,制作幻灯片,派代表利用课堂时间把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小团队的智慧精华就展示在大家面前。事实证明,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团结协作,也使参与者学到了不少知识,在计算机操作能力、幻灯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讲台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不可不谓一箭多雕。课余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之二是鼓励个体研究。对于个别对文学有更多兴趣和潜质本人又有深入学习的愿望的学生,鼓励他们对进行专题深入探讨。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每个班级都会有。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不能忽略,应该悉心呵护,有针对性的指导,介绍一些前沿的观点,让这些学生的潜质得到发挥。不定时地将学生的个人学习心得和成果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样既可以增加这部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大学的课余时间充裕,而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时间,既能使学生生活充实,又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激励大家向更远更高的目标迈进。

3、学习成果日记化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能够坚持每天记日记的人已经不多了。而大学生正是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生活多彩的年龄季节,每天都会有值得记录的见闻感受,但经调查,记日记的人倒是有,但能够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的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因此,在学习中,应鼓励学生记文学日记或周记,把现代文学作业、考试用日记的方式来体现。学生把现代文学学习或课外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心得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记的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可繁可简,但一定得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能人云亦云。老师随机抽查这种可以公开的日记,以寻闪光之处大家共享。常言道江湖高手在民间,很多不易被发现的光芒就隐藏默默无闻的角落。所以,不能忽视学生没有公开流露出来的观点,也许最有价值的内容就在其中。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看,同时能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内心的情感。文学靠心灵去领会,心灵靠文学来滋养,这样把文学真正融入生活,当做一种心灵鸡汤,给生命以滋养。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文个性化;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说真话

作文说到底就是用笔说话,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同样是作文的主人,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让他们拥有表达情感的自由,而这一切都是以说真话、抒真情为基础的,情动才能辞发,真实是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一写作文就胡编乱造和出现假、大、空的现象。

二、培养创造意识,鼓励学生写想象与幻想中的事物

想象与幻想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独特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而独特正是个性展现的真谛。小学生喜欢想象和幻想,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与事物是丰富多彩的,鼓励他们写想象作文能使他们的思想与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展现。例如,学生在写《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时,有的想用七色花消除战争,有的想用七色花让地球变得更美丽,不再有污染,有的想让七色花带他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些都表现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与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他们写想象中的事物,要顺应孩子爱异想天开的天性,让孩子的“童心”得到飞翔,让孩子的“童性”得到张扬,让孩子的“童真”得到展示,更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播下一颗创造的种子。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过,想象力是一种人类所拥有的但似乎本应是神独有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黄金时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奇特的想象,他们的想象也许不符合社会、生活甚至情理的实际,但是让孩子们保持一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非常宝贵的。

三、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让作文由封闭走向开放

要想让学生在习作中充分的展示个性,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这些自由主要包括选材的自由、命题的自由、抒情的自由、表达方式选择的自由等,有了写作的自由才会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例如,学生写自己最难忘的一次关于“微笑”的经历时,有的学生写老师轻轻抚摸自己头时的微笑,有的写考试成绩进步了父母称赞时的微笑,有的写为环卫工人送去雪糕得到的微笑等,有的用记叙文,有的用诗歌。因为学生拥有充分的写作自由和独特的个性体验,所以他们的习作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各有各的材料,各有各的表达方式。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只有学生有了写作的自由,才会有创意表达和个性化表达的出现,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结果。如在写单元学结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记者访谈的形式来谈收获与反思,给足学生自主体验的空间,这种方式现场感强,形式新颖,让学生拥有了更多创新的思维与空间。

四、评价尺度适度从宽,以激励与表扬为主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作文教学首先要重视让学生乐于写作,善于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一开始就觉得作文如同平时说话一样并不难,消除他们作文难的心理障碍。在作文的评价标准上,要遵循螺旋上升的规律,把握好各学段的写作评价标准,不宜拔高要求而让学生望而生畏。在作文评价的等级评定中,教师要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积极的评价中感受到自己在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教师不要吝惜自己手中的分数,不要吝惜自己笔下的赞扬,以激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积累个性化作文材料

日记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日记是一个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自主性、真实性、独特性、个体差异性是其基本特征。日记能够表现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一颦一笑、一怒一乐的情感最为真实,而这种真实正是作文个性化所必需的。学生写日记每天会有新发现、新感受,心境不同、情感不同、材料不同,其个性自然也就表现出来了。坚持写日记会促使孩子经常留心周围的各种事物,并进行观察,从而自然地、积极地去分析、比较。要求并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对实现作文个性化大有帮助,日记的个性化为作文个性化奠定了良好的写作基础,是个性化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

六、加强课外阅读,提倡海量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温儒敏先生也说过,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读书,不读书。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部编本语文教材比起以往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但阅读量还是不够。所以必须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海量阅读”……阅读量的提升一定会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写好个性化的作文。部编本语文教材高度重视阅读积累,这正是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牛鼻子”,它与实现学生的作文个性化并不矛盾,反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总之,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努力实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作文个性化,顺应时展,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3

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往往对课本爱不释手,他们津津有味地翻看一页页精美的图文。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分明告诉我们:他们多么希望自己会认,会读啊!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最佳求知期,识读同步,引发兴趣。

我们在实验初始,即摒弃独立识字,提出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识。

首先识读词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后,即识读句子。一年级第一节语文课新授之前,老师拿出1分钟时间教学生认读1-2个词,词以卡片形式出现。这些词语,大多贴近学生生活,他们潜意识里已有了模糊记忆,基本属于再现巩固。领读3-4遍后,老师将词卡贴入“识字天地”栏目。一周后,老师马上用这些词语连成句子出现,如:“我是小学生。”“我爱老师。”指导学生读句。在教学中我们很快发现,有些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如“在、着、啊、哪、呀”等,即使以词的形式出现,学生也感到陌生无趣,而如果将它们融入句子,教学将事半功倍。在教看图学词学句时,我们就补充了这样的一些句子:这山可真高啊!你爱画画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通过范读、领读,学生既学会了读句的语气,又认识了标点符号,还识记了“可、啊、之、在于”,可谓一教三得。

二、多种形式,发展兴趣

1.识字快车。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大量识字。为及时巩固,防止遗忘,我们新学期开学就让学生准备一辆识字快车,即一个铅笔盒大小的小纸盒,外壳上画上车窗、车轮稍作装饰,车顶打20个小方格。每天识记的词先让家长帮助写在纸片上,慢慢地由学生自己学写,写好后认读几遍,投入快车。学生可随时随地打开车厢复习。老师每周检查一次识记情况,最少15张,多多益善。老师在小方格中记录识词数量,表扬激励,比一比谁的小车载得多,跑得快。有了识字快车,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他们千方百计集卡识字识词。每学期学生都能集卡300多张。打开小快车,看看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2.吟诵诗文。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而古诗词又极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每学期我们精选20首古诗,由易到难,指导学生背诵。每周一诗,贵在坚持。自由读写课上,我们经常进行背诗接力,表演背诵,学生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课外又自选了很多诗歌自觉背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书海竞帆。

每学期,同学们都能看到教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张设计精美的“书海竞帆”评比台。评比台的底部写有全班同学的名字,名字上一只只金色的小船正整装待发。船上依次画着20个小船。老师告诉同学们,读一本好书,小船向上行驶一格。大家可随时将自己读过的好书交给老师抽查,然后由老师在小方格中登记书名,记录字数。期末各班累计阅读量,评选小书迷。课间,我们经常看到同学们围在评比台前,他们议论着,交流着,沉浸在读书的欢乐之中。

4.勤写巧练。

新学期,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精美的日记本,我们统一命名为“自由读写本”。这个本子写的类型包括三部分,即听记、摘抄、写话。每周每个类型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次,按词、句、段循序指导。

(1)悉心指导,听记摘抄。

第一,指导格式。每次写前都让学生按日记格式在第一行写明日期、星期、天气情况,另起一行写“摘抄”或“听记”一词,表明写的类型,再起一行具体写内容。第二,精选内容。学生摘抄老师听记的内容大多来自自读课本和课外书。自由读写课上,老师利用自读课本,先教学生识字,粗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精选好词佳句,用铅笔在书上将其画出,最后摘抄到自由读写本上。第三,明确要求。听记、摘抄时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听记时难写的字老师在黑板上提示。

(2)图文结合,学习写话。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写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写图。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贴图说话。当然也可以自己亲手画图写话,图文结合。学习写话的训练顺序是写词——写句——写段。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统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鸟等图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鸟”。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有了写词、写句的积累,老师悉心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连句成段。

(3)观察生活,学写日记。

有了看图写话的积累,我们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指导学生写日记。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举办了一系列少先队活动,如春游、体育比赛、放风筝、做实验等。教室里还建了生物角,种植了美丽的植物,饲养了可爱的金鱼。有了愉快的生活体验,学生的日记内容丰富、活泼有趣。学生的自由读写本,老师每周只批阅一次,平时发给同学,大家课余时间可广泛传阅。学校定期举行优秀“自由读写日记”展评,在橱窗中陈列展示,鼓励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学期期末,家长打开满满的一本日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开展竞赛,巩固兴趣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识字、读写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其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组织了一系列语文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1)我当小小播音员。

实验班展会时间安排2名同学或朗读精选的诗歌,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每人l-2分钟。由学生主持,全班同学参与评优,优胜者获当日小小播音员称号,老师授牌表扬激励,巩固读的兴趣。

(2)佳作欣赏橱窗。

我校每个教室外墙壁上都有一个宣传橱窗,实验老师每两周选取一批佳作张贴到橱窗里,让学生观摩学习,巩固学生的写话兴趣。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4

