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6:13:29

初三政治论文

初三政治论文篇1

今年出版的初三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三政治“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一、初三政治“活动课”的特点。

初三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1、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初三政治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的“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第三课的“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采取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况、环境形势的表现”;第四课的“根据切身经历,结合有关资料,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如第二课的“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第三课的“收集典型事例,说明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第五课的“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题,交流各自的看法”。有的通过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提出行为要求。如第二课的“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第四课的“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情况,并就如何改善文化环境,提出和交流各自的建议”;第五课的“共同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表达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三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三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活动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初三政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上高度重视。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三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召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召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 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三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

1.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

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2、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3、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

初三政治论文篇2

本文就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应用的必要性,针对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笔者本次研究,提出了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时效性,指引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评论,将时事政治与教学的各环节有机结合等策略。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实现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时事政治;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时事政治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之前,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二是政治教学课程枯燥、乏味,其内具有抽象性。然而在新课改后,初中政治教学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1]。

2.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时事政治是德育的关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学生通过正确的认识社会事件、持续的关注时事政治,可以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另外,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及时的对各类社会事件进行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符合市场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极其容易出现思想不正的现象,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并不成熟,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出现拜金主义等思想。因此,就必须给初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教师将时事政治事件引入政治课堂并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反思,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时事政治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大部分学校对时事政治教学引入初中政治教学中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些学校反对将其引入政治教学中,主要是顾及到学生不能深入的了解时事政治,由于学生思想不成熟,因而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且引入政治课堂的时事政治,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事情发生的时间及内容,而没对其做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应付中考,而让学生死记硬背时事政治,而由于老师没有对其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其深层意义;另外,在一些农村中学,由于信息不畅,政治课堂上老师不关心或者无法关心发生的社会事件,从而使得时事政治不能引入初中政治课堂[2]。

三、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时效性政治理论能够促进对时事政治的理解,而时事政治又能够诠释政治理论。因此,初中的政治教师应该具备关心时事政治的良好素质,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对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解,例如,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新闻类的APP等。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讲述所获取的时事政治信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关注时事政治。

2.指引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评论由于初中生知识面较窄、能力有限,不能深入的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评论,而且也不了解一些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及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内容,极其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的风气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了解事件的缘由,分析事件的好坏,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积极的参与讨论中,尊重学生的观点,扩大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对于学生错误、荒诞的评论,教师应该予以引导并指正,从而促使学生关心时事政治,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水平[3]。

3.将时事政治与教学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教师将时事政治与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一方面,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事政治事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依据所学的政治理论来分析时事政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件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时事政治信息,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都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政治理论来分析时事政治事件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虽然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又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引入时事政治到课堂的时候,既要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时效性,又要指引学生对时事政治进行正确的评论,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阚玉柱.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5,02:20.

[2].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5,22:245.

初三政治论文篇3

论文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涉及初中生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如何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精彩纷呈,改变以往沉闷乏味的课堂氛围,将思想政治课真正变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是初中思想政治老师的必然使命。本文从实战角度出发,依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课程要求,在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方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初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好思想政治课对初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高尚道德的培养,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初中学生在脱离小学阶段的培养教育后,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和智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不可忽视:一是矛盾性,突出表现为既向往成熟又偏于幼稚的思想迷茫状态:二是可塑性,即初中生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中,在叛逆的同时又极度渴望得到一个参照的标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本身任务和初中学生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切人点—把看似枯燥无味的道德理论教育讲活,在传输思想道德理论的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呢?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

一、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前提是整体把握课程的内容特色

要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讲活初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有着深刻的把握和了解。纵观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本文以八年制义务教育为例):初一阶段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初二阶段学习内容有所深化,逐渐深入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构建;初三阶段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爱国情操。力求初步确定学生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基本上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相适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方法

要想摆脱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变得更有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学生主动精神的调动和授课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则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效应”。依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要想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创新:做好“导演”与“演员”角色的定位。

要想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是一堂好的政治课。“要让政治课真正地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如何作好导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好角色,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老师是导演,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更加积极地投入所应扮演的角色,强化课堂的愉悦氛围:二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哪怕是在学生出现标新立异式的观念时也不要去打击。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星星点点的智慧之花”Ⅲ2_并不是总会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创造。如果说“发现闪光点”是教师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创造闪光点”就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否教活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方法。

(二)收放自如:善于把握课堂活跃度。

随着学生们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创新自信心的增强,活跃的课堂气氛显然并不难以营造。但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只说明学生们摆脱了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并不等同于学生们完成了思想政治课程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掌握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精髓。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式的观念不予打压。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既要表扬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与个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思想中的不足,避免因为一些调皮孩子的起哄而造成课堂本身的混乱。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后,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既要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符合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从而使课堂活跃度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畴之内。

(三)讲解创新:理论不仅要联系实际,而且要有新意。

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真正的学问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与有的初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初中思想政治课本身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可以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中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许有的教师会反问,我在讲课过程中也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每堂课也都注意讲解范例,但是课堂气氛并没有多少好转,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有新意。比如在讲《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关系》((2)初中八年级课本),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列举英雄事迹、好人好事,这样时间一长反而会遭到同学们的反感。教师可以就近举学生们身边的小例子。比如:值日生打扫卫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生,讲解假如这天该同学不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们就要在又脏又乱的条件下上课。而正是因为该学生“个人”认真地打扫了教室才使得班级这个“集体”有了干净的环境上课。所以整个“班集体”应该为该学生辛勤劳动鼓掌致谢。反过来,再反问该学生,在听完同学们的鼓掌后是否因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班集体的认可而内心里感觉到了尊重和满足。这样通过学生们身边的小事情就可以讲解“个人的贡献和付出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一个价值观的道理。

(四)实践创新:动脑动手,课堂课外密切配合。

实践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剂良药。首先,要注意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力争让课堂生活显得多姿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确定优秀发言代表并予以表扬。2,开展辩论赛,由各个组的学生选派代表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要求尽可能的用上课本中的理论进行论证。最后由教师进行表彰总结。3,综合知识抢答。同样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选择课本理论进行提问。各个小组的学生举手抢答,可以制定分值来评定优秀小组。4即兴演讲,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讲课中进行,要求给予每个同学机会,就某个课堂问题或理论进行即兴演讲,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要开创课外活动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实践。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教师带队,进行户外探索。如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周边河流、绿树、工厂地带进行现场讲解,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认识和深化。2,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认真阅读报纸,观看新闻,并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3,学写政治小论文,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所见所感发表评论,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把学生们好的文章推荐到广播站、报纸,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原则

