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8:49:53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范文篇1

——高考语文标准化试题刍议

高考制度恢复20年来,语文学科考试和其他学科考试一样,在考查、鉴别人才方面,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实行标准化试题后,高考语文出现了严重偏差,很难检验出考生真实的语文能力。语文界的一位很有名望的人士说,现在的高考语文试题,好学生不一定能考好成绩,考分最高的往往不是最好的学生。回顾多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和结构,不难发现其中的偏差和弊端。

一、答案唯一,限制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

人类思维,依据解决问题所沿的方向,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前者是多方向的分析和寻找方法、途径,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后者是单一模式进行归一求取答案。作为最具人文性、情趣性的语文学科,它的思维当然属于前者。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思维活动,养成多面向、多角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但是,在语文标准化试题中,选择题和判断题占到半数以上。这类题答案明确划一,固然有利于电脑阅卷,但却违背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规律,限制了考生答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所谓主观性的“简答题”中,答案往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绝对化,甚至限定“字数”、“要点”,迫使考生沿着出题人的思路和想法答题。如果不看“参考答案”,语文水平很高的人恐怕也得不了多少分。再说这类题的答案也未必都正确。如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4题要求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答案是D。这句是:“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想入非非”这个成语有胡思乱想之意,多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对。

此外,这一类选择题,只考查识别信息的能力,不考查获取信息、记忆信息的能力,而记忆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这类题型使考查出现了严重失误。

二、零敲碎打,破坏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

自古以来,语文学科就是充满人性、最有趣味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西方,特别是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不是从整体上宏观上去把握,而是从局部和细节入手,对每篇课文,采用“庖丁解牛”式的方法,条分缕析,不厌其详,把生动活泼的有机完整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这种教法也反映到了考试上来。尤其是所谓“标准化”考试,据说这种考试出题,主要是从“题库”中检索拼题,只要请一二位专家审题就行了,不必兴师动众搞“大会战”。这种信物(电脑)不信人的做法实在不太高明。国外曾有人把语言输入电脑,让电脑“创作”文学作品,尽管事先有第一流的文学家或语言学家为它编排程序,但结果还是洋相百出,令人啼笑皆非。很难设想,这种从“题库”中拼凑出来的试题到底能不能用来考查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到底有多大实用价值?以1995——1997年全国试题为例,这三份试题先后考查了古代人物称谓(95年)、“文房四宝”、“殿试”中榜者的叫法(96年)、剧中人物角色的名称(97年)等。试问这些知识在语文知识体系中究竟占多大份量?记住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考不考这些又有多大关系?考查这类琐碎无用的知识,只能破坏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只能冲击对实际能力的检测。因此,高考语文试题的编制,应当从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把考核实际能力放在首位,毫不留情地砍去一些琐碎无用的知识考题。

三、舍本逐末,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逆转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两个字中的“语”就是指口头语言,“文”就是指书面语言。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应用学科(工具课)的语文,它着眼于熟练的技能技巧,而这些技能技巧却是在实践中长期下苦功夫得来的。因此,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考试中,作文理所当然地应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衡量一名考生乃至任何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和最终分界线,只能是作文(书面表达能力)。一般说来,文章写得好,听、说、读自然也不成问题。但是,在标准化考试中,作文总分只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多,这样的考法,显然是轻重倒置,舍本逐末。不仅如此,这种标准化也严重干扰了对作文的考查,一份试题中往往是两篇作文,把写作能力“科学”分解,分类计分,很难考出考生真实的写作水平。有时作文题刁钻古怪,深奥难懂,作文给分也只能是主观随意了。如1995年作文是根据两幅漫画,让考生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评论文。这两幅漫画的题目分别是“为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这是让写一篇比较性的文艺评论,远远超出了中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笔者所碰到的考生,包括语文学得最好的学生,几乎没有谁能弄清漫画的寓意,写的文章就可想而知了。但是这一届高考语文分数普遍很高,可见这篇作文并没有能够拉开考生的档次。

四、面面俱到,失去了语文考查的真实性

高考语文范文篇2

几年之前,语文教界风烟四起,围绕高考应试尤其是标准化命题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指责应试,否定标准化命题之文频频出现在各报刊论坛上。教育界专家,文学界名士,纷纷撰文,抨击应试教育,抨击标准化命题,文章大多指责应试或命题窒息语文灵气,把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僵死枯燥的技术化模式化训练。有人甚至发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深沉慨叹。这也难怪,十多年来,语文高考题尤其是标准化试题,已几乎使广大师生对这门学科的教学"重足而立"、"侧目而视"了。事实上,语文高考考试的结果常使人产生疑惑甚至恐惧。不少语文素质好的学生,常常在高考中落马,而一些语文水平较低的考生,却常常爆出高分甚至夺魁的冷门;可以见到,一些省市重点中学的高考语文平均分,竟低于普通中学的平均分!更令人不解和恐惧的,今天做这份模拟试题得心应手,成绩冒尖,明天做另一份题却错误百出甚至几乎"全军覆没"!报上也曾报道过著名作家、中文教授、语文教材审定的学者做高考语文试题得分较低甚至不及格的事实。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反映了中学生对语文学科及语文考试有这样的看法:语文学科玄乎!语文考试考不出真正水平!做标准化题毫无把握!语文学习费时多见效慢!语文教学与考查都脱离社会实践!(见《语文教学通讯》1998.5)。

为了改变语文教育的现状,人们在思索、在寻找、在试验、在探求。于是有人提出"语文教学应恢复并突出人文性"口号,有人发出"大语文教学"的呼声,有人提倡"活动课为主的语文教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高考命题也积极进行改进,例如减少题量、降低难度、增加主观题、鼓励写开放性"话题作文"等等。但是,放眼一望,语文教育现状改观不大;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依然堆积如山;花样百出的模拟考题依然汇集成海,广大师生依然在语文教学的泥沼中艰于呼吸,艰于视听,语文教改,真是举步维艰啊!

高考语文听力考题的设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目的,绝不是改换一下命题方式,绝不是"换换口味"。它的目的是要解除语文教学所受的应试的束缚,要驱动陷于泥沼中的语文教改的车轮,使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前进!

二设想的意义

第一,可以较准确地区分考生的语文水平,使高等院校选拔出语文素质真正好、语文能力真正强的新生。

听力考查题一般有听写题和听读题(含听讲)。取材比较广泛,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可以听写课文或课外的文句,可以听写格言,古诗词名句;也可以听读听讲一篇报告、一篇评论或一段消息、一段对话,总之是日常应用的文章文件为主。听读之后,命题根据能力考查需要来设置各种问题让考生用文字回答。

听力考题的区分度和信度较高。比如听写句子吧,设题时可以先明确告知考生听写的句子出自课文或课外,甚至可告知出自哪一篇课文或哪一位作者的哪一篇作品。如果考生对课文熟,课外阅读面也广,则不难正确听写,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例如听写下面的句子:

①那种幼稚、低级、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必须揭破。(提示:选自高中第4册)

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选自高中第4册)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选自常见常用成语)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选自唐人孟浩然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类听写题取材由课文到课外,难易有梯度。甚至超越现用的语音、文字两道考查题。假定考生全对(评分时当然应考虑课外文句有不同版本的不同文字),得满分6分,而每错写1字或2字扣1分,那么,考生便会出现7种得分结果,这比现用的语音和文字两道选择题只能出现3种得分结果提高了区分度。同时,因标准化题还有碰对1题或全碰对2题的可能性,故其信度远远低于听写题。可见听力题有助于高校挑选语文素质好,语文能力强的考生。更为重要的,听写题由于提供了听写文句词语的读音,就比原来提供一定文字的默写题要好、要活。因默写题纯粹考查死记硬背,而听写题却使考生凭着全句字词的读音、凭着平时阅读面广、词汇量丰富及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去写出全句,这无疑引导考生重视课文学习,重视课外阅读,它把语文教学导向"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彻底抛弃了陈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真正是为语文教学松绑了。况且,就能力考查而言,标准化的语音、文字题只考了识记能力,而听写题除此之外还考查了对句意词意的理解能力,因为理解错误也会导至听错写错的。这无疑已超越了原来的语音文字题。当然,听力题评分操作比标准题复杂得多,它费时费力。但是,它将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语文教改的出路问题,这难道不值得吗?

第二,听力题可以使师生注意日积月累地提高语文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过去及现用的语文试题只用文字提供考题,实则只考查了"读"和"写"两种能力。其实,"说"的能力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强弱的最快速、最直接的真实反映。但由于受人力、时间、空间等诸多条件限制,只能实施于小型特殊考试,不能在全国性大规模的高考中实施。但是,"听"的能力考查却具备了实施条件,现已有先进的足够的音响技术和设备作基础,实施考查已不困难(英语听力考查几年就是证明),因此语文可以而且应当考查听力。事实上,人生于世,口语为先,文字为后,"语"乃"文"之本,"文"之源,口语交流才是人们日常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人们日常交流需要正常甚至较强的听力。听力的强弱无疑由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的。换言之,通过听力考查,同样可以达到考查识记、理解、分析、归纳、评鉴、表达等各种思维能力。而且通过"听"来考查这几种思维能力的信度比起只通过"读"、"写"两种以文字信息方式的考查要高。比如,听读考查题让考生听完一个报告(即一篇文章)、一则消息、一则评论、论辩或一段朗诵之后,就能够按设题要求答出所听信息的内容要点,内容意义或信息中的观点,依据等等问题,其思维能力要求无疑比靠视觉反复多次接触信息才能回答要高,就是说听一次两次就能答题的人比看三五次甚至十次八次才能答题的人能力要高。还必须指出的是:现用的文言文、科技文、诗词作品的阅读题鉴赏题都以标准题来考查,考查的不过是考生对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考生只有钻研命题思路命题技巧,才能正确答题,而不少语文名家没有费时间去钻研命题者的思路、命题者设题的方法与技巧,所以得分不高甚至不及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名家的阅读理解、分析评鉴能力不如应届高中学生。由此看来,长期以来由于只用文字提供语文考题,自然就造成考生埋头于文字资料堆、埋头于研究命题思路与答题技巧这样一种乏味的、枯燥的、僵化的纯为得考分而进行的语文教学的局面,标准化命题只不过使这种局面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更加严重罢了。

高考听力考题却可以打破语文教学这种僵局,因为它也是最权威的"指挥棒",它让考生听读报告、听读文章或谈话录音之后,所回答的问题只属于识记、理解、分析、归结、表达等基本能力的问题,所以它既不需要命题者挖空心思去使命题花样百出,(因年年题型不变会使人易于把握命题思路的),也不需要考生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去钻那些对提高语文素质关系不大的答题技巧,它只要求考生在日常语文学习和社会交际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训练,通过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可以去参加语文听力考试了,可以肯定,一个工作几年的高中毕业生,答听力题得分不会比应届生低,更不用说语文专家或著名作家了。而听力题的答题能力,不是"突击冲刺"就可以提高的,也不是教师的传授就具备的,它是学生自身在日常语文学习和社会交际中获得并提高的。这样,考生根本不必担心做选择题错选答项而失分,也不必考虑命题者如何选材如何设题,它明白告知学生:只要积极运用自己的感官去尽量感知和获取语言信息,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付听力考试。因此,听力考题指引着广大师生把语文教学的目光既投向课本,更投向生活,既投向课堂,更投向社会,它将最大限度拓宽语文教学的天地,将给中、小学语文教育插上翅膀,使它飞向那生动活泼、富于创新的素质教育的境地。

此外,设听力考题还有助于改革陈旧落后的教材和教法,使语文这个最传统、最古老的学科教学迈上现代化的新台阶。因为提高听力,除日常认真听课、认真听他人讲话、听广播等等外,人们自然会购买有声读物来加强听力训练,这样无疑使有声读物销量大增;而且语文高考若设听力考题,则全国中小学及各地考场无疑会加快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语言教学手段及考查方式现代化,也将可能促进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又会促使语文这一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三设想的概要

高考语文听力考题的命题,思路大体可以如下:

