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人才十篇

时间:2023-03-26 22:49:34

水产人才

水产人才篇1

产学研水产养殖创新性人才培养

我国提出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高校应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适应建设创新性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国家最近的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水产养殖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专业,要造就水产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本文阐述了强化高校与水产企业产学研合作,来培养创新型水产人才。

一、目前水产创新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建设创新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水产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缺乏参入实际生产操作能力的锻炼。

2.在学习方式上,主要是课堂教学,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得能力不够。

3.在操作方法上,以验证实验为主,而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偏少,参入科学研究特别是科研课题的研究较少,缺乏科研创新能力。

4.教学方法上,以教师先讲解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得出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实验结束后,很多学生不会设计实验,也不会观察、分析问题,创新能力不够。

5.研究形式上,多以个人或小团体的方法运作,强调团队精神、横向合作的不够,缺乏团结协作、相互合作精神。

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环境与激励机制的形成,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是搞好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产学研结合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创新性人才是指具有创性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明新事物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潜质的人才。其中产学研结合也是培养水产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作用如下。

1.产学研结合培养的水产人才具广博的知识结构

水产行业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的科研项目与水产企业紧密结合,成为水产产业创新的孵化器、推动器。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知识时根据社会需要去主动选择,注意其所学知识结构与水产行业需求相结合的程度,这种学习方法就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所以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性特点。

2.产学研结合培养的水产人才具创新性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参加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对包括科研工作方法、过程以及科研工作和环境等有了亲身的经历,就会养成在学习和实践中善于思考,在科研和生产之前一般都有比较详细而周密的设计,思想方法上就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3.产学研结合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独立操作能力

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够根据水产学科、专业性质的不同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工作,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4.产学研合作能培养学生具有求实的科学态度

只有将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将创新精神与求实态度相结合,做人与做事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真实创新的策略、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并取得效果。

三、强化产学研结合培育水产创新人才的模式

通过依托高校的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来强化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入到企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解决大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来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

1.依托科研提升产学研合作内涵,构建水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水产方面的重大科研项目和水产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纽带,校企、校地联合攻关,在技术研究、成功产业化和技术推广过程中培养人才。依托科研应转变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应用”的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加强在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培养、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产学研结合为本科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往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入生产,帮助水产企业和用户解决技术难题,为水产企业和用户探索科学的实用方法和实用技术,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动了学生的创造力。

3.通过产学研结合更新本科教学内容,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产学研结合一方面为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以反映水产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良好的条件,将社会和企业新方法、新思想、新技术等及时补充中教学内容中,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让学生通过在企业进行科学实验和生产实习,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在企业立足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操作中,了解自己在学校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改变了就业不愿下基层、进企业的想法。

4.依托产学研结合提升高校和企业共同为社会服务功能

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中,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校积极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有利于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成果推广示范的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可以带动高校、企业共同为社会创造知识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第三,有利于为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需要,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总之,高校应依托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实施培养以科技创新、观念创新为核心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型人才,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路,颜云榕等.产学研结合培养海洋渔业创新型人才[J].渔业经济研究,2008,(3):24-27.

[2]李大胜,艳等.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5):60-62.

[3]于瑞海,王昭萍等.强化水产创新技能实验,培养水产养殖创新才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12):295-296.

[4]于瑞海,王昭萍等.加强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09,(1):39-42.

水产人才篇2

【关键词】企业导向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高职水产教学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得到很好的效果,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教育对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承担其社会责任的需要。水产专业开展深入水产企业的实践教学,是校企合作的高职水产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水产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水产教改要以企业为导向,要不断探索符合企业需要的水产人才培养方式,把学习实践结合作为水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重点切入,带动专业建设调整,指引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水产教学改革主要为让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职水产课程应该根据企业岗位所需进行教程编排,着重企业实际应用的专门性知识,改变面面俱到的纯理论知识,要将理论融入实际生产工艺中。

在校企合作整体发展良好的势头下,水产系陆续与多家水产企业签订了校企协议并进行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使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合理,实用。传统学校教学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强调知识的全面与深入,注重理论,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形成全面知识体系,而企业中的生产流程往往是固定、单调重复同一操作或技术应用。这种反差往往导致学生有学无所用的感觉,心理落差较大。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面对单调的重复性工作会逐渐产生厌烦情绪, 认为学不到新东西,而失去了继续实习的兴趣和动力。

高职水产专业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设置课程。设置课程与形成工艺具有显著的差别。设置课程基本上是按照科目进行的,而形成工艺则完全不同。一种工艺往往涉及多种学科;而一个学科的知识有可以应用到多种工艺上。学生在实际生产中接触到的不再是某一点的知识,也不是纯的理论,而是系统化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对于高职水产课程应该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设计,使学习与生产结合,学以致用,让学习与工作自然衔接,不再脱节。同时要根据企业岗位所需进行教程编排,着重企业实际应用的专门性知识,改变面面俱到的纯理论知识,要将理论融入实际生产工艺中。

水产系紧紧围绕水产企业生产的实际和企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深入细致地进行课程改革,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诚邀水产相关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设计。在水产系与水产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教师常驻企业,同企业合作,指导学生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及时获得水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吸收水产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同时对专业在实践生产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按照水产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合理调整课程的结构、选择与实际生产相关的课程内容、撰写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专业教材,逐步调整和创新教学内容,保证了教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第二,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推行双证书制度。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推行双证书制度,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了公司、企业生产现场,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水平,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生产的认知,对公司的融合,使学生在毕业进入公司后较快地融入公司生产生活。

第三,课堂转到水产企业的生产一线,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顺利过渡。

校企合作育人,把课堂转到水产企业的生产一线,带来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必须做出与之适应的改革,传统的固定的硬性灌输法被更加实际生动的现场教学替代;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根据实际结合理论进行讲解,使本来抽象枯燥的教学变得具体丰满。这正是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诠释。学生与教师现场讨论请教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沟通力等综合能力。

水产系设计了累计一年的水产企业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及为顺利就业提供相应能力准备。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水产企业相关培训,包括水产企业文化与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教育、生产流程安排与组织情况、专业相关的实践等。二、专业技能培训,包括专业课程设计、专业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训练等。

水产系针对校企合作特点,并与水产企业研究共同制定出企业实践期间的学习、生产实践、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工作的敬业态度、学生学习的效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文明生产、对水产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协作精神和团队能力和生产实践取得的成果几个方面。考核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指导教师要有计划、不定期地对实践实习进行考核,要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必须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尽量避免主观的评定,评定的结果应当是公平的、准确的,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技能和水平和职业素养。

水产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必须以企业为导向,这是新形势下水产专业教学的必要突破与发展,符合当代高职水产专业的社会要求,与国际发展接轨。同时这种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成熟的,完善的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孙宗禹. 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 中国大学教学,2004.

