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成语十篇

时间:2023-04-09 17:29:18

描写人物的成语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1

1、德才兼备:同时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

2、草莽英雄: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3、待人接物: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4、东南之美:指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5、谦虚谨慎:形容待人处事小心而不自满。

6、百代文宗: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7、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8、朝客高流:朝:朝廷;流:品级。旧指职位高而声执势显赫的人物。

9、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10、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11、当世儒宗:儒:儒学;宗: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即大师。指当世的儒学大师。

12、大风之歌:指汉高祖的《大风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

13、传神写照: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

14、温文尔雅: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

15、儿女英雄: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16、登坛拜将: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17、传神阿堵: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18、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19、百炼之钢:比喻久经锻炼,坚强不屈的优秀人物。

20、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比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阴谋诡计的两面派人物。

21、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22、英俊潇洒:指才智杰出,相貌不凡且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23、独胆英雄: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2

 

 

大喜过望,汉语成语。拼音:dà xǐ guò wàng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 《史记·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心平气和,谓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语出 宋 程颐 《明道先生行状》:“ 荆公与先生虽道不同,而尝谓先生忠信。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píng xīn jìng qì,意思是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居众人之中而无怒。)

暴跳如雷,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成语解释[成语]: 暴跳如雷 [拼音]: bào tiào rú léi [释义]暴:急躁;发怒。

心有余悸 [xīn yǒu yú jì]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惊魂未定意思是受惊吓的心灵。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释义惊魂未定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出 处 宋·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心 安 理 得(xīn ān lǐ dé)汉语成语解释: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原来我们只求自己心安理得,那外界的苦乐原是不足计较。”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3

1、憨态可掬:憨态:形容天真而显傻气。可掬:可以用手捧龋形容天真而显单纯,毫无心机的样子充溢在外,很招人喜爱。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

2、丰标不凡: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3、凤凰来仪: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4、一表人物: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

5、出水芙蓉: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6、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7、沉鱼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8、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9、堂堂正正: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10、炯炯有神: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11、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12、仪表堂堂: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13、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14、独鹤鸡群: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15、眉清目秀: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16、衣冠楚楚: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17、其貌不扬: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18、倾国倾城: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19、凤表龙姿:形容英俊的仪表

20、器宇不凡:器宇:指仪表,气度。不凡: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仪表、风度很不平常。

21、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22、相貌堂堂: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23、骨瘦如柴:形容消瘦到极点。

24、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25、如花似玉: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26、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27、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28、龙章凤彩:不凡的仪表风采。

29、眉目如画: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30、虎背熊腰: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31、修饰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32、尖嘴猴腮:腮:面颊。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33、美如冠玉:冠:帽子。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34、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35、面黄肌瘦: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36、一表堂堂:形容仪表堂皇。

37、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38、举止文雅:应该指人的行为举止文明优雅。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4

1、眉清目秀: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2、獐头鼠目: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3、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4、秀外慧中: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5、面目可憎:憎:厌恶。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6、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7、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8、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9、沉鱼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10、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11、脑满肠肥: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肥胖丑陋的形象。

12、面如冠玉: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用来形容男子的美貌。

13、头童齿豁: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14、大腹便便: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15、囚首垢面: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16、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17、出水芙蓉: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18、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19、铜筋铁骨: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20、童颜鹤发: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21、双瞳剪水: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22、肠肥脑满: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23、粉白黛黑: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24、其貌不扬: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25、国色天姿: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26、药店飞龙: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27、雾鬓风鬟: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鬟:环形发髻。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28、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29、虎背熊腰: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30、形销骨立:销:消瘦。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31、燕颔虎颈: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32、骨瘦如柴:形容消瘦到极点。

33、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34、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35、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5

1、心神不定: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2、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3、切齿拊心: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4、春风得意: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5、慷慨激昂: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6、拂袖而去: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7、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8、毛骨悚然: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9、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10、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11、心急如焚:焚:烧。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2、发指眦裂: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13、芒刺在背: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14、不知所措:错:错开;处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15、自愧弗如: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16、心慕手追:慕:羡慕;追:追求。心头羡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

17、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18、畏首畏尾: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19、闻风远扬:风:风声,消息。指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20、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21、悲愤填膺: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中。

