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实务十篇

时间:2023-03-17 22:48:44

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实务篇1

情境教学法试试效果的关键是情境体系设计,既要贴近真实岗位,又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满足学生学习兴趣。传统公共关系基础及实务课程目录内容较多,且相对分散。根据姜大源教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思想,设计情境体系时,只选择岗位必需的工作内容设计为学习情境,并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顺序排列。下面是本课程的情境体系设计方案:以我院实训基地“学创超市”为载体,由学生组成的每个公关小组针对该超市开展公关活动。情境一:公关调研。背景:学创超市成立五年来经营业绩一路下滑,远不如校园其它超市。公关小组成员要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方式调研该超市在师生中的形象,并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小组长以即t的形式做汇报。备注:管理学专业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市场调查与预测、统计基础及实务、经济应用文写作等相关学科,此部分内容教师以引导为主,公关小组有能力协作完成。情境二:公关策划。在前期所做调研报告基础上,结合该超市实际情况,公关小组设计公关战略、专题活动和具体公关活动最佳行动方案。备注:学生在做策划方案时,要考虑到超市的实际情况,切忌假、大、空的规划蓝图。策划方案中要清楚表达做些什么?能不能做?怎么做?谁来做?什么时候做?情境三:公关专题活动。在策划方案基础上,公关小组自主联系分管“学创超市”的行政部门以及学工部和其它学生组织,以校园每年一度的大学生运动会、中秋晚会、新生军训结业典礼、迎新晚会等重大集体活动为契机,执行至少一次公关活动。活动借结束后,每个小组提交一份活动总结及公关效果评估报告,小组长以PPT形式作汇报。备注:学生要落实开展公关活动并不容易,必须要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同意,与各学生组织沟通协调。在此过程中困难重重,但却能真正锻炼到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情境四:危机沟通。在前期供关系小组所做的公关活动带动下,学创超市得到师生一致好评,业绩一路上升。但今日发生了一起学生饮用该超市酸奶后轻微中毒事件,对超市造成重大冲击。在此危机下,公关小组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应对危机。

2、教学实施及评价

2.1组建模拟公关小组

长期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按照学生自愿的方式自由组建模拟公关小组,学生往往只愿意与自己同寝室或交往紧密的同学组成,容易造成组内成员性别单一,以及成员分工和小组长评价有失公平的情况。为了增强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采用学号随机组合,以5人为单位组建小组。公关小组成立后,由小组成员推荐小组长,负责日后小组完成情境任务的组织、协调、反馈、评价等管理工作。

2.2完成情境任务

根据本课程情境体系,每个公关小组都要完成4个学习情境,按照要求提交一份报告,并用pPt展示每个情境任务完成成果。

2.3考核评价

公共关系实务篇2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大学生;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244-02

一、高校大学生《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学习《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不仅要了解并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人际交往的现实问题时的解决思维和解决方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此同时,本课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讲解和反复论证,可以让大学生真正掌握公共关系基本概念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2.《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在衔接。《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包含了培养大学生塑造形象意识,服务大众的意识,互利共赢的意识,立足长远的意识,等等。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过程中,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本中的案例进行讲解,同时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门课程中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公关能力。不仅如此,该课程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以及事物之间内在复杂的联系,培养大学生包容的态度以及面对突发的复杂实际问题时从容的思维。此外,该课程中也包含了在实际交往中应当注意的礼仪和交往的基本规范。大学生通过学习交往礼仪和相关的规范,可以使其在实际交往中更加从容、得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总之,本课程的学习,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夯实了基础。

二、《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有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众所周知,高校的环境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封闭体,导致高校学生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也较简单,但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学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但是现在我国高校教学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公共关系的活动开展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并且课外的实践活动也很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本的理论知识不能够涵盖最新的社会变化形势,基础性虽然强,但是缺乏一定的前沿性,导致学生的思维更为局限。因此,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总之,《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在实践活动的配合下,要充分发挥出课本的优势,但是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讲授。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下,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并且《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所以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这门综合性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若《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教材中的案例少,教师就应在课堂中多引用一些国外案例或者是复杂案例,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思维较为局限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深入分析案例所反映出的问题。《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未来其可能从事的行业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当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完成本课程讲授的真正目的。

三、《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其对于事物和人际关系的深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实践的有效性和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力度。在《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同时教师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提高其公共关系意识的主体,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经典案例为基础,积极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大学生在情境中自由发挥其处理公共关系的思维,最终激发起大学生主动培养其公共关系意识的积极性。

2.加强《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因此,学校应该针对《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特点,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系统地、完善地理解理论知识,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可以按照课程案例来给学生设置一些实践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达成协议,让企业给予学生一些实习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给企业提供一定的劳动力,而且学生还得到了宝贵的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的公共关系,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学校还可以让企业的相关部门对实习的同学加以培训,增强学生对《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理解。

3.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的评价体系是一套用于评价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综合性的评价指标。由此可见,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用来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的,而且也能通过教学反馈机制来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下,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关注教学评价中的考核项目。改革后的教学评价体系还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或者是期末考试的形式,由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他能力进行一定的评价和打分。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其奖学金挂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总之,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方式来保证《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督促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宗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起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门学科的教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学科之间有着大量的交叉内容,而且广泛掌握各个学科的学生会有更好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更具有创新的潜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公共关系方面的学科都是最难掌握的,因为掌握本学科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悟性。综上所述,只有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

四、结语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这门课程想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从教学环节、实践活动的开展环节和教学评价环节等入手,通过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反馈机制尽早发现《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漏洞,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公共关系相关的知识学习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教W途径,积极发挥《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的能动性,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丽.任务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4):41-42.

[2]黄玉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报,2015,14(6):30-33.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ublic Relations"

DONG Li-rong

(School of Animation and Media,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109,China)

公共关系实务篇3

[关键词] 酒店 形象塑造 公共关系 策略

一、酒店形象

1.酒店形象的含义

酒店形象是酒店各有形和无形要素给社会公众,以及消费者的总体印象,既包括酒店建筑、客房、餐厅、设备设施等硬件形象,又包括饭店管理、服务质量、员工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效率、酒店经营理念等软件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酒店形象既是公众对酒店性状的抽象,也是对酒店特征和状况的抽象反映,是一种和评价相联系的观念状况。

2.酒店形象的构成要素

(1)人员形象。可分为酒店领导者形象、公共公共关系人员形象和员工形象。领导是酒店的代表,领导形象体现酒店的形象。领导的形象好,酒店的形象也会跟着好,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而酒店公关人员在公关活动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是酒店直接与公众联系和交往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酒店的形象。至于员工,由于直接面对顾客,更是酒店形象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2)管理形象。酒店是一个系统,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控制。酒店内部各子系统运行正常、充分发挥作用,就能显示出管理水平的高超,在公众中产生良好的酒店管理形象。酒店形象是依靠管理来塑造的,管理形象反映了酒店形象。

