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1:23:46

补建范文篇1

关键词: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存在问题;建议

子长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北依横山区,东接子洲县、清涧县,南连延川县、延安市,西邻安塞区、靖边县,县城距延安市93km,距省城西安市430km,是延安市规划的北部副中心城市,被誉为革命红都和将军县。子长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峁梁起伏,沟壑纵横,峁梁沟谷地约占总面积的94.6%。年平均气温9.1℃,降水量514.7mm,无霜期175d。有清涧河、无定河、延河三大支流水系。自上世纪90年代末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努力,对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治理建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改进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有效提升了森林的覆盖率,大大缓解了水土流失问题。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补植补造工程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1子长市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的现状

1999年,子长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始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政策,确立了“粮下川、林上山、畜进圈、坝锁沟、民搬迁”战略部署。20多年来,正是因为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鼓作气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政策兑现得民心的工作原则,才有了如今城乡生态环境的空前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和国土绿化、农民脱贫致富的双赢。在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大面积退耕也推动了子长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放了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60%的青壮劳动力由原来的传统农业耕作转向草畜业、棚栽业、果桑业、运输业等。过去的传统生产方式,正被现在多种经营、精耕细作、产业化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所替代,全市基本形成了“果上山,棚建川,养殖到家,户有产”的产业格局,农民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一棵核桃树卖上100块钱,我承包的40hm2地栽了2.4万棵核桃树,收入就是240多万元,作为一个农民来说,我觉得发展核桃这项产业,比种庄稼、种玉米这些都强。”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子长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77247hm2,其中退耕还林63253hm2,荒山造林13793hm2,封山育林200hm2,涉及全市352个村,农户3.7万户,累计享受国家政策兑现资金16.327亿元。水土流失治理率由1998年年底的10.05%增加到现在的36.2%,林草覆盖率由6.16%增加到32.8%;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655元增加到10062元,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

2主要工作措施

2.1强化领导,提高认知

最近几年,在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由主管林业副局长负责生态建设监督指导和协调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将各项林业生产建设的工程以及政府文件下发到各个乡镇,与各个乡镇签订工作责任书,保障各项责任,能够层层得到落实,明确各个工作部门的具体责任和工作范畴,确保退耕还林工程能够顺利地向前推进[1]。

2.2严格标准,保证质量

在开展各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坚持适地适树,科学选择林木品种,人工造林质量第一的原则,积极组织林业系统的多名技术工作人员,实行技术人员包项目、包地点、包面积负责制,在退耕还林工程开展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技术要求,保证人工造林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保证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2.3细化责任,严格验收

退耕还林补植补偿工程进入验收阶段之后实行了责任追究机制,按照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避免工程建造者过场、虚报了事、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一旦发现不合理或者违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对于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工作措施不到位造成的整体标准不高,种植不规范,大量林木死亡造林成活率不合格,造林面积不符,应该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返工,保证按照相关资料完成建设任务[2]。

3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开展面临的几点问题

3.1林木种苗供给不足

最近几年,随着陕西省此城市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工程的全面开展,各个林业工程迅速开工,工程在建造过程中对优质林木种苗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本地区的林木种苗培育能力有限,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大面积的人工造林需求,林木种苗供给十分紧张,尤其是阔叶类大苗市场供应不足,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林木补植补造工程的有效开展产生了一定制约。

3.2项目建设资金缺口相对较大

当前,随着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不断向前开展,林业生产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林业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标准越来越高。但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家关于造林补助标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一般乔木按照200元/667m2,灌木按照120元/667m2,经济林按照120元/667m2的比例进行补助。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建设成本显著增加,而国家的补贴资金又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直接制约了项目工程的高效开展,资金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

3.3林业项目维护难度相对较大

当前,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大背景下人工造林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很多基层地区普遍比较重视造林面积,不注重造林之后的林木维护,重点工程的维护难度相对较大,管护经费严重紧缺,尤其是封山禁牧工作难度相对较大,经常会造成造林结束之后,大量林木植被被牲畜所啃食,成活率显著下降,重点工程损毁较为严重,对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一定影响。

3.4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面积相对较大

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是保证林木健康成活,营造良好零分结构的关键举措。但由于现阶段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造林面积相对较大,涉及面相对较高,牵扯到很多农民群众。不同的乡镇地区都存在着苗木栽培质量不高,苗木没有进行秸秆处理,栽培深度不合理,没有进行踏实,影响到苗木根系和土壤的有效结合,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另外,在造林初期通过在林间开展间作或者草改林地块进行深翻整地提高林木成活率,但普遍存在着种植行当中的各种牧草清除不彻底的现象,老鼠和害虫危害较为严重,影响到退耕还林成果,大量林木早期就会死亡,不利于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4落实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的建议

4.1加强对各项工程的查验和验收

子长市退耕还林工作开展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在20多年的时间内,通过不间断的努力,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使得当地的林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在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就要求当地的林业部门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对各个林业重点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对苗木保存率相对较低的地块及时进行补植补造,明确补植补造工程要点,要确保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种植一片,成活一片。同时,在今后营林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抓住每年夏秋两个季节的造林时间,采取各种硬性措施,确保退耕地带间距和保存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继续开展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的回头看,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组织群众进一步做好林间的修复、铲草和捕鼠等工作。每一个项目工程建设完毕之后,都应该进行认真细致的验收,并做好验收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秋季造林结束之后,可以组织技术工作人员逐村逐地块的进行核查、验收,健全图、表、册等档案资料。

4.2加强对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的有效管护

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增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和封山禁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封山禁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确保各项条件的全面贯彻执行,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要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切实抓好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要严格按照督查组各位领导反馈的问题短板,逐村、逐地块进行核查,抓住春季良好的墒情,尽快动员组织开展补植补造。要统筹各类资源,严格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细化工作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层层追究责任,确保用最短的时间扭转封山禁牧工作的被动局面。同时,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林业部门要对照反馈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监督管理,逐一建立台账,形成方案措施,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工作督导,真刀真枪抓好整改,稳扎稳打推动落实,确保两项工作取得实效。当前,子长市的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难点,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此,就需要我们强化力度,协调好各方的利益,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将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深入的推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邓建钦,周三强.巩固河南退耕还林成果的综合措施探析[J].河南林业科技,2008(3):16-17.