上面提到的四个具体的方法并不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仅有的方法,但它可以为初中老师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我也阅读了许多同仁写的文章,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借鉴他们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可以遵循。但是要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立足实际,灵活运用。依据前面我们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总体分析和把握,显然我们可以意识到,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有着较多的自由的活动时间,因而对他们的授课要加大“角色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要进行中考,时间相对紧张,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在“讲解创新和收放自如”上多下功夫。总之,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可以创新出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初三政治论文篇4

关键词:初三政治;复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51-01

为适应当前的中考考试,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应该建筑起新的复习理念,打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新要求的形势下,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针对当前政治考试的新形势作出准确的复习判断和分析,以便得出应对办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我在教学复习中的一些做法。

1.以课本为依据,进行全面的复习

根据我省近几年来中考命题覆盖面大,知识点几乎涉及到初中政治全部教材的特点,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求学生必须以课本为主,认真看书归纳总结出每课每节的知识点,掌握每一课的知识结构并且要求学生看书时重视教材中的前言和结束语的复习,从而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1]。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

1.1 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

1.2 根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单元复习。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3 基本概念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复习首先抓住关键词;其次,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画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1.4 查问质疑。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的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2.讲究复习方法

2.1 利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复习课上得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复习的效果。因此,采取多种形式上活复习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进行小组知识竞赛、辩论赛、课堂讨论等让学生来上复习课,都是一些有效的形式。

2.2 理论联系实际。即引导学生关心时政热点,关心天下大事,把课堂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感性材料,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2.3 突破传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

3.注重时事政治的的分析和学习

初三初中政治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教给学生政治理论知识,而更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了解政治的意识和运用政治基本理论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同时,要通过政治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所以,政治课的学习不是局限在书本上的,而是要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以上从教学方式的创新方面,提出了正确引导初三学生进行政治课程的学习,即实施概念具体化、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将新近发生的事实与理论相结合,以期达到增强学生的记忆,培养初三学生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好教学和复习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所以有条件的学校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幻灯片、投影仪、电视、电影、远程教育、图表、自制模型、教具等多种电教媒体和直观教具,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世界[2]。有形、有影、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直观,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前教师整理好本节课的教学课件,包括教学方案、思路、关键内容、重难点等,使学生们可以系统、清晰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复习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课件总结本学期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展开复习。

5.抓综合,体现知识之间的贯通

5.1 同一知识板块内部的综合。在中考备考中应牢牢抓住教材的主干知识,加强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例如:复习初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应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主干知识,按照其内在的逻辑线索构成知识网络,形成有机的整体。

5.2 同一学科不同知识板块之间的综合。这是较高层次的综合,在今后的中考试题中会不断体现。因此,在备考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4]。因此,在中考备考中,有必要运用强化训练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考前适应性训练,体现贯通原则,提高学生的贯通能力。五、对班级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做好关心工作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爱好,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并考上自己满意的高中。

6.结语

当前的初三政治考试形势复杂多变,对政治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不断充实自己,复习时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通过改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政治成绩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三政治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6-0070-04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七年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时期,高校建立和逐步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开始就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奠定了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明确了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

1949年9月21日至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性质,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教育政策等的总原则,是一部起着国家根本大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关于文化教育政策,《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五爱”教育,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电影事业;提出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给青年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1]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1949年12月召开的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明确指出《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同时也是当时学校思想教育所应遵循的准绳。会上,马叙伦在开幕词中指出:“这种教育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我们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就是要推行这种教育,而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的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我们的主要任务”[2]。此次会议提出,为了建立和巩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当提倡和鼓励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思想的学习。1950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研讨会,在之后发出的会议通报中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将对大学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高校培养任务,1953年10月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革命斗争经验武装青年”。随后,教育部组织召开一系列高校专业会议,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基本任务。在1953年召开的全国综合大学会议上,提出高校培养任务是:适合国家建设需要、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忠实于祖国和人民事业、掌握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各种专门人才[3]。此次会议强调在高校里必须首先以马列主义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作为一切专门科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以马列主义武装大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二、逐步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负责,政工部门、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青年团和学生会等相互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高校成立了由进步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实行管理。1950年8月14日,教育部正式由政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首次对新中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作出明确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采取校(院)长负责制”校长开始全面领导负责高校工作,在对校长五项职责的具体规定中,第三项明确要求:校长“领导全校(院)教师、学生、职员、工警的政治学习”[4]。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抽调宣传教育部门及青年团的干部充实大学领导。至1954年10月,高校的校长、教务长和主要部门基本配备了党员干部。这项举措对高校中的建党工作和教育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领导和监督作用,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和稳步开展。

为了加强对高校的政治领导,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政治工作制度开始建立。1952年9月2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决定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开展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逐步在全国高校推广普及。该报告对政治辅导处的任务、政治辅导处和辅导员的人员配置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52年10月,教育部专门作出《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实行政治工作制度》的决定,提议在高等学校建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从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教师队伍。1953年2月,清华大学成立政治辅导处,并于4月向高教部、人事部请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获批准,在各系三年级学生党员中挑选出25名优秀党员担任第一批学生政治辅导员,我国辅导员制度由此在清华大学正式建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有几十所高校先后设立了政治辅导处,配备了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这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54年10月,发出通知,可撤消政治辅导处,保留辅导员,这一组织形式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为高校基层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5]。由于当时的政治辅导员多由业务课教师兼任,在撤销政治辅导处之后,高校针对教师“双肩挑”的角色,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责任,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各高校普遍建立了青年团组织、学生会和教育工会组织,这些组织成为党团结教育广大大学生的助手和纽带。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第28条规定:“工会、学生会等社团应团结全校(院)员工和学生,协助学校完成教学及行政计划,推动学校(院)员工和学生的政治、业务及文化学习,并增进员工和学生的生活福利。”该规程对学生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发挥团带作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学生会的职责。高校也不断吸收大学生加入共青团,经过几年的努力,高校团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团员从只占学生的少数逐步发展到超过全部大学生的一半人数。我们党领导青年团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953年6月,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一号召成为当时在校大学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三好学生”的评选至今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

经过几年的建构,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的有效方式得到了全面加强,形成了一套各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