22、如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23、何必当初: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24、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25、哀毁骨立: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26、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27、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28、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29、愤世嫉俗: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30、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31、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32、自鸣得意: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33、何乐不为:乐:乐意;为:做。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34、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35、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36、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7、疾首蹙额:疾首:头痛;蹙眉: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38、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39、心事重重:心里有很多顾虑放不下。

40、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41、深仇大恨:深而大的仇恨。

42、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43、什袭而藏: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

44、栗栗危惧: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45、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46、如获至宝:至:极,最。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47、悲喜交集:交:共。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48、视如寇仇: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49、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50、忧心忡忡:忡忡:非常忧虑不安的样子。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忧虑。

51、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52、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53、旧恨新仇: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54、心胆俱裂: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55、烟霞痼疾: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56、心悦诚服:悦:愉快。诚:真心。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

57、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58、心潮起伏:起伏:时上时下。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59、流连忘返: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60、惊心悼胆: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61、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62、怨声载道: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63、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64、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65、怒目切齿: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66、投畀豺虎: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

67、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68、魂不附体: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69、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70、咬牙切齿: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71、食肉寝皮: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

72、魄散魂飞:形容非常恐惧害怕。

73、天怒人怨: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74、抱恨终天: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75、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76、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77、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78、金刚怒目:怒目:睁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79、物伤其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80、心惊胆战: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81、心如刀绞:内心好像有刀子在绞动一样,形容非常痛苦的样子。

82、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83、怒目而视: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84、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85、惶惶不可终日: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86、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87、爱不释手: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88、自我陶醉: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89、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90、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91、缠绵悱恻:悱恻:悲苦的样子。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92、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93、小鸟依人:依: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94、做贼心虚: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95、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96、怒不可遏: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97、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98、怒形于色: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99、谈虎色变: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100、侧目而视: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01、惶恐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102、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103、心猿意马:心里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104、面如土色: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105、感激涕零: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106、见猎心喜:猎:打猎。看到打猎心里就高举。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107、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108、九世之仇:九世:九代,形容历时久远。指久远的深仇。

109、礼轻人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110、满心欢喜:心里面全装着欢喜,形容非常欢喜的样子。

111、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112、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13、羞与为伍:羞:感到羞耻;与:跟;为伍:作伙伴。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114、大发雷霆: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115、不寒而栗: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116、没齿不忘: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117、正中下怀:正合自己的心意。

118、怒气冲天:怒气冲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119、魂不守舍: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120、胁肩累足:胁肩:耸起肩膀;累足:并着双脚。缩着肩膀,重迭着脚(不敢正立)。形容恐惧的样子。

121、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122、胆战心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3、痛心疾首: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124、视为畏途: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125、心有余悸: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126、心惊胆战: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7、失魂落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128、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129、心旷神怡:解释意思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130、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131、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132、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133、面无人色: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

134、瞠乎其后:瞠:瞪着眼看;其:代词,他。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面。

135、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136、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137、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138、归心似箭:形容想回去的心情万分急切。

139、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140、气冲牛斗: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141、自惭形秽: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142、激昂慷慨: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143、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144、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145、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146、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147、切齿腐心: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148、不共戴天: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149、七窍生烟:七窍:口和两眼、两耳、两鼻孔。气愤得好像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150、切肤之痛: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151、怒火中烧: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152、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153、瞠目结舌: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15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155、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156、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157、黯然无神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158、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59、黯然魂销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160、暴跳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161、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162、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163、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164、魂飞魄散: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165、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66、扣人心弦: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167、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68、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169、面红耳赤: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170、千仇万恨:千、万:形容多。指数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极深。

171、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172、切齿痛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173、血海深仇: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174、怒火中烧: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175、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176、惊恐万状: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177、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178、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179、扬扬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180、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181、终天之恨: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182、乐天知命:天:天意;命:命运。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183、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184、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185、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6

抓耳挠腮 挤眉弄眼 暗送秋波 拳打脚踢 辗转反侧 东倒西歪 瞠目结舌

眉飞色舞 一瘸一拐 拔腿就跑 连蹦带跳 一步登天 步伐轻盈 飞檐走壁

健步如飞 大步流星 七手八脚 蹑手蹑脚 手舞足蹈 步伐矫健 匍匐前进

脚踏实地 笨手笨脚 手忙脚乱 手舞足蹈 大快朵颐 抓耳挠腮 举手投足

奔走如飞 上窜下跳 目不转睛 凝神注视 怒目而视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挤眉弄眼 瞻前顾后 举目远望 极目了望 尽收眼底 察言观色 刮目相看