水产人才篇3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培养模式改革;水产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70-02

一、引言

自2002年教育部批准率先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以来,至今全国已有160多所大学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散于理、工、农、医等不同院校。不同高校由于各自办学特色和学科背景不同,对新时期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差异很大[2]。大连海洋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经过十年招生办学的经验凝练,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充分体现出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特色,着力培养“精安全、懂加工、能管理,重实践”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我国目前十分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1]。

二、培养方案的修订

1.修订的总体思路。(1)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专业特色:①水产特色:立足于我校的发展特点,将本专业建成具有鲜明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特点的专业。一方面,通过课程设置体现水产特色,如水产品追溯体系、水产经济动植物学、冷冻冷藏工程等;另一方面,在课程大纲中充分体现水产特色,如“食品工艺学导论”这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四分之三的内容为水产品加工相关工艺。②预防医学特色: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关系到食品的营养、品质控制及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内容,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必然要加强相关预防医学的课程,如生理学、免疫学基础、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使学生建立“保护食品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并最终使食品制造者获得利益的关键”的观念。(2)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课内实验课外开放性实验创新学分实践科研项目训练创新设计大赛”多层次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本次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实验课学时,而且对实验教学内容大胆改革,最大限度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并鼓励本专业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承担实践教学。(3)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本次培养方案把培养目标设定为着力培养“精安全、懂加工、能管理、重实践”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首先,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大量分析检验和质量安全控制的课程,如分析化学B、仪器分析B、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感官与物性学等分析检验类课程,以及食品安全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食品有害微生物控制技术及检测、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概论等食品安全控制的专业课程。其次,要对食品进行质量安全控制,必须熟悉食品的加工过程,因此,专业设置了食品工艺学导论、现代食品工厂设计、农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高新技术概论等课程,来加强学生食品工艺方面的知识。再次,为了培养宽口径人才,使毕业生除了能从事食品质检方面的工作,还可以胜任管理和商贸方面的工作,我们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食品标准法规与审核认证、食品消费心理与市场营销、食品物流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

2.培养方案的特色。(1)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特色与预防医学特色有效结合。立足于我校的发展特点,将本专业建成具有鲜明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特点的专业。一方面,通过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体现水产特色;另一方面,加强预防医学的课程,使学生明确水产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掌握水产品营养的保障和安全卫生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2)培养“精安全、懂加工、能管理、重实践”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宽口径的人才,使毕业生除了能从事食品质检方面的工作以外,还可以胜任管理和商贸方面的工作,在培养方案中一方面加强分析检验与质量安全控制的课程,同时加入管理和物流课程,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面;另一方面,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环节。这样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和水产行业的需求。

三、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群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三大类。专业注重专业课的课程群建设。现已形成6个课程群,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群、预防医学课程群、食品工艺工程课程群、食品微生物课程群、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群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法律法规课程群。

2.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关系。(1)化学和预防医学类的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使学生掌握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基础知识。(2)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与食品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条件密切相关。食品工艺工程课程群,使学生掌握食品生产工艺,特别是水产品的加工工艺,为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打好基础。(3)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是食品检测与监控内容,因此,食品微生物课程群、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群、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课程,从三方面使学生掌握食品化学毒素和微生物检验的有关技术;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及检验技术;及时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趋势。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多来源于外界的污染,极少数来自食物本身。其污染既有人为故意所为,也有管理不当造成。因此,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还要有食品生产管理和相关法制法规的内容。使学生掌握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食品生产、流通和贮藏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熟悉国内外食品加工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政策法规。

四、培养方案修订的经验总结

1.引入资深专家和企业家,加强专业建设指导。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国内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企业家组成,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将继续引入行业技术专家和企业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针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讨,结合当前的食品安全发展方向和就业形势,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培养质量。

2.科研促进教学,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公益计划、农业部标准计划、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大连市等科研项目,引入科研经费约800万元,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教师团队充分利用部级、省部级、市级、校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和专业现有科研平台,构建了具有鲜明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将专业领域前沿的发展状况与动向,融入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结合实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科研平台促进了实验室开放、加强了实验室建设与资金投入,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升。

3.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一些稳定的、优秀的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是学生与社会紧密联系的重要渠道[3]。实习教学内容要体现技术实用性、先进性,以弥补有些知识更新慢、实验方法陈旧、动手机会不足等薄弱环节。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不但实现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还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

五、结论

大连海洋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特点的专业,肩负着为东北地区培养水产质量安全控制方面专业人才的重任,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可以提升毕业生质量,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水产质量与安全控制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广河,陈振林,伍淑婕,谢冬娣.地方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化建设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310(3):86-88.

[2]刘胜斌,王春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4,(2):83-85,88.

