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语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20:47:45

初三英语论文

初三英语论文篇1

关键词:图式阅读理论;阅读策略;问题设计;阅读三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90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按照三阶段阅读教学:读前“有趣热身”,读中“提问和应答”和读后“热烈讨论”设计阅读教学。但是,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处理阅读文本比较粗糙,问题设计仅限于一些事实细节信息的查找,停留在浅层信息理解上。问题设计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学生阅读理解只是“蜻蜓点水”。 教师花大部分时间在阅读文本的语言点分析和讲解上。阅读文本在教师眼里,往往只是充斥着单词、短语和句型等语言点的书面工具。教师缺乏对阅读文本的充分解读,忽视阅读文本包涵语篇结构、阅读深层理解、文化情感、文体特点和写作技能等解读。英语教师如果停留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那么就不适应时展了。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加大了对文章阅读的检测力度,进一步从速度、语篇、能力等方面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新教材、新大纲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新要求,加大了对考生理解、概括、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从宏观上看,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学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图式阅读理论

语篇阅读理解的图式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语篇阅读理解理论。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被成功地运用到外语阅读教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解释阅读过程的理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融进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作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可以说明产生了理解。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的已有知识和语篇各个层次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理解过程中,加工的层次是循环递进的,随着阅读行为的不断进行,更高层次的图式被激活,理解的循环就走向更高的层次,产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语篇的理解。

Clarke and Silberstein 所指出,“读者控制的信息要超出字面所提供的。读者之所以理解读物是他们能把读物透过其文字,与记忆中已存的相应概念联系。阅读的技巧在于语言知识与图式知识有效地相互作用。”同样,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寓言、说明文、议论文等,故事都有开头、结尾,中间有各种情节;情节又有开始、发展、结局等。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读者对某种文章结构越熟悉,阅读时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对文章的特定框架和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等就越清楚,因此读起来就得心应手,阅读速度也随之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理解问题时,要注意读前调动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读中要注意设计问题的层次性和梯度,让语篇阅读理解不断循环,产生更高层次的理解。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意图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语篇结构,通过设计参阅型问题,引导学生对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全面领会,进一步进行评论和欣赏。

三、初中英语阅读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与阅读策略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

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梁美珍,2011)。展示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阅读的初始阶段,提问的内容涉及文本的词句、细节理解或篇章结构,学生凭借表层理解、短时记忆或快速查找文本便能回答。参阅型问题是在学生理解并获得文本的事实信息后,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而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时参阅文本内容,同时调动已有的阅读图式,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评估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处理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这三类问题设计有梯度,层次鲜明,围绕阅读文本,即抓住了双基教学,有兼顾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运用的主要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有效阅读和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方式、技巧或行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策略有:略读(Skimming),读(Scanning),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Using context),使用背景知识预测(Predicting with the background),辨别文章结构(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查阅字典(Using the dictionaries),使用关键词(Finding the key words),寻找主题句(Finding the topic sentence),类推(Deducing),比较(Comparing),推理(Consequence),概述(Summarizing)等。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阶段中应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文章。阅读前阶段主要是通过使用背景知识预测和辨别文章结构,预测标题等阅读策略,预测文章大意和文章结构,激活背景知识的图式,为下一步的读中活动做准备。阅读中阶段主要是为了验证读前预测,获取更多的文章信息,更深层理解文章、作者意图和句子结构等,因此主要使用的阅读策略是略读,验证读前预测,通过读,找事实,获取表层信息,并使用关键词,上下文猜测词义,比较,推理等策略。阅读后阶段主要是评价文章,拓展与运用,因此主要运用的策略是推理和概述等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需要适当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同时教师在设计三个类型的阅读问题时,注意结合阅读策略而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解决阅读问题的需要正确使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借助策略理解文章、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初中阅读教学三阶段中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文本信息处理和问题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教师在每个阶段中设计阅读任务,使设计的任务与任务之间相关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从标题、图片的预测到验证预测结果,由获取事实信息表层理解文本到通过事实信息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达到深层理解文本,最后通过评价欣赏文本,了解作者意图,拓展阅读文本输出阅读信息。学生在完成各阶段的阅读任务中,不断激活背景图式,阅读理解不断循环上升,最终达到深层理解文本信息。笔者分别在三个阅读阶段中引用阅读教学课例片段进行探讨处理阅读文本信息的问题设计。

1. 阅读前活动阶段

阅读前活动可以称作导入。其目的是降低阅读活动中的难度,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并熟悉阅读任务。本阶段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学生预测和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激活学生原有背景知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图式。一般是对文本标题、图片等预测和探究或补充阅读的背景知识。

