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梦十篇

时间:2023-04-05 08:38:48

中华梦篇1

在这片令我自豪的土地上,我与她已经携手共度了13个秋冬,13个美好的年华里,无论春夏的交替,无论日月的变迁,我都会紧紧遵守我心中那个美丽的中华魂,中华梦。

什么是中华魂?

还记得那在李公朴先生的悼念会上慷慨陈词,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闻一多先生吗?

闻一多先生原名闻家骅,出生在一个书香家,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他的一生,为了国家,为了名族,付出了自己无数的心血,乃至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命!在1946年的夏天,在昆明那个动荡不安,四处布满暗杀特务的时候,在李公朴先生的悼念会上,在当时无一人感站出来讲话的时候,闻一多先生却站了出来,做了这个领头人!他一番即兴的悼念词,说的是多么慷慨激昂!他大骂那些背离人民、背离社会的特务,他高声呼喊,“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他的那一句:“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深深震撼了我!

这是什么?这就是中华魂啊!这是即使知道自己的话语会迎来死亡,却仍然毫不畏惧的精神啊!中华魂就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啊!五千年的沉淀在燃烧,在百年的落没与朽溃中,我们没有屈服!我们屹立不倒!我们勇往直前!

什么是中华梦?

还记得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吗?忆起那十位英雄,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35年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和沈昌健。他们,被我们称为“梦想升天”。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本是农民出身的这对父子,为了自己的梦想,研究油菜花,努力了30多年,即使倾家荡产,即使在梦想的漫漫长路上颠沛流离,但他们从未放弃!这其中的艰难困苦,又有谁人知?在迷茫之时,在无助之时,在别人都不信任的眼光下,他们越挫越勇,将梦想进行到底!

这是什么?这就是中华梦啊!中华梦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二百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中华土地如此辽阔,中国英雄如此倍多,作为一名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那些英豪们信仰的中华魂、中华梦,我们同样可以拥有、我们同样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梦想、中华的梦想!

从小到大,我心中便一直有一个梦,无论风雨的阻碍,无论时光的消磨,我从没放弃过。也许这一路走来会有许多磕磕碰碰,也许会突然被一个大浪卷到了沙滩,也许会被狂风迷失了方向,但迷茫过后,却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的梦想便是当一名作家。记得曾有人说,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农村里的孩子,还妄想当一名作家?快别做梦了!曾有人说,你不是小小年纪时就想报效祖国吗?既然当个作家,还有什么能力去报效祖国……嘲笑与讽刺,我听过不少,可我从未为此放弃,我心中一直坚信着那个中华梦,一直不曾改变!我要把中华的大好河山,中华倍出的英豪,以及我对她的爱,用我手中的笔,谱写出神话,铸就成中华!

风雨打尽了红墙和绿瓦,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我们的中华,是一步步在民族之林崛起,而后屹立不倒的国家!

中华梦篇2

我眼中的祖国,有爱国,艰苦奋斗的国民;有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有恢弘庞大,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有不忘来者,坚守本心的发展战略。

中华魂的真正含义,就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魂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之情,是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壮志豪情,更是13亿中国人民不屈的呐喊声,这声音响彻天空,冲破云霄。我们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不倒,中国何以在当今世界演绎大国崛起的神话,不只,是因为我们有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庞大的人口数量,不只是因为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只是因为四大发明对世界近代科技不灭的影响,还因为我们5千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因为这5千年中从未间断的文明,还有这5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亘古久远的民族精神——中华魂!

记得鲁迅先生就曾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在平凡中孕育伟大。中华魂集中体现了民族之精神,爱国之精神,它是世界的高峰,向下眺望,包含了理性之精神,求实之精神,应变之精神,刚健有为,和为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精神,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中华民族 从三皇五帝到文景之治,从屈原的“举世皆浊,唯有我清”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九一八事变,五三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一个个英雄的牺牲,东方雄狮终于苏醒,举起了奋斗的旗帜。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随着神五、神六的相继发射,科技的发展让中国已经摆托了“东亚病夫”的称号。

再回眸,那君主集权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奇特的时代。那令人叹羡的物质文明和不可企及的文化高峰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梦幻般的希望。

我爱它渊源流长,积厚流光。盘古开天,鸿钧授道,燧人引火,三清立教,千载文明,万里风雅。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有迹可循的丹青竹简。我爱秦时明月汉时关,爱秦皇一统天下的霸气与肆意,爱项羽巨鹿之战的勇谋,也爱他逐鹿天下的野心,也爱他乌江自刎的苍凉。我爱魏晋风流,爱细雨打湿江左楼船,无意晕开旧白长衫,也爱道旁寥落油纸伞,前朝衣冠化青山。我爱开遍人间富贵花的洛阳,也爱万户捣衣的古城长安。

我爱它钟灵毓秀,绝世姿容。山川之貌,鬼斧神工,江河淮海,皆在其中。遇见星汉灿烂,遇见日月之行,领略夜色旖旎,领略白日绮丽。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游滕王阁,星分翼轸,物华天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桂林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水是静、清、绿的水,桂林山是奇、秀、险的山,山水一绝甲天下;登五岳首,会当凌绝顶;游大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赏苍山洱海,良辰美景,乐事与你,“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都收入眼底。