(3)实力形象。实力形象一方面反映在酒店物资上,如建筑构造、设施设备等,是构成酒店形象的“硬件”。另一方面反映在待遇和福利上,员工的工资高、福利好,说明酒店经济效益好。所以,经济实力是酒店形象塑造的物资基础。

(4)产品和服务形象。对消费者来说,产品和服务是最重要的,是酒店形象的代表,同时也是最容易受评价的,通过产品和服务形象来反映酒店形象,是树立酒店形象的主要途径。

酒店人员形象、管理形象、实力形象,以及产品和服务形象是构成酒店整体形象的因素。除此之外,酒店名称、店徽、象征物、广告语、代表色等也是构成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酒店的整体形象。酒店形象塑造就是要通过酒店的企业文化、制度安排和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来达成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中区别于其他酒店的深刻的、良好的总体印象。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酒店的经营绩效和持续经营能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酒店形象塑造涉及酒店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但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莫过于公共关系策略。

二、公共关系与酒店形象塑造的关系

1.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一词,是英文Public Relations的中文表述,简称“公关”。对公共关系的涵义,具有代表性的是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所下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和一门艺术,通过公共关系,公立的和私人的组织、机构试图赢得同他们有关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并借助于舆论的估价,以尽可能地协调它们自己的策略和做法,依靠有计划的、广泛的信息传播,赢得更有效的合作,更好地实现他们的公共利益。 公共关系具有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信息传播为手段等几个基本特征。

2.公共关系与中国酒店业

20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特区的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主要是酒店,首先依照海外模式设立了公共关系部门,推行公共关系实务,但并没有引起人们对公共关系的注意。直到广州中外合资的大型酒店开业,公共关系人员活跃于中外宾客、社会场合,公共关系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广州白天鹅宾馆是最早设立公共关系部门的酒店之一。广州的中国大酒店建立后,从香港招聘公共关系部经理,主持酒店的公共关系工作。随后,上海、北京等地的著名酒店以接待国外重要来宾为契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关活动。可以说,国内公共关系是在对外开放中与中国酒店业同步兴盛起来的。同时,中国酒店业的发展与公共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公共关系的开展,为酒店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公共关系与酒店形象塑造的关系

塑造酒店形象是酒店公共关系工作的最基本目标,也是酒店公共关系实务的核心,包含了酒店公关实务的全部内容。首先,从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看,酒店形象塑造的内容与公关实务密切相关。酒店形象塑造包括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塑造,内在形象塑造表面上看是公关以外的管理工作,但它离不开公共关系的调查研究、咨询建议、参与决策,离不开公共关系的协调、宣传、教育和促进共同价值观的树立与内部关系的和谐。至于外在形象塑造,根本就是酒店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其次,从公共关系的基本目标看,公关关系活动都是以塑造酒店形象为中心展开的,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个基本目标。例如,公共关系实务的指导思想是酒店形象意识;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实际是酒店形象塑造的一般工作程序;公共关系的信息传播是酒店形象塑造的基本手段等。再次,从公共关系实务的技巧看,由于酒店形象塑造与公关实务内容重合,公共实务的各种技巧也是酒店形象塑造的技巧。

4.公共关系对酒店形象塑造的作用

(1)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酒店及时了解影响酒店形象的舆论和信息。在经营活动中,经常会发生酒店与公众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认识上的差异、利益上的冲突、信息沟通上的障碍等,对酒店的经营管理会产生不利影响。酒店公共关系工作就是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2)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传播酒店品牌的良好形象。通过公关、宣传,让公众了解酒店,对酒店产品、服务、经营观、价值观等认同,对酒店产生深刻印象,为酒店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公关还是提高酒店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广州大厦在市场调查后,全面强化公务公共关系,塑造全国首家公务酒店的品牌形象,又通过一系列公关宣传活动,强化品牌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良好的公共关系能使酒店产生巨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资本塑造酒店形象。酒店竞争取胜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公共关系,增加酒店的吸引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树立更好的形象,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化解酒店危机,维护酒店和酒店品牌的社会声誉和良好形象,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的公共关系措施称为危机公关。

三、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引进、模仿、尝试、发展”的过程。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使我国酒店公共关系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不足。

1.对公共关系认识不一致,目标不明确

对公共关系的的认识存在在两个派别,就是强调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通过管理以塑造良好的形象、为酒店赢得良好生存空间的“管理派“和强调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功能,通过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营造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传播派”。由于对公共关系的认识不一致,目标不明确,甚至错误地理解为拉关系、接待等浅层的东西,才出现特有的以酒店业女性居多的“公关小姐”称谓。

2.公共关系发展专业水平偏低,照搬成分过多

公共关系实践有三个层次,初级指交际应酬,中级指销售、协调传播,高级指公共关系创意策划,各层次相互配合以取得最佳效果。目前实践大多处于中低层次,过多强调浅层公关。此外,酒店公共关系首先是以实践模仿而不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因此尽管引进较多,但实践的手段、方法不足,欠缺科学实践。

3.公共关系发展速度快,但不均衡

从地域上看,南北差异大,东西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率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较发达,公共关系意识较强烈。西北内陆观念较保守,公共关系发展相对滞后。公共关系人才也集中在沿海或其他经济发达地区。

4.公共关系内外有别,管理粗放

酒店外部公共关系热闹,内部公共关系冷清,很多酒店存在“重传播轻管理”的问题,公共关系内外有别、管理粗放。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会有酒店良好的形象,信息传播也没有依据。

四、酒店形象塑造的公共关系策略

1.宣传优势服务,塑造酒店良好的服务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酒店兴旺的标志,而提供周全的优质服务是建立良好形象的基础,酒店公共关系工作大量地渗透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之中。世界上成功的酒店像喜来登,凯悦、马里特等著名酒店,都是因为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向宾客提供统一优质服务,充分满足宾客的需求,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酒店还必须通过各种公关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突出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2.加强信息双向沟通,塑造酒店良好的舆论形象

大众传播是酒店塑造自身形象,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有利于提高酒店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和透明度,树立良好形象。在不同发展阶段,其信息传播和双向沟通应当有不同内容和重点。酒店创业阶段,公关工作应立足于让公众了解酒店,争取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酒店顺利发展、业务蒸蒸日上时,公关工作应致力于保持和维护酒店形象与声誉,巩固现有的成就,继续扩大战果。当遇到宾客投诉时,酒店应认真查找原因,并把结果和补救措施告知宾客,让宾客了解真相以求得谅解。信息双向沟通对塑造酒店良好的舆论形象尤为重要。

