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十篇

时间:2024-04-18 15:52:18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1

一、切实做好村级会计工作

(一)强化村级会计基础工作。村级组织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开设银行账户、统一凭证账簿、规范财务流程,并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全面核算反映经济活动和社区管理的财务收支、结算、分配等会计事项。村级组织只可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外,一般不准开设其他专用或临时账户。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开单独记账核算的,可根据情况分别开设基本账户。要在县级或县级以上范围内统一制定会计凭证、票据和账簿,统一建立财务操作流程。有条件的地方,要抓紧构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二)规范村级会计委托。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必须保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确保财务审批权以及经济活动监督权由村级组织行使。机构要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操作流程,强化内部监控,落实责任追究。要以村级组织为独立会计核算主体,分设银行账户;要加强档案管理,以村级组织为单位,单独整理,归类造册,妥善保存。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村级组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独立自主能力。

二、完善村级财务民主监督机制

(一)落实村级民主理财。村务监督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作用,保证农民群众对集体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村级组织发生各项财务活动、制定各项财务计划以及重大财务事项决策都必须履行民主程序,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理财人员要按照规定程序产生,具备财会、管理知识,并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更和撤换。民主理财人员应根据业务量按月或按季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议,开展民主理财活动,对重要财务事项要随时发生、随时理财。

(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村级组织的财务计划、各项收支、各项资产资源以及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等内容要全面公开;土地征用补偿费、直接补贴给农民的“四补贴”资金等要逐项逐笔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拨付到村使用的财政资金要全程公开。村级组织要定期在固定设置的公开栏进行财务公开,也可通过电视、网络、电子触摸屏等形式进行公开。要探索建立财务公开定期抽查制度,及时纠正和堵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漏洞。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公开难、监督难等问题,不断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公开方式。

(三)规范村级民主评议。与村级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包括财务主管、村会计(含报账员,以下统称村级财会人员)、民主理财负责人等,都应当接受集体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对其履职情况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组织,村务监督机构主持,每年至少一次。民主评议要按照规定程序开展,民主评议的结果要严肃运用。

三、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

(一)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负责对农村集体财务、村干部经济责任等进行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对取得财政资金的有关乡村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以及对有关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县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要内设专门的审计科室,组织对村级财务会计工作开展审计。各省级农业部门要尽快制定统一标准的农村审计文书,切实规范农村审计程序。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要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做好日常财务收支、预决算、收益分配等定期审计的基础上,开展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集体资产和资源、农民负担、村级债权债务等专项审计,对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和涉农财政资金进行重点审计。

(二)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力度。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审计监督,其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在审计中查出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和资金,要责成责任人如数退赔;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及村干部违规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农业部门要联合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研究建立审计查处事项的问题移交、定期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结论一经核实要立即移交,确保审计处理结果的落实。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指定具体人员并明确工作职责。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业务上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要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资质认定、招录和解聘工作,由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作出规定并组织实施,审计证由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

四、稳定和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

(一)全面加强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稳定的专业财会队伍是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要确保村级财会人员具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经考核合格后聘任上岗,如无违反财经法纪行为应尽量保持稳定,不宜随村干部换届选举而变动。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地方,村级财会人员必须在中心登记备案以接受监督和考核。村级财会人员应享有稳定的补贴和待遇保障,各地可参照享受财政补贴的村干部标准确定。

(二)切实加强乡镇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已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乡镇,要尊重历史和现实,保持现有工作格局不变。具体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财会专业知识,熟悉财经法纪,具备从事财会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并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未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村,要加大对其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继续加大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管理力度。要建立完善财会人员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组织做好对村级财会人员、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等(统称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登记备案、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

五、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2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3

一、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多次提到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问题,2013年,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四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可以看作是农村财务管理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遵循,文件指出,村级财务管理是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法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文件要求,各级尤其是乡镇要切实做好村级会计工作,完善村级财务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稳定和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近年来,镇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村级财务管理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确保了农村集体资金与资产的安全,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但是,我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财务混乱依然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引发群众上访,个别村会计现金账目不清、财务公开流于形式,超限额使用现金、坐收坐支等问题时有发生,上级部门每年审计时,总能发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形势和现实对村级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着我们推进此领域的改革。

二、改革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针对村上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镇上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从制度和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细化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措施,有力提升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实践证明,制度建设和外部监管是破解村级财务管理难题的两个有效路径,村财镇管、审计监管、财务公开等是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有力举措。

一是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完善制度作为深化农村财务管理改革的核心和基础性工作,注重从制度上防范和杜绝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镇上制定了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将上级有关村级财务管理的精神细化为具体的管理制度,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例如制度明确规定,12村村支书、主任不直接分管财务,各村只设出纳1名,负责日常记账和费用报销;对1000元以上支出,必须召开会议决定,并报镇上审批后方可进行,支出形成后,必须有符合财经管理制度规定的正规票据方可入账;村账必须每季度记一次,不得无故后拖。这些具体的规定,从制度上解决了跨期记账、新旧村官交替导致的账务脱节、坐收坐支等突出村级财务管理问题,通过这些制度的执行,以往审计中普遍存在的不合规发票报销、坐收坐支等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