2. 阅读中活动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验证前一段的预测,获取详细而确切的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教师就阅读文本进行表层提问即展示型问题,学生通过快速查找等方式掌握文本大意或段落大意,构建较详细的语义图象,梳理全文的信息脉络和语言,基本理解文本内容。并设计参阅型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层加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挖掘探究性阅读,让学生理解和推测作者意图。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和问题设计不易过多,过散,必须有梯度,严谨和逻辑性。一般设计三个阅读任务:Task1,Task2和Task3,每个任务之间必须有梯度和逻辑性。

(1)Task1通常设计文章体裁提问,段落大意与段落匹配、文章大意概括或简单了解故事情节等问题,让学生运用略读策略,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对文本有大概的理解,并对读前预测进行验证。

【阅读课例片段1】上海牛津(广州版)八年级上册Unit4 reading A The night of the horse 《木马计》这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但学生并不熟悉这个历史背景,因此在读前通过图片介绍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但没有告知故事经过和结局。

While-reading :

Task1 Fast-reading and answer:(read the beginning and ending of the story)(自主阅读)(2分钟)

1. How long did the war last for?

2. In the end, who won the war?

3. The winner succeeded not by ,but with .

【说明】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运用略读策略,对故事内容大概了解,知道谁打败了谁,历时有多长时间,通过什么打败的,为第二个任务做铺垫。

(2)Task2通常设计展示型问题为主,让学生运用读,找关键词,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策略,获取文本事实信息,为深层理解文本,完成第三个任务做准备。

【阅读课例片段】上海牛津(广州版)八年级上册Unit4 reading A The night of the horse

Task 2: read carefully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details)(自主阅读,再小组讨论)(5分钟)

1. “Captain, they’ve gone,” “they” refers to ________.

A. the guards B. the Greeks

C. the soldiers D. the captains

2. Where did they leave the wooden horse?

A. Outside the city of Troy

B. By the river

C. In the city of Troy

D. On the wall of Troy.

3.Why is the wooden horse on wheels?

A. Because it is easy for the Greeks to take home with them.

B. Because it is easy for the soldiers of Troy to pull into the city.

C. Because the Greeks want to seize the captain inside the horse.

4. Who did the Greeks seize ?

A. The captain. B. The soldiers of Troy.

C. The Greek army. D. The captain and other prisoners.

5. Which is in the right order according to the story?

①The Greek soldiers opened the main gate.

②The soldiers dragged the wooden horse into the city.

③The Greeks left the city of Troy.

④The Greek army captured the city of Troy.

⑤The Trojans celebrated and went to sleep.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②①⑤④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②⑤①④

【说明】这五个问题中第1,2,4,5题为展示型问题,训练学生运用读和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等策略寻找答案,从而理解故事细节。问题3是参阅型问题,学生通过运用推理策略,深层理解文本,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同时为第三个阅读任务做铺垫。

(3)Task3通常设计参阅型问题,在学生理解文本事实信息后,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学生作答时参阅文本内容,同时调动已有的阅读图式,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教学案例略)

3. 阅读后活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把所读到的东西与他们所掌握的东西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输出。教师可以设计评估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对作者的观点,谋篇布局等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质疑和评价,培养阅读的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是阅读理解的核心部分。

五、结束语

初三英语论文篇2

小学英语课程应该怎么开? 王蔷

论在外语教学中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

英语听力与应试技巧 王月琴,杨敏

英语词语与英美文化 平克虹

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专辑(二) 祁承辉

SEFC阅读教学中数据的简单处理方法及建议 葛文山,朱俊爽

一本案头必备的好书 马俊明

高中对话课教学示例(SEFC Book 2B) 向奕

高中书面表达系列训练(SEFC Book 2B) 夏谷鸣

Activity Masters JEEC Book 2 张丽亚

初三英语限时阅读训练 李国营

高三英语限时阅读训练 张顺伍,王为成

2000年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英语试卷

2001年长江以北地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人员研修班在北京举办 马欣

如何看待今天英语的通用语地位——为英语教学政策和教学策略提供背景分析 范东生

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中综合知识的渗透——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反思之五 夏谷鸣

中罗两国英语教育现状比较 梁友珍

论中考命题的基本原则 战德志

Project Work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金诵芬

英语课应以"教"为本,还是以"学"为本?——兼评广东省第二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 朱晓燕

创新教学法介绍(四) 廖晓青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示例(JEFC Book 1A) 卢莉,朱海霞,杨骏,俞刚,倪桂珍