[2]王斌.浅谈延安市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90-91.

补建范文篇2

(一)种猪场、养猪场(小区)选址必须在*、肥东、肥西三县境内,按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非禁养区范围。禁养区是指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县和乡镇划定的禁养区;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二)种猪场、养猪场(小区)建设选址必须经建设地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环保部门批准同意,符合所在县和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种猪场、养猪场(小区)距铁路、干线公里(国、省道)距离不少于50米,距屠宰场和猪、牛、羊规模养殖场不少于200米,距村镇、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不少于500米。

二、建设要求

业主向县畜牧部门提出建设申请。县畜牧会同财政部门对照本通知的规定到拟建地点现场初审合格后,业主填写建设申请表(见附表),经建设地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环保、畜牧、财政部门同意盖章后建设。建成完工并达到存栏要求后,业主填写验收表(见附表)经县畜牧、财政部门验收盖章和验收人员签字后上报。

(一)建设布局

1、种猪场、养猪场(小区)要分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病死畜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生产区内道路为沙石以上标准的硬化路面,净道和污道分开。

2、相邻两栋饲养舍纵墙距离不少于10米,端墙之间距离不少于9米。

(二)建设规模

1、原种猪场占地面积不少于50亩,饲养总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含饲舍内走道面积,下同)。设置独立单元的分娩室和保育室,配备高架产床不少于72个,高架保育床不少于36个(每个保育床不小于6平方米)。

2、祖代种猪场占地面积不少于80亩,饲养总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设置独立单元的分娩室和保育室,配备高架产床不少于144个,高架保育床不少于72个(每个保育床不小于6平方米)。

3、存栏2000头父母代种猪场占地面积不少于250亩,饲养总面积不少于14000平方米。设置独立单元的分娩室和保育室,配备高架产床不少于480个,高架保育床不少于240个(每个保育床不小于6平方米)。

4、存栏3000头父母代种猪场占地面积不少于375亩,饲养总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设置独立单元的分娩室和保育室,配备高架产床不少于720个,高架保育床不少于360个(每个保育床不小于6平方米)。

5、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小区),占地面积不少于20亩,猪舍内饲养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小区),占地面积不少于50亩,猪舍内饲养面积不少于8000平方米。

(三)建设标准

1、猪舍建设最低标准为砖-瓦结构(含水泥瓦、彩钢瓦),屋架和行条为钢材、木材、竹材、水泥预制材料。猪舍檐高2.4-3米,有固定隔栏。猪舍地面为水泥地面,自动饮水系统安装到猪舍,猪舍外有硬化的排污沟。

2、种猪场和养猪场(小区)外周有围墙或铁丝网或防疫沟与外界隔离。

三、引种要求

(一)原种猪场必须从国外有资质的育种场引进符合品种标准的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巴克夏原种猪300头以上(引进其他品种不予奖补)。

(二)祖代种猪场必须从国内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农牧部门发证的原种猪场引进符合品种标准的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祖代种母猪或PIC配套系、斯格配套系种母猪600头以上(引进其他品种不予奖补)。为保证引种质量,祖代种猪场在引种前必须向市、县畜牧部门书面报告拟引种的原种猪场名称和地点,以及引进的品种、头数、体重、价格、引种时间等情况,同时提交该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经市畜牧部门审查批准同意作为引种的原种猪场,方可从该场引种。祖代种猪场不得采取先引进部分祖代种猪,后自繁留种达到存栏600头以上祖代种猪的要求。所有600头祖代种猪必须全部从经市畜牧部门批准同意的原种猪场引进,否则不予认可。引种时市畜牧部门根据需要,安排有关人员和专家组与业主共同赴引种地监督引种,业主要提前10天告知引种时间。引进的种猪在种猪场验收时必须通过市畜牧部门组织的专家组对其代次、品种、品质的鉴定,未通过鉴定的不予认可。

(三)父母代种猪场种猪必须从国内经省级农牧部门发证的祖代种猪场或一级扩繁场引进符合品种标准的父母代种猪。

四、验收时存栏要求

(一)原种猪场存栏原种猪300头以上,每头重量80kg以上。

(二)祖代种猪场存栏祖代种母猪600头以上,每头重量80kg以上。

(三)2000头规模父母代种猪场,存栏父母代种母猪2000头以上,每头重量80kg以上。

(四)3000头规模父母代种猪场,存栏父母代种母猪3000头以上,每头重量80kg以上。

补建范文篇3

2009年中央l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扩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目前全国确定了10个省开展了试点工作。我省启动的是省级试点,虽然只选择了少数几个县试点,但试点工作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步伐。我们知道,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集体和农民都有投入的责任。农村税费改革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主要依靠村提留和农村“两工”,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两工”,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规定,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解决,但由于这项制度当时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缺乏推动力,农民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出现了“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现象。因此,建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有利于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和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二)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众所周知,去年10月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农民工返乡问题突出,但农民工却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中央果断决策,作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决策。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民生工程的重点也在农村,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拉动农村内需的重要举措、有利平台和坚实基础。通过试点,把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村投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公益事业,可带动农民就业,缓解农民工返乡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促进农村发展。

(三)有利于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目前,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继续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贯彻落实这一方针的重大具体举措,有利于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四)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通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试点,推进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实践,充分行使农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促进乡村政权组织转变职能,密切干群关系,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又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民主议事、定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当家作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因此,各试点县(区)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从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行动上统一到做好这项工作上来。

二、明确指导思想,把握试点原则

各地在推进这项工作时,要认真领会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确保试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我省开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以村民自主建设为主体,以农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作用为动力,逐步建立“上级补助、地方支持、村民自筹”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开展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农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就是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坚持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妥善处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二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就是确定的奖补项目要重点选取那些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作为切入点,让农民得到实惠,并能起到示范效应。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就是各地要结合实际,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加强分类指导,确保财政奖补政策切实可行和农民群众直接受益。四是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的原则。就是要规范村民议事程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议事和审批过程、政府奖补项目的申报、资金和劳务的使用管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三、认真领会试点精神,做实试点方案

