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十篇

时间:2023-03-20 12:30:55

初中计算机

初中计算机篇1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已经越来越明显,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已成为用人单位考核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的标准。中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计算机教育质量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刻不容缓。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以下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贯彻“精讲多练,实验指导”的教学策略。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人-人”对话系统,不是“人-机”系统,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一个信息的接收者和输出者。接收和输出的过程,包含了输入、存储、变换、输出、反馈和控制的过程。这里的反馈很重要,反馈指的是课堂观察、双向对话。所谓“精讲”,就是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本文由收集整理、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文化基础课程由于内容相对比较浅显,容易使大家产生不学也会的错觉,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或欲望,那学生必然采用的是马虎对付的手段,且教学效果必然是劳而无获。针对课程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去做一些案例,在做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由学生发现或老师提出相关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课堂上的思考、探究、讨论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而进行的,没有问题的情境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中深入地挖掘其创新因素,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学习、讨论,自己去探索、寻找解题技巧。这样,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4)体验成功,让学生主动参与。当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基础性实验比重过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相对较少。通过一些最基本、简单的基础类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后继实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积极思维、既动手又动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涉及一些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综合类实验和设计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实验及其他课程中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内容:windows+office

通常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始,总要谈论三个问题:计算机能干什么?我们学什么?怎么学?狭义的答案是:计算机无所不能;我们学windows和office;上机。接着是尽可能多地电脑演示,以此来升华学生对电脑知识的学习兴趣。

因为windows时代,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早已不是那么困难,再也无须死记硬背那么多的命令和格式,只需用一个手指点击鼠标,利用菜单就可以打开一个又一个窗口并在窗口中得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可是,这个过程却很

难通过传统的方法用粉笔在黑板上来讲明白。

单就操作系统来说,从windows3.2到windows95的飞跃,从windows95到windows98的进化,从windows98到windows2000的换代,以及从windows2000到windowsxp的“体验”,都使“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陷于绝境。但总有必要尽可能地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学了windows95,还要讲讲internetexplorer和windows98、学了office97还要谈谈frontpage和office2000,学了word,不能不说我们的民族软件wps,学了windows98,还要欣赏一下已成为pc操作系统主流的windows2000和windowsxp等等,还要把各种最新的流行软件及其应用介绍给学生,如此这般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电脑的乐趣,教给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本领不至于那么快地“过时”和“淘汰”。另一方面,过去曾经有不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学了wps并考试得了高分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当毕业找工作打印简历时竟因电脑中装的是word而一筹莫展,类似的事情似乎比比皆是、无休无止,这说明了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更重要的桎梏和盲点:计算机文化素质问题。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着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数字化生存的质量才是一项最根本的任务。

实践证明,现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windows和office,尤其是今天的windows95/98+office97、或者windows2000+office2000或者windowsxp+officexp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软件(如《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畅通无阻》、《得心应手》、《电脑总动员》等等)甚至通过教学网络更甚至internet来自学掌握,而且这也是华山一条路了。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紧要课题:从技术教育向素质教

转化鉴于计算机科技遵循“每18个月更换一代”飞速发展的事实以及全球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的进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甚至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着力培养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伦理精神以及信仰,构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

初中计算机篇2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以下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贯彻“精讲多练,实验指导”的教学策略。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人-人”对话系统,不是“人-机”系统,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一个信息的接收者和输出者。接收和输出的过程,包含了输入、存储、变换、输出、反馈和控制的过程。这里的反馈很重要,反馈指的是课堂观察、双向对话。所谓“精讲”,就是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文化基础课程由于内容相对比较浅显,容易使大家产生不学也会的错觉,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或欲望,那学生必然采用的是马虎对付的手段,且教学效果必然是劳而无获。针对课程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去做一些案例,在做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由学生发现或老师提出相关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课堂上的思考、探究、讨论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而进行的,没有问题的情境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中深入地挖掘其创新因素,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学习、讨论,自己去探索、寻找解题技巧。这样,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4)体验成功,让学生主动参与。当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基础性实验比重过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相对较少。通过一些最基本、简单的基础类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后继实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积极思维、既动手又动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涉及一些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综合类实验和设计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实验及其他课程中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内容:Windows+Office