高中英语阅读技能训练(SEFC Book 1A) 葛文山

高中英语词汇训练(SEFC Book 2A) 朱俊爽,Sam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九)

上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初三英语限时阅读训练 蓝洋

名词的状语功能 李也白

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彭宣维

任务型教学:定位与思考 佘广安

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袁昌寰

开展综合型教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戴军熔

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走向——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反思之一 夏谷鸣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状况的调查报告 陈诗颖

充分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余冰清,谢建珍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技巧 曹以平

如何开展高中英语集体备课活动 杨良雄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五)

初三英语限时阅读训练

高三英语限时阅读训练

(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2002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英文考科)

"全国第二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展评"实施方案(讨论稿)

首届中国英语外语教学国际学术年会即将召开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文集"征文

论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激励模式 王松美

英语口语测试的研究 陈福华

常用词汇学习策略影响词汇记忆的实验研究 陆琦

中小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及误区 洪涛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丁丽

高中课堂小组讨论的反思与实践 陈蕾

小学英语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汪翼,苏燕

重视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方法的培养 徐忠显

高中英语词汇训练(SEFC Book 2B) 朱俊爽,Sam

高中英语阅读技能训练(SEFC Book 1B) 葛文山

浙江温州市2002年中考试卷 张匡宇

高三英语限时阅读训练 王为成,徐德堂

英语名词数现象的逻辑本质探析 许晓春

诚征主编和作者/第二届中国英语外语教学(TEFL)国际学术年会即将召开

英语课程改革中情感教学的实施 孟春国

高中英语文化知识渗透式教学初探 陈予冰,王挽澜

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写真 郑士强

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图解法 杨明光

多多未必益善——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具运用的原则 吴晓梅

网络资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黄红阳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调查 陈新妹

信息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教学启示 董亚平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示例(JEFC Book 3) 卢莉,朱海霞,俞刚,杨骏,俞爱华

高中综合语言技能训练(SEFC Book 1B) 葛文山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全国卷)

初三英语限时阅读训练 程国清

高三英语限时阅读训练 张华,王为成

初三英语论文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有效应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组织必要的小组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教师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虽然偶尔也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所以,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完善以往的小组合作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初中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组成同等生小组,促进学生平等发展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并不高,学习水平也各有差异,所以教师要细致观察班里学生的学习状况,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使学习水平相当的同学在同一个小组,这样会消除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的自卑心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例如,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牛津译林版)Unit 2 Study skills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中的基本单词和短语,并学会形容词变副词的规则和名词之后加“ly”变成形容词的方法,不断提

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小组,C组是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只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掌握本课中的基本单词和短语,即“careful,bad,

noisy,early”等,掌握基本的读音和拼写模式;对于B组学生而言,他们除了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的单词之外,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把一些基本的形容词转化为其所相应的副词,即“real-realy,slow-slowly,possible-possibly”等,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转化能力;对于A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学习水平较高,他们需要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生字词,学会把形容词转化为副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的延伸和适当的课外阅读练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组成同等生小组,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了有效学习。

二、注重合作讨论的技巧

在初中英语合作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并掌握讨论的技巧,丰富讨论的形式,从而促进讨论的顺利进行,而不是传统讨论方式中的“无目的的讨论”。

例如,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译林版)Unit 2 Colors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中的基本单词“favorite,invite,prefer”等,学会不同颜色的表达模式并理解其代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采用讨论的模式,先从简单的讨论开始,再逐渐深入,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些颜色?你们知道这些颜色的英文怎么表达吗?”指导学生带着这些简单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之后给学生进行单词和课文的讲解,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样的感情?Remind sb. of sth.,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文章中的这些短语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如何用带有颜色的单词进行造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过渡到比较难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提倡合作中的相互质疑

合作学习在本质上不是强调一致,而是要发挥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只有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才能真正发现问题的本质。质疑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精神,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合作的本质。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环节就要敢于质疑,并把自己的问题带进小组中进行讨论,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其次,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总结的定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敢于提出质疑,并把自己的真正思想表达给老师,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全班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另外,小组内部要积极和老师进行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给老师。这种质疑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完美地贯彻了初中英语新课改的精神,促进了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W习。

在初中英语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教学为基本出发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三英语论文篇4

【关键词】课堂讨论 阅读教学 应用

根据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来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其中,课堂讨论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本文将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探讨课堂讨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本文的研究,课堂讨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初中英语“阅读前”环节进行课堂讨论