以听力考查题作为语文试卷的第Ⅰ卷,分值保持不变或增大。命题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形成明显梯度;取材应由课内到课外(课外为主)、由词句到文段、由中至外、由今至古,依一定比例去选择;能力考查则由识记到理解、由分析综合到摘记表达。例如,假定设计共10道题,听力考查限时50分钟,则命题方案应大致为:

第1题,可听写一个含易写错别字的课文语句。

第2题,可听写一个课文中的诗词或文言警句。

第3题,可听写课外成语古诗词或格言语句。

第4题,可听读几个句子,按要求答出各句大意、类型或有无毛病等。

第5题,可听读一段简短的消息、要闻、通知简报等,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第6题,可听一段中外文学名著的表情朗读,按要求用文字回答若干小题(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中心等等)。

第7题,听一段报告或讲话,按要求完成若干小题(如要点、精神及意义等等)。

第8题,听一段社会问题访谈或辩论,按要求回答若干问题(如各人观点、依据、论辩方法等等)。

第9题,听一段感情色彩丰富的诸如杂文的朗读,按要求回答若干问题(如某个反语含意、某句深意等等)。

第10题,听一段多含浅易文言词句的例如历史影剧中的人物对话,按要求完成若干小题(如某文言语句的含意、某人物性格的特点等等)。

当然,还可有各式各样的选材和各式各样的听力考查命题,但原则上应尽量包括目前第Ⅰ卷的考点并超越其原来的能力考查;应符合现实社会中语言交流的实际和适应语言交际的需要。

高考语文范文篇3

几年之前,语文教界风烟四起,围绕高考应试尤其是标准化命题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指责应试,否定标准化命题之文频频出现在各报刊论坛上。教育界专家,文学界名士,纷纷撰文,抨击应试教育,抨击标准化命题,文章大多指责应试或命题窒息语文灵气,把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僵死枯燥的技术化模式化训练。有人甚至发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深沉慨叹。这也难怪,十多年来,语文高考题尤其是标准化试题,已几乎使广大师生对这门学科的教学"重足而立"、"侧目而视"了。事实上,语文高考考试的结果常使人产生疑惑甚至恐惧。不少语文素质好的学生,常常在高考中落马,而一些语文水平较低的考生,却常常爆出高分甚至夺魁的冷门;可以见到,一些省市重点中学的高考语文平均分,竟低于普通中学的平均分!更令人不解和恐惧的,今天做这份模拟试题得心应手,成绩冒尖,明天做另一份题却错误百出甚至几乎"全军覆没"!报上也曾报道过著名作家、中文教授、语文教材审定的学者做高考语文试题得分较低甚至不及格的事实。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反映了中学生对语文学科及语文考试有这样的看法:语文学科玄乎!语文考试考不出真正水平!做标准化题毫无把握!语文学习费时多见效慢!语文教学与考查都脱离社会实践!(见《语文教学通讯》1998.5)。

为了改变语文教育的现状,人们在思索、在寻找、在试验、在探求。于是有人提出"语文教学应恢复并突出人文性"口号,有人发出"大语文教学"的呼声,有人提倡"活动课为主的语文教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高考命题也积极进行改进,例如减少题量、降低难度、增加主观题、鼓励写开放性"话题作文"等等。但是,放眼一望,语文教育现状改观不大;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依然堆积如山;花样百出的模拟考题依然汇集成海,广大师生依然在语文教学的泥沼中艰于呼吸,艰于视听,语文教改,真是举步维艰啊!

高考语文听力考题的设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目的,绝不是改换一下命题方式,绝不是"换换口味"。它的目的是要解除语文教学所受的应试的束缚,要驱动陷于泥沼中的语文教改的车轮,使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前进!

二设想的意义

第一,可以较准确地区分考生的语文水平,使高等院校选拔出语文素质真正好、语文能力真正强的新生。

听力考查题一般有听写题和听读题(含听讲)。取材比较广泛,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可以听写课文或课外的文句,可以听写格言,古诗词名句;也可以听读听讲一篇报告、一篇评论或一段消息、一段对话,总之是日常应用的文章文件为主。听读之后,命题根据能力考查需要来设置各种问题让考生用文字回答。

听力考题的区分度和信度较高。比如听写句子吧,设题时可以先明确告知考生听写的句子出自课文或课外,甚至可告知出自哪一篇课文或哪一位作者的哪一篇作品。如果考生对课文熟,课外阅读面也广,则不难正确听写,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例如听写下面的句子:

①那种幼稚、低级、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必须揭破。(提示:选自高中第4册)

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选自高中第4册)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选自常见常用成语)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选自唐人孟浩然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类听写题取材由课文到课外,难易有梯度。甚至超越现用的语音、文字两道考查题。假定考生全对(评分时当然应考虑课外文句有不同版本的不同文字),得满分6分,而每错写1字或2字扣1分,那么,考生便会出现7种得分结果,这比现用的语音和文字两道选择题只能出现3种得分结果提高了区分度。同时,因标准化题还有碰对1题或全碰对2题的可能性,故其信度远远低于听写题。可见听力题有助于高校挑选语文素质好,语文能力强的考生。更为重要的,听写题由于提供了听写文句词语的读音,就比原来提供一定文字的默写题要好、要活。因默写题纯粹考查死记硬背,而听写题却使考生凭着全句字词的读音、凭着平时阅读面广、词汇量丰富及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去写出全句,这无疑引导考生重视课文学习,重视课外阅读,它把语文教学导向"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彻底抛弃了陈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真正是为语文教学松绑了。况且,就能力考查而言,标准化的语音、文字题只考了识记能力,而听写题除此之外还考查了对句意词意的理解能力,因为理解错误也会导至听错写错的。这无疑已超越了原来的语音文字题。当然,听力题评分操作比标准题复杂得多,它费时费力。但是,它将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语文教改的出路问题,这难道不值得吗?

第二,听力题可以使师生注意日积月累地提高语文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过去及现用的语文试题只用文字提供考题,实则只考查了"读"和"写"两种能力。其实,"说"的能力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强弱的最快速、最直接的真实反映。但由于受人力、时间、空间等诸多条件限制,只能实施于小型特殊考试,不能在全国性大规模的高考中实施。但是,"听"的能力考查却具备了实施条件,现已有先进的足够的音响技术和设备作基础,实施考查已不困难(英语听力考查几年就是证明),因此语文可以而且应当考查听力。事实上,人生于世,口语为先,文字为后,"语"乃"文"之本,"文"之源,口语交流才是人们日常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人们日常交流需要正常甚至较强的听力。听力的强弱无疑由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的。换言之,通过听力考查,同样可以达到考查识记、理解、分析、归纳、评鉴、表达等各种思维能力。而且通过"听"来考查这几种思维能力的信度比起只通过"读"、"写"两种以文字信息方式的考查要高。比如,听读考查题让考生听完一个报告(即一篇文章)、一则消息、一则评论、论辩或一段朗诵之后,就能够按设题要求答出所听信息的内容要点,内容意义或信息中的观点,依据等等问题,其思维能力要求无疑比靠视觉反复多次接触信息才能回答要高,就是说听一次两次就能答题的人比看三五次甚至十次八次才能答题的人能力要高。还必须指出的是:现用的文言文、科技文、诗词作品的阅读题鉴赏题都以标准题来考查,考查的不过是考生对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考生只有钻研命题思路命题技巧,才能正确答题,而不少语文名家没有费时间去钻研命题者的思路、命题者设题的方法与技巧,所以得分不高甚至不及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名家的阅读理解、分析评鉴能力不如应届高中学生。由此看来,长期以来由于只用文字提供语文考题,自然就造成考生埋头于文字资料堆、埋头于研究命题思路与答题技巧这样一种乏味的、枯燥的、僵化的纯为得考分而进行的语文教学的局面,标准化命题只不过使这种局面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更加严重罢了。高考听力考题却可以打破语文教学这种僵局,因为它也是最权威的"指挥棒",它让考生听读报告、听读文章或谈话录音之后,所回答的问题只属于识记、理解、分析、归结、表达等基本能力的问题,所以它既不需要命题者挖空心思去使命题花样百出,(因年年题型不变会使人易于把握命题思路的),也不需要考生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去钻那些对提高语文素质关系不大的答题技巧,它只要求考生在日常语文学习和社会交际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训练,通过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可以去参加语文听力考试了,可以肯定,一个工作几年的高中毕业生,答听力题得分不会比应届生低,更不用说语文专家或著名作家了。而听力题的答题能力,不是"突击冲刺"就可以提高的,也不是教师的传授就具备的,它是学生自身在日常语文学习和社会交际中获得并提高的。这样,考生根本不必担心做选择题错选答项而失分,也不必考虑命题者如何选材如何设题,它明白告知学生:只要积极运用自己的感官去尽量感知和获取语言信息,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付听力考试。因此,听力考题指引着广大师生把语文教学的目光既投向课本,更投向生活,既投向课堂,更投向社会,它将最大限度拓宽语文教学的天地,将给中、小学语文教育插上翅膀,使它飞向那生动活泼、富于创新的素质教育的境地。

此外,设听力考题还有助于改革陈旧落后的教材和教法,使语文这个最传统、最古老的学科教学迈上现代化的新台阶。因为提高听力,除日常认真听课、认真听他人讲话、听广播等等外,人们自然会购买有声读物来加强听力训练,这样无疑使有声读物销量大增;而且语文高考若设听力考题,则全国中小学及各地考场无疑会加快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语言教学手段及考查方式现代化,也将可能促进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又会促使语文这一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三设想的概要

高考语文听力考题的命题,思路大体可以如下:

以听力考查题作为语文试卷的第Ⅰ卷,分值保持不变或增大。命题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形成明显梯度;取材应由课内到课外(课外为主)、由词句到文段、由中至外、由今至古,依一定比例去选择;能力考查则由识记到理解、由分析综合到摘记表达。例如,假定设计共10道题,听力考查限时50分钟,则命题方案应大致为:

第1题,可听写一个含易写错别字的课文语句。

第2题,可听写一个课文中的诗词或文言警句。

第3题,可听写课外成语古诗词或格言语句。

第4题,可听读几个句子,按要求答出各句大意、类型或有无毛病等。

第5题,可听读一段简短的消息、要闻、通知简报等,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第6题,可听一段中外文学名著的表情朗读,按要求用文字回答若干小题(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中心等等)。

第7题,听一段报告或讲话,按要求完成若干小题(如要点、精神及意义等等)。

第8题,听一段社会问题访谈或辩论,按要求回答若干问题(如各人观点、依据、论辩方法等等)。

第9题,听一段感情色彩丰富的诸如杂文的朗读,按要求回答若干问题(如某个反语含意、某句深意等等)。

第10题,听一段多含浅易文言词句的例如历史影剧中的人物对话,按要求完成若干小题(如某文言语句的含意、某人物性格的特点等等)。

当然,还可有各式各样的选材和各式各样的听力考查命题,但原则上应尽量包括目前第Ⅰ卷的考点并超越其原来的能力考查;应符合现实社会中语言交流的实际和适应语言交际的需要。

高考语文范文篇4

各学科在高三都进入了全面复习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不断,这时的试卷讲评尤为重要,如何提高试卷讲评的效率就成了每一位高三老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是我对高考语文试卷讲评的一些想法以及做法。

一.考试后及时总结、反思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

1.学生完成一份语文试卷经历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效如何是非常关注的,但是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只重分数不重反思太过功利,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试卷讲评和结果反馈的相对滞后。有的老师由于改卷的难度大或者备课任务繁重而把试卷发放和讲评安排在考试过后一个星期甚至更后,而此时学生解题时产生的思维火花早已消失殆尽,能够刺激学生的也就只剩下分数了。

因此,应及时将考试的结果和答案反馈给学生。

2.做好每次考试的分数统计工作,是上好语文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为了追踪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进展情况,作一份详细的得分统计表是有必要的。

统计表可按照试卷结构来进行设计,分为语音、字形、近义词、语病、修辞、文言文、科技文、翻译、诗歌、默写、文学作品、作文等各项。每次考试过后由学生自己将得分情况分项填好。教师再加以整理统计出各项的平均分及得分率,并掌握最高分、最低分以及进步情况。