3.统一思想认识,塑造酒店良好的整体形象

统一公共关系认识,强化员工对树立酒店形象意义的意识,对塑造酒店良好形象至关重要。上至经理下至一线员工,人人都是酒店形象传播给外界的重要媒介。要确保全体员工自觉以维护酒店形象为核心,必须进行公共关系意识和实务的培训,以焕发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高服务质量,把酒店形象传播出去。否则,员工行为稍失检点,就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损坏酒店形象。此外,还应通过公关活动把建立产品、服务信誉的工作统一化、整体化,使各部门的公共关系工作相互促进,形成酒店良好的整体形象。

4.开展公益活动,塑造酒店良好的社会形象

酒店是社会的一员,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有利于回馈社会,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知名度、信誉度,在公众中树立酒店注重社会责任的形象。从另一角度讲,这也是一种情感策略,可从内心征服客人,让客人感觉到这是一间有感情的酒店,从而会更愿意来光顾,良好的社会形象更能提高酒店的声望。

五、结论

综上所述,酒店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在于塑造良好的酒店形象,通过公共关系来增进酒店的可信度和知名度,是塑造酒店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公共关系,充分运用公共关系策略来塑造酒店良好的形象,才能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贺湘辉 何丽芳:酒店公关实务[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2]张龙祥著:《中国公共关系大辞典》[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3]贺 学:饭店公关部的运行与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公共关系实务篇4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农村;服务体系;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022-02

一、国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尚未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说法,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

1.关于政府公共服务的研究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登哈特(1990)在其著作《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特别是对企业家理论缺陷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提出“新公共服务理论”。其基本理论内涵包括: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客户、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承认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效率。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美洲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学教授罗森布鲁姆在他的著作《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2003)中也指出:公共行政与私营部门的管理不同,政府有义务服务于公共利益,人们应当要求公共管理者对公共利益责任的承担并不能着眼于特定问题的范围,而是应当遍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2.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托宾(James R.Tobin)(1970)提出了“特定的平均主义”理论。他认为,一些稀缺性的公共服务如健康医疗、教育法律运用能力等应当与支付它们的能力一道实现平均分配。

3.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1956)提出了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即“用脚投票”理论。他认为,人们会像选购商品一样挑选所愿意居住的辖区,并选择那种公共服务最能满足他们意愿而税收又最合理的辖区去居住。地方公共服务均衡模型突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垄断和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思维禁锢,设计了地方公共服务的偏好显示机制,引入了“消费者选择”,从而在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对于探索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很大帮助。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1961)认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应需要区分开,生产既可以由私人来承担,又可以由公共部门来承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 Jr)(1965)提出了俱乐部理论,该理论就是把地方辖区比做俱乐部。这一理论分析了实现地方辖区最优规模的条件:首先,随着新成员的加入,现有辖区居民所承担的成本将由更多成员分担;其次,新成员的加入会使辖区变得拥挤,辖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变得更加紧张。因此,辖区的最优居民规模应当确定在这样的水平上:因新成员加入而节省的边际成本恰好与新成员加入所带来的边际拥挤成本相等。

二、 国内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国内关于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等方面。

1.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

济南社会科学院教授闫平(2007)在《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涵盖的基本要素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公共文化活动主体、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韩军(2011)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党政干部论坛》中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产品供给体系、人力资源体系、资金投入体系、评价监督体系。

2.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馆员王大为(2007)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政府的文化责任》中认为,主要是公有性、公益性、公众性、共享性。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陈坚良(2009)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特征》中认为,主要是公益性、系统性、普适性、人文性、制度性、创新性。

3.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燕(2006)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公平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郑州大学讲师何继良(2011)在《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中认为,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普惠性原则、便利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4.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江苏省吴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辑周赢、赵川芳(2010)在《新农村文化服务》中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是满足亿万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中共招远市委党校副校长隋军先(2011)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探讨》中认为,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需要,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5.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

福建省福清市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谢天星(2008)在《浅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认为,我们国家经过不断努力,公益性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新型文化载体不断拓展,新型文化阵地日渐成熟,群众性文化活动高潮迭起,文体事业发展不断繁荣。

6.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少惠(2007)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中认为,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竞争参与主体,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主体。周口师范学院副院长王霞(2009)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认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虽然是政府,但应该把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政府兴办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能分开。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政策的制定,是投资主体,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则是构建的主体。

7.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龙兴海教授(2009)在《农村公共服务研究》中认为,问题主要是供需矛盾突出,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服务水平不平衡,服务错位;健康的文化活动贫乏,低俗文化盛行;文化市场秩序混乱,非法经营活动猖獗;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文化队伍薄弱。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党政组织普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重视不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投入不足;政府对民间文化组织与市场参与文化服务供给缺乏必要支持与规范;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湖南行政学院王爱民教授(2008)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中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体制不顺、投入不足、发展不均、市场滞后、沉渣泛起。

8.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院李小群(2008)在《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中认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切实提高认识,妥善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监督,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运作;切实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入;切实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期正常运转;切实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黄淮学院教授羊守森(2008)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中认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准确把握政府公共文化职能,改进政府行政方式;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机制创新,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运营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农村文化队伍体系。

三、探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确途径

目前,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静态理论研究都比较深入,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理论的论证和阐述上,缺乏必要的实际调查研究。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缺失,缺少对农村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现状和趋势的量化分析,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农村公共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有效参与,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供求错位,从而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率的提高。在今后探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道路上,应以新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为宏观背景,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定性分析等方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多元评估主体体系、设计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模型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6):84-86.

[2] 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科纵横,2007,(2):37-39.

[3] 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112-116.

[4] 羊守森.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5189-5190.

[5] 王大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政府的文化责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67-69.

公共关系实务篇5

摘 要:本文首先从政府监督、公共就业服务项目设置、城乡差异三个方面对目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即完善相关法规建设、促进资源整合。

关键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主要问题;完善策略

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种类、数量以及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变,如今的人才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已经慢慢的转变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市场。基于人才市场的这种改变,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必须积极审时度势,认准自身在这一新型社会环境中所应有的角色,从以往的执政者转变为服务者,在政府执政形态上,由全能型的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政府转变,力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政府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当中,只有将其监督的职能进行充分的发挥,才能保障各项公共就业服务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但就我国目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对于服务机构的功能和场所的建设上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去完善,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国各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无论是在管理工作上还是在建设工作上都存在缺陷,并且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信息网络覆盖面过于狭窄。公众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类似于信息缺少、渠道不通、制度不全等一系列的不利于就业的干扰因素,这就对一些基层上的服务机构在介绍职业以及培训的过程中制造了可乘之机,使其通过打球的办法来套取国家服务资金。目前由于国家出台的有关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政策仍然只是停留在一种固有的简单模式上如招聘会、就业推荐、实习安排等形式,而并没有真正的去贴近公共就业的实际问题和需要。

(二)项目设置过于单一化,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迅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从公共就业实际需求出发,向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从我国目前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结构分析中不难发现,我国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项目的设置上过于单一,缺少多元化。并且就业服务在专业性和针对性上也相对较弱,就业服务低质量、低效率、弱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效率和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使政府相关就业服务机构以及人才中心,在对一些单位和企业进行拨款审批时,不按规定全额拨放有所保留,致使公共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因运行经费不足,而发展缓慢。同时奖惩机制的缺乏也容易使部分服务机构受到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影响,改变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的活动目标,转向以经营为主,进而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的脚步。

