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基本观点十篇

时间:2024-03-29 18:17:29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1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按照哲学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任何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有层次和体系结构,各层次所包含的基本观点依其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逻辑结构,系统地回答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其逻辑结构并不是三个理论成果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三个理论成果的联系和贯通,它内在包含了三个理论成果的一系列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好比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由根基、主干、枝干和枝叶四部分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根基部分

理论体系的根基,是指某一理论体系能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整个理论体系中起着基石和立论基础的作用,是这一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最基本和最本质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理论上升为实践,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提出和剩余价值秘密的揭示。因此,列宁曾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正如以往任何科学理论成果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根据或原理,也就是其逻辑结构的“根基”。它包括哲学基石和实践基础两个方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哲学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高度概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这一基本观点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理论观点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它内在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客观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它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而且也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各个具体理论观点中,成为联系这一理论体系各个理论观点的一条红线,使这一科学体系得以确立。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发展的理论根源,是其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哲学基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它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改革和完善我国各项制度体制、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的基本依据,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它的提出,是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正是由于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们才客观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才不至于脱离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也正是由于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们才正确地认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以及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逐步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因此,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棵参天大树,生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其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实践基础或立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主干部分

理论体系的主干,也就是理论体系研究的主题和基本问题。它是某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和基本内容,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辩证唯物主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告诉我们,“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也就是说,一种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首先源自于这一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逻辑起点源自于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深度思考。从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逐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这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在整个理论体系研究中居于核心地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都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一条不断延伸的主线。

围绕这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同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重要原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执政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系统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主干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枝干部分

理论体系的枝干,也就是基于对理论体系主题具有影响力和制约力而又不起决定作用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和重要原则。它们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理论体系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由主题延伸出了一系列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影响力和制约力的重要原理和重要原则,具体包括: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和坚强依靠,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因此,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保障理论。

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因此,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内基础环境理论。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此,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理论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部基础环境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力保障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枝叶部分

理论体系的枝叶,也就是理论体系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范畴,它以生动的形式来体现抽象的理论,是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它从具体层面阐释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包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更加生动地体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要回答和研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准则,体现为工人阶级的立场,代表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为根本价值准则的一系列的基本立场和基本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表现,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化的具体阐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基本问题;述评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069—03

一、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构主义是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股强大的“洪流”,90年代得到中国教育学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学者开始研究建构主义。但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学派内部观点纷争不断,又因对建构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将建构主义应用于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困惑或偏差。因此,在对建构主义的认识有所混乱的情况下,对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学基本问题进行厘清是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对各学者对建构主义的述评的争鸣进行有限的综述,对于我们能正确地认识建构主义,在实践教学中“有所取,有所保留”地运用建构主义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

二、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基本问题的厘清

在对教学基本问题进行厘清之前,应对建构主义本身有清楚的认识。建构主义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喻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正如建构主义本身强调的个体经验之上的建构意义,建构主义学派并没有一个稳定的、统一的体系,也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依迪丝·阿克曼所说,“有多少建构主义者就有多少种建构主义”。

(一)建构主义对知识的解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组成的。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建构形成一个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知识网络。

(二)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解读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而意义建构是双向的。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个体出发,重视学生知识经验背景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任务要有情境性,学习内容既要有现成的结构性知识,也要建构非结构性知识,学习过程要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与讨论,要重视学生反思性和创新性的培养。

(三)建构主义对学生角色的解读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总的来说就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四)建构主义对教师角色的解读

格拉塞斯费尔德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五)建构主义对教学的解读

根据建构主义,整个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充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帮助和促进,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各学者对建构主义的述评

(一)针对建构主义本身进行述评

1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主观主义还是主客观统一

乔纳森认为不同的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需要不同的学习理论与认识论支撑,而建构主义也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如图1)。

根据乔纳森的观点,知识是依赖个人经验,在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因此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从这点出发,许多学者就提出疑问,如何克抗、唐卓,提出“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到底是主观主义还是主客观统一”。

他们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何克抗认为教师应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对的。但是再仔细分析上述二维图形,以乔纳森为代表的西方建构主义者,他们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在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否认了知识的客观性和可传授性,否认了教师的作用。然而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这就与他们所认为的“主观主义”相矛盾。美国在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基础教育的质量不仅没有提升,甚至还有较大程度的削弱,这与美国教育界把主观主义认识论作为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有关系的。因此,对建构主义的认识也应重新审视,即要抛弃主观主义,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论。

而唐卓先肯定了乔纳森主观主义的极端,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渊源——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认为建构主义应是主客观统一。

刘儒德针对乔纳森的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客观主义的对立面是主观主义,这是一对范畴,涉及知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建构主义的对立面是预成论(先验论和经验论),这是另一对范畴,涉及学习的认知过程机制问题。建构主义不等同于主观主义。

2对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的质疑

(1)“意义建构”的意义指的是什么。彭红卫和蒋京川质疑建构主义“意义建构”中“意义”的含义,“意义”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观理解,还是指事物内在规律的客观体现。如果是前者,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意义建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意义建构的限度。如果是后者,这与传统的反映论的区别又在哪里?

(2)评估建构主义学习的标准是什么。将建构主义运用于课堂实践,让老师感到很困惑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建构主义强调在个人知识结构基础上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那意义建构有没有标准,如果学生建构有误,教师应该怎样指导?

(3)如何取得情境与去情境化的平衡。认为建构主义又走向了极端,即过分强调了教学的具体与真实,而忽略了教学中抽象与概括的重要功能。

(二)针对建构主义各教育思想进行述评

1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

西方建构者一贯标榜建构主义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是与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何克抗据此提出了怀疑,尽管标榜以学生为中心,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所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主导——主体相结合”。

2质疑建构主义对教学基本问题的解读

岳中方在《建构主义教育影响及其反思》中对建构主义对教学基本问题的解读进行反思,首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是有一定的积极和进步意义的。但是知识是有不同种类的,有些知识可以通过思维产生出来,而有些则无法从逻辑上推导出来。其次建构主义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或合作者,但并不能完全忽视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毕竟这两种角色不是对立的,教师需依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发挥不同角色的作用。再次建构主义拒绝对绝对知识的直接确认,容易滑向真理观的相对主义,陷入不可知论或怀疑主义的泥潭。彭红卫等也对是否知识都需要通过意义建构获得提出质疑,他认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辅以具体经验的学习,如果只强调一种,则会失之偏颇。

(三)针对建构主义运用于实践的述评

1孙喜亭对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即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学习运用于实践提出质疑

首先,“问题”的选择总处于困惑、茫然、随意之中。其次,“问题”序列的构成与教学目标要求是否能够一致,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原理、事物间的关系、事物的本质认识等,通过“问题的解决”是否能获得。再次,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学生自己求索、发展,这势必需要充分的时间。然而教学中有一个矛盾,即学习时间有限与知识无涯之间的矛盾。作为教学活动,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学习,这可能吗?应该吗?最后,“教学情景”的设计是否能保证“问题的解决”,这不仅需要物质条件,而且设计必须十分周到。