面面相觑 虎视眈眈 走马看花 大喜过望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暴跳如雷

心有余悸 惊魂未定 心安理得 心如刀割 心如死灰 心驰神往 心旷神怡

心乱如麻 心胆俱裂 心神不定 心神恍惚 心悦诚服 心惊肉跳 心花怒放

心慌意乱 心烦意乱 心惊胆战 心猿意马 心潮澎湃 乐不可支 乐以忘忧

百感交集 感慨万端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悲痛欲绝 忧心如焚 忧心忡忡

闷闷不乐 欣喜若狂 怏怏不乐 胆战心惊 柔肠寸断 悔恨交加 惊喜交集

喜不自胜 喜出望外 愤愤不平 悲喜交集 提心吊胆 悲不自胜 义愤填膺

痛不欲生 痛心疾首 痛快淋漓 痛哭流涕 健步如飞 扭头就跑 定睛一看

侧耳细听 冥思苦想 步履矫健 拔腿就跑 目不转睛 听得入迷 挖空心思

大步流星 连蹦带跳 凝神注视 道听途说 飞檐走壁 东奔西窜 怒目而视

大摇大摆 横冲直撞 左顾右盼 步履艰难 飞似得跑 东张西望 一瘸一拐

奔走如飞 挤眉弄眼 匍匐前进 上窜下跳 瞻前顾后 蹑手蹑脚 举目远望

步履轻盈 极目了望 走马看花 虎视眈眈 眼明手快 眼疾手快 风驰电掣

电光石火 眼明手捷 雷厉风行 流星赶月 星驰电走 弩箭离弦 动如脱兔

放声痛哭 失声痛哭 痛哭流涕 声泪俱下 哭哭啼啼 泣不成声 哭爹叫娘

捶胸顿足 号啕大哭 抱头痛哭 点头微笑 抿着嘴笑 淡然一笑 手舞足蹈

大快朵颐 张牙舞爪 抓耳挠腮 面面相觑 嬉皮笑脸 摇头晃脑 长吁短叹

动若脱兔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闻鸡起舞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顶天立地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百发百中 一步登天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 专心致志 手舞足蹈 笨手笨脚 挤眉弄眼 得意忘形

喜笑颜开 呆若木鸡 悬梁刺股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长吁短叹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7

2、落落大方: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3、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4、仪态万方: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8

写作人物描写静动态描写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描写的内容。

一、细描与白描

1.细描。细描是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进行浓笔涂抹,细描是文章的血肉。可以说,没有精湛的细描,就不会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就没有文章的真实感。大文豪鲁迅说过,描写人物最好写他的眼睛。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买桔子时的情景就采用了细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正是这个细描,写出了父亲的艰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鲁迅在《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先前买酒时,付钱时得意洋洋地“排”出九文大钱,而到后来却“摸”。这些细描,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毒害之深而又迂腐穷酸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2.白描。白描是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比如,《孔乙己》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这里未加任何夸张、渲染,可是一个饱受欺凌的旧知识份子孔乙己的形象却鲜活地站在了读者面前。

二、人物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常用的有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常用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如汉乐府名篇《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衬托,描写出罗敷无与伦比的惊人之美,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想象。