(三)城乡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存在差异

城市和乡村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公共就业资源的不平均分配引起的。由于社会、市场、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我国总体的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十分有限,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城市首先受益,较早的发展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如今无论是在人员的任用上还是在硬件的配备上等各方面也都早已成熟化,而农村由于刚刚起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整体水平上与城市相比还相去甚远。随着近几年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我国农村中的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工作在大部分的乡镇中已经初具规模,但在人员、经费、组织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机构的设置上不能使劳动力对就业的需求得到完全的满足,在一些乡镇中就业服务保障机构缺少专职管理人员,乡镇就业服务保障机构的功能难以得到发挥。由于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的短缺,致使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难以得到全面开展,服务专职人员的待遇不能得到保障,造成人才的流失。同时由于农村就业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在时间上相对较晚,经验不足、现代化管理设施缺乏、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等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的发展,致使农村现有公共就业服务信息难以满足劳动者的需求。

二、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完善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法规

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是具体落实和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相关法规政策有效的重要载体,其承担着公共就业服务保障建设的重要职责,加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能够使公共就业公平得到有效的维护、市场劳动资源得到合理的调节,从而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同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也是我国政府在实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目前我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等因素相互矛盾而引发的,涉及到的面较为广泛,在形成愿意上较为复杂。因此,复杂的社会现实决定了,要想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使就业服务不论地区、阶层实现均等化,势必需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首要条件就是需要有一套相对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法律法规来作为保障和支撑,以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速度。如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立法工作、完善就业服务相关的政策、针对社会人员的失业建立预警监测制度。

(二)整合社会公共就业服务资源

政府、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各级政府将部分职能转移给了一些民间的非营利的组织,因为这些组织在实行公共就业服务的过程中,其所独有的先天优势是市场和政府都不具备的,它对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类型和质量上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这就需要有新的排除市场和政府以外的主体来参与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因此,政府对于一些公益性的民间服务组织要放宽限制,从政策和制度两方面来对其进行大力扶持,促进民间公益服务组织的发展,使其快速成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员。(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陈际华;韩振燕;;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公共关系实务篇6

关键词: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能力 能力要素

现代政府的实质是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服务型政府既不是简单地强调服务态度的转变,即所谓“微笑服务”,也不仅仅是把政府的职能转变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而是强调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按照公民的意愿提供的,要保持对公民和社会需要的回应性,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公民满意。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性因素,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性工程。

能力是行为主体相对于给定任务的胜任程度,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各要素都可分解细化成众多的具体指标。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务员能够适应公共服务需要的专门素质和职业胜任特征,即公务员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公共服务需求而具备的态度、技能、技术等综合操作而表现出的实际能量和成熟度,是公务员德能、体能、技能、智能的高度统一。对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进行合理的要素分解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为公务员提升自身能力提供具体、明确的路径与方向,也为公务员的能力评价和测定提供重要的依据,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对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的总体性规范,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构成及具体指标主要如下:

1 核心要素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为公共服务意识。人的行为是其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实践,公务员公共服务意识的确立程度决定着公共服务的成效,也决定了公务员为提高自身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努力程度,它体现了公务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具体指标应包括:

1.1 牢固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以及公务员必须牢固树立的根本价值观念,是公务员一切行为的内在导向。它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开发和发挥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1.2 明确的角色意识

从法理上讲,公务员是接受人民委托,为社会、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仆人,扮演的是为公众和公共利益服务的角色,而不应是一个管制者、一个当官者、一个主人、高高在上的角色。角色意识的明确程度直接影响着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的程度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1.3 正确的权力观

公务员在承担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掌握着大量的国家公权力,这种公权力是以公共服务为条件的。公务员只有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念,才能真正保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权力观关系到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的方向与社会效果。

1.4 富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的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高度重视的精神状态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它体现为不回避矛盾,不因循守旧,不敷衍塞责,不徘徊不前,不打个人算盘,不逃避行为后果;体现为积极主动,大胆工作,勇于创新,宁丢乌纱,不误事业。责任心是公共服务能力的直接动力源泉,责任意识的不足或缺失就表现为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与缺失,公共服务方法与手段的单一和陈旧。

1.5 具有诚信力

诚信是为人之本,也是行政之本。公共服务事关公共事务,与社会公众的支持与理解密切相联。诚信力就是公务员能够负责任、可以被社会公众信任,让公众放心、让社会放心、让政府放心的能力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能力,一种感召力和影响力,更是一种应用能力。

2 支撑性要素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撑性要素为联系群众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倾听群众意见,积极采纳群众的正确建议,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公务员义务的基本要求。公务员联系群众的程度和效果,不仅以公务员的热切愿望为前提,更取决于公务员以其良好的素质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技能。公务员联系群众的能力是实现公共服务宗旨的有力支撑,是获取群众支持、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条件,是推进公务员和群众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务员各种能力成长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它包括以下各项指标:

2.1 正确的群众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和主要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亲民、爱民、为民为自己的座右铭;其次,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注意倾听民意,反映民愿,集中民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就是要坚持群众标准,坚持把广大群众是否受益作为公务员联系群众的主要依据。群众观是公务员联系群众能力的核心指标。

2.2 良好的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群众观的外在体现,是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也是公务员联系群众能力的晴雨表。公务员作风踏实、态度诚恳,时刻注意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呼声,切身感受群众意见,及时反映群众意愿,并能对群众所反映或关注的问题予以及时有效地解决或反馈,必定会获得群众的广泛信任与支持,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相反,公务员如果缺乏密切联系群众的踏实的工作作风,不深入群众,不了解民情,或高高在上、官味十足、盛气凌人,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或装腔做秀,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损害公务员自身的形象,也会最终失去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距离和隔阂。

2.3 方式方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公务员联系群众的实际效果与其具体的方式方法密切关联,这是公务员联系群众能力的最直接表现。就方式而言,公务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会议、谈心、甚至直接参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等多种途径,与人民群众交流、协商问题,宣传政策,了解民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切身感受群众的意见。就方法而言,不摆架子、平等交流;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以情动人;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所;热情接待、实心办事、快速高效服务等这些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的方法与手段对于提升公务员联系群众的能力有明显的成效。

3 实质性要素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实质性要素是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公共服务最终的质量与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公务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公务员自身的勤奋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公务员对社会公共需求的把握程度。公务员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是公共服务的实际质量和效果的保证,是衡量公共服务方向和行为价值倾向的重要标尺。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样,公务员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关系到政府和公务员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是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的最具体体现。从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来看,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应该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的具体指标主要包括:

3.1 为民服务的务实精神

公共服务的关键落在一个“实”字上,实不仅体现在事情大小上,更主要的体现在能从实际出发,把群众利益落到实处。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切切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是一句空话,而应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同志曾经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能否真抓实干,针对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找到解决的有效办法,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成为公务员是否具备公共服务能力的试金石。那种高高在上、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摆姿态、做样子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是公务员工作作风不实的彰显,也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缺失的表现。

3.2 正确的行为选择倾向

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与公务员行为选择的倾向性密切相关,即公务员的行为是以公众的需求和偏好为导向还是以领导的需求和偏好为导向,这实际上是公务员服务意识的具体反映和表现。尽管领导的需求和偏好有时候与公众的需求和偏好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两者存在着差异性,不能也不应完全以领导的需求代替公众的需求。公务员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就取决于能否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显示,相当部分公务员把公共服务定位为“竭尽全力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耐人寻味的是,行政层级越高,行为选择的倾向性偏差越大,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在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还存在着致命缺陷,即公务员的行为忠诚对象名实不符,行政层次越高,这一问题越为突出。

3.3 公共服务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公共服务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即公务员利用各种民意表达的工具和方法了解掌握公众需求和真实愿望的能力。就公众这一群体而言,他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不同步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公共服务的需求还具有动态变化性。能否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这些特征和变化,准确把握公共服务的时代要求与精神实质,及时提供公众所需的公共服务,就成为公务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3.4 对公众反应的回应性

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公共服务的最终受益者和政府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对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工作流程、公共服务的结果有着不同的要求,是公共服务的享有者和重要评价者。因此公务员应从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反应中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听取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并依此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服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公众反应的回应本身就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老百姓、上诉、求助的回应等,不仅是政府和公务员形象的重要衡量要素,也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最直接反映。公务员对公众反应的回应能力可以通过多种因素来测定,如接待群众和办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程度和速度、对公众的反馈状况与反馈速度、在公众中的信誉度等。

4 形式性要素

公务员公共服务的形式性要素是高效行动的能力,它是公共服务的本质要求,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需要综合运用现代各种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来降低行政成本和消耗、追求提高效率效果效益的行政能力。它是政府各项工作有效运作的基本保证,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公共服务的产出来说,它既有时间与速度的要求——快捷高效,又有质量上的要求——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统一,同时还有成本上的要求——以最小的行政资源投入实现最大最佳的公共服务目标。高效行动能力就是对这三个要求适应性的综合反映,它包括以下各项指标:

4.1 工作的胜任性

工作的胜任性主要是指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状况与公务员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岗位规范之间的适应程度和状况,它是高效行动能力的基础性指标。公务员的知识水平、职业素养、素质条件和能力状况与他的工作职责与规范相匹配或高于工作职责的要求,他就能保持准确、有效的行动能力和灵敏快速的反应能力,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就有了保证;反之公务员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就更谈不上能够高效快速地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了。

4.2 良好的沟通协调性

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仅取决于公务员的主观努力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程度,因此公务员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能否做好各种宣传教育和沟通协调工作,取得社会和公众的关心和支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无障碍、有无隔阂就成为其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工作方法与技术的掌握状况和运用程度

从公共服务的具体运作来看,公共服务实际效果的取得,或者说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离不开具体的公共服务方法与技术。公务员工作方法的适用性、丰富性、适应性状况以及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技术的实际技能是这项指标的具体内涵。在近年来公共服务的实践中,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经济方法的有效结合以及政务公开、动员公众参与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运用,使得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为公务员展现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4 成本效益比较

所谓成本,主要是指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必须为之付出的代价。从纯经济的角度来说,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基本出发点,成本——效益原则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提供的公共服务需要巨大的社会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引入企业的顾客导向和讲求效益机制,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向社会公众提供最多最好的公共服务。衡量公务员公共服务的成效,不仅要看他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还要衡量他的服务成本。在公共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和制度设计的不足,人们往往只重视产出而忽视了投入,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成本核算。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的成本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使公务员的能力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人事厅.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公共关系实务篇7

关键词: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提升,公共信息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现代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形势,进一步深化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服务职能。新时期,针对国土资源信息管理,构建和完善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与服务监督,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土资源及公共信息服务分析

国土资源是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称,是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所谓公共信息,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体都能够自由获得的相关信息。公共信息资源带有不同程度的竞争性,总体来看,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消费的无损耗性特点决定了公共信息资源基本属于公共范畴。公共信息服务是相对于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制度安排与执行以及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等相关信息实施开放与开发服务的过程。随着当前信息科技的发展,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政府推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的。

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是建立在国家政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相关社会性公共信息资源,采用信息科技管理技术以及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提供相关公共信息服务的系统形式。相对于国土资源来说,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信息依靠电子科技面向社会的外延和拓展,丰富了国家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从更大范围内发挥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对公共信息的全方位和多样化需求,随着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化与落实,以及政府管理机构各种服务职能的不断转变,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运行方式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构建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成为当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国土资源公共信息的来源及服务需求

国土资源信息来源广泛,多数来源于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国土资源管理数据是国土资源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汇交和统计相互联系,数据自下而上畅通流动,数据信息完整性程度高。另外,长期以来进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地质环境勘测工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构成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基础性数据,成为被社会广泛应用的信息财富。

相对来说,国土资源是极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生产要素,它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它的合理配置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土资源信息是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土资源是企业进行资产投资决策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随着我国民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民对政务管理的信息需求迫切,因此,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布国土资源的政策法规及政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义务。

3.建设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策略

新形势下,实现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需要落实如下策略:

3.1 明确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目标

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是以信息功能通用型软件建设为基点,以标准化和诚信管理为主线的辐射型、服务性公益信息系统。其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并努力将国土资源现有信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各界提供准确、高效、多样性的服务,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体现国土资源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

3.2 优化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环境

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是围绕相关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咨询服务等环节形成的结构体系,为了推进国土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实现公共信息服务的公益性目标,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运用各种政策调控来加强引导和协调,通过政府采购、委托、设立专项基金、财税政策等杠杆手段来优化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外发展环境。

3.3 开发国土资源公共信息系统程序

利用信息科技建构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的基础。针对国土资源管理,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构筑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综合型服务程序,开发构建大容量信息数据库,设置国土资源信息的查询、导索引擎等系统程序,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在线服务功能,实现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多功能性。

3.4 构建集成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应以公众为中心,强调公众公平享受公共信息服务,要求信息服务内容手段的丰富多样性。集成式信息服务平台,属于一种能够资源共享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运作模式,由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站或机构以及公共信息共享数据库组成,分为内外信息服务路径,通过优化和采集存储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数据,承担公众信息需求的接受、输出和反馈等服务职能。

3.5 加强公共信息服务的政策创新

公共信息服务政策要素的构成是多元的,政策创新是实现公共信息服务创新的核心。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以科学标准化为目标,实现信息形成、采集、加工和服务等程序的自动化,为国土资源公共信息的开放创造条件。完善合理的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灵活运用市场模式开发服务形式,创新服务主体准入与退出政策,实现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的高效性。

