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1:01: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考命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考命题

化学高考命题管理论文

一、化学高考命题范围及主要依据

化学科高考命题的范围是根据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调整意见确定的。命题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化学科考试说明》。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考试说明则规定了化学科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新的教学大纲对旧大纲的部分内容作了增删和调整,新的考试说明颁发在即。但就1995年考试说明对化学科内容的要求看,有八点内容删去,有八点内容调整,有两点内容的要求降低。因此,组织高中学生复习,首先应当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同时要及时掌握考试说明所给予的信息,准确把握命题范围及依据,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化学高考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

近年来,化学科高考命题的特征表现为:出活题、考基储考能力。试题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以及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其主要功能在于选拔优秀学生,并指导中学化学教学。因而在命题原则上体现出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对中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样,命题的目标和立足点可概括为“稳”、“变”、“新”、“活”,注重能力考查,1995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研究和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于今年乃至今后的教学走向和高考复习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95’化学高考命题分析及96’命题趋势

总的来说,1995年化学高考试题无偏怪现象,重视基础考查,联系实际,不超纲。从试题的变化来看,着重突出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今后命题的趋势。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查看全文

化学高考命题管理论文

一、化学高考命题范围及主要依据

化学科高考命题的范围是根据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调整意见确定的。命题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化学科考试说明》。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考试说明则规定了化学科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新的教学大纲对旧大纲的部分内容作了增删和调整,新的考试说明颁发在即。但就1995年考试说明对化学科内容的要求看,有八点内容删去,有八点内容调整,有两点内容的要求降低。因此,组织高中学生复习,首先应当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同时要及时掌握考试说明所给予的信息,准确把握命题范围及依据,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化学高考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

近年来,化学科高考命题的特征表现为:出活题、考基储考能力。试题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以及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其主要功能在于选拔优秀学生,并指导中学化学教学。因而在命题原则上体现出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对中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样,命题的目标和立足点可概括为“稳”、“变”、“新”、“活”,注重能力考查,1995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研究和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于今年乃至今后的教学走向和高考复习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95’化学高考命题分析及96’命题趋势

总的来说,1995年化学高考试题无偏怪现象,重视基础考查,联系实际,不超纲。从试题的变化来看,着重突出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今后命题的趋势。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查看全文

化学高考命题管理论文

一、化学高考命题范围及主要依据

化学科高考命题的范围是根据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调整意见确定的。命题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化学科考试说明》。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考试说明则规定了化学科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新的教学大纲对旧大纲的部分内容作了增删和调整,新的考试说明颁发在即。但就1995年考试说明对化学科内容的要求看,有八点内容删去,有八点内容调整,有两点内容的要求降低。因此,组织高中学生复习,首先应当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同时要及时掌握考试说明所给予的信息,准确把握命题范围及依据,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化学高考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

近年来,化学科高考命题的特征表现为:出活题、考基储考能力。试题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以及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其主要功能在于选拔优秀学生,并指导中学化学教学。因而在命题原则上体现出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对中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样,命题的目标和立足点可概括为“稳”、“变”、“新”、“活”,注重能力考查,1995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研究和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于今年乃至今后的教学走向和高考复习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95’化学高考命题分析及96’命题趋势

总的来说,1995年化学高考试题无偏怪现象,重视基础考查,联系实际,不超纲。从试题的变化来看,着重突出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今后命题的趋势。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查看全文

高考物理命题特点研究论文

“3+2”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是高中新教材体系实施后的新高考模式.从物理科的命题上看,它与原高考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又有其显著的特点.研究并掌握这些特点,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从理论上分析,新高考是“会考后的高考,要与会考自然衔接,要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因为“知识性考试主要由会考水平考试来完成”.因此“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是高中“两项改革”赋予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它的着眼点在于试图走出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大的新生,又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的新路子.

2.纵观近几年(即实行新高考后)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覆盖率均达95%以上,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试题又注重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即几乎全部考查了C级知识点,B级知识点的考查率也在80%左右.甚至有些重点知识(主要是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不回避多处反复考查.

(2)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特征.根据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的原则,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较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这种鉴别力一般不是靠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而是靠对能力的要求来实现的.试题十分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这种能力考查的“立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各种能力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同一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同一种能力;其二是试题的内涵丰富,能力因素的含量高,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多种能力.