今天,生在这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我们,似乎更应该感谢这创造了中华文化的先知哲人。但是,时间如梭,历史如轮,往往以史为忆不如以史为鉴。让我们不忘历史的鞭策,带着这悠悠的中华之魂,民族之魂,创造出更加绚烂的明天!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要么在沉睡中死去,要么在沉睡中觉醒。

青少年们,爱国不需要轰轰烈烈仅求恰到适当,拥一团热火燃烧于雄心,于生活中处处维护好中国人形象,不负此生作华夏人,中华大地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正在悄然无息地前行和试图为全人类的创造福祉。

不畏头顶万壑雷,不惧脚下淤泥路。

众志成城憾苍穹,燎原星火中华魂。

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中华梦篇3

(外语系 陈彦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这是去年中央新一届常委在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于中国梦所做的新的阐释,并且由此在全社会开展了关于中国梦的大讨论,无数人心中的中国梦在这之后被渐渐点燃。

中国梦并不是在最近才被提出的,事实上它一直存在于中华名族的血液中,在不同时代,我们给予它不同的内涵。从华夏时代周召二公的第一共和梦,到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所发:“吾登基后,一定要还万民一个政治清明、世态平和的盛世,一定要使朝政充斥着虚心纳谏的风气。”再到洋务运动的积极求变,这些都是古人对中国梦的一个个阐述。而在当下,中国梦的核心无疑正如所说——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何民族复兴会成为现今中国人的最大愿望?这不得不从中国屈辱的近代史说起。提到中国的近代史,无数中国人不禁会眉头紧锁,长长叹出一口气来。以1840年英国用火炮打破清政府的国门为开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八年抗战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负担,延续了五千多年的中华古老文明从没有那么接近过消亡的边缘。在这段时间中,中国不仅国内人民苦不堪言,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急剧下降,任由邻国吞噬着自己的大片领土。

当然现在这已经成为了过去时,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复兴正有条不紊地一步步进行着。从辽宁舰航母的服役到圆明园所流失的兔首和鼠首的回归,从奥运赛场捷报频传到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中国这个沉睡了许久的巨人渐渐昂起了他的头。要问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发挥着作用,那便是全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这个中国梦。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

不过比起这些业已完成的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还有着更长的道路。仍待解决,和南海的局势也牵动着人心,实现领土和的完整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解决医疗和教育两大难题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甚至在中国男足何时才能再次冲出亚洲也是全国人民的一个梦想。

中国梦和外交学院也有着不小的渊源。早在2007年,时任外交学院院长的吴建明先生就曾撰文阐述了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他提到规模大,领域广,与世界分享是中国梦的三大特点。而作为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学院的学子们更是拥有更好的机会来站在更高的的平台上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前面提到的是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中国梦,那么难免会有人说强军练兵、维护、追回流失文物这些复兴之道对于普通人来说未免力所难及,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是否和中国梦无缘?答案是否定的。中国梦并非一定是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成就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每个人自己或大或小的梦想,哪怕是一辈子都不为人知——一个人梦想的追寻和实现,成就了这个国家的腾飞和光荣,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有人说过:“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一样,给个人的发展和成功,提供了如此广阔的空间;中国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一样,个人的发展和成功,给国家的富强和繁荣,提供了如此充足的动力。”

我在上海长大,可以说有无数怀揣着中国梦的人走进了我的成长过程。他们之中有自学生时代就立志当一名教师的中学班主任,也有为调解邻里矛盾顾不上吃晚饭的居委会老阿姨,有雪灾时毅然奔赴抢修第一线的电力工程师亲戚,更有和父亲打交道的从温州农村里走出来的实业家们。来到北京之后,我同样感受到了中国梦的力量:在我们军训时入驻的一支部队中,我们从营地中军人的一声声口号中感受到了保家卫国的中国梦;在一位日日夜夜往返于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的来自内陆县城的同学身上,中国梦又化作了立志成才、建设家乡的抱负;甚至在新校区周围,在正大力建设基础设施的昌平区,我们从每一位在炙热的烈日下工作的建设者眼中,看到了建设新北京的中国梦。同时我自己也追随着自己的中国梦,不远千里来到了北京,希望能实现自己当年报考外交学院的初衷。

中华梦篇4

初一四班 王乃吾

我从小就爱做梦!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伟大的祖国不断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每当我看到电视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飞十万八千里时,老师梦想能腾云驾雾!

今天当代的饿孙悟空——杨利伟乘坐中国制造的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每当我读到“吴刚捧出桂花酒”的诗句时,老是梦想做客月宫。

今天,中国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姐妹俩先后畅游了月宫,圆了中国人的探月梦!

每当我听到妈妈讲过去的艰苦岁月时,老是梦想,祖国啊尽快好起来吧!让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人人过上了好日子,住上了高楼大厦、吃上了美味佳肴、穿上了时尚新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改革开放圆了中国人的小康梦!