通常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始,总要谈论三个问题:计算机能干什么?我们学什么?怎么学?狭义的答案是:计算机无所不能;我们学Windows和Office;上机。接着是尽可能多地电脑演示,以此来升华学生对电脑知识的学习兴趣。

因为Windows时代,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早已不是那么困难,再也无须死记硬背那么多的命令和格式,只需用一个手指点击鼠标,利用菜单就可以打开一个又一个窗口并在窗口中得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可是,这个过程却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用粉笔在黑板上来讲明白。

单就操作系统来说,从Windows3.2到Windows95的飞跃,从Windows95到Windows98的进化,从Windows98到Windows2000的换代,以及从Windows2000到WindowsXP的“体验”,都使“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陷于绝境。但总有必要尽可能地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学了Windows95,还要讲讲InternetExplorer和Windows98、学了Office97还要谈谈FrontPage和Office2000,学了Word,不能不说我们的民族软件WPS,学了Windows98,还要欣赏一下已成为PC操作系统主流的Windows2000和WindowsXP等等,还要把各种最新的流行软件及其应用介绍给学生,如此这般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电脑的乐趣,教给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本领不至于那么快地“过时”和“淘汰”。另一方面,过去曾经有不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学了WPS并考试得了高分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当毕业找工作打印简历时竟因电脑中装的是Word而一筹莫展,类似的事情似乎比比皆是、无休无止,这说明了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更重要的桎梏和盲点:计算机文化素质问题。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着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数字化生存的质量才是一项最根本的任务。

实践证明,现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Windows和Office,尤其是今天的Windows95/98+Office97、或者Windows2000+Office2000或者WindowsXP+OfficeXP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软件(如《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畅通无阻》、《得心应手》、《电脑总动员》等等)甚至通过教学网络更甚至Internet来自学掌握,而且这也是华山一条路了。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紧要课题:从技术教育向素质教

转化鉴于计算机科技遵循“每18个月更换一代”飞速发展的事实以及全球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的进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甚至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着力培养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伦理精神以及信仰,构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

初中计算机篇3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 教学实效

计算机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关系、原理变得具体化,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变复杂为简单,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按它们的规律表现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冷漠,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实效?以下从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特征入手展开阐述。

一、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特性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能进行快速运算、通讯及逻辑判断的先进的电子设备。因此,计算机课程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课程主要是操作性内容,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工具软件。因此,课程教学会分成不同的任务模块,目标性比较强,课程内容比较独立。 2、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方法选择比较多样,如演示、讲解、练习、网络教学等。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3、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通常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质量都可以通过学习成果质量来衡量。所以对于计算机课来说,学习成果的评价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

鉴于以上特点,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来指导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工作,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的掌握,还涉及到对技术的正确选择。笔者认为必须要对计算机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发挥这门课程的优势,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目的。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人的认知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是否关注到学习者这种本质需要和特点呢?在平时课堂上,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之外,再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任务之类的活动,教学内容比较贫乏,活动比较单调。如何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我认为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三、计算机教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报纸,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其样本,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美观的报纸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知识等;在讲excel表格时,可以让他们制作课程表。我们也可以将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相融合,如在讲网页制作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偶像,制作他们的主页。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让网页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不仅要学会怎样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还需学会到网上去搜索相关信息、下载图片、动画、视音频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结合日常生活,把计算机知识溶入到学生平时的生活,更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此外,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同其他学科的这种横向学科联系,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如在讲绘图工具时,可以让学生绘制几何中的图形;讲flash时,可以让学生制作物理、化学中的实验。计算机课程教学正是通过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例证,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兴趣,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是自己走向现代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工具。

