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核心素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30:40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内容,分析历史事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能够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涵养和技能。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策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必备品质和关键技能,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综合表现。而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真实存在的事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积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唯物主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时空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养成学生依据发言的好习惯。为此,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首要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全面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感知历史事实。学习历史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尊重历史事实,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评判,深入感知历史事实的存在。历史代表着过去,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时空领域,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领人们走进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曲解的文字描述、翻拍成电视剧的历史事件等等,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事实和古人真实的思维、想法等无法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带领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感知历史,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历史素养。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相关历史的时候,学生由于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对于这一时期所发生的英雄故事,更多的是当做一个精彩故事来听的,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也仅限于演员的表演,并不能深切感受历史事件所带来的震撼,无法有效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社会背景下的历史纪录片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加深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入了解和深切感知,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内化为学科素养。

2、设计课堂提问,探究历史真相。“学源于思,思起于疑”。而高中历史中的教学内容虽然比较繁杂,但却不失连贯性和真实性,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真相,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辨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达到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心胸和视野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在探究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开展微课教学,感悟历史内涵。学习历史的目标,并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还要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人类的发展和变迁,深刻感悟历史内涵。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发育趋于成熟,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往往会融入一些主观思想的元素,不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客观了解。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微课教学,帮助学生还原历史事实,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多方面的看待历史内容,充分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在认识到历史积极性的时候,也能够看到历史消极性的一面,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教学技术,将教学重点内容的讲解过程录制成微视频,加深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的感悟,明白其形成的必然性,从而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客观的理解和评判。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立足于满足时展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强化和提升。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历史事实;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真相;开展微课教学,加深学生对历史内涵的感悟和理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提升自我修养,实现健康全面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有效性

历史学科对学生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考证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门之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入和深化历史内容,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借助历史科学的逐步推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历史学科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对古文明的发展探究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核心要素的定义

核心要素指的是学生为达到自身发展进步及新时展的能力,也是学生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时空观念、历史文化、历史文明、历史价值观等,是现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授课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关键导向。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文化价值,紧紧跟随新时代的发展脚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促使初中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其更全面的历史核心素养,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究历史知识夯实基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包括基础文化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等,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首要核心。通过培养核心素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文化底蕴,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素养要高于知识与技能,技能重在侧重个人的能力,素养不仅包含个人的能力,还包含能力之上的综合素养,在个人思想品德方面有更深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不断持续的学习,以及教师细心的教学慢慢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与21世纪下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质与能力相契合,不但可以督促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还可以指导授课教师更深入地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使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使其更具可操性。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教育改革,是当下教育任务的难点和转折点,教育工作者应有临危不惧,敢于挑战的责任意识。

二、现阶段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足

相关教师应明确历史核心素养的主旨,深入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基础文学理论,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方式更贴近历史学科内容的本质特性。有些时候,历史教育者对历史核心素养未能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元素构成未能有效地综合,导致对历史核心素养元素的认知零碎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历史核心元素的组成部分,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一)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指引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借助教学课堂要达到的效果。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指引教学方向,还能保证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课堂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教学目标的树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深刻的影响。历史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对历史核心素养有深刻的领悟,将标准的历史课程研究透彻,严格把控历史核心素养的准确目标间的内在关联,并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也是逐步递进的,不能为追求素养质的发展而忽视学生量的吸收的能力,不能将所有的核心素养集中在一个课堂中。如在讲解唐朝时,为让学生深入了解盛唐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可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系统分层,考虑有哪几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开展本节课堂,深入考虑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怎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等。