每当我看到神话的风神爷,用一个口袋就能把风装起来,放出就能让整个大地风起云涌时,老是梦想能当个风神爷。

今天,比风神爷更威风的人工降雨,遍布祖国大地的风力发电,圆了中国人的呼风唤雨梦!

每当我读到《西门豹》治河妖这篇课文时,老是梦想让河水乖乖听话。

今天,三峡水电、南水北调,一个个宏[:请记住我站域名/]伟的治水治山工程,圆了中国人的兴利除患、驾驭江河梦!

每当我听到“九·一八”国难防空警报声时,老是梦想祖国强大,永远不用再受外国人的欺辱。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民富国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当今是世界大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无论谁再也不敢小视我们,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姿,圆了中国人的强国梦!

新时代的我,特别特别的幸运,我跟爷爷奶奶到香港、游台湾、北京看奥运、上海观世博,圆了港澳回归梦、台湾三通梦、百年奥运梦、全球世博梦……

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梦,神奇的梦,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梦,为什么个个都能美梦成真呢?

那是因为,中华民族经历了千百年血与火的磨练,艰苦奋斗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康庄大道,这是一条幸福路、致富路、强国路,沿着这天路奋勇前进,我们将奔向美好的未来,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定能让更多的美梦成真,一定会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梦!

我们当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华的希望,任重而道远,我们决心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立鸿鹄志,做中华梦,展大鹏翅,圆中华梦;奋发努力,天天向上,为祖国富强而读书,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金碧辉煌!

中华梦篇5

她的身后,就是那家“鼻祖级”的LV专卖店。

人们逐渐认识的品牌还集中在日用品上

1979年3月16日,上海黄浦区商场的营业员们发现,总有人挤到手表柜台前,询问能否买到一种叫做“雷达”的手表。后来她们才知道,就在前一天,这种外国手表的广告同时出现在了上海电视台和《文汇报》上。

这可能是中国百姓接触到的最初的“奢侈品”。在其后的10年里,大家逐渐认识的品牌,还集中在一些日用品上,比如跟着“铁臂阿童木”一起到来的日本电器。

终于,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同年,世界上最权威的奢侈品牌LVMH集团,把那个时候大家还一无所知的“小梅花”带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在这之后,人们渐渐认识了这个品牌的箱包,至于对同在一个集团下的DIOR(迪奥)、豪雅表、轩尼诗XO等等,却还一无所知。

“他们把第一家店选在王府饭店,也是经过了反复的考虑和调研的。1992年的王府饭店可以说是北京地区高档酒店的一个标志,也是那时候人们心中‘奢侈’、‘华丽’、‘昂贵’的象征。”吕以民说。

“当时LV的店面在楼下,除了一些外国和港澳台客人,大家对它更多的是一种好奇。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而且当时奢侈品在人们生活中并没有占什么分量,你背一个LV包,估计也没人认识。下班了也不会去参加什么Party,也没有场合用它。这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造成的。”

吕以民最初从香港来到内地是在1987年。她回忆说,那时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买衣服的地方,她一般都是回香港买衣服。大家的发型也很一致,男的短发,女的梳辫子。

“十几年前我想庆祝生日,吃个西餐,可以去的地方一般就是莫斯科餐厅和‘马克西姆’,如果我想做意大利面,就得大老远到三里屯一个特别小的进口店去买配料。路上跑的一般都是‘面的’和公共汽车,私车几乎没有。现在你看见一辆‘兰博基尼’的跑车也不稀奇。”吕以民说。

她认为,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LV能在1992年进入中国,应该说是相当有远见和胆识。

“硬件环境”

到底是哪个先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买了第一只LV包,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在它进人中国的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了LV的眼光是多么正确。

那一年的中国奢侈品行业,出了一个“名人”。1993年,中国进口了第一辆法拉利,一位“京城亿万富豪”,成为了它的拥有者。

“奢侈品”的大幕已在90年代的中国缓缓拉开了。

作为时尚行业资深从业者的LVMH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吴越,把1993年定义为中国时尚产业“硬件环境”整治的关键一年。

“1993年之前,奢侈品牌虽然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基本还是限于友谊商店和五星级酒店大堂商铺。刚从短缺经济走出来的中国,零售行业硬件还不具备必需的质量,这对于希望开拓零售市场的国际奢侈品牌来说,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仅如此,当时的奢侈品还只收“外汇券”。

“1993年6月,上海伊势丹百货开业,第一次推出了收取人民币的高端零售措施,全面引进高端进口化妆品牌,这件事引起了市场轰动和兴奋。接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一些主要百货店才开始改变装修,提升零售环境。外汇券这块‘石头’,也被搬开了。”

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太强了

回到2008年。

LV明亮的玻璃橱窗里,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热闹”,客人的数量始终保持在一两个。