省上下发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责任划分、资金来源、奖补范围、奖补办法、奖补项目审定程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各试点县(区)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严格按要求和确定的原则做实做细实施方案,使制定的方案切实可行,符合中央和省上的精神。由于我省各地情况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各地筹资筹劳的标准也有差异,因此,试点方案不要求千篇一律,搞一个模式。具体来讲,在试点面上,要坚持既要集中财力保重点项目,又要保证一定的试点面,让惠民政策的阳光照耀到更多的老百姓。在奖补标准上,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建设成本等因素分类确定,对老少边穷地区予以适当照顾,向投入大、工作实、效果好的地方倾斜。在奖补项目选择上,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优先支持解决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内道路(包括农场、林场道路)硬化、小型水利设施、村容村貌改造等村内公益事业,让农民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奖补内容上,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只要群众拥护,符合实际,富有成效,都可以大胆尝试。在项目选择布局上,既可覆盖全县,又可集中连片,整体效果和示范效应相结合。还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统筹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计划,区分轻重缓急,分批分期组织实施。项目施工期原则控制在半年以内,施工时间尽量放在农闲,切忌一哄而上、平摊分配项目和奖补资金。

考虑到今年是启动试点的第一年,为稳妥起见,我们对试点县实施方案的拟定和报送做出了专门规定,但总的原则是按照“试点县申报、市级审核把关、省级终审批复”的程序进行,也就是说我们这次确定的试点县(区)实施方案要逐级上报,由省上最终审定批复后组织实施。

四、积极落实有关配套措施,严明政策纪律

搞好试点工作,各县(区)必须建立健全有关配套措施,用扎实有效的制度措施和严明的政策纪律来保证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目标。

(一)要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试点县(区)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7]4号)和《**省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意见(试行)》(川委办发[2006]21号)要求,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筹资筹劳或以资抵劳,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筹资筹劳任务,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农民的需要,议事过程坚持民主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对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确有困难的,应允许以工折资,或以物料折资,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允许以资代劳。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议事项目,可以一次议事,按规定的筹资限额标准筹集两年的资金,但须经全体村民同意,并报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且第二年不准再筹。试点县根据实际,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提高筹资筹劳标准。

(二)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一是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内容、筹资筹劳数量、奖补资金(物资)等应作为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及时向村民公布。二是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县、乡要建立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档案或数据库,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奖补项目的申请表等相关原始材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三是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局、农业局每年要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三)要完善村级公益设施管养护体制。各试点县(区)要建立健全村内公益事业设施管养护体制,做到建管结合,确保已建成的村内公益事业发挥应有的效能,让农民长期受益。要坚决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养护的问题,防止已建成的村内公益事业设施因管理不当、养护不力,建成不久即受到损害和破坏,挫伤村民筹资筹劳的积极性。要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村级公益设施的所有权,落实养护责任主体和养护资金来源,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发挥资产的长期效用。

(四)要建立健全财政奖补资金监管制度。各地要按照省上制订的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细化操作程序,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财政奖补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一是实行资金预拨和清算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先建后补,为减轻基层筹资压力,省、市财政可预拨部分资金,待验收合格后办理清算,多退少补。原则上只有在村民筹资、村集体投入、社会捐赠资金到账,具备项目开工条件后,才能由村级提出申请,由财政部门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省上对首批试点市、县验收时间和要求达到的验收面,都作了专门规定,各地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二是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实行公示制。试点县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政策标准、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要有村民代表实施项目全程监督和管理,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的建设规模、规格标准、用工耗时和资金(实物)的领用、发放、使用及结余等情况,都要向全体村民公示,得到村民认可。三是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县、乡要建立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档案或数据库,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奖补项目的申请表等相关原始材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五)要严明政策纪律,切实做到“四个确保、四个严防”。即: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不断完善,确保最大限度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确保规范管理和及时兑现财政奖补资金,确保农民群众直接受益;严防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变成加重农民负担的工程、产生新的乡村债务,严防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变成上级立项、农民配套的钓鱼工程,严防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变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严防平调、挪用筹集的资金、劳务及物资等违规行为。

五、加强协同配合,做好督导督查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涉及部门多,必须建立健全部门分工责任制。农村综合改革部门要负责制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方案,牵头制定奖补政策,组织开展检查验收等;财政部门要负责筹集落实奖补资金,制定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参与项目的监督检查验收等;农业部门要负责制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标准,对奖补项目筹资筹劳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具体指导督促一事一议项目的组织实施,参与项目的监督检查验收等。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积极支持配合,各施其责,对涉及本部门业务工作的议事项目要加强技术指导,共同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落实。

搞好试点工作,各地要认真搞好督导督查。由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具有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实施地域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随着试点工作的有序展开和不断推进,工作中肯定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地一定要加强督促指导,掌握情况,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困难,确保试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一是要加强分类指导。要正确处理政府资金奖补和农民筹资筹劳的关系、促进公益事业建设和防止加重农民负担的关系、调动基层积极性和加强指导监管的关系、兴建村级公益事业和设施养护的关系,逐步完善相关政策,确保试点规范运行。二是要强化督促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对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予以奖励,对截留挪用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的行为要及时责令纠正,追回资金,追究责任。三是搞好考核验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后,要按照方案实施内容和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力量进行考核验收,办理竣工决算和清算,及时兑现财政奖补资金。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宣传沟通

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既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事关农村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各试点县(区)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坚持以县为主组织实施,乡村两级具体落实。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切实负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责任;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具体组织协调工作;村“两委”干部要发挥好带头和表率作用,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一事一议。市、县综改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搞好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掌握和宣传试点中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引导和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让老百姓满意。

