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07:27:01

高考历史论文

高考历史论文篇1

一、关于试卷结构的调整

为了适应高考的全面改革和加强能力考查的需要,今年的历史命题注重吸收以往经验和近年研究题型考查功能的成果,对部分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作了适度的调整,即进一步压缩了难以考查历史思维的填空题,适当增加了客观性强又较能体现历史思维考查的多项选择题。同时,对材料解析的考查进一步向选择题延伸,共有5道选择题计10余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辨析的水平,从而在事实上扩大了试卷考查材料解析题型范围和分数比重并增强了材料解析的客观性。

近3年试卷题型结构的变化

对于试卷长度的调整,今年主要是增加了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去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3890字(不含标点符号),平均每分钟要阅读33字;而今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4590字,平均每分钟阅读39字,其阅读量比去年增加了18%。从1993-1995年题型结构变化的轨迹看,试题数量则趋于稳定。从近两年试题答案字数总量看,今年考生答题需要书写字符约1670个,平均每分钟写14字,同去年无异。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在不增加题目数量和答题书写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试题的阅读量,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试卷的学科特点和对考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水平与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阅读量的增加集中在选择题部分,说明选择题考查能力的力度已有较大加强。另外,今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字数明显减少,有利于阅卷操作,减少评分误差和提高评分者信度。但是,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字数反而有较大增加,这又不利于阅卷操作和减少评分误差,从而影响了评分者信度。

近两年试题字数和答案字符数之比较

从题型结构、试题内容以及参考答案来看,今年的历史命题还刻意调整了试卷的难度结构。这就是适当提高卷Ⅰ的难度而尽量降低卷Ⅱ的难度。在卷Ⅰ中,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往年的单选题多为送分题,能力要求偏低,今年则明显提高了能力要求;多项选择题由于考查材料辨析和概念理解的比重增加,其难度也略有提高。在卷Ⅱ中,填空题的难度和去年比相差不大;材料解析题的难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试题虽然注意降低阅读难度,尽量减少阅读障碍,但由于其考心向材料本身转移,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领会和信息提炼,使得不少考生还不适应,再加上有些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因而其整体难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问答题的难度从题目本身看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试题减少了理论概括与阐述的要求,降低了能力考查的层次,但由于问题比较具体琐碎,答案要点繁多且在中学课本上少有直接表述,主要靠考生自己分析、归纳,这也大大增加了阅卷难度,因而在客观上没能使试题难度降低多少。通过上述调整,中等难度的试题和问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增加,这对于增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有利的。

另外,今年的命题技巧和试卷设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如在反向选择题的否定词语下加上重点号以示提醒;把每个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分别独立排在一页试卷上,这样既方便了考生答卷,又方便了阅卷评分。

二、关于学科知识的变化

今年的历史试卷,根据目前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取消了世界古代史,并相应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即分别由过去的35%和30%,提高到40%和35%左右,其中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由去年的4%提高到15%以上。由于世界古代史的取消和近现代史的比例增大,试卷对考试知识范围的覆盖面也相应增加。把《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同高中教材的“章”对应起来,今年试题对中学知识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对于中学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覆盖程度,能够影响中学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995年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的变化

今年试卷调整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内容的考查比例,增加了经济文化史的分量。经济、文化史的内容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今年的40%左右,其中经济史内容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卷中占40分,比原来超过了1/4;文化史内容尽管在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被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仅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但其在试卷中的比重也超过了10%。在中国古代史试题中,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分别占了28%和41%,其比重是很高的;在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占了近50%;在世界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则涉及很少,还不足5%,其余都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有些比例失调。在高考试卷中充分考虑经济、文化史的比例,有利于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教学。

今年试卷针对近年试题理论要求偏高的倾向,调整了对不同层次学科知识考查的比例,注意强调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本身,适当降低理论层次和压缩对理论思维考查的分量。其中,着重考查历史事实的试题达105分,占试卷的70%;着重考查历史概念和观点的试题约35分,占试卷的23%,这个比例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着重考查理论概括的试题分数只有10分左右,占试卷的7%,而去年则达到15%以上,今年试题对历史事实考查的比例虽然很高,但主要是着眼于对史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而极少考查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试卷对历史事实的考查加强了,理论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对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也大大提高了。这在材料解析和问答题中自不必说,在选择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也都是考查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仅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的第1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A.按血统关系组成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由于今年的试题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各选项)直接出自中学课本中明确表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所占分值不足70分,为全卷的46%。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取自中学课本明确表述的内容有23.5分,占该部分全部答案的59%;中国近现代史有25.5分,占43%;世界近现代史有21分,占40%。这一情况表明,高考命题进一步摆脱了现行中学课本的束缚,试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大为增加。