这样做如果形成了习惯的话工作量并不会很大,却对于讲评课确定难点重点以及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难点,高考复习阶段的讲评课不能面面俱到。

1.指导学生在公布答案之前做好试卷分析,答错的题目进行更正,答对的题目也应理清解题的思路。一般来说,语音、字形、默写等识记类的题目由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比老师在课堂上花几分钟匆匆带过的效果好的多。

每次讲评安排几道题目由学生来介绍解题思路,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讲评更贴近学生的心理。

2.每次试卷讲评都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两个重点,采用专题式的讲评模式,宜精讲不宜多讲。

我校的第四次月考正处于会考前夕,即高考第一轮复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对高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这些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是针对于会考的考试,所以命题难度是比较低的。从分数统计以及学生们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知识点的得分情况都比较理想。发给学生详细的答案解说之后我只安排了十五分钟时间给几位答题情况比较好的学生为同学们介绍自己科技文段、翻译以及仿写的解题思路。剩下的半个小时就重点分析诗歌鉴赏题。

例题如下: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诗人登楼为何会流泪?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与颈联各描写了怎样的意境?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这道题的分值为四分,而平均分只有2.2分,错误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是对诗歌的主旨分析错误,认为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苦闷;二是知道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却不能正确表述颔联、颈联是如何与这主旨联系起来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这次讲评课的重点定为:诗歌鉴赏应“知人论世”,对有代表性的诗人应掌握其整体风格特点。

三、试卷讲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切忌教师一言堂。

语文试卷讲评课同样要体现“教师是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能上成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高考语文范文篇5

我们都熟悉一句话,这就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

因为语文的这个特点涉及面多而广,考察时,综合性又比较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不少同学感到无从着手。其实,和任何学科一样,虽然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母语博大精深,出题千变万化,但总有一些东西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要基础扎实,自能以不变应变。一般来说,语文学习可以归纳为两点: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而无论是“得法”或“受益”,都离不开记忆与思考。

语文是最依赖基础与积累的学科。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把知识和能力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在考察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考察能力”,这是对“以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新解释。个别同学认为,文化文学知识浩如烟海,考背诵默写的就那么几分,我不要就是了。这真是一种糊涂的认识。我们知道,缺少基本的文化积累,我们的理解分析、推理判断、想象联想都会受到限制。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介绍蔺相如时,说他“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如果对“宦者令”,“舍人”这两个词不了解,就无法明白蔺相如的身份,对文中后来廉颇所说的“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也难以理解到位。不仅文言文,语文阅读常常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如果我们对本文的背景风物、时代风尚、人物性格有所了解,对我们整体把握本文,无疑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再说,文化沉淀丰富了,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及想象能力也会增强,对世间万物的感应会更敏锐更深刻,写作时,无疑也会更容易进入状态,更容易得到有效、有益的作文材料,心中想的笔下写的,也自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无论何种考试,本质上都是考察你记住理解多少知识,能消化运用多少知识,而要运用知识,首先就要学会思考。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学问”,意在强调学习需边学边问。“问”其实就是思考的一种方式。比如《鸿门宴》中,项羽“留沛公饮”当时的座次是“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从字面看,意思不难,只是写了几个人坐的位置。但如果问一下为什么这样安排,就会发现这里大有讲究。从古代的礼仪知识中我们得知,一般宾主之间相对而坐时,宾东向,主西向。宴席中,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北向、西向更次。从鸿门宴的座次安排的细节上,我们看到项羽依仗兵多将强,不把刘邦看在眼里。仅此一个细节,多问一个为什么,项羽那高傲的性格就凸现了出来。“思考”不仅是“多问”,还指“比较”与“打通”。据说钱钟书小时候读书,常常想一些“可笑”的问题。看了《说唐》后,他会想《三国演义》里的关公如果进入《说唐》,他的青龙偃月刀只有80斤重,怎能打过李元霸那对800斤重的锤子?可李元霸那对锤子到了《西游记》里,又怎能比得上孙行者那1.3万斤的金箍棒……这些虽只是一个孩童幼稚的想法,但这种好问思考的习惯和兴趣,实在是做学问的萌芽。

一个人如果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那么,他一定不会忽视语文学习,因为语文与生活本是一体,它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人就生活在言语之中,人是言语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实际的,又是哲学的。而且,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它与人的文化素质、人文情怀、见识眼界、审美情趣、阅读感悟、语言表达等息息相关。而学好语文,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记忆与思考。

高考语文范文篇6

如何使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时改变“大运动量”的被动状态,关键在教师如何领路。

高考命题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教学当然要严格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逐项逐条熟悉和掌握《考试说明》,认真研究和领会其精神实质,把《考试说明》做为复习的依据。这无须赘述。

为了保证测试更公正、更合理,坚持考查能力为主,试题取材于课外是必然的。“高考”不再考虑直接从课文中出题所占的比例,但绝不等于扔掉课本,而是很重视“课本依据”。命题更灵活地以课外材料检查课内学习质量,所考查的知识有的在课文中学过,或间接涉及过,有课文依据。一九九四年全国高考出现了判断“令尊、令堂、令郎、令媛”几个传统礼貌称谓正确与否的题目。大多数考生找不到它们的出处,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课文。熟悉课文的学生会想到《守财奴》中的两段:

“小姐,令尊既不愿意把产业分开,也不愿意出卖,更不愿意因为变卖财产,有了现款而付大笔的捐税,所以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你得放弃登记。”

“哦,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承继权,把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全部交给令尊管理,收入归他,光给你保留虚有权……”

两段话,五次出现这类传统礼貌用语,只要熟悉课文,谁称谓谁,具体含义是什么,都弄清楚了,解答此题难度不大。

命题的难度要求,能力要求,与课本的要求“相当”。1990年全国高考题中有“阅读文天祥《念奴娇》,完成××题”,文天祥的《念奴娇》学生没学过,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规定的基本篇目。学生背熟苏轼的《念奴娇》就不难推断出此题答案。

我们应当尽力改进课堂教学,科学有效地使用课本,在复习中充分重视课本的作用。教师对课本要讲深,讲透,讲全面。高考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关键在于课内的学习不扎实,不得法。应多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思想的深度及文字表现特点方面去发掘教材。

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题成了全卷的难点,这是师生公认的。教师当然要认真研究近几年所出的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但有一条最根本的作法必须牢牢抓住不放,即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逐渐养成精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只是一般性地、笼统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反复读,不行;必须指导学生具体地掌握精读的基本方法,抓住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的精读能力在训练中不断强化。因为精读乃是掌握各种阅读方法的基础。

在阅读训练中,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准确地解释词义,选择恰当的义项,对陌生的词语进行恰如其分的解释。使用工具书不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根据构成该词语的各个语素推断词义的能力。还应该使学生熟悉词语的适用范围,要理解某些特殊词语的特定含义和作用。

在阅读训练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要让学生练习抓住并突破关键词语。因为有些句子意思的表达和句中某些词语关系至为密切,抓住了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确切了。有些句子要让学生结合句子表达上的特点来理解它的确切含义,或让学生通观上下文,以辨别句子含义,对含义抽象的句子可举例说明。还应该让学生具有对句子的含义进行提要式或评析式概括的能力。

不同体裁的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依靠逻辑思维进行写作的文章,要训练学生采用提取中心语句的方法来抓住文章的内容要点;对小说、戏剧和一部分散文,要让学生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概括作品的主旨;有些文章应训练学生善于借助背景材料,即作家的思想、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文章的内容要点,需借助材料来表现,不能对文章中材料作出确切分析,就难以准确抓住内容要点。因此,平时要训练学生对材料进行量的分析,即明确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哪几件事例,哪些方面的情况;不同逻辑层次上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不可混为一谈,要训练学生分清材料的隶属关系,同一类属的材料,在文章中处于不同部分,也应恰当归纳;主要材料是观点的直接支撑物,而陪从材料则从反面或侧面起到对比烘托的作用。要让学生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

要训练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思路,熟悉常见的层次关系,如纵向递接的关系、横向并列的关系、逆向转折的关系、阐释解说的关系、因果推论的关系、比照烘托的关系等。这样,可全面了解作者意图,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此外,运用图解法分析文章层次关系较好,因为图解过程就是使分解和综合的思考活动进一步明晰化的过程。

学生具有以上所说的“精读训练”作为现代文阅读的扎实基础,教师再注意到近几年高考试题选文多样化的特点,适当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选文精当,不拘一格,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把握各类文体的不同要求。同时,根据题型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加强解题技能的训练。突破现代文阅读这一难点是有可能见效的。

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几乎年年不同,或采用传统的一卷一文命题方式,或给文字材料作文,或给图画材料作文,或一卷两题一大一小,或两文两体(或两种表达方式)。怎样才能使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呢?

首先,在思想方面,要使学生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健康的思想感情,一定的政治理论常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观察研究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写出思想正确,感情健康,有积极意义的文章。的基本哲学观点近些年好像不大流行了,其实还有许多现实意义,诸如“存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外因和内因”,“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坏事和好事”,“偶然和必然”等等,不仅政治课上要向学生灌输,而且作文课上也应以此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面对不同题目或所给的不同材料,能用正确的观点做出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分析,这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而这方面恰恰是终日忙于应考的众多学生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其次,切不可让学生的思想终日禁闭在备考的象牙塔里,应引导他们随时注意观察、体检、研究、分析自己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从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和社会有很多接触和联系,日常总会耳闻目睹一些社会现象,应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他们听到或见到过坚持实事求是好作风的干部,也听到或见到过某些人身上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言过其实的坏作风。教师要引导他们分析研究。他们也听到或见到过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中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与特长的强者。教师要引导他们讴歌与赞颂。他们还听到或见到过能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人物。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习与效仿。他们还听到或见到过祸国殃民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种种丑态。教师应引导他们斥责与批判。总之,要引导学生平日准备写作材料,就像为了做饭准备柴米油盐一样,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既有骨头,又有血肉的好文章。

再次,要克服偏重议论文训练,忽视记叙文训练,偏重给材料作文训练,忽视命题作文训练的错误倾向。注意“叙议并重”的试题走向,从强化实践操作角度兼顾说明文与应用文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各种文件,各种方式的写法。

高考语文范文篇7

一、二者的区别:

概念不同

所谓材料作文是相对于命题型议论文而言的,即在提供材料的基础上写议论文,其特点是要求作者必须根据材料进行规定写作。话题作文是以某一话题材为范围,不限文体、不限题材的作文。其特点是思考时围绕一则材料(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全面拓展思维空间。

作用不同

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必须运用到写作中,作论据使用。话题作文的主题则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较,在命题形式和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事实上,话题作文提供的是一个主题的范围。而话题作文中对材料的运用比议论文的材料运用更为灵活,更具创造性,不像材料作文,引用材料是作为引出论点的楔子。

写作的思路不同:议论文的主题大体上是固定的,所以给材料作文,一般而言,先要读懂原材料的中心意思,或材料所蕴含的几个方面的意思。对于只有一个中心意思的材料而言,要围绕这个中心意思确立一个中心观点,在写作时在文首高度概述材料,快速切题,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在正文部分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在运用原材料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再旁征博引,进行充分的论证。结局再紧扣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希望。

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审题时应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制内容和开放内容,确定选材范围和和所要表现的主题。特别不能放过“话题阐述”,而不应过分拘泥于材料,对话题阐述的理解把握比研读材料更重要。因为阐述部分往往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更有效地打开思路。如果过多关注材料,思路反会受到约束。因为阐述的材料涉及面比材料本身广阔得多,引导考生思路的意图很明显。而且作为衔接材料与话题的枢纽,其对话题的阐释既明确又要丰富。这就避免了考生对话题内涵理解上的单一。