(二)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是授课活动的组织领导者,教师本身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历史教师熟练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况、教材和教材教学纲要,借助明确的教学方向,科学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高帮助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正确性,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表面含义是学生对历史文化了解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借助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科学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历史事件有更准确、科学的解释,依靠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该事件在当时造成的影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借助新颖的授课模式,提升受教育者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历史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借助新颖的授课模式,综合多个历史核心,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爱好,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新颖的授课模式可以是创造问题情境,完成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分析,对知识点的理解,对知识点及重点的总结,以实现历史学科的策略目标。新颖的授课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主观意识对教学环境的认知,新颖的授课模式对授课内容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启发性,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娱乐性,增加历史课堂中授课过程的趣味性。新颖的授课模式对受教育者研究问题的积极性有所激发,并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创造性的思维主观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死记硬背地学转变为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后去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途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突破口,制订创意情境的多元化,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调动学生内心对历史疑问的研究欲,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问题的设定上设置悬念,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认证意识和历史问题的解释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引出一个有悬念的问题:“太平天国运动自爆发以来,作战节节胜利,在东征取得胜利后,社会经济全盛发展。但是,由于某一事件的发生,直接改变其命运,太平天国如昙花一现般消失,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的兴趣点被激发,主动查找相关内容,以探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高速发展,并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授课教师也可以准备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唐朝鼎盛时期经济发展的课程时,可提前制作好唐代时的地图,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为其他学生讲解每个地方不同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差异,学生“穿越”到唐朝,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自主分析相应的历史内容,主观地讲解自己对唐朝历史文化的理解。历史资料的理解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讲述有效地总结出自己对历史的观点和看法,是对历史价值观的真实体现。

(四)普及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历史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加强历史核心素养的普及力度是当下历史教育的重要工作。所有的历史教师都必须熟练掌握核心要素的含义,通过对此的熟练掌握,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应当紧跟时展的脚步,自主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该对课程标准有深入的了解,将教材内容熟记于心;还应该有目的性地学习,增加理论知识。教育部门也应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结构化的培训,以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为倡导者,与学生同发展,组织团体研究相关学科书籍,将理论中的历史核心素养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丰富程度,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内容,授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讨论学习,学习完成以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归纳和分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针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科学的讲解和评判,使问题得到有效的改正,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贯彻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培育。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以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为条件的,在当下的历史授课过程中,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为学生培育历史核心素养提供支撑,不仅可以让初中学生的体会得到深化,增加初中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可以使其历史文化底蕴得到有效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师要以历史核心素养为中心,不断组织探讨授课“战术”,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推进学生核心素养而助力。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高职历史教学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33-02

21世纪,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而高职院校生源自身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点,也促使着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多元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高职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12年《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高水平通选课程,促进文理交融,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多元化人才培养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催生了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承担着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高职历史课自然也在其中。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涉及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过程环节。人才培养通常具有适应性、时代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即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和满足特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所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能够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同时,由于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引发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出现正是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结果。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确定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标准及培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分制为切入点,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力求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考核等教学体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当前高职历史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普遍对历史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把历史类课程当作拓展选修类课程,以供学生自由选修。

第二,高职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偏低。高职学生对待专业技能课与人文素养课程包括历史课程在学习态度上区别明显。在他们看来,就读职业院校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因此,他们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文素养课程包括历史课程明显忽视。

第三,高职院校的历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师基本上没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对当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不了解,也很难消化吸收。很多教师只能凭借个人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进行授课,很难跟上现今高职课改的步伐,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必然显得陈旧和老套。因此,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在内的历史课程体系都亟待改革和完善。

第四,考核方法单一。对于学习课程的考核,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采取终结性考核的方式,即实行期末考试闭卷或根据学生完成考查作业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考核内容基本为书本知识和笔记内容,更多地侧重于认知性考核。

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历史课程改革措施

(一)确立完善的高职历史教育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支撑。在高职课程中,历史课程属于人文教育类课程。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和潜能。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对高职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承担人文教育功能的历史课程其教育培养目标也应随之变化,历史课程的教学不应只是传授历史知识,还应包括素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积淀,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历史观,帮助他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终极目标就是帮助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做好自我,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确定“以生为本”的选课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教育中,只有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针对高职历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不新颖等问题,尤其是高职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都已对历史有接触和学习的现状,高职阶段的历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驱动下则应有所变革。

历史浩瀚,丰富多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化、艺术、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历史选修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高职学生专业不一、个性不一、兴趣也不尽相同。因此,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专题的历史选修课,如按史类领域分门别类开设诸如中外艺术史、中外汽车史、广西地方史、中外军事史等选修课以供学生自由选择。这种“以生为本”的选课模式符合大众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还将把历史的人文精神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成为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一元式的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师生的课堂互动极少。因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有必要的。改革和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学生“被学习”的状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总设计者,需要根据课程体系的特点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并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电影教学、辩论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交叉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史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历史、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人文素养将有极大的好处。