四、重视计算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和资料能得到共享。在教学上应用计算机,能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更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训练,让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使其充分发挥自已的潜力,施展自已的才能。在教学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领会能力是有差别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针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教学的效果常常是优秀的学生、领会能力强的学生能掌握,而智力稍差的学生会觉得很吃力,学习产生困难,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自卑感和畏难心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悬念法,比喻法等,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体验是很重要的。不动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计算机的,计算机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去尝试,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地进行创作。

初中计算机篇4

构建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是当前教师需研究的重要课题重要课题。本文先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必要性谈起,随后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信息课教学、信息技术课采用激励性教学、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等四个方面入手,结合相关实例,对构建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索研究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时至今日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都要求构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有效课堂。为此要建立起信息技术学科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高效课堂激励性机制,创新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所以,如何利用教学设施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毋庸置疑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1]。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教学的问题谈以下观点。供参考。

1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在信息教育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充分调用相应的教育资源,比如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指导、联合企业等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信息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让他们明白信息教育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全面地挖掘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潜能。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地向学生阐释现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包括以上的各种途径及其他一切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教育工作而言,应顺应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顺利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2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信息课教学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

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因为大部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一旦被课程学习中的一部分障碍羁绊住,大都会选择放弃继续深入探究。这种现象严重影响课程教育的进一步进行,所以,笔者的意见是:①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技术基本教育。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布置相关作业,通过对作业的订正,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弱项所在。③对学生普遍的弱项抽时间进行集体教育,并做相应的抽样检测,用以掌握学生的吸收情况。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问题,单独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做好以上四点,才能大幅度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让课程的学习更加顺畅。

3信息技术课采用激励性教学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尤其是信息教育,到了刻不容缓、亟待提高的时代,而学生才是真正改变中国在信息教育中弱势的主体。针对这种紧迫的局势,笔者建议各个初中信息教育者要或多或少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增强学习斗志。比如在笔者的教学中就运用:①开展初中生打字速度比赛;②OFFICE文件处理活动;③网络浏览有效信息完成任务的活动,等等。通过以上诸如此类的活动,学生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中找到了激情,同时掌握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性知识。

4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育与上机教育相比虽然是理论性占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它在学生理解知识中的重要地位。理论教育中的有效性会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影响。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硬的课程设置非常反感。对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结合课本上最苦涩的知识,认真解读,并总结出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时,笔者采用的是实物加讲解的方式。上课时,笔者把一台淘汰主机开膛破肚后,对主机箱内的各种硬件设备一一解说:“假设把这么一个‘解剖’的电脑看做一个工厂。那么,它的机箱就是厂房;主板成了控制台;CPU就是机床;硬盘就是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堆放原料和成品的一块空地。当需要加工一批产品时,首先要从仓库(硬盘)里取原料或者直接将原料(数据送到(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机床(CPU)旁边(即内存)堆放起来,由于堆放原科的地方距机床很近,因此取用(读取)的速度很快。原料加工完毕后不是立即放回仓库,而是仍然放到堆放成品的空地旁(内存)暂时存放起来,到时候可以将成品放叫仓库中去。”经过此番解释,学生觉得一下子知道了好多原来根本不懂的东西:原来,电脑既不可怕又不神秘,对于它“只有无知而无不可知”。

5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

在整个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各个同学由于天资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有层次上的不同,所以,让优生帮后进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笔者做过一个调查,优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一个后进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后进生则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上升到中等生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有一部分后进生在得到优生的辅导之后,学习中遇到的某些顽固障碍突然破除,一跃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佼佼者,这是令笔者非常欣慰的。

6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创新教学,使信息技术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有所改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做到利用各种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计算机篇5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00-01