这种断代论述显然不是从整体上对美国自传文学的发展作分期。他们分别按照历史顺序有选择地加以论述。显然,以上分期只是不同学者为研究之便而针对美国自传文学发展的特定时期所做的划分。而且,有些分期过于机械,并不能全面体现该时期美国自传文学的总体特征。例如,沙伊在论述“美国史前自传”时,其分期的下限时间界限不是很明确,其论述包括了美国建国后直至19世纪20年代的一些重要自传。再如,布依尔在论述“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自传”时,所选择的时间跨度仅有三十年左右,这一时期,美国自传写作得以蓬勃发展,但终因时间跨度过小而难以从整体上勾勒出该时期美国自传文学的主题特征和时代特色。对于自传文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应当以自传文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核心,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和自传文学创作发展的状况,作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不能把上述四位学者的断代研究予以简单相加,从而拼成是对美国自传文学的历史分期。本文借鉴上述学者的研究,并结合美国自传文学自身的发展状况,把美国自传文学的发展也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美国自传,浪漫时期的美国自传,内战后至二战时期的美国自传和二战后的美国自传。这四个阶段无论在美国社会发展阶段、自传文学创作状况和表现主题方面,都有各自明显的时代特征。当然,对美国自传文学发展史进行分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严肃的课题,需要对各个时期自传文学的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各时期自传文学的鲜明特征,才能做出较全面合理的划分。以下分期,只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早期美国自传

作为文学王国里的一种文类,自传文学的形成与演变也同样受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的影响与制约,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表征意义。早期美国自传这一历史分期的下限可止于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而其上限是难以确定的。从总的方面来看,这一时期还属于文化发展的早期。根据人类学家的考察,17世纪前的北美地区只有土著印第安人的口头形式的个人回忆和故事,不存在书写形式的自传作品。从17世纪早期开始,在这片原始的大陆上,出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探索者的足迹。这些来自旧大陆的人们怀着清教主义的美好理想,一边用充满渴望而新奇的目光观察着这片“希望之乡”,一边拿起手中的笔记录着他们的所见所闻。这些笔录是美国自传作品的雏形;其中,约翰•史密斯(JohnSmith)以其系列自传作品占据了卓越的历史地位。但是,无论口头形式的个人回忆还是笔录形式的个人游记,都不能算做当今意义上的自传文学作品,但它们为以后的美国自传甚至美国文学奠定了基础。如美国文学中,独立自强和个人主义的主题都带有这一时期作品的烙印。“早期美国的清教徒们的日记具有纯粹的实际功用,但它们逐渐变得复杂而精致起来,因此在十七世纪中叶,日记和某些类型的日志成为具有自我反省性质的文学的一部分。其结果是在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中,产生了一种文学与神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2]如诗人爱德华•泰勒、安妮•布德兹特里特、科顿•马瑟、塞缪尔•休厄尔的日记和约翰•伍尔曼的日志。这类作品大多属于精神自传,其主题大多是清教徒精神皈依的心路历程。其中,科顿•马瑟(CottonMather,1681-1724)的《科顿•马瑟日记》是清教徒精神自传的里程碑式作品。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自传文学作品诞生于18世纪。在该世纪,出现了美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三位自传文学巨匠。他们确立了自传写作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也为后来美国文学的主题和形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分别是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Edwards,1703-1758),约翰•伍尔曼(JohnWoolman,1720-1772)和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其代表作分别是《乔纳森•爱德华兹自述》、《约翰•伍尔曼日志》和《富兰克林自传》。这三位都是清教思想的代表人物。爱德华兹的《乔纳森•爱德华兹自述》开始写于1739年,饶有趣味地描述他的童年生活、和父亲的关系、对基督的信仰以及与自己内心罪恶的争斗。自述中充满着清教主义的美好理想和对来世的憧憬,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意义,对美国后世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建构与维系产生了很大影响。[3]约翰•伍尔曼是一位享有很高名望的教友会牧师,他在英属美国殖民地到处游历,谴责奴隶制,倡导农奴解放。他的日志出版于1774年,时年36岁。日志运用简朴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述他热忱的情怀、纯洁的动机、深厚的同情心和坚定的精神信仰,一位圣徒形象孑然而立。不同于乔纳森•爱德华兹和约翰•伍尔曼,同样身为清教徒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代表了清教思想的另一方面,即现世关怀。二者反映了清教思想中唯心与唯物对立的悖论,这也正是殖民时期当地人们精神世界的真实状态。富兰克林在65岁时开始书写他的自传。《富兰克林自传》被认为是美国“个人主义”和“美国梦”最具典型的体现。富兰克林保留了清教徒的忠诚和其他美德,但抛弃了加尔文的宗教观,即“地球是眼泪和苦难的深渊”。他认为对上帝的敬奉应表现在人的日常行为之中,是他务实宗教观的体现。《富兰克林自传》是由贫穷到富有、由卑微到尊贵的清教徒理想的延伸和发展。对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富兰克林自传》是一本充满启迪意义的教科书———一个未受过学校正规教育的人成了著名的文学家、发明家,这是一条典型的“美国式”成功之路。作者借以书信体的形式,向其儿子讲述了自波士顿的幼年生活至费城岁月。作为一位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的伟大人物,他一开始便以慈父形象出现———不仅对其儿子,而且面对整个美国民众,没有流露出任何自命不凡的语气。他娓娓道来,不含任何劝谕说教成分,语篇风格平和真切,措辞简洁朴实,一位饱经风霜、情真意切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这本仅几百页的《富兰克林自传》对人们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任何一部美国书籍都无法比拟的。被誉为美国人“原型”的富兰克林以实际行动阐释了进取精神和个人自由的内涵,彰显了个人主义这一美国民族理想宏大的精神力量。《富兰克林自传》还为自传写作在文学史上赢得了经典地位,是美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都不可回避的力作。无论是在主题上,还是在形式上,它都是自传写作的“原型”,开创了美国名人写传记的风气,建立了传记文学的传统,而且对美国后世非虚构文学的主题、语言风格和第一人称叙事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另外,非裔黑奴自述也是这一时期美国自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760年第一部黑人奴隶自传问世到1865年美国立法废除奴隶制的一百多年中,已出版的奴隶纪实文学不下千余种。

二、浪漫时期的美国自传

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指独立战争后至内战爆发这段时间。19世纪初,美国完全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理想的民主模式和政治平等成为这个新型国家的理想;开拓者用双手为美国开辟出大片的西部疆域,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综合国力。这些显著成就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满怀乐观主义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个生气勃勃和致力于开创新生活的民族,必然强烈渴望以文学艺术来表现自己新的经历和理想。当时,清教徒的宗教观仍占统治地位,但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新大陆的人们已开始了对生活理想的思索。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人对上帝的侍奉转移到人的基本权利。这一时期的美国作家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反对古典主义的形式和观点;歌颂大自然,崇尚个人与普通人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美国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另外,发生在英国和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也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尽管外来的影响非常强大,但美国的浪漫主义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那就是表现“一种全新的真实的经验”。[4]美国的作家对这种全新的真实的生活经历迅速做出了反映。在19世纪30年代至内战爆发这段时期,随着美国浪漫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美国的文学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景象,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美国文学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成为一种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学。在浪漫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背景下,书写自我的社会语境已经在美国形成了,“我”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主题。另外,个人主义已经从政治领域延展到个人生活方式中。在自传创作传统和个人主义的推动和影响下,具有强烈的个人经验色彩的自传体小说也空前繁荣,如爱默生的一些主要随笔、梭罗的《瓦尔登湖》等等。这是美国文学史上自传写作空前繁荣的时代,自传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普通的退役军人回顾战斗岁月的自传作品一部接一部地出版。马丁(JosephPlumbMartin)的《记叙一位革命战士的冒险、危险以及遭遇》(1830年)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这一时期诞生了两位美国自传文学巨匠,分别是约翰•亚当斯(JohnAdams)和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他们两人为这一时期美国自传写作的繁荣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约翰•亚当斯是美国第二任总统,他一生坚持记日记,他的日记连同他的自传一同被收录在巴特菲尔德(L.H.Butterfield)编的《约翰•亚当斯的日记和自传》(DiaryandAu-tobiographyofJohnAdams)中。杰斐逊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美国第三任总统,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美国民主和自由的象征。《托马斯•杰斐逊自传》是他在77岁高龄时开始写的,忠实、富有启发性并饶有趣味地叙述了他的经历以及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史诗年代。两部自传开创了美国名人写作自传的传统,也深深地影响了美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自传类别,那就是记录和描写非裔黑奴的奴隶生活和逃亡生涯以及为自由而抗争的奴隶自述的出现。“超验主义学者西奥图•派克就认为‘美国人固有的浪漫精神都体现在奴隶纪实文学中,而不是在白人的小说中’。”[5]黑奴在自述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黑人在奴隶船上的悲惨遭遇和暗无天日的生活,用亲身经历过的血淋淋的事实揭发和控诉奴隶贩子掳掠非洲黑人的罪恶行径。这些黑奴自述为最终取缔海上奴隶贸易制造了舆论。其中著名的黑奴自述有第一个黑人作家威廉•威尔斯•布朗的自传《威廉•威尔斯•布朗的记事:一个逃亡的奴隶》(NarrativeofWilliamW.Brown,aFugitiveSlave.WrittenbyHimself,1847)。在他的文学生涯中,最佳的代表作是晚年出版的自传《我在南方的家》(MySouthernHome,1880),以优美的笔调描述了他丰富多彩的一生。黑人解放运动领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另一位杰出的非裔美国自传作家,他分别于1845年、1855年和1881年撰写了个人自传《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奴隶的生活自述》(Narra-tiveoftheLifeofFrederickDouglass,anAmericanSlave,WrittenbyHimself)、《我的奴隶生涯和我的自由》(MyBondageandMyFreedom)和《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平和时代》(LifeandTimesofFrederickDouglass)。道格拉斯在三部自传中通过叙述他本人的生活经历,记录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几乎一个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宗教状况,刻画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人物形象,因而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三部自传对19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做出了独特贡献,开创和奠定了美国黑人文学传统,引领了一种新的文学话语模式。三部自传不但奠定了道格拉斯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奠定了他在美国废奴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另外,女奴自述也是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自传文本,在为数不多的女奴自述中,最著名的是哈丽特•雅各布斯的《一个奴隶姑娘的种种遭遇,由本人亲自撰写》(HarrietJacobsandIncidentsintheLifeofaSlaveGirl,1861)。雅各布斯的自述“开创了十九世纪美国具有开拓意义的女性奴隶叙事文本……以一个违反了女性道德准则的女性为叙事人,大胆触及奴隶制对于女性肉体的蹂躏和摧残的主题,从而打破了女性文学创作的禁区,开创了女性形象的新视角。”