二是全面推开乡财镇管模式。多年实践表明,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村级在财务管理中的自由度过大,镇上对症下药,进一步强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统筹管理力度,增加了镇经管站工作人员,全面推开村财镇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村上只设出纳负责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村上财务实行审批制和报销制,农村“三资”统一由镇经管站造册管理。镇上同时还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抽调财务专业相关人员,对村上的纸质账进行了电子化处理,全部录入到了“三资”管理平台之中。同时,镇上进一步夯实村财镇管基础,配备2名财务人员分别负责管理6个村的账务,在人员力量摆布上做到了科学、合理,为村财镇管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大保障。通过村财镇管,村上账务混乱和新旧账衔接不上有问题有效解决,白条入账和随意乱支等现象减少。

三是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力度。镇上成立了内审室,每季度负责对村上的账务审计1次,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村上进行整改,对属于记账方面的问题,由镇上按照干部管理制度追究对相关财务人员责任,内审工作不断走向了常态化。镇上加大与县审计局的配合力度,每年提供2个以上的村作为村官直审村,邀请县审计局人员开展审计,及时发现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早进行整改。对在年终审计中发现和反馈的村级管理中的问题,镇上确定专门的领导负责跟踪督查村上进行整改,对一些突出问题和涉及财经纪律方面的问题,交由镇纪委进行调查处理。注重发挥其他监督力量作用,把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纳入镇“两代表一委员”视察调研活动之中,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村级财务管理实践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征求各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建议汇总后交具体人员承办,在规定期限内向各代表通报整改情况。注重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规定村级重大财务支出审定会议必须邀请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并听取其意见。这些监管措施的落实,使村账与实务漏洞得到堵塞,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将一些问题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四是持之以恒抓好财务公开。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拆迁项目较多的康家沟、南店子等村,严格规定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和时间,在项目实施初期,镇上督促村上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召集群众商议相关重大事项,会议中,村上对相关项目的资金配套政策进行解释,力争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对退耕还林等大额资金分项造册登记,避免群众产生误解。村上的财务支出,坚持每季度公开1次,并确定专门的人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镇上还将村级财务公开落实情况纳入村级工作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挂勾,督促村上认真落实。村账和村务公开,“暗箱操作”等被群众误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对村委会和村干部的信任度提升,密切了干群关系。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4

一、规范村级会计基础工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西吉县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的要求,开设银行基本存款账户,统一设置账簿凭证,严格规范资金审批权限,规范资产资源处置程序,规范村级会计流程,实施农村集体财务网络监管,全面核算农村集体财务收支、结算、分配、工程项目等会计事项。在全县范围内统一建立财务操作流程,统一设置会计科目,使财务数据各年度间纵向可比,掌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态情况,找出各年度间变化波动,各村之间存在的差距,以指导后年更好、更快发展。

二、规范农村会计委托

实行农村会计委托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必须保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的原则,确保财务审批权及监督权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事项必须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其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或其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基础上签订规范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乡镇全部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下设“会计”“资产资源交易”中心,达到有“机构牌子、有办公设备、有招标大厅、有规章制度、有三资台账、有档案橱柜”的“六有”要求。制作机构牌匾,让“三资”管理制度、招投标流程图上墙。机构要切实提高农村会计服务水平,明确岗位职责,坚持责任到人,强化内控监督。要以村为独立核算主体,建立会计核算账簿。

三、规范银行基本账户设置

每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能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村内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用账户外,杜绝其他账户。机构要建立资金内控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开设账户时,必须在指定金融机构预留村集体的经济组织财务专用章、主要负责人章和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负责人章三个印章。支取资金时必须“三章”齐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专用章由村财务人员专人保管,专人负责。

四、规范集体资产资源处置

一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统一印制《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台账一式两份,乡、村各一份。各乡镇要在建设村集体财富积累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清产核资、清理债权债务、摸清资产底数,全面登记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台账,实行产权登记明细化。二是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平台。全县农村集体“三资”交易按照招标额的大小和期限长短分别建立乡镇、村两级平台。5000元及以上或承包期限3年以上的集体资产、资源、工程项目交易活动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大厅进行招投标。小额度和承包期限短的交易活动通过村交易平台实施招投标。平台建设为全县各乡镇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处置。

五、健全完善举措规范票据管理

一是要明确对部门要求。通过组织宣传会、发放明白卡等形式,进一步明确村级使用县水务、卫生、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各类项目资金以及经费等所需报账凭证的要求,特别对村级自建工程项目的票据使用,明确统一要求,促进村级财务票据使用规范化发展。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县农经部门应加强与县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严格落实《条例》和《办法》的有关规定,切实达成共识,科学指导溪镇农经站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大检查力度。

