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0:45:32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1

一、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情况

(一)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高于对历史课堂的兴趣

因为初中生有着较高的求知欲望,但是他们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明显低于对历史知识本身的兴趣。例如他们非常喜欢有关历史的电视、电影、历史小说和故事等文学作品。据笔者调查发现,本校初中生中有52.3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知识很感兴趣,有35.12%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感兴趣,但是只有6.8%的学生表示对历史课程很感兴趣,28.5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课程感兴趣。在历史知识和历史课程之间巨大的反差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引导方面有关,同时也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我们要从教学策略的调整等方面去改变这个现象。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程度不同

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不同年级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心思,分析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特点,从而选择更好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例如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只有6%左右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感兴趣,但是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明显比初一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更感兴趣。原因是学生在初一阶段刚刚接触到历史学习,很多内容都理解不了导致兴趣缺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理解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三)农村初中生历史阅读书籍匮乏

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学习书籍的购买本身就是一项较大的负担,而且这方面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语数外这类升学考试的主要学科中了。很少能够购买历史相关的阅读书籍,甚至会被认为是“闲书”。这就导致农村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历史课本和历史老师的讲授。他们的历史阅读量偏窄,历史知识来源有限。

二、影响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

(一)来自学校的因素

长期以来,在初中教学中一直被视为“副科”。很多学校在课程安排中,都减少了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学时,降低了这类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甚至要求只要语数外等重点课程能够达到一定成绩,则历史、地理这类“副科”成绩及格就行。低标准和不重视的态度,让老师和学生都降低了对历史教学和学习的重视程度。教学质量下降了,则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二)来自老师的因素

很多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敢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有课程内容枯燥有关。据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原因中,选择历史老师上课枯燥的占56%以上。证明历史老师的授课模式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只是照本宣科的话,根本没有有效的主导课堂学习,更遑论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初中师资力量匮乏,很多历史老师都是兼职教学,少有历史专业的教师。

(三)家长和社会因素

在农村因为家长很少有从事历史相关工作,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自然不会要求孩子提高历史学习。而且望子成龙的心态让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升学考试,而不会主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在社会,部分人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引导下,历史无用论成了大众心理,很多人认为历史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自然也会影响到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主导者,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师的个人专业修养和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有着渊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这是初中历史教学成功的基础。因为只有树立起先进、科学的教学观才能把新课程倡导的各种理念深入细致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兴趣。其次,还要求老师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特征。历史是为了提高学生历史辩证主义价值观的,只有老师的浩然正气才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再次,还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于农村中学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对课本插图的讲解,因为图片直观性较强。通过课本插图和教师丰富生动的语言讲解,也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求历史老师能够具备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把枯燥的历史知识演变成风趣生动的故事演绎。因为一个善于旁征博引的老师比照本宣科的老师更受学生喜爱,也更容易把知识点融会贯通、选准兴趣的激发点。

(二)充分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从而引起历史的共鸣,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开展第二课堂,进行历史教学。因为历史无处不在,历史就在身边。利用乡土历史让学生真是的体会历史、感受历史。让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来对历史产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贵州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沉淀的地方,例如在讲授近代历史时,可以结合贵州黔南的邓恩铭故里、黔南事变、北有卢沟桥、南止深河桥的深河桥抗日文化园等等。在讲到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本镇的天主教堂存在历史。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亲切感。只要让学生的思维通过场景投射到历史情境中,通过思维在脑海里构建真正的历史活动,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讲学方法来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一是注重创建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和兴趣激发。例如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重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或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二是有效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的兴趣,因为好奇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在适当的时机设置问题,同时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问题要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三是组织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主动参加互动,讨论他们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开展历史探索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让他们搜集历史素材,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辩论。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首要教学原理;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24-2

一、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1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认为人类进入21世纪,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培养下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质,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这些都需要在历史课堂上培养有历史思维能力的新一代学生,而不能仅仅简单要求学生识记历史知识,但由于初中历史特定的地位让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把初中历史课当作听故事课或者休闲课,只要涉及政治制度、文化等不感兴趣的内容就“避而不听”“视而不见”。更有一部分学生把平时在影视作品、游戏、趣味书籍所获取的艺术加工过的知识当作真正的历史史实来展示、记忆。这从表面上学生对历史有了“兴趣”,但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观,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