正面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有:(1)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2)心理描写,即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进行的描写。(3)行动描写,即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4)语言描写。精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能使文章增色许多。那么,怎样描写语言,运用语言呢?首先,引用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作文升格的一大诀窍。合理而巧妙地运用风趣语言,能够化生硬为生动,变平常为非常。幽默的语言如夏天的凉风能使人清爽;幽默的语言是山间的清泉,令人心旷神怡;幽默的语言可以打开尘封的记忆,使人敞开心扉,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比拟句,“他的学问多得挤掉了头发”。调侃式的,一位老师说:“如果坐在后面说话的同学都能像前面玩手机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就不会影响中间睡觉的同学了”。这样的语言都能给文章增添色彩。再比如,这样的打油诗:“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觉,又恐明日挨训,恶语似毒箭。无限凄凉情,真想离人间。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盼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天开眼,与作业再见”。这首反映课业负担繁重的打油诗,幽默中透着一股辛酸,令人耳目一新。其次,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修辞能使语言优美,还能突出主旨,优化结构。比如,“我们用心灵呼唤友谊,让友谊变成清晨你窗前一缕温暖的阳光,让友谊成为小鸟的清啼,在你耳畔吟唱,让友谊成为你寒冷时身边红红的火炉,让友谊变成烈日下你头顶的一片绿荫”。这段排比、比喻句,尽情呕歌了友谊。四个句子条理通畅,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增添了气势。再比如,朱自清《春》中的第四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灵活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很优美,读这样的语言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再次,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既能增强表达效果,又能展示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比如,“荷花映日的六月,我彷徨于河边。我不愿沉迷于李清照‘冷冷清清’的凄凉,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沧桑,更不愿‘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泪流满面……”这段文字优美,但不雕琢,句式灵活多样,读来琅琅上口,听来流畅悦耳。再比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地轻轻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地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这段文字引用这些名人诗句,不仅使文章语言优美,增强了表达效果,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三、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比如,“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段文字优美,描绘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动态描写是指以动来写静,或用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描写。比如,“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奔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动态描写,淋漓尽致,仿佛读者看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

四、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可分为两类:

1.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如前文“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中的那两段文字。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9

高一作为初高中的一个衔接点,写作课该上什么内容?对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初中作文是以记叙文写作为主,高考作文尽管文体不限,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逐渐增强,议论文写作教学自然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但让高一新生直接学议论文写作未免有点儿早。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于是我选择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这块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更加灵活地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写作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怎样有效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不仅让读者看到他的形,而且要看到他的“神”,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让读者在文中能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感知人物的喜怒哀乐,性格脾气。有了这样的考虑,我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生成了,我要上的课是“细节,让你的文章更动人”。

我是这样设计这堂课的,先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哪些具体方法,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然后学以致用,用这种手法写一则语段。

怎样的描写是细节描写,学生自然是知道的,选一个学生较熟悉又经典的语段作为引子唤醒学生的记忆。《背影》是初中教材内容,我选择父亲蹒跚穿过铁道买桔子这个动作描写,并且提供了朱老先生原先对父亲动作的描绘“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的一句简短的话,比较两个,哪个语段更精彩?设计这个问题的意图是引出“细节描写”这个概念。趁机也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就是把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等,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第二步,重温经典。紧承前面的概念找了两个关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语段,语言描写是孔乙己给孩子分茴香豆这个情节,心理描写是弗朗西斯逃课回校时得知从此不能学法语的心情,用这两个语段是想得出一个方法,对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能使人物更形象。

第三个经典语段是《社戏》中大家伙一起划船去看戏时看到的乡村夜晚的景色。这个语段的鉴赏是为了说明添加景物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在这样的方法指导之后,我给学生一句话要求用刚才所学的两种方法扩写。

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试上之后,发现问题出来了。第一,我自定的标题是“细节让文章更动人”,但是本堂课是围绕人物描写让文章更动人,太大了点。其次,景物描写分两种,即纯景物描写和用来烘托人物的景物描写,从我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来看,需要的是为写人服务的写景,这样看来,《社戏》这个语段不太合适了,鲁迅先生写故乡宁静的夜景为了表现对故乡的怀念。第三,语段鉴赏分析不到位,这样的描写对塑造人物的分析作用分析不透彻。

于是我对一稿进行了修改,鉴于整堂课的设计是围绕“塑造人物形象”,用的方法是“细节描写”,我把作文课标题改为“细节,让人物形象更饱满”,这样的标题让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在朱老父亲穿过铁道买桔子的两段文字比较之后,把问题更加明确“父亲穿过铁道的艰难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指向性更加明确,不像原来那么大而空,希望通过这个话题直接切入“细节描写”。围绕“艰难”二字,分析作用,父亲越是艰难,对儿子的体贴疼爱就表现得越明显。

在第二个环节的方法指导中,保留了前面两个语段,而把景物描写的语段换成了《荷塘月色》中荷塘四周的景物描写,做这样的调解是考虑到本堂课的人物是塑造人物形象,要选择一个烘托人物形象的景物描写。宁静的荷塘夜景是用来烘托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