六、化解村级债务控制新债发生

一是突出政策导向。建议县财政按奖补政策及享受次数由少到多对全县各村进行排名后,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向项目已完成但未列入奖补对象的村予以倾斜。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充分利用帮扶机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逐步化解新建项目产生的债务。二是加强项目审查。坚持“实事求是、量入为出”的原则办公益事业,尽量避免超越实际能力举债建设。

七、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

一是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县乡两级要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做好日常财务收支、预决算、收益分配等定期审计的基础上,开展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集体资产和资源、农民负担、村级债权债务等专项审计,对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和涉农财政资金进行重点审计。二是加大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的处理力度。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审计监督,其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在审计中查出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和资金,要责成责任人如数退赔;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及村干部违规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确保审计处理结果的严肃性。

八、稳定和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

一是全面加强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稳定的专业财会队伍是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要确保村级财会人员具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经考核合格后聘任上岗,如无违反财经法纪行为应尽量保持稳定,不宜随村干部换届选举而变动。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乡镇,村级财会人员必须在中心登记备案以接受监督和考核。二是切实加强乡镇从事村级财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已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乡镇,要尊重历史和现实,保持现有工作格局不变。具体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财会专业知识,熟悉财经法纪,具备从事财会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并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未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村,要加大对其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九、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5

关键词:农村财务;问题与措施

村级财务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工作力度,全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引起领导的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村干部思想认识还有偏差。有的村干部素质与能力水平不高,“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有的法纪观念与宗旨意识淡漠,仍有违纪违法行为,财务公开与审计触动其“既得利益”,因而推动工作时有难度;有的村干部“明拖暗抗”,认为“村委会是自治组织”,“财经必须自己说了算”,觉得街(镇)监管是“越俎代庖”、“干扰村民自治”,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少阻力。

(二)是村级财务管理公开透明程度不高。不按规定结账报账,不按要求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情况,个别村甚至出现财务“假公开”现象。

(三)是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村干部直接经手现金收支,村级支出超预算,举债搞建设、保运转;套取惠农强农补贴资金,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财务管理违纪违规案件增多,给村级财务制度的执行留下了隐患。有些村干部任人唯亲,把不具备上岗条件的人选为报账会计。

(四)是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不扎实。不严格按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置总账、明细账、会计科目;一些村级收支未据实入账;一些村的债务额巨大,呆账、无头账较多;一些村的财产早已变卖或报废,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个别村干部长期侵占集体资产造成账实不符。

(五)是村级财务监管力量薄弱。尽管农经部门是村级财务的主要监管部门,但缺乏行政性强制措施,难以有效保障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工作顺利进行。村民也缺乏对村级财务监督的认识与能力,往往导致自己合法利益受损。

(六)是村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目前村级财会人员年龄偏大、水平偏低,又缺少专业学习和相关培训,加之更换频繁,不少人仅能简单记一点“流水账”,不能满足农村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村级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由“村两委”牵头,村民选举出代表担任本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负责日常审核各类票据,同时积极做好监督全村财务。通过民主理财小组,使村干部和村民充分认识到规范财务管理对发挥资金使用效果、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农利益、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二)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在镇政府统一指导下,各村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将村级财务纳入镇财务统一管理,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积极加强法制宣传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镇党委、政府加大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力度,定期开展财务管理、法律知识等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做到秉公办事、为政清廉。

(四)是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财务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规范使用原始凭证,健全并正确使用会计科目,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等最基本的会计账簿,规范填制记账凭证,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并将资料归档、妥善保管。在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力求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根据资产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充分开发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促使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五)是加大村级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每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15日前,各村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同时,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村里的每一笔财务开支进行严格的审查;全面推行“民主听证会”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对涉及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使用和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由“村两委”组织民主听证会,实行民主决策。

(六)推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导下,农业部也提出“农村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方向”,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是农村财务发展的方向,是规划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镇(乡)政府部门应该创造条件,与各村共同出资出力,购买、安装电脑等设施,对村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级电算化建设,完善会计科目,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的财务管理软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与财务管理网络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总之,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农村社会稳定将会有所改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龚家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4).

[2]曹婷,陈兴述,王慧玲.改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路[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9).

[3]赵广宇.综合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财经研究),2008(1).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6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措施;成效;问题;对策;浙江云和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49-01

做好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意义重大。根据云和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题调查情况,对如何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及制度创新等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1 主要措施及成效

1.1 推行村级财务“双”,有效解决监督滞后问题

云和县于2003年开始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实行以来村级财务管理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但是由于会计委托制仅对会计业务进行,出纳仍由村级管理,因此对资金监管往往存在滞后的问题。为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有效地解决监督滞后问题,促使监督关口前移。2008年云和县在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村级集体资金由乡镇统一工作,即“钱账双”。在县纪委的统一部署下全县14个乡镇全部实行了村级财务“双”。并且14个乡镇均建立了村级财务中心,配备了专(兼)职人员28名。通过“双”制度的推行,进一步规范了收支行为和流程,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1-3]。