不仅如此,审题时,不能割裂材料与话题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写作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材料作文,这恐怕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有五个方面:一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细细地全面地了解材料,要一字一句地读,做到心中有底。二找中心。此过程类似于语言表达题中的压缩语段。先看每句中讲什么内容,然后分层,最后归纳概括出中心。三思角度。在粗读材料之后,就需要运用脑筋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尽可能地多角度思考材料的寓意。四巧立意。在明确中心,思考众多角度之后,撷取一个最擅长最有话可说的角度来立意。五有亮点。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曾对“亮点”如此评价过:“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无论在立意选材,还是在文采上总得有个能吸引阅卷者眼球的亮点!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语文范文篇8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运用策略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条理性较强的学科,而在高考的时候,通常也会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模块化,从而提高考试的全面性、层次性。作为学生,在复习高中语文的时候,应当从宏观上去整合高中语文内容,之后再从微观上将语文知识拆分不同的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把握住每篇文章的核心知识。思维导图,它的构成特点就是层层深入、层层细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回顾所学内容,同样,反过来思维导图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每个点的掌握,实现由点到面,再由面到体的知识积累,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复习。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身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将思维导图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作用,为学生备战高考做足准备。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将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更为清晰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是由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思维导图是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思维导图也可以看作是发散思维的具象化、形象化的表达形式。[2]思维导图的构成是由中心部分和基础部分共同构成,其中基础部分主要是由某一事物的等级或是分类方式构成,而且中心部分则是由该事物的核心模块或是内容构成,二者通过图像、图标、关键词及色彩等内容形成联系,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或是思维脉络。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运用左脑和右脑同时运作才能制作出完整的思维导图。我们在使用或是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会运用上色彩、数字、符号、词汇等内容,其中,色彩和符号属于右脑的功能,而数字和词汇则属于左脑的功能,通过左右大脑的有机结合,最终将思维导图绘制而成。思维导图在语文复习当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①思维导图能够直接刺激视觉系统,通过将语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快速收集,提高学生的记忆和复习效率。②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呈现出脉络状,因此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记忆的时候,有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知识联想效率,从而对知识进行整体记忆。③同样在复习语文的时候,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学生对某篇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梳理,即可回忆起文章中的重点内容。④学生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复习语文,能够语文中沉闷的、无聊的内容,以“图像、图形”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思维导图在高考语文复习的作用

(一)快速梳理,高效复习。我们都知道高三是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作为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而且还要应对数不胜数的小测、中测、摸底测试等一系列的考试。思维导图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的运用茅宇(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江苏启东226200)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回顾和梳理高中语文知识,同时还可以让高中语文整体知识和内容变得更加具有条理,系统化将高中三年学习到的语文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每本语文课本中的重点知识是什么、难点知识有哪些。另外,还可以根据历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和常考知识点,从而对知识进行不同侧重的复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语文考场中发挥出最大才能。(二)私人导图,健全体系。思维导图,也被称为思维脑图,它会根据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所以,学生在对全部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程度,结合以往考试内容,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私人思维导图。而私人思维导图的构成,主要是由绘制人理解的重点知识、联想词汇、常考内容及个人学习难点等内容构成。私人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绘制者快速熟悉语文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对于个人难点,可以精细化到每段每句,健全语文思维体现,从宏观上把握住每个年级语文课本的知识大纲,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更加清晰有序。(三)温故遇新,重点复习。温故知新,讲的是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感悟;温故遇新,指的是学生利用导图复习的时候,将复习过程中多次出现的难点标注出来,注明出错的原因。从而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针对自身复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重点复习,强化训练,更好地安排语文复习任务和计划,完善自己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四)时间规划,急而有序。在高三阶段,最为宝贵的莫过于是时间了。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其根本区别在每个人对于时间的利用方式不一样。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对有限的时间,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将时间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复习进度,并结合距离高考的时间,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结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高考语文复习的运用策略

(一)构建导图,培养学生整体意识。上文提到,在对高中语文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去复习语文知识,统筹全部高中语文内容,将三年的语文知识内容看作一个整体,能够让不同语文知识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让学生复习起来更加容易。鼓励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去复习知识,让学生在对语文整体知识体系的梳理时,发现语文内容当中共性和差异性,通过共性和差异性的整理和对比,能够大大降低学生复习的压力,减少复习的内容,让思维导图的脉络变得更加简单清晰,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同时,语文复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新旧的联系过程。[3]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一直在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没有多余时间对旧的语文知识进行学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当堂课程的内容,缺乏新旧知识的融合。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新旧语文知识和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和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二)细节入手,逆流而上创造导图。在高中阶段中,通常会有很多的考核,而在考核中往往会因为一个微小的细节导致考试失利,因此,作为高中生更应该重视学习中的细节内容,只有做好细节上的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学生在复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应该从语文知识中的细节入手,重视细节中内容,在构建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个小型思维导图组建大型思维导图的模式,将高中三年中,每本语文课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整理每个个体中的知识,构建出小型思维导图,然后再将不同的小型思维导图,融汇成一个大型的、整体的思维导图。采用这种由点到面的思维导图模式,不仅还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而且还可以避免在搜集和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因为粗心造成细节方面的遗漏,最终影响到高考时候的发挥。思维导图本身作为一种非常灵活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整理,让学生早些学会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和绘制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便于学生以后的复习。(三)主题复习,顺势形成导图意识。随着语文内容的改革,在我国不少地区当中,开始采用语文主题教学方法,同时在这些地区中,课本的构成同样依托于不同的主题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在高中复习阶段,学生在复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主题复习法进行复习。上文提到在高中语文各个单元中,不少内容都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可以将具备有共性的文章内容,看成一个统一性的主题,这样在复习的时候,不仅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主题内容理解,帮助学生养成导图意识。(四)补充内容,丰富思维导图维度。高中语文,作为高考的重点科目,它的知识脉络、体系是非常庞大的。而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在复习语文的时候,可以利用导图理清知识条理,结合自己的能力,将重点、难点内容补充齐全,也可以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分成多个层次进行导图的绘制,从而让复习变得更加高效、记忆更加全面,从根本上提高自己复习语文的效率。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做到巨细无遗,使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达到了“轻负高效”的学习目的,为学生提升高考成绩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郑亚剑.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2):80-81.

[2]黎佳蜜.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J].中外交流,2017(31):290.

高考语文范文篇9

毕业论文

高考语文测试理念缺失探析

一.从一些统计和调查谈起

(1)教师评定(前20名左右)与高考成绩相关性统计(拟作)

(笔者以为教师的评定应该是一个较好的效标,美国的很多大型关联效度调查都以老师对学生一年以上的观察作为效标)。语文应该最差。

(2)学生成绩波动性调查。(拟作)

语文的波动性肯定最大。

(3)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调查采访(拟作)

对语文高考命题科学性的认识采访一些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评卷误差)

并调查中学语文教师的处境

(4)对大一新生的调查(拟作)

(主要就高考各科命题的效度进行调查。先给学生一个通俗易懂的“效度”定义---能测量出你真实水平的程度。然后让他们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请你按照效度水平给高考各科排序;按成绩波动性排序.)

(5)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相关调查:

语文“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相关极低”,说明语文“高考的预测性很差,作为一种选拔性测验现行高考是不成功的”(转引自北师大心理系高考研究组《改革高考,更加准确有效地选拔人才》第83和89页)(再查出处)

(6)历年的高考抽样统计结果

已有93、97、98(在自抄的信纸上)、2000(在小笔记本上)、2002年的,无论信度效度(好像没有公布)标准差(反映考生成绩离散程度,即试卷的区分功能,在150分的试卷中标准差20分以上说明离散程度较好。),还是成绩的正态分布曲线,语文都基本上是最不理想的,而且和其他科(尤其英语和理科各科)相去甚远(语言测试略低一些可以理解,低得太多,就需反思)。

官方对于低信度的解释往往是:语文属于异质性测试(国内的确也作过一些这方面的调查).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国外的语文测试信度比我们高得多呢?为何高考英语试卷的信度往往是各科中最高的呢?再者,我们用来作异质性调查研究的试题其命题和批阅质量(尤其作文批改的误差控制)有足够的担保吗?

而且,我国每年的高考抽样统计公布都缺少最重要的一项统计指标:效度.(效度测起来的确更复杂更麻烦,但并非“没有数学方法,只能靠定性分析”.分析请参照后面的“实践性缺失”一章.)

“信度比效度更容易证明,所以附在测验一起的技术说明通常只报告信度数据。测验发表者打算通过显示信度而暗示其效度。这种做法不好,它只是做了一半的工作。”(出自小笔记本-书名作者待查)

另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不止一次对语文高考测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我读了,非常吃力,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钱理群评1998年高考试题)

"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在高考中反而得不到高分"(待查)

钱梦龙也指出:现在的语文考试测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顾德希:“从十几年来我所教的高三学生来看,每年总有不少于四分之一的学生,语文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存在较大反差.尽管这比十几年前已是不小的进步(以前误差更大),但问题仍然是严重的。”(<<中国考试>>2002年第三期<<学科能力等级研究与素质教育>>)

“现在优生得分不高差生得分不低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李群、张中环《关键是怎样操作》《中学语文教学》2003,6)…

每一个理智的语文工作者应当承认,我们的语文高考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信度和效度离语言测试科学化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改革.

笔者于高中语文教学一线工作九年有余,深感执教的困惑和艰难。我对于高考语文测试最大的不解在于:学生高考成绩与其平时成绩和能力(老师对自己起码一半左右的学生还是十分了解的)严重不符-其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各科,波动幅度之大,范围之广怵目惊心。

反思是枚苦涩的果子,也是语文界同仁不得不品尝的果子。大发牢骚没有用,怨天尤人没有用,摆出一幅任人宰割的架式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我们应当首先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然后静下心来,仔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进而拿出改进措施。

令人遗憾的是,五六年过去了,批斗余音犹在,认真的反思,尤其是业内人士的脚踏实地的分析研究寥若晨星,高考测试问题依旧。

笔者不敢称内行,仅凭自己的一些体验和调查,试图对高考测试信度和效度不高的原因作些反思。笔者以为,之所以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肯定与命题指导思想上的缺失,制度建设不完善,很多工作环节欠科学有关。

传统偏见、习惯势力、既定的规范、固有的理论、盲从的心理,把我们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本文主要就命题指导思想方面作些探讨.

二.测试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于相信经验,测试理论欠缺

我国的高考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命题人员普遍缺少足够的系统的科学测试知识,或是不大买测试理论的帐;测试理论专家往往对语言学科的特点又不是非常熟悉.他们依靠的主要是经验.

譬如,试题命制完成后的预测分析,各种标准化测试量表的研制(量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严谨的编制程序与信效度检验,使测量的品质得以确保--邱皓政《社会与行为科学的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8第一版)以及考试完成后成绩的统计分析和解释(“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考试成绩的研究开发利用。如,美国每年对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就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信息资料,然后将其分送给考生毕业中学和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中学教育教学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马文卿刘文超著《中国高考走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一版,121~122页)),这些环节都十分欠缺.这就使得我们很难有效地控制试题的各项指标,不能及时的吸取往年的教训并迅速的作出调整.我们的高考改革步伐缓慢,试题多少年难以改变模样,与此有直接关系.

“我国高考工作者由于缺少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与技巧,主要凭经验进行工作,在试卷编制上一般只有初步的编制计划及按这初步计划编写试题的简单步骤,试卷初步编成后,不经预测和数量化分析,只由编制人员根据经验作一些主观的讨论、审核,即交付使用.致使试卷编制者本身对他的各项指标心中无数,造成历年来高考难度波动很大,甚至还有出错题目或出题不当的情况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高考研究组《改革高考更加准确有效的选拔人才》)(出处再查)

实行了十几年的高考标准化考试竟然仍采用老掉牙的原始分相加的方法来计分,说明我们的测试理论是多么的欠缺.“很多实行了标准分制度的六七个省份已经取消(山东省于2001年取消)或正在取消,据说原因仅仅在于某些领导欠缺基本的测试知识.”(马文卿刘文超著《中国高考走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一版,32页)“症结主要有两个,一是统计测量理论没有为高层决策者所熟悉;二是大众对其陌生排斥。”(马文卿刘文超著《中国高考走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一版,118页)

国际上的语言测试早已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交际测试”(communicativetesting)阶段,而我国的语文高考测试仍停留在第二阶段--心理计量-结构主义测试(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testing)的初期,仍然在围绕着“要不要选择题”“语文测试要不要精确量化”等本已无需再争辩的问题纠缠不休.