大致上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阅读前环节,阅读中环节和阅读后环节。其中,阅读前环节是一个经常被教师忽略的环节。然而,忽略了这一环节,就无法使学生了解与所阅读的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增大了阅读的难度。根据本文的研究,在阅读前环节,教师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这一方式,指导学生就文章中所出现的相关话题或者文章的背景信息等进行讨论。就同一话题,学生们可以各自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通过讨论,学生之间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并充分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另外,在阅读前这一环节,教师布置讨论任务时还必须注意问题的难度,尽量布置那些难度较少,并且答案并不固定的题目,能够真正地打开每一个学生的话匣子,让他们都能拥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比如,在讲解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Travelling中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在阅读前这一环节为学生布置如下讨论题目:“Boys and girls, now, you are required to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the traveling. Certainly, in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you can combine your discussion with your own experience in order to make your points more persuasive.”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学生们可以互换观点,探讨旅行的缺点和优点所在,从而能够为接下来的正式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环节进行课堂讨论

除了在阅读前环节以外,教师也可以在阅读中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根据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然而,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方法直接为学生讲解这些阅读技巧,很多学生便会觉得枯燥无味,对这样的课堂没有任何期待和兴趣。然而,如果教师能够恰当运用课堂讨论,适时地要求学生对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讨论得到的关于阅读技巧方面的知识会更加牢固,记忆会更加深刻,因为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实践、自己总结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教师灌输的过程。比如,在讲解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Outdoor fun中的阅读时,为了能够使得学生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如下讨论任务:“Now, you should wor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have a discussion on the reading skills you should use in the reading process. In specific, you should discuss what kind of reading skill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get the general meaning of the passage and what kind of reading skill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初三英语论文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合作学习 分析

英语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交流的不断强化,口语交际越来越得到关注与重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现实作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注重知识而忽视能力,注重了语法教学而忽视了交际,注重书面能力而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敢说英语,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降低了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了学生成绩与能力的提高。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考试,所以教师也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阅读、听力与写作之上,而忽视了英语口语训练,学生的知识简单到会读课文、背诵课文而已;教师也只是让学生跟读英语课文或对话,却难以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常口语训练与应用之中;此外,英语口语教学需要大量的练习与训练,而教师很难做到给全部同学口语练习的机会。

二、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探析

(一)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合作学习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逐渐成为我国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象,后经国内外三十多年的大量科学研究,被证实为确实具有实践性、实效性的科学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模式,主张学习者之间实现良好的分工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以互相促进彼此语言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作为主体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合作学习是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型英语学习方式,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增强英语口语教学实效性,进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状态,形成良好的教与学互动。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合理分组实现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每一个练习都应该有中心话题,而教师也应选择与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比如shopping、dining等,明确口语教学的任务,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依据学生能力水平、性格与爱好及成绩等因素,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引导学生科学分组,实现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竞争中,增强合作的动力,增加取胜的信心,最终达到良好合作效果。

全班学生可实现自由组合,三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并设有小组长;同时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中心主题,以引导其有效进行合作学习。比如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sport,教师就可引导小组合作后,完成一场球赛的感受与评论;也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或比较熟悉的地方进行介绍“the library of school”,或旅游去过的地方,“going some places”等,进行英语口语的描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口语练习与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有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教师应善于课堂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另一方面,在口语对话练习之前,教师可进行生动的示范,引导学生实现小组交流、讨论与练习,以达到英语口语练习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颜色”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将课堂创设为服装店,模拟顾客和商家之间的英语口语对话。教师可先示范:

Welcome! What can I do for you?

Look at this blue T-shirt?

Would you like this color?

学生可以回答:I would like to buy a dress ,I prefer white……

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的示范后,学习任务更明确,带着这样的“任务”进行小组合作练习。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的一种。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有助于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明确,加大其思维的活跃性,拓展其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激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讨论、合作、实践并探究,发挥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有趣的对话练习中,不断提升其英语口语能力和综合素质。而教师也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促进合作学习模式的落实,发挥其最大功能。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实施,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值得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初三英语论文篇6

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诞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原有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学课程教材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颁发了一套教学计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编写出版了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订。那次改革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由于当时国家经过"文革"的浩劫,急需培养出一批各条战线所需的高层次人才,考虑的重点是在使面上大多数学校从"浩劫"的破坏中恢复过来的同时,集中办好一批重点学校。课程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较少考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升学而直接走上劳动岗位的学生的需要,形成了以适应升学需要为主的单一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教材体系。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弊端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和要求偏多、偏深、偏难。

1985年5月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6月国家制定并正式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提出在我们国家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决策,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每个公民都接受较好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为适应升学需要,即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还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就成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毫无疑问,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未来公民的素质。近几年来,发展学生个性,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样,原先的课程教材体系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义务教育提出的目标就显得不相符合。其一,偏多、偏深、偏难的课程教材内容,不符合普及教育中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其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而面向升学需要的课程教材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一需要。因此原有的那种课程教材内容难以培养出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也不能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

