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空间十篇

时间:2023-03-30 06:23:40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篇1

一个小男孩用夸张手法画了一幅爸爸的肖像,结果父母冲他大发雷霆,原因只是他没有“依样”画爸爸。

最近看了《被扼杀的童心》这幅漫画,我想起了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母亲把自己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因为幼儿园剥夺了小女孩的想象力。那母亲叙述说:“女儿在认识‘O’这个字母之前,可以把它说成太阳、球等东西,可幼儿园教了她26个英文字母后,‘O’就只是一个字母了。”这场与众不同的官司,最后的胜利者则是这位母亲。

西方的父母对培养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多么重视,他们真正地认识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相反,中国的许多父母却“控制”孩子们的思想,想达到“说一不二”的效果。纵观历史,几百年,几千年来,中国为什么很少出现世界级的发明家、科学家呢?我认为中国人的想象力常在儿童时代就在“听话”、“守规矩”中被扼杀了。父母、老师们,请给孩子一个放飞想象的自由空间吧!

自由空间篇2

也许,我已经长大了。

“自由”在我的字典里,似乎是一个很时髦的词。长大的我现在才 知道:自由,原来我的字典里从来都不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渴望自由的欲望愈来愈强。现在终于长大了,也终于知道:自由----对我是多么的重要。

近年,爸爸妈妈似乎伪装得很好。

翻开我熟悉的日记本,我感觉似乎有人动过我的本子。但是,有谁会这么自找没趣呢?难道……我甚至不敢再想下去,我决定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这一切。

我把一根头发丝夹在了日记本中。我没敢把头发丝弄得太长,因为,我怕妈妈发现。我上学去了,课上,我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期望着:千万不要是我的爸爸妈妈翻我的日记本。但是,回到家以后,竟令我傻了。我精心设计的头发丝不见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的精神彻底要崩溃了,我最信任的人,竟是最不信任我的人!

晚上,我坐在饭桌前,望着那丰富的菜肴,我却没有胃口。妈妈看见我无精打采的样子,一边给我夹了块鱼翅,一边安慰我:“怎么啦?小超,快,快吃吧,今天的饭菜很好吃哦!”我心想:“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妈妈又说:“快,快吃吧,吃好了才能长身体……”我想:“假猩猩。”爸爸见我不动碗筷,按捺不住心里的那股火,冲我大声地叫:“你到底吃不吃,你不吃,以后都不要再吃饭啦!”我听了,对爸妈大声的说:“你们偷看我的日记,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你们凭什么剥夺我自由的权利?”爸爸用食指指着我:“我们是你的父母,我们有权利去管制你。”我反驳:“你们小时候没有自由,就想剥夺我小时候的自由吗?”爸爸听了,火了,打了我一巴掌。我哭了,推开椅子,生气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自由空间篇3

“自由”的空间

那是一个美丽的下午,我早早地起了床,草草地吃完早餐,准备拿着风筝去玩时,妈妈忽然走到我的面前,气得满脸通红,脸拉地像长白山似的,两双手紧紧地握着,做出可怕的样子。我吓坏了,赶紧把风筝栓在柱子上,妈妈冷冷地说:“还不快去完成读书!”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书房。过了好久,我出来了,我温柔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读完书了。”妈妈又冰冷地说:“还不去完成家庭作业!”我无奈地回房了。”二小时后,我央求妈妈给我看电视,妈妈生气地说:“你已经快毕业,你的心思怎么还能放在电视上呢?”旁边一向不说话的爸爸也说话了:“你这样就会把他变成书呆子。”“就是,就是”我在一边附和道。妈妈的声音明显提高了:“你们看看我,一天到晚为的就是你们,你们应该学我一样,辛勤地劳动,脚踏实地的,不然的话,你们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我只好回房里了。夜晚了,妈妈说:“你去睡觉吧!”我拖着疲惫的身子,睡觉了。其实,我和妈妈的距离非常的近,但是,因为“学习”二字让你把我的自由给剥夺了,我每当看到朋友有的玩时,你知道我的心里有多难受吗?我好像一直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没有了自由,我不愿意当一直没有自由的小鸟,我要当一只飞翔在蔚蓝天空的小鸟,你能还我自由吗?

我看着漆黑的天空,数着窗外的星星,希望妈妈能理解我的心情!

自由空间篇4

一个小男孩用夸张手法画了一幅爸爸的肖像,结果父母冲他大发雷霆,原因只是他没有“依样”画爸爸。

最近看了《被扼杀的童心》这幅漫画,我想起了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母亲把自己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因为幼儿园剥夺了小女孩的想象力。那母亲叙述说:“女儿在认识‘O’这个字母之前,可以把它说成太阳、球等东西,可幼儿园教了她26个英文字母后,‘O’就只是一个字母了。”这场与众不同的官司,最后的胜利者则是这位母亲。

西方的父母对培养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多么重视,他们真正地认识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相反,中国的许多父母却“控制”孩子们的思想,想达到“说一不二”的效果。纵观历史,几百年,几千年来,中国为什么很少出现世界级的发明家、科学家呢?我认为中国人的想象力常在儿童时代就在“听话”、“守规矩”中被扼杀了。父母、老师们,请给孩子一个放飞想象的自由空间吧!