当前的计算机教学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其作用和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如何找到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些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中学计算机教师共同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计算机课程与初中的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计算机课程有着教学信息量大、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快、实践操作要求高等特点,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出现很多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很早就接触到计算机,并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讲究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由易入难,这就使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程度产生了矛盾,以致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很多知识学生都已经了解或掌握,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部分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革新速度非常快,这就对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不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至于自身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很难跟上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同时很多的计算机教师往往还担负着其他的教学任务,教师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知识,这也是初中计算机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因素。

3.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转变。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生疏,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缺乏操作的灵活性和熟练性。

4.教师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两极分化严重,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计算机教学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1.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注重精讲多练。初中计算机课程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合理分配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注重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对于学生已经有一定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提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引导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节约了教学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充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和理解能力等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化,注重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例如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练习和掌握较为简单的基础知识,如汉字的输入、文件夹的复制和粘贴和资源管理器的操作技能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学习电脑绘图、简单的动画制作和网页制作等。这样不同的教学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从教学中有所收获和进步。

3.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教师在讲解《网页制作》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制作精良的网页,并利用网页中优美的文字语言、动听的背景音乐和绚丽的动画效果等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和研究。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开展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既可以化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枯燥和单调,又能锻炼学生的各种素质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师要善于举例,形象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知识,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意简化教学内容,讲解的知识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可以将计算机的硬件和人体的器官一一对应:人的大脑思考和处理问题,其作用相当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器,人的嘴巴表达最后的结论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眼睛和耳朵接受外界信息,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这样的讲解形象直观,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自身器官的各个功能,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各种硬件的不同作用。

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飞快。因此,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教学大纲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计算机篇6

关键词:初中阶段; 计算机教学; 措施研究

在初中阶段,为了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计算机教学成为了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考虑到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现实需要,在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矛盾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达到全面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认识到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之外,还要结合教学实际,做好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工作。

一、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来看,在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不但是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从整个初中教学体系来看,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是新形势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使初中学生能够及时接受先进的计算机知识,顺应整个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

2.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

基于社会的现实需求以及对人才素质的现实需要,在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是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机素质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

3.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是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措施

经过对目前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后可知,许多初中学生都对计算机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整体计算机水平,在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是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措施。

二、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期待之间的矛盾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致使孩子们能够较早地接触到这一新生的事物,因此,中学生普通对计算机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期望值非常高。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原因,中考、高考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考核都很少,甚至为零,致使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有意无意地把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压缩;而部分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也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还按照传统的系统性、渐进式方式授课,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

2.教师计算机知识老化与课程内容快速更新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变化十分快速,这就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迫于当前的现状,一些计算机教师知识体系普遍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也跟不上课程内容快速更新的速度。另一方面,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提高,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学逐渐开展了计算机方面的教学,这些情况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这就要求初中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适应不同级别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措施研究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中,要想提高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的整体质量,就要认真解决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化解计算机教学存在的矛盾。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考虑到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能力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增加学生上机时间,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

2.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应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采取统一的教学难以达到积极效果,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成绩的有效提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水平,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积极开展差异化教学。

3.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应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计算机知识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在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计算机技术带来的改变。所以,创设教学情境成为了初中阶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4.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应采取形象举例教学法

由于计算机硬件构造和软件组成是一个形象化的知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中英采取形象举例教学法,应将计算机硬件知识和软件知识与生活中实际例子相结合,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取得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要从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和采取形象举例教学法等几个方面入手,保证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开展,满足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任彦平.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2]李良梅.浅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学周刊,2012年24期

[3]安琴.中学计算机教学的优化策略[J].吉林教育,2010年25期

[4]钱艳.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8年06期

初中计算机篇7

引言

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在新形势下必须对计算机技术加强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学校也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要与时俱进,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教育方式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倡创新型的教育理念

时代在发展,理念也在创新,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具有创新型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夫子有云: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在告诫我们无时无刻都要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都在成熟阶段,而当今的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要让他们能更好的接受知识必须要创新教育观和教学观,与时代相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接受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思想空间,去思考,去发掘。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实践和研究的精神,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教导学生不要单纯依靠书本知识,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培养他们自强、自学、自立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二、科学利用教材,与实践结合