补建范文篇4

一、从思想和政治高度把补建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充分认识补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县邮政部门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期以来。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使邮政普遍服务在保障民生、维护政令畅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代表四大班子对邮政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但由于政策性亏损以及体制机制等问题,县邮政普遍服务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邮政局所不足,远远滞后于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本实现农村五个全覆盖的今天,全县还有将近一半的乡镇没有建立邮政局所,已成为制约普遍服务能力提升的突出问题,已成为阻碍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进程的突出矛盾。因此我讲,补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不仅仅是邮政公司的行为,也不是简单的政府行为,县委、县政府服务“三农”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村物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迫切之举,事关中央、省市服务农村的重要决策,绝不可掉以轻心。

二、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确保两年时间提前完成空白乡镇局所补建任务

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局所补建工作覆盖面广、环节多、周期紧、要求高,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规定,政府是责任主任,发改部门是牵头主体,邮政部门是实施主体,一把手领导要亲自抓,要积极参与全市工作协调机制,全力做好相关工作。要在2011年1月底前将开工所需的相关手续办理完毕。

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二是要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跟踪服务。两办和监察局要配合做好项目跟踪,解项目进展。特别要严格把好程序关、资金使用关和廉洁关,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专款资金,确确实实将这一惠民工程扎实办好。要确保局所竣工验收后,达到补建局所参考标准的相关要求,满足邮政运营需要,为开办邮政普遍服务、报刊发行、农资分销等业务提供安全实用的终端服务条件。

补建范文篇5

一、财政奖补资金筹集和奖补的范围、标准、方式

(一)奖补资金筹集

奖补资金包括中央和省、市财政安排的财政奖补资金、县财政安排的奖补资金和整合支农资金、奖补资金利息收入等。同时,倡导社会各界捐赠赞助,逐步形成政府补助、部门扶持、社会捐赠、村级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新机制。

(二)奖补范围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限于以村民筹资筹劳为基础、村民直接受益的集体生产生活公益事业项目。主要包括:村内道路(行政村到居民点)、村内水渠(灌溉区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人畜饮水等小型水利设施、户外村内环卫设施、植树造林、村容村貌整治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跨村以及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按现有投入渠道解决,原则上不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来解决。农民宅前屋后的修路、建厕、打井、植树等投资投劳,由农民自己负责。

(三)奖补标准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标准根据普惠制和重点项目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农民群众筹资筹劳的情况确定。村民筹资筹劳严格按照《省村级范围内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试行)》(甘政办发61号)执行,实行上限控制。其中筹资每年每人不得超过15元,筹劳每年每个劳动力不超过10个标准工日。对筹劳确有困难的,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允许以资代劳,每个标准工日不得超过20元。试点期间,如遇上级政府调整筹资筹劳标准,按新标准执行。对一般性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实行普惠制,可根据项目大小和农民直接受益程度,财政奖补比例为群众筹资筹劳额的50%-100%。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重大改善、农民需求迫切的重点公益事业项目,财政奖补比例不超过群众筹资筹劳额的3倍。

(四)奖补方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为支持基层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县财政部门根据奖补资金筹措情况可先预拨付试点乡镇一定比例的奖补资金,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并结算后,由县财政部门兑现全部奖补资金。

二、充分认识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重要意义

农村税费改革前,村提留、乡统筹和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以下简称“两工”)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资金、劳务来源。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和“两工”,规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需资金、劳务,实行村民一事一议。但是,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开展不平衡,整体覆盖面较小,不能满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需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总体上呈下滑趋势。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行财政奖补试点,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激发村民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热情,引导和鼓励村民出资出劳,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民主议事积极性,运用民主方式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并不断完善民主议事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渠道投入的新机制,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有利于完善和激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让农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在政府支持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带动农民就业,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继续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开辟新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农村,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推进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实践,转变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广泛争取各方支持为补充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筹资筹劳建设村内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以村内道路、小型水利建设、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步伐,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民主决策、筹补结合的原则。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尊重民意,议事主体必须与受益主体相对应,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实现政府投入和农民出资出劳的有机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2.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考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承受能力,要统筹规划、加强引导,优先支持农民积极性高、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适当向贫困村倾斜。

3.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筹资筹劳方案制定、村民议事过程、财政奖补项目申请、奖补资金、筹资和劳务使用管理等环节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4.普惠制和重点项目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集中财力抓重点村、示范村的建设,又要保证一定的试点面,让惠农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在推动全县村级公益事业整体发展的同时,分年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一些事关群众生产生活重大改善、农民需求迫切的重点公益事业项目进行重点支持。

5.竞争与淘汰的原则。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奖优罚劣”的工作要求,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对试点工作不扎实,年终检查验收未通过的项目村,县财政不予报账和拨付财政奖补资金,待整改工作结束后,可视整改情况确定是否继续实施试点。

6.以县为主组织实施的原则。县政府担负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协调、规划指导和管理监督责任,并结合实际,分轻重缓急,组织实施县内村级公益事业发展规划。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使全县绝大部分村村内道路实现硬化,村民用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小型农田水利、环境卫生、公共文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整体提升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水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程序

(一)项目的规划

1.项目规划的基本原理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结合当前与长远,认真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群众认可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按照要求编制项目,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库。

2.项目规划过程包括

(1)收集资料,明确和收集制定项目计划的资料,数据,依据和前提。

(2)方法、工具和技术。

(3)写出项目计划书和有关辅助文件。

3.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规划

(1)项目提出。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也可由1/10以上的村民或者1/5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提出。实践工作中多以村民委员会提出为主。对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的事项,会前应当向村民公告,广泛征求意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和表决的事项,会前应当由村民代表逐户征求所代表农户的意见并经农户签字认可。

(2)乡镇统筹规划。在村级上报的一事一议的基础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公益事业现状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类指导,科学制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建立一事一议项目库。

(3)填写项目申请书。在项目规划的基础上,填写项目申请书。

附件:

①关于成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②乡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三年规划的报告

③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请书

④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预算书

⑤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征求意见表

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在深入调查,倾听民意、民愿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规划,建立一事一议项目库(规划制定和项目库的建立以乡镇为主体)。