二、首要教学原理

1.原理的提出:依据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在初中历史课堂或课外辅导过程中培养学生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首要教学原理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的初中历史教学参与其中的研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首先“以问题为中心”,这恰好是初中历史课本中第一栏目前言的设置。当然,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重新提问。其次,“激活旧知”,这更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色,无论是中国古代史,还是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通过各种途径都能获知一二。第三“充分展示”,现在的初中历史课本图文并茂,设计了多个学生感兴趣的栏目。如小辩论、讨论题、纠错题、归纳等,让学生对本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多层面充分了解。第四“尝试应用”,需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反馈环节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题目,以促进知识掌握。每一节历史课运用首要教学原理的环节加以“融会贯通”,给学生展示历史知识和运用也是初中历史教学所要培养的学习能力。

2.原理的理论阐述:首要教学原理是美国教育家M.戴维.梅里尔教授提出的: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问题为中心,激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当新的知识展示给学生时,学生能利用旧知识尝试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从而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现在有许多教学实践都只注重展示阶段,而忽略了学习循环圈的其他阶段。而首要教学原理认为首中之首,教学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而其他四项原理是对应有效教学四个阶段的。五项首要教学原理,用最简明的方式可以这样陈述:(1)当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2)当激活已有的知识且作为新学习的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3)当向学习者展示新知识时,才能促进学习;(4)当学习者具体应用新知识时,才能促进学习;(5)当新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实际生活中时,才能促进学习。

三、首要教学原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理论结合实践)

1.201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学习者完成课程学习的结果是能够完成任务或者能够解决问题时,学习会得到促进”。

初中历史课本为了便于学生探索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设计的栏目有:导入框、正文、阅读文字、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其中导入框、动脑筋、练一练和活动与探究四个栏目通常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如七年级上册前三课的导入框设计的问题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我国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究竟我国原始农耕是怎样开始的?”“皇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贡献?”这些导入框在设计故事导入的同时必然会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授课的内容。动脑筋“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你对上述神话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符合首要教学原理中“当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

2.初中历史史实与艺术加工后的“历史知识”需要纠偏

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激活已有的知识且作为新学习的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

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是学生很有兴趣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在平时的书籍、影视作品、游戏等影响下有一定了解的内容,但是这种了解往往由于书籍、影视作品、游戏等艺术加工的需要而与史实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让学生认为他是个神人,而鲁迅曾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更是呼风唤雨,神机妙算。而事实上,诸葛亮那些在军事上的传奇功绩大半出于作者虚构,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真正的诸葛亮从客观上来说,在赤壁之战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军事上,主要人物还是周瑜和鲁肃,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至东吴。战略规划,战术安排和实施基本上是由天才军事家的周瑜完成的。可见,《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之间的误差更是把演义根深蒂固地植入了学生脑中,初中历史的教学正好是一个“纠偏为正”的最佳途径。这种“纠偏”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已有的影视人物形象加以“利用”,设计相关的问题导入后,再配合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及创造个性,讲解新授课的真实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注意加强历史史实与艺术形象之间的辨析,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通过问题的讨论和回答活跃思维,强化记忆,诱发创新,对此,首要教学原理有着很好的指导价值。

首要教学原理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的影响下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真实的知识。因此,在首要原理的指导下,当讲解到“玄奘西游天竺”时,可这样提问:玄奘西游天竺与唐僧西天取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讲到三国知识的时候可开展真假历史人物辩论赛:真假诸葛亮;真假周瑜;真假曹操等。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也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符合2011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更有首要教学原理相关理论来支撑。

3.首要教学原理中问题设计的多样性能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首要教学原理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能创造性地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设计的多样性,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集体智慧的相结合,从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导入课文问题和反馈练习设计的实效:问题的设置既要为学生解决本课的新知识暗示思路,也要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所以要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也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问题。当然,问题的设计要多样且注重实效性: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问题的出现要多种多样,因此课文导入问题的设计可以是影片式、谜语式、表演式、对比式、故事式等。

运用首要教学原理中以问题为中心,激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把问题设计为辨析类的,学生在开展辩论赛的时候能利用旧知识尝试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从而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在很有兴趣的情况下对真实的历史知识加以“拨乱反正”。由此可见,首要教学原理强调教师通过实施课程活动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去,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把握,设定一些特定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习探索历史知识,充分运用中学历史课本提供的前言、正文、补充文字、图片资料等为学生学习正确的历史知识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甚者,可让学生学完本段历史知识后回家讲给家长听,这符合首要教学原理中“当新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实际生活中时,才能促进学习。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历史教学切入点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贯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这是教学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认真探讨的问题。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切人点是初中历史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关键。

