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十篇

时间:2024-04-18 18:00:40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1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为目标,动员卫健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做到人人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实现投放、收集、交运全面符合生活垃圾分类要求。

(二)工作原则

落实单位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广泛宣传动员,保障资金投入,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提高群众认知度、参与度。

(三)工作目标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建立完善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设施配备、教育培训、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细化,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参与率,生活垃圾准确率持续提升。

(四)组织领导

区卫健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及各医疗卫健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卫健系统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研究、部署,统一领导全区卫健系统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卫健局爱促股。

由爱促股负责卫健系统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各医疗卫健单位应建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二、分类要求

各医疗卫健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以“三分法”为基本要求,即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类垃圾作为强制分类对象;单位有食堂的,必须对“餐厨垃圾”进行源头单独分类收集;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要求处置,单独存放,单独管理,单独运输。建筑(装潢)垃圾、大件垃圾,原则上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分流处理。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在达到基本分类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类。

三、分类方式

按照有害垃圾(红色容器)、餐厨垃圾(绿色容器)、可回收物(蓝色容器)、其他垃圾(灰色容器)进行设置。

(一)有害垃圾投放

垃圾产生单位按照便利、安全、快捷原则设置专门容器。单独储存,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容器并标识。

(二)餐厨垃圾投放

单位及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蔬菜瓜果等易腐废弃物,对应投放餐厨垃圾容器。

(三)可回收物投放

因地制宜设置可回收物投放容器。

(四)其他垃圾投放

上述三类之外的生活垃圾投入到其他容器。

(五)医疗废弃物投放

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标准单独存放、处置。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制订方案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根据省市区的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订本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规范工作程序,切实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二)组织培训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试行)》及垃圾分类知识在本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培训工作。各单位培训指导广大干部职工明确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普及垃圾分类怎么分、如何分。

(三)广泛宣传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宣传单或宣传折页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培育全员参与的“行为自觉”,持续营造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明确分类标准,掌握正确分类投放方法,提高分类知晓率和投放正确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自觉分类、绿色环保的工作生活习惯。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减量,并将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带进家庭、带入小区。

(四)配置设施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分类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容积可根据服务区域大小及人流量多少选择相应的规格和数量。公共区域垃圾收集器摆放在显著位置并张贴垃圾分类标识图。

1.每个办公室内配置不少于1个双桶式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2.各楼层过道每间隔100m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不少于1组,医疗卫生机构各楼层过道尽头处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住院部各楼层设置至少1处餐厨垃圾收容器。

3.单位主要出入口、大厅、办公区域的每层楼梯处、电梯口等公共区域设置不少于1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4.食堂、配餐间等提供餐饮服务的区域,设置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其中餐厨垃圾收集容器数量按需配备。

5.室外道路边、每栋楼至少应配备一组含有害垃圾收容器的四分类组,有害垃圾收集点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五)收集转运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抛洒、倾倒或者堆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清运时间根际实际需要确定。各医疗卫健单位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时贮存、集中处理等,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的情况发生。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垃圾分类工作将是政府目标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督察整改、文明单位创建、节能减排等各类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各医疗卫健单位主要领导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筹划部署,建立责任分工,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各项任务分解到人,切实将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做优。

(二)建立机制,规范管理

各医疗卫健单位要建立本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及管理制度,建立台帐,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做好工作信息收集。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每月向爱促股报送垃圾分类工作信息。

(三)严格考评,确保实效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2

【关键词】医疗隐患;原因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105-02

医疗隐患是指因医疗和护理活动中存在的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以及医疗利益的因素,即有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因素。医疗安全隐患是引发医疗差错事故的根源,医疗隐患广泛存在于医疗和护理各个环节,包括住院、用药、沟通交流、仪器使用、陪护工管理及垃圾处理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处置不当可酿成突发事件,产生后果是引发医疗纠纷,故医疗隐患的安全问题是每个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医患关系处于微妙时期,医疗隐患的问题就像悬挂在医务人员头上的一把利器随时可能掉下,引发突发事件,患者出现身体伤害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时,往往是引起严重医疗纠纷导火线,现分述如下:

1 病案管理环节

1.1各类医疗文件如病案,是医务人员在病人住院期间对病人实施一切医疗活动的综合记录,同时又是医疗事故鉴定会裁决的重要法律依据。李超乾报道,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的医院2006年1至9月间的76例死亡病历分类统计发现:病历书写(A类)不合格占57.89%, 存在安全隐患的病历占77.63%。病案的书写依据是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根据我国医疗卫生法规《医疗机构管理规定》,病案可作为重要的直接证据用于法律上医疗纠纷的判定。完整、详细的病案,反映病人病情的变化情况、医护工作者高度的责任心和谨慎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分清和证明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徐林报道某医院9个病区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医疗安全隐患65项,其中病案信息记录不到位;各类重要医疗文件记录不完整或签字缺失;医疗治疗、护理操作、药物仪器使用后无记录等问题较常见。近年来发生的医疗纠纷因医护人员记录不全,无法准确举证和鉴定医疗事故的性质及责任,最后判决多由医院方承担法律责任,故各级医疗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都很重视但由于工作繁忙,还是会出现。

1.2因病案可以准确鉴定事故责任人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还有待于加强,要定期培训,抽检病案记录,高度重视这类医疗隐患,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如治疗或操作后,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不可伪造记录,做到“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培训知识要增加法律宣传教育,明确法律责任,强化医疗护理岗位职责,认识到病案记录的重要性。

2 安全用药环节

2.1药物在疾病治疗中运用广泛,安全科学的用药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根据调查发现,基层医院用药不合理或者处方有误,在抽样处方调查中占较大比例。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及群众用药安全存在用药不合理、药事管理制度和管理功能缺失、药学人员缺乏、药品储存条件差、超范围使用药品等问题和隐患。医生诊疗水平有限,处方错用药物、错用剂量、发药环节失误、过期的药液未清查,与未过期混放,使用中未仔细查对有效期等等时有发生,在基层医院比上级医院多见,由此导致治疗无效、增加感染风险或造成严重医疗事故,使病人生命与健康受到伤害。王桂兰等报道某医院2568份输液记录的输液滴速与实际滴数有误差,药物输入顺序不正确,未按时巡视,记录内容有涂改、签名缺漏、签名难辨等情况。故医生下医嘱和处方时务必谨慎仔细,护士发药、用药时务必小心认真。