(二)项目的选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符合《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规定的议事程序、范围,且筹资筹劳数额在规定的上限标准以内。对于村内道路、人畜饮水、小型水利、村容村貌等村民需求迫切、积极性高的建设项目,优先进行支持。

(三)项目的申报

1.申报时间

项目规划好,每年3月底前,按照轻重缓急,从项目库中选取群众急需办的项目,着手申报。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项目申报制。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村内公益事业项目、需申请财政奖补资金的,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将书面申请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形成的筹资筹劳决定一同报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报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综改办)和县减负办进行复审;复审部门对符合筹资筹劳议事程序、范围和限额标准等规定的项目进行分类整理,对不符合筹资筹劳适用范围、议事程序以及筹资筹劳限额标准的,县减负办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和筹资筹劳方案的10个工作日内提出纠正意见。

(二)申报材料

1.关于《乡(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案》的报告

2.《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审批表》

3.《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请书》

4.《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申请审批表》

5.《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申请报告》

(三)项目的审批。

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项目申报材料,由县综改办牵头,会同县财政局、减负办等相关部门,对所申报项目一事一议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工程预算、村民筹资筹劳、乡村投入等情况进行审核。经审核确认符合财政奖补范围的项目,由县综改办和减负办负责指导督促乡镇政府及项目村予以公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公示内容包括:议事主体、项目内容、工程概算、施工期限、村民筹资筹劳数额、社会捐赠、乡村投入和上级财政奖补资金安排情况等。经公示无异议后,一般性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由县政府审核批准,并报省税改办备案,财政奖补项目的覆盖面应控制在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0%以内。重点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由县综改办和减负办审核确定,并逐级上报省税改办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四)项目的实施。

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开展,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4号)和村级范围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甘政发〕87号)的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和手续。

1.筹资筹劳的原则。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必须按照《通知》和《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逐项表决。

2.筹资筹劳的项目范围。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属于明确规定由各级财政支出的项目,以及偿还债务、企业亏损、村务管理等所需费用和劳务,不得列入筹资筹劳的范围。

3.筹资筹劳的议事范围。原则上为建制村,但是相邻村村民共同直接受益的筹资筹劳项目,应当由受益村协商、乡镇人民政府协调,按照分村议事、联合申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的办法实施。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筹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也可适当缩小议事范围,以村民小组或者以自然村为单位。

4.筹资筹劳的标准。村内筹资,以村为单位,按照本村实际参与筹资人口,人均总计不超过15元的限额,分摊筹资额。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经村民代表会同意可以按田亩进行分摊外,其它筹资项目一律应该按照筹资人口进行分摊。村内筹劳,以村为单位,按照本村实际劳动力数,劳均总计不超过10个工日的限额,分摊筹劳额。

5.筹资筹劳的对象。筹资对象为本村户籍在册人口或者所议事项受益人口;筹劳对象为本村户籍在册人口或者所议事项受益人口中的劳动力。五保户、现役军人不承担筹资、筹劳任务;伤残军人、在校就读的学生、孕妇或者分娩未满一年的妇女不承担筹劳任务。对于家庭确有困难,不能承担或者不能完全承担筹资任务的农户可以申请减免筹资;因病、伤残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承担或者不能完全承担劳务的村民可以申请减免筹劳。

6.筹资筹劳的程序。

(1)、议事项目的提出。需要村民出资出劳的项目、数额及减免等事项,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或者经村民会议授权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筹资筹劳事项可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也可由1/10以上的村民或者1/5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提出。对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的事项,会前应当向村民公告,广泛征求意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和表决的事项,会前应当由村民代表逐户征求所代表农户的意见并经农户签字认可。

(2)、村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农户的代表参加。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应当有代表2/3以上农户的村民代表参加。

村民委员会在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前,应当做好思想发动和动员组织工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民主议事。在议事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吸收村民合理意见,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进行表决。

(3)、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村民会议所做筹资筹劳方案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时按一户一票进行,所做方案应当经到会村民代表所代表的户过半数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后形成的筹资筹劳方案,由参加会议的村民或者村民代表签字。

7.筹资筹劳的审批。筹资筹劳方案报经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复审。对符合规定的,县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方案的1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对不符合筹资筹劳适用范围、议事程序以及筹资筹劳限额标准的,县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一般性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经县政府审核批准后即可实施。重点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由省税改办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五、筹资筹劳的管理

(一)纳入监督卡管理。对经审核的筹资筹劳事项、标准、数额,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印制或者监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上登记。

村民委员会将农民负担监督卡分发到农户,并张榜公布筹资筹劳的事项、标准、数额。

村民委员会按照农民负担监督卡登记的筹资筹劳事项、标准、数额收取资金和安排出劳。同时,应当向出资人或者出劳人开具筹资筹劳专用凭证。

村民应当执行经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经县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的筹资筹劳方案。对无正当理由不承担筹资筹劳的村民,村民委员会应当进行说服教育,也可以按照村民会议通过的符合法律法规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进行处理。

(二)筹资管理。筹集的资金应单独设立账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村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筹资筹劳情况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筹资筹劳的管理使用情况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定期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平调、挪用一事一议所筹资金和劳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立项或者提高标准向村民筹资筹劳;不得以一事一议为名设立固定的筹资筹劳项目。

(三)筹劳管理。属于筹劳的项目,不得强行要求村民以资代劳。村民自愿以资代劳的,由本人或者其家属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可以以资代劳。以资代劳工价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由村民筹资筹劳,开展村内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建设的,政府可采取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办法给予支持,实行筹补结合。

(四)专项审计。乡镇农经站应当将筹资筹劳纳入村级财务公开内容,并对所筹集资金和劳务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五)违反规定的处理。违反规定要求村民或村委会组织筹资筹劳的,县级以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提出限期改正意见;情节严重的,应当向行政监察机关提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的建议;对于村民委员会成员,由处理机关提请村民会议依法罢免或作出其他处理。违反规定强行向村民筹资或以资本代劳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将收取的资金如数退还村民,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六、项目审核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乡镇一事一议项目规划要求和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对村级上报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进行初审,经初审同意后报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七、项目审批