三、内战后至二战时期的美国自传

美国内战(1861-1865)后,美国自传得以进一步发展。除了白人自传,少数族裔自传也陆续出现。少数族裔自传的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美国自传文学的显著特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标志着美国文化开始从单一走向多元格局。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美国华人开始的自传写作发展迅速。主要代表作有李周的《一个中国人的故事》(1903),李彦富的《当我在中国是个孩子的时候》(1887)。华裔的自传创作,一定程度上是受出版市场的左右,但更重要的是在异质文化中,由于历史的断裂、传统文化的缺失、主体意识和文化身份的丧失,作者在重建自我文化身份和心理归属感的强烈意识促使下来写作的。正如《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对美国亚裔自传写作所做的描述:“从一个亚裔美国人的自身角度来讲述亚裔美国人自己的故事,要把被种族主义破坏或否定了的文化根基重新恢复起来。”[2]除了亚裔美国人自传外,非裔美国人自传也大量出现。主要代表作有布克•华盛顿的《从奴役中奋起》(UpfromtheSlavery,1901),杜波依斯的《黎明前的昏暗:关于种族概念的自传》(DuskofDawn:AnAutobiographyofaConceptofRace,1940),理查德•赖特的《黑孩子》(BlackBoy,1945),都是非裔美国人自传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对繁荣黑人文学和推动黑人解放事业起了很大作用。这一时期,女性自传的比例也大大增加,著名小说家伊蒂丝•华顿(EdithWharton)、曾获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女社会改良家及和平主义者简•亚当斯(JaneAddams)、美国女权主义倡导者夏洛特•吉尔曼(CharlotteP.Gilman)等都曾出版自传作品。女性自传和少数族裔自传的兴起,是这一时期美国自传创作的一大特征。大量女性和少数族裔自传的出版标志着处于美国社会文化边缘位置的人们通过争取话语权而开始积极建构自我意识和文化身份,并通过这一建构过程来反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该时期占最大比重的还是美国白人自传。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分别在1907年、1913年、1917年著有《美国见闻》、《少年及其它》和《中年》三部个人自传。1907年,亨利•亚当斯(HenryAdams)的自传《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的出版被评论者认为是美国现代自传的开始。1920年,被誉为“钢铁大王”的卡内基的《安德鲁•卡内基自传》出版。1927年,现代舞蹈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Duncan)创作的《邓肯自传》被誉为“灵魂的自传”。以上述作品为代表的美国白人自传在主题上多表现美国文化中独特的个人主义、美国梦和文化多元主义。四、二战后的美国自传二战后的美国经历了著名的“平装书革命”,这对美国自传的写作、出版发行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美国自传的出版数量达到顶峰的原因之一。当然,引发二战后美国自传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如“社会的外在因素和传记文学自身赖以生存的活力”,表现在“首先,时代为传记文学赢得了市场。传记文学所描写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名人,都有其奋斗的经历,成功的经验和喜悦,或者受挫的教训和痛苦,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传记文学自身不断发展成熟。当代美国的广大读者,在饱受各种现代派炮制出来的那些脱离生活、荒诞无稽、晦涩难懂、高深莫测、难以卒读的作品之后,自然把阅读的兴趣转移到这些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既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又可以给他们以智慧的启迪、仿效的榜样,同时又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再次,传记文学同其他纪实文学一样,都有其历史价值。不但能为读者或历史学家了解、研究这些传记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而且能为研究这些人物,特别是研究著名作家的思想及其作品,提供珍贵的权威性的参考资料。”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5

检视三毛的笔耕道路,品味其作品的无穷魅力,不能不注意到她的文学追求。三毛的文学价值观,与她的个性、文学道路、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理解,有着密切关系。确切地说,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对于她,既非经国之大业,千古之文章;也非文学殿堂之捷径,天下扬名之手段。且看三毛的自我表白。

“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草芥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

”[1]“至于写作,我个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使命感,我在主观上往往认为,写作品只要背上一种使命感,那我就完了,就写不出来了。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写。”[2]“

我承认我的作品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巨著,可是,我觉得三毛还有她清朗、勇敢、真诚的一面,起码能给读者,特别是较低层次的读者较清新的一面,不能老叫他们在情和爱的小圈子里纠缠不清。”[3]

三毛明确宣称,她的写作是“游于艺”,“写作只是我的游戏之一”、“用最白话的字来说就是玩。”[4]这里的含义并非狭隘意义上的人生玩耍,而是强调兴之所至,即成文章;一切率性而为,并非刻意追求。如同三毛的写作与人生密切相关一样,她的写作观更多地来自于她的人生观。

三毛说:“我是游戏人生。……我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不过要玩得高明。譬如说,画画是一种,种菜是一种,种花是一种,做丈夫是一种,做妻子也是一种,做父母更是一种,人生就是一个游戏,但要把它当真的来玩,是很有趣的。”[5]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基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反拨,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由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旷达、洒脱的三毛。她说:“生命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趟啊!”[6]她开始有情有致地去爱人,有滋有味地享受生命,有真有实的游戏人生。她在认真入世、全力“扮演”各种人生角色的同时,学会了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情,于是有了《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游于艺”作为三毛的一种文学观念,主要包含了她对文学的功能、文学的价值、写作的动机与心态等一系列问题的自我理解,它并非创作态度上不负责任的“玩世”,也不是写作过程中随心所欲的涂鸦。事实上,写作在她不仅仅是游戏,那是一生的执著。潇洒天涯的同时,伴随着艰苦、单调的沙漠人生;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的文字背后,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惨淡经营,仿佛天然自成的故事,却用尽了叙事的苦心。三毛父母说女儿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六亲不认”,“生死不明”,正是对三毛文学苦心的证明。只不过三毛出于豁达、乐观、自由的人生观和写作观,把这份人生历练和写作艰辛都变成了宝贵的生命方式和生命体验,被世人认为的“苦”,也就成为作者自得的“乐”。在此意义上,喜爱“游戏人生”,能玩味生之欢悦快乐,享受生命的各种滋味,当真地演出人生中精彩的“自我剧”,也不失为一种聪明和达观。敢于宣称“游于艺”,在自由自在的境界中纵情山水,放眼人生,驰骋笔墨,挥洒情感,以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来拓展人生的空间;它所显示的,是一个彻悟人生的成熟女性的胸襟和力量。

一个主张“游于艺”的作家,她的作品既然不以描写大众人生、揭橥社会问题为己任,对于自我人生的抒写,就很容易成为三毛创造的中心。三毛一再强调,“我的文章就是我的生活。”“我写的其实只是一个女人的自传”,“迄今我的作品都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就我而言,我比较喜欢写真实的事物,如果要我写假想的事物,自己就会觉得很假,很做作。”[7]从三毛作品到三毛自述,可见其作品最重要的个性化特色:一是纪实色彩,二是抒写自我。就前者而言,三毛没有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她从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鲜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读者往往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融纪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借天涯人生抒发个人志趣,三毛成功地运用了写实手法,她的作品由此显得真实、亲切。就后者而言,三毛作品只写自己的故事,篇篇有作者之“我”,一切从“我”出发,由“我”展开叙述,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归缩。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出现的三毛,以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毛三位一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兴趣盎然,并把阅读评价直接导向作者本人。正是这种写实、写自我的特色,带来了三毛独特的文体形式。

对于三毛作品的文体形式,见其浪迹天涯的旅行见闻,有人称之为流记;见其篇篇有我,独抒性灵,挥洒自如的率性之作,有人称之为散文;见其奇特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有人称之为小说;见其自我的纪实色彩,有人称之为私小说;作者本人则称之“自传”。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符合三毛的创作实际呢?三毛的作品,有自己的心境记录,也有作者身边的邻人、朋友的遭遇,但就其主体风貌而言,是在讲作家自己的真实的故事,在文体上,除了《万水千山走遍》等少数文章明显地带有游记色彩,更多的篇什,虽涉及到旅行的题材,而作品的整体风貌,远非游记所能涵盖。三毛对于单纯的景致,一向不感兴趣,她所关注的,是与人生融合的大自然,是刻着文化印迹的生命景观。所以,特定地域中的人,浸润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最令她钟情,如同作者自白:“我不爱‘景’,我爱‘人’。”三毛的作品,在文学精神上,更多地得自散文的艺术精髓。就表现自我的人生、个性、人格色彩等方面而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言及三毛的作品容量与表现手段,散文这种文体又似乎难以企及其丰富。三毛作品不同于那种带有传奇意味的文学虚构小说,也有异于那些抛离了小说特征的人物传说。在自叙传的色彩上,它与虚构的小说区别开来;而在“小说”这一点上,它又与一般的传记不尽相同。细细品味,三毛是把作者自己活生生地融进作品中去,以纯然个人的感觉和表达方式,展示出作者身历的真实生活,作者眼中的文化景观与人生世相,作者的情感心路乃至个人隐秘。这就围绕作者的自我中心,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的写实为基础,展示了一幅有人物、有情节、更不乏作者个性色彩的人生图画。确切地说,它主要是以作者的私人生活和情感心路为线索,从个人经历中的撷取素材,并通过小说的创作手段,真实地再现生活原型。所以,把三毛的这种文体称为“私小说”似乎更合适一些。这种真实地描写自我的私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段上,远比游记和散文来得丰富;在现实生活的意义上,人生真实往往胜于文学虚构;在文体类型方面,小说又每每长于传记。由此看来,三毛采用私小说的方式来创作,显然具有一种自我的、大众传播效应的文体优势。