计算机教学要依据教材来进行,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要把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使知识更具有说服力,更生动,更实用。这样一来,学生听起来也会趣味十足,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进行施教的过程中要结合实例进行讲解,然后展开讨论,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思考力、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和对知识的解读和应用能力。除此之外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创新能力挖掘,把新旧知识有效的结合,使学生能进行不同深度的知识的学习和思考。

三、营造创新型的教育和学习环境,从心理到学习氛围

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传统的课堂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下学生的新鲜感要求。教师在做好课堂教育的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能力提升心理环境和创新型的教育环境。对于教学当中的一些学生思想和活动超出书本上的知识时,作为教师不应该打击学生,要表扬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励学生主动上进,敢于发现,这样一来就先从心理上让他们对创新有了足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氛围。例如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还有就是采用每人搜集一个计算机学习方面的小问题然后课堂上一起讨论和学习,形成一种问题、讨论、比赛等相结合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多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动态情况和学生多沟通,保证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相长,分组讨论,合作解决

教师要根据计算机课本的重点知识和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对优先解决问题的小组给予表扬。这是一种问题情境讨论的教学模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性会提高,也会因为集体荣誉感而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透彻,个人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有利的提升。把原来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变成了全员参与,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常规的“我讲你听”,使学生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注重探索。使老师也从教学当中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教育局面。

五、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发散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多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学生能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向,鼓励一题多解,一法多用,注重转化。这是一种创新思维模式,在思维发散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学生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多向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更加创新、更加深入、更加具有质疑性。例如,在计算机系统目录操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已经建立好的文件通过拷贝的方式,放到隐含的目录当中,让学生对文件的去向产生疑问,然后主动去思考文件消失的原因,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多种见解,比如说“被删除了、被更名了、设置隐含属性了、被复制后删除了”等多种不同的意见,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进行解析,得出文件失踪的真实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件失踪的多种操作都有了认识,增强了学习的范围,提高了学习时思维的发散性。

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使知识和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就都得到了提升,只有对学习产生趣味,才能有创新的思维,才能提高创新能力。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情景剧教学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兴趣性提升。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形成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面临不同的问题,怎样解决的这个问题,是互相帮助还是请教老师,还是其他渠道,这样教学就与实践密切的结合在了一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与生活结合在了一起,趣味十足。而且学生无论从情感到心理都进行了投入,综合能力也得道了提高。

七、结束语

创新能力是时展的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教学要与时代的进步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为计算机教学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引用:

[1]吕红丽.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3(08)91.

初中计算机篇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实践操作;方法与策略

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初中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了解、使用计算机的兴趣,提高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但目前计算机教育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一人讲解,学生机械地聆听。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师的教学目的也难达到。初中的计算机教育应讲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

一、初中计算机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计算机课堂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一人讲解,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形式较为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虽然有其优点,但如果没有突破,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计算机教学质量很难提升。另一方面,在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度不高,认为计算机只是一门副科,而且不参加中考,对考学没有影响。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简单,学生在上课期间做其它作业或者听音乐、玩游戏,对计算机课程完全不重视,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办法完成。计算机本身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复杂,且为大班授课,也导致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对计算机学习易产生排斥心理。在初中计算机课堂上,大部分的计算机教师只是以课本为重点,讲授一些课本上的内容,而不对教学环节进行计划,没有摆脱课本对教学的束缚,以至于无法达到计算机实践操作的目的。

二、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作为计算机学习的主体,初中生是否具有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应多关注当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计算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生年纪较小,大多数学生在上计算机课程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应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讲解,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耐心地回答,渐渐地培养初中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计算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解决生活或将来工作中的问题。例如,教师有时会要求学生用计算机制作海报,要完成这项任务就要熟练掌握并应用文字排版、上传图片、视频等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学以致用,而不是死板地套用课本。另外,结合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师要布置相关的实践操作作业,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巩固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开发其创新和实践运用能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计算机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进行探讨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微课、互动教学等多种不同教学方法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扩展初中生思维,增强其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同时,对初中计算机教材的设计要灵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本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初中生在巨大兴趣的引导下学习计算机,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并应用于生活学习中,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是计算机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体现。