2.2医疗机构各级医务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培训和进修,提升专业素质,了解最新医药信息,重视安全、规范的用药。严格按照“三查八对”进行用药查对,能及时有效发现隐患,减少该环节造成的突发医疗事故。医务人员具备的医疗专业知识和药物知识对减少药物引起的医疗隐患也非常关键,培养高度责任心和风险防范警觉性至关重要。

3 治疗护理操作环节

3.1不正规的操作医疗隐患在各级医院情况不一,重灾区是基层医院,如:腹部手术前灌肠,因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不够、解释遗漏,病人未执行禁饮、禁食医嘱,造成术中呕吐、误吸,术后感染等风险机会增加;术中未按规范操作要求清点器械,出现遗漏器械、纱布等物在病人体内;未按无菌技术要求进行伤口换药和静脉输液及注射等操作,使感染发生率增加;没有注意配药禁忌和药物使用特殊要求配置药物放置过久失效和污染;配药注射器重复交替使用;各类器械消毒记录不全,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未及时更换或时间过期;各种穿刺包、换药包消毒登记等管理环节漏洞等等,使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对病人身体和生命造成危害,造成不良后果。这类隐患如未及时纠正处理,容易引起医疗纠纷。2000年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部对全国326家大医院医疗纠纷调查显示:一年内有98.7%的医院发生过医疗纠纷;发生纠纷后,患者及家属到医院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者占73.5%;而诉诸法律途径解决的仅占10.8%。医疗纠纷使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恶化,心理压力加大,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护理工作,在社会上也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3.2医院管理层不但要设置机构专人监督,管理机构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各级责任人,安排定期和突击抽检,并把结果及时通报全院,定期举行相关的培训和考试,与职称效益挂钩,奖惩分明,使各级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才能有效地减少医院隐藏的各类医疗隐患。

4 医疗器械使用环节

4.1近年来国内各级医院热衷于进口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和大型仪器设备,部分仪器设备不是专门针对我国医院的设施配套生产的。高静等报道医院进口的一些仪器产品其说明书和包装标识上没有配中文,特别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使用这些设备时,因为翻译理解有误,容易错误使用和操作,产地遥远,没有国内维修点,器械设备出现问题常无法及时解决,有的擅自更换问题零件,有的将外国插头换成不匹配的中国插头,造成仪器运行异常和漏电等安全事故。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管理层对此安全隐患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充分。

4.2医疗管理机构和各级医院在购买进口医疗器械及设备时,应该制定严格的采购规章制度,评估购买仪器厂商的资质,重视维修、养护配套服务。设备必须具备符合我国法规规章要求的中英文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包括安装使用的规范流程、禁忌及注意事项。在使用进口设备前,应该培训医护人员规范的操作,设备安装人员应接受正规的安装和仪器维护培训,才能有效地杜绝对这类医疗隐患事故的发生。

5 陪护管理环节

5.1陪护工是医院里的一支特殊队伍,我国护理人员人力不足,陪护工在病房里承担着照顾病人日常生活的任务,危重病、老年病、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均需要陪护照顾。陪护工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医院感染防护和自我防护意识。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体液、排泄物,容易给自身带来感染隐患,与亲朋交往时传播病原给他人或下一个病人。医院对陪护工管理不到位,会给医院带来很多医疗隐患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5.2医院必须专门设人设岗,对陪护工进行登记管理,与医院合作的陪护公司要求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集中宣教。医护人员也应该介入管理和培训工作中,如对陪护工说明病人病情、照顾工作特点及注意、禁忌事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清洁洗手、清洁消毒生活用品分类放置、病房垃圾分类和正确处置、自我保护,既照顾好病人又防止病房的交叉感染。

6 医疗垃圾处理环节

6.1垃圾应当分类放置,如混在一起,易造成疾病传播。医疗垃圾的处理严格得多,若未被消毒放入生活垃圾箱,按生活垃圾处理,将造成周边社区环境污染,对健康人群造成潜在危害,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如医护人员在病房操作完,将一些医疗垃圾如棉签、针帽、器械包装袋、用过的针头等放入病床前生活垃圾袋或未及时送走处理,在病房中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有的把锐器和其他医疗垃圾放在一起,处理垃圾的护士和清洁人员则容易被刺伤和导致感染,对人身安全危害较大。据报道保洁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极少,多无自保意识,是医院感染隐患的高危人群。

6.2医院管理层应该高速重视,针对上述环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对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应该严格分开放置,对医疗垃圾进一步细分、妥善放置和处理,病房操作完带走所有废弃物,把锐器、输液器、药瓶和注射器筒分别放入不同的垃圾袋,处理垃圾后必须洗手才能接触其他病人和物品。病房生活垃圾袋清洁工应及时送走,保持病房环境安全,减少上述医疗隐患的发生。

除上述几类情况外,非法行医的医疗隐患和医护人员缺乏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当等也会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疗纠纷发生。据调查在发生医疗差错时94.6%的患者认为医师应当坦诚告知医疗差错,说明患者对发生的影响其自身健康的医疗差错有着强烈的被告知的要求。

医护人员应有正确的认识,要仔细认真地对待病人,关注细节,潜在的医疗隐患往往存在于细微之处,善于总结经验、自我反省,不能存有丝毫侥幸,按照医疗规则和制度标准做事,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对医疗隐患造成不良后果不要一味地遮掩、推卸责任,坦诚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尽快平息突发事件和避免事态扩大。政府执法部门也已关注并重视这一问题,正着手制定相应法规,应对恶意扰乱医疗秩序和社会治安的问题,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必须强化执业技能以外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心理学、社会伦理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人文素养,寻找医疗服务的创新点,更好地与病人沟通,为病人服务,减低医疗隐患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超乾.某医院76例急诊死亡门诊病历医疗安全隐患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2006,10.

[2]宋秀华.完善病案信息,减少医疗隐患[J].中国病案,2010,02.

[3]徐林.临床工作中常见医疗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5.

[4]骆寒松.基层医院医疗纠纷中护理工作存在的隐患问题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08,15.