自由空间篇5

师:你的解法确实挺有新意,其他组还有不同解法吗?

生3:18千克占了总量的3份,我们可以用18÷3×4,先求出面粉的总量,再去求剩下的面粉重量,也就是18÷3×4-18。

生4:他们组的解法给了我们启发,大家看线段图,剩下的面粉占了总量的一份,我们就可以依据“总重量÷份数=每份数”

师:同学们的解法真是太棒了,刚才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都有道理。你们的方法由一般到特殊,并且在思考中借助了线段图,可见同学们还是挺有学习方法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分析: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对知识而言,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的螺旋渐进和分化整合。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在尊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了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自由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使整堂课的教学行之有效。

例二:以人的天资和使命来看,每个人均具有创造力,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来。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下面五个分数中,最小的分数除以最大的分数,商是多少?

我要求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思维活跃的学生说:“首先找出最小的分数和最大的分数,然后再求商。”大家都点头默许。接着,我鼓励学生根据原有的数学知识来想一想如何找出最小的分数和最大的分数,这时教室里沸腾起来。

生1:把它们同时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去找。

生2:我也有一个想法,把这五个分数分别化成小数后再去找。

生3:前面两个同学的方法都过于繁琐,大家可以想想:13、17、19、29、31这五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该是多大一个数啊,把它们化成小数得花多长时间啊!我想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的数会简单一些,就用60做它们的公分子。

最后,我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这一段学习过程,阐明了这样几点看法:(1)这四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有的复杂,有的简单。(2)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敢于直面反驳,反驳的过程便是逐步深入的开始。

分析:本例通过一题多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是对旧的突破,没有发散思维,墨守成规就谈不上创新。在本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脑思考想出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4还总结出了通俗直观的“折中找差距法”,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确实是挺不容易的。

自由空间篇6

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现象分析

1.缺失设计师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

所谓的公共空间是指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是城市人文景观的主要内容,而公共空间艺术则是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和与之相应的环境设计,同时也是公共空间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为什么人们喜欢去丽江等古镇旅游,因为那是根植于当地人们心底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人是其中的景色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在那没有设计过的公共空间里,流露出的是对人性的关注,是人的体验,在场所中体验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场所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2.设计师主持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

自从有了设计师之后,那些没有设计师的公共空间的丰富含义似乎便失去了。设计师或者为表现自己而设计,或者为他所依附的神权、君权、财权或机器而设计,却忘记了为人和生活的人而设计。只要简单地回顾一下城市景观的历史,就能发现很少在为人自己而设计。这里“人”是指普通的人,具体的人,富有人性的个体。

(1)唯设计师的设计。以往,建筑及城市设计强调经济、实用、美观,把美观与经济和实用割裂甚至对立,而且把美限于“观”,这本身就是个误解。

(2)为君主和权贵而设计的城市。纵观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为君主和权贵设计城市。从北京的紫禁城到意大利的罗马再建计划和希特勒的柏林,再到英法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新城,城市设计无不是权贵们的集权欲、占有欲和炫耀欲的反映。

(3)为机器所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工业革命给城市景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主宰城市、主宰自己生活的主人――机器。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体现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就是能够创造条件,让人在其中有愉悦的心理体验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的活动获得亲切、舒适、自由、尊严、愉悦、轻松、安全、活力、有意义的心理感受,那是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空间,是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宿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需要交流,需要运动,需要领地,需要安全,需要挑战。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而我们的公共空间需要承载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一个城市的人群结构、经济结构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考虑的重点。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三、如何让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

1.注重人的行为及心理活动是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的前提

人性化的公共场所是浪漫、自由、充满诗意的,是人的活动踩踏和磨练出来,是根据人的运动轨迹所圈划的,那是民主的、人人都认同、人人参与的物化形态。这些场所归纳起来,都有以下几大物质特点:第一,它们是最经济的,就地取材,应自然地势和气候条件,是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来构筑和管理的。第二,它们是最便宜的,最适合人的尺度、人的比例,是绝对自由的。第三,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相关的。

人的行为活动是需要一定空间的,那么,将人的行为活动放在哪儿?这些行为活动需要多大的空间?这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是人的行为活动对我们的空间设计提出的要求。我们的人不是笼统意义上的人,而是落实到具体每一个参与到这个公共空间中行为活动的人,是我们空间景观的参与者、构成者。