“交际测试”以完形填空、短文听写等题型为典型特征,强调语境中运用,侧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对能力认识更为全面深刻。而我国的语言测试在这点上几乎为空白.

“高扬科学的大旗,…走出行政性评价的窠臼.…评价方式上力求创新,走科学评价的道路,既要做到伦理的善,更要做到逻辑的真和形式的美.”(孔祥沛《浅论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年月待查)

(二)重书面表达轻听说阅读

中国古代相对封闭的社会实际以及重人文轻科学的传统,此外还有“以文取士”科举制度的影响,使得“写文章”得到了高得不能再高的社会地位,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授尔曹”,而“听说”“阅读”却被大大的冷落了。此种偏差时至今日依然相当严重,并在语文高考上体现出来。

高考试卷中一篇作文几乎占据半壁江山(60/150),而意义非常的听说测试始终不能提上议事日程。(我们的高考第二语言听说测试早已起步,而且也积累起了不少经验)

这种偏颇的测试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在现今社会,“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活动中,“写”的地位应该是最低的,前三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后者.“据专家研究,听说在一生的语言活动中占到75%,而读写只占25%.”(吴昌顺<<语文教学需要科学化>>,出自<<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九期)

而传统观念里,“读”也是从属于“写”的:“中国以前所谓‘读写结合’只不过是把读物作为写作的样本,作为一种仿效的对象.所谓的‘读’,只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写’的.阅读教学,也只是把教材作为一种写作的模式加以分析,以便对写作有所裨益.这种观念,实质上是以写作为中心,阅读不过是写作的附庸.”(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第二版47页)

国外多数国家的语言测试则不然,其比例很注意和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听说测试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很多国家也举办的非常成功.此外,阅读测试在书面语言测试中的分量也远远超过写作测试.以美国的SAT(相当于我国的高考)为例,其阅读领会能力的考查占总分的51%,阅读短文为五篇(以前为六篇),字数约为2500~3000字;而我国高考阅读领会短文大致为两三篇,字数约为1000~1500字,分数比例也低得多。我国高考各科中试题命制科学性最高(有统计数据为证)社会信誉最好的英语科试题阅读的短文数量达七篇左右,占总分一半还多。

而且,现今写作能力测试模式迫切需要改革的最重要的理由是:它是导致语文高考信效度不高的罪魁祸首。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作文评阅虽经不断改进,但主观误差始终得不到有效控制。

“九十年代初,有关部门曾经连续做过几年研究,结果表明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主观性试题(主要是作文)误差达到总分的40%,尽管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制定作文评分量表,计算机监控评分等)…但误差仍然较大。”(张伟明《高考语文科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中国考试》1999,1期)

作文的评分误差巨大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的调查早已给出了骇人的评分差距.但笔者认为,在大规模考试中,误差还要大得多,因为这里面有个“动机效应是值得注意的。黄煜烽等人的研究中曾经让一位教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次批阅同一篇作文。第二次批改时,作文前加上‘组织教师批改这篇作文的目的旨在测试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鉴定水平,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批改作文能力的指标’这样一段话作为动机暗示。结果,第一次评85分,第二次评72分,相差13分;第一次的评语是‘文章结构完整,用词恰当,注意了旁征博引,语言老练、简明’第二次的评语是‘本文结构欠严谨和完整,观点和材料不尽统一,语言上也有毛病’,从肯定变成了否定,截然相反。”(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第二版69页)

高考阅卷很大程度上还带有大锅饭性质,监督不严,建立老师评卷档案等工作几乎为空白,阅卷老师的认真度是有限的;而应付调查时,作为调查对象,因为特别在意调查结果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必然慎之又慎,再加上调查时的劳动强度也无法和高考这类大规模考试相提并论。

高考作文评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投入少时间短,导致劳动强度大

时间过长会增大误差,但太短更会草菅人命.由于时间太短作文批改打保险分的现象非常严重

“《南方周末》曾对高考阅卷作过报道:近30万份作文,规定180位老师在10天内改完,除去每天高温休息一小时,其余七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不与人说话,在每篇作文上也只能停留70秒。”(李群、张中环《关键是怎样操作》《中学语文教学》2003,6)

“集中全日阅卷,根据各试验省份的经验,以日平均90份左右为宜”(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第二版265页),实际的批阅数量若干倍于此.

(2)趋中主义

.评分既不高也不低,高度集中在中部偏上的狭小区间内,既能够保证阅卷速度,又不容易让复查人员抓住把柄.

“据江西戴海崎、曹绍游就1987年高考试卷随机抽取的2700人样本统计,二类卷和三类卷占总数的86%,一类卷和五类卷合起来仅占6.6%,四类卷占7.4%,成峰值极高的偏态分布…产生的原因大约有两个:一是‘打保险分’,二是连续作战统一疲劳,反应的灵敏度降低,区分能力减弱.、据江西省1990年高考阅卷7月13日、14日和十六日三天的抽样统计(样本数一千左右),平均分从22.69分(满分40分)上升为24.33分,标准差则从7.67降为5.97,说明分数的离散程度越来越小,趋中倾向越来越严重。”(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第二版67~68页)

(3)思维定势:

由于阅卷强度过大,所以文章的书写、篇幅、谋篇(开头结尾的安排受到格外重视)等外在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的得分。主要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第一印象一旦确立,就很难再改变.

(4)责任心差

很大原因归咎于制度不全监督不力.这儿既有阅卷老师的责任心问题,也有复查领导的责任心问题.

“有的阅卷的研究生经常迟到早退,‘一位女博士戴着随身听,一边听音乐一边改卷’;‘一高校的副研究员不知为什么年年来阅卷,它改作文判分一半有误,有一次查他改的三篇作文,总误差竟达三十多分’;一位老师30份作文错判十分以上的有三份(那一年是40分的大作文)…有一本30份的作文几乎全是42和43两个分数。有个组长表扬一个青年教师,说他一天改了二十多本作文…复查能挽救几个人呢…每次阅卷结束时,心里都很沉重。”(李群、张中环《关键是怎样操作》《中学语文教学》2003,6)

目前的高考写作测试模式必须改革,而且,此改革是切实可行的。国外的成功经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改革的方向当然首先是增加听说测试;其次,是改变大作文占分过多的局面,途径又有二:(1)大作文题转化为小型作文题(有两个小作文的语文试卷信度效度明显高于一个大作文题的试卷)和各种灵活的主观题(2)使用客观题来考查写作能力.

围绕是否继续使用选择题的争论,尤其是对使用选择题来考查写作能力的争议.美国最大的考试研究机构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从1954年起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试验研究。考试的有效性标准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水平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观察结论。结论是:SAT(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是客观题)的效度最高,与语文教师基于长期观察对学生写作能力作出的主观评价最一致;其次是由客观性试题组成的ECT(英文写作水平考试,全为选择题),最差的是由作文题目组成的GCT(普通写作测验,两个小时的作文考试)。(D.Owen:Noneoftheabove,R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INC,Lanham,1999,27~29页)“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才使其后的40年中客观性选择题成为美国语言能力测试的主要题型.”(谢小庆《谈语言能力的考查》《中学语文教学》2003,6)

有人质疑:现在的国际趋势是增大主观题的数量,特别是增大作文的分量,咱们怎么能逆国际潮流而动呢?这儿有一个前提,国外主观题的评分比我们更有保障。尤其是国外作文量化水平较高,评分的客观化程度较高.(电子记分员的启用明显提高了打分的客观性)

“美国长期使用选择题,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转而求助于主观性试题.我们始终主要采用主观性试题,结果导致了更加严重的‘高分低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于新凤《考试学引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由此看来,题型的选择未必是测试中最重要的因素.相对而言,试题的命制水平、施测的标准化水平和客观化水平应该是更重要的因素.

还有人说汉语和英语等语言不同.的确,我们承认汉语的弹性张力模糊性是更强,但我们同时认为:同为语言,汉语和其他语言没有质的差别,夸大这一点就缺少了最起码的科学态度;而且,作为量化集中体现的测试,更不宜在模糊性上大做文章,那样只能使得试题变得更加玄乎其玄.

有人担心,降低大作文的分值势必影响中学作文的教学.当然,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审视现在的中学作文教学,我们不仅充满了疑惑:(1)我们的应试作文都训练了些什么呢?很多中学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新八股’的制造上了,形式主义泛滥,作文教学日益走向死胡同。“‘三个一’工程”(即写一手好字,拟一个好题目,起一个貌似不俗的开头)长期以来风靡全国很多地区,一点也不令人感到奇怪.(2)看看我们学生的作文就知道我们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大搞特搞的作文训练究竟有多大成效.以笔者看来,灵活多样的写作能力测试方式(通过听说测试、各种类型的主客观题)对中学教学的引导作用或许更好.

总之,提高作文测试信度效度的途径主要有二:(1)加快主观题(尤其作文)评分的客观化进程(制定科学的评分量表;尝试无纸化评阅-广西在这方面已有较为成功的尝试;启用电子阅卷员等等)(2)主观题型的客观化

而且,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后者可能是近期内比较可行的办法.

(三)实践性缺失

前面曾提到语言测试理论的欠缺,实际上,相对测试理论而言,我们的高考更欠缺的是实践性.

我国传统重主观体验,轻客观实证,加上“官本位”和“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测试向来不大善于从实际出发,思维行事从来就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上层的官员专家多凭自己的学识和对下面有限的了解,想当然的组织测试。

“‘德性’文化传统使得评价更多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评价模式,过分强调了评价的民主性和伦理性,而忽视了评价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原则.”(孔祥沛《浅论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年月待查)

我国政府及团体组织的大规模实际调查与国外相比少得可怜.我们的借口总是很多,但我看主要原因是惰于实践,譬如,关联效度的调查研究,我们的借口总是效标难以确定.实际的原因是懒于尝试,怕麻烦,不敢直面现实改革.美国的很多大型关联效度调查都以老师对学生一年以上的观察作为效标.笔者也觉得,将教师综合评估的一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比如说每班选二三十名,最少基于一年以上的观察)作为效标,来衡量高考成绩的有效性,可能是个不错的参照标准。可惜没有人深入做调查,偶尔有人尝试,要么浅尝辄止,轻率结论;要么阻力重重,不得不放弃.(在我国,民间性质的调查由于种种原因更是难上加难)

1.试题内容和测试方法忽略学生实际

(1)对课本的彻底抛弃

在我国目前这种‘一考定乾坤’的人才选拔制度下,彻底不考课本,只会导致抛弃课本;无本可依、见效缓慢(再加上成绩偶然性大),只会导致放弃语文学习.

多年来高考命题在内容选择上有一个指导原则:所选材料应主要来自课外,以测试考生运用已知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应当说这一原则是对的,但笔者认为近些年的高考命题在这一点上做得有些绝对,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国的国情。“主要”不是“不出”,近十几年的题目几乎杜绝了课本上的内容。这导致了高中生不愿意上语文课,不重视语文课文学习的现状。

笔者想提醒命题者的是:语文考试不应完全模仿数学类考试--定理公式是课内的,题目完全是课外的。(这样,只要学生学好了课本,就能考出好成绩.语文呢?课本对于考试的作用微乎其微,学与不学差不多.)语言的学习毕竟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譬如说,名言佳篇的背诵默写就完全是考查学生的记忆情况,这往往是语言学习和语言测试所必不可少的。

语文学科平时的教与学缺乏一个有效的抓手和平台,由此导致语文课本使用的困惑和混乱.(有些学校甚至用一年的时间就能完成三年的任务)

语文是应该更开放更灵活,但目前的国情是:大学尚不能普及,大学入学选拔只依靠仅有的一次考试,全国各地发展状况极不平衡,高考竞争依然激烈;此外,语文高考测试科学化水平较低,学生成绩波动太大太经常.鉴于此,掌握好试题的开放度和灵活度就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学生必然会将语文学习时间转向其他学科.