第二,新的形势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逐步走上正轨进入到较为稳定和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78年,原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1986年,颁发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78年根据78年大纲编写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英语》课本,其中初中六册,高中三册。随后,根据81年大纲精神对这套教材作了修改,成为正式课本。这些大纲的执行和教材的使用对提高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受到主、客观方面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中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传授、忽视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现象极为普遍,致使中学生学完5-6年英语,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能够真正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的甚少。根据1985年我国15省市高三、初三英语水平调查的统计结果,若按百分数计算,重点中学高三听能测试平均分为58.32,一般中学高三学生为45.21,扣除猜测因素后,其得分分别为48.85和29.65。调查报告指出,“总的来说,重点和一般中学的听力理解都很低,如按听懂70%为及格计,15省市单句理解只有一个省市及格。"统计结果还表明,分析性阅读理解试题及听能测试的语篇理解部分,学生得分都很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材是一大问题。原先的教材注意到了语言教学规律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中、低年级以句型教学和听说训练为重点,高年级以课文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内容按字母、单词、句子、段落和篇章的顺序安排。但是,教材内容偏深、偏多,语言材料偏少;单词的重现率较低,教学内容接直线式以句型、语法结构的体系编写。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语言能力的主要因素。

转贴于 第三,世界性的外语教学改革潮流与经验既在不断地推动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自从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正式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之后,语言学界对"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展开激烈讨论,与此同时,在欧洲共同体国家中把培养学生具备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变为现实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论述交际能力的专著不断问世。1972年,威尔金斯(D.A.Wilkins)发表了《语法、情景和意念大纲》,范·埃克(vanEk)于1975、1976年分别发表《欧洲单元/学分体系:成年人现代语言学习入门阶段》和《入门阶段:学校的现代语言教学》,门比(Munby)于1978年发表《交际大纲设计》,威多森于1978年出版《交际语言教学》,1985年,哈里蒂(Ha lliday)的《功能语法介绍》一书问世。这些著作中,有些为交际语言教学的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论证,有些著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第二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旨在发展学生使用语言能力的教材层出不穷,例如,布拉恩·阿博斯(Brain Abbs)等人编写的《策略》(Strategies,1975),利奥·琼斯(LeoJ ones)编写的《功能英语》(FunctionsofEnglish,1977)、《意念英语》(Notions in English,1979),ML·玛更等人编写的《活泼英语》(VitalEnglish,1977),亚历山大的《主导英语:初学者A,B》(Mainline Beginners A,B,1976),等等。这些教材的涌现标志着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进入主导性阶段,并把理论化为了现实。第三是以英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体系不断地趋于成熟,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就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展开了讨论和探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为外语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为彻底改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在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开展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学英语课程教材内容的改革从80年代中期在上述背景下逐步展开。

二、新大纲的基本特点

1.新大纲提出"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因而,学习语言的目的应该着意培养学生获得用该语言进行表达思想、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目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在借鉴国外语言学家和教学法家对交际能力的有关论述,分析国外外语教学的最新发展,结合我国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关于这一提法,我国学者、中学英语教学法专家章兼中教授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91年第四期撰文作了透彻的分析和解释。他指出,"交际能力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具有信息差距和话语能力四个部分。他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特点,认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不具有"真正的交际活动",因而"外语实践能力也不是交际能力,而是为真正的交际活动准备条件,培养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他认为"提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要比培养交际能力更为妥当"。

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是指向性,即为学生完成学业后从事生产劳动,作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虽然目前的外语课堂教学活动不具有情景的真实性,除了极少数场合,例如课堂上具有信息差距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的大部分活动都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活动,然而,外语教学应尽力(事实上也只能是)为学生毕业后或课后的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外语完成一定的交际活动创造条件。因此,不管从外语教学实践还是从教育、教学所具有的特点来说,提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无疑是正确的。