在它旁边,都是一线的奢侈品店:Cartier(卡地亚)、Gucci(古驰)、Hermes(爱马仕),也是同样富丽堂皇和“人迹罕至”。

“其实他们的销售额很高,这里租金贵,他们绝不会做亏本买卖。”吕以民说。

她说,除了最初进来的LV,其他牌子基本都是1999年前后进来的。买这些名牌的,95%都是本地客人。

“现在是买的人比看的人多。你不会看到大家挤在某家店里,他们都是静悄悄地来去,目的性很强,通常也是某一品牌的老客户。”

吕以民说,这两年经常会有一些二线城市的客人,住进酒店就是冲着这些奢侈品而来。“当然有人是舍得给自己买这些名牌的,但更多的人是买来送礼,现在大家觉得拿奢侈品送礼是一种风潮。”

吕以民感觉,转折发生在2001年到2003年之间。“很多私人企业都形成了规模,媒体对这些奢侈品牌宣传得也多了,消费者逐渐了解了这些品牌背后的故事,了解了他们的品质。”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是大家的职业选择更加多元化了。很多人进了外企,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越来越多的老外来到北京。他们带来了很多西方的生活习惯,比如酒会啊,Party啊,这些让奢侈品有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仅从LVMH集团2007年的公报就足以说明,吕以民的分析是有迹可寻的。

这份公报上说,亚洲是对该集团销售业绩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使集团的销售额增长了16%,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而2006年LVMH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加了40%。

“中国市场现在是国际奢侈品牌都盯准了的一块大蛋糕,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太强了。而且购买奢侈品的激情也极其旺盛。”

美国高盛公司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说中国目前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容量为60亿美元,占世界奢侈品消费市场的12%。他们还预测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将在2015年首次超过日本,奢侈品消费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比例可能上升到29%。

到处都是“新富”

吕以民觉得,现在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热衷,有点像80年代末的香港。

“那时候走在香港街头,你经常会听到小姑娘们说,想买个LV的包包。这种对话现在也经常出现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今天香港人对奢侈品依然喜欢,但是大家更多的还是会买一些适合自己个性的产品,从实用角度出发。”

她说,金融风暴是个转折点。

对于目前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火爆,吴越的分析很独特。“奢侈原来是一个贬义词,现在在中国,奢侈品一夜之间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对于奢华的欣赏,其实中国人的历史是很长的。”

“我们经过了五六十年代的平均主义,一直到了七八十年代,我们仍然封闭。今天我们拼命想得到以前没有得到的东西。压抑得太久。大家想获得补偿。”吴越说,“奢侈品行业当中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新富’,中国经过了平均主义,现在到处都是‘新富’,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在他看来,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的巨大支柱就是这些“新富”阶层,而他们背后是不断增长的财富和品位。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中国人追求得到世界级的享受,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谈到的美国有‘美国梦’,中国人也有一个‘中国梦’――不光是你要成功,还要你向世界展示你的成功。”

中华梦篇6

当你领略过那五岳雄姿,长江疾驰,昆仑之巅,黄河之水,钢铁长城,巍峨珠峰。你心中是否同我一样过无限感叹?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伟大的中国的大好河山。

当我打开历史课本,那一瞬间,我仿佛回到历史的光年。我好像来到了战国时期,人们拿着司南寻找着方向;又好似重回乱世三国,看到那桃园三兄弟义结金兰,看到了诸葛亮与周瑜排兵布阵对弈输赢,精彩万分;我来到了太平盛世—唐朝,一个人人安居乐业,世界第一富裕的国家;突然一转,我又来到了金戈铁马的时代—元朝,一个世界疆土最大的国家;最后,我来到了抗日战争年代,全国上下团结一气,一同抵御外敌,艰苦战斗,最终用我们的智慧与鲜血战胜了敌人。。。生在这样一个国家,我心中自然无比骄傲。

但是有许多人却说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因为中国没有一个敢于做梦和实现梦的人;有人说中国人的处事风格是世界上最现实的,因为中国人的商人把“无利不起早”发挥的淋漓尽致。可是,我确认为上网说这些话的人,一点都不了解中国人。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不缺少梦的。庄周梦蝶体现了古代思想的自由释放,万户奔月更是表现出了古代人追求的大胆探索,从秦代的明月到唐明关城,中国人的梦不但在做,而且为了到达梦境的彼岸去不断地尝试和冲击,于是我们有了引以为傲且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有了浩若烟海的文学艺术,成就了中国的伟大和不同凡响。

美国着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Ihaveadream!》,这是他的着名演讲,他描绘了他心中的美国梦—一个没有歧视和偏见、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梦想。也正是这样的追求,这样的坚持,才成就了今日美国的强盛。

不少的中国人还沉浸在强国的美好,沉浸在自己的“美国梦”中。难道我们国家就曾经没有过那样的辉煌吗?难道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吗?