2.城市公共空间要传承地域及文脉

自由空间篇7

请给我一片自由的空间

让我去感受

春天阳光的温暖

秋天大海的清凉

妈妈

请给我一片自由的空间

让我和伙伴们

在温暖的阳光下

尽情的玩耍

妈妈

请给我一片自由的空间

让我去美丽的书城

观赏粉红的桃花

冰清玉洁的水仙

啊,妈妈

请给我一片自由的空间

让我去感受四季的颜色

深沉的友谊

鲜花的清香

自由空间篇8

关键词:汉娜·阿伦特;革命;政治自由空间;必然性领域;同情;人权;公民权利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6?0017?05

按照传统的理解,同情无疑是革命者的美德之一,但阿伦特却在法国大革命中看到了同情所造成的灾难。这集中体现为美国革命成功地建立了“自由共和国”,而法国大革命却以失败告终。阿伦特从这二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中洞察到了同情所具有的反政治的实质,而政治正是自由的空间。这里体现了阿伦特独特的自由观,本文试图探讨阿伦特独特的革命理论及其对自由的理解。

一、“必然性领域”中社会问题的解决

与“自由空间”中政治的建构

在《论革命》一书中,阿伦特从启蒙现代性中清理出现代政治思想史中的两种主要传统,即马克思主义传统与自由民主传统,但它们都误解了革命的事业并导致革命偏离方向。在阿伦特看来,革命与、暴动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暴动导致的结果无非是通过暴力使权力易手,但“政府形式岿然不动”。尽管革命与暴力相随,但革命却完全不同于暴力。“但是对革命现象的描述,暴力不如变迁来得充分;只有发生了新开端意义上的变迁,并且暴力被用来构建一种全然不同的政府形式,缔造一个全新的政治体,从压迫中解放以构建自由为起码目标,那才称得上是革命。”[1](23)也就是说革命的目标乃是“以自由立国”,即革命乃是以建立一个自由的公共领域为归属,在此

意义上革命是“政治”的。

“无论自由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都怀抱这样一种政治观,按照这种观念,政治的最终目标是某种超政治的东西,不管它是对私人幸福的不受限制的追求,是社会正义的实现,或者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中的生产者的自由联合。”[2](160)按照阿伦特的逻辑,自由民主传统所理解的革命是确立起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上的个人自由即权利。而马克思通过却要通过革命消除政治,废除阶级使人达到建立在富裕基础上的自由与平等,因为马克思认为政治的解决乃是表面,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毫无疑问,马克思与恩格斯都意识到,将自己短视地局限于改革的政治视角,会给事业带来危险。”[3](92)所以在此意义上无论自由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都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在他们看来政治并不具有独立的意义。阿伦特认为他们都把革命曲解为解决“社会问题”或“经济问题”,忽视了革命的真正目标,结果是把自由仅仅理解为带有必然性关乎生命的“解放”,从而政治也下降为一种实现目标的必要手段。

“政治不过是社会的一种功能,所谓行动、言说和思想首先是社会利益的上层建筑并非马克思的发现;相反,它是马克思从近代政治经济学家那里无批判地接受下来的基本假定之一。” [4](21)阿伦特以古希腊前哲学的政治经验为基点,认为古希腊人的基本存在经验就是只有拥有私有财产和奴隶,一个人才能摆脱生命必然性,从而从家庭的“黑暗”领域上升到“可见”的公共政治领域——而这正是自由的空间。所以,马克思所昭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阐释了一个既存的事实。但马克思夸大了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混淆了必然性与自由的界限。阿伦特认为,私有财产虽然为一个人从家庭的必然性领域上升到政治的自由领域奠定了基础,但私有财产的作用也仅仅是如此,它本身是非政治的。物质的富足远不是自由的必然前提虽然是充分前提,而且私有财产是人阻挡公共领域光芒的“家园”。近代社会领域的兴起,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公共领域却蜕变成“虚假政治”。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最后是通过暴力革命彻底废除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而阿伦特认为,马克思混淆了自由与解放,虽然解放是自由的前提,但自由与解放完全是不同的范畴。解放是使人从必然性中解脱出来,而自由乃是参与政治追求卓越。“马克思最终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强化了现代在政治上最有害的信条,即生命是最高的善,……不是自由,而是富足,现在成为了革命的目标。”[1](52?53)而当“社会问题”即必然性问题即本属“黑暗”领域的东西光天化日显现在政治的公共领域,异化的政治使自由的空间遭到完全的破坏。另外马克思把人定义为劳动的动物,但他又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废除了,管理取代统治成为人类的基本境况。但在阿伦特看来,马克思的革命所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必然性的彻底胜利,“‘自由的领域是在劳动终结的时候开始的’(马克思语)是从传统中推导出来的唯一的、而且也是绝望的结论。马克思认为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活动从属于必然的工人们,使他们获得自由,这种想法是愚蠢的。”[5](45)混淆必然性与自由的领域,打破私人领域与公共政治领域的界限,结果必然是使自由蜕变为必然性。另外,阿伦特认为革命与经济基础无必然的联系,如在专制统治下人们很富有的享受着消费财物的乐趣却对真正的自由漠不关心,革命不可能发生,而在贫穷的社会中,人们很有可能突然向往自由而一起行动爆发革命。因为人的行动具有无法预见性与开端启新的根本特征,它往往打破既定的事件之流,开启新的方向。