一、探究内在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求教师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丰富、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在课程目标方面,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外在目标,还要潜心发掘和探索其背后包含的内在目标。一般来说,隐性目标包含伦理、道德、情感、人格、精神、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人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历史学科是最基本的人文学科,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历史教育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据此,历史教师要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使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乎历史教育的成败。以“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教学为例。通过教学,教师要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总之,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正确分析、理解历史事象的方法,即应该全面、客观、辩证地考察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范式引领

所谓“范式引领”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解,以此作为范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学科知识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于这些原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现活学活用。例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如,“评价汉武帝”“评价唐太宗”“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过”。教学时,教师可以汉武帝为范例,将汉武帝参与的重要活动分为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以事实为依据对汉武帝进行评价;也可以将汉武帝的重要活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予以评述。还可以将汉武帝的重要活动按照所起作用的积极与消极性分别评说。学生掌握了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就能够对历史上诸多的重要人物一一评价,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

(二)激发兴趣

历史课程中有许多丰富的、精彩的片断和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片断和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如,创设故事情境、媒体情境、表演情境和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开阔历史视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创设媒体情境,播放相关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然后,营造表演情境,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课题“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全班学生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扮演“历史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学家”和“政治学家”,收集、整理、研究圆明园被毁之前和被毁之后的各种资料和图片,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现状。最后,将调查情况写成报告,探究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启发、帮助、鼓励他们。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文献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是初中学生,教师不必对论文的写作规范和篇幅作过多要求。在论文的选题和立意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杜绝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导学生,所谓创新,只能是科学的创新,而不是缺乏充分事实基础和理论根据的所谓“标新立异”。学生完成小论文后,教师应及时、认真地阅读和讲评,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扬,对于小论文中的不足与缺陷,教师应单独予以辅导,帮助学生纠正。例如,史书记载孔子有三千求学弟子,成材七十二人。对于这一记载,就有学生发表看法,认为孔子培养的学生成材率非常低,称其为伟大的教育家是不正确的。对此,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纠正这种错误观念。

三、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师专业 发展 策略探究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初中历史教师,老师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初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初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处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如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同时历史教学一方面要从多角度对重要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又要作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即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这些都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扎实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初中历史新课标倡导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初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

第四,应具备良好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即熟悉所授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初中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在物质相当丰富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独居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生长、学习无疑都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熟悉授课的对象--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要熟悉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已有哪些历史知识;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和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疑难点、关注点、兴奋点;熟悉他们学习初中历史的习惯和方法;熟悉他们对新课标课本的感受;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愿望和要求;熟悉他们对你授课的接受程度乃至他们对你本人的接受度等。熟悉了这些,你的教学才会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关注你的学生,关注你的学生的学习,关注你的学生的发展。

二、提升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初中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它包括课标意识、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增强课标意识。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确立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目标和内容的;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将新课标的精神,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去。

(二)转变教师观。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发生以下变化。

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初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

2.由初中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由强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初中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三)转变教学观。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发生以下的转变。

1.必须从偏面的历史知识传播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2.必须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特别是初中历史的学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3.必须从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阅读自学,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5

本人思想进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热爱学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科研追求创新。

本人积极关注新课改,刻苦学习新理念,努力探索新教法,把提高教学效率当作首要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把教育心理学与历史教育两者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教学规律,大胆改革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实现授课、实践报告和活动等双向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运用现代化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所任班级的历史成绩优秀,特别是所任初三班级的历史会考合格率都接近X%。

本人还积极从事教育科研,注重对教学的反思和积累,成果斐然,所撰写的论文《x》在X年X月获得X市优秀历史教学论文二等奖;论文《x》在X年X月获得X市中学历史教研论文二等奖;论文《x》在X年X月获得X市历史学科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

同时还多次在比赛中获奖:X年获X市历史学科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说课比赛初中组二等奖;X年获X长X中学历史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X年获长泾中学“教育论坛”演讲二等奖。