21世纪,在互联网世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控制者。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利用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对学生给予方法和理念的指导。于是,契合时代步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创新式地打造了“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课堂。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开始发生转化,从教材转向网络,从记忆转向探究,从接受转向合作。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这些创新教学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及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立足于学生的真实性评价。传统的历史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以选择、填空、简答、理解分析的模式设置考核题型,大部分是考核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考试内容相对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能动性缺失,素质培养和人文积淀十分有限。这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的高职历史教育目标相悖。因此,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课堂教学考核方式也应相应变化。

学生评价目标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多元化评价应为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过程性考核具体表现在上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判。对于评价过程中如能力、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的非智力因素应予以更多关注。即在终结性考核时,突破传统笔试考核的方式,减少记忆性考试内容,把课程知识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构建开放性、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加强考核的实用性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时事新闻进行即兴评价。“奥巴马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发表书面讲话,声称美日关系已成和解力量的国际典范。对此,日方今日已有明确回应。对此,你有何看法?”“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宣布裁军30万,这样会削弱中国的国防力量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一定历史感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只是评论水平因人而异。这种考核模式改变了“一纸试卷定能力”的弊端,断绝了学生作弊的想法,有助于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对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大有益处。

总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下,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担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任务的人文素养课程尤其是高职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会为多元化人才培养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史秋衡.对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2]彭腾,阚小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4]陆锋锐. 试析高职历史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3(10)

[5]凌宗伟.21世纪的教育需要哪些技能[N].中国教育报,2015-08-13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4

摘 要:新课改提出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概念,它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指导意义。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穿插核心素养的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全面的思维角度,从而健康向上地成长。重点讨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的方法,为初中学生更好地成长助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对学生成长的要求,在教育领域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教师在当下的教学中要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学科教育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意义

核心素养又称21世纪素养,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心理素养,其能够有力地帮助人们解决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通过核心素养的教育,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发掘自身的潜力,更好地融入社会,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最终成为有较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培养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其能够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较高的个人能力,能够为我国的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化

目前,我国大多初中历史教师仍抱有传统的教学观念,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以及学生对历史概念、知识的掌握程度,一切从应试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使历史课堂枯燥乏味,无法帮助学生对历史产生真切感,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优秀人格。

2.教学空间狭小化

课堂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此外还有参观博物馆、开展知识竞赛等其他教学形式,但当下的历史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且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使历史教学的空间狭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历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构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想要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从最开始的教学设计环节着手。教师应对历史学科中蕴含的核心素养有较全面的把握,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有关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及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有关教学素养的历史教学。

如教师在讲述“秦汉统一”这一部分时,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把握秦汉两国各自的疆域范围,使学生对秦汉两国的各方面治国政策有所把握,能够充分认识秦汉两国大一统国家的重要作用。这一教学目标不仅能使学生对时空概念有一定的把握,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问题情境能够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启发性,通过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以及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这对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在讲解清朝末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答案可以来自于课本内容,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观点、想法。问题可以是“改变太平天国发展走向的事件是什么”,也可以是“你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这些问题既可以提高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思考历史事件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3.积极展开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近年来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其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历史教学中也提倡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及自主钻研能力,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教师在讲述宋朝历史时,可以就宋朝的文化为主题开展学生交流会,将班级学生分为四组或五组,每组依据主题选择不同的交流内容,组内学生明确分工,搜集、处理资料,最后在交流会上依次汇报,并就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再做综合的评价。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快速发展。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兴起的概念,在当今形势下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教育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教学能够通过历史事件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价值观念,这些对学生形成优质的核心素养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故而教师应将核心素养教育紧密地融入历史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其最终成为具有过硬核心素养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5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5―0069―04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说:“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发展对历史的认识。”而历史认识的发展及深化,要尽可能地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基于同情之理解的原则去认识和分析。要实现这一点,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师生共同回到“历史现场”,尽量地接近历史真相,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历史知识,如此学生才能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能力与价值观的提高。要回到“历史现场”,就必须借助于史料教学。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史料教学无论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范式都已为许多历史教师所认同并积极践行。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影响历史“真味”的“泛化”、有失历史“原味”的“伪化”和淡化历史“韵味”的“简化”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历史学科本质和历史教育本质,在史料教学的育人终极价值取向和基于明确宏观主题框架下的系统化、整体性建构等方面有所缺失。上述问题的存在,也使我们产生了路在何方的困惑。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发,及其根据该意见精神,即将颁布的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涵的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无疑为史料教学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优化史料教学,也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关注点。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史料教学的基本认识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中最重要的能力和品格,是使该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能力和品格。W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能力的核心,其提炼要立足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但素养要素的命名不能不考虑课程内容。