乡镇上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经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汇总后,报县人民政府审定批复,批复文件和项目汇总表报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违反村民议事程序和有关规定的,县级人民政府不予审批。

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程序

奖补资金的申报实行自下而上、先建后补,由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村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县级财政、农业部门按职责复审并汇总上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部门审核确定奖补项目。中央根据试点范围和工作进度拨付奖补资金,省级财政部门接到中央奖补资金后,按照省级审定的奖补资金申请汇总表,连同省级奖补资金,拨付到县,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管理,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奖补。政府奖补资金列入地方各级财政决算“对村级一事一议的补助”科目中反映。乡镇依据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出资人交款凭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奖补资金明细表,直接发放给该项目筹资筹劳的议事主体。

九、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相关配套措施

(一)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4号)要求,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农民的需要,议事过程坚持民主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特殊原因确需跨年度筹集资金和劳务,须经全体村民同意,报省级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不得超出规定范围向农民筹资筹劳,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筹资筹劳任务,不得平调使用筹集的资金和劳务,不得强行以资代劳,防止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变成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

(二)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一是建立财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内容、筹资筹劳的数量、奖补金额等应作为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及时向村民公布。二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县乡要建立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档案或数据库,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奖补项目的申请表等相关原始材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试点省份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部门每年要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对违规操作、截留挪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和奖补资金的行为,要责令纠正,追回资金,并按照规定,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三)推进村级公益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小型公益设施的所有权,落实养护责任主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资产,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可成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对现有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49号)要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逐步增加国家对水利设施运行维护的投入,探索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运行维护的新机制。

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组织领导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为了切实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的组织领导,镇上在去年九月份成立了沙河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各村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努力做好具体组织工作,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好一事一议工作,加强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十一、项目实施

1.项目实施主体

经批准的财政奖补项目,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实施。村民委员会成立3-5人的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具体负责对一事一议的项全程监督。对专业技术性较强、安全性要求高的项目,由县综合改革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配合村民委员会或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对项目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进行管理监督。

2.招投标管理

5万元以上项目(含5万元)项目由乡镇采用打捆招标形式将所有项目汇总一起公开招投标,5万元以下的项目,各乡镇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方式进行。

所有项目必须实行合同管理,由村民委员会与施工单位(或个人)签定正式合同。

3.竣工决算

项目完工后,必须编制竣工决算,投资较大的项目,原则上由村民委员会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实施项目进行审计,并提交竣工决算报告。

4.项目的检查验收。

项目竣工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提出验收申请,乡镇政府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意见,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向县综改办提出验收申请,县综改办会同县财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部门,根据相关的考核评估要求,采取实地核查、听取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征询村民代表和群众意见等方式,重点对财政奖补资金的监督管理、档案管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公示制、设施管理、养护制度、社会捐助、村民自愿出资以及项目工程质量和效益等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同时,对跨年度建设项目和验收达不到标准要求需要整改的项目,待竣工和整改到位后组织验收。

十二、项目资金

1.专户管理

中央、省和县财政安排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纳入“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专户,同时,将村民筹资、村集体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也要纳入“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分乡镇村核算,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实施完成并验收合格,并经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审核同意报村民委员会批准后,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将资金直接拨付给施工单位或施工个人。

2.资金监管

乡镇财政所应加强对村民筹资、村集体资金以及社会捐赠资金的监管。乡镇农经站应将筹资筹劳纳入村级财务公开内容,并对所筹集资金和劳务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严防只筹资不办事、或为了套取上级奖补只议事不筹资。专项审计的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村开展一事一议事项的审批依据之一。由乡镇填写《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报帐申请表》,对申请县以上财政奖补资金的还应填写《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审批表》

十三、项目档案

1.总体要求

乡镇要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档案,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项目报告、公示结果、项目奖补申请、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原始资料汇总归档,做到一项一的档,规范管理。

2.项目档案目录

第一部分一事一议

第二部分项目招标议标

第三部分合同

第四部分施工过程

补建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做好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积极支持邮政企业开展普遍服务,按标准、按进度,圆满完成这次补建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政府和国有企业履行邮政公共服务职责,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综合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全市28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的补建工作。其中:4个、10个、14个。

三、项目建设安排

(一)邮政局所功能、规模和标准

补建的空白乡镇邮政局所承担邮政信函、包裹、印刷品、汇兑、党报党刊发行及适当的物流配送等功能。

补建邮政局所的基准建筑面积为15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200平方米。确有需求以及有条件的地方,建筑面积可以建为200平方米,占地面积可建为300平方米。

补建邮政局所有关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需参照《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参考标准》进行。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地理、人口等实际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二)时间安排

1.由于建设时间紧迫,各乡镇新建邮政局所的选址工作必须尽快完成。

2.邮政局所的补建可采用购买、联建、单独修建、也可同政府其它设施一并进行规划,但必须满足《空白乡镇邮政局所的补建标准》,并及时完成地勘、设计以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第一批18个补建项目必须在2011年上半年结束,并交付使用,第二批10个补建项目必须在2011年内完工并交付使用。

(三)项目业主

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程项目业主为各县(区)邮政公司。

四、资金筹措

按照政府投入、行业监督、企业参与的基本原则,统筹兼顾中央、地方、企业三个方面积极性,在投资安排上,国家给予一次性定额投资补助用于土建和装修,地方政府承担征地拆迁费用、市政配套资金和建筑装修不足部分投资,邮政公司负责投入相关机具设备。

(一)2010年度实施项目

县10个补建项目,项目总投资250万,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160万,地方政府配套90万元。

县8个补建项目,项目总投资225.18万,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128万,自筹97.18万元。

(二)2011年度实施项目

县4个补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64万,地方配套36万元。

县2个补建项目,项目总投资56.29万,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32万,自筹24.29万元。

区4个补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64万,地方配套36万元。

五、工作责任及要求

(一)部门工作责任

为确保我市空白乡镇的邮政局所补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市政府成立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松柏任组长,分管秘书长和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城乡住房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市政府督办室以及邮政等部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分管副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公务员之家