[3]李伟,金桥,佟长青,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38(4):217.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 the Specialty of Aquatic Products

LI Zhi-bo,ZHAO Qian-cheng,QI Yan-xia,WU Lo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Dalian,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水产人才篇4

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需要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如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幵设社会培训机构等培养农村文化产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但是,不可否认,当前产业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发展落伍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瓶颈之一。

二、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依靠政府、民间组织和市场三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具体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需要从农村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文化品味、投融资体系、人才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为发展生产、保证生活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创造共同条件、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的总称。从行业划分来看,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邮电通信设施、能源供给设施、水利设施、生态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因此,它既是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经济和社会运行和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比如,企业生产需要能源和水作为必需的投入品,也离不开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提供的服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农村公路、通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为文化产业走进农村、驻扎农村、建设农村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和准备措施。

2.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升文化产品总体品味加大科技投入,首先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通过发展信息科技,提高农村通讯设备、供水、供电等基础建设,为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文化产品的总体品位与科技含量。“就我国文化产品而言,内容的民族化和国际化是双向互动的,只有保持二者的张力,用现代意识来处理传统文化资源,才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农村文化产品要既能够彰显自身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的水平,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农村许多尚未开发、以原生态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源,要使它们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要依靠高科技。

3.构建金融支撑体系,保证农村文化产业资金投资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又一大障碍就是资金的匮乏。因此,必须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主体,拓宽投资渠道,集聚各方力量,多管齐下,使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鼓励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着手从金融支撑结构、担保体系、评价体系、保险机制等方面构建完备的金融支撑体系。

水产人才篇5

1.1宿州市人力资源现有环境

2011年肩州市生产总值8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9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4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5.9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4元增长18.5%浓民人均纯收入57加元增长加.0%汰均生活消费支出3768元增长加.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0.2%,衣着支出增长40.3%.教育支出40.16亿元,增长46.5%.可见教育支出增速显著.同时,继续免费向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发放教科书,进一步取消各种学杂费.困难家庭学生的寄宿生活费标准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以一年在校250天为统计,小学生享受每天4元初中生享受每天5元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减轻困难家庭的压力.

1.2宿州市人力资源的从业结构

人力资源从业结构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563%,第二产业18.6%,第三产业25.2%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46.4%第二产业25.9%,第三产业27.7%;第一产业产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从2007年到2011年下降了9.9%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分别提升了又3%、2.5%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的总和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很高这反映了宿州市农村人口基数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且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1.3宿州市人力资源拥有受教育程度

如下表所示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从宿州市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达44%接近总人口的一半沙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例次之,占24%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较少,占10%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数最少.对比全国及安徽省2010年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人口数据宿州市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仅有安徽省水平的印%,占全国水平的50%不到远远不能满足宿州市当前发展的人才需求.另外2010年宿州市总人口文盲率为8.64%仍然较高.众所周知厂个地区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员素质越高人才越多,对经济发展越有利肩州市整体人力资源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

2宿州市人力资源需求

随着《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这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提供了重要依据.“十二五拍寸期肩州市要努力实现的发展目标包括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并对目标进行了详细解释.为实现宿州市的规划,尤其是现阶段宿州市已纵身跨进中部经济区,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

2.1从“量”上看宿州市人力资源需求

加10年全省三大产业结构为14.152.133.8,宿州市为27.93又934.2,宿州市的三大产业结构与全省相比结果是第三产业的比重高0.4%第二产业的比重低14.2%,第一产业的比重高13.8%,导致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较少.依据宿州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十二五”末肩州市三大产业比重要更趋合理,二、三产业的比重须超过85%,因此二、三产业急需大量的从业人员.

2.2从“质”上看宿州市人力资源需求

2012年肩州市被纳入“中原经济区”,安徽省“十二五规划”对皖北地区的崛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快速发展及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对人才层次、规格及类型等都提出了不同要求溉需要一定层次的高级管理、技术人才,也需要其他各层次人才.通常情况下产业升级速度的加快越需要专业化的人才纵向上反映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类人才结构比例合理、科学横向上表现为需要多样性的人才总之沐才知识结构要求具有创造性、复合性、广延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例如肩州市十二五规划指出“大力实施农业提升战略崖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这就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创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持肩必要培养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多样化新型农民及农业企业家使得他们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及管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具有创新精神、熟悉市场规则、具有市场预测能力.此外肖前产业结构柔性化的趋势,在逐渐改变各地区在知识结构方面对人力资源需求的要求,它强调要相对增长科学技术和脑力劳动的投入,减少物质资源和体力劳动的投入从而更好的在社会生产中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各种人力资源.这就表现为,以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宿州市农业人口众多、底子薄沐力资源整体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这就更加强调要重视人才质量焙养农业科技人才、现代产业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3宿州市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3.1塑造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

加强政府宏观指导积极开放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不断健全机制进一步发挥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主导作用,创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焙养人才服引人才留住人才.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人才并强调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我国迈向人才强国.宿州市作为农业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创造优质的人才聚集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厂方面要进一步建设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从而吸引更多高级人才到宿州市落户服务当地;另一方面要避免本地人才流失通过各种方法最大限度的留住宿州市的优秀人才.从根本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和发展人才,尤其加强高级技术工人、高级管理人才等稀缺人力资源的开发.第一,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借助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就业政策和工作生活环境,调动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结合宿州市人事实践工作分析当前人才引进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需求重视人才引进质量避免盲目引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坚持公正的用人导向加大人才使用制度的改革善于从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积极提拔业绩突出、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德才兼备的人才到重要岗位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人才进行科学考核奖优惩劣竞争上岗,民主测评激发人的创造性进而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工作氛围.目前宿州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仍然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借鉴发达地区经验第三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有利于转移劳动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生产效率促进宿州市经济发展.第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焙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现阶段肩州市仍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粗加工型和资源型的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和农副产品以初加工为主产品关联性差、加工链短.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皖北地区快速崛起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兴煤电化基地加强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焙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承接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更好的融入淮海经济圈.因此肩州市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新的经济形势也迫切需要一批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总之要塑造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就要重视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的营造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平衡,进一步加快创新人才发展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创造的活力得到激发赴人人皆可成才池让人人尽展其才开创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新气象.