描写人物的成语篇10

关键词:赋形思维;构成思维;描写;焦点觉知;附带觉知

一、对传统“描写”定义的批判

(一)只有表层的写作路径思维,没有赋形思维的控制

现作学中,“描写”的定义为:把描写对象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实态具体地、逼真地描摹、刻画出来,展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可是,复杂缤纷的人、事、景、物,不可能都成为文章行文的描写对象,怎样判断、选择描写对象组织成文?这需要我们以写作的主题为标准进行筛选,能突出、渲染主题的对象才能入选为描写的目标。

因此,描写就是要选择那些能够渲染主题、有助于主题清晰化的事物进行描画,这种思维操作技术,就是赋形思维。但是,现行的“描写”定义缺少了描写的关键思维过程――赋形思维。它只点明了描写所需运用的路径思维――“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却没有阐述如何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所选对象进行描写,即路径思维的实践过程。因而,现有的“描写”定义,不仅缺失赋形思维的控制,其点到的路径思维也是表层的、缺乏具体操作程序的空洞表述。

(二)只有描写的“焦点觉知”、“焦点意识”,没有“附带觉知”、“附带意识”

波兰尼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觉知分为两种:“焦点觉知”与“附带觉知”。“焦点觉知”是指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认识对象整体的觉知,是一种对目标最后落实的操作完成状态;“附带觉知”是指构成对象整体的细节虽并非我们的注意力焦点所在,但仍能被我们所觉察。附带觉知是一种前提、条件、导引,是一种选择、把关、控制,是一种“未完成状态”的决定性力量。

波兰尼指出,在人的每个现实的觉察认知里,这两种觉察因素是同时存在的。例如:在讲话或者写作的时候,其“焦点觉知”、“目标觉知”是文本形式的形成;而“附带觉知”则是材料、词语的理解、选择与结构以及思维如何展开而形成有序的意义体系,是讲话和写作行为的前提条件、途径和手段,也是表达行为是否成功的关键。

然而,现作学的“描写”定义中,只说明了描写的“焦点觉知”――文本形式的形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的空间和状态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而对于描写的控制、选择和实践的思维机制――怎样选择事物;对所选的描写对象是否贴切,是否可以很好的表现描写主题等问题的思考;材料的展开顺序、组织结构等描写之“附带觉知”的问题,却并未揭示出来,因此这不是真正的、科学的、有效的描写理论。

(三)传统写作学中“描写”定义的后果

现作学对“描写”定义的阐释中,只有表层的路径思维而缺少赋形思维的控制,只有“焦点意识”而没有“附带意识”。这将会导致人们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出现:不知道如何选择描写对象(要对哪些事物进行描写);也不知道怎样对描写对象进行控制、展开与组织。这就往往使得描写成了是自然主义的“录像”,而不是艺术化(有所选择、组织)的经过剪接、加工的“电影”。

二、象形字的描写思维规律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字以线条描画事物外形轮廓结构、表达字义的方法就是描写的表达方式。然而,许慎却没能道出象形造字背后的思维原理:象形字究竟是如何象形的?换言之,许慎的象形定义中只有“焦点意识”――“画成其物”和表层的“附带意识”――“随体诘诎”,缺乏明确的“附带意识”:选择事物外形轮廓中的哪些部位作为描写元素进行描写――如何判断、选择所要描写的部位(赋形思维)?怎样结构、组织所选的各个描写元素(路径思维)?这些象形字描写的选择与组织的问题,是“附带觉知”要解决的问题。

象形造字首先建立在对事物的构成性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成果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渐渐形成了统观论的思想,有了集合性的概念,能抓住各类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在本质,从而能对世间万物进行分门别类,也能对种类内部各个事物的结构、构成元素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剖析。