1.2 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农村“三资”管理向科技化、信息化管理转变,2010年云和县在村级财务“双”的基础上,将工作职能向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延伸。同时在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投入逾80万元资金,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计算机系统网络建设工作,到2010年10月底云和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计算机系统网络建设工作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计算机系统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农村经营管理系统网络平台,提高农村“三资”管理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1.3 开展清产核资,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云和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通过近2年来的运行,各乡镇(街道)已基本全部实行网上记账和票据扫描上传,资金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资产、资源管理工作滞后。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2012年5月以来云和县全面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再次进行清产核资,通过逾3个月的努力,全县10个乡镇(街道)全面完成资产、资源的清产核资工作,建立了资产、资源管理台账和信息管理平台。

1.4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为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云和县制定出台了《云和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重点抓好“四规范”。一是规范财会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财会人员工作职责。二是规范财务审批。明确财务负责人在授权范围内按规定审批;对于重大货币资金支付业务,提交成员代表大会集体决策审批。三是规范民主管理。全县17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村级各项收支都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后入账,村级重大财务事项自觉接受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四是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公开内容上,严格审核把关,做到全面真实;公开形式上,全县170个村都设有固定的公开栏;公开时间上,坚持每年4次以上财务公开。五是规范报账程序和会计核算。村内每张支出票据必须写明用途,并由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和民主理财小组签字,及时向乡镇财务管理中心报账,各项收支做到日清月结[4-6]。

1.5 抓好审计监督,严格“三资”管理

近几年云和县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对村级集体收入多、征地补偿费多、来信来访多和村级主要干部离任的实行重点审计,解决农民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强化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的审计监督。到2013年全县已基本完成第二轮的“三年一轮审”。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产、资源管理松懈。实行村级财务“双”制度后,全县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更趋规范、严格,但资产、资源的管理尤其是资源管理方面相对松懈。二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村财务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落实,不按规定操作、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是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一些乡镇(街道)农经人员配备不足或兼任他职,导致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滞后。乡镇服务中心均未核定人员编制,多数会计出纳身份不明确,有的是乡镇聘用人员、有的是临时用工人员,工作经费无法有效落实,工资待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三资”管理。四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由于云和县地处山区,县域经济总量小,村集体缺乏增收渠道,全县8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均没有经济收入,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村级组织运转十分困难,举债上项目现象仍有发生[7-8]。

3 建议

3.1 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健全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使用1个银行存款账户。规范非生产性支出制度,实行村行政事务“零招待”。完善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村级集体工程项目所需经费由村、乡镇公开招投标,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

3.2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依照自主自愿的原则,以经济收入较稳定的村为中心,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改革,已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应积极探索创新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机制,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3.3 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

一是实行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关事项必须由社员会议表决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认真履行民主理财职责,加强管理监督。定期通过公开栏等形式公开“三资”情况,公开程序规范严格,并定期进行公开。二是强化审计监督。按照《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三年一轮审”工作,促进审计经常化、制度化,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浙江省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村级财务和“三资”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4 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并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增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对乡镇会计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农村经营管理队伍素质。

4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见[J].新农村,2012(3):5-6.

[2] 徐见月,沈虹.关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点意见[J].中国农业会计,2010(10):18-20.

[3] 王臣.均衡与失衡:惠农政策背景下的乡村干部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 刘军.山东省村干部经济违法违纪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5] 王忠.“三三”模式 规范“三资”监管[J].农村财务会计,2010(2):21-23.

[6] 中共松江区委,松江区人民政府.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J].上海农村经济,2011(5):11-12.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7

一、西街道办事处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其中一人为站长;就农村财务管而言,街道办事处农经站现有三人上班。一人为“村帐乡代管”现按要求全市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会计,一人为出纳(主要管理帐户和单据)从2009年起全市要求实行“村帐乡代管”做到每季度做帐一次,并在每次做帐结束后由办事处农经站打印好财务公开表,各村进行公布。通过一年多的运作,使全办事处的农村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广大农民对本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已有了基本的解,并能较好的实施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减少了因农村财务问题引起的上访案件。通过实施村帐乡代管,真正做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现在全办事处绝大数干部职工和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开展并实施好这项工作的好处,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村(社)财务委托。但是也发现在农村财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但办事处的个别领导和部份村“两委”主要干部不把村(社)会计委托工作当作一回事,1领导重视不够。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白。有个别人员还千方百计横加阻拦,人为地加大了工作顺利推进的难度。因而造成已经制定的各种制度在有的地方不能完全落实,致使在整体范围内制度执行不是很好。

形成了财务管理的诸多漏洞。如有的地方以白条收费并且对收取的款项采取不入帐而截留收入;有的地方不按制度规定采取现金结算,2财务管理不规范。由于制定出的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好。对超出备用金的部份现金也不及时存入银行,开支上把钱用了再说,造成无法开展事前监督;有的地方出现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没有对口用在规定的用途上,而是将其挪作他用;有的地方的财务人员丧失原则,对集体资金采取未批先支,迫使审批人员对一些不太符合规定的开支无法拒绝支付。