查看全文

以高考命题背景看历史选修教学

2009年高考福建文科综合卷是福建省第一次自主命题,也是福建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分为必考与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有13道试题,计85分;选考部分为卷II的41题,设置了A(改革)、B(民主与实践)和C(人物)三题供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分值15分。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在文学生中主选选修1与选修4的同时,再增选选修2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也为学生届时高考选做试题拓宽了答题的空间。近三年福建高考文综卷历史选做题均按三本选修教材,各命制了一道选做题供学生进行三选一,本文拟从新课改高考历史选做题的试题命制谈选修教材如何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

查看全文

高考历史命题突破思维论文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历史,可明显看出,改变教材造成的思维定势,引进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发现和新成果,以检测考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审视历史和客观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一直是高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命题者希翼以此推动教材、教法的改革,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匠心独运,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作先导。因此,研究这类命题,将有助于开阔考生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高考,面向未来。

一、突破思维定势势在必行

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具有的一定灵活性是一对矛盾。进入90年代中期,这一矛盾随着改革开放领域的扩大、步伐的深入而渐突出。过去受计划经济、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而编写的教材,因时移境迁,一些内容越来越显得陈旧而脱离现实。高考要以其灵活性、超前性,改变教材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反映在试题中,则必然要求考生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重新调整视角思路,观察思考和解析问题。以1995年高考历史为例,第38题,要求答出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考生从小学到中学在四大发明上的思维定势,却一直是“自豪”式的。第32题,正确选项“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由于教材的影响,考生往往片面地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敌对的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两者矛盾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调和。第42题,问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步骤、原因、内容和结果,答案中有“人民公有化”“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的评分要点,但因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考生很难想到党在决策上的这一重大失误。到1996年高考,这类命题继续有所体现。第47题在说明唐朝文化辉煌的原因时,考生思维应与教材的导向相逆,即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来优秀文化对唐朝文化繁荣有影响和促进,而不仅仅是唐文化对周边各国文化的影响和促进。第45题第③问:“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对此考生如果认为施兰既是美国人,那么他必然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切,必然会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不够客观,甚或歪曲和贬低,那就错了。因为他的评论完全正确,正确就正确在于他是“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极端俭朴的水平而言的。”

此类命题的反复出现,无非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摆脱教材绝对权威的束缚,突破其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

二、在哪些内容上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势

既然高考历史突破思维定势已成为检测能力的重要命题方式,今后必将继续出现。那么,我们对教材中易使思维凝固、导向单一,或观点偏颇片面,或“左”的痕迹明显之处,就应用心搜索,努力指导学生寻找各处突破口。现就个人体会,略谈几例如下。

查看全文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命题分析论文

短文改错是集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英语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评价与校正能力和对词汇、语法和语篇三要素的把握能力。自1996年起该题型的试题结构是:短文改错设置十项判断,其中无错误判断1题,有错误判断9题。在有错误判断的9题中,多词删除1~2题,漏词补全1~2题,其余均为纠错题。最近三年高考短文改错的试题显示,短文改错的命题走势是稳中有变,试题中与语法规则有关的改项在减少,对固定习语与结构的机械性记忆要求在慢慢淡化,而需

一、近三年高考短文改错试题的三大特点

1.短文改错的基本得分年年有保证

尽管短文改错试题的难度在逐年上升,但该题中的基础知识得分每年都得到落实。三年中,动词时态的改项年年都有设置,而且只局限于对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判断。有关名词的改项也是每年都作要求,而且都是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冠词的用法在三年中,有两年被列为改项内容。而固定习语像catchsightof,inotherwords,athome和comedown等是学生很熟悉的基本习语,较易识别与纠正。因此,只要掌握基本的基础语法知识与习语,短文改错中与最基础的语法有关的错误是不难找出并加以纠正的,对常用习语及其用法是不难作出判断的。

