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2:58:11

高考命题

高考命题范文篇1

化学科高考命题的范围是根据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调整意见确定的。命题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化学科考试说明》。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考试说明则规定了化学科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新的教学大纲对旧大纲的部分内容作了增删和调整,新的考试说明颁发在即。但就1995年考试说明对化学科内容的要求看,有八点内容删去,有八点内容调整,有两点内容的要求降低。因此,组织高中学生复习,首先应当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同时要及时掌握考试说明所给予的信息,准确把握命题范围及依据,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化学高考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

近年来,化学科高考命题的特征表现为:出活题、考基储考能力。试题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以及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其主要功能在于选拔优秀学生,并指导中学化学教学。因而在命题原则上体现出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对中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样,命题的目标和立足点可概括为“稳”、“变”、“新”、“活”,注重能力考查,1995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研究和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于今年乃至今后的教学走向和高考复习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95’化学高考命题分析及96’命题趋势

总的来说,1995年化学高考试题无偏怪现象,重视基础考查,联系实际,不超纲。从试题的变化来看,着重突出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今后命题的趋势。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稳中有变

(1)重视双基考查能力

1995年高考化学命题在重视双基考查的基础上更突出了能力的测试。试题1、2、3、4、5、6、7、10、15、16、19、20、22,27、28、30、35题均取材于教材,注意了源于教材知识及这些知识的迁移和拓宽。

(2)经典试题仍予以高度重视

对于那些与大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尽管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或经典试题,仍然重视。这些试题的难度适中,且有根好的区分度。例如氧化----还原、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度等问题。

2、变中有新有活

试题(Ⅱ)卷变化较大,力求创新,侧重能力考查,在题目设计上一改往年难易安排有序的格局。各小题难易相间起伏性很大,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充分发挥选拔功能。

四、今后中学教学走向

1、扎扎实实抓“双基”教学

把(Ⅰ)卷(Ⅱ)卷中“送分送到手”的题先牢固抓祝在基础上求变、求新、求灵活。从1995年考卷分析可知高一年级基础知识在命题中高达70%,综合性强的重要知识仍是高考的热点,今后仍然要考,但在题型和试题情境上将有新变化。

2、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基本实验的操作和原理,综合实验的不同方案选择、评价和分析、定性与定量实验结合应给予足够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应多做一些,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也可结合电化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实验习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实验在考查学生实验能力方面有局限,但仍具有一定的参照性。

3、熟练应用数学工具

注意在计算中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进行巧解妙答。运用概念,分析试题,不算即能做出科学判断,并能熟练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仍是今后复习的一大热点。

4、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

高考命题范文篇2

化学科高考命题的范围是根据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调整意见确定的。命题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化学科考试说明》。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考试说明则规定了化学科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新的教学大纲对旧大纲的部分内容作了增删和调整,新的考试说明颁发在即。但就1995年考试说明对化学科内容的要求看,有八点内容删去,有八点内容调整,有两点内容的要求降低。因此,组织高中学生复习,首先应当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同时要及时掌握考试说明所给予的信息,准确把握命题范围及依据,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化学高考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

近年来,化学科高考命题的特征表现为:出活题、考基储考能力。试题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以及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其主要功能在于选拔优秀学生,并指导中学化学教学。因而在命题原则上体现出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对中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样,命题的目标和立足点可概括为“稳”、“变”、“新”、“活”,注重能力考查,1995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研究和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于今年乃至今后的教学走向和高考复习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95’化学高考命题分析及96’命题趋势

总的来说,1995年化学高考试题无偏怪现象,重视基础考查,联系实际,不超纲。从试题的变化来看,着重突出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今后命题的趋势。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稳中有变

(1)重视双基考查能力

1995年高考化学命题在重视双基考查的基础上更突出了能力的测试。试题1、2、3、4、5、6、7、10、15、16、19、20、22,27、28、30、35题均取材于教材,注意了源于教材知识及这些知识的迁移和拓宽。

(2)经典试题仍予以高度重视

对于那些与大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尽管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或经典试题,仍然重视。这些试题的难度适中,且有根好的区分度。例如氧化----还原、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度等问题。

2、变中有新有活

试题(Ⅱ)卷变化较大,力求创新,侧重能力考查,在题目设计上一改往年难易安排有序的格局。各小题难易相间起伏性很大,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充分发挥选拔功能。

四、今后中学教学走向

1、扎扎实实抓“双基”教学

把(Ⅰ)卷(Ⅱ)卷中“送分送到手”的题先牢固抓祝在基础上求变、求新、求灵活。从1995年考卷分析可知高一年级基础知识在命题中高达70%,综合性强的重要知识仍是高考的热点,今后仍然要考,但在题型和试题情境上将有新变化。

2、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基本实验的操作和原理,综合实验的不同方案选择、评价和分析、定性与定量实验结合应给予足够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应多做一些,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也可结合电化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实验习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实验在考查学生实验能力方面有局限,但仍具有一定的参照性。

3、熟练应用数学工具

注意在计算中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进行巧解妙答。运用概念,分析试题,不算即能做出科学判断,并能熟练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仍是今后复习的一大热点。

4、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

高考命题范文篇3

化学科高考命题的范围是根据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调整意见确定的。命题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化学科考试说明》。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考试说明则规定了化学科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新的教学大纲对旧大纲的部分内容作了增删和调整,新的考试说明颁发在即。但就1995年考试说明对化学科内容的要求看,有八点内容删去,有八点内容调整,有两点内容的要求降低。因此,组织高中学生复习,首先应当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同时要及时掌握考试说明所给予的信息,准确把握命题范围及依据,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化学高考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

