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常识十篇

时间:2023-03-30 05:28:55

家庭小常识

家庭小常识篇1

通常电都送到各式各样的插座上,要用电时插上插头就行了.有的插座有两个插孔,分别接着两条线.一条叫“火线”,电流就从这条线传过来;另一条叫“零线”,上面没有电,是让电流走的回路.还有的插座有三个插孔,上面除了接着火线和零线外,还接有一根地线,是起保护作用的.与不同插座配合有不同的插头,在使用时应当用相互对应的插头和插座.

只有把电器(如电视、电灯)分别与火线、零线相连,使电流从火线进入电器,再由零线流走,电器才能工作.此时,电路是接通的.如果在火线、零线或者电器内部有中断的地方,不能形成流动的电流,电路就不会工作.这时,电路是断开的,叫断路.特别应该小心的是,如果把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电流不经过用电器就称为短路.短路会引起严重的事故,如烧毁电器或引起火灾等,一定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器走入家庭,对电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进入各家各户的电流强度也越来越大.电流在流过较细的电线时,产生的热量可能烧坏电线,甚至引起火灾.当使用功率很大的电器,如空调、微波炉,或有很多电器同时使用时,就要注意线路是否能承受这样大的电流.

家庭电路中为了保证安全,都配有保险丝.保险丝是用熔点很低的金属制成的一段导线.它接在线路上,当由于短路或使用电器的功率太大时,电路中流过的很大电流产生的热量会使保险丝立即熔化,切断电路,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注意的事情还很多,如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和插座,不要随便拆卸电器和电路等.只要仔细小心,就可以避免发生事故,让电乖乖地为人们服务.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积极创建节约型社会,同学可以从小事做起,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节电小技巧,学会节约能源.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电器的节电方法.

空调

不能频繁启动压缩机,停机后必须隔两至三分钟以后才能开机,否则易引起压缩机因超载而烧毁,且耗电多.新风开关不应常开,否则冷气大量外流,浪费电能.选择恒温控制器的最佳位置,应是顺时针旋转到两至三格处即能达到,与外界温度差4~6℃最省电,对人体也最适宜.装有空调器的房间应密封较好,不应频繁开关,防止冷气外流.

家庭小常识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家庭作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104-01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布置家庭作业已经成为师生们共同认可的一环。但大部分数学家庭作业还是仅限于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多数都是各种教辅中的题目,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单一,不利于发挥家庭作业的多种功能,无法真正体现家庭作业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家庭作业为切入点,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拓展小学数学学习的空间。

一、结合生活问题设计家庭作业

很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布置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时,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的内容,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这些问题贴近生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具有很强的探究意义,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地完成家庭作业。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后,教师设计了一道学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春游时需要提前准备一些物品,下面是一些物品的价格:A纯净水2元/瓶,B饮料3元/瓶,C牛奶5元/瓶;面包4元/袋,果冻5元/袋,饼干3元/袋;火腿肠2元/根,卤鸡蛋1元/个,咸鸭蛋2元/个;瓜子5元/包,糖果6元/包。现在你们各有15元钱,请根据春游的需要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这类题目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充满了探究兴趣,纷纷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了不同的购买方案:有的买了3瓶水、一袋面包、一袋果冻;有的买了1瓶牛奶、1袋饼干、3根火腿、1个卤蛋……学生们通过解决这样的练习题,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二、借助日常活动设计家庭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运用一些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也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时,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家庭生活中的需要,设计一些家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后,教师布置了一道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家庭作业,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张作息时间表,并且提示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家长帮助。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时间观念,对于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形成感性认知,因此,在解决这类型的题目时,学生一边看时钟,一边结合家长的规定,写出一张张作息时间表。学生们在制作作息时间表的过程中,既巩固了认识钟表的方法,也对“时间”形成了初步的认知。这种生活化的练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把数学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技能。

三、结合社会实践设计家庭作业

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数学知识的来源,也是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平台。教师通过设计数学家庭作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转化为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由地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了“统计”的知识后,教师让学生统计自己所在小区的家庭用电情况,并制作条形统计图,看看能否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走访邻居的方式,调查了一部分家庭的一年的用电情况,分别作出了统计图,发现7月、8月和12月、1月这四个月用电量非常大,说明人们在夏天使用空调、风扇的时间较长,耗电量较大,而冬天用电取暖耗电较大。与此同时,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节约用电的措施。在学生完成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家庭作业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了数学知识,还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这样,通过设计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为学生搭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应用数学知识加深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数学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家庭小常识篇3

家庭日常开销账:在账簿上分收入、支出、余额三部分,在左方记收入,收入要记清来源(工资、奖金、稿费或是其他收入),右方记支出,支出也要记清所购商品的品名、件数或是其他支出用途。每天一小计,每月一大计,月底结账,看本月是亏损还是盈余。如盈余,盈余数结余下月,以此类推,当盈余数达到一定金额,便可及时将盈余资金存入银行。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多支之处,提醒节约,同时也便于积累资金,避免产生家庭矛盾。

家庭伙食专用账:为能在家庭理财时做到统筹兼顾,我在建有家庭日常开销账的基础上,又建起了家庭伙食专用账。每月初,把每月预算的伙食费从家庭日常开销账中拨出,单独设立账目,做到专款专用。拨出的资金记入家庭伙食专用账的左方收入栏,把买米、面、菜、油、酱等的花费均记入右方支出栏,每天结账,结出余额。在这本账每页的下方还建立了备注栏。备注栏中,主要记载日常伙食用品价格,主要目的是为了采购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比较中买“实惠”。建立这本理财账有两点好处:一是如果家里在本月的哪一天想改善一下伙食,一眼便可在家庭伙食专用账的账面上看出本月伙食费究竟还有多大潜力;二是通过当月的参考,可以对下月的伙食做到合理安排。