初三英语论文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语境理论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重心从结构主义向功能主义的转变,对抽象的语言体系的研究逐步转向对语言运用理论的研究。威廉姆・汉克斯(William L. Hanks)曾指出,“意义源于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囿于语言本身”,可见语境理论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阅读是一项复杂的、靠主动思维来完成的心理活动,阅读者根据文本传达的信息加之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来揣测并进一步验证,结合相应的语言环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进一步推理。任何语篇的有效理解都离不开相应的语境。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初中英语教学为切入点,阐述语境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英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各教育阶段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大,为了突出英语的重要性,教育改革中也不断调整英语教育政策,2015年的高校招生中就提出,部分高校的某些专业只有英语成绩达到A级以上(135分以上)的学生才具有报考资格,诸如此类的政策倾斜足见英语在学科中的重要作用。阅读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综观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一方面,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几乎将所有精力都于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上,而对宏观的整篇文章的理解重视程度低;另一方面,语篇阅读是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整体考量,初中生由于词汇量有限、英语思维能力不强,加之教师付诸于英语阅读的时间很少,导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因此,若要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不仅要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同时需要教师从认知上提高对英语阅读的重视,改进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语境理论,减少英语阅读中的不确定性。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单词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大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草率地理解单词的含义,要将其置于出现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上文中我们提及初中生的词汇量并不大,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运用语境理论,将生疏的单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则很有可能推测出单词的含义,例如“Written language tends to be static,while spoken language constantly changes. ”其中static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都很陌生,而结合上下文,由转折词汇while课得知static与changes是上下形成对比的,因此很容易推测出static意为“稳定的”。因此,运用语境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英语阅读中的不确定性。

2.运用语境理论,增加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程度。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针对的对象一般为词汇、短语或句子,而忽视了真正应该关注的宏观语篇概念,语境理论则将关注的焦点由点及面,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将书面的完整语篇以及该语篇所在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为背景,强调学习者对整体语篇的把握,实践证明,这种宏观的教学法有益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阅读语篇的理解能力,亩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运用语境理论,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使学生跳出了单个的词汇、短语及小句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学生在阅读完成后,不仅知其学,更知其所以学,从而达到英语阅读的真正目的。

3.运用语境理论,明确英语阅读中代词的指代意义。代词经常出现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文章中,如若学生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代词的意义,很可能会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产生阻碍。如she,you,they,that,worse,better,taller,shorter等词在阅读语篇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对于它们具体指称的对象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单纯地从这些词汇出发,很难辨析其所指对象。例如:“Susan is taller than me,and my sister is shorter than her too.”在这一例句中,对于初中生来说,代词“her”难于理解,到底是指代“Susan”还是“my sister”,但结合代词出现的语境不难发现,其真正所指是“Susan”。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代词所指,这样有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总结

英语在整个初中教育阶段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对学生的前途命运起到转折性作用,因此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英语阅读水平无论是在平时的英语考核还是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上都十分关键,可以说它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核心素养,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大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本文将语境理论引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该理论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英语阅读中的不确定性的减少,同时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程度,更有助于学生明确英语阅读中代词的指代意义。因此把语境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将使教师和学生双向受益,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三英语论文篇8

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诞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原有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学课程教材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颁发了一套教学计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编写出版了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订。那次改革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由于当时国家经过""的浩劫,急需培养出一批各条战线所需的高层次人才,考虑的重点是在使面上大多数学校从"浩劫"的破坏中恢复过来的同时,集中办好一批重点学校。课程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较少考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升学而直接走上劳动岗位的学生的需要,形成了以适应升学需要为主的单一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教材体系。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弊端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和要求偏多、偏深、偏难。

1985年5月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6月国家制定并正式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提出在我们国家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决策,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每个公民都接受较好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为适应升学需要,即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还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就成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毫无疑问,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未来公民的素质。近几年来,发展学生个性,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样,原先的课程教材体系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义务教育提出的目标就显得不相符合。其一,偏多、偏深、偏难的课程教材内容,不符合普及教育中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其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而面向升学需要的课程教材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一需要。因此原有的那种课程教材内容难以培养出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也不能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

第二,新的形势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逐步走上正轨进入到较为稳定和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78年,原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1986年,颁发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78年根据78年大纲编写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英语》课本,其中初中六册,高中三册。随后,根据81年大纲精神对这套教材作了修改,成为正式课本。这些大纲的执行和教材的使用对提高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受到主、客观方面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中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传授、忽视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现象极为普遍,致使中学生学完5-6年英语,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能够真正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的甚少。根据1985年我国15省市高三、初三英语水平调查的统计结果,若按百分数计算,重点中学高三听能测试平均分为58.32,一般中学高三学生为45.21,扣除猜测因素后,其得分分别为48.85和29.65。调查报告指出,“总的来说,重点和一般中学的听力理解都很低,如按听懂70%为及格计,15省市单句理解只有一个省市及格。"统计结果还表明,分析性阅读理解试题及听能测试的语篇理解部分,学生得分都很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材是一大问题。原先的教材注意到了语言教学规律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中、低年级以句型教学和听说训练为重点,高年级以课文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内容按字母、单词、句子、段落和篇章的顺序安排。但是,教材内容偏深、偏多,语言材料偏少;单词的重现率较低,教学内容接直线式以句型、语法结构的体系编写。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语言能力的主要因素。