近年来,化学科高考命题的特征表现为:出活题、考基储考能力。试题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以及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其主要功能在于选拔优秀学生,并指导中学化学教学。因而在命题原则上体现出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对中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样,命题的目标和立足点可概括为“稳”、“变”、“新”、“活”,注重能力考查,1995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研究和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于今年乃至今后的教学走向和高考复习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95’化学高考命题分析及96’命题趋势

总的来说,1995年化学高考试题无偏怪现象,重视基础考查,联系实际,不超纲。从试题的变化来看,着重突出能力的考查。这也是今后命题的趋势。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稳中有变

(1)重视双基考查能力

1995年高考化学命题在重视双基考查的基础上更突出了能力的测试。试题1、2、3、4、5、6、7、10、15、16、19、20、22,27、28、30、35题均取材于教材,注意了源于教材知识及这些知识的迁移和拓宽。

(2)经典试题仍予以高度重视

对于那些与大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尽管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或经典试题,仍然重视。这些试题的难度适中,且有根好的区分度。例如氧化----还原、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度等问题。

2、变中有新有活

试题(Ⅱ)卷变化较大,力求创新,侧重能力考查,在题目设计上一改往年难易安排有序的格局。各小题难易相间起伏性很大,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充分发挥选拔功能。

四、今后中学教学走向

1、扎扎实实抓“双基”教学

把(Ⅰ)卷(Ⅱ)卷中“送分送到手”的题先牢固抓祝在基础上求变、求新、求灵活。从1995年考卷分析可知高一年级基础知识在命题中高达70%,综合性强的重要知识仍是高考的热点,今后仍然要考,但在题型和试题情境上将有新变化。

2、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基本实验的操作和原理,综合实验的不同方案选择、评价和分析、定性与定量实验结合应给予足够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应多做一些,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也可结合电化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实验习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实验在考查学生实验能力方面有局限,但仍具有一定的参照性。

3、熟练应用数学工具

注意在计算中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进行巧解妙答。运用概念,分析试题,不算即能做出科学判断,并能熟练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仍是今后复习的一大热点。

4、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

高考命题范文篇4

一、新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从理论上分析,新高考是“会考后的高考,要与会考自然衔接,要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因为“知识性考试主要由会考水平考试来完成”.因此“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是高中“两项改革”赋予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它的着眼点在于试图走出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大的新生,又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的新路子.

2.纵观近几年(即实行新高考后)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覆盖率均达95%以上,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试题又注重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即几乎全部考查了C级知识点,B级知识点的考查率也在80%左右.甚至有些重点知识(主要是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不回避多处反复考查.

(2)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特征.根据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的原则,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较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这种鉴别力一般不是靠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而是靠对能力的要求来实现的.试题十分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这种能力考查的“立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各种能力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同一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同一种能力;其二是试题的内涵丰富,能力因素的含量高,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多种能力.

(3)实验的考查更趋科学化和多样化.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地方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够重视,新高考对实验的考查有所加强,主要体现在:①实验题的比例有所增加;②题型已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两个大题,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填空中去.考查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学生实验,还要考查演示实验和常用仪器的使用;③实验题的设计趋于科学化,使没有做过实验或没有认真做过实验的考生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在实验仪器考查中,死记硬背的学生也将无能为力.

(4)常规题改造,旧题有新意.这是新高考物理试题的又一显著特点.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由常见的优秀陈题或课本内容改造而成的,其中有取自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通过重新改编、组合、引申,更新了物理背景或改变了设问方式,使旧题有新意.通过改造后的试题往往都提高了能力层次,它们或是立意新颖,或是情景新颖,或是设问巧妙.从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虽然题目并不过深、过难、过隐蔽,但学生能力上的缺陷很容易显露,因而常题改造恰到好处.

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而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据了解,目前不少学校的物理老师总感到必修课太浅,喜欢把选修课的内容下放到高一、二年级.诚然,各校都有其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但是加强基础应当是一致的.笔者认为,选修课的物理常规、常法可以适当渗透到高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中,其目的是夯实基础,并不一定要知识“下放”.由于高中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然出现两者可能重复或衔接不紧的地方,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知识层次,以使学生知道选修知识“新”在哪里.根据高考命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整理,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知识整合后,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2.从培养能力出发,加大新课教学力度,提高复习针对性.从讲新课的终结看,就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识.而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这一过程的教学包含许多基本的物理方法和能力,切不可缩短这方面的时间,过早把力量放在解题和综合上.

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弱点.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在高考中暴露出来的弱点主要有:①对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缺乏清晰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也是解答绝大部分题目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②缺乏从总体上去把握、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对一些相互联系比较紧的概念无法区分,划不清物理概念与日常观念间的界线;③不能掌握用图象表示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的方法;④遇到新问题时抓不住关键,没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弱点无不与能力的欠缺有关,因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是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对教学的有力启示.3.加强实验教学.新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但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实验原理没有透彻的理解,对如何进行读数,如何记录整理数据,对误差及其原因都不甚了解,缺乏实验操作经验,碰到有关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像重视知识教学和解题训练那样去重视实验的教学与复习.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在高考前搞一次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再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补偿、巩固和提高.