另外,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本学科内容时,注意了同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的联系和渗透。这甚至在最不起眼的填空题里都有所体现。如第33题就是间接地考查了遵化和松江两地在地图中的位置,而历史课本里则没有这个地图。再如第37题要求考生答出80年代非洲大陆尚未摆脱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两个地区纳米比亚和南非,其中当代南非问题历史课本里根本没有涉及。

三、关于能力考查的加强

为了增强学科能力考查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今年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重新作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归纳为“再认再现”、“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4个方面共9条。依据《考试说明》,今年的历史试卷调整了能力考查的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了考查比重。

1995年历史试卷能力考查分析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近40%,其中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试题比重较大,占48.5分;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试题内容近10分,这类试题在试题中的问题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和问答题里,并且绝大多数都着重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选择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C.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问答题:“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等等。如果考生对这些历史知识不理解,是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材料处理”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近40分,占全卷的1/4以上。其中只要求“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试题分值有10分左右;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分值有24分,占了较大比重;要求“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试题分值只有5分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的单一形式,在选择题里有了较大扩展,并表现出较高的命题技术水平。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这个题目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

试卷着重考查“历史阐释”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达53分,占全卷的35%。其中,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有24.5分,这类试题或问题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里,如选择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疆固守疆界”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都比较典型;着重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试题分值有16.5分,主要集中在问答题里;着重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试题分值有12分左右,主要体现在问答题和少数选择题里,材料解析题里也有一定的要求。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没能作出明确规定,“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的要求虽然在一些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渗透在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考查之中,但在实际上无法保证试卷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历史试卷明显增加了对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甚至运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考查,要求考查这些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超过全卷的3/4左右。同时,注意降低各方面能力考查的层次,减少了高层次能力要求特别是理论要求的分值。这些情况反映了命题专家良好的主观愿望,即在不断加强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当降低理论层次,保持适中的试题难度,以取得理想的测试效果。

四、关于思想教育的渗透

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其学科德育功能,体现思想教育性方面,也注意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许多试题不仅注意在知识的考查中自觉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等,而且将这些教育内容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到对学科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考查之中,体现了对考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深层次考查。关于这一点,在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里都有普遍反映。例如,选择题“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和“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材料解析题第38题中的两问“应如何理解材料三(马克思语录)的内容?”“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问答题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等等。

高考历史论文篇2

在整个高中阶段,所有学生一般会在高一年级将所有科目作为必修课程,在此期间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对孩子所擅长的科目,即文理作出一个综合的衡量与判断,然后会作出适当的取舍,在整个教学当中学生也会自发对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产生排斥心理,如擅长数、理、化的学生自然会对历史课程不够重视,他们形成的思维是:“反正我又不选文,高考也不考历史,不学也没关系”。出于文理分科的考试模式,学校与老师也不免形成敷衍的心态,再加上不少高中院校重理轻文的风气使得历史课程并不能得到该有的重视。对于文科生而言,历史课程的地位举足轻重,历史、政治、地理在高考中总分值300分,其中各占100分,历史课程本该重视体系贯通,但是初中阶段不少学校将历史课程看得可有可无,尤其是初三年级,所以不少同学在高中的学习中很难将历史课程整体串联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历史的理解与记忆。

二、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课程改革

新高考模式下的文理不分家可谓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为适应新高考政策,各学校与老师有必要对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作出创新性的突破。

(一)历史教材的编排新历史教材的编排注重分类与专题教学,主题与侧重点都很明确,这样一来便于学生对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最终能够自己分析差异及成因。另一方面,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其专业度的要求必将有所提高,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的体系与顺序进行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自然会使不少学生失去对历史课程的兴趣,长期下去,历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所以针对新的历史教材还需要教师的合理安排与应用,激发学生的无限兴趣与潜能。

(二)对历史课程思想的转变近些年来根据文理生的就业形势来看,理科生的可选择性似乎多于文科生,出于这样的原因,不少高中院校形成重理轻文的风气,家长与学生也被渐渐感染,从初中便更加重视数、理、化的成绩,对历史、政治、地理只是做简单理解。这样的思想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新的高考模式也正是做出了对这一错误认识的反驳,不分文理,综合考量学生的能力。新的高考模式一经提出,不少学生也纷纷抱怨学习压力的加大,不少家长也会担心孩子门门学不好、学不精。针对这一顾虑主席也提出“多元录取”的政策,所以在学生录取与未来就业上家长大可不必那么担心。在传统高考模式下不少学生呈现极端化,即理科知识门门精通,但文科却一窍不通或文科知识学得很好,但理科知识却一点也不懂,这样的偏科现象甚至不在少数。我们要知道未来的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新高考的政策也正是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综上所述,学校、家长、学生在新高考政策上应该有全面与深刻的认识,不应只顾及到眼前的利益,应为社会的发展与孩子的将来作出更长远的打算。