家庭理财备忘账:为避免在日常购物和参加储蓄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如商品出现问题需要“保修”,储蓄存单丢失需要挂失时能及时找到相关资料,我家便又建起了家庭理财备忘账,分存款类、商品类、证件类、知识类。

存款类备忘账:主要记载存单(折)和国债等的存款单位、地址、账号、期限、存入日期、存款种类、金额等。记录时做到入账笔笔记,销账笔笔销,记销账时还要记清存款支出日期,并结出余额,这样即便存单丢失,自己也会心中有数,同时也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资金持有情况。

商品类备忘账:主要记载所购商品的品名、商店地址以及与这些商品相关的发票、保修卡等。当商品出现故障时,可以清楚看出是否在保修期之内,并准确找到商店的地址等等。

证件类备忘账:主要记载家中的重要证件以及与证件相关的内容,如姓名、编号等,避免在丢失后因情况不清无法及时补办。

家庭小常识篇4

根据市妇联等部门创建“绿色家庭”的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广大家庭和妇女儿童在创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推进我县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围绕各级创建活动要求和部署,动员组织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倡导绿色生活,创建“绿色家庭”,共建生态家园,发动全民自觉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爱绿护绿,在打造绿色平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践中发挥特殊的作用。[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二、活动主题

从家庭这一社会细胞入手,积极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绿色消费,营建绿色家庭,创造健康、文明、幸福、美满的生活。把创建“绿色家庭”作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通过普及环保知识、关心人类生存环境、关注环境污染问题,使我县广大家庭成员树立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广大妇女和家庭自觉把环保行动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绿色家庭”的创建者、实践者,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目标

开展营建“绿色家园”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文明水平、环保意识、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从我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做到人人讲卫生,处处讲文明,积极保护环境,创建健康家庭、安全家庭、温馨家庭,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我县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活动内容

1、利用“三八”节有利时机,开展“提高妇女素质、共建和谐家园”系列活动。

一是利用妇女“三八”维权周、宣传月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在县城几大重要路段和主要路口设立宣传站,在全县城乡刷新环保宣传标语口号,下发有关环保宣传材料和“致全县广大家庭的倡议书”,号召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广大家庭和妇女儿童“人人行动起来,户户参与营建‘绿色家园’”的效果;

二是为促进全县广大妇女绿色意识的觉醒和环保素质的提高,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借助“三八”妇女节有利时机,举办系列庆祝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十佳‘美在农家’明星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先树优活动,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2、动员组织广大家庭开展绿化、美化家园活动。

一是向全县广大家庭发出“人人行动起来、营造绿色家园”倡议书,组织发动全县广大家庭特别是“五好文明家庭”、“十佳‘美在农家’明星户”等家庭,于20__年3—6月参与绿化、美化家园活动植树造林等动;

二是号召广大城镇家庭立足房屋阳台、庭院、楼顶,进行家庭绿化、美化,使用“绿色”生活用品,养成健康环保生活习惯。

三是引导广大农村家庭开展“卫生进庭院、美德在农家”活动。庭院要达到“三化”(净化、绿化、美化)标准,水、厕、灶、圈达到整洁化、卫生化标准。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动员组织广大家庭开展从身边做起的有声有势、有实效的环保行动。

四是开展以家庭参与为主的盆景展览和插花比赛,广场环保宣传咨询,环保作品展,环保专题访谈,为美化、绿化城乡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妇女、家园、环境”为主题,开展散文、诗歌征文比赛和朗诵比赛。

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深刻认识营建“绿色家园”的重要意义,增强绿化意识,拟于20__年7-8月,通过开展散文、诗歌征文比赛和朗诵比赛等方式,通过举办以“妇女、家园、环境”为主题的征文和诗歌朗诵比赛、环保专题文艺演出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不断提高生活品位和质量,进一步增强家庭成员对生活美的创造能力、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树立共创美好家园的信心,更加珍惜幸福美满的现代家庭生活。

4、开展“绿色进家庭”科普知识现场咨询活动。

指导和帮助家庭成员掌握日常绿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家庭成员爱护绿化、投身绿化的良好风尚。拟于20__年9月在人民广场举行“绿色进家庭”科普知识现场咨询活动。

5、举办“营建绿色家园、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培训活动。

借助平邑县儿童才艺培训基地,在全县少年儿童中开展“营建绿色家园、树立环保意识”教育活动,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健康、珍惜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6、开展“绿色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从现在起至20__年3月,在全县开展创建“绿色家庭”评选活动。“绿色家庭”创建标准:

一是家庭成员树立环保意识,学习环保知识,自觉做有益于保护环境的事;

二是家庭整洁,室内空气清新,家庭绿化、美化,积极开展单位、庭院门前“五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美化、包看护、包秩序)活动。

三是家庭成员关系和谐,能自觉抵制白色污染,倡导绿色消费,不使用有损环境、影响健康的生活用品;

四是自觉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倡导家庭垃圾分类存放、收集,正确处理有害有毒废弃物,积极进行废物回收,合理利用;

五是爱护国家保护动物,不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

六是家庭生活声音适当,自觉减少噪声污

染;七是家庭用具为节能型,家庭装修简约,不使用污染环境的装饰材料;