高考命题范文篇5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

(3)2011年考日本确立近代宪政的内容及比较日英两国政体差异,注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不新,但设问角度新颖,对教师的复习角度也提供了借鉴作用。

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09年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更多关注史学观点和史学研究及人物评价方法,并非单纯考查考点的具体内容。

(2)2010年考亚洲觉醒先驱甘地题,试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从历史结论向历史认知过程的转变,特别突出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多角度探寻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等。

(3)2011年考拿破仑题,人物熟悉,但提供的材料学生不大熟悉,很好地考查了“材料在课外,答案在书本”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善于把学生不大熟知的设问转换成学生熟知的设问,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该题与选做1类似,也重在考查学生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

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2009年考近代法国国家政治体制设置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并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2)2010年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的观点对立与否,该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信息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3)2011年考康有为题,人物熟悉,但有关民主政治的宪政知识却为广大学生所不大熟知,并进而考查了康有为与谭嗣同宪政改革的观点异同比较。

(二)选做试题答题存在的症结分析

1.提取与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按提示语划分为四类型: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四是综合上述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如2009年与明治维新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说明”和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10年孝文帝改革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和第二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1年日本题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日本确立近代宪政内容”和康有为题“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便是这一类题型的最好写照,失分原因在于考生因不重视提示语、材料的引文出处和基础不扎实等而导致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不能达到论从史出。在答题中考生难以找出材料与试题设问间的关联点,造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无法达到论从史出,即所得答案没有史实做支撑。如2009年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目第二问“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入政治活动作何评价”,2010年甘地题目第二问“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011年评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情况。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思考之余发现症结存在主要缘于历史学科本身叙事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习惯于“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建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导致“苦教”与“苦学”的无效,只有摆脱以往旧模式,整合优化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方能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内在联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选修教材的编写者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时候,均撰文提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二者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从内容上看是对必修教材的必要拓展与延伸,是对必修I教材的延伸与扩展”,显而易见,虽然不同模块的立意及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它们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却是一致的。教师在讲授选修模块时应善于整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部分知识点存在的交叉和重叠之处,打破模块间的壁垒,并根据一定的主题(俗称的小专题)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本人另撰一文,内容涉及新课程历史备课如何整合、配置必修与选修教材)。如2009年选修1康有为题目第一问的第一个小问题《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的地位,这一设问的答案可直接在选修教材第15课P107页体现出来。本题较难的第二设问“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实质可从必修3教材第20课康有为主张向西方的学习实际处在“仿制度”层面,即主张中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观点;而局限性一问可直接参照选修1教材第14课P100页“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来进行回答。再如2011年拿破仑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可回归到选修4教材第9课P42进行摘录相关信息,而第二问的综述题则可回归第9课P41进行参考回答。总之,学生答题欠缺的能力是如何根据题意在分散的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选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当然,这一能力主要应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2012年选修教材复习备考建议

1.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不拘泥于选修教材,可渗透一些必修教材中有关的背景知识,注重与必修教材的衍接与深化,避免简单重复做无用功。

2.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选修教材复习效果。

高考命题范文篇6

一、突破思维定势势在必行

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具有的一定灵活性是一对矛盾。进入90年代中期,这一矛盾随着改革开放领域的扩大、步伐的深入而渐突出。过去受计划经济、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而编写的教材,因时移境迁,一些内容越来越显得陈旧而脱离现实。高考要以其灵活性、超前性,改变教材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反映在试题中,则必然要求考生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重新调整视角思路,观察思考和解析问题。以1995年高考历史为例,第38题,要求答出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考生从小学到中学在四大发明上的思维定势,却一直是“自豪”式的。第32题,正确选项“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由于教材的影响,考生往往片面地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敌对的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两者矛盾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调和。第42题,问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步骤、原因、内容和结果,答案中有“人民公有化”“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的评分要点,但因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考生很难想到党在决策上的这一重大失误。到1996年高考,这类命题继续有所体现。第47题在说明唐朝文化辉煌的原因时,考生思维应与教材的导向相逆,即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来优秀文化对唐朝文化繁荣有影响和促进,而不仅仅是唐文化对周边各国文化的影响和促进。第45题第③问:“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对此考生如果认为施兰既是美国人,那么他必然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切,必然会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不够客观,甚或歪曲和贬低,那就错了。因为他的评论完全正确,正确就正确在于他是“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极端俭朴的水平而言的。”

此类命题的反复出现,无非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摆脱教材绝对权威的束缚,突破其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

二、在哪些内容上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势

既然高考历史突破思维定势已成为检测能力的重要命题方式,今后必将继续出现。那么,我们对教材中易使思维凝固、导向单一,或观点偏颇片面,或“左”的痕迹明显之处,就应用心搜索,努力指导学生寻找各处突破口。现就个人体会,略谈几例如下。

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几个问题。

1、如何看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在我国封建社会,大多数新王朝的建立者,能够从前代的覆辙中吸取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放宽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当时的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国势强盛。像“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洪武之治”、“康乾盛世”等,教材都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是应该的。但由于教材的述评,仅停留在这一方面,因此只要一提到“治世”,学生的脑海往往就只会浮现出政治清明、“库府充盈”、“家给民足”的一派繁荣景象。对此,我们就必须提醒学生转而去看“治世”的另一方面。首先,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巩固维护其“家天下”的封建统治。再者,封建时代的“治世”是建立在奴役人民基础上的,处于“治世”的人民,所受压迫和剥削也是不轻的。还有,即使是“治世”的“明君”,因其阶级本性的决定,也不免带有残暴、贪婪、专制、荒淫的特征,在封建制度下,“治世”是不可能长久的。