(三)历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新课程的改革一直强调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应着眼于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根据以上宗旨学校有必要对历史课程作出整体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如若具备相关条件,可以模拟历史的情形再现,也可以组织学生排演相关的历史短剧或者安排学生观看相关历史的电影与电视剧,在近几年电视银屏上历史巨作层出不从,经过改编的故事情节更是五花八门,这样一方面可能会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造成一定的混乱,所以这时候校方应对学生做出正确、积极的引导,对影视剧中存在的历史问题及时做出探讨,避免学生误读历史。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也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教师在历史的教学方式上也应作出深刻思考与大胆尝试,首先要优化课堂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如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乡土资源导入课堂,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是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时,他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可以多加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历史教学当中刻意去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带入预备包含感情的意境当中,进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之感,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呼应,如此一来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与记忆必定深刻;最后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优化学习的方式,通过对历史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可以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高考历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29-04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历史第40题第3问,必须以小论文的形式回答。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第41题,是一道独立的小论文试题,没再与材料分析题“混搭”。这样纯粹的开放性小论文题很值得研究。按常理,头一年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第二年再次出现,教师和考生都应该有所准备,平均得分应该有明显的提升,但这种小论文式的题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从考生答题情况可以得到证明。请看下面三组数据(注:以下均为湖南考生数据):

根据表1和表2的原始抽样数据,综合成表3,制成柱状图后,可以清晰地得出如下结论:相比2010年,2011年得0分的比例减少7.3%,在1~5分区间的比例减少9.4%,但5分以下的低分考生(含0分)仍达到了61.8%。6~9分段得分的考生比例增加了16.7%,但是优秀考生比例的增幅较小,仅增加0.3%。柱状图呈现低分段集中,高分段很小的“畸形分布”。从整体分析,该题的抽样平均得分为5.02分,比2010年仅仅提高了1.6分。这说明考生解答小论文试题的能力,只在“量”上略有提高,而在“质”的方面没有明显变化。

小论文题究竟难在何处?通过对中学的调研,湖南师大高考历史研究中心的成员发现,教师虽然对提高考生小论文的答题质量非常关注,但对如何进行小论文的训练倍感困惑,甚至束手无策。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先从高考命题思路的分析入手。

(一)小论文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开宗明义指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说明》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1] (p.26)

命题者“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给考生提供历史素材,要求他们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再根据论点进行史实论证,用小论文的方式答题。这样的题型一出现,中学反对声一片:普遍反映题目超纲,高考复习没法搞;部分高校教师也持批评态度,以至在判卷环节违背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标准,重新制定评分细则,并不以考生答题的思维计分。

《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它特别强调要“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p.26)。其实,这就是对小论文题型所作的提示。这种新题型能较好地拉开优秀水平考生与一般水平考生的差距,使考生逐步与高等院校接轨,真正实现为高校选拔人才的目的。可以说,全国新课程试卷出现的开放性的小论文题,不但没有“超纲”,而且正是践行了《考试说明》强调的思想。

(二)小论文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2] (p.1)。历史课程设计思路则进一步明确,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p.3)。运用史料创设情境的小论文题,既与高中课程方案相吻合,又符合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依据课程标准,高中历史教科书出现岳麓版、人民版、人教版等三种主要版本。高考因为涉及全国多个省、市、区,命题不可能只根据某个版本,因此,《考试说明》特别指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1] (p.26)。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就不能只依赖于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只能以使用的教材为依托;不能只“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学生使用的教材转化为学习材料,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抓住典型,训练学生多角度的看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及其文字表达能力。高考之前的“临阵磨枪”应对不了小论文题型。

(三)小论文命题的基本方向是“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过去高考依据按照通史体例编写的材,主要从纵向考查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掌握程度,如2001年考查非洲殖民化的过程、2002年考查东北大连旅顺租借恢复过程、2009年考查中国的税收政策等。为了使传统高考向新高考顺利过渡,2008年出现了中西方比较题: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

新课程的教材按照专题体例编写,专题内容基本是中西比较,世界史并不完整。各个专题涉及的角度也不相同。大体以文明史观为主,全球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也都有。因此,在高考新课程试题中出现中西比较的小论文题,完全符合课程内容和课程理念。2010年第40题是最好的证明。