二、教育工作讲究特色。

本人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积极营造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努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独树一帜的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既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特长的发挥积极创设条件,同时又把全班凝聚成一个团结上进的集体,班级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因此所带的班级在各项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色而受到表彰,班级成绩也处于年级前列。

三、课外辅导重视实效。

本人具有一定的特长,在课外积极辅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小论文等,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故事演讲和历史短剧的排演等活动,同时还辅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6

一、教育工作讲究特色

本人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积极营造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努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独树一帜的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既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特长的发挥积极创设条件,同时又把全班凝聚成一个团结上进的集体,班级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因此所带的班级在各项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色而受到表彰,班级成绩也处于年级前列。

二、教学科研追求创新

本人积极关注新课改,刻苦学习新理念,努力探索新教法,把提高教学效率当作首要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把教育心理学与历史教育两者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教学规律,大胆改革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实现授课、实践和活动等双向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运用现代化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所任班级的历史成绩优秀,特别是所任初三班级的历史会考合格率都接近100%。

本人还积极从事教育科研,注重对教学的反思和积累,成果斐然,所撰写的论文《*》在*年12月获得无锡市优秀历史教学论文二等奖;论文《*》在*年12月获得*市中学历史教研论文二等奖;论文《*》在*年1月获得*市历史学科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同时还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年获*市历史学科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说课比赛初中组二等奖;*年获*长泾片中学历史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年获长泾中学“教育论坛”演讲二等奖。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PBL;初中历史;教学;作用

一、引言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教育方式。它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由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在如今,已经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PBL主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说像传统教学一样以教师为主。同时PBL将学习与任务或者问题挂钩,它设置真实性任务,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中。从而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去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PBL存在的特征和优势

第一,教师创建的问题情景,学生进行参;第二,教师设计安排课程是以围绕一个完整的问题为基准点,从而鼓励学生去学习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有效的去解决问题;第三,教师创建了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去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地去理解问题。教师运用PBL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比较轻松、主动地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勇敢、自主地去表述自己的思想看法,同时也能够获得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的信息帮助自己开拓思维。再有,可以使有关课程的问题早点发现提出,使得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让学生们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缩短学习过程,增加学习印象。最后PBL不仅有助于理论学习,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其他能力,比如说,查阅资料、归纳总结、逻辑推理和口语表达能力等等,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若是教师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那么将会导致历史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至于完不成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授课前,准备大量的实践和精力去做好备课工作。在如今,有部分教师对备课不重视,甚至是备课时完全照搬教材附带教案之类,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授课过程中,也是一味地传授教案中所存在的知识点、考试的大纲点,使得课堂教学老板、无趣。学生提不高学习兴趣,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去学习。同时,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使得教学内容枯燥妩媚,使得学生产生抵抗学习之类的消极想法。在课堂教学过程时,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发挥学生的作用。初中历史的学习由于其文字化、大篇幅段落文章,学习过程中会较为枯燥,学生集中力容易被分散。而对于这一现象,部分教师并没有着重解决,仍然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安排将知识一股脑的传授出去,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使得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情况下,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甚至不提问,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在初中,历史学科不是很重点的学科。因此会有部分教师降低对学生要求,只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不会留下什么作业。然而历史课程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背诵知识点或者考试大纲点就可以学成的,需要长时间有意识的累积。学生在历史课上能学到的知识本来就较少,课后也没有作业,使得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仍处于单薄的状态,没有虚席历史的兴趣,影响了以后对历史的教学。

四、PBL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PBL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需要更高的专业知识好文化素养,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己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去解决问题。因此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间接,这样才有利于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开放式思维讨论又能让他们发现新知识,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库构建,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历史教学方式

PBL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改变教学观念,更应该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将教师教授学生的传统方式转变为教师辅助学生学习,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凸显出来。学生只有亲身参与了教学过程,才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思考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能够对知识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其他能力。

(三)PBL教学评价

PBL分为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对问题的评价。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效果评价,比如说小组讨论的评价、自我表现的评价等,去反思自己的不足以便修改。教师的评价在于自我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良好的指导等。

参考文献:

[1]庞美芹.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教材建设 历程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材建设,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是拟订讲授提纲、推荐参考书,开始编写讲义、教科书及参考资料;1953―1956年是着重修订、编写教学大纲,大量翻译和出版前苏联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籍。基本形成了以教科书为基本教材,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资料为辅助教材的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政课”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具备统一编写教材的条件。所以,一方面是教育部组织自编或委托学校、研究机构、个人编写讲授提纲、课程纲要及参考书,另一方面是翻译苏联的“思政课”教学大纲,以供教学急需,各地教师、学者自编讲义、教科书进行教学。[1]1950年2月初,在教育部的主持下,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革命问题教研室牵头组织召开了首次“新民主主义论”教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拟定的“新民主主义论讲授提纲”,经教育部审定之后,成为当时京津各高校讲授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依据。京津各高校春季开学后,均按照“新民主主义论讲授提纲”开始授课。[2]1950年5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苏联学者奥斯特洛维强诺夫编写的《政治经济学讲授提纲》。后来,中国人民大学也出版此提纲用于教学。这一年夏天,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对近一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进一步讨论了“讲授提纲和基本参考书”。[3](P91)到1950年8月,《新民主主义论讲授提纲》、《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教学纲目》和《政治经济学讲授提纲》皆在《光明日报丛刊》(第二辑)上全文刊登。1950年10月4日,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中有两个附件,附件二是《华北区1950年第一学期政治课“社会发展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及《华北区“社会发展史”教学进度表》。规定“社会发展史”的基本参考书为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艾思奇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修订本)》;关于“政治经济学”一课,教育部曾介绍三联书店出版的苏联奥斯特罗维强洛夫著的《政治经济学讲授提纲》,三联书店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各分册》为参考书;“新民主主义论”是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为基本参考书。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出版发行了傅尚民译、苏联高等教育部社会科学教育司公布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教学大纲》和苏联尤菲列夫著《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东北师范大学到1951年也已编写出《新民主主义讲授提纲》。当时,在没有科书的情况下,有的学校就把参考书当作基本教材。如,中国矿业学院成立后,“以《新民主主义论》……为统一的政治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副院长朱献民亲自为学生上政治课”。[4]

这一时期,艾思奇编写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和《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两书,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时候密切结合了新中国的政权、阶级状况等现实内容,成了教师宣讲“社会发展史”的主要教材。艾思奇编写的《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于1949年9月由群众书店印刷,10月由北京新华书店以《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书名出版发行。第三次订正本于1951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发行。1950年6月,由解放社出版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新订本,也成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普及唯物史观、推动思想改造的一本重要读物。艾思奇根据讲授提纲整理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于1950年4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累计发行了46万多册。[5]此后,艾思奇还将这本书做了进一步修改,《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由三联出版社出版,书名改为《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到1955年,此书共出版了10版,到1958年先后印刷13次,前后发行上百万册,成为当时重要的学习参考材料,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开展。[6]中国人民大学胡华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于1950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初版后到1953年1月,人民出版社已修订11版,仅东北人民出版社重印发行的就达28万多册。[7]“这本书系统而简明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是新中国第一本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现代革命史。它很快成为全国干部、青年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共党史的基本教材。该书在‘’以前印了13版,发行230多万册”。[8]后来,该书被中央教育部定为全国高中历史读本,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材。1951年,由胡华主编,戴逸、彦奇编辑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作为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一书配套的辅读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从4月初版到11月已是第9版了,这是建国后最早出版的中国革命史参考资料。当时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也相继编辑了一批《新民主主义论》的教学参考资料书。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教材出版料发行了一套《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参考资料》。

1952年9月5日,教育部在《1952年工作计划要点》中强调:“拟订各级学校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同时“大力编译各级学校的教科书。”[9](P167)为组织全国各高校及有关人力,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一工作,教育部于同年11月27日又发出《关于翻译苏联高等学校教材的暂行规定》,要求各高等学校制定翻译苏联教材的计划,并对翻译苏联教材的原则、组织、规划等作了规定。1952年12月25日高教部成立后即在教学指导司内正式设置了专职的教材编审机构――教材编审处(高等教育出版社前身)。根据教育部的指示,从1952年秋开始,包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修订、编写、出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及翻译、出版苏联的“思政课”教学大纲、讲义、教科书、政治书籍等成为建国初期教材建设的中心工作。