2.短文改错的试题难度年年在提高

统计显示,2000年与2001年的短文改错试题,均是多词删除2题,漏词补全1题,错题纠正6题。而2002年的短文改错试题,多词删除2题,漏词补全2题,错题纠正5题。改错形式设置上的变化表明短文改错的试题难度呈上升趋势。2000年的短文改错试题涉及从句的难度要求是将一个连词改成另一个连词,即将that...ornot中的that改为whether,so...as中的as改为that。而2002年的短文改错试题涉及从句的改错难度,则是要求添加一个连词或删除一个介词后,再构成状语从句,即在Itwasaboutnoonwearrivedatthefootofthemountain一句中的we前添加连词when,构成时间状语从句。在IwassotiredthatIfellasleepatthemomentmyheadtouchedthepillow一句中把介词at删除,从而构成由themoment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上述的设置形式和难度上的变化反映出该题型的难度稳中有升。

查看全文

高考物理命题特点对教学启示论文

“3+2”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是高中新教材体系实施后的新高考模式.从物理科的命题上看,它与原高考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又有其显著的特点.研究并掌握这些特点,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从理论上分析,新高考是“会考后的高考,要与会考自然衔接,要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因为“知识性考试主要由会考水平考试来完成”.因此“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是高中“两项改革”赋予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它的着眼点在于试图走出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大的新生,又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的新路子.

2.纵观近几年(即实行新高考后)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覆盖率均达95%以上,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试题又注重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即几乎全部考查了C级知识点,B级知识点的考查率也在80%左右.甚至有些重点知识(主要是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不回避多处反复考查.

(2)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特征.根据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的原则,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较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这种鉴别力一般不是靠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而是靠对能力的要求来实现的.试题十分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这种能力考查的“立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各种能力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同一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同一种能力;其二是试题的内涵丰富,能力因素的含量高,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多种能力.

查看全文

政治德育试题命题论文

命题意图就是试题的设计意图。每个学科的试题命题都有自己特定的命题意图,即要考查本学科的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学科能力。政治学科的试题命题意图是除了考查政治学科的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即要考查学科觉悟。政治学科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就是政治学科的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学科方法,就是政治学科的学科思维方法,主要是抽象思维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学科能力,就是政治学科高考要求考查的七种能力,即再认能力、理解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综合评价能力、表述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学科觉悟,就是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思想性,即考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思想政治是非问题的态度和认识水平,表现为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命题意图是通过试题题意体现出来的。试题由命题材料和设问构成。试题的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了试题的题意。试题题意就是试题的含义,即试题的规定性。它包括题型、题眼、题问、题旨。题型就是试题类型。目前政治学科高考试题有五种题型:最佳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题型不同,答题方式和测试功能也不同。题眼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命题角度。它主要体现在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上。它规定了题问内在逻辑关系的思维角度,规定了试题的答题角度。把握题眼,才能避免答题跑题漏点。否则试题解答就如同盲人走路。题问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试题问题。它通过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出来。辨析题的题问含在命题材料之中。题问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直问型和变问型、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理论型和实际型等。不同类型的题问,有的是相互交织的。题旨即试题的主题、立意,就是试题的中心旨意。它是题意的核心,反映命题的思想性,体现命题的根本意图。把握题旨,答题才能高屋建瓴、通观全局。把握了试题的题型、题眼、题问、题旨,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试题题意,进而明确命题意图。

明确命题意图是为了更好地解答试题。政治学科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是考生解答政治试题的四大要素。在政治试题解答中,知识是载体,方法是手段,能力是核心,觉悟是灵魂。考生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明确命题意图,也就是确定命题意图。明确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就是确定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也就是确定解题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