[5]姜援朝,王佐德.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建议[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19.

[6]王桂兰,王秀兰.输液卡临床应用存在的医疗纠纷隐患及对策[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03.

[7]谈在祥,韩晓平.医患纠纷成因及司法解决机制探析[J].南方医学教育.2011,3.

[8]高静,赵卫新.警惕进口医疗器械带来隐患首都医药[J].2011,18:9.

[9]欧彩华.加强陪护工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病区医院感染.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95-296.

[10]张琳.加强保洁员培训与监督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J].西南军医,2012,14(1):191-192.

[11]杨阳,杜治政,赵明杰,等.患者视角:医生应该告知医疗差错吗?[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

[12]狄杰斌.医疗纠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泰山卫生,2005,29(5):9-10.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3

64岁的居民代表程懿星清楚记着,至4月4日,已是第20天,居民们“24小时没间歇,在三场大雨中也撑着伞坚持围堵垃圾焚烧厂”,要求其迁走。

位于市区内的两大垃圾焚烧项目——锅顶山生活垃圾焚烧厂(下称生活垃圾厂)、医疗垃圾厂,未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却投料违规运行,且以“应急避险”为由,将非法生产转为日常化,从而引发周边居民抗议。过去数月间,武汉市、汉阳区政府部门多次组织居民座谈,双方未能达成共识。

3月15日一早,多个小区的居民自发搭起帐篷驻扎在焚烧厂门口,抗议其造成的环境污染。17时许,数十名警务人员赶到,拆除帐篷,双方发生冲突。程懿星、岳忠义等五位居民代表及一名居民被带至汉阳区永丰派出所。其中,两人被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分局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3月20日上午11时许,居民排成三层“人墙”封堵焚烧厂正门,百米之外,18辆运送垃圾的厢式货车列序待发。忽然,近百名着工作装的城管人员冲击“人墙”,直到开出一条道路,货车疾驰出厂区。

推搡中,31岁的居民钟解新背部受伤。围堵大门难奏效,居民准备提起司法诉讼,多位环境领域律师已介入。 疑似病因

在昌南花园小区,汪华伦不满4岁的儿子从出生八个月开始就哮喘;任毅5岁的儿子,因为呼吸道疾病,已做过九次手术。两个孩子都就读于距垃圾厂围墙仅有120米的东方日出幼儿园。

家长们认为,垃圾厂启用之后,幼儿园内儿童普遍患支气管方面的疾病。

昌南花园建成于2005年,400米之隔的生活垃圾厂建于2006年底,2008年第一条生产线投入运营,2012年全面竣工;医疗垃圾厂2012年点火运行。

垃圾焚烧所产生的二英、重金属、飞灰等污染物对人体有危害。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二英列为一级致癌物,大气中二英类物质的来源主要是城市废弃物的焚烧。飞灰也是危险的废物,按规定只有在产生地进行必要的固化和稳定化处理后,方可转移处置。

武汉市环保局2009年对医疗垃圾厂的环评批复提出,“焚烧炉调试前,必须在厂址区域下风向最近敏感点及最大落地浓度点,各设一个大气二英监测点”。但至今还没建成。

针对二英的浓度检测,生活垃圾厂目前还未做;医疗垃圾厂在2014年2月才委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进行二 英检测,报告尚未做出。

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二英可以吸附在颗粒物上,沉降到水体和土壤,然后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入人体。两个垃圾厂距作为饮用水源地的汉江取水口分别为1200米和1900米,距武汉市的琴断口、宗关两个水厂800米和1900米,这两个水厂分别承担汉阳、汉口两区约200万人口的生活供水任务。

《财经》记者从武汉市水务集团了解到,两水厂取水后均要经过反应沉淀、过滤等多层工艺进入封闭的地下清水库,最终出厂,但反应沉淀池是全露天式,过滤池是仅有屋顶的半露天式。两水厂按国家标准进行日常水质监测,但二英、飞灰等物均不在监测范围内。

垃圾厂周边800米以内,有两个幼儿园、一所小学,以及昌南花园、汉江苑等多个大型居住区,常住人口3万多。十多位患病儿童家长拿着厚厚的病例称,医生建议他们尽快搬离污染区,但家在这里,又不可能长期待在别的地方。

针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问题,汉阳区委办公室副主任陈俊敏表示,还难有直接证据证明与垃圾焚烧的因果关系,这对于武汉也是一个新课题,“要想认证污染与致病的关联,既需要长期跟踪,也需要有充足的样本量”。

做污染致病关联研究,一般要选择一个地区的相同人群做长期观察,调查接触污染物以及不接触污染物的两类人群的病例数,过程中还需排除其他的污染因素。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分析,目前,国内关于这种污染与健康损害关联的研究相对偏少。不过,垃圾焚烧厂产生的二英等污染物,是国际上已经有定论的致癌物。有定论的污染物甚至致癌物,不用研究就能肯定其对健康的危害。如果能检测到空气中含有这类物质,无需做大量深入研究,就能断定支气管哮喘疾病与其相关。

居民们呼吁,市政府应及早组织国内医疗、环境专家对该群体进行病理性研究,尤其是对两个项目同时运行所产生的叠加风险,有必要进一步论证。 违规运营

由于防护距离内居民未搬迁,部分环评要求没有实际做到,两个垃圾项目至今没能通过环保验收,然而都已开始运营。其依据是,2012年7月,武汉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以专题会议形成一份文件:决定采取“应急避险”的方式,先焚烧处置。

一位湖北环保系统人员称,市政府提出“应急避险”方式,即为有效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危害,制定应急预案并采取一定措施。迫于垃圾围城压力,“医疗垃圾属于危险废物,如果长期不处理将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经环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投入使用的,由审批环评报告的环保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位武汉环保局人士称,武汉市依据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武汉的应急避险明显违法。”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委员会委员夏军称,应急条例仅适用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有损于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事件。日常处置垃圾行为不是应急避险,“这是地方政府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生活垃圾厂设计日处理能力1500吨,“如果这个焚烧厂不运行,1500吨生活垃圾无处可去,因为市内其他的焚烧厂也满负荷了。”武汉市城管委建设处处长李宏清称。医疗垃圾厂运营后,日处理医废能力为50吨,武汉全市产生的医疗垃圾为35吨/日。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下称《危险废物规范》)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前,严禁焚烧线投入使用。负责医疗垃圾厂运营的武汉汉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厂长吴浩婉拒《财经》记者的采访,称关于项目的所有问题应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回应。