第三,世界性的外语教学改革潮流与经验既在不断地推动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自从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正式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之后,语言学界对"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展开激烈讨论,与此同时,在欧洲共同体国家中把培养学生具备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变为现实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论述交际能力的专著不断问世。1972年,威尔金斯(D.A.Wilkins)发表了《语法、情景和意念大纲》,范·埃克(vanEk)于1975、1976年分别发表《欧洲单元/学分体系:成年人现代语言学习入门阶段》和《入门阶段:学校的现代语言教学》,门比(Munby)于1978年发表《交际大纲设计》,威多森于1978年出版《交际语言教学》,1985年,哈里蒂(Halliday)的《功能语法介绍》一书问世。这些著作中,有些为交际语言教学的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论证,有些著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第二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旨在发展学生使用语言能力的教材层出不穷,例如,布拉恩·阿博斯(BrainAbbs)等人编写的《策略》(Strategies,1975),利奥·琼斯(LeoJones)编写的《功能英语》(FunctionsofEnglish,1977)、《意念英语》(NotionsinEnglish,1979),ML·玛更等人编写的《活泼英语》(VitalEnglish,1977),亚历山大的《主导英语:初学者A,B》(MainlineBeginnersA,B,1976),等等。这些教材的涌现标志着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进入主导性阶段,并把理论化为了现实。第三是以英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体系不断地趋于成熟,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就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展开了讨论和探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为外语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为彻底改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在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开展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学英语课程教材内容的改革从80年代中期在上述背景下逐步展开。

二、新大纲的基本特点

1.新大纲提出"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因而,学习语言的目的应该着意培养学生获得用该语言进行表达思想、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目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在借鉴国外语言学家和教学法家对交际能力的有关论述,分析国外外语教学的最新发展,结合我国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关于这一提法,我国学者、中学英语教学法专家章兼中教授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91年第四期撰文作了透彻的分析和解释。他指出,"交际能力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具有信息差距和话语能力四个部分。他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特点,认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不具有"真正的交际活动",因而"外语实践能力也不是交际能力,而是为真正的交际活动准备条件,培养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他认为"提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要比培养交际能力更为妥当"。

初三英语论文篇9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教学改革

1.引言

初中英语学习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对于学生后期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改进和发展,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无法较好地发挥,从而不利于学生后期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学在初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极高,这是由于初中英语学习是学生较早的英语学习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学生需要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并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是一门工具类的语言学科,其教学方式应该与其他学科的有所区别。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课题展开讨论,以期通过分析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2.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初中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与很多因素有关。有一些是社会因素,例如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重视,有一些是科技发展的因素,例如科技发展催生的多媒体技术保证了语言文化的传播等。但是无论是什么因素,所带来的作用并不都是有利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种挑战将促使英语教学改革快速推进。

2.1社会对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特别是英语这样的实用型工具,这种重视对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挑战巨大。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学会做题是教学的普遍认识,所以,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正在受到社会的严重怀疑。初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培养习惯是这一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所以,在这种挑战下,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2.2学生英语水平层次相差较大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这种从小的培养对于孩子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帮助非常大。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仍然以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英语教学,势必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认为如果教师讲课的内容都掌握了,就没有兴趣再听讲,而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则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过难,无法及时掌握,同样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在初中阶段,如果学生对英语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学生后期的英语学习和英语语言的运用会有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3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当前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仍然以考试为主,学会做题的学生能够获得较高的评价,这对于工具类的英语评价显然不适合。试卷形式是当前学生学习考核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对于理工科类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适合的,而对于英语而言,考试仅仅能够反映学生的做题能力,最多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及事物判断能力,而真正涉及语言的运用,即听、说等的考核并没有,所以,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是较为片面的,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

3.学生自主学习的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由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而学生应该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导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将会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3.1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分组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英语水平要了解清楚。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为后期的层次教学做准备。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实现的最大障碍就是学生水平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过高或过低的教学难度都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为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做准备。教学计划是因材施教的关键,所以,只要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就能够据此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后期教学提供参考。进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分组是整个教学改革过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3.2自主选择学习课程

当分组完成之后,应根据学生的水平有计划地将他们分为三组,例如,优秀、良好、一般等。当然这种分组仅仅是按照英语学习的水平划分的,并且不能公示,在跟学生家长交流之后,分别三组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课程,这些教学课程要以教学大纲为主,只是难易程度不同。在教师的建议下,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课程选择。在讲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自主设置课堂内容,当然这些内容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英语学习效果。