并非只有考课外才能有效地区分学生。课内知识一定比例讲究方式的考查,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学语文无本可依的尴尬,而且照样能够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举个例子,考成语,完全可以从中学语文课本内部出些题目,选学生学过的常用词语的常用义项,改变语境,进行考查.

(2)远离学生实际

高考语文测试,既不能离开语文学科的特点,也不能脱离高中学生的实际--政治、科技、文化类已有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及他们生理心理的发育状况.

我们的高考命题却常常忽略这一点,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

很多现代文阅读题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倾向--古文化探源、诗的哲理、基本粒子中的中微子、智力结构模式、应激激素和迷走神经等等,离学生的生活太远.

科技短文考查力度的确应该加大,这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但有一点必须要搞清楚: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材里和学生的生活中,补充大量的科技时文,有了这个铺垫,学生在考试时就不会感觉到突兀.然而,我们中学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活动,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够.“国内教材忽视现代科技时文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而国外更加注重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文,以培养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增长学生的现代科技知识,增强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他们的选材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报刊新闻,规章条文,科技说明文,推理小说,科幻小说都进入教材.例如法国有一套语文阅读教材,每册十几个单元都有个中心主题,其中包括‘现代生活’‘科学技术’‘时代问题’等等.而国内仅有的说明文大多是些实体说明文,涉及现代科技的是少之又少.”(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0第一版)

此外,很多阅读文段的文字表达和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遥远.“以往往往选择二三十年代的文章,这些文章在词语的用法上与现代人有些差别,文章中的一些背景知识学生不了解,这就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张伟明《再谈语文到底考什么》《语文教学通讯》1999,2)

“前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成语误用和病句,材料大多来自报刊杂志,应该说他们是专业编辑人员认可或通过的东西,虽有不当之处,但很隐蔽,一般人看不出来,而且也不十分影响表达,有的则完全是大学中文系语法教材里面的例子,拿这些东西来考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是勉为其难的…决不是要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语言学家或语法学家.”(《语文教学通讯》2001,22期,盛华明《让语文考试更贴近实际》)

作文命题“政治化”“成人化”等倾向,无意中加重了学生“说假话”“空洞无物”的弊病,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文的区分度(都觉无话可说,都撒谎瞎编).试看下面一些题目:“毁树容易种树难”“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树木·森林·气候”“议论‘花与刺’”(关于辩证的看待事物)“‘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截肢’漫画写感受”(关于责任心问题)“读材料‘红雨衣踢碎玻璃罐’写感受”(关于社会公德心)“坚韧-我追求的品格”“诚信”“心灵的选择”…

我们的高考作文承载了多少“政治教育”“道德说教”的重任,承载了多少成年人对于年轻人的良苦用心!

然而,这些用意到底能产生多少实际效果,有谁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呢?

看一看我们的孩子们作文时苦思冥想来适应成年人思路的痛苦模样,看一看高考作文试卷上几乎千篇一律的翻来覆去重复着的空话和为了赢得高分编造出来的一个个‘凄惨’的故事,看一看孩子们“谈作文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神情…

我们为什么不去反思自身的问题,而是一味的批评孩子们没有实际生活感受,写作能力差呢?

2.命题对阅卷执行实际缺乏足够考虑

我们的阅卷情况很不理想,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要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

从理论上讲,主观题相对客观题目应该具有更高的效度,但从批阅实际角度来看则不然.既然高考试卷的首要职责是区分选拔学生,那么我们为何反而忘记了根本而去追求表面的科学呢?

关于作文的问题及改革方案,请参照上文.

3.制定的作文评分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我们制定的作文评分标准貌似科学,很难落实,以至于阅卷老师们试批时或批阅之初,还按评分标准打分.之后很快就又回归到打一个囫囵的总分的老路上去了.批阅时间短,劳动强度大,制定的标准形同虚设.

4.阅卷教师的选拔标准缺少实践调查的支持,多凭想当然.

我们缺乏科学严格阅卷老师资格审查制度.

“1991和1992年,河南省招办和河南大学教育系、中文系联合对高考阅卷人员的组成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出乎一般人预料,也是令人深思的。结论是:高校教师、职称高的老师、年龄大的老师评分误差明显大于中学教师、职称低的老师、年龄小的老师。”(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第二版70~72页)

由此可见,我们平时想当然的观念里面潜藏着多少主观臆想的成分,我们的行动多么缺少实际调查的支持!而现在很多省份的高考阅卷仍然主要由一所大学承包(阅卷老师主要由大学老师及一些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的事实,说明了我们的有关部门是多么不重视此类的调查研究(此后没再做类似的调查研究),改革是多么的困难!

(四)“数量”观念匮乏

国人向来重主观体验轻理性实证,重定性分析,轻定量研究,语文因而长期停留在一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扑朔迷离的状态。语文的量化水平低下,语文效率很不理想.

叶老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呼吁,对学生语文方面的能力“必须达到什么程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从而“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可惜的是,这种心中无数的状况至今没有多大改变.

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考试说明,都十分缺乏量的规定.教者只能凭感觉,凭大致的把握.这样的教学也能培养少数的语文精英,却绝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我们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量的具有合格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现代青年,而不在于培养少数的语文精英.

“效率”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量化”是“规模效益”之必需,无“规模效益”何谈高效率?

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科技的发展更加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办事效率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快的处理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高速膨胀的科技信息).语言的学习运用以及测试理应紧跟时展的步伐.我们祖上传下来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上的“体悟症”“探究癖”理应遭到信息化社会的唾弃.处理语言信息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应该是语言测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

顾德希说:“母语教学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数量”这个概念,在语文界乃至我们整个社会都十分缺乏.鉴于此,有必要再重新认识几个概念.

1.再谈“量”“量化”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表示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等的数量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是具有一定量的质,量也总是一定质的量,一定事物的值总以一定的量来表现,世界上不能量化的质是不存在的.因此,只有既作定性分析,又作定量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按一般规律,社会科学的研究由定性到定量再到二者结合,是学科成熟的表现,是其科学化的表现.

“量化,简单的说就是要数字化,即用数字说明问题.它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广泛性(建立在大量抽样统计的基础上,远胜于个案分析),深刻性(描述和解释是基础的,预测和控制才是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这些都要借助于量化),普及性”(佟庆伟等著《教育科研中的量化方法》)

量化标志着分析方法的科学水平,其主要功能是实证.而且,量化研究早已成为当代社会与行为科学的强势典范

“人类追求知识的活动,逐渐从启蒙运动之后的唯心传统,配合19世纪末数学与逻辑的发展,走上一条量化、实证、非历史、非心理的科学实证典范.以数学为基础的符号逻辑思考体系,取代了亚里斯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概念,发展出以量化研究为主轴的科学研究典范.…实证主义下的符号逻辑思考体系,仍是当代科学研究的主流思想,量化研究仍是学术训练的主要研究方法.”(邱皓政《社会与行为科学的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8第一版)

桑代克和麦柯尔有两句名言:“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转引自范伟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有些事物现在不能量化,只能说明量化的水平还不够,将来某一天肯定能量化.

“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运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成为科学.”(孙建军等著《定量分析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第一版,第三页)

“科学的本质是数”(笛卡尔)“宇宙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没有它们,人就在一个黑暗的的迷宫里劳而无功的游荡着.”(伽利略)(转引自郭俊义《广义量化引论》江西高校出版社91,9第一版)

“缺乏数字处理技巧和文盲一样,将被这个社会抛弃.透过复杂琐碎的数字抓住问题本质的技巧,将鼎力助您作出英明决策.”〖(英)约翰·鲍威尔著《定量决策分析》李洁、林毓铭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8第一版第一页〗

不重视量化是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和传统观念.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转引自范伟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考试既然是对人的知识与能力的测量,就必须用数量表示它的结果,有考试就有统计分析,甚至可以说,考试就是经过测量所作的统计分析。”

2.我们的高考语文测试特别欠缺“数量”“效率”观念

(1)考试题量有限,不重视对学生反应敏捷性的考查.

一般的来讲,试卷长,覆盖面广,题目多,区分度高.题量小,覆盖面就小,这势必会增大考试结果的偶然性.

好的命题要兼顾质量和数量,一道题设计得再高明,也不能准确测出全体学生的真实水平.

此外,思维的敏捷性作为语文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凸显.忽视这方面的考查,无疑是高考测试的一大失误.

“伊萨克(Eysenck)说:感知及其过程的速度,实际上是重要的高级认知技能.”〖(英国)阿美·戴维斯《语言测试学原理》任福昌、吴平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2第一版〗

先对中美语言测试的阅读量作一个比较:

美国的SAT(相当于我国的高考)言语部分特别注重阅读领会能力(占总分的51%),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就题量而言,新SAT言语部分的题量为78题,时限为75分钟,为我国高考语文的两倍。…我国高考阅读领会的短文大致为2~3篇,字数约为1000~1500字;新SAT阅读领会的短文为五篇,字数约为2500~3000字,再加上40个问题的题干,阅读量是我国的两倍多。旧SAT为六篇,阅读量更大。

再和高考英语试题比较一下.英语阅读大概有八篇(包括听力,阅读理解短文和完形填空等),其余语法、词汇等客观题的题量更为语文试题的若干倍,只是作文少了些.为何英语测试的效度和信度在各科中是名列前茅的呢?同是语言类学科,相去天壤,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语文同仁反思吗?难道仅仅是因为英语在难度上要求低吗

以数量有限的试题来区分学生,必然会在题目的“质量”上下功夫,而这很容易导致“难”“偏”“怪”题泛滥.

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呼吁减少高考题的题量,以便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更利于水平发挥.(笔者认为,再增加一个小时,也不见得有多少改观.病根在于试题难度过大,而不在于题量过大.)

(2)很多领域的数量指标严重欠缺,各种标准化的测验量表亟待完善.

譬如,词汇量表的制定.这应该是教学和测试中量化的基础一环.

特定领域中哪些词汇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词义中的哪个义项是常用的.这些情况都要借助大规模的统计分析来搞清楚.否则,对词汇量的科学考查便无从谈起.我们的高考词汇题目往往考查一些不大常用的偏僻词汇和偏僻义项来区分学生,这也是这些题目屡遭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英语测试早已解决了这一问题.师生平时学习的目标很明确.考试所测也主要是平时所学词汇(当然也有少数超纲的).学生水平区分主要体现在反应的敏捷性、判断的准确性和运用语言的灵活性上.所以,英语的教学和测试就相对实在,好把握得多,师生的怨言也少得多.

再如阅读量表的制定.阅读能力可以从阅读速度、阅读材料难易度和阅读理解等方面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前二者是可以量化的.

国外对阅读速度的重视由来已久,也早已制定了非常完备的阅读速度量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阅读已从理论发展到实际训练阶段,最近20年里,法、美、英、前苏、日、巴西等国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的阅读指导组织.速读是其指导的重要内容.”(祝新华《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版)

国内的英语考试也早已制定了阅读速度的指标.(大学四级考试要求50w.p.m,六级70w.p.m)(查高考指标)

阅读材料易读度(readability)的计算公式国外也有很多种。例如Flesh公式:RE=206.84-0.85wl-1.02sl(RE为易读度指数wl为每100词音节数sl每句平均词数)(杨惠中《语言能力的分级测试》,《考试研究》2002年第一辑61页)我国的英语考试常用Flesh公式来计算阅读材料的难易度。易读度只有合于一定的范畴才能入选某种类型的试题。而我们的高考阅读考试说明只有类似“阅读‘浅易的…文章’”“阅读‘一般的…作品’”这样一些模糊的要求。

阅读理解主要属于定性分析。这一点国外也有很多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国外还有很多关于语言微技能的量化标准。

作文能力量化标准更是急需完善的一个项目。

譬如说,错别字、词语误用、病句,这些方面到底扣不扣分?达到几个开始扣分?扣多少分?这些一直都是糊涂帐。阅卷人员多是凭感觉来减分。然而,高温高强度下的感觉又有多少准确性可言呢?或许一篇不错的文章,因为题目是个病句就给枪毙了;或许无意中瞅见的一个非常反感的错别字(可能自己在教学中强调过几百次了),就使得阅卷老师的情绪一下子激愤起来,此作文因而失去多少分只有天知道。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当然,即使有了比较科学的量化标准,如果仍然采用人工高强度阅卷的话,这些标准仍然难以落到实处。所以,要使这些量化标准发挥作用,还得加快作文批阅的客观化进程,尤其要积极尝试计算机阅卷。这在上文已经探讨过。

美国的“托福”和GMAT写作评分中,共有“词汇使用、句子结构、文章组织、写作逻辑、修辞、论述条理、文章内容等诸多因素,统计了包括文章长度、平均词长度、平均句长度、词频率、句式结构、标点使用等在内的共60多种可以定量分析的指标…”(谢小庆《谈语言能力的考查》《中学语文教学》2003,6)

他们这些量化标准能得以很好的落实,主要在于启用了“电子评分员”。

3.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时至今日,反对语文“量化”之声仍不绝于耳.

