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6:37:30

不平衡发展战略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1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

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TheUnbalanceDevelopmentStrategyInRegionalDevelopment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2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

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TheUnbalanceDevelopmentStrategyInRegionalDevelopment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3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

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TheUnbalanceDevelopmentStrategyInRegionalDevelopment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4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5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

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TheUnbalanceDevelopmentStrategyInRegionalDevelopment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6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摘要>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7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

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TheUnbalanceDevelopmentStrategyInRegionalDevelopment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8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论述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非均衡思想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在经济学中,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和操纵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而且可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均衡的论述逐渐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一个世纪以后,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思想”,这种均衡也被称之为“瓦尔拉均衡”。根据这种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确信,只要市场是完善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就会自动出清,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董正平,2001)。“瓦尔拉均衡”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被承认,并影响着宏观经济学研究。可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瓦尔拉的设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均衡目标很难达到,非均衡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尤其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清醒认识到瓦尔拉均衡是一个远离现实无法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非均衡思想逐步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即“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厉以宁,1994)。由于人们对瓦尔拉的批判,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开始为西方学者所接受。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手段。此后关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的研究促进了非均衡思想的发展。凯恩斯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在非均衡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帕廷金、克劳威尔、莱荣霍夫德、巴罗、格罗斯曼、马林沃德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客观地说,西方“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优秀成果,而且吸收了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思想。不平衡增长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邓小平相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雷格那、纳克斯等人的平衡增长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从发展战略方面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关联、区域间联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形式。不平衡增长理论将经济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能动过程,并确认主导部门的存在。赫希曼认为增长应该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增长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某一部门的增长,常对其他部门产生一种压力,以诱导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向其他部门传导。这种不平衡前进的方式较之平衡增长的好处是,给引导投资的决定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并由此经济地利用了不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源。发展是一条不平衡的链条,平衡恢复是压力、诱导和强制的结果,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布满着技术、设备、劳务和产品的瓶颈与短缺,必然是无序的。

由此,我们可看出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因。我们的目的必须是保持而不是消除不平衡。从国外经济学界对于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邓小平认识到,根据中国的实际,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波动,都必然受到经济的非均衡的制约。因此邓小平从中国落后的现状出发,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均衡思想为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内涵所依据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思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辩证思想的需要。

平衡和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选择和运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角度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研究了不同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是在分析各个领域中大量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概括。他说:“平衡总是以有什么东西要平衡为前提,就是说,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平衡是以不平衡为前提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消除不平衡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从运动的角度对平衡与不平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相对静止即平衡,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同时他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视,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他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在《矛盾论》一文中,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理论概括,系统地提出了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他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是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应用于经济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指出: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进有退,平衡和不平衡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平衡发展。的这些论述,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前进。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应该说,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诸多理论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反思历史,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实行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和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思想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精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搞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时,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三,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有设想,纠正了“一大二公”的观点,突破产权形式的单一性。第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即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打破了平均主义,确立了共同富裕原则。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较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世纪50~70年代,平均主义思想和当时“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为人们的精神桎梏。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盲目地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人们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导致了共同贫穷;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而追求全国一盘棋,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思想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能使人们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有了合理的认识,对目前的经济政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给目前仍在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思想解放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实现“同步富裕”,目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配制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一定时期内这种差距还会增大,并且这种差距还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这势必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产生误解,进而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担忧。而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来分析目前的问题可消除人们不必要的担忧。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平衡与不平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一定范围内不平衡不会阻碍发展,而且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在先富后富问题上,利用差距,加快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这种途径不会导致贫富分化,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思想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目前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经济非均衡发展。对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该思想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五)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胆地贯彻实施了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均衡与非均衡的辩证关系,并灵活利用这种辩证关系,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以不均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进而向共同富裕、均衡的目标进步,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近二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从表面上看1979年到1997年的20年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一速度不仅使我们引以为荣,也令全世界称奇。这一速度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短缺经济悄然逝去,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践证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该思想还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该思想对党的第三代集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创造性地运用了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制订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首先,运用非均衡的思想来解决改革中新旧体制转轨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利用非均衡思想解决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第三,继续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引导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继续发挥地区优势的同时,合理安排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即在“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此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第四,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这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在新时期的运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作用是长期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起导向作用。

通过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渊源、意义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为了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而进行的一种理论探索。该思想所蕴涵的远见卓识和现实操作性,业已并将继续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指导作用。

【关键字】邓小平;非均衡;协调发展;渊源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9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论述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非均衡思想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在经济学中,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和操纵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而且可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均衡的论述逐渐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一个世纪以后,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思想”,这种均衡也被称之为“瓦尔拉均衡”。根据这种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确信,只要市场是完善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就会自动出清,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董正平,2001)。“瓦尔拉均衡”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被承认,并影响着宏观经济学研究。可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瓦尔拉的设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均衡目标很难达到,非均衡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尤其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清醒认识到瓦尔拉均衡是一个远离现实无法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非均衡思想逐步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即“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厉以宁,1994)。由于人们对瓦尔拉的批判,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开始为西方学者所接受。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手段。此后关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的研究促进了非均衡思想的发展。凯恩斯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在非均衡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帕廷金、克劳威尔、莱荣霍夫德、巴罗、格罗斯曼、马林沃德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客观地说,西方“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优秀成果,而且吸收了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思想。不平衡增长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邓小平相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雷格那、纳克斯等人的平衡增长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从发展战略方面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关联、区域间联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形式。不平衡增长理论将经济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能动过程,并确认主导部门的存在。赫希曼认为增长应该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增长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某一部门的增长,常对其他部门产生一种压力,以诱导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向其他部门传导。这种不平衡前进的方式较之平衡增长的好处是,给引导投资的决定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并由此经济地利用了不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源。发展是一条不平衡的链条,平衡恢复是压力、诱导和强制的结果,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布满着技术、设备、劳务和产品的瓶颈与短缺,必然是无序的。