出现财务监督缺位;有的地方对财务公开流于形式,3财务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地方民主理财组织还未健全。没有将财务收支逐笔公开,形成事实上的假公开。

有相当一部份完全是新手,4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份农村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不熟悉。甚至不知道财务工作应该怎么做才好,致使农村财务工作难以在整体范围内达到规范化;有相当一部份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不知道农村民主理财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要么认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对于农村财务管理来说有“无尚大”权力,不管财务制度的规定和实际情况,一味与村“两委”对着干;要么认为民主理财小组的设立是流于形式,对农村财务不实施监督,失去了民主理财小组应有的作用。进而造成有的地方的农村财务无法做帐和公开、有的地方的农村财务疏于监督,严重影响的农村财务管理和公开的质量。

财务档案立卷归档管理较好的有4个,5财务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就调查了解的9个村(居)委中。只占44%有的村(居)委的财务档案完全就象堆乱纸一样的堆放着,根本就不是什么档案,这很容易造成财务档案的丢失,致使财务档案失去连续性,进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继续开展和经济纠纷的顺利解决。

二、听到呼声和要求

农民群众在知道农村财务管理“委托制”好处之后,1加大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工作力度。由于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纷纷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加大农村财务管理实施“委托”工作力度,以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提高他管理和监督农村财务的素质和能力。2加强培训。每年针对农村财务人员、村(居)委主要领导、民主理财小组人员举办专门的培训班。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认真听取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意见,1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学习,提高对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认识,加强对实施农村财务委托制的领导,强化实施农村财务委托的措施,按照已经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农村财务的委托,规范全市农村财务的管理。切实杜绝不合规、不合理的各种开支,将农村集体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农村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乡镇、办事处的领导要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摆上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做到亲自过问,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各自的相应工作。

切实加大村(社)会计委托的工作力度。按照《南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村(社)会计委托制切实加强财务管理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09]102号)对农村财务实行委托,2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农经站专人农村财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具体措施。对农村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是推进农村财务委托的进程,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要把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作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实,这样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否则农村财务的管理将会形成由混乱到理顺到规范再回到混乱的怪圈,使农村财务管理永远也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只有对村(社)财务实行了电算化管理才能做到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而避免再次出现混乱的现象,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包括上级相关部门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都纳入财务帐内核算,3规口管理专项资金。对所有属于村(社)集体的资金。形成一个漏斗下;实行银行帐户结算和管理,杜绝现金结算,保证各种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合理运用,便有限的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促进农村民主理财工作的规范化。并按照全市统一明确的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程序和方式搞好农村财务的公开,4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民主理财机构。按照《南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农业局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工作的请示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09]98号)要求建立健全民主理财机构及其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做到每笔开支都进行详细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民主理财的质量。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8

一、西街道办事处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西城街道办事处农经站现有三人上班,其中一人为站长;就农村财务管而言,一人为“村帐乡代管”(现按要求全市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的会计,一人为出纳(主要管理帐户和单据)。从2003年起全市要求实行“村帐乡代管”,做到每季度做帐一次,并在每次做帐结束后由办事处农经站打印好财务公开表,在各村进行公布。通过一年多的运作,使全办事处的农村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广大农民对本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已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较好的实施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减少了因农村财务问题引起的上访案件。通过实施村帐乡代管,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现在,全办事处绝大数干部职工和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开展并实施好这项工作的好处,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村(社)财务委托。但是,也发现在农村财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白,但办事处的个别领导和部份村“两委”主要干部不把村(社)会计委托工作当作一回事,有个别人员还千方百计横加阻拦,人为地加大了工作顺利推进的难度。因而造成已经制定的各种制度在有的地方不能完全落实,致使在整体范围内制度执行不是很好。

2、财务管理不规范。由于制定出的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好,形成了财务管理的诸多漏洞。如有的地方以白条收费并且对收取的款项采取不入帐而截留收入;有的地方不按制度规定采取现金结算,对超出备用金的部份现金也不及时存入银行,在开支上把钱用了再说,造成无法开展事前监督;有的地方出现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没有对口用在规定的用途上,而是将其挪作他用;有的地方的财务人员丧失原则,对集体资金采取未批先支,迫使审批人员对一些不太符合规定的开支无法拒绝支付。

3、财务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地方民主理财组织还未健全,出现财务监督缺位;有的地方对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将财务收支逐笔公开,形成事实上的假公开。