2彭红卫等对建构主义运用于实践有可能遇到的阻碍进行了阐述

主要的阻碍包括:来自于教师方面的阻力,教师面临着从知识传递者向建构合作者的角色转换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教学技术上的困难;来自于学生方面的阻力,要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换成为学习的主体者,履行一种全新的角色,这使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来自予社会的阻力,社会文化中固有的习惯势力,往往影响建构主义这种理想化学习理论的实施。

3谭顶良等人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令教育工作者存在着诸多困惑,在教育实践指导中也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他们认为要预防建构主义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偏差的发生,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个体性、相对性和情境性,会陷入主观主义之中,因此有学者主张,“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去进行个人意义的建构,并认识到他们也必须建构一种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意义”。并且还导致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导致教学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甚或自由化。因此,要强调知识的个体性但更应追求普遍性。

有学者主张,权威的干预和协调是必要的。因为对学生而言,经验本身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经验,以此能对知识达到科学的理解,科学地理解事件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不应轻视教师指导。

4何克抗对是否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进行了反思

他指出在更好地贯彻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目标这一点上,强调建构主义的指导是完全有必要的,但这种建构主义必须是建立在“主客观统一”和“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上的,并且是多元的又是一元的。

四、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和展望

建构主义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思潮,给教育学界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教育工作者包括运用建构主义的一线工作者还有许多尤待解决的问题,如如何使建构主义适合本国教育国情;如何对建构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进一步完善;如何在建构主义实施过程中减少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如何真正地解除教育工作者运用建构主义所面临的困惑……

但我们也应看到,只要我们能对建构主义有个正确的认识,并且正确运用它,建构主义一些合理的、新颖的教学思想必将能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必能给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谭顶良,王华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J].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3

[摘要]现实建构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进展。但是,学界对什么是现实建构主义存在争论。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建构主义内部研究纲领的分化,这削弱了它对融合国际关系理论的意义;也有学者将其界定为独立的理论流派,分析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中权力的不可超越性,这缩小了现实建构主义的研究内容。而从搭桥视角出发,将现实建构主义理解为古典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相交,从社会实在建构出发,分析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权力和道德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将国际关系研究从重视认识论向本体论和认识论同等地位转向,也有利于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融合。

[中图分类号]D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2-0063-07

现实建构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发展,它试图在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自国际关系理论社会学转向以来,主流建构主义和自由主义结合,认为通过社会建构,可以摆脱霍布斯式无政府状态,走向永久和平之路。这1种乐观主义态度遭受部分学者批判,并提出了现实建构主义。2003年,美国学者巴尔金(SamuelBarkin)在《国际研究评论》杂志发表了“现实建构主义”一文,阐释了现实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他认为,作为一种研究内容的现实主义和作为研究方法的建构主义可以融合。2004年《国际研究评论》组织了一场针对现实建构主义的学术会议,与会学者对巴尔金所提出的现实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讨论。但是学者们对于什么是现实建构主义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总体来说,有关现实建构主义的争论围绕它能否拥有独立地位展开。部分学者认为现实建构主义并非独立范式,是现实主义或者建构主义内部分支。其中一种观点将现实建构主义归于现实主义阵营,认为现实建构主义是一种将规范和观念作为分析目标的现实主义。因此,现实建构主义应该是建构现实主义。当然,这种观点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认同。另一种观点将现实建构主义归于建构主义阵营,认为现实建构主义和自由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阵营内研究纲领的分化。巴尔金认为,作为国际政治中研究方法的建构主义并不一定是理想主义。理想建构主义和现实建构主义――相互区别,但彼此是一种辩证关系――对于解释国际政治变迁是必须的。叫同时,也有学者承认现实建构主义的独立地位,一方面,他们认为现实建构主义是独立的理论流派,研究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不可超越性。另一方面,巴尔金在其专著中,立场有所变化,主张从搭桥视角出发理解现实建构主义,它是社会建构和古典现实主义的融合。

认为现实建构主义不具有独立地位的观点削弱了现实建构主义出现对于国际关系理论融合的意义;而认为现实建构主义是独立的理论流派的观点又损害了它丰富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从搭桥视角分析现实建构主义,认为它是社会实在建构和古典现实主义的相交。和传统搭桥视角不司,本文更突出从科学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权力的社会实在建构,权力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此,下文首先阐述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存在的潜在切合点,进而论述搭桥视角下现实建构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相交

根据主流观点,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从哲学层次来说,两者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根本区别。但是,实际上,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存在相交之处。首先,传统观点认为,在本体论上,现实主义是客观的,建构主义是主观的。建构主义大师亚历山大・温特认为“华尔兹强有力的新现实主义理论把研究国际体系的微观经济学方法(个体主义)和古典现实主义对于权力和利益的强调(物质主义)结合在一起”。物质主义/理念主义对立成为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对立的标签之一。在哲学上,本体论是指世界本原是什么,认识论是指人类如何认识世界本原。从科学实在论角度出发,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的,无论现实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承认这一点。在认识论层面,根据是否依赖于人类的情感态度来认识世界,认识论也存在主观性和客观性。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是一种共享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客观认识论,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同时,共享观念虽然具有客观性,却可以发生改变。温特认为,三种无政府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霍布斯无政府文化转向康德无政府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具有历史条件性。

如果将理论的核心概念作为理论的基本特征来源,那么古典现实主义在认识论层次也具有历史条件性特点。古典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权力政治,权力并非一定是纯物质性的,它存在相对性、关系性和社会性三个特点,从而决定了它在认识论层次的历史条件性。具体来说,权力的相对性意味着权力的大小只能体现在权力间的比较中;权力的关系性表示权力是一种劝说能力,而非物质压迫;权力的社会性说明权力是团体间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巴尔金认为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物质/理念对立是不成立的。“物质主义/理念主义对立是误导的,因为它将本来是认识论区分描述为本体论区分,因而在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构建了一种错误的紧张关系,忽视了它们都认可历史条件性”。

古典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的相交,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一方面,在本体论纬度,存在科学实在论和观念主义。另一方面,在认识论维度,存在超历史性和历史条件性。坚持科学实在论,并且在认识论方面坚持超历史性的理论包括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将观念本体论和超历史认识论结合起来的理论,包括批判理论和规范自由主义等;将科学实在论和历史条件性结合的理论,包括新古典建构主义和古典现实主义等;将观念本体论和历史条件性结合的理论,包括后现代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见下表)。

在方法论层次,现实主义具有整体主义特点,也强调社会研究中反思的重要性。传统观点认为,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对立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理性主义特指理性选择理论,它是伴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治科学中行为主义革命而产生的,主张考察个体是如何行为的,主要采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核心是个体主义,假定人是自私自利的。“个体都拥有选择最佳行事方法所必需的理性的能力、时间及情感上的超脱,而不管这种选择有多么复杂。”即行为体在面临决策时具有充分的信息,根据成本一收益比较做出最佳选择。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兴起后,和现实主义结合,产生了新现实主义,突出代表是华尔兹的新(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这也被鲁杰称为“新功利主义”,从而和整体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不相容。