第40题所列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材料,是教材表述的基本依据。然后给出英国由“原工业化”到“工业革命”的变化材料,第三个材料是恩格斯的观点,要求论证的问题是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理解。第3问小论文题目的主要观点是,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雇佣关系发展成资本主义制度。隐晦的观点是,中国不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011年第41题的材料中说:“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就意味着西方崛起主要原因是由于亚洲与中东国家的引领,而不是其内部原因。1500年前后的亚洲,中国是典型代表。明朝中后期,中国的农业经济、航海技术、贸易等无疑是最令世人瞩目的。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是探究近代西方崛起的原因,但也隐含着另一个重要命题:中国为什么沉沦?专题体例的教材背景,对小论文命题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1] (p.26)。

从课程内容看小论文题命题的大体思路,给备考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那么,就小论文题的复习,我们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建议之一:要重视历史知识的整体性。

现在一线青年教师大多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精英。这些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落实非常到位。他们指导出来的学生,应对高考选择题可能比较有优势,但考生缺乏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能力。面对考查历史素养、跨度大的小论文题,基本上不知从何下手,能够答题,但是跳跃式地作答,只答一点,不及其余,很难形成有逻辑的、完整的论述;有的考生思维角度不准确,不能列出准确的框架,呈现一堆杂乱无章的知识,甚至列举一些与小论文的要求风马牛不相及的史实。2010年的小论文题目的第3问提到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居然有不少考生答商鞅变法的内容。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抓纲理线”。文科班复习应该引导学生找到历史发展的脉络,用历史线索把学生获得的散落知识串联起来。如高中历史必修(一),其历史发展脉络就是:“要求学生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3] (p.9)

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时,教师都会遵循历史发展线索,运用现代化史观,突出强调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近代化。但是很少有教师能指导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对中国近代化的系列知识形成整体认知。其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受到了挫折。其后,人们进行反思,开始考虑政治改革。是政治近代化的启动,清末新政则是政治理论转化为实践,企图完成未竟事业的一种尝试。辛亥革命是政治近代化的高潮。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政治近代化又遇到挫折。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关键在人。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的探索。既是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又是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全面展开了近代化的进程。

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所说,学科结构既是学科的课程中心,又是教学中心。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就容易理解掌握整个学科的内容;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就能够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4] (p.20)。理解掌握了中国近代化的整体知识,学生答这方面的小论文题目,或者进行知识迁移,才能游刃有余。

建议之二:教师要在备考环节要发挥主导作用。

在湖南省各地讲座、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各地、州中学,过分依靠名校资料这个问题很严重。湖南的一些文化公司与长沙名校合作,学校每月给文化公司提供一套测试题,文化公司再向全省高三推广,同步使用名校试卷。教师和学生虔诚地使用这些试卷,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甚至学习进度,都被名校“绑架”。学生考完后,教师拿着公司提供的答案去给学生讲解。教师自己没有理解,直接向学生塞答案。学生抱怨说:“老师总是给我们念答案,要我们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但我们就是不知道,怎样去提炼有效观点。”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他们永远被动地使用着资料,低层次地重复着这些试卷,把学生拖得精疲力竭。由于试卷应接不暇,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小论文的题目虽然也有,也做了一道又一道,但老师随意给分数,试卷随之束之高阁。一批较好的小论文试题,实际上还是被当作了传统的材料解析题使用,没有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学生下次面对小论文,仍然不能深入作答,复习永远在低水平徘徊,无法达到较高的层次。

建议之三:教师要精心设计小论文试题。

首先,指导学生审题,找到合理的答题角度。审题是判断本题的命题指向,看懂试题要求。题目还没看懂就草草回答,肯定失败。审题虽然占用时间,但对于理清思路至关重要。成也审题,败也审题。成败关键在于审题。

其次,教会学生提炼论点。用材料提出问题,用小论文的形式回答,是高考全国卷已经使用两次的模式,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问题看清楚材料的观点。观点搞错了,回答就没有立意。

第三,指导学生史论结合地论证观点。空谈得不到分数,再华美的文采,缺乏可靠的论证,也得不到认可。历史小论文的特点是用史实论证,有论点,有论据是小论文的基本思路。复习适应训练学生确定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论证。展开论证一定要史论结合,为论点提供充分的历史事实。在平时课堂提问时就应提示学生,讲历史问题要有根据,有证据才能下结论。没有证据意识,小论文是写不好的。

第四,要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是很多学生的毛病。而历史思维既要有证据,又讲究逻辑。没有逻辑的思维必然是混乱的。要把根据逻辑化地表达出来,需要平时有目的的训练。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路,注意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

历史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怎样课改,强调基本功永远不会过时。按照现在高考的要求,基础知识缺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恶补”基础知识,也不见得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在基础知识夯实的前提下,训练考生规范答题是大有裨益的。

2010年,《历史教学》杂志曾组织了高考第40题的讨论,各省之间的差异很大。在南方的一些省份,现在对这种题型的评分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将评分参考分观点、论述内容、整体评价等三部分,采取SOLO评分与采分点评分两者结合的办法,从论述与思维层次两个方面计分[5] (p.23)。做小论文时,考生还是要按照历史答题的基本规范进行操作,如“先表态,得观点分;想论点,得分论点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排好版,注意逻辑联系。”