私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它的提法最初源于日本。日本文论家久米正雄认为,私小说就是作家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的文学。另一位日本战后私小说家藤枝静男也认为:“私小说可以说是探索我自己身上的真实。”写非虚构的、作者自我的真实,是私小说重要的文体特征。在世界文学史上,私小说往往与女性有着不解之缘。日本平安时代(10世纪末至12世纪初)的文学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女性文学时期,《紫式部日记》、《蜻蛉日记》、《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等一批女作家的自传体日记小说的问世,首开了日本私小说创作的先河。这些作品往往出自于女性之手,专事描写远离社会中心的女性的身边琐事,从中可见男权中心社会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空间的局限与束缚。另一方面,私小说为女作家所钟情,又与女性在特定生存空间中所形成的心态和特质分不开。对生命和情感的独特体验,使女性热爱具体生命超过思考抽象历史,关心家庭、人生命运胜过探讨社会的宏观建构,品味感情生活长于驰骋哲理世界。因而,女作家在塑造女性自我形象的同时,也创造了更适合于女性发挥,表达的文体。时至今日,三毛对私小说文体的选择和采用,自然具有了一种女性创作意义上的吻合。这种文体对于三毛传奇经历的实录,自我个性的张扬,女性生命意识的充分表现,以及“水仙花”般的自恋情结的悄然释放。它无疑使三毛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放眼三毛的私小说创作,自我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灵魂。“我”——三毛——Echo构成三位一体的形象,她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作品的叙述者,同时也是小说表现的主角。

三毛说:“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我的5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的。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8]

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我执”,三毛作品构成了奇特的人生风景。她用生活来塑造自己,用心来诉说自己,赢得了无数的读者。就作品的内容而言,“我”所叙述的一切,是三毛长长的生命旅程和情感心路,是三毛塑造的自我形象。从受到老师当众惩罚、走向心灵自闭的少女时代,到选择绘画与写作,把自我“滋润浇灌成了夏日第一朵玫瑰”的生命时光,《雨季不再来》这部作品集中呈现的是三毛感伤的雨季人生。从撒哈拉沙漠的定居到万水千山的流浪,在《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等集子里,三毛传奇人生引人入胜。从处处留情的青春萌动到矢志不移的神仙伴侣,《梦里花落知多少》写尽了三毛的爱情人生。从沙漠上的“悬壶济世”,到“温柔的夜”的热情助人,人们读出了三毛的博爱人生。而透过23本呕心沥血写成的作品集,三毛的笔耕人生足迹又清晰可见。三毛的心向读者洞开,她真实地坦露着自己的一切:世系、家庭、性格、嗜好、信仰、思想、心态、修养、成长过程乃至隐秘的感情生活。读其文,如见其人,如知其心。

从作品的主题发掘来看,执著于写“我”,三毛的眼光掠过了社会重大矛盾的捕捉,她更着意于从自我的经验世界里感悟人生的底蕴、情感的价值、人性的层次;更侧重表现大自然中的“我”,多元文化景观中的“我”,且具有一种哲理深度和文化品位,从而能诱发读者的思考,乃至激起心灵的震颤。透过作品的构成关系可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均系于“我”一身。似乎所有的人物、事件、物体,乃至风景,都是为了三毛这个东方的奇女子而显形。由此带来的作品魅力,自然是自叙传的真实和亲切,自我个性的鲜明和生动。

在“三位一体”的角度下,根据“我”的位置,三毛的主要作品又可分为两种情形。

一类是以“我”为主角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两个集子中的大部分篇什,当属这种情形。作品集中描写的是三毛自己的故事,坦露的是私人性的情感体验。“我”在沙漠中开饭店,我为沙哈拉威人“悬壶济世”,“我”在荒山之夜遇险,“我”与荷西的爱情神话,“我”看沙漠洗浴风俗,“我”与沙漠上的“芳邻”相处……这里,不仅篇篇有我,而且一切的故事因“我”而生发,围绕“我”而表现。在“我”的身历中,三毛活泼的个性飞扬着,喜怒哀乐的神情浮动着,作品讲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从中贯穿和最后凸现的则是作者鲜明的自我形象。

另一类是“我”为次要角色的作品。如《娃娃新娘》、《士为知己者死》、《巨人》、《卖花女》、《永远的玛利亚》、《哑奴》、《沙巴军曹》、《哭泣的骆驼》等等。在这些故事中,三毛退居次要位置,以旁观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但她并非生活中冷漠的看客,作者无法不动声色地写这个“自我”,她在作品中留下浓重的创作主体的投影。正如三毛自己所说的那样,“就像《哭泣的骆驼》,我的确是和这些人共生死,同患难,虽然我是过了很久才动笔把它写下来,但我还是不能很冷静地把他们玩偶般地在我笔下任意摆布,我只能把自己完全投入其中,去把它记录下来。”[9]“我”与作品中的

主人公,或是命运背景相关,如《哭泣的骆驼》所涉及的西属撒哈拉面临瓜分的政治骚动;或是往来密切、感情相通,如与姑卡、达尼埃、哑奴、沙伊达、鲁阿这些沙哈拉威人的交往;或是和周围环境发生着碰撞与矛盾,如与卖花女、玛利亚的相遇与纠纷。一旦作品的主人公命运或性格心态发生演变,“我”不可能无动于衷,漠然处之,“我”势必对这一切做出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我”的性格也会在生活的各种碰撞中迸出火花。所以,主人公的命运往往成为触发三毛思想感情变化的催化剂。《士为知己者死》写的是米盖无奈的世俗婚姻,折射的是三毛追求个性平等的现代爱情观;《沙巴军曹》、《哭泣的骆驼》塑造的是特殊政治背景下的悲剧性人物,坦露的是三毛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卖花女》、《永远的玛利亚》揭示的是人间自私、欺诈、无耻的行为,反衬的是三毛夫妇的善良、淳厚。作者着力刻划的是主人公的一切,但最后的停泊地是三毛的心灵世界。从“我”这个次要角色身上,照样散发出自我的主体精神和人格光辉,这实际上是从特殊的角度完成了三毛形象的自我塑造。

纵观三毛,她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在你的生活里,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是主角。”

参考文献:

[1]三毛.尘缘[A].哭泣的骆驼·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2][3]热带的港夜——三毛对话录[A].三毛昨日、今日、明日[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公司,1988.

[4][5]三毛.我的写作生活[A].梦里花落知多少[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公司1984.

[6]三毛.白手成家[A].撒哈拉的故事[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6

为回答上述问题,有必要先将旅日日记集《异邦与故国》中的思想交游择其要实录如下(引文依日记原貌)。④9月:8日,赞高尔基小说《玛尔伐》伟大的天才。/9日,读鲁那卡尔斯基《艺术的对话》,赞柯茨基艺术与政治之论点。/13日,与宪章等论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阶级性等。/15日,太阳社东京支部常会,组织自批《丽莎的哀怨》。/26日,批未来派不写实、不与观众美感。10月:1日,访藏原惟人交流中日俄文坛现状。受其作《俄国现代文学史》启示,蒋光慈欲撰《Marxism与文学》,解中国文坛问题。/4日至15日,读藏原藏书波连斯基《现代批评之诸问题》、哥尔巴切夫《现代俄国文学丛论》、《文学革命的两年》、列斯涅夫《文学与批评的诸问题》、罗斯芹《艺术家与时代》、费定《城市与年头》。赞法节也夫《坏灭》康健写实主义作品,笔调生动,心理描写精细入微,较《一周间》成熟。/17日,与藏原议文学家与实际工作问题。批左林《为普罗写实主义而战》观点。/22日至23日,赞绮达《文学批评集》应用Marxism批评文学首创者之一。与藏原争论未来主义与新写实主义问题;同赞爱莲堡、叶贤林。同意论卢梭个人主义观点。/25—28日,读《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学和艺术的阐明》,叹国内批评之幼稚,思普列汉诺夫“艺术天才论”问题。赞惟马克思主义可解艺术和文学真价。悟:伟大社会改造者,于艺术中要获得美学之感觉。/29日,读普列汉诺夫文集,思别林斯基文艺思想。/30日,与藏原同批翻译之以讹传讹现象。读马查《文学与西方的无产阶级》,析辛克莱之不足。上述提举虽嫌琐碎,但至少提供以下三条重要信息:第一,证明了蒋藏思想交游这一基本史实。这种交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面谈,多在藏原家促膝交流,日记载有4次,吴腾凰著《蒋光慈传》亦曾笔涉两处;⑤一种神游,蒋光慈研读大量理论书籍主要是藏原藏书获取理论养分,这种更内在的精神交游,日记中多达14处,影响蒋光慈也更持久、更深入,但未被吴在内的研究者充分关注。第二,透露了蒋光慈试图系统总结革命文学理论的宏大志向。10月1日,蒋光慈因藤枝丈夫引荐首次拜访藏原惟人。这次会面,藏原谈到其正在创作《俄国现代文学史》,以补救日本文坛。蒋光慈受此启示,萌生了一个重要想法:利用藏原书籍,创作一部《Marxism与文学》,因为“这对于现在中国的文坛,不是很要紧的工作吗?”⑥虽然蒋光慈后来因身体、环境等各种原因并未写出此书,但可以肯定的是,蒋光慈东京文学活动期间,从创作动机角度,一定会有意识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问题予以特殊关注。不容否认,这种有的放矢地关注与思考有力促成了蒋光慈的革命文学理论趋向成熟。第三,东京游学极大开拓了蒋光慈理论视野。蒋光慈前期文学活动、特别是留苏生活期间,所受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熏染并不充分,并且还部分受到了无产阶级文化派和岗位派影响。在蒋光慈1929年前的几篇重要论文中,艺术的定义这个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就显示了蒋光慈的思想倾向。蒋光慈指出无产阶级艺术特质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对于革命的关系,第二是集体主义者,第三是地上的歌者,第四是城市的歌者,这一定义完全来自波格丹诺夫在《单纯与优美》中和波梁斯基在《无产阶级文化杂志》上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⑦但旅日期间,1929年前的藏原还未完全向左转,据日本学者研究,藏原惟人1926年10月自苏俄归国,之所以在较短时间一跃成为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理论指导者,主要得力于1925年俄共中央《关于党在文艺方面的政策》及《政策》所肯定的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理论,对极左和无政府主义文艺观进行了批判。⑧在与藏原惟人的思想交游中,蒋光慈除直接受到藏原的理论影响,还大量接触到马克思、恩格斯、别林斯基、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经典理论著作,使蒋光慈开拓了理论视野,汲取到了纯正的理论养分,对以往左倾冒进的文艺思想作了清算。这种清算,蒋光慈通过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理论的系统思考最终完成。