但是,理性概念的内涵是多样的,不能简单认为理性是指理性选择理论。如国际关系中的理想主义是基于理性基础之上,认为通过人类的理智行为,可以摆脱社会的限制,创造一种更加美好的世界。这种乌托邦主义的幻想很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前被打破。古典现实主义指出期望依靠人类理智来改造国际政治是不现实的。对于古典现实主义者来说,理性的含义是研究者可以通过推理来研究国际政治。这表明,理性,一方面可以表现为工具性,它被定义为基于成本一收益基础上的决策,也可以指一种推理能力,或者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因此,古典现实主义理性的概念是规范性的,是促使我们利用理性认识世界,而不是假定世界是理性的。“如果对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个体主义方式并不意味着理性,而理性主义理论可以而且也确实包含了社会内容。”既然理性的概念不一定是理性选择,那么用结果逻辑/恰当性逻辑来区分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是不恰当的。行为体的行为既可根据结果逻辑、功利原则来行事,也可基于恰当性逻辑、合法性原则行事。对于理性的行为体来说,两种逻辑不是相互冲突,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因此,理性主义并不是个体主义,理性可以和基于社会逻辑基础上的整体主义相融合。对于古典现实主义来说,人是一种社会性群体,人性的欲望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无法满足。因而,一定群体的人通过民族主义普遍化情绪在国际政治中实现其抱负。摩根索认为个人的不安全加剧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也加剧了个人对于国家的依附。“他的个人恐惧就转变成为对国家的担忧。于是,对国家的认同就起到了双重的作用:既满足了个人权力冲动,又减轻了个人的恐惧,而手法就是把二者都转移到国际舞台上去。”卡尔也认为国际政治是基于整体主义基础上的,在论述国际政治中需要权力和道德的平衡时,卡尔将国家类比为人,是一种团体人假定。

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对立的第三个方面体现在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之间。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研究存在两种基本方法: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反思主义强调人类意识的重要性。“反思可以被看作了解某种方法的内在限制和模糊性意识,它认为某人的分析内在地基于他自身的观点,因为他不能确切估计其对手的想法。同时,它也包含无论人们多么希望获得价值中立(客观)的研究,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因此,在政治分析过程中,人们应该自觉关注价值。”但是,理性并不一定和反思主义相矛盾。反思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指理论家和学者具有反躬自省的能力;其二,指国家具有反躬自省的能力,即相对于外在他者,国家会不时自我反问它过去是谁而现在又是谁,进而对自身的各种行为特别是权力之运用进行反身自控、自我监督。对于古典现实主义来说,理性是指研究者运用推理进行研究,需要研究者具有反思性。另一方面,古典现实主义研究国家对外政策,是一种对外政策理论。由于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时需要关注其他国家的政策,然后再制定自身的政策,这也需要国家具有一定的反思性。

古典现实主义认同反思性,认为民族国家的外交政策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国家外交政策应该在追求权力和道德之间平衡。“反身现实主义暗含着要求恢复古典现实主义的道德怀疑精神和政治批判传统,而要做到这一点,古典现实主义必须借助于批判建构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一方面,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追求权力,权力是关系性的,是一种影响政治结果的能力,权力的使用效果不仅在于自身权力大小,也在于其他行为体的权力。审慎,或者说自我控制要求我们不能过高的估计自身能力,也就是不能过高估计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国家在追求权力过程中不能忽视道德。没有道德的人是禽兽,纯粹道德的人则是傻瓜。这意味着国家政策决策者将通过自身政治道德观察国际政治事务和国际政治道德变迁。

二、搭桥视角下的现实建构主义

有学者认为,如果将现实建构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流派,内核是权力的社会建构,这将使其无法与古典现实主义相区分。因而,现实建构主义不可能成为一项独立的国际关系理论新视角,只能是建构主义内部的一项分支。该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将理论研究方法置于研究内容之上,有过于重视方法而忽视实体理论之嫌。虽然古典现实主义吻合建构主义研究方法,但是,古典现实主义并无明确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意识,无法认识到国际政治事实是社会实在建构的产物,也缺乏科学意识进行国际政治研究。古典现实主义大师一般认为国际政治是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现实主义具有采取建构主义研究方法的潜质,而不是具有建构主义研究方法。例如,古典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承认国际政治存在着客观法则,但是这种法则建立在客观人性基础上,国际政治受到生物学、而非社会科学规则的支配,因而不可能进行科学研究。“摩根索的理论认为,国家领导人是国际政治的实践者,其政策指导来自于对统治人类行为法则的理解。”古典现实主义另一位大师卡尔也缺乏对科学理论的认识。“卡尔的观点很难清楚阐述,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科学观,科学是对独立于人脑的事实的陈述,也是对人类思想可以改变的事实的陈述。”

持现实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内部研究纲领分化的学者认为,政治是一种身份建构,存在“温特式”自由聚合性认同和“施密特式”现实分离性认同。它们一致认为,个体自我身份确立需要外在他者,聚合性认同并不认为外在他者必然是“敌人”和“对手”,分离性认同通常以敌对的方式来看待外部他者。因而,形成哈贝马斯沟通导向型社会化和福柯式权力导向型社会化两种对立的社会化理论。该种观点忽视了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概念。无论是哈贝马斯还是福柯都无法摆脱权力观。“对许多政治学研究者来说,权力不仅仅是众多概念中重要的一种,且是这个专业的核心概念。”国际政治中存在四种权力类型: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和生产性权力。这四种权力相互交织,是国际政治中权力运行的不同形式。现实主义更多关注强制性权力,通过权力实现国家政治目标;自由主义重视制度性权力,通过国际制度约束国家权力行为;建构主义与批判理论研究结构性权力,权力如何在政治生活中塑造出来,以及对权力的批判,揭示政治生活中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后现代主义从生产性权力关系出发,研究话语行为,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创造了行为体的社会身份,并赋予其意义,对权力进行诠释性解释和批判性重构。“总之,无论何种国际关系理论从何种视角解读国际政治,都无法绕开权力与利益这个中心。”

将现实建构主义作为独立的理论范式的观点认为,现实建构主义研究内核是国际政治的权力建构,不同于巴尔金所主张的现实建构主义。“真正的现实建构主义不必仅仅是古典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融合,它应是建构主义与整个现实主义的融合。”这种观点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现实建构主义研究的内容,忽视了现实建构主义不仅仅研究权力政治,更研究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将整个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融合是不现实的。现实建构主义的主要意义在于消除国际政治研究中行为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一般认为,现实主义从古典现实主义发展到新现实主义,是研究方法的更新,采取科学的、实证的方法研究国际政治。这种方法,即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解释、需要通过实证检验。由于人性、道德等无法提出可证伪的命题,都需要抛弃。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但随着科学哲学发展,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受到广泛质疑。因为,不存在不受理论观点影响的经验事实,这是库恩对实证主义最有力的批判之一;另一方面,推导需要依靠归纳,由于归纳悖论的存在,不可能从归纳中推导出普遍性命题。因此,自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哲学在放弃实证主义的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是科学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