由此,我们可看出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因。我们的目的必须是保持而不是消除不平衡。从国外经济学界对于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邓小平认识到,根据中国的实际,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波动,都必然受到经济的非均衡的制约。因此邓小平从中国落后的现状出发,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均衡思想为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内涵所依据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思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辩证思想的需要。

平衡和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选择和运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角度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研究了不同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是在分析各个领域中大量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概括。他说:“平衡总是以有什么东西要平衡为前提,就是说,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平衡是以不平衡为前提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消除不平衡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从运动的角度对平衡与不平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相对静止即平衡,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同时他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视,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他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在《矛盾论》一文中,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理论概括,系统地提出了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他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是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应用于经济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指出: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进有退,平衡和不平衡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平衡发展。的这些论述,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前进。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应该说,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诸多理论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反思历史,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实行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和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思想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精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搞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时,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三,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有设想,纠正了“一大二公”的观点,突破产权形式的单一性。第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即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打破了平均主义,确立了共同富裕原则。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较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世纪50~70年代,平均主义思想和当时“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为人们的精神桎梏。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盲目地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人们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导致了共同贫穷;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而追求全国一盘棋,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思想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能使人们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有了合理的认识,对目前的经济政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给目前仍在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思想解放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实现“同步富裕”,目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配制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一定时期内这种差距还会增大,并且这种差距还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这势必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产生误解,进而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担忧。而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来分析目前的问题可消除人们不必要的担忧。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平衡与不平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一定范围内不平衡不会阻碍发展,而且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在先富后富问题上,利用差距,加快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这种途径不会导致贫富分化,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公务员之家

(四)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思想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目前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经济非均衡发展。对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该思想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五)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不平衡发展战略范文篇10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论述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非均衡思想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在经济学中,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和操纵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而且可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均衡的论述逐渐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一个世纪以后,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思想”,这种均衡也被称之为“瓦尔拉均衡”。根据这种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确信,只要市场是完善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就会自动出清,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董正平,2001)。“瓦尔拉均衡”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被承认,并影响着宏观经济学研究。可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瓦尔拉的设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均衡目标很难达到,非均衡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尤其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清醒认识到瓦尔拉均衡是一个远离现实无法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非均衡思想逐步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即“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厉以宁,1994)。由于人们对瓦尔拉的批判,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开始为西方学者所接受。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手段。此后关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的研究促进了非均衡思想的发展。凯恩斯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在非均衡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帕廷金、克劳威尔、莱荣霍夫德、巴罗、格罗斯曼、马林沃德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客观地说,西方“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优秀成果,而且吸收了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思想。不平衡增长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邓小平相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雷格那、纳克斯等人的平衡增长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从发展战略方面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关联、区域间联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形式。不平衡增长理论将经济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能动过程,并确认主导部门的存在。赫希曼认为增长应该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增长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某一部门的增长,常对其他部门产生一种压力,以诱导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向其他部门传导。这种不平衡前进的方式较之平衡增长的好处是,给引导投资的决定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并由此经济地利用了不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源。发展是一条不平衡的链条,平衡恢复是压力、诱导和强制的结果,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布满着技术、设备、劳务和产品的瓶颈与短缺,必然是无序的。

由此,我们可看出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因。我们的目的必须是保持而不是消除不平衡。从国外经济学界对于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邓小平认识到,根据中国的实际,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波动,都必然受到经济的非均衡的制约。因此邓小平从中国落后的现状出发,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均衡思想为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内涵所依据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思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辩证思想的需要。

平衡和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选择和运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角度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研究了不同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是在分析各个领域中大量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概括。他说:“平衡总是以有什么东西要平衡为前提,就是说,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平衡是以不平衡为前提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消除不平衡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从运动的角度对平衡与不平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相对静止即平衡,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同时他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视,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他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在《矛盾论》一文中,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理论概括,系统地提出了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他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是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应用于经济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指出: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进有退,平衡和不平衡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平衡发展。的这些论述,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前进。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应该说,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诸多理论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反思历史,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实行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和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思想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精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搞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时,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三,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原有设想,纠正了“一大二公”的观点,突破产权形式的单一性。第五,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即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打破了平均主义,确立了共同富裕原则。公务员之家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较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上世纪50~70年代,平均主义思想和当时“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为人们的精神桎梏。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盲目地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人们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导致了共同贫穷;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而追求全国一盘棋,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思想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能使人们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有了合理的认识,对目前的经济政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给目前仍在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思想解放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实现“同步富裕”,目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分配制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一定时期内这种差距还会增大,并且这种差距还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这势必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产生误解,进而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产生担忧。而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来分析目前的问题可消除人们不必要的担忧。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平衡与不平衡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一定范围内不平衡不会阻碍发展,而且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我们在先富后富问题上,利用差距,加快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这种途径不会导致贫富分化,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思想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目前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经济非均衡发展。对于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该思想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五)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