3.6 完善公共信息服务的监管制度

公共信息服务质量涉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划,它是对公共信息采集、存储、开放和开发的全面规划和整体性统筹安排,需要一定的监管制度作为保障。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项目、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进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监管制度体系,保障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职能的有效落实。

公共关系实务篇8

关键词:府际关系;公共服务;供给困境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21日

一、导言

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德国政策学派诞生,瓦格纳在其财政学领域提出公共服务,开始关注低收入者的问题。20世纪初,法国学者狄骥最早提出公共服务的具体概念,他指出公共服务与社会团结稳定的实现和促进是密不可分的,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来进行规范和控制,政府规制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性被提上日程。一般来讲,对公共服务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把公共服务看成静态的物品,即把公共服务与公共事务或公共产品以及公共物品等同,它是伴随着“公共物品”概念的演变而来;二是把公共服务看成动态的过程,即把公共服务看成是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物品的活动及过程。公共服务供给可以简单的看成是相关活动主体在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提品和物品的种类、质量、需要的资源以及如何安排生产和提供,等等。

20世纪90年代开始,府际关系占据了我国公共行政领域研究的重要位置。府际关系即政府间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各地区同级政府间关系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分工关系,其本质是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关系。谢庆奎教授认为各级、各类政府除了具有追求公共利益的动机之外,还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政府部门是公共服务供给最大的主体,政府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对公共服务供给产生至关重大的影响。从府际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公共服务问题是一个主要的研究途径和切入点。府际关系研究的核心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一致的,研究内容有很多重复之处,研究目的都是在合作中寻求一种高效率。严强(2008)在《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府际关系研究与公共服务研究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府际关系研究的焦点应该放在目前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问题上。他特别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所出现的过度竞争问题,并且指出这种过度竞争的政府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公共设施和具体政策的供给;二是跨区域的公共资源的配置。

因此,对于府际间公共服务的研究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当前我国城镇化、区域化建设的背景下,府际间公共服务的供给对经济社会的建设愈来愈重要。提高我国府际间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是促进区域合作治理、促进整体性和协作性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府际关系的类型,可以将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研究分为“对纵向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研究”和“对横向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研究”。

二、对纵向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研究

国内外对纵向府际间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角度展开的,涉及到“经济人”假设和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等。我国纵向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具体研究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并以税收关系为主线。已有的文献并没有明确研究纵向府际间公共服务的供给,相关问题主要是在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划分“财权”和“事权”时体现出来的,其中在具体研究财政关系时,涉及到政府间公共服务的提供职责和相关的供给问题。

纵向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中对公共服务提供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研究仅涉及到公共服务提供的权责以及供给模式等。根据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演变来分析政府间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张光教授(2010)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的文章中梳理了中央和地方在不同阶段的具体的财政关系状况,政府间财政关系发展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央计划阶段(1949~1978):在这一时期,全国财政“统收统支”,地方政府类似于中央政府的人,执行由中央指派的任务,没有财政自;财政包干阶段(1979~1993):国家政府间财政关系呈现“分灶吃饭”的特征,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开,收支预算保持相对独立和稳定的状态;分税制阶段(1994年至今):根据事权与财权结合的原则,对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界定了支出责任、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财权体现了事权,对应不同阶段,中央和地方的事权都有所不同并根据财权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楼继伟(2013)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一书中认为,目前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本该中央负责的事务变成了地方管,该地方管的事务成了中央的负担,中央和地方之间重复的事务太多。这就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了很多问题,中央和地方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优越性,反而还会凸显出很多管理问题。依据楼继伟教授对事权分配的效用外溢性、信息的复杂性和激励相容性的原则,外部性越强的公共事务,事权越应该集中于上级政府;而信息越复杂的公共事务,事权就越应下放给地方政府进行管理。

纵向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主要涉及到制度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性大型公共服务的供给。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让利放权”的“行政性分权”成为改革的主基调,府际关系研究中更加强调地方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多中心合作制度的完善。由于中央在行政上依赖地方的支持和合作,以更好地制定和落实具体政策,地方在财政上依赖于中央;同时,中央还依赖地方进行制度性创新和政策试验,地方在立法上受制于中央,因此要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合作。由此,纵向府际间合作是解决纵向公共服务的主要途径,目前省直管县、市管县等等都是加强纵向合作、革新政府管理的具体呈现。纵向政府间合作既能发挥地方政府信息接收的优越性,也能发挥上级政府的资源统筹调配的能力。

三、对横向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研究

横向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主要体现在城市群或区域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府际间公共服务提供的基本内涵;二是着力探讨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成因;三是关注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等。

(一)府际间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学者们从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城市群理论、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理论、博弈论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横向府际间公共服务研究以区域性公共服务研究为主,其内涵研究包括定义、特点、分类以及供给主体等。

柳春慈(2010)和姜辉(2012)曾在他们关于区域公共服务供给的文章中指出,“区域性公共物品的效用覆盖范围是基于自然地理因素、政治经济因素、文化传统因素等而联系在一起的跨越多重行政辖区的地域范围,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认为区域性公共产品除了具备一般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共性以外,还具备自身的特征。区域性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地域依赖性以及辖区外溢性,它的涉及范围更广、投入产出规模更多、需求与供给的主体更加复杂和多元,同时其受益群体也因范围和界限的不确定而发成较大的变化。区域公共服务除了具有一般公共服务的普遍性以外,还具有外部性、渗透性和区域性的特殊性质。王佃利和任宇波(2009)指出,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特征包括受益范围的局限性,供给中较强的“搭便车”行为以及供给主体的复杂性和多元化。

按照不同标准和角度,区域性公共服务能够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吴长剑与谢礼圣(2007)根据区域公共物品的特性,认为区域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区域性纯粹公共产品或集体物品、区域性收费产品或俱乐部产品,以及区域性公用产品。王佃利(2009)则从广义上划分了区域性公共物品的种类,具体分为基础设施类区域公共物品和制度类区域公共物品两大类。钱海梅(2009)的文章中,则根据公共服务在具体的经济范围内所发生作用的差别,把区域性公共服务划分为区域独占型、区域关联型和区域共享型公共服务三个层次,区域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关联型和共享型公共服务。

(二)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问题与成因。现阶段,我国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再加上区域发展不平衡、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以及财税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我国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

殷婷婷(2010)在其硕士论文《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及对策选择研究》中用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博弈和集体行动理论来解释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问题,指出造成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区域内相互冲突的体制、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缺陷、政府间相互关系难以协调和各级各类政府利益博弈等。蒋辉(2012)在研究民族地区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时指出:民族地区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面临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条件难以满足;基础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区域之间缺乏协调或协调不力,地方政府各行其是;财税体制不尽合理,地方政府面临很大的财政压力;同时,供给模式以政府垄断占主导,市场和社会供给模式欠缺,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既难以表达也难以得到满足等突出问题。