历史学科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和自我学习而获得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方式、研究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形成的学习习惯、心理品质、价值取向及历史意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学习历史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

史料,也就是历史资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还原与重构历史的证据,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基于史学理论用历史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历史意识的载体。

史料教学,即根据历史教育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应用恰当的历史材料,引领学生在丰富的历史信息、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学习历史知识、感悟历史。史料教学是学科特质的“还原”,历史学科本真的“回归”,代表的是历史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彰显的是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功能。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也只有着眼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教学才有价值和意义。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中学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应该是培育具有历史意识、历史思维的“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历史学习是增进个体与整个人类的情感联系和熟悉人类经历的心路历程的桥梁和纽带,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要“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应是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而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才需要我们从“无史料即在教学”走向史料教学,引领学生从“读历史”走向“做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实施史料教学,就必须重视史料的文化意义和育人价值。丰富的历史资料,不只是历史事件的证据材料,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是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学中不只是用来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历史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存续文化传统、养成健全人格、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我们教师必须改变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泛化”“伪化”和“简化”等现象,以历史课程的视野,学科发展的视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视野,关注史料来源的多元化、内容的多样性,挖掘史料的文化意义和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史料本身对学生提高素养、发展能力、优化品性的重要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实施史料教学,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应用史料自主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活动过程。现在不少教师的所谓史料教学,往往是碎片化运用史料,本质上仍是服务教师的教,服从于完成教学任务。着眼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必须真正落实以“学”为主,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和应用有效史料去观察历史现象,探究历史问题,追寻历史规律,领悟历史方法。必须突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性、探究性。

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史料教学优化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实施史料教学,不仅要准确把握历史学科的价值定位,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而且要在史料教学的技术策略上不断研究与创新:

(一)遵循史料教学精神,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主题立意。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主题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它们决定了课的方向与品质。因此,在教学定位、目标确立、主题选择等方面首先必须体现其精神追求。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的教学为“超越知识识记,聚焦学科素养,挖掘育人价值”,教学主题为“殇思与镜鉴”。由此确立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学习、探究,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分析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归纳战争的影响,培养阅读、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以及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2)结合现实,反思战争的启示,深化史感意识、现实意识,形成“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情感和正确价值判断。

(二)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碎片化地选择史料,片段式的展开活动,本质上不是史料教学,反而会削弱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功效。因此,必须基于体现史料教学基本精神的教学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整体建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根据上述学习目标及主题立意,我们选择了201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上《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段充满历史感的论述,作为课引,引领学生进入了特定的时空情境,勾勒了黑暗、痛苦、流血、沉沦的主线,揭示了本课学习要旨。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为层进式的“难以避免的灾难”“惨痛沉沦与唤醒”和“或然战争的深思”三大篇章。学习方式为基于史料研读的问题探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渐次展开:“甲午中日战争为何不可避免?战争胜负为何在战前已定?如何全面客观分析战争的影响?对于中日或然的战争,该如何应对?现在和未来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针对上述设计,我们精心选择了相应的史料和现实材料,引导学生回顾、体会那段黑暗和痛苦的历史,通过中日比较、现实联系反思、感悟流血、沉沦的历史给我们的惨痛教训与现实启示。进行这样的创新建构,较好地克服了以往战争史教学习惯于渲染战争场景、英雄人物表现,忽略对特定政治和文化背景的解读,缺乏面对现实和着眼未来的价值引领等肤浅行为,提升了学生在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指导下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激发了学生“痛记于心留其史,奋发于行促今事”的家国情怀,增强了学生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历史意识。

(三)彰显学科育人功能,关注史料的文化价值。史料的选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史料教学的实效,我们在遵循史料与教学的相关性、相容性,史料服务于特定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尤其注重挖掘史料的文化价值,以彰显史料的文化意义和育人价值。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设计的三大“篇章”中分别选择了下面一些材料。