三、构建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解放后最早开设政治课的是华北地区大专院校的文法学院。随后在中央和教育部的肯定下,逐步扩展到全国各高校,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和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不断统一和完善,逐步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解放初期,高校普遍开设《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文法学院加设《政治经济学》,共三门课。1951年9月10日,教育部就政治课问题向华北区各高校发出指示,为了纠正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的错误看法,决定取消“政治课”这一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课程。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中规定:综合型大学及财经和艺术院校自1952年起依照一、二、三年级次序分别开设《新民主主义论》100学时、《政治经济学》100学时、《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100学时,共三门课各为一学年,工、农、医等专门学院依照第一、二年级次序分别开设前两门课程;三年制的专科学校开设课程及先后次序与专门学院相同,二年制的专科学校只修第一门课程。这一指示的,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建立。随后,教育部结合苏联经验和我国高校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政治理论课程体系。1956年9月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作了进一步的修订,规定高校开设《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四门政治理论课,并规定了这四门课程在各科系开设的门数和学时,此次修订还规定了课程讲授排列顺序、讲授与课堂讨论的比例和考试考查方式,另外,对于专科学校与高等学校专修科的政治理论课程也进行了详细地规定。此次修订对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作了更加详细而又具体的安排,课程学时和顺序的安排也更加灵活,《规定》中明确提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学时和顺序可作适当的调整。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学生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这为后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高校开设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也大体沿袭这一体系。

在这一时期里,围绕着政治理论课本身的问题,为了保证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共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就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改善,逐步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1950年7月24日至8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讨论会”,并与同年10月4日就此发出《通报》和附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通报》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和“三项规定”。《通报》及其附件详细规定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针、任务、内容、方法和原则,同时要求“高等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或教学研究指导组)以为政治课教学的领导机构”[7],以上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各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培养和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水平是搞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关键,党和政府把培养合格的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事来抓,并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对于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要求是统一的,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思想,努力武装自己的头脑。基于此,教育部始终把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利用假期对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1950年、1951年、1955年教育部多次举办教学讲习班、备课会和讨论会,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8]。但在当时,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一般都不高,对于此,195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开始在全国范围有计划地、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培养工作。除了像中国人民大学正式举办研究生班以外,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短训班、夜大班等不脱产在职学习,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头七年里,由于采取了这些得力的措施,我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开展。

可见,当时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此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紧紧围绕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这一背景,紧抓培养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等人才的目标,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以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实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方面都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样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法宝。当时高校谨遵这一原则,不仅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式,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以及“三反”、“五反”等政治实践活动,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原则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深入客观实际,从教职工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组织和引导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全方面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要开拓创新、灵活多样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各项政治运动和社会实践,其方式途径也是灵活多样的。当时,高校普遍运用组织学习、宣传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等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座谈会、演讲会、展览会和时事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大学生学习国情时事与英雄事迹等。在高校普遍开展向英雄学习活动,坚定革命立场的丁佑君、等英雄事迹;另外,高校广大师生走向社会,运用活报剧、快板、歌唱及演说等形式,深入工厂、农村开展宣传活动,广大师生进一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当时,灵活多样的方式途径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他们的思想行为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开展工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注重启发与引导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高校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着重防止和克服教学工作中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偏向和背诵公式、死记条文的灌输式教学,注重教育学生知道如何在具体条件下正确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刘子载副部长在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的发言讲到:“理论与实际一致在于启发学生分析自己的思想,搜集、整理、研究各种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有的放矢的以系统理论知识有重点地加以解决,使理论学习成为改造思想的武器,改造思想成为理论学习的目的”[9]。当时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根据这一指示,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全体学生组织起来,建立灵活的学习组织,设立班、小组等中层与基层机构来推动与检查学习、放映情况、研究问题、传达决议[10]。这种教与学之间、师与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良性互动,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为高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和广阔的平台,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教师应时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结合现实问题和不同大学生的特点,启发与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它所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主要向大学生进行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的教育,也有结合政治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当时,针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结合社会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高校政治理论课和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地吸收新的理论信息,增加新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分析和解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1],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源泉。现阶段,国际国内形式严峻,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要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发展,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2][6][7][9]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13-14,5-7,21.

[3] 谈松华,陈芙泉.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06-107.

[4][10] 芮鸿岩. 新中国初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三维向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7,212.

[5] 张耀灿.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3.

初三政治论文篇6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主渠道,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长的教育,它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思政课”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处于“主阵地”地位。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把握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特点,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与初、中等教育教学课的异同。

一、思想政治课的内涵及其开设的意义

思想政治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治教育的课程。小学阶段叫“思想品德”,其内容是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关心集体、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守信、勇敢坚毅、自尊自爱、热爱生命。初中阶段叫“思想政治”,其内容是社会发展史常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高中阶段叫“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基本常识、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基本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常识。中专叫“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等。大学叫“思政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其内容是:“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它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是时展的要求

我们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了解时代特点,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情况,了解世界形势,了解过去和将来。人类追求的目标是真、善、美,开设思想政治课就是为了使学生明确社会发展方向,适应社会发展潮流,跟上时展步伐,推动时代向前发展,成为社会的骄子、时代的宠儿。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而现代化的实现关键取决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是否培养了一代代的“四有”新人,正如同志所说:“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科学文化建设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开设思想政治课能使学生掌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能使学生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正确思想理论指导下刻苦钻研专业,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3.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年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看法,对社会乃至对自己的认识难免存在片面性。特别是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极易趁机而入,腐蚀着青年一代的灵魂,污染社会风气,因此,有必要学习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澄清糊涂认识,克服心理障碍。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与初、中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共同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初等、中等教育政治课教学有一致性和共性的方面,表现在对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思想的启发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1.性质相同

都属于德育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是社会主义学校的一门特殊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其特点表现为:①思想性。思想政治课着重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上启发、政治上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②理论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③针对性。思想政治课能针对学生政治思想中的某些困惑、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它不是为理论而理论,或者教条地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是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和社会。④实践性。光是坐而论道和空洞说教是没有意义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导实践活动,才是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够把理论付诸实践,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体现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目的相同

都是要求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都是要求对学生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历史观教育,都是要求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

3.任务相同

都是按照我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用马克思主义塑造一代新人,使学生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因此,它们的任务都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4.教学原则相同

都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教学原则。一方面要注重理论传授,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理论、掌握正确观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与初、中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不同点

高职院校由于学生自身情况、“专业”、未来“职业”以及培养目标等原因,它与初、中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相比,无论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都有明显区别。#p#分页标题#e#