【作者简介】余柏青,男,1972年生,湖南平江人,湖南师大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学研究。

曹英,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师大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史与高考历史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长沙:湖南出版集团出版中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考历史论文篇4

【关键词】高考 历史 材料解析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第41题,有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了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制作了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图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在这道历史考题里,让学生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这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要求较高,并要求对历史上相关知识有非常熟悉的掌握与识记,同时还可以提炼出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凝结成正确的历史观点。从这一点上来讲,这道历史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灵活性,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第41题材料以图示出现,沿袭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思想,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仍然比较主流,考查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与中国人民的探索,在模式方面,沿袭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传统,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就是考察考生把握与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的能力。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图示的分析上,然后是对于材料的阅读,进行试题作答。可以说,这道题是非常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历史试题。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近年看,一直占据约25%的高考分值,这一部分得分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历史成绩。因此,学生对于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与学习,也就直接决定学生的考试成绩。鉴于此,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我对近几年历史高考材料题的解答与学习进行探索而得出的一些学习策略,以便为更好地提高历史材料题成绩提供帮助。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分三步:阅读与思考、分析与梳理、整理与解答。

阅读与思考是解题的基础。能答这类题我们通常要先看材料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还有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

分析与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阅读完材料之后,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梳理,找出材料的中心信息,然后围绕这个中心信息,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分析材料所涉及的历史问题,梳理问题层次,探究解题的突破口。同时,还要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更要找出材料与问题的相关点,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层诱导的递进式;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小论文式材料题。

整理与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一是材料解析题一般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二是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三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四是对小论文式的材料题作答时要注意观点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要表述成文,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解答时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策略,确保高考历史考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论文篇5

一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历史基本理论,将史学理论教学寓于对史实的分析之中,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比如在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分析时,引出“思想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对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帝国主义形成等内容进行分析时,引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观点,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理论,更重要的是感到学习历史理论不是为学理论而学理论,也不是把历史理论当做纯知识来学习,而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得出这些历史理论,或用史实来论证理论,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理论辨析新的历史现象能力的目的。下面还有一些专业性理论观点也是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用到的:(1)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的观点;(2)顺应历史规律(潮流、趋势)的观点;(3)民族自强自主的观点;(4)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5)探索改革和创新的观点;(6)为国为民的观点;(7)历史可供借鉴的观点;(8)开放有利于发展的观点;(9)物质文化交流利于双方进步的观点;(10)世界先进科技互相吸收的观点;(11)发扬优良传统的观点;(12)政权在社会上居于核心地位的观点;(1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观点;(15)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共性和个性,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观点。将这些理论观点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就可以深化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强化史学理论的教学。即在高三上完新课,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后,再有意识地、系统地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作深入浅出地介绍,使学生对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宗绪先生总结出来的“四条标准”去观察分析历史。这“四条标准”是:①生产力标准(确认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②实践的标准(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立论)。③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标准。④从人类文明演进史的高度看历史(确认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人类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有时是很惨重的,如战争、屠杀;但与人类文明演进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代价不仅是难免的,而且是极其微小的)。如对原始社会各个阶段的更替,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化,世界近现代史三个阶段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垄断时代)等历史现象要用生产力标准去分析;对“”及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新思维,中国的改革开放等事件要用实践的标准去分析,根据其实践的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对诸如圈地运动、农民起义、革命等事件,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分析。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即不仅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还要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潮流,历史的主要课题等;在分析历史方面也强调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把人物和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等。

三是强化运用历史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史论分析水平。在课内外练习和测试中,要有一定量的题目考查史学理论知识和史论分析能力,包括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以下是历年高考题中旨在考查学生史学理论知识和史论分析能力的部分试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高质量的题目给学生进行训练。

1.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从事农牧业生产 D.出现贫富分化

2.《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4.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2分)说明其社会根源,(6分)并分析其积极意义。(6分)

5.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9分)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3分)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2分)

6.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高考历史论文篇6

>>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研究文献分析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探析 关于《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教学新论 兵团高校《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探讨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专题化教学的实践思考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专题化教学的成绩、问题及对策探究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堂中的应用 关于“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微课”教学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考核方式创新探索 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的特殊性与思考 多媒体课件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的利用研究 新疆中职《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育读本》课程教法研究 以立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历史教学成效提升 紧扣要点提升历史教学成效 教学环境与教学成效 《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课程项目化教学成效研究 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成效低下的分析研究 民族宗教学视野下伊斯兰教的民族性与回族的宗教性 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成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内蒙古大学新闻网. 新疆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靳诺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八点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新时期宗教渗透的主要活动方式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学院报,2011.3.