材料1:日本是以世界文明进步为目的展开的这场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战,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图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因此成为日本迈入文明国家行列的起点。

――(日)福泽谕吉

材料2:以倭奴弹丸小国,狡诈无信,年来诌事欧洲,袭其毛滓,讵敢夜郎自大,弃好寻仇……想天戈所指,不难指日荡平。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

《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3:中国所制子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临阵之时,一遇此等军火,则为害实非浅鲜。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

《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4: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上述材料作楸尘啊⒊砂茉因及影响分析的补充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史实,而且渗透了主动追求进步文明、克服盲目自大、反对腐败、顺势变革等价值引领。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6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素养,其中蕴含的核心含义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及生活意义的关怀。其与一般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自然科学知识相区别,其是一种诞生并升华于意识世界的观念及感受。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需要加强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中领悟到相应的道德观念,还需要教师对人文素养的培育予以充分的关注,将其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核心之一予以对待。

(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由于人文素养说是一种人的生命价值为认知核心的价值观念,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及对平等自由观念的追寻意识,而学生将这些观念及意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则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能够促使学生重视个人思想及行为的解放,从而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更加突出的创造性及个性特征,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而就本文所研究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来说,其主要体现在历史学科的人文特性上,历史学科本身就是通过研究以往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问题得出现实意义的学科,因此加强历史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也能更好地领悟到历史学科更深层次的教学意义。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就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概括性地来说包括两个方面:

(一)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当前我国部分高中历史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及高考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依然采取的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并没有依据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的要求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由此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难以得到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人文素养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除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之一原因之外,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人文素养培养重视程度的缺乏也是造成学生人文素养无法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具体地来说,有些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掌握书本上所罗列的知识点,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便已足够,而对于书本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的人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未予以充分重视,由此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产生了制约作用。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化对策

(一)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据上文所述,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性是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情况,首先就应当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首先,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组织高中历史教师进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法及重要性的培训,使得高中历史教师能够充分重视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改变高中历史教学“重课本,轻素养”的现状。

(二)积极构建开放历史课堂

除了在教学理念上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予以重视之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应当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而由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在于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理解并学习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促使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举例来说,在学习古代封建君主制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电视剧内容进行联系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由此以实现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及自由思想等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深入发掘研究教学文本

虽然说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与重视课本知识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是就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要想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以提高人文素养,就必须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从而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够有一定的来源和依据。如在学习近代中国反侵略历史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向同学们播放各种爱国电影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反侵略历史的思索与探究,从而从中得到以爱国情怀为核心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及优秀的人文观念。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学校 历史课程 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72-02

历史课程是五年制师范学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在提高学生文化层次、精神生活品位及思想境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因历史学科功能的滞后和在师范课程当中的“陪侍”地位,日益成为师范生心目中的边缘学科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们一般采取考前冲刺、临阵磨枪的应考方法,以求过关获得该课程的学分,这显然失去了开设历史课程的意义。要想提高历史课程应有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该提倡以考改促学改,用学改促教改的教学手段,让历史课程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一、历史课程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1.历史课程现行考核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衡量,对教学双方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而,课程考核应有较高的科学性要求。而传统的历史课程考核,在内容上偏向书本知识、记忆能力和共性知识,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等的考核;在考核形式上主要为闭卷笔试,单一呆板,学生无法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考核制度上以期末考试分数论英雄,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这就使学生养成了呆读死记、应付“应试学习”的不良习惯,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而考核结果也往往缺乏信度,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

2.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急需变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

近年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展,教师利用课堂传递知识与信息的主渠道作用明显降低,学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全程性考核、发展性评价、多元化与综合化的考核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构建历史课程考核新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1.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五化”的考核方式

如何构建历史课程考核新体系,构建什么样的历史课程考核新体系,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可尝试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五化”的考核方式:

(1)全程化。即把考核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进行连续性考核。把每一章或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讨论、问答、测试、课外实践等,以及学生平常出勤情况全都纳入学期总评中,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综合化。即把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专业知识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使用多种评价手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3)多元化。即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本分值和加减分值组成,对获得校内外科研奖励和有的学生给予奖励分,而对学风不正的学生依据情节适当减分。在考核方式上,加强过程性考核,平时考核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等。课后作业主要包括思考问题、撰写小论文、社会调查等形式。课程结业考试由单一的全闭卷考试改为开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这样就能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还能检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核内容方面,既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又涵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思辨能力,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等方面的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来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讨论和作业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通过提问、发言、出勤、科研成果等情况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个性化。即针对基础不一、学力上有差异、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考的考核方法。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注重过程考核;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注重综合素质考核;对个别拔尖的学生实行开卷或完成指定论文的考核方式。