八是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绿化美化社区、村(居)环境;

九是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美化、绿化家园等活动;

十是提倡家庭认养公共绿地、树木、珍惜动物等,为社会公益事业多做贡献。

五、组织实施

营建“绿色家园”活动由县妇联、县环保局、县建设局和县林业局联合开展,具体组织工作由县妇联负责,创建活动办公室设在县妇联。活动时间为20__年3月—20__年3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20__年3月—4月)

通过下发文件,利用报纸、网络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提高广大家庭成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增强大家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2、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5月—20__年2月)

通过开展“提高妇女素质、共建和谐家园”系列活动和“妇女、家园、环境”散文、诗歌征文比赛、诵比赛以及“绿色进家庭”科普知识现场咨询、各类先进家庭植绿护绿等系列活动,形成家庭爱护绿化、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良好风尚,不断推进家庭参与绿化美化活动,共同营建美好“绿色家园”。

3、总结表彰阶段(20__年3月)

县妇联、县环保局、县建设局、县林业局将对营建“绿色家园”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家庭和个人进行命名表彰。计划评选表彰平邑县“绿色家庭”标兵户10户,平邑县“绿色家庭”100户,并拟在20__年全县“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大会上进行表彰。申报事迹材料由各乡镇妇联、县直妇委(工)会统一汇总后,于20__年2月10日前报送县妇联。

四、活动要求

1、营建“绿色家园”活动是妇联组织、广大家庭和妇女儿童共同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有效载体,各级妇联、环保、建设和林业部门要切实把这项活动摆上议事日程,把它同实施家庭文明“细胞工程”、创建“文明生态村”、“绿色社区”、“学习型家庭”结合起来;同“美在农家”、“美在家庭”和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结合起来;同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2、各级要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围绕营建“绿色家园”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有实效、各具特色的活动,如“绿色家庭”读书活动、“绿色家庭”展示、“绿色家庭“评比活动等,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积极争创的良好氛围。

3、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在中小学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绿色小使者”等活动,教育儿童少年自觉参与营建“绿色家园”活动,积极培养、树立、宣传“绿色家庭”的典型,采取典型引路、户与户带动、妇女志愿者帮扶等措施,引导和教育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普及绿化科学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保护绿化人人有责、家家参与的社会风尚。

4、农村中“绿色家庭”的评选工作要充分考虑该家庭成员在参与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绿色农业生产和庭院生产以及该家庭的卫生状况等因素,也要征求村委及部分群众的意见。

5、各级园林绿化部门要发挥本部门的人才、技术、专业优势,加强对园林绿化法律、科普知识的宣传和辅导,帮助家庭成员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不断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附:1、致全县广大家庭的倡议书

2、平邑县“绿色家庭”申报表

平邑县妇女联合会

平邑县环保局

平邑县建设局 平邑县林业局

20__年3月12日

附件1:

崇尚自然 人人参与 营建“绿色家园”

——致全县家庭的倡议书

全县广大家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在为自己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困扰。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由于空气污染、乱砍乱伐、汽车尾气等诸多原因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天空已不再像往日那样湛蓝,河流也缺少了昔日的碧绿,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一大问题,改善我们的环境状况已迫在眉睫。20__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为了真正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县妇联、县环保局、县建设局和县林业局决定在全县联合开展创建“绿色家庭”活动。为此,我们向全县家庭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环保意识,学习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遵守环保法规,自觉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事;

二、积极行动起来,以崇尚简约为荣,节能节水,保护资源;

三、使用绿色产品,认识并防范各种化学污染;

四、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杜绝使用含磷洗涤剂,减少一次性产品选购和消费,抵制白色污染;

五、使用环保型电池,自觉进行垃圾的分类投放;

六、注重对子女的环境教育,增强其环境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文明健康、珍惜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七、积极环保志愿者活动,热心宣传环保知识,带动村(居)民环境意识的整体提高;

八、家庭成员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园林绿化等环境建设,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在家庭中栽植观赏性强的花卉苗木,绿化美化社区、村庄环境。

家庭小常识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

1.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产生原因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全部生活都与家庭这个小集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代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在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中都存在许多的误区,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1.1当代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

千家万户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对孩子进行着自以为是为他们好的教育。有一天数学课做当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先练习,我在巡视时看到有一个同学的橡皮不见了就问他后面的同学借,当时后面的同学很爽快的就递给了他,当时看到这一幕感到很欣慰,觉得学生相处的关系很好也很乐于助人。突然后面的学生说了一句:“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借你橡皮了,昨天不是说放学要买的吗?记住了你欠了我两次人情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瞬间觉得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看到班里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趁着开放日,对自己两个班级的家长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您更加关注孩子的什么?在家长被问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加关注什么的时候,90位家长中有49位更关注孩子智力的培养;28位更关注孩子身体健康,11位更关注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只有2位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卷数据表明当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加的注重智力的培养和身体的健康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只希望孩子的智力能够得到开发,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经常性的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健康注重孩子的营养搭配却很少有家长会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检查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家庭生活中您经常和孩子沟通吗?在家长被问到是否经常和孩子沟通时,90位家长中只有13位家长能够做到经常和孩子经常沟通,69位家长偶尔会和孩子交流沟通,还有8位家长甚至不和孩子交流。不和孩子经常交流会导致很多时候家长不能足够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帮助孩子及时改正。您对家庭教育的认识?90位调查者中,54位认为学校教育更重要,28位认为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8位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可有可无。通过问卷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正是因为很多家长对教育专业知识的不了解意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忽视家长自身行为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影响。您会要求您的孩子做家务吗?90位调查者中,48位家长不会让孩子做家务,40位家长会偶尔让孩子做家务,只有2位家长会让孩子经常做家务。当代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宝贝,很多家长对孩子太过于保护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很多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2分析家庭教育误区的产生原因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我认为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2.1对孩子过度保护