[2] 许崇泰.新形势下高校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10.

[3] 张晓娜.浅谈防范和抵御宗教对大学生的渗透影响研究[J].经济视角,2011.10.

[4] 朱丹.基于宗教渗透防范视角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福建论坛,2011.10.

[5] 孙浩然.关于宗教渗透的理论思考[J].济南大学学报,2008.1.

[6] 许文艳.“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专题化教学的实践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

[7] 古力孜拉・克孜尔别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13.3.

[8] 王学利.《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实效性探索与实践[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3.

[9] 孙厚明.《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11.2.

[10] 宗永平.《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专题化教学改革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0.

高考历史论文篇7

史学理论的培养已然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以及知识整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其历史学习的成效与在高考中历史成绩的高低,因此史学理论的加强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进行的教学任务与责任。而高中历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惯性思维,不能够将史学理论运用在教学过程与实践中,进而影响课堂的有效性与质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现代史学观点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充分的掌握,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史观应用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具备整合掌握知识的能力,充分掌握高三复习知识,切实做到加强学生的史学理论修养,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品位的提升。

一、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历史教学中的全球史观即为以全球为视角而非国家与地区进行世界各国人类文明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考察,研究与考察的重点为对全人类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具体的活动以及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从而反映局部对整体的对抗以及相互影响关系。全球史观研究与解释的主线为全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整合的全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解释全球的历史运动发展轨迹。新航路的开辟直接导致了全球的快速融合与共同发展,欧洲、亚洲、美洲的全球性交流快速的推动了全球的一体化进程,这也是人类由分散到融合的分界性标志。数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化交通与交流工具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发展更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全球史观的历史学习与思考方式教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以整体的角度研究和学习历史,以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思考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加强其整合历史知识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与必修二的中国近代史专题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全球史观与近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形成,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特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同时能够做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与精神营养,明确不同的国家在不断地交流与影响中是如何对历史的进程发展起到作用的。促进学生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明确进步的意义与曲折的作用,将中国史置于全球史中进行研究与分析,认识到中国历史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全球史观的理论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历史分析能力,避免由于思想存在片面性而导致的偏见与盲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利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史论修养

新型的史观理论强调了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与教学要求的进步。文明史观对于许多的具体历史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中日本的明治维新教学时,这一历史事件常常被置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加以认识和理解,美国、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常常从国家的民主政治角度进行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文明史观角度的评价与认识。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文明史为依据构建历史体系进而体现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与高三复习时,应当根据高考考纲的具体要求,以文明史观为划分依据,进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体现文明史发展顺序与时间顺序的新型通史体系。

同时,教师务必关注文明史观的学习对学生高考能力的指导作用。文明史观对于高考的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用也较为明确。近年来的高考发展与研究性进步都使得这一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高考命题专家明确提出了以文明史观进行学科知识整合与学科体系构建的观点,文明史观有利于整合新课程标准的历史专题,而高考应当以这一体系进行知识的考察与命题的思路确定。文明史观已然成为高考中历史课目试题的设计依据与标准,而以此进行高考重点与考点的原则教育部也有明文规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还应当将中国历史文明置于世界文明中进行研究与考察探究。这样一来,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就可以以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背景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与特点。以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中国文明发展的角度进行世界文明发展的研究。此外,在进行历史发展线索的探寻以及具体发展阶段的划分时,还应当改变并且摒弃由低入高的方式和传统做法,将中国文化文明的演变过程为主要线索,以中国文明发展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时期为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

三、运用近代史观教学,促进课堂品质提升

近代史观史观是新的历史理论范式中又一重要的观点,其主要关注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与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与改变,分析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化理论的应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发生在16世纪开始,新型的工业文明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工业文明社会有着民主与法制化的社会政治,其经济形态具有市场化与专业化的特点。此外,工业文明的社会思想具备科学并且理性的特点,而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社会的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的加快,社会福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每一个生活在社会集体中的个体都能够实现开放与平等参与的权利拥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理论进行近现代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西方的国家在各个层面与领域中都实现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的结论。西方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发展得益于其国家现代化政治体制的推进与演变,其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等行为都直接促进了工业化社会的产生。这些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观的引入与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与纵向研究和剖析,使高中历史教学开展与设计都能够梳理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时间轴。近代史观的运用与分析,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社会国家发展的清晰脉络及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社会变迁与思想文明等。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明确地向学生指出西方国家近代民主化的发展过程得益于其资产阶级新制度的产生,运用近代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此有充分地认识。又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讲解时,教师要明确运用近代史观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模块的划分归类,让学生能够明确地了解西方近代史发展的依据及其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将西方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分析理论明确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形态与现代化发展程度对其近代史演变的重要影响作用。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充分的认识近代史的发展规律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史学理论素养,具备缜密的历史分析思维并掌握历史评价能力。

高考历史论文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史学理论

无论是新史学还是传统史学,都会把历史学研究的领域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还原历史史实;二是,历史理论的研究;三是,具体专题的研究。自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历史开始由分裂隔绝走向统一交融,历史学研究的视角也开始变得更加宽广。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史学的大溃败,使得史学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历史理论的研究和开拓,以期开辟历史学全新的领域。史学理论的研究对于历史学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那么,高中历史教学是否需要加入史学理论的教学呢?