“追求语言水平的精确量化,或试图把人的语言能力发展划分出精细的等级,诸如此类的努力,其意义和价值都值得怀疑。”

“百年来,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误是什么?是所谓‘科学化’--理性的分析研究,已经使语文这个生命体没有了生命的感觉。”

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我国仍然很有市场,对各种定量分析方法缺乏足够的信心,同时也是过分相信充满人类智慧的文化知识不能简化为纯粹的数字的结果

.“Helmstadter(1970)指出: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有(一)惯常法(themethodoftenacity):基于惯例、传统及先入为主的印象或观念,过去总是如此或天经地义之事,便认为是真实可信的。(二)权威法(themethodofauthority):权威的个人团体或典籍。(三)直觉法(themethodofintuition):人们的观念与知识诉诸于直观与直觉,人们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与知觉,从个人的顿悟与奇想中,发现新的想法与概念。(四)强调推理或推论的可靠性,认为只要推理或推论是对的,所得的结论便是真实或可信的。”(邱皓政《社会与行为科学的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8第一版)

我们承认,语文有很多模糊难以量化的地方(例如语文中的文化因素、情感因素等等),这样的地方就不妨先让它模糊着。但不可否认,有更多的地方是可以量化也必须要量化的,尤其是中小学领域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

"我认为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和测评倒不是科学主义泛滥,而是科学主义严重不足"(顾德希《语文教学的病根》)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高考阅读量很少,测试方法还深深地打着传统的“体悟症”“探究癖”(悟文析法,一切为写作服务)的痕迹.阅读题目的设置玄玄乎乎,像摆迷魂阵.

“前几年的高考精读题目,任意挖壁打洞,圈圈点点,条条框框,搞得面目全非。选择项的设置差别微细,玄玄乎乎,云里雾里…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是否是在培养老学究?人们平时的阅读是这个样子吗?”“1996的科技说明文阅读中的‘示范厂’‘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小型厂’等概念,文章本身就表达不清,令人费解…选材欠当;97年科技文中的‘颅脑’和‘肠脑’,不用说中学生闻所未闻,就是生物老师和一般医务人员也不太清楚,用如此专业化的东西考学生实在太离谱”(《语文教学通讯》2001,22盛华明《让语文考试更贴近实际》)

“对效度威胁的因素之一:每个目标的项目太少。有时候一个成绩测验的是某种技能是否存在,而依靠的却只是一两个题目…”“一个工具需要的财力人力越多,那么如果它的信度是低的话,越是要慎重考虑是否采用。”(出自小笔记本-书名作者待查)

“我国学科成就考试偏重测量学科知识及其应用,例如,我国语文高考强调常识、语法、文章结构等等知识;美国的SAT言语部分则强调言语概念的把握、词汇量,重视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揭示及逻辑推理(类推),特别注重阅读领会能力(占总分的51%),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就题量而言,新SAT言语部分的题量为78题,时限为75分钟,为我国高考语文的两倍。…我国高考阅读领会的短文大致为2~3篇,字数约为1000~1500字;新SAT阅读领会的短文为五篇,字数约为2500~3000字,再加上40个问题的题干,阅读量是我国的两倍多。旧SAT为六篇,阅读量更大。…我国高考适当降低知识难度,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命题周期约为18个月,每年都要准备多套等值的测验试卷…先进的心理计量技术…其完善性是国际测量界所公认的。…其信度和效度均比较理想。…ETS的研究表明:完成四分之三试卷的考生比例一般都在95%以上。”

“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才使其后的40年中客观性选择题成为美国语言能力测试的主要题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语言考试逐渐开始了作文考试。伴随它出现的是借助计算机给作文评分的‘电子评分员’…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信息撷取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种主要基于语言特征分析之上的计算机程序,考虑了词汇使用、句子结构、文章组织、写作逻辑、修辞、论述条理、文章内容等诸多因素,统计了包括文章长度、平均词长度、平均句长度、词频率、句式结构、标点使用等在内的共60多种可以定量分析的指标…”(谢小庆《谈语言能力的考查》《中学语文教学》2003,6)

4.适当增加试题数量是增加考试信度效度的有效手段,这是测试学中被反复验证了的真理.

而加大题量的最好办法是多出选择题

选择题的良好品质早已在世界上得到公认,并早已确立了其在大规模语言考试中主要题型的地位,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未曾被动摇,为什么偏偏在我们国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呢?是由于汉语和其他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呢,还是由于我们批阅主观题的误差远比别人来的小而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呢?

自1987年语文大批判开始至今,对于选择题的批评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经许多专家阐释纠正,仍未获得足够的信任。鉴于此,笔者想再就此说几点。

(1)选择题的“天然”优势特别适合我国国情

(2)其命制的科学性也亟待提高

选择题特别便于考查被试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判断力。

笔者认为,客观题不仅不能取消,反而应适当加大题量.因为这种题型有其天然的"客观"优势,特别适合我国国情(主观题很难增大题量,而且批阅的主观误差太大,需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一份试卷中,这样的试题需要有一定数量。若只一道这样的题,就有四分之一"蒙对"的可能;若够一定数量,"蒙"就失去了意义,客观性就可得到保证”再说,“猜测”有时也是一种能力.国外的考试很多试卷上面就有鼓励猜测的提示语.

其实,客观性试题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能根据考生的认知实际合理设置选项,使考查目的明确;避免受考生表达能力干扰而答题不准确;考查点更明确、单一;在大规模测试中能做到答案唯一,保证测试的权威性。大范围抽样检测发现,高质量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所获分值十分吻合。这说明客观性试题是完全可用的,片面地否定它就可能妨害高考。至于这类试题对教学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在教学中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

当然,我们的选择题命题的科学性继续提高.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是,如何克服汉语的模糊性,达到精确量化的目标,而不是什么取消选择题的问题。

"从学生考试的结果来看,这些客观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这比过去高考只考一篇作文出的"冤假错案"要少得多。我先后送走过近30个高三毕业班,对使用"客观题"与不使用"客观题"的结果做过反复对比。结论是:客观题出得好,头脑清楚的学生少受委屈;考主观题则要凭运气,主观题的成绩与学生实际水平有时出现极大反差。所以采用一定数量的客观题,有利于公平选拔,相对而言是对考生比较负责的做法。"

“况且,在没有引进客观题之前,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早就长期存在。我们对客观题引进前后的语文教学质量根本没有足资凭信的对比,便断言一种命题方法能对语文教学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口诛笔伐,恐怕过分轻率了。"还有一些人批判选择题不过是为了赶世界反对科学主义的潮流。"(顾德希《语文教学的病根》)

美日高考全为客观题,法国主要考大题.(康乃美等著《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SAT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团体学术能力倾向测验之一,其功能相当于我国的高考。它以基本的言语能力为核心部分。它是一种预测性测验,注重测量与未来学习成功有关的能力测验时间短,题量大,对思维和反应的敏捷性与正确性要求较高。全部采取多选一的客观题方式。严格按照科学化标准化的程序编制并实施,具有较坚实的心理计量学基础。它这种学能测验和我们的学科测验只是处于同一测量连续体的不同位置。前者侧重依据校内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能力,后者侧重教学中发展的能力,前者可以为后者加强能力考查方面提供借鉴。它努力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或采用新的材料,力求与中学课程及教材无直接联系。(1)各科均如此(2)体制和我们不一样,压力差别很大。”

现在该是结束争执的时候了.将精力放到…努力提高语文高考的科学化水平.

(一)试题难度过大,有“专家化”倾向,重学科知识的运用,轻基本能力的考查

想对于高考其他科目而言,与文科题目的“偏”“难”“怪”是早已出了名的.学生戏称考语文是"跟着感觉走"

这是高考语文遭受批评的焦点之一.

很多语文界专家(刘国正等)和作家(如王蒙),甚至不惜以身试法,以自己惨不忍睹的成绩(严格的按标准答案批阅基本不及格),向语文高考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

对此,有关考试官员和专家的解释却是:“对试题不熟悉”“没经过专门训练”“所操之术多异”…

这些托词虽含有一点道理在里面,但包含着更多的狡辩,缺乏起码的自我批评精神。我们不禁要问:连汉语专家都及不了格的试题其科学性又有几何?如此考试到底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还是为了显示命题者的水平呢?

显然,我们对“语文基本功”的定位出了问题.我们缺少足够的水平来科学的提高试题的区分度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定位“语文基本功”呢?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无疑应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顾德希)(<<中国考试>>2002年第三期<<学科能力等级研究与素质教育>>)

“SAT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团体学术能力倾向测验之一,其功能相当于我国的高考。它以基本的言语能力为核心部分。它是一种预测性测验,注重测量与未来学习成功有关的能力测验时间短,题量大,对思维和反应的敏捷性与正确性要求较高。全部采取多选一的客观题方式。严格按照科学化标准化的程序编制并实施,具有较坚实的心理计量学基础。它这种学能测验和我们的学科测验只是处于同一测量连续体的不同位置。前者侧重依据校内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能力,后者侧重教学中发展的能力,前者可以为后者加强能力考查方面提供借鉴。它努力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或采用新的材料,力求与中学课程及教材无直接联系。

美国的SAT(相当于我国的高考)言语部分则强调言语概念的把握、词汇量,重视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揭示及逻辑推理(类推)

“美国明显重基本能力,轻基础知识考查,内容广泛,体裁灵活多样,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大.中日法则重知识掌握.”(康乃美等著《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文考查应大大降低对“艺术才能”(如想象力情感力感悟力形象思维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高的格调境界)的要求,-略有体现足矣,毕竟高考的选拔是一种基础性选拔,这方面要求过高势必会扼杀大批具有其他专长的精英。确实有写作才华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破格录取。

有很多科学家、政治家的文章,的确缺乏文采,但却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人们。由此可见,解决作文能力等级量化问题,不能不在纬度上加以划分。

“作文教学尽管可以提倡文采,但显然不必以此为每个学生作文的划一尺度。能文采飞扬,固然值得鼓励;不能的,尽可在不同方面发展。文字清楚,意思明确,作为文学刊物用稿的尺度是不行的,但作为语文表达能力的一种基本要求,为什么就不值得大力提倡呢?”(顾德希《学科能力等级研究与素质教育》《中国考试》)

作文批阅是过于重格调,重境界,也扼杀了不少敢说真话,抒真情的性灵之作.

语文由于是母语,再加上高考属选拔性测试,所以考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正确的。问题是如何来增加难度,是不是增加难度就一定意味着将题目搞的神秘兮兮呢

“我国学科成就考试偏重测量学科知识及其应用,例如,我国语文高考强调常识、语法、文章结构等等知识;美国的SAT言语部分则强调言语概念的把握、词汇量,重视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揭示及逻辑推理(类推),特别注重阅读领会能力(占总分的51%),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就题量而言,新SAT言语部分的题量为78题,时限为75分钟,为我国高考语文的两倍。…我国高考阅读领会的短文大致为2~3篇,字数约为1000~1500字;新SAT阅读领会的短文为五篇,字数约为2500~3000字,再加上40个问题的题干,阅读量是我国的两倍多。旧SAT为六篇,阅读量更大。…我国高考适当降低知识难度,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命题周期约为18个月,每年都要准备多套等值的测验试卷…先进的心理计量技术…其完善性是国际测量界所公认的。…其信度和效度均比较理想。…ETS的研究表明:完成四分之三试卷的考生比例一般都在95%以上。”

让我们选择几个题型,来具体的看看语文试题的难度有多大.