蒋光慈向来重视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早在1923年前后,他就开始了革命文学理论的宣传。这种高度自觉的理论意识,使得蒋光慈在东京游学期间,在正确坚持文学反映论的基础上,又提出和发展了文学能动反映论、文学美学属性和文学人民性三个重要观点,从而使蒋光慈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呈现出丰富的深刻性。第一,文学能动反映论问题。这个问题,9月9日在读到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的对话》时,蒋光慈通过对艺术和政治关系的探讨作了回答:无论政治或艺术都非尽量地用力使人类震撼及向上不可;无论政治或艺术都非尽量地努力着深刻地追寻人类的精神不可。“政治文学———是坏的文学”,这句话是不真实的,政治和艺术能够种种样样地,有效果地,造成相互的关系。政治能够把最高的材料,最强烈的冲动提供给艺术家;而艺术家在最大的程度里使政治的斗士底力量巩固起来的。⑨这说明,蒋光慈既继承了前期“文学是生活的表现,真正的文学作品没有不含时代性的”⑩正确观点,要求艺术与政治的深刻联系,同时在对这种联系复杂性的揭示过程中又产生了文学能动反映论的新认识。这种看法,相比较那些“‘文学价值’要受‘政治价值’的统治”的战友们,是何等的清醒!瑏瑡具体来说:1、在蒋光慈这里,艺术与政治能够“有效果地,造成相互的关系”,“相互”的概念表明艺术与政治是一种并列而非从属的关系,艺术非政治附庸。2、无论政治或艺术都“努力着深刻地追寻人类的精神”,说明艺术与政治的并列关系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共存共生,高尚的政治理想能给予艺术家最强烈的创作冲动,而艺术家蕴含审美感染力的创作又能有效鼓动政治理想,“使人类震撼及向上”。3、政治和艺术的相互关系是“种种样样地”,说明艺术可不受制于政治的具体指定而自主表达政治态度,或歌颂,或暴露,或启蒙,形成艺术与政治的复调关系。第二,文学的美学属性问题。与文学能动反映论直接相关的是文学的审美特殊本质问题,对文学美学属性的关注是蒋光慈这一时期的重大收获。首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蒋光慈在10月25日、26日读《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学和艺术的阐明》时,借普列汉诺夫关于艺术天才的话题,具体表达了他的看法:思想必须溶解在他的血肉里,如被一个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一样。即内容必须溶解在作品形式之中,而不是自说自话。这种对作品历史分析和美学分析应该统一起来的要求,正是从别林斯基、普列汉诺夫那里承继来的现实主义批评原则。蒋光慈为此郑重宣称:在无产阶级文学的运动中,高喊着口号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基于如是标准,蒋光慈在对待同路人和文学遗产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他的开放姿态。蒋光慈毫不掩饰对叶赛林的喜爱:叶赛林的意识与我们的完全不同,然而他的诗却令我们这样的心醉!瑏瑣不仅如此,蒋光慈还坦承无产阶级诗人在诗形风格语句等方面尚处未完成状态,艺术水准与同路人作家相比还是很幼稚的。为此,蒋光慈要求:无产阶级对于旧的文化,应尽量采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用之为新文化建设的材料。瑏瑤其次,10月28日,蒋光慈在深入阅读《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学和艺术的阐明》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形式的问题。蒋光慈认真研读了马克思评海涅、列宁评高尔基的具体观点,并特别提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拉萨尔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的通信。这些通信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观,蒋光慈受益匪浅。蒋光慈看到:“伟大的社会改造者,不但要在艺术中找出社会学的资料,而且要在艺术中得着美学的感觉”,蒋光慈发现马克思恩格斯从艺术自身体系开始分析作品的方式,已经把形式的批评提高到文艺学方法论根本原理的高度。瑏瑥并且,从在日期间所阅书籍来看,蒋光慈较多受到卢那察尔斯基影响,卢氏虽继承了普列汉诺夫社会学与美学的批评思想,但对艺术的审美特征有着更为细腻精辟的分析。第三,革命文学的人民性问题。在10月23日读绮达《文学批评集》时,蒋光慈专门征引了论卢梭的一节文字:“卢梭的个人主义乃是对于高等阶级特权的反抗,亦就是对于下等阶级之受非人性的剥削的反抗”,“卢梭的这一种个人主义是倾向于反抗强有力者,而保护被压迫者,受痛苦者”,瑏瑦这让蒋光慈引为知音,也透露了蒋光慈的心迹———对“人的解放”的全面诉求。“人民性”的问题,从蒋光慈1928年定义革命文学时提出,到经由东京游学最终形成,存在一个由强调集体性向集体与个人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关于革命文学》一文中,蒋光慈要求“在革命的作品中,当然也有英雄,也有很可贵的个性,但他们只是群众的服务者”。瑏瑧这种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是蒋光慈对文学意识形态性的人民历史观回答,也是别林斯基文学人民性概念的具体表达。但,这时的“群众”是一个集体概念,正如蒋光慈所述“革命文学是反个人主义的文学”。然而在论及绮达对卢梭的评价时,蒋光慈非但没有否定卢梭的个人主义,更是高度赞同这种个人主义的重要意义:对每一个体权利和平等的保护。卢梭《社会契约论》篇首即写到“人是生而自由的”,这样,蒋光慈的人民性概念就被扩充为两个层面:社会人与个体人的统一。在回国后的1930年,蒋光慈又对此作了极为抒情的表达,他在为《童年》中译本撰写前言时,因为直接倾听到了高尔基“自觉了的人类的良心的声音”,而主张“活生生的人类个性的强有力的爱”。瑏瑨从“集体概念的群众”,到“阶级的反抗”与“个体的权利”,再到“人类的良心”和“个性的爱”,蒋光慈对革命文学人民性的认识,已经逐渐接近了马克思“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光辉观点。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7

然而,现实是学生不愿写作,甚至厌恶写作,谈之“色”变,毫不为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有其感。布置一篇作文,别说学生如临“灭顶之灾”,教师也仿佛“大敌当前”。布置完后,不知道要追讨多少个“若干天”,才能上交,质量则是一片“惨淡”。试问:“何以至此?”答曰:“不愿写”!为何不感兴趣,是学生天生讨厌这件事?非也!人学会了说话,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件很自然、很顺手的事。学生认了字,用文字来“说话”,那也是一件很自然、很顺手的事。现实呢,学生觉得用“文字”来说话,很不自然、很不顺手。那么症结到底在哪里?不让说真话。

现行作文学生说的不是自己的话,不是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是用自己习惯的说话方式来说话。学生说的必须是老师认同的话、成人认同的话、试卷认同的话。老师不认同,成人不认同,试卷不认同,你说的再起劲,也白搭。老师,成人,试卷认同什么样的话?迎合老师、成人、试卷的标准尺度的话。不幸的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成人的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当这种区别无法逾越时,弱势的孩子不得不在成人面前屈服,当说话成为一种迎合,一种猜度,一种曲意附和时,那就累了,人生最大的累就是心累。为了完成任务,让老师满意,孩子写了一句假话,而要证明这句假话,后面他得准备一百句假话。说假话比说真话难,绞劲脑汁也未必天衣无缝,于是孩子怕了,开始逃避,逃避不了便开始敷衍,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篇“支离破碎”的文章。

孩子真的没有写文章的能力么?开始,我真怀疑他们的能力,但后来,我发现这是错的。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很少和其他同学讲话,老师和他交流,他仿佛听不懂你在说什么,150分的试卷得十几分是家常便饭,经过三年的接触,老师们极其一致地将他划到“特殊学生”一类。毕业后,误打误撞我进入他的博客,哎呀,真不敢相信,那一篇篇表意明确的博文,那一句句情感强烈的呼喊,竟然出自他的笔下!这是我们的那位学生么?我惊讶,我诧异,我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经过交流和深刻的反思,我强烈认识到不是学生缺乏写作能力,而是我们剥夺了孩子们说话的权利!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愿意写作,爱上写作,必须允许学生讲真话,鼓励说真话,写出优美动听的真话。

允许学生讲真话。

《新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要让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大白话,就得允许学生说不正确的话,允许学生说不健康的话,哪怕,不是这个年龄该想的事,不是这个年龄该问的事,只要是他认为重要的话,就让他写出来,表露出来。这是让学生喜欢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某节课,让初一新生写一件进入初中后印象最深刻的事。一个男生,矮矮的个头,却极其活泼,惟恐落在别人的后面,抢着第一个回答:“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前天中午老师分饭时多给了我两个鸡脖子。”我追问:“到底对什么印象深刻?”“多吃了两个鸡脖子!”全班哄堂大笑。如按以往我也会笑话他,并痛批他的狭隘,没看到老师对你的关爱啊!那天,我没有。透过那张茫然无辜的脸,我看到一颗纯真无邪的心,他说的是真话!我能让那颗稚嫩的心,为了迎合我而受到伤害吗?我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表扬他能够首当其冲,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次课后,他的写作热情极高。如果当时不这样做,后果将不堪设想。

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心灵的自我感受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审美活动,作文应当是学生心灵自我感受的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充满了个性化的审美情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充满幻想,充满情趣,充满遐想,这时候的他们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他们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表达出来时,不管这种想法有多么可笑,多么偏颇,多么幼稚,只要真实,都应该是赞扬。面对他们的认真思考的成果——文章,我们要多褒少贬,利用评语对他们进行激励,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用衷肯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读文章,老师与他们已经有了跨时空的交流,并且形成共鸣。写作的热情来自真诚的回应。单方面的付出,教师长时间不给予回应,学生会觉得写作行为“索然无味”。所以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面批面改。在与学生面对面的精批细改中,就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这样改进行交流,实现沟通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生对习作中的正误优劣,有明确的认识,更加清楚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更加优秀。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会主动思考怎样做会更好,于是欲望产生了。欲望是写作的动力。其次是在班级中定期进行优秀作文展,期末进行总结,看谁的作文在全班展览的次数最多,评选出班级写作小能手。此时即使不予以物质奖励,得到师生的认可所形成的满足感、自豪感足以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何愁事情做不好,有了这样一批学生,何愁班级形成不了浓厚的写作氛围!