2、如何看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和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她博大精深,璀灿辉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但我们在引以自豪的同时,思维决不应仅局限在祖先的丰功伟绩簿上,还必须认识到这样几点:①中华文明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世界文明对中华文明也有促进和影响。如唐乐就曾吸取了高丽乐,古代中亚的舞蹈,天竺的熬糖法、医学、天文、历法等都曾传入中国。②代表古代中华文明最大成就的四大发明,最终未能孕育出近代科学,未能像传入欧洲那样起到巨大的革命作用。根源在于封建统治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它只靠老牛水车,即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复以“官本位”的吸引,中国古代先进科技的沦丧,有其历史的必然性。③中国古代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也曾给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以影响和推动,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如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汉族人民向兄弟民族学到了畜牧业经验,丰富提高了生产知识。元朝松江地区汉族农家女黄道婆,曾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促进了那里棉纺织业的发展。

3、如何看中国古代的分裂和统一?中国封建社会是在国家分裂与统一的交替发展中最终走向统一的。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人民希望统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但对分裂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不能绝对化。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也要看到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但由于封建制度的确立,以及各诸侯国出于兼并战争的需要,重视生产,社会经济文化也有较大的发展。秦统一为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秦的暴政,相反使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结果令这种可能性荡然无存。再如三国时期与东汉末年相比,战乱相对减少,民族融合加强,三方区域经济恢复发展,“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残败景象有所改善。而且局部地区的统一,为后来实现大统一奠定了基础,故这一时期的历史并非无进步性可言。

关于近代中国落伍问题。

中国在世界历史的演进中落伍于何时?教材隐约给学生形成这样的印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似乎中国落伍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造成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对17世纪中期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历史稍加考察,便不难发现。当英国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共和或立宪政体时,中国依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而且清朝前期与历史潮流相悖,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当英美等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英国甚至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迈进了工业文明的门槛时,自然经济依然在中国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备遭摧残;当启蒙运动在欧洲闹得沸沸扬扬时,孔孟之道在中国依然禁锢着人们头脑,尽管出现了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但反响不大,思想界基本上仍是万马齐喑的局面。所以,中国不是因挨打才落后,而因落后而挨打,挨打则导致进一步落后。此外,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两个“半”社会,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是进步还是倒退?诚然,从一个主权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就国家所处地位来说,当然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国家和民族的耻辱、灾难。然而,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从来不是直线式的,也正是从此开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的近代化,面向世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代表了近代中国前期历史进步的趋势;而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又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奠定了物质基础;一次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则又荡涤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污泥浊水,中华民族从沉睡到觉醒,从衰败走向振兴。因此,自鸦片战争后,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说,不能认为是倒退。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1、如何看殖民主义?对早期的殖民活动,教材以屠杀印第安人、奴隶贸易、野蛮地掠夺殖民地财富而一言蔽之;无论从哪一方面说,殖民主义都意味着罪恶。然而,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指出,英国人的行为完全是为了摄取更大的物质利益,而且给印度人民带来流血、污秽、穷困和屈辱,但是它破坏旧社会建设西方式社会的做法,乃是印度历史发展所必需的。这里马克思所言的“必需”,是指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征服与掠夺,把印度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使印度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尽管它伴随着压迫和奴役,但却是历史的进步。应该说马克思关于英国与印度这一问题的论断,对于认识资产阶级的殖民活动都是基本适用的。

2、如何看1857年经济危机?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然是资本主义自身不能克服的痼疾的体现,但也证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若换一个角度考察,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国家已达到一定数量,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对外贸易在这些国家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这些条件,某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就不可能严重影响到其它地区并造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既然这样的危机已经发生,正表明那时确已具备了这些条件。这些条件反映了工业社会正在逐步取代农业社会的实际状况,它的进步性是无可置疑的。

3、如何看“垄断”?对于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形成,教材纯粹从批判的角度加以抨击: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为我们所熟知。但是,垄断组织毕竟是生产力发展所促成,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必定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为作为超大型企业,它更有财力去购置先进设备,促使科技成就迅速应用于生产,更有能力了解世界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盲目性;更需要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使企业管理成为一门科学;在垄断形成过程中进行的兼并,都是以设备先进、管理得当的企业,吞并落后的企业,然后加以改造,优胜劣汰。以美、德为例,过渡时期两国垄断经济相对较发达,发展速度也最快,是最好的证明。

必须指出,我们在观察思考问题突破思维定势时,应以科学为依据,切不可误导误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突破思维定势习题举例

选择题: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

A.表明工业社会正在逐步取代农业社会

B.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完全不适应生产力

C.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是历史进步的曲折反映

答案:(ACD)

解题指导:应抓住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于19世纪中期这一关键,联系课本相关内容,分析这次危机发生须具备的条件,答案便不难得出。

问答题:

1、马克思在谈到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时写道:“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试结合印度社会的变化情况,谈谈你对马克思这一论断的理解。

解题指导:解答此题应首先抓住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即英国人这样做的目的决不是为了有益于印度人民,而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物质利益,而且会给印度人民带来屈辱和灾难。然而,它破坏旧社会,建设西方式社会的做法,则是历史发展所必需的。对于“双重使命”的辩证关系,在阐述时应注意把准尺度,即对于后者理解,应更多地从客观上考虑。

参考答案: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生产水平并不比东方高,没有能力用商品来冲击印度社会的自然经济。因此,英国殖民者对印度进行的是野蛮的暴力掠夺,那时印度社会仍处于封建闭塞的、经济自给自足的状态之中。