1.两者培养目标不同

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初、中等教育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是培养初、中等人才。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决定了它们的培养目标的差异。初、中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因而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为他们升学或就业提供一般性的思想道德基础。而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必须考虑学生身心发育、思想和文化特点,必须突出为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服务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两者教学对象不同

初、中等教育教学对象是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而高职院校教学对象既有初中生也有普高生、职高生、中专生、中技生、在职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大多数生源都是本科和普通专科录取后的学生,学生来源“五花八门”,学生中有些学习努力、成绩好、思想要求上进,也有些对学习没兴趣、表现很散漫、成绩差。这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基础会给教与学带来困难。

3.两者教学内容不同

初、中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思想政治课常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了解,在理解和认识上的要求比较低,具有基础性特点。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内容,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特別突出为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服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在系统性、理论性等深度上有要求,而且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论力求能够学以致用,学习难度大大增强。原来的中专、中技学校的政治课只讲思想政治“常识”,只要求学生通过考试,而对于深层次问题思考和解决得比较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并突出为市场培养人才、突出为“专业”服务、突出“职业性”、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理论要精、管用。

4.两者教学方法不同

初、中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种学生依赖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是在比较严格统一的教学与训练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学生则相对被动。教师主要以讲授“常识”为主,只要求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常识,教学没有深度要求,缺乏深层次思考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环节和内容。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虽然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但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教师教学重引导轻灌输,留给学生许多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学中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知识,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程度大大提高。教学不仅要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向学生介绍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不仅要讲授现有的理论,还要介绍学术界对一些正在探索中的问题的不同意见和争论;教学内容并不限于书本,除课堂教学外,还有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求讲清还要求讲透,不仅要教“是什么”,而且还要教“为什么”;同时还要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总之,高职院校“思政课”一方面强调理论系统性,灌输概念和原理;另一方面强调“活动”教学,“精”“管用”,因材施教,突出教育为“专业”和“职业”服务。

5.两者教学要求不同

初、中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吃透教材”,要求把教学大纲规定范围的教学内容学得“滚瓜烂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当然也要求学生把基础知识弄懂弄通,但更注重把已知知识作为武器,引导学生去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学既要突出理论科学性、系统性,又要突出内容的“职业性”、突出实践教学活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更多的是要考虑学生思想文化特点和学生专业特点,教学必须突出内容的“职业性”、方式的灵活性、评价的“综合性”。由此可见,它们的教学要求各不相同,具有各自的特点。

6.两者对教师要求不同

初、中等教育对教师要求只要求能教学就行,教师上课只要求“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张嘴巴、一支粉笔”。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有学历和教师基本条件要求,而且有政治条件要求,即“思政课”教师必须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教师。同时教师不仅要知识面宽、能教书育人,而且要有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即教师既应是教学型又应是科研型、实践型。

7.两者办学形式不同

初三政治论文篇7

摘要:汉初政论文的阳刚风格展示出汉初士人奋发扬厉的人生情怀和积极用事的昂扬姿态,展现了汉初士人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格精神魅力与我国优秀的传统人文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热衷政治的事功精神、维护大一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彼此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汉初士人的人格精神魅力。

中图分类号:K 234 文献标志码:A

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中曾指出:“作品蕴含着文化密码,也蕴含着作家个人心灵的密码。依赖文本及其叙事角度,进行逆向思维,揣摩作者心灵深处的光斑,情绪和疤痕,乃是进入作品生命本体的重要途径。”杨义先生指出的这条方法不失为一条创新的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试图从文本出发,探析汉初政论文背后所隐含的作者的人格精神、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

汉初政论文,以贾谊和晁错的文章为代表,其总体风格特征为阳刚壮美,风格即人格,汉初政论文的阳刚风格正显示出汉初士人奋发扬励的人生情怀和积极用事的昂扬姿态,展现了汉初士人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格精神魅力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人文主义精神。今人谭家健说:“议论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就是作者自己”,的确,汉初政论文,虽为上书言政所作,但其中所反映的作者的人格与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深刻感人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热衷政治的事功精神

关于“事功”二字的记载,最早出于《周礼・夏官・司勋》,而先秦典籍中影响较大的是《左传》的说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里所谓的“功”即事功,亦即事业和功绩,这是古文献中最早将事功作为人生和社会价值的说法。所谓事功精神,根据冷成金所言,并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追求功利的思想和愿望,更重要的是指与心性哲学相对的一种经世济时,关注国计民生的“经济之学”。传统的事功精神注重现实需求,提倡“通经致用”,“崇本抑末”,并善于将各种思想理论融化为解释现实需求的工具,因此表现出浓厚的“实用理性”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大都有建功立业、追求不朽的性格,这在汉代士人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汉朝的官吏,集政治家、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一体,士人心目中的“立德”、“立功”的想法比以文扬名的想法要强烈许多。贾谊、晁错的西汉鸿文,对政治表现出空前的热衷,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连在一起,通过对政治的关心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念,表现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精神。

如果说先秦诸子是从思想理论上阐述了治国之道,那么汉初士人则是以文化传播者和建设者的姿态,第一次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深化了先秦诸子的治国理论,为统治者谋划治国安邦的长久之道。在振兴家国的强烈愿望驱使下,汉初士人们尽可能地寻找机会参与政治活动。《史记》载:“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贾谊年少多才,以自己的才华赢得了河南守吴公的青睐,后因吴公举荐,文帝时召为博士。二十出头的贾谊,少年得志,思想敏锐,才华出众,功业意识强烈,“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早年的贾谊少年得志,满腔报国热情寄于篇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稳定和加强汉王朝统治的积极建议,颇得文帝信任。但因遭受周勃、灌婴等朝中权贵的嫉恨谗毁,文帝疏远之,贬为长沙王太傅,虽然遭贬,贾谊并未忘却时政,远在长沙的他仍心系洛阳,作于此时的《谏铸钱疏》、《谏封淮南四子疏》、《请封建子弟疏》等7篇文章(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贾谊集》附录:贾谊生活时代大事年表)可以说明他对国家的关心和时局的关注。

贾谊、晁错把文章所具备的“经国之大业”的政治功用进行充分发挥,其文章都是有关当时重大国事和国策题材的创作。从治国策略上看,他们都提倡仁政的思想,主张以民为本,而且礼法结合。