2.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实行愉快和分层教学

对于初中计算机课程来说,由于其面向的主体是初中生,教学内容没有必要涉及到计算机的全面应用系统。因此,其教学任务应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计划,而且制定的教学计划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创新性与可实施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主。众所周知,计算机初步入门需要学习汉字的输入,而这项工作是简单、枯燥、重复的,很多初中生在课下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练习。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时,创造一种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如可以将汉字的输入设计为一款有趣的游戏,将键盘的字母设置成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指法练习。另外,可以给学生配备打字游戏装置,各式各样的打字游戏会让学生对打字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打字游戏熟练掌握汉字的输入功能。如有条件,还可以进行汉字输入等游戏比赛,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除了愉快教学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学习之前,由于学生接触的环境不同,计算机水平也有所不同,而且每个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学习计算机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这就要“区别”对待,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层次教学。把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分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将教学目标分为及格、良好和优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积极性。另外,在确保教学能够达到每个学生基础学习的目标之后,要充分开发学生学习的个性与创意。如在打字练习中,对于及格等级的学生来说,要求其能够正确运用键盘指法输入英文字母;对于良好等级的学生,要求其能够熟练运用键盘指法输入英文字母;对于优秀等级的学生,要求其能够在不看键盘的情况下熟练运用键盘指法输入英文字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等级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练习和作业,并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这样不仅能够使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动力。在课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划分小组,让高层次水平的学生带动低层次水平的学生学习,逐渐缩小计算机学习中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立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

在每节计算机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对本节的授课内容、学习效果及学生反馈进行总结,这就要求课程评价系统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听课情况进行反馈,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学水平。教学评价要建立在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基础之上,对学生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肯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与动力。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课堂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水平进行测试,而且包括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合作团结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核。根据本节计算机授课内容和授课目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测试可以通过机试加笔试的方式:机试通过具体操作进行测试,笔试通过试卷进行。若目标测试通过,此次计算机授课结束;若目标测试不通过,则对计算机授课内容重新进行设计,以达到教学目的。计算机教学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与合作,让计算机教学变得轻松愉快。希望在未来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能够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得到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以更好地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世渊.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J].新课程,2016,(08).

[2]刘丹.浅谈初中计算机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文信息,2014,(01).

[3]李坚.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2,(7s).

[4]赵云臣.如何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方法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07).

初中计算机篇9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困惑;发展阻力

计算机和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规范,操作的技能和技巧。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现代意识,形成科学观念,也有利学生更好地开阔眼界、获取知识,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让学生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为什么计算机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呢,下面我们进行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客观因素的分析

(一)设施的配备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学生所享受的教育条件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农村以及偏落后的地方,学校的教学设备以及师资的配备跟不上教学的需求,而学生在家庭中也得不到一个接触计算机、互联网的机会。这样的话,学生计算机水平也就停留在一个初步认知的阶段。

面对这一状况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学校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投资力度,不管是硬件的设备,还是师资的水平,都应该达到一定的要求。计算机课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探索、归纳、总结,更重要的还得在计算机上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推敲、验证、演练,以使得这些枯燥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完善性。

(二)课时少

初中学生同样也面临升学的压力,而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并不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成功,因此,在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眼中,计算机的教学等同于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从而在初中阶段,计算机的课时一般都很少,而要求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去掌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并消化,这无疑是在为难学生。因而,计算机在初中教学中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呢?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不做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而是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另外,校方应该重视,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不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话,在未来的成长中将成为他竞争的劣势。校方的重视,使得课时的增加,学生的重视,使得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主观因素的分析