3.3弹性的教学评价

这种自主的课程选择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变化,分组间的层次会不断变化,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课程的调整或者分组的调整。这种调整的依据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与以往的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评价不同,这种教学评价应该是综合的、弹性的。在考核过程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并根据学生自我的要求将其进行分组间的调整。这种教学评价的最好效果应该是所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能够处于相对一样的水平。

4.结语

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生接受英语较早,水平参差不齐,来自社会等的压力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然上文分析的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改革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董海玲.初中英语“现在完成时”的教学[J].天津教育,2012,12.

初三英语论文篇10

【关键词】结构主义 教材设计 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

一、引言

在当代语言学基础之上,主要有三种关于什么是语言和语言本质的理论,其中之一便是结构主义理论,它把语言内各成分看成一个系统,其中各种成分紧密相关,密不可分。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便是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为最早时期我国的英语教材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可以说,中国的第一代英语教材便是基于结构主义理论而设计的。分析英语教材和英语语言学理论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对教师理解和使用教科书有着极大的帮助,更能使今后英语教材设计上一个新台阶。

二、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教材设计

在语言被当成由各语言成分组成的有机系统之前,许多人认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可以通过传统教学法习得。在西方,教师让学生阅读一系列英文经典作品来学习英语。相对而言,结构主义理论是设计英语教科书比较常见的理论,并已影响了中国英语教学将近二十年。结构主义理论的特征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包括:1)语言是由各语言成分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其中诸如冠词,形容词,名词等紧密相连;2)语言教学的本质是语言形式和语法。让我们来看看出自全日制十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试用版)的两个例子。(第二测,第一版,23和24页,40和41页)

Example 1―Lesson 6―Drills:

This is a book. That’s a bag. What’ this/that? It’s a cake.

Example 2―Lesson 7

What are they/you doing? I am /They are reading.

Open the window, please? What is she doing? She is opening the window.

从以上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版英语教科书秉承了结构主义理论框架的最基本特征,有演练和课文两部分,注重于语言知识结构和语法。教科书的内容是按照介绍语法知识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整本教科书是按照大纲中要求必须要介绍到的语法知识来编写的。所以这一版教科书内容清晰紧凑。在这一时期,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训练听,说,读,写,译这几项基本英语技能,并发展学生的阅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从教材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教材强调读,写,译这三项基本技能,但是忽略了听和说这两项技能的发展和训练。同时也完全提倡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此外,在这一时期,不仅我们国内编写的教科书,就是从西方引进的英语教材也是这一情形。例如《英语900句》,《看,听,学》和《新概念英语》,都是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法来编写的。这充分印证了结构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的流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当中,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教材设计在二语习得领域受到了猛烈的抨击(kelly, 1969)。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结构主义的语言形式能否被对等翻译产生了质疑。教师能够教授语言结构,学生也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些语言结构,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在何种程度上,这些语言结构能够被准确翻译为语言表现能力。同时,这也误导学生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就是掌握它的语言结构。事实上,语言结构只是语言学习的某些方面,而语法教学的严格顺序会阻碍学生去创新他们从未学过的语言结构。当学生彼此交流的时候,他们只会局限在他们已经学过的语言结构当中。如果他们想要达成他们的交际目标,他们只能等到当新的语法结构被介绍给他们的时候了,这种交际活动我们称之为“控制型”交际活动而不是生活中的真实交际活动。有关此种交际活动的例子可以在1982年和1992年出版的英语教科书中找到。然而,它应用简单,易于描述和测评,在教材设计中这种方法也易于理解。希格斯和克利福德(1982)指出,如果我们只是掌握一门语言知识,对我们阻止语言学习中的石化现象有着极大的帮助。他们认为,能够熟练成功地驾驭某一种语言的人必定在早期学习和掌握了这一门语言的语言知识。克拉申(1982,1985)在他的二语习得和检测理论中指出,在某些情形下,若我们掌握了某种语言结构的知识,当我们使用这种语言时,对于我们检测这种语言的精确度是非常有用的。

三、结论

随着对语言本质和结构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并整合其他理论,人们逐步认识到学习一门语言是为了在日常交际中使用这种语言,结构主义理论也并不仅仅是在教材设计中应用的唯一理论。但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教材设计确实在我国英语语言学习的早期发挥过巨大作用,对此我们不应当忽视。

参考文献:

[1]C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regamon,1982.

[2]基于语言学理论的初中英语教材设计.张雅君.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