(5)双向化。即建立双向、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教师把学生的课后作业、单元测试、课外实践、结业考试等完成情况或考试结果,即时向学生反馈,共同分析,查找不足,制订对策,不断改进学法和教法。

2.实行“五化”考核模式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课程考核改变了传统的模式,习惯了呆读死记、善打“突击战”的学生也就不得不改变迎考模式。很多学生平时就会“紧张”起来,不仅课堂表现活跃,主动参与讨论、争相发言,课外也会到图书馆、阅览室里广闻博览。还有很多学生会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到当地一些历史古迹、名人故里、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场所参观调查,撰写一些历史小论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课程考核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也会随之改变。注重对能力的考核、开放性的试题以及教材上很少有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生不会只把主要精力放在记忆背诵上,而会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冲破书本的樊篱,广泛涉猎与教材有关的资料,走出校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实施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将使不同的个性、特长、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还将给学生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他们在课堂内外对问题的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社会实践时的共同参与、配合,在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竞争性。可以说,历史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更好地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

(3)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激发后,因循贯例的传统教学就不再适应学生的要求了。施教者就不得不抛弃习以贯之的做法,对传统教学方法加以改造,不断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这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学改革的深化,又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提升,教学改革将会取得显著成绩。

三、历史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五年制师范学校历史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一定要基于学校的办学个性与发展现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改革特色。鉴于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考核改革要具有目的性

课程考核只是教学评价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考核的内容与形式、时间与空间无论怎么改变,都要以规范和引导教与学的行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所以,施教者必须明确为何要改、为谁而改,防止出现为改而改、舍本逐末的异化现象。

2.课程考核改革要坚持科学性

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并非随心所欲,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体现教育目的,针对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收到预期的效果。

3.课程考核改革要体现公正性

课程考核者要坚持做到每项考核结果的客观、透明(不是张榜排名),体现公正性。一方面是因为考核结果具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考核结果事关学生的“根本利益”。若缺乏客观、公正,既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尊心、自信心,又会助长学习中的不正之风,改革只能前功尽弃。

4.课程考核改革要实现人文性

采取全新的考核方法,习惯于应试学习的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如施教者利用自身的权威和强势地位来“强行入轨”,就会造成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所以,考核改革要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动关怀、及时引导学生,把施教者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真正达到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结束语

从五年制师范学校历史课程内容而言,其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培养合格、优秀社会课师资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必须把历史课程置于重要地位,以强化师范生的历史学习。而历史课程考核无疑是强化学生历史学习、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完善、构建考核新体系,又是五年制师范学校历史课程考核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其龙、陈永明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薛政超.谈高校历史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史料;多媒体教学;历史素养

一、时间与空间的历史素养培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它的时空性,从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上看,人类的过往经历都能够以历史连续的时序性质进行具体呈现,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知识时,其首要核心素养要素就是建立起清晰的实践概念,并形成属于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宏观时间概念。在此情况下,学生在考虑相关历史问题时,则能够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发生时期与准确的历史时间定位而客观、正确地认识历史,不脱离历史。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历史是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流动变化而获得发展动力,那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国家、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相关历史信息无一不被包容至历史时间与空间中,所以,学生时间与空间历史素养的培养就应该从历史信息整合学习过程上升至对历史的理性认识阶段。

二、史料实证价值的历史素养培养

史料主要是指在历史发展、形成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历史痕迹,在当前历史考究工作中,这些史料痕迹则能有效起到解释历史、重构历史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应为其适当渗透史料实证价值历史思想,应用史料实证影响作用为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新的历史问题视野。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中国近代史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历史背景、经过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设备为学生放映圆明园的相关图片,或者为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的相关片段,以圆明园遗址为主要历史事件证实论据,帮助学生近一步认识到我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规范、适当地使用史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历史问题的独立见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以便进一步探究历史真相。