老师要引导学生写出优美动听的真话。

描述事情真相、表达真实情感,这是人的本能需求。然而要把这种需求赋予人文色彩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则需要思考。凡事被动思考肯定不会有理想的效果。怎样才会主动思考?这就涉及到兴趣。克里西那穆提,一个曾被萧伯纳称为“我所见过的人类中最美的一位”的印度人,曾这样说过:“你必须对一件事深感兴趣,才会专注,然后你才会想要知道相关的所有事情。你的整个心,整个人才可能专注。同样的,如果你认识到你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你就会有兴趣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兴趣,才会想知道关于这个事物的其他信息。你想写作了,才会想去了解与写作有关的所有事情,你的写作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你的生活中将充满写作的因子,你阅读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思考是带着写作气息的,你的看、你的听、你的触摸和感受,是带着写作气息的。你对写作深感兴趣了,你所做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会与写作发生隐秘的联系。教师此时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在生活中积累更多的素材,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用犀利的视角激活思维。

生活是写作的“金矿”。一位作家曾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可以是天大的事情、津津乐道的事情——不要跟我说鸡毛蒜皮是小事,这个世界没有小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民族问题是大事,台湾危机是大事,谁失恋了,谁拉肚子了,谁患关节炎都是大事……。”语文教师的一大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发现他独特的“写作金矿”,引导学生发现他写作上的敏感点、兴奋点、痛苦点,鼓励学生积累挖掘自己独特的金矿,走进自己的金矿。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8

一、科学备课,有效升华

教育专家叶小兵曾经指出,“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2]在备课中,我发现本课所涉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虽然体裁不同,但题材上却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跨体裁地共同反映了同一时代的共同主题与问题。如文学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歌剧《白毛女》、电影《歌女红牡丹》等,有些反映出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压迫和人民群众的反抗,有些则反映出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妇女追求幸福美满的自由婚姻的内容,总而言之是反封建、反压迫的。而《愚公移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则都是以号召人们参与抗战和革命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因此我希望将它们按照艺术形式分类介绍给学生以后,启发学生关注到近代文艺作品的集体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进而阐发自己的这种分类思想,让学生们感知本册书“救亡”、“革新”、“进步”的关键词,以及文艺作品体现出来的先进性和革命性。

二、课堂教学,突出重点

通过备课,我逐渐理清了教学目标与思路。首先做到了知识上分清主次;其次制作课件展示文艺作品片段,并确保与课本中对文艺作品的历史评价紧密结合、相互衔接;再次不仅需要对文艺作品按照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艺术表现形式做出分类,还需按照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旨内容进行分类,以便于学生加深印象、有效记忆;最后做到知识的迁移与升华,加强本课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加强本课与整本教材内容的联系。在课本中,郭沫若、茅盾、曹禺、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作品,仅仅出现了名字,没有更多介绍性、评价性的内容,与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艺术家的作品相比,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较为短小。因此我选择仅在投影上展示这些作家及作品名称,让学生熟悉,而不做具体讲解。反之,则对鲁迅的作品和齐白石、徐悲鸿的画作以及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内容、主旨、发出的时代之音,进行了生动与清晰地讲授。通过我的讲授,使学生们明白,鲁迅作品《狂人日记》批判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性是“一针见血”的,“吃人”是指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抹杀,旧礼教、旧科举在近代化背景下的不合时宜,与社会进步思潮不符,终将被社会淘汰,而鲁迅“弃医从文”承担的正是对其进行深刻揭露、批判、唤醒民众的工作,又解释了《阿Q正传》中批判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蒙蔽”,是中国民众在长期的封建阶级压迫和半殖半封社会的奴役之下形成的软弱、屈服、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而要进行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和救亡图存的一系列改革、斗争和革命,必然需要唤起民众对旧社会的认清与唾弃。这样就让学生更加明白鲁迅揭露国民“麻木”性精神弱点的目的与意义究竟何在!在讲解以后,我再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对鲁迅作品的评价,学生就很容易地找到并勾勒出来了。在讲到齐白石的画作时,我展示了白石先生的一幅画作,让学生比较画面中粗枝大叶、轻描淡写的荷花意象与所画翅膀纹路清楚细致的蜻蜓意象之间的区别,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了解课本上对白石先生“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的评价之由来了。而对徐悲鸿的作品我讲到他所画的“马”气势非同凡响,而课本选取《田横五百士》与《愚公移山》则主要反映出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表现出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救亡图存的思想寓意,作者希望此时整个中华民族能够像愚公及其子孙一样明确目标、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勇敢坚强!通过讲解,使学生们明白了这些画作反映出来的深层意涵。理论认为“教师精心、科学、合理、巧妙地去设计教学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充分的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3]讲到对电影艺术作品的评价:“电影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以后,我又联系其它文学艺术作品,对它们的价值评价进行设问:“那么其它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不能够丰富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呢?”学生齐答:“能。”我进一步引申:“这些进步的文艺作品及其表达的主旨思想、代表的先进文化,和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什么?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的进步必然会产生批判旧制度、旧礼教、宣传新思想的文艺作品,而政治制度的革新则又首先需要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作为文化思想的载体和媒介的文艺作品正起到了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先进文艺作品的社会作用,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升华。

三、总结经验,迁移教法

通过备课、授课并不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对教材的认识也越发深刻。这使我充分认识到上好一节历史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既要备重难点知识、也要备教法学法。既要备好知识分配、也要备好时间分配;既要备好专业知识,也要备好业余知识。这样历史课堂才能上好上顺。而对于文学艺术等专门史领域的内容讲授,我们要上出历史课的味道。课前要对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背景、表达的思想进行总结、提炼、升华,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往往是时展的产物,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让学生学会学习,即不但会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要学习体会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作为人们“精神食粮”的重要性,以此鼓励学生重视文学艺术,从而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作出贡献。总而言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教师的使命,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要“尽其材”,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无止境,我们历史教师也要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注释】

[1]教育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25-129页。

[2]臧楚:《中学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第20页。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9

前言

自1997年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全国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网络上的文学;在“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的评选之后,随着网络上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网络文学”这个范畴方始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一些经典的著作都在网上有着电子版本);当然也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有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书本形式传播)。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的要素还有许多不成熟、不稳定有待于发展的地方,对网络文学的诸多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甚至于对“网络文学”的概念还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网络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与社会中的人是分不开的。在以往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活动主体的研究往往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那么,网络文学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其对文学主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影响对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其是否改变了文学的本质?这些问题,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说,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并对此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网络成为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本质中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笔者在讨论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的接受者和传统文学的接受者作简单的比较,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文学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网络对网络文学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响。

一相关范畴问题

作为文学传播媒介的网络。从原始社会阶段“诗乐舞”一体的文艺活动产生以来,文学活动系统中,传播媒介总是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文学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传播媒介在文学互动上的特点来看,文学的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几个阶段。应该说,每一种主导的传播媒介都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口头传播阶段,文学主要是由人们面面相授传播的。这样,传播者有很高的权威性。这种方式生动形象,互动性很强,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创作、传播自己的作品。但是这种传播方式很受时空的影响。因此,远古时代的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不能保存下来。进入纸张传播的阶段后,由于文字的使用,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创作权利和自由。同时出版的审查制度,也使传播媒介成为权威机构的垄断工具。但是这种传播方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有机会欣赏前人的,甚至是千年前的作品,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本的出现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书本文化至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文学活动。电子传播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兼有字,音,画,多媒体的多种形式,但是基本上也被权威机构所垄断,在本质上与纸张传播大致相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没有了以往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的审查制度,没有特殊的原因,创作者一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地方。第二,接受者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书本阅读,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环境对接受者的心理和状态等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第三,网络上创作者和接受者互动性交流活动增强。网络的作品所在的页面大多设有发表评论的地方,读者可以直接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QQ、E-mail、BBS等网络工具与创作者进行交流。

网络文学接受主体。这里我们谈论的文学接受者,不光是上网为了学术研究、文学交流的,有一定审美基础的读者,也不仅仅指那些文艺理论批评家们。这里的文学接受主体更主要的是泛指所有上网浏览网络上的文本的广大网民。

网络文学的范畴。尽管网络文学的范畴在学界尚无定论,在这里我们讨论的网络文学,有着我们讨论的范围。在这里,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指历次网络文学大奖评选出来的那些“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网络上的文学现象,具有网络文学特有的一些鲜明特征,如作者的“大众化”、内容的多样化、传播的网络化、创作立场的“民间化”的文学作品。

二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的、时尚的技术工具,其使用的主体必然是趋向于年轻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3年12月31号),中国网民共有7950万,其中男性60.4%,女性39.6%;未婚的占到56.8%;35岁以下的网民所占的比利是82.2%:18岁以下为18.8%,18-24岁为34.1%,25-30岁为17.2%,31-35岁为12.1%。其中,网民受教育的程度如下:高中以下13.5%,高中(中专)19.3%,大专27.4%,本科27.1%,硕士2.2%,博士0.5%。网民的职业上,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前两位,分别是29.2%和13.7%。收入上,2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77.6%。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网民以男性、未婚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占据网民的大多数。