而如今的中国人才刚刚发觉,不应该沉浸于对强国的幻想,而应该站起来,应该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并用于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中华梦篇7

洗琼燕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诺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悄悄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宝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蹲下投放。中国梦,流淌在岁月。

沙滩上有一颗闪闪发光的贝壳,那就是2012年6月16日8时3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九号搭载3名航天员腾空而起;6月27日,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062.68,米的海底,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了“中国深度”。“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种豪迈之情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此刻,我们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国力的强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沙滩上有一颗铭记的贝壳。那就是2012年5月8日晚,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机时刻,张丽莉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致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昏迷未醒。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全国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着人心。张丽莉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危机留给了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动天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中华梦篇8

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陶庆华博士在这里欣然接受了本刊采访。

讲话略带江浙口音,举手投足温文儒雅,这是我对陶庆华的第一印象。身为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他身上还笼罩着各种光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会长、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主席……在他的背后,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作为一个时代的亲历者,他在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热潮下投身军工行业,八十年代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深造并取得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在新加坡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和企业担任高层管理者,2004年回国创业,近年又跨界钟情于人才研究工作。

而由他掌舵的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从成立伊始,便扮演着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智慧的“民间智库”角色。

“二十一世纪最珍贵的就是人才。我们很幸运能够参与到这个领域。时代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人才的重要性就没有这么空前,这么强烈。我们将满怀豪情、勇担使命,用‘人才梦’支撑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提到人才话题,陶庆华以一个专家特有的口吻侃侃而谈。

从工学博士到外企高管

学生时代,陶庆华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做人才研究。青年时代的他被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激情所鼓舞,决心投身为祖国国防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1961年,陶庆华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家中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大。上世纪60年代初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广大农村带来深重灾难,这种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造就了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性格。

197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就读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航天部第三研究院,从事导弹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工作。

在航天系统工作两年后,1985年全国统招研究生,勤奋好学的陶庆华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自动控制专业。在校期间,他学习认真刻苦,热心校园公益活动,以出色的组织领导力当选校研究生会主席、全国学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

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他从未止步。1988年取得工学硕士学位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家教委派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忆起英国留学的日子,他笑着说自己经常在学校、机房、宿舍三点一线上,日子虽然辛苦,但十分充实。留学经历使他开阔了视野,也看到了中国航天军工事业与英国在一些领域的差距。

陶庆华获得博士学位时,正值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不久,国内正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当时,我就想,随着国内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经济必将越来越国际化。届时,国内必然需要大批熟悉各种国际惯例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我感觉拿到学位以后立即回国,就只是从校门到校门,对西方的情况毫无了解。因此,打算在毕业之后继续在海外工作一段时间。切身体验一下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环境,熟悉并掌握国际企业、大学及政府部门的运作模式。”对当时的心境,陶庆华这样回忆道。

那么,哪里才是最适宜发展的地方?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陶庆华没有选择留在英国,也没有到欧洲大陆的德、法等发达国家,更没有去美国或加拿大,而是选择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

“之所以选择去新加坡,主要是考虑那里东西方交汇的文化氛围和特殊的发展道路。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亚洲国家,但在李光耀等人的努力下,又完全建立了现代市场经济,成为东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陶庆华的回忆中,90年代对新加坡来说是经济发展中期,电子信息、房地产、进出口贸易、航运、旅游,都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那个时候正值新加坡风起云涌的发展阶段。“早晨看股票,下午就涨停。”

三年后,他出任新加坡上市公司IPC企业总裁助理。从整理会议纪要、协助总裁管理日常琐碎事务,到参与公司重大决策,陶庆华过硬的技术功底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赢得了管理层的认可,很快便升为集团分管科技方面的副总裁,从此开始了与以往研发工作性质截然不同的管理生涯。

五年后,为了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他离开IPC,进入新加坡亚洲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担任CEO。2000年前后,在新加坡兴起了宽带网络“三网合一”的风潮。通过电视同轴电缆网,不仅仅传输电视信号,还叠加了娱乐、消费等功能,陶庆华见证了新加坡网络圆满连接“最后一英里”。

在新加坡的十余年,陶庆华凭借自己的努力,融入了当地主流社会,长期从事高科技产业管理,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及管理经验,还结识了志趣相同的各界朋友。但他却始终没有加入外国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始终心怀最初的理想,学习海外的先进理念,期待着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打造海外人才“民间智库”

进入新世纪后,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日益吸引留学海外的学子回国创新创业发展。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来往国内外,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已经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的陶庆华意识到,回国创业的时机来了。他利用回国出差、探亲等各种机会,了解国内发展环境,着手准备回国发展。

“比如在深圳我们就看到轰轰烈烈的特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圳当年追求的是‘速度’,强调高效率。”此时的中国,正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带来大量的创新创业机遇,也为海外学子回国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这句台词也随之成为经典。

为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制定被提上了日程。然而当时国内虽有众多专家学者研究人才问题,而研究国际人才的专家学者却寥寥无几。在国外多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经历,使陶庆华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国际人”,回国又多年担任归国留学人员社团的负责人,他应邀担任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海外人才战略研究组副组长,也因此与人才研究结下不解之缘,在国际人才研究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在陶庆华看来,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是根本保障。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需要国际化人才,而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更需要国际化人才支撑。”因此,如何更好地吸引、培养和用好国际化人才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2008年底中央“”的实施更是将海外引才工作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创新创制,为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