法国大革命高举自由、平等的旗帜,但由于受匮乏问题的困扰,革命调转了方向,不以自由为目标,而以人民的幸福和利益为目标,结果是“人民的迫切需要释放了恐怖,并将大革命引向毁灭”[1](49)。而革命所确立起来的人权,这里的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格”,而是“自然人”,法国大革命“新的政治体应当建立在人的自然权利的基础上;建立在他紧紧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的权利的基础上;建立在他‘吃、穿和种族繁衍’的权利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建立在他满足生活必需性的权利的基础上”[1](93)。所以在阿伦特看来,近代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表征的无非是公共领域的衰落,而生命必然性开始主导政治领域,财富的不断积累将将自由的政治领域连根拔起。而美国却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长期的地方自治传统及国父们的政治智慧,使革命定位于自由政治空间的建构并使公民的平等、自由的基本权利在法律意义上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并避开了社会问题的困扰,因此实现了现代唯一一次接近成功的革命。

二、沉浸于“必然性领域”的同情

与偏离“自由空间”的大革命

在阿伦特看来,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其根源在于革命者转向了“社会问题”,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大众贫困的绝境,而忘记了革命“以自由立国”的使命。革命者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匮乏问题只能通过技术的手段即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来解决;而政治领域作为自由的“定在”,只关注政治本身。“自由的实质内容是参与公共事务,获准进入公共领 域”[1](21)。在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正是人民的深重苦难唤起了革命者的同情,并为贫困问题所困扰而不能自拔。

同情自近代以来,一直是政治和道德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被认为是人的重要美德。如斯宾诺莎如此定义同情:“同情是为我们想象着我们同类中别的人受灾难的观念所伴随着的痛苦。”[6](156)但在阿伦特看来,同情在西方文明中一直是处于政治领域之外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同情是反政治的。因为同情作为一种私人的情感本质上缺乏“显现”的特征亦无需语言,因而是与政治的自由言说、公开的显现格格不入,从而是反政治的。可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对苦难的同情成为最高的政治美德。“在于跟‘广大穷人阶级’一起受苦的能力,伴随这一正当性的是那种把同情升华为无上的政治激情和最高政治美德的意志。”[1](63)由于关注匮乏与必然性问题,所以革命的进程为解放所引导,问题是解放绝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技术问题,而通过技术来使平困问题得以解决那是不可能的。“虽然从痛苦的角度说,同情很有力量,其做法也很好理解,但阿伦特认为它是反政治的,因为它取消了现世空间,取消了彼此间的利益,后者既把人分开又将他们联合起来。”[7](204)因为在阿伦特看来,同情作为一种私密的体验,总是内在于私人情感中,因而是“沉默”“无言”的,缺乏那些只能在个体之间的空间中才能显现的品质尤其是言说的能力。“在政治上来说,同情始终是无意义和无结果的”。而与法国大革命相反,美国的国父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建立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使人们能够自由的分享政治权利,建立一个稳固的自由空间。也是由于天赐的自然环境,他们缺乏因匮乏所引起的强烈痛苦情感的经验,所以他们也就在革命的开始或进展中始终都是想把他们已经取得的自治经验确立下来,而从来就没有触及到自然生命的“黑暗领域”。也就是说他们革命的目标始终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社会”的,他们想通过自己的立国行动建立起政治领域的权威,而不是想提供更多的财富以满足生命的消费。

而由于法国大革命一开始,人民(无政治权利,从必然性领域中释放出来的只关心生命的消费与痛苦的社会大众)的苦难,使革命者难以视而不见,从而也难以拒绝。“正是在必然性的统治之下, 投奔了法国大革命,发动它,去使它前行,最终葬送了它,因为这是穷人构成的群众。当他们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时候,必然性也随之出现。结构就是,旧政权的权力失效,而新共和国也流产了。”[1](48)革命作为一场政治的运动,他试图旧有的暴政,重建自由的政治领域,因此在本质上革命一定是一场政治运动。但法国的大革命由于革命者的同情的政治美德,始终关注于人民的解放,于是“大城市的平民暴动与追求自由的人民起义纠结在一起,难解难分。两者结合,但是人数上的力量就不可抗拒。第一次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群众,实际上是群众和被蹂躏着的群众,自古以来都躲藏在黑暗之中,羞于见人。……而最广大的多数人之所以不自由,乃是因为他们受困于日常需 要”[1](37)。由于政治领域被扭曲成必然性的、从而变成满足生命消费与痛苦消除的领域,于是人民生命的必然性所蕴含的不可遏制暴力摧毁了革命的目标。“唯有在美国革命的缔造者心目中,找不到一丝同情的激情”[1](71)。只有美国是唯一一次拒绝同情的革命,从而获得了革命的成功。