4、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份农村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不熟悉,有相当一部份完全是新手,甚至不知道财务工作应该怎么做才好,致使农村财务工作难以在整体范围内达到规范化;有相当一部份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不知道农村民主理财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要么认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对于农村财务管理来说有“无尚大”的权力,不管财务制度的规定和实际情况,一味与村“两委”对着干;要么认为民主理财小组的设立是流于形式,对农村财务不实施监督,失去了民主理财小组应有的作用。进而造成有的地方的农村财务无法做帐和公开、有的地方的农村财务疏于监督,严重影响的农村财务管理和公开的质量。

5、财务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就调查了解的9个村(居)委中,财务档案立卷归档管理较好的有4个,只占44%;有的村(居)委的财务档案完全就象堆乱纸一样的堆放着,根本就不是什么档案,这很容易造成财务档案的丢失,致使财务档案失去连续性,进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继续开展和经济纠纷的顺利解决。

二、听到的呼声和要求

1、加大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的工作力度。由于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在知道农村财务管理“委托制”的好处之后,纷纷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加大农村财务管理实施“委托”的工作力度,以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加强培训。每年针对农村财务人员、村(居)委主要领导、民主理财小组人员举办专门的培训班,以提高他们管理和监督农村财务的素质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认真听取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意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学习,提高对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的认识,加强对实施农村财务委托制的领导,强化实施农村财务委托的措施,按照已经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农村财务的委托,规范全市农村财务的管理。切实杜绝不合规、不合理的各种开支,将农村集体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农村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乡镇、办事处的领导要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摆上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做到亲自过问,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各自的相应工作。

2、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切实加大村(社)会计委托的工作力度。按照《南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村(社)会计委托制切实加强财务管理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04]102号)对农村财务实行委托,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农经站专人农村财务,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具体措施。对农村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是推进农村财务委托的进程,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要把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作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实,这样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否则农村财务的管理将会形成由混乱到理顺到规范再回到混乱的怪圈,使农村财务管理永远也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只有对村(社)财务实行了电算化管理才能做到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而避免再次出现混乱的现象,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3、规口管理专项资金。对所有属于村(社)集体的资金,包括上级相关部门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都纳入财务帐内核算,形成一个漏斗下;实行银行帐户结算和管理,杜绝现金结算,保证各种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合理运用,便有限的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4、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民主理财机构。按照《南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农业局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工作的请示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04]98号)的要求建立健全民主理财机构及其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促进农村民主理财工作的规范化。并按照全市统一明确的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程序和方式搞好农村财务的公开,做到每笔开支都进行详细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民主理财的质量。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9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146-02

一、浙江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工作的实施情况

(一)村级会计委托工作推行情况

据统计,浙江省(宁波市除外)乡镇、街道总数为1 297个,已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乡镇、街道数为1 212个,占全部乡镇总数的93.45%;行政村总数为28 718个,已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行政村数为25 994个,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90.51%。从地区上分析,杭州、嘉兴、绍兴、湖州、舟山等市的乡镇、街道都已全部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同时,杭州、嘉兴、绍兴、湖州、衢州等市99%以上的行政村都已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

从中我们看出,浙江省目前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推行覆盖面总体较广,且经济发达地区推行的覆盖面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村级会计从业人员情况

据统计,浙江省(宁波除外)目前从事村账工作会计人员30 419人,其中,持财政部门核发的会计证人员为3 597人,持有经农业经管部门核发的会计证人员为10 853人。目前乡镇会计委托机构中,从事会计服务工作的会计人员为4 44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人,占0.13%;中级职称581人,占13.07%;初级职称1 444 人,占32.49%。从接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情况来看,从事村账工作会计人员上年度参加财政部门继续教育培训的人数为3 353人,占11.02%;参加当地农业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人数为16 564 人,占54.45%。

(三)村级会计委托工作制度建设情况

在实行备用金制度方面,有19 851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69.12%,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76.37%;在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方面,有13 234 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46.08%,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50.91%;在实行定期报账制度方面,有25 664 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89.37%,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98.73%;在实行报账审核制度方面,有23 991 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83.54%,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92.29%;在实行财务定期公开制度方面,有24 947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86.87%,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95.97%;在实行财会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方面,有17 754 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61.82%,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68.30%;在实行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方面,有24 871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86.60%,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95.68%;在推行村级财务定期审计制度方面,有19 080 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66.44%,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73.40%。

二、当前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2002年全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以来,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实施过程相关的制度、规范建设问题

经调查,有17%的乡村在票证管理上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票证领发手续不规范、票证使用和填写不规范、票证超时缴销或票证作废手续不完备;有33%的乡村在备用金管理上不够合法合规,主要表现因担心现金安全而形成“公款私存”以及因缺乏财务知识而缺乏对现金的管理;有21%的乡村在会计档案管理上存在欠缺,主要表现为村级领导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会计凭证填制、档案装订、整理不规范;有29%的乡村在操作规范上明显存在问题。

(二)中心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方面现存的突出问题

经调查,目前各乡镇虽已建立起会计委托服务机构,但有的只是一种摆设,机构不健全且队伍涣散。其次,管理制度不健全,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素质低监督不力。最后,经费短缺运转难,导致业务人员培训工作难于启动,村、组报账员报酬也难于落实。