在开展海外人才研究的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国内的人才工作仍大有可为,国际人才研究更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亲身经历了英国、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吸引人才的过程,他更加认识到中国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的战略意义。

人生有时需要转身,如果说陶庆华的第一次转身是放弃了在新加坡成功的事业与优裕的生活,那么他的第二次转身便是从一个“工科男”转变成为国际人力资源专家。

2011年,陶庆华与朝阳区委组织部合作成立了“朝阳区国际人才研究中心”,凝聚了国内一流的智力资源,旨在研究国际人才包括留学人才、华侨华人等领域的前沿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家高端“人才思想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这一次的转身,人生从此与众不同。告别了度假、告别了许多社交场合,坐下来潜心研究的身影却多了起来。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年的努力使他在人才研究领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仅仅几年时间,他积极为“”的实施、国家及有关省市完善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环境建言献策,成功组织了多个高规格、高层次的人才论坛活动,协助国家及有关省市吸引很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被聘为河北省人才顾问、无锡“530”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朝阳区人才特聘专家,2012年应邀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出色的完成了国务院侨办“海外华侨华人专业社团发展课题研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善中国绿卡制度课题研究”、北京市文化局“海归人才与首都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等多个研究项目。

2013年,在朝阳区国际人才研究中心成功运作的基础上,陶庆华发起成立了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是一家以国际人才研究为主的NGO组织,汇聚了国际国内一流的人才学家、经济学家、战略家,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化研究团队,业务范围涉及课题研究、活动策划、人才评审等多个方面,致力于筑造国际人才领域的高端建言献策思想库,搭建海内外留学人员、中外专家学者、华人华侨等进行思想碰撞的国际化平台。作为研究院的掌舵人,陶庆华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一个集海内外华人智慧之大成的“民间智库”。

“在中国,民间智库这类组织非常缺乏,发展也很初步。特别是站在国家层面上研究社会热点或者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民间智库比较少。它虽然不是咨询公司,也不出硬件产品,但却需要动用很多资源,包括研究团队、社会资源、人才资源等等。”陶庆华告诉记者,“除了运营资金以外,机构的管理和发展不仅要有一个清晰的理念,持之以恒的决心,更需要一些方法和路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陶庆华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所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对“智库”的需求非常迫切。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希望从社会角度,对相关领域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虽然研究院的最初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恰逢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国家非常支持智库发展,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作为海外人才民间智库的探索者,陶庆华正怀揣心中的“人才梦”,奋力前行。

对话陶庆华

――“中国正由人才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

《中华儿女》:作为NGO组织,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如何发挥一个民间智库的作用?

陶庆华:近年来,我们一直从事国际人才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关注全国各地的人才工作动态,跟踪其他国家的人才战略发展,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及成长规律把握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也有一些感悟和较为深入的思考。通过多年的调研论证,较为全面地了解北上广及其他区域人才发展及人才工作现状,为国家及有关省市制定人才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在2013和2014年的北京市人代会上,我提交了8份建议,其中包括《关于北京实施后海聚工程的建议》、《关于加强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建议》、《关于完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建议》、《关于北京市实行落户积分制的建议》等,分别针对为海聚人才提供后续支持与保障、加强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力度、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北京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引起多方关注。

《中华儿女》:您怎样看待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陶庆华: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得人者兴,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海外人才都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如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又如百度李彦宏、中星微邓中翰,再如“”专家施一公、饶毅,他们都分别在各自领域,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可以说,近代以来,留学人员负笈海外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也伴随着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富强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关头,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深刻变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高度肯定了留学人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并对留学人员寄予厚望。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正当其时,适得其势。

《中华儿女》:作为工学博士,您跨界做人才研究会遇到瓶颈吗?

陶庆华:虽然对我来说从专业方面是跨界,但是对于研究内容,却又比较轻车熟路。我本身在国外学习工作近20年,对于海外人才的成长经历比较熟悉。同时,我兼任北京市侨联副主席,也担任欧美同学会青委会会长,服务对象都是华人华侨、留学人员群体。我对他们的成长经历、诉求、创新创业发展的规律等都有较深的了解。

《中华儿女》:您做了多年的侨务工作,在与海外华人华侨打交道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陶庆华:之前,两弹一星发射成功给国际带来强烈震动,科技国防的强大成为世界华人群体精神上的强大支撑。而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正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同时也由人才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华人华侨回到大陆投资占中国外资的60%-70%,是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目前,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吸引华裔人才包括留学人员回国效力,我认为是改革开放后期的一个英明举措。建设人才强国主要依赖两方面的人才队伍:一是引进海外人才,包括华人华侨、留学生和外国人;二是发展本土人才,比如院士、专技管理人才、优秀毕业生等等。中国要强大,必须从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人口众多,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今必须靠人才红利,推动经济社会“高大上”的发展。