1以民为本,倡导仁政

贾谊的仁政思想直接源于对秦亡历史教训的分析。贾谊的《过秦论》一文,历数秦王赢政立国后,在统治策略上的种种失误,终于酿成了陈胜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的局面。“前世不忘,后世之师”,秦亡的教训给文帝敲响了警钟,只有施行仁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新书・大政上》的开篇集中论述了他的“民本思想”,“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不能。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力也。故国以为力,君以为力,吏以为力。”这一段中,“以民为命、以民为功、以民为力”,高度评价了人民的重要作用。

关于晁错的思想,自司马迁把他归为法家之后,《汉书・艺文志》和历代的论者都将他视为法家。但王兴国在《贾谊评传》中则分析了晁错既有继承法家思想的一面,同时也有吸收儒家思想的一面,他从晁错强调立法必须本于人情、强调“德”的道德含义、主张刑罚得当而极力反对乱法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晁错思想中受儒家影响较深的地方,这正是他不完全同于法家的方面。晁错在《贤良对策》中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本思想,文中他总结了秦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关键因素是老百姓的态度。秦之所以能并六国,除了“地形便,山川利,财用足”之外,就是“民利战”。六国之所以为秦所兼并,除“臣主皆不肖,谋不辑”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不用”。当秦之末途时,“法令烦惨,刑罚暴酷,轻绝人命,身自射杀,天下寒心,莫安其处。”结果造成“吏不平,政不宣,民不宁”的局面,其灭亡也就是必然的了。正是总结了这类历史教训,晁错认为要使汉王朝长治久安,为政就必须本于人情。

2礼法并用

汉初士人在主张仁政治国的同时,还主张用礼法结合的手段治理国家。贾谊的礼治思想十分鲜明,针对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僭越状况,他的《礼》篇集中表达了礼治的重大意义。此外,他对法治也极为关注,在《制不定》中他用“芒刃”和“斤斧”来比喻“仁义恩厚”和“权势法制”,认为这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晁错的法治思想相比贾谊来说,更加突出,他在《言太子知术数疏》中指出:“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在《贤良对策》中又说大臣应“奉法令不容私”,都意在强调刑名法术的重要性。

汉初士人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对来之不易的统一、安定社会充满热爱,因而他们的参政意识空前高涨,乘时立

功成为许多士人的奋斗目标,所以上书自荐,上书言事、议政成为一时的风气。尽管对陆贾、贾谊、晁错三人思想方面仍有许多的争议,但他们在藩国、匈奴、经济等主要问题上,在汲取秦亡的教训、治国方略的选择、礼乐文化的建设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纷纷建言献策。汉初士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建言参政、乘时立业的品格也成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二 维护大一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散文承载和体现着封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也就深深地打着以‘忠君爱国’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的烙印。不管是哪一类的散文,最终都在维护或体现着封建文化的正统性。”对于直接表达文人政见的政论文,更是如此。汉初社会的两大突出矛盾是中央政权与诸侯国、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矛盾问题。针对这些关乎国家统一的大事,贾谊和晁错都表明了自己坚决而鲜明的态度,力主削藩和抵抗匈奴入侵,以维护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他们的文章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维护大一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1诸侯国问题

汉初刘邦废异姓诸侯王,置同姓诸侯王,至文帝时,诸侯叛乱时有发生。当时刘氏诸侯王的势力已发展得颇为强大,因此贾谊才说:“天下之势方病大疸,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天下形势已经反常,诸侯王的叛乱和僭拟行为十分严重,如不加控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贾谊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著名策略,即“定地制”,尽管这一主张被王夫之称为“阳予阴夺之术”,是先秦法家“术…势”理论的运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贾谊勇于议政、敢于谏言的勇气,的确体现了新王朝士人有为人仕的主体参与精神。

景帝时,王权和诸侯国的矛盾已变得刻不容缓。因而晁错的削藩主张更为坚决,他目光敏锐,景帝三年,上《论削藩疏》,直言凿凿:“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因赐几杖,德至厚也。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公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继承贾谊“众”的思想,其削藩态度更加坚决,在他迁为御史大夫后,谏议削除诸侯,更法令,而且亲自参加了削藩的行动。他的举措引起了诸侯和大臣的强烈不满,其父从家乡赶来,责备他:“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国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从父子的一番对话中可以看出在晁错的人生价值体系中,始终把“天子尊,宗庙安”放在首位,为了刘氏社稷的安危而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然而,晁错的削藩举措激怒了诸侯王,最终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晁错因此也付出了生命的惨痛代价。平定七国之乱,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得到了极大巩固,晁错功不可没,堪称忠君的典范,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其忠君爱国的精神,千百年来都让无数士人为之钦佩感叹。司马迁说他:“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划。”苏轼在《晁错论》中也肯定“晁错尽忠为汉。”

贾谊、晁错对局势洞察明晰,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们提出的主张虽然在当时颇受阻挠,也酿成了其人生悲剧,但历史的发展却证明了他们的智识。汉武帝时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实际上贯彻了当年贾谊的建议,武帝从其议,彻底解决了藩国问题。王夫之对此有言日:“分藩国推恩封王之子弟为列侯,决于主父偃,而始于贾谊。”武帝时凰力强盛,刘彻兴兵讨伐闽越,消灭淮南国,不仅巩固了王朝的政治基石,也证明了汉初削藩政策的深辟,可见贾谊、晁错力主削藩的主张影响深远。

2匈奴问题

匈奴边患在秦朝时已经存在,汉朝建国之初便有白登之围,此后由于国内经济恢复,汉朝基本采取纳贡、和亲的政策,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但匈奴还是不断地侵扰边境,甚至迫使堂堂的汉朝皇帝低声下气的与匈奴“约为兄弟”。基于这种现实,贾谊在《解悬》篇中表达了汉王朝受辱于匈奴而天下处于倒县之势的悲愤心情,“首足倒置”的局面,令贾谊十分痛心和难过,悲愤之意到底难平,发出一番惊世惊人之论:“陛下何忍以帝皇之号为戎人诸侯,势既卑辱,而祸不息,长此安穷!进谋者率以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臣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以天下之大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今不猎猛敌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玩细娱而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也。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贾谊悲愤地指出主张纳贡、和亲者的目光短浅,软弱无能,妥协路线非但不能平息边祸,而只能助长侵扰者的嚣张气焰,使泱泱大汉蒙受更多的耻辱,同时贾谊大胆批评了文帝只知玩射猎之小娱,而不图解决匈奴犯边之大患,并自告奋勇,以典属国之官名抗击匈奴,抵御外辱,表达了他力挽狂澜平定匈奴的决心,一代文士,竟能有亲自带兵,为国参战的勇气和决心,让人不得不钦佩其胸怀天下统一大业的博怀和爱国激情。