明确即确定命题意图的依据是试题题意。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知识,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眼的、题问、题旨确定的。题眼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及应用角度,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重要依据。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具体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主要依据。题旨规定了试题的主题、中心,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依据。另外,试题题型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内容的伸缩程度。论述题要比简答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细致全面些;辨析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介于论述题和简答题之间。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题眼的主要命题角度是:“农村经济发展”,不是“国民经济发展”。因此规定了命题材料中的“无工不富”的“工”是指乡镇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业;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乡镇企业知识,不是工业知识。高考中不少考生把握不住这一命题角度,用工业知识答题,使答题跑题。该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角度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句话隐含着“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关系的知识。高考中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命题角度,使答题漏点。该题的题问是: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农村经济发展”,为什么“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把握题眼、题问的基础上,进而可以把握该题的题旨,即考查考生对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认识。从该题题旨可以折射出试题考查的学科知识的基本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把握题眼,依据题旨,结合题型,按照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折射学科知识,便可确定出此题考查的知识的具体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可见,准确确定试题考查的知识,才能使试题答案内容与标准答案内容基本吻合,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实效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方法,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问确定的。题问从思维方式上可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试题题问思维类型不同,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不同,答题的思维方式方法也不同。试题题问中抽象型题问主要包括归纳型和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所以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答题。试题题问中的辩证型题问,主要考查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即理论和实际辩证的具体统一的方法),所以要求考生用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答题。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要求考生用归纳法思维答题;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演绎法思维答题;第三问是抽象型兼辩证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中的演绎法和辩证思维中的具体化法思维答题。可见,明确试题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把握试题解答的论证方式方法,按照试题命题意图要求的思维方式方法答题,才能保证试题解答的逻辑与标准答案要求的逻辑相一致,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逻辑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能力,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型、题问确定的。题型不同,对能力考查的要求不同。最佳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四种能力,重点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不定项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五种能力,重点考查判断推导能力;简答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7五种能力,重点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辨析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7六种能力,重点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论述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6、7七种能力,重点考查综合评价能力。题问类型规定试题考查的能力。题问类型相同,考查的能力相同。分析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题问类型变化趋势可见:高考政治试题题问类型趋向变问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题问类型趋向辩证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辩证思维能力。题问类型不同,考查的能力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直问型低于变问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论型低于实际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归纳型低于演绎型、演绎型低于辩证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道试题,题问类型不同,考查能力的要求就不同。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考查的是归纳思维能力;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演绎思维能力;第三问是抽象演绎型兼辩证具体化型的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中演绎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中具体化思维能力。显然,第一问低于第二问、第二问低于第三问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题型,题问类型不同,对考查的能力及其程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和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都是论述题,但是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基本上是教材知识,知识跨度小,综合程度低,是理论型题问。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是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并要求二者具体结合,知识跨度大,综合程度高,是实际型题问。可见,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与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相比,不仅增加了对辩证思维具体化能力的考查,而且对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也提高了。不同题型,题问类型组合不同,考查的能力及重点也不同,尤其是表现在主观性试题上。简答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抽象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辨析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论述题的题问一般为实际型、抽象型兼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具体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评价能力,既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又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另外,由于题眼命题角度的转换,使测试难度加大,对各种题型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特别是对各种题型重点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也就提高了。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命题设问角度由以往要求选出人物转换为要求选出孔繁森事迹。这样不仅提高了对再认能力考查的要求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对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命题材料规定的隐蔽巧妙的变问命题角度(前面已经说明过,故略)显然比直问命题角度提高了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的要求程度。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能力,并明确试题要求考查的能力,在试题解答中有意地体现命题对能力的要求,使能力发挥到位,这样才能使方法运用到位,觉悟体现到位知识应用到位,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科学性。

查看全文

作文命题趋势管理论文

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作文试题,这是广大高中毕业班师生乃至家长共同关心的焦点。笔者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了近几年的“全国卷”“会考省市卷”和“上海卷”的作文试题,从中归纳出了几条规律和几个特点,对1995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作了一些预测,并探讨了应试对策和方法,整理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

1978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一向坚持“依纲据本”的原则,体现了国家教委对高考提出的“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的方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改写、扩写等作文练习,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作文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纵观这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以上作文方式几乎都涉及到了。近几年来,紧扣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单元作文训练要求进行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比如1991年的大作文,要求考生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中任选一题,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其中“近墨者黑”直接出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对于辩论这种形式,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有专章论及,考生也接触过。1992年、1993年“全国卷”的大作文,1992年“三南卷”的续写,都是要求根据所提供的一则短文进行合理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关这一命题的写作知识和训练,就在高中语文(统编)第二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的“联想和想象”一节。又如1994年高考作文题《尝试》,此题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也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写作练习”第一题出现过。

由此可见,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没有超纲离本,较好地解决了“两个有利”的矛盾,这对引导中学师生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重视并用好课本上的写作材料,扎扎实实并有序地进行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据此我们可以预测,1995年高考作文仍然会遵循“依纲据本”的原则,统编语文课本各册“单元知识和训练”的写作训练内容,仍有可能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容,其中的写作训练题目,亦有可能成为1995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类型题。

二、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高考作文试题的内容和题型总的演变趋势是“稳中有变”。现归纳出几个特点,分述如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