这样的情况尤其发生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从小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他们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但是过度的保护同样造成了孩子不会自如的使用自己的肢体,不会独立思考,不懂得如何去跟别人交往;孩子开始上学后,父母经常性的帮孩子整理书包、陪着做作业、检查作业,使得孩子对父母过度的依赖,遇事需要别人的指点帮助,长期如此造成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1.2.2对孩子过度干涉

这类型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发展成为最优秀的人,但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把握人生的方向,所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做孩子的导师,给孩子设定各种条条框框,使得孩子一言一行都按着父母的意愿。这是因为很多家长自己年轻的时候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好好的学习,有了孩子他们就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1.2.3对孩子完全放任

这类型的家长坚信着“树大自然直”的理念,认为孩子只要不生病就行,自己小时候不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还不是生活的好好的。甚至于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全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我把孩子交给学校,那么老师就得帮我把孩子教育好。这是由于家长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1.2.4重智育轻德育

当代中国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长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面对的激烈竞争环境,让他们更加认识到了知识的价值和力量。在孩子的智力发展方面,家长们不遗余力费尽心思,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家长们大多工作繁忙没时间和孩子谈心,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缺点和问题,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1.2.5重身体轻心理当代很多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家长担心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担心孩子学习太累就对孩各种补,经常性的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为了使得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家长可谓是费尽心思。但是很少看到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其实小学生正是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身心发展极不平衡,常常会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使自己处于各种心理矛盾的包围之中。

2.结论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更是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当代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家庭教育出现的有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主要包括,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完全放任、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太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

参考文献:

[1]陈莉莉.试述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J].教育科学,2012(8):207-208.

家庭小常识篇6

一、特色社团,推动和谐教育

2010级2班的班主任家访时了解到,班内张明阳同学的父母经常和班里其他几个同学的父母一起活动。孩子们在一起做作业、玩游戏,家长们则交流孩子成长的快乐,讨论如何指导孩子,如何在家庭中教育孩子,逐渐有了共同话题。这一现象引发了家访老师深深的思考:既然是聚在一起玩,为什么不把单纯的玩变成有教育意义的“玩”呢?于是“家庭教育小社团”的家庭教育联盟模式初步形成。为了真正让家长成为活动的主人,这个班的老师多次与班级家委会主任进行沟通,召开班级家委会,听取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家长看到了老师们教育孩子的诚心,几个家长代表主动提出他们担任本社区家庭教育小社团的团长,由他们制订计划、组织活动,并邀请老师参加活动。

经过老师和班级家委会主任的精心策划、筹备成立第一个家庭小社团,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蒲公英小社团。小社团变单一的家庭教育为几家联合教育,家庭住所邻近的家长和孩子聚在一起,社团内家长轮流组织活动,场所一般在组织者家中。小社团活动时间定在每周五的晚上,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有基础知识检测、才艺展示、自由活动等。每个家庭逐一展示孩子一周在家的生活习惯、礼仪、劳动等方面的表现,然后孩子把一周来在校学到的特长进行展示,书画、歌唱、演奏、小品、朗诵等形式不一,家长也可以助演或即兴表演。

从小社团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参与者由开始的三五个家庭发展到如今的七八个家庭,小社团的成功做法在博兴县电视台一频道“成长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小社团所在的班级也被评为学校“家庭教育特色班级”。小社团的活动质量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从中尝到了甜头。参与积极性日益增强,促进了孩子健康发展。小社团对孩子所在的班有很大带动作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班里的孩子在学习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蒲公英小礼团的成功教育经验让家长和老师更加坚定了家校合作的教育理念,逐步带动起五、六个类似的小社团。如今,我校的家庭教育小社团活动可以说开展得有声有色,孩子、家长、老师都从中受益匪浅。

二、特色平台,共享成功喜悦

家长小社团的成立,孩子在家庭这个比较自由的环境里,对自己有了深一步的认识,也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方向,提升了对学习的兴趣。

组织活动的家长对小礼团内的孩子一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进行书面检测,从而了解同样的学习过程中,同样的知识,孩子掌握的情况如何?他们的差距在哪里?他们对本周所学知识哪些地方掌握的不够牢固?组织者随后将情况反馈给各个小家庭,每周坚持这样做,既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知识掌握的状况,不断弥补孩子的不足,又通过和老师及时交流,使老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得到不断提高。

通过小社团中的读书交流活动、朗诵活动,孩子们积累了好词好句,自然而然的运用到写作当中去,作文写得非常美、非常好。小社团已有十余篇习作在《齐鲁晚报》教育专刊发表,有五篇在《今日博兴报》发表,写作成果显著。还有一名小社员以在学校中低年级综合考查得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获2013年度学校“书香少年”称号。

孩子们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几个家庭一起交流孩子学习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礼仪、劳动等生活方面的好习惯。小社团制订了一些评价表,对孩子们一周的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如孩子们做家务的情况,包括倒垃圾、扫地、整理房间及待客礼仪等,孩子们主动性很高,都想获得优秀的评价。才艺展示的时候,孩子们从一开始不敢说到逐渐竞相上台,展示自己的能力。秀出个人的风采,扬起自信的风帆。