(三)村级财务公开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经调查,村级财务在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不够规范、深入、全面以及公开时间模式化、形式单一。此外,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村民的反馈意见处理不到位。

三、规范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对策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是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争对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对策,提高规范建设水平

1.票证管理

首先,加强票据管理,对票据实行领用、回收的登记制度,领用时按编号登记,回收时注销登记。其次,开设票证使用、填写、缴销等业务知识和实践培训课程,丰富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水平。

2.备用金管理

首先,日常公务开支采用公务卡进行支付,减少了现金使用,避免了大量现金保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促进了财务管理。其次,公务卡有利于加强公务支出流程与数据的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支付使用全过程的监控,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增加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预算收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村级财政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

3.会计档案管理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规范管理。其次,加强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再次,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总体;制定档案工作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并建立健全一套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凭证的填制、档案的装订。最后,要定期进行会计档案资料鉴定销毁。

(二)加强中心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1.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规范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

2.规范会计监督

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及会计人员要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责,依据有关规定,对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3.实行财务公开

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可以村为单位,按财务公开制度要求,将编制的各村财务收支情况公开表交村委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在村财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4.加强审计监督

结合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村级财务收支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对村干部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与此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对委托服务机构代管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防止挪用侵占村集体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集体资金的安全与完整。

5.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政府应高度重视,把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农业局、财政局、人事局、审计局、监察局、民政局等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职能,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其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6.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1)将这部分人员统一纳入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内。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有会计知识,又要包括农村土地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同时开展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培训人员扩大到村干部和民主理财人员,增强其法律意识,严格规范运作,逐步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业务精、纪律严、意识新、作风实的农村委托中心会计队伍。

(2)省财政要根据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无从业资格人员学习、培训,使他们提高业务水平,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绝大部分人员拥有专业资格,做到持证上岗。

7.提供经费保障

(1)各县级财政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的办公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予以保障

(2)省财政应对相关的县给予必要的补助,各市财政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人员培训、报账员报酬等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8.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对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县进行考核并对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人员进行评比考核。

(三)细化财务公开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创新财务公开内容

财务公开内容要广泛、全面、具体,不能仅限于枯燥的财务报表数据。

2.灵活掌握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

如年初公开年度预算情况和财务计划、年末公开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工程情况即时公开等。公开地点不仅仅限村部,根据村民的居住集散、日常活动及人流量等情况,在村民相对集中场所增加公开栏。另外,村级财务公开的形式除传统的财务公开栏,可以在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上将年度整体财务情况向村民进行公开。

3.进一步提高财务公开的质量,促进财务公开的规范化

对于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答复,并坚持村级财务公开“实际、实用、实效和因地制宜、群众明白”原则。

(四)开展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制

近年来,该省部分地区围绕明晰集体资产产权,通过资产量化、股权配置、明确分配,积极探索实施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制,体现了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创新。社区股份合作制的“三会一室”的治理结构,既保证了企业管理者能够充分行使职权,又保证了社区成员(即股东)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的理念。具体落实中,首先应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管,推行村级财务“账、款双托管”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违规开支等现象,维护群众利益,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其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要采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方式。再次要做好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指导和规范性工作,通过经理人考核制度、财务会计审核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相关制度建设,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中,陈孝.村级会计委托制实施情况与完善对策——来自浙江乡村的情况调查[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12).

[2] 刘云广.公平与效率:对农村社区股份制模式的探讨[J].中国发展观察,2009,(9).

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篇10

关键词:集体经济;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水平

一、健全“三资”管理长效监督机制,确保“三资”管理持久有效

(一)会计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

鄞州区自1997年逐步实行农村会计委托制,多年来会计委托对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区农村会计服务站各项建设不断得到加强。目前,各镇(乡)街道会计服务站工作经费已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进一步健全了会计岗位责任制考核。会计角色从以前的记账、做账为主转换到以监督财务和参与管理为主,部分镇(乡)街道会计机构已逐步向“三资”委托中心过渡。

(二)农村审计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

多年来鄞州区的农村审计工作在促进村级财务规范、打击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区农村审计工作量大面广,为此区农村审计工作室确定了“上访村重点审计,隐患村主动出击,常规审计突出抓整改”的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做好农村审计工作,树立农村审计权威。对群访审计事件投放重点力量,加班加点开展审计,为区委区府驻村工作组和区纪委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对存有财务隐患的村进行主动出击,开展审计,严历指出存在问题。对每年要求各镇(乡)街道完成的“三年一轮审”审计任务,突出抓问题的整改落实,并同每年的村级财务考核进行密切挂钩。

(三)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

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村级“三资”规范化运行的坚强后盾。近几年来,鄞州区村级“三资”民主化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一是村级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村级资产资源发包、村级基建工程开展等主要经济事项的操作都要经社员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充分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民主理财活动进一步规范。2010年4月,全区分6期对全区约500名理财小组组长开展了系统理财培训。通过培训,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理财意识和理财水平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民主理财活动开展进一步规范。