中华梦篇9

大家好!春节刚过,就见到连主席和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很高兴。你们是我在马年见的第一批台湾客人,首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马年吉祥、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我同连主席多次见面,是老朋友了。连主席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怀,长期积极推进两岸关系、追求民族振兴,我对此高度评价。

一年之计在于春。去年,连主席和朋友们也是在开春之时来访,为全年两岸关系发展开了个好头。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给两岸同胞带来了更多实惠,并且蕴含着新的发展契机。新的一年里,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

感谢连主席就两岸关系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对我很有启发。你们是台湾各界的代表性人士,借今天的场合,我想同大家谈谈心。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这也不要紧,我们共同努力解决,但不应让它们影响两岸同胞发展关系、合作交流。同时,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我们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

第一,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一台湾同胞崇敬祖先、爱土爱乡、淳朴率真、勤奋打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大家都认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传承中华文化。在台湾被侵占的50年间,台湾同胞保持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牢固的中华文化情感,打心眼里认同自己属中华民族。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

回顾台湾走过的历史,回顾两岸同胞一路走来的历程,我有一个深切体会,那就是不管台湾遭遇什么风雨,不管两岸关系历经什么沧桑,两岸同胞始终心心相印、守望相助,这告诉了世人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走近、同胞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割裂开来。

第二,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彼此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经历了近代以来的这么多风风雨雨,我们对此都有很深刻的体会。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近60多年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

我知道,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

对历史留给台湾同胞的伤痛,我们感同身受,因为这是中华儿女心头共同的创伤。把民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个走到哪里都受到尊敬的堂堂中国人,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有志一同。

熨平心里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更有信心。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第三,两岸同胞要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5年多来,两岸同胞共同选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两岸同胞都从中得利。事实证明,这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走向民族复兴、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同胞要坚定信心,排除一切干扰,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两岸同胞都有利,大家都不希望目前的好局面逆转。为此,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锚定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反之,如果这个基础被破坏,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前不久,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会面,达成积极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至于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交流。世界上的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谈着就有希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列中来,大家一起努力,出主意、想办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让广大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都能更多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好处。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不管他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

第四,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我们说的中国梦,就是这个民族夙愿的生动表述。

正如连主席所说,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中华梦篇10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灾难和耻辱,为了祖国明天共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圆梦中华!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心得心得体会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心得体会一__社12日电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由宣教局、我国文联辅导,《党建》杂志社、我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安排展开的“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楹联、诗词征稿活动再次掀起热潮。广阔楹联、诗词爱好者活跃参加,活跃投稿。到当前,本次活动共收到楹联、诗词著作近30000副。

活动展开以来,得到了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楹联学会、诗词学会活跃安排会员和楹联、诗词爱好者参加。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专门安排南京当地的楹联、诗词爱好者活跃投稿,重庆市楹联学会等也进行了广泛发动。广阔干部群众和网民也通过不一样途径活跃参加。

在寄来的楹联和诗词著作中,广阔干部群众悲痛吊唁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一切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役时期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戮的死难者,表达了我国人民铭记前史、缅怀先烈、珍爱平和、警示将来的一起心声和爱国情怀。有的著作对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前史上惨无人道、空前绝后的罪恶进行了深入揭穿,有的著作饱含着对罹难同胞的深切哀思和对前史的深入反思,有的著作表达了防止前史惨剧重演、国际永远平和的热切希望。

参加这次活动的干部群众以为,在12月13日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充分表明晰我国人民对立侵略战役、保卫人类尊严、维护国际平和的坚定态度。我们纷纷表示,大家要团结起来,肩负起前史重担,以中华民族巨大复兴不断前行的新成果,安慰为我国人民抗日战役和国际反法西斯战役成功献出生命的一切先烈,安慰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我国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一切英灵。

2020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心得体会二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3周年纪念日,也是第_个国家公祭日。山河肃穆,草木含悲,我们共同缅怀遇难的30万同胞,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今天,中国已经强起来,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不能忘记。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前行力量,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南京大屠杀,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仅是历史留给某个国家的伤疼,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我们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悼念,不是要咀嚼战争苦难,不是要延续历史仇恨,而是要守护真实的历史,是要保留这段屈辱与奋起的民族记忆,是要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是要唤醒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守护好人类和平。“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我们不忘历史、铭记苦难,是为了警惕历史反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82年过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并未结束。从否认野蛮侵略罪行,到参拜二战战犯,再到解禁集体自卫权、架空和平宪法……现实警醒我们,日本右翼势力有扩展泛滥的趋势,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危险。这不仅是对历史真相和公理正义的公然藐视,更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蓄意破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但是爱好和平并不等于纵容罪恶。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绝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

82年过去,那些逝去的同胞,无法看到中华民族在屈辱中的奋起。中国不再是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不再是发展落后、任人欺凌,而是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屹立在太平洋东岸。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今天,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此时我们更要铭记历史、戮力同心、共襄发展。只有一个更加强大、更加文明、更加现代的中国,才能保卫每一个国民的安全,才是对死难同胞的最好慰藉。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与时同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这也预示着,“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的判断没有变,全民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战争虽已远去,但历史不能忘记。警报响起!勿忘国殇,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