“即便是应急避险先生产,也应该告诉居民们是应急避险2年,还是20年?”居民代表岳忠义说。

在特殊时期,项目未通过验收而试运行,按原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夏军说:“在特殊时期的试运行,还须寻找替代方案,如重新论证选址等,或者给居民一定的补偿。”

两项目除了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入试运行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也不正常。其中,生活垃圾厂在线监控未运行,垃圾渗滤液违规转运处置;医疗垃圾厂将生产污水直接外排,收集的危险废物露天存放,没有启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为此,湖北省环保厅勒令两项目关停整顿。2013年10月,两项目又被国家环保部列入72家全国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并公开通报责令整改。

然而,至今生活垃圾厂停产,医疗垃圾厂一直在全线运行。 防护距离偏差

对于垃圾焚烧等特殊性环境工程,应针对生活区等敏感区来设置合理距离的防护范围,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共识。

两个项目的环评报告各自划定了防护距离:生活垃圾厂距离居住区为300米,医疗垃圾厂为350米,该区域以内居民需搬迁。但医疗垃圾适用于2005年实施的《危险废物规范》要求,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距离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不小于800米。

3月22日下午,居民代表提出公开防护距离的决策过程,解释为何与国家规定距离缩水了一半。

在与居民代表的座谈会上,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志超称,2009年做该项目环评时,“查了很多标准,没找到规定的具体防护数据,当时也吃不准”,后邀请了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国内专家论证,并通过建立模型等方式确定350米。

2013年底,媒体曝光此项目后,厂区350米范围内的居民才被告知搬迁,并陆续协商搬迁条件。迄今仍然有数十户未能达成协议。“市里定下目标,今年要尽快全部完成350米内的居民搬迁任务。”武汉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李平告诉《财经》记者。

防护距离内的搬迁工作计划投资16亿元。“按照市政府的思路,搬迁后该项目将及早通过验收转为合法,那时居民再闹就是无理取闹了。”一位汉阳区政府官员认为,这不能实现根本上的长治久安,两项目为息众怒迟早还得重新选址。

在2010年1月召开的武汉市人代会上,20余位汉阳区人大代表联名提交的议案中曾指出,由于焚烧项目建在地势较高的锅顶山山腰,加上高50米以上的排烟囱,其产生的大量燃烧飞灰(含重金属和二英等)的最大落地范围远超过800米。

“没有证据支持351米就比350米内的污染轻,如果依此水涨船高,的居民都要求搬迁,那还了得?”上述汉阳区政府官员说,如果800米以内3万多人口全部搬迁,成本高达百亿元,而锅顶山两项目建设总成本不足10亿元。 规划失策

“(两项目的)病根子就出在规划上,前瞻战略眼光不足。”上述湖北环保系统人士说,远离市区的非敏感区很容易找到,而且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既省成本,又除隐患的最佳方案。

锅顶山垃圾焚烧项目的最早规划,始见于武汉市政府2005年对于《武汉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批复,汉阳区锅顶山地区定点规划为武汉市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2007年8月,市政府组织多个部门论证,规划将两个垃圾项目集中在锅顶山上。上述汉阳区政府官员说,原因是锅顶山为一家倒闭的采石场,土地收储在市内,征地更容易。这一方案在当年的内部讨论中争议颇多。

在一些汉阳区政府官员看来,医疗垃圾厂原址优于锅顶山。其原址在洪山区下辖的九峰乡三星村,三环外,人口稀疏、植被茂盛,周围无居民区和敏感区,于2003年建成投产,日处理医疗废物40吨。然而,医疗垃圾厂阻碍了位于九峰乡的武汉东湖开发区生物城的发展。况且,这也是块烫手的“山芋”。2010年3月初,医疗垃圾厂区发生了两次由于危险品存放不当、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爆燃事故,周边200亩山林被明火烧毁,这成了搬迁的直接导火索。

武汉下辖三镇,武昌、汉口分别为行政镇、商业镇,汉阳此前为工业镇。2000年后,该区被规划为“山水田园城”,八年后,又定位为“宜居汉阳”,要打造一批高端住宅及商圈,原有的化工产业陆续搬迁到三环外。

“当年锅顶山周边还不是这样繁华。”上述湖北环保系统人士称,有此定位,厂区周边就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不应重点规划人口密集区、商圈、学校。

在武汉市规划局最近公布的规划中,锅顶山一带被纳入到全市主城区。按照2012年9月的《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规导则批前公示》,锅顶山所在的永安堂地块及其周边被规划为居住、区级商业中心等。

汉阳区人大代表联名议案提出,迁移锅顶山焚烧厂。为垃圾项目重新选址也并非无路可退,在汉阳区官员看来,远离武汉市的千子山是个不错的选择,之前该地是一个废旧矿坑,周边没有人群和敏感区,且原来也有垃圾填埋场和散乱的工业垃圾场地,更适合规划。

人大代表议案中还指出,在项目800米方圆内,西侧为经市政府批准的黄金口制造业板块,南侧为汉阳生态景观系统,北侧为武汉规划定位的高档滨水住宅区,东侧方向是已建成的多个小区,建议“武汉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重新选址和论证,避免因决策不当而带来城市建设的败笔”。

“区政府领导在近几年里的大会小会上都向市政府诉苦。不仅是民众反对,住在汉阳区的官员也毫不避讳地希望它们能搬走。”一位汉阳区政府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说。

汉阳区环保局也曾在调研后发现,项目燃烧飞灰可能会造成周边水污染问题,建议对项目的选址、应执行的标准进行再论证。

武汉市政府对上述意见回应为,经过多级焚烧炉烟气措施处置后,二英排放浓度将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标准范围内,因此,对饮用水源的安全不会构成较大影响和隐患。对于周边人群健康风险问题,技术单位组织进行环境健康评价,认为项目在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污染物排放可控制在人群健康可接受范围。