社会实在建构是科学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的结合。“科学实在论认为世界独立于经验之外,即它的兴趣在于发现世界的结构或者事物,以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根据温特的观点,科学实在论认为社会事实是不可观察的社会结构,但是科学理论可以成功指涉它。温特没有交代清楚的是,社会事实何以建立在实在论基础之上。塞尔认为社会事实具有集体意向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与此同时,社会事实又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之上。例如,国家是一种社会事实结构,但是,没有人口、领土等客观性物质,就不可能存在国家。即使是心理意识,也存在客观物质基础。没有人类大脑的客观物质,就不可能存在大脑的意识行为。客观物质通过社会建构,塑造了社会事实,这表现为集体意向性、地位功能赋予和构成性规则。通过集体意向性,即使是主观的社会事实,人们也可以客观认识。例如,无政府状态是一种集体意向性的结果。通过地位功能赋予,原初的客观物质事实的地位功能发生了改变,并不可还原。钞票本质上是一张纸,由于人们赋予了它新的地位功能,可以购买物品、可以存储。构成性规则表现在它不仅规范了社会事实,更具有建构社会事实的作用。没有足球比赛规则,就不可能存在足球这项体育运动。

社会实在建构需要将本体论和认识论放置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科学哲学和认识论、方法论联系在一起,强调经验、实证,拒斥本体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回避本体论的探究,实证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重要的一种,自孔德创始起,一直竭力回避唯物、唯心(物质主义和观念主义)的二分选择。”但是本体论和认识论两者紧密联系,一定的认识论建立在本体论基础上。“认识论是重要的,它决定了在本体论上的内容,同样,本体论影响了我们在认识论上的内容。”当在本体论上假定世界独立于人类观念存在,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存在同一性,这可以基于“说明”的方法。当在本体论上假定世界依赖于人类观念存在,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不存在同一性,这需要基于“理解”的方法。这也导致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传统:解释和阐释,也是国际关系中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对立的根源。前者是一种因果关系,后者则用于建构关系。但是,实际上,解释和阐释之间并非完全不可调和。根据当代社会科学哲学转型的奠基性人物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无论是将世界作为独立于人类思想的实证主义,还是将世界作为依赖于人意识的阐释主义都是错误的,说明和理解并不是对立的。“说明和理解相辅相成,说明是理解的相关项,理解是说明的相关项。说明和理解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内在的心智活动,而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生活形式和语言游戏中展开的,是与训练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承接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社会实在建构论也认为,这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共存。国际政治事实,从根本上是由构成性规则构成,因而它们只能是建构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但是,建构关系并不排斥因果性解释。虽然温特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清楚阐述建构关系和因果关系如何共存,形成互补。塞尔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背景性能力概念,即将构成性规则作为一种背景预设。他认为,人类制度的结构是一种构成性规则,虽然这些制度的参与者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些规则,但人们仍然遵守这些规则,是无意识地遵守。“构成性规则,事实上因果性地发挥作用,但并非一定要了解或记住那些规则,也并非一定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遵从那些规则,或把那些规则作为规则加以内化。”因此,国际关系必须抛弃实证主义的理论概念,认为因果关系和建构关系可以共存,理论既可以是说明、解释性的,也可以是理解、阐释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休谟问题。因为休谟根据其经验主义立场,认为人类不可能找到因果关系。虽然因果关系不可能根据经验发现,但是可以根据人类意识来理解。说明和理解相结合的理论和古典现实主义非常契合,因为古典现实主义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它寻求在权力和道德之间的平衡。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4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主体将其原有知识经验与新获得的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改造,以构建起自己新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又可分为: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

建构主义认为,主体自己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至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一、具代表性的建构主义学习观

1、激进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的典型代表是Von Glasersfeld和Steffe,其中,Von Glasersfeld提出,激进建构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被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第二,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Von Glasersfeld认为世界的本真与主体的经验难以达成一致,人们无法去探索世界而获取真知,只能仰仗主体的感觉经验来认识和解释世界,而知识经验的累积是靠主体建构的结果。为了适应不断扩展的经验,个体的图式会不断进化,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这种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而所有这些均要以个体的认识过程为基础。激进建构主义以这些思想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概念的形成、组织和转变,其研究之深入是各家建构主义中独一无二的,但这种建构主义主要关注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学习的社会性的一面则重视不够。

2、社会性建构主义

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所有认识均存有问题,没有绝对正确与高明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了质疑:它认为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讲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一致共通的,人类在每个发展阶段上所掌握的知识都是建构起来的,知识会随着人们经验的不断拓展而不断被加工、改造,从而使感性的、经验的知识渐近世界之本真,但由于人类思维与认识的局限.都永远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认识与世界之本真完全吻合。这也正是人类从古至今不断努力探索与追求的动力之所在,这是人类对自我与自我以外的世界所苦苦追问的魅力,这就是生命本身的真正意义。另外,社会性建构主义也把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但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的社会的一面。该研究者们主张,知识不仅可以在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对于知识的建构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更加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后内化的结果,而在内化过程中,语言等符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事各种社会文践活动等,从中形成大量的个体社会经验,我们姑且称这种经验知识为“自下而上的知识”,人们的这种经验知识不断由具体的感性的水平上升到高级的理性水平,并最终靠语言加以概括,并具有了一定意义的理解性和随意性。而另一方面,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大量社会文化知识.通过个体的学习,该文化知识会以语言符号的形式由概括向具体经验发展,这被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知识”。比如,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常常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他们尚不能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通过教与学的互动.理解教师的“自上而下的知识”.并以小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使教师所讲的内容在自己大脑中获得意义。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成现实之发展。这就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过程。虽然社会性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互动作用的结果,但是这种建构主义也在重视感知——动作发展的作用,深入解释概念的发展过程,强调个体发展中自然的与社会的两条线索的相互作用。

3、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

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认为.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知识的来源,所以,它着重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境之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活动的差别。这种观点强调人们的知识存在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历史和社会情境之中。因此人们的学习也因文化、时代与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个体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历史时期、生活情境均存在着多多少少的差异,知识的获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由于文化之差异而迥异。个体的实际活动是以一定的社会交往、社会规范、社会文化为背景的,个体因此会以自己原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其活动的目标。学习也同样,在为学习要达到的某种目标而进行的实际活动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某种知识时.学生疑问与解决疑问过程中均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

4、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虽然仍坚持信息加工的基本范式。但完全接受了Von Glasersfeld的第一条原则,即人们的知识是由其个体建构而成的.这种建构不仅是对外部信息的加工,而且意味着外来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问存在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新经验意义的获得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从而超越所给的信息,而原有经验又会在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调整或改造。但是,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并未接受Von Glasersfeld的第二条原则,即认知的目的是对经验世界的适应.并不去帮助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究竟如何。认知灵活性理论就是一种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它反对传统教学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限远。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但同时它也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只强调学习中的非结构的一面,即反对忽视概念的重要性。它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的空问,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所以,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又被人称为“轻微的建构主义”。

5、社会性建构论

社会性建构论虽然看上去似乎与社会性建构主义非常相似。它们均强调社会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但社会性建构论比社会性建构主义更强调社会性。它把社会凌驾于个体之上。舍去心理活动水平层面,而从大社会这一层面来谈社会交往对个体学习的影响。它认为,知识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知识是社会性的,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人们均是以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文本意义的。社会性建构论对教育本身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此,我们对此也不再作更深入细致地研讨。

6、控制论的观点

控制论的观点以循环控制思想为基础,它不仅关注人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与反馈,而且强调自我反省。它认为。认识主体决非是一个局外的静观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观察与参与者。而且观察者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不同的观察参与者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该观点非常重视交互式教学和协作性学习,但目前为止。对学习的更多的解释资料并未被发现。