(四)信息化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鄞州区村级财务自2006年开始统一实行会计网络化记账,村级财务监管网在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及统一业务操作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9年,在原来网络基础上又成功实现区、镇、村三级联网,全区各村出纳现金及银行日记账于2010年1月份开始统一实行网上记账,村级日记账的记账效率和记账质量都得到质的提高,并且区、镇二级可通过网络对村级资金流动情况随时随地实行监督,村级“三资”网络化监督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村级财务公开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

推行村务财务公开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鄞州区的村务财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工作已深入人心,全区99%的村已达到“五化”标准,做到了公开时间统一化、公开内容明细化、公开场所标准化、公开设施整洁化、公开程序规范化。每季度财务公开日,成立由两个区委副书记和一个副区长带班的三组检查组,进村入户开展财务公开检查。通过公开栏这一“窗口”,广大村民对村务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体现,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2010年4月,全区又印发了《鄞州区村经济合作社财务公开实施细则》(鄞农财办发[2010]2号),对村级财务公开时间、内容、程序、形式及公开日接待和监督逐项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区村级财务公开工作。

二、确立考核为“三资”管理抓手,促进“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

强化措施,从严考核是促进鄞州区村级“三资”规范化运行的有力支撑。2006年,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挂帅的考核领导小组,对全区各镇(乡)、街道“三资”管理情况实行考核,几年来通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大多数村“三资”管理水平已达到省级规范化创建标准。考核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强强相争、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

全区22个镇(乡)街道分A、B、C三组进行考核,每组全年综合测评前2至3名的单位确定为先进集体,由区委、区府拨出专项资金进行奖励;每组考核未位的,如果未能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或因村级“三资”管理问题引起群众集体上访的,确定为重点管理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实行排名通报制度

每次检查排名结果在全区进行通报,并在《鄞州日报》进行公开刊登,借助新闻媒体力量扩大社会影响面。排名通报制度不仅表彰了先进,同时对名次相对落后的镇(乡)、街道更是有力的鞭策,促使他们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当地村级“三资”管理还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采取突击检查和常规检查相结合的手段,确保考核评分公平、真实

每次检查,都对检查评分标准的核定、检查人员的挑选、检查步骤和检点等都进行周密安排,确保检查人员公平、公正开展检查活动。同时也通过开展各项专项突击检查活动如货币资金突击盘点、村级财务月公开检查等,有效打击了部分村在“三资”管理中存在的注重应付常规检查、忽视长期日常性管理的思想。

(四)建立培训常规化机制,加强“三资”管理队伍建设

培养锻炼业务素质过硬的“三资”管理队伍,加强对镇、村相关干部培训,是确保村级“三资”规范化运行的重要保障。几年来鄞州区采取“分级培训、多方渗透”的方式,在全区建立了一张完备的村级“三资”培训网:一是加强对村主要干部的培训。村干部是村级“三资”管理制度的主要执行者,提高他们对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提高他们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是确保全区村级“三资”规范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此从各个层次、多个渠道对全区村干部开展培训,无论是区委、区府组织的村干部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农村工作指导员培训班,还是各镇(乡)、街道组织的镇、村主要干部培训班都开设了村级财务管理这一课,极大提高了广大村干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村级文书、出纳综合业务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该村“三资”规范化水平的高低。几年来始终把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重点工作加以开展。2008年开始,通过分期分批培训和综合考核,全区实行了村级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出台《鄞州区村级财务人员上岗资格证管理办法》,对全区900余名村级文书、出纳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极大提高了村级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效克服村级财务人员调换随意频繁的弊端。三是加强对会计业务培训。近年来确保每位会计每年有两次受训机会,不断提高会计的综合业务素质。

三、村级集体经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村级基建工程项目规范化操作程度日益提高

各村在工程的发包程序、合同签订、竣工验收及结算上做到了合法规范。原来在少数村社存在的为逃避公开招投标而将工程拆分、非正式工程发票入账等现象也得到消除。

(二)村级资产项目在发包程序规范的基础上合同兑现率显著提高

许多镇(乡)、街道出台了合同兑现率同村干部报酬相挂钩的考核政策,促使村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催讨应收承包款,确保村级经济收入正常流入,提高资产质量。全区村级集体资产承包总收入从2008年的7.1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76亿元,其中下应街道2009年应收承包款4600余万元,当年合同兑现率在99%以上。在提高合同兑现率的同时,不少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也得到有效清理。

(三)村级财务民主化管理程度日益提高

通过实行村级重大事项经济议案决议书制度,规范民主理财活动,加大财务公开力度等措施使得广大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体现,村干部权力受到了较好的监督与约束,在财务问题上犯错误现象明显减少,群众对村级财务的信任度明显提升,全区因村级财务问题而引起的群众上访事件明显减少,促进了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促进行业行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