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由于资源不足,国内市场狭小,必须依赖殖民地的资源和市场,而处于原始的、封闭的印度社会是无法适应这些要求的,必须打破它的原亚洲式社会的自然经济。而其建设性使命就在于它在实际上对东方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的改造,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创造了客观前提,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例如,19世纪中期英殖民者完全征服印度,客观上实现了印度在政治上的统一;英国的统治摧毁了印度的传统手工业,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由劳动力得以出现;这些为印度建立西方式的社会创造了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期,印度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生产方式。

英殖民统治的双重作用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它首先体现的是破坏性,持续的时间很长,表现很残酷,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它的建设性仅是从客观角度而言,并且往往是在较后一段时期内才表现出来。这说明近代世界终归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近代殖民主义则在客观上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但这一点决不是英国等殖民者的本意,他们决不是为了有益于殖民地人民,而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马克思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而言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2、马克思说:“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一个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一个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请联系资本主义发展史理解垄断、竞争是好东西,“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解题指导:解答此题应从“好”“坏”两方面分别先作理论上分析,即马克思所说的“好”,是指垄断、竞争作为一个经济范畴,这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坏”是指当它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又必然衍生出剥削压迫、侵略掠夺等罪恶。而后再联系资本主义发展史,仍从两方面以史实作具体论证。

参考答案:竞争、垄断是一个经济范畴,是好东西。因为马克思认为竞争是商品经济固有的经济规律,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是一种经济形态,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是经济竞争促使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经过工业革命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形成,它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美、德两国在“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原因之一,就是这两国垄断组织规模最大、程度最高;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约20年的“黄金时期”,促成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考命题范文篇7

一、近三年高考短文改错试题的三大特点

1.短文改错的基本得分年年有保证

尽管短文改错试题的难度在逐年上升,但该题中的基础知识得分每年都得到落实。三年中,动词时态的改项年年都有设置,而且只局限于对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判断。有关名词的改项也是每年都作要求,而且都是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冠词的用法在三年中,有两年被列为改项内容。而固定习语像catchsightof,inotherwords,athome和comedown等是学生很熟悉的基本习语,较易识别与纠正。因此,只要掌握基本的基础语法知识与习语,短文改错中与最基础的语法有关的错误是不难找出并加以纠正的,对常用习语及其用法是不难作出判断的。

2.短文改错的试题难度年年在提高

统计显示,2000年与2001年的短文改错试题,均是多词删除2题,漏词补全1题,错题纠正6题。而2002年的短文改错试题,多词删除2题,漏词补全2题,错题纠正5题。改错形式设置上的变化表明短文改错的试题难度呈上升趋势。2000年的短文改错试题涉及从句的难度要求是将一个连词改成另一个连词,即将that...ornot中的that改为whether,so...as中的as改为that。而2002年的短文改错试题涉及从句的改错难度,则是要求添加一个连词或删除一个介词后,再构成状语从句,即在Itwasaboutnoonwearrivedatthefootofthemountain一句中的we前添加连词when,构成时间状语从句。在IwassotiredthatIfellasleepatthemomentmyheadtouchedthepillow一句中把介词at删除,从而构成由themoment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上述的设置形式和难度上的变化反映出该题型的难度稳中有升。

3.短文改错的语篇意识年年在强化

短文改错在改项的设置上历来注重在语篇中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2000年的改错设计涉及语篇因素的有2题,即第82题将but改为and;第85题划掉often。2001年的试题涉及到语篇因素而作出改动的有4题,即第78题在can与make之间加to;第83题划掉about;第84题将and改为or;第85题将What改为How。而在2002年的试题中,因语篇因素而需要改错的试题已达5项之多,即第78题添加when,引出状语从句;第79题将人称代词them改为us,达到人称上的一致;第80题将visiting改为visited,构成并列谓语;第84题将and改为but,表明上下文之间的转折关系以及第85题划掉at后,构成由themoment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上述各题中的错误都不是简单的语法性错误,而是要根据全句的句意和语篇的连贯性,才能找出错误并改正之。对这类和语篇有关的错误判断,必须先从上下文中找到依据,然后才可着手进行改错。所以只有站在语篇的高度,通篇解读短文,了解短文大意,才能贯通上下文,在整体理解短文中找出与语篇有关的错误并进行有效的纠正。

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重点抓好的几方面工作

1.熟读课文,形成良好语感

教材是命题的依据,试题是紧扣教材范围以内的词汇、句型与语法的。分析近年来的试题覆盖面,不难发现试题所涉及的语法范畴及对习语、句型的考查,都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课本的范围之内。所以吃透教材,熟读对话、课文,形成良好的语感对提高判断与校正能力大有帮助。在解读试题的过程中,往往凭着良好的语感,你会对某行中的某处感到别扭,不顺口,这时也许你还不一定能用语法术语说出其所以然,但直观的语感会让你觉得必须改动其中某一个词,或添加一个词,或删去一个词,这样读起来才顺口。这就是良好的语感帮助你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此外,这些年短文改错中涉及的相关习语在教材中的复现率是很高的。因此,如果你把对话、课文读得朗朗上口,到要用时你就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使问题得到解决。