自教育部在1953年2月7日规定“马列主义基础”于1953年度为各类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二年级以上)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后,6月17日又发出通知把“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于是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就被提上了日事议程。关于“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提纲,高教部表示:“拟试用人民大学1953年起草的‘中国革命史纲目’,该纲目现正在修改中,暑假中即可印发。”[10](P16)刘辉在《中国人民大学与建国初高校“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一文中说:“从通知到正式开课,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高教部规定,先以中国人民大学起草的‘中国革命史纲目’作为教学提纲。同时,在此提纲的基础上由何干之负责组织编写教材。”“为适应教学需要,何干之受高教部委托,负责主编示范性教材,这就是195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初稿)》的由来。”“起初,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只能将‘中国革命史纲目’印发给学员使用。后来,讲义初稿写好后,便分章印成小册子,发给学员边讨论边学习。”[4]这时,教育部为了便利组织教学大纲、教材的翻译、审校和出版工作,于1954年5月正式成立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同年12月,何干之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被高教部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最早的革命史教材。此后该书一版再版,截止到1956年,累计印行160余万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1955年4月25日,高教部副部长刘子载明确要求各学校领导“切实执行教学计划中关于政治理论课的规定”,“大力改进马克思主义教研组的工作……真正发挥集体作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审查和讨论讲稿,精简分量过重和内容重复的教材书”。[10](P21)

在短短的几年里,各高校马列主义研究室及相关专业的教师相继编写、翻译和出版了一系列讲义、教材、学习资料等,对“思政课”的教材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如,东北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参考资料(第一辑)》(1953);苏联列杜诺夫斯基等著、北京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译《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1955);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室编《〈马列主义基础〉参考资料》(1952)、《〈马列主义基础〉学习资料》(1954)、《〈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堂讨论提纲》(1954)、《“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经典著作摘录》(1955);中国人民大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研究室编《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课堂讨论问题与参考书目》(195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科学》(195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论自然界与社会中诸现象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1953)、《发展是对立面底斗争》(1953),等等。还包括一些注明“校内用书,请勿外传”、“校内教学用书,定期收回”等字样的讲义和参考资料等,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讲稿》、《中国革命史参考资料》。

1956年9月,高教部对“思政课”的课程作了一些调整。关于教学大纲,高教部指示:“马列主义基础的新教学大纲已发,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仍用原来的,但各章节的原定学时,学校可做适当变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大纲,正在编写……”[10](P28)在1957年停开四门“思政课”,改开“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之前,《中国现代革命史教学大纲(初稿)》、《“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初稿)》、《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初稿)》、《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初稿)》都已经于1956年全部出版发行。上述四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除《中国现代革命史教学大纲(初稿)》、《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初稿)》由国内几所大学联合编写外,其余都是译自苏联高等教育部社会科学教学司编的教学大纲。其中,北京大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研室翻译《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初稿)》(1956),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翻译《“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初稿)》(1956),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还有,1954年由北京群众书店发行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教学大纲》(卡尔达赫强编著),是经苏联文化部高等教育局社会科学教育处审定、供高等学校非哲学系使用的教学大纲;人民出版社在1955年也出版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苏联共产党中央直属高级党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审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于195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一时期,“马列主义基础”的教本是“苏共党史简明教程”;“中国革命史”课的主要教材是何干之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政治经济学”课的教材是苏联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由教师自编讲稿,其内容实际上是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专家克列的讲稿。有的学校用苏联康斯坦丁诺夫著的“历史唯物主义。[10](P3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与基础课、专业课一样,成为高校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被提升到了居于整个高校课程改革中心环节的高度,确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材建设也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基本上形成了以教科书为基本教材,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资料为辅助教材的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1]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60年回顾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4-12.

[2]刘辉.中国人民大学与建国初高校“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J].教学与研究,2008,(11):86-93.

[3]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刘勇.京华风采:建设新型大学的努力和探索[N].中国矿业大学校报,2008,09:22.

[5]卢国英.一代哲人艾思奇[J].高校理论战线,2009,(6):19-26.

[6]曹光章.建国初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C].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谢振声.胡华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5):80.

[8]戴逸.胡华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J].百年潮,2009,(6):77-80.