(一)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

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为主体的网络建设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地位。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学生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初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容易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从而误入歧途,比如网恋、网瘾、网游都是由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的,这些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威胁。面对这一状况,教师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判断力,在初中计算机的教学中一定要进行德育渗透。

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网站,并利用QQ等聊天工具和学生进行聊天,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其次,必须提高学生的甄别能力,网络上各种信息泛滥的存在,针对有利于学习的信息要学会筛选,而针对不良信息,则需要建立相应的防火墙,进行信息的监控和过滤。最后,引导学生分清虚拟和现实,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或许能够成为任意的角色,能够随心所欲,使得他们排斥现实的生活,从而沉迷于网络。这时教师应先了解虚拟世界在哪方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然后深入探究他们在现实世界的生活和喜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虽然学习计算机网络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教师也应该看到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学习需求和兴趣培养

学生在接触计算机的时候,由于好奇,会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感觉不到计算机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很多的计算机课堂上,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进行着案例地分析和演示,但是学生对着电脑正在上网或者忙其他的一些事情。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授课内容可有可无,而计算机网络课堂是他们上网放松的一堂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于网络是充满兴趣的,但是忽视了在初中课堂上所应该掌握的技巧和能力。

学生最初对计算机感兴趣是由于计算机的神秘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增强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电脑,一开始应从应用软件入手。比如介绍了汉字输入法后,接着就讲文字编辑处理软件的使用,并让学生练习,让他们利用文字编辑处理软件来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课程表的设计、通讯录的制作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如今,虽然初中计算机教学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但是其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求学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的环境,另一方面,强调当教师看到计算机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更应该防范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初中计算机的教师,我们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正确处理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成为新时期的“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何雅丽,《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初探》[J],《中国电化教学》

2.张秉旭,《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教育》

3.董育梅,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渗透[J],《教育科学》

初中计算机篇10

【关键词】初中 计算机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因此,有效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过硬,实践操作技术较强的综合型人才,不但是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便成为广大初中计算机教师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计算机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有效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2. 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过去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而疏于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新课标下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所以必须摆脱掉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创新型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最终达到培养更多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的目的。

2.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新课改中曾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而让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由于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启发,以便学生在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的同时,还能进行探索和创新。

2.2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计算机课堂不再枯燥

多媒体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就计算机教学而言,它能把原本处于无声和静态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处理后,变为活跃于荧屏且有声有色的知识,这对于好奇心强,喜欢新生事物的初中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能更直观的对知识进行了解,因此,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优化了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

3. 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

3.1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计算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设计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小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因为初中生普遍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当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便会产生满足感,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所以,以任务驱动法来推进教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了起来,这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利的。

3.2分层教学法

人与人之间都是存在着个体差异,初中学生也例外,某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不但家里有电脑,有些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的同学还报了计算机培训班,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可是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就仅限于学校,两者间的水平自然是不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分层,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例如:在实践操作的时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一些难度稍大一点的任务,或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如:电脑绘图或者同学之间的小竞赛,这样既能满足此类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好习惯;而对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则应该多进行从旁指导和鼓励,知识难度要控制好,以便让他们树立起对计算机学习的信心。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让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切不可觉得成绩差的学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阻碍,那样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

3.3形象比喻教学法

在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理论知识都相对比较专业,对初中生来说要很好掌握确实具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可以寻找符合初中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讲解,那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形象比喻法就是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例如:当我们讲到计算机硬件的时候,需要学生对处理器进行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处理器形象的比喻成人的大脑,这样学生就能结合大脑的功能来理解处理器的功能,最终明白原来处理器就和人的大脑一样,是负责处理信息和发出指令的。这样进行记忆学生非但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记得更加深刻,学生学习感到轻松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会得到提高,那教学质量也就随之上去了。

4.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初中计算机教学必须摆脱掉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方式不断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掌握好所学知识,还能培养起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现在的主动学习,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初中的计算机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学周刊:B,2011(8).

[2]王嘉.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