一者,我们可以从高中教育的目的出发来看,课标上的叙述也许太过抽象和细化,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两大主旨:一是和大学人才的选拔接轨;二是,认识正确的价值观。无论从哪一方面出发,纯粹的史实讲述和观点分析都是有缺憾的,都是无法达成教学目标的,而同时,观点的分析肯定离不开史论的立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史学理论教学引入高中历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一者,我们再从实战来说,笔者研究了近五年以来江苏的高考历史试卷,其中涉及到史学理论的内容平均占到了5.22%,而自2011年以后连续三年递增,2013年占到了8.12%。史学理论不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外提升,而应当是教学本身。唯物主义史观也不是历史研究的唯一立场和视角,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勇敢地,果断地去告诉我们的学生,原来历史应当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彩的。

一、唯物主义史观

唯物主义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意识形态等历史原因,它曾经在我们的史学界而长期占据着“大一统”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研究的深入和多元文化的认同,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但是我们的高中历史对于唯物主义史观的地位认同是绝对的,在课标中它直接把历史学定义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我们的高中历史课本编撰也完全是以唯物主义史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史观的基本要点是: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迹可寻的,生产力是这一切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最终会成为社会前进和改变的动因,当然,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变更。

二、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的开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很多的历史学家开始用全球史的立场来看待人类历史。所谓“全球史观”是相对于“欧洲中心论”而言的,主张历史研究者“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跨越“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从而公正地评价全球历史。

在我们的试卷上大家不难发现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我们史料分析题的常客,对于全球史的考察也时常会出现在试卷上。怎么样认识全球史观?怎么站在全球史的立场上去认识历史?都是我们需要在课堂上给予探讨的问题。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在讨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时,我们就不难发现东方的发展对于西方的影响,而大陆隔绝的打破绝对不是东方永远臣服于西方的开始,而是多元文明交汇发展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如果用全球史观去解释和认识就非常合适,也更加宏观和科学。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由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领袖布罗代尔开创,在他的著作《文明史纲》中其利用文明史观自成一派。北京大学杨宁一教授在他的《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中就详细地阐释了对于文明史观的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支撑文明发展的原动力,而文明史就是要以文明演进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文明史观的教学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我们受限于教材的分布,另一方面这种史观太过宏大,不好把握。但是对于文明史的考察在考试中多有涉及,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不能把文明史观投入具体的史实教学,我们也要尝试把这种模式映射到历史分析中去。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方法要比思考的结果有意义得多。

四、现代化史观

这个概念从狭义上说就是探讨传统农耕国家如何发展工业文明,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理论;而从广义上来说可以视作为发展性理论。这一理论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比较受关注,对于我们发展中社会的功用性价值更加接近。对于现代化史观,在我们的历史课本当中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体现,比如,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探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其实都在围绕一个评价标准就是是否向资本主义化迈进?是否体现了向前发展的趋向?这对于我们认识近代历史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综合来说,史论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想要振兴史学,必须从史学理论入手,建立新的模型,指导我们拥有新的视角。同样,高中历史教学更离不开史学理论的教学,无论从完善史学教育还是实战出发,都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不可避免的工作。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论文篇9

关键词:史实教学;新历史观;人文精神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课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笔者发现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势必会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史实教学呢?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史实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要适当、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历史科学认识的是过去,过去的历史不再重复出现,即历史具有不可再现的特性。多媒体计算机是目前创设情境最有效的工具,它能把文字、动画、声音、图形、图像等多样化的信息汇集起来,与仿真技术相结合,便可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效果,为部分历史得以“再现”提供了可能。如“抗日战争”部分的内容,就可以整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日本帝国主义怎样侵略中国、残害百姓的场面通过计算机“再现”出来,整个过程必将激起学生的愤慨,不用教师多说,已经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又如“西安事变”一课,由于涉及的史料内容比较多,分析处理西安事变的各种关系又比较复杂,如果一味地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既要展示史实,又要忙于分析当时形势的各种角色,可以说学生的认知容量是非常大的,一堂课下来,除了记笔记以外,还能学到什么呢?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还要注意适度。