3.2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是影响区域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直接因素增加教育投入坚持“科教兴市”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点.宿州市整体受教育程度和全国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要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是要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政府要加大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薪酬福利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焙育、重用并留住优秀教师.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职业培训机构应调整专业设置,改变教学内容重点设置与宿州市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增加实践操作内容.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宿州市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无一技之长,从业种类单一实践证明,实用技术人才的产出弹性大,对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明显周此应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制定切实的培训计划开发挖掘人力资源提升员工技能肩利于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比例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劳动者收入政府在条件允许下应适当资助企事业单位进行员工培训.团同时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借助校企合作、就地培养、分批轮训等方式,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加宿州学院拥有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等特色专业为各类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3.3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焙育创业型人才优化从业结构

水产人才篇6

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生产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微机失重秤、钙铁铝率值分析仪及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等现代先进设备,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及时准确。

公司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产品已广泛用于各种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普通民用建筑、隧道、桥涵等工程及水泥制品加工。产品自1995年以来,在高等级公路国家重点工程中多次中标;高标号水泥熟料是省水泥粉磨站的主要供应货源。可靠的质量,稳定的性能,企业规范严格的管理和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赢得了用户的好评。企业自改制以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以ISO9000管理为载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目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19人,中专27人,高中59人,其余为初中和小学文化人员。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会计师)中级等职称人员4人,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人员21人。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或持有岗位上岗证的员工197人。在46名大、中专毕业生中经过多年的生产和实践,除三人还在车间一线岗位外,其他全部处于行政管理和生产管理岗位。公司人才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下面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简要谈谈人才应用或存在问题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公司人才缺乏的原因

公司成立之初,因资金困难,面向社会集资,每人只要出资3000元,即可到水泥厂工作。在此背景下,大量低学历和无所技能社会和农村的一些劳动力进入了公司,这是公我司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的一大原因。1993年,在公司即将投产前,根据人员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公司派出部分员工到其他水泥水产企业跟班学习,同时面向社会招聘人才,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和从学校毕业的大中专生开始陆续到公司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培训,目前人员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但是在此之前,公司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目前基本熟练的操作工是用“缎子当布培养学徒”的方式,从实践中产生的。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员素质偏低,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和壮大必将会起到抑制。所以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注入新的生产力。

二、高低人才缺乏是目前企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包括水泥在内的非国家垄断行业,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效益多不可观,高级人才难进,难养;技工方面的一线可用人才企业难找或者没有人才供应。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调查报告,当前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师、高级技师年龄普遍偏高。技术工人中,高级以上技工只占3.5%。技师和高级技师也不过100余万,相对于7000万技术工人来说,可谓凤毛麟角。预计今后几年,中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因此,加快启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全省现有技师19700名,而高级技师仅有67名,加上主要技术岗位和关键工序的高级技工,我省高级技能人才队伍不足4万人。在全省200多万名各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具有初级职业资格的占55.6%,中级占40.1%,高级占3.5%,技师占0.78%,形成了“金字塔”型结构,与公认的“纺锤”型合理结构相差甚远,我公司更是相差太大。而且,我省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客观上存在数量严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状况。

一是高级技师、技师和重要技术岗位与关键工序的高级技工的数量不足;

二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集中在传统产业,而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建材、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等朝阳产业人才短缺。

此外社会上存在片面的人才观。不少人一提到人才,想到的是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自觉不自觉地把技术工人排斥在“人才”之外。全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人人都可成才、岗岗都有出息、高技能工人也是人才的共识。当工人、学技能被视为没出息。现实生活中,技校生与大学生在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方面,仍存在着明显落差,致使年轻人只愿上普高,将来考大学,而不愿上技校。这是导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重要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三、以人为本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的兴衰与人才的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渴望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人才。2000年我公司转变为民营企业后,公司提出了“以人为本,质量兴业”的经营方针。确定了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出人才的机制来运行。开始我公司期望到人才市场上去进行引进,每年派人道人才招聘会上招生,结果好的人才不愿来,低的我们有没有必要用和养。后来我们还是继续每年抱着希望坚持去引进,同时开始走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道路。根据岗位的需要,选送文化水平相应高的人出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创造出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水平的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实行“平者让,能者上”原则。目前我公司管理岗位上的大多是大、中专生,公司并不是开始就把他们放在管理和主要岗位上,而是他们确实有文化理论基础,经过实践,自身出类拔萃上来的。同时公司对企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思想素质要高,如果没有努力的诚心和实际行动,再大能力的人我们也不要。

近几年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公司在不断开展减员和减费增效的管理过程中,都从来没有拒绝人才流入,每次人才交流会议,公司都派人参加,但每次均没有建材和机械方面的人才来应聘,低水平人才本公司已经富余,高人才不愿进入,这是公司目前所处的一个尴尬局面。

在对外引进人才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公司为鼓励员工自学成才,还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和政策,并纳入人事管理和考核制度中,以保证长期有效和具有连续性。大的鼓励政策是:与水泥生产工艺直接相关的,经批准,可以带薪全脱出学习,并报效相应的学费;半脱产的给予带薪学习。不乱何种学习形式,只要拿到国家承认学历的员工,本科给予奖励3000元,专科2000元,中专1000元。

除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外,公司结合年度考核,每年开展自帮自教,开展竞赛的学习形式。每年均举办文化基础知识,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水泥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电工基础的培训班,培训技术后还要进行考试和考核。此外针对大部分员工文化水平低,岗位技能接受慢的特点,公司还聘请专家来公司,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进行授课。经理论和实践考核大部分员工拿到了岗位操作合格证书。

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教育,公司所有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表现在: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逐年提高,水泥产销量从1999年的9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3.5万吨。相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质量事故大幅度减少。应该说这是和公司鼓励自学成才措施的执行,每年进行年度教育培训考核和全方位开展员工岗位培训分不开的。

当今世界,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各个企业争夺的焦点,人才资源以比物质资源更快的速度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已经拉开序幕。人类已大步迈进了一个新的千年,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以高科技为主要依托,势必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

水产人才篇7

关键词:人力资本;第三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河北省不能只是作为配角,被动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而应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努力做好区域分工优化和产业布局调整,进而带动整个河北省经济健康发展。