“如果按环保要求达标排放,垃圾焚烧厂不应成为规划的阻力。”一位武汉市规划局人士如此解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罗赤表示,如果以往规划中存在考虑不周、区块规划冲突等问题。可及时进行更科学的规划调整,包括重新选址等,但必须按照报批等规划程序进行。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4

1关于有机磷农药的职业卫生预防

职业卫生预防是一个较大的概念,但其中有几个部分较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活动中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主要有3方面,见图1。

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过程中,既往医护人员缺乏救治过程中的个人防护,仅仅是按照一般患者对待,忽视了职业危害,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尤其在执行洗胃、插管、吸痰等暴露性操作时,也未遵从职业防护指南的要求,导致因皮肤接触或是经呼吸道吸收而发生轻度中毒。

在发生轻度中毒后,可出现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虽鲜有其它严重不良后果发生,但也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2有机磷农药中毒职业防护的几个重要环节

2.1医护易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场所

容易导致医护出现有机磷中毒的场所主要有:①案发现场,如患者是口服有机磷农药,在案发现场如通风不佳,加之周围环境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医护在案发现场临时处置患者时,如防护不到位容易出现轻度中毒。②救护车上,在患者由案发现场转运至医院的救护车上,受限于密闭环境的影响,环境狭窄、通风差,患者呼出的含有有机磷农药的气体在空气中散布,导致救护车内有机磷农药的浓度增加,易导致医护人员经口鼻—呼吸道而导致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③抢救室中,抢救室中也是一个较为密闭的环境,与救护车导致有机磷农药职业危害的原理一致。

2.2医护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职业危害发生的原因

医护发生有机磷农药职业危害的原因有:①防护物资准备不足,由于不重视职业防护,除感染传染疾病科外,许多科室的职业防护物资不足,医护不能轻易获得可使用的防护用品。同时在救护车、抢救室中也未准备充足的防护物资。②医护关于有机磷农药的职业防护意外不强,许多医护人员缺乏有机磷农药职业防护医师,导致自我防护意识不佳;同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病情进展快,医护人员在抢救时更为关注患者的抢救,而缺乏对自身防护的关注。

3如何做好有机磷农药的职业防护

医护的个人防护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要主动实现个人防护,借助个人防护装备,做好职业防护。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手套、防护衣、口罩等,有必要时还会使用护目镜、鞋套等。手套、口罩、防护衣等。个人防护装备是实现职业卫生预防工作的重要装备,使用后当医护人员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3.1个人防护装备如何使用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需我们平常穿戴一般衣物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防护性能受到是否正确穿戴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手套、防护衣、口罩时均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穿戴。只有按照一定的流程使用防护用品才能获得满意的防护效果。

3.2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好处有哪些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能够降低医护的暴露风险,减少皮肤、口鼻接触有机磷农药的风险,此外使用防护装备还能减少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同时使用防护装备还能够切断病原菌的传染途径。但个人防护装备也不用过度使用,因此有需要时合理搭配使用。

3.3医疗垃圾的处理

在救治、护理等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活动中会使用到许多医疗耗材,这类物品在使用后需丢弃,其中包括纱布、棉签等,此类医疗垃圾在丢弃后,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滋生大量微生物,从而形成污染源。同时患者污染的衣物,被单也需及时更换;从案发现场带回的有机磷农药瓶,在记录后要及时处置,以胶布将其封口固定,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并贴上标签。

医疗垃圾不能与生活垃圾混装,因此在丢弃医疗垃圾时需将其丢弃在专用的黄色垃圾袋和垃圾桶中。同时在处理时,需要专人丢弃在专门的地方,并安置标识。

合理处理医疗垃圾,能够减少污染源的生成,继而降低因医疗垃圾出现的感染等。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5

讨论

目前个体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到处置中心(垃圾场)的一系列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交接手续,没有登记相应的数量、种类等信息,导致个体医疗废物的处理存在很大的隐患;对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相关管法规培训不到位,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危害不了解,不重视,在进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时必要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暴露情况严重。对现有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执行不严 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其宗旨是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1]。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标志着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步人法制化的轨道。但是,我国的医疗废物处理法律法规的实施涉及到政府、医疗机构、环保护等多个部门,其相互间职责不清、界线不明、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缺乏必要的监管设施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从而直接造成现行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执行困难[2]。对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从目前来看,主管部门对个体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仍存在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只是强调抓国家大型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忽视个体医疗机医疗废物管理,而这些小单位因管理疏漏、环保意识差,其产生的废物危害性甚至大于大型医院。经实地调查,这些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几乎都是混于生活垃圾之中,而有些利益熏心的个体医疗机构甚至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卖给不法商贩,来牟取蝇头小利。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不清、处理不当长期以来无统一法规,个体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重视不够,处理不当,造成环境、空气的污染及社会危害[3]。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严重 在接受问卷调查过程中,个体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339人(医生53人,护理人员286人),仅在近1年内发生过职业暴露情况的护理人员有146人,占受访护理人员的51.1%,以整理用后器具或处理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发生的为主要原因,这与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到位、实际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应对措施

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程序

建议政府设立个体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对个体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制订个体医疗机构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处置流程及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卫生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应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针对个体医疗机构的经常性监督检查,适度变换检查形式或奖惩机制,建立个体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监督档案;个体医疗机构对产生医疗废物要严格执行废物安全处置流程,严格分类收集包装、密闭清运、不得遗散、警示标志醒目,避免外流,做到有数量、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进行登记,记录资料保存3年。健全个体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体制 健全个体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全过程监管体制,明确主管部门、协同部门、医疗废物产生者、处理者的责任和义务,环保部门、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和药监部门切实履行职责,部门间的通力合作,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建立从产生、分类、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到最终安全处置的全过程控制管理体系,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医疗废物全过程的监督检查[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医疗废物知识培训和普及 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关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目前临时负责医疗废物运送等工作的环卫工人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管理,危害和防护知识进行培训[5],还包括社区居民这一群体,针对不同的人群,培训的方式应相对灵活。建议向个体医疗机构派发相关医疗废物知识的制度汇编,定期组织以医疗废物为主题的培训会议;在对环卫工人的培训中强调医疗废物的危害、相关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并进一步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建议小区居委会可以适当通过宣传栏、展板等常见形式,对医疗废物的常识加以普及。加强职业暴露防护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立即处理使用过的针头避免针刺伤;回套时尽可能单手操作;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将头皮针立即放入锐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要折弯或折断,用过手术刀、剪时,不能裸手处理,用弯盘传递;选择正确掰安瓿的方法[6 ]。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6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体要求,以实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100%、准确率全面提升为目标,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分类设施,创新宣传举措,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培养全院职工的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全院职工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思想转变,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工作安排