在《匈奴》篇中贾谊具体陈述了解决匈奴问题的策略主张:“臣为陛下建三表,设五饵,以此与单于争其民,则下匈奴犹振槁也。”尽管后人在评论贾谊“三表五饵以制匈奴”策略时褒贬不一,但贾谊的一颗维护汉室江山大一统的爱国赤子之心日月可鉴。

和贾谊一样,晁错对汉朝政府的消极和亲政策也极为不满,与贾谊相比,他对匈奴的态度更加强硬,在他任太子家令时就给文帝上《言兵事疏》,文中详细比较了敌我双方在装备、地势、战略战术等方面的优劣,又从汉朝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夷制夷的策略,足见晁错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虽然晁错主张的主动出击匈奴的《言兵事疏》未被文帝采纳,但他并不灰心,又向文帝上书积极防御的策略《论守边备塞书》和《论募民徙塞下书》,提出了移民实边,屯田戍边的策略。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但巩固了边防,有利于边疆的稳定,而且也开后代屯田政策的先河,汉武帝时赵充国实行军屯,三国时曹操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论在解决匈奴问题,还是诸侯国的问题上,贾谊和晁错都是从严守“夷夏”之辩出发,站在汉王室统一大局的立场上,以维护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封建政权为旨归,为维护王朝统一大声呐喊,奔走疾呼,甚至不顾个人安危,欲亲自征战,以扬汉室国威,力主汉朝的正统地位。

三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徐复观先生1962年在《中国人性论史》中提出的,他说忧患意识“当系来自周文王与殷纣间的微妙而困难的处境,”而后“却正为周公召公们所继承广大”,他认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躁动于殷周之际,而人文精神的基本动力就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之一。《易・系辞下》日:“其

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孟子》曰:“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可见,忧患意识是一种道德意识,它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恰恰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主体意识的一种表现。

汉初士人,不仅具有文人的情怀,同时也具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他们能敏锐地洞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深刻地洞察文景盛世下的社会弊病,深谋远虑,发出振聋发聩的忧世之言。贾山的《至言》,贾谊的《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晁错的《贤良对策》、《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等,都是针对现实而发,是汉初知识分子忧患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汉初文人的忧患意识,是天下一统中的喜中之忧。如贾谊上书文帝的《数宁》篇:“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独曰‘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臣独曰‘未治’。恐逆意触死罪,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无知,固谀者耳,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贾谊对当时朝中大臣普遍认为已安已治的看法不以为然,痛斥那些认为天下太平的臣子都是谄谀之人,他没有被当时表面上的歌舞升平所蒙蔽,而是准确预知了表象背后涌动着的暗流,从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中看出了它所包含的隐患问题。汉初士人的忧患意识体现在忧民之心和忧国之情两个方面。

1忧民之心

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重末轻本”的现象。文帝时,生产仍未完全恢复,社会上却商贾横行,投机取巧,牟取暴利,而另一方面,“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可见,荒弃农业将导致一系列的社会混乱问题。贾谊在《新书》中多次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担心和顾虑:“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月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必须困至乃虑,穷至乃图,不亦晚乎!窃伏念之,愈使人悲。”民以食为天,贾谊的忧民,就是担忧人民能否吃饱穿暖,衣食无忧,能否安然度过灾荒岁月,贾谊、晁错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觉醒者,他们都知道农业生产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有鉴于此,他们的政论切中时弊,积极主张重农抑商。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指出重商轻农是败坏社会风气、靡费天下财产、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源,提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认为农业生产是事关国家存亡,天下兴衰的大事,只有强调农业之本,强本抑末,才能“富安天下”。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详细论述了崇本抑末的重农思想,他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饥寒不得衣,虽慈母不得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君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文中所言的农本和民本问题都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体现出他们为社会大利着想,探求长治久安之道的精神品格与理想追求,同时也是先秦士人忧怀天下苍生的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忧国之情

先秦著作《公羊传》中早已指出:“国君一体也”,古代的君主就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在大一统的政权中,汉初士人的忧国之情常常以忧君为具体表现形式。贾山、贾谊、晁错,终其一生,都始终恪守着先秦儒家传统的待君之道,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处处表现出“为人臣得毕尽其愚忠”。这种忧君、忠君的思想在贾谊的很多文章中都有体现,“天下倒悬甚苦矣,窃为陛下惜之。”“临事而重困,则难为工矣,陛下何不早图?”贾山《至言》中:“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堕于事也,诸侯闻之,又必怠于政矣。”一个“恐”字把贾山忧心忡忡的焦虑心情形象地刻画出来。可以看出,种种的内忧外患,让他们兼具责任意识,为了维护君王地位和社稷安危,他们赴汤蹈火,竭尽全力。

正是基于士人们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才冒死上书,文章中多次出现以死相谏的内容。贾谊的《益壤》结尾处言:“臣谊窃睐死愿得伏前陈施,下臣谊所以为治安,陛下幸以少须臾之间听,以验之于事,未有妨损也。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为人臣得毕尽其愚忠。惟陛下财幸!”晁错的《言兵事疏》末尾言:“《传》日‘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结尾处表白心迹,冒死直谏,忠臣形象跃然纸上,读之让人慨叹不已。

孟子有言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说,汉初士人忧国意识的根本目的是忧民,其忧君意识也是根源于对国家、对人民的挚爱之情,着眼点都是人民百姓生活的安定富足。《易经・系辞下》有言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可以说是汉初士人的生动写照。在这种治世之忧中,不仅展现了汉初士人们革除弊政的雄才大略,也表现了他们为国为民、力挽狂澜的决心和信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所分析的汉初士人的人格精神当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整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表现为一种时时刻刻为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而担心的忧患意识,由此升华为一种极强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是汉初文人士子一种普遍的文化情怀,是其人格精神的体现。因此,这三种精神彼此相连,密不可分。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汉初士人满怀充沛的生命激情和高昂的主体意识,忧国忧民,参政议政,书生意气,为大一统的政局奔走疾呼,殚精竭虑,具有超越百代,雄视四海的雄豪气概,如此精神人格,光照千古,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谭家健,关于古代散文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编,古代文学研究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扬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冷成金,文学与文化的张力[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5][12][13][16][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10][17][18][22][23][24][25][29][30][31][33]贾谊,贾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7] 王兴国,贾谊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11][26][34]北京卫戎区某部六连理论小组,晁错及其著作[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宁俊红,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散文卷)[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