二、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的共同点

1、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看法

建构主义者一般都认为.人类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理论者对现实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非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恰恰相反,知识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而产生出新的假设来代之:而且,知识不是世界的精确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并不可拿来就用,一用则灵,而是应根据具体问题和情况进行必要的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虽然我们川语言符号来赋予了知识一定的意义。甚至这些知识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知识是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也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同样的命题有同一理解,因为个体的理解取决于其经验和特定的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由此看来,书本知识并非是解释世界的最终的、正确的、绝对真理的东西,而只能被看作是一种用来解释世界的目前为止比较有合理性的假设。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专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应避免以书本知识的权威性米制服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而应是让学生自己在老师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机械接受.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分析、检验与批判。所以,学习知识并不能仅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区分并把握知识的复杂变化,使学习由接受走向思维。

2、建构主义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简单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也并非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建构信息意义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而只能由学习者自己米完成。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应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接受过程。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问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的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非简单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蘑组,学习过程也并非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经验之问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3、建构主义对学习者的认识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5

【关键词】法律意识形态;和谐社会;主体建构

【正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一个崭新命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政治主体的观念建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总体上讲,需要从两个基本方面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1]而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的具体内容而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认为“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等内容,就法学研究视角而言,主要应当看作一种法律意识形态的表达,而理解法律意识形态概念,深刻把握特定法律意识形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则是本文讨论的主旨。

一、法律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根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法律意识形态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即意识形态实际包含“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等多种形式。虽然到目前为止,学术界特别是理论法学界并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法律意识形态定义,然而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出发,就会发现法律意识形态实际有着较为清晰的内涵,即,就概念而言,法律意识形态指的是包含特定价值观的法律意识;是从特定的价值观出发,系统的看待法律性质、法律内容、法律活动的意识部分;法律意识形态由具体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并具有特定利益维护功能。[3]

然而,按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每一种具体的意识形态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意识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即,就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我们需要什么样法律意识形态?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需要的法律意识形态必定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为指导的法律意识形态。众所周知,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给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强大无比的思想工具。“它实现了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刻革命,同样也实现了法学的伟大变革,从而产生了真正科学的法律观”,[4]这种全新的法律观“把法律现象放置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来加以考察,科学地确定法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揭示法律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揭示法律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并且从文明史的高度把握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的内在机制。”[5]这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必须成为法律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其次,由于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才能引导“人民群众提出切实可行而又不违背自己长远利益的法权要求”,[6]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指导下,人民利益和权利要求最终将获得有效整合,而法律意识形态对人民的利益维护功能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最后,回顾过去,考察新中国的法律实践,我们同样看到,接受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承认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指导地位是一个基本传统,虽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理解,也产生过种种疑问,但只要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一个最为可贵之点就在于为法律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7]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就应毫不犹豫地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作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形态的基本指导。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所以笔者认为“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绝不是抽象的、可以任意定义和约定的理念,相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的法律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换句话说,无论是“民主法治”还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都是为了维护某种特定利益而存在的,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这些理念则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进行解释,唯有如此,这些理念才能真正指向“人民利益”维护这一基本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义。

二、和谐社会与法律意识形态的主体建构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法律意识形态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呢?按照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进行着所谓主体建构的工作。作为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马克思就曾明确认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主要承担一种教化作用,即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育来对人进行非人化的训练,使人成为甘愿统治的奴隶,从而为实现他们的利益服务,“资产者惟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8]正是在马克思这个思想的基础上,阿尔都塞系统提出了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的关系理论,即,阿尔都塞深刻察觉到了在具体的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处于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需要,统治阶级通过多种或强制或温和的方式,以自己的信念、态度去召唤、培训劳动者,使后者不只从事于社会化大生产,而且培养起一种臣服于生产秩序和社会观念的心理素质,这意味着人类主体是通过个体自身之外的东西——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地被建设起来。[9]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阿尔都塞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理论是对风靡一时的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所进行的一种批判,但阿尔都塞比较有效地分析了意识形态功能的具体实现路径——因为阿尔都塞的贡献,在阿尔都塞之后,意识形态理论的主体建构理论得到了广泛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塑造社会主义公民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被视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都特别强调意识形态的主体建构功能。特别是列宁,其明确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外部灌输到阶级队伍中去,“我们应当积极从政治上教育工人阶级,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10]

正因为上述原因,我们有理由期待法律意识形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同样发挥一种主体建构作用,然而,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来看,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强调制度的约束,忽略通过观念的主体建构;立法热情高涨,而对公民法律思想观念的改造却似乎拿不出有效的办法,究其原因主要则有二点:

1、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片面理解,简单的将观念作为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动反映。虽然我们有理由认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个巨大成就就是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使我们“从月球回到地球”,理解到物质生活条件对于观念之基础意义。然而这种认识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不承认观念的相对性,不承认观念具有塑造个人,进而改造现实之力量。

2、在“法治”的口号中形成了对制度的盲目崇拜的心理。勿庸置疑,法治当然包含着对法律制度的充分尊重,包含着权力要受到法律制度控制的基本理解。然而这种理解极容易转化为对制度的盲目崇拜,简单的认为只要制度完备,则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而出现了问题或问题解决不了则一定是因为制度不完备。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要让法律意识形态真正发挥出主体建构的作用,则在理论层面我们首先需要对以上这两种观点做出反驳。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观点,法律意识形态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现象部分,“一方面,如果看不到社会经济基础在法现象中的本体性、终极性地位,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如果看不到法的相对独立性,看不到意识形态、法的继承性和法学家对法的影响,认为法与经济基础总是保持绝对的统一性,必然会陷入机械论。”[11]所以,不重视法律意识形态建构,不承认改造观念的可能性,我们就不可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观点;而那种只关注制度本身,将法律制度与物质生活条件割裂,将上层建筑中作为制度的法律和作为观念的法律割裂的观点,同样也是与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认识背道而驰的。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有理由认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国家需要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支撑的法律意识形态进行有效地主体建构。当然,与一般意义上的主体建构理论相比,笔者认为,由于内容的专门性和主体的差异性,法律意识形态的主体建构在目标和方法上都存在着一些具体的内容和要求。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6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和谐劳动关系 企业文化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凝练,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为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支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的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从对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理论依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关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任何价值关系中,“人”都是价值关系的主体,所有的价值均是以“人”的需要以及满足“人”的需要为存在前提的。因此,作为主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和优先权。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就是要使劳动者能够更有尊严、体面地劳动,实现人性化劳动,这也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论。其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顺利进行,劳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的和谐进行和发展,客观上又必然促进全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同时,由于劳动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和核心,它将会延伸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道德规范,并由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形成和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国有企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骨干力量,是倡导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创造时代精神的中流砥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企业不能简单地把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看成是雇佣关系,仅仅当作劳动力来使用,而应该把职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职工当作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应把企业职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应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技能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即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式来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另一种是文化契约,又叫心理契约。企业精神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契约的关键,以此为规约,职工与企业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即职工认同企业愿景,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总结提炼并不断完善企业价值理念,让企业的价值取向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让文化建设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职工力量,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7