同情作为法国大革命的一种政治美德,之所以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也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同情由于其“沉默”“无言”“取消距离”的特性而与暴力类似。由同情产生的暴政最显著的体现在对“动机”的怀疑与清洗之中。由于相信革命不仅要通过暴力来根除暴政,而且相信革命最终也是一种“心灵”“精神”的革命,于是在对苦难的同情的理由下,对人的思想动机的“革命”乃成为保证革命成功的重要一环。卢卡奇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所导致的物化,认为要使革命爆发就要唤起工人的阶级意识。事实上在伦理学中,动机乃是根本性的,但在阿伦特看来,一旦试图使动机出现在政治领域那无疑会导致自由领域的消亡。在法国大革命中,由对动机的怀疑所引起的大屠杀乃是明证。在法国大革命中,革命者认为,政治的美德不仅要求人们的行为“中规中矩”,更要求内心动机的“纯洁”。但实际上动机作为人的一种内心情感和愿望“他们都一定存在于人的内心。不仅人的心灵是一片黑暗之地,可以肯定,那是肉眼所无法穿透的黑暗;心灵的特性需要黑暗,需要抵挡公共性的光芒,来获得成长并始终保持它们的本意,那是不宜公之于众的深层动机”[1](81)。因为动机一旦显现出来成为表象,人们总是怀疑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伪善的动机,于是对内心的清洗成为政治领域没完没了的惯例。因此以自由为目标的大革命变成了以猜疑、屠杀为结局的恐怖。但事实上在真正的政治领域中,存在就是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就在于显现及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对我们来说,显现——不仅被他人而且被我们看到和听到——构成着实在。”[4](32)也就是政治领域只与人的行动和言说相关,而其他的都是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的。动机无论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本质上是前政治甚至是反政治的,如果它公然出现在政治领域,并成为政治活动的中心,那么这时的政治已经蜕变成虚假政治,自由的空间已被暴力所侵袭而消失了。

所以同情作为一种道德的品质关乎人的高尚与否,但同情因仅仅关乎自身的一种情感,无须显现,取消了“之间”的维度,因而本质上是私人的。而政治领域作为一个“同侪”间行动的领域,本身乃是以他人的在场及观看为前提。所以同情是非政治的,在阿伦特看来,正是法国革命局限于私人领域,试图从必然性中解放出来,实际上是混淆了自由与必然的界限,从而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三、聚焦于“同情”的人权与关注

于“政治”的公民权利

阿伦特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看到了人的行动所缔造的革命具有的开创自由空间的可能性。阿伦特以必然与自由、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区分来彰显人存在的“境况”,通过比较法国大革命与美国大革命来表明革命的目标乃是以自由立国,革命的使命乃是建立自由的公共政治领域。美国革命成功因为国父们立足于政治形式的建构,而法国的革命者却陷入对贫困问题的关注难以拒绝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混淆了革命与解放从而使法国大革命陷入失败。阿伦特以“同情”问题为切入点,阐明了道德的善何以会对政治行动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从而从她的政治本体论的视角阐述了人权与公民权的界限。

“然而,法国版本则宣告外在于并独立于政治体的权利的存在,继而是将这些所谓的权利混为一谈,也就是说,将人之为人的权利,等同于公民权利。”[1](132)而将人权等同于公民权则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法国革命之所以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一混淆。因为在阿伦特看来,人权即近代契约论者所说的自然权利,因此作为权利主体的人乃是自然人,即“吃、穿和种族繁衍”同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个体。而公民权则建立在法律人格的基础之上,因此同作为天赋的人权之不同,公民权是“人为”而非“自然”,在于政治的构建。所以在当阿伦特认为权利乃是公民权而不是人权,不可混淆。而自近代以来,由于伦理共同体的瓦解,原子式的个人开始成为政治哲学思考的起点,而通过启蒙对超越性维度的拒斥,个人的利益与幸福开始成为最高的善。“启蒙运动只接受物质现实以及它的类似于法律(规律)的联系,它没有为诸如德性这样的标准属性留下地盘,也没有为诸如从推论意义上为自然法奠定基础的标准秩序留下地盘。”[8](277?278)近代以来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权利”(以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而不是“权力”的社会,因此所谓的自由、平等都事关私人的利益,近代政治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总是在个人利益与政府的统治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但是“平等(不像现代那样与正义相关)正是正义的本质,成为自由的意味着摆脱统治者关系上的不平等,进入一个既没有统治也没有被统治的空 间。”[4](20)所以在阿伦特看来,无论是自由的权利还是平等的权利都只存在于政治领域之中,是公共领域人存在的基本境况。而自由人在政治领域之中的一起行动则产生出权力,它是人们“协调一致地行动”所生发出来的力量,只存在于“复数性”的共同生活的人们之间。而法国革命所要求的在政治领域确立“天赋人权”的合法性实际乃是政治毁灭的标志。