三、特色实践,拓展视野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家长小社团还经常组织特色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孩子们走出家门去野餐、采摘、放风筝等,到大自然聆听鸟语虫鸣,感受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收获很大,心中感触自发地化成了灵动的文字写入日记。晚上一起在小社团读书会上朗诵这些日记,家长、老师一起点评,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帮助他们提高。这样既有助于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感悟,拓宽了视野。另外,小社团还时常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为孤寡老人奉献爱心,向地处海拔4000米的仁布县渴望读书的孩子们捐书等。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了人生知识,提高了人格素养。

坚持就会出特色,三年来他们不曾停歇。他们认为特色不在于奇,实践活动不在于多,而是静下心来追求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不图一时的成绩。教育没有速成,把着眼孩子终身发展,奠基孩子自信人生作为小社团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特色交流,家校共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低级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加强教师和家长间的交流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小社团的活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经常参加,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学习,共同受益。每周五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孩子自由活动,家长、老师讨论交流。开始爸爸们一般很少管孩子,都是妈妈们管。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的提高,家长小社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爸爸们感觉到出去应酬,不如多陪孩子。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活动中,孩子的各种习惯得到良好养成,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得以提升。特别是孩子的爸爸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加关注,家庭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形式进一步多样化,家庭小社团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家长小社团的成立既减轻老师们家访的负担,又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主动性。家访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以前是老师通知家长后再去家访,现在是家长小社团团长主动邀请老师参与社团活动。家长小社团调动了家长们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班级工作变轻松了。孩子发生了变化,变得自信大方、团结互助。家长发生了变化,变得心甘情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

家庭小常识篇7

关键词:家庭;教育;引导;策略

对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是他们成长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小学生的培养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家庭环境。按分量说,家庭是邻居和学校两者影响之和的二倍。”①但是,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育效果也因为家长的文化程度、重视程度而有很大的不同,极大的影响了学生成长。因此,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显得非常必要。

一、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健全的人才,但家庭教育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家长懂得教育规律,能给孩子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大多数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不理想。这里不仅有巨大的差距,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不重视或不了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观念已经逐渐引起了众多家庭的重视。但部分家长却并不了解家庭教育,认为只要管好孩子的生活所需,不让孩子调皮捣蛋就是家庭教育了,甚至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也有部分家长因为外出务工,或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自觉性差、缺乏自我引导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得不到较好的教育,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健康的成长。

(二)不具备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从经验出发选择教育方法。他们大部分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也很少有人主动去学习和了解的。因此就往往出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的现象,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个性特征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比如按照家长个人的意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对小学生过早的提出不适当的要求等。这些都影响了家庭教育效果,甚至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家庭教育方法简单落后

正是由于家长不清楚教育规律和理论,对教育方法也不了解,在家庭教育中采用传统的,简单的方法。有的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在家和学校的表现,一旦出现问题,采用的不是引导而是打压的方式进行教育。还有的家长直接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犯错的孩子进行打骂,相信“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思想,结果反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两种相对极端的方式。一种是溺爱娇宠型,这种方式较为普遍,对孩子的影响也较大。虽然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但过分的溺爱就弊大于利了。这样的家长不但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还不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教育,比如不让干家务,不敢批评,不让受一点委屈。结果给孩子营造了一个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也让孩子失去了应受家庭教育的机会。另一种就是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型,这主要体现在许多外出务工的留守家庭,还有因为工作忙于工作、生意无暇顾及孩子教育的家庭。家长们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行,认为孩子的教育在于学校,自己不用管或没时间管。结果导致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无法进行合理的家庭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很容易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出现问题儿童或少年,尤其是小学生这个最需要良好家庭教育的群体。

二、影响孩子成长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环境

小学生对家的依赖是非常重的,一个家长重视,努力营造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教育效果。反之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课后作业的完成,有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和放任自流型的家庭,效果是明显不一样的。这种良好的环境是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创造的。

(二)父母的文化修养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都相对改善,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样一来,家长的文化修养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就非常明显了。文化修养高的家长占有明显的优势,在教育中往往能采取合理恰当的方式方法,通过自我表率、合理引导等方法达到教育目的。相反,在采用简单粗暴方式的家庭中,父母文化修养不高的占了绝大的比例。

(三)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性格、观念形成时期,往往不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会受到父母各方面的影响。这个时候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帮助他们以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之,不当的方法给他们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他们成长。比如在经常出现打骂教育的家庭,孩子往往会出现要么胆小怕事,要么就因为逆反而离经叛道的情况。

三、引导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

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家长的事,同样也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千差万别的家庭教育,作为专门的教育单位,学校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众多的家庭都能有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这也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家庭教育的宣传

引起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只是宣传的第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让家长在重视的基础上积极的行动起来,主动了解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为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打下基础。学校与家庭互动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班主任见面会、年级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家长了解更多,还可以通过学校网站专题栏目的建设来进行宣传。让家庭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每位家长的心里。

(二)对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

由于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并不了解,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方面的学习,这就需要学校积极开办家长学校或家长培训班。对家长进行适当的培训,让他们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1.教育学知识的培训

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差别较大,且多数没有学过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对他们进行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十分必要,帮助他们认识教育规律,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了解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家长来说,是打下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以让他们在教育中按规律办事,不再只从经验出发。