[14]孔凡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5]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9]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36]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1]杨伯峻,孟子译注(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2]王维堤,唐书文,春秋公羊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8][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8

初三政治论文篇8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效果;问题;教学策略

正处于十几岁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人格发展尚未完全,仍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较强,因而需要初中政治教师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课堂实效性较差,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受应试教育环境影响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等。在此,仅对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一简要探究。

1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不足,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较差。学校与教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较差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背景下,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均重视对优异考试成绩的追求,而忽视了对学生们个人素养的提升。从学校的角度看,升学率第一,因而根据不同科目在中考中占据的不同比例给予不同的重视程度。学校对初中政治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政治教师对待政治课堂教学的态度,初中政治教师对政治课堂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初中政治课堂学习的不重视和政治课堂教学较差的实效性。初中生多为十四岁到十七岁的青少年,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正是承担着对初中生三观树立与培养的重担,是对学生未来人生道路长期发展的引导与培育。对初中生三观的树立与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而,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与同学们都应提起对初中政治课堂的重视程度,为学生们的长期健康发展做准备。1.2教学方式单一,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较差。当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是导致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较差的另一主要原因。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负责听讲与记笔记就可以了。随着当今时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初中生们的需要。同时,对于作为十几岁青少年的初中生而言,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难以真正理解,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又进一步加剧了初中政治课堂的单调性,难以激发同学们对初中政治课堂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难以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到理解与吸收,自然导致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较差。

2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1丰富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传统单一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是当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端,丰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难以有效激发学生们对初中政治的学习兴趣,虽然使学生们最直接的接触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核心内容,减少了学生们学习过程中走弯路的情况,但是,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初中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们,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于知识的学习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不利于学生们的长期健康发展。丰富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学习,寓教于乐,激发同学们对初中政治课堂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加深同学们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丰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互动教学、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与技巧,以丰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环境,活跃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更好更快的吸收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政治《竞争合作求双赢》一课的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游戏,将同学们分为两组,由同学们展开思考,如何才能获得最大利益取得游戏胜利,从而得出合作共赢的结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初中生相互之间也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只有懂的合作,才可以获得最大胜利,取得双赢。通过设置游戏,来加深同学们对竞争合作求双赢的理解,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2.2对初中生因材施教,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在初中政治教学课堂,对学生们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十四五岁的青少年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格,可塑性较强,同时,由于发育程度不同,个体差异性也较大,因而,即使是相同年龄相同性别的初中生,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们个体差异的尊重与保护,对同学们因材施教,以求最大化的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是为了使每位同学在政治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育同学们健康健全的人格。例如,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一课的学习中,由于不同的同学对责任的理解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对责任不同层次的理解对学生分组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最大化的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初中政治教学在初中生的身心发育、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学生们的个人素养,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做着铺垫。当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较低,是由于教师与学校对该门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等原因,对当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进,有利于有效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丰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活跃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气氛,因材施教,尊重每位同学的个体差异性,是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朱海栋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三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昌松.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2012(08)

初三政治论文篇9

一、正义前提与合理性限制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从正义前提的设计开始的。在罗尔斯看来,没有合理性的正义前提,就产生不出合理性的正义原则;同样,在政治现实中,没有合理性的条件限制,也就不能产生合理性的法规制度,以指导人们的行为。

1.原初状态;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前提预设

罗尔斯说:“原初状态(original position)是恰当的最初状态(initial situation),这种状态保证在其中达到的基本契约是公平的。这个事实引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这一名称。”此处蕴涵了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为了颠覆占统治地位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罗尔斯试图构建一种公平的政治哲学,公平的自由、公平的机会和公平的分配是该理论的三个基本维度,公平因而成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灵魂。第二,公平的理念以原则为依据,该原则是在虚拟契约状态中产生的,从此意义上说,罗尔斯的正义论又叫抽象契约论。第三,达成原则的背景或前提必须合理,这样,当事人签订的契约或达成的原则才能合理,该前提就是原初状态。罗尔斯的基本逻辑是:原初状态中当事人以契约的形式达成正义原则,然后由该原则公平合理地指导所有个体的行为包括政治行为。当然,原初状态的可取之处更在于其核心要素“无知之幕”之中。

2.无知之幕:原初状态的核心要素

在原初状态的十二个要素中,无知之幕属于知识与信仰的要素。该要素保证了原初状态的当事人签订的契约或原则是绝对公平合理的。无知之幕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的普遍性即公平性,在于当事人不知道特殊性的个人利益,而仅知道普遍性的人类利益。一个人在想象中进入原初状态,目的是签署约束个人、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原则、行为规范。要保证原则规范的公平,当事人必须舍弃自己的特殊利益;否则,在个人特殊利益的驱使下制定原则,也就是在知道各自特殊善观念的情况下制定原则,当事人很可能将个人利益当作普遍利益,将原则剪裁得仅适合自己,仅有利于自己,这对其他人是严重不公平的。这样的原则也没有普遍的合理性,因而也就难以为他人所遵循。

3.合理性限制:罗尔斯正义前提的当代启示

同志指出:“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 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前进性过程。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政策、法规制定得要合理,然后,所有人毫无例外地按照政策、法规行动。要达到这一点,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当事人的无知之幕的条件约束,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具体的政策、法规,制定者必须忘掉个人私利,舍弃个人亲情好恶,把目光心思集中于所有人,这时的政策法规才能是公正合理的。目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政策、规定制定时,机制不健全,大量地表现在与政策、法规有紧密利益关切的人,参与了政策、法规的制定,即都在充分的“有知之幕”下制定原则,很难保证原则的公平和公正。为此,制定政策的当事人要避嫌,与该政策、法规有利益亲情关切的当事人不能参与它们的制定,当事人必须接受 “无知之幕”的限制。

二、正义原则与民主平等

合理性的前提产生合理性的结果,两个正义原则正是这样的结果,人与人的平等、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最不利者的利益等等,是该原则的基本精神。