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的现象,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学生质疑意识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的。因此历史结论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要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需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来看,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诸如此类,不再一一详举。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勤于关注史学动态,积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敢于探究考察。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承者,更要是历史的考察者和研究者。

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看待?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在质疑探究中,还原历史真貌,做到历史主、客观两重性的有机融合。

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

不可否认,我们使用的旧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的要求推动高考的发展,迫使教师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也就成为新史观应用的范例。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考历史论文篇10

[关键词]历史学;实践教学;专业考察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因而,实践教学已成为大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而历史学作为传统的基础理论学科,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本文以专业考察为例探讨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

一、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历史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传统基础学科,承担着把知识转化成素质和能力的重任,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但近些年来,历史学科的地位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很多人受经济大潮和功利主义的冲击,以实用为评判尺度,对历史学科做了功利性的取舍。历史学专业面临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成为人们眼中的“冷门专业”,这给该学科的办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落后陈旧的教学现状,要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授课方式,更为重要的就是注重实践教学。而目前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历史学专业的授课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师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读史书、探寻理论,并未能深刻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以致于脱离了实践,流于空泛的理论。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很少,而且在内容安排和时间安排上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相反,理论课时数量过大,导致学生盲目追求理论课成绩,从思想上对实践教学不能给予足够重视。

第二,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平台。实践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重要实践活动,尤其对于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对本专业理解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未能建立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平台,对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整合,缺乏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实践教学缺乏保障机制。由于学校未能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的较少,而且没有形成持续性的活动,未能结合专业特点,形成相对稳定的长期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也缺乏业务素质好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因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也无法真正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二、历史学专业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要做到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专业考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首先,组织学生对历史遗址、遗迹和遗物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对具体、生动、丰富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和感知,可以弥补理论学习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更为生动直观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学生把采访调查中所获的非文本资料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效训练了史料收集能力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通过实地考察,能增强学生的历史专业感,深化对历史学专业的学习和认识,巩固专业思想。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其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次,进行专业考察,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通过实地考察,将课堂空间拓展为社会空间,学生有机会深入社会,对各地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专业考察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进措施及建议

历史学专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在专业考察方面

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专业考察。历史学专业考察是出于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考察地点多为历史遗址、遗迹或遗物,如半坡遗址、昭陵、乾陵、茂陵、龙门石窟、碑林、故宫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内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能通过专业考察收集更多的历史资料,去感知历史、研究历史。因此,在历史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增设与实践教学有关的课程,改变过去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传统观念,转变学生的史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突出专业考察的地位,提高师生进行专业考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要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除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之外,还要构建一套合理完整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后方可进行专业考察。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合理有序地展开,就专业考察而言,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考察地点,考察的范围应尽可能的获取到丰富的历史材料。比如古都西安,历史上多个王朝建都于此,留下了可供我们学习研究的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考察地。其次,要有明确的考察任务。带着目的和任务去实地考察,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喇嘛教,可就近去各地的喇嘛庙考察,如大召、百灵庙、五当召、美岱召等。如果去西安碑林,则研究的重点内容就是典籍石刻和书法艺术。参加专业考察,不同于户外旅游的休闲放松,师生要有明确考察的重点和任务,要认真观摩,有目的地收集历史材料,考察后学生要撰写出有质量的历史考察报告,对专业考察做深刻的分析总结,并以此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再次,就近实地调查与异地专业考察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就近的古城遗址,有效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包头的同学可去麻池古城、北魏时期的的怀朔古镇,通过就地采访调查,采集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要进行异地专业考察,重点考察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址、遗迹,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深刻认识人类文化的起源、分布和社会历史演变的过程与规律,加深对历史学专业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科研立项等方式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再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加大力度建立有利于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首先,根据专业所需,建立一批长期有效的专业考察实践基地。历史学专业实践基地的建立要以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共享为重要目标,学校要与实践基地签订协议,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搭建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共同为培养新型学术人才贡献力量。其次,学校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政策措施,保证专业考察的有效开展。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必须在人员配置、时间安排以及经费保障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专业考察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要有专业的业务素质强的指导教师组织和参与,以便有效地指导实践教学,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学生在专业考察中真正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计划中,要有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保证必要的专业考察的时间,避免随意性。同时,学校还需多方筹措实践教学经费,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有效保证。

总之,开展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必要途径,是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新型历史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步骤。只有师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推动教学改革,带动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使历史学专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学科。

参考文献:

[1]王建刚.实践教学双语教学研究与探索.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

[2]庄韵勤.专业考察对历史系学生成长的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2).

[3]王宗磊.对石河子大学历史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思考[j]. 石河子大学学报第25卷.

[4]王少久.论历史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