阿伦特以“人物”概念来指明法国革命者由于缺乏对政治本质的理解,所以在实际的革命进程中,忽略了个人与公民的界限结果造成了悲剧。在罗马政治生活中,私人个体与公民的区别在于,公民有一个“人物”即法律人格,而如果缺乏法律人格的保护那么这个人只是一个“自然人”,缺乏任何权利与义务,因而是与政治无关的。在阿伦特看来,政治的根本特征是他关乎人的人格,关乎人在平等公民面前的显现,至于人格背后是什么就超越了政治的界限,那是处于黑暗领域中蕴含着的暴力因素。“然而,法国革命者对‘人物’毫无概念,对于由政治体赋予和保障的法律人格,也缺乏起码的尊重。”[1](92)由于不懂得区分私人与公民在政治上的不同意义,使革命着眼于把自然人解放出来从而赋予其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但是全然忘记了革命最重要的使命:建立一个自由的公共领域使大家自由的分享权力。由于人权乃是生命、自然的权利而不是自由和公民身份的权利,于是由人民的生命必然性所引发的不可遏制的激情左右了人的行动的方向,暴力就成为革命活动的准则。因为劳动是满足生命必然性的根本活动,而劳动则蕴含着暴力,不断的把自在的自然变成满足人消费的物质产品。而且当公共领域变成纯粹数量意义上的人民的靡集,那么政治领域也让位于纯粹满足生命必然性的生产与消费活动。

在阿伦特看来真正的政治领域乃是自由且平等的公民在公共世界中所进行的言行的显现及追求卓越的活动,也就说是摆脱了生存必然性从家庭领域来到政治领域的展现自身的追求意义的活动。由于公民们既是自由又是平等的,那么所谓的“同情”在政治领域没有存在的余地,因为在此“人造”的空间之中,消除了匮乏、超越了生存必然性,唯一的政治德行乃是追求卓越。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只有实践活动即道德、政治活动和理论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但制造活动却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们受制于必然性。而阿伦特则把古典城邦政治经验加以本体论化来理解启蒙以来的现代性危机,近代政治哲学有两个倾向:将政治进行道德化的理解,如卢梭、斯密等人等注重同情的情感对政治建构的作用;用制作来取代行动,从而克服行动的不可预见性从而保证政治领域的稳定。但在阿伦特看来无论是哪一种都误解了政治的本体论含义,误解了人的存在的基本境况及界限:劳动——工作——行动。道德也许是重要的,它只关乎个人之良心,既无需他人在场也无需公开显现,但它绝不是政治的。因为你应该“这样行动:你意志的准则始终能够同时用作普遍立法的原则”[9](31)。它蕴含的总是个体主义的理性主义逻辑。黑格尔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个体主义所蕴含的分裂因素,因此,试图通过国家把个人与社会、集体统一起来。但阿伦特始终只关心政治,关心使人之言论与行动得以显现的自由空间,关心自由的公民(即在“共在”中显现出来的人而非以个体为本体的个人)在政治领域通过言行证明自己是“谁”。如果说黑格尔从个体主义哲学内部发现了现代性的内在分裂,从而把弥合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分裂作为自己的理论任务,那么阿伦特则根本就把现代性看成是政治的危机,由于社会领域的兴起而导致的公共领域的衰落,不仅劳动和制作所蕴含的暴力开始主宰政治领域,而且公民也在法律上成为仅仅以消费为目的的自然人。

四、结语

在阿伦特这里,政治与其说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倒不如说是一个批判性的概念。实际上她的政治本体论是她进行现代性批判的基点,她的独特贡献与其是说她以现象学的方式展现了什么是“本真”的政治及自由的政治领域以何种方式存在,倒不如说她试图表明以自由、解放为宗旨的现代性为何使自由丧失。在阿伦特看来真正的革命者应该是政治家而不是道德家,他们无需同情,因为缺乏同情的前提(即匮乏),政治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本体论上的界限。可以说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为我们理解近代以来的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可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阿伦特的政治本体论只是其一厢情愿建构的乌托邦,空具有形式而不具备实际的内容。她对自由的理解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她的政治革命实际上并没有使之超越私有制前提,因而她仍然没有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真实内涵。她试图以古代的城邦社会为原型去建立一个“纯洁”的政治自由空间,否决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致使她的理论面临现实时总是具有超越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汉娜·阿伦特. 论革命[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7.

[2] 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 后形而上学现代性[M]. 南京: 上海译文出版社, 007.

[3] G. A. 柯亨. 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 为何如此富有?[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 汉娜·阿伦特. 人的境况[M].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9.

[5] 汉娜·阿伦特. 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6] 斯宾诺莎. 伦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7] 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8] 查尔斯·泰勒. 黑格尔[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2.