(一)健全完善管理体系,规范设施设备配置。明确我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分管领导、督导员、培训员、志愿者,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人抓。要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并于4月前配备到位。配置要求:1、医院门诊楼前设置有害垃圾桶(红色)、可回收垃圾桶(蓝色)、餐余垃圾桶(绿色)、其他类垃圾桶(灰色)。2、医院住院楼一至三层过道分别布置1组有害垃圾桶(红色)、可回收垃圾桶(蓝色),并悬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示牌”。3、各办公室小垃圾篓限制投放垃圾种类。

(二)严格按照分类流程,规范分类要求。

1.科室内产生垃圾要分类投放到生活垃圾桶和医疗垃圾桶内,满后生活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投放到各楼层分类垃圾桶内,再由保洁员每日定时收集投放到集中投放点,医疗垃圾由专门人员运送到医疗垃圾暂存点。

2.科室内产生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投放到每层集中投放点,由保洁员定时统一收集到集中投放点。

3.各区域产生的建筑垃圾、园林垃圾由后勤安排施工方或承包方到指定区域临时堆放,日产日清。

(三)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垃圾分类水平。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活动。通过海报、宣传展板、电子屏等多样化的宣传方式,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全院职工的分类自觉性及准确性。

(四)优化考核工作机制,强化垃圾分类管理。加强我院“督导员、培训员、志愿者”三支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三员”队伍引导、监督、检查的积极作用,定期开展单位内部监督检查,指导全院职工的投放行为,努力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根据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对全院的督查考核,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开展不定期检查,并进行通报。

三、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统筹安排。各科室要根据工作实际,统筹安排,落实职责,切实有效推动全院垃圾分类工作。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7

【关键词】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管理;问题;相应对策

医疗废物是指由于各个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保健、预防以及其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毒性、感染性以及有危害性的废弃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不断改变,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以及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已经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现行医疗机构为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避免医院环境的污染,终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性,减少其对人类、社会和医务人员的各种伤害,根据国家的卫生部相关文件发文有关医院应对医疗废物做出相应的管理具体从产生、收集、包装、处置以及运转全程进行密切的管理。

1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严格的对医疗废物的产生及分类进行把关,做到降低医疗废物的量,节约医疗用品资源,同时减少污染。生活垃圾要与医疗废物分开放置,具有损伤性废物应置于利器盒内,医疗废物袋和利器盒应有规定的标识。

1.2经济原因医疗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投入人力、物力的资源,一所中等医院每年大概支付18-20万元的医疗垃圾的处理费,而且此费用逐年上升,因此就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已经是医院的一大负担。在经济利益的角度,医院对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置造成影响。

1.3科学处理医疗废物的理念滞后目前医院中一部分医疗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认识不够正确,对其概念不清,把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为一体,有的就当作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使医疗废物分类不符合要求或者分类不清楚。使其处置不合要求,造成数量加大,从而使医疗废物管理的难度加大。

1.4医疗废物管理不健全在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中,医院在建筑设计时缺乏有关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设施。根据新华社记者报道,在医院的污水的有关处理,广东省有关医院,特别是乡镇一级医院,对医疗污水及化粪池的水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排入市政下水道,有一部分的医院没有设立焚烧炉,医疗废物未作特殊处理与普通生活垃圾相混淆。这一类的现象在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同时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容器、运送工具、暂时贮存地以及终末处置设施已经缺乏正确的设施或者设施完全不合要求。

1.5相应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监督医疗垃圾督导部门难于有效行使督导职能和责任,履行其相应权利义务,存在相互之间推诿现象。在医疗废物处置的全过程中完全缺乏监督工作,使医疗废物产生不明、分类不清、运输不好。在管理中从制度建设、人员组织以及检查监督工作等都有一定的缺乏。在医疗废物管理中没有相应的储存和处置等一系列重要的环节,无健全的专人专项管理和监督体系,因此,一些相关医疗机构对此要需采取对策。

2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做好从根本上完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体系从医疗废物产生的根本基础上做好分类收集把关,必须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所有医疗废物都应放入黄色的废物袋或桶内,对于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培训,保证废物的正确分类处置,其他垃圾一旦放入医疗废物垃圾内后不能再取出。

2.2根据国务院的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要求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医疗学习培训,特别是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制定明确的责任,进行合理分工,对于医疗废物的严格执行分类,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盛装、明确标识、 准确登记和运输。抓好医疗废物的基础工作,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措施。

2.3尽快出台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实施按比例、多渠道的分摊收费法,妥善对于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问题进行解决;建议采用“市机关、医疗机构、患者进行按比例、多渠道的分摊的收费法”确保医疗废物管理的资金的收费来源。

2.4各级医院尽快建立相适应的医疗废物处置的实施制度完善医疗废物的储存、运输体系医疗废物的相应定点储存制度与运输单管制度,使用医疗废物进行密封运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储存的设备与设施,禁止将医疗废物露天存放,且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的时间不得过长。

2.5建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五联单制”规范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对医疗废弃物交接流程的每个环节就其数量内容等进行严格的登记,防止医疗垃圾不当流向对社会与遗失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另外,按照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的相关原则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的定期性监督检查,增加检测设施,要加强监测技术,建立关于医疗废物的监管档案。各级卫生医疗的主管机构应派专门人员认真学习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以及健全各种配套的设备,管理规定、实施规划、规范标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明确分工,规范监督系统以确保法律的执行,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章制度者予以强制性惩罚。

总之,医院是防止疾病传播的主要场所,以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环境安全为主要目的,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和危险废物处理为重点,以建立医疗废物处理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为主要保障,切实履行各级政府职责,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证重点,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善我国医疗卫生废物处理的现状问题,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月东.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9.

[2]张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154.