在当前社会的背景下,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年轻一代由于学业、工作的压抑更是显得抑郁、浮躁、情绪化。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年轻人的情感通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但是由于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的释放自身的情感。但他们面对网络的时候,虚拟的网络可以掩饰他们的真实身份,网络的虚拟化使网民完全不用考虑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自由地宣泄自身的情感。由于大量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往往与他们理想中的要求差距很大,虚拟的网络可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实生活中这类等级观念的束缚,尤其是经济、政治的束缚。网上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感宣泄化,网上的语言,行为也是十分直白的。

网络对文学接受者的影响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以前,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中,并不是很重要的环节,通常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往往把目光聚集于作家和文本上面。自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出现以来,读者对整个文学活动的意义才被注意到。人们才开始研究读者的阅读对文学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同传统的文学接受者相比,网络文学接受者面对网络时,其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面对的文学创作主体、文学文本不一样;(二)阅读环境的改变;(三)有一个能够与作者进行方便交流的平台——网络。

接受者面对的文学创作主体、文学文本的不同。由于网络传播媒介的虚拟性,没有以往的审查制度,这就使绝大部分有作品的人有了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原来只有作家和少数文学修养比较高的人才能发表作品的局面被打破了,创作者的群体增加了大量的普通人。这样,创作者的总体地位下移了,创作不再是个别人的“特权”了。但是,在网络文学上,并不是人人都是“作家”,那些在网络上写作发表文章的人,人们更愿意称他们为“网络”。网络和传统作家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

以往传统作家的创作,往往都是基于自身审美情感的凝聚,对世界和自身生命的独特关照。当这种审美关照与自身的心灵相撞击,激起创作的火花,创作的欲望产生了。这时候,作家的审美情感积聚到了饱和点,使之感到不吐不快,然后选取适当的形式予以物化。这时,作家审美情感的物化产物——文本就产生了。作家的创作是基于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独特的生命经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审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最重要的要素。审美价值在文学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文学是一个价值的复合体,比如审美价值,政治上的价值,娱乐价值等等,其各种价值因素依据作品内容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地位,因此各种价值彼此也并非都处于并列的位置。文学活动的特性正在于文学总是探索并表现人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并以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可感的形式记载了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丰富的的精神世界。文学的审美价值无疑是应该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学没有了审美,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一样。而大量的网络并不是为了追求审美,他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游戏、玩乐的态度。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虽然有人承袭着传统的路数,但更多的人却是在抒写着“自我”、“本我”、“真我”,抒写自己的“心情故事”:他们通过一个虚拟的名字,在亦真亦幻的电子世界渲泄着被日常生活所压抑了的个性与郁闷;或是通过扮演以实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以求得在虚拟世界中的象征满足。当年被誉为“网罗文学三驾马车”之一的宁财神说,他的写作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而写、影响他人的需要为写而写、为了练打字而写、为骗取美眉的欢心而写,当然,最可心儿的,是为了在网上度过的美丽而绵长的夜晚而写”。这也从一方面表现了一些网络的创作心态。

网络的这种态度也就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会像传统作家那样,把审美要素放在第一位,并去追求的文本的审美性。因此他们的文本几乎不会有什么创作前的准备阶段,他们所抒写的大部分都是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在社会知觉上,网络与传统作家就有着明显的不同。社会心理学上,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整体反映,分为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传统作家处于出版的审查制度和个人名誉的考虑,他们对世界的知觉往往是经过审美过滤的,是经过艺术家的审美加工后表现出来的。而大部分的网络,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完全不用考虑到个人的名誉,社会规范的影响,大多是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全部经历、情感吐露出来。因此,网络上的文字更多的真实的表现了作者对世界的知觉,是个人心灵的直接表现。但是这样也造成了网络上的文字趋于情感宣泄化,过分的强调某种快感而丧失了理性,普遍缺少诗性自律。如果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那就是前些时间风靡一时的“木子美日记”。网络日记本的风行,也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木子美日记的出现,反映了在当前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观念上的转变。人的种种本性以及这些转变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面得以暴露。反映这种由于社会变革所引起焦躁,压抑的典型情绪的审美表达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疯狂的暴露个人隐私,来满足个人的欲望,引来了乐衷于窥视隐私的人们的追捧,这一点却是不敢恭维的。[page_break]

阅读环境的改变。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总体地位下移,这就使网络文学不仅有“阳春白雪”的东西,更有了许多“下里巴人”的,甚至是龌龊的东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为接受者的阅读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这就使接受者在阅读时面对的总体对象发生了变化。网络文学具体的阅读环境的改变,体现在两点。首先,以往的阅读环境基本是书本阅读,但是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阅读。这一改变对网络文学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一,电脑阅读极大地增强了接受者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接受者不需要通过第三者作为中介(以往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或书店的销售人员,自己的亲人,朋友等等),就能够直接阅读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东西。这种环境下的阅读与传统环境下的阅读有着很大的不同,原因是接受者的社会角色在这个时候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阅读者的阅读动机的变化——以往传统的书本阅读的追求审美性和娱乐性,变成了补偿性的、娱乐性的动机。虽然在书本阅读的环境下,有很大一部分接受者也是为了消遣的目的去阅读,但是他们所面对的文本还是经过出版社编辑们挑选的,其相对于网络上的文字来说绝对是更具审美性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扮演是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通过对他人的言行的判断和理解,从而做出对自我行为的调解,决定自我在互动中的行为。角色扮演一般组成的结构如下:角色承担者,角色行为目标,互动和互动过程所处的社会情景,角色行为规范。从这样一个结构,我们就能够对各种角色的发生发展做出比较清晰的分析。从儿童出生开始,儿童就不断进行自我意识的成长和扩展,开始不断地进行成人游戏,扮演成人的角色,比如过家家、盖房子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儿童成熟的标志,也是一种自然的成长过程。随着我们的逐渐成长,周围的环境规范慢慢地约束了我们的行为,使我们不能过多的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去面对复杂的社会,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是不断地尝试各种环境下的生活形态,扮演着固定的社会角色,如学生,儿子,男性等等。儿时的那种扮演的欲望,在诸多的社会规范的束缚下被压制,慢慢消失。但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又唤起了我们的这个欲望,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如超越时空性、匿名性等,造就了与平时生活的社会环境迥异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生活的角色的随意性更大,角色可以进行自由地转换。

在网络生活中,年轻人更倾向于扮演一种不同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虚拟角色”,在虚拟的ID下,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又会对自身本来的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和现实中的形象进行颠覆。最典型的角色转换就是男女性别互换。当然绝大部分的这类情况是出于玩乐的态度,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心理疾病的缘故。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平时懦弱网上勇敢;平时沉默寡言网上滔滔不绝的人等等。这里有一个“双重人格”的问题。其实这里的双重人格问题并不是指那些精神分裂的精神病人的现象,确切地说是因为存在状态的改变,现实中的自己,网络中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自己心目中的自己,这些既独立又统一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多元化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所受的束缚已经太多,他们往往需要按照自身的社会规范来表现自我。这样,现实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与真实的自我相比,往往处于受压抑的状态,使他们感到窒息。因此当他们面对网络的时候,追求自由的天性,使他们更多的选择了娱乐,游戏,去释放自己受压抑的心灵,去补偿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所失去的东西。最近第十三次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多数的网民将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最多,达到46.2%;其次是休闲娱乐,有32.2%。在这样的网络存在状态下,网民们在上网的时候,他们是来放松的,休闲的,来找回现实中迷失的自我的。所以即使在面对网络上的文学的时候,他们就不是想着接受文学中美的熏陶,把文本的审美性放在第一要素;而是更看重文本的娱乐性,看文章是否能给他带来欢乐。在网上,有两种文章十分流行:一种是婉转伤感的情感表达型,另一种就是无聊搞笑型的。这一点与接受者的阅读动机有很大的关系。网络文学中的色情和暴力因素固然跟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有关,也是由于网民对现有社会规范突破,叛逆心理的追求造成的。比如“木子美日记”事件,木子美的日记之所以受到大量读者的吹捧,这跟一部分读者网络面前放纵自我,满足自身的窥私欲有关。

阅读环境的第二点变化是,电脑阅读比书本阅读更容易疲劳,而且还有不菲的上网费用。在网络上,大概有四种类型的文学作品。第一种就是那种粗制滥造的文章,这种文章大多是拼凑而来,毫无新颖性,读者在读到开头的时候也能够预见故事的结局,这种文本一般是低于读者的审美水平,读者一般都不会去选择;第二种是与大部分读者的审美水平相当,以故事性的侦探、爱情、悬念小说为代表,这种作品读起来不会费什么力气,又能引人入胜,享受到阅读的快感,这是大部分读者选择的对象;第三种类型的作品其审美水平会高于读者的水平,读这类的文章,读者会感到有点吃力,但是在阅读之后,自身的水平会得到提升,也会得到审美的熏陶;第四种就是其审美情调与读者的自身的审美格局不相符合,比如习惯于现实主义的读者在面对后现代的作品就会感到不适应,接受不了,就是这个原因。在电脑阅读这样的条件下,年轻人一般不会去选择语言精辟深刻的文章。他们更倾向选择第二种的,通俗的、结构明了的大众型文学。这样,接受者在选择阅读对象的时候,审美期待也发生了改变。读者更倾向于选择那种娱乐性较强的作品。同时,这种选择会通过文章的点击率反映出来。同时,点击率也会影响着读者的选择。在读者进行选择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和理解也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能够吸引他们的作品才会纳入他们的视野,这时候追求娱乐的兴趣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同时文章的点击率也是读者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今天商业化时代,点击率将决定网站的存亡。那些娱乐性的作品因为有着较高的点击率,又会促使一些网络进行这方面的创作。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循环的圈子,更加导致娱乐性作品的流行。