三、理解与解释的历史素养培养

一般来说,历史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国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学生在评价、认识历史事件时,也应该以辩证、客观、多角度的态度正确看待历史发展。而教师在具体的历史课堂上则可以为学生理清历史脉络,并尝试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解释。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采用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理解与解释的历史素养。例如,在分析“二战后日本与美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变化”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变化情况,即“二战”结束后,西欧、东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战争损失最为严重,而美国因战火远离本土,大发战争财,其社会经济地位明显提升,并作为联合国的代表承担了占领日本的任务,但从工业水平、政略装备上看,美国还不足以与苏联力量抗衡。此时,反观日本的战略位置,关东军的缴械投降为苏联贡献了大量的军备,并且,苏联在远东地区已经确定了外蒙古与东北的控制权。所以,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对于美国而言,若是不立即占领日本与朝鲜半岛,那么苏联军队势必席卷整个东南亚;而对于日本而言,要么被美国占领,要么等待苏联军队从北方登陆,美苏在日本本土开战,照这样看来,“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靠美国即局势必然,也是历史必然。在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图文讲解,则更能帮助其理解历史,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历史事件评价,有利于培养其理解与解的历史素养。

四、感悟与反思的历史素养培养

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历史的教育作用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于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性反思,而没有反思意识的历史课程教学仅仅是接触了历史事件的表面,对于历史中所蕴含的文化财富没有任何吸收。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其感悟与反思历史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抗日战争”相关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日本签下投降书时的相关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同时,通过查找书籍资料为学生收集、列举出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反思,从而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而从另一角度上说,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感悟与反思的历史素养,不仅能够为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社会。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9

【关键词】历史素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表现方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从低到高依次包含: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意识和价值观、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历史解释”素养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的素养是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创造条件。因此,它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但历史往往是从常人头顶飞过的。一方面,历史学家研究的“历史”并非真实的历史存在,而只是历史存在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史料中介,如文献、文物、遗迹、社会习俗和心态等等,但这些史料中介无论多么丰富和真实,其本身却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也不会自己说话;另一方面,历史学家注重记录的大多是上层政治的演变、精英思想的走向,却往往找不到微小个人是如何被历史浪潮所推动的记录,也找不到对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柴米油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路径,甚至左右了我们喜怒哀乐的记录。所以,“历史”必须要通过历史学家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显示出来。这种思维过程的结果显然不是真实的历史存在,而是深深打上历史学家烙印的一种历史解释,也就是史学。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中生主要的学习对象历史教材(史学)是而且只是编撰者对“历史”的一种解释而已。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由于一直受“教师”和“考试”的影响,学生往往把历史教材(史学)等同于“历史”。作为一种连续反应,高中生普遍认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就是真实而全面的历史存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更显重要。

高中生这种“历史解释”意识的养成不是仅靠一、两次的说教或一、两节课的灌输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比较好的途径是“用两条腿走路”――教师一方面借助平时必修课程的教学不断进行点滴渗透,另一方面借助相关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进行培养。

以必修课程为例。我经常告诉学生:教材中大历史的走向,实际上规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而我们这些平常人聚合起来,就是整个“社会”,这个由我们自己组成的社会历史,却常常被忘记、被埋入尘埃。因此在讲述基础知识之外,多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去感受历史。让学生懂得,教材上的观点仅仅是一种大众观点,并不一定是最佳解释。我在讲《辛亥革命》一节课评价时,“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无疑是重大的历史进步。在历史教材中,这段历史常常也就是这样点到为止了,但当时普通人的生活是一个什么状况呢?我从一本人物传记中看到筛霾牧希第一个大意是讲农村一个走乡串村挑担货郎,他苦苦经营积攒起来的一点家产和一个布匹杂货摊在辛亥革命后几遭土匪洗劫,一个当时尚算殷实的农商兼营户,在顷刻之间便倾家荡产,连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威胁,连这样一个乡间小商贩的“事业”都无法存活下去;第二个材料讲的是城里的状况,说的是辛亥革命后某新任县官想整顿社会秩序,抓了几个私盐贩子和流氓,在衙门过堂,结果被捉的盐贩子和流氓在大堂上闹起来,县官管不住自己跑了,最终由前朝末任知县,对聚集在那里的群众说了几句话,“只觉得群众还是尊重他”,最后总算没有酿成暴乱。我把这两个材料补充进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这场社会变故对社会的影响,很轻松的讲解了辛亥革命的巨大意义,同时继续设问,作为普通人在我们这个时代愿不愿意再经历这样的社会大混乱呢?如果不愿意如何来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呢?学生回答,可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继续设问,怎么改革呢?学生回答,完善“法治”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还有学生讲要进行制度建设等。教学实践证明,这一节必修课程不仅很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让学生对历史教材的“历史解释”属性理解更深。