[3]梁道宝,李书建.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252-253.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8

【关键词】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问题

1一般资料

该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设23个病区,740张床位,临床医护及医技,后勤人员共有一千余人,设有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开设有规范的供应室,医疗垃圾回收站,洗衣房。

2该医院现存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分析

2.1医护人员手卫生问题

2.1.1由于工作人员较病人数相对较少,工作量大,忽略了接触不同病人之后洗手或手消毒。

2.1.2病人求医心切,没有预约看病的习惯,造成门诊量大。

2.1.3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淡薄。

2.2预防医院感染设备不达标

2.2.1由于医院领导重视不足,各科室经济核算,未使用规范锐器盒,造成锐器管理不当,存在发生职业暴露的安全隐患。

2.2.2洗手设备无感应及干手设施,造成手卫生环节污染。

2.3一次性耗材管理不当

2.3.1一次性耗材采购未与临床沟通,缺乏计划,有过期现象。

2.3.2过期后的贵重器材,无法退回,存在院内灭菌后从新使用现象。

2.4医疗垃圾回收人员无医学知识,未经过正规培训,缺乏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医疗垃圾管理不规范,容易导致医疗垃圾丢失,造成环境污染。

3整改措施

3.1提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医院应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质量控制标准。院感管理部门根据标准要求经常深入科室抓落实,对未达标的个人及科室,要与奖金挂钩,并出书面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3.2加强医院感染培训院感科要定期组织全院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每年至少二次,不少于6学时,以国家相关医院感染法律法规为教材,结合全国其他医院因医院感染而引发的医疗事件案例为教训,组织系统学习并考核,还要对医疗垃圾管理人员、保洁员、进修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3.3强化标准预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院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防护措施,加强标准预防及七步洗手法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洗手的重要性。加大手卫生设施的投入。

3.4有计划的招收医务人员,做好人员梯队建设,增加诊室数量,配备快速皮肤消毒剂,做到接触病人前后消毒双手。

3.5医院应投入一定的经费,免费为临床科室提供特制的锐器盒,黄色垃圾袋。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用黄色塑料袋盛装,损伤性的医疗废物应使用特制的防渗透耐刺的容器盛装,如;用过的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利器放入特制的利器盒内,整理至3/4满时采取有效封口方式,由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理站进行回收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工作,专人收集,封闭转运并进行登记,严格管理。

3.6医院根据临床工作需要,有计划的采购一次性耗材,后勤工作服务到位,临床科室做到少量分次领取,以防过期。

参考文献

[1]张惠珍,魏全珍,刘丽华,等.医院社康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27.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9

摘 要: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理,不仅关乎着环境问题,还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由于以前环保意识的薄弱和对医院废弃物认识不深入,导致我国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导致当前我国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上要下很大的功夫,来改正之前不正确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医院;废弃物;管理

前言:我国当前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医院的社会任务越来越重,但我们不能只关注医院的治疗成果而忽略了其他细节,例如医院对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合理有效的处理医院废弃物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但目前我国存在较多的医院废弃物不合理处理现象,不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下面我们就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些管理方案。

1.我国目前医院废弃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1对医院废弃物了解较少

医院废弃物种类众多,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其中大部分都含有有毒物质,并不能归于普通垃圾中。而我国目前许多医院尤其是一些乡镇医院对医院废弃物的了解较少,常常与不同垃圾一起处理,并没有意识到这样所产生的危害。而院方对此也不重视,很少会对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医院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普及,更是促使了医院废弃物不合理处理现象的发生。

1.2处理人员不专业

我国目前医院大多数医院废弃物的处理人员都是非专业的,他们并没有相关的对医院废弃物处理的相关知识。还有一部分的处理人员是外聘的,专业技能薄弱素质较低,对医院废弃物的认识不全面,基本都当做普通垃圾处理了,而医院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对待此现象的放任态度,更是助长了相关处理人员的不良风气,导致许多处理人员只是敷衍的将医院废弃物直接丢弃到室外,不做任何其他处理,这一行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将废弃物中的细菌带到了室外,很容易引起相关疾病的产生。极其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开展,和疾病预防工作进行,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1.3处理流程不完善

由于认识的不完善,人们对医院废弃物的危害认识不深,也不知道不同的医院废弃物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缺乏分类处理观念。许多人都是用完器械就随手丢弃,并未意识到医院废物并不能按照普通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导致在我国大多数的医院中废弃物的处理流程都不完善。这一现象导致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物中的细菌,导致许多医院废弃物在外流过程中发生细菌传染现象,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目前我国完善医院废弃物处理流程迫在眉睫。

1.4相关制度不完善

医院废物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十分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有效进行。当然医院废弃物管理的不规范,不能仅仅归因榇理人员的不专业处理流程的不完善等因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医院关于医院废弃物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医院并不重视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认为怎样处理都无关紧要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因此并没有就医院废弃物这一工作制定什么相关的处理制度。而没有制度的约束,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甚至是懈怠工作。制度的不严密造成工作人员责任感低,对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并不重视。这一现象对医院完善医院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十分不利。

2.如何完善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

2.1普及废弃物相关知识

由于对医院废弃物相关知识及其危害的不了解,导致一系列的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甚至是危害到了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因此普及医院废弃物的相关知识极其重要。随着医院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普及,能够使人们意识到医院废弃物的危害性以及如果不认真处理医院废弃物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命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对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医院废弃物处理工作时更加的细心专心,因此普及医院废弃物的相关知识对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

2.2配备专业废弃物管理人员

由于医院废弃物相关处理人员基本都不具备专业的废弃物处理知识,在医院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总是不能做到完善,造成了大量的医院废弃物不能正确处理,对我国卫生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在医院配备专业的废弃物管理人员,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医院废弃物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积极参与有关于医院废弃物管理的培训,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对医院废弃物的有效处理特别重要,同时还能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3完善处理流程

医院废弃物处理流程的完善,在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废弃物应该先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废物分类,将可以一起集中处理的医院废物集中处理,将不能集中处理的医院废物按照专业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为了区分种类,不同的垃圾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为避免污染,医院规定在每次运送完垃圾后,工作人员都要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完善医院废物的处理流程。医院废弃物的分类处理、销毁方式和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的行为有利于医院废弃物有效处理,能够彻底的将医院废弃物中的细菌消灭,避免传染疾病的发生。