1.差别原则:两个正义原则的创新

罗尔斯认为,一个政策、法规的价值合理性即道德性,在于它对社会有利者和不利者选择的倾向性,同等情况下帮助不利者比帮助有利者更能显示一个制度的伦理性。按照罗尔斯的说法:“社会结构并不确立和保障那些状况较好的人的较好前景,除非这样做适合于那些较不幸运的人的利益。” “状况较好的人”即为社会最有利者,“较不幸运的人”即为社会最不利者,道德的社会首先应选择那些最不利者,这是每一个人的直觉皆能体验到的。于是,社会最不利者的利益成为其他阶层利益合理性的依据,也是判断规范价值合理性的标准。差别原则尤其反映在罗尔斯的两大优先原则中。两大优先原则是两个正义原则的推论,在第一优先原则中,罗尔斯强调:“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必须可以为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在第二优先原则中,罗尔斯强调:“一种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扩展那些机会较少者的机会。”这里,“较少自由的公民”、“机会较少者”均是差别原则中“最少受惠者”、最不利者的反映。在平等自由原则中,最少受惠者是最少自由的公民;在机会平等原则中,最少受惠者是社会机会最少者。在罗尔斯看来,在一个社会体系内,每个人都享有该社会体系规定的所有自由,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竞争。一个社会可能达不到这一点,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平等,但是,不平等必须以社会最不利者为伦理实体,若不平等有利于最不利者,最不利者也认同这种不平等,这些不平等的自由、不平等的机会才具有合理性,否则,就是不正义的。

2.民主平等: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当代启示

两个正义原则强调民主平等、以人为本,差别原则尤其关注最不利者与最有利者的共同发展,这些观点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均有积极启示。改革开放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让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成就,但是,一些问题成为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障碍。例如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现,20%的富人占有了中国大部分财富,80%的其他人仅占有少部分社会资源,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另外,城乡公民同命不同价,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尤其医疗、养老保险等等,这些都是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所反对的,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不能容忍的。在罗尔斯看来,有利者的能力、天赋属于社会,不属于他自己,天赋能力的合理性在于它可抵消社会的训练费用,从而有较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最不利者的教育训练上,提高最不利者的能力。如果不能这样,必然造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局面,从而丧失了人类的价值与尊严,人类又回归了动物界。当然,差别原则在人与人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富者与穷者之间强调平等,但不是平均主义,否则,社会没有竞争,缺乏活力,经济很难发展,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都不会好过,计划体制的教训不可忽视。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能过大。既然个人的天赋能力是社会的,那么,就应该为社会谋福利,当然,也同时在为自己谋福利。

三、正义实践与民族特色

前提预设与原则内容说明了正义的理论合理性,理论制度化则说明了正义的实践合理性。

1.理论制度化: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可行性论证

在罗尔斯看来,规范的前提无论如何完善,正义的原则无论如何合理,但是如果没有现实可行性,也就是说,正义原则如果不能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不能融合到现实制度生活中去,那么,它仍然是束之高阁的理论,仍然是纸上谈兵。关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现实制度化,日本哲学家川本隆史说:“正义理论被确定下来之后,就开始研究如何应用于制度……仿照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着手说明己被采用的正义的两个原理如何应用于社会制度的程序(1.原初状态、2.宪法制定集会、3.立法阶段、4.规则的应用和遵守阶段)。”在川本隆史看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通过四个步骤与现实政治接轨或融入现实生活的。第一阶段是召开立宪会议,确立立宪程序,按照罗尔斯的说法:“我设想一旦各方在原初状态中采用正义原则之后,他们就倾向于召开一个立宪会议。”罗尔斯强调,立宪的程序必须体现纯粹的程序正义,即必须是绝对的公平合理,这就要求参与立宪会议的人必须接受“无知之幕”的约束;具备该条件之后,才可进入第二阶段即选择宪法内容阶段,宪法内容是两个正义原则,或者说,宪法条文必然是两个正义原则的反映;一旦宪法确定,就会到达第三个阶段即立法阶段,这时,人们就减弱了无知之幕的限制,人们根据宪法即两个正义原则来安排法规;第四阶段是实施阶段,即“法官和行政官员把制定的规范运用于具体案例,而公民们则普遍地遵循这些规范。”这时的无知之幕完全被排除,正义原则被完全制度化、现实化,以现实法规的形式调节法官、行政官员和普遍公民的行为。这样,正义理论一步一步与美国的社会制度融合,理论变成了现实。四个阶段理论也就是罗尔斯正义观的实践理论、可行性理论。

2.政治文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罗尔斯正义实践的当代启示

初三政治论文篇10

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浅显易懂,中考所占分值不高,学生也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而高中政治课理论性强,难度加深,且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对多数高一学生来说,很难快速适应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因此,认清初高中政治教学差异,做好教学衔接,是初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 初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

1.教学内容的差异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思维能力、知识水平来编写的,体现“一个中心、三个层次、四个方面”的设计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案例的选择、问题的设置、知识的拓展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层次”就是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展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四个方面”就是全面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方面的内容,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高尚的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培养爱国情感,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四有”中学生。

高中的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思想政治观点统领知识点,知识点的选择始终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教学方法的差异

高中政治课具有大容量、快节奏、重思维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更要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高中政治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讲授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然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简单,考试压力相对较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首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养成高尚道德情操的过程中,学习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副科”的地位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都要在教师的督促下完成知识的记忆、理解工作,更不会主动灵活地运用知识。高中政治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必须识记、理解、运用三步到位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所以学生要学好高中政治课就不能继续沿用初中老一套的学习方法,要在识记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懂得如何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

二 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对策

1.教师要钻研教材,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的工具,也是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何取舍教材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既要落实教材的基本知识,又要跳出教材既有框架,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基本内容烂熟于胸,还要把握高中政治教材的逻辑体系,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是对(教科版)九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化和拓展。教师在遇到此类可以深化拓展的知识点时,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案例选择、教学活动组织上就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学好本课知识的同时,也为高中政治的学习打牢根基。

高中政治教师也不能驻足于高中教材,也要掌握初中教材,避免“炒冷饭”的现象出现。例如,(教科版)九年级六单元“漫步地球村”与(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的部分内容交叉重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抓重点,敢取舍。又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与(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权益”中都涉及到“权利”,但两个“权利”却差别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对这种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消除学生在知识上的疑惑。

2.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政治课

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玩课”,不必重视课程的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想品德课。学生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端正学习态度,意识到学好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为了升学,更是为了自己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中政治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懂得学好政治课可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要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高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政治教师可以运用以情激趣、以疑激趣、以奇激趣、以需激趣、以新激趣、榜样激趣、幽默运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第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政治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至上”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能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新材料、拓宽新视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第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助推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的信心。政治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促进者、监督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保质保量学习的习惯、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