关键词:经济学范式;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学表面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但实际上是传统的苏联范式占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尽管这些观点还不十分成熟甚至存在某些严重的缺陷,但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努力构建科学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

一、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想

近年来,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丰富经验和巨大成就,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建设讨论十分热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一)坚持和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种观点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不应当全盘西化,而应当坚持和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下,人们提出两种不同的具体思路。一种是认为传统经济学虽有缺陷,但其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所以应该补充而不是放弃。这种思路主张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借助“西方范式”来分析市场经济问题,用“板块式结合”的方法来修补“炉灶”,这种“两张皮”或“双基础”并存体系,同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被分割为两大板块,并具有不同的研究层次和逻辑体系的“拼盘”结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使人难以认同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的经济学基本上不能采用,因为传统政治经济学是苏联教科书的翻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不仅不能解释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而且它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来面目。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正本清源,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真正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来重建中国经济学。

(二)中国经济学市场经济一般化或西方化。这种思路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嫁接,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观点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可以照搬西方经济学,用西方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因为中国既然转轨为市场经济,那么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当然也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的市场经济,成为主体经济学,因而也就无需再煞费苦心地去建立什么新的政治经济学。按照这种观点,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采取完全替代性体系取向,主张引进反映“资源配置全过程”的现代经济学范式(魏杰,1997),不赞成“建立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在概念上和体系上完全不同的中国经济学”(樊纲,1998)。

(三)中国经济学本土化。这种思路强调中国特色,强调中国国情,主张要在评判过去和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弊端的基础上建立或重建中国经济学。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应创建自己的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都不能采用。因为与西方相比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我们不再是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而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因此,经济学必须扎根本土,以研究时代为基本任务,从踏踏实实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问题人手,一步一步走向理论的圣殿。也有人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国情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国经济学应研究过渡经济学问题,研究转型时期的经济关系。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与实践给中国经济学家提供了理论创新空间,现代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将为发展的经济学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经济学走向国际化道路奠定基础(殷德生,2000)。

(四)中国经济学综合化。这是许多观点具备的共性,也是各方面学者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共同要求。各派总的来说都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以中国实际问题为对象,运用更多的学科,使中国经济学成为一个跨学科、多角度、具有超前性的经济学。中国经济学首先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比较研究世界上现有的各种经济理论,大胆吸收,扬优弃劣。在继承、综合人类一切优秀经济理论基础上构建中国经济学。在其内容上既要有生产关系方面的理论,又要有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既要有宏观经济的理论,又要有微观经济的理论。中国经济理论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在竞争中繁荣,在竞争中统一。在构建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要坚持、澄清与发展;对西方经济理论,要了解、批判与吸收;对于中国古代经济理论要挖崛、继承与扬弃(周小亮,1997)。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建,应在保持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学术渊源关系之外,放眼世界,综观历史,积极汲取古今中外一切经济学说的合理成分,并实现某些理论原创。其重点有两个:首先,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汲取当代外国经济思想。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自然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能轻视发达国家非主流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说。其中,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具有较直接的借鉴意义。其次,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汲取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程恩富,2000)。

笔者认为,以上四种观点中有的表面上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有的总体上是科学的但尚存在一些重要缺陷,因而也是不可取的。如,主张中国经济学全盘西方化的西化主义观点和“半西方化”基调和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折中主义观点,以及主张脱离经济学的一般轨道而独立地发展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狭隘民族主义观点,总体来说都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那种主张回归马克思、按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重建中国经济学的“原教旨主义”观点和主张实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大综合、中外经济学大统一的混合主义观点,在总体上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却要么缺乏与时俱进与创新发展的品格,要么缺乏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要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克服上述观点的缺陷,确立科学的方向和正确的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范式的基本框架内,认真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成果,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二、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范式”是指在某阶段科学共同体所采取的整套的原则、理论、方法。“范式”一词具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指世界观即共同信念及价值标准;另一方面它是指方法论,即一套概念体系及分析方法以及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套假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定理。任何学术研究活动只有纳入一定的范式体系,才能使之具有其科学性质,才能使该研究从“前科学”阶段进入“常规科学”阶段。无论任何范式,要具有其科学性质,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自身的规范性,即有其确定的共同信念及价值标准,以及一套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一套假定及其基本定理。二是对客观对象的适应性,即它能够科学地解释其客观对象的性质、特征与发展规律,否则就无法说明日益增多的“反常现象”,从而使该研究陷入“范式危机”。科学范式是一个不断批判、继承和发展的演进过程。一般说来,科学范式的运动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纵向批判,继承,形成经济学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学革命;二是横向兼收并蓄,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大综合。笔者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必须确立正确的原则。具体说来,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科学范式必须遵循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不能不要规范而简单地描述现象、总结经验,也不能随意地进行理论批判或“理论创新”,而是必须纳入科学范式的轨道。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应当确立科学的共同信念与基本价值观,确立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科学哲学。其次,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必须确立一整套科学的概念体系,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分析方法,确立一些科学的基本假定,形成一系列科学的基本定理。为此,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必须把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纳入一种科学范式的轨道。问题在于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学来说究竟哪一种经济学范式才是更为科学的?这一问题在经济学范式本身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它应当而且只能用客观的和实践的标准来验证,即某一经济学范式究竟是适应还是不适应现实经济生活,或者说究竟哪一种经济学范式对分析与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具有更为广阔和更为深刻的适应性。

(二)适应性原则。经济学范式的根本作用与生命力在于解释客观经济现象与指导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经济变革的实践。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必须遵循“适应性”原则,使中国经济学理论“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客观实际来看,中国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不仅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不适应的,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在许多方面也是不适应的。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应当而且只能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经典理论是有着巨大差别的。从现实来看,中国正在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应当而且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经典理论也是有着巨大差别的。所有这些,都是以往各种经济学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了传统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范式危机”。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打破各种教条主义,从中国基本国情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解释这些“反常现象”,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综合性原则。理论范式的范畴体系还必须向外部世界全方位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为理论范式的整体创新提供厚实的平台,从而使中国经济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回答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一理论的特征和实质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学综合古今中外的合理经济学思想,构建一种能够揭示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经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而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此,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榜样,科学地吸收各种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具体来说,构建中国经济学既应当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也应当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异端经济学的合理成果;既应当肯定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也应当借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大综合中来构建中国经济学。