再以校本课程教学为例。我开设的一门《大国崛起――帝国春秋》集影视欣赏、历史还原、历史作品、情景模拟于一堂。引用了马丁・基钦在《剑桥插图德国史》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孟钟捷著《德国简史》的部分材料,加上纪录片《大国崛起》一起探讨德意志历史的复杂性,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去感悟德国历史中所包含的种种极端化的矛盾。一个孕育了路德、古滕贝格、巴赫、歌德等科学和文化巨人的国度,为什么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特质如此困惑和忧虑?这样一个拥有高度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民族,怎么会委身于纳粹党人统治下,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一个曾委身于纳粹主义的国度,如今怎么会变成欧洲迈向后民族主义之路的主发动机?多角度多触角的历史素养感知,虽然有很多历史的碎片,但又通过德国国家的发展轨迹这一线索勾连使课堂不散,同时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德国历史的资料,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 “历史解释”的属性。如果在平时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坚持有意识地引用不同历史解释的最新学术成果,就可以逐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王彬.历史解释的反思与重构[J].人文杂志,2007年05期 6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篇1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一、制作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的两大基本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掌握“时空 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

由于普通高中教材采取模块加专题的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历史时空知识、时空思维能力、时空意识的薄弱。因此在期末复习中,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中国古代史的年代尺,通过年代尺的制作,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朝代的更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进特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强化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发展趋势,并根据这个趋势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为了体现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与空间关系,通过朝代疆域地图了解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各个朝代的行政规划,从而更好地认识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地方管理措施。

二、整合教材资源,注重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的叙述、理解、评价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文本资料和非文本资料,并学会从各种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知识链接、资料卡片,旨在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例如,在复习明朝强化君权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卡片《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并设问: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前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废除丞相对加强君权有何作用?结合教材思考,废除丞相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明太祖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废除丞相之后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是导致了繁杂的政务集皇帝一身的弊端,于是出现了内阁。

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方法引导:第一,关注史料的出处、可靠性、分类方法;第二,指导学生阅读,获取史料有效信息,并判断其真实性;第三,根据史料进行分层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第四,依据史料促进学生历史理解、解释与认识的深入。

三、梳理逻辑关系,凸显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对历史的认识重在理解,对历史的解释和与历史有关的情感、态度、观念等是建立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的。要想真正理解历史,创设历史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想象,回到历史现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回到历史现场的情境创设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从而提升历史理解素养。

例如,在讲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时,学生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背景、皇帝与三省六部、三省六部之间的关系,三省六部制作用的逻辑关系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制度,笔者创设情境“贞观年间,黄河发生洪灾,上奏朝廷,大臣A提交书面处理方案:一、举行大型祭天活动,二、削减灾区赋税、三、修筑堤坝。大臣B认为大臣A的方案可行,上呈给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C负责执行。大臣C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并设问:1、大臣A、B、C、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3、这一方案的执行体现该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通过三个设问,理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认识皇帝权力与三省权力的分配,以及三省六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三省六部制的作用,进而理解皇帝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移情”的态度,以博大的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回到历史现场,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

四、通过合作探究,关注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要以时空观念、史料证据和历史理解为支撑,是学好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关键,也是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的主要体现,历史素养要综合体现在学生对历史的解释与评判上。为了改变复习课的单调与重复,笔者尝试通过合作探究,撰写印象叙说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评估不同历史解释的价值和意义的能力。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中,在学生制作好年代尺后,笔者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之后,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对本专题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分析印象最深刻的原因,并通过交流达成共识撰写“印象叙说”报告。这种做法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历史知识,发散思维形成了自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和感悟,而且还锻炼了交流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五、运用比较法,形成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从历史研究的求真、求通、立德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即对历史的探究以不断近历史的真实为目的;以“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等,提供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要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要学会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从而实现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而且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