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统筹协调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程的顺利推进,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管和指导,具体工作由各区、县发展改革局负责落实。

财政部门: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使用、预算执行。

国土资源部门:按照要求完成项目建设所需集体土地的报征和实施补偿,提供用地。

城乡住房规划建设部门:做好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环境保护部门:完成项目建设所需的环保审批手续,切实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市政府督办室:加强督办督查,督促责任落实。

邮政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对空白乡镇局所布点、数量的审核并就有关设备投入和后续运营管理做好准备。

补建范文篇7

现就年我市贮藏粮订单实行直接补贴工作提出如下贯彻意见:根据市粮食局、财政局、农业发展银行市分行《关于下发年我市省级贮藏粮订单实行直接补贴实施意见的通知》粮[]7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

一、贮藏粮订单直接补贴规范和发放办法

市场收购价的基础上,年贮藏粮订单继续实施直接补贴机制。给予每50公斤10元的直接补贴。各粮站在挂牌收购贮藏粮订单时必需分别明示市场收购价和直接补贴规范。直补款的发放方法,根据“谁售粮补贴谁”原则,由粮站按月将贮藏粮订单直补款,全部通过“一折通”一次性兑现给售粮农户。

二、积极落实贮藏粮食订单收购计划

加上我市轮换2700吨,年市下达我市的省级贮藏粮订单收购计划为20500吨。合并23200吨,现分解下达给各乡镇(详见附件2各地在分解贮藏粮订单任务时,要根据农户的实际种粮面积、粮食余缺情况,以及近年的执行粮食订单合同情况,合理分配。要积极与当地有余粮的农户,特别是产粮大户签订贮藏粮收购订单。订单指标重点向产粮村和种粮大户倾斜,但也要兼顾遥远地区农民卖粮要求。根据分解贮藏粮订单收购品种和数量,今年6月中旬前将订单收购数量全部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并与种粮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订单合同一式三份,市粮食购销公司或省贮藏粮公司、农户、市财政部门各执一份。同时,发给农民“售粮卡”

三、贮藏粮食订单收购价格确定

补建范文篇8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农委的职责和几年来我省开展一事一议的实践,就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讲四点意见,请*省长和与会同志指正。

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

200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其中,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改革是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的方向是: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而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解决,筹资实行上限控制。这一改革开全国之先河。当时“一事一议”筹资的标准是参照税费改革前1999年的基数计算的。1999年,全省“三提五统”32.71亿元,其中“三提”为16.7亿元,“三提”中的公积金是6.25亿元,公益金3.5亿元,两项合计9.75亿元。本着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将“一事一议”总额确定为7.5亿元,人均15元的标准;原先强行让农民承担的30个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也要求在三年时间内逐步降低,即2000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承担的两工不超过20个,2001年不超过15个,2002年不超过10个,从2003年起,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劳务,也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民主讨论,按多数人意见作出决定,上限为每个劳动力每年承担劳务的数量不超过10个标准工日。

“一事一议”政策的实行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创新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方式。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8年,我省农民通过“一事一议”共筹资26.24亿元,平均每年2.9亿元;筹劳8.5亿个标准工日,平均每年0.94亿个。使用重点主要集中在兴建村级道路,约占筹资总量的60%以上;其次是农田水利建设,占25%以上,用于造林、改水改厕、路灯安装、市场改造等较少。实践表明,通过一事一议,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广大村民的直接参与,促进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原则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为防止“一事一议”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新口子,我省从一开始就注重对“一事一议”的监管。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如《**省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管理暂行办法》、《**省农村未承包土地并从事工商等其他产业经营活动的农民交纳村集体公益事业费管理暂行办法》、《**省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资办法》。2002年11月,省人大还通过了《**省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条例》,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切实提高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发展格局造成了广大农民应当享有的公共服务没有得到保障,城乡间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差距较大。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加大政府对村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道路、饮水、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引导农民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的洒向农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改善村容村貌。我省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广大农民对此反映强烈。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和聚集民力,形成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新机制。在这一机制推动下,广大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政府的支持下,重点建设需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有利于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确立农民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有利于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民主议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改进方法,由原来的行政命令和说教式动员方式转向注重引导、民主协商。这种转变,不仅可以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农民权益,而且有利于营造健康良好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氛围,将给农村的全面发展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要充分正视试点工作的复杂性

我省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已有九年的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认清存在的问题,加以防范,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1、“一事一议”在实施中不够规范。一些地方在操作过程中改变决策程序,调整使用方向,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七种:一是不按规定议事,用村组干部会、党员会代替村民大会或代表会;二是把“一事一议”的议事筹资当作固定筹资项目;三是筹资按承包土地面积计征,或人地不同比例计征;四是所筹资金没有用于所议项目,挪作它用;五是强行以资代劳;六是筹资筹劳不公开或公开的不充分,缺乏监督;七是一些地方政府强行筹资筹劳作为项目配套。如某市为完成“村村通工程”,要求三年完成九年的一事一议筹资;某县部分乡镇道路集资人均达120元,群众反对,为上门筹款,发生干部殴打群众事件;北方某乡镇提出,对一周内完不成“村村通”筹资任务的村干部要收回工资卡等等。

2、“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模减少,相应村级负债增加。“一事一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矛盾,比如,多数人受益与少数人受益如何兼顾;多数人赞同与少数人反对如何协调;项目建设的先后顺序如何确定;同一项目在不同地区的成本差异如何调节等。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使得一些地方有事不议或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据统计,2000年,全省约有37%的村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筹资2.76亿元,以后逐年减少,到2008年,全省开展“一事一议”的村下降到17%,筹资额减少到1.3亿元。筹劳也由2005年的4629项下降到2008年的1303项。

此外,“一事一议”工作开展的地区也不平衡。总体来看,沿江和江南地区普遍开展较少,一般不到10%,江淮地区在25—30%,淮北地区在35%以上。在同一地区差异也较大,如六安市舒城县开展“一事一议”的村达到70%以上,而裕安区每年“一事一议”的村只占10%。由于不少地方“一事一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致使当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完全依赖政府,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为上项目,便举债投入。据统计,仅2005年一年,我省因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新增的村级债务有4亿多元。今年5月,我委对三市六村的调查,因公益事业投入造成的负债占村级新增债务的22%。