应该承认,把高考题卷上的多数题分别孤立地看,并无太大难度,但是,以整张试卷来看,难度是很大的。每年高考学生得分很少有上130分的(150分为满分),而外语考分上140分则不为少数;许多语文专家试做高考题也往往难以及格。语文专家刘国正先生有一次很认真地答了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按标准答案,严格计算,结果只能达到70分。王蒙称自己很难及格.

深圳市红岭中学的胡立根老师曾作过一个数据统计,是关于91年到97年高考语音题目中部分汉字的使用频率的:

试题年份9193949495959697

汉字抔涔铤捭皈帙戕殄

85年字次10439567

使用度0.55.02.21.86.53.13.74

十科分布11235333

“使用度在10以下的字,是使用度极低的字…在7000通用汉字中,至少有6500个汉字的使用度超过了0.5。”(《语文学习》1999年第八期)

2000年识别错字题考了两个冷僻字“圜”“祯”,占总数的__分之一

前些年盛行的字音字义字形题,一道选择题目中考查36个知识点,且都是比较难的或者说报章杂志都经常错的,只要有一个点掌握不好,此题得分的可能性就和纯粹猜测差不多。如此测试能公平客观的评定、区分考生的实际水平层次吗?这儿仅举一个例子:

且看高考命题提高难度的手段1.合多为一法

如考卷第一题,要求辨别几个字的读音或字型或解释(有时一道题目包含上述三个方面)的正误,四个选择肢每肢至少包含四个知识点,这实际上是将很多道题合并到了一起.

2.避熟就生法.如考一些常用词语中相对不很常用的词语或熟词生义(附统计结果);出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章(命题者称是从语文角度考查,但如果文章的大概都把握不了,答题又从何说起呢)

3.将水搞浑法.这突出表现在客观题中选择项的设置上.命题者唯恐考生轻易答出,于是处处设疑置绊,将选择项搞的玄玄乎乎,使人如坠云里雾里.

语文考题中致难之因还有,这儿就不再列举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难度"的性质与它带来的后果,它的难不在于考及的知识如何艰深,而主要是考查的繁琐复杂,广布疑阵,因而使程度差的人反可籍猜测答案得分,而程度较高的人却因错误人人难免而无法得到高分。这种考试不可能有大的区分度,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我国高考使用的标准化考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标准化考试。第一,我们的试卷编制过程不标准。采用的还是我们老祖宗的出题方式,没有建立题库,试卷形成后没有预测;这样就很难保证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以及试卷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一定的指标。第二,我们的分数解释没有标准化,我国至今(在标准化考试使用了十几年之后)基本上还在使用卷面分数报告成绩,还在采用将各科的卷面成绩相加来计算总分的方式。有一点统计学和测量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余明辉《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病根到底是什么》《中学语文教学》2000,9)

中国传统思维具有求同与封闭性特点.“法古”“法师”“去异”

东方:宗法专制文化;西方:科学民主精神.(李宇升《教学艺术比较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第一版23页)

“‘德性’文化传统使得评价更多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评价模式,过分强调了评价的民主性和伦理性,而忽视了评价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原则.”“科学主义的教育评价忽视了教育评价的主体性的一面,形成了单一凝固的教育价值观及指标体系,‘抹煞了丰富的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的艺术性’…而在教育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定性评价往往也比定量评价更容易进行,自觉不自觉的陷入了人本主义的泥坑.…高扬科学的大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使评价结果是建立在大量信息基础上的一种判断,走出行政性评价的窠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质,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影响是潜意识的,挥之不去的.…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又不能脱离本国的文化背景.评价主体宜具有官方的背景,评价机构性质宜‘半官半民’,评价方式上力求创新,走科学评价的道路,既要做到伦理的善,更要做到逻辑的真和形式的美.”(孔祥沛《浅论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年月日待查)“中国文化是强调人文精神、伦理道德、中庸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性文化’,西方文化是注重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顾冠华沈广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23页)

“考试机构不宜制造一个错觉,让外界误以为考试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这样的定位并不表示考试机构自贬身价,而是一种负责任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试政策必须经过缜密的考虑,有理有据,合情合法;运作程序的设计必须算无遗策,把人为因素减至最低,务求考生的成绩得到公平、正确的处理.对于考试的局限,以坦诚的态度处理.这样,把有关政策和运作程序公诸于世,不但不会削弱考试机构的权威性,反而有助于提升其公信力.揭开面纱,责无旁贷.”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科学就是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教育研究》2001,6)

考试原则: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实践性(廖平胜等著《考试学》)

命题只有少数人“入闱”突击进行,试题质量缺乏科学管理的指标,对以往考试很少统计分析,试题水平往往不稳定。评卷每年抽调近十万教师,耗资千万,阅卷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选拔资格认证体系),缺少控制评卷质量的有效方法。

笔者想,我们的高考卷如果像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可以复查(当然这在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时候施行起来是很困难的),肯定会舆论大哗!但这对于增加考试的透明度,提升考试的公信力,是多么有益的事呀!我们的改革步伐好像总是如此缓慢,我们只能翘首企盼了。

从实际效果来看,笔者建议还是多聘请中学高水平教师批阅为宜

缺少立法。“由于缺少对招生制度的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缺少一个‘法’,所以多年来高考政策不稳定,反复大,领导意志明显。招生政策几乎年年有变化,有时甚至今年完全推翻了去年的做法。”(马文卿刘文超著《中国高考走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一版,41页)

“无纸化考试在国外已很流行成熟,而我国尚处于试验阶段.虽然西方人运用考试的历史比我们晚整整一千年,却早已形成了一些更为科学的考试观念,就像他们虽然从我们这儿学会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今天却向我们出口造纸和印刷的成套设备.”(《关于考试公平性的一些思考》《考试研究》2002第二辑作者待再查)

阅读测试忽视现代社会实际需求

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科技的发展更加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办事效率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快的处理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高速膨胀的科技信息).语言的学习运用以及测试理应紧跟时展的步伐.我们祖上传下来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上的“体悟症”“探究癖”理应遭到信息化社会的唾弃.处理语言信息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应该是语言测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

“量化研究是当代社会与行为科学的强势典范.统计分析则是量化研究的核心.…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是量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严谨的编制程序与信效度检验,使测量的品质得以确保.”“人类追求知识的活动,逐渐从启蒙运动之后的唯心传统,配合19世纪末数学与逻辑的发展,走上一条量化、实证、非历史、非心理的科学实证典范.以数学为基础的符号逻辑思考体系,取代了亚里斯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概念,发展出以量化研究为主轴的科学研究典范.…实证主义下的符号逻辑思考体系,仍是当代科学研究的主流思想,量化研究仍是学术训练的主要研究方法.”)

高考语文范文篇10

以下以语文考试为例加以说明。

一、验收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

考前五分钟,学生得到试卷后,首先应该验收试卷:科目、张数、页数、题数,有无漏印、破损、污毁等异常情况,确认无误后,才开始下一步的工作。常有学生出于抢时间的心理,不顾此时不得答题的禁令,匆忙开始作答,到后来发现各种试卷异常,必须更换试卷,白白损失了宝贵的考试时间,影响自己的心情,得不偿失。

更有甚者,蒙头作答,下得考场,才知末页有题,而自己根本没注意,白白丢分,悔之晚也。

正确的做法是:依照规则行事。写好密封线内项目后,停笔翻看试卷,了解其大略:题数、题型、分布,对重点的题如作文先用时间细读一下,让其在头脑中“发酵”;然后,大致划分自己的作答顺序,作到对整堂考试的应对策略心中有数。学生若能照此长期坚持,按部就班,还可起到缓解考试紧张的作用。

二、分配时间不适当,书写潦草。

语文试卷150分钟完成150分的题,基本上是1分钟做1分的题。时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是:适度从紧,稍留空余。选择题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力求在35-40分钟完成;而除作文外的主观题,要用足40-45分钟,尤其是鉴赏题、语言运用题(如仿写)要充分用足时间,但也不能久拖不决;作文用时一般在45-50分钟,其中审题不得少于5-10分钟(这里实际还有构思拟提纲的时间),想好了再写,不能写到一半发现离题万里,又才推倒重来,真正想好了,40分钟足够写出一篇800字的文章。

这样,第一卷就可以空出5-10分钟,作文时间可以空出10-15分钟,于是,整份试卷完成后就有15-25分钟的最后检查时间。

注意了这一点,就能避免为赶时间书写潦草、隐性失分的毛病,也不至于空出太多时间,无所事事。

三、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

长期大量的模拟题训练,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无疑是有效的,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定势思维:习惯于认为某知识点的题型考法就是固定的某种模式。而在考试时,一旦出现的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很容易死守老套,上当受骗,造成失分。

因此,在考试时,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细致的阅读题面,绝对不能出现把“选不正确的一项”看成“选正确的一项”这类失误,尤其在第六大题(语言运用题)这一块“试验田”里,由于命题人常在此出新求变,故答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提示语指令进行,绝不能按以前定势想当然作答。

如一次考试第25题是“仿照下面‘读历史’或‘读大海’的写法,以‘读’为题另写一段话”。试题指令是“或”,即仿照两种中的任意一种。有的考生却误认为两种都要仿,而且去思考“读历史”和“读大海”有什么逻辑联系,费尽心机,误时丢分。

四、答题程序不熟悉,懒打草稿。

有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考试不同于数理化,无须计算,所以可以不用打草稿。其实,很多语文题是必须打草稿的,因为它要求准确、精练。虽说现在多数简答题已经取消字数限制,但我们在做鉴赏题、文言翻译题、现代文阅读简答题、仿写题、语段压缩题时,仍然应该打草稿。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不起作用,却在答了一段文字后,发现自己已经把答题空白填满,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又来添改补充,把卷面搞的很不美观。既如此,何不先在草稿上写好改好,再一气呵成作成一语中的精美简练的答案呢!

更值得一议的是作文。考场时间紧,作文不可能完全拟好草稿再重抄一遍,但是也应该先画好“蓝图”,再“按图施工”。这样才不至于搞成“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当然,作文草稿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有人喜欢打腹稿:袖手于前,疾书于后;有人喜欢拟提纲:起承转合,详略正反,了然纸上,决无大误。在此,我们推荐“拟提纲”的作法,毕竟多数人的思想是“想不清楚,写下来才慢慢清楚起来”的。无论如何,那种不打草稿,写到一大半才发现“立题万里”的人,最是愚蠢!

五、答题规范不遵循,答非所问。

有的考生答题,由于心中无数,喜欢下大网。尤其在鉴赏题上,总是把“中心明确,语言优美,首尾呼应”之类的话一股脑铺在卷子上,希图“碰”上一点分。还有些人,老怕遗漏要点,总以为答的越多,就是越全越好。

殊不知,阅卷老师大多反感这种做法;更何况,言多必失,有时答案中的话写多了,反而把正确的要点淹没了,否定了,得不了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就一定要注意掌握答题规范:一是要学会规范答题用语,如解答古诗鉴赏题,就必须了解古诗按题材划分的类型、表现手法的种类、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等;二是掌握“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力求不枝不蔓,简明正确,如问“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就只能从铺垫、过渡、照应、跌宕、深化等角度去答,而不需要回答在中心、内容等方面的意义。

六、自身特点不了解,扬短掩长。

学生经常在考试以后的总结中,提到自己的许多缺点错误,如粗心、慌张、遗忘、动作慢、思维短路等。其实,这些问题(有的不算缺点,而是人所共有的在重要时刻就会出现的正常心理反应,如慌张,暂时的思维空白)更应该在考试前想出相应对策,针对自身个性特点,扬长避短,以避免考试中出现大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