2.4完善相关制度

在以往的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很多工作开展中缺乏可靠依据,导致执行阻力较大。因此只有建立并完善了关于医院废弃物管理的相关制度,才能减少执行时的阻力促使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相关制度完善了可以提高人们对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的重视感,有效制约相关工作人员的懒散性,让他们认真积极的投入到医院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当中去。还可以使人们看到医院对医院废弃物处理的重视成都,有利于人们了解医院废弃物若不正确处理所带来的危害。

结语: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废弃物管理的漏洞已完全显现出来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垃圾分类不清、工作人员不负责、制度不完善等。而随着医院废弃物相关知的普及,医院废弃物不正确处理将带来的危害已完全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所以人们开始关注并重视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在此大环境下目前我国已经对医院废弃物的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措施,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完善,杜绝有垃圾分类不清、工作人员不负责的现象出现。而普及相关知识、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完善处理流程和相关制度,也是完善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手段。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坚不可摧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贺政纲.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路径优化研究 - 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J].物流技术.2015,34(01):117- 119.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案篇10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污染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52―02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作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治疗疾病,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如因为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给病人或家属带来其他的污染,使其再次感染其他疾病,不仅造成人民群众身心受损,而且违背医疗机构治病救人的原则。

1 国家对医疗废物处理办法

在《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

来,各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职责是否能够旅行、是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是否有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以及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各种设置情况和对《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执行情况;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废物专门管理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资料记载、交接记录和保存情况;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和职业防护情况等等,如能按要求能制定相关的制度,资料齐全,记录清楚明确,那么他们对医疗废物管理应能按要求执行。

2 对本市中小型门诊处理废物的调查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可知,本市大部分大中型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比较重视,能够认真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各自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机构,领导带头管理,各其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考核细则;制定了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库房并且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配置了医疗废物警示标示、具体说明、专用的带有特殊标示的黄色塑料袋、专门运送医疗废物的密封推车;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有的和特种垃圾站建立了委托处置关系,签定了运送、焚烧合同;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分类收集、交接记录、个人防护以及专用容器、车辆消毒管理知识的培训。

但是仍有大部分中小门诊没有按《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去做。目前本市登记在册小诊所1971家,日生产医疗废物2.5吨左右,除部分诊所的医疗废物交附近医疗机构处理外,绝大部分产生的医疗废物均为自行处置。这些医疗机构没有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没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没有集中处置的设施,自己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办法焚烧,比如用小型焚烧炉,还有的在野外露天焚烧,小诊所的管理人员对业务知识概念不清,不会个人防护,操作不能按照规范进行。据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调查示,他们检查了46家中小门诊,只有一家门诊部的特种垃圾管理处签订了处理合同,15家门诊的医疗废物交附近医疗机构处理,6家门诊的医疗废物自行焚烧,其余24家门诊的医疗废物去向不明。我单位是学校,是专门培养护士的学校,学生上完实验科或护理操作完实验垃圾,也没有明确的去向。而社区52%的中小门诊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很可能与一般垃圾混在一起,但医疗废物不同于生活垃圾,主要是医疗活动过程产生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带血的棉棒和纱布等用品,医疗废物在处置、储存和运送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的传染性,尤其是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用品,流失后大部分流入不法商贩手中,他们低价回收后加工制成纯净水储水筒等塑料生活用品,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如何对中小门诊医疗废物的处理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严峻问题。

3分析以下原因有关:

3.1相关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知识匮乏,特别是领导或主要负责人员,相关概念不清楚,管理意识不强,对条例和办法认识肤浅,领导不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建立健全,对垃圾不分类、不密封,焚烧不充分,对有些废物如输液瓶是否为医疗废物认识不彻底,甚至医务人员自己都重复使用输液瓶。

3.2中小门诊受利益驱使门诊、诊所床位少,赚钱少,他们决不可能与特种垃圾站签订合同,当然就近医疗机构也不会无偿免费处理医疗废物;本市有好些厂矿医院,工厂效益差医院效益也很难维持,按特种垃圾站收费标种收费,他们就更难维持,这给医院带来很大的负担。

3.3偏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病人来不做预处理,各种病人都接触,有些传染病也有截流现象,好多医疗废物就地焚烧或是掩埋,甚者随处乱仍,造成局部地区周围人群的污染,他们认为山高皇帝远,无人能管得上他们,这是观念意识不强的人;而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人们,他们也想认真处理医疗废物,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每日医疗废物不是很多,储存又不合适,相关单位也不可能为此单独跑一趟,就造成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3.4卫生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执法部门宣传不到位,缺乏现场指导,监督检查不力。如《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来,各大中小医院接到了文件,而部分地区工作人员就根本不知道,有的是从报纸上肤浅知道一些,具体内容知者甚少,没有宣传、没有培训,没有现场指导;在检查时是否对偏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有过检查,而对未注册的小门诊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 对策

自从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理》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医疗废物管理出现了新的局面,各级医院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送到集中处置都在不断的按照〈条例〉要求操作。但这毕竟是一向新的任务,人们在接受这些新生事物的同时,对它的理解欠缺,思想认识不能完全到位,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积极的去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值得考虑的。

4.1 卫生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执法部门要认真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条例》和《办法》,强化培训、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对辖区内相关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指导各个区县的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确实将《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落实下去;建立从业人员安全防护原则,帮助他们作好个人防护工作;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一步细化;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帮助中小门诊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中小门诊和效益差的厂矿医院,他们的医疗废物的处理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为了顾全大局,也可以免除部分费用,鼓励他们按要求处置医疗废物。

4.2 各中小门诊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带头管理,各其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考核细则;制定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医疗废物按点暂时储存,用专用的带有特殊标示的黄色塑料袋、专门运送医疗废物的密封推车;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分类收集、交接记录、个人防护以及专用容器、车辆消毒管理知识的培训。

4.3对于边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加大检查指导工作,医疗废物按点暂时储存时,要有专人负责,及时处理。对确实集中处理有困难或不方便的门诊,指导他们就地焚烧须多少度能达到充分燃烧,深埋多少能达到要求,杜绝因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当而造成再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