[9]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free space

——on Arendt’s political ontology

LI Juan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Arendt distinguishes revolution between and liberation. In her view, the revolution is for freedom, but the aim of liberation is to make the general public extricate themselves from the field of the inevitability. Although the latter is the premise of the former,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free space is the public field with “appearance” features, while as a private emotion, sympathetic is anti-politics. Liberat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material and the basis of sympathetic is in this area, which is exactly opposite to the “political”. Arendt criticized Marx’s revolutionary theory from her position, but it is clear this is a misunderstanding of Marx.

Key Words: Hannah Arendt; revolution; political free space; the field of the inevitability; sympathetic; human rights; civil rights

自由空间篇9

王四新先生在他今年的新著《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中对“表述自由”做了专业化的讨论。所谓专业化,是指书中对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或表述自由从法律方面做了专业阐述,因为涉及的问题新且十分重要,所以很值得一读。

法律条文很枯燥,我们可以以具体形象的事例把法律具体化。我把问题集中在――想法的自由问题。我想起了法国启蒙早期学者蒙田说过的一段话:“最近我退隐在家,决定尽量好好休息,不管他事以度余生,仿佛让我的思想无所事事,自由地运转和休息,这是对它的最大爱护 但我觉得事与愿违,我的大脑就像脱缰的野马,成天有想不完的事,要比给它一件事思考时还要多想一百倍;我脑海里幻觉丛生,重重叠叠,杂乱无章。为了能随时细察这种愚蠢和奇怪的行为,我开始将之一一笔录下来,指望日后会自感羞愧。”

上面一段话包含着怎样的启蒙密码呢?任何人也没有能力制止另外一个人怎样想,这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是让每个人都放开胆子去想,想到的能力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是其一;其二是说,为什么这些胡思乱想的随笔在笔录下来之后就成为了不朽的启蒙著作,而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流行的让人们生厌的套话肯定没有生命力,肯定不能成为思想启蒙的作品呢?限于篇幅,我在这里只是提出问题。

不过,我还是要在这里批评一下季羡林老先生在《蒙田随笔全集》的中文版序言中对蒙田上述言论的评论。因为季先生没有探究蒙田精神的启蒙之处,所以认为他这段话是“很奇怪而不近人情的想法……有点近似于矫情。”实际上,蒙田这段话不是矫情,恰恰是他最诚实的想法,因为他的随笔就是这样写成的,他自己也并没有把自己这些文字太当回事,情致所在,写下来未必不是一种解脱?“指望日后会自感羞愧”也并非故意扭捏作态,而是因为随笔的内容对当时正统的议论来说,不仅是怪异的,而且甚至是“非法言论”。也就是说,虽然任何人也控制不了另外一个人怎样想或者脑子里怎样“跑火车”,但是这些胡思乱想不可以写出来,更不能在公共出版物中传播。

总之,蒙田的思想乱麻。他那像脱缰野马一样的念头多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可就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有写作的冲动,不吐不快,写出来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日后自己阅读。给自己留下些愉快。就像对现在充满套话的电视节目,我是几乎一律不看的,有那个时间还不如留着给自己“”。

还是说蒙田,他的那些大胆的想法当时法国专制的君主制度不喜欢,也就是不让变成铅字发表,但是固执的蒙田全当是在写日记――这谁都管不着吧。我也喜欢乱七八糟地想事情,所以也这样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蒙田(他是从法国波尔多市长的位置退休在家养老的,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离休干部”)不去惹这个麻烦,从此在家整天浇花养草,我们今天的读者,就再也看不到蒙田这些妙趣横生的深刻文字了,岂不是太可惜啦!

联想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以及已经盛行了好几年的以“博客”为代表的各种网络自由的书写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书写欲望――只要你能想得到,就可以自由地写出来,这是蒙田当年做梦都想不到的。

从法律角度,“表述自由”属于人的一个基本权利,是由我们国家的宪法所赋予每个公民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利,也就是人权。具体说的,“表述自由”还涉及到人的隐私权,我把它理解为“想法的自由问题”。这个问题有如下重大的意义: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社会忽视了“想法的自由问题”,也就是不鼓励公民的独立思考,就会使人民渐渐地丧失这样的能力,因为在全体人民中类似蒙田这样无法拦住的思想天才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如果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不鼓励独立思考,以后有一天我们问:我们当代的思想大师与某些民族比起来为什么如此之少?答案只能是因为在长期的精神习惯中,人们已经渐渐地丧失了这样的能力。可悲的是,我们现在的风气只是单纯地和别的国家比谁的国民经济总产值更高,而不比我们国家现在究竟出了多少国际公认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每年的诺贝尔各项奖项公布之日,都是让有关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嘴里感到酸溜溜之时。

结论:创造性的能力,只能来自于与众不同的思想能力!