一、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更是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元上升到2015年的94581元。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10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3937亿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11978.7亿元,且第三产业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贡献率由1978年的21.02%上升到2015年的40.2%,年均增长率接近2%。

尽管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与经济总量的发展趋势相比,第三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并没有显著增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低于国家平均水平50.5%。

由于河北省服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增长较为缓慢。与京津两地相比,第三产业在地区 GDP 中的贡献率有相当大的差距, 2015年北京市第三产业贡献率达79.68%,且同期天津市的第三产业贡献率达52%,而河北省的第三产业贡献率仅42.3%。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其经济的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的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本的制约。

二、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

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1.第三产业中人力资本水平低

河北省第三产业中一半以上的从业人员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而仅有不到三成的从业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这与第三产业中高科技产业如金融、信息咨询、通信等的发展要求相去甚远,这些行业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关键是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大学以上人口比重北京为31.5%,天津为17.48%,河北仅为7.3%,大大的落后于京津地区,由此也可以推断,河北省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中缺乏高水平的人才。更进一步地,该资料也统计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北京为11.77年,天津为11,37年,河北仅为1.087年。潘晨光在《人才发展报告》中给全国的人才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其中,北京位居第一,天津第八,而河北省仅排名第十三位;在人才规模和人才素质的排名中,北京均排第一,天津排在第三,而河北省分别排在第十和第十八位。通过以上分析以及数据来看,河北省缺乏高层次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第三产业中人力资本外流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重要一环,其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京津地区,又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使得大批的优质人力资本流向了京津两地。一方面,在河北省毕业的博、硕士、本科生都更倾向于到大城市就业,使得人才大量流出;而京津两地却少有选择到河北来工作的毕业生,这就使得河北的高水平人力资本中难有新鲜血液注入;另一方面,在职骨干也有很多流向了京津地区。可见,河北省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另一大因素。

三、河北省人力资本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

1.河北省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河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教育经费总量的投入是逐年递增的,据统计,2014年我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086.17亿元,同比增长5.74%;公共财政教育支出802.31亿元,同比增长4.29%,主要投入到义务教育阶段,但是和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近期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区域蓝皮书)显示,仅人均财政教育经费一项,京津两地就是河北的近3倍。河北省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是第三产业中人力资本缺乏的直接原因。

2.京津对河北省人力资本的“空吸”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理性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由于京津地区拥有优厚的工资福利,良好的社会保障,全国一流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更好的人文氛围,并且从河北省迁移到京津地区的迁移成本又很低,所以造成了京津对河北省人才的“空吸”现象。2015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85038元,月平均工资7086元,同期,天津市职工平均水平59328元,月平均4944元,同期,河北省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50921元,月平均工资4243元,北京和天津工资水平分别是河北的1.67倍和1.17倍.工资水平的差距使得河北省的优秀人才都流向了京津地区。

3.河北省高等教育薄弱

河北省作为一个教育大省,但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弱省,共有本科院校54所,专科院校58所,目前只有一所全国承认的重点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还地处天津市内,其毕业生和教师职工多服务于天津,而河北境内的骨干大学多存在办学时间短、重点学科不足、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这就为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匮乏埋下了伏笔。

四、河北省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1.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河北省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因为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水平,河北省要实现进一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很高,因此,河北省必须重视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将教育的优先发展放到一个战略地位。

2.重点建设几所双一流大学

针对河北省高等教育薄弱的问题,河北省迫切需要建设几所重点大学,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方案的提出,河北省迎来了发展高等教育的新契机。目前已拟定建设四所一层次高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八所二层次大学,六所省部共建的大学。河北省一定要抓住机遇,将建设一流大学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以高校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目标。

3.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

近年来,河北省存在大量人才流向京津两地的现象,归其原因,是河北省人才的收入水平低,工作环境差,受重视程度低。人才的严重流失。因此,省政府应制定一套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奖励机制,从而能够吸引人才并使他们能够留在河北安心工作,为河北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晓波.教育经费来源及投入变化趋势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会计之友,2015(22):55-57.

水产人才篇8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西昌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80-02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一大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生力军。到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 171所,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647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55.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由于缺乏本科办学的经验,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方面往往参照老牌本科院校,然而在硬件和软件上又不如老牌本科院校,因而难以拥有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造成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并存,出现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以应用型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出路,直接关系到数以百万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是高等教育领域继管理体制改革和扩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意义更为深远,任务也更为艰巨。西昌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便开始向着职业化和大众性的方向发展。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时,社会需求的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式呈多样化趋势。当一个国家处于较为落后状态时,高等教育往往单一化,而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其教育结构必然多样化。2012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 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而且这一数据还将继续增加。据分析,2013-203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年均增长率在1.76%左右,到203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达60%。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化已处于大众化阶段,而新建本科院校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所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社会,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要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积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主要是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重在为地方、企业、社区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一线岗位,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培养的学生既要达到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又要符合应用型教育的要求,集学术、技术、职业于一身,是适应能力与职业技能的优化组合。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科技应用、推广和成果转化能力。

(二)构建“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不能照搬重点大学、老牌本科院校等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及目标,结合自身的优势,合理构建适于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西昌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突出专业设置的地方性、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和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在制定人才方案前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地方行业进行调查,寻找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和学生所用之间的差距,了解学科知识结构与行业实际发展和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构建更合理的课程体系。西昌学院实行“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通识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任选课和职业规划课,其中职业规划课从大一开始开设,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通过职业规划课,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除了传统的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外,还设置了职业资格选修课和职业技能实训课。每个专业根据就业方向设置3个职业技能培养方向,每个方向设置2~3门理论课和2~3门实践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改革教学方式

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别极大。据统计,通过讲授学生只能掌握约5%的知识;通过演示,学生能掌握30%的知识;通过集体讨论学生能掌握50%;实际演练中学生能掌握75%;教别人或学了用能掌握90%。由此可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改革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能力拓展和知识结构开展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项目教学法、慕课、反转课堂等。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对知识点、案例或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实践教学中应尽量减少一般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体系的设置,设计不同的项目,指导学生设计方案、完成试验以及总结报告,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主体,增强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以及教师科研,做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