2.教育方法的培训

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苦于不了解教育方法,往往仅凭经验和见闻。在方法上难免失于偏颇或单一。对他们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可以让家长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收到有针对性的效果。

3.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培训

很多家长苦于孩子不愿意和他们沟通,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这是由于家长没掌握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方式,沟通时往往采用训问、询问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孩子被动而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让家长们了解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交流的方法是家庭教育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

(三)采用多种方式与家庭沟通交流

学校在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从而构建一个合理的大教育环境。因此,除了对家长进行培训之外,与家庭保持密切多向的联系,互相沟通交流,了解教育情况,掌握学生动态是非常必要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这种沟通提供了多种方式,如电话、QQ、微信、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等,都可以很好的保持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互相配合。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家庭反馈教育效果。这样的沟通对小学生的成长是有利无害的。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鲁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李晓敏.浅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因素[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4]常丽艳、张静.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8(11)

家庭小常识篇8

〔关键词〕系统家庭治疗;中小学;心理咨询;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6-0016-04

系统家庭治疗(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技术,70年代系统家庭治疗传到德国。20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家Helm Stierlin和Fritz B.Simon博士与我国学者赵旭东等以连续培训班的方式将系统家庭治疗“移植”到了中国[1]。目前,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国临床心理咨询中应用较广,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则较少应用。而对于学生来说,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和家庭因素分不开的,要处理好学生的这些问题,就不能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因此,中小学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时候,需要利用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从学生的家庭系统着手,通过改善其不良的家庭功能,引起学生自身的改变。

一、系统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家庭治疗的理念

系统家庭治疗是以整体观或系统观为指导,利用一切可以产生信息、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通过家庭会谈和布置家庭作业,对家庭中的人际系统进行干预,以改变家庭中的不良互动模式,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目的的心理治疗活动。系统家庭治疗者认为,家庭不是由个体简单相加而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网络,以及家庭以外的大系统,制约着个人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问题不全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家庭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障碍,系统家庭治疗就是通过一些技术以引起家庭系统的变化,从而使家庭中的单个成员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

系统家庭治疗的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疗性会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准确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二是在会谈之后安排家庭作业,为家庭制作巧妙而适宜的家庭作业是系统家庭治疗中重要的一环[2]。

1.会谈中提问的技术

(1)循环提问:请每一位家庭成员轮流表达出他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看法。

(2)前馈提问:这是一种未来取向的提问,刺激家庭构想未来的计划。

(3)差异性提问:澄清某位家庭成员在有症状和无症状时,在时、空、人、事等情境方面有何差异,以启示当事人症状的出现是有条件性的。

(4)假设性提问:基于对家庭背景的了解,治疗师从多个角度提出有时是出乎家庭意料的疑问。假设性提问是让来访者及家庭从多种角度“照镜子”,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5)积极赋义:从积极的方面对当前问题重新进行描述,重新定义家庭困境,以传达一个信息:情境是相对的,是可以改变的。

(6)去诊断:解除病态标签,解除病人角色。从语言学叙事动词的角度看,相当于把“我的神经很衰弱”改变成“我懒得动脑子”暗示来访者对症状具有影响力。

2.布置家庭作业

(1)单、双日作业:建议家庭某成员在星期一、三、五(单日)和星期二、四、六(双日)做出截然相反的行为,以使其领悟,并选择进步的方向。

(2)记秘密红账:有些家庭习惯于翻旧账,系统治疗师戏称为“记黑账”“说坏话”。治疗师要求家庭成员对有某种症状的家庭成员的进步和良好表现进行秘密记录,不准记录坏表现和症状,从而将家庭的注意力引向积极的地方。

(3)角色互换:让家庭成员定时或因事而定,交换在家中的角色,最好具体到当前有关的情境和事务中。

(4)绘画练习: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心理活动。

(5)水枪射击或弹橡皮筋:以善意、戏谑的方式,直接对不合意行为或关系进行干预。意义并不在于实际上做不做,而是在观念层面上给予冲击。

二、系统家庭治疗是学校心理咨询的需要

系统家庭治疗自传到中国以来,我国的一些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开始用这种治疗处理一些临床问题,如治疗一些有情感、神经症、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品行障碍等问题的来访者,取得较好的效果。从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在临床应用中,系统家庭治疗对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有较广的适应症,尤其是对12岁左右的少年[3]。而这一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生活的场所就是家庭和学校,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那么势必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提高,系统家庭治疗能为家校联合矫正学生的问题提供契机。

(一)系统家庭治疗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中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厌学或逃学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问题行为、意志障碍、依赖心理等,而这些心理问题是与学生所在家庭的家庭成员、家庭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冲突等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学校教师在面对学生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从学生单方面来解决问题,效果大都不尽人意。系统家庭治疗不仅能让学生和家长面对面地、冷静地相处,增进彼此的沟通,共同面对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以往不良的家庭系统和家庭氛围,让学生更理解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二)系统家庭治疗符合家校合作的需要

抚育子女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每个学校的使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家校合作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模式,即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系统家庭治疗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了解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找出家庭中矛盾的焦点,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使学校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三)系统家庭治疗符合个体心理问题矫正的需要

系统家庭治疗与传统的学校心理咨询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咨询室中不再是只有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人,还包括来访者家庭里的多位成员。以往学校心理咨询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常常是单独进行个案辅导,效果并不理想。系统家庭疗法就是让学校能从整个家庭的角度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性质,得到整个家庭成员的配合,从而联合整个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到学生的辅导中,为学生营造适应其改变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使辅导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系统家庭治疗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应用的过程