[9]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9

一、科学的生动性

科学的生动性,即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之上的语言生动和形象幽默,它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地弱于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若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中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很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采用生动的语言,利用幽默的形象,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或对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例的陈述等方式把抽象的历史问题具体化,才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教师应苦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将历史课本中艰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转化成有趣的历史故事、幽默的人物形象传达给学生,给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等待学生绘声绘色的反馈。当然,也可以借助其他各学科的内容进行交叉分析。例如,在教学“七七事变”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语文课本中的《卢沟桥》一文进行互动介绍。又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采用语文课本中的《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一文中的内容进行辅助分析。

二、逻辑的形象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然要套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哲学原理的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讲解,但初中学生没有学过这些知识和内容。过去教师还可借助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而今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教材改变,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崭新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方法有二。

1. 把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了便于初中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教师应把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教学“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这一内容时,可通过在菜场卖菜的实例让学生感悟计划经济的微观性和滞后性、市场经济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又如,在教学“姓‘资’还是姓‘社’”这一内容时,可通过邓小平提出的“黑猫白猫”论(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讲解经济形态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2.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实和丰富历史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教师要合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特征进行形象而直观的描述的同时,使所教学的历史知识变得充实而丰富。例如,在教学“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叙述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告诉学生谁是最可爱的人。不过,课文中展示的、的例子更多地凸显了中国志愿军战士高大的英雄形象,而其可爱的一面似乎展示不足。这时,教师就应合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实和丰富所教学的历史知识。为此,教师可选择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请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将教学过程情感化,在教学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

三、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领悟理解并形成反馈。教师在学生的反馈中感知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不断地重组、缩小或拓展知识范围,以适应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理解、掌握并正确应用课堂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将理论性较强的难点和重点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感悟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甲扮演投资兴办企业的资本家,资本家的目的就是剥削雇佣工人、榨取剩余价值;让其他学生扮演雇佣工人,雇佣工人受雇于资本家,并被资本家奴役和剥削;最后,雇佣工人群情激昂地反抗资本家。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的形成过程,更让学生融入其中并深刻地领悟历史课本中所包含的知识难点,还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的产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也提出了一些挑战。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同时,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也逐渐加强,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提了更高的程度。从历史学科来看,传统的初中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围绕初中生的现状、知识程度、心理特点、中考要求等开展的。在当前的中考制度中,历史并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初中教学阶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就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要了解历史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去看待问题。此处提到的“历史素养”,主要说的是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修养和素质,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学习中,获得历史知识后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凸显出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心理素质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对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初中生参与历史教学的程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历史素养,从表面看,主要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的主干知识,正确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能够科学的看待历史事件,清楚的明白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解释在历史事件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并根据这段史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能够详细掌握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历史教学,在亲体体验和学习中培养自身思维能力。

二、加强历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状况。培养初中生的历史素养,需要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详细情况、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只有准备把握教学方向,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加科学有效。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在于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问题,能够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突发状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兴趣是推动教学的内在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激发了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那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俗话说:好的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好的品质影响周围的人,所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不论是做人做事,都要认真对待,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四、学会记忆是根本,史论结合出结果

理论是从史实中总结出来的,史实与理论知识要充分结合一起,才是有效学习的科学方法。在科学看待史实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历史现象,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内在根源,得到具有规律性的历史结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来分析知识点,从一个或者多个角度将零散的历史资料串联起来,这样既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动态,还能帮助学生灵活的记忆,机械的记忆方式只会让学生学得更累,有时候还会混淆时间,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能脱离历史教材

初中历史教材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也是W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信息量比较大。虽然历史联系实际也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脱离了课本,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首先就是要以教材为主,扎实基础,引导学生能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有效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才能熟练掌握与运用历史知识。

六、强化练习也是提高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有效方法

历史学科不同于语数外要搞一些题海战术来加深记忆,但是强化练习也是初中历史知识积累、提升能力的一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难点重点,选择出有针对性的练习题,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辩论比赛等形式开展研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师生共同搜集资源,并进行讨论与整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学习,学生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思想意志都得到了锻炼。

七、带动家庭与社会的共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素质

初中生的历史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靠学校,还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初中生与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历史电影和小说等,通过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要鼓励初中生关心时事政治,以历史为鉴,能够活学活用。

总之,在新时期下,初中生担任着振兴祖国的重要使命,他们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因此,初中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增加对民族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了解,具备初中生应该具备的情操与素养,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与创新能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多。

参考文献:

[1] 林彩英.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5 (01).

[2] 苏建.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 2015 (02).

[3] 黄云龙.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02).

[4] 李敏.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J]. 教育现代化.2017(04).

[5] 林丽.浅析世界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以《明治维新与日本崛起》一课为例[J].学理论.2014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