什么是启蒙

在幽默之余,我还想来点严肃且困难的。就是在人们私下的想与公开的说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启蒙”。“启蒙”一词的原义是“光明”,从暗到明,精神来到了一个新的陌生的空间。启蒙就是使人类从自身所遭受的幼稚状态中解放出来。所谓幼稚就是说,一个人倘若没有其他人的指导,就没有能力使用自己的理解力。这种幼稚是自虐的,因为它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解力,而在于如果没有别人的引导,就没有决心和勇气使用自己的理解力。

要敢于成为一个智者,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箴言!这里我强调独立思考的勇气,没有人天生有权利教育你如何思考;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已经习惯于在别人目光的教育下思考,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人或不成熟的民族。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于是启蒙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思考的胆量问题。换句话说,要开拓你自己的精神家园!

放开胆量,扩展你的精神空间,因为它是我们的“意志自由”的真正注解。精神的胆量是智慧本身的素质问题,启蒙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要容许人们思想方式、说话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开拓自己的精神家园!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精神专制是可怕的“偏见”。之所以称其为“偏见”,是因为它只容许精神朝着一个方向,即精神专制者所容许的方向。那么,启蒙的效应如何呢,如果每个人都放开思想的胆量,就会出现无数个“他者”,或无数相互冲突的方向,其相互争论就不可避免,这正是启蒙所希望看到的局面。要对每一个“他者”宽宏大量,要有思想与言论的自由,如此而已。

启蒙最重要的使命是变革个人和民族的精神风俗,而精神上的专制只是被用来产生大批不思考的老百姓。换句话说,启蒙不仅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更是思想方式的变化――这是一个渐渐的过程。而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之所以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乃在于中国人的精神风俗几千年不变。就这个意义而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内部只有改朝换代,没有启蒙。

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按照习惯思考、说话、行为的。如果把启蒙理解为克服习惯的过程,那么最先的变革的领域可能是从念头或思想开始。

当然,一个人除了他自己内部的精神之外,没有人知道他内心发生了什么――这句话包含着很复杂的问题:

首先,虽然一个人自己不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但是自己内部的精神或独白也存在一个胆量的问题。对一个习惯于在精神专制下思考的人来说,他的念头很难复杂起来。换句话说,他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敢想。也许最初是敢想的,但由于周围环境不容许,所以念头渐渐消失了。最后终于因为不敢想而懒惰,而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所以在专制制度下生活的人通常容易单纯。

自由空间篇10

课堂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赖学生的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培养基础扎实、独立自主、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的小学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功和硬本领。

2 案例介绍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这些词,别说学生没见过,就连我这个当老师的也只是在算命先生的口中听过,充其量有个模糊的认识吧。明天就要上这个“读读背背”,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把这一连串拗口的毫不相干的词儿给背下来。学生怎么办呢?让他们也像我一样死记硬背吗?他们会有兴趣吗?这也许不行吧。我反复地琢磨着,何不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今晚回去找个好办法来背?孔子不是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也许我认为特难,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呢。

第二天上课,我让学生从自己的属相说起,然后请学生讲十二生肖故事,最后由我讲解十二时辰。接下来就该学生背诵。多难背呀,我都替他们着急。

“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我班的小诸葛乔玉桐举起了手,“‘子鼠’——老鼠的儿子;‘丑牛’——长得很丑的牛;老虎是兽中之王,攻击其他动物常赢——‘寅虎’;‘卯兔’——兔子长毛;‘辰龙’——大演员,‘巳蛇’——四条蛇;‘午马’——五匹马……

真没想到,他竟把这些枯燥的词用谐音或扩词的办法变得生动而有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黄志杰说:“老师,我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串联成一段话,孙猴子家有一些鸡,一只虚弱的狗和一头害羞的猪。

孩子们用他们的方法互相启发,没费多少力气便会背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了。这堂课真真切切地再一次提醒我: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感知、认识,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学习,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

3 案例分析

这堂课真真切切地再一次提醒我: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眼界开阔了,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对其长辈、教师、甚至权威发出质疑,课堂已变成学生们的阵地。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切实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感知、认识,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

个人认为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至少有以下好处:

3.1 可以培养学生细心看书的习惯。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精读教材,带着思考去看书。学生看书时,会看得很仔细,这种细心的学习习惯,对写作业和考试中避免粗心大意也很有帮助,对将来的工作也有益处。

3.2 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有一位家长曾经很着急地问我,她的女儿自己看书,觉得没有问题,可是作业中许多题不会做,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看来,在自主学习中她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根本发现不了问题,这才是令人担忧的最大问题。确实如此,现在的小学生中,有许多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这正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表现。

3.3 可以提供学生本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学习上的问题,就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依靠自己的思考,或是查找资料;也可以去问同学、家长、朋友、老师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查阅资料的能力、与人主动沟通的能力等都会得到相应地锻炼和提高。

3.4 对获得知识的记忆深刻。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可以较长久地保持在学生的头脑中。打一个形

象但不一定准确的比喻,如果依靠老师讲解一遍之后就理解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能保留三天的记忆时间的话,那么,需要老师讲解多遍才能理解的知识,在学生离开教室的时候,就快忘得差不多了;可是,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的知识,可以保持一周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