2.熟记语法,保证基础得分

通观短文改错试题的覆盖面,我们对英语的基础语法知识不可忽视。与名词、动词、冠词、代词、连词、介词有关的改项频繁出现在近年的改错试题中。尤其是动词与名词,年年出现。英语基础语法中的基本要素包括:(1)对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的判断。(2)对冠词的泛指、特指的判断。(3)对动词的时态、语态的判断。(4)对代词的格、数的判断。(5)对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它们的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判断。(6)对不同介词在不同场合的选用及其与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相关词的搭配的判断。(7)对并列、转折、选择连词和引导不同从句的不同连词的判断。

3.熟知走势,适应试题变化

近几年的短文改错试题中与高中阶段有关的语法知识的比例有了较明显的上升。这一走势表明试题正在稳中有升地向较高要求发展,因此关注这一动态,留神这一走势就显得很有必要。对定语从句、v-ing分词、v-ed分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不定式和主谓一致的考查已先后出现在改错试题中。所以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充分考虑高中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在短文改错试题中的体现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其中包括:(1)对非谓语动词的作用与用法的判断。(2)对各种从句的判断。(3)对主谓一致现象的判断。

4.熟练思维,强化语篇意识

近年的短文改错在试题的设计上更讲究语篇意识,注重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只有站在语篇的高度,通篇领会与理解短文,注意短文中的前后呼应,上下文的一致和合理的逻辑推理,才能成功地找出错误并加以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短文改错的认识与解答已经不是单纯的语法知识问题,而是对短文的整体语篇的认识问题。因此牢牢把握住这一变化,并在平时的操练中加以特别关注,对提高短文改错的整体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科学的答题技巧是把握短文改错的重要环节

1.改前通读

在着手进行纠错前,要通读短文,了解短文大意,凭借语感找出那些明显的错误。

2.改中细读

在纠错时要仔细地读懂每个句子。因为只有站在完整的句子的角度,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由于不少句子不是只占一行,所以只有读完整个句子,通过分析,才能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3.改后复读

高考命题范文篇8

一、新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从理论上分析,新高考是“会考后的高考,要与会考自然衔接,要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因为“知识性考试主要由会考水平考试来完成”.因此“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是高中“两项改革”赋予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它的着眼点在于试图走出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大的新生,又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的新路子.

2.纵观近几年(即实行新高考后)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覆盖率均达95%以上,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试题又注重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即几乎全部考查了C级知识点,B级知识点的考查率也在80%左右.甚至有些重点知识(主要是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不回避多处反复考查.

(2)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特征.根据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的原则,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较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这种鉴别力一般不是靠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而是靠对能力的要求来实现的.试题十分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这种能力考查的“立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各种能力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同一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同一种能力;其二是试题的内涵丰富,能力因素的含量高,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多种能力.

(3)实验的考查更趋科学化和多样化.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地方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够重视,新高考对实验的考查有所加强,主要体现在:①实验题的比例有所增加;②题型已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两个大题,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填空中去.考查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学生实验,还要考查演示实验和常用仪器的使用;③实验题的设计趋于科学化,使没有做过实验或没有认真做过实验的考生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在实验仪器考查中,死记硬背的学生也将无能为力.

(4)常规题改造,旧题有新意.这是新高考物理试题的又一显著特点.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由常见的优秀陈题或课本内容改造而成的,其中有取自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通过重新改编、组合、引申,更新了物理背景或改变了设问方式,使旧题有新意.通过改造后的试题往往都提高了能力层次,它们或是立意新颖,或是情景新颖,或是设问巧妙.从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虽然题目并不过深、过难、过隐蔽,但学生能力上的缺陷很容易显露,因而常题改造恰到好处.

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而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据了解,目前不少学校的物理老师总感到必修课太浅,喜欢把选修课的内容下放到高一、二年级.诚然,各校都有其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但是加强基础应当是一致的.笔者认为,选修课的物理常规、常法可以适当渗透到高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中,其目的是夯实基础,并不一定要知识“下放”.由于高中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然出现两者可能重复或衔接不紧的地方,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知识层次,以使学生知道选修知识“新”在哪里.根据高考命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整理,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知识整合后,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2.从培养能力出发,加大新课教学力度,提高复习针对性.从讲新课的终结看,就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识.而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这一过程的教学包含许多基本的物理方法和能力,切不可缩短这方面的时间,过早把力量放在解题和综合上.

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弱点.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在高考中暴露出来的弱点主要有:①对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缺乏清晰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也是解答绝大部分题目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②缺乏从总体上去把握、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对一些相互联系比较紧的概念无法区分,划不清物理概念与日常观念间的界线;③不能掌握用图象表示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的方法;④遇到新问题时抓不住关键,没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弱点无不与能力的欠缺有关,因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是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对教学的有力启示.3.加强实验教学.新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但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实验原理没有透彻的理解,对如何进行读数,如何记录整理数据,对误差及其原因都不甚了解,缺乏实验操作经验,碰到有关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像重视知识教学和解题训练那样去重视实验的教学与复习.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在高考前搞一次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再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补偿、巩固和提高.