此外,在网络文学接受的时候还有一个接受度的问题。战国时期楚宋玉曾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徽,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①这里讲的就是一个艺术接受度的问题,在当代,高雅文学,先锋作品,通俗作品都有自己的读者群。传统的书本阅读,由于面向全体的读者群,各种类型也相对齐全。而网民的年龄阶段也集中于35岁以下,在这样的年龄阶段,由于其自身审美素养的问题,网民们对高雅文化的接受也是很有限的。相反,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接收就显得更为容易一些,他们也更倾向于接受这样的文学作品。

网络传播媒介为接受者和创作者提供了十分方便的交流平台。从接受美学出现以后,读者对文学活动的意义开始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传统的文学中,普通读者的意见却难以直接反映到创作者那里。以往,一般是文学批评者的意见才被人们所重视。诚然,文艺批评者的意见更具有专业性,对文本的理解也往往更为深刻,对创作者的创作也更具有指导的意义。但是绝大部分的读者的意见,哪怕只有一个“好”或是“不好”的声音也难以直接反映到创作者那里。当然,一些著名的作家会有大量的读者与他们写信交流,或是一些嗅觉敏感的读者会根据时局适时地写信给编辑部,进行评论;或是在生活上与作家进行交流。但是大部分的读者,由于信函的时间延续性,滞后性,他们一般不会跟创作者进行交流。更何况,一般的不知名的作家,即使读者为他们的作品所打动,读者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跟他们进行联系。所以,在传统的文学活动中,读者的声音很少为创作者所知;创作者也往往只能通过自己作品的销售量大概地了解自己的作品是否为读者接受,更不用说,根据读者的意见调整自己的创作。但是,在网络文学的活动中,网络为接受者和创作者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快捷的、方便的交流平台。当下一些著名的网络文学的网站,在发表作品的网页下面都有供读者发表自己意见的位置。这样,读者在阅读完作品之后,可以直接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一个“好”字,或是批评性的文字。同时,创作者也可以直接看到读者对自己作品的感受。甚至,他们还可以通过BBS、E-mail、QQ直接进行交流。接受者可以向创作者谈自己的感受,对作品的建议;创作者也可以向读者进一步的阐释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映调整自己的写作。但是,这样的交流也是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的,交流的双方隐藏在网络的背后。这样的沟通与传统的沟通必然是不同的。

社会心理学中,沟通是人们交换思想、表达情感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际互动、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形式。就建立、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言,人际沟通能满足人的三种社会心理需要:互动的需要、影响他人的需要、表达感觉的需要。当网民在网络上交流时,这时候他的需求不会是基于互动的需要、影响他人的需要,他们主要是出于表达感觉的需要。他们只是直白地宣泄出自己的感情,不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社会规范的束缚。这种沟通环境下,读者的信息反馈往往是从自身的好恶,出于娱乐情感的表达,而不是想要进行带有自我意识的纯粹的文学交流。

在另一个层面上,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也真正实现了读者和创作者的互动,这就是文本创作的开放性。有这样的例子,作者提供一个开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链接,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发展模式、结局。甚至,读者还可以参与到文本的创作中,作者提供一个开头,由不同的人进行创作,读者在阅读完前面的情节后,也可以参与到文本的创作中。这样,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消失了,达到了一种真正的互动。但是这也使文学活动更多地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在里面,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审美的要求,而是想着怎样才好玩以及情节的设置。

就个人的意识而言,接受者在网上是一种文学意识,在网下又是另一种文学意识。应该说,这两种意识是感性和理性的冲突。一个人的心理情绪是具有弥散性的,即在一种状态下的心理情绪会影响到其他状态的心理情绪。所以,一个人的网上文学心理情绪很容易影响现实中的文学情绪。事实上,现实中的心理情绪也会影响到网上的情绪,但是由于人们在网上的情绪更具有自由性,其影响力较之现实中的情绪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一个人网络的文学意识往往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在他的概念中,文学的娱乐性的成分会超过审美的因素。这种感觉是从网上慢慢弥散到现实中去的。

结语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篇10

[关键词]十九世纪女性小说英语电影

文学创作的终端是读者的接受,任何一个作家的成功都必须有一个读者群,而一类文学现象的出现则更需要社会的广泛的承认。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因为作品的内容是适应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化,追求女性的人格的独立和女性家庭的幸福和稳定,拥有的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女性读者群。十九世纪的女性作家的创作有以下的特点。首先,多以写家庭婚姻中的女性为主,写作家的亲身经历。其次,站在女性的角度,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

这些特点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因为:第一,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受过相当教育的年轻的女人的出路最好的是婚姻。所以写家庭和婚姻就成为女作家的永远的话题。纵观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几乎都是描写生活在乡间的中产阶级的青年女性的婚姻恋爱。她们几乎人人都是博学的,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女性的尊严,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小说又都是以有情人终于结成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而结束。第二,虽然她们的小说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各方面的独立的看法,但是因为生活常规的建立和仲裁者是男性,其话语有意无意之间仍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将这种常规内化为人生的自觉追求。

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许多女性心灵深处无法摆脱对自身性别的自卑,而在外在行为上则往往相反,表现出对自身性别的某种超越:包括选择以往女性不能胜任的职业:培养自己对女性生活领域之外的兴趣等。以表明性别“超越”,求同于社会趣味。这种求同心理当然是以男性为标准来求证自我价值女性许多传统角色内容被淡化,更多显示出作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的这些特点和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以女性为题材的英语电影的主题和定位。因为商业化的需求,英语电影在两个方面传承小说的特点并将其模式化。概括来说,就是“傲慢与偏见”式的男女关系和“简·爱”式命运。

一方面,小说《傲慢与偏见》的经典之处在于以冼练的语言总结了饮食男女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在英语文化中的受欢迎程度也使得同名电影或同类型的爱情电影为大众所接受。电影将这种关系演绎成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使得虚拟的爱情有章可循。

首先,男主角的模式化。男一号的光芒开始总是被男二号遮盖住。小说中的达西先生一度因为伊丽莎白的偏见以及自己的傲慢差点被外表风度翩翩的韦翰抢走了心上人。比如由海伦·菲尔丁同名小说改编的《BJ单身日记》(BridgetJones’Diary),一个是像小说人物一样完美的休·格兰特饰演的丹尼尔·克里弗,另一个是一身毛病但很真实的科林·菲尔斯扮演的马克·达西。这两个人的出现叫琼斯又欣喜又发愁,她思前想后也拿不准自己该挑哪一个。《BJ单身日记》中展开线索的手法和人物细节的描写很多都是从简·奥斯丁的作品中借鉴来的,因为菲尔德本人是奥斯丁的忠实崇拜者。本片另外一位男主角科林·菲尔斯之前曾在英国BBC电视台的热门剧《傲慢与偏见》中,扮演了男主角迷倒了一大片观众,其中也包括《BJ》一书的作者。菲尔丁直言不讳地说,她这本书中马克·达西这个人就是为费尔斯量身定做的,除了他本人以外,谁也演不好马克·达西。

其次,女主角的模式化与创新。丹尼尔的花心伤了琼斯的心,也断了她对爱情的念头。但是马克的意外来访和表白终于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本来故事应该到此圆满结束,没想到丹尼尔又来找琼斯,说自己觉得还是她最好等等。正当琼斯犹豫如何打发丹尼尔之际,马克默默的离开了。在影片结尾,琼斯不顾寒冷,穿着超短衣裤和运动鞋去追回马克,两人拥吻在街头。电影用大胆的想象构建出传统小说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女性的矜持也许会阻碍其追求幸福的机遇,现代的爱情故事显然更符合现代人对生活的向往。

正如女性小说所表达的,女性要获得男性的爱情,应该是以尊重作为前提。女性自身也应该注意自身的修养与提高。《BJ单身日记》这类题材的电影,也不忘这方面的劝导。琼斯能吸引两位优秀男士的青睐,关键在于她决定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开始记日记,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记录下来,让自己感到变化的喜悦。她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影片给我们强调的是,一切都是出于琼斯自己的选择,似乎其主题是女性自主和自强。但是,更深入的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本质还是以男性的标准作为标准,女性得到的只是相对的自由和民主。好的一面就是,女性敢于表达自己,追求自己的理想,包括爱情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简·爱式的命运所具有的戏剧性使得以女性为题材的英语电影不厌其烦的把这种情节编织在各种背景的故事中。其实,从故事的情节模式来看,《简·爱》与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Cinderella)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是童年经历过许多苦难,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曾受到外在因素(如狠毒的后母或疯女人)的阻挠,但最后还是得到了幸福。但是,简·爱更符合现代女性的梦想,因为她相对灰姑娘在经济上和精神上更为独立。而灰姑娘所取得的成功与智慧、勇气和力量无缘,而是倚靠着一种消极的吸引和等待的艺术。如果没有仙女的帮助,如果王子没有下令让全国的女孩都试穿水晶鞋……可能灰姑娘还是得继续受着继母和姐姐们的气。故事的显主题告诉读者,能获得幸福的应该是具备诸如善良、忠诚、温顺此类女性美德的人。而故事的隐主题却暗示了另一重标准,强调女性的美貌和诱惑力。

相反地,简·爱不屈服于命运,不愿为了爱情做情妇,毅然出走;也不愿为了纯粹的信仰,牺牲自己对爱情的梦想,拒绝与圣约翰一同去印度。然而,作为故事主人公她逃脱不了作者为她安排的命运——她必须回到罗彻斯特先生身边,继续未完的故事,而且是在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之后。面对身残的爱人,她变得相当自信。这个情节的设计让现在的女性读者十分纳闷;为什么男主人公不能以健康之躯迎接女主人公的回归?这一点,足可证明作者没有跳出男性社会的标准:表面上看是达到了男女平等,实际上还是让女性成为奉献的一方。不管怎样,简·爱这个人物鲜明的个性、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不一般的命运仍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她身上,有女性主义所推崇的特质,也有普通女性所欣赏的特质,超前于所处时代,是现想女性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