(四)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往往存在教师数量不足,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较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各新建本科院校纷纷从各高校引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以改变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多是来自高校,较少有从业经历或背景,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运作过程不甚了解。学校应制定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人事制度,引导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或到相关生产企业脱产学习。如,西昌学院出台激励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训基地进行锻炼;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应用技能的培训和考取专业资格指导证书。西昌学院还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如动物科学学院现已与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和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办了“希望班”、“通威班”和“大北农班”等。西昌学院还聘用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和技术骨干作为专业实习和实训的指导教师,充实在职教师队伍。

三、对水产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及探索

西昌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始建于1998年。为了适应水产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及拓展学生就业路径,动物科学学院多次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和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日趋合理。动物科学学院还与通威集团、希望集团、大北农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育人的协议,与多家水产相关企业和养殖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尽管我们在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中取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这极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海水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主要地位,海水养殖相关课程如贝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养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师多数来自内地高校如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学校,在海水养殖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对海水养殖的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可以通过引导相关教师到沿海高校进修相关课程或到相关企业学习和参加生产活动,以提高教师行业实践经验,以增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二)开展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就是把一种完整的教学工作分解为一个个重要的教学活动和工作要求项目,把教学的特点、活动项目及其内容、使用的工具与设备、工作环境、操作标准和从业要求等要素,准确而又较为详细地描述出来。项目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方式,是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基础。在水产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可在某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使用项目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使用项目教学法也可提高教师的素质,促使教师学会工作分析,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

(三)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尽管水产养殖学专业已建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但由于基地普遍较远,学生难以经常性地参与到实训中去。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应用性较强,需要建设学生创新基地,水产教师的科研试验基地,特别是水产动物养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遗传育种、新品种引、水质调控、饵料培养等都需要建设校内面积为20~30亩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智祥,杨文兵,柏伟.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几个突出问题的再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09-111.

[2]万全,鲍传和.安徽农业大学水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改革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5):77-82.

[3]赵明.开展项目教学,提高教与学质量[J].科技信息,2008(19):270.

[4]齐平,朱家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其实现之策略[J].高教论坛,2010(6):51-53.

[5]郭冬生,彭小兰,黄春红,等.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1(5):157-159.

[6]白童.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8(11):33-34.

水产人才篇9

关键词:节能减排 低碳人才 食品产业 低碳竞争力

食品产业要适应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打造低碳竞争力,就必须在食品低碳化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食品产业实现低碳排放的关键所在,而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制约因素则是低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节能减排与低碳人才是打造湖北食品产业低碳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实现节能减排是湖北食品产业的当务之急,且潜力巨大、效益显著

去年12月召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期间,“低碳”似乎突然成为一个很热的词汇,而其实早在2003年,“低碳经济”一词就最早见诸英国的政府文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反映出英国已充分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威胁。2006年,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所以一直以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更多地是停留在政策和文件层面;而随着工业化高度发展,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变暖,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转变生产方式、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从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层面,都开始身体力行。

食品工业关系国计民生,这些年湖北食品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原材料投入量大、产出比低及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近年来,企业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在企业内部实施和推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措施,积极实践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出现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案例。尤其体现在对于水、电等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以及对废水、废汽、废物的循环利用方面。湖北食品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科技攻关,实现生产用水的多效循环利用

在现代工业中,众多工业都和水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每个企业都要利用水的各种作用来维持正常生产,几乎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水的参与,食品企业更是如此。今年年初的西南大旱也让大家更加意识到了水资源的紧缺与重要性。虽然湖北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充分利用好水资源是仍然是节能减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为了节水,食品企业应进行大规模的工艺改造,把用水多的工艺作为节水改造重点,如某食品公司采用了将喷淋水雾化后送入发芽箱内的工艺,使水资源利用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95%,每年可节约用水10万吨以上。此外,公司将制冷设备的冷却水混合少量一次水后用于制麦车间的洗麦工艺,洗麦后的水输送到动力车间用于水膜除尘系统,除尘后的水继续用来冲炉渣,这样实现了非工艺用水的四次利用,大大减少了水的使用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生产最终产生的废水随便排出会污染环境,所以不仅要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还要对废水进行处理,如蒙牛投资4亿元建成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其水质可以直接用来养鱼。不仅不污染环境,还可以为周围的农业灌溉和企业的下一轮生产提供水源。

2.变废为宝,实现废弃物再利用

马克斯曾提出过“废物不废”的观点。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污水经处理后再次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也是一种变废为宝。另外,比如生产啤酒的“余热制冷”,将啤酒生产中的蒸汽冷凝为水,利用冷凝的余热来生产冷却麦汁用的冰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蒸汽的浪费,还大大降低了制冷系统的电耗。

在生产食用油的过程中,大豆、花生等提取油会产生豆粕、花生粕等,这些豆粕可以用于家禽牲畜的饲养,饲养奶牛还可以提高出奶量;也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同样,啤酒生产中的废弃物如麦根、啤酒糟、酵母泥等副产品也都可以再进行下一道生产。煤燃烧后的炉渣也可以用来生产水泥的辅料、保温材料等。这样,一个企业的废弃物会成为另一个企业生产的原料,将这样的企业整合联系起来,建立相关的产业链和产业园区,这样就可以实现闭环循环利用,可大幅度地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经济建设。

对于畜牧业和规模牧场来说,畜禽排出的粪便等排泄物也可充分利用,可以当作农家肥,可以建造沼气池,实现粪便等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如蒙牛就在牧场旁兴建高标准塑料大棚,种植无公害有机蔬菜,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可以丰富企业员工和附近百姓的菜篮子。

污水处理后水可以循环利用,同样,留下的污泥也可以变为“宝贝”。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污泥,可以造肥;可利用烘干设备将污泥烘干后放入锅炉焚烧,不仅解决了污泥填埋的占地问题,还延长了燃煤的燃烧时间,并且提供了一部分热量,经济效益显著。