(一)学校系统与家庭系统接触阶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的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也正是与系统家庭治疗理念相契合的。因此,系统家庭治疗在学校应用的首要任务是沟通两个系统,即学校系统和家庭系统。当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家庭档案,班主任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当学校发现有学生的表现异于平常或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时,学校要主动与家庭取得联系,向家长介绍学生的问题、行为表现及这些问题与表现同家庭的关系,让学校和家庭连接起来,共同面对学生的问题。

(二)辅导教师应用系统家庭治疗提问技术,澄清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

学校和班主任在发现有学生出现某方面的问题时,与心理教师沟通是否需要学生家庭的介入,如果需要,班主任要与家长约定好到校咨询的时间,并将其转交给心理教师,使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加以干预。

辅导教师请学生家庭的每位成员都要到场,与家庭成员建立起互信的咨询关系后,通过使用会谈中的一些提问技术,与每一位家庭成员接触,了解其交往方式、家庭的规则和家庭的不和谐之处,等等。在会谈过程中要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认识到自己对家庭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和责任,同时鼓励每一位家庭成员去面对并解决问题。

(三)布置家庭作业,建立新的规则和方式

每次会谈后的家庭作业是系统家庭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环,让家庭成员去体验和感受之后,才会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想法和困惑。因此,随着家庭原有的交互作用方式、成员的角色和模糊的规则被否定,需要建立起新的规则和新的方式,这些新的规则和方式是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一个家庭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师要鼓励家庭成员忍受不适,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四)评价系统家庭治疗的效果

系统家庭治疗一般进行2~10次,间隔4~6周,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在下一次会谈时,要了解家庭系统发生的变化,将家庭系统的注意导向积极方面。如果有进步则制订长期教育计划,巩固现有成果,如果效果不明显就应重新分析问题,查找问题所在。

四、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案例

(一)个案概况

小玉,女,17岁,高二,家中的独女,成绩很优异,长得非常漂亮。小玉在高一的时候迷恋上网聊,并开始网恋,每天上网聊天超过五个小时,并常常出去约会。据班主任反映,小玉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上课也不专心听讲,经常逃课。小玉的父亲一直禁止小玉与异往,得知女儿网恋后,父亲十分生气,加之女儿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父亲对女儿的管教变得更加严厉。小玉觉得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更加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寻找情感寄托。

(二)问题分析

小玉出现网恋、逃学、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是与其家庭教养方式有关的。父亲过于严厉和专制,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抑。而随着女儿青春期的到来,压抑心理慢慢变为叛逆心理,当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心灵满足时,就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满足。

(三)治疗目标

围绕小玉及父亲的表现,找出家庭规则和家庭沟通模式中的问题,恢复该家庭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重塑父女之间的沟通模式。

(四)介入系统家庭治疗

1.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

小玉高一的时候,学习成绩优异,人缘好,教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自从上了高二以后,班主任发现小玉的变化非常大,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脾气变得暴躁,还常常逃课。班主任多次找小玉谈话,希望帮助小玉,但是都没有效果。班主任与心理教师沟通后,决定让小玉的家庭走进学校,共同面对小玉的问题。班主任查看家庭的档案,与家长沟通约定咨询时间。

2.心理辅导教师的咨询过程

(1)建立互信的咨询关系

当家庭成员来到咨询室以后,辅导教师首先要积极而真诚地关注每一位家庭成员,与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建立起互信的咨询关系,排除其焦虑的情绪。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辅导教师要遵守系统家庭治疗的三个原则:建立假设、迂回提问、保持中立。会谈次数及家庭作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咨询过程:治疗性会谈与布置家庭作业

第一次会谈:辅导教师在了解了来访者的基本情况以后,提出了初步假设:女儿会出现网恋和学习成绩下滑等问题,是与父亲的教育理念和女儿青春期的到来有关系的,父女之间缺乏沟通,家庭系统中的人际交流模式不良。

第一步:澄清家庭中的问题,把握以往家庭中对孩子的应对方式。

例如:

循环提问女儿:“你觉得父亲对你上网是怎么看的?”

循环提问父亲:“你觉得女儿会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她妈妈、爷爷、奶奶怎么看?”

通过循环提问得知,家庭中每个人对小玉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如小玉认为自己很正常,父亲则认为女儿非常不懂事,不好好学习就知道上网。

第二步:了解以往家庭人际交往模式

例如:

差异性提问女儿:“你以前没上网的时候,父亲是怎么对你的?”

假设性提问父亲:“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你不过分严厉,允许女儿与同学适度交往,女儿是否更加快乐?”

差异性提问女儿:“如果从小你父亲对你漠不关心,你是否会学无所长而显得很平凡?”

通过类似以上的提问,让女儿和父亲都意识到以往自己对对方的态度和看法,父女之间非常缺乏沟通,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没有考虑到对方。

第三步:布置家庭作业

单双日作业:要求女儿星期一、三、五疯狂使用电脑,星期二、四、六不准使用电脑。父母在单日必须对小玉漠不关心,而双日关心体贴小玉。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烈的对比让小玉体验使用电脑对自己身心造成的伤害,并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

第二次会谈:第二次会谈时隔一个月,这次会谈的目的在于了解小玉的变化和进步,继续将家庭系统的注意导向积极方面,少谈症状,使小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主动控制症状。

第一步:了解变化

例如:

循环提问女儿:“爸爸对你的态度有无改变?”