上述基本原则,对我们构建中国经济学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一)构建中国经济学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不能作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所依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不科学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把资本主义制度一般化、永恒化,而且还单纯从个人本性出发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用机械的均衡方法与形式化的数学方法来解释现实经济生活。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心史观,它的根本方法是形而上学。同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观也是不科学的。自从边际主义的代表杰文斯把经济学的列车开上了资源配置的轨道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便开始背离了经济学的古典传统,把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局限于资源配置问题。莱昂内尔·罗宾斯第一次正式地把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定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说:“经济学是一门作为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从此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很多都把罗宾斯的定义作为样板。应当指出: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与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畴,不仅包括生产的社会形式,也包括物质生产方式即劳动方式与生产形式,其中劳动方式特别是其劳动组织就是微观层次上资源配置方式,而生产形式作为人们劳动的交换形式和社会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就是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方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囊括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包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容之中。二者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而在于怎样研究资源配置方式:是密切联系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来客观地、历史地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还是抛开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而单纯地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西方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的一般性,是一个纯生产力的抽象范畴,它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技术水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方式的特定社会历史性质,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因而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研究对象局限于资源配置,因而缩小了资源配置的外延,只研究技术意义上的资源配置。因此,他们必然是以制度不变为假设来研究资源配置。事实上,在他们那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类最美好的、永恒的制度,所以他们不可能分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正因如此,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面前,西方主流经济学表现得苍白无力,从而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目前正陷入深刻的范式危机之中。为此,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变量引人经济学研究范围,以弥补主流经济学的缺陷。西方经济学不仅具有其明显的不科学性,而且对中国具体国情及其发展要求来说,还具有严重的不适应性。在基本国情上,中国与西方差别很大,而西方经济学中很多结论和观点是从它们的国情背景下得出的。因此,就总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分析中国社会经济问题就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具体说,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条件,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条件都已经具备。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机制赖以运行的制度框架尚不完善,如现代企业制度、法律法规、公民的市场合约意识等等。西方经济学所分析的是市场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同样的事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就办得有板有眼、较为顺畅,在我国当前可能就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或坎坷难行。在这些制度条件具备以前,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和范围也要受到限制,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也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失灵(尹伯成,2006)。由此可见,要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也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

(二)不能构造一种折中主义的经济学范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即试图调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建立一种折中主义的“中国经济学”。这种折中主义的经济学范式的主要特征是:认为原有的“苏联范式”的主要问题是“教条主义”,在于过分拘泥于经典作家的现成公式和现成“提法”,而没有创新与发展,从而使理论僵化,不能反映变化了的现实。按照这样一种思路,人们认为应该做的就是在原有的范式中加进一些反映市场经济的新东西,以这种方式使原有的范式得到改造与更新,适应新的需要。这种倾向既表现为一般地或在具体理论问题上批判教条主义,也表现为那些试图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些方法和内容来对旧的范式进行“补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折中体系:苏联范式的“生产关系论”+西方范式的“资源配置论”,即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很显然,这种折中主义范式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轨道,是传统的苏联范式与主流的西方范式的“混合体”。同时,既然这种折中主义范式本质上是苏联范式与西方范式的双重翻版,因而它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具有其尖锐的内在矛盾性,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与中国当代国情与发展要求的严重不适应性。说到底,这种折中主义范式是传统教条主义与现代教条主义的“杂交物”,虽然它试图反映当今中国现实,但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反映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现实及其基本要求。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不应当采用这种折中主义范式。

(三)不能建立“描述主义”的中国经济学。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存在着一种以描述中国现实、总结中国经验和肯定中国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倾向,即直面中国现实的“描述主义”。它认为可以不要基础理论、只要分析现实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使研究更好的联系实际就可以建立中国经济学。“描述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论特点是:一是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二是为了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理论抽象程度低;三是为解决问题,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不注重自成体系的概念、范畴和分析工具,不强调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四是没有突出的方法论,感性描述多于理性分析。作为一个理论范式,描述主义存在着两个重大缺陷:一是缺乏独立、统一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分析工具缺乏系统性,范式自身是不稳定的而又没有解决的途径,因为一旦要提高理论抽象度,在当前条件下其前景很容易转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或西方经济学范式,这将使该范式自身不复存在。二是该范式的知识积累没有有效的途径,这与第一个缺陷紧密相关。科斯在评价旧制度经济学时指出,“除了个别的观点外,只是一大堆可以一把火烧掉的描述性材料。”就长远看,描述主义的文献将面临类似旧制度经济学文献的劫数。这虽然不能否定描述主义的学术价值,更不能否定其现实意义,但对于一个理论范式来说,其发展的连续性就成了问题(邹东涛、时红秀,2006)。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不能局限于这种表面化、局部化和经验化的“描述主义”范式,而应当构造一种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具有其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系统的分析方法的现代经济学范式。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中国现实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才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中国经济学理论。

(四)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来构建综合的中国经济学。根据上述科学性、适应性和综合性原则,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硬核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否认存在着抽象的和永恒的人性。个人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一方面它要受到历史和制度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是能动和有机的。人性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内生但又具有改变它的内在潜能,因而经济学必须分析人性的起源与发展,而不是把它作为经济学分析的前提。第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范畴是生产方式,而不是主流经济学的“个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是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而不是个体主义方法。第三,同主流经济学的机械均衡观不同,马克思把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看作是由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推动的有机的、内在不均衡的动态过程,这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框架。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基本原理,对分析当代中国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适应性。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中国市场化的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解释力:中国经济转轨是当代中国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构造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力:中国经济发展是当代中国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中国当代劳动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体来说,当代中国面临着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式变革的双重任务,一方面物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要求并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形式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社会形式的变革与制度变迁又促进并推动了物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最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分析框架,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完全包括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重建中国经济学,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框架内,广泛借鉴古今中外各种经济思想的合理因素,构造一个既继承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又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范式,既超越苏联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体系,据此确立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性的经济学范式。这种中国经济学的新范式是在继承、批判和创新过程中逐渐塑造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或基础、以中国问题为导向,科学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颗粒,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综合范式。因此,在构建中国经济学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要坚持、澄清与发展;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要了解、批判与吸收;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总结、扬弃与升华。

三、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基本性质与主要内容

如上所述,根据科学性、适应性与综合性的基本原则和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综合体系的基本目标,中国经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不是中国的“本土经济学”,也不是中国版的西方经济学,它应当而且必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综合范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中国经济学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因此它应当而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首先,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以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性质和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在生产方式的框架内来分析资源配置问题,坚持以生产方式为基础来研究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其次,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即唯物辩证法、二重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实证方法、历史方法和科学抽象法。再次,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采用以生产方式这一基本范畴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如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等,再如生产条件、劳动方式、生产形式、生产的社会形式,以及资本、商品生产、市场机制、工业经济、利润、利息、工资、地租等等。最后,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批判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形式的具体结论,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对于前者,我们当然是不能照抄照搬的,如单一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而对于后者则应当始终坚持、科学继承,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重建个人所有制、实行对生产的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和实行按劳动者贡献分配等,这些基本原理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应当而且必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应当而且必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应当而且必须总结与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不只是生产关系,也不只是资源配置,它应当而且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因此,中国经济学应当研究当代中国的劳动方式、生产形式及其社会形式,应当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应当总结与升华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如新型工业化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都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基础与理论来源。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8

论文摘要: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PhilosophyoflifeHumanistic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educationorientedmanagementconcepttotheirownpotentialstudentsbasedonthematrixoflif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lifeto

education.It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nurturingstudentsintheirhearts,completeconstructionofthespiritofthecharacterandintegrity

ofthetraining,Isaharmoniousfullness,containsthewisdomofthelifeeducationphilosophy.Anyideasthatwillcertainlybetheunderlying

theoreticalbasis.Lifeeducationandmanagementtheoryisbasedontheconceptoflifephilosophy,humanisticpsychologyandthetheory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辩证关系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从而科学地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从和谐的角度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向目标

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状态和发展目标,同样是科学发展观预期和追求的发展目标。而且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这样的社会状态和发展目标。