在对各类事物外形组织结构熟悉的基础上,象形造字才能抓住事物各自的典型外形特征为“字眼”、描写的主题,选择事物(或借助事物周围的其他事物)外形轮廓中能代表或渲染主题的部分进行描画、赋形、结构字形。无论是对事物能表现自身特征的各部位的描写,还是借助周围环境的衬托对主体事物进行渲染,象形字每个部位的每一笔描画,都是一种赋形思维的途径:对事物轮廓特征的层层渲染,对字义主题(事物典型特征)的重复性、清晰化赋形。在对所选的各个描写元素进行描写的过程中,事物的典型特征被不断地重复、强化,其物形、字义也就愈发突出、清晰、明朗。同时,不同特征的象形字之间又形成鲜明的比较、对照,在相反、相对的事物的反衬中,各自之间形成很好的区分。重复与对比两种赋形思维双管齐下,从不同角度对物体形象进行强化,二者运用的越多,事物的外形越形象、生动,字义信息越鲜明、清晰。例如:“犬”(甲骨文、金文、小篆)字,描写了犬类瘦腹、尾巴上翘的典型外形特征的同时,又对头、耳、四肢等其他身体部位的外形轮廓进行描写、赋形。由此一来,“犬”字不仅主题特征突出,而且,在其他部位的层层渲染下,其形象更加鲜明,字义就不言而喻了。同时,“犬”又同“马”(小篆)、“象”(甲骨文、金文、小篆)、“鹿”(甲骨文、金文、小篆)、“豕”(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四蹄哺乳类的其他动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好的突出各自的典型特征。

由此可见,象形造字是赋形思维控制下的构成思维操作:利用重复与对比的思维操作模型,在字形的组织、结构中,将事物的典型类别特征充分具体化、渲染化、造势化、清晰化。

三、解决的办法、出路

象形字的描写思维与技法,对于解决传统写作学描写定义的局限,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在路径思维的基础上建立赋形思维的认识

赋形思维是描写行为的起点,也是描写行为的最终目标和理想,但它缺乏方向感、操作性,是一种空间性的写作思维状态,而不是时间性、逻辑性、程序化的写作思维状态。因此,要对描写的赋形思维达到操作性的境界,就需要结合路径思维――描写行为的具体实践途径――分析与综合。整个描写行为的过程是:

首先,确定描写对象:用赋形思维选择、确定可以渲染描写主题、立意的人、事、景、物作为描写对象。然后,用路径思维确定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对所选对象进行描写、组织与结构成文:可以采用因果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构成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过程思维的分析与综合、程度思维的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来实现对所选对象的具体描写过程。以赋形思维引导路径思维,以路径思维实践赋形思维,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顺利而成功地实现描写过程。

(二)在“焦点觉知”、“焦点意识”的基础上,建立“附带觉知”、“附带意识”

在描写的写作行为中,创生描写的言语形式进行表意的意识,是“焦点觉知”。按描写的话题、主题进行材料与语言的选择与组织,将描写的主题具体化、修辞化、赋形化的意识,是“附带觉知”、“附带意识”。后者是实现描写行为的前提条件与关键所在。

可见,描写的写作行为的本质是一种选择化、组织化与秩序化的过程。选择和组织的依据、思维操作模型(赋形思维、路径思维)就成为附带性知识本身。描写选择的本质就是要把符号体系的外延中那些非“事物或行动的固定场境所固有的”意义的材料、语言符号排除出去;把那些能够表现“事物或行动的固定场境所固有的”意义的材料、语言符号选择保留下来,从而组成文章结构。

故波兰尼说:“说话就是创造符号、观察其贴切性并解释其种种可选的关系。虽然动物也具有这三种官能,但是它却不能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不止是“说话”,所有的写作行为(包括描写)都是如此。“创造符号”就是为了表达主题,而创生语词、句子、结构、话语等语言形式“符号”,这是写作的“焦点觉知”、“焦点意识”。“观察其贴切性”就是考察、理解、评价、判断“语词、句子、结构、话语”的表达意义的“贴切性”(即“赋形思维”),是一种“附带觉知”、“附带意识”。而“解释其种种可选的关系”,也是说话、写作的一种依据主题、意义对语词、材料、结构的选择问题(即“赋形思维”),这也是一种“附带觉知”、“附带意识”。这些“附带意识”都进行完毕,句子、段落、篇章的组织才能生成,焦点目标――话语语篇、文本得以实现。描写作为写作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实现过程也是经过“附带觉知”下的选择、判断与组织(即“赋形思维”)之后,才能最终实现“焦点觉知”的文本呈现形式。

因此,围绕描写主题,在“焦点觉知”、“焦点意识”的基础上,建立“附带觉知”、“附带意识”的技能意识(即:赋形思维控制下的路径思维的立体性思维结构和状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描写写作行为。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四川新华彩印厂印刷,1981.

[3]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4]王筠.文字蒙求[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王筠.说文释例[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7]李白鹤.默会维度上认识理想的重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