由于区域性公共服务外部效应的溢出性,各级、各类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容易陷入“猎鹿困境”,区域公共产品供应出现困境、供给不足,这对我国当前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出挑战。目前区域公共服务供给面临以下主要矛盾:公共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与公共服务的严重短缺和资源配置不合理之间的矛盾;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单一性与多元市场经济供给主体之间的矛盾;管理主体交叉性与构建“大部制”之间的矛盾;供给方式的分散性与公共服务的“无缝隙”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完善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的实现途径。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尤其是府际公共服务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策略应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转变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的理念;二要完善区域政府间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机制;三是构建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模式。

政府在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中扮演最主要的角色,徐君君(2010)在《区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给的博弈分析》中指出政府博弈行为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并提出要通过订立合同约束政府行为并且树立政府间不断博弈和互相信任的观念,同时还应该加强和完善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利益表达机制。王佃利和任宇波教授(2009)则从政府创新合作机制的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创新路径可以从利益表达、跨区域合作、制度化建设以及绩效考核这四个方面进行。政府是处理和解决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主体,走出困境的重点在于加强府际合作(尤其是地方政府合作)。地方政府间必须建立伙伴关系,合力配置和整合资源和行动,以发挥地方政府提供服务的合力,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

市场是除政府之外的又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市场营利组织可以根据市场的具体需求,以营利为目的的提供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等准公共物品,既能克服政府部门供给公共服务的低效率和高成本的弊端,又能实现较高的收益。发挥市场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优越性是创新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途径之一。杜洪壮(2010)在《地方服务的多元供给》中指出要进行社会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对于市场的营利性组织,要促进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服务竞争网络,提高供给公共服务的效率。总之,完善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的实现路径是综合发挥多个供给主体的优越性和合力。

四、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当前国内学者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来看,不仅为中国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解释,也为促进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的高效率追求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但是,目前的研究仍有大量亟待拓展和深化的空间。

在纵向关系上,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主要在于争论政府间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以及对于“央地关系”中财税关系的探讨,研究仅能涉及比较宏观的浅层次的公共服务提供权责的分析。

在横向关系上,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以区域和城市群公共产品的提供为主,涉及相对较广的研究范围,但大多换汤不换药,提出的问题亦大同小异,解决措施的可实施性不强。研究忽视了对地方政府职能的重塑,也忽视了地方政府间合作对公共利益的背离。同时,研究缺乏对微观个案的具体分析,现实应用价值不大。

五、结语

随着社会公共事务越来越复杂以及地区之间交流越来越多,府际关系、府际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涉及到整体性治理、协作政府、网络化治理等当前研究较为热门的讨论内容。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是府际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府际管理的效率。提高我国府际间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是促进区域合作治理、促进整体性和协作性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府际间公共服务的具体特征,其较大的辖区外溢性使得府际间公共服务提供存在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的问题。解决府际间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尤其是区域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重点在于加强府际合作,同时也应发挥市场营利组织和志愿性非营利组织的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殷婷婷.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及对策选择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吴博.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王惠娜.区域合作困境及其缓解途径――以深莞惠界河治理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4.1.

[4]张紧跟.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中的珠三角地方政府创新[J].学术研究,2015.2.

[5]张紧跟.从抗争性冲突到参与式治理:广州垃圾处理的新趋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公共关系实务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07-0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庆龙认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于政府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政府形象将成为21世纪公共关系拓展的重要领域。树立政府形象意识、建立健全政府形象监管体系、及时有效地传播政府形象,是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路径选择。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官盱玲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它要求政府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加强政府公共关系,营造和谐的行政环境,拓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防范政府组织风险和危机,增强政府的感召力,提高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能力,巩固执政的基础。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兼公共传播学系主任廖为建认为,所谓政府公众关系,指政府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强调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双向的信息交流。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可简称为政府形象。政府的良好形象是一个政府治理国家或治理城市的根本条件。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府都十分重视树立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在公众中具有崇高的威信和公信力,具有坚强的凝聚力和强大的号召力。这主要来自于政府自身的形象素质。政府的形象构成是很复杂的,各种形象因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政府形象系统,政府形象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政府的整体形象。

综合上述观点,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政府公共关系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它从更高角度来构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环境,是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建立和生存的土壤。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更为宽泛与更为宏观的“政府公共关系大事业”。政府公共关系则是从微观角度来为这种社会和谐进行修补和沟通,是在为构建这种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政府公共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宏观社会环境里才能建立和发展,才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和谐组织与塑造形象等目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因为有政府公共关系事业才能更好地走向和谐与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政府公关主体自身认识不足;对公众有倾向性的选择造成政府公关的偏失;传播沟通渠道不畅等严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树立并强化公关意识;理顺公众关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注重公共关系传播,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要求政府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加强政府公共关系,营造和谐的行政环境,拓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防范政府组织风险和危机,增强政府的感召力,提高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能力,巩固执政的基础。

1 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某个特定的国家或地方政府在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向公众提供真诚的服务行动和有效的信息传播,达到政府与公众间的利益协调和信息共享,进而树立良好政府良好信誉与形象的一种管理活动。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该从多角度着手,强调发展、公平、公正和公民道德。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设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眼点,是新时期的时代最强音。而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定位中的目标:法治、透明、有限、责任、服务、公平、高效、廉洁,也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了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公共服务型的政府,从而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形成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政府与民众共同治理国家。

2 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

公共关系所处理的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它的公众之间的关系,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因此,公共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政府也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是套在政府脖子上的对公共权力进行自我约束和制约的“紧箍咒”,也是政府正确扮演角色,出色完成其职能,提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政府公共关系的这一本质决定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处理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于各项政策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在认知度、满意度、和谐度三个方面评价政府形象,促进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合理分配,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3 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保卫等职能。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运用各种传媒手段与公众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适应的社会沟通活动,以此争取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这就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政府的职能转换,政府公关已成为政府沟通内外关系的强有力手段,成为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公共关系职能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呢?