3.改进设备完善工艺,搞好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

不少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存在着大量二氧化碳的的排放问题,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污染,而且还是企业巨大资源的一种流失,如每吨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约2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不进行有效的回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珠江啤酒集团投资3000多万引进二氧化碳回收设备,回收啤酒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并提纯使用。一年回收20多万吨,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还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青岛啤酒对二氧化碳实施碳的闭环管理,既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蒙牛通过对动物排泄物的处理建成的沼气发电厂,每年可向国家电网提供1000万度的电力,所生产的中水全部用于园区绿化供水与灌溉牧草,发电产生的热能用来维护牧场的日常供暖。这些企业的实例再一次证明了食品企业在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食品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显著的贡献,这些宝贵的经验完全可以在湖北食品企业中推行,以确保碳的低排放和回收利用。

4.食品企业实行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推行低碳经济,需要进行如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但初期的投入会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为企业创造效益。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我国其他省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如青岛啤酒的“余热制冷”应用于一个20万吨的工厂每年节约资源消耗100万,在青岛啤酒全面推广后可节约成本超过4000万;2009年,青啤重点推行了糖化热能回收、锅炉运行控制优化、二氧化碳节能模块等51项节能技术,共节约成本7600多万元。相比2006年,公司水单耗同比降低27%,电单耗同比降低19%,标煤单耗同比降低28.8%。燕京啤酒的污泥烘干,按照100吨污泥产生绝干污泥20吨、绝干污泥的发热值为2500至3000千卡/公斤的数值计算,如果每天处理100吨污泥,则可获直接经济效益4300元,一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157万元。正如蒙牛乳业集团有关责任人所说:“低碳之路,初看起来对企业好像是个包袱和束缚,但是从长远看来,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又是利好抉择,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然,目前推行循环经济,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环保、生态的企业还有很多,所创新的技术和采取的措施也很多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对于湖北食品企业来说,并不是口号和理想,而是可操作,可实现的,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湖北的食品企业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低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湖北食品产业实现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竞争力的关键工作

随着低碳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同行业的企业将面临着一场新的转型,而作为受冲击最为直观的食品行业来说,相关人才的需求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食品行业是对资源消耗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因此当低碳经济成为行业转型的未来趋势时,那么各企业就需要从产业结构、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等环节上进行全面打造,这意味着危险和机遇并存。湖北不少食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他们认为:如果未来“低碳”成为企业标准,那么自己所拥有的这家小食品厂很可能面临倒闭的危险。食品企业的流动资金较少,而且整体资产也不多,如果今后国家对碳排放量做出明确规定,那只有通过技术改革来完成,可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就是个难以越过的关卡。低碳经济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的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中小企业一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结构调整,一边还需要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无疑是一种战略性选择,决策失败意味着满盘皆输。

“低碳冲击波”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沉重打击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应看到“低碳化”是未来食品行业的必然选择,有助于行业进行加速改造和升级换代。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能够帮助行业进行洗牌,通过经济模式的改变,更能淘汰一部分并不具有足够资质的企业,从而间接实现行业优化。因此,目前湖北食品行业急需大量的低碳人才。

1.低碳食品潜力惊人,低碳人才严重不足

无论是产业链的改进再造,还是产品本身的低碳绿色,未来具有“新标准”的食品行业发展潜力都相当惊人。目前,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型食品企业已经在通过整合价值链的方法,确保赢利的稳定性,而中小企业则更倾向放弃生产环节,向设计、销售等环节去争取利润。

湖北省某大型连锁超市采购主管曾先生表示,最近超市在采购过程中,已经将食品碳排放量纳入到考虑因素之中。“作为连接消费者和食品行业的中间环节,我们已经意识到‘低碳’标准将会越来越正式化,因此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将会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睐。”许多食品经销商承认,市场的这一趋势可能会导致食品行业的产业链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而对于行业内企业来说,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流程再造、价值整合、产品升级就显得尤为关键。

2010年前5个月,湖北食品行业延续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食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攀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下半年向来是食品行业的销售旺季,在经济基本面转好的刺激下,食品行业目前广受投资界看好,而“低碳”概念更是受到热烈追捧。但湖北省不少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却表示出一丝担忧,“行业增速虽然一直在持续攀升,居民食品消费也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但是要向低碳型经济模式转型,仍然需要大量人才的群策群力。”目前湖北省食品行业内的相关人才屈指可数,而这种人才匮乏的状态或将难以支撑未来企业结构转型的巨大变革。

2.培养和引进大量低碳食品所需要的战略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

随着“低碳”概念的普及,不少食品企业就已经将此作为战略管理的理念,并根据这一标准培养或招纳人才。这是实现企业成功转型的一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食品企业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施产业链营销和产业链布局,建立真正的“低碳蓝海”,才是食品行业的真正出路,而要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走得更好更远,需要与企业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低碳人才加盟其中。

对于低碳人才的培养,大学与企业联合开展低碳学科教育将是培养实用型低碳人才的一条重要出路。此外,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能够适应低碳时代的需要。低碳人才的培养应该面向市场,要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技能的传授,这其间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此外,随着低碳人才需求的日益旺盛,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低碳人才的培训机构。中国能源管理培训网便是其中的一家,其首席专家杨秋生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低碳经济的兴盛,他们的学员也在成倍地增加,“最近几个月,便有两千多家企业来参加培训”。杨秋生认为,其实现有的许多人才只要在理念与知识结构上稍加补充就能成为低碳人才,而这其间继续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杨秋生相信他们所做的事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低碳人才培训市场会越做越大。

另外,是否具有食品行业相关工作经验也是企业在选人、用人时的一条重要标准。尤其是具备核心技术或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如今已经受到各大企业的热烈追捧。湖北食品产业低碳产业链上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需要补充相关人才,从而改善价值分布,使得 “低碳”技术逐渐落实。实现低碳排放,这也是食品企业员工自身获得职业发展和突破的好机会。湖北的食品产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向来给人以高污染、高排放的印象,低碳时代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带给他们更多的发展机遇。从事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要修读相关培训课程,帮助自己更快地在低碳时代成为行业内的核心精英。