差异性提问父亲:“现在女儿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第二步:巩固进步

例如:

前馈提问父亲:“你希望未来你跟女儿的关系是怎样的?”

积极赋义(对父亲说):小玉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好,只是上网时间多了点,只要我们帮助她慢慢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鼓励她,她一定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第三步:布置家庭作业

记秘密红账:要求小玉自觉控制使用电脑的时间,原则上必须逐天减少上网时间而且帮助父母做家务,关心父母生活。父母对小玉的进步和良好表现进行秘密记录。其目的在于当家庭中的成员出现不合意的行为(沉迷网络)后,其他成员由于焦虑、沮丧而对病态过分关注,以至不再注意其功能的良好方面。该技巧一方面促进其他成员重新分配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意在诱导来访者做出合意的行为,使之能有“立功受奖”的机会。

(3)效果评估

每一次会谈都要进行效果的评估,分析学生和家庭发生的变化与进步,并采用积极关注的技术将家庭成员的进步反馈给家庭。在所有咨询结束后,班主任或者心理教师要通过家访评估咨询的效果,并通过不断反馈和表扬的方式巩固所取得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旭东.系统家庭治疗中有关治疗关系的观点——附中德比较[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22(2).

[2]杨昆,赵旭东,汤宇,许秀峰.对18岁以下心理问题者进行系统家庭治疗的研究[J].云南医药,1999,20(3).

家庭小常识篇9

文明礼貌是最受各国人民重视的品质。礼仪是发展社会交往的剂,是沟通人际关系的调节器。由于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就是首先要接受最需要接受的礼仪教育。但是,现在的孩子在这方面有很大缺失,而礼仪教育基础在家庭,关键在家庭;同时学校礼仪教育能有效促进孩子个性品质的塑造阐述如何把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以达到孩子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

现在许多家庭只养一个孩子,家庭关系单一,孩子的个性得到极大张扬,几乎未经受挫折或困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几代人的希望,个个被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由于礼仪知识有相对较强的约束性,那么家庭成员中对倍受娇宠的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而学校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这方面专题的系统化的教育,因而我们的教师、家长常常发出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孩子难管。因此加强对孩子的礼仪规范教育,让礼仪规范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这是时代赋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各尽其能。

相对于学校的、社会的教育,仅就家庭礼仪教育而言,它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看平时,重养成,自然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应有之义。

重复和练习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无论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靠重复和练习而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培养良好习惯:

一、以礼带礼,突出表率作用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自身的礼仪修养。“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孩子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口实’。进入学校教育后,孩子又会以自己的老师为楷模,从他们身上甚至某些细小的事情上既可以学到优点,又可以学到缺点。为师者或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上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二、以小促大,紧抓日常生活规范

《礼记·冠义》中也有这么一句话,“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长者对子女的示范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日常生活规范的教学与落实为基础,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完善。因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以无胜有,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孔子的话其实说的是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对人的深远影响问题。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留心每日的生活,创设彬彬有礼,愉快活泼,和谐协调,相互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的教育氛围,既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启蒙,也符合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落实。

四、以练导行,强化孩子礼仪意识

家庭小常识篇10

一、改变观念,重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

很多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其实也是教育者的身份,多数家长都认为花钱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教育是老师的事,是学校的事,自己的责任只需要让孩子,吃好,穿暖,物质上一切高标准,从不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把自己的置身于孩子教育之外,扮演孩子教育的监督者和检查者。这种只重视学校教育,把所有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的观念,是对教育含义的片面理解,是主观的、不全面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家庭教育优良传统的国家,早有孔子就主张以家庭伦理为宗旨实施家庭教育,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德。历史上各类蒙学教材,也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1]从很多成功家教范例看,无不都是坚持德育为本的。如:“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幼童,在家庭环境中营造尊老爱幼的家风,这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堂课。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从重视家庭教育开始,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还改变家长,通过班会,茶话会,家长访谈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提高认识,使家庭教育这一短板得以弥补与学校教育共同进步。

二、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长的率先垂范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最早、最先接触的社会,父母的心理品质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教育子女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要率先垂范。古人云:“儿子不孝,孙子来报。”意识是说,做儿子的现在不孝敬老人,将来他的儿子也一定不会孝敬他,这种事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家长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应以身作则、自我实践。如果家长自己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就会使孩子耳濡目染,其心灵不断体验着这些传统美德,久而久之,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反之,如果家长自己言行不一、碌碌无为、目无尊长、见利忘义等,就难以使自己是言教有说服力,反而为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家长只有以自身模范的言行去教育孩子,才能激发起孩子对传统美德的美好情感,家长对其进行的传统美德教育也就能够化为孩子的美好道德[2]。

三、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具有“随机性”。例如:在家务劳动时,或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或是在走亲访友中、或是在游戏娱乐中,都是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比如:儿童吃饭,碗里的饭往往吃不干净。这时应该及时抓住时机,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这首诗背给他听,教育孩子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加深他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很大作用。通过劳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光荣,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第一需要。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影响孩子最深,最先的是父母,孩子是模仿起步,孩子从出生就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这个成长经历父母要言传身教,一言一行为孩子塑造人格品质,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四、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庭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往往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并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相结合,使孩子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比如:假期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富含传统美德内容的名胜古迹;购买有关书籍和孩子一起看等等。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家庭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能使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取得更大、更佳、更优的效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做好今天的家庭教育,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弘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黄可心,王圣祯.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21)

[2]张红慧.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思考[J].传承.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