2020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心得体会三在世界的东方有只雄鸡,那里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那里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美丽,有着丰富的“宝藏”;那里文化灿烂,有蕴涵着丰富文化的汉字;那里的四大发明惠泽世界。那只雄鸡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如今当我们看见这美丽的祖国时,有谁能想到,70年前的中国,是那样无能: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拖着沉重的步伐经过了70年。我们又怎能忘却,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三十五万无辜的南京老百姓们,在短短一周内,成为了疯狂的刺刀下的牺牲品,甚至他们的生命竟还被当做游戏,被外国人用来进行杀人比赛。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任凭侵略者在他们身上残暴地发泄着。圆明园,一个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烧毁,付之一炬。那其中凝聚着我们中华儿女多少的心血与智慧啊。那些狰狞的表情,猖狂的笑容……将永远刻在我们的脑海。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3000多万东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国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使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国联军,日本侵略者,这些代词让人咬牙切齿。还有慈禧太后,他规定的《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这些条约令人痛苦不堪,无一不揭示着他们那没有人性的躯壳!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记了国耻。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学习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创业与搏击,无不可歌可泣,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弘扬,对先辈业绩的追思与兴大,必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流入强大的动力。

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会经受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迈开沉着而坚定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继续前进。最后,让我们高呼“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2020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心得体会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听见这首气壮山河的歌,我就热血沸腾

71年前,一位巨人宣布:“中华民主共和国成立了!一句话,让人们激动异常,欢呼和呐喊声中一双双哭红了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来之不易!历史的风啊,吹到百年前的那一页吧!

一八六零年十月十五日,是个让中国人痛心的日子,因为,那雄伟壮观的雄伟壮观的,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就毁在了八国联军的手中,他们烧,他们抢,无数珠宝被他们夺去,带不走的就意义销毁。血红的双眼闪着饿狼般贪婪的目光,疯狂的狞笑着。占地三百四十七玩平方米的圆明园,这座金碧辉煌的神殿,一个浓缩的中国,就这样……好可恶,大火烧了几天几夜。圆明园几乎为平地,中国的噩梦开始了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成为了人间地狱,可恶的日本人如扛着镰刀的死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如果去掉那张人的面孔,他们不就像那一只只两腿野兽了吗?六周时间,足足杀死了30多万中国同胞,一时间南京哀鸿遍野,血流成河……

可是中华儿女没有就此屈服,为了能够站上世界的顶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中国。对!中华要崛起,要赶走说有侵略者!

时过境迁,沉睡的雄狮早已觉醒,我们大步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少年强,中国强。少年富,中国富。少年智,中国智。忘国耻,何家为;忘国耻,妄为中国人!未来的世界,无人知晓;未来的中国,必定美好。而这条漫长艰辛的路,是我们唯一的路。战士们用鲜血染红了中国大地!!勿忘国耻,不是为了仇恨和报复,而是吸取惨痛的教训,不要让今天重蹈覆辙;圆梦中华,反省历史,总结经验,撑起今天重任,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2020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心得体会五每个星期一,我们都会身着统一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站在熠熠生辉的五星红旗下向它敬礼。难道这一点意义都没有吗?其实并不是的。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象征着我们的祖国。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的祖国在升起!他是我们心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明亮的星,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为他骄傲,为他自豪!那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呢?因为五星红旗是许许多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都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那么这幸福又是革命先烈经过怎样的抗争,就算是死也要为我们争取来的呢?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历史——南京大屠杀。这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最大的一次战争。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不管男女老少,统统以残酷的罪行至于他们死地。天啊!整整35万的无辜的老百姓成为了他们手下的战力品。但当他们把这一切罪恶的事干完后,还不知羞耻,闯入各种市场和博物馆进行剥夺与抢劫,再放一把火进行烧毁。那里面凝聚着多少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血与智慧啊!他们那狰狞的表情,狂妄的笑容,没有人性的躯壳,无一不深深地刻在了我们中华人民的脑海里。他们发誓,他们要向全世界宣布:终会有一天,我们会迈着沉着的步伐,怀着坚定的信念,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而是一位正在走向成功道路的英雄!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这些21实际的孩子们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呢?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祖国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必须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上前!

“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落后就要挨打。”“灾难唯有进步来补偿,尊严唯有奋发来扞卫!”从万历帝到努尔哈赤的铭文明亡清兴,从康乾盛世到咸丰帝火烧圆明园,无一不让我们亢奋,历史的悲惨深深地刻在了我们沸腾的爱国之心上。各种血淋淋的惨案无一不让我们痛彻心扉,回忆那段惨不忍睹的充满血光的历史,我的心沸腾了。那一张张日军邪恶的嘴脸在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游荡着,嘲笑着我们中国的无能。想着想着,我愤恨地留下了泪。凭什么我们中国人就得被他们日本人欺负!凭什么我们就得被他们踩在脚底下!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