高考命题范文篇9

命题意图是通过试题题意体现出来的。试题由命题材料和设问构成。试题的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了试题的题意。试题题意就是试题的含义,即试题的规定性。它包括题型、题眼、题问、题旨。题型就是试题类型。目前政治学科高考试题有五种题型:最佳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题型不同,答题方式和测试功能也不同。题眼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命题角度。它主要体现在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上。它规定了题问内在逻辑关系的思维角度,规定了试题的答题角度。把握题眼,才能避免答题跑题漏点。否则试题解答就如同盲人走路。题问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试题问题。它通过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出来。辨析题的题问含在命题材料之中。题问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直问型和变问型、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理论型和实际型等。不同类型的题问,有的是相互交织的。题旨即试题的主题、立意,就是试题的中心旨意。它是题意的核心,反映命题的思想性,体现命题的根本意图。把握题旨,答题才能高屋建瓴、通观全局。把握了试题的题型、题眼、题问、题旨,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试题题意,进而明确命题意图。

明确命题意图是为了更好地解答试题。政治学科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是考生解答政治试题的四大要素。在政治试题解答中,知识是载体,方法是手段,能力是核心,觉悟是灵魂。考生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明确命题意图,也就是确定命题意图。明确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就是确定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也就是确定解题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

明确即确定命题意图的依据是试题题意。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知识,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眼的、题问、题旨确定的。题眼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及应用角度,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重要依据。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具体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主要依据。题旨规定了试题的主题、中心,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依据。另外,试题题型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内容的伸缩程度。论述题要比简答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细致全面些;辨析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介于论述题和简答题之间。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题眼的主要命题角度是:“农村经济发展”,不是“国民经济发展”。因此规定了命题材料中的“无工不富”的“工”是指乡镇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业;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乡镇企业知识,不是工业知识。高考中不少考生把握不住这一命题角度,用工业知识答题,使答题跑题。该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角度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句话隐含着“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关系的知识。高考中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命题角度,使答题漏点。该题的题问是: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农村经济发展”,为什么“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把握题眼、题问的基础上,进而可以把握该题的题旨,即考查考生对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认识。从该题题旨可以折射出试题考查的学科知识的基本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把握题眼,依据题旨,结合题型,按照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折射学科知识,便可确定出此题考查的知识的具体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可见,准确确定试题考查的知识,才能使试题答案内容与标准答案内容基本吻合,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实效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方法,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问确定的。题问从思维方式上可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试题题问思维类型不同,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不同,答题的思维方式方法也不同。试题题问中抽象型题问主要包括归纳型和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所以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答题。试题题问中的辩证型题问,主要考查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即理论和实际辩证的具体统一的方法),所以要求考生用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答题。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要求考生用归纳法思维答题;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演绎法思维答题;第三问是抽象型兼辩证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中的演绎法和辩证思维中的具体化法思维答题。可见,明确试题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把握试题解答的论证方式方法,按照试题命题意图要求的思维方式方法答题,才能保证试题解答的逻辑与标准答案要求的逻辑相一致,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逻辑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能力,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型、题问确定的。题型不同,对能力考查的要求不同。最佳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四种能力,重点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不定项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五种能力,重点考查判断推导能力;简答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7五种能力,重点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辨析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7六种能力,重点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论述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6、7七种能力,重点考查综合评价能力。题问类型规定试题考查的能力。题问类型相同,考查的能力相同。分析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题问类型变化趋势可见:高考政治试题题问类型趋向变问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题问类型趋向辩证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辩证思维能力。题问类型不同,考查的能力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直问型低于变问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论型低于实际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归纳型低于演绎型、演绎型低于辩证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道试题,题问类型不同,考查能力的要求就不同。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考查的是归纳思维能力;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演绎思维能力;第三问是抽象演绎型兼辩证具体化型的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中演绎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中具体化思维能力。显然,第一问低于第二问、第二问低于第三问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题型,题问类型不同,对考查的能力及其程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和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都是论述题,但是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基本上是教材知识,知识跨度小,综合程度低,是理论型题问。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是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并要求二者具体结合,知识跨度大,综合程度高,是实际型题问。可见,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与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相比,不仅增加了对辩证思维具体化能力的考查,而且对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也提高了。不同题型,题问类型组合不同,考查的能力及重点也不同,尤其是表现在主观性试题上。简答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抽象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辨析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论述题的题问一般为实际型、抽象型兼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具体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评价能力,既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又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另外,由于题眼命题角度的转换,使测试难度加大,对各种题型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特别是对各种题型重点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也就提高了。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命题设问角度由以往要求选出人物转换为要求选出孔繁森事迹。这样不仅提高了对再认能力考查的要求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对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命题材料规定的隐蔽巧妙的变问命题角度(前面已经说明过,故略)显然比直问命题角度提高了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的要求程度。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能力,并明确试题要求考查的能力,在试题解答中有意地体现命题对能力的要求,使能力发挥到位,这样才能使方法运用到位,觉悟体现到位知识应用到位,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科学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觉悟,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旨确定的。试题题旨立意反映的思想性,就是试题命题意图考查的学科觉悟,也就是考生在试题解答中体现的学科觉悟。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掌握程度,以此考查考生对这一时事政治的认识水平。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我国目前国有经济中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解决汽车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以及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做法的认识。以此考查考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水平,考查考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觉悟并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觉悟,才能在试题解答中自觉体现觉悟,充分发挥能力,正确运用方法,准确运用知识;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思想性。

高考命题范文篇10

一、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

1978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一向坚持“依纲据本”的原则,体现了国家教委对高考提出的“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的方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改写、扩写等作文练习,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作文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纵观这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以上作文方式几乎都涉及到了。近几年来,紧扣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单元作文训练要求进行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比如1991年的大作文,要求考生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中任选一题,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其中“近墨者黑”直接出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对于辩论这种形式,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有专章论及,考生也接触过。1992年、1993年“全国卷”的大作文,1992年“三南卷”的续写,都是要求根据所提供的一则短文进行合理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关这一命题的写作知识和训练,就在高中语文(统编)第二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的“联想和想象”一节。又如1994年高考作文题《尝试》,此题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也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写作练习”第一题出现过。