1.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同志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直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美好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诸子百家争论不休,但对社会和谐却都心向往之。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憧憬。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把“和谐”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从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的思想,到柏拉图提出的“公正即和谐”的命题,再到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对立和谐观”,都反映了人类对社会和谐的理性思考。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和谐为主旨的。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到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再到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_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都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思想,强调要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继续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基本纲领,强调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规划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战略部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总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极其重要的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之间的本质关系:一方面,用“社会和谐”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另一方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社会和谐”,揭示了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社会制度属性。从而为我们奠定了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质是事物根本的质,一个事物的本质同事物自身具有直接同一性,它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本质属性是事物本质的表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揭示了社会和谐这一属性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又是它所特有的。社会和谐不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其他剥削社会的本质属性,不是不同社会形态的共同属性或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质,是这一命题不言而喻的题中之义。在中国,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区别于旧中国的本质属性,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在当代世界,社会和谐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离开社会主义道路重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那些国家的社会,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尽管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在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制度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如果社会和谐可以作为本质属性为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社会所共有,它就不能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之所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为其他性质的社会所具有,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不同决定的。人类社会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形式和性质的不同使社会在发展中区分为不同的社会形态。人类历史发展中已经出现的几种基本社会形态按其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对抗性的社会形态和非对抗性的社会形态。一个社会是否具有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其社会基本矛盾是否具有对抗的性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改革不断得到解决,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和谐状态。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基础上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只要处理得当,不会表现为剧烈的冲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具有对抗性质的敌我矛盾,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运用人民民主的力量,可以把一些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或用非对抗的方法解决这些矛盾。这些对抗性矛盾的存在也不会妨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总之,我们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的“社会主义”四个字,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一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标明了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标明了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本质属性。

3.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志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起点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六个更加”的目标中,“社会更加和谐”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8万亿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人均超过1700美元;经济体制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变革加深,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长并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也开始显现出来: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能源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所有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不断提高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不断提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有效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是从这个战略意义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着“社会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和谐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然,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因而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而且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1.“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明晰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重大原则问题,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解决“为谁构建、靠谁构建”这两个根本问题,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才能确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为谁构建”,《决定》明确指出:“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关于“靠谁构建”,《决定》明确指出:“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是相互关联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的着眼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发展目标是同一历史进程,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状况规定着人的发展状况。只有社会发展了,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客观前提和现实基础。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人的发展状况也制约着社会发展状况。而只有不断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人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说明,人的发展达到何种水平,社会发展才能达到相对的状况;社会发展到了何种水平,必然要求人的发展达到相应的程度。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全面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正是依据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虽然它们有各自特殊的领域和规律,但又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正是遵循这个历史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决定》也因此把“和谐”纳入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3.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正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这个根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特别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以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当今世界,由于许多国家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急于求成、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成为普遍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恶化,各种威胁人类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可以说,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序、失衡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应对的新挑战。

和谐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持续发展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要伴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而且要贯穿社会主义生长成为共产主义的全过程。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为之建设、为之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抓紧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在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

三、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同志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能实现社会和谐;违背科学发展观,就会破坏社会和谐。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我们必须坚持下列辩证方法论原则。

1.坚持改革开放和安定有序的辩证统一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因此,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和安定有序的辩证统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充满活力,又稳定发展。

社会要和谐,关键在深化改革开放。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建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只有深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社会管理,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保障社会安定有序。总之,只有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而要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安定有序是前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出现新的特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复杂而艰巨。只有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才能妥善应对和处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只有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并不是矛盾的,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前提条件。也只有实现社会和谐,才能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正因为如此,《决定》强调:“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2.坚持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也是科学发展的力量之源;“共同享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性,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只有坚持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共同建设是共同享有的基础。如果不能形成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的局面,就必然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效益和成果,共同享有就成为空话。另一方面,共同享有是共同建设的保障。如果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不能被大家共享,就势必会影响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全体人民只有在公平享有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之后,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把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辩证统一起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能否坚持群众史观,不仅关系到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而且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正如同志指出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要使和谐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两个共同”,坚持建设依靠人民,建设为了人民,建设成果供人民共享,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就能更广泛地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坚持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的辩证统一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篇10

[关键词]民本思想;价值观;社会主义;构建

一、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一)民本思想的概述

1.民本思想的内涵

民本思想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反映了广大人民愿望和要求,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安邦治国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

2.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本思想主要包括治民和重民这两大思想。以君为本的治民思想表现在统治策略和治国经验等方面,包括利民、惠民、富民、养民、教民等措施;以民是一种治民思想。

3.民本思想的历史价值

民本思想是统治意识家反映的产物,推动民本思想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君主统治现实的需要和统治经验的不断丰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民本思想日趋完善,成为中华民族遗留至今最为宝贵的一笔思想遗产,其历史价值人不可忽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反映社会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观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相关理论研究中最为焦点的问题,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主要是在“发展、进步、平等、和谐、自由、公正、法治、文明、富强、改革、创新、团结、互助、平等、有爱、诚信、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为人民服务、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之间进行构建,其确定需要方法论思维为支撑。

二、民本的当代价值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民本的当代价值

1.为民主政治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和文化的基础

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发展,不是凭空进行的,它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政治、经济、社会的制度基础。当代中国要建设自己的民主就必须有效的吸取本民族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必须要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根基,充分考虑国情和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

2.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继承和发展

首先,“以人为本”的“人”比“民本”的“民”的内涵和外延要广。其次,“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而不再是被安抚的对象。最后,“以人为本”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3.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首先,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提出。其次,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把握。传统民本思想所蕴含的人文主义关怀、民主主义平等精神和对民众的生存权利的思考,以及所提倡的入世精神和家国一体的伦理理念,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最后,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执政方式的实行。

(二)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1.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发展。在者,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最后,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科学社会主义、深化唯物史观的研究。

2.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首先,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其次,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需要。最后,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三、从民本出发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民本思想的内在矛盾

1.民本与君王专制之间的矛盾

民本思想是在肯定君主统治的前提下讲“德治”、“仁政”,倡导重民而不否定君主专制,把爱民重民作为巩固君主统治地位的手段,完全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为出发点和归宿。要使民本真正成为现实,必须让民走到社会政治的前台来,实施对国家的管理,这就使得民本与君王专制之间产生矛盾。

2.以利君为目的与以利民为手段的矛盾

民本思想本身的出发点是从民的利益出发,强调民的重要性,从而能服从封建王朝的统治,而封建统治者则是以利君为目的为出发点,主要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二)从民本出发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充分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虽然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对立可以归结为两种根本对立的、截然不同的历史观,但是民本思想本身对民主建设也有着理论上的借鉴意义,强调和肯定人的价值,因此我们要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2.从民本中的小农、商品经济引申到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民本思想立足于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在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只有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清除权利过分集中,才能充分发挥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独立自主的精神,清除封建弊端,增强人们的平等和竞争意识。

3.由人治走向法治,大力加强依法治国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当借鉴历史上传统民本思想的经验得失,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制,并在实际中真正贯彻执行,从人治走向法制,大力加强依法治国。这样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

4.从传统的臣民文化转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

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民本中的传统臣民文化转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也只有文化建设好了,才能更好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诸凤娟.民本思想的发展逻辑及其当代价值[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分田.关于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4(1).

[4]钟明华,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