3、一些乡村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民主决策的方法。据我委调查,一般村级领导班子力量较强、决策较为民主、财务管理和村务公开搞得较好、所筹的资金和劳务能真正用于办实事的地方,“一事一议”开展较为容易

;反之则难以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全面推开对基层干部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们一些基层干部,还习惯于家长制、一言堂,民主议事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还有县乡干部更希望通过集中使用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开展农村基础建设。所以,我们应针对“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加强乡村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不断提高其民主管理水平。

四、明确职责,主动配合,积极推进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为广大农民造福的民生工程。各级农业部门作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指导和监管部门,要把握村级组织特点,在认识上,要明确这项工作的主体和受益者是广大农民,学会做过细的工作,学会同农民打交道,善于发现和总结广大农民的创造。要按照会议的要求和赵省长的讲话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一事一议”,切实加强规范管理,把好事办好。

1、严格审核“一事一议”筹资范围。审核议事项目是“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重要环节,各级农业部门要严格把握政策,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适用范围、筹资筹劳对象、限额标准的审查。要审核议事程序是否民主,对超出议事适用范围、违反民主议事程序、超过限额标准的议事项目,不得审批。在审核项目内容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对脱离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的项目,要予以劝退,防止新增村级债务。

2、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的财务管理。为保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集资金与补助资金的使用安全,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一事一议”筹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管理。指导村级组织将筹集资金单独设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加强所筹资金的财务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内容、筹资筹劳数量、奖补金额、项目预决算以及资金使用进度等要及时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补建范文篇9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扶持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平安的一项重要措施。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粮油直补资金申报和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009〕43号)精神,实行种粮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把关,执行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不得虚报、瞒报。县农业局和财政局将组织相关人员对粮食补贴资金申报和发放工作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虚报面积、虚报品种或补贴资金移作他用的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置。

为抓好年省稻麦种粮大户直接补贴和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根据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联合下发的关于预拨年稻麦种植大户直接补贴资金的通知》财农字〔〕136号)和《关于安排年度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的通知》浙财农字〔2010〕53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补贴对象和标准

报省、市农业部门备案的规范化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员,

一)省稻麦种植大户直接补贴。对全年稻麦种植面积20亩及以上的种植大户、杂交稻制种基地农户和经县农业部门审查认定。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30元的直接补贴,其中省财政承担25元,市、县财政承担5元。

早稻、小麦、玉米每亩补贴10元;中稻(单季稻)晚稻(连作晚稻)和棉花每亩补贴15元。

二)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对全县所有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的农民(含农场职工)依照实际种植面积。

二、补贴方式

依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粮油直补资金申报和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009〕43号)规定的操作顺序据实按时上报清册。种粮专业合作社要事先经县农业部门确认后才可上报。年所有补贴资金全部通过邮政储蓄直接发放到农户,年省稻麦种植大户直接补贴和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采用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各乡镇(街道)根据农户实际农作物种植面积。农户凭身份证和本人签名到当地邮政储蓄所领取补贴资金。

三、时间要求

补建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组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奖补原则

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原则,县、乡级财政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要目的是奖励补助自愿投资投劳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政府投入与农民劳动积累有效结合;坚持“先干后补、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原则,扶持水利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群众要求迫切且积极性高涨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坚持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原则,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产权明晰,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规范,在多年小型水利建设中农民主动投入,自建、自管、自主经营搞得好的地方重点扶持。

三、奖补范围

县级“以奖代补”资金主要用于国家没有安排投资、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修建的小型蓄水工程(蓄水10万立方以下的山塘、门塘、雨水集蓄工程),小堰坝(包括引水工程),小型提、排灌工程(装机1000千瓦以下设备更新),小型蓄、引、提、排工程渠系配套、建筑物和田间工程,小涵闸、河堤堤防等水毁修复工程以及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补助。

四、奖补标准

(一)蓄水工程:

1、新建山塘、堰坝增加蓄水量20000立方以上,新增灌溉面积100亩以上,每座补助2—3万元。

2、灌溉平塘、门塘清淤扩容,塘面扩容2—5亩的每口补5000元,5亩以上的每口补10000元。

3.堰坝加固清淤扩容,每座补3000元。

(二)渠道工程:

支、干农渠砼硬化或U型槽硬化,渠道断面宽约30厘米,深约40厘米,增加改善灌溉面积不少于100亩的,按每米硬化奖补30元;渠道断面宽约50厘米,深约60厘米,增加改善灌溉面积不少于500亩的,按每米硬化奖补40元;渠道断面宽约70厘米,深约80厘米,增加改善灌溉面积不少于1000亩的,按每米硬化奖补50元;渠道断面宽约80厘米,深约100厘米,增加改善灌溉面积不少于2000亩的,按每米硬化奖补60元。最终奖补资金按改善灌溉面积大小计算,平均每亩不得超过300元。工程土方不进行补助。

(三)泵站工程

1.新建提、排灌站,按新增装机每千瓦800元进行补助。

2.泵站更新电机、水泵、变压器三大件设备,用于农田灌溉,按每千瓦补助400元。

(四)河道堤防、小涵闸工程

1.河道堤防按建材投资总量30%奖补(不计土方工程)。

2.堤防河堤新建小涵闸(断面1*1米以下的)按建材投资总量的50%奖补,维修改造按建材投资总量60%奖补,每座不得超过2万元。

(五)单项工程奖补资金上限为15万元。

(六)凡申报市级“以奖代补”的项目,奖补标准低于县级奖补标准的,差额在县级“以奖代补”资金中补足。

五、奖补申报程序

(一)项目立项条件:符合本办法以奖代补的范围,符合县级农田灌溉综合规划,经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工程方案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二)项目申报:用水户协会或行政村申报,乡、镇及水管站认定,申报内容必须明确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内容、工程量、总投资、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