由此可见,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没有超纲离本,较好地解决了“两个有利”的矛盾,这对引导中学师生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重视并用好课本上的写作材料,扎扎实实并有序地进行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据此我们可以预测,1995年高考作文仍然会遵循“依纲据本”的原则,统编语文课本各册“单元知识和训练”的写作训练内容,仍有可能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容,其中的写作训练题目,亦有可能成为1995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类型题。

二、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高考作文试题的内容和题型总的演变趋势是“稳中有变”。现归纳出几个特点,分述如次:

1、从思想内容看,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总是避开了当时的政治热点和社会焦点,而是侧重于要求考生反映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生活和现实生活,而且多数试题可以从几个角度选材立意。对“全国卷”17次命题,按其思想内容可分为:哲理7次;做人6次;做学问3次;人际关系1次;人同自然的关系1次;治国1次。命题重点十分突出。从涉及的题材范围看,一类是有关青年学生的学习、道德修养、人生看法的内容。比如1984年高考作文试题要求学生对师生有关中学作文教学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1989年要考生给好友写一封信,帮助好友解除填报考志愿时遇到的困惑和苦恼。1992年高考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涉及了社会公德问题。1994年的《尝试》,实际是要求考生写亲身经历的或他人的一次有益的实践活动。这些命题大都贴近考生的生活,适合大多数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便于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另一类是有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内容,大都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审题立意和阐述分析问题。比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是要求考生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1987年的大作文要求考生把握和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990年的大作文要考生就玫瑰园里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发表看法,实际是要求考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那个小姑娘以偏概全、主次不分的错误。1993年试题要求考生扩写完“梧桐树下”父子三人的对话,实际上是要求考生通过写对话阐明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出新的事物、新老一代、新旧体制之间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类试题都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在思想内容或选材范围方面也不会去迎合政治形势,不会超出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他们的生活经历,仍然会注重可写性,突出思想性,显示辩证性。值得注意的是,高考作文命题不直接与政治热点挂钩并不意味考生作文可以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试题往往是比喻型或类比型的,题意比较隐蔽,只要不是牵强附会,考生尽可展开合理的联想,针对社会生活实际来深入议论,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方能做到思想深刻,富有时代气息。

2、从命题形式上看,“全国卷”17次作文命题,大小作文按文体(有的题目兼顾几种体裁,分别统计)分为:议论文14次,记叙文9次,应用文2次,说明文2次;按题型分为:命题作文3次,选题作文1次,看图作文1次,根据文字材料作文14次,缩写2次,改写1次,扩写2次,续写1次。总的规律是:议论文和给材料作文连续反复出现,命题作文间隔出现。仔细分析,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给材料作文备受青睐。17次命题就有14次采用了给材料作文形式。八十年代初期侧重考给材料写议论文,从90年起注重考给材料写记叙文(即“情境型材料作文”,亦简称“情境作文”)。这类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题目所创设的情境来作文,也就是按照材料中所写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感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后限制性条件进行写作。比如1993年写“梧桐树下”父子三人的对话。这类文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又可防止猜题押题,避免搬套范文。

二是两题并举,大小作文兼顾不同的文体、语体。

近几年,给材料作文的题数从单一演变为一材多题,并往往以一种文体为主(大作文),兼及其他文体(小作文):比如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一材三题,由简到繁,先描述后议论,先片断后综合。1992年作文试题记叙、议论各半,平分秋色,可谓一种创新。有时则是“多题配套”。如1993年小作文写一段介绍圆规的说明文字,大作文是情境作文。这种“一材多题”或“多题配套”的命题形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已为大家所首肯。它能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又便于阅卷者把握、操作,增加了作文评分的公正合理性。

三是注重检测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这是语文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迫切需要。学生走上社会,无论是传播知识、学习经验、交流情感,还是从事社交活动,都离不开口语,离不开实用文。从国外作文的发展趋势看,作文命题十分注意与现代社会交际相适应。近年来,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也作了成功的探索。比如1991年“全国卷”要求考生写辩论稿参加辩论;1993年“六省市卷”要求考生写一篇广播稿,小作文要求考生分别写两段介绍文具盒的文字;“上海卷”要求考生以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身分写一篇播讲稿,预告并介绍新节目“上海之夏”,等等,都是检测考生的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预测: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很有可能是“大”、“小”兼及的给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或一材多题,或两题配套。就文体来说,大作文多半是议论文(因为1993年、1994年已连续两年考了记叙文),小作文有可能是情境文(根据材料写片断)或实用文(如新闻简报、说明书、广告词等)。就语体讲,演讲稿、辩论稿和广播稿也许会涉及到。

三、几点主要的应试对策和指导方法

根据以上的预测,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指导方法和应试对策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

1、采用梳辫子的方法,将统编高中教材中所有的“单元写作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把各册所有的写作训练内容和题目都作归类整理,然后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的思想内容和题型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力求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点点落实,节节过关,不留知识漏洞。

2、作文命题要注意与学生实际接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从中精心选择一些反映校园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优秀时文来设计作文训练题,让学生阅读写作。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首先可采取举办哲学讲座和指导课外阅读通俗哲学读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其次选取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鲜活的材料,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审题立意,理解其中的深刻意蕴。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中的一、二则材料,分别写出富有辩证思想的文章,尽可能使自己的文章具有品评历史、剖析现实,展示未来的恢宏气魄和成人感,而不显得稚嫩、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