湖北食品产业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低碳食品所需要的战略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之日,也是其形成低碳竞争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之时。

参考文献:

1.刘传江 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年 第19卷 第5 期

水产人才篇10

关键词:天水 文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天水,地处长江和黄河流域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拥有丰富独特的人文历史和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古代传说以及今天的考古成果都已证实了天水与整个中华文明的开山之祖紧紧联系在一起。目前已形成了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石窟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五大特色文化。如何挖掘天水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加强天水文化的开发、保护、传承已成当务之急。

一、天水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天水政府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比较重视,在其引导和支持下,天水文化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娱演艺、会展广告、动漫游戏、现代传媒、出版发行、教育培训等类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2012年天水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文化产业完成投资额9.1亿元,从业人数达到1.6万人,各类文化产业机构347家,新增文化企业122家,年度综合增长率达38%。文化产品也日渐丰富,如汉唐陶艺、飞天雕漆、甘谷麻鞋、武山鸳鸯玉器和晨光珠绣等文化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还先后创排了《一画开天》、《麦积圣歌》、《邓宝珊将军》、《关山月》和《姜维》等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强的优秀舞台艺术和旅游艺术精品。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大概归纳如下:

(一)政府宣传形式多样,但收效甚微

近几年,天水在宣传方面可谓形式多样,如媒体宣传、广告宣传、影视推广、以及在不同省份不同形式的推介会、甚至还组织了文化宣传考察团、宣传文化干部培训班等等。为了提升伏羲文化的影响力,还邀请了一些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作家、文艺家来天水参观考察,通过其学术文章的影响力和文艺作品的艺术穿透力宣传伏羲文化。在每次伏羲文化节来临之际,从全世界邀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社团组织代表来天水祭祖。细究以上宣传方式,都是政府在自导自演,投入以政府为主,收效甚微,对天水的发展贡献率也不是很大。

(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法规政策不完善

天水文化产业的管理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目前,多数县区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文化市场多头执法;同时由于我国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大法,文化产业领域内的基本法律也处于缺失,天水在文化立法上也没有突破。

(三)发展能力不足,金融扶持力度不够

天水的文化产业以国有单位投资为主,私营单位投资力量薄弱,总体水平差距较大。长期以来,文化事业主要由财政供养,其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而民间资金还没有被正确引导到天水的文化产业建设中来,民间投资者还没有看到文化产业发展前景。为此天水文化产业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扶持力度不够,投融资渠道单一,规模偏小等问题。

(四)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文化产业人才短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尖端人才不仅奇缺,懂经济、懂文化、会经营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缺少优秀的文艺策划、编导创意、网络技术人员等高端人才,更缺乏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文化领军人才,而且文化产业人才流失严重,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低。

二、对发展天水文化的建议

(一)改变宣传观念,引导群众参与文化发展

在天水文化的开发、保护和传承上,应当走群众路线。首先改变以往的宣传观念,将宣传经费放在教育当地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的建立上,使群众知道身边哪些是国家保护的、哪些是国家明令禁止破坏的。其次通过教育让当地每一名群众熟知身边的文物的内涵和价值,能够如数家珍般地对外介绍天水的文化遗产及文化旅游景点。再者让每一位群众成为一个免费的导游。这就需要将天水的大部分景点向每位天水市公民免费开放,让每一位天水人能够免费参观当地的文化景点,熟知每一个景点的意义,具备对外推介的能力。这就使每一位走出去的天水人都是天水文化的宣传者、推介者;每一个家庭都是旅游季节的接待单位、受益单位。这样,不但能减轻政府的各种压力,也能更快更好地提升天水文化的影响力。另外,现在的公民比较爱玩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大多数公民愿意将自己觉得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放到网上晒一晒。向天水市公民免费开放景点,就有可能多一些义务宣传天水旅游资源的宣传者。

(一)加强科学规划,完善文化发展保障政策

在已经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制定天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制定适合天水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形成尊重文化创新、保护文化创新的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天水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围绕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手段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通过政策调控引导天水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抓好文化建设,建设文化特色园区

1、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求城乡普惠。天水应当加快对市县区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升级建设,还应当针对不同市县区的不同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体现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实现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免费向社会开放、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在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特色产业群上求突破。天水应当立足实际,进行全面项目规划,以伏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为主线,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并推行集旅游、温泉度假、休闲娱乐、养生保健、文化展示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园、部级大地湾史前遗址公园、三国古战场凭吊园、文化主题公园生态园等的建设。另外,应当新建一批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市的支柱性产业,其中以自然生态景观为重点。

3、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利用和传承上下功夫。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天水应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利用和传承,建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和县区民俗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传习所;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民居维修保护。积极参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

(三)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构建新型的用人机制

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天水应当重点实施高端人才、文艺名家、优秀文化企业家、高素质理论宣讲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打造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文化人才队伍。更应当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从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企业或经营人员予以奖励。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等方面应与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同等对待。建立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参与分配的新路径,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创造才干的有利制度环境。

(四)研究文化市场,打造文化名优产品

天水拥有许多名垂青史的著名人物和民间神话传说资源,这使天水文化不但储量大、品位高,更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有关部门应当成立专门研发机构,针对著名历史人物和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开发一批或一系列具有文学化的、符合逻辑的演绎的旅游纪念品,宣扬天水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天水的民间小吃、工艺等给予关注,并充分利用其起源、发展中的传说,使小吃、工艺等披上文化的外衣,增加附加值。对濒临灭绝或遭受严重破环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剧种、武术等民俗文化以摄影、录音、修复等手段使之保留,并对民间资源实行市场化开发性保护措施,使其形成文化产品或文化产业。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主要抓好民间民俗文化的调查、评估、抢救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