第一,信息引导。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本质即有效达成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交流。第二,沟通协调。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是指政府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公众之间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所进行的思想与信息的交流过程。充分发挥其沟通协调的职能作用,化解矛盾,减少对抗,消除内耗,加深理解,形成一个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沟通协调、民主管理的和谐关系状态。第三,形象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形象与信誉的政府,它的内政外交政策不仅容易获得国内人民的信任与拥护,也容易获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公共关系被人们称作“塑造形象的艺术”。政府形象的塑造与维护又必须借助于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如果没有公关理论的指导及相应的科学手段的运用,所谓形象只能停留在表层,很难得到提高和完善。因此,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便成了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核心职能。第四,宣传教育。政府公共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就是传播,即把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和意图广泛向社会宣传教育,使社会各个方面对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理解,以获得更大的支持。第五,咨询建议。这是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职能。政府必须将决策意图、打算和面临的困难告知公众,做到“政务公开”,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府公共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其中之一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为此,应积极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府公共关系。

(1)树立和强化公共关系意识。首先,各级公务员要转变观念,不断强化公共关系意识,要充分认识自身形象是政府整体形象的一部分,应以自己的行动来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本质。其次,加强公务员的素质教育,使公务员切实做到一切为社会公众服务,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密切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架起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

(2)合理设置公共关系机构。在政府机构中设置统一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执政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精简机构,强化政府公共关系职能。

(3)实行政务公开,加大传播力度。切实实行政务公开,取得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实行政务公开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以保证政府信息来源的畅通;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设立政府公告栏;借助大众传媒,把政府的大政方针、计划方案等告知公众,并取得人们的支持,进而使公众的言行朝着有利于政府管理目标实现的方向转变。

(4)全方位地拓展民意沟通渠道。政府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就需要对公众的意见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了解社情民意应把握好以下渠道:一是部门。二是建立领导部门和领导人深入基层、考察民情的机制,这样才会得到真实的信息,掌握可靠的民情。三是建立民意测验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公众建议征集活动。培养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可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五是建立与社会团体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各种社会团体都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愿望和利益。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的代表性和专业性,政府部门与其建立定期协商和沟通的制度,可以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和政策咨询的作用。

(5)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优化程序性决策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长治久安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公共治理结构的优化:治理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变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有序参与的合作集体;治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变为法令、道德和社会及公民的自主契约等并存;治理程序从仅仅考虑效率变为公平、民主和效率等并重;治理的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治变为重视法治、德治和社会公民自觉自愿的合作相互补充;治理的方向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变为上下左右互动。

参考文献

[1] 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廖为建.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3]吴江.构建和谐相处社会――发展政府公共关系[J].国际公关,2005,(1).

[4]黄洪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共关系[J].经济师, 2005,(11).

[5]刘系发.浅谈企业公共关系的职能[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1).

[6] 陈耀春.中国政府公共关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公共关系实务篇10

【关键词】 公共卫生;体系;职能;健康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由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诸多问题已超越了国界,促使世界各国在公共卫生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公共卫生方面的双赢和多赢。面对公共卫生的全球化发展,中国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适应人民健康需求的现代公共卫生医疗体系。2003 年卫生部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全面实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确定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科普宣传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并颁布了10 部与公共卫生有关的法律,以及若干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

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最佳模式应该是政府行为+科学技术+社会动员。现代公共卫生体系是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等体系在内的一个大范畴,解决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首先应将公共卫生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公共卫生体系的全面建设,保证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总体运作效率。另外,公共卫生职能履行必须有法律保障,应制定公共卫生体系的母法,明确公共卫生体系的构成及其职能,公共卫生的职权职责及其主体都应该是法定的,做到权责统一。根据发达国家实行的模式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适合亚太地区国家的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框架,中国现代卫生体系的建设包含十个方面的基本职能,其中涉及三大类的卫生服务工作,各项职能的履行又可具体分解为规划、实施、技术支持、评价和质量改善、资源保障五个环节,需要不同的部门或机构来承担。

1 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构成

1.1 建立完善的政府公共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院。

1.2 预防和治疗的服务机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团体等);保障公众安全的部门(公安、消防等);保障生存环境的机构(环境劳动保护、质量监督等);促进精神健康的机构(文化、教育、体育等);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经济资源的商务机构;救助弱势群体的民政慈善机构。

2 现代公共卫生体系涉及的三大类卫生服务

2.1 由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常规开展的疾病监测、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保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卫生服务工作。

2.2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调整卫生服务的方向和措施。减少环境对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

2.3 卫生服务的保证,有效保证卫生服务质量、公平性、安全性。

3 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应履行的十项基本职能

3.1 监测人群健康相关状况

①连续的收集整理、分析利用、报告反馈、交流与人群健康相关的信息;②建立并定期更新人群健康档案,编撰卫生年鉴;③人口、社会、经济学等信息;④人群健康水平,如营养膳食水平、生长发育水平等;⑤疾病或健康问题,如传染病、寄生虫病、心理疾患、突发卫生事件等;⑥疾病与健康相关的因素,如生物、环境等因素;⑦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如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⑧公共卫生资源,如经费、人力、机构、设施等;⑨公共卫生相关的科研和培训信息。

3.2 疾病或健康危害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3.2.1 对正在发生的疾病流行或危害人群健康突发事件,如传染病流行、新发疾病的出现、慢性病流行等,开展调查预防并采取控制措施,开展病例发现、诊断、治疗。

3.2.2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应急准备包括应急预案常规储备。

3.2.3 对有明确病因的疾病实施健康保护措施,如免疫接种、饮水加氟、食盐加碘、职业防护、婚前和孕产期保健等。

4 发展健康的公共政策和规划

4.1 发展和适时更新健康的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等,指导公共卫生实践、支持个体和社区的健康行动、实现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4.2 发展和更新卫生规划,制定健康目标和可测量指标,实现连续的健康改善。

4.3 多部门协调,保证公共政策的统一性

4.4 全面发展公共卫生领导力量。

5 执行公共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卫生标准

5.1 全面深入执行公共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卫生标准等。

5.2 依法开展卫生行政许可、资质认定、卫生监督。

5.3 规范和督察卫生监督执法行为。

5.4 通过教育和适当的机制,促进从业人员依从。

6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6.1 开发和制作适宜的健康传播材料。

6.2 设计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发展个体改善健康所需的知识、技能、行为。

6.3 设计和实施公共场所的健康促进活动,宣传支持个体的健康行动。

7 动员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

7.1 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提高社区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实现增权。

7.2 开展伙伴关系和建立健康联盟,共享资源,促进人群健康。

7.3 组织合作伙伴承担部分公共卫生基本职能,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8 公共保证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用性

8.1 保证个体和人群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用性。

8.2 帮助弱势人群获取所需的卫生服务。

8.3 通过多部门合作,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9 保证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9.1 制定适当的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确定有效可靠的测量工具。

9.2 监督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9.3 持续地改善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卫生服务的安全性

10 公共卫生体系基础结构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结构是庞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神经中枢。

10.1 发展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岗位准入、内部考核、分流机制,保证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高素质、高效率。

10.2 发展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建设卫生信息平台、管理整合信息系统。

10.3 建设公共卫生实验室,发展实验室检测能力。

10.4 加强和完善组织结构体系,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管理和运行机制。

11 研究、发展、实施革新性的公共卫生措施。此项职能为公共卫生实践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11.1 全面地开展基础性和应用性科学研究,研究公共卫生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发展革新性的公共卫生措施,支持公共卫生决策和实践。

11.2 传播和转化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共卫生实践。

11.3